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绘画 看音乐——名画名曲鉴赏不可不知的故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5 14:49:45

点击下载

作者:吴晓勋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听绘画 看音乐——名画名曲鉴赏不可不知的故事

听绘画 看音乐——名画名曲鉴赏不可不知的故事试读:

内容提要

绘画和音乐是两种不同的艺术,一个是视觉的,靠形状与色彩塑造出人与自然的美感;另一个是听觉的,靠旋律与音色编织出情感的律动。但这看似不同的两者,却有着内在的联系和相通点,那就是无论用什么样的形式或媒介表达感受,画家和音乐家对世界的认知变化是同步的,他们的精神是相同的,所以他们的艺术所表达的内涵也是相同的。

本书通过同一时代的西方画家与音乐家的交往和相互之间受影响的故事,向读者讲述绘画与音乐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同一艺术流派中绘画和音乐的关联性,通过这些故事让我们对绘画和音乐这两门看似不同的艺术形式,有更多的了解和喜爱。序

吴晓勋老师和我是发小儿,是40年前就在部队大院一起住着的邻居。那时的他痴迷美术,一心向往考上美术学院。那时的我,特爱跟着他,看他画画,后来,他自然也就成了我的“小师傅”。吴老师长我两岁,他对我亦兄亦师亦友。我们一起度过了一段美好时光。后来,各自忙着考学、上学、工作,一别竟是很多年。

再遇吴老师,是我在《高保真音响》杂志任主编的那些年,在一次音响展上不期而遇,那时我才知道,吴老师除了是一名画家,还是一名音响发烧友,而且是资深发烧友。他在美术上的造诣之深,我一点不为怪,没想到他在音乐上也有如此深的心得。后来得知,吴老师旅居海外多年,一直从事美术教育和美术创作,画画之余又痴迷上了音乐,并对美术与音乐的联系很感兴趣,收集了这方面的很多资料,做过一番研究。以我儿时对他的了解,我相信,只要是他痴迷的东西,一定会钻研不辍。果然,近几年他在《高保真音响》杂志上连载了他的大作。吴老师找到了打开美术与音乐大门的钥匙,从另一个角度,让读者领略了艺术世界的美妙。

这两年,《高保真音响》杂志试听室的墙上多了一幅油画,画面唯美,色彩和谐,律动着音乐,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这是应杂志社之邀,吴老师的走心之作,到过试听室的朋友一定会被这幅画打动。

前段时间,吴老师“失联”多日,近日发给我几张在缅甸采风的摄影作品,再次把我惊到。都说艺术是相通的,在吴老师身上足以得到印证。原来,吴老师在摄影方面早有建树,早年在印度采风的摄影作品就吸粉无数。他的摄影作品,从构图、用光到色彩,无不传达出一种古典美,一种音乐的律感。从美术到音乐,到摄影……吴老师多次惊到了我。

拜读他的新作《听绘画 看音乐——名画名曲鉴赏不可不知的故事》,我更被深深吸引,读完心情难以平静,古典美的画面和音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深深刻在脑海中,刻在心里。真心希望有更多的读者能结缘此书,也真心希望晓勋老师能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无线电》杂志、《高保真音响》杂志前主编 王维民2018年2月北京

自序

我是学绘画出身的,对西欧的古典绘画有过比较深入的学习和了解,古典绘画接触得多了,慢慢地也喜欢上了古典艺术的另外一种形式——古典音乐。

我和大多数乐迷一样,欣赏古典音乐是从聆听唱片开始的,音乐会也去听,但大部分时间还是听唱片,因为听唱片是最方便的,想听就听,想听什么随手就可得到。只要配上一套好的音响系统,将唱片放进播放器,立刻就像进入了音乐会现场,马上陶醉于美妙的音乐之中。

我作画时喜欢打开音响系统,放上一张喜爱的唱片,让音乐飘浮在我的周围。这种边画边听的方式很有情趣,跌宕起伏的音乐会感染我的情绪,使我作画时丝毫不觉疲惫。而有时音乐进入热情奔放的乐段,我会被感染得兴奋不已,手舞足蹈。记得听比才的《阿莱城姑娘组曲》的终曲,是个节奏逐渐加快和加强的舞曲,我曾情不自禁地将手中的画笔当成指挥棒,面对着音响,俨然像对着一个乐队,手在空中胡乱地挥舞,并随着节奏越舞越快,直到疯狂地结束,这一切让我感到畅快无比,好像过了一把指挥的瘾。

喜欢听音乐自然就多了一个爱好——收集唱片。我最初是从收集LP唱片开始的,当时CD还不怎么时兴,因为价格太贵。我喜欢LP唱片,那大大又方方的封套,印刷精美,里面的黑胶木唱盘,一丝丝的密纹,仿佛是一圈圈的年轮,装载了岁月的记忆。由于专业的原因,我对唱片封套的画面设计很留意,感觉很多封套设计得有很强的艺术性,带着一种典雅又现代的审美趣味。有时封套的设计会配上一幅名画,这些绘画我大都是很熟知的。有一次我买到一张马勒《第一交响曲》的唱片,它的封套上配的是克里姆特的油画《水妖》。我对克里姆特再熟悉不过了,但对马勒还较陌生,这是我买到的他的第二张唱片。为什么马勒的音乐会配上克里姆特的绘画,纯属偶然,还是为了美观新颖?或是他们两人之间有什么关联,其中蕴藏着什么含意?

抱着这种好奇,我深究了下去,方知别有洞天境地,原来美术和音乐的关联竟是如此密切,画家和音乐家的交往也是频繁不辍,彼此关联。我发现西方文化有一大特点,就是凡有一种艺术流派或理论的出现,不论源于文学,还是美术或者音乐,它都会将在文化领域内蔓延开来,这个流派不会孤单独行,你都能在艺术的各门类中找到对应人物。如此说来,在西方的艺术家们心里没有隔行如隔山的界定,他们认知的是艺术相通的定律,他们的交往没有行当的阻隔,只要观点意念相通,皆可相互切磋,互相影响,可谓心领神会,心同意合。

基于这种志同相谋的特点,在同流派的画家和音乐家的作品中,他们表达出的意念也是相同的,甚至情绪都是接近的。当我欣赏着莫奈的风景画时,放上一曲德彪西的音乐,我感到这两个法国人在做同一件事,就是将眼前瞬息即逝的色彩凝固化;而我在听格拉祖诺夫的交响曲时,眼前总会浮现出列维坦的俄罗斯风景画,宽广壮阔的山川河流,渗透着寂静忧伤的情调……

绘画需要看,音乐应该听,但我们或许可以反向思维,来听一听绘画的声音,看一看音乐的色彩,佛语有句“耳中见色,眼里闻声”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这是感知艺术的一种境界,需要你对绘画和音乐做一番了解,探究两者之间有着何种的关联、何种的互动。

好吧,就跟我一起来听听看看这里面的故事吧!吴晓勋2017年10月

虽隔世,却命同 华托和莫扎特的相同命运

1721年,36岁的法国画家华托逝世,35年后,奥地利音乐家莫扎特出生,而他也就仅活了35岁。两人不仅身世相仿,艺术风格也极为相近,他们仿佛是轮回转世,让人惊叹!

法国之所以能取得今日的艺术成就,巴黎之所以被称为世界艺术之都,这一切都应该感谢法国昔日的国王——路易十四。

路易十四,5岁登基,24岁亲政。他首先废除了宰相制,削减了贵族特权,解除了他们作为地方长官的权力,实行中央集权制;之后他又抑制教会势力,扩大了法国的疆域,形成了他的绝对王权,使法国成为当时欧洲最强大的国家和文化中心。

路易十四酷爱艺术和建筑,1678年,他下令在巴黎郊区建造自己的新宫殿——凡尔赛宫,将老皇宫卢浮宫让出,作为展示艺术品的场所,这也是卢浮宫博物馆的发端。同时他还下令美化巴黎的街区,在广场和桥头树立雕塑进行装饰。他在自己的凡尔赛宫的营建地雕梁画栋,使其宛如一座艺术宫殿。他宫中留用的艺术家不计其数。“太阳王”路易十四像凡尔赛宫全景图

路易十四亲政后下令在巴黎创办了全世界第一所皇家舞蹈学校并亲自参加演出,他先后在二十多部大型芭蕾舞剧中担任过主角。他曾多次出演太阳神阿波罗,之后他自称为“太阳王”。在路易十四的号召下,贵族们纷纷效仿推崇艺术,一时间巴黎艺术家云集、画廊林立,空气中都弥漫着艺术气息,欧洲艺术之都的美誉从罗马飞到了巴黎。绘画和音乐都是贵族们需要的,但艺术家们身着华丽的服装,内心却藏着苦涩艺人,亦是仆人

路易十四和贵族们对艺术的热衷使法国的艺术一派繁荣。1702年,正值盛世繁华之时,一位从小镇来的画家到达巴黎,他要用自己的才华在浮华、高傲的贵族的荫护下搏出自己的地位,他的名字叫让·安东尼·华托(Jean-Antoine Watteau)。他先给剧院的舞台布景画家基洛当助手并学会了一种戏剧性强烈对比的手法,他很自然地将其用到了他的绘画里,同时他对戏剧和演员的生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他独立出来,成立了自己的画室,接受贵族们的委托订件。画家罗萨尔巴·卡里耶画的《华托像》,华托本人未留下自画像,这幅就成了他唯一的一张肖像画,可以看到画像中华托的眼神带着一丝忧郁

此时,法国和欧洲的艺术正处在“巴洛克艺术”时期,巴洛克艺术不同于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自然质朴,它是一种辉煌气派、带有一种夸张手法的艺术,教会和宫廷为了表达上帝与君王的尊严和权力,需要这种体现动感与力量的艺术。但是创造这种艺术的艺术家们却是出身卑微的人,他们没有社会地位,红衣主教、国王和贵族视他们为奴仆,只是他们比普通的仆人的级别高一些罢了。当时欧洲有权势的人物手下都有一帮有手艺的仆人:设计建筑的、画像的、作曲的、演奏的等,达官贵人不把他们称为艺术家,只唤他们为艺人。

路易十四掌权后,教会和贵族的权势被大大削减,贵族们只好终日歌舞升平、居优处乐了。王公贵族们不但奢靡享乐,还要求他们的艺人将这转瞬即逝的场景描绘出来,供他们日后回味。

华托时常被贵族们唤去参加他们的舞会,他穿梭在浓艳盛装的男女和优美雅致的花园之间,嬉戏调情和花姿月影都被他收入眼底。在他看来,流光溢彩的华美服装、树影婆娑的美景都给人熠熠生辉的色彩享受,但在这美轮美奂的表象背后却流动着一种莫名的忧伤。这忧伤源于贵族们穷奢极欲的空虚感,也出自华托本人自卑惆怅的感慨。华托的绘画之所以迷人,就是将这溢美和伤感都恰如其分地表现了出来。华托描绘的贵族舞会华美流熠,却有秋意般的惆怅“忧郁诗人”

华托笔下的自然景致与人物的华丽服装相映互衬、云影交错,色彩迷离虚幻,一切都是那么温馨舒逸、华美纤巧。他勾勒出的各色人物的动作和表情栩栩如生,婀娜多姿的舞步、眉目传情的眼神、追逐嬉闹的玩耍、抚琴拨弦的吟唱……一切都是那么活泼生动、自然流畅。

除了华托的油画外,我还喜欢看他的素描,他的素描造型不仅准确严谨,人物神态自然洒脱,他的运笔也颇有神韵,或轻或重,时粗时细;走笔时轻盈流畅,线条利落洒脱。这一切华托掌控得轻松自如,因此他的素描美感十足。《花园》仿佛是莫扎特那首著名的《小夜曲》的画面注释

华托最知名的作品是作于1710年的《离别西泰岛》,西泰岛是希腊神话中美神维纳斯的诞生地,是传说中的爱情之岛。华托表现的是一种似传说又似现实的梦幻浪漫情景-一对对恋人身着盛装,或相依而拥,耳鬓厮磨;或轻歌曼舞,谈笑风生。岛上湖光山色旖旎明媚,空中翱翔着小天使,恋人们似乎正列队待发……《爱之园》,华托最擅长表现情侣的主题,温馨明媚的情调让人难忘

其实,华托的这幅画表现的是出发还是离去一直就存在争议。我们从画面上情侣们恋恋不舍的神情上看,应该是准备离开比较合乎情理,所以我使用《离别西泰岛》这个标题,在很多介绍中称这幅画为《驶向西泰岛》。

不过,不论是出发还是离去,这醉人的美景不会永驻,终将褪色,如同从温情惬意的梦幻中醒来,惆怅伤感之情便会油然而生,华托笔下淡淡的忧愁最让人们回味无穷,就像我国古代诗人的离别之情总是道不完:“眼底风光留不住,和暖和香,又上雕鞍去。欲倩烟丝遮别路,垂杨那是相思树。”短命才华《离别西泰岛》使华托成名,也是凭借此画,华托于1717年8月被法兰西艺术院接纳为院士,从此,声望日隆。华托这种华美闲逸的风格出现在路易十四“太阳王”盛世的末期,带着些许“夕阳无限好”的无奈伤感,他代表了一种新的美学的兴起,并对之后路易十五时代出现的“洛可可艺术”产生了很大影响。

华托的伤感之情不仅是奢靡耽溺的世态造成的,还有重要的是他自身的境遇使然。他的绘画虽受人高度赞扬,订件不断,但这并没有改变他贫穷和孤单的境遇。他自幼身体羸弱,患有肺结核病,后因劳累,病情逐渐加重。1719年,华托曾到英国求医,回到巴黎后,贵族们又纷纷命他作画,但酬劳微薄。这一切是华托多愁善感的原因,他早已预感到了自己生命的薄脆,所以伤感叹息是自然而然的了。

1721年7月,华托病情恶化,年仅36岁便辞别了人世。

才高命薄,英年早逝,让人欷歔不已。绝音回响

华托逝世后,他那华美感伤的画风被模仿、曲解,而逐渐形成了“洛可可艺术”风格。华托那种溢美伤感的艺术格调似乎成了独奏绝响。华托的名作《离别西泰岛》,其色彩之绚丽在同时代极少见到,这也是华托对后世产生影响的一个因素

但35年后,华托的风韵在音乐里发出了回响,而这个奏响之人是我们熟知的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

华托遗留的身世资料极少,他甚至都没有画过自画像,这在知名画家中很少见,他的朋友曾画过一幅他的肖像,成为他唯一的容貌遗存。但“神童”莫扎特不同,他很小就被人注意,一生留下的画像和文字记录颇多。他的画像虽都出自二三流画家的手笔,其中有的还很生硬死板,但莫扎特各时期的容貌特征还是被保留了下来。华托笔下的音乐家,无论何时都是多愁善感的样子

莫扎特小时候的容貌顽皮可爱,但他成年之后的容貌相比于儿时的容貌似乎没有多大改变,他怎么看都像是个大孩子。因为他身高仅1.52m,大大的脑袋,突出的鼻子,碧眼金发,完全是一副孩子模样。

莫扎特四岁就显露出惊人的音乐感,他的“绝对听觉”与生俱来,极小的音程变化他都能听出来。5岁时莫扎特请求父亲教他小提琴、钢琴和乐曲创作,3岁时就已谱出了3首小舞步曲,莫扎特被人称为“音乐神童”。莫扎特成年时期的画像

但“神童”的声誉并没给莫扎特带来地位的改变,莫扎特和华托一样,在王公贵族眼里,他们都是有手艺的仆人。莫扎特是他的出生地萨尔茨堡红衣大主教的仆人,主教大人对莫扎特还算是另眼相待,他给了12岁的莫扎特一个乐队首席的位置并命他随时听候旨意,写作急需用的音乐来应景。

莫扎特所处的年代和华托所处的时期没有什么不同,艺术家如同仆人的地位没有改变,他们想要生存并过上好日子就要讨好达官显贵、听候调遣。但莫扎特的父亲心有不甘,他觉得凭儿子的绝世才智,应该拥有出人头地、富贵荣华的前途。从莫扎特13岁起,父亲就每年向大主教告假几个月或半年,带着莫扎特去欧洲各国巡回演出。莫扎特在所到之处无不造成轰动,各地的贵族纷纷赏赐,甚至教皇克雷芒十四世还册封他为“金马刺骑士”。不甘听命,脱缰自立

莫扎特的旅行演出使他眼界大开,他接触到了欧洲最新的也是最传统的音乐创作技巧。莫扎特不愧是“神童”,十多岁他就将其所学融会贯通,形成了独特的个人风格,而且他的乐思如泉涌,延绵不断,毫无枯竭。他的创作速度奇快,脑中乐思闪现,马上流入笔端,洋洋洒洒,浑然天成,而且极少修改,所以莫扎特创作的作品特别多。

萨尔茨堡的红衣主教不满莫扎特的经常外出,他下了限制令,并要求莫扎特的作品必须为宗教仪式而写。

莫扎特不是不能写宗教音乐,他曾写过一些杰出的宗教作品,只是他的内心充满了明媚阳光与天真烂漫,他的音乐是他心灵的自然流露,毫无矫情与夸张,也没有虚张声势。他渴望他的音乐自然和谐并充满活力。这幅水彩画描绘的是莫扎特父子俩演奏音乐的情景莫扎特在演奏莫扎特的家庭:他和父亲、妻子,墙上的画像是母亲

1781年,25岁的莫扎特再也无法忍受大主教的压制和管事,他甚至瞒着父亲逃离了萨尔茨堡,来到维也纳谋生,成为了欧洲历史上第一位自由作曲家。我们熟知的好莱坞于1984年拍摄的电影《阿马德乌斯》(又名《莫扎特传》)讲述的就是莫扎特在维也纳的生活。影片中除了“萨列里的阴谋”是杜撰之外,莫扎特的困苦生活是很真实的。温情的忧郁,高雅的伤感

莫扎特的境遇与华托十分相像,混迹于达官显贵的上流社会,虽一身才华、意气风发,但王公贵族把他的才气当作消遣,只喜欢看他表演,而不愿对他的音乐作品兑现。结果,莫扎特并没有改变他的贫困遭遇。

莫扎特的身体状况也和华托一样,从小体弱多病,甚至比华托还要糟。有记载表示他得过猩红热、常发性扁桃体炎、喉炎、关节炎并发症等,有次患病发热引起喉炎症并发,到了昏迷脱水状态,嘴唇脱了3次皮。

为了生活,莫扎特不停地写,不停地去讨好显贵来赚取酬金,身体越来越差。这时莫扎特的音乐里多了一份忧伤、一丝哀愁,他不再那么天真无邪,懂得了人情世故。莫扎特的迷人之处在于他那甜美愉悦的音乐之中包含的那一丝忧伤之情,它似乎存在于每个音符之中,但又不显露,那种甜中带苦、涩里有甜的味道只有细细品味才能心领神会。戴着“金马刺骑士”奖章的莫扎特画像莫扎特维也纳时期的雇主,奥地利的约瑟夫二世皇帝

华托与莫扎特似乎灵犀相通,他们的境遇相同、感触相同,而命运也相同,他们的艺术风格自然息息相通。在他们两人那貌似华美轻盈的艺术作品中流淌出的忧郁伤感之情如此相似,近乎一脉相承。

在莫扎特众多的作品中,我最喜欢他的弦乐五重奏,特别是《第一弦乐五重奏》。莫扎特在这首精致的室内乐中通过大、中、小提琴等五件乐器将他的忧郁、愁苦、欢愉和顽强娓娓道来,这些感情互相交集,构成了莫扎特的悲喜人生,也可看作是莫扎特的《离别西泰岛》。

莫扎特的音乐在心情愉悦之时倾听,会想起连绵细雨时夹杂的惆怅与一丝忧愁;而在黯然神伤之时听到,昔日阳光明媚、心情舒展的记忆又回到心中。莫扎特甜而不俗、忧而不伤的曲调适合在任何时候聆听。殊途同命

莫扎特的才华没有为他赢来财富,得到的是困苦与疾病。1791年,年仅35岁的莫扎特离开了人世。世间又多了一份对短命才华艺术家的惋惜与无奈之情。

的确,人间充满了许多遗憾与无奈,岁月沧桑,周而复始,一场凄惨刚过,下一场又重新开始。华托和莫扎特像是轮回转世,分别将生命的华彩镌刻在二百多年前的繁华盛世。他们的生命都很短暂,如同一抹彩霞,瞬间的绚丽之后,就此烟消云散。莫扎特遗容的模刻像

他们的生命虽短暂,却不乏人生的五味杂陈,他们有过欢乐、喜悦和哀愁。他们在人间虽匆匆走过,但将自己的情感留给了后人品味……莫扎特的弦乐五重奏甜而不俗、忧而不伤的曲调让人久听不厌“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华托对戏剧有极大兴趣,他的这幅《丑角》就是对喜剧人物的描绘。华托常常自喻他也是个丑角,莫扎特又何尝不是如此电影《莫扎特传》里的莫扎特一副顽童的模样,那是天才勿饰的表露,到后来他穷愁潦倒、病卧床榻的境遇更显得他的命运悲惨

两位带有残疾的英雄 被拿破仑感召的达维特和贝多芬

如果你去法国巴黎的凡尔赛宫参观过,那你一定会对宫殿里面的一幅巨画有深刻的印象:一位英武的将帅身披红色布幔,乘骑一匹白色战马,战马前蹄健起,一嘶长鸣,将帅的右手指向前方,仿佛是呼唤战士冲锋向前。整个人物马匹的造型威武帅气,极具雕塑感。这幅画的题目是《拿破仑穿越阿尔卑斯山》,作者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画坛叱咤风云的人物雅克·路易斯·达维特。他画风雄健硬朗,一扫洛可可风格的娇柔妩媚,开创了新古典主义流派,他的学生多达四五十人,后来很多都成为著名的画家;而且他与法国政坛上的权势人物走得很近,他甚至直接参与政治,实际上成为了法国艺术界的领袖和独断者。开创新风

说到达维特的画风,他开始学画之时便跟随他的远方亲戚、著名的洛可可画家布歇学习,布歇的风格柔美甜腻,卢浮宫藏有他的绘画。但达维特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对这种甜美的趣味感到了厌烦,他对古希腊和古罗马的艺术产生了敬意并立志要在绘画中延续这种风格。特别是他经过3次比赛失利,最后终于得到罗马大奖。到意大利学习后,他更坚定了自己的信念。《拿破仑穿越阿尔卑斯山》,达维特的名作,这是初版的,之后达维特另复制了4幅,各版马匹的颜色不一样达维特年轻时的自画像,他将脸部有残疾的部分处置在暗部,但还能看出嘴有些变形

1784 年,达维特的第一幅杰作《霍拉斯的誓言》问世,其取材于一个古老的罗马传说:罗马与隆加两座城市发生了战争,但他们交战决定胜负的方式不是采取两军的大规模厮杀,为避免大部分人的流血,而采用每座城市各派出同一家庭的3名男子来进行格斗的方式,格斗的胜利者将代表他的城市的胜利。罗马城派出了霍拉斯家族的三兄弟为代表前去征战。达维特表现的是霍拉斯三兄弟在出征前伸出手臂向手握3把利剑的父亲说出誓言,为了罗马城的荣誉与安危,不惜生命、战斗到底的情景。达维特塑造的霍拉斯父子的形象刚毅强劲、充满力量,犹如古罗马的雕塑,他运用直硬的边线和强烈的明暗对比凸显出了力量感和紧张的气氛。而在画面的右面,达维特刻画了三兄弟的母亲、妻子和妹妹哀怨地靠在一起的画面,特别是穿白衣的妹妹更是伤心无比,因为她和隆加城出战的古利亚蒂家族的一个兄弟已经订婚,她知道,无论谁获胜,她都将失去亲人。

达维特的这种将勇士与哀妇对比的安排更增添了视死如归的悲壮气氛,充满了戏剧感。达维特的画作让看惯了柔美甜俗风格的人们眼前一亮、精神一振,他硬朗强烈的风格马上受到舆论的赞扬,而且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影响。缄默的艺术家与政客

达维特以这个故事为题材创作此画,想要表达的主题是:个人在城邦抑或国家出现危机之时,理当挺身而出,精忠报国。其实,达维特报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观点不是偶然的,他和一般的艺术家不同,他除了热爱艺术之外,对政治也很感兴趣,对社会、民权问题十分关注。

达维特创作《霍拉斯的誓言》是有其用意的,当时法国社会出现动荡,国家经济管理不善,政府债台高筑,并试图用增加税收来填补债务,这无疑遭到中下层民众的反对。人们起来反抗皇宫贵族,要求削减他们的特权,民众高呼启蒙主义运动的口号“自由、平等、天赋人权”来回击贵族的傲慢与霸道,甚至有人提出推翻君主制,倡导建立国民议会。在这场社会动荡中,达维特的立场是鲜明的,他站在民众一边反对贵族,并且他已预感到国家将会出现一场大变革,所以他以《霍拉斯的誓言》来警醒世人。达维特的成名作《霍拉斯的誓言》,父亲和三兄弟被刻画得刚健有力,与忧伤的妇人形成强烈对比,悲壮感人三兄弟和父亲的造型像雕塑一般,让看惯了柔美甜俗的人们震惊,印象深刻三位女性的造型结实而又带着柔美,哀而不伤,典型的古典原则《马拉之死》,达维特在大革命时期的另一幅名画达维特所作的《国民议会表决》素描图

就在《霍拉斯的誓言》问世的5年后,法国社会矛盾一发不可收拾,大动荡终于拉开了帷幕。史称的“法国大革命”从民众攻占巴士底狱事件开始,紧接着成立了国民议会,并起草宪章废除封建君主制和发表人权宣言,在民众狂乱的欢呼声中,国王路易十六被送上了断头台。

这场大变革的主要操盘者是革命党雅各宾派的领导人罗伯斯庇尔,而让艺术家们吃惊的是,达维特和罗伯斯庇尔竟是好朋友,他也是雅各宾派的成员,临时政府成立后,他是革命安全委员会的委员,并且在“处决路易十六”中投了赞成票。

在一般人看来,一个艺术家对时事应是漠不关心的,历史上鲜有热衷政治并涉足其中者,达维特不能说是特殊的例外,但绝对应该算是第一个。后来还有一个法国画家库尔贝步达维特的后尘,参加了巴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