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炉通用维修技术完全掌握(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0 07:28:33

点击下载

作者:梁吉铭,赵都成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电磁炉通用维修技术完全掌握

电磁炉通用维修技术完全掌握试读:

前言

电磁炉自 2004 年在中国市场崛起之后,一时间成为小家电市场的宠儿。随着电路的成熟和价格的不断下降,时至今日,各类品牌的电磁炉涌现于全国各地市场,从各类国家免检名牌到沿海小品牌以及各类地方品牌,价格从七十几元到上千元不等,现在电磁炉已经成为一种非常廉价而方便的生活电器,很多家庭都有两台甚至两台以上的电磁炉。也因此,电磁炉的维修量从2006年缓慢增长到2008年的井喷,电磁炉维修成为维修行业这几年最热门的话题。又因为电磁炉发展迅速,后期技术资料匮乏,加上电磁炉自身电路原理结构和工作方式与常规家电又截然不同,这样电磁炉维修就成为一个烫手的山芋—想吃,吃不下;扔了,又觉得可惜。许多在维修行业多年的老技师也感觉电磁炉的维修比其他电器棘手,究其原因就是没有从根本上认真地对电磁炉进行分析和研究,许多维修高手第一次看到电磁炉结构后都会不屑地说:“不就巴掌大个电路板,百多个元器件吗?修复有何难……”但是真正开始维修后,却发现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突然间有种找不到北的感觉,遇到一些困难的问题不思考就直接找书查答案……

其实在行业内电磁炉产品的结构和原理有很大的统一性,只要真正掌握了电磁炉的结构和工况,就可以很快找到故障点并修复成功。本书由维修“江湖”中的绝顶高手鼎力打造,将教你“通杀”任何电磁炉任何故障的“神秘绝招”。

值得一提的是,本书电路图大量采用手绘,读者阅读起来一定会倍感亲切。

另外,本书给出了大量原厂电路图纸,为方便读者实际维修参考,图纸都保持了原貌,未对电路画法进行标准化统一。作者第一章电磁炉维修基础知识第一节主流电磁炉整机结构

电磁炉整机常规结构如图1-1 所示。一般电磁炉维修都采用上开盖式维修方式,拆卸的时候一般先从背部拧开螺钉,然后打开上盖进行检修。图1-1 电磁炉整机常规结构示意图图1-1 电磁炉整机常规结构示意图(续)一、外壳组成

电磁炉整机的外壳由陶瓷板、上盖、下盖组成,见图1-2。上盖、下盖视产品定位以及等级,多采用一些难燃或阻燃等级的 PC、PVC、PP、ABS 等塑料制作。陶瓷板利用硅胶柔性粘贴固定在上盖上。外壳完整装配后应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以支撑锅具和食物的重量,并且有一定的防水效果。现在的电磁炉下盖内部都有合理的导风槽,使风机鼓动的气流直接冷却发热量比较大的IGBT以及线盘等配件。陶瓷面板现在大多是国产陶瓷板或者微晶陶瓷板,除需要具有外壳应有的功能和特性外,还应具有热膨胀系数小、径向传热、耐高温、耐重压、耐摩擦和不影响磁场穿透的特殊性质,厂家也会根据电磁炉的价格选用不同等级的陶瓷板。图1-2 电磁炉外壳二、内部电气控制部分的结构

电磁炉电气控制部分的结构从电磁炉正式商品化至今,主要经历了三个时代。

1.1995年以前:全模拟电路控制时代

这类电路在电磁炉中最早出现,整个电磁炉电气控制部分的工作全部由比较器完成,加上高压大电流晶体管的不成熟,使得这类电磁炉的故障率一直降不下来。也许在一些大城市的中年人的记忆中还依稀有一些印象,这类电磁炉几乎是“不可靠”的代名词,电路复杂程度不亚于当时的分立元件彩色电视机,这些电磁炉刚上市就因质量不稳定几乎在一夜之间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图1-3(a)所示电路就是模拟电磁炉电路的一个代表,由于时代的远去,在此就不再浪费篇幅了。

2.1998~2010年:微电脑控制模拟振荡环路时代

电磁炉沉寂很久后,微型可编程控制器和大功率高耐压器件出现,预示着电磁炉的春天即将到来,这一时期的电磁炉电路利用微电脑芯片(单片机,下文简称 ECU)的强大实时监控和处理能力来对电磁炉的主振荡回路进行有效的闭环控制,使得各类异常情况得到了及时和果断的处理,电磁炉的可靠性也就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加上高耐压、大电流控制晶体管的问世,几乎给电磁炉行业注入了强心剂。在这一时期中,控制电路结构主要有早期的大回环振荡环路结构和后期的小回环振荡环路结构。这一时代也是电磁炉的黄金增长期,在技术和市场两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电磁炉也进入了百姓家庭。图1-3(b)、(c)所示电路就是这类电磁炉电路的两个代表。目前这类主板结构性能相对稳定,售后维修量最大的也是以这类主板为主。

3.2008年:全数控时代的开始

随着微型可编程控制器(单片机ECU)在功能上的不断集成和在工艺上的不断进步,电磁炉工作状态进入全程数字程序控制不再是梦想。这类电磁炉主板在真正意义上抛弃了模拟反馈式振荡环路的工作模式和烦琐的模拟电路结构,从同步信号的采集到IGBT的驱动信号产生全部在单片机内部完成,控制速度比传统模拟回路要快、要精确,这样在同步振荡过程中IGBT的最佳导通时非常接近理想状态,最大的优点就是在标准工况下 IGBT 的自身损耗产热大大降低,IGBT 的性能被完全利用起来,电磁炉的效率得到很大提高,也使得电磁炉产品间的离散差异降到最小,可以说这类主板就是未来电磁炉的发展方向。这类电磁炉电路原理图参见图1-3(d)。图1-3 电磁炉电路类型代表图1-3 电磁炉电路类型代表(续)图1-3 电磁炉电路类型代表(续)图1-3 电磁炉电路类型代表(续)三、整机散热

电磁炉既然属于电加热类器具,高温就不可避免,但是电磁炉内部集合了大部分的半导体电子元器件,而这些半导体元器件的工作要求和禁忌就是避免高温,在这种情况下,人工强制散热就是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所在,如图1-4所示。在电磁炉中发热量最大的元器件主要有IGBT、主整流器、线盘这三大件,一般电磁炉结构中这3个部件放置都比较集中,发热量也大,热量也相对集中,由此电磁炉在设计时,几乎都是用风机进行鼓风散热,即通过风机的作用将炉外的空气向炉内鼓风,并利用电磁炉下盖中一体式设计的风道对这些发热元器件进行集中强制散热,这样就可以保证电磁炉在大功率下长时间工作。图1-4 电磁炉散热结构

现在的电磁炉所采用的散热风机大多为低压轴流风机,并分为有刷风机和无刷风机两类。因为有刷风机在使用中存在寿命短、有火花干扰等诸多缺点,早已淘汰,现在最常用的是无刷风机。第二节主流电磁炉电路基本构成

要掌握电磁炉通用维修技术,就要熟悉电磁炉的基本电路单元和原理,这一节我们就用市面上最主流的主板讲解电磁炉的各个电路单元的原理和作用。一、主电源输入单元

主电源输入单元在电磁炉中主要给后续的逆变回路提供一个稳定而干净的直流源,电路如图1-5所示,即将220V市电经过EMC滤波和整流后输出300V直流电压。主电源电路包括输入熔断器 FUSE、过电压保护电路、EMC 抑制电路、整流器、直流滤波和25~30kHz脉冲滤波电路。图1-5 主电源输入部分

熔断器 FUSE 使整机的电流被限定在一定的安全范围内,当电磁炉内部出现严重的故障或者电磁炉工作电流出现异常增加到熔断器额定熔断电流时,熔断器会迅速熔断,使电磁炉和外部电网强制断开,以保护外部电网的正常运行。熔断器一般是电磁炉的最后一道安全防线,选用时一般要比额定功率下的工作电流大20%~30%。

压敏电阻ZMR主要用以防止过高的浪涌电压进入电磁炉造成机子损坏,通常选用击穿电压在430~470V范围内的压敏电阻。一旦电网上出现浪涌电压(如雷击、电焊操作)或误接 380V 电压时,压敏电阻就会将电压过高的这部分能量消耗掉,甚至会因通过压敏电阻的电流过大而将熔断器烧毁,将电磁炉强制与电网切断,从而达到过电压保护的目的。压敏电阻和熔断器组成的过电压保护电路也是电磁炉最后的一道安全防线,但保护性质与熔断器截然相反,熔断器是在电磁炉本身出现异常时用来保护电网不受影响而设置的,过电压保护电路是在电网出现异常时用来保护电磁炉本身的,这一点要分清楚。很多维修人员在遇到压敏电阻烧毁的故障后,随手将压敏电阻拆掉,更换熔断器后随即交付用户使用,这样是非常不负责任的做法。

CM、C1、C2 构成电源噪声抑制电路,也称 EMC 滤波电路,主要用来防止电磁炉在DC/AC逆变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残余干扰信号污染电网,同时此电路也可抑制进入电磁炉的电网噪声,减小电网噪声对电磁炉内部单片机的不良影响,对电磁炉工作的稳定性有重要的影响。厂家会根据电磁炉的市场定位以及价格在电磁炉中相应地增加或减少电源噪声抑制电路的级数和参数,大多数电磁炉都会采用1~3级的噪声抑制电路。

BD为半导体整流器件,实际上就是一个整流桥或者由4个整流二极管构成的桥式整流器,将经过EMC滤波电路的交流电整流成脉冲直流电,供应给后续的逆变部分。

C3、L1、C4组成LC π型滤波电路,此电路单元虽然也称“滤波电路”,但是此滤波电路的工作性质与前面所说的“滤波电路”的工作性质截然不同。此电路也有两个作用:第一是用于平滑从整流器出来的脉冲直流电,使此直流电更接近理想直流电;第二是滤除电磁炉在DC/AC逆变工作过程中产生的高频谐波,防止其污染电网。滤波电路的元件取值一般为:C3、C4 电容容量≥4μF,耐压≥DC 400V,L1 电感量在 370~550mH。因为此滤波电路主要是滤除电磁炉工作时产生的谐波高频交流电,所以要求C3、C4的自身损耗小、绝缘电阻高、分布电感小、温度系数小,平时维修时不能使用一般介质的电容器进行替换。由于通过电感器L1的电流中除了电磁炉工作时产生的高频交流电外,还有相当大的直流分量,此直流分量会使电感的铁芯迅速磁饱和,这就会使铁芯的μ值(导磁材料的导磁参数)大幅下降,随之使L1电感量下降,滤波性能也随之下降,所以为避免这一情况出现,电感L1的铁芯材料必须是带有气隙的硅钢片或低密度的铁氧体磁芯。在实际电磁炉电路中,生产厂家由于成本和结构设计的原因,往往会把电路中的电容C3去掉,保留L1、C4,使其组成LCΓ型滤波电路。这一电路单元在实际电路中主要将电网的交流电整流、滤波后给后续逆变单元提供300V的直流电。主电源提供的直流波纹系数,就决定了IGBT能不能长时间稳定工作,当然主电源提供的直流电越平滑、越稳定越好。二、逆变单元

逆变单元是电磁炉的心脏部分,“从古至今”这个单元都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整个逆变单元由 LC 并联谐振电路、IGBT 和一些辅助元器件组成,如图1-6(a)所示。励磁线圈(也称线圈盘)是电磁炉输出加热功率的唯一元件。实际上励磁线圈是一个形状特殊的电感器,它与谐振电容器并联组成 LC并联谐振电路。在 IGBT高速并且规律地导通与截止的状态下,LC 并联谐振电路不断从电源得到因自身损耗而消耗的能量,于是形成 LC 振荡。而 IGBT 有规律地导通与截止又必须与 LC 并联谐振电路的自然谐振频率严格同步,否则整个逆变部分都无法工作,严重的还会烧毁昂贵的IGBT。振荡单元结构图如图1-6(b)所示,电流变化波形图如图1-7所示。图1-6 LC振荡单元电路原理图与结构图图1-7 振荡电路电流变化波形图

下面我们用图1-7所示的波形图来说明一下IGBT的导通与LC谐振的同步关系

T~T:当电路中IGBT控制极(G)为高电平时,IGBT饱和导12通,电流I流过线盘,电能转换为磁能存储在线盘上,并达到最大值。1

T~T:当电路中IGBT控制极(G)为低电平时,IGBT截止,23由于电感不允许电流突变,电流I流向谐振电容C3,能量转移到2C3,I减到最小时,也就是线盘的能量全部放完时,谐振电容C3两2端的电压V达到最高值。此时的V电压为选择IGBT和谐振电容C3耐CC压的依据。

T~T:谐振电容开始通过线盘反向放电,此时I为负向,电容343C3的能量再次转移到线盘上,此时谐振电容两端的电压V最低,而C反向电流I最大。3

T~T:此时谐振电容C3两端的电压V出现过零状态,即谐振45C电容C3两端的电压由正值向负值变化。当控制电路检测到谐振电容两端的电压达到最低时,控制电路使IGBT再次导通,但由于感抗的作用,电感不允许电流突变,负向电流I继续向电容C3充电直至为40。

这时 LC 振荡回路完成一个振荡周期。在一个振荡周期里,T~2T的 I是线盘磁能对电容C3的充电电流,T~T的I是逆程脉冲峰压32343通过L1放电得到的电流,T~T的I是线盘两端的电动势反向时形成454的阻尼电流,因此,IGBT的导通电流实际是I。1

IGBT的C、E极两端的电压变化:在静态时,IGBT的C、E极两端为输入电源经过整流、滤波后的直流电源电压,在T~T期间12IGBT饱和导通,C、E极两端电压接近0。T~T期间IGBT的C、E极45两端为反向负压,阻尼二极管导通。T~T是LC自由振荡的半个周24期,谐振电容C3上出现峰值电压,在T时谐振电容C3两端的峰值电3压达到最大值,IGBT的C、E极两端也一同承受此峰值电压。

以上可以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在高频电流一个周期中,只有 I是1电源供给线盘能量的,所以I的大小就决定加热功率的大小,同时1IGBT的导通脉冲宽度越大,T~T的时间就越长,I就越大,反之则121结果相反。所以要调节加热功率,只需要调节 IGBT的导通脉冲宽度即可;二是LC自由振荡的半个周期是出现峰值电压的时间,也是IGBT的截止时间,还是开关脉冲没有到达的时间,这个时间关系是不能错位的,如果峰值脉冲还没有消失,而开关脉冲已提前到来,就会出现很大的瞬间电流,导致IGBT烧毁。因此必须保证开关脉冲的前沿与峰值脉冲的后沿严格同步。三、同步控制单元

1.同步控制单元电路的构成及工作原理

同步控制单元是电磁炉中最关键的电路单元之一,其主要作用是从 LC 振荡回路中取得同步信号,同时产生同步锯齿波,为 IGBT 导通提供前级驱动波形。电路输出信号为锯齿波。具体电路结构如图1-8所示。同步信号由LM339(IC2C)比较器产生,其信号取自LC振荡电路的电容C3两端的分压(参见图1-6)。电阻R18与R25分压后的电压输入到比较器的负输入端,为V−;经电阻R19、R20与R23后的电压分压后输入到比较器的正输入端的电压为 V+。电磁炉在插电开机后,单片机 PAN 端口给同步电路一启动脉冲,使IGBT启动导通。IGBT导通后,由于线盘电感的作用,这时V−分压大于V+分压,比较器IC2C输出低电平,经后续电路整形后IGBT继续导通,当电感蓄能完毕后, V+稍大于V−分压,比较器IC2C翻转输出高电平,IGBT截止,LC振荡回路产生振荡;当C3放电终了时,再次出现V−分压大于V+分压的情况,比较器IC2C输出低电平, IGBT再次导通,振荡电路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所以振荡回路在同步控制电路被触发启动后,只要不切断整个振荡电路的电源,那么整个振荡回路将一直工作下去。图1-8 同步振荡电路图

在T~T时间,由于谐振电容C3两端的电压是左负右正,所以V25+大于V−,IC2C输出高电平。

在T~T时间,谐振电容C3反向放电完毕,电容C3两端的电压56是右负左正,即此时V−大于V+,IC2C输出低电平,此时是IGBT的C极最低点,也是IGBT导通开启的最佳时刻。+5V通过R41给C34充电,谐振电容C3两端的电压V由负值向0变化;到T7时,谐振电容C3两C端的电压V又开始充电,C3两端的电压恢复左负右正,比较器发生C翻转,输出高电平,比较器输出端同时发生电压跳变,此后,电容C34上的电荷通过D19快速向电阻R39放电。如此产生一个振荡同步锯齿脉冲。

2.同步信号与IGBT的关系

IGBT在导通时,其C极电压越低,IGBT内部的损耗越小,反之则损耗越大。当IGBT内部损耗超过规定值时,IGBT会因内部发热严重烧坏。在电磁炉理想的工作状态下,IGBT的 C极电压为零时开通IGBT,其内部损耗W =UI = 0,但实际上在电磁炉工作时,C极电压不可能为0,所以只能取IGBT的C极最低电压时开通IGBT使IGBT的开关损耗最小。所以,同步信号就是IGBT的C极电压最低时的检测信号,也就是最佳的IGBT导通时机。

3.PAN为单片机的中断口

参见图1-8,PAN端口有两个作用。

① 触发。LC振荡回路工作正常后,LC并联谐振电路由同步控制电路自主控制工作。但自主振荡需要触发启动,也就是IGBT需要一个触发的信号,以使LC谐振回路获得初始振荡能量。在电磁炉开机后,PAN 口为输出端口,此时将会在比较器 IC2C 的输出脚产生一个负脉冲,此负脉冲经过后续电路将形成 IGBT 初始触发信号。此触发脉冲的宽度不宜过大,一般为5~8μs。此脉冲过小则无法触发IGBT,LC振荡回路无法启动;过大则可能会损坏IGBT。

② 检锅。检锅就是检测电磁炉上是否有合适加热的锅具,在日本和中国台湾的一些厂商称之为负载侦测。开机后,单片机PAN端口给同步电路一启动脉冲,待同步电路正常振荡后,单片机PAN端口变为输入端口,时刻检测同步控制电路输出端的脉冲数量。锅具的检测和识别是由单片机智能完成的。目前市场上大多数品牌电磁炉所采用的检锅方式是脉冲计数法,即通过PAN端口的脉冲信号的个数来检测有无锅具。其检测过程如下:开机后,单片机PAN口先是输出口,产生一个触发脉冲后,马上改为输入口,检测比较器输出的同步信号。触发脉冲引起LC自由振荡,振荡波形会在IC2C比较后输出一序列的脉冲,单片机通过PAN端口对脉冲个数的检测可以确定是否有锅。当电磁炉上没有放置锅具时,电磁炉的 LC 振荡的损耗很小,在短时间内可认为自由振荡;若放置锅具,则 LC 振荡可认为阻尼振荡。根据此特性,单片机在检测时,一般以 250μs 为时间段进行脉冲计数,自由振荡则整个计数时间内都是脉冲,而阻尼振荡则只有2~3个脉冲。因此在一定时间内,根据IC2C比较器输出的脉冲数可以准确判断是否放置锅具。此脉冲数量和锅具的材质以及加热面积有关,但是只要在250μs内同步控制电路输出4~8个脉冲,单片机即认为此锅具的锅具材质符合加热条件。四、PWM单元

PWM(脉宽调制)单元是单片机对电磁炉的整个工作状态进行智能控制的唯一通道,电阻R34、电容EC6 组成积分电路,电路结构如图1-9所示。图1-9 PWM控电路

其工作原理就是把单片机输出的不同占空比的方波脉冲转化成相应的直流电压,并以此电压数据直接作为IGBT驱动电路的基准电压。实际上我们可以把PWM 电路看成是一种很简单的数/模(D/A)转换电路。

因为 PWM 电路输出端的直流电压变化与输入端的方波脉冲宽度(占空比)有很大且直接的关系,PWM脉冲宽度越宽,C15上的积分电压越越高,所以要改变输出端的直流电压时,只要改变输入方波的脉冲宽度(占空比)即可。R35是高电平上拉电阻,C15用来抑制高频干扰,EC6用来平滑输出的直流电压。五、IGBT驱动单元

IGBT驱动单元由推挽电路与前级比较器IC2D组成,具体电路结构如图1-10(a)所示。

比较器IC2D的“−”输入端信号是输入同步控制电路产生的锯齿波电压信号,比较器IC2D的“+”输入端信号是PWM电路调制出来的基准电压,此电压也称IGBT导通时间控制电压,“+”输入端和“−”输入端信号通过比较器IC2D比较后,在比较器 IC2D 输出端产生 IGBT 的驱动方波。驱动方波通过由两个极性互补的三极管Q3、Q4组成的推挽电路,将 DEVICE输出端的输出脉冲电压提高到 18V左右,以满足IGBT的驱动要求。当比较器IC2D“+”输入端的IGBT导通时间门限电压改变时,驱动电路输出的方波占空比也会随之改变,因此 IGBT 的导通时间也会改变。由前面逆变部分电路的分析可知,IGBT的导通时间直接影响电磁炉的输出功率,所以要改变电磁炉输出功率,只要在电路上改变驱动电路比较器 IC2D“+”输入端的基准电压即可。

火力控制原理如图1-10(b)所示。时间轴t为比较器负输入端1输入的锯齿波同步信号波形,电压轴V为比较器“+”输入端输入的in电压值,时间轴t为比较器在“+”输入端输入为2V时的输出脉宽示2意波形,时间轴t为比较器在“+”输入端输为4.8V时的输出脉宽示3意波形。比较图1-10(b)的时间轴t、t波形可知,只要改变比较器23在“+”输入端输入的电压,就可以直接控制输出端的脉宽幅度,所以在电磁炉中微处理器都会以PWM方式输出方波,经解调后得出直流电压输入至比较器“+”输入端,作为控制电磁炉输出功率的基准电压,只要单片机改变此基准电压即可达到控制电磁炉输出功率的目的。图1-10 IGBT驱动单元电路及脉宽调节示意图六、智能控制单元

现代的电磁炉能够稳定的工作,完全得益于功能强大的单片机系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电磁炉中的智能控制单元就是电磁炉的“大脑”,而单片机中的固化程序就是整个电磁炉的“灵魂”。电磁炉常用单片机如图1-11所示。

现今市场上电磁炉的种类繁多,功能复杂,所采用的单片机芯片也不尽相同,即使是同一厂家生产的同一系列电磁炉也会出现单片机类型不同的情况。目前大多数电磁炉都采用一片8位4KB内存的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在一些高端机型上还会用到一些功能更强大的单片机。各类单片机的主要区别在于内部固化程序的复杂程度、烹饪智能程度和保护性能方面。图1-11 单片机

在电磁炉工作时,单片机会时刻监测电磁炉的自身工作电流(间接监测整机功率)、外部电网电压、加热锅具的底部温度、大功率半导体器件温度等参数,自动判断用户是否开机、关机,显示当前功能状态,检测锅具有无并且是否符合加热条件等,自动控制散热风机的启动与停止或散热风量的调节、蜂鸣器的鸣叫状态,显示电磁炉当前的工作状态和故障代码,并且对以上采集和监测到的数据进行运算后由PWM端口输出相应的PWM信号,控制电磁炉的开机、关机,调节输出功率大小等。七、低压供电单元

此电路单元的作用是将220V市电转化为适用于电磁炉信号控制部分的5V、12V、18V低压直流电。其中,5V电压用于供给单片机和部分数字电路,并作为整机的基准电压;12V电压在电磁炉中经常单独作为散热风扇的供电电压(现已很少采用);18V电压给LM339、IGBT驱动、风扇供电。

目前市场上电磁炉的低压供电形式有两种电路方案。

① 变压器式。这种电路采用传统变压器降压、整流稳压,原理图如图1-12(a)所示。原理是利用变压器的能量变换作用,将220V交流市电变换成控制电路所需的交流低压,再经整流、滤波,并由稳压集成电路或分立元件组成的稳压电路稳压后输出稳定的低压直流。

② 开关电源式。这种电路采用开关电源变换降压,原理图如图1-12(b)所示。此类电路为典型的单端反激式开关电源,IC1芯片是ST公司生产的小功率非隔离开关电源专用芯片VIPer12A,芯片内含有高压MOSFET和控制电路,最大输出功率为12W(225V输入时)。稳压基准电压由IC3(TL431)提供并经Q101与IC1相匹配,输出电压稳定,精度较高。图1-12 低压供电单元

以上两种电源供电方式各有优缺点。传统的变压器供电形式性能稳定可靠,电路结构简单,故障率较低;缺点是市电变化对输出电压的稳定性影响较大,需要大量金属材料,成本较高。开关电源则有电压输出稳定,在市电电压变化很大的情况下依然能稳定输出,变压效率高,生产成本较低的优点,但是开关电源也有一些缺点,比如电路复杂,故障率较高,抗冲击、过载能力差。电磁炉的生产厂家一般会根据电磁炉的市场定位及产品价格合理地选用该部分的电路形式。八、浪涌保护单元

浪涌保护单元的作用是在电磁炉加热工作过程中,外部电网出现各种异常的电压浪涌现象时,能够及时主动地关闭IGBT,使脆弱的IGBT免遭击穿烧毁的危险。

电磁炉中的浪涌保护电路一般由比较器组成,其结构如图1-13 所示。浪涌保护电路工作原理如下:比较器U2A及外围元件组成固定基准电压反向比较器,由R34、C18、R33、R45组成分压器,接于高压整流滤波输出端,在电阻R45两端的压降为取样电压,送入比较器进行比较;C18、R16、EC13组成加速电路,使得比较器在浪涌出现时翻转更迅速,并预留适当的延迟时间。当电磁炉处于工作状态而电网出现电压浪涌时,电阻 R45 上的压降增大。当此电压高于基准电压时,比较器U2A迅速翻转,比较器U2A输出端2脚为低电平,IGBT驱动电路的IGBT导通门限电压被拉低(对地短路),迫使IGBT迅速截止,达到保护目的。IGBT截止后,同步电路也会随即停止工作,PAN端口便没有脉冲输出,单片机迅速判断为异常,IGBT EN端口跳变为低电平,使IGBT关闭,电磁炉暂停加热,蜂鸣器间断蜂鸣,单片机延时一下后自行复位,便再次由PAN端启动电磁炉。当电网上的浪涌消失后,保护电路复位,整机再次进入加热状态;反之电网上的浪涌依然存在,保护电路继续保护,IGBT 始终处在截止状态,同步电路没有脉冲输出,单片机再次自动复位,再次启动电磁炉的循环状态,直到浪涌保护电路解除保护为止。浪涌保护电路的保护性质为暂停等待,电磁炉在保护时,暂停整个加热过程并等待保护的解除,保护结束后加热过程继续。图1-13 浪涌保护电路图九、IGBT的C极电压超压保护单元

IGBT的C极电压超压保护单元的作用是时刻检测IGBT的C极电压,在电磁炉工作出现某些意外情况,IGBT的C极电压接近IGBT最大耐压值时,对IGBT进行保护,电路结构如图1-14所示。图1-14 IGBT的C 极电压超压保护电路图

整个超压保护电路结构有些类似于浪涌保护单元,都以比较器为核心组成。在比较器IC2B的“+”输入端,电阻R20、R21分5V电压作为运放的比较基准电压;“−”输入端电阻R19、R20、R23、R24分压取自IGBT的C极。在正常情况下,“−”输入端的电压小于“+”输入端的比较基准电压,比较器IC2B输出高电平,保护电路不影响整机工作。当整机出现异常情况,IGBT的C极电压接近IGBT最大耐压值时,“−”输入端的电压大于“+”输入端的比较基准电压,比较器IC2B输出低电平,拉低IGBT导通门限电压,缩小IGBT驱动占空比,缩短IGBT的导通时间,降低IGBT的C极电压,达到保护IGBT的目的。IGBT的C极电压超压保护单元的保护性质是限制性保护,保护动作时整机不停止工作,使用者不易察觉。在实际应用中,为了能更好地保护昂贵的IGBT,在整机设计时会在单片机的软件上采取限制性保护措施,即限制电磁炉在最大输出功率状态下,LC谐振回路的谐振电压不超过IGBT本身耐压值的85%。

在一定的条件下,IGBT 管的导通时间越长,电磁炉的输出功率越大,IGBT 的C 极电压就越高。目前市面上适合电磁炉加热的不锈钢锅具有304不锈钢复合底结构(简称304锅具)和430不锈铁单底结构(简称430锅具),304不锈钢复合底结构的磁阻非常大,而430 不锈铁单底结构的磁阻小很多,所以要求电磁炉达到相同的输出功率情况下,放 304锅具时的IGBT驱动脉宽将远远大于放430锅具时的驱动脉宽。因此使用430锅具时,IGBT的C极电压远远高于304锅具,所以会导致电磁炉使用430锅具时无法达到额定输出功率(为额定输出功率的95%~98%),而使用304锅具时却很容易超出额定输出功率(为额定输出功率的110%~125%)。造成电磁炉有这种奇怪现象的原因就与此高压保护有关。十、IGBT温度采样单元

此单元是采样电磁炉IGBT管壳温度的电路单元,给单片机提供IGBT温度采样信号,此信号用来防止IGBT因散热不良出现热击穿故障,电路结构如图1-15所示。图1-15 IGBT温度检测电路图

电路原理是利用一个具有负温度特性的热敏电阻紧贴在IGBT散热片上,该热敏电阻的阻值变化间接反映了IGBT温度的变化,热敏电阻R与R1分压输出TEMP_IGBT(温度控制信号)信号。根据热敏电阻的负温度特性可知,温度越高,热敏电阻阻值就越小,分压所得的电压 TEMP_IGBT (温度控制信号)就越大,单片机就是通过检测TEMP_IGBT电压的变化间接检测IGBT的温度变化,从而做出相应的动作。

① 高温保护。当检测到 IGBT 温度高于 100℃时,电磁炉将会停止加热,待到温度下降到60℃后恢复加热;当IGBT温度高于110℃时,电磁炉将会立即停止加热,并关闭电磁炉,保护IGBT。

② 异常保护。当检测热敏电阻异常时(短路、断路),电磁炉将不能启动。十一、加热锅具温度采样单元

此电路单元是采样电磁炉上加热锅具温度的电路单元,给单片机提供锅具温度采样信号,用来防止锅具在无人看管的情况下出现干烧或异常温升等情况。

近几年各大电磁炉生产企业都在提高电磁炉的锅具温度检测精度上大做文章,并且设计了很多智能烹饪功能。在智能烹饪过程中,此电路单元的信号控制着整个智能烹饪过程的进度,所以此电路的检测精度也直接关系着“智能烹饪”功能是否能达到“智能”的效果。

电路结构如图1-16所示,工作原理也是利用一个具有负温度特性的热敏电阻紧贴在电磁炉陶瓷面板背面上,该检测热敏电阻阻值的变化间接反映了被检测锅具的温度变化。电路中CN1接检测热敏电阻(等效于 R),和电阻 R1 组成一个简单的串联电路,随着温度的变化,R阻值也发生变化,T-MAIN 这点电压也跟随变化,T-MAIN连接到芯片的A/D口,程序根据A/D值做出相应的控制。因为检测热敏电阻不是直接检测锅具的温度,而是陶瓷板的温度,这样一来检测的数据和锅具实际数据会有一定的差距,所以在单片机软件设计时会有一个温度的补偿与校正,以弥补检测电路先天结构造成的误差。在锅具温度检测单元单片机软件中也会设计有两个保护功能。图1-16 加热锅具温度采样电路图

① 高温保护。当锅具温度达到280℃时,单片机会认为是锅具已经干烧,单片机将自动关闭电磁炉来保护锅具安全,以免发生意外。

② 异常保护。当检测热敏电阻异常时(短路、断路),电磁炉也将不能启动。十二、电流采样单元

电流采样单元是在电磁炉工作时提供给单片机电流采样信号的采样电路。单片机时刻检测输入电流的变化,根据检测到的电流采样信号,自动调整 PWM 信号,使电磁炉做输出功率的恒定处理,单片机也会根据检测电流采样信号的变化来检测电磁炉的输入电流,从而自动做出各种动作。当单片机在同步电路检测到合适的有锅的脉冲数后,将会用0.5~2s的时间来检测电流的变化,通过电流变化的差值确定加热锅具的材质、加热面积的大小是否符合加热要求,当电流采样信号变化过大时,单片机做无锅具的判断。现在市场上主流的电磁炉电路中有两种常用的电流采样单元电路,分别是采用电流互感器采样的电流采样单元和采用电阻压降采样的电流采样单元,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两种采样电路的工作原理。

1.采用电流互感器采样的电流采样单元

如图1-17(a)所示,电流互感器CT1次数的交流电压,经过D10~D13组成的桥式整流器整流、经EC5平滑后的直流电压送到CPU的I-A/D口,CPU根据此电压信号的变化来检测电磁炉的输入电流。电流互感器CT1的匝数比为1∶3000的,匝数比大,则其在大电流工作时感应出来的电流线性好。VR1 是 0~10k 的电位器,主要用来调整因为结构误差引起的功率偏差,也可通过调节此电阻来改变电流检测的基准,达到调节电磁炉输出功率大小的目的。当 VR1 阻值增大时,相应的电流检测的电压会提高。在CT1初级电流一定的情况下,CT1次级感应出来的电压相应提高,程序根据A/D口模拟量信号的变化进行相应的控制,根据软件恒功的要求,功率会相对下降。

2.采用电阻压降采样的电流采样单元

如图1-17(b)所示,电阻R320是串接在IGBT的E极与电源负极之间的采样电阻,一般选取0.01,使其在通过10A电流时压降达到0.1V的技术要求。比较器IC4A和外围电路组成放大系数为100的正向直流放大器,在VR端即可获得放大100倍后的电流采样电压,此电压送到CPU的I-A/D口,使单片机做出相应动作。电位器VR的作用与图1-17(a)中的VR1作用相同,在此不在重复。

当下由于国家对小家电产品也提出了相应的能耗等级划分标准,这样传统的互感器电流采样方式存在先天性的精度不高、误差大等缺陷,不能满足高要求的节能标准,所以现在新款的电磁炉中已经逐步淘汰了电流互感器采样方式,转而使用精度更高的电阻采样电流单元。图1-17 电流采样电路图十三、电网电压采样单元

此电路单元主要对电磁炉外部的使用电压进行采样,给单片机提供一个电压采样信号,使电磁炉做出相应的动作,电路结构如图1-18所示。电压信号取自电磁炉电源交流输入端。由 D5、D6 整流的脉动电压通过 R9 和R10分压、EC4平滑滤波后,得到电压采样信号送到单片机V-A/D口,即VOL信号。图1-18 电网电压采样电路图

在电磁炉工作时,单片机时刻检测此信号的变化,当电网电压大于260V或小于160V时,单片机会输出保护指令,使整机停止加热。单片机在工作时也会根据电压、电流信号的变化自动调整PWM信号,使电磁炉做功率恒定处理。十四、散热风机及蜂鸣器驱动单元

在电磁炉中,散热风机的自动运行和自动控制是否可靠关系着电磁炉能否长时间地稳定工作,而蜂鸣器对整个电磁炉的状况提示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散热风机及蜂鸣器驱动单元电路结构如图1-19所示,风机驱动电路由D7、Q1和R2构成,由18V供电。当单片机FAN(风机控制信号)为高电平时,Q1导通,风机工作;当FAN为低电平时,Q1截止,风机停。由于风机为感性负载,Q1关断后,风机仍有电流,电流可通过D7放掉。图1-19 散热风机及蜂鸣器驱动单元电路图

由于单片机 I/O 口的个数有限,一般风机的控制端和蜂鸣器控制端共用一个单片机I/O口,风机驱动控制口FAN在蜂鸣器响时会有短暂的拉低,EC10此时将会放电,保持Q1的持续导通,从而保证风机不会因FAN口的短暂拉低而停转。同时,二极管D7保证风扇驱动不会影响蜂鸣器的鸣叫。十五、按键选择与功能显示单元

该电路单元实际上是一个使用者与电磁炉对话的平台,电磁炉中的单片机可以从按键选择上知道使用者想要完成什么样的任务,而使用者又可以从功能显示单元了解电磁炉的各种工作状态(包括故障显示)等信息。在电磁炉中此单元电路没有统一的电路形式,电路可以参考图1-21(a)所示的电路。设计厂家会根据单片机的内部资源以及电磁炉的市场定位来制作按键显示板,一般按键采用轻触开关来制作,一些高端的电磁炉则会采用触摸感应开关。显示部分大多数采用LED(发光二极管)、LED数码管、液晶显示屏、VFD 显示制作,电磁炉的显示状态越明晰,则单片机的软件越复杂,功能越强大。第三节电磁炉电路总体工作状态协调原理

上一节我们分析了电磁炉的每个单元的工作原理,这一节我们就来了解常规电磁炉的总体工作状态与每个电路单元的协调原理。一、软件结构

现代电磁炉的稳定可靠几乎全部依赖于先进的单片机控制能力和出色的实时运算判断能力,而这些精密的运算与判断又是基于软件运行之上的。电磁炉的软件控制程度非常高,认识和了解电磁炉的软件运行步骤即过程对电磁炉的故障判断和维修是有很大帮助的。目前绝大多数的电磁炉软件结构都类似于图1-20所示。图1-20 一般电磁炉的软件结构

首先,用户按下“开/关”键后,单片机会检测各类保护电路是否存在异常,检测项目最常见的就是锅具温度传感器、IGBT温度传感器、市电电压范围这三大类,高级一些的还有散热风机运行状况等关键保护电路,如果这些电路自身或者采样数据出现异常,单片机将不允许电磁炉进入工作状态(处于关机状态),对于有故障显示功能的电磁炉,此时将同时显示相应的故障代码。这类情况出现后,只要故障不排除,电磁炉将永远无法进入工作状态,也不可能人为绕开保护单元进行强制开机,这样就达到保护电磁炉和用户的财产安全、避免发生火灾等严重事故的目的。检测保护电路全部通过后,软件就会打开并启动电磁炉的振荡回路,检测锅具的加载情况(具体检锅过程在下一节中详解)。没有锅具加载的,等待1min后自动关机;若检测到锅具,电磁炉就会进入真正的加热状态,并进入默认的烹饪程序,一般是火锅程序。此时电磁炉外表看起来已经处于工作状态,但是单片机还会不断检测锅具加载情况、烹饪程序的进行情况以及各类保护中断的申请状况。在加热过程中用户移走锅具,单片机就会根据判断进行选择,无锅就进入等待状态,有锅就继续进行加热。如果在加热过程中单片机检测到有保护单元异常,就会立即中断加热,使电磁炉强制关机。整个程序运行到最后,当软件确定的烹饪时间到达,或者用户再次按下“开/关”键,软件就会回到关闭状态,同时关闭振荡回路,使电磁炉处于休眠状态,整个电磁炉的软件控制部分完成工作。虽然我们从软件结构图上看每一步都那么复杂,但是在单片机中只要一瞬间就可以处理完这些事情,如果电磁炉在某一步终止或者停滞,这时候我们就可以用这个程序结构去分析是软件故障还是硬件故障,并判断故障点。二、硬件电路

在实际的应用上,前面所介绍的电路单元和软件结构就可构成图1-21 所示的电磁炉总体电路。图1-21所示的电路原理图是现在市场上主流电磁炉采用得比较多的电路形式,这种类型的电磁炉的优点主要体现在成本低、电路简单稳定、输出功率大、电源利用率高、功能实用简洁等方面。下面就以该电路图解说一下电磁炉在工作时的宏观原理。

1.待机

电磁炉上(插)电后,在用户没有按下“开/关”键之前这段时间就是待机状态,虽然是待机状态,外观感觉电磁炉没有任何工作表现,但是电磁炉内部电路已经全部通电,并处于随时待命状态,此时单片机IC2的IGBTEN(IGBT使能控制)端口输出低电平(0V),IGBT使能电路的三极管Q5截止,三极管Q6导通,把IGBT驱动信号对地短路,使IGBT被锁死,这样整个振荡控制环路也就被锁死[控制板不论接不接按键板(单片机在按键板上),在通电后IGBT使能电路都处于锁死状态,可以在维修及检测时保证IGBT的安全],整机处于静止的待机状态。为避免在加电瞬间因为电路的不稳定而引发击穿 IGBT 故障的发生,在浪涌保护电路中添加有硬件软启动功能,即上电瞬间,浪涌保护电路核心比较器U2A的4脚外接电容EC3因为有电阻R44 的存在,引脚两端电压不能突变,依旧处于 0V,比较器 U2A 的 2 脚输出高电平将IGBT驱动锁死,达到保护IGBT的目的。通电经过一段时间后,5V电压经电阻R44向电容EC3充电,电容EC3两端电压达到5V,浪涌保护功能回复,软启动自动完成,达到软启动保护IGBT不被烧毁的目的。图1-21 电磁炉整机原理图图1-21 电磁炉整机原理图(续)

2.启动(开机)

在待机状态下,单片机时刻检测用户是否按下“开/关”键,只要单片机检测到用户按下“开/关”键后,单片机随即使 IGBTEN 输出高电平(接近 5V),控制板上的三极管Q5导通,三极管Q6截止,IGBT驱动电路恢复功能,整个振荡控制环路也就被解除锁定,但是振荡回路此时还未开始振荡,依旧属于停止状态。IGBTEN输出高电平后,立即在PAN(启动兼同步脉冲信号检测)端口输出一个触发脉冲,经过后续电路后,最终 IGBT 导通,此时线盘开始初始蓄能,并和电容 C5 产生自然谐振;连接于线盘两端的同步取样电路得到合适的同步信号,经过同步比较器 U2B 后输出后续振荡脉冲,至此整个振荡回路被启动,开始周而复始的振荡状态,单片机也进入监控状态。

电磁炉开机后,单片机也会在FAN(风机控制)端口输出高电平,Q1导通,使风机同步运作。

3.检锅、加热、调功、卸载(移走锅具)

电磁炉开机后,内部单片机对加热锅具材质、加热面积大小判断,确定进入加热状态,移走锅具时再从加热状态到停止加热,这两步是电磁炉最关键的技术要点,也是电磁炉维修的难点,关键在于要理解这一步骤的原理和特点。

振荡回路开始振荡后,单片机的PAN端口就会由原来开机启动时的输出端变成输入端,并在一定时间内计数同步脉冲的数量,根据同步脉冲的多少来判断是否有锅具加载以及确定锅具的材质,因为在LC谐振回路中,空载的时候线盘等效于一个空心电感,电感值很小,此时谐振频率比较高,由此同步输出的脉冲也会处在较高的数量上,当有锅具放入后,就相当于在线盘中插入一个高损耗的铁芯,线盘(电感)电感值提高,结果导致LC谐振频率下降,对应同步电路的输出脉冲也会跟随下降。在实际中每一种铁磁材料在LC谐振中都会有不同的谐振频率,这样只要确定适用的材质谐振范围,就可以利用单片机的软件判断一定时间段内同步电路输出的脉冲个数,检测和确定锅具是否符合加热条件;只要检测到材质符合加热要求,单片机就会再自动检测CUR端口(电流采样端口)上由电流检测单元提供的电流数据,因为在检锅过程中单片机的PAN端口的数据只能确定锅具的材质以及是否有锅,不能判断加热面积是否符合加热要求。这样单片机判定有锅后还要通过电流数据来检测锅具加热面积的大小。在前面说过,电磁炉的同步脉冲和锅具材料有关,同样道理,谐振回路的触发电流也和锅具加热面积有关,锅具面积越大,自身能量消耗也会增大,根据能量守恒定律,LC振荡的维持电流也就会增大,所以锅具面积越大,反应到LC振荡的触发电流也会越大,加热面积和触发电流的强度成正比,只有单片机检测到同步脉冲和触发电流符合要求后,才会确定可以加热。

单片机经过上面一段非常复杂的检锅程序后,只要确认有锅并符合加热条件,就会从PWM端口(PWM脉冲输出端)输出合适的火力脉冲,经过调控电路后得到模拟量的调控电压基准值,作用于驱动电路的U2D比较器上,直接控制IGBT驱动脉宽的宽度,达到调功加热。电磁炉进入加热状态后输出功率可以人为控制才有真正的实用价值,单片机就要按照用户的要求对电磁炉进行功率大小调节,这样只要用户按动“加大”或“减小”火力按键的时候,单片机就会相应改变 PWM 端口输出脉冲宽度的大小,从而改变电磁炉的输出功率。在对电磁炉功率调整的同时,单片机也会检测电网电压和电磁炉的工作电流,计算出实时功率,修正由锅具材质和电网电压波动引起的功率误差。当用户在加热中突然移走锅具或者拿起锅具时,LC谐振回路参数发生改变,阻尼作用减小,主电源的电流瞬间增大,此时只要电流超过软件设定值,单片机就会认为锅具已被拿走,立即停止PWM信号输出,保护IGBT不被过电流烧坏,整个振荡回路回到自由振荡,电磁炉也随即停止加热,电磁炉间断鸣叫提示无锅。

4.浪涌保护

在我们的电网上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电压浪涌,比如电焊操作、大功率电器的启停都会产生很多具有危害性的电压浪涌现象,为了使电磁炉中脆弱的 IGBT 不被浪涌所击坏,设置了实时联动的浪涌保护单元,只要电磁炉一通电,浪涌保护单元就时刻保护着 IGBT 的安全。如果在使用电磁炉过程中,电网出现危害电磁炉安全的浪涌现象,浪涌单元的比较器U2A就会输出一个低电平,立即将工作中的振荡回路锁死,IGBT截止,处于静止状态;此时单片机检测到同步信号消失,做出延时反应,进入延时停滞状态。等待浪涌消失后,振荡电路解除锁定,延时结束后,单片机会再次启动振荡回路继续工作,一般这一保护过程持续0.5~1s的时间。

5.IGBT高压保护

在电磁炉加热的时候,LC 谐振回路上的峰值电压会因锅具材质和锅具加热面积的不同以及输出功率的变化有很大的变化,很多时候都会远远超过IGBT的最高耐压值,这样就威胁到了 IGBT 的安全,因此 IGBT 的高压保护就是限制 LC 谐振的峰值电压在IGBT安全范围内。高压保护电路由比较器U2C构成,时刻检测IGBT的C极电压,如果当某种原因导致 LC谐振电压逼近 IGBT安全上限的时候,高压保护电路就会被触发,U2C就拉低U2D的11脚上的IGBT导通时间控制电压,使IGBT导通时间缩短,这样电磁炉的输出功率就会下降,LC 谐振的峰值电压也会随之下降,达到保护IGBT的目的。因为IGBT是实时保护的,所以保护电路工作的时候用户一般无法察觉。

也是由于有高压保护的存在,电磁炉在使用不同材质锅具的时候会出现功率不一样的结果,一般锅具材质磁阻越小,LC谐振峰压越高,相应的电流也会越低(功率低于标定值);锅具材质磁阻越大,LC谐振峰压越低,相应的电流也会越高(功率高于标定值)。

6.锅具温度、IGBT管壳温度、电网电压异常保护

电磁炉开机后就会时刻检测TIGBT(IGBT温度数据)端口、TMAIN(锅具温度数据)端口、VIN(电网电压数据)端口这 3 个端口的数据,在电磁炉加热过程中,若因通风散热不良或者 IGBT 过耗导致管壳温度过高,或因用户疏忽出现锅具干烧过温等意外情况时,单片机会立即中断所有程序,并进入关机状态,达到安全防护的目的。VIN电压数据端口的数据除了监测电网电压是否符合开机条件外,还要用来和整机电流数据进行计算,得出实时功率,修正电磁炉功率偏差。

7.关机

当电磁炉使用完毕,再次按下“开/关”键后,单片机随即将IGBTEN端口由运行时的高电平跳变为低电平,IGBT使能电路将IGBT驱动信号对地短路,IGBT被强迫截止,整个振荡回路停振,停止加热,PWM端口也停止输出PWM脉冲,单片机所有监控任务也退出监控,单片机的FAN端口继续输出高电平,延时1min后停止,使电磁炉内部热量得到很好的扩散。至此电磁炉再次回到待机状态。第四节新一代单芯片电磁炉电路结构原理与常规电磁炉的区别

2009 年,电磁炉市场开始出现一种新型的电磁炉主板,它完全抛弃了原有的数字电路监控模拟电路的设计思维,用一种全新的数字程序化概念完成了原来需要 4 个模拟核心单元才能完成的振荡回路,整个系统的控制全部由一个单片机完成,这样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以及加热效率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近年来得到各大电磁炉厂商的大量使用。

这一节我们就重点介绍这一类主板的特点和与常规电磁炉电路的区别。图1-22 所示的电磁炉就是单芯片电磁炉的主流代表,这类电磁炉内部一般使用两片或两片以上的单片机来完成工作,见图1-22(a),主控板上的单片机U1(CHK-S007B)就是电磁炉的核心处理器,专门负责加热控制和保护中断的处理。另一块单片机设置在按键板上,见图1-22(e),用于显示功能和控制电磁炉。两片单片2机通过串行数据总线连接(有些则采用IC总线方式)。这类电磁炉总体的软件运行步骤和常规电磁炉差别不大,但是是由两片单片机互相通信完成的。图1-22 单芯片电磁炉电路原理与实物图图1-22 单芯片电磁炉电路原理与实物图(续)图1-22 单芯片电磁炉电路原理与实物图(续)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