修行即修心(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4 23:49:30

点击下载

作者:罗俊英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修行即修心

修行即修心试读:

前言

心是一个模糊、不确定的名词,加一个善就是善心;加一个恶就是恶心;加上菩提就是菩提心;加上烦恼又成了烦恼心。觉悟必须从心下手,修心才能悟。因为“悟”是一个心部再加上一个吾字,这代表是用我们的心去悟,而非用身体去悟。与其说人生像舞台,还不如说像角力。生命的主宰是来自内心深处的智慧,而内心深处的智慧是由放下开始做起。我们虽拥有肉体但并不是拥有生命,真正的生命是来自那永恒的智慧。

任何一个人升沉、苦乐、正邪……都是由心决定的。人受思想支配,受认识指导。为什么要修行?因我们从出生以后,由于自我意识的伸张,主观意念把一切问题、现象、事实都扭曲了,如果不修行,便一直扭曲下去,活的环境是个变化的环境,心是个走了样子的心,不修心,会活得很苦。

真正的修行是修心,是修正自己,而不是修正别人,放下我执我爱,慈悲一切众生,才是修行的真谛。面对任何人、任何事、任何境,不起烦恼,这叫看破。你要知道,没有恒常,没有长久。顺境,要安心,逆境还是要安心。要放下,但不是放弃。不舍弃一个众生,这叫慈悲;放下一切众生,这叫智慧。当你把自己放在最低处时,实际上你是在最高处。当把自己放在最高处时,实际上你是在最低处。真正的慈悲在于爱别人,不是爱自己。修行的圆满不在于表象的改变,不在于形式,主要是心的改变。愚者为自己,因此烦恼、痛苦。智者为别人,因此幸福、快乐。

如果问:“你有心没有?”你一定会说:“我有心,我知道,我清楚,我不会把口袋里的钱送给不相干的人。我吃饭也不会吃进鼻孔里。我清明在躬,很有理智……”这并不正确,你是有一颗心,但是你现在没有心。你原本的真心被六尘覆盖住了、埋没了,而你那个表层意识虚假的心,又支离破碎、四分五裂、欲振乏力,不起作用了。为什么?因为你缺乏一个完整、统一的心。昨天决定的事,今天你会否定;上午决定要做的事,下午又不做了。你的理智时常和情感交战,欲望和德性交战,你的心是矛盾的,不是统一完整的。所以,修行,首先要把这个支离破碎、四分五裂的表层意识修好。

修行就要把修心放在第一位,没有什么事情比心更重要了,除非你不想解脱。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的修行不够,心境达不到标准,别人的毛病都是你挑出来的,你不挑哪有那么多毛病。看人是好人,看事是好事,看境是好境,一切都是自己的心。什么是善恶?一切为自己就是恶,处处为别人就是善。心的转变是最重要的。每个人都想解脱,希望活得快乐,死得安心。一切工夫都要下在心上,随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念时念心,观时观心,这就是修行。

第一章 随缘:达观自在,烦恼即去

生命正是那朵从未开到怒放,再到凋零的花。生命的意义就在自己手中,是自己掌握着自己,并应对它报以欢喜的微笑。只有在对自己的生命报以微笑、对自己的生活报以赞赏的正确观念下,我们才能接纳自己,面对自己的环境和遭遇,实实在在地过现实的生活。

1 宇宙万物皆有“法”可循

禅院里,扫地的小和尚发现后院的草地枯黄了一大片,于是有点难过地对师父说:“师父,赶紧撒些草籽上去吧,这样的草地真难看。”师父听了小和尚的话,挥挥手说:“不着急,草籽什么时候都能撒,有空撒上一些便是,随时。”冬天过去后,师父买来草籽,让小和尚去播种。起风了,那些草籽被风吹得满地都是,小和尚很是着急:“不好,好多种子被吹跑了!”“没关系,风吹走的草籽多半是空壳,即使撒下去也不会发芽,有什么好担心的呢?随性。”师父回答道。种子刚刚撒完,就有几只小鸟来觅食。小和尚惊慌地喊道:“不好了,种子都被小鸟吃掉了。”看到小和尚着急的样子,师父仍旧温和地回答道:“没关系,种子多,是吃不完的,你就放心吧。过不了多久,这里一定有小草。随遇!”半夜,一阵骤雨袭来,小和尚担心极了,冲进禅房对自己的师父说:“师父,这下可真完了,剩下为数不多的草籽又被雨水冲走了。”师父微闭着双眼回答道:“冲到哪儿,就在哪儿发芽。随缘。”一个星期过后,原本光秃的地面居然变得郁郁葱葱起来,一些原本没有播种的角落也泛起了绿意。小和尚高兴得直拍手,欢喜地喊道:“师父,你看到了吗?寺院里到处都是青青的小草呢!”师父的声音平静如昔:“应该如此吧。随喜。”

师父的一个“随”字参透人生众多的玄机。为了生活中一些琐事烦恼伤心,回头想想,实在大可不必,拗不过的事情要随它而去。人生需要这样的一种随性。小草有小草的生命规则,只要有水有泥的地方就能发芽,只要你撒下了草籽就不必担心小草不能发芽。我们的生活也要随性而为,不必刻意强求。如果你过于担心,只会影响你的生活与工作。

宇宙万物皆有“法”可循。世间万物都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只有善于遵循规律,学会顺其自然,才会收获成功的硕果。刻意追求,急功近利,只能导致失败,让人徒生烦恼。播下希望的种子,就有收获的可能。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往往为求一份完美,总是绞尽脑汁,殚精竭虑,到头来却是落得一场空。而每当遇到一些关系重大、情形复杂的状况,更是寝食难安、百般思量,却不见天日。为什么会这样呢?正解就在于他没有参透“顺其自然”这四个字。夜很深了,阿发依旧不停地在床上翻来覆去,他的妻子就劝慰道:“睡吧,别胡思乱想了。”“噢,老婆啊,”阿发说,“你不知道我有多焦急啊,在几个月之前,我向邻居借了一笔钱,明天就是还钱的日子了。你是知道的,现在的我是无论如何也拿不出来那笔钱的!我那些债主可是出了名的狠角色,我真不知道如果明天我还不上钱,他们会怎样对我,想到这里我就睡不着!”“睡吧,你这样忧虑,明天就能够把钱还上吗?不会!你这样不是在折磨你自己吗?”看到阿发焦虑的样子,妻子就试图想让他放宽心,于是这样劝道。“不行呀,从哪里弄来钱呢?真是没有一点办法啦!”阿发听完老婆的劝告,很不以为然,大声地喊叫着。见到阿发还是不听劝,老婆终于忍耐不住了,她起身爬上房顶,对着邻居家高声地喊叫道:“你们知道,我丈夫欠你们的债务明天就到期了。现在我告诉你们,我丈夫现在没有钱还债!”然后就跑到卧室,对丈夫说:“这回睡不着觉的应该是他们了。”

其实,当一些事实在理不出头绪的时候,放下心中的包袱,让自己抽身出来,一切顺其自然,随它而去也未尝不是一种办法。当然,这种随它而去绝非一种绝望后的沉沦,而是让自己暂时地沉下心来,理出思绪,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则,从而找到解决的办法。

所以,请记住,世间万物皆有法可循,一切顺其自然,世界也就天朗风清。失去了工作,不要烦恼,昂昂头再找一条出路,也许会找到人生的另一种风景;生病了,不要伤心,如果乐观相对,心情好了,病痛自然也就减轻,或许还可以借这个机会给自己一个假期;也许你会说你没有钱,买不起房和车,但是你还有双手,有大脑,有这两样东西,你还怕什么?烦恼只会让你更添情愁,伤心只会让你更加劳累,害怕只会让你走入地狱。

上天既然给了我们生命,我们就应该活出它的价值。而随性生活就是顺着自己的心意去探寻生命的轨迹,不必去计较一时的得失,不必去在意那些身外之物,这样才能让自己切实地活出真正的自我,才能体现出自我的真正的价值。感悟人生世间万物皆有其规律所在,水在流淌的时候是不会选择道路的;树木随风而舞的时候也是自由自在的,它们都懂得顺其自然的道理。

2 坐观世间变幻,坦然面对人生

有一个青年老觉得自己的生活不是很如意,他听说有一个寺院里住着一位得道高僧,于是,他慕名前来拜访。青年沮丧地对老僧说:“人生总不如意,苟且活着,有什么意思?”老僧静静听着青年的叹息,末了吩咐小和尚说:“施主远道而来,烧一壶温水送过来。”一会儿,小和尚送来了温水,老僧抓了茶叶放进杯子,然后用温水沏了,微笑着请青年喝茶,杯子冒出微微的水汽,茶叶静静地浮着。“宝刹怎么用温水泡茶?”青年疑惑不解地问,老僧笑而不语。青年喝一口细品,不由摇摇头:“一点茶香都没有。”老僧说:“这可是名茶铁观音啊。”青年又端起杯子品尝,然后肯定地说:“真的没有一点茶香。”老僧又吩咐小和尚:“再去烧一壶沸水送过来。”不一会儿,小和尚便提着一壶沸水进来。老僧起身,又取过一个杯子,放茶叶,倒沸水,再放在茶几上。青年俯首看去,茶叶在杯子里上下沉浮,清香不绝,望而生津。青年人欲去端杯,老僧挡开,又提起水壶注入一线沸水,茶叶翻腾得更厉害了,一缕更醇厚更醉人的茶香袅袅升腾,老僧如是注了五次水,杯子终于满了,那绿绿的一杯茶水,端在手上清香扑鼻,入口沁人心脾。“施主可知道,同是铁观音,为什么茶味迥异?”老僧笑着问。青年思忖着说:“一杯用温水,一杯用沸水,冲沏的水不同。”老僧点头:“用水不同,则茶叶的沉浮就不一样。温水沏茶,茶叶轻浮水上,怎会散发清香?沸水沏茶,反复几次,茶叶沉沉浮浮,最终释放出四季的风韵,既有春的幽静、夏的炽热,又有秋的丰盈和冬的清冽。世间芸芸众生,又何尝不是沉浮的茶叶?那些不经风雨的人,就像温水沏的茶叶,只在生活表面漂浮,根本浸泡不出生命的芳香;而那些栉风沐雨的人,如被沸水冲沏的酽茶,在沧桑岁月里几度沉浮,才有那沁人的清香啊。”青年听完老僧的话若有所悟,拜别老僧而去。

浮生若茶,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撮生命的清茶,命运就是那一壶沸水。茶叶因为沉浮才释放了本身的清香,而生命也只有在不断的成功和失败中沉浮,才激发出人生那一脉脉幽香!所以,面对生活给我们的难题,我们只要学会合理调整心境,那么这份不如意就会慢慢地转移。

其实,哪里有一帆风顺的生活?不管你帝王将相,还是平民百姓,都有各自的不如意。面对生活中的大起大伏,我们必须学会坦然。只有坦然,我们才能放松心情,才能发现和欣赏生活中的美。当你的心态逐渐平静后,你就会感到所有的烦恼正在慢慢地消失,压力也会离你而去。刚到4月,沿海的天气就已经很炎热了。住在这儿的方若擦着头上的汗,开始为如何过夏天担忧起来。有一天,她要见一位朋友,实在渴得不行,就去路边的小店买了一瓶冰镇矿泉水,顺便休息一下。在这段时间,她和小店老板聊了起来。她说:“马上夏天了,这该怎么活啊?”老板大笑着说:“姑娘,你怎么对夏天感到忧愁?你越是害怕炎热,就只会使夏天来得更早,结束得更晚。”“夏天真是该死,又将是3个月的热浪肆虐!”方若没有认同老板的说法,她只顾自己说道。“你这样可不好。你应该像迎接一个惊人的喜讯那样对待酷暑的来临,并且告诉自己‘千万别错过夏天送给我们的各种最美好的礼物’。”老板一边将找的零钱递给方若,一边说。方若打断了他的话,说:“什么?难道你认为,讨厌的夏天还能给我们带来最美好的礼物?这不可能!”说完她还用力地摇了摇头。老板说:“别急,你听我说。你想想,如果6月的时候,你每天都在清晨5点到6点起床,你会发现,整个天空挂着漂亮的玫瑰红,就像少女羞红的脸;7月的夜晚,满天繁星就像深蓝色的海水;一个人只有在常人无法承受的高温里跳进水里,他才能真正体会到游泳的乐趣!这些不正是夏天赐给我们的礼物吗?”老板的话让方若愣住了。的确,这些美丽的风景、那舒适的海水确实只在夏天才有!一下子,她感到了小店老板是个很有智慧的人。一转眼,夏天真的到来了。方若想起了小店老板的话,于是就每天早早起床,在凉爽的空气中修剪院子里的草坪与花木;中午,她和家人舒舒服服地在家里睡觉;晚上,她和家人在院子里乘凉,吃冰激凌,喝冷饮,真是痛快极了。方若这才感觉到,原来夏天一点也不痛苦,反而给自己带来了很多欢乐!

人生正是如此,所有美好的风景,正在我们的身边,关键就在于我们能否坦然那些不如意。懂得坦然面对,快乐就不请自来;不懂得坦然,快乐也会离你而去,让你永远生活在不幸之中。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不懂这个道理。他们总是抱怨:“怎么我眼前的都是不幸,幸福到底在哪里?”其实,不是幸福与你无缘,而是你的贪欲太大。明明幸福就握在手心里,偏偏却不着边际地遐想,心里盘算着可能还会有更好的,去追寻那些虚无缥缈的美好。如此发展下去,我们总是不能坦然地接受生活中的一切,我们也只能收获苦涩的果实。

所以说,想要过得自在,那么你就必须有一个好心境,敢于坦然面对生活。只要我们能做到这一点,我们将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感悟人生花开花落,世间万物都有自己的道理,得与失也是自然规律。人生无常,我们无须为失去的而耿耿于怀,忧伤落泪。

3 世间最大的悲伤之源是“看不开”

有一天,寺院里来了一个新和尚,住持与他对坐。大师问:“听说你从前的师父在大悟时说了一首偈语,你还记得吗?”“当然记得,”徒弟很自信地说,“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一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徒弟流畅地背出,不免有些得意。没有想到的是,住持听了,大笑数声,一言不发地走了。和尚不明白住持为什么大笑,心里非常愁闷,一连几天都思索着住持的笑:“难道是自己在哪儿出错了?可是我并没有出错啊。”他自问自答,但怎么也想不出令住持大笑的原因。终于有一天,他忍不住了,去请教住持那天听后为何发笑。住持笑得更厉害了,对着一脸愁容的和尚说:“唉,看来你的心中依然有执念,因为别人的笑而愁苦,一切源自你看不开。其实,笑骂随它去,你就不会如此痛苦。”和尚听了,豁然开悟。

在日常生活中,这种事情也很常见,在很多时候,我们自己并不觉得自己有错误,却因为别人的一言一行而苦恼。别人的一个眼神、一句笑谈、一个动作都会让我们心不自安,许多莫名的压力毫不客气地向我们袭来,使得我们茶饭不思,睡不安枕,扰乱了我们的正常生活。一切皆因为我们看不开,我们想要自己在别人心中有一个完美的形象。其实,放下这些虚无的东西,我们才会活得自在。

一个人如果死缠住一个问题不放,他的心中就会产生一种执念,这种执念促使他舍不得放弃过去的,舍不得放弃失去的,舍不得放弃远去的,久久地沉浸于其中而无法摆脱,正是这种看不开造就了人生的悲伤,看不开是人生的悲伤之源。20岁的年纪,情窦初开,美瑜和石磊在大学校园里相遇了,很快两个人深陷于热恋之中,彼此相伴着度过了4年。24岁时,美瑜和石磊一起毕业,都有了体面的工作。两年之后,两人也到了谈婚论嫁的阶段。然而,令美瑜没想到的是,就在准备订婚的几天前,美瑜发现石磊背叛了她。当她发现他和其他女人交往的证据之后,对爱情所有的幻想和希望都破灭了。自然地,美瑜选择了分手,不再给石磊任何解释的机会。石磊对爱情的不忠让美瑜对男人失望了,她变得有些封闭,只和家人及闺蜜一起聊天。遇到陌生男性时,她会选择不说话,更多的时候则是一个人走开。看到她的这个样子,朋友们也很着急,都想再为她介绍一个男朋友。可是,美瑜每每听到朋友说这些,就会想起石磊的行为,不由感到恶心。因此,无论朋友给她介绍多好的男人,她也绝不会同意交往。一转眼,又是6年过去了。此时的美瑜已经30岁,身边的朋友都有了孩子,自己却依旧孤家寡人,心里不免也有些孤单。后来,她通过朋友和一个名叫陈锋的男人接触,虽然那个男人对自己很好,家庭条件也不错,自己也很喜欢,可是她还是顾虑重重,她忘不了石磊的背叛。“美瑜,我知道你曾经受到过伤害,可是你答应我好吗?真的,我不是那种人!”陈锋不止一次地作出这样的承诺。“不,你们男的总会花言巧语,我怕又被你们骗了。”美瑜总是不相信陈锋的话。“美瑜,我已经多次和你说过了,我真的不是那样的人!为什么你总忘不了过去!”说着,陈锋有些生气了。最终,美瑜还是没有接受陈锋的求婚。一年后,陈锋结婚了;又一年,他的孩子出生了。从朋友那里得知,陈锋对自己的妻子非常好,就像宠公主一般。这个时候,美瑜才流下了伤心的泪水。因为她知道,自己其实很喜欢陈锋;她也知道,正是自己的放不开,才让陈锋成了别人的丈夫。

因为一个男人的伤害,美瑜记住了一辈子,把自己的幸福锁在了门外,这未尝不是她的悲哀。如果在陈锋求婚的时候,她能只看着眼前的这个男人,忘记过去,那么现在她早就成了妈妈,而不至于还要空守闺房怨天尤人。

人世间,所有的痛苦源自心中的执念,舍不得放弃就会增加心灵的重负,如果过于纠缠于这种重负,我们就会感到痛苦,从而得不到生活的乐趣。

放下才会幸福,放下并不是放下手中的物品,需要放下的是我们的一颗心。换言之,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想得开,心灵平稳扎实了,才能安闲优雅,才会感到生活的幸福、生命的美好。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种幸福,但心灵平静、心无挂碍的那种轻灵的感觉应该是一种公认的幸福。

所以,我们要学会将自己的心灵放开。人想开的时候,心灵之门是敞开的,什么都看清了,就不怕了。人的恐惧都来自看不清。想开了,恐惧没有了,心情就好了,一好百好,人逢喜事精神爽。在想开的时候,人的目光是盯着光明的地方,生命处于一种开放状态、旺盛状态,我们所看到的一切皆是美景。感悟人生“今日的执着,终会造成明日的后悔。”如果你执着于错误的东西,内心将无法得到长久的平静,也无法获得长久的快乐。

4 不问过去,不问将来

有一天,慧能禅师刚刚用完午餐,一位商人走来请求他为其除惑解疑,指点方向。慧能禅师将他带到一间静室中,十分耐心地听商人诉说自己的苦恼和疑惑。商人诉说了很久,有对往事的追悔,也有对将来的担忧。最后,慧能禅师示意他停下来,问他:“你可吃过午餐?”商人点头说:“已吃过。”慧能禅师又问:“炊具和餐具可都收拾得干净完好了?”商人忙说:“是啊,都已收拾完好了。”接着商人急切地问慧能禅师:“您怎么只问我不相关的事呢?请您给我的问题一个正确答案吧!”但是,慧能却只对他微微一笑,说:“你的问题你自己已经回答过了。”接着就让他离开静室。过了几天,那位商人终于领悟了慧能禅师的道理,来向慧能禅师致谢。慧能这才对他及众弟子说:“谁若对昨天的事念念不忘,追悔烦恼,或者对明天的事忧愁妄想,他将成为一棵枯草!”

商人时时刻刻把苦恼和疑惑记在心上,满心忧愁,当慧能禅师问起他生活的种种琐碎烦恼时,他自己给了自己答案。原来任何过去的烦恼和未来的担忧都与他的当下没有关系。慧能禅师在这里开释的内涵便是,人只能活在今天,也就是眼前此刻的时间中,谁都不可能退回“昨天”或提前进入“明天”。“昨天”是“存在过”的,不可及;“明天”仅是“可能存在”的,同样不可及。所以,最重要的是做好今天的事情,认真过好今天。

在这个故事中,商人犯了两个执着,第一个是太执着于“自己如何”,而忘记了“应该如何”;第二个是执着于烦恼,而不肯自我解脱。商人因为太过“执着于我”,执着于不可知的烦恼,所以备觉苦闷。

看看在城市中终日忙碌的我们,面对堵车的街道抱怨不停,在超市中购物时毫无目的,就像没头的苍蝇;坐在沙发上拿着遥控器,不停地变换着电视频道;在工作中,恨不得一口吃成个胖子……都是因为心中的执念太重,所以烦躁。那么如何突破重重的烦恼呢?有位小和尚每天早上的主要任务就是到寺庙中清扫落叶。在冷飕飕的清晨起床扫落叶确实是一件极为辛苦的事情,尤其在每年的秋冬之际,只要一起风,树叶就会随风飞舞落下。小和尚每天早上起来,都需要将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清扫落叶上,这令他头痛不已。他其实一直都在想办法,想让自己轻松些。后来,一位老和尚就告诉他说:“想省些力还不简单,只在明天打扫之前先用力摇树,将落叶统统摇下来后,后天就可以不用那么辛苦,去花费那么多精力去打扫落叶了。”小和尚觉得这真是个好办法,于是隔天就起了个大早,就使劲地用力猛摇树,他想这样就可以将今天与明天的落叶一起清扫干净了,所以,他一整天都极为开心。第二天,小和尚起来到院中一看,不禁又傻眼了。院子里如往日一样又是铺满了落叶。最后,寺院的住持走了过来,意味深长地对他说:“傻孩子,不管你今天用多大的力气,明天的落叶还是照样会飘下来呀!”

如果总为了明天而烦恼,就会在无形中给心理施加压力,让自己觉得活着步履维艰,人生既辛苦又乏味。话虽如此,可依然有很多人都会像小和尚一样,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消沉和抱怨之中,妄想着人生会与真实的有所不同。他们忘了,今天有今天的事情,明天有明天的烦恼,很多事无法提前完成,过早地为将来担忧,于事无补。况且,人们烦恼的事情都不是必需的,它们也许只存在于自我的想象中,并不会真的出现。

活在当下,就是要让人们学会逐渐抖落“我执”,以舍弃那些对“自我概念”的错误认知,正如旧皮一旦蜕却就难以再附着蛇身,自在清凉而圆满的生命境界,将不再是我们遥不可及的心灵梦想。

所以,凡尘俗世中的人们要想乐而忘忧,当净化己心,舍去一切的“我执”,不必再为昨日明天之事煞费苦心,过好每一天,即得快乐。感悟人生“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人会给你烦恼,除了你自己!”所有的烦恼都是庸人自扰,都是你心灵的的尘埃,和外界的任何事物无关。所以,不问过去,不问将来,随缘自在即可蜕去烦恼。

5 活在当下,便是最美好的人生

他是一个非常有钱的人,可以这样说,凡是世界上能够用钱解决的问题,在他的眼中都不是问题。在所有人的眼中,他永远都站在让别人仰望的高度上。然而,这样完美的人生却没有让他感受到幸福和快乐。对于这样的自己,他很困惑。终于有一天他实在忍受不了自己现在的生活状态,他决定去旅行,去寻找自己渴望的幸福感。于是,他将自己的所有财富通通装入一个大袋子中,踏上了旅途。“如果谁能告诉我幸福的方法,我就将我所有的财富送给他。”他在心里作了这样一个决定。经过了千山万水,他依然没有找到所谓的幸福。直到他走到了一个小村庄,有位村民告诉他:“山里面有位很有修为的大师,你应该去见见他,如果他也没办法,就算你跑到天涯海角,也没有人可以帮你了!”他听了村民的话异常高兴,不畏艰险地进入了村庄后的大山,终于,他见到了正在打坐的大师。他非常激动地说:“大师,我一生的财产都在这袋子里,我只有一个目的,只要你能告诉我幸福的方法,袋子就是你的了。”大师听了他的话,并没有说话,只是抓了他手上的袋子,就往外跑了。这时天色已黑,夜已降临,看见大师抢了自己的袋子,他非常着急,又哭又叫地追着跑。但是,人生地不熟的他很快就跟丢了那位大师。面对着四周黑压压的森林,他颓然地坐在地上,声泪俱下地说:“我被骗了……呜……我一生的心血。”就在他哭得很伤心的时候,大师却跑了回来,并将袋子还给了他。他见到失而复得的袋子,立刻将其抱在怀里,嘴里不停地说:“太好了!我还以为我就这样一无所有了。”大师看见他这个样子,问道:“你现在觉得如何?你感觉到幸福了吗?”“幸福,我觉得自己真的太幸福了!”他激动地回答。大师笑着说:“这并不是什么特别的方法。只是人对于自己所拥有的一切都视之为理所当然,所以不觉得幸福。你欠缺的是一个失去的机会,这样你马上就会知道,你所拥有的有多重要。其实你现在怀里所抱的袋子与之前的是同一个,现在你还愿意把它送我吗?”他紧紧地将袋子抱住,视若珍宝!

这是一堂非常生动的人生课堂,不知道它可以带给你多少想法。如果你曾经苦苦追寻过某种东西,你就会明白怎么回事。譬如恋爱,恋爱之初,对方的一通电话、一句问候、一份小小的礼物,甚至简单到一个拥抱,都会使你高兴许久。只是,一旦关系确立,或者是步入婚姻的殿堂,在平淡的流年里,所有的激情都退去,这一切将会消失或者变成理所当然。

理所当然的东西,你有可能会珍惜吗?

陈奕迅的《红玫瑰》里有这样两句歌词:“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爱的都有恃无恐。”你是不是也发现每个人都是这样,当你得不到或失去某些东西时,你会念念不忘;然而一旦拥有了,却又容易忽视它的存在,甚至视而不见。

天地万物,自然轮回,我们生活在这样的一个空间内,必然要遵守生老病死、稍纵即逝的规律。历史不会为我们守候,生命的年轮总是随着日出日落而辉煌、消遁,而幸福的生活就在此刻,只要你能珍惜当下所拥有的,便能享受到生命永恒的快乐。为此,劳累一天,筋疲力竭还要加班加点的我们,是否也应该尽快地停下脚步审视一下自己,这样的忙碌是为了什么,我们生活的意义究竟是什么,生命的价值又在哪里。当你的脚步慢下来,也许我们就会幡然醒悟,在当下的这一切,享受当下所拥有的东西,才是上天赐予生命的重要意义。传说中有一个人生前极度热心助人和善良,所以在他死后,就得道成仙了。当他成为神仙以后,仍然会时常到凡间去帮助人,希望能够感受到幸福和快乐的味道。有一天,他遇到一个在田中耕田的农夫,农夫在田中耕地很是辛劳。当农夫得知他是个神仙的时候,便对他说:“我家的那头水牛刚刚死去了,没有了它,我不知道以后该如何下田作业?”于是他就赐给农夫一头健壮的水牛。农夫极为高兴,他最终也在农夫身上感受到了幸福和快乐。又过了一天,他又遇见了一位青年男子,男子的表情也十分地沮丧,便向他说:“我的钱在做生意的过程中被人骗光了,现在根本没法回乡了。”于是他就给男子一些银两做路费,男子十分高兴,他也同样地在男子身上感受到了快乐。随后,他又遇到了一位年轻的诗人,诗人英俊、潇洒,而且还有一位温柔的妻子、两个可爱的儿子,但是每天却愁眉不展,过得十分不快乐。他就问诗人:“你看起来十分不快乐,我能够帮助你吗?”诗人对他说道:“我什么都有,但是只欠一件东西,你能够满足我的愿望吗?”他回答说:“可以,你缺少什么呢?”诗人内心充满希望地看着他说:“我缺少的是快乐!我的儿子太调皮很不听话,天天把我闹得心神不宁;我的妻子尽管温柔,但是她长得丑陋,而且我们没有共同的话题,每天也说不上几句话;我的邻居们天天更是烦人,有事没事都来家里拜访,打扰到了我的生活……我讨厌我周围人的任何举动,所以我感到不快乐!”这下子可把他难倒了,他想了想,说:“我明白了。”然后他就将诗人周围所有的人的性命都拿走了,只剩诗人孤零零一个人生活在人间。然而,没有了儿子的欢闹、妻子对他的体贴、邻居时常对他的鼓励……诗人顿觉荒凉,他觉得自己活在世界上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正准备要死去的时候,神仙又出现了,将他的儿子、妻子和邻居又还给了他,然后,就离去了。半个月后,神仙再去看望诗人,这次,诗人抱着儿子,搂着妻子,停地向他道谢,因为诗人现在得到了真正的快乐。

人总是一直在意已失去的,却不懂得珍惜还拥有的,人生最大的不幸就是生在福中不知福。所以说,上天为了要使我们有看见的能力,就安排了各种失去这堂课,借由失去,让我们学习看见的能力——看见自己拥有的幸福!

在生活中,也有多数人一生都在寻觅幸福,却往往忽略了自己早已经拥有的幸福。在这个充满焦虑和烦恼的时代,懂得珍惜自己拥有的幸福才是获得幸福的真谛。

活在当下,才能享受到真正的幸福,这就是告诉我们不要为已失去的东西而懊悔,也不要为得不到的东西而遗憾,珍惜当下所拥有的才是最重要的。

我们在年轻的时候,总是认为幸福不过是对功名的一种企求,是一种对虚荣的满足,觉得一个人如果能大富大贵、出人头地,就是真正的幸福。但是,佛说:“幸福并不是一种傲人的资本,也并非是虚名能够满足的,因为幸福并不是以权势的高低、功名的显赫作为标准。真正的幸福就是珍惜你当前所拥有的。”

由此可见,我们活得不幸福是因为我们不懂得珍惜当下我们所拥有的。我们总是想着未来更美好的东西或者只将眼光放在失去的东西上面,而忽视我们当前所拥有的。殊不知,你本身所拥有的东西是你能够真正把握住的,只有认真享受当下所拥有的,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幸福。感悟人生“感谢上苍我所拥有的,感谢上苍我所没有的。”人总是一直在意已失去的,却不懂得珍惜还拥有的,人生最大的不幸,就是生在福中不知福。好好珍惜握在手心的幸福,当有一天,你不再想着自己是否幸福的时候,可能你已经获得了真正的、长久的幸福了。

6 完美是心灵的重负

一位得道的高僧逐渐年老体衰,预感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于是,他决定从两个徒弟中选一个作为衣钵的传人。为了找到最合适的传人,他决定考验一下两个徒弟。一天,这个老和尚对徒弟们说:“你们出去给我捡一片最完美的树叶,谁找到了谁就是我的传人。”两个徒弟领命而去,各自奔走。没过一个小时,大徒弟就回来了,递给师父一片并不漂亮的树叶,而且并无任何难过之意,而是轻松地看着师父。高僧看着他,淡淡一笑,心里说:“这片树叶虽然并不完美,但是它已经是我看到的最完美的树叶,因为我已经从大徒弟的身上,看到了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大徒弟已经回来半天了,二徒弟才走回寺中,却空手而归,他对师父说:“师父,我看到了很多很多的树叶,但是怎么也挑不出一片最完美的树叶。”高僧听完,哈哈大笑起来,却什么也没有说。几天后,老和尚把衣钵传给了大徒弟。二徒弟见此,心里有些不满,找到师父理论。师父看着他,说:“世界上本来就没有绝对的完美,如果那么完美,哪还有喜怒哀乐,世态万千?看来,你师哥比你要更懂得人生!”“拣一片最完美的树叶”,人们的初衷总是最美好的,但如果不切实际地一味找下去,一心只想十全十美,最终往往是两手空空。直到有一天,我们才会明白为了寻找一片最完美的树叶,而失去了许多机会是得不偿失的。

瑕疵与错误本来就是生活的组成部分,很多人也许不知道,一公升的糙米经碾过以后,就会消耗掉5%的分量,剩下的才是精纯的白米。但是因为从前的碾米机比较粗糙,所以白米里面常常会夹杂着一些碎米糠,许多人在这个时候就会面临一个选择,要么把掺杂了碎米糠的米全部挑出来,要么把它贱价卖出去。

如果你太在乎这些碎米糠,想将它们全部挑出来的话,就一定要花掉很多很多时间和精力,这样的话,你就没有余力去做别的工作,反而会得不偿失,与其这样还不如选择把它贱价卖出,这样看似有所损失,但是你却腾出了你的精力和时间,可以在其他方面获利。

生活也不可能完美无缺。也正因为有了残缺,我们才有梦,才有希望。当我们为梦想和希望而付出我们的努力时,我们就已经拥有了一个完整的自我。十全十美在现实生活中是很难找到的,这种完美之事只存在于人的想象中。人的美好并不完全取决于完美无缺,而恰恰是因为有缺憾才会有追求和拼搏,才会使自己的生命格外多彩。有一只木车轮被人砍下了一角,它非常地伤心郁闷,它下决心要寻找一块合适的木片重新使自己完整起来,于是离开家开始了长途跋涉。这个残缺不全的车轮走得很慢,一路上,风光旖旎,它看见了各种美丽的花朵、高大的树、一望无际的原野。它还和草叶间的小虫攀谈,听林间的小鸟欢歌……当然它也看到了许许多多的木片,但都不太合适。终于有一天,车轮发现了自己寻觅很久的、适合自己的木片,它惊喜万分,马上将自己修补得完好如初。修好的车轮跑得非常快,它忽然发现,因为自己跑得太快,所以再也看不清花儿美丽的笑脸,大树的英姿,也听不到小虫善意的鸣叫,小鸟悦耳的歌声……车轮沮丧地停了下来,它想要回到原来的世界,于是它把木片留在了路边,自己缓慢地向前走去。

从这个故事我们也可以体会到,许多苦恼的根源来自于人们心中的一个误解:必须做到尽善尽美,才能获得别人的好感。当人们踏上追寻完美的不归之路时,生活便渐渐变成了专门为他们捕捉过失的陷阱。所以,我们总是因怀疑自己做得不够好而愧疚与担心,担心爱我们的人会因此对我们感到失望,结果却适得其反。

世界上绝对完美的东西是不存在的,因为每个人的视角也都不一样,每个时代的审美也都不一样。什么是美、怎样才算美,在每个人心中有着不同的天平,所以,我们就更无须事事追求完美。让所有人都满意是不可能的事情,为此伤神是极其没必要的。

然而,生活中有些人却往往认真得近乎偏执,不管做什么事都追求完美,不容许自己有一点点失误,不允许生活有一点点瑕疵,结果常常因为对自己太过苛求而搞得身心疲惫不堪。

其实,人世间,完美与不完美只存在于一念之间。苛求完美只会离完美越来越远,放弃苛求完美,我们会发现人世间的一切都有它自己的独特之美。俗话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现实生活中,如果对人、对事、对自己都太过于苛求,就会使自己生活在孤寂和焦灼之中,结果适得其反,所以,一定要学会放弃苛求完美的冲动,以免陷入过于苛求完美的陷阱。感悟人生完美只是生命旅途中的一处景致,稍稍疏忽就会残缺,看过就好,不必记在心间,否则就会成为生命中的不负之重。

7 得失常在,要学会随遇为安

弘一法师克己甚严。法师长期坚持日食一餐、过午不食的戒律,而且他只吃萝卜白菜之类的便宜蔬菜,不吃价格昂贵的冬笋、香菇等素斋。法师还视钱财如粪土,对于钱财,他随到随舍,不积私财,除了几位故旧弟子之外,极少接受其他信徒的供养。据说曾经有一次,夏丏尊先生赠给他一副美国出品的真白金水晶眼镜。他马上将其拍卖,卖得500元,把钱送给泉州开元寺购买斋粮。其实弘一法师家庭环境十分优越,他的父亲去世时,甚至连直隶总督李鸿章都来操办丧礼,可见家族之豪富。法师年轻时家中经营多家银号,出手阔绰。当他留日归来后,家族事业即告破产,富贵日子一去不返,经济条件一落千丈。但他依然安然度日,靠工作养活家人,还不时挤出一部分钱接济贫困学生,真正做到了随遇而安,心态之好让人佩服。待到开悟出家时,弘一法师更是决绝,不但舍弃了家庭,还把自己的财物奉送出去,其中有很多珍贵的书画。比如他赠送给北京美术学校极其珍贵的西洋油画、美术书籍能堆满半个屋子,送给杭州西泠印社的是多年积下的印章,送给同事夏丏尊的是平生所藏字画,甚至连十年收集的音乐、书法作品都分给了学生,真所谓赤条条来去无牵挂。法师出家后,僧衣、铺盖都很寒简。一次,法师应邀去青岛湛山寺弘法,寺中的一位火头僧认为他是一代高僧,必然前簇后拥,吃穿用度都非常华贵,谁知与法师亲见后,发现他衣着极为普通,不禁大为惊疑,认为有作秀之嫌。有一天,这火头僧抓住机会悄悄走进法师所住的寮房细细查探,结果看到房内异常朴素,床上是破旧的衣服和被褥,桌上只有几部经书,毛笔已经用秃了。

真正做到随缘、随心,不因为家庭的变故而在心态上不平衡,或是觉得自己曾是一介富家公子,弘一法师将自我完全投入当下的生活,心在莲池,纵使有风经过,也不会惊起涟漪,终成一代宗师,与其“苦乐逆顺道在其中,动静寒温自愧自悔”的信条是分不开的。

在生活中,面对已经失去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坦然接受。因为,即使我们暴躁地摔东西、指责上天的不公,那也是于事无补,伤痕不能自动愈合。但是,你的快乐、你的幸福,却并不能因为伤痕而消失,只要你愿意,你随时可以发现,它们就在身边。别人怎么看自己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敢于接受曾经的痛苦,这样你才能重新找到快乐,甚至扭转别人对你的看法。

如果你真的难以走出困境,无法承受那份巨大的心理压力,那么你不妨求助于朋友或心理医师。失意的时候,人最需要的就是开导。朋友、家人和医生温馨的话,会让你平复心海浊浪,淡化你失意的烦恼。不过别人的开导只是辅助的,真正达到心平气和还需要我们进行自我调整。最重要的,还是坦诚面对伤痕,敢于接受曾经的伤痛,这样,生活的阳光才能照进心田。他出生在江南,或许是江南特有的灵气,赋予了他满腹才华,再加上他玉树临风,英俊潇洒,因此更加惹人倾慕。然而,却因为一场大火,他失去了所有,包括心爱的姑娘、英俊的容貌。满腹愁苦的他来到河边,正准备以跳河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正在这个时候,他遇到了一个附近寺庙里来挑水的和尚。他发现那个和尚左边的桶有点漏,滴滴答答,一路都在往下漏水。天生善良的他赶紧追上和尚,并提醒他说:“你这么辛苦挑了一担水,可水桶是漏的,等走到寺院恐怕会漏掉小半桶了,赶紧换一个桶吧,这样多浪费力气呀!”没有想到的是,和尚却坦然一笑说:“没有浪费力气,你回头看一看,这桶里漏的水不是都浇了这一路的花草吗?你瞧,它们长得多好啊!”听了和尚的话,他看了看道路两旁,发现左边的花草明显比右边的开得好,他的心情也顿时开朗起来。“也许我的容貌毁了,但是,我的灵魂里可能因此而开出更加清香的花朵。”想到此,他微笑地跟和尚告别,那个笑灿如往昔!从此以后,他不再在意自己容貌的失去,而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读书上,几年后他成了江南有名的才子,并在科举考试中高中榜首,他的才华并没有因为容貌而失去光华。

生活总喜欢给我们安排一些小插曲,让我们的生命跌宕起伏,不是今天工作上出点小差错,就是明天和别人发生一些小摩擦。的确,这些不如意会让我们无比心烦,有时甚至情绪失控想要发泄一番。但是,如果你只知道一味地抱怨,不但于事无补,还会让心情变得更差。面对沉浮不定的生命之舟,我们要学会笑看人生沉浮,“沉”时,志气不能丢;“浮”时,骨气不动摇。从容地应对人生沉浮是我们应对生活的一种大智慧,是我们应该持有的一种人生态度。

其实,无论人生面临什么样的际遇,都会有这样两个机会,一个是好机会,一个是坏机会。好机会中蕴含着坏机会,坏机会中蕴含着好机会。问题的关键是我们以什么样的眼光、什么样的心态来对待它。对那些天性乐观开朗、心胸旷达、心态积极的人来说,他们能够坦然面对即将到来的事情,因为在他们的眼里,两个都会是好机会;而对那些习惯于悲观沮丧、心态一贯消极的人而言,则两个都只是坏机会,因此也将自己置于悲伤之中无法自拔。

在现代社会中,因为我们习惯了得到,不习惯失去,所以,很多人在得失面前总是会表现出无所适从的茫然。这样最终让自己丧失了快乐的资格,丧失了乐观的天性。人生在世,得失是人之常理,也是自然规律,我们不必为之耿耿于怀。你要知道,有失就必有得,你失去了权位和利益,却能得到平静、快乐的生活。失去不可挽回,但开心却是自己可以去把握的,为此,我们在功名利禄方面的得失,应该坦然一些、豁达一些,千万不可太介意、太看重,毕竟快乐才是人生的真谛。

学会习惯于失去,往往能从失去中获得,得其精髓者,人生则少有不快,多有收获,从而由幼稚走向成熟,从贪婪走向博大。因此,无论身处怎样的境地,我们都应当用平稳的心态,体会快乐。学会以坦然、乐观的心态去看待事物的发展,让自己获得内心的平静,赢得别人羡慕的“快乐人生”。感悟人生“报缘虚幻不可强为。浮世几何随家丰俭。苦乐逆顺道在其中。动静寒温自愧自悔”。无论是我们自身还是境遇,都是虚幻不实的,不要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无论是富裕还是贫穷,是苦还是乐,都应该随遇而安,因为这都是因果循环。要心地清净,做到无动无静,无寒无暑,否则就要生惭愧之心,自我检讨。

8 艳羡别人,会看不见自己的幸福

在一条河的两岸,一边住着凡夫俗子,一边住着僧人。凡夫俗子们看到僧人们每天无忧无虑,只是诵经撞钟,十分羡慕他们;僧人们看到凡夫俗子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也十分向往那样的生活。日子久了,他们都各自在心中渴望着:到对岸去。一天,凡夫俗子们和僧人们达成了协议。于是,凡夫俗子们过起了僧人的生活,僧人们过上了凡夫俗子的日子。几个月过去了,成了僧人的凡夫俗子们发现,原来僧人的日子并不好过,悠闲自在的日子只会让他们感到无所适从,便又怀念起以前当凡夫俗子的生活来。成了凡夫俗子的僧人们也体会到,他们根本无法忍受世间的种种烦恼、辛劳、困惑,于是也想起做和尚的种种好处。又过了一段日子,他们各自心中又开始渴望着:到对岸去。

由此可见,你眼中的他人的快乐与幸福并非真实生活的全部。人生百态,每个生命都有欠缺,每个人都各有各的烦恼,不必与人作无谓的比较,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就好。

或许,羡慕别人是人的一种天性。看到人家好、人家强,凡夫俗子,哪个不心动?生活的差别无处不在,而艳羡之心又是难以克服。但是,假如我们能换一种思维模式,学会理性地分析生活,你也许会发现,其实,终其一生,生活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

人生是一个由起点到终点、短暂而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所拥有和承受的祝福寿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都是一样的、相等的。这既是自然赋予生命的规律,也是生活赋予人生的规律,只不过我们享用、消受的方式不同,这不同的方式,便演绎出不同的人生。

许多时候,人们往往觉得得不到的就是最好的,总是觉得别人的东西比自己的好。其实,我们应该想到,也许只有自己所拥有的才是最适合自己的。我们应该珍惜当下,发现自己的富足,感谢上天所赐予我们的一切。

随着商业社会的不断发展,在生活中,我们判断成功的标准开始发生变化,有钱与否逐渐成为衡量成功的标准。那些能够发家致富的人受到人们的普遍肯定,而没有发家致富的人,就被看成这个社会的落伍者。

但是,发家的历程是很艰辛的,不可能所有人都能发家致富,所以大多数人还是过着平常的日子。在这种情况下,于是我们便艳羡别人赚了钱,买了房,买了车,等等,面对自己和别人的差距,我们每个人的内心世界或多或少地都有一些不平衡心理,这就是造成压力的根源所在,这种压力会降低一个人的自我满足感,使人享受不到生活的快乐。一青年总是埋怨自己时运不济,生活不幸福,终日愁眉不展。这一天,走过一个须发俱白的老人,问:“年轻人,你为什么不高兴?”“我不明白我为什么老是这么穷,别人都那么富有。”年轻人回答说。“穷?我看你很富有嘛!”老人由衷地说。“这从何说起?”年轻人问。老人没有正面回答,反问道:“假如今天我折断了你的一根手指,给你1000元,你干不干?”“不干!”年轻人回答。“假如斩断你的一只手,给你10000元,你干不干?”“不干!”年轻人没有犹豫。“假如让你马上变成80岁的老翁,给你100万元,你干不干?”“不干!”年轻人坚定地摇着头。“这就对了,你身上的钱已经超过了100万元呀!”老人说完,笑吟吟地走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那些老认为自己太差,比不上别人的人,不是他们真的就一无是处,而是他们心灵的空间挤满了太多的负累,因此无法欣赏到自己真正拥有的东西,忽略了自己的幸福。

生活中我们总是羡慕那些明星、名人日日淹没在鲜花和掌声中,名利双收,以为世间苦痛都与他们无缘。这是羡慕别人的盲区,也是我们老是羡慕别人光鲜处的原因。事实上,走进明星、名人的生活,他们同样有着不为人知的心酸。

俗话说,人生失意无南北,宫殿里也会有悲恸,茅屋里同样也会有笑声。只是,平时生活中无论是别人展示的,还是我们关注的,总是风光的一面、得意的一面。于是,站在城里,向往城外,而一旦走出了围城,就会发现生活其实都是一样的。有许多我们一直在意的东西,在别人看来也许根本就不算什么。所以,我们根本就没必要将自己的眼光一直投放在别人的生活上,多关注一下自己,欣赏一下自己的人生,才能让你彻底体会到生活的快意。

朋友们,在生活中只要做好自己就可以了,一味羡慕别人只会给自己带来超量的心理负荷,给自己凭空添加许多烦恼与忧虑。让我们剔除掉那些不必要的烦扰,给自己一个快乐的空间吧。感悟人生幸福是自己的体会,不是别人看到的样子,所以,我们无须将自己的生活表演给别人看,更不要盲目地羡慕别人的幸福,否则会忽略本就属于自己的幸福。

9 命里无时莫强求

很久以前,有一位书生在进京赶考的路上遇见了一位富家小姐。这位小姐貌美如花,贤淑端庄,书生被小姐的美貌吸引,小姐也被书生的才气折服,二人一见钟情,很快就坠入情网,私定了终身。书生离开的时候,二人定下盟誓,书生金榜题名之时就是他们的成亲之日。小姐也信誓旦旦地承诺今生今世非他不嫁,一定会等他回来。后来,书生终于如愿以偿地考中状元,于是马不停蹄地去小姐的府上提亲,可是令他万万想不到的是,那位小姐已经变心,嫁给了别人。这对书生来说简直是一个致命的打击,伤心不已,从此一蹶不振,并因此卧床不起。大病不起的书生一直未见好转,有一位德高望重的老禅师听闻这件事之后,决定点化一下他。老禅师来到了书生的家中,从怀中掏出一面小镜子,说道:“看完镜子里的故事,如果你还不能好转,那就回天乏术了。”书生看到茫茫大海,一名遇害的女子一丝不挂地躺在海滩上。路过一人,看一眼,摇摇头,走了;又路过一人,将衣服脱下,给女尸盖上,然后走了;再路过一人,走过去,挖个坑,小心翼翼把尸体掩埋了。疑惑间,画面切换,书生看到那个和自己有着山盟海誓的小姐洞房花烛被她丈夫掀起盖头的瞬间。书生不明所以。僧人解释道:“看到那具海滩上的女尸吗?就是你未婚妻的前世,你是第二个路过的人,你曾给过她一件衣服。她今生和你相恋,只为还你一个情。但是她最终要报答一生一世的人,是最后那个把她掩埋的人,那人就是他现在的丈夫。”书生大悟,原来一切都是命里注定,因果循环,于是从床上坐起,病也好了。

人与人之间的聚散离合,就像天上的云朵,时而聚合,时而舒展,时而分离。我们可以努力得到金钱、地位、权势……但是没有人可以说,我努力就会得到爱情。一切因缘皆由天定,这个世界上每天都有情深缘浅的故事发生,只有有缘的人才能够相识、相知、相恋、相守。

面对一份感情,我们要以一份平和的心态,安然地看待得失,得不忘形、失不落寞。如果失去了,那不妨调整心态、豁达胸襟,敢于面对现实,认真分析形势,更加珍惜现在的拥有。如果为一时的失去而耿耿于怀、不能自拔,就永远走不出“失”的阴影,看不到“得”的危险,那么,快乐与幸福将永远与我们无缘。

让自己学会做一个惜缘惜福的人,不要总是为了那些得不到的徒生伤悲。如此,爱情中相依相守的实质才会显现出来。因为,真正美好的情感是不会被时间冲掉,也不会被空间带走的。那个真正爱我们的人永远都不会走,他们有时只是站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默默地关心和祝福着我们。这才是世界上最纯净而又恒远的幸福。

世间有很多事情都是难以预料的。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事物是永恒不变的。基于这样的前提条件下,在遇到一切荣辱得失的变动时,我们就不会那样惊慌失措、患得患失。以淡定、从容之态,面对各种突发和意外。有一天,一个船夫正在河上摆渡,突然,他远远看到一个女人站在河边。划近后他才发现,那是一个少妇,正准备投河自尽。看到有人要自杀,船夫自然不能不管,于是一边大喊着,一遍用力划着船。还好,他来得很及时,将少妇从水里捞了上来。等到少妇的情绪逐渐平稳后,船夫不解地问:“这位娘子,有什么想不开,非要寻短见呢?你年纪尚轻,正值美好年华,按说你现在应该和丈夫、孩子活得很快乐啊!”听到船夫的话,少妇忍不住哭了起来。过了好久,她才说:“船夫,要真的是您说的那样,我怎会自杀啊?我的婚姻才持续了两年,丈夫就和我离婚了,接着孩子又得了重病死了。您说我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所以,我想离开这个世界。”船夫听完她的话,想了一会儿说:“这位娘子,那如果是两年前,你是怎样生活的?”少妇说:“两年前我还没嫁人,那个时候我很自由,每天都是无忧无虑的。”船夫大笑了起来,说:“这么看来,你现在已经回到了两年前了!既然如此,你又何必要拿已经过去的事情来烦恼自己,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少妇犹豫了一下,说:“可是……”“没什么可是的,”船夫打断了她,“你应该这么想,你不过是被命运之船送回到两年前去。而现在,你又自由自在了。所以,你只要丢掉不必要的已经过去的烦恼,生命就变得美好了。”船夫的话令少妇茅塞顿开。她一再拜谢船夫,然后带着轻松的心态回家了。

失去一段人生中最缤纷的感情,其伤害对于婚姻中的双方而言,也许都是刻骨铭心的。生活的点点滴滴早已深深印在记忆里。可人生不会因为离婚就终止,不能因为错过了就绝望,人的一生难免有伤痛,但不要因为一场失败的婚姻就损毁了自己一生的幸福。

世界上只有两种可以称之为浪漫的情感,一种叫相濡以沫,另一种叫相忘于江湖。而人生中最令人惋惜的莫过于,因为错过了一棵树,就错过了整片森林;因为摘不到一颗星星,就放弃了整片天空。等年华不再时才发现,因为错过一次,所以错过了所有。

如果那个人能与你相濡以沫,一生只爱一个人,便是人生中最大的完满。但是,如若一生只爱一个永远得不到或错过了的人,那只是一种激烈的偏执。也许在不远的将来,当我们获得真正属于自己的幸福之后,自然就会明白以前的放弃其实是一种更好的得到。不能相濡以沫,就一定要相忘于江湖;否则,只会错过更多。

生活就像一条向前流淌的河流,从不回头。错过了,失去了,就一定要坚定地放过。与不爱的人相忘于江湖,才能有机会与相爱的人相濡以沫。走出阴影,沐浴在明媚的阳光中。不管过去的一切多么痛苦,都将它们抛到九霄云外去吧。不要让担忧、恐惧、焦虑和遗憾消耗我们的精力。面对已经失去的,从容而淡然地接受,然后真实、勇敢而快乐地生活。感悟人生“世间万物,皆因缘和合而生,因缘聚则物在,因缘散则物灭。”缘如风,风不定,来也是缘,去也是缘,已得是缘,未得也是缘。缘分,不可强求!

10 忌妒是心灵的毒药

有一个人遇到了一个得道高僧,高僧说:“我可以满足你的任何一个愿望。”这个人听了之后十分高兴,因为高僧没有限制他许任何愿望。“但是,”高僧又说,“你得到的任何东西,你的邻居都会得到双份。”这个人冥思苦想,不知道该向高僧许怎样的愿望;因为他想,如果他许愿要一亩田地,那么他的邻居就会得到两亩,如果他要一箱珠宝,那么他的邻居就会得到两箱;如果他许愿要一个美女,那么那个家伙就会同时得到两个美女,他想来想去都不知道该向高僧怎样许愿。最后,这个人终于下定决心,对高僧说:“请你挖去我的一只眼珠吧!”

忌妒是自古以来便潜伏在人们心中的原罪之一。在古代,因妒成恨,既而引发战争的事件屡屡发生。在当今,因为忌妒而发生的流血事件也并不罕见。而我们身边的许多人更是时常因为一些小事生出郁闷之情,究其原因,则无非是眼热同事比自己多拿一份薪水,或是忌妒原先不如自己的老同学节节攀升,再或是眼红其他人财运连连。

然而,无论满腹经纶的学者教授,或是腰缠万贯的富豪商贾,只要不是占尽了人间美事者,都难免偶尔产生忌妒之情,就更别提我们这些平民百姓了。因此,会忌妒他人,并不是一件多么可耻的事情。但若因忌妒他人而失去了自己成功的机会,这样的人虽不算可耻,却是十足的大傻瓜。

如果忌妒他人的优越和快乐,不要想着去破坏,应当将其作为努力的目标去和对方看齐,让自己也变得像对方一样优秀,这样,就不会掉进忌妒的陷阱里无法自拔,反而会提高了自己。并没有什么人与我们有仇,也并非有什么事情导致我们的情况变得糟糕,真正使我们陷入困境的竟然就是由于看到别人的好运而产生的忌妒心理,它就像一根刺一样插在心上,让人十分疼痛,让你变得怨恨他人,心胸狭隘,缺乏修养,甚至会毁掉你的人际关系。一个人在集市上卖乳酪,这时候,一只花猫跑过来,趁他不注意,叼起一片乳酪就跑了。这只花猫的举动被一只黑猫看到了,黑猫心生忌妒,就想将乳酪从花猫那里抢过来。花猫当然不会将到手的美味拱手相让,于是两只猫厮打起来,展开了一场激战,花猫又叫又咬,黑猫又抓又挠,但是它们筋疲力尽也没有分出胜负。这时候,正巧一只狐狸从这里经过,于是花猫建议让狐狸来做裁判,黑猫点头同意,它们把狐狸叫住,请它帮忙,为它们做出合理的裁决。狐狸听完了两只猫争吵的原因,看到了那片乳酪,摆出一副十分明智的样子。“你们这两个愚蠢的家伙啊!”它大声呵斥道,“有什么必要打架呢?你们两个都想吃到乳酪,那么就将这块乳酪切成两块,这样,大家不都有分了吗?”两只小猫点头同意,于是,狐狸拿出一把刀子在乳酪上随意地切了一刀,然后将其中一块给了花猫,另一块给了黑猫。当花猫正要吃的时候,黑猫抗议道:“它的那块比我的那块大。”于是狐狸就在花猫的那块乳酪上咬了一口,说:“现在一样了吧?”“快看看哪,我的这块又小了。”花猫大声叫着。狐狸戴上了眼镜,说道:“你说得没错。”于是又在黑猫的那块乳酪上咬了一口。就这样,狐狸一会儿在花猫的乳酪上咬一口,一会儿又在黑猫的乳酪上咬一口,就这样不断反复着,因为黑猫和花猫总是在不断看对方的那块乳酪有多大,看到对方的乳酪比自己的大就会抗议,到最后,它们的乳酪被狡猾的狐狸咬得只剩下很小的一块。一大片的乳酪就这样几乎都进了狐狸的嘴巴里。

忌妒他人的人是可笑的,因为他们不能容忍别人的快乐与优越,因此就会实施各种手段,挖空心思甚至采取各种卑劣的手段去破坏别人的幸福,到最后,忌妒摧毁的不是他人,而是自己。

要知道,没有人会因你忌妒对方而分给你丰硕的果实,并且,忌妒的情绪状态会让你越来越痛苦,当忌妒心存在时,人们总是会看到对方的累累硕果以及自己的不如意。妒忌其实是一把双刃剑,害人害己。一个人若有一点妒忌心是很正常的事,它还有可能成为自己前进的动力,奋发的源泉。可这种情绪如果无限扩大,就会成为一颗毒瘤一样无时无刻不侵蚀着你的心灵。不幸遭遇,这些都会让自己感到痛苦万分。

所以,当你看到别人享受丰硕的成果时,不要去忌妒对方,你应当在这时候思考对方对此付出了怎样的代价。与其忌妒让自己生气,不如将其作为榜样去努力,将自己的碗里也装上满满的奶酪,努力去达成自己的愿望。感悟人生忌妒别人不会给自己增加任何好处,忌妒别人也不可能减少别人的成就。不要只看到他人的长处和自己的短处,平和地面对外界事物,才能拥有淡泊宁静的生活。

11 人生无常,浮生若梦

一匹战马在战场上救了士兵的性命,士兵为了感激它,便为它换了一身新的马具,还在它的脖子上挂了一朵大红花,并带领它到马场上绕行一圈,让所有的马都向它行礼致敬。这时候,一匹小马充满敬意地说:“你真了不起,获得了如此的殊荣,真让人羡慕!”那匹战马听后并没有扬扬得意,而是淡淡地说:“没什么好羡慕的,我不过是尽了自己的本分而已。”两个月后,这匹战马在战场上受了重伤,由于无法医治,兽医决定把它送进屠宰场。在进屠宰场时,它又遇见了之前的那匹小马。这一次,小马幸灾乐祸地说:“没想到曾经风光无限的你,如今却落得了这样的下场。你可真是有福气,一会儿到天堂,一会儿到地狱,这世间的各种滋味都被你一个人享尽了……”面对小马的冷嘲热讽,受伤的马依旧淡淡地说:“没有什么可悲伤的,这条路早晚都要走,我只不过比你们早走一步罢了。”说完之后,它就平静地走进了屠宰场。“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是啊,是非成败转头空,许多人的一生都在追逐名和利,人生无常,浮生如梦,其实,到头来得到的还不是一抔黄土,所以,我们要保持一颗淡泊名利的平常心,随性生活才不枉此生。人生的最高境界,即为这种“平淡”。

但是,生活中很多人从生到死都像是在梦中一样,而且在其中忙忙碌碌,又吵又闹,煞有介事。有的是身在闹,有的是心在闹,有的是身心皆闹。但是整个世界,每时每刻却都不断发生着变化,没有永恒的东西,这些都是无常。

明代还初道人洪应明所著的《菜根谭》之中说:“此身常放在闲处,荣辱得失谁能差遣我;此身常在静中,是非利害谁能瞒昧我。”它的意思是说:经常把自己的身心放在安闲的环境中,世间所有的荣华富贵和成败得失都无法左右我,经常把自己的身心放在安宁的环境中,人间的功名利禄和是是非非就不能欺骗蒙蔽我。淡泊名利是古往今来许多文人雅士所崇尚的。不必为过去的得失而后悔,不必为现在的落魄而烦恼,也不必为未来的不幸而忧愁。甩开名利的束缚和羁绊,做一个本色的自我,不为外物所拘,不因进退或喜或悲,待人接物豁然达观,不为俗世所困扰。一位企业家,事业有成,只是身体已濒临崩溃的边缘。于是,他来找一位有名的老中医,希望能给自己开些调理的药。老中医在询问完他日常的工作生活情况后,只劝他多多休息,没想到却引来了企业家激动的抗议:“那哪行!我每天承担着巨大的工作量,没有一个人可以为我分担啊!”“为什么呢?难道没有人可以帮你处理文件吗?”“不行呀!这些文件都是相当紧急而且重要的,只有我自己一份一份亲自批示,才能尽快地采取正确的决策。”企业家不耐烦地说。“如果是这样,那么你的处方我已经给你开好了。”老中医不容置疑地说。企业家欣喜地拿过处方一看,只见上面只写了两行字:“每天散步两个小时;每周保证有至少半天的时间去一趟墓地。”对此,病人怎样也无法理解,甚至对老中医的不负责任有些生气。他又返回诊室,质问那位医生。“之所以让你去墓地,是因为……”,老中医不紧不慢地解释,“我是希望你四处走一走,看望一下那些与世长辞的人。他们生前也曾跟你一样,认为全世界的事情都得打包扛在肩上,如今他们却全都长眠于黄土之中。你要知道,有一天你也会加入他们的行列,但是地球不会因为你的消失而停止转动,而其他人则像你现在一样继续工作。所以,我建议你站在墓地前好好想一想这些摆在眼前的事实。”至此,这位企业家恍然大悟。他依照医生的指示,放缓生活的步调,并且转移一部分职责,从此获得了心灵上的平和与安宁,生活渐趋平缓,事业仍然保持蒸蒸日上。

古人语:“一指弹风花落去,浮生若梦了无痕。”生命就像是大梦一场,梦醒之后,即使头脑中还残留着梦中的些许痕迹,但是双手已经握不住一物。世间万物终归是一抔黄土,在尘世间我们所争得的一切最终都不会被我们带走。那些忙碌的人们以及生活中喊“累”的人,是该清醒一下了。只要你能静下心来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很多东西是需要我们放下的。

是啊,在如梦的人生中,有很多东西都是我们可以卸下的重负,摒弃那些多余的东西,才能让自己不迷失方向。我们其实可以用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做一些自己真正应该做的事情上面。你可以在闲暇之余,拿出一张纸,列出一个表,将那些多余的生活“内容”和自制的娱乐项目清除掉,想想出去野炊或野营,或做点手工艺,出去锻炼一下身体或种点花草,甚至读点书,画幅画,写写文章……给自己的心灵放个假。虽然这些娱乐活动很简单,但至少可以让你获得快乐。

诗仙李白的一首诗中有序曰:“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天地是万事万物的旅舍,光阴是古往今来的过客,人生浮泛,如梦一般,能有几多欢乐,又何必有过多痴迷?一代文豪苏轼也曾在《前赤壁赋》中感叹“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在浩瀚的宇宙面前,生命不过是须臾一瞬,注定要受无常红尘的颠簸。所以世人要修行,一旦开悟,从梦中醒来,心中便会开阔明澈再无挂碍,对生死、自我也将不再执着。感悟人生“大地及日月,时至皆归尽;未曾有一事,不被无常吞一切”。事物生灭变化,迁留不住,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人生亦是如此,在不可掌控的时空变迁中忙碌奔波,直至死去。

12 拈花微笑的快乐,把握自己的人生

一个农夫与他的儿子共同赶着一头驴到附近的市场去做买卖,没走多远,就看见一群姑娘在路边边说边笑。其中一个姑娘大声对他们喊道:“嘿,快瞧,你们见过像他们这样的傻瓜吗?有驴子不骑,宁愿自己走路。”农夫听到这话,心中很是在意,立刻就让儿子骑上了驴,而自己则高兴地在后面跟着走。一会儿,他们又遇见一群老人正在看着他们,并哀叹道:“你们看见了吗?现在的老人可真是可怜。看那个懒惰的孩子一点都不孝顺,自己只顾骑着驴,却让年老的父亲在地上走路。”农夫听到这话,连忙就让儿子下来,自己又骑上去。没走多远,他们父子俩又遇上一群妇女和孩子,几位妇女七嘴八舌地乱喊乱叫着:“嘿,你们瞧远处那个狠心的老家伙,他怎么能自己骑着驴,让自己那可怜的孩子跟在后面走呢?”农夫听罢,又立刻叫儿子上来,与他一同骑在驴的背上。将到市场时,一群城里的人大声叫道:“大家来瞧,这头驴多惨啊,竟然驮着两个人,这头驴是他们自己的吗?”另一个人又接着说道:“哦,谁能想到他们这么骑驴,瞧驴都累得气喘吁吁了。”听罢这话,农夫和儿子急忙从驴上跳下来,就用绳子捆上驴的腿,找了一根棍子将这头驴抬起来卖力地向前赶路。当他们使出了浑身的劲将这头驴抬过闹市入口的小桥上时,又引起了桥头上一群人的哄笑。当时驴子受了惊吓,就挣脱了捆绑逃跑了,不想却失足落入河中。农夫当时既懊恼又羞愧,最终空手而归。

农夫因为太在乎别人的眼光,却任人支配,到最终得到的只是懊恼和羞愧。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也会如农夫一样听别人如何说,自己就怎么去做,结果只会弄得周围的人都有意见,且谁都不满意。

在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不自觉地在乎世俗人的眼光,为了让别人满意,我们可谓费尽心机:我们小心翼翼地关注别人的眼光,猜测别人的想法,猜想别人的评判……并小心翼翼地行事,唯恐别人指责。但是,即便我们这样用心,还会有人不满意,所以我们又开始为此伤神。其实,在很多时候,我们要做成一项事情根本花不了太多的时间,但是由于太在意别人的眼光了,所以将自己搞得身心疲惫。人的生命只属于自己,对于他人而言,只存在着羁绊的关系,任何人都无法替我们来决定我们的命运,占有我们的生命。所以,原本属于自己的生命,何须将主动权拱手送人?你就是你,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生命,你才是生命的主宰者,你主宰着生命的繁华与清净、优雅与从容、美满与幸福。别人不能替你而活,不能替你过日子,更不能替你承受死亡之苦,一切的决定权都在你。小敏从安徽农村来到北京,她渴望着有一天也能像明星那样大红大紫。然而,两年过去了,她依旧没有成名,只能在电影里跑龙套。渐渐地,她的收入已经无法支撑生活,不得已,她到了一家写字楼,当了一名电梯员。很快地,小敏和这里的人们熟悉了起来。有一天,小敏理完发来上班,这时候,平时一个经常和她聊天的人说:“小敏,你一剪头发,怎么感觉很像一个明星啊!”这个人刚说完话,其他人也随声附和了起来,不断地用这类话来激小敏。有人说:“小敏,你去试镜吧,说不定你也能当个歌星,也能上电视呀!”还有人说:“你为什么就甘心窝在这小笼子里,你这么好的相貌、这么活泼的性格,为什么不去当个广告模特儿!”这些人的话让小敏笑了起来。她知道,明星之路离自己是遥不可及的,不然,自己早就成名了……第二天,小敏又遇到了这群人,他们还是说着和昨天一样的话。这个时候,小敏大声地说道:“你们说的那位顶多算个三流歌星,我可是个一流的电梯工!不是我像她,是她长得像我!”说完哈哈大笑起来。一下子,电梯里的人全笑了。回到家,小敏一直以来那种压抑的情绪终于释放了。她明白,在自己的世界里,自己不正是一个大明星吗?从这以后,她喜爱自己的工作、自己的平凡,自己的不必上电视、自己的适得其所、自己的不为他人左右……在一个人的世界里,小敏终于一扫两年来的沮丧。凭着这种心态,小敏的工作也越做越好,最后竟然成了这家写字楼的负责人!

大多数时候,人的内心都为外物所遮蔽、掩饰,浮躁的心情占领了人的灵魂。生下来因不能为所欲为而号啕大哭;上了学,因不能痛快玩而屡屡大发脾气;上班了,因为不能发迹而唉声叹气;到老了,一事无成却贪生怕死……

每过一天,我们很少会想到要把这一天过得如何有意义、如何快乐,而是周密而细致地盘算,权衡着可能有的各种收益与损失,于是,别人成了我们生命的标准,我们总是渴望着成为别人,渐渐地失去了自我。殊不知,他人的生命再精彩,也不过是我们眼中的烟花,在别人的话语中我们不会得到更好的生存经验,丢失的只是自己的时间而已。每个人都是他人眼中的刹那烟火,过去不留,所以,自己的生命怎么能交给别人把握呢?

有一位禅师曾说:“我们生来难道就是为了和世间的人相聚团圆的吗?难道就是为了在出生的时候听到他人的欢喜大笑,在死的时候听到别人为自己痛哭流涕吗?”必然不是。来到这人世间,我们要发挥自己的价值,投入到人群当中,融入到社会当中,发挥自己的热量。虽然与整个世界相比,“我”是如此微薄,但人的爱却可以贡献无限的力量,因为爱和慈悲能够传染。

人有“来”的一日,必有“去”的一天,生死是逃不了的两重关卡,但生命的意义却由人自己定义。我们完全可以把各种小爱演化为大爱,把生命的小义演化为救世的大义,那么就能将生命真正地把控在手中,把每一天都过得无比富足。感悟人生生命的意义就在自己手中,自己掌握自己,并应对它报以欢喜的微笑。只有在对自己的生命报以微笑,对自己的生死及所经历的一切报以赞赏的正确观念,我们才能接纳自己,面对自己的环境和遭遇,实实在在地过现实的生活。

13 用达观的心态面对生死

宋朝德普禅师性情豪纵,幼年随富乐山静禅师出家,18岁受具戒后,就大开讲席弘道。两川缁素无人敢与其辩难,又因其为人急公好义,时人誉称他为义虎。宋哲宗元祐五年十月十五日,德普禅师对弟子们说:“诸方尊宿死时,丛林必祭,我以为这是徒然虚设,因为人死之后是否吃到,谁能知晓?因而,我若是死了,你们应当在我死之前先祭,容我吃到,受了众人的供养,再行坐化。今觉即将坐化,从现在起,你们可以为我办祭了。”众弟子和信徒以为他在说笑,就笑着问他:“禅师几时坐化呢?”德普禅师说:“等你们依序祭完,我就决定去了。”从这天起,寺庙上下为禅师坐化大张旗鼓地做准备。弟子们将帏帐寝堂设好,禅师坐于其中,弟子致祭如仪,逐一为禅师上香、上食、诵读祭文,禅师也心安理得地一一领受。弟子们祭拜完毕,也为各方信徒排定日期依次对禅师进行悼祭,并上供养,直到元祐六年正月初一日,经过四十多天,大家这才祭完。于是德普禅师对大家说:“明日雪霁便行。”此时,天上正在飘着鹅毛般的雪花。到了次日清晨,雪忽然停止,德普禅师焚香盘坐,怡然化去。

德普禅师如同游戏人间般的死法,令世人不胜唏嘘。在禅者眼中,生固未可喜,死亦不必悲,生和死由不得人,何不抛开生死,全心全意活在眼前此刻,然后开心上路呢?德普禅师参破无常的智慧,岂不是一段美谈吗?

人向来都是轻死贵生的,不少人因为惧怕死亡,而活得浑浑噩噩,错过了生活中的种种好事,也未在有限的时光里好好享受一切,对死担惊受怕,对死后得不到高等待遇而担心不能死得其所。幸福又怎么会光临这种人的家门呢?倒不如用一种超脱、达观的态度去面对人生寂灭,把生当做一段旅行,开开心心,把死当做一场游戏,嬉笑平常。如此就能减轻生存的压力,活得欢喜自在。阿林是个豁达的年轻人,很不幸的是年纪轻轻的他就染上了重症,每天都在痛苦中度过。当时,他的病情非常严重,体重也急剧下降。同时,医生也不允许他自由活动,他每天都在病床上等待医生的各种治疗。但是,经过几个月的治疗,阿林还是不见好转。在这段日子里,亲朋好友都为他的病情担忧,每个人的脸上都难见笑容。这个时候,阿林却不断地安慰他们:“每个人终归都要走向死亡的,而我只是早点到达另一个世界而已,你们不要为我伤悲。余下的日子,我不希望自己一直在医院度过,请允许我用自己余下的生命去做我一直想做的事情,让我在旅途中睡去,那样我就了无遗憾了。”听了阿林的话,亲朋好友们都悄悄地流下了眼泪,但是依然笑着支持他的决定。第二天,阿林就把自己要去旅行的消息告诉了医生。医生们大吃一惊,说:“你是不是疯了!告诉你,如果你执意去做,那么你只能客死异乡了。”听完医生的话,阿林笑了笑,说:“那你们替我做个棺材吧。我会带上它,如果出现意外,我会让其他人帮我装起来,然后藏到冷冻箱里,最后运回老家。现在,我要享受自己的生活,我要找到属于我自己的空间。”就这样,阿林开始了他的旅行。走在路上,他感到心情愉悦了许多。渐渐地,他不再吃药,不久之后,任何食物也都能吃了,甚至包括许多奇特的当地食品和调味品,这些都是别人说吃了一定会送命的东西。一路上,阿林非常快乐,他和其他旅伴一起唱歌,和新的朋友一起聊天,抛弃了所有关于病痛的忧虑。当他走过了很多地方,然后回到家乡的时候,阿林发现自己的身体健壮了许多,而病情居然也得到了控制。很快,阿林便康复了起来。

死亡是每个人都难以回避的事情,也是令很多人恐惧的问题。其实,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只要我们能够以达观的心态对待一切,死亡就没有那么可怕了。故事里的阿林正是在面临死亡的时候从容淡然,才造就了生命的奇迹。

古人说:“死生是大事。”因此当生命走到尽头的时候,非常讲究临终的种种礼节,也就是所谓的临终关怀。当然,这是很正常的事,不管是谁,当他独自面对死亡的时候都会有一种对于未知的恐惧感和对现实世界的留恋。我们无法去阻止死神的脚步,但我们却可以让生命死得有尊严,让生命在关怀与温暖中平静而安详地逝去。也就是说,给死者临终前和死后的各种安排,是对死者的尊重。但是,对死者而言,死亡难以避免,无论他得到多大的尊重,也不能让死亡改变来临的形式。因此完全不必惧怕寂灭的降临,该来的终究会来,躲也躲不开,追也追不到。

所以,当死亡来敲门的时候,如果我们能够抛开对死亡的恐惧,整个生命就会豁达起来,你就会发现,生命的旅程还是那么美好。感悟人生死亡不过是慧眼中一段新的旅程,把生命的一次结束当成是另一段生命旅程的开始,不但是一种豁达、开朗的情怀,而且是把生命在时间、空间的价值继续延伸。

14 活着未尝可喜,离开未尝可悲

一日,弟子向神山僧密禅师请教:“请师父谈一谈生死之事。”僧密禅师说:“你什么时候死过?”弟子说:“我不曾死过,也不会,请师父明示。”僧密禅师说:“你既不曾死过,又不会,那么,只有亲自死一回方能知道死是怎么一回事。”弟子大惊:“难道只有亲历才能知道生死之事吗?”僧密禅师说:“相传六祖慧能禅师弥留之际,众弟子痛哭,依依不舍。六祖气若游丝地说:‘你们不用伤心难过,我另有去处’。”弟子开悟:“原来生死只是里程碑!”

对生命,圣贤之辈不会认为活很痛快,也不会认为死很痛苦,生死已不存在于心中。“生者寄也,死者归也”。活着是寄宿,死了是回家。明白了生死交替的道理,就懂得了生死,便不再惧怕死亡,并能把死前的每一刻过得更有价值、更有尊严。

对我们而言,肉体的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我们总是惧怕死亡,对死亡过度恐慌。活着为什么紧张,因为生命如流水一样逝去,无可挽回。尘世生命是短暂的,但在禅的视野里,生命是永恒的,生和死是定义肉体生命的。

人生如戏,演员变换了,戏照常进行;浪潮翻腾着,但海洋依旧。事物总是变化莫测,云飘在空中,消失了也不是死,而是化作了雨普洒人间。树叶落下了也不是死,而是化作了春泥,继续滋养新的生命生长。古语说:“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如此美好的诗句恰恰也说明了,生与死不是疏离,而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有一位高僧在深山里修行,后有几位慕名前来的弟子拜在他门下。弟子们总是问他:“师父,我们死了都到哪里去了呢?”他总是微笑着,保持沉默。但这个问题一次又一次被提出来,于是他对弟子说:“拿一支小蜡烛来,我会让你们知道我们死了到哪里去了。”弟子急忙拿来了蜡烛,他说:“把蜡烛点燃,然后拿来靠近我,让我看见蜡烛的光。”弟子把蜡烛拿到他的面前,还用手遮掩着,生怕火被风吹灭,但他对弟子说:“为什么要遮掩呢?该灭的自然会灭,遮掩是没有用的。就像死,同样也是不可避免的。”于是他吹灭了蜡烛说:“有谁知道蜡烛的光到哪里去了?它的火焰到哪里去了?”弟子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谁也说不出来。高僧看了看弟子,然后说道:“我们死后就如蜡烛熄灭,蜡烛的光到什么地方去了,我们死了就到什么地方去了。和火焰熄灭一样道理,我们死了,我们也消灭了。他是整体的一部分,他和整体共存亡。”

的确,死去的只是人的躯壳,真正的生命则绵延不断。人的躯壳虽然死了,但人世的种种道理不会死,精神也是不灭的。好的终究有人继承,坏的终究被人抛弃。人有生老病死,然则,一切天理循环还是在那里。所以,“生,未尝可喜;死,也未尝可悲”,便是如此。

这些超越生死的看法,值得那些看不透人生、想不通生活或贪生怕死的人参考、借鉴。人生来去自在,生死也有如来去,参透这一玄机,我们就不必天天再为生老病死而恐惧不安,或对于家庭亲朋甚至世间的虚华富贵有所不舍,至少可以活得开心一点、快乐一些。感悟人生一沙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生命的收与放,本质都是一样的。面对生死,悠然自得,便是真正懂得了生命。

第二章 感恩:知恩惜福,广结善缘

我们每个人所期望的幸福其实就是有一颗感恩的心,一个健康的身体、一份称心的工作、一位深爱你的爱人、一群值得信赖的朋友。假如我们习惯于感谢他人,就会得到他人更多的信任和喜欢;假如我们习惯于感谢生活,就会得到生活更多的眷顾和宠爱。

1 常怀一颗感恩的心,才是真正的修行

钦山和尚和雪峰禅师一起前往江西洞山,在途中停下来歇息的时候,雪峰禅师脱下自己的鞋,看到又有两处衬底被磨破了,很惋惜地对鞋子说道:“您挺着点,咱们还有三个月的路程才能到达洞山哪!”钦山见雪峰对一双鞋子都如此毕恭毕敬,一时觉得非常好笑。“对一双鞋子都如此礼拜,你真是有佛心啊!”钦山调侃道。“懂得感恩的人,才会领悟到生命的真谛!”雪峰认真地回答道。两人正在对话的时候,看到身边的河里漂着一片绿色的菜叶。“看,河里有一片菜叶,河的上游一定有人家,我们去度他们吧!”钦山建议道。“这么好的一片菜叶,就随意地丢掉,太不懂得珍惜了。不懂得珍惜之人,往往都没有感恩之心,度他们做何?不去!”雪峰不容置疑地回答道。忽然,他们看见有一个农妇顺流奔跑过来。“你们看到一片菜叶吗?是我刚刚在上游洗菜的时候,不小心被冲下来的,菜叶是好菜叶,完全可以吃的,丢掉太可惜了!”农妇气喘吁吁地说道。雪峰把自己捡起的菜叶交还给了农妇,并提议他和钦山要到她的家中讲经,保佑她们全家平安。农妇开心地应允了,三人向河的上游走去。

一片菜叶,多么微不足道,可是有些人却为了它从上游一路跑下来穷追不舍,这样的人最后得到了高僧的指点,无可厚非。或许,很多人会说,她好幸运啊,一片菜叶,便可使她得道。其实,这只是她若干次追逐菜叶中的一次,从中可以看到她感恩于生命中每一个细小的东西。众生要怀有感恩之心,正是要大家对身边的每一个平常的人、每一件平淡的事心存感激与感恩。大师看重的是她对“感恩”的感悟,而非一次追逐菜叶的行为。一天,山洪突然暴发,洪水迅速地淹没了许多地方,许多人还来不及到高地躲避,就被洪水卷走了。河马见了,奋不顾身地跳进水中,一次又一次地把还活着的人抢救起来,背到安全的地方。后来,河马因过分劳累而昏迷了过去。当它醒来时,洪水已退下去了。“我救起来的那些人都活着吗?”醒来后的第一件事,河马便问守候在身边的妻子。“当然,你共救起了59个人。他们现在都很健康地活着。”妻子回答说。一年后,《动物王国早报》的山羊记者在采访河马时,问道:“你对一年前突然发生的那次洪水还留有记忆吗?”“我只清楚地记得山洪暴发时,我一共救起了59个人,但后来他们当中一个人也没来向我道过谢,其余的,我都不记得了。因为后来我累昏了过去,好几天不省人事。”

面对他人无私的帮助,你应当表示最真诚的谢意。常怀感恩之心的人,给他人带来快乐的同时,自己也会得到快乐。“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于细微处见精神,看似细小的事物,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一句“谢谢”看起来是一件不足挂齿的小事,但是,却体现出一个人的德行和情操,也是传递爱。回报爱的一种方式。

所以,感恩的心是一种生活态度,不要认为别人对自己的帮助都是举手之劳,更不要以为接受别人的馈赠是理所当然的事。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只有懂得感恩的人,才会受到大家的爱戴。正所谓“落叶可知秋”,从一个人细小的行为中,便可窥见一个人是否有高尚的品质。感悟人生要去掉自私自利的念头,时时增长好的念头,时刻感恩,并使之成为一种习惯,成为我们的生活,这就是成就,就是净土。

2 让感恩成为一种习惯

那是一个寒冷的傍晚,一个可怜的男孩站在她家门口,看起来非常疲惫,饥饿难忍。男孩是个推销员,但她看得出,他的推销并不顺利。尽管如此,她还是对男孩说:“进来吧!”接着,她给男孩泡了一杯咖啡,希望能够温暖他失望的心。很多年过去了,忙碌的生活早已让她早忘了当年的“一杯咖啡”。后来,她生病住院了,她的生活并不富裕,她的病危险性很大,那一笔巨大的医疗费用更让她心灰意冷。可是,现在她不用再去考虑这些了,因为她的主治医生就是当年她帮助过的那个男孩,他现在是这家医院里最有名的外科大夫。原来,他当年挨家挨户地上门推销商品,只是为了积攒学费,给贫困的家庭减轻负担。那一杯咖啡的温度温暖了他的身体,也温暖了他的心,给他的生活带来了希望。她的手术非常成功。术后,他温和地握住她的手,然后在她的手术费用单上写了一行字:收费等于一杯热咖啡。

在顺境的时候,我们很容易感恩,感谢那些帮助我们、给我们带来益处的人;可是,在逆境的时候,很多人就只会专注于自己的“不幸”,忘了去感恩。殊不知,有时候一个简简单单感恩的行为,哪怕只是一句话、一个动作,都可能成为命运的转折点。

一个人的力量太过渺小,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够独自撑起一片天。不管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我们都曾接受过他人的帮助,但是我们不能够因为受到的帮助微不足道就忽略了感恩。有时候哪怕是一句感谢的话,都能够让那些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人感到温暖,让他们觉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苏凡是个工薪阶层,一直兢兢业业地工作,养家糊口。但是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公司决定裁员,而苏凡也没能逃脱失业的命运。对他来说,这是个致命的打击。他的妻子待产在家,家庭的生活开销都由他一个人承担,虽然找个新工作并不是一件难事,可要是一下子找个薪资高的、适合自己的,却不是那么容易。一转眼,两个月过去了,苏凡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单位。不是人家觉得他能力不够,就是他觉得人家给的工资不够高。几次碰壁之后,他似乎对自己丧失了信心,可是生活还在继续,所以脚步还是不能停歇。终于,他又接到了一家大公司的面试通知。这一次,他又怀抱着希望去了公司。可是,当他看到排成长队的应聘者为了应聘仅有的两个职位的时候,他又一次心灰意冷了。果然,三天之后,他被告知应聘失败。苏凡心情落到了谷底,可他知道这时候如果怨天尤人,只会让自己陷入泥潭。于是,他试着改变心态接受这样的事实,并且他相信自己虽然应聘失败了,但也从中得到了很大的收获,有必要给公司写封信表示感谢。想到这里,苏凡立即就给这家公司的老总写了封信。他在信中写道:“贵公司花费了人力、物力,为我提供了面试和笔试的机会。虽然结果未能如愿,但通过这次应聘我长了见识,也获益颇多。感谢你们为此付出的劳动,谢谢!”这番朴实的话深深地打动了该公司的老总,这是一封普通却又与众不同的信,落聘的人没有丝毫怨言,反倒给公司写来感谢信。老总看了信后,若有所思,然后一言未发地将这封信锁进了抽屉。几个月过去了。有一天,苏凡突然又接到了这家公司打来的电话,这一次不是“面试”,而是通知他“入职”。原来,这家公司的职位出现了空缺,而老总还一直记着苏凡。就这样,苏凡如愿以偿地得到了一份好工作。

我们在找工作的时候也经常遇到类似的情况,但有谁想到向对方发一封感谢信,甚至是说一声感谢的话呢?多半人都认为他们不选择自己,是耽误了自己的时间;还有一部分人会觉得,公司不录用自己,是他们的损失……苏凡和生活中所有面试失败的人一样,但他唯一不同的地方是,没有忘记对他人付出的劳动表示感谢。事实上,正是他说的那番朴实而感恩的话,打动了公司的老板,最终又为他赢得了机会。

所以,让感恩成为一种习惯吧!当别人给予你帮助的时候,别吝啬一句“谢谢”,短短的两个字也许就能够温暖他的心,让他觉得自己的帮助是有价值的;在每天开始工作之前,想想那些帮助过自己的人,包括那些为自己让路或是帮自己捡拾文件、擦桌子的人,因为你在意他们的帮助,会让他们的付出变得更有意义。感恩是一种能够穿透生命的智慧,不管什么时候,纵然你有再多的理由,得到他人的帮助,哪怕只是一丝一毫,也要记得感恩。感恩会让别人快乐,也会给你带来快乐。感悟人生感恩是对施恩者最大的回报;一颗感恩的心能够给施恩者带来心灵的温暖。有时候一个简简单单感恩的行为,哪怕只是一句话、一个动作,还可能成为命运的转折点。

3 你给予了爱才会得到爱

一个小沙弥跑出山门去玩耍,无意间,他对着山谷喊了一声:“喂……”声音刚刚落下,就从四面八方传来:“喂……”小沙弥感到很好玩,于是,又对着山谷喊了声:“你是谁?”大山也回应道:“你是谁?”他又喊:“为什么不回答我?”大山也接着回应:“为什么不回答我?”小沙弥有些生气了,喊道:“我恨你!”大山也回应道:“我恨你!”小沙弥听到后,很伤心地回到了寺院当中。晚上,小沙弥把自己跟大山对话的事告诉了师父。师父笑了笑回答说:“孩子,你下去再跟山谷对话的时候,就说‘我爱你’。”第二天,小沙弥又跑到山上,对着山谷喊:“我——爱——你!”声音刚刚落下,小沙弥就听到大山清脆的声音:“我——爱——你!”小沙弥大惑不解,但是,他依然开心地笑了。当他的笑声传出去的时候,群山也笑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切莫强加给别人;自己不喜欢去做的事,切忌让别人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人,想让别人喜欢自己,更是几近荒唐。因此,通常有效的做法是,让自己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先学会接近、接纳和爱别人,然后,别人才有可能爱自己!

让一个人爱自己很难,而让一个自己讨厌的人去爱自己,更是难上加难。我们经常抱怨别人态度太过冷漠,却很少意识到自己就是对方最好的镜子。因此,再次遇到类似的情况,不妨问问自己都对别人做了些什么。想要让别人爱自己,自己先要学会爱别人。你讨厌一个人时,往往也是别人讨厌你的开始。那些日子,为了赚取一点稿费维持生活,她常到附近的邮局寄稿子,渐渐地她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每次都是她冷冰冰地递过钱去,那边冷冰冰地递邮票过来,彼此对视熟悉的脸却毫无表情。“为什么不能有礼貌点呢?”她想。于是,她决心改变这种气氛。这天,她又去这家邮局寄稿子。“请你给我五张两角的邮票好吗?”她还是像往常一样递过钱去,不同的是脸上带上了微笑,嘴里也有了声音。对方的脸上露出一份惊奇,唇边泛起一丝笑意。当邮票递过来,她对她说“谢谢”时,她们相视而笑了。从此以后,每到这家邮局去寄信,她们总是相对微笑着,彼此话语虽不多,但一份默契与温馨却在她的心中流淌。于是她悟出了一个道理:只要不吝啬你的微笑,别人也不会吝啬他的微笑。后来,她开始把微笑用在和别人的交往中。有一次,她去照相馆取照片,由于早去了一天,照相馆里的大伯在一大堆照片中翻捡了半天也没有找出她的照片,她看得出大伯有点不耐烦。她连忙微笑着说:“麻烦您了,大伯,让您找了那么长时间。”于是,大伯脸上的不耐烦顿时烟消云散,而且笑呵呵地说:“哪里,哪里,倒是要让你再跑一趟了。”越来越多的经历告诉她,人与人之间的爱是相互的,要想让别人喜欢自己,自己要先懂得如何温暖别人。

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每个人都会希望自己可以给别人留下很好的印象,一种好的印象可以创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从而使彼此建立友好的关系。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对你一见如故,这个时候与其抱怨别人不该对你冷漠,还不如改变自己对人对事的态度,让自己时常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用春风般的微笑去打开别人的心扉。

总之,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对它微笑,它就会对你微笑;你对它愁眉苦脸,它也不会让你开心。不管遇到什么挫折与困难,记住不要抱怨,保持一份乐观的心情,就能安然地渡过每一个难关,让我们用微笑面对人生吧。记得带着微笑工作,带着微笑生活,积极地调控情绪,保持乐观的心情。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愉快地度过每一天。感悟人生生活中,爱不只是一个得到或者给予的问题,其实在爱别人、尊重别人的时候,同时也得到了别人的爱和尊重。

4 付出,会让我们得到更多

一个得道高僧去度化一个恶人,但是恶人恶性难改,并坚信人性本恶的观点,于是,他们为了证明各自的观点来到了人群当中,感受人们的内心。这是一个很平常的清晨,云淡风轻,阳光异常地好。公园的木椅上坐着一个女孩,面对这样的美景,她的眼里却充满愁苦和忧伤。一个男孩吹着欢快的口哨从旁边经过,看得出,他的心情很愉快。当他看到泫然欲泣的女孩,他停下了脚步,男孩随手采了一束狗尾草,微笑着送给女孩,而后继续快乐地吹着口哨,慢慢地走远,留下女孩逐渐展开的笑颜。看到这一幕,高僧看着恶人说:“现在该相信我说的吧,人性本善。”恶人很不服气地要去另一个地方看看,证明这只是一个意外,于是,他们来到了大街上。大街上,每个人都行色匆匆,一个洒水车司机发现了一位衣衫褴褛的小男孩一直尾随其后,一条街,又一条街。司机终于忍不住好奇,停车询问。原来小男孩是个孤儿,今天是他的生日,而洒水车放出的音乐,正是那首《祝你生日快乐》。司机得知原委,双眼潮热,邀请小男孩坐在驾驶室。那个清晨,整个城市便飘荡着温馨的生日歌。突然,高僧的耳边也传来这首生日歌,他回过头,发现恶人也在跟着节奏轻轻地唱着:“祝你生日快乐。”高僧会心地笑了。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人性本善,人们用实际行动改变了恶人对我们的看法,也最终感化了恶人。所以,要时刻保持一颗同情心,我们不能对身处困境的人熟视无睹,那种丧失了同情心的人同时也会把自己推进冷漠的世界。我们也许都听过:“付出是给自己的回报。”这当然是真的,而且比任何理由更值得付出,付出还有一面可能会让人认不出来。付出是一种精力,不但帮助了他人,还为自己创造了更多。

灵魂最美的音乐是善良。行善是一种美德,善行既可以帮助身处困境中的人,又可以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安慰,使自己的修养得到提升。我们要用爱来充实自己的人生,去付出,去给予,但我们也要明白付出是不求回报的,当你做善事而心存回报的企图时,你的善良已然变味,那就是伪善。然而,当你用一颗无私的心去付出时,你收获到的也将是累累的硕果。在三国鼎立之前,周瑜并不得意。他曾在袁术部下为官,被袁术任命当过一个小县的县令。这个时候,地方上发生了饥荒,收成不好,兵乱间又损失了不少粮食,问题日渐严峻了起来。居巢的百姓没有粮食吃,就吃树皮、草根,即使这样还是饿死了不少人,军队也因为饥饿乏力失去了战斗力。周瑜作为父母官,看到这样的情形,急得不知如何是好。这个时候,有人献计,说附近的财主鲁肃是个乐善好施的人,他家素来富裕,想必囤了不少粮食,不如去问他借。于是,周瑜带上人马去拜访鲁肃,刚刚寒暄完,周瑜就直接说:“不瞒老兄,小弟此次来访,是想借点粮食。”鲁肃一看周瑜丰神俊朗,显而易见不是一个平凡的人,断定他日后必成大器,同时也被他心系百姓的行为所感动,哈哈大笑说:“此乃区区小事,我答应就是。”鲁肃亲自带周瑜去看粮仓,这时鲁家存有两仓粮食,鲁肃痛快地说:“也别说什么借不借的,我把其中一仓送与你好了。”周瑜及其手下见他如此大方,都愣住了。要知道,在饥荒之年,粮食就是生命啊!周瑜被鲁肃的言行深深感动了,两人当下就交上了朋友。后来周瑜飞黄腾达了,当上了将军,他牢记鲁肃的恩德,将他推荐给孙权,鲁肃也得到了大展拳脚的机会。

虽然说付出是不需要回报的,但是俗话说:“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每个人都会有一颗感恩的心。今天我们帮助他人,给予他人方便,他可能不会马上报答我们,但他会记住我们的好,也许会在我们最需要帮助的时候解我们的燃眉之急。所以,帮助急需帮助的人,懂得雪中送炭,也许就因为这样的一次善行,就可能改变自己的一生。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我们帮助了别人,他即使不会报答我们,但可以肯定的是,他日后至少不会作出对我们不利的事情。如果大家都不做不利于我们的事情,我们以后的人生道路就会少了很多阻碍,这不也是一种极大的帮助吗?我们不是说,助人就一定要得到回报,我们也不可能都那么幸运,但是,善良是我们的灵魂所固有的一种感情,助人是为我们保持一颗纯粹的、善良的心。感悟人生“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恨,如影随形。利人就是利己、害人胜于害己”。是的,生命因有了爱,而更加富有,因付出了爱而更有价值、更为芬芳。

5 慈悲之心即是布施

在《贤愚经》里有则故事,说的是王舍城旁,有位极其穷苦的老太太,名叫南陀。在佛诞的时候,南陀很想供奉一盏灯火,可是她没有多少钱财,只好买了一点儿灯油。南陀就带着那盏小灯,到佛寺里燃灯火诚心参拜。说来也奇怪,那天晚上城中无故刮了一阵强风,将所有供奉佛祖的灯火都熄灭了,唯有南陀的那盏小灯火依然在那里燃烧,大放光明。

故事虽然传奇,但也可看出其中的道理:重要的并不在于财物的多寡,而是在于你的心是不是真诚。

若你没有真诚的心做布施,即便有百万家财,又有何用?而若你有诚心做布施,不要说钱多钱少,就算是没有钱,你也能很好地做布施。

所以,千万不要以为,布施非有财物不可。事实上,除了钱财、物品之外,我们还有很多其他的东西算得上是极好的布施,如教导别人一点儿知识,对他人表现自己的一份热情,这都是布施。

生活中的人们谈到布施,就想到捐款、捐物等募捐活动,以为自己没有多少财物,就不可以布施,其实这是错误的观念。

以财物的多寡论成就功德的大小,这是俗世的观念。我们不能以财物的多寡论功德的大小,如果不能免俗,那就离了行善的本义,布施也就失去了意义。布施是一种向善的精神和真诚的信念。只要你拥有这样的精神和善心,是不论布施的财物多寡的。有心才是最重要的。有个穷困潦倒的年轻人跑到佛祖面前哭诉:“佛祖啊佛祖,我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成功,这是为什么呢?”佛祖告诉他:“这是因为你没有学会布施,不懂得奉献的道理啊。”这个年轻人听了佛祖的话,很惊疑:“可是,我是个穷光蛋,本来就一无所有,还讲什么奉献,说什么布施呢?这岂不是很荒谬吗?”佛祖摇了摇头,笑着说:“并不是这样的。即使没有钱,也可以给予别人七样东西:第一,眼施;第二,言施;第三,心施;第四,颜施;第五,身施;第六,座施;第七,房施。”佛祖向年轻人一一解释了七种布施,微笑着对他说:“凡人有此七种布施,好运便会如影随形。”这个年轻人了解七种布施之后,依言而行,人生自此改变,最后成就了一番事业。

有人或许觉得这个故事玄虚,不能当真,可实际上七种布施确实是人生中极为重要的交际法则。

第一种眼施。其实就是教导我们要用柔和、善解人意的眼神去看别人。眼睛是心灵之窗,当你用善意的眼神看别人,对方能感受到善意;而当你恶狠狠地瞪别人,对方自然不会对你有好眼色。有时候,一个恶意的眼神甚至能够撩拨起他人的怨恨,若对方是个脾气不好的人,说不定因此就恨上你了。所以,这个善意的眼神是个很重要的布施。

第二种言施。什么是言施?简单地说,要好言好语,避免恶言恶语。当别人没有信心时,说鼓励的话为对方加油;当别人遇到悲伤的事情时,说安慰的话安抚对方的心灵;在平时与人交往时,常说赞美的话。这些都是话语的布施。语言就好像是开山的斧头,一句好话能打动别人的心,让对方对你产生好感,而一句恶语则能伤害他人的心,使对方对你生出怨恨。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说好话是结缘,说恶语是造孽。同样是说话,劝别人,讲话柔和一点、客气一点,效果就大不一样。你说自己比较穷,没有钱去布施,那就学会说好话吧。赞美别人,用话语鼓励别人、安慰别人,这就是极好的布施。

第三种心施。心施指的是善心的布施,起心动念对别人心怀善意,这也是种布施。事实上,这种布施是所有布施的基础。没有善心善念,也就不会有布施了。生活中有人要出手帮助别人,对方说:“你有这个心,我就很感激了。”这个心就是助人的善念善心,只要你有这样的善心去待人,就是一种布施。

第四种颜施。颜施则是指保持和颜悦色,给别人一个好脸色。这样做不仅可以让与你相处的人如沐春风,使双方的关系更融洽,还有利于你的健康。若你不会笑,总是一张“苦瓜脸”,或是一张不苟言笑的“阎王脸”,长此以往,不但心理上会失去健康,而且生理会产生变化。总是绷着脸,脸部的肌肉就会变得僵硬,面部血液循环也不好,自然皮肤也会没有光泽。所以,你应该对人保持和色,经常笑一笑。

以上四种布施可以说没有什么耗费,每个人都能做到,可以经常做。还有三种布施:身施、座施和房施,则可以量力而行。行动帮助人,比如帮人干活、办事,给别人跑跑腿。

不要回报,诚心实意地为别人做一些你力所能及的事情,结个善缘,这就是布施。座施就是把自己的座位提供绐别人,这也是力所能及的事情,若有所不便也不必强求。至于房施,就是提供房子给别人住,这个似乎在现在看来不容易,也不用勉强。

总而言之,布施是不论财物多少的,财物布施只是布施的一方面,生活中可以用来布施的东西有很多,每个人都可以做布施,即使你身无长物、不名一文,只要你有一颗善良的心。感悟人生如果凡事只想自己,不替别人考虑,慈悲心就发不出来。慈悲心是一切善缘的基础,所以我们也不能用财物的多寡论功德。

6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有位单身女子搬了家,某日晚上突然停电了,她准备点燃蜡烛,这时忽听见有人敲门。她将门微微打开一看,门外站着隔壁家的小孩子,只见他紧张地问:“阿姨,你家有蜡烛吗?”女子听了,心想:“天哪,刚来就借东西,以后岂不是没完没了了?”想到以后可能遇到的麻烦,女子便冷冰冰地回答:“没有!”小孩听了这话,脸上不仅没有失望之情,反而笑了,还带着一脸笑意:“我就知道你家没有!妈妈怕你害怕,让我给你送蜡烛来了。”

这名女子没有想到,原来需要帮助的其实是自己,只因她失去一颗助人的心。

人生需要有助人之心,才会给你带来快乐。常言道:“助人为快乐之本。”帮助别人就是一种布施,快乐就是布施!

能帮助别人说明你的能力不凡,这自然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同时,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若你能实实在在地帮助他人,你会发现每一件好事都会给自己带来好心情。有位双目失明的老人出行时总是打着灯笼赶路,路人见了觉得很奇怪:“你已经双目失明,灯笼对你而言毫无用处,为什么还打灯笼呢?不怕浪费灯油吗?”老人对路人解释:“因为在黑暗中行走,别人往往看不见我,我就很容易被撞到。而我提着灯笼走路,灯光虽然不能帮助我看清前面的路,却能让别人看见我。这样,别人就不会撞到我了。”

用灯光为别人照亮了漆黑的路,为他人带来了方便,同时,也给自己带来了安全,帮助别人就如同帮助自己一样。在前进的路途上,搬开别人脚下的绊脚石,有时恰恰是在为自己铺路。

无论人生辉煌还是落魄,无论身处高潮还是低谷,都要有助人的善心,要想着那些还处在危难困境中的人,伸出援助之手,尽力搀扶他们一把。帮助别人,有时就是帮助自己。帮助别人,结个善缘,也许以后,别人也能帮助你。

须知,谁都可能成为弱者,如果人世间没有关爱,谁能担保自己不会吞咽那遭遇冷漠的苦果呢?古时有个人冒犯了贵族,被送入斗兽场,与饿极了的狮子搏斗。狮子刚一出牢笼,就猛地扑向这个人。眼看他就要死在凶猛野兽的攻击之下,就在这时,狮子停止了进攻,反而围着这个人打起转来。原来这只狮子三年前在森林里曾经得到一个人的救助,而他就是狮子面前的这个犯人。因此,他从斗兽场活了下来,国王赦免了他的罪。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救助他人,有时就是救助自己。与其说狮子救了囚徒的命,还不如说是囚徒救自己。帮助别人、关爱别人,自然也能获得别人的帮助与关爱。即便我们无法帮助别人,也要常怀助人的慈善之心。有个人赶着一匹马和一头驮着行李的驴去远行,路上驴觉得背上的东西太沉了,就希望得到马的帮助,让它分担一点。然而,马没有理会驴的请求,它不想吃亏。结果,驴半道上就累死了。没办法,主人只好把所有的行李都架在马背上。马这才意识到,当初如果自己帮了驴就是在帮自己,害死了同伴就等于害自己——马感到自己也快要累死了。

在现实生活中,何尝不是如此。若你有能力给别人提供帮助,请不要吝啬伸出你的援手,不要认为给别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会使自己吃亏,等到你也需要别人帮忙时,你才会发现,其实,帮别人就等于帮自己。

正所谓,“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我们也许会得到更多,比如别人的感谢和由衷的笑脸,还有自己的好心情和对生括的深刻理解,这都是你的收获。

在生活中,每个人的内心都有获得他人帮助的渴望。当你将一份无私的关怀送到他人的面前,将会给对方带来幸福感的同时,也会让你自己体验到最大的快乐和成就感。

有句话说得好,“爱是一盏灯,照亮别人,也温暖自己。”所以,在生活中,要常怀助人之心。帮助别人,不但可以让你获得快乐,而且有时候帮助别人,就如同帮助自己。感悟人生“与人方便,白己方便”。一件很平凡微小的事情,哪怕如同赠人一枝玫瑰般微不足道,但它带来的温馨都会在赠花人和爱花人的心底慢慢升腾、弥漫、覆盖。

7 取之于人要回报于人

唐朝的时候佛教盛行,有位龙潭禅师,少年未出家时,家里十分贫穷,依靠卖饼维持生计,甚至没有地方住宿,幸好遇到了道悟禅师,道悟禅师便把寺庙旁的小屋子借给他住。为了表示谢意,他便每天送十个饼给道悟禅师,而每次道悟禅师总是回赠一个给龙潭,并祝福他说:“这是给你的,祝你子孙繁昌!”龙潭对道悟禅师的行为感到很奇怪,有一次他忍不住问道悟弹师:“为什么我送大师饼,大师总要送一个给我呢?”道悟禅师反问:“你送来的,我送给你有什么不对?”龙潭听后恍然大悟,从此出家,终成一代宗师。大师给龙潭禅师的是伟大的祝福,也是生活的至理:取之于人,得之于社会要回馈社会;要我好你也好,我赢你也赢。人不可只取不予,取之于人就要回报于人。如若不然,人际关系就会失去稳定,社会关系也会失去和谐,而自然关系也会失去平衡。

有些人为了发展经济,大肆发掘自然资源,完全不顾自然环境的承受能力,只是一味地向大自然攫取利益,而没有为维护自然环境付出努力,最终的结果必定是环境恶化,人类自食其果。

自然关系如此,社会关系亦然。只取不予,结果只会打破平衡的关系,使稳定与和谐的局面荡然无存。

人生存于世,就必须了解获取与给予的关系,懂得“取之于人,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