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传真(修订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9 04:41:46

点击下载

作者:冯世伦、张长思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经方传真(修订版)

经方传真(修订版)试读:

现代经方大家胡希恕先生

胡希恕先生作为临床效果卓著的经方大家,被中医名家刘渡舟高度评价:每当在病房会诊,群贤齐集,高手如云,惟先生能独排众议,不但辨证准确无误,而且立方遣药,虽寥寥几味,看之无奇,但效果非凡,常出人意外,此得力于仲景之学也。

胡希恕先生之所以取得公认的临床卓效,源于先生提出的“方证是辨证的尖端”学说。先生临床治病,常说:“这个病人是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证”。“这位患者是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证”。并且其方常是原方原剂量。先生治病,先辨六经,后辨方证,方证对应,疗效显著。

胡希恕先生曾经担任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教授,作为经方临床家、思想家、教育家,先生力倡对《伤寒杂病论》执简驭繁、惟求疗效。其“方证是辨证的尖端”学术体系,成为中医人士“一通百通用伤寒”的高效捷径。胡希恕先生与其亲传弟子、学术继承人冯世纶教授在一起。冯世纶教授带领胡希恕先生的再传弟子在胡老墓前拜祭胡希恕先生。

刘渡舟序

胡希恕先生为全国名医之一,系经方学派的大师。先生生前与陈慎吾先生为挚友,棋酒吟咏之余,则以研究仲景之学而共相劝勉。

每当在病房会诊,群贤齐集,高手如云,惟先生能独排众议,不但辨证准确无误,而且立方遣药,虽寥寥几味,看之无奇,但效果非凡,常出人意外,此皆得力于仲景之学也。

先生虽年届八旬,然对来诊群众,无不热情接待,在为人民服务上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为了继承先生的医绩、传播先生的经验,其门人冯世纶、张长恩、胡跃、李惠治等整理了先生的医轶。几经寒暑,几经周折,终于写成了《经方传真》一书。

全书分析方证特点,并且有例有案,结合实践,使治病的思想方法,深入浅出跃于纸上,这不但为学习仲景学说开扩了眼界,同时也发展了经方治疗的经验,为研究胡老医学提供了有利条件。

余不敏,与先生为忘年交,在医学遇有疑难之处,每向先生请教,而先生必侃侃而谈,毫无保留,令我深感难忘。

胡老虽然离开了人世,然此书能风行于世,则胡老之学术思想因青春常在而永传人间也。刘渡舟写于丁卯年

谢海洲序

胡希恕老大夫于新中国成立初期曾与陈慎吾老大夫共同约我参与办学,传授中医学术,1952年市卫生局批准作为中医教育试点,直至1956年北京中医学院成立,先后培养学员近千人,填补了中医教育这一阶段的空白。

我在此期间与胡、陈二老朝夕与共,耳濡目染,受益良多,堪称良师益友。

胡老理论基础坚深,临床经验丰富,对仲景之学研究有素,有个人独到见解。擅用经方,尤其对桂枝汤、小柴胡汤等的临床运用更有独到之处,除应用于伤寒、温病外,尚有内、外、妇、儿各科杂病,每用必效,人所公认,堪称一绝。

冯世纶医师等于胡老亲炙襄诊多年,深得其三昧,可谓胡老之传人,使胡老多年积累的经验与临床心得体会得以发挥传播,亦仲景之功臣也。

胡老一生“含辛茹苦,潜心育才;喜得春风,桃李飘香”。胡老夙愿以偿,可以瞑目,含笑九泉矣。谢海洲写于丁卯年

如何“一通百通”用伤寒?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刘观涛

"修订版“编者的话

无数中医学习者、临床者都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对于《伤寒论》,所阅之书既多,但临床水平难以提高。那么,到底该如何“一通百通用伤寒”、亲身验证经方效如桴鼓之妙呢?

毕生研习、应用《伤寒论》的胡希恕先生,给后人留下了学伤寒、用伤寒的高效捷径:先辨六经(八纲),后辨方证——方证是辨证的尖端!

胡希恕先生研究《伤寒论》,所以能取世人注目成就,是因重视原文分析、重视前后条文联系分析,“始终理会仲景书”,同时重视密切联系临床,并重视文献考证及各注家见解,从而总结出:《伤寒论》的基本理论基于八纲,由八纲发展成六经辨证。因而果断提出:《伤寒论》的六经与《内经》本无关系。认为:经方临床的核心,是“六经八纲”以及由此细化的“方证对应”。

病位(表、里、半表半里)和病情(阴阳)的结合,则构成了“万病的总纲”—六经。

胡希恕先生告诉我们:“六经八纲虽然是辨证的基础,但实际应用远远不够。例如表阳证/太阳病,依法当发汗,但发汗的方剂为数很多,是否任取一种发汗药即可用之有效呢?我们的答复是不行,绝对不行。必须具体落实到某方,如桂枝汤、或麻黄汤、或桂枝加桂汤等才可以,而这就要从‘六经八纲’继续辨证,直到辨到具体方药,即‘方证对应’。”

冯世纶教授最初跟随胡希恕先生抄方时,常听胡老说:“这个哮喘病人是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证,这个肝炎患者是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证”,并见其方总是《伤寒论》上原方、原剂量,很少加减,疗效却很好,感到很奇怪,于是请教胡老,胡老笑曰:“方证是六经八纲辨证的继续,亦即辨证的尖端。中医治病有无疗效,其主要关键就是在于方证是否辨得正确。”

限于当时的学术环境,胡希恕先生独立发现的“《伤寒论》源自《汤液经法》而非《黄帝内经》,而经方学派主要运用六经辨证(而不用脏腑辨证)和方证辨证”的学术体系很难得到当时学界的公认,先生不得不以日本“古方派”(代表人物汤本求真等)的相近理论和实践作为自己学术的“佐证”,于是当时学界乃至刘渡舟先生如此看待胡希恕先生:“后得《皇汉医学》,对汤本求真氏之论,则大相赞赏而有相见恨晚之情。于是朝夕研读,竟豁然开悟,而临床疗效从此则大为提高”——实则胡希恕先生秉承其师王祥徵伤寒思想,通过大量临床和深度思考,而独立发现“方证是辨证的尖端”的学术体系。虽然对日本古方派学说也有借鉴,但更多则是不同于日本古方派的独创性思想。

胡希恕先生晚年曾指导日本留学生考察团,精于“古方派”的日本学者认为胡希恕的学术体系虽与日本古方派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更多则是胡老的独创内容。因此,日本汉方医学界评价胡希恕先生是“中国具有独特理论体系的、著名的《伤寒论》研究者、经方家”。笔者曾组织重新出版了汤本求真的《皇汉医学》以及包含日本“古方派”医学经典著作的《皇汉医学》丛书(精编增补版),读者不妨将之与胡希恕先生的学术进行参阅和对比。

胡希恕先生生前曾经撰写《伤寒约言录》、《金匮约言录》、《温病条辨评注》等大量伤寒临床的油印讲稿和笔记手稿,并留下《伤寒论》、《金匮要略》的讲课完整录音,许多人劝他发表,但胡老总是笑答:“我还没考虑成熟。”或说:“轻易发表文章,易有谬误,害己害人,殃及后人,罪莫大矣!”当有人整理好他的临床经验,让他过目修改,他便会说:“写得不错,我看一看再说吧!”但一放几个月、几年仍不拿出,示意不要发表。故胡老一生,教出了很多学生,仅发表了一篇文章,也是因一再恳求不得已写的。

对于未经千锤百炼、严谨无误的文章,胡老宁肯亲手毁弃也不愿流传后世。故胡老去世后,仅留下一篇公开发表的文章和《伤寒约言录》这部他亲自审定的完整手稿,其他绝大多数都已毁佚,让诸多中医人士扼腕憾兮!

对胡老生前亲笔撰写、留存至今的部分散乱的笔记手稿,虽然极具实用价值,但胡老思路灵活,笔记屡屡改动,观点前后有显著变化(比如:对一个条文的解释,有时会前后有五六种不同的观点),而且胡老明言:“没考虑成熟,不要发表”。所以,对于胡希恕的经方思想与实践的系统整理与总结,更多要借助于亲自聆听胡老教诲的弟子们的听课笔记和抄方记录。

冯世纶教授等胡老弟子们,为了让胡希恕先生的经方体系能指导更多医生提高临床疗效,几十年如一日,扩充听课笔记,加入临床体验,陆续整理、出版《经方传真:胡希恕经方理论与实践》、《胡希恕伤寒论通俗讲话》(本书包含胡希恕先生生前亲自审定的文章和讲稿、《伤寒约言录》,并附有弟子们抄录、整理的胡希恕临床各科医案)、《中国汤液经方》等代表性专著。冯世纶教授私下向笔者坦言:“专著写作和联系出版的过程充满酸甜苦辣:比如,书稿投稿后,曾经压在某出版社长达十年而音讯皆无;再比如,某编辑为了销量考虑,要求把书稿全稿删减一半之多;有的编辑要对书稿内容根据个人喜好进行‘组装’……但经过十多年的风风雨雨,胡希恕先生的经方体系终于得以出版。如果中医读者能够从中大受其益,那是胡希恕先师经方体系的精华所在;而如果书中个别内容有所失误,那我个人要背负全部指责。”

胡希恕先生虽提出“先辨六经,后辨方证”的经方临床应用方法,但生前尚未对《伤寒杂病论》中的每个方剂都进行明晰地“辨六经,辨方证”。冯世纶等弟子根据胡希恕老师的学术思想,在本书(《经方传真》修订版)中,探索性地对全部经方都进行六经类证,为实现“方证是辨证的尖端”铺设了一条快捷通道!

具体而言,临床中碰到的病情,往往和《伤寒论》所叙述的条文不能严格对应,这就需要“观其脉证”,先进行辨证:从“六经”到“方证”,然后选择相对应的“方药”。如此则不管病情千变万化,都不会逃离“六经、方证”的组合了!“执简驭繁,以应无穷之变”祝味菊先生在其代表作《伤寒质难》中所说的这句名言,我认为完全可以作为本书的评语。2008年4月11日于北京

第一部分太阳病(表阳证)篇

经方大师胡希恕老师指出:“六经来自八纲”,以八纲分析太阳病可知,人患病初始,症状反应多在表,且多为阳热实者,这即是太阳病。判定太阳病主要依据的经文有:《伤寒论》第1条:“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伤寒论》第7条:“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伤寒论》第2条:“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伤寒论》第3条:“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伤寒论》第6条:“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伤寒论》把表证分为阴阳两类,表阳证为太阳病,表阴证为少阴病(参见(中国汤液经方)一书)。病在表,法当以汗解之,凡自汗出的中风型,须用桂枝汤法,《伤寒论》称为解外;无汗出的伤寒型,须用麻黄汤法,《伤寒论》称为解表。临床上据证候的出入变化,行方药的加减,因而形成桂枝汤类和麻黄汤类两大系别的发汗方剂,但还要注意葛根、生姜、葱白、蜀椒等的解表剂。这里探讨的是,有关表阳证的解表方剂。

第一章桂枝解外类方

1.桂枝汤方

【辨证要点】表阳证汗出、恶风、发热、脉浮缓者。

歌诀:桂枝汤方中风证,发热汗出又恶风,

芍姜草枣饮热粥,调和营卫建奇功。【方剂组成】桂枝(去皮)9克,芍药9克,甘草(炙)6克,生姜(切)9克,大枣(擘)4枚。【用法】上五味,水煎温服,服已须臾,进热稀粥一碗,以助药力,同时盖棉被床上而卧,使身体似有微汗出,不宜出大汗。服一煎汗出病解,则不再服药。若不见汗出,可依前法再服,如不见汗,可照服三四剂。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息恶等物。

按:《医学金鉴》曰:“桂枝汤,桂枝下有去皮二字,夫桂枝气味辛甘,全在于皮,若去皮,是枯木矣,如何有解肌发汗之功?宜删此二字。”后世注家皆认为是去皮外之粗皮,宜从后世注家。

注:方剂中的各药物剂量,皆遵仲景原著,参考汉代原量折合现代用量,并用现代剂量单位名称。煎服法亦用近代习惯用法。【方解】桂枝汤的发汗作用,主要在桂枝、生姜,二者均属辛温发汗药,有健胃作用,并且伍以大枣、甘草纯甘之品,益胃气而滋津液,增强荣卫之气。这里要特别注意,桂枝降气冲,生姜治呕逆,可见二药都有下达的性能,升发之力不强,合起来用,不至大汗。芍药微寒而敛,既用以制桂、姜的辛散,又用以助枣、草的滋津。对于精气虚,不足以祛邪,虽汗出而邪不去者,用之最当,使邪不复留于肌表。少食稀粥,更有益精却邪之妙。所以本方既是发汗解热汤剂,又是安中健胃滋液调和营卫之方,也就是后来医家所说的“甘温除热”的良方。

甘温除热之热不是一般的热,而是胃气不振,津血有所伤致使营卫不和之热。有关汗出身热的机理在《内经》有类似论述,如《素问·评热病论》曰:“有病温者,汗出辄复热而脉燥疾,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为何?岐伯曰:病名阴阳交,交者死也……人所以汗出者,皆生于谷,谷生于精。今邪气交争于骨肉,而得汗出者,是邪却而精胜也。精胜则当能食,而不复热。复热者,邪气也。汗者,精气也。今汗出而辄复热者是邪胜也,不能食者,精无俾也。”这里是说,邪气与精气、正气交争于体表的骨肉间,原是机体欲借发汗而解除病邪,故一般说,能得汗出者,大都是病邪却而精气胜。因精气来自谷气,化生于胃,如果精气真胜,则其人当能食。邪气使人发热,如果邪气真却,则必不复热,若复热,为邪气还在,汗出身热,是邪气盛,精气虚,汗出为精气外溢,此时邪乘虚入于肌表。正气为阳,邪气为阴,正气与邪气交争于肌表故称阴阳交。此时精气流于外,邪气入于里,则精气断绝而邪气独留,故不免于死。桂枝汤证虽不完全同于《内经》所说的阴阳交之证,但陶弘景在《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记载有“治天行病发热(传染病、瘟疫)”,其正邪相争于肌表、汗出身热的病机是相同的。桂枝汤的主要作用是甘温健胃,通过调和营卫使精气胜而表固,邪气不再入侵,故使汗止而热除,即发汗止汗、甘温除热。由桂枝汤方药组成可知,本方药力微薄平稳,既非大热,又非大汗之药,是一种养胃增液的发汗、止汗法,是祛邪不伤人的。清代陈修园时期,南方人认为桂枝辛温大热而畏用桂枝,后陈氏大胆应用,疗效非凡,世人皆效仿之,桂枝用至4~5钱(今12~15克)之多,亦不再畏惧。原文注释《伤寒论》第12条: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注解:仲景论脉,外为阳,内为阴,阳浮而阴弱者,是说脉有浮于外而弱于内的形象。也就是轻取为浮,重按为弱。“阳浮者热自发”,是说阳浮的脉,为发热的脉应。“阴弱者汗自出”,是说阴弱的脉,为汗出的脉应。“啬啬恶寒”是说恶寒有缩缩之形。“淅淅恶风”,是说恶风有洒淅之状。“翕翕发热”是说热郁于表,有合而不开之情。“鼻鸣干呕者”,是说表不解,气上冲也。这是典型的太阳中风证,为桂枝汤的适应证,故可用桂枝汤主治。

按:关于中风的定义,《伤寒论》第2条说:“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因有汗出,津液有损伤,而成太阳表虚证,与之相对的是,无汗出津液充实的表实证称之为伤寒,即《伤寒论》第3条所说:“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中风和伤寒,为太阳病两类不同的病证。中风由于汗出而恶风,因名之中风;伤寒由于无汗而不恶风,或少恶风,但重于恶寒,因名之伤寒。不过于风曰中,而于寒曰伤,实亦不无深意。太阳病,原是人体欲借发汗从体表以解除其病邪,但限于身体功能所限,或虽得汗出而邪反乘汗出之虚深入于肌腠。中者,指中于肌腠内,名曰中风,以示在表之邪深入了肌腠;或不得汗出,病邪郁积于肤表,只是不得其汗而出。伤者,伤于外,名为伤寒,以示邪浅在表。中风、伤寒都属病证名,不要以为中风即真的中于风,伤寒真的伤于寒。至于“风伤卫”,“寒伤营”之说,是违背仲景观点的,不足为凭。桂枝汤治疗中风,也就是治疗太阳病的表虚证,并不是治伤于风或伤于寒。

这里要注意:桂枝汤源自于《汤液经法》中的小阳旦汤,原仅有适应证,没有“太阳中风”概念,可知是张仲景方以类聚产生了六经概念。《伤寒论》第13条: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注解:这里的“太阳病”,是指症状具备太阳病提纲特征者。如果见有头痛、发热、汗出、恶风的表现,即可用桂枝汤来主治。这里未说太阳中风,言外之意,不要以为桂枝汤是只限于治疗中风证的专用方。

按: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是桂枝汤正证,这类证在临床常见,凡病(不论急性病、慢性病)见之,即宜桂枝汤主之,无不验。《伤寒论》第15条: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

注解:太阳病为病在表,宜汗不宜下,用下法治疗太阳病是错误的。如误下后,患者感到有气自小腹上冲胸的症状,说明未因误下而邪内陷,病还在表,这种情况可服桂枝汤,用食热稀粥,温覆取微汗方法解之。若无气上冲感觉者,说明邪已陷于里,此时就不能服桂枝汤了。《伤寒论》第16条: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注解:太阳病三天,已经发过汗,而病未解,医者未详细检查为什么不解,误用吐、下、温针等治疗,病仍不解,于是形成逆治的坏病,此时已没有桂枝汤证,所以不可再与桂枝汤,应详审其脉症,辨明其所犯何逆,随证治之。

按:观其脉证的“证”,是指个别的症状说的;随证治之的“证”,是指辨明的方证说的。也就是说,通过观察脉症的综合分析,从而辨明其究竟是属于什么证,然后,随证选择适当的方剂进行治疗。《伤寒论》第16条(续):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注解:桂枝汤本来是为解肌而设,与麻黄汤专用于发表大异其趣。若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是表实证,则宜用麻黄汤以发其表,慎不可用桂枝汤以解其肌。医者务必认识和记住这一点,不得弄错。

按:精气虚,力不足以胜邪,虽得汗出,邪反乘汗出之虚,而盘踞于肌腠之内。桂枝汤能促进胃气,加强精气,把盘踞肌腠之邪驱除于外,故称为解肌。如果精气充实,能够胜邪,只是不得汗出,而致脉浮紧、发热、汗不出的表实证,则须麻黄汤发汗解表,邪随汗一起排出体表、体外,此称解表、解外。这种表实证若误与桂枝汤,必致实实之祸,故特告医家,常须识此,勿要妄施。《伤寒论》第24条: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注解:太阳病,如为桂枝汤证,应当表解热除而不复烦。今反烦不解者,是由于邪气郁滞,药力受阻所致,宜先刺风池、风府穴以疏通郁滞的邪气,再与桂枝汤,就可获得痊愈。

按: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有先刺风池、风府穴辅助的一法,这是病重药轻,针药并行的方法,不可不知。《伤寒论》第25条: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注解:脉洪大,当是脉浮。脉洪大为里热盛,则不可用桂枝汤发汗,可能是白虎加人参汤条的脉洪大,必是传抄有误,错乱于此。使用桂枝汤不但要认准适应证,还必须注意服法,使其漐漐微汗出,使荣卫调和邪去病愈。如服桂枝汤不得法,而致大汗出,则病必不解。如患者脉见浮,为病仍在外,可再与桂枝汤如前面所讲的服用方法服用;若形如疟状,而一日再次变寒热者,则微使汗出必解,宜用桂枝二麻黄一汤。《伤寒论》第42条: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

注解:外证未解者,即表证未解。脉浮弱者,为表虚,故宜桂枝汤以汗解之。

按:麻黄汤与桂枝汤,虽然都是太阳病的发汗剂,但麻黄汤作用为发表,而桂枝汤作用为解肌,论中为了区别,对麻黄汤证常叫做表证,桂枝汤证常称为外证,宜注意。《伤寒论》第44条: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

注解:太阳病外证未解者,是说桂枝汤证仍在,当用桂枝汤发汗解,慎不可用攻下的方法,下则为逆治,欲想解除外证,宜用桂枝汤。《伤寒论》第45条: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

注解:先发汗不解,是指先用麻黄汤发其汗,而病不解。此时医者不详审其原因,却又错误用下法治疗,若当时脉见浮,则病必然未愈。因为脉浮为病在外,法宜汗解,而反用下法,故使病不愈。今脉见浮,故知病还在外,宜用桂枝汤解外即愈。

按:这里要注意,太阳病,发汗或下后,而表未解者,不可与麻黄汤,而宜与桂枝汤,此属定法。《伤寒论》第53条: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

注解:病常自汗出者,其原因不在脉内的荣气,而谓此为荣气和,是指在脉外的卫气不与荣气保持协调,荣气自行于脉中,卫气自行于脉外。卫失荣则不固,荣失卫则不守,故常自汗出,宜用桂枝汤复发汗,使荣卫调和,则痊愈。

按:古人把人体的体液分为两类,行于脉中为荣血,行于脉外为卫气。荣血的作用叫做荣,卫气的作用称为卫。前者是就本体说的,后者是就作用说的。不要以为血气之外,另有荣卫的存在,它们来自于饮食,化生于胃,机体赖之生存,故又统称之为精气。脉内之荣和脉外之卫经常保持和谐,本条即论述卫不和于外的证。《伤寒论》第54条: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注解:脏无他病者,是说内脏无病,言外之意是说病在外。时发热、自汗出者,谓发热、自汗出有定时,这也是卫气不和所致,宜在发热、自汗出之前,用桂枝汤发汗,即愈。

按:以上二条,说明桂枝汤有调和荣卫的作用。病常自汗出;时发热、自汗出,皆是荣卫不和的表现,是临床常见病,用桂枝汤多效,应当注意。《伤寒论》第56条: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

注解:伤寒已六七天不大便,头痛有热者,显系里热成实上攻所致,当用承气汤攻下里热实,不过还应当辨其小便,小便若短赤的,才是里热实;若小便清长的,知病不在里,而仍在表,当须发汗解表。必见之头痛而鼻衄者,方可用桂枝汤治之。

按:本条首冠以“伤寒”,是说身无汗,为表实证,即便病在表也不可与桂枝汤,必须见头痛而鼻衄,属表虚证,始可用桂枝汤。桂枝甘温,益中滋液,其应用当以津血有所伤失为先决条件,这里的鼻衄与有汗表虚同理。前条(55条)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虽衄表仍实,故仍用麻黄汤。本条脉浮弱可知,临证时必须细辨。又本条之“若头痛者必衄”句,宜作“必头痛而衄”者解,不能解释为“若头痛者,则必衄”。《伤寒论》第57条: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

注解:太阳伤寒,服麻黄汤发汗后,证已解,约有半天时间又见心烦、脉浮数等症,为表邪未尽,或调护不周,复感外邪,这种情况可再用微发汗的方法治疗,宜用桂枝汤。

按:太阳病服麻黄汤后,表未尽解,不可再用麻黄汤,而宜用桂枝汤;服桂枝汤后,如表未尽解,亦宜再与桂枝汤,而不可与麻黄汤,这被视为经方的定法,须记。《伤寒论》第91条: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

注解:伤寒,治当发汗,而医误用下法,造成患者连续腹泻,清谷不止,使病由表传里,转变为虚寒在里的太阴病,此时,虽身疼痛表未罢,亦宜用四逆汤急救其里,而后再治身疼痛。若误下后,没有出现下利清谷,只见身疼痛者,可用桂枝汤急救其表。

按:表里并病,若里虚寒,宜先救里,而后救表,此为定法。又服四逆汤后,下利清谷止,而身疼痛不解者,当然也应用桂枝汤,自在言外。《伤寒论》第95条: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

注解: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是中风证。荣弱于脉内,卫强于脉外,荣卫不和,故使汗出不已,桂枝汤调和荣卫而解除外邪,故能治疗发热汗出。

按:“欲救邪风”,有语病,后世“风伤卫之说”,可能缘此,应做欲祛外邪解。古人在长期与疾病的斗争中,虽然能总结出证治的规律,但限于当时的科技水平,对于病理的解说往往主观臆测,当注意客观对待。《伤寒论》第164条: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

注解:太阳病,伤寒证,应当发汗解表,本不宜下,而反大下之,下后表不解,当与桂枝汤以解肌,切不可与麻黄汤复发汗。今一再误治,因邪气内陷致心下痞,同时见有恶寒,知表还未解。对于这种情况,宜先与桂枝汤以解表,表解后,再与大黄黄连泻心汤以攻痞。

按:表里并病,若里实应攻下者,宜先解表而后攻下,此亦是经方定法,须牢记。《伤寒论》第234条: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宜桂枝汤。

注解:阳明病,常汗多而不恶寒,今虽汗出多,但仍微恶寒,提示表未解,可知脉迟是因表虚,故仍宜桂枝汤,以调和营卫的小发汗来解表。《伤寒论》第240条:病人烦热,汗出则解,又如疟状,日晡所发热者,属阳明也。脉实者,当下之;脉浮虚者,宜发汗。下之与大承气汤;发汗宜桂枝汤。

注解:病人烦热,汗出则解者,暗示为不汗出而烦躁的大青龙汤证,服大青龙汤则汗出烦热解后,但不久又如疟状,日晡所发热,此时发热属阳明。如其脉沉实,已传入阳明无疑,宜大承气汤下之;若脉浮虚,则为发热汗出的桂枝汤证,宜桂枝汤以发汗。

按:这里仅见日晡所发热、脉实,为何即用大承气汤攻之?这是因为大青龙汤为发汗重剂,服后,有可能因热盛再加汗出津伤而直传阳明,来势迅猛,正在发展变化甚明,故应当头痛击,此正其时,医者不但要知常规,更须知应变,可与后之急下各条互参自明。《伤寒论》第276条: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注解:此所谓太阴病,当指自下利而言。下利而见脉浮,为欲自表解之势,故顺其势治之,宜桂枝汤。

按:下利脉浮,无非表里合病之属,本条所述脉当浮弱或自汗出。若脉浮紧无汗,则宜葛根汤,不可与桂枝汤。葛根汤条谓为太阳阳明合病,而此则谓太阴病脉浮者,以证有虚实不同耳,其他皆表里合病之意,宜与葛根汤条互参自明。《伤寒论》第372条: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

注解:下利腹胀满,为里虚寒。身体疼痛,为表未解,表里并病,里虚寒者,法当先救里,而后攻表,故宜四逆汤先温其里,而后再用桂枝汤以解其表。

按:表里并病,里实热宜攻下时,当先解表,而后攻里。里虚寒须温里者,宜先救里而后攻表,此为定法,仲景在太阳病篇有多次说明,宜注意。《伤寒论》第387条: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当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汤小和之。

注解:吐利止,是说服理中丸后,霍乱吐利即止。而身疼不休者,为外未解也,故当和解其外。宜桂枝汤小和之,是说不可用大剂量,以防患者汗出过多。《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8条:产后风,续之数十日不解,头微痛,恶寒,时时有热,心下闷,干呕,汗出。虽久,阳旦证续在耳,可与阳旦汤(即桂枝汤,方见下利中)。

注解:产后风,即指妇女产后患太阳中风证。因产后体虚难愈,而连绵数十日不解,今仍头微痛、恶寒、时时有热、心下闷、干呕、汗出,这是桂枝汤证还存在的表现,既有其证,当用其方,病不论多久,皆用桂枝汤治疗。

按:桂枝汤源于《汤液经方》的小阳旦汤,故本条的阳旦汤,当指小阳旦汤桂枝汤。【临床应用】《伤寒论》对桂枝汤论述最多,也说明桂枝汤的临床应用面是很广的。如读懂这22条论述,临床应用桂枝汤当属没什么问题了,但初读是书,尤其是联系西医诊断病名、病因,往往不得其要,因此,这里需再说明:桂枝汤不但应用于急性病,而且也应用于慢性病;不但应用于常见的感冒、内伤杂病、急慢性发热、头疼、身疼痛、风湿病等,也应用于疟疾、肺关、霍乱、伤寒等急性传染病。陶弘景在《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中说:小阳旦汤(桂枝汤)“治天行病发热”,古代所称“天行病”即现代的急性传染病、瘟疫。不过要清楚,只有当症状反应为桂枝汤证时才可用桂枝汤。中医与西医的主要不同是,中医是根据患者症状特点用药,即有是证,用是方。桂枝汤是用于疾病反映为在表的太阳病表虚证,功在发汗解热,其药物偏于甘温,有益胃滋液作用,其特点谓之调和营卫、解肌,与麻黄汤专于发汗解表不同。依据表证的有汗与无汗,《伤寒论》论述了以桂枝汤和麻黄汤加减变化的两大系列方剂和适应证。桂枝汤为病后经治疗、或未经治疗、正确治疗或误治,出现津液伤失,再加上合并痰饮、瘀血、传变等原因,使得桂枝汤加减变化的方剂和方证更加多见。

有关仲景运用本方的具体适应证,可归纳以下几点:(1)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而脉浮弱者。(2)病常自汗出或时发热汗出者。(3)发汗或下之,而表未解者。(4)太阳阳明并病,汗多,脉迟,表未罢者。(5)病下利,而脉浮弱,或自汗出者。(6)霍乱吐利止,而身疼不休者。经方大师胡希恕医案【例1】 熊某,女,56岁,1964年8月20日初诊。3个月来,每日下午3~5点发热,两臂时发紧,肩背拘急,热后汗出,舌苔薄白润,脉缓。给服桂枝汤:

桂枝9克,白芍9克,生姜9克,大枣4枚,炙甘草6克。

结果:服2剂而解。【例2】 贺某,男,8岁,1965年10月23日初诊。外感发热1周不退,每日上午11:30出现发热(体温38℃左右),汗出,12:00后热自退,饮食、精神均好,大便隔日一行,他无不适,舌苔白润,脉虚数。

证属太阳之表虚证,主在荣卫失调,治以调和荣卫,与桂枝汤:

桂枝9克,白芍9克,生姜9克,大枣4枚,炙甘草6克。

结果:上药服2剂,上午已无发热,下午1:00后尚有低热(37.2℃~37.5℃),舌苔薄黄,脉稍数。继与桂枝合小柴胡加生石膏汤,服3剂,诸症解。【例3】 谢某,女,51岁,2004年9月26日初诊。雨淋后,发热(38.6℃),恶寒,头剧痛,全身酸胀、疼痛,鼻流清涕,经西药治疗一周后,仍低热(37.5℃),且汗出恶风,动则汗出明显,头隐隐作痛,鼻流清涕遇风寒加重,舌苔白,脉浮弱。西医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中医辨证为:

证属太阳表虚中风证,与桂枝汤:

桂枝9克,白芍9克,生姜9克,大枣4枚,炙甘草6克。

结果:服1剂药后,体温降至正常。又继服2剂,症已。

2.桂枝加桂汤方(桂枝汤加重桂枝用量)

【辨证要点】 桂枝汤证又见气上冲者。

歌诀:桂枝加桂治上冲,用量不同治不同,

汗出上虚是主因,桂枝降逆要记清。【方剂组成】桂枝15克,芍药9克,生姜(切)9克,甘草(炙)6克,大枣(擘)4枚。【用法】 上五味,水煎温服。【方解】 本方于桂枝汤加重治气上冲的桂枝用量,故其适应证为桂枝汤证而气上冲剧烈者。原文注释《伤寒论》第117条: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更加桂二两也。

注解:《金匮要略·奔豚气病脉证治》有“奔豚病,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的论述,可见奔豚是一种发作性的、自我感觉的症状。由烧针令其汗来看,是说原本为无汗的太阳表实证,病在表,治当发汗,但用烧针的方法迫使患者出大汗,是不得法的治疗,不但使病不能解除,而且针眼不慎受寒被感染,则出现红肿如核状,则更易导致气从少腹上冲心的奔豚证。这时宜用灸法,于每个核肿上各灸一壮,来治疗针处肿赤,同时给服桂枝加桂汤,治疗奔豚并亦解外。

按:奔豚,是发作性神经症,以剧烈的气从少腹上冲心为特征。关于奔豚的成因,该篇有“皆从惊恐得之”,很难理解。经多年的研究和临床体验,乃知所谓惊恐,并非指外来的可惊可恐的刺激,而是指自身发惊、发恐的神心症。例如痰饮、瘀血等常可引发惊恐证候,如治疗不正确,更易导致惊恐的发作。《伤寒论》中也有多处提到这种情况,如“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太阳伤寒者,加温针必惊也”。奔豚多在这些惊恐神心症的基础上而发生。本条所述的“烧针令其汗”,亦正犯“太阳伤寒者,加温针必惊也”的错误,再加上针处感染,给人体以强烈刺激,很易促使惊恐发作。由于烧针迫汗太过,更易导致急剧的气上冲,故称必发奔豚。临床上亦常见练气功不得法使气上逆,也可引发奔豚。《金匮要略·奔豚气病脉证治》第3条:发汗后,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至心,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主之。

注解:本条是上条在《金匮要略》重出,而在前加“发汗后”三字,是衍文,应去之。【临床应用】 仲景关于本方的论治仅此一条,但已很清楚说明,桂枝加桂汤证,是治疗桂枝汤证又见气上冲剧烈者。仲景书中提出“烧针令其汗”,是举例说用烧针大发汗,造成津液伤、上虚、气上冲的病因病机,不要以为病因只限于烧针发汗,而是多种病因。现代医学常见于神经官能症、冠心病心律失常、室性期前收缩、气功走火入魔等。经方大师胡希恕医案

张某,女,1965年12月13日初诊。因练气功不得法,出现气从脐下上冲至胸已半年多,伴见心慌、汗出、失眠,舌苔白润,脉缓。

证属荣卫不和,汗出上虚,因致气上冲逆,治用桂枝加桂汤:

桂枝15克,白芍10克,生姜10克,大枣4枚,炙甘草6克。

结果:上药服3剂,气上冲已,但有时脐下跳动。上方加茯苓12克,服3剂,脐下跳动已,睡眠仍差。继服酸枣仁汤加减善后。

3.桂枝加葛根汤方(桂枝汤加葛根)

【辨证要点】 桂枝汤证又见项背强几几者。

歌诀:桂枝又加葛根汤,表虚更显项背强,

葛根解肌有特能,加强解热略清凉。【方剂组成】葛根9克,桂枝(去皮)9克,芍药9克,生姜(切)9克,大枣(擘)4枚,甘草(炙)6克。【用法】 以水先煮葛根数沸,去上沫,再内余药,煎取一杯,温服。【方解】 葛根甘平,《神农本草经》谓其“主消渴,身大热”,可见是一清润性的解热药,而有解肌及缓解筋脉拘急的作用,尤其有解项背强急的特点,今加味于桂枝汤中,故治桂枝汤证而项背强急者。原文注释《伤寒论》第14条: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注解:“几几”是形容短羽之鸟,尚不能飞腾,动则先伸其颈之状。项背强几几者,即项背强急,俯仰不能自如的样子。太阳病汗出恶风,是桂枝汤证,今又见项背强几几,故加葛根来主治。

按:葛根汤,治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者,这里的“反汗出恶风者”是对葛根汤证而言,暗示二方在应用上的主要鉴别点,而以一“反”字传其神。【临床应用】 本方证是桂枝汤方证的延伸,即以桂枝汤方证为主,以项背强几几为辅,因此,当见项背强几几时,要详审是葛根汤方证?还是桂枝汤方证?这样才能确定本方证。经方大师胡希恕医案

任某,女,21岁,1965年12月10日初诊。昨日感冒,头痛,头晕,汗出恶风,肩背疼痛,头向左顾则左项发紧且痛,舌苔薄白,脉浮稍数。

此属太阳表虚兼见项背强几几,为桂枝加葛根汤方证:

桂枝10克,白芍10克,生姜10克,大枣4枚,炙甘草6克,葛根12克。

结果:服1剂,症大减.2剂症已。

4.瓜蒌桂枝汤方(桂枝汤加瓜蒌根)

【辨证要点】 桂枝汤证又见拘急痉挛者。

歌诀:瓜蒌桂枝治拘急,是因津虚不养肌,

桂枝汤本调营卫,花粉强壮补津虚。【方剂组成】 瓜蒌根9克,桂枝(去皮)9克,芍药9克,生姜(切)9克,大枣4枚,甘草(炙)6克。【用法】 上六味,水煎温服。【方解】 瓜蒌根亦称天花粉,性味苦寒,《神农本草经》谓:“主消渴,身热,烦满,大热,补虚安中,续绝伤。”可见是一强壮性的滋润解热药。本方取其滋润枯燥组织的作用,以治桂枝汤证而身拘急者。原文注释《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第11条: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几几然,脉反沉迟,此为痉,瓜蒌桂枝汤主之。

注解:太阳病,其证备,是说太阳病桂枝汤证俱备的意思。身体强几几然,是说全身有强直性痉挛的自觉症或他觉症。太阳病脉当浮,今脉见沉迟故称反,由此可知为组织枯燥的痉病,应以瓜蒌桂枝汤主之。

按:仲景论述痉有刚、柔之分,《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谓“太阳病,发热汗出,而不恶寒,名曰柔痉。”本条所述,当是柔痉的证治,此可对照葛根汤条分析。【临床应用】 不论急慢性鼻炎、咽炎、风湿病、骨质疏松症、钙缺乏症、强直性脊柱炎等,皆可出现本方证,但先要排除表实葛根汤证及表虚桂枝加葛根汤证而确认为本方证。经方大师胡希恕医案

冯某,女,35岁。低热已1年余,近1周来头痛、身痛、汗出恶风、低热、面赤、口渴、两上肢拘急、肩背酸痛、舌苔薄白、脉沉细。

证属津液本虚,复受外邪,而致表虚肌不和,是为瓜蒌桂枝汤证,治以瓜蒌桂枝汤:

瓜蒌根12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生姜10克,大枣4枚,炙甘草6克。

结果:1剂差,3剂已。

5.桂枝加黄芪汤方(桂枝汤加黄芪)

【辨证要点】 汗出恶风比桂枝汤证更明显或见黄汗者。

歌诀:桂枝汤本治表虚,营卫不和是病机,

汗出恶风表虚甚,益气固表加黄芪。【方剂组成】 桂枝9克,白芍9克,生姜9克,大枣4枚,炙甘草6克,黄芪6克。【用法】 上六味,水煎温服同桂枝汤。【方解】 黄芪,味甘微温,《神农本草经》谓:“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补虚。”从所主来看,均属肌肤间病,也可知补虚主要是补表气的不足,故若表气虚衰、邪留肌肤不去,为湿、为水、为黄汗以及上述诸病,均有用本药的机会。加于桂枝汤中,更治表气虚弱。故本方用于桂枝汤证更见表虚明显者。原文注释《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29条:黄汗之病,两胫自冷,假令发热,此属历节;食已汗出,又身常暮卧盗汗出者,此劳气也;若汗出已反发热者,久久其身必甲错;发汗不止者,必生恶疮。若身重汗出已辄轻者,久久必身,即胸中痛,又从腰以上,必汗出,下无汗,腰髋弛痛,如有物在皮中状,剧者不能食,身疼重,烦躁,小便不利,此为黄汗,桂枝加黄芪汤主之。

注解:本条可分五段解析:

黄汗由于表虚,表虚则气上冲而气虚于下,故两胫自冷。假如发热而历节黄汗出者,此属历节而非黄汗。

食已汗出和暮卧盗汗出,均属表虚失固、津液亡失之证,故称之为劳气。

汗出不应发热,汗出而复发热,故谓反发热,这是精却邪气留的证候。长久不好转,则组织枯燥,其身必出现甲错。发热不止日久,更必伤及荣血而出现恶疮。

身重汗出辄轻者,为有水气,日久天长必身,即所谓水气相击冲逆,病犯经脉的证候。水气攻冲胸中则胸中痛,故即胸中痛。

气冲于上,故从腰以上有汗而下无汗。湿著于下,故腰髋弛痛。水气在皮中,故如有物在皮中。若证之剧者,以至其人不能食,不但腰髋痛,而且全身疼重,烦躁不安,小便不利,这也是气上冲的结果,此为黄汗证,无论症状轻还是重,宜用桂枝加黄芪汤治疗。《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第16条: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假令脉浮,当以汗解之,宜桂枝加黄芪汤主之。

注解:诸黄疸证,多为瘀热在里所致,故宜利其小便除湿去热,但若见脉浮,为病在表,这时宜用桂枝加黄芪汤汗以解之。

按:由本条可知,黄芪有利湿祛黄作用甚明。但黄疸脉浮者,亦有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的机会,临证时宜适证选用之,不可不知。【临床应用】 仲景书中用于治黄汗,但临床本方用于表虚的痹痛更为多见。凡不论是风湿、类风湿、强直性脊柱炎、产后中风、骨质疏松等症,但必见有本方证者,方可用之。经方大师胡希恕医案

韩某,女,41岁,哈尔滨人,以“肝硬化”来门诊求治。其爱人是西医大夫,检查详尽,诊断肝硬化已确切无疑。但黄疸指数、胆红素皆无异常,皮肤、巩膜皆无黄染。其人面色黧黑,肝脾肿大,常有胸胁窜痛,曾经多年服中西药不效,特来京求治。初与疏肝和血药不效。后见其内衣领黄染,细问乃知其患病以来不断汗出恶风,内衣每日更换,每日黄染,伴见腰髋痛重,行动困难,必有人扶持,舌苔白腻,脉沉细。经复诊确认为黄汗。

证属表虚湿盛,为桂枝加黄芪汤证,该方以益气固表、利湿祛黄为治:

桂枝10克,白芍10克,炙甘草6克,生姜10克,大枣4枚,生黄芪10克。嘱其温服之,并饮热稀粥,盖被取微汗。

结果:上药服3剂,汗出身疼减,服6剂汗止,能自己走路。继依证治肝,逐渐恢复健康,返回原籍。2年后特来告之仍如常人。

本例是肝硬化并见黄汗之证,黄汗不去,则肝病长期治疗不效,当把黄汗治愈后,再治肝病,则肝病很快好转。提示了仲景学说的“先表后里”治则的正确性、重要性。又此案是黄汗的正证、正治,对其变证、变治也当熟悉。还应注意,本案虽是肝病、黄汗并见,但黄疸指数、胆红素等皆无异常,黄汗之黄的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6.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方

【辨证要点】 黄汗、汗出口渴者。

歌诀:芪芍桂酒治黄汗,身肿痹痛亦可见,

黄芪补虚在实表,米醋救液功在敛。【方剂组成】 黄芪15克,芍药、桂枝各9克,苦酒20毫升。【用法】 上四味,水煎温服。【方解】 本方是桂枝加黄芪汤去甘草、大枣、生姜,而加黄芪、苦酒而成。去甘草、大枣因味甘易致壅满,去生姜因辛温偏辛散,增黄芪为补虚实表,加苦酒为敛汗救液,故治黄汗表虚多汗以至口渴者。原文注释《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28条:问曰:黄汗之为病,身体肿,发热汗出而渴,状如风水,汗沾衣,色正黄如蘖汁,脉自沉,何从得之?师曰:以汗出入水中浴,水从汗孔入得之,宜耆芍桂酒汤主之。

注解:状如风水,是说身体肿、发热汗出,与风水的证候表现很相似,但风水脉浮,而黄汗脉沉。最不同的是,黄汗所出之汗,色黄如蘖汁,且质黏沾染衣服,也就是黄汗的特征。由于汗出多而津伤,故口渴明显,此种黄汗,宜用芪芍桂酒汤治疗。

按:文中所说“以汗出入水中浴,水从汗孔入得之”,是略举黄汗的原因之一,并不是说患黄汗都是由汗出入水中浴所致。这里实际是在说明,这种黄汗为表虚水气外郁之证,故以黄芪为治此证的主药。而又据渴否治疗,不渴者,用桂枝加黄芪汤;渴者,用本方。苦酒,即指米醋,有酸敛阻止汗出的作用,初服故烦,服六七日后邪退身和,故烦自已。【临床应用】 本方与桂枝加黄芪汤皆用于黄汗,本方更常用于风湿痹痛、口渴明显者。经方大师胡希恕医案

李某,女,30岁,北京市工人。因长期低热来门诊治疗,屡经西医检查未见任何器质性病变,经服中药亦未效。症见口渴、汗出黄黏、恶风、虚极无力、下肢浮肿、自感身重,舌苔薄白,脉沉细。查黄疸指数正常,身体皮肤无黄染。

此为黄汗表虚津伤甚证,拟以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

生黄芪15克,白芍10克,桂枝10克,米醋30克。

结果:上药服6剂,诸症尽除。

7.黄芪桂枝五物汤方(桂枝汤去甘草加黄芪增生姜)

【辨证要点】 身体麻木、疼痛而见汗出恶风者。

歌诀:黄芪桂枝五物汤,桂枝去草增生姜,

散寒固表调营卫,麻木不仁可调畅。【方剂组成】 黄芪9克,桂枝9克,芍药9克,生姜18克,大枣4枚。【用法】 上五味,水煎温服。【方解】 本方是由桂枝加黄芪汤去甘草增生姜而成。生姜辛温,增加用量则加强散寒作用;去甘草,因无急迫而有利于阳气外发。因此本方适用于荣卫外虚,风寒内侵而致的血痹、身体麻木不仁者。原文注释《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2条: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

注解:阴阳俱微,是指浮沉俱微的脉象,说明荣卫俱虚。关前(寸脉)以候表,荣卫虚于外,所以寸口关上脉微。脉小主虚,脉紧为寒,关后(尺脉)以候里,里虚则寒邪内侵,故尺中脉紧。身体不仁,即身体麻木不仁,类似于今之所称知觉神经麻痹症。本条所述是由荣卫气虚所致,此外还有因瘀血或湿气所致者,宜随证加减治之。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者,是说身体麻痹不仁,不知痛痒好像风痹的样子,而实际是血痹,这种血痹宜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临床应用】 本方证多见于慢性病,如脑动脉硬化、脑栓塞后遗症,也见于风湿病等引起的神经麻痹症。经方大师胡希恕医案

马某,女,65岁,1965年10月31日初诊。1965年8月1日跌倒1次,出现四肢不能活动,10多天后恢复活动,但右臂无力,两手麻木不能紧握,口干不思饮,舌苔白少津,脉弦数。

证属荣卫气血俱虚之血痹,与黄芪桂枝五物汤:

生黄芪15克,桂枝10克,生姜10克,白芍10克,大枣4枚,生石膏30克。

结果:上药服6剂,两手麻木减轻,但仍握不紧。上方增黄芪为24克,因脉仍数,故仍加生石膏30克。继服6剂,两手麻木又减,左手已能正常握拳,继续调理之。

8.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桂枝汤加厚朴、杏仁)

【辨证要点】 汗出恶风咳喘者。

歌诀:桂枝汤中加厚杏,外寒内饮表虚证,

咳喘新久若如此,解表化痰皆能胜。【方剂组成】 桂枝(去皮)9克,芍药9克,生姜(切)9克,甘草(炙)6克,大枣(擘)4枚,厚朴(炙,去皮)6克,杏仁(去皮尖)6克。【用法】 上七味,水煎温服如桂枝汤。【方解】 杏仁主咳逆上气,厚朴理气化痰、消胀除满。此两味加于桂枝汤中,故治桂枝汤证兼见咳逆喘满者。原文注释《伤寒论》第18条:喘家作,桂枝加厚朴、杏子佳。

注解:喘家,是指素有咳喘的患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等患者,当其反复发作,表现为太阳中风桂枝汤证时,用桂枝汤治疗则宜加厚朴、杏仁兼治咳喘为佳。《伤寒论》第43条: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

注解:微喘是气上冲的证候。太阳病宜汗不宜下,下之后微喘,知是表未解,依法当与桂枝汤,但因有微喘之症,故以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临床应用】 咳喘患者不论新久,不论是慢性气管炎、咽喉炎,还是感冒等病,如排除热实证,再审有本方证则可用之。经方大师胡希恕医案

张某,男,38岁,1966年4月4日初诊。近1周来,咳嗽吐白痰,鼻流清涕,汗出恶风,腰痛,胃脘动悸,舌苔薄白,脉浮缓。

此属表虚气逆,治当调和营卫、理气化痰,与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桂枝10克,赤芍10克,生姜10克,大枣4枚,炙甘草6克,杏仁10克,厚朴10克。

结果:4月23日告知,上方服2剂咳即止。

9.桂枝甘草汤方(桂枝汤去芍药、大枣、生姜)

【辨证要点】 心下悸欲得按者。

歌诀:桂枝甘草汤方简,二味量大而力专,

汗出过多心下悸,温阳降逆证能痊。【方剂组成】 桂枝36克,甘草(炙)18克。【用法】 上二味,以水三杯,煮取一杯,去滓,顿服。【方解】 本方为桂枝汤的简化方,即去芍药、大枣、生姜,增用量而成。去芍药、大枣则不治腹挛痛,去生姜则不治呕,但二味加重用量,则治气上冲力专。虽解外作用较逊于原方,但加重二物的用量,降冲镇悸而缓急迫,则又远非原方所及,故特作用于心下悸欲得按者。原文注释《伤寒论》第64条: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

注解:夺汗者亡血,发汗过多,血不足以养心则悸,汗多出于上体部,上下体液骤然失调,导致急剧的气上冲出现,此时患者不得不交叉其手按冒于心部,抑制其心下的冲悸,对于这种情况,宜用桂枝甘草汤来主治。

按:前15条有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的论述,后第65、67、117等条有“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气从少腹上冲心者……与桂枝加桂汤更加桂二两也”的论述,都是在强调用桂枝汤的适应证,即汗、下、吐等各种误治造成的津液大伤,气上冲是用桂枝重要的特征。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人误认为桂枝辛温发汗,津伤后出现阴虚证,则不能再用桂枝,此为未能真正理解《伤寒论》。【临床应用】 急性病可见于高烧汗后、感冒后,慢性病可见于冠心病心律失常。本方治疗心悸确实有效,但要注意,二味用量小则无效。当然外证明显时用于解外宜减量。如心悸明显者,桂枝多用在八两(24克)以上。经方大师胡希恕医案

李某,男,30岁,心慌惊悸已三四年,眠差易醒,常自汗出,舌苔薄白,舌尖红,脉浮弦数。

证属心气不足、水气凌心、治以温阳降逆,与桂枝甘草汤加茯苓:

桂枝30克,炙甘草15克,茯苓15克。

结果:上药服3剂,诸症减。继服3剂,心慌惊悸全消。

10.桂枝救逆汤方(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

【辨证要点】 汗出恶风、心悸、心神不安者。

歌诀:桂枝救逆治惊狂,痰饮阻滞津血伤,

桂枝去芍加蜀漆,牡蛎龙骨来敛阳。【方剂组成】 桂枝(去皮)9克,甘草(炙)6克,生姜(切)9克,大枣(擘)4枚,牡蛎(熬)15克,蜀漆(洗,去腥)9克,龙骨12克。【用法】 上七味,水煎温服。【方解】 本方是由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而成。蜀漆为常山的嫩枝叶,苦辛温,有毒,有祛痰作用。牡蛎、龙骨皆敛汗涩精、镇惊安神,因此适用于桂枝去芍药汤证有痰饮而惊狂不安者。原文注释《伤寒论》第112条: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

注解:伤寒脉浮,治疗应当考虑用麻黄汤发汗,而医者用火烤、火熏、火灸、火针等强迫使出大汗,这种错误的治疗,造成大汗出、亡津液,不但达不到解表目的,而且因汗出多而上虚,造成气乘虚上冲,并激动里饮上蒙清窍而发惊狂,以至卧起不安等症,此时治疗宜用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

按:《伤寒论》第119条说:“太阳伤寒者,加温针必惊也。”是论述惊狂的成因,本条是详述其证治。伤寒本是热证,用火逼迫汗出,火能助热,使热更盛,同时造成气冲饮逆,因而形成惊狂奔豚等证。本方能治疗因火劫亡阳的逆治证,故特意把本方名称为救逆汤。

这里要特别注意“亡阳”二字,这里是指亡津液。后世一些注家认为是亡心阳,并认为和少阴证的亡阳不同。少阴亡阳是冷汗出、肢冷、筋惕肉的证候;火邪的亡阳,则是惊狂卧起不安。前者所伤是肾阳,后者所伤是心阳。惊狂的发生,是因“火邪逼迫,心神耗散以致惊狂不安”。这些解释很难自圆其说。《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躁狂越,皆属于火。”《难经·二十难》说:“重阳者狂,重阴者癫。”可见《内经》、《难经》把狂归为火热盛,而《伤寒论》则归结为亡阳。两者概念相反,如果不从两者有着不同理论体系来理解,是很难自圆其说的。《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1 2条:火邪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

注解:火邪,是指有表证时,用火烤、熏蒸、火针等逼迫出大汗,这种错误的治疗如同外来火邪一样使人致病。《伤寒论》第114条:“太阳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到经不解,必清血,名为火邪。”这是对火邪的说明。

按:火邪可使津伤、亡阳,因此这里只提火邪,是简略了惊狂、心悸、卧起不安等症。【临床应用】 急性热性病治疗不得法,或慢性病、内分泌功能紊乱、冠心病心律失常、神经官能等症皆可出现本方证。凡外有表证的桂枝去芍药汤证兼有痰饮的惊狂者,皆可用本方治之。经方大师胡希恕医案

王某,女,26岁,空军翻译。旁观修理电线而受惊吓,出现惊悸心慌、失眠、头痛、纳差、恶心,有时喉中痰鸣,每有声响则心惊变色,躁烦而骂人不能自控,身体逐渐消瘦,由两人扶持来诊,舌苔白腻,脉弦滑寸浮。

此寒饮郁久上犯,治以温化降逆,与救逆汤加减:

桂枝10克,生姜10克,炙甘草6克,大枣4枚,半夏12克,茯苓12克,生牡蛎15克,生龙骨15克。

结果:上药服3剂,心慌、喉中痰鸣减轻;服6剂,纳增,眠好转;继服10剂,诸症皆消。

11.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方(桂枝甘草汤加龙骨、牡蛎)

【辨证要点】 汗出恶风、心悸烦者。

歌诀:桂枝甘草龙牡汤,证治相似救逆汤,

躁烦惊悸痰饮轻,因此不用漆枣姜。【方剂组成】 桂枝(去皮)12克,甘草(炙)6克,牡蛎(熬)15克,龙骨15克。【用法】 上四味,水煎温服。【方解】 本方是桂枝甘草汤加龙骨、牡蛎而成。本方的组成和证治皆与救逆汤相似,即都是桂枝甘草汤加龙骨、牡蛎,都治疗外邪内饮的躁烦惊悸。不同的是,救逆汤有蜀漆、大枣、生姜,因痰饮重而见发狂;而本方证痰饮轻以惊悸烦为主。原文注释《伤寒论》第118条: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