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童大智慧(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0 12:40:26

点击下载

作者:李楠

出版社:延边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神童大智慧

神童大智慧试读:

前言

俗话说:自古英雄出少年,这的确是一句至理名言。古今中外,有许许多多的少年英才,在各个方面显露出他们的聪明才智。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优良传统的伟大民族,渊远流长、绵泽深厚的民族文化孕育出一代代名传后世的少年英才。这些传诵于世的故事,对于今天的少年朋友们来说,仍具有深远的现实教育与启迪意义。

人的智慧与才智,并不单单的表现在一个人的文化学识上,而是多方面的。就本书提到的人物来说,虽然以学识见长的不在少数,但也有很多少年是凭借智力与勇气致胜的。他们面对难题,能够冷静思考;遇到危难,往往沉着机智;取得成绩,能够淡然处之。他们也并非个个都是天赋秉异的神童,却能够吃苦耐劳,通过勤学苦练,迎头赶上;他们中的一些人也同一般寻常儿童一样,童稚可爱,甚至贪玩任性,但他们又能够及时反思,知错即改。他们往往少有大志,不同俗流,尤其是那些奇情少女,更是巾帼不让须眉。他们之所以会为世人所称道,有赖于其机智灵活的头脑、锲而不舍的毅力、英勇无畏的精神以及高尚纯洁的品德。《中华少年智慧故事金典》一书即是通过一个个趣味横生的故事从各个方面来展现中华少年的智慧、精神与品德。全书共分十大部分:

斗智显智慧:足智多谋、智勇双全的中华少年与人斗智斗勇的智慧故事;

小小审判官:料事如神、明察秋毫的中华少年当机立断、明辨是非的断案智慧故事;

妙对状元:中华少年巧对、善对、谜对、绝对、奇对、妙对、智对的联对智慧故事;

能言巧辩:妙语连珠、语惊四座的中华少年能言善辩的智慧故事;

勤学修身智慧:中华少年好学、勤奋、诚实、敬业、节俭、谦虚、礼貌的勤学修身智慧故事;

创新之道:中华少年精益求精、推陈出新的创造创新智慧故事与创新方法;

才艺智慧:出口成章、妙笔生花、心灵手巧的中华少年多才多艺艺绝天下的智慧故事;

智慧在民间:脍炙人口、经久不衰的民间少年智慧故事;

神童大智慧:天才、奇才、鬼才的少年神童智慧故事;

英雄出少年:英勇无畏、精忠报国、大智大勇的中华少年英雄智慧故事。

人才的成长不仅需要较好的天赋,更重要的是后天环境的影响与自身的努力。人生的磨难,社会的感染,家庭的熏陶,个人的领悟,都影响着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作为一套少年通俗读物,本书并不是简单的故事汇编,其间还有对少年成长过程中自身努力的肯定、良好教育环境的营造、优秀学习与教育方法方式的总结,所以,不仅对于少年朋友来说有积极的教育意义;对于广大的家长朋友来说,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总之,希望本书能给少年朋友们以智慧的启迪,人生的导向,找到打开智慧之门的金钥匙。编者二〇〇五年三月

一 博闻强记

夏侯荣过目不忘

夏侯荣,字幼权,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魏国大将夏侯渊的小儿子。

据史记载,夏侯荣从小聪明敏慧,父母甚是喜爱。他三岁时,母亲就开始教他识字读书;到四五岁时,已熟知诗、书、礼、乐;刚刚七岁,就已经会写文章。他读书十分刻苦,也十分认真,兴趣很广泛,对文学、史书、兵法等都非常喜欢。他还有一种奇才,就是日读千言,过目不忘。开始,他的母亲将夏侯荣过目不忘之能告诉了夏侯渊,夏侯渊深知儿子聪明过人,但对他能过目不忘,半信半疑。

这一日,夏侯渊退朝,回到家中,见儿子正读《孙子兵法》,顺口问道:“你小小年纪,读兵书有什么用?”

夏侯荣瞪大眼睛回答:“好和您一块出兵打仗呀!”

夏侯渊说:“那是长大以后的事,现在就你这个年龄,应该先读一些经典著作,长大后再学兵法才是。”

夏侯荣见父亲如此说,不由道:“您读兵法时不是也只有七八岁么?况且,对于经书,我已熟知,现如不读兵法,等随您打仗时再学不就晚了么?”

夏侯渊见儿子说得头头是道,便想测验一下,以检验他过目不忘的本领是否真的,遂说道:“好。可是你读兵法,能记得住吗?”

夏侯荣回答说:“记得住。父亲如不信,可当场测试嘛!如记不住,我不读便是。”

于是,夏侯渊拿过兵法,捡夏侯荣已经看过的让其复诵,夏侯荣遵命复诵,竟一字不差。

仅此一举,夏侯荣“诵书日千言,经目概识之”的名声便传遍了京师。

魏文帝曹丕听说后,大为震惊,他不信天下真有如此“过目不忘”的奇童。

这一日,曹丕散朝之前,令人将早已挑选好的名士百余人传到殿中,由书记官记录每个人的姓名、年龄、职业及其家庭住址。在记录时,曹丕让夏侯荣在旁边逐一过目。尔后,把人的前后顺序打乱,再次让夏侯荣逐一辨认,说出每个人的姓名、年龄、职业和家庭住址,书记官拿着记录本当场对照。结果,夏侯荣没有一项说错的。文帝这才深信不疑,满朝文武官员及一百多位名士,也都赞叹不已。

从此,夏侯荣便被批准随父征战。在征战中,夏侯荣不仅谋略多出,而且作战十分勇敢。

有一次,夏侯渊去汉中打仗,不慎兵败,带兵突围逃走,夏侯荣发现还有两人未突出重围,便掉回马头,前去营救。左右对他说:“不要管那么多了,赶快逃吧!”夏侯荣却拒绝说:“我是主将的儿子,看着两位属下身陷敌中而不去拼死相救,义字何在?”言毕,双腿一夹,冲入敌营,奋力厮杀,最后终因寡不敌众,战死阵中。

当时,夏侯荣年仅十三岁。

释道安夜诵经书

释道安,原名卫道安,生于公元312年,常山扶柳(今河北正定)人。他自幼聪明过人,加之父亲精通儒学,故五岁时就开始学习经书,到七岁时,已读完了《诗》、《书》、《礼》、《易》,父母很是喜欢。

就在他学业蒸蒸日上的时候,父母相继去世了,他生活无着,由他一个姓孔的表兄收养家中。表兄家中人口多,收入少,经济也不宽裕。然而见他是个读书的苗子,宁可节衣缩食,也要供他继续读书。后来他见表兄家中实在困难,无力再供他读书,便到寺院出了家,时年只有12岁,改名为释道安。在寺院中,他年龄最小,是一个小和尚。

释道安刚到寺院时,由于年龄小,并未引起师傅的注意,也不传授他经书,只让他干些体力活。每日清早,让他下地种田,农闲的时候,让他上山砍柴。释道安无论干什么,都十分认真,一丝不苟。他以为,自己干活勤快些,表现得好些,定能引起师傅重视,早些传授经书。可是,一晃半年过去,师傅没有传授经书的意思。一年过去,师傅仍不提传授经书的事。释道安沉不住气了,便悄悄问比他早来的弟子说:“师傅何时传授我经书呢?”

比他早来的弟子道:“你只干了一年活,就想学经书呀?做梦去吧!寺里有规定,新来出家的,都必须先干三年杂务。干得好的,师傅高兴了,传授经书;干得不好的,师傅不满意,十年也不一定能传授经书。”

释道安心想,寺里的规定,是谁也破不了的。三年就三年吧。于是,他又默默地干了起来。不过,他是喜欢读书的,一天不读书,他就好像丢了魂似的。所以,从分配他干体力活那天开始,他就一直没丢下书。师傅不给经书,他就继续读史书,先后读完了《左传》、《春秋》、《史记》和《汉书》等几十本经典著作。

三年终于过去了。这天傍晚,释道安干完活,收工回到寺中,洗过脸,吃过饭,来到禅房,见师傅正在闭目打坐,便跪在了地上说:“弟子道安参见师傅!”

师傅连眼也不睁地问道:“有什么事么?”

释道安道:“弟子来寺已经三年,请师傅传授经书!”

师傅这才记起了全寺中这位年龄最小的弟子,于是睁开眼,顺手从身边拿过一本叫做《辨意经》的书,递给他说:“拿去看吧。不过,看经书可不能误了干活呀!”

释道安接过经书,回去后就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第二天一早,释道安带着经书下地干活,利用休息时间看完了剩下的几页。晚上收工回来,洗过脸,吃过饭,又来到禅房,跪在地上说:“师傅,《辨意经》我已经读完了,请师傅给我换一本吧!”

师傅一听,大怒道:“胡说,昨天晚上才拿回去的,怎么一天就读完了呢?你现在就背给我听,如有不实,定罚你再干三年活!”

释道安并没被师傅的震怒所吓倒,而是从容不迫地把一本五千余字的《辨意经》一字不漏地背了下来。

师傅听后大吃一惊,但没有说什么,便又给了他一本《成具光明经》。这本书,不但字数比上本多,近万字,而且在内容上也比上本难懂得多。他之所以要挑选这本书给释道安,是想检验一下他这个小弟子的天分到底有多高。他万万没有想到,释道安拿回这本书后,读起来更加觉得内容新奇,也感到更加解渴,读得也更加有兴趣。结果,一本近万字的《成具光明经》,在不影响干活的情况下,他又一天读完了。第二傍晚,释道安洗过脸,吃过饭,来到禅房,参见师傅。这次师傅未待释道安开口,便笑吟吟地问道:“道安,你又读完了么?”

释道安说:“是的,师傅,弟子又读完了,请师傅检查。”

师傅拿过经书,让其背诵,释道安竟把这部经书从头到尾背得滚瓜烂熟。师傅高兴极了,他为自己得到一个如此才华出众的弟子而高兴。他当即站起身来,对释道安说:“孩子,走,我领你去一个地方!”

随后,师傅拉了释道安的手,来到藏经室,把锁着的经书橱全部打开,指着所有的经书说:“从今天开始,这些经书你可随意挑选去读,你是我诸弟子中第一个有权来此房随意挑选经书的!”

从此,师傅再不让他去干杂活了,而让他专攻经书。释道安则像鱼入大海,如饥似渴地在经书的海洋中,尽情遨游起来。

公元327年八月,师傅为他受了具足戒,并准许他周游天下,到处求学。一年后,他来到邺城,拜在佛学大师佛图澄门下,研究佛学。后来,他又来到泽山区,和高僧竺法济探讨梵文经典。

他每到一地,都虚心求教,取众家之长,补自家之短,终于成为我国佛学的一代宗师。

陆琼八岁复棋局

陆琼,字伯玉,出生于公元537年,吴郡吴(今江苏苏州市)人。他是南朝梁武帝时黄门侍郎陆云公的儿子,曾受命撰修国史,官至吏部尚书。著作有《陈书》四卷,还有文集20卷。

陆琼的曾堂祖陆亻垂和父亲陆云公,小时候皆有神童之称。陆琼到五六岁时,也能识字背诗。陆琼记忆力特别强,有过目不忘的本领。他八岁时“棋乱复局”的故事,充分显示了他的这种才能。

南朝梁武帝很喜欢下棋,常要陆琼的父亲陆云公与他对弈。公元545年,梁武帝命陆云公校勘《棋品》一书。陆云公接受任务后,便常邀一些著名的下棋高手来共同研究,一边对弈,一边切磋棋理。

有一天,陆云公与来访高手下棋,八岁的陆琼站在一旁观看。在下棋过程中,或许是为某步棋有了争执,不慎扯动棋盘,结果乱了棋子。两人想把棋局恢复,继续对弈,可是在场的人谁也记不得原来棋子的位置,无法复局。两人很是扫兴,正准备收场。这时,站在一旁的陆琼略想了想,对父亲说:“我可以恢复原来的棋局。”陆云公和在场的人听了,半信半疑。陆琼摆正棋盘,凭着记忆,把棋子一个一个地放上去,不一会儿,就摆好了。陆云公和在场的棋艺高手,看着棋盘,计算走过的步数,证实和散乱前的棋局一样。大家无不惊叹陆琼的记忆力。

梁武帝萧衍知道后,不大相信,便把陆琼召去,让人摆出一个棋局,令陆琼看过;然后,再让陆琼到另一张桌子的棋盘上重摆。陆琼摆毕,也是一子不差。

祖莹将错就错

祖莹,字元珍,范阳遒(今河北涞水)人。他是南北朝时期北魏的一位著名学者,初为中书学士,北魏孝文帝时拜太学博士。东魏时期,因建议迁都邺城有功,封文安伯。

祖莹小的时候,有一个上学拿错课本而将错就错的故事,显示了他的聪慧和机警。

祖莹的祖辈都是学者名士,曾在朝为官。父亲祖季真,才华出众,被任命为中书侍郎、巨鹿太守。

生在这样一个家庭,他还是婴儿时,便喜抓书本玩。父母从他学说话起,便开始教他识字。长到五六岁时,父母已要限制他的学习时间,否则,他会废寝忘食,累坏身体。据说,母亲为了让他早点休息,早早便把油灯拿走。小祖莹便在全家人入睡以后,再偷偷起来把炉火捅旺,借着炭火的亮光读书。父亲为此与他长谈数次,告诉他做大事也要好身体的道理,小祖莹才开始注意劳逸结合。到八岁时,他已熟读诗书,能够写出文句漂亮的文章来了。祖莹“将错就错”的故事,就是在这个时候发生的。

有一天晚上,小祖莹读书过晚,第二天醒来迟了。他怕赶不及上课,早饭也顾不上吃,匆匆拿上书本,就跑去上学。

这天,老师讲《尚书》,小祖莹拿出自己的书本一看,顿时傻了眼,原来他错拿了《曲礼》。偏偏事有凑巧,老师讲课之前,竟点名要祖莹先把课文朗读一遍。他的同桌李孝怡知道他带错了书,现见老师点名让他朗读,不禁为他担心起来,悄悄地拉了一下他的衣襟,示意让他换过自己递给他的《尚书》。只见小祖莹并不惊慌,没有理睬同桌的好意,而是手拿《曲礼》,口中却从容不迫地念出《尚书》的内容来。念完三篇课文,老师表扬他一字不漏,还称赞他读出了原文表达的感情。

祖莹手拿《曲礼》背诵《尚书》,当时只有他的同桌李孝怡知道。下课后,李孝怡忍耐不住对小祖莹佩服的心情,便向老师和同学说明了此事。老师和同学听了都惊得目瞪口呆。

中书监高允听说这件事后,发出感叹:“这孩子的才智,绝不是一般孩子所能达到的啊!”

从此,小祖莹的名声越来越大,12岁便为中书学士,后又以才学被孝文帝所知,召入朝中,封为太学博士,从此走上了仕途。

邓绥十二通经书

邓绥是东汉和帝的皇后,以谦和忍让与贤慧而著称,连临两朝听政而显其才,可谓中国历史上一个杰出的女政治家。

在她六岁的时候,就有一个雅号叫“女诸生”,即女秀才的意思。由此可知,她在童年的时候,就已经是一个很有学问的小才女了。

邓绥,原籍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南)人,公元80年出生在一个贵族世家。她的祖父邓禹,是东汉的开国功臣,以战功卓著被封为太傅,晋爵高密侯;她的父亲邓训,官为护羌校尉;她的母亲阴氏,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皇后阴丽华的侄女。

父母的良好素质,给了她一个颖悟非凡的脑瓜;官宦家庭给予她一个优裕的环境。然而,邓绥没有把这些当作嬉戏游乐的资本,而是把它变成了渴求知识的动力。

在她刚刚一周岁的那天,邓府为她过生日,府中上下都送礼物给她,母亲送给她一枝花,她抓过来扔掉了;父亲送给她一块碧玉,她又抓过来扔掉了;其他人送的东西,她连看都不看一眼,就用小手拨到一边去了。最后,祖母给她拿来一本书,她却抓过来翻个不停。祖母高兴地说:“常言道:‘将门出虎子’,看起来我们家要‘将门出才女’了。”从此,祖母对邓绥便另眼相看,十分喜欢,而且承担了每天教她读书识字的任务。

小邓绥的确聪明,过目不忘,祖母每天教十个字,她会十个;教一百个,她能记一百个。到她四五岁的时候,祖母感到再教邓绥已是力不从心了,索性命儿子给她请来一个家庭老师,开始教她学起《四书》、《五经》来。当邓绥长到六岁的时候,已能诵读史书;到十二岁时,便能熟读《诗经》、《论语》,而且能解说微言大义。

东汉明帝时重视太学,并在南宫创办了贵族学校,让外戚樊氏、郭氏、阴氏、马氏等子弟入校学习。邓绥的哥哥们借助阴氏一门的关系,得以到学校读书。因邓绥是女孩,不得入校学习。但她不甘心,便找来经书自学,遇有弄不明白的地方,便等哥哥们下学回来后请教,她提出的一些问题,往往连哥哥们也回答不出,只好由哥哥带到学校问老师,然后再来给邓绥解释。为此,家中上上下下,都常常在开玩笑的时候叫她为“诸生”。

她的父亲见她秉赋不凡,很是器重,每遇到疑难问题,总要先听听她的意见后再定。她的母亲阴氏见她酷爱经书,不习女工,曾责备她说:“你一个女孩家,不学针线,专习经书,难道想做女博士么?”邓绥听了,只是一笑,不做回答。不过,为了不让母亲生气,她便白天学女工,夜间读经书。

邓绥自幼不仅爱读书,且善解人意,从不愿做别人不满意的事,也不愿说别人不满意的话。已经说过,邓绥自从生日那天抓了一本书,祖母很是喜欢,主动教她读书识字。后来,自从给邓绥请了老师,祖母总觉得不能给孙女做点什么而有些内疚。此时,邓绥虽然只有五岁,对祖母的心情却体贴入微。为了不让祖母内疚,她便主动去找祖母为自己理发。

祖母说:“孩子,我年纪大了,眼也花了,理不好,还是让你母亲去理吧!”

邓绥却故意撒娇说:“我谁也不让理,非让祖母给我理,就是理得不好看我也高兴!”祖母开心地笑了。

从此,祖母便经常给她理发。有一天,邓绥又来让祖母理发,祖母令侍女拿来了梳子和剪刀。祖母在这次为她理发的过程中,终因人老眼花,不慎用剪刀误伤了她的前额,痛得她不由得一动,祖母立即停止,吃惊地问:“怎么了,伤着肉了吗?”

邓绥强忍疼痛,连忙坐好说:“没有,理吧!”

左右侍女见了,都未敢吱声。事后,侍女们问邓绥:“明明伤着肉了,你为什么说没伤着?难道你不知道痛吗?”

邓绥说:“并非我不知道痛,实因祖母太疼爱我,倘若我叫起疼来,祖母一定会自责难过的。所以,我宁可忍受一点皮肉之苦,也不愿祖母由此而伤心啊!”

后来家人知道后,没有不称赞邓绥心地善良的。

公元92年,12岁的邓绥因其才华和贤慧被汉和帝刘肇选入宫中,立为贵人。由于她自幼知书达理,心胸豁达,入宫后恭顺谨慎,进退有法度,深得和帝宠爱。

有一次,她偶患小疾,和帝令她的母亲和兄弟入宫探视。邓绥却拒绝说:“宫禁至重,外戚人等是不能入内的。皇帝的心意,我领了,但我不能因此使陛下有幸私之讥;如果这样做,连臣妾也要被人说闲话的。”于是和帝对她更加敬重。

公元102年,和帝皇后阴氏因“巫蛊”案发被废,邓绥被册立为皇后,她以身作则,提倡朴素节俭,为后宫做出表率。

公元105年和帝死后,她连着两朝辅佐幼帝,前后听政长达16年。听政期间,她整顿纲纪,以经治国,注重教育,重用人才,勤政爱民,未有大失,充分显示了她的卓越才华。

王粲强记复棋

王粲,字仲宣,出生于公元177年,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县)人。他的曾祖父王龚、祖父王畅,都在东汉末年官居三公,他的父王王谦为大将军长史。

王粲出生在这样一个富贵家庭,有着优越的学习条件,加上他聪明好学,到七八岁时,便能书文写诗,且感情充沛,语言刚健,受到当时著名学者蔡邕的赞赏。汉献帝时,王粲为左中郎将,年仅17岁;后仕魏,官至侍中,参与制定法规制度,多有建树。在文学方面,王粲为“建安七子”之一,有文集流传世间。

王粲小的时候,博学多识,问无不知,尤以强记默识有名。约在王粲八岁那年的一天,王粲放学回家,来到土地庙前的一棵大树下,看见牛老汉和吕老汉又在下棋。他们是老对手了,总是和棋多,输赢少。为什么呢?因为这两位老人都不服输。如果牛老汉输了,吕老汉再有急事,也得下第二盘;如果吕老汉输了,牛老汉只要家中不着火、不死人,就得接着下第三盘,一直到和棋拉倒。为了不误吃饭和睡觉,最后一盘都须下和棋,其中一位当然要有意识地让让步。

也许正是两位老汉有这个特点,每到吃饭前的一局,不少人都想来看个热闹;还往往有好事者,提前吃过饭去看,用激将法使他们下赢棋,故意让他们饿着肚子继续下。

小王粲也觉得这两位老人下棋有趣,常常下学后去看一会儿再回家。今日下学比较早,他便和往常一样,站立一边,认真观看。谁料那位吕老汉也许看到了一步好棋,心情急了一点,刚拿起自己的棋子要走,不慎袖口挂住了棋盘角,一下子把棋盘掀翻了。牛老汉说吕老汉见棋要输了,故意把棋盘掀翻了,吕老汉则不服气地说:“你拉倒吧,我这一子下去,管保把你杀个稀里哗啦!”

两人互不服气,各不相让。

王粲见状,拨开看热闹的人挤进去说:“两位老人家有啥可争的,再把棋重新摆上接着下就是了。”

有位看热闹的说:“讲得轻巧。棋盘掀翻了,棋子混了,神仙也难重摆上!”

王粲说:“如果两位老人信得过,我可以重新摆上!”

另一位看热闹的则说:“一个小毛孩子,逞什么能!那么多棋子,你能记得清每个棋子的位置?”

王粲说:“试试看嘛!”

两位老人也不相信,但见王粲那么有信心,也就同意了。

于是,王粲不慌不忙,将棋盘翻过来放好,把棋子一一捡起,又一个一个摆在了棋盘上。

两位老汉看了,不由得异口同声地惊呼道:“唉呀,果然一点不错。”

围观的人见状,也都目瞪口呆。

有人提出:“这只不过是一次巧合,叫他蒙准了。再让他重新摆一次,就不准了。”

于是,两位老汉用头巾将棋局盖住,另找出一副棋来,让王粲再摆。王粲重摆之后,和用头巾盖住的那局棋一对,仍然一子不差。

于是,王粲的“强记默识”奇才,就这样被流传开来。

徐之才满腹经纶

东汉时,有一批能人志士,饱读诗书,但因看不惯当时的政治风气,不愿意与那些达官贵人同流合污,终生不仕,甘愿隐居。这些人,小时候大都酷爱学习,才思敏捷,流传着许多能言善辩、巧问妙答的“神童”故事。徐之才便是其中的一位,他有一个“满腹经纶”的故事,读来令人趣味盎然。

徐之才,丹阳(今江苏南京市)人。他家世代以医术高明著称。他的伯祖父徐骞,以医术高明受到北魏献文帝赏识,封为内行长,孝文帝时封大鸿胪,后至光禄大夫。他的祖父徐文伯,仕南齐,以医术高明封东莞、太山、兰陵三郡太守。他的父亲徐雄,医术称著江左,封员外散骑侍郎。

徐之才生长于这样一个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就其本人而言,更是幼而聪明俊秀,五岁通孝经,八岁略通义旨。邻近有学问的人,没有不知道他的名字的。当时有一个叫周舍的名士,徐之才常前来上门求教。周舍见徐之才虽然年龄幼小,但喜欢读书,又如此用功,所以很喜欢他,在学业上诚心进行指点。这一老一小,往往一见面,便高谈阔论,十分投机。时间一久,徐之才便成了周舍不拜师的学生。当初,徐之才曾提出过要拜周舍为师,但周舍却说:“我这个人是一向不收学生的,而且才疏学浅,没有收学生的资格。”

徐之才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拜了师,你就是师父,我将来一定会孝顺你的!”

周舍笑道:“孩子,你的心意我心领了,但我不会开戒收学生的。一旦成了师生关系,便有许多的拘束和礼节,我不喜欢那些。像我们现在这样,你问我答,我问你答,有时还可互相争论探讨,不是很好么?非要拜师干什么呢?”

徐之才点了点头,笑了。

大约在徐之才八岁那年的一天,他和他的哥哥徐康一块来到周舍家中,听他讲解《老子》的学说。

也许是徐之才好久没有来了,周舍特地吩咐家人说:“徐郎今日不走了。你们做几个好菜,我们一老一小高高兴兴地喝几杯!”

时近中午,周舍结束了讲课,令人摆上酒菜,和徐之才对饮。徐之才以年幼为由拒饮,周舍也不勉强,便自斟自饮起来。

徐之才好像许久没有吃过这样可口的饭菜了,肚子也觉得很饿,况且他以前每次来时,周舍都实心实意地留他一块用饭,所以今日也不客气,便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周舍见他吃得这样香甜,心中非常高兴,便故意逗他说:“我看之才毕竟是小一些,心意不在学问上,似乎只在饭桌上,你可同意我的看法?”

要在其他地方,别人如此说他,他是肯定受不了的。但他知道周舍此言并无嘲笑之意,而是老先生有意测试自己的辩才,便也开玩笑道:“周老先生此言差矣。据我所知,作为一个圣人,心应该是虚的。而肚子则要充实,不然的话,怎么能称得上满腹经纶呢?”

周舍一听,觉得徐之才的回答十分巧妙,一方面说明了他虚心求教的态度,同时又为自己饱餐一顿作了体面的解释,于是哈哈大笑说:“好,回答得好,果真满腹经纶!”

周舍这一夸奖,徐之才也无拘无束地笑着说:“这都是先生教导的结果啊!”

徐之才长大后,不仅对儒家学说了如指掌,而且通天文,懂易经,兼图谶之学,医术尤精,成了一位博学多识的大学者。他初为南梁丹阳尹主簿,后从高欢征赴晋阳,受封为散骑常侍,后转秘书监,历任赵、西兖、兖诸州刺史。因医术高明,每为朝贵医疾,多得治愈。身后追赠司空。

能“复印”音乐的儿童

一个智商仅28.3的弱智儿童、生活不能自理,没有完整的语言表达能力,却在音乐方面有惊人的天赋。他能无师自通地弹奏电子琴,能过目不忘地把电视上看过的音乐节目背诵下来……(一)

1983年7月的一天,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的恒丰纸业集团的职工医院里,一个男婴呱呱坠地,他的父亲,是这个医院放射科的医生杜春杰,母亲马玉萍是当地邮电局的一名工人。夫妇俩次天喜地地给儿子取名叫杜劭博,希望他日后聪慧博学,前程远大。

一个月后的一个深夜,小劭博突发高烧近40度,杜春杰夫妇俩慌了手脚,抱起儿子,连夜赶到牡丹江医学院附院小儿科就诊,确诊为急性肺部感染。接下来两天两夜的抢救治疗,马玉萍一直没合眼,等病情终于稳定下来,她才趴在病床上沉沉睡去。不知过了多久,朦胧中,马玉萍听到主治医生和丈夫杜春杰的一段对话:

医生:“有一件事必须告诉你,你的儿子可能是先天痴呆!”

杜春杰先是喃喃而语,接着就吼了起来:“不可能……不可能!”

那次诊断后,夫妇俩每天观察着儿子的变化,他们多么希望医生的诊断会出现哪怕是一点点的谬误。但两年以后,杜劭博的外形明显与正常孩子有了区别,他略宽的眼睑,比例不当的大头,呆滞的目光和混浊的发音,都证明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小劭博确实是“先天痴呆”。

从医的杜春杰把最后一丝希望寄托在先进的医学上。夫妇俩带着两岁多的儿子,开始了南来北往的治疗。马玉萍始终不能接受“痴呆”的结论,对“可能”二字,心怀侥幸,以至在北京的一次专家会诊中,当医生测量小劭博的头部时,马玉萍一把抢过儿子,紧紧搂住,对医生怒目而视。

对儿子的那份执著的爱,以及几年的艰辛奔波已使马玉萍的精神到了崩溃的地步,有时望着儿子,她自己也变成了一副痴痴呆呆的模样,这更让杜春杰揪心。因为他意识到,他将失去的不仅仅是儿子的聪慧。

以后杜春杰就想尽一切办法,独自带着儿子就诊,名医名院,偏方郎中,只要有可能,没有他不求到的地方,但小劭博的情况没有丝毫改变。到五岁左右,小劭博心脏病复发的频率越来越高,只能住进了杜春杰所在的职工医院,从此,病房几乎成了这个痴呆儿的全部世界。(二)

杜劭博长到8岁时,走路还不稳当,没有完整的语言能力,发音含混不清,许多时候,只有马玉萍能听懂他的意思。但夫妻俩经过多方争取,终于让儿子上了小学。小学6年级时,杜劭博终于知道了1+1等于2,而问他1+2等于几,他就只会摇头了。

但一件偶然的事,让老师和杜春杰看到了一丝希望。那天上算术课,杜劭博抹着鼻涕就往教室外走。对此,老师已习以为常。但那次很久不见他回来,班主任就满学校地找,最后在低年级的音乐课堂上找到了坐在后排的杜劭博,他正兴致勃勃地学唱一首歌。老师教完一遍,他立即旁若无人地大声唱了出来,没等那个音乐老师反应过来,班主任就已经把他拉了出来,在走廊上,班主任越想越奇怪,这个平时上课满校乱窜的痴呆儿,怎么唱歌却一学就会?她立即找来一个音乐老师,在一间空教室里让音乐老师弹唱一曲新歌,劭博手舞足蹈听完第二遍就一字不差地大声唱了出来,而且音准的程度,让那个音乐老师半天合不拢嘴。

放学后,班主任破例把他留了下来,待杜春杰心急火燎地赶到学校,发现班主任正和儿子一唱一和地在办公室“一路高歌”。

当杜春杰拉着儿子的手回家时,一种兴奋,一种希望涌满了心头。

于是杜春杰夫妇异想天开地想让儿子读中学。然而任凭他们说破嘴,甚至下跪求情,没有学校肯接收,理由是:学校不是托儿所!

杜家夫妇已经看到了儿子未来的一缕曙光,他们怎会轻言放弃?马玉萍一气之下,辞了职,在家自己给儿子当老师。她土法上马,为儿子设置了特殊的教学程序。用小土片,做了几千张图片。

每张图片她都几十遍几百遍地不断重复,一年下来,痴儿居然能看普通读物了。除了图文并茂地加深记忆,又根据儿子从小对音乐的特殊爱好,他们买了一台12寸的黑白电视机。

没几天,杜家夫妇就发现电视成了杜劭博最亲近的“朋友”。只要是电视上播放的歌曲、音乐作品,小劭博能过目不忘,一转眼就给你哼唱出来。

杜家夫妇欣喜若狂,似乎看到了儿子已站在了未来的舞台上。1997年的一天,杜春杰下班,一进门就对妻子说:“我们厂乐队有个弹电子琴的师傅,愿意教劭博弹琴,我看给儿子买台电子琴吧。”

马玉萍此时倒犹豫了,一是家境难以支付几千元的费用;二是儿子虽然有音乐天赋,但毕竟是连上下楼都做不到的痴呆儿,能弹琴吗?

夫妇俩商量了许久,最后还是决定:买琴!让儿子学弹琴!

雅马哈电子琴买来了,教琴的师傅也来了。

琴架好了,调度的音响,吓得杜劭博大叫,双手捂着耳朵,躲到了走廊上。马玉萍好说歹说,把他哄到琴前,教琴的师傅,简单地告诉他几个开关、按钮和使用方法,又轻轻地弹奏了一首曲子就告别了。

望着儿子两眼惊恐、茫然的神色,杜春杰后悔了,琴是向朋友借的三千元钱才买的,不知何时才能还上,而儿子似乎对此并不感兴趣。

杜春杰开始怀疑自己对儿子的期望是否过高了。

当晚,马玉萍正在厨房忙着,杜春杰第一次发现儿子不在电视机前,正纳闷,只听里屋外出清亮悠扬的电子琴声。

杜春杰不太相信自己的耳朵,而马玉萍则问了句:“教琴的师傅来了?”

杜春杰急步进屋,却见小劭博全神贯注,正麻利、娴熟地弹奏着“梁祝”的乐曲。杜春杰愣在门口,晃了晃自己的脑袋,以为是梦中,又掐了掐自己的手臂,一阵疼痛。

这时马玉萍也到了丈夫身边,夫妇俩无论如何不敢相信眼前的事实。

儿子是痴呆的,会跟着电视胡乱哼唱或手舞足蹈指挥幻想中的乐队,这在杜家夫妇看来,已是了不得了,眼下的一切,反倒让他们一阵惊慌。杜春杰握住妻子的人,两人的手都湿漉漉地渗出了汗。

杜劭博一时乐兴大发,用一只手的三个手指头娴熟地演奏着。琴是上午刚架好的,还没有时间给痴儿任何的弹奏辅导,这无师自通的本领从何而来,这过程夫妇俩竟是一无所知。

马玉萍过去搂过儿子的头,泪就流下来,而杜劭博则因为有人打断了他的乐兴而恼怒地一把推开马玉萍,抹着鼻涕又坐到了电视机前,身子不停地前后摇晃着,这是他自幼的一个习惯,无论大喜,大怒,只要是情绪反常,他都会用这个方式表达出来。

杜家夫妇彻夜不眠。以往每每涉及儿子的未来,都是愁结万千,今天却是另一番滋味,夫妇俩一会儿哭,一会儿笑,好像儿子成为音乐家已是铁板上钉钉的事。

从这天起,夫妇俩的一大任务,就是记录儿子每天的“成就”。

几个月下来,杜春杰居然发现,痴儿连唱会弹的竟有600多首中外名曲,而且数目还在不断增加。

杜春杰从不愿把这些告诉别人,怕别人难以相信,但作为父亲又难以抑制那种自豪感。

一天中午,老杜悄悄约了厂乐队弹电子琴的那位朋友,让他看看儿子奇迹。那位朋友出于情面,不好推托。

到了杜家,朋友喝着茶看这个痴呆儿弹奏,一会儿拿着茶杯的手僵住了,两眼放出奇异的光,不断地自语: “不可思议……”

朋友发现杜劭博弹奏是用单手三个手指头,但音符之准确,就像个音乐学校的学生。朋友立即开始纠正“独特的三指法”。没多久,杜劭博已能用双手,准确地弹奏。儿子的特异功能给杜春杰一个启示:儿子的另一个脑子既然能“复印”音乐,当然也能复印其它。于是他给儿子报读了英语班,一年下来,儿子已能流利地“复印”出大段英语,可遗憾的是,无论是音乐还是英语,儿子只是“复印”,不懂其中的任何意思。

2000年元月,杜春杰在报刊上看到了武汉的一位弱智少年舟舟要出国指挥交响乐团的报道,这使杜春杰对儿子的未来更加有信心,他把有关“舟舟的故事”,全部搜集下来,一遍遍地阅读,又把电视台录制的“舟舟的故事”的录像带拿回家,于是舟舟成了杜劭博的偶像。舟舟是幸运的,有一个艺术家的父亲,有一个铸造他艺术灵感的环境,有无数媒体的多种报道,于是一个痴呆少年成了“天才”、“明星”。杜春杰没有奢望儿子成为“舟舟”,他希望儿子被人理解,接受,从而有一方儿子生存的空间。

杜春杰每天看多种报刊,收集各类信息,希望儿子能有一个进入社会或被社会接受的途径。一个偶然的机会,在朋友家聊天,看到电视里播出的《亚妮专访》栏目,那关注社会文化,体现人文关怀的宣告,使杜春杰仿佛看到了希望。(三)

亚妮是在一个雨天收到杜家的一封长达16页的信的,也是在一个雨天赶到了牡丹江去采访的。下雨,对东北的夏天来说,是很特别的。就像这次采访,她始终相信一个父亲说的这一切。

进门那会儿,杜邵博正坐在客厅的地上看电视,肥胖的身躯像座黑塔般挡在门口。电视里正放着“《西游记》,他相距很开的一双小眼睛,始终盯着荧光屏,对她们的到来,视若不见。她连哄带骗,足足两个多小时,他才答应为她弹几首。一进里屋,只见琴上蒙着一块墨绿的丝绒,痴儿往琴椅上一坐,两眼望天,伸手就在蒙着布的琴键上弹起了“我爱这蓝色的海洋”,马玉萍见亚妮一脸诧异,忙解释:“这首歌是他前几天在电视里看会的。”

亚妮用手指了指琴,马玉琴又解释:“他常蒙着布弹,但决不会弹错!”

为了证实他的“复印”功能,亚妮随身带了一盒电影《铁道游击队》主题歌的录像带,随手就放给他看,看到电视图像,杜邵博就开始前后摇晃他胖胖的身体,一脸兴奋地听完曲子,没等亚妮说话,就一口气把曲子“复印”出来了,“复印”完后竟用含糊的口音命令亚妮:“再放!”

因为没有多余的音乐带,痴儿就不再理她,直到许诺并立刻兑现给他买了一台VCD机后,小劭博才脸色开霁,渐渐地与她熟悉起来。

乘此机会,亚妮带他到了当地她的一个作曲的朋友家中,想证实他是否像他父亲信中所说的那样:能无师自通弹奏各种陌生的乐器。

朋友见亚妮手牵一痴呆儿从风雨中冲进屋来,惊得半天没说出一个字来。当亚妮草草讲完痴儿的故事,她更是一头雾水直眨眼睛:“不会吧……”她多少以为亚妮在编着类似天方夜谭的东西。杜劭博从没弹过钢琴,但见到与电子琴“长”得很像的东西,顿时大感兴趣。他也不知客套为何物,一屁股湿漉漉地坐在琴凳上,一双脏乎乎的手就放到琴键上。

他先用右手单音弹奏了一小段《红旗颂》的主旋律,然后不停地看着亚妮问:“红旗颂?”

亚妮的朋友王女士不以为然:“就这也叫弹琴?”

她赶忙解释:“这是刚在出租车上我临时给他哼的一小段乐曲,我记不全,所以他也弹不会。”

王女士看看痴儿又看看亚妮:“他听了一遍就背出来?”“对,他能复印。”亚妮如实说。

王女士将信将疑“我有全部的录音带……”“我听!”痴儿跳起来,口齿不清地叫,又过去拉王女士的手。

老式的录音机,很快放出交响乐《红旗颂》完整的乐曲。

杜劭博的身体前后大幅度地晃动着,等第二段主旋律再起,他便挥舞起肮脏的胖手,指挥起一支“庞大的交响乐队”。他的眼中流露出的神采,是一个痴呆者脸上的表情。《红旗颂》的第二遍没放完,痴儿抓过朋友书架上的一本谱子,放到钢琴的琴夹上,当他一本正经翻开谱子,上面明明印着“弯弯的小河”的曲谱,而痴儿则昂首而视,双手弹奏出的是《红旗颂》的完全曲。在主旋律过后,他又用声音哼出小号的副旋律来,这让亚妮那位从事了半辈子音乐和文学工作的朋友目瞪口呆。

雄浑、悠扬的《红旗颂》在痴儿的手下不断流淌,此刻,亚妮想到的是杜家夫妇这么多年的千辛万苦和久久的期盼。这个智商仅28.3的弱智少年向亚妮,也向更多的人证实了一个事实:在音乐中,没有智商的高低,音乐似乎也和命运一样——只承认用奋斗“包装”自己的强者。

二 科学天才

皇甫谧顽童成神医

皇甫谧,复姓皇甫,名谧,字士安,号玄晏先生。出生于公元215年,朝那(今甘肃灵台县)人。西晋著名学者、医学家,他所著的《针灸甲乙经》,是一部名垂千古的医学巨著。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大学者、大医学家,小的时候,却是一个十分顽皮的孩子。

原来,皇甫谧是东汉名将皇甫嵩的曾孙,可是到了他父亲一代,家道已经衰败。由于兄弟姐妹多,难以养活,在他四岁时,便被过继给他的叔父。他的叔父和婶母见他聪明伶俐,十分疼爱,便教他读书识字。他一学就会,两遍能背,叔父和婶母更把他视为掌上明珠。

皇甫谧长到六岁的时候,便已学完了《千字文》、《孝经》和《诗经》。于是,在他刚刚年满七岁的时候,就被送到附近一所私塾读书去了。

皇甫谧上学后,开始学习很是刻苦,学习成绩在学校总是数一数二的,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但是,好景不长,在成绩面前,皇甫谧渐渐骄傲自满起来,学习也不用心了,还经常迟到早退。甚至有时上着课,他趁老师一眼看不到,便从桌子底下钻了出去,跑到外边玩耍。又有几个社会上的孩子,见皇甫谧贪玩,便经常勾引他逃学。开始,他们只是拉皇甫谧做游戏,后来就带他偷瓜摸枣,进而发展到拦截女孩,打架斗殴,使得那些正直爱学的孩子,见了他们都躲着走,生怕被缠住,连大人们见了,也都摇头叹息。

有一次,皇甫谧和几个孩子跳墙到邻村的一户人家中,上树偷枣,被主人发现后,找到了学校。学校老师大怒,便将此事告诉了他的叔父,并要把他开除出校。叔父和婶母知道后,很是震惊。他们心中虽然十分生气,但因不是亲生儿子,再加上他虽然有时逃学,对叔父和婶母却是十分孝敬,所以仍舍不得打他,只是将他狠狠地批评了一顿,并领着他向老师赔礼道歉,才使老师又收留了他。

但是,皇甫谧并没有真正地悔过自新。相反他觉得自己从没有受过叔父、婶母这样严厉的批评,感到自尊心受到了伤害,他认为这一切都是那个枣树的主人给他造成的,他要设法报复那个枣树的主人。当他把这想法告诉了他的小伙伴后,他们都很支持,并表示要帮助他去实施报复行动。

皇甫谧的报复“计划”终于想出来了,他对小伙伴们一说,都称赞他的“计谋”是个绝招,一个个兴奋得手舞足蹈。

这天,皇甫谧的婶母病了,皇甫谧拿出自己平时积攒下的零钱,买了不少水果回来,想让婶母高兴高兴。不料,当他刚刚来到婶母房中,把水果放在婶母面前的时候,婶母不但不高兴,反而难过得落下泪来,叔父也在一旁唉声叹气。皇甫谧不明就里,上前问道:“家中发生了什么事,竟使您二老如此难过?”

婶母一边落泪一边说:“谧儿,你在外边做了坏事还想瞒着我们吗?”

皇甫谧故作吃惊地说:“我最近一直用心读书,没做什么坏事呀!”

婶母道:“我们知道,谧儿向来是不会撒谎的,也许你已经忘记了。那么,我问你,你上次偷了人家的枣,为什么又把人家的枣树弄死了十多棵呢?”

皇甫谧一听,这才吓得变了脸色,低头不语。

原来,这正是皇甫谧为了报复,想出来的那招“计谋”。他根据自己从书中看到的知识,在一天下午,趁那枣树主人不在家,和他的小伙伴一起,翻墙进入院内,用小刀将每棵枣树连皮带肉刮去一圈,然后用泥巴糊上。由于去掉的一圈很窄,这家主人一时也没有发现。可是,半个月后,十多棵枣树忽然全部干枯死了。枣树的主人在查清确是皇甫谧所为后,找到了他的家中,使他的叔父、婶母不仅赔礼道歉,还拿出了十两银子作为赔偿,才将此事了结。

婶母在皇甫谧认账后,又耐心地对他说:“孩子,我们知道你很孝敬我们,可是你只有好好做人,好好上学,使我们省心,才是对你们最好的孝敬!”

望着婶母那哭肿了的眼睛,听着婶母那无可奈何的语言,皇甫谧落泪了。

叔父接着说:“想我们皇甫氏家中,过去也曾几代做官,是有威望的大家族。现在,我们把希望都寄托在你身上,谁知你竟干些如此不争气的勾当,这样下去,我们怎能不失望呢?”

皇甫谧听后,想想自己的所做所为,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悔恨,不由失声痛哭。他一边哭一边对两位老人说:“叔父,婶母,孩儿知道错了,你们狠狠地打我吧!只有狠狠地打我一顿,我心中才感到痛快啊!”

婶母道:“谧儿是个聪明孩子,只要知道错了,就一定会改的!”

从此,皇甫谧幡然悔悟,再不逃学了,把精力全部用在了学习上。不料,在他二十岁那年,身患痿痹病,手脚不方便;但在学习上,他却更加用功。他博览百家之言,史书称他:“耽玩典籍,废寝忘食”;时人则称他为“书淫”。

也许正因为他身患痿痹病的缘故,使他对我国古代医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竟写出了《针灸甲乙经》这部惊世之作。

此外,他还是一位著名学者,多有著述,计有《帝王世纪》、《年历》、《高士》、《逸士》、《列女》等传记,还有《玄晏春秋》并重于世。

扁鹊学医

扁鹊,是我国古代医学创始人,生于战国末期的齐国。

其实,扁鹊的真实姓名叫秦越人。相传远古时代有一种神鸟,名叫扁鹊,嘴很尖,不管人们得了什么病,经它一啄,即刻痊愈。因为秦越人医术高明,人们都称他为扁鹊,时间一久,人们竟忘了他的真实姓名。本书所记述的“扁鹊学医”,是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扁鹊出身于平民家庭,幼时聪明,喜欢读书。可是,约在他十一二岁的时候,父母相继去世了。扁鹊为了生存,经乡人介绍,到附近集市上一家客店中当了一名小伙计。在客店中,别看扁鹊只是个十多岁的孩子,干活却十分勤快,待人忠厚,很讨店主喜欢。因为扁鹊手脚勤快,床铺收拾得干净,客人也都愿意来这里落脚住店。

有一天,店中一位客人腿上生疮,痛得头上直冒汗。当时人们都信巫医,扁鹊奉店主之命,急忙帮着请来。这巫医在病人房中折腾了一番,拿出了几包“仙药”,要了钱,便走了。巫医走后,扁鹊给病人生疮的地方上了“仙药”,病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更加重了,痛得时而满床打滚,时而捶胸顿足。整个客店的人听到后,几乎都跑了过来。有的上前按住脚,有的按住手,扁鹊更是急得嚎啕大哭。

正在这时,有一位上了年纪的客人,叫长桑君,走到病人床边说:“不要着急,让我来看看!”说着,他便揭开了病人的被子,一看大惊失色,急忙问扁鹊:“疮已感染溃烂,全身中毒红肿,他吃什么了没有?”

扁鹊边哭边说:“刚才巫医看过了,让我给病人疮上撒了一包‘仙药’,不到一个时辰,就变成了这个样子!”扁鹊说着将剩下的两包“仙药”给了长桑君。

长桑君打开用鼻子一闻,气愤地一下扔在地上说:“这哪是什么仙药,全是用木屑烧成灰,又拌上些土制成的,不中毒才怪呢!”

长桑君说着,急忙回屋,拿来一个小布包,先让病人嚼了几片草叶。几分钟后,病人就安静下来,不叫痛了。然后,长桑君又拿出一把十分锋利的小刀,将病人疮上的脓血放掉,将周围的烂肉刮去。当病人生疮部位露出鲜肉时,长桑君又撒上了一小包药,便用布包了起来。长桑君处理完毕,抹了一把汗,对大家说:“让他休息吧,过几天就会好的。”

第二天,病人身上的红肿消退了,疮口也不痛了;又过了几天,病人的疮便完全好了。大家都称赞长桑君是神医。

从这天起,扁鹊心中一连几天没有平静,因为像巫医害人这样的事已经发生了不少次,有的人甚至被害致死,他恨死了巫医。

这一天,长桑君到渤海郑地行医,又住进了这个店中,扁鹊难过地对长桑君说:“自您上次走后,附近村里又被巫医医死了三个人,可惨了。世上多几个像您这样的神人多好啊!”

长桑君说:“我哪里是什么神人啊,只不过多学了几年,多实践了几年罢了。”

扁鹊央求说:“您教我学医行不?”

长桑君说:“好啊,等你学好了,这里的人们就不会再去上巫医的当了。不过,学医行医也是很辛苦的事,又要上山采药,又要走村串户,你能受得了吗?”

扁鹊说:“只要能给乡亲们看病,再辛苦我也不怕。”

就这样,扁鹊一边在店中打工,一边跟长桑君学医。店主见了,也很高兴,只要长桑君来了,就少让他干活,使他有更多的时间学习。

扁鹊学习十分刻苦,一有空就把长桑君给他讲的一些医术和中草药的名字、药方,全都一一记下来,并在店主的支持下,常跟长桑君一起上山采药,一块串村诊病。不久,长桑君见他已经掌握了不少病症的诊法,就放手让他试着独立看病、开药,自己在一旁边看边指导,不时提出一些疑难问题让扁鹊思考、回答。

扁鹊在跟随长桑君行医过程中,不仅刻苦好学,而且医德也很好,关心病人疾苦,常常亲自动手给病人熬药、喂药,不嫌脏,不怕累;遇到贫寒家庭,他经常主动提出少收钱或不收钱。每当别人称赞扁鹊的时候,长桑君都从内心感到欣慰:自己没有看错,的确收了个好徒弟。

转眼十多年过去了,扁鹊长到二十多岁,已经成了一个医术高明的大夫。

有一天晚上,长桑君把扁鹊叫到自己的客房中,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从今天起,你就可以正式独立行医了,师傅有事要到远方去,不能再跟着你了。不过你要记住,人类的疾病是不断变化的,药方也要跟着变化。你要想治好一些难病、新症,就需要永远地思考,刻苦地钻研,任何时候都不能满足!”

他说到这里,拿出了一个小红布包,交给扁鹊说:“这是为师一生积累下来的药方,留给你作为参考吧。希望你永远做一个为天下百姓消灾治病的好大夫!”

扁鹊双膝跪地,接过布包,含着满眶泪水说:“师傅,请您放心,我永远不会忘记您的教诲,也一定不会辜负您的希望!”

长桑君走后,再也没有回来。扁鹊也如师傅希望的那样,终于成为一个闻名各诸侯国的神医,他的一些动人故事,至今广为传诵。

张衡和地动仪

张衡,字平子,出生于公元78年,南阳西鄂(今河南南召县南)人。曾以学问博大精深,才华超众,被荐为郎中、太史令,后为河间相。早在一千九百年前,他就以发明浑天仪、候风仪和地动仪而成为世界闻名的天文学家。

常言说“从小看大”。张衡之所以在钻研自然科学的道路上,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为人类做出那么大的贡献,就在于他从小就有勤奋好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张衡的祖父张堪做过蜀郡太守,为官清廉,没给他留下多少财富。加之父亲过早去世,在他的幼年时期,家境就已经败落,主要靠亲戚、朋友们的资助过活。也许正是这种清贫的生活,极大地激发了小张衡刻苦求学的精神。到他十岁那年,他已经熟读了《四书》、《五经》,也喜欢文学,如《诗经》、《楚辞》等。但更能使他产生兴趣的,却是有关自然科学方面的书。故当时就有人称赞他是“焉所不学,亦何不师”,意思是说,没有他不想学的学问,也没有他不想请教的老师。

有一天,他和两个同学进城游玩,看见一个打铁的,每台炉旁虽然都有好几个风箱,但没有人拉,风却很大,把炉火吹得红光闪烁。他想,风是从哪里来的呢?他顺风查看,终于发现铁炉紧靠一条河,名叫白河,人们在河中筑坝拦水,提高水位,使水流变急;急流中有个水轮,被流水冲得转个不停;水轮上有齿轮,连动别的机体,带动一根铁杆,一来一回地拉动风箱。这种用水的力量带动齿轮的神奇情景,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脑海中。

又有一天,他在书馆里读书,发现一本名叫《曷鸟冠子》的诗集上,有四句关于北斗星的话,便好奇地记了下来: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

还是跟奶奶学儿歌的时候,张衡就学会了辨认北斗星。现在细细回味书上关于北斗星的四句话,他忽地悟出,这是北斗星的变化规律:北斗星因季节的变化不停地运转,在不同的季节,斗柄就指着不同的方向。

张衡根据这一发现,绘制了一张图,每逢晴朗的夜晚,他便眼望天空,对照图中所述,仔细观察,从不间断。天长日久,他又发现,北斗星是围绕一个小星转动的,这个小星就叫北极星。北斗星每年转一圈,季节变化一遍,即使在同一个季节里,北斗星的位置也不同。例如早春时北斗指向东北,晚春时则指向东南。由于张衡苦读好学,勤于钻研,到十五岁时,便成了南阳远近闻名的小才子。县令听说他很有学问,要推举他做秀才,被他拒绝了。

公元95年,也就是张衡十七岁那年,为了扩大知识面,他离开家乡,去京都洛阳求学。在那里,他结识了不少有才之士,经常和他们研究天文、历法、数学等,不但使已学知识更加扎实、丰厚,而且又学了不少其他方面的知识。时人称赞他“通五经,贯六艺”,说明他的学问已为社会所承认。

公元111年,张衡经尚书令推荐,被汉安帝任命为太史令,主管天文历法。他为了对天体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决定制造一个天体模型,这就是天球图,把天地的构造和日月星辰的变化都在上面显示出来。正是在这期间,他带人每天数星星,数了东边数西边,数了北边数南边,最后终于有了一个比较精确的数字:中原地区天空星星的总数为二千五百颗,和现代科学研究的结果基本相符。

功夫不负有心人,张衡经过几年的努力,对天球图不断改进,终于在安帝年间制造出世界上第一架利用水力转动、能较准确测定天象的浑天仪,成为世界科学史上的奇迹。又于公元132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可以预测地震方向的地动仪。紧接着,他还发明了观测气象的候风仪。张衡用他超人的智慧和勤奋,在科学领域里为人类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华佗拜师学医

华佗,字元化,东汉末年,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医学家。他发明的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最早的全身麻醉手术药材。他的高超医术,来源于他少年时代锲而不舍的求学精神。

东汉末年,汉室腐败,战争频繁,天下大乱,瘟疫盛行,死亡无数。华佗的父母也被瘟疫吞噬了性命。面对成千上万挣扎在死亡线上的老百姓,华佗痛定思痛,立志学医,决心做一个医术高超的医生,专为天下贫苦百姓治病。

华佗七岁那年的一天,听说远方有一个姓蔡的大夫,医术高明,便决定去拜师学医。他背着行李走了三天三夜,来到蔡医生的家乡。蔡医生收徒得很严格的。为了收到真正具备学医素质的弟子,往往要出一些题目来测试其智力。今天,他见来学医的人众多,便指着家门口的一棵树说:“现在,我想把树上最高枝条上的叶子取下来,一不能用梯子,二不能爬树。想想,谁有法把树叶给我摘下来?”

那些来拜师的学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没有想出好办法来。蔡医生见华佗在这些前来求学的人中,虽然年龄最小,个子最矮,但眼睛最为有神,便笑着问道:“你想到用什么办法了么?”

华佗没有立即回答,而是左瞧瞧,右看看,然后忽地一拍脑袋说:“有了!”他说着,便在墙脚下找到一根绳子,在一头系上一块石头,朝树上最高的一根枝条猛地甩去,套住枝条;接着,再松松绳子,抓住两个绳头,把那最高的枝条压弯下来,摘取了叶子。

蔡医生高兴地称赞他:“好办法!你成功了。”

但蔡医生并没有就此收下他,而是又拉出两只公山羊来,让它们互抵争斗,然后又对前来拜师的人说:“你们谁能一个人把它们拉开?”

众人又觉得无可奈何,一个个低头不语。华佗则不慌不忙,走到那棵树下,拔了两把嫩草,分别放在了两个方向。那两只羊看见草,果然停止了互抵,各自回头吃草去了。

蔡医生指着华佗对大家说:“你们来了这么多人,只有他具备学医的素质。我决定收下他了,你们都回去吧!”

蔡医生收华佗为徒后,并没有立即传授给他医术,甚至连医书也不让他看,而是让他早晨挑水扫院子,上午把草药碾碎,下午煎成汤药,晚上一碗一碗地送给病人去吃。因为来找蔡医生看病的人多,仅送药,每天都要到大半夜才能送完。华佗一干就是七七四十九天,没有叫过一声累,没有偷过一次懒,每次都要亲眼看着前一位病人把药喝掉,才给下一位去送。

到第四十九天的时候,蔡医生把华佗叫到屋中说:“你来了多长时间了?”

华佗回答说:“四十九天。”

蔡医生又问:“这七七四十九天你学会了什么?”华佗说:“每碾一种药,我都要尝尝它的味道;每送一种药,我都要问问病人的患病症状;挑水扫院子,使我懂得了病人必须有一个洁净的环境。学到的东西可多了!”

蔡医生说:“好有心计的孩子!从明天开始,你就可以跟着我诊病了。”

华佗在跟师傅诊病的过程中,注意观看师傅诊断每一个部位的动作,聆听师傅的每一句讲解,记住师傅开药方时对每种药下的药量。诊断回来,又将每天看到的情况详细记录下来,从不敢有一点疏忽。

有一天,蔡医生诊病回来,感到疲劳,华佗立即打来热水,给师傅洗脚。在洗脚的过程中,华佗突然发现,在师傅的身旁放着一本书,上边写着教案二字,便看个不停。

师傅笑着说:“华佗,你不快着洗脚,瞪着眼看什么呢?”

华佗眨了一下眼睛,眼珠滴溜一转说:“我在看那本书,里边一定全是我想学的东西;可能我现在还不能看,如要能看,师傅不早就给我看了?”

蔡医生笑着说:“真是个小鬼头,快拿去看吧,脚我自己洗就行。”

华佗一听,兴奋极了,拿起教案一蹦一跳地走了。

一晃年余过去了。这天,蔡医生把华佗叫到书房,把柜子打开,华佗一看,不由得惊呼一声:“啊,全是书!”

蔡医生说:“这是我几十年行医中搜集到的全部医学书,你可以看了。”

这一来,华佗真是如鱼得水,白天看病,夜晚看书,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医术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

五年后,蔡医生又把华佗叫到屋中说:“孩子,你出师了。不过,千万要记住,你的一举一动,都和病人的性命有干系,师傅希望你成为一个群众信得过的好医生。”

华佗跪在地上说:“我一定牢记师傅的教诲!”

从此,华佗便单独行医去了。

他走遍大江南北,涉足黄淮两岸;他曾在茅屋为老妇亲煎汤药,他也曾为小儿通便引尿;他曾在途中为行人开膛破肚做手术,也曾为三国名将关羽刮骨疗毒。

为关羽刮骨疗毒,是他高超医术的一个杰作。相传关羽领兵攻打樊城,右臂被曹操部下的弓弩手射中一箭。关羽回寨后,将箭拔了下来;不料,由于箭有剧毒,关羽的右臂立时肿了起来。华佗听到消息,急忙从江东驾小船过来为关羽治疗。关羽一面和马良下棋,一边伸出胳膊,让华佗医治。华佗用刀剥开皮肉,露出骨头,见骨已发青,便用刀去刮。沙沙的刮骨声,使在场的人都听得毛骨悚然,失色掩面,关羽却毫不在乎,照样下棋。

等华佗刮完毒,敷上药,缝合完毕,关羽的胳膊竟立即消了肿。关羽起身朗声笑道:“先生真是神医啊!”于是,“神医华佗”的雅号不胫而走,传遍了天下。

张仲景弃仕从医

张仲景,名机,字仲景,南阳郡涅阳县(今河南邓县东北)人,是我国古代与华佗齐名的又一位杰出的医学家。华佗擅长的是外科手术,而张仲景则专攻内科,尤其对伤寒病最有研究。他的著作《伤寒论》和《金匮要略》,近两千年来,一直被医学界视为珍宝。

张仲景小的时候就很爱学习。他喜欢读《诗经》、《论语》,也喜欢读《史记》、《汉书》等史书。他读史书的时候,虽只有七八岁,但爱憎分明。对那些危害百姓的贪官污吏,他深恶痛绝。他佩服汉初北海太守朱邑和勃海太守龚遂那样的官员,不仅饱有才学,且政绩卓著,更重要的是关心民众,爱护百姓;在他们的管辖范围内,没有吃不饱穿不暖的。为此,张仲景发愤读书,目的就是想做一个受人民群众欢迎的官,铲除危害百姓的盗贼,惩治欺压乡里的劣绅,使家乡父老都过上安宁太平的好日子。他为了激励自己,还特地找人画了朱邑和龚遂的像,挂在自己房间的墙壁中央。

不久,他的家乡发生了瘟疫,仅他那个村子,在两年间就有三分之一的人被夺去了生命。就是在此期间,他发现一些人生病而亡,没钱医治是个原因,但更多的人却是由于迷信巫师而断送了性命。

为和巫师做斗争,他放弃读书求仕的道路,立志改学医术。他听说同郡有个叫张伯祖的大夫,虽说不是扁鹊再世,却也医术高明,为成千上万的病人解除了痛苦,便前去拜师学医。

张伯祖早就听说同郡有个张仲景,以博学有志闻名乡里,今见他前来拜师学医,感到惊讶,便问他道:“听说你早就立志以朱邑、龚遂为榜样,为何今又弃仕学医?”

张仲景愤然说:“现在的大小官员,多有追逐名利,谁管民众的疾苦?而真正有才学,想为百姓做点事的,如果不会阿谀奉承,又有几个能做得上官的?所以我想来想去,还是像您一样,用自己的医术直接治病救人,才是最实际的。况且,现在百姓信巫不信医,白白送了性命;我一定要学好医术,让百姓信医不信巫。”

张伯祖听了,感到一个年仅十二岁的孩子,能说出这样一番话来,的确难能可贵,遂决定收他为徒。

张仲景从医后,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学习废寝忘食,一丝不苟,医术提高很快,两年后便能初步独立治病下药了。

有一天,比他来得早的几位师兄对他说:“仲景,师傅病倒了,让你快去!”张仲景闻言,心急火燎地来到师傅房中,见师傅躺在床上,已经处于昏迷状态,急忙上前诊脉。他足足诊了半个时辰,也没有发现异常情况,便对和他一同进来的师兄说:“师傅一切正常,怎么会昏迷不醒呢?”

众人又推大师兄诊脉,大师兄哆哆嗦嗦地诊断后说:“表面看来正常,但仍有细微的变化,这大概……也许……,我一时也很难说清楚是什么病。”

众人又推举二师兄诊断,二师兄战战兢兢地诊断了一番说:“大师兄说的有道理,我也认为正常中有些不正常……”

张仲景以为自己诊断失误,又认真地再次为师傅诊脉,这次约诊了一个时辰,张仲景一动不动,全神贯注,然后坚定地说:“我仍然断定一切正常。”

众人说:“那师傅为什么会昏迷不醒呢?”

张仲景说:“师傅不是昏迷,可能是疲劳过度,睡得深了一些。”

张仲景的话音刚落,师傅竟忽地睁开眼坐了起来,笑着对张仲景说:“孩子,从今天起,你出师了,可以回去单独行医了!”

张仲景高兴地笑了,他的那两位师兄都羞愧地低下了头。

张仲景回乡后,风里来,雨里去,有求必应,一心投入到为百姓治病解忧中,这年,他才十六岁。

可是不久,汉灵帝即位,听说张仲景饱读史书,才多识广,便选他出来做官,一直做到长沙太守。他在为官过程中,经常微服私访,体察民情;办案中不畏权贵,清正廉洁。同时他还兼为群众治病,深受百姓欢迎。

汉献帝建安年间,瘟疫再次流行。当他听说家乡父老死亡严重的消息后,第二天便毅然辞去了官职,火速回到南阳,投入到同瘟疫的斗争中。

张仲景在长期的行医实践中,边治病边总结,终于整理出了一整天关于伤寒病的病理、诊断、治疗、用药等方面的宝贵经验和理论。为了让后人更好地为百姓治病,他把终生所得著述成书,这就是流传至今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伟大的医学经典。

徐光启从小爱科学

徐光启,字子先,出生于公元1562年,上海人。初为进士,官至宰相,曾在意大利学习天文、历算、火器,尽通其术;遍习兵机、屯田、水利诸书。他是我国近代科学的先驱,古代著名的科学家。

徐光启之所以成为一个精通多门科学知识的科学家,还要从他小的时候说起。

徐光启出身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他的父亲叫徐思诚,虽然读过不少经书,但因屡试不中,只好以种田、种菜为生计;他的祖母和母亲为了能使家中经济宽裕些,常年不分寒暑,早起晚睡,纺线织布。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他父母见儿子生得聪明伶俐,才思敏捷,仍然省吃俭用,挤出钱来,把徐光启送到村中的一所私塾中读书,希望他能有所造就,光宗耀祖。徐光启深知父母的钱来之不易,读起书来刻苦勤奋,很是认真。课堂听讲,他全神贯注,善于提出问题;课间休息,别的孩子都出去玩了,他依然伏案而读;下学回家,他尽可能地帮助父亲下地干活,但到了晚上他便要挑灯夜读,常常通宵达旦。为了多掌握一些知识,他给自己规定,无论白天学习多紧,干活多累,晚上也要读完两千字的文章才去睡觉。

父亲徐思诚见徐光启年少有志,读书刻苦,心中十分高兴,不但不再让他下地帮助干活,而且因为自己过去读过不少经书,便抓紧一切时间对其进行引导,他要把自己的平生所学全部传授给儿子。祖母尹氏是大家闺秀,善于诗歌、辞赋。她从徐光启会说话的时候,就教他识字背诗;现见孙儿读书专心,聪明灵秀,便把自己在兵荒马乱的时候也不舍得丢的藏书,如《楚辞》、《汉赋》、《唐诗》、《宋词》等,全部拿了出来,意味深长地对孙儿说:“你高祖一生只考了个秀才;你曾祖时,家道中落,读书未成,以务农为生;你祖父弃农经商,家中渐渐富有,可不到四十岁就去世了;到了你父亲这一辈,我专心供他读书,却因天灾兵祸,赋税繁重,安不下心来,结果屡试不中,也只好中途弃学种田了。现在全看你了,只要你能读书成才,光耀门庭,咱们家无论多么困难,也要全力以赴地供你读书,祖母我就是累死也高兴啊!”

在父亲的直接帮助下,在祖母的亲切教导下,徐光启进一步激发了刻苦读书的自觉性。因此,到他八九岁的时候,不但通读了《六经》,而且文章、辞赋都写得很好,成了远近闻名的小神童。后来,在一件偶然的事情中,他又喜欢上了自然科学。

有一天,徐光启放学回家,路过一块棉花地,见一位老爷爷把棉株上好端端的嫩芽都掐掉了,他感到非常奇怪,便上去询问。老人告诉他,现在已到秋季,再长嫩芽,即使生出棉桃来,因为生长期短,也结不出棉花来,而且还要消耗掉不少养分;如果把它掐掉,节省下的养分可以使那些已经成形的棉桃长得更好。

老人见徐光启眼睛放光,听得入神,又说:“孩子,这就叫科学,是一种动脑子的学问。”

在平时读经书的过程中,徐光启已经读过华佗用中草药治病,张衡发明浑天仪,以及王恂、郭守敬、许衡联合修订《授时历》的故事,但“科学”两个字的印象,却从来没像今天这样深。

徐光启回到家中,立即来到自家的棉花地里,也学着老人那样,把棉株上新长出来的嫩芽全部掐掉了。他父亲看到,立即上前一把将他拉住,大骂道:“败家子,你疯啦?那么好的嫩芽你为什么要掐掉,难道你是读书读呆了不成?”

徐光启则不慌不忙地说:“请父亲息怒。我这样做自有道理,待我把话说完,你再责骂不迟!”

于是,他便把种棉老人的话对父亲说了一遍。徐思诚也曾是个读书人,思想并不那么僵化,他见徐光启说的有道理,便怒火顿消,和徐光启一同动手,把新长出的嫩芽全部掐掉了。到了收获时,徐光启家中的棉花,比往年取得了更好的收成。

公元1604年,徐光启考中进士,走上仕途。此后,结识了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和他探讨天文、地理、数学方面的知识,受益匪浅;后又翻译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大有收获。由于他虚心好学,不久便写出了《测量法义》、《测量异同》、《勾股义》三部著作,对我国后来数学和测量学的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此外,他还利用有病在家休养的机会种小试验田,试种外来作物;成功后,将操作方法写成书,推广农业技术。他康复回京复职后,用了五年的时间,修成《崇祯历书》,计一百三十七卷;又根据自己对农业科学的多年实践和研究,写出《农政全书》,共六十卷,包括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树艺、蚕桑、牧养等十二目。在这部书中,徐光启仅引用文献资料就达二百五十种。这是我国古代农业科学史上最完备的一部总结性的杰作,也是徐光启毕生最主要的代表作之一。

千古奇人徐霞客

在中国古代科学史上,明代后期是个群星灿烂的时代。除了李时珍、徐光启之外,还出现了一位用毕生精力考察研究祖国山川的伟大地理学家,他就是被称为千古奇人的徐霞客。

徐霞客献身于考察祖国山河的宏大志向,是从他小时候就开始树立的。

公元1586年,在南直隶(今江苏、安徽两省)江阴(今江苏省江阴县)南旸岐村的一个徐姓书香门第,出生了一个婴儿,他名叫弘祖,字振之,号霞客。他在父母的影响下,从两三岁开始,便已见聪慧颖敏,而且好读诗书。他的父亲叫徐有勉,因不愿做官而专攻经书,是当地一位很有名气的学者。徐有勉见儿子那么幼小就知道用心读书,心中当然异常高兴,便经常抽出时间,有意识地对他进行辅导。因此,当徐霞客六岁被送到学校读书的时候,便已读完了《诗经》、《孝经》和《论语》。

徐霞客在学校里,仍然主学四书五经。由于刻苦认真,又有学经书的基础,他学得特别快,往往别的学生三天五天学会的内容,他只用一天的时间就学会了。因此,他一直是学校的佼佼者,老师经常表扬他,偏爱他,周围的人也都夸他是个有志向的孩子。

他每天从学校回来,在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作业后,便一头扎在父亲的书房中翻书看。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他对历史、地理、游记和地方志一类的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只要一看到这方面的书,不管是多么大的部头,他都想一口气看完,常常忘了吃饭和睡觉。

有一天,他在书房看书看得入了迷,母亲几次喊他吃饭,他都没有听见,父亲便又去叫他。父亲一进书房,看到徐霞客一边看书,一边在笑。父亲觉得奇怪,不由问道:“看的什么书,这么高兴?”

他说:“有位古代学者认为,天下有九州,能去其八,地上有五岳,能去其四,就很了不起了。其实,这有什么了不起?我长大后,一定要足踏九州,手攀五岳!”

父亲一听不对劲,便拿过他面前的书一看,竟是一本游记方面的书,便责备他说:“你现在正是学知识长才干的时候,应该一心一意地学习经书,怎么看起这些书来了?”

徐霞客不服气地说:“看这些书有什么不好?也可以开眼界,长知识呀!况且,我的作业已经做完了。”

父亲耐心地对他解释说:“这些书可以看,但不是时候,等将来长大了,功成名就以后,随便看,可现在不行。你以为做完作业就算完事了吗?还差得远着哩!孩子,你要记住,知识无止境,什么时候都不能满足啊!”

徐霞客听了,只好点点头。

虽然如此,徐霞客并没有放弃他的爱好,只不过改变方法罢了。他常常上面摆着的是“四书”、“五经”,但在下面压的却是有关历史、地理、游记方面的书。就是靠这种方法,徐霞客在通读“四书”、“五经”的同时,得到了不少地理方面的知识。

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徐霞客不是死读书,而是像他读经书那样,一边读,一边思考,常常提出些问题。他发现,过去的地理书,对中原地区叙述得比较详细,也很清楚;一写到边远地区的山川河流,大都是沿袭前人的说法,甚至把不相关的事情也附会进去。这样一代一代陈陈相因,竟变成了固定不变的看法;可是这些说法究竟对不对?符合不符合实际?却没有人去考证。

有一天,他向老师请教完经书中的问题后又提出了这些疑问。

老师听后大为惊奇。老师感到,徐霞客提出的这些问题,一些专家学者,包括自己,都曾在讲述这方面的知识时,产生过类似的疑问,但谁也没有像徐霞客这样系统地提出过。他感到,这孩子的思维非同凡响,如果坚持下去,很有可能要成为这方面的专家。

随后,老师把自己的想法说给了徐霞客的父亲听。父亲听了也大为惊奇。他过去总认为徐霞客看这方面的书是看着玩,却根本没想到他对这方面的问题看得这么深,这么细。于是,父亲便对老师谈起了徐霞客曾对他说过“要足踏九州,手攀五岳”的话。

老师大为感慨地说:“看来这孩子有志祖国山河的研究,真是人小志大啊!”

父亲很是高兴,不但不再禁止他看历史、地理方面的书,还到处购买介绍旅行家的书供他阅读,有意识地在这方面对他加强培养。

徐霞客的家乡江阴濒临长江,他天天都能看到宽阔的江面上滔滔的巨浪一泻千里的气势,推动着滚滚的江水向东奔流而去;每当这时,他都觉得随着汹涌的波涛,自己身上的热血也已经沸腾起来。

有一天,这位好动脑子的少年,望着那滔滔不绝的江水,却对长江的发源地产生了疑问。他想道,自古以来,那本被奉为地理学经典的《禹贡》说:“岷山导江。”这意思是说,长江的发源地,是地处四川甘肃交界处的岷山。若果真这样,长江就应比黄河短;但是,以长江的水势之猛,流量之大进行分析,它的流程怎么会比黄河短呢?黄河、长江,究竟谁长谁短?

徐霞客决心长大后亲自去做一番考察。这时,他才是一个十四岁的少年。

徐霞客像他的父亲一样,虽然通晓经书、诗词,却无意于功名,他要把自己的毕生精力献给考察祖国山河的宏伟事业。

在徐霞客十八岁那年,他父亲去世,但在母亲的支持鼓励下,他仍踏上了考察祖国山河的征途。

他先游览了离家不远的太湖,登上东西洞庭山,然后去珞迦山、天台山、雁荡山,接着到了古都南京,又攀百岳山、黄山,转而又南下福建,爬上了武夷山。

徐霞客自1607年游太湖开始,到1640年从云南抱病回家为止,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包括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十六个省、区,总计三十四年,写出了一部近七十万字、震惊于世的游记巨著《徐霞客游记》。

叶天士拜师成神医

叶天士是清朝著名的医学家,也是我国猩红热病的最早发现者和治愈者。

他的医术之所以高明,就在于他永不满足,时时求教。只要他听说某位医生善治什么病,便千方百计地前去拜师。据说,在他一生中,仅正式拜过师的,就有十七位之多,从而使他采诸家之长,补自身之短,医术不断得到提高,被世人誉为“神医”。

本文所述的“化名拜师”,就是他最初拜师求教的故事。

叶天士,名桂,字天士,号香岩,江苏吴县人。公元1667年出生在一个医学世家,他的祖父、父亲,都是当地很有名的医生。

在祖父和父亲的影响下,他自幼喜读医学书籍。可是他的父亲却硬要他读经书,以便将来考个一官半职,也好光耀门庭。叶天士犟不过父亲,又不愿放弃自己的爱好,只好把经书放在医书的上边,表面上读经书,暗地里看医书。由于他总怕父亲发现他私下看医书,心中不踏实,所以,既没有读好经书,也没有读好医书。后来,这件事被他的祖父发现了,便和他的父亲商议说:“将来能做官固然好,但我们祖传的医学也不能丢,还是不要强他所难,弄得一事无成吧!”商议结果,叶天士白天以主要精力读经书,晚上则读医书。

小天士解放了思想,不但读医书认真,对经书学习也很刻苦。他从七岁去私塾读书,两年后,在班里就成了佼佼者;而在医学方面,他先后读完了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和隋唐时期孙思邈的《千金翼方》;在祖父和父亲为人治病的时候,只要他在家,必然现场观察,而且常常是从看五官、切经脉,直到开药方、配药,跟踪全过程。时间一久,他便积累了不少医学知识。

公元1681年,叶天士的父亲去世,他在祖父和父亲门人的鼓励下,毅然放弃读书,鼓起勇气,正式挂牌行起医来。这年,他才十四岁。

叶天士挂牌行医后,在祖父及父亲门人的支持下,学习更加刻苦,看病十分仔细。往往为了一个病人,他在开处方之后,进行跟踪治疗,对药量的多少、药效的反应,不断摸索、探讨。一年后,凡经他看过的病人,痊愈者十之八九,当地人们都称赞他的医术超过了他的父亲,他的名气越来越大。到他十六岁的时候,已经成了闻名江南的名医了。

有一天,有一个在苏州做生意的江西人,患了风寒症,上门求他治疗。叶天士看过后,给了他两服药就治好了;但就在这时,那商人偶尔咳嗽了两声,叶天士听了感到吃惊,便看了看他的舌苔,切了脉,十分同情地对他说:“你患有肺病,现在已到了晚期,我才疏学浅,无法医治,希望你赶快回去,迅速寻求高人医治,否则就迟了,就是神医也无能为力了。”

那商人知道叶天士很有名望,说话不会错,便失魂落魄地回到店铺,把商品削价处理掉,简单收拾了一下行装,便起程赶回江西。

那商人一边赶路,一边寻医治病。但是,一个个医生看过后,均摇头叹息,束手无策。

且说这一日,那商人带着绝望的神态来到镇江,路过金山寺,忽有一位老和尚对他说:“请问施主,我看你身有重病,为何还在此闲逛,快快求医治病去吧!”

那商人听了,长叹一声说:“师傅说得不错,我患的是肺病,已到晚期,一路上寻求高明,都说不可救药了!”

那老和尚听了,随便找了个地方,让那商人坐下,一边切脉,一边问道:“最初是谁给你看的?”

商人说:“江南名医叶天士。”

老和尚又说:“叶天士诊断果然不差,你的病的确已经到了晚期。这在一般人说来,确实无可救药,可就脉相而言,由于你的身体素质好,可能还是有救的。”

那商人闻言,扑通跪在地上说:“我家有妻儿老小,万望师傅救我性命!”

老和尚便开了个方子,交给他说:“现在正值八九月份,生梨已经上市,你买上两筐,带在身边,口干了吃,肚子饿了也吃。等你回到家中,梨也就吃个差不多了,然后再按此方,吃上几服药就没事了。”

那商人按着老和尚的方法做后,过了不久,病就好了。然后,他在去金山寺向老和尚表示感谢的同时,又专程来到苏州,感谢叶天士的提醒。

叶天士知道后,立即让人把牌子暂时收起,背起药箱,隐姓埋名,步行数百里来到金山寺,请老和尚收他为徒。老和尚见他求学心切,拜师心诚,便同意收他为徒。

三年后,老和尚终于弄清了叶天士的身分,再不敢和他以师徒相称;可叶天士却一直尊称老和尚为师傅。老和尚深被叶天士的虚心好学精神所感动,随后把自己一生的经验和秘方,全部传授给了他。

制造机器人的高中生

2000年9月2日下午,广西北海机场出口处,北海中学的校长叶翠微带领几位副校长和3位手捧鲜花的女学生,迎接一位从北京飞来的英俊少年——苏茂,他是北海中学高三(4)班学生。几天前,他携带自己独立设计和制作的“数字比例无线电遥控机器人”进京,参加“长江小小科学家”大奖赛,一路过关斩将,夺得二等奖和6万元奖金。此前二十几天,他曾携带这个机器人到安徽合肥,参加第十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夺得了“发明创造比赛”一等奖和“英特尔少年英才奖”。以上3项大奖,都是广西青少年在全国性的青少年科技大赛中夺得的最高奖项。

苏茂出生于北海市区一个普通市民家庭。从幼时起,就特别喜爱电动玩具,每次大人带他进商场,走到电动玩具专柜就不肯走了,一双大眼睛瞪得圆溜溜的,露出垂涎三尺的神色,隔着玻璃把柜里的电动玩具一个个地细看个遍。若是大人开恩给买一个,他会高兴得一蹦三跳,对到手的电动玩具视若珍宝。

为了买玩具,苏茂把平时得的压岁钱零花钱,一角两角地积攒起来,买小电动车、小电动船、小电动木偶人、小电动动物等电动玩具。

苏茂玩电动玩具和别的孩子不大一样,别的孩子玩玩就厌了,再好的玩具玩不了几天就扔在一边,苏茂不论玩什么电动玩具,都会玩得着了迷。一边玩,一边还捉摸这些电动玩具为什么会动。为看个究竟,他将每一个电动玩具大卸八块,再一个零件一个零件地组装回去。

对酷爱电动玩具的苏茂来说,靠有限的零花钱买电动玩具当然过不了瘾,他便想到了自己动手做。爷爷是他做玩具的启蒙老师,这位与大海中的风浪搏斗了半个世纪的老渔民虽然没有文化,却有一双灵巧的手,会做木工活,还无师自通地会修理普通的家用电器。爷爷教苏茂将吃剩下的芒果核和一根细绳子做出了一个手动陀螺,一拉绳子便会旋转,这是当地渔民的孩子常玩的自制玩具。苏茂嫌这个手动陀螺太简陋,爷爷又教他做小玩具船,耐心地给他讲解哪里是龙骨,哪里该安放舵和桨。没过多久,苏茂发现爷爷教做的小船只能作摆设,放在水中却不能行走。于是他用木片削一只螺旋桨安装在小船的尾部,再拆下小电动汽车上的电动机,安装在小船上带动螺旋桨,便成了一只能在水里行走的小电动船。

第一次制作电动玩具获得成功,更激发起苏茂的兴趣,又用木板、竹片、泡沫等原材料,制作出了用螺旋桨推动的小电动汽车、电动军舰、电动竞速赛艇和电动木偶人,用橡皮筋作动力的飞机模型、利用自然风力推动的帆船等等。爷爷特别宠爱这个心灵手巧的孙子,在苏茂上小学三年级那年,给他买了一个价值100元的遥控电动汽车,从此把苏茂引入了遥控电动玩具和模型的世界。

苏茂从小就树立起了正确的科学观。从小学一年级起他就订阅了《少年科学画报》、《科幻世界》等科普杂志。进入中学阶段,又订阅了《少年科学》、《中学科技》、《科技辅导员》、《航空知识》、《航空模型》、《舰船知识》、《模型运动与技术》等科普杂志。每期杂志他都从头至尾,认真阅读,然后照着杂志上教的方法,尝试着制作各种电动玩具和模型。看过的杂志,他全部珍藏在自己的小书柜里,以备查阅。若是邮差漏送了一本杂志,他会找遍市里的书报摊,想方设法买来补齐。长期订阅科普杂志,使苏茂在课外学到了许多科技知识,了解最新的科技动态,建立起了正确的科学观,激发起发明创造的欲望和热情。自己动手制作电动玩具、遥控模型,又使苏茂将书本知识付诸实践。随着年龄的增长,苏茂掌握的科技知识越来越丰富,制作出的电动玩具、遥控模型也一个比一个漂亮,一个比一个精美。

苏茂从小就善于处理学校功课和小发明、小制作之间的关系,总是将功课放在第一位,完成了功课再进入自己的小发明、小制作的小天地里去。有时候为专心制作某一个模型影响了学习,他会毅然放下模型去突击学习,待功课赶上去后再接着制作。初二下学期,他因为花了太多的时间去制作遥控模型,期中考试没考好,他马上自觉地收起玩具,一心加倍努力学习,终于在期末考试时考出了好成绩。初三下半学期,为了保证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考上北海市的重点高中北海中学,他将全部电动玩具和遥控模型收了起来,一心一意扑在学校功课上,直到如愿以偿地考入了北海中学,他才将久违了的电动玩具和遥控模型一个个拿出来摆弄。

为了能兼顾学校功课和小发明、小制作,苏茂极其珍惜时间,从小学到中学,他都精确地计算时间,力争不浪费每一分钟,上学既不迟到,也不早到,从家里放下电动玩具和遥控模型,跑步到学校,学校刚刚拉响上课铃。课间休息和课外活动时间,同学们都跑出教室去放松,他依然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读科普书籍。就连上厕所,也是手不释卷。几乎每天晚上,他都要摆弄电动玩具和模型到深夜12点。

苏茂的房间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电动玩具、电动模型、遥控器和零配件,如同一个小电子修理店。小时候玩得残缺不全的电动玩具,他一件也舍不得丢掉,全部装在一只箱子里,他经常从这些旧玩具上拆卸零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组合成新的作品。

苏茂上高中的北海中学,是广西的重点中学,从1999年起,北海中学每年都要举办一次科技节,以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热情。从小执著地热爱科学、追求科学,在科技里勤耕苦耘不辍的苏茂,成为在学校科技节中脱颖而出的科技尖子。

1999年5月,北海中学举办首届科技节,平时有些腼腆、不苟言笑、创造性思维却格外活跃、想象力特别丰富的苏茂正上高一,他也决定参赛。经过一番构思,他打算做一个无线电遥控的小机器人,设想这个机器人能够代替人类在某种恶劣的环境下工作。这是苏茂第一次尝试着做遥控机器人,他花了两个星期的课余时间,几乎每天晚上都苦干到深夜一两点钟,来完成这件对他来说难度最大的作品。他先做出一支长约20公分、具有4个自由度的遥控机械手臂,这支手臂具有人手的一般功能,手臂可以伸缩,手腕可以翻转,手指可以张开来抓取物品。然后,把这支机械手臂装到了一辆无线电遥控小汽车上面,就成为了一个能行走、能工作的遥控机器人。

科技节开幕的当天,苏茂制作的遥控机器人作为最出色的一件作品,令全体评委赞不绝口,将惟一的一个特等奖给了他,而且专门为他的机器人开了一个演示会。演示会在学校的操场举行,全校师生将操场围得水泄不通。苏茂沉着地站在操场中央,手握遥控器,指挥数十米外的机器人前后左右地行走、伸缩手臂、翻动手腕,将主持人放在地上的一枝红玫瑰拾了起来,高高地举起,缓缓地绕场行走一圈,最后停步在给过自己最大帮助的班主任老师面前,将玫瑰花献给了她,老师接过玫瑰花,笑容像玫瑰花一般灿烂,整个操场则欢声雷动,同班同学们为苏茂鼓掌拍红了巴掌,腼腆的苏茂一下子成为学校的科技明星。

2000年4月,北海中学举办第二届科技节,已上高二的苏茂又利用近半年的课余时间,做出了一个“数字比例无线电遥控机器人”参赛。这个机器人比第一个机器人更大,外形更漂亮,功能更完善,同时制作难度也更大。它的手臂约一米长,共有7个自由度,不但能伸缩,还能在水平方向摆动,左右方向转动,上下方向移动,手腕能在有限的空间内到达任何位置,手指能从不同的角度抓取物品,底座是三点轮式的,能灵活自如地朝任何方向行走。这个机器人综合了电子学、力学、机械学等知识,采用铝合金材料做成机械杠架,结构简单,易普及易使用易修理,可通过数字比例无线电遥控器,在数百米范围内控制它,让它模拟人手工作。这个机器人再次夺得了科技节特等奖。演示会上,苏茂先用遥控器指挥机器人拿起一个杯子,从一个水槽里舀出一杯水;又指挥机器人,捡起同学们扔在地上的小纸片;还让机器人行走到同班同学面前,与他们一一握手。观看演示的全校师生再次为苏茂的成功热烈鼓掌和吹呼。5月上旬,苏茂和他的机器人被推荐到南宁参加广西壮族自治区青少年创造发明大赛,夺得了一等奖。

8月初,第十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安徽省合肥市举行,这是国家最高级别的青少年科技大赛,每两年举办一次,由中国科协、国家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全国妇联、共青团中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全国青少年科技领导小组联合主办,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领衔赞助。苏茂和他的“数字比例无线电遥控机器人”被推荐到广西青少年科技发明创造代表队,赴合肥参赛。参赛前,北海中学校长叶翠微对这次大赛十分重视,考虑到苏茂的机器人身上的安装的遥控设备已经陈旧,容易出故障,便批给苏茂6000元专款,让一位老师带着他到广州,买回一套进口的遥控设备替换。大赛中,苏茂遥控机器人从不同的角度准确地抓取一只矿泉水瓶子,赢得了在场的专家学者们的一致赞许,夺得了“发明创造比赛”一等奖和“英特尔少年英才奖”。

8月底,苏茂和他的“数字比例无线电遥控机器人”又被推荐参加在北京举办的“长江小小科学家”大奖赛。这次大奖赛,是由国家教育部和香港李嘉诚基金会主办、中国科协承办的,共有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500多件作品和项目参赛,代表了全国青少年科技发明的最高水平。初评后,只有81件作品和项目进入了终评展示会场,这些作品大部分是近年来在全国性和国际性青少年科技发明比赛中获奖的。作品终评评委由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的27位著名专家教授组成,参赛选手必须经过三道关口:一、写出作品的文字说明,必须说清楚作品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二、作品现场演示;三、设计制作者与全体评委面对面地进行答辩。苏茂和他的机器人顺利地闯过了三关,夺得了二等奖。一等奖是由新疆一位中学生夺得,他因为发现了一个新物种“小花鸟巢篮”而夺冠。

从首都载誉归来的苏茂回到学校,立刻投入了紧张的学习之中。为了参加两次全国性的青少年科技大赛,他比同年级的同学们晚开学一个月,功课已经拉下了一大截。他决心像上初三那年一样,暂时停止科技小发明、小制作,把学习成绩突击上来,力争在高考时考上一所重点大学,学习自己所喜爱的机械专业。

双手摸出人间奇迹

3岁前被摘掉两个眼球的袁靓,生活在黑暗的世界里已经9个年头了,应该说她的人生是不幸的。就是这样的一个不幸的女孩,与她的父母和老师共同创造了多少个人间奇迹:可以弹奏美妙的钢琴曲,说一口流利的英语,成为中国小作家协会第一批会员。最大的奇迹是:2000年6月,出版了20余万字的《袁靓童话集》。多位知名作家和文化名人为此书题词。书的序言中写道:“现有资料表明,在袁靓出书之前,莫说在中国,就是在全球也没有12岁盲童写书出书的事。袁靓这位盲童,硬是用顽强的毅力‘摸’出人间奇迹。”

这50多篇20余万字的童话作品,是袁靓在3年时间里用盲笔“扎”出来的,她的手指有很厚的老茧,经常写得手指红肿疼痛难忍。写出一篇满意的作品,袁靓就用很慢的语速读给父亲听,她的父亲如实记录下来,寄给全国的报刊发表。

袁靓说:“将来我要去美国留学,长大了我要当个大作家。现在呀,好好学习,再写一本童话……”这位生在上海的盲童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1988年11月12日,年过三十的袁德礼、王裕志夫妇开心极了,他们的女儿出生了。给女儿起了个最好听的名字:“袁靓”。当然希望女儿美丽出众,将来美满幸福。

不幸很快就降临到这个家,刚满月的袁靓就被诊断患有视网膜母细胞癌。袁德礼和王裕志夫妇一下子从幸福的顶峰跌进了痛苦的深渊。当3个月的小袁靓被摘除左眼球后,王裕志整天抱着女儿以泪洗面。不懂事的小袁靓并不明白妈妈为什么总是哭,她总是笑着面对妈妈的泪水。

慢慢地,袁德礼王裕志夫妇都能接受了女儿失去左眼的现实,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把女儿抚养成人,不让她再受一点委屈。而恶运又一次向这个家庭袭来了重拳:小袁靓3岁时,医生的诊断让一家人欲哭无泪:“小袁靓必须摘除右眼球,否则性命不保!”王裕志整天抱着小袁靓,两眼直勾勾地看着女儿,好像害怕什么人从她身边抢走一样。袁德礼经过痛苦的思考,做出当时认为是明智的选择:“让女儿一生生活在黑暗中,太痛苦了,她长大了怎么活呀!还不如放弃治疗,让女儿在父母的爱中走完短暂的人生。”人们都说母爱是拒绝理性的,王裕志当时的想法和作法验证了这一点。当时的王裕志不听任何劝告,她只认准一个理:“只要女儿能活,就行!”

最后的结果,是小袁靓自己决定的。一天傍晚,袁德礼王裕志夫妇又一次商量应该怎么办,这一次是当着袁靓的面说的,他们都认为小袁靓太小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可是,奇迹发生了,小袁靓开口了:“妈妈,我要活!不要死!”袁德礼把女儿紧紧抱在怀里,两行热泪淌到了女儿的脸上:“爸爸救你,没有眼睛了也让你活下去!”

就在手术的前一天,袁德礼王裕志夫妇带着小袁靓坐车逛街逛公园,他们要让女儿把世界上的颜色看个够。从第二天起,袁靓的一生都不可能再看到什么了。王裕志用手指着看到的一切告诉女儿:这是红的,那是绿的;这是汽车,那是高楼;这是老虎,那是猴子;这是花儿,那是草……王裕志忍不住在哭,袁德礼表情沉重一言不发,小袁靓则笑着比划着,手术后,小袁靓问妈妈:“天为啥是黑的?为啥看不到妈妈了?”王裕志哭着告诉女儿:“妈妈领着你,黑也不怕!”

小袁靓的天性活泼,虽然没有眼睛,却一点不影响她的活动。在盲童幼儿园里,她是最好动的,也是最爱问问题的。在家里,也总是缠着妈妈问这问那,妈妈答不上来的,就等爸爸回家后问。袁德礼本来是记者,后来下海开公司,当然十分辛苦,回到家已经精疲力尽了。小袁靓并不理会爸爸的怠慢,她缠着爸爸,直到把脑海里所有的问题弄清楚才肯罢休。小袁靓好动,在幼儿园里,在家里,总是手里不离东西,总想把身边的一切拆开弄明白。两条灵活的腿总在运动,当然不时会摔得头破血流,可第二天仍是跑来跑去。

小袁靓看不到任何东西,她总是让妈妈给她讲看到的一切。妈妈讲着,就像她亲眼看到一样,手舞足蹈地跟着又说又笑。

一晃儿,小袁靓6岁了,有一天,她非常认真地对妈妈说:“妈妈,我想上学!院里的小朋友像我这么大应该上学了,为什么不送我上学?”王裕志到处了解,搞明白了小袁靓应该上盲童学校,小袁靓7岁那年,走进了上海盲童学校的大门,开始了她的学习生活。她真正有意义的生活,是从上学开始的。

走进盲校的袁靓,很快就明白了一个道理:“盲人有一双特殊的眼睛——手!用手可以感知这个世界的一切,”有眼睛的孩子用铅笔钢笔写字,没有眼睛的孩子可以用盲笔“扎”字,袁靓“扎”的字很好,这让她很开心。

最让袁靓开心的是上音乐课,老师教他们识谱唱歌,袁靓学得非常投入,她有很好的歌喉。开始学乐器时,袁靓学得更认真了。琵琶、电子琴、钢琴,她都学得很认真。她是不可能看见琴键和音区的,老师教她用手摸,记住距离和发音,袁靓一遍一遍练习,开始时经常摸错键,弹得不成曲调。几个月后,弹得很好了,要知道,几个月的时间里,袁靓的手磨破了,人也瘦了。妈妈看着很心疼,劝她不要太苦了自己,小小年纪的袁靓非常认真地说:“妈妈,我爱听音乐,我要自己给自己听,我不怕苦。”妈妈流泪了,心里发誓:“要给女儿买一架钢琴。”

袁靓曾在《作文世界》上发表过一篇《妈妈是个“小气鬼”》的文章,详细讲了妈妈的种种小气行为:不买新衣服,整天穿着过时的旧衣服,中午饭舍不得吃菜,也不给袁靓花钱,最后她才明白,妈妈省吃俭用,省下钱给她买了架1万多元的钢琴。

家里有了钢琴,袁靓有时间就坐在钢琴前,几个小时几个小时不知疲倦地弹着琴。现在她的钢琴弹得具有专业水平了,每当她弹起最喜爱的《命运交响曲》时,整个身心都融入曲中了。坐在一旁听着听着,就会认为她弹奏的不是乐曲,而是在弹自己的心声和决心。

袁靓说她不想当钢琴家,她弹琴是弹给自己听,因为她喜欢音乐,同时还想证明没有眼睛的她不比有眼睛的孩子差。而学习英语,她确是有明确目标的:“长大了去美国留学。”3年级时,学校开设了英语课,当然是盲文英语。学英语最大障碍是发音,袁靓无法看到老师的口型。我们明眼人学习英语,要看着老师发音时的口型,然后模仿老师的口型发音,经过无数次的纠正,最后才能发出正确的音。而盲人是无法看见老师的发音口型,当然,盲校老师用他们特殊的方式向学生讲着应该用什么口型,学生也都尽力学着,但他们学得真的太艰难了,他们更多的是依赖听磁带。

那时的袁靓有个想法:“长大了要去美国留学!我就要为盲人争这口气!”那时,妈妈给买的小录音机整天不离手,只要有一点时间也要听英语磁带。一个音标一个音标地听,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听,用不同的口型反复校正自己的发音,直到跟磁带上的发音一样为止。袁靓听过的英语磁带全都报废了,因为她听的次数太多了,磁带都磨坏了,只好再买新的。现在,只有12岁才上小学6年级的袁靓,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采访时,我告诉她:“我身边很多朋友的孩子读6年级,他们的英语水平比你低多了。”袁靓自豪地说:“叔叔,我就是要比他们做得好,我只是没有眼睛,其他的都不会比他们差。等去美国留学会做得更好,我要给中国人争光呢!”

袁靓爱读书,可盲文书太少了,依靠广播和录音磁带也满足不了她的读书欲望,爸爸妈妈就只好成为她的眼睛了。爸爸妈妈给她买了许多书,当然许多书是她自己点名要的,《十万个为什么》《安徒生童话集》《伊索寓言》《世界童话名著选》等书,都是通过爸爸读给她的。当然,还有许多历史、地理、动物、植物的知识都是这样学来的。有一段时间,袁靓喜欢让妈妈给她读成语辞典。

读书的兴趣越来越浓,袁靓的作文也越来越好。妈妈给她订的《儿童文学》《少年文艺》等她也很有兴趣。有一次,妈妈正给她读《儿童文学》上的一篇童话故事,袁靓认真地说:“妈妈,我想我编个童话故事不比他们的差,我也要写童话。”妈妈并没有当真,袁靓却当真了。

从那时起,只要周末回到家(袁靓是上海盲校住校生,只有周末才回到家里),袁靓就躲到自己的房间用那只盲文笔“写”呀“写”呀。到吃饭时间也不出来,妈妈走进去看,只见她神情专注地在纸上用心地“扎”着一个个盲文字,妈妈当然看不懂。袁靓说她在做一件大事,做好了再告诉妈妈。那时是1998年年初,妈妈发现袁靓的手都写肿了,可她还在写,怎么劝也没有用。

1998年5月初的一个周末,吃过晚饭,袁靓把自己的大作读给爸爸妈妈听,那是她用几个月的时间写出的几篇童话作品。袁德礼听女儿读自己写的童话,真的很兴奋:“我女儿可以当小作家了。”他给袁靓的作品提了一些建议,袁靓根据自己的理解重新修改了童话作品。又是一个周末,袁靓用很慢的语速读着自己的作品,袁德礼一字不漏地记录着,然后工工整整地抄写在稿纸上,把其中一篇寄给了《少年报》,1998年6月,袁靓的第一篇童话作品《没有胡子的翘翘》发表在《少年报》上,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新民晚报》《文汇报》《儿童文学》等全国有影响的报刊都有袁靓的童话作品发表。1998年年底,袁靓的童话作品《龟兔第三次赛跑》获《解放日报》“昂立杯”童话征文一等奖。袁靓成为了盲童童话作家,一时间在大上海家喻户晓。

袁靓成功了,可这成功的背后,有的是太多的汗水太多的艰辛。袁靓的童话作品,短的几百字,长的几千字,都是用她的那只盲文笔“扎”出来的。平均每个盲文字要“扎”十多下,一千多字的童话作品就得扎一万多下。最累的是修改。我们明眼人写文章,可以在纸上涂来改去,把一切都改好了再重抄写一遍就可以了。而盲人写盲文,每修改一次就得重写一遍。我们可以想象,盲文是“扎”出来的,阅读时是用手摸纸上针眼,如果有“扎”过字的纸上重新“扎”字,那就没法阅读了。袁靓的每一篇童话作品,都得改上几遍,每写一篇手指都被磨破多次。

袁靓写童话的功夫,不仅仅体现在用盲文笔“扎”字的艰难,更难的是她对文中那些动物植物和环境的把握上。袁靓3岁时没有了双眼,在她的记忆中,没有颜色没有形态,有的只是黑暗。明眼少年儿童作文中的大部分事物是来自于自身的观察和体验,就是想象的部分也是有平时眼见的基础。而袁靓,她的头脑中的一切形象都来源于用手摸的感受和根据读书想象出来的。我们知道“盲人摸象”的故事,也就知道了一个盲人不可能靠手摸来明白事物的真相,那袁靓童话作品中描写的一切事物的来源都是书本知识加想象了。

如果说,袁靓童话作品好的构思来源于她的聪明才智的话,那童话作品中描写的那些动物、植物、人类和自然环境就是她学习的结果了。当然她的这种学习也把她的爸爸妈妈累坏了,因为爸爸妈妈是她读书的眼睛。那些关于一切形象的知识,除了少部分是袁靓在学校盲文图书馆里学到的和从磁带上广播中听到的外,大部分是她的爸爸妈妈读给她听的,而她则必须牢牢记住,因为她不能像明眼孩子那样忘记就能翻翻书查查资料。袁靓最喜欢听磁带中的童话故事,她沉浸在音乐、声音、情节的世界里,想象着花草的颜色,想象着可爱的和可憎的动物是什么样子,想象着置于草地、森林、河流、大海中的感觉,想象着高楼大厦的形状……通过这些想象,重新在脑海里想象出这一切形象,把它们写进自己的童话作品中。

2000年年初,袁靓共发表了50多篇共20万字的童话作品。当时有一个上海的记者采访她,袁靓说她渴望出一本童话作品集。这个消息刊出后,大上海的许多人都在盼着这本书出版,当然,许多人也在热心地帮助袁靓。上海市委领导和著名作家叶辛、冯英子、著名企业家蓝先德等都为此做了许多工作,还为袁靓的童话作品集题词作序。2000年6月,上海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了20万字的《袁靓童话集》。当时又一次轰动了上海,许多家长领着孩子手捧着《袁靓童话集》在书店排着队等袁靓签名。

采访时,袁靓告诉记者:“长大了要当个大作家,这可是我几年前的心愿了,相信我能做到。”

每当学校组织捐款给受灾地区时,袁靓就会捐出全部的零用钱。第五届全国残运会召开时,正在排练节目的袁靓把身上所有的钱50元零6角捐了出来,在2000年5月第五届全国残运会闭幕式上,袁靓与著名影星陶虹一起朗诵了袁靓创作的童话诗《战胜厄运的龟兔》,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

2000年10月,袁靓对妈妈说:“我要帮助更多的人,因为帮助我的人太多了。我要帮助比我更需要帮助的人。”

三 人小志大

赵云拜师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人。是三国时期刘备属下一位著名将领,以在当阳长坂坡救阿斗的忠勇行为而扬名,刘备称他“一身都是胆”。历任翊军将军、中护军、征南将军等职,封永昌亭侯。

他小的时候,有一个拜师学艺的故事。

赵云自幼丧父,家中贫寒,无以生计,全靠母亲纺纱织布维持生活。父亲去世前,赵云也读过书,学过字,但他最喜欢的还是舞枪弄棒。每当艺人来到村中表演,他便去看,看会几招,回家就练。每每听说哪个村中有会武术的,他便登门求教,然后自己苦练。久而久之,到他十岁左右的时候,虽然不懂系统的武术套路,但也掌握了不少武功招数。

有一天,他正在门口练习,忽有一位童颜鹤发的老道路过这里,被他那刻苦练武的精神所感动,便停下观看,看到好处,也不由得拍手叫起好来。

这一叫好,赵云便停了下来,他认为老人是个内行,便上前施礼问道:“道长,您会武功吗?如会,就请您教我两招吧!”

老道长见赵云对学武功如饥似渴,便笑着对他道:“孩子,很抱歉,我不会武功。不过,我却认识一位武林高手,你若经他指点,保准能学到天下第一流的武功!”

赵云一听大喜,急问道:“请问道长,这位高人现在何处?我一定前往拜师求教。”

老人说:“离这里很远,你这么小的年龄,怎么能去得了?”

赵云说:“不怕,再远也不怕。我一个月走不到,就走两个月,两个月走不到,就走三个月,直至一年,甚至两年,一直走到为止。”

老人见他决心如此之大,就对他说:“那好,我告诉你,此人就是太行山玄武洞的玄真道长,你就去拜他为师吧!”

赵云听后,立即回到家中告诉了母亲。母亲因他年龄尚小,开始不同意他去。后见他主意已定,再三央求,也就不再阻拦,给他做了些干粮,还让他带上盘缠,便送他上路了。

一路上,赵云风餐露宿,饥了啃干粮,渴了喝泉水,困了睡在破庙里、小路边。鞋子磨破了,脚上起了很多血泡,走路一拐一拐的,他不叫苦,不喊累。不久,干粮吃光了,盘缠花完了,他便沿途乞讨,继续前行。

就这样,经过千辛万苦,赵云一直走了七七四十九天,终于来到了太行山玄武洞。

可是,当他来到玄武洞后,只见洞门大开,却不见人影,急得他高声喊道:“玄真道长,您在哪里?赵云求您收做徒弟来了!”

但是,回答他的,只有山间回响。

赵云此时又饿又累,加之连日奔波,又见没人应声,便在洞门口蹲了下来,准备休息一会儿再说。不料,他这一蹲,竟蹲在山洞门口睡着了。

赵云也不知睡了多长时间,当他醒来的时候,已经躺在洞中的一个床上了。他忽然发现,在他身旁坐着一位道长,正是在自家门口遇到的那位老人,不由得惊喜万分,赶紧下床跪倒在地说:“道长,就请您收我为徒吧!”

玄真道长说:“孩子,你经过千难万险,来到这里,我一定会教你武功的。不过,你先休息几天再说吧!”

赵云着急地说:“师傅,我不累,您现在就教我吧!”

道长见赵云学武心切,不忍再拒绝,便答应了他。

从此,赵云在玄真道长的精心教导下,勤学苦练,从不懈怠。两年后,他终于练就了一身武艺,后来投靠刘备,成了三国时期一位著名的战将。

骆统忍悲别母

骆统,字公绪,出生于公元192年,会稽乌伤(今浙江义乌)人。20岁为乌程相,善理政,常劝孙权尊贤纳士,养民生息。后迁偏将军,封新阳亭侯。

骆统的父亲叫骆骏,字孝远,文韬武略,很有才干。且为人正派,行侠仗义,誉满乡里。为此,他17岁时就被选为郡吏,东汉献帝时封尚书郎,后拜陈相,很受百姓拥护。忍饥救民众

骆统出生在这样一个家庭,耳濡目染,自然养成了刻苦读书的习惯。到五六岁时,便已经知书达理,很得父母喜爱。

但是,在他刚刚年满六岁那年,家中飞来了一场塌天大祸。原来,当时有个叫袁术的人,为东汉南阳太守。因遭曹操、袁绍夹击,率余众退屯寿春(今安徽寿县),割据扬州。公元197年,袁术反汉称帝,遭到天下反对。当时,袁术缺粮,差人向时为陈相的骆骏索取,骆骏不给,袁术便派人将骆骏暗杀了。

骆骏死后,剩下孤儿寡母,处世艰难。骆统的母亲遂将家产暂托一个亲戚看管,自己则带着年仅六岁的骆统改嫁他人,给华歆做了小妾。

骆统随母亲来到华歆家中,因母亲地位低下,处处受到冷落,心情本就不快;又见母亲常常因为疼爱自己而遭受别人的白眼,心中更加难过。一年后,骆统再也不愿连累母亲,更不愿过那种寄人篱下的生活,便于公元200年,告别母亲,回到了会稽乌伤。这年,骆统只有八岁。

骆统回到家中,虽然孤独一人,但他的心情却感到舒畅多了,因为这才是他自己的家。开始,他不会做饭,便拿了粮食请邻人代做。邻人都崇拜他父亲的为人,又见他不愿随母寄人篱下,自己回来过日子,感到他小小年纪很有志气,也乐意帮助他。后来,有一邻人干脆叫他来自己家中吃饭,并且不要他的粮食,但他绝不肯占别人的便宜,照样按月向邻人家交一定数量的口粮。

就在这一年,他的家乡出现了严重的自然灾害,不少地方颗粒未收,很多百姓陷入饥饿之中,靠乞讨维持生命的人到处可见。看到乞讨为生的百姓,骆统就感到像揪心一样地难受。他常常把自己的那份饭菜送给讨饭的人,宁可自己挨饿。

有一天,骆统在家读书读到中午,邻人家便给他送来了饭菜。但是,他刚刚吃了一口,就见一个面黄饥瘦的小姑娘走了进来。她见骆统正在吃饭,便跪在地上哭诉说:“求求你了,大哥哥,我祖母饿昏在门外,求你给她口饭吃,救救她吧!”

骆统一听,急忙端着饭菜来到门外,果见一位老奶奶倒在地上。他立即跪在地上,托起老奶奶的头,往嘴里灌了两口热汤。热汤到了老奶奶肚中,只听咕噜了两声,老奶奶便睁开了眼,坐了起来。骆统大喜,急忙把饭菜分给了她祖孙二人。之后,骆统又从家中拿了些粮食,送给了她们。老奶奶感动得热泪盈眶,说不出话来,一个劲儿地拉着孙女给骆统磕头谢恩。就这样,骆统家中所存下的粮食,不久便被小骆统散光了。

骆统家中缺粮之后,便不到别人家中吃饭去了。为了活命,便挖野菜充饥。邻人们知道了骆统的情况后,都被他舍己救人的精神所感动,纷纷主动周济他。他的母亲和姐姐知道后,也给了他很大支持,以成全他关心百姓的心愿。

周围一些有存粮的人,为骆统的行为所感动,也都纷纷开仓,帮助难民,使当地不少濒于死亡的民众渡过了灾年,保住了性命。骆统的名声也随着他助人的事迹广为流传。

不久,吴侯孙权知道了骆统的事迹,深为他小小年纪便有爱民思想而感动。公元212年,也就是骆统刚刚年满20岁的时候,孙权召骆统到京师,封他为乌程相。骆统做官后更加关心民众,勤于公务,多有建树,终被封为新阳亭侯,成为东吴一代重臣。忍悲别母

骆统的父亲骆骏被袁术派人杀死后,他的母亲改嫁给豪族华歆(后为三国魏国大臣)为妾。他的母亲在华歆家中虽然地位低下,但华歆并没有虐待她们母子。然而骆统从小就是个有志气的孩子,总感到在这里是寄人篱下,做什么都伸不开手脚,没有过去在自己家中那种自由自在的感觉,便产生了回乡独立过活的念头。但母亲却认为他年龄尚小,还不能自己照顾自己,没有同意。

骆统八岁那年,他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父亲生前的几位好友。那几位好友开始也不同意,后见他主意已定,又觉得他很有志气,也就同意了他的想法。他终于准备动身回家了。

这一天,骆统生怕母亲心情难过,没有告诉母亲,就悄悄收拾了行李,离开了华歆的家。他来到十里长亭,与前来送行的父亲生前好友道别后,便坐到车上,催马夫迅速登程。正在这时,他的母亲坐着车赶来了。骆统一见,只好再下来来到母亲面前。母亲上前抱住骆统的头痛哭说:“孩子,难道你非走不可吗?”

骆统没有哭泣,连泪也没有流,只是默默地点了点头。

母亲又哭着问:“你这么小的年龄,连饭也不会做,可怎么过呢?再说,你父临死前把你托付给我,让我一定把你养大成人,我现在这样,已经对不住你死去的父亲了,你如再一走,我即使到阴曹地府,也无脸去见你的父亲了。”

前来送行的人,听了骆统母亲的哭诉,觉着骆统年龄太小,回去一个人过日子实在可怜,也都落下泪来。其中,父亲生前的一位好友从旁插言说:“孩子,你母亲说的不无道理,还是再慎重考虑一下吧!不要意气用事!”

可骆统仍然没有吭声,也没有落泪。

母亲见骆统没有吭声,以为他心中主意有所改变,便更加伤心地哭泣说:“孩子,你再想想看,你走了之后,我可怎么活下去?难道你连母亲也不要了么?”

骆统听了,虽然心如刀绞,但他主意已定,心想:必须快走,否则夜长梦多,再过一会儿,如父亲生前的几位好友再改变了主意,就走不成了。于是,他挣脱开母亲,跪在地上,连磕了三个响头说:“恕孩儿不孝,请母亲保重!”

然后,他站起身来,向前来送行的其他人拱手道:“后会有期!”便跳到车上,对车夫说了声:“起程!”便头也不回地走了。

骆统的母亲哭着、跑着追了一里多路,骆统都没有回头。待车走出二里多路,骆统回头看了看,见母亲没有追来,才“哇”的一声嚎啕大哭起来。

车夫奇怪地问他:“公子,刚才你母亲哭得泪人一般,在场的人都感动得哭了,可你却无动于衷。现在如此大哭,又是为什么呢?”

骆统边哭边说:“母亲舍不得我,已经够伤心的了。我忍泪不落,使她感到我冷酷无情,这样,她也许少为我伤心一些。可她哪里知道我心中的悲伤呢?我是多么舍不得和母亲分开呀!”说完,又大哭起来。

车夫听完此言,心生敬意,也陪着骆统一起流泪。

从此,骆统忍悲别母的故事就传了下来。

鲁肃十五献粮

鲁肃,字子敬,出生于公元172年,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县东南)人。东吴将领。公元208年,曹操率大军南下,企图一举灭吴。他和周瑜主战,反对投降,并积极主张联合刘备,共同抗操,备受孙权信赖,被任命为赞军校尉,协助周瑜大破曹军于赤壁。周瑜死后,鲁肃拜奋武校尉,代周瑜领兵,后拜汉昌太守、偏将军,转横江将军等职。

鲁肃自幼父母双亡,靠祖母抚养成人。他从小性格开朗大方,重义轻财。他的家庭为当地富户,他除利用父亲给他留下的大量财富读书外,经常救济贫困百姓。因此,他的年龄虽然幼小,当地百姓却很看重他。

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天下大乱,汉室惊慌失措,四处派军镇压。这些官兵打不过起义军,却借着镇压起义军之机,到处烧杀抢掠,闹得百姓不得安宁。年仅十二岁的鲁肃挺身而出,主动组织村民练兵习武,保卫家乡,不但多次打败了盗贼的趁火打劫,连官军也不敢随意进村骚扰,由是鲁肃远近闻名。

公元187年,孙策手下大将周瑜,听说东城鲁肃有胆有识,行侠仗义,便带人前来拜访。鲁肃闻报,急忙出迎,热情接待。此时,周瑜也只17岁。他见鲁肃年龄虽然比自己小两岁,但谈论天下大事,却头头是道,很是精辟,大有相见恨晚之意。鲁肃见周瑜年纪不大,已成孙策手下大将,也激发了干一番大事业的决心,遂与周瑜结为知心朋友。

不久,周瑜奉命率人征粮,但民众身处战乱,日子朝不保夕,哪里还有什么余粮?没有粮食,就养不起军队,就对付不了虎视眈眈的曹操,保卫江南就成了一句空话。周瑜万般无奈,只好来向鲁肃求助。

鲁肃笑着对他说:“此乃小事一桩,何不早言?我作为江南一卒,理应竭力相助!”说着,便带领周瑜来到家中后院,指着两个粮仓说:“这是稻米两仓,各存三千余斗,给你一仓不就行了?现在我就派人送去。”

周瑜运粮回到东吴京都,孙权异常高兴,便问怎么这么快就筹集到如此多的粮食。周瑜说:“这些粮食,是鲁肃一人所献。”遂将鲁肃如何少年勇武、胸怀大志的情况说了一遍,并建议请来重用。

孙权听后,高兴地说:“我也早就听说了鲁肃的名字,但只恐徒有虚名,没有在意。既然确如所传,而我又正是用人之际,焉有不用之理?现就由你即刻前往相请吧!”

就这样,鲁肃经过周瑜的推荐,带乡民数百人,来到东吴,投奔了孙权。这年,鲁肃仅十五岁。

裴秀年少称“领袖”

裴秀,字季彦,生于公元224年,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人。他一家三代都为尚书令。其祖父裴茂,是东汉尚书令;他的父亲裴潜,是曹魏朝尚书令;他本人则是西晋武帝司马炎朝尚书令。

裴秀小的时候,虽然聪明过人,勤奋好学,八岁就能写出一手好文章,但在家中却没有地位,不被疼爱。这是因为,他的生母出身微贱,又是裴潜的小老婆,在家中地位低下。当时,社会门第等级观念严重,母亲地位低下,做儿子的地位就可想而知了。所以,裴秀自幼不仅不受宠爱,还常常受到嫡母,即父亲正妻宣氏的歧视。当时,由于他的父亲裴潜在朝为相,一年中难得回家一趟,家中事务全由他的叔父裴徽主持。裴徽也是一个很有名望的人,常有很多人前来拜访,可谓“宾客满堂”。每次宴请客人,嫡母宣氏总是把裴秀当仆人一样使用,命他去端饭送菜,服侍客人。

但裴秀并不以此为耻。因为他知道,能被叔父宴请的人,都不是平常之人,在社会上都有一定的名望。为此,他把接待这些人,当做一个学习的难得机会。在接待过程中,每逢端饭送菜,他都言语谦诚,举止有礼,并借机和客人交谈几句。客人们见他如此虚心好学,都很喜欢他,尊重他,常常是有问必答,从不厌烦。甚至有些客人临走的时候,如果他不在场,还要专门去看看他。他的叔父知道后,很是高兴,便让他和自己一起接待客人。后来,再遇客人来访,其接待规格皆由裴秀自定,需要引见给叔父的,便引见;不需要的,由他自己接待应对。宣氏看到这种情况,感到此儿非同一般,将来必成大器。为今后计,就改变了对裴秀的态度,再也不敢把他当仆人一样使用了。

由于裴秀勤奋好学,谦虚谨慎,在他十多岁的时候,便享有很高的声誉。时人常说“后来领袖有裴秀”,后又简称他为“后进领袖”。在这里“后进”两个字的含义与现在不同,并不是指先进的反面,而是“后来者居上”、“后生可畏”的意思。

裴秀长大后,由渡辽将军毋丘俭推荐给大将军曹爽,初为掾吏,袭父爵清阳亭侯,迁黄门侍郎。曹魏被推翻后,晋武帝任命裴秀为司空。他担任司空职务四年,政绩显著,堪称当世名公,著有《禹贡地域图》留于后世。

公元271年,裴秀去世,时年48年。葬仪非常隆重,谥号为元。

牧羊娃张华成名相

张华,字茂先,西晋一代名相。他出生于公元232年,范阳方城(今河北固安西南)人。其父亲叫张平,当过曹魏朝的渔阳郡守。张华以牧羊为生,自学成才,又以著《鹪鹩赋》出名,受到晋武帝司马炎的重用。历任黄门侍郎、中书令、散骑常侍、度支尚书等职。公元291年,任中书监,加侍中、光禄大夫。

他是怎样从牧羊娃到一代名相的呢?这里也有一段动人的故事。

张华小的时候,父亲张平为渔阳郡守,家中虽不富裕,但供他读书还是没问题的。由于张华聪敏过人,一直是学生中的佼佼者,很受老师的器重。不幸的是,就在他学习日进的时候,他的父亲却因病去世了。这并不富裕的家庭,失去父亲那份微薄收入,顿时陷入了困境。于是,张华不得不含泪离开学校,拿起羊鞭,做了放羊娃,开始以牧羊为生。

他的老师为他退学深感惋惜,且不忍看着他的聪明才智就此埋没,便找到他说:“幼年丧父,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很痛苦的事。但是你聪明过人,不能因此而耽误学业。自古以来,靠自学成才的屡见不鲜,凿壁偷光的匡衡,放猪娃承宫,家中生活都很困难,但他们有志气,不都是自学成才的么?你买不起书,随时可以找我借,有看不明白的,尽管来问,希望你退学而不退志。”

老师的一席话,使张华重新燃起了希望之火,他要自学成才!于是,他一边牧羊,一边坚持读书。放牧时,羊儿在山坡上吃草,他便席地而坐,读书不止。回到家中,他借月光,借雪映,孜孜不倦。买不起书,他去借,借了抄,抄了读,夜以继日。有弄不明白的问题,他便去问老师,拜访名人,非学懂弄通不可。他读书的兴趣也非常广泛,读经典,嚼诗赋,十分精细。对图谶方技、兵家著述,他无所不猎。春去秋来,经过几年的努力,到他十五六岁的时候,不但学识广博,且工于文辞,辞藻华丽。他为人通达事理,胸怀宽广,赢得了乡人的普遍赞赏和器重。

曹魏朝齐王属下有个中书监,名叫刘放,是他的同乡,被他的勤奋好学所感动,也非常欣赏他的志气和才干,不仅在经济上多方帮助他,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

张华的名气在家乡很大,但外界知道的还甚少。自从他著了《鹪鹩赋》后,才一举成名。《鹪鹩赋》,是他寄托个人情怀的作品,其内容大意是:鹪鹩是一只微不足道的小鸟,羽毛不美丽,也没有什么用处,肉也不鲜美,更上不了宴席。它没有力量去欺负同类,同类也不去伤害它,更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鹦鹉虽然能学人说话,但却被关在笼子里,只能“变音声以顺旨”;苍鹰虽然异常凶猛,但也是“鸷而受绁”(鸷,凶猛的意思;绁,拴住之意)。鹪鹩和它们相比,倒是自由一些。当然,要和“弥手天隅”的大鹏相比,却有天壤之距。这就是所谓“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吧。

陈留人阮籍,是魏晋时期很有成就的著名作家,“竹林七贤”之一,是当时很有影响的诗人。当他看了张华的这篇作品后,被他的才气所折服,曾经深有感触地说:“张华真是一个王佐之才啊!”从此,张华的名声便传播开来。

当地郡守鲜于嗣推荐张华为太常博士,同郡人卢钦听说后,向晋武帝推荐,被封为河南尹丞,后迁长史兼中书郎,一步一步地踏上了仕途。

陈寿拜师

陈寿,字承祚,出生于公元233年,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县北)人。他就是我国史学宝库“二十四史”中《三国志》的作者。

晋书说陈寿:“少好学,师事同郡谯周。”意思是说,陈寿小的时候很爱学习,老师就是他的同乡谯周。本文所要叙述的,就是他拜谯周为师过程中的一个故事。

陈寿小时候很聪明,对学习也勤奋刻苦。父亲见他幼而好学,学有成效,还专门为他请了家庭教师。他在年仅十岁的时候,就能写出词句优美而又十分得体的文章来了。到十多岁的时候,便读完了家中所有的藏书,连父亲为他请来的老师,也因无法教他,而主动辞职回家了。

不久,父亲又要为他请一位家庭教师,他没有同意。因为他听说县城西有一位叫谯周的学者,很有学问,便想去拜他为师。父亲说:“听说谯周收弟子条件苛刻,未必肯收你为弟子。”

陈寿道:“我会有办法的。”

于是,陈寿收拾了简单的行李,独自一人步行三十余里,来到了谯周家。

谯周见他个子矮小,身体瘦弱,问道:“你今年几岁了?”陈寿言:“十二岁了。”谯周摇了摇头说:“年龄太小,有什么文化基础?先回去读书,过几年再说吧!”

陈寿一听让他回去,忙说:“先生,我年龄虽小,却早已读完了《诗》、《书》、《礼》和《左氏春秋》,您若不信,可当面测试!”

谯周见陈寿口气虽大,但气色坦然,不像有假,便半信半疑。于是,他从陈寿点名的几种经书中找出了几个比较难的问题,让他回答。没想到陈寿不仅对答如流,且延伸释义,显得知识非常广博。谯周便高兴地收留了他。

谯周精研六经,尤通书礼,还通天文,善辩才,是三国时蜀汉国内的著名学者。陈寿在他手下学习,深感其所授与众不同。自己过去学习中所遇到的困惑,顿时迎刃而解。对于新学的知识,更觉讲授得体,分析精辟,使他觉得十分解渴,越发激起了他刻苦学习的自觉性。谯周见陈寿对于自己所授的知识理解深透,掌握牢固,每次考试,年龄虽最小,成绩却名列榜首,因此,对他特别喜爱。

一晃几年过去,陈寿在学业上把谯周的上百个弟子,远远地抛在了后边。

后来,当陈寿学习毕业时,谯周曾十分激动地对友人说:“昔仲尼弟子三千人,贤者七十二人,而我今日弟子众多,虽然只出了一个陈寿,但我已心满意足。因为就他的才学而言,天下是很少有人能和他相提并论的。”

陈寿毕业后,初事蜀汉,封观阁令史。入晋后,被司空张华举为孝廉,除佐著作郎,出补平阳侯相,后任御史治书。撰魏、蜀、吴《三国志》,凡六十五篇,广受时人称赞。又有著作《古国志》五十篇、《益都耆旧传》十篇、《蜀相诸葛亮集》等。

王昙首重学轻财

王昙首,是东晋丞相王的小儿子。公元401年,王去世。王家前几辈,都是晋朝高官,曾祖王览,曾官拜光禄大夫,属朝廷重臣;祖父王导,为东晋一代名相,一生历仕晋元帝、明帝、成帝三朝,堪称三朝元老;到了王,由于家世显赫,从一开始就受到朝廷重视。孝武帝时,升任尚书右仆射;公元397年任尚书令。如今,一代相国去世,当然轰动京师。皇帝亲下诏书,追赠车骑将军,并赐谥号为献穆。上至王公大臣,下至社会名流,纷纷前来吊唁,丧事十分庄严、隆重、肃穆。

在王家众多弟兄中,王昙首的年龄最小,但在学问上,受父亲的影响最大。他自幼爱读史书,到五六岁时,已经能写出很像样的文章了。

正当他在学问上日飞月进的时候,父亲王撒手而去,这对王昙首的打击非常沉重,连日来,他一直陷入无限的悲哀痛苦之中。

出殡前夕,大哥王弘带着他的弟弟,把以前别人欠王府的所有借据全部取出,当众销毁。并且当场宣布:在此之前,不论何人,所欠王家债务,一笔勾销,永远不必偿还。

对王弘这种重义轻财、宽宏豁达的做法,王昙首从心里佩服。其实,大哥王弘也最喜欢这个小弟弟。平时,父亲官位虽高,学识也深,但在钱财上,却把得很紧。他的弟弟王昙首却不是这样,每有前来借贷的穷困之家,不管父亲借与不借,他总是私下里拿出积攒的压岁钱给予周济。就拿这次烧借据来说,当王弘提出销毁的建议后,众兄弟一时都未表态,只有这个小弟弟当场表示同意,其他兄弟也就不好反对了。

父亲丧事完毕,王家兄弟开始分家产。大哥王弘和众兄弟商议说:“我们年龄大了,都已经成家立业,娶妻生子,可以独立生活了,少分点家产是无所谓的事。但是,弟弟昙首年龄尚小,正在读书,而且还未成家,正是需大量用钱的时候,我的意见是多分给他一些,不知其他兄弟意下如何?”

王昙首平时对各位兄长都很尊重,众兄弟平时也都喜欢他,今见大哥如此一说,岂有不允之理,所以,没有一个不同意的。王昙首听后,却不同意,他说:“正因为各位哥哥都成了家,开支才大,更应该多分一些。我年只八岁,够用的就行了,要那么多财产干什么?所以,我只想取点父亲的遗物留作纪念。另外,我想把父亲的书都留下,其他什么都不要!”

众兄弟仍坚持多分给弟弟一些,而王昙首坚决不要,最后好说歹说,他才同意收下了一小部分财物,而把书全搬走了。

有的兄长私下劝他说:“还是多要点钱财吧,那些书能当吃当喝吗?”王昙首却笑着回答:“有了书,我可以学到知识。有了知识,我就有了治国的本领,懂得了做人的道理。这才是真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无价之宝啊!”

后来,王昙首果然从这些书中,获得了广博的知识,长大后足智多谋,在刘宋王朝中,弃文从武,运筹帷幄,屡立战功,深受宋武帝、宋文帝的尊敬和信赖,成了朝廷重臣。

王昙首身居高位以后,仍然轻财重义,作风廉洁,生活俭朴。他从来不用金玉,家中妇女也不准用金玉做首饰,更不允许以金玉做玩具。他本人一生,除了拿回自己的俸禄和皇帝的赏赐,从不收取别人一分一文礼物。

石勒少年砺志

石勒,字世龙,又名夬(倍),出生于公元274年,上党武乡(今山西省武乡县北)人。他的祖先是匈奴别部羌渠的后裔。祖父耶奕于和父亲乞翼加,都曾为部落小帅。石勒本人,则是十六国时期后赵的开国皇帝。

石勒在少年时期,历经磨难,做过佣工,当过奴隶。而正是这种经历,磨练了他的意志。

据说,石勒出生的那一天,空中有一束白气射入庭院当中,随后,红光满室,石勒呱呱落地。石勒的父亲及家人无不惊异,都认为这是吉祥之兆。这些奇异现象,是石勒成大业以后,后人写史时的牵强附会之词。不过石勒自幼聪敏好学,少年有志,倒是真的。

石勒在四五岁时,便喜欢玩耍弓箭,这自然是我国当时北方少数民族的传统。到六七岁时,他便请求父亲教他骑马射箭,父亲嫌他年龄太小,没有同意。小小年纪的石勒倒有办法,又去求父亲手下的一名士兵教他学习骑射。那士兵无奈,只好带他去练了一天。第二天,那士兵怕被发现受责,不敢再教了,石勒便又找了另一名士兵。就这样,只学了十多天,石勒便单独练习起来。练骑马,摔下来是常事,受点伤也在所难免,他不畏难,仍坚持练下去。等到父亲发现了他的秘密时,再烈性的马,到了他的手中也能被驯服了;弓和箭,也用得比较纯熟了。此时,父亲不但没有责备他,反而高兴地称赞他说:“这孩子如此有志好学,将来必定能成就一番大事业!”

石勒的父亲性情十分粗鲁。他管理方法简单,对部下非打即骂,不少人都离开了他,这使他很伤脑筋。他知道儿子私下里学习骑射时,和属下关系都很好,便干脆让石勒试着代替自己管理。石勒管理部下,办事公道,以理服人,严格要求,赏罚分明,把训练组织得有条不紊,很受部下的信任和尊敬。这时,石勒才十二三岁。

但是好景不长,石勒的父母在这期间相继病逝,他成了孤儿。为了生计,刚满十四岁的石勒不得不跟随本地商人到洛阳去做买卖。

有一天,他在上东门,看见不少拖儿带女的逃荒者,情景十分凄惨,想起自己的处境,不免长嘘短叹。不料这情形被晋太尉王衍看见,他注视了石勒一会儿,回头对随行人员说:“我看这个小胡仔神情和声音都不同寻常,将来恐怕要给天下带来灾难。”于是便派人去抓他。幸好,石勒机警地躲开了。

那以后,石勒为了不饿肚子,又给人做过佣工,在田里干活。

晋惠帝末年,并州刺史司马腾大量捕捉少数民族的百姓,把捉来的人两个一组套在木枷里,卖到山东、河北一带的地主家中去做奴隶。公元294年,石勒一时大意,也被司马腾的人抓了去,被卖给山东茌平人师。

不久,师看出石勒性情倔犟,不仅擅长骑射,还多有智谋,害怕他领头造反,就把他释放了。离开师家,石勒又被乱军抓去。在乱军中,他瞅了个机会,邀集王阳等七人,偷了八匹骏马,逃了出来。这样一支小队伍,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石勒八骑起家”。

不久,石勒的队伍发展到了“十八骏”。公元305年,石勒投奔到起兵反晋的公师藩部下;以后又几经周折,投奔刘渊,被封为安东大将军;刘曜即位后,他被封为赵公。公元319年,石勒自称大单于赵王,建都襄国,史称后赵。公元329年,他攻灭刘曜,于次年即皇帝位,成为后赵的第一位皇帝。

石勒在位期间,基本上统一了中国北方,一度形成和东晋南北对峙的局面。

石勒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优秀的少数民族政治家。

王猛求学

王猛,字景略,汉族,出生于公元325年;北海剧县(今山东寿光东南)人,后来迁居魏都(今河北临漳)。

王猛小的时候很想读书,但由于家境贫寒,不能如愿。他看到别家的孩子背着书包去上学,常常会情不自禁地跟随其后,待人家进了学校,自己才无精打采地回来。

有一天,他跟随一个学生不知不觉竟走到教室的门口,听到老师的教书声,舍不得离开,便聚精会神地听了起来。结果,他被老师发现了。老师出来训斥他说:“你是谁家的孩子?想读书,就拿钱来;没有钱,就赶快走开!”那位老师还讽刺说:“你想学贾逵(东汉著名学者)的隔篱就读么?可惜你不是贾逵,也没那种才分!”那教书先生说着,便蛮横地将王猛赶走了。

王猛受此侮辱,回到家中大哭了一场。父母问他在外边受了什么委屈,他怕父母伤心,也没有说出实情。那些经常被他跟随着上学的学生,几天没有见到他,知道是那天受了教书先生侮辱的缘故,对他很是同情。于是,便有学生主动到他的家中,把读过的一些书借给他。王猛非常高兴,便用这些借来的书,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

王猛八岁那一年,父母不幸相继去世。王猛孑然一身,成了孤儿。在邻人的帮助下,王猛靠贩卖簸箕维持生计。即使这样,他仍然不忘读书。每日卖了钱,除了吃饭,他都积攒下来,全部用来买书。

有一天,王猛到洛阳贩卖簸箕。他一边等候买主,一边读书。有一个人走过来,要买他的簸箕,问他多少钱一只,王猛看书入了迷,买主的问话全没有听到,连头也没有抬。那买簸箕的笑了,便用手去扯他说:“你这小哥是卖簸箕,还是看书呢?”

王猛这才回过神来,笑答道:“二者兼顾,岂不一举两得?”

那人觉得王猛回答得有趣,问了价钱后也不讨价还价,便说:“好吧,你这簸箕我全要了,可惜没带那么多钱来。不过,我的住处离此不远,你随我去取好么?”

王猛见买主既不还价,又是全买,便跟随而去。不料,走了大约两个时辰还未走到,王猛忍不住问道:“客官,你家还有多远?我肚子已经饿了!”

买主说:“不远了,就在前面山中。”

王猛随买主来到大山中,沿着一条小道又走了很远,才看见一所房子。王猛随买主来到门前,买主进去。不一会儿一个人从房中走出来,对他说:“我师傅请你进去谈话。”

王猛随那人来到房中,见有许多学生坐在那里听课。最前面坐着一位老者,鹤发童颜,正在侃侃而谈。王猛认定这是一位大学者,趋步上前便拜。那老者对他说:“你叫王猛吧?走了那么远的路,想必已经饿了,先去后边用饭,吃饱了我有话对你说。”

王猛听了,不由得吃惊。他心中纳闷,这位老者怎么会知道我的名字呢?他左思右想,终于记起了一件事。前些日子,自己在洛阳卖簸箕,有一位老人常常走过来问一问价钱,然后既不还价,也不说买,便笑一笑走开。原来,面前的这位老者,就是在洛阳城里只问价钱的那位老人。

吃过饭,王猛回来再见老者,此时学生们已经散去。王猛很有礼貌地对老者说:“老人家,我记起来了,前些日子,有一位老人常到我的摊前来问问就走,原来就是您呀!”“不错。你小小年纪,竟能一边卖簸箕一边读书,卖了钱,也都积攒起来买书。真是痴心可敬啊!”老人说罢,叫人取来十倍于簸箕的钱,送给他说:“这是你的簸箕钱,拿去吧!”

王猛接过一数,要把多余的钱退给老人:“我这簸箕值不了那么多钱!”

老人把钱又推回说:“孩子,钱不多,剩下的拿回去买书读吧!”

王猛又推辞了一番,见盛情难却,只好接过,高高兴兴地下山回去。

王猛走下山来,没走多远,忽有所悟,赶紧返回山中。他见到老人,跪地便拜,说:“老人家,这钱我不要了,我想拜您为师,留在山中。请收下我吧!”

老人哈哈笑道:“好一个聪明的孩子,我的用意你到底明白了!”

从此,王猛便留在山中,在老人的指导下学习经书,研读兵法,练习拳脚,挥舞刀枪,不管刮风下雨,寒冬酷暑,从不间断。

一晃三年过去了。老人把王猛叫到跟前说:“孩子,你可以下山了。”

王猛恋恋不舍地说:“弟子还想多学几年。”

老人道:“现在时局动乱,英雄辈出,正是用人之时,千万不可错过机会呀!”“不知师傅有何吩咐?”

老人说:“送你一句话:伺机而出,择主而从。”

王猛道:“弟子记住了。”

王猛下山以后,不修边幅,不苟言笑。他穿一件破烂的衣衫,一双露脚的蒲鞋,招来那些浮华子弟阵阵耻笑。有一天,王猛被邺城守备徐统看见。徐统见他虽衣着不雅,但身姿俊伟,洒脱中透出刚毅,气度不凡,便要召他为功曹,但被王猛婉言谢绝了。

不久,东晋大将军桓温入关。王猛曾听说他十分敬重人才,便去拜访。王猛见了桓温,一边和他谈话,一边用手捉虱子,每捉到一个,便放进嘴中,咯嘣一下咬死。旁边将士见状,无不窃笑。桓温开始也瞧不起他,待听过他对时局的精辟分析,遂刮目相看。桓温回东晋前,再三邀请王猛随他到东晋去。王猛想:东晋是高门士族的天下,自己这样的身分,即使有桓温赏识,恐怕也难受到重用。于是,他又推辞了。

此后不久,前秦皇帝苻坚也听到了王猛的大名,于是派吕婆楼去请他。此时,王猛也看准了苻坚是个有作为的皇帝,见人来请,便痛快地答应了。王猛与苻坚相见,一番畅谈,都感到十分投机,大有相见恨晚之意。

苻坚对王猛一直加以重用。王猛初为中书侍郎,不久迁尚书左丞、京兆尹,后又任司隶校尉,加骑都尉,等等。王猛为政期间,外修兵革,内崇儒学,不畏权贵,整肃法治,劝课农桑,为统一北方做出了贡献。公元370年,他率军攻灭前燕,更为前秦安国强兵做出了重大贡献。

公元375年,王猛积劳成疾,患病不起,于当年去世。

苻坚失去王猛,十分悲痛地说:“难道是苍天不让我统一天下么?为什么这么早就把我的王猛夺走了呢?”前秦为了悼念王猛,全国上下致哀三天。

宣文君立志传《周官》

宣文君,女,姓宋,因长大后嫁给一姓韦的男人为妻,故称韦宋氏(我国封建时代的妇女,除了小时候有个小名供父母呼唤外,长大后常常没有名字;出嫁后,就在娘家姓前加上夫家的姓,称为××氏)。史籍未载韦宋氏何方人氏。宣文君是后来她为太学生时,前秦皇帝苻坚赐给她的一个尊号。

宣文君出身于儒学世家,父亲是一位著名的儒学大师。在她刚刚会说话的时候,母亲就教她识字了。宣文君十分聪敏,开始时,每天学五个字;不久,每天学十个字;再后来,每天学一百个字也能记住。父母视她为掌上明珠,十分宠爱。她长到三四岁的时候,便能读经书了。不幸的是,她才六岁时,母亲便因病去世。父亲当时尚年轻,不少人劝其再娶,父亲怕女儿受继母的气,始终没有续弦。

从此,父亲一边躬耕禾田,一边教女儿读书。宣文君小小年纪,不仅勤奋学习,而且对父亲体贴入微。父女俩相依为命,经常一起作文吟诗,倒也其乐融融。

有一天,父亲把她叫到自己房中,神态凝重地说:“孩子,现在是要将一件大事托付给你的时候了。”原来,她家有一部藏书,名叫《周官音义》,被视为宋氏家中的宝贝,世代相传。按说,这种传世家学,应该是传男不传女,以免女儿嫁后流失给外人。她父亲没有儿子,也没有兄弟,几次想传给女儿,把书拿了出来,但最终又悄悄放了回去。宣文君早就想读这本书了,可是父亲不开口,自己也不便提起,因为她毕竟是个女孩。所以,今日听父亲一说“大事”,她便猜出几分,于是神情也严肃起来。

只听父亲接着说:“你可能早就知道,咱们家有一部祖传藏书,书名是《周官音义》。这是我们宋氏家族的看家学问,世代相传。这部书是周公写的,其中详细写有关于经纪典诰、百官品物(指典章制度和礼乐)等方面的知识,非常重要。可是,我既没有兄弟,也没有儿子,只有你这一个女儿。我经过这几年的观察,看出你虽为女孩,但天资聪慧,勤奋好学,是有能力继承和发扬我们宋氏家学的。所以,我现在决定把这部书传授给你,想必你不会辜负我的希望。”

父亲说毕,就把《周官音义》取出,用双手捧着,郑重地交给宣文君。

宣文君闻言,赶紧跪在地上,双手接过书来。她十分认真地说:“请父亲放心,我定要精读此书,以命相护,继承家学。”

这年,宣文君才十二岁。

此后,宣文君在父亲的指导下,废寝忘食,刻苦研读,不久便精通了《周官音义》这门学问。

宣文君长大后,嫁给一个姓韦的人做了妻子;一年后生了个儿子,名叫韦程。因此,宣文君又被人称为韦程母。韦程出生不久,北方兵乱,老百姓拖儿带女,背井离乡,四处逃难。宣文君一家这时也被迫离开家乡。他们先逃到山东,后至冀州(今河北省中南部)。在逃难途中,韦程的父亲病倒了,宣文君便把丈夫和孩子安放在一辆木轮车上,自己推着继续赶路。在这种艰难的情况下,宣文君仍不忘包袱里的那部祖传《周官音义》,白天把它背在背上,晚上把它放在枕下,须臾不离。

逃难来到冀州后,宣文君生病的丈夫终于因无钱医治死去。宣文君强压悲痛,卖掉随带的物品,埋葬了亲人。然后,她抱着儿子,背着祖传的《周官音义》,去胶东投靠同乡富户程安寿。程安寿也是个有学问的人。他见宣文君谈吐不凡,知有家传;又见宣文君的儿子聪明伶俐,相貌伟岸,料他必成大器,于是便将他们母子收留在家中。

宣文君在程安寿家中很勤快。她白天上山砍柴,夜晚教子读书。程安寿很感动,他说:“我见过多少读书人,都是士大夫家中的子弟,没有几个能成才的;而韦宋氏母子,生活如此艰难,却母教子学,锲而不舍,真是难能可贵啊!”

韦程长大后,果然博学多识,被前秦皇帝苻坚选入朝廷,任命为太常,受到器重。

有一天,苻坚到太学去视察,以儒家经典考问太学生,他们都能对答如流。但是,当问到《周官音义》中关于典章制度和礼乐方面的知识时,他们却支支吾吾,没有一个人能答得上来。苻坚心中很不高兴。

这时,有一个叫卢壶的太学生上前禀道:“中原变化多年,学校大多废弛,书传亦多失散。近年来派人四处搜集,总算找到了不少经典。至于《周官音义》,书是找到了,可是没有人能看得懂,又没找到能讲授此书的老师,故这门课程一直空着。不过,我倒是听说,太常韦程的母亲宋氏,家学渊博,从小跟着她的父亲学习《周官音义》,对该书的字音、解释都很精通。这位老人现在已八十多岁了,但仍耳聪目明。所以,我认为,要开这门课程,只有请这位老人家来做老师,除此恐无人能当此任。”

苻坚听了,心中甚喜,将太常韦程找来问及此事,当即决定请韦程母亲来太学任教,讲授《周官音义》。

韦程回答说:“我素知母亲继承祖上家学,知识渊博,尤精《周官音义》,但毕竟年迈体衰,能否传授,还需先听听母亲的意见。”

苻坚听了韦程的回答,同意韦程问过母亲再作安排。

韦程回到家中,将皇帝苻坚的话对母亲讲了。宣文君激动地说:“祖传家学,今日总算可以发扬光大了。”

苻坚知韦程母同意后,即备下重礼派人前往礼聘。鉴于韦程母年迈,苻坚特下诏,准予韦母不必到太学上课,只在家中开设学馆,令太学生一百二十多人上门求教。为表示对韦程母的敬重,苻坚又赐予尊号,曰“宣文君”。

此时,宣文君已八十余岁。她为了使《周官音义》这门学问后继有人,不顾年迈,认真向太学生们解疑答惑。正是宣文君的传授,才使得《周官音义》这门学问能够继续传于后世。

赵隐悲中明志

赵隐,字彦深,生于公元507年,山东平原人,但他后来自称是南阳宛人。他历经北齐六朝,官至宰相,是北朝时很有建树的一代名相。

赵隐的父亲为洛阳县令,在赵隐五岁那年便过早病逝,抛下他和母亲二人。孤儿寡母,甚是凄苦。母亲终日泪水不干,常常在赵隐睡觉以后,呆坐在赵隐的床边,两眼发直。她失去了对生活的信心。一天晚上,母亲照顾赵隐睡下后,又是在赵隐床边呆坐。赵隐并没有睡着,想到母亲的担心,心中阵阵酸楚,闭着的眼中也滚出了豆大的泪珠。母亲正轻轻用手给他擦去,赵隐腾地从被窝中坐起,紧紧抓着母亲的手说:“母亲,不要难过。我今后一定发愤读书,将来干一番大业,重振我们赵家门风。”母亲先是被儿子吓了一跳,听到年仅五岁的儿子说出来这样有志气的话,一下子把他搂在怀中,充满信心地说:“好孩子,母亲一定要把你养大成人!”

赵隐说到做到,不仅用功读书,还挤出时间帮助母亲做些事情。不多久,他便以年少有志闻名乡里。

赵隐十岁那年,名声传到了北魏丞相崔光的耳中。崔光亦幼时家中贫穷,靠昼耕夜读成才。他便把十岁的赵隐召来,经过测试,将他留在了身边。几年后,赵隐在尚书令司马子如府中,有了一个写字的差事。司马子如见他办事认真,便多次举荐。终于,赵隐层层升迁,直至做了北齐的宰相。

太史季少年斥权臣

太史季是齐国庄公时的史官,出身于史官之家,自幼养成了主张正义、正直无私的良好品德。当他怒斥权臣,宁死不说假话,使一向权尊势重的崔杼也奈何不得的时候,还只是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

那是在公元前548年夏季的一天,齐国大臣崔杼为了独揽朝政大权,竟设计让他的妻子去勾引齐国国君庄公。当齐庄公因贪图女色,中计来到他的家中时,不幸被他杀死。尔后崔杼让史官太史伯隐瞒事情的真相,以齐庄公病死的情由记入史册。太史伯忠于职守,不畏权势,坚持安事情的真相将齐庄公死亡的经过记入史册。崔杼认为,按照事情的真相记载使自己太难堪,于是恼羞成怒,便将太史伯杀死了。

在当时,史官是一种世袭的职务。太史伯死后,由他的弟弟太史仲继做史官。崔杼又逼着太史仲按照自己的意思记载齐庄公的死因。太史仲也坚持照实记载,崔杼大怒,又将太史仲杀死。太史仲死后,由他的三弟太史叔继做史官,仍坚持照实记载,结果也被崔杼杀死。

太史叔被杀后,由他最小的弟弟太史季继做史官。崔杼认为,太史季还只是个十二三岁的孩子,肯定不会像他的三位哥哥那样固执,那样不怕死。为了哄骗太史季,崔杼不像以前那样粗暴,而是和颜悦色地问太史季:“你今年多大了?”

太史季说:“一十三岁。”

崔杼说:“才十三岁就做了史官,真是神童之才。早就听说你聪明伶俐,好好干吧,只要你听我的话,保你今后官运亨通。”

太史季一听,明白崔杼的用意,便不卑不亢地说:“我只知道忠于职守,其他一概不知。”

崔杼听了,心想,说不定这个小家伙也和他的三个哥哥一样别扭,便对他恐吓说:“你的三个哥哥因为不按我的意思办事,都被杀死了,如果你也不听话,和他们是一样的下场!”

太史季想到了三位哥哥的惨死,怒火填膺,此时忍无可忍,便把两眼一瞪,对崔杼怒斥说:“我的三位哥哥为坚持正义而死,他们死得光荣,死得其所。他们的死,定会受到后人的称赞、世人的尊敬。今日,我做史官,也和他们一样忠于职守,尊重事实。如果你以为我年纪小就会因怕死而不坚持记载事实真相,那你就大错特错了;如果由于我不屈从你而又要杀我,那就请动手吧!不过你要知道,你杀掉的只是几个史官,你杀不完所有知情的人。他们会一传十,十传百,你是永远也杀不完的,你的罪名也是千秋万代抹不掉的。”

太史季一席话,铿锵有力,字字如石,砸得崔杼二目发直,浑身发抖,恨不能一下子把这个小史官吞进肚子里。但他又一想,就连如此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孩子都不屈服,何况大人们呢?况且,自己杀死齐庄公之事,外边已有所知,又如何能杀得光呢?想到这里,崔杼只好一筹莫展地叹了一声:“咳,如果你硬要如实记载,那就记去吧!”说完,他便垂头丧气地回府了。

小史官太史季的名字,也随着他惊人的才智和胆识而流传后世。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