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之道(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1 07:43:06

点击下载

作者:(美)黄唯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移民之道

移民之道试读:

著译者简介

书英文版作者黄唯,1969年于香港圣保女子中学毕业来美,本在西伊利诺伊大学取得生化学士学位后,于1976年在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水牛城)法学院获得法学博士学位。1978年,黄唯在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市白手起家,只身创办“黄唯律师事务所”。凭借一贯诚恳、认真的法律服务,极高的办案能力和严谨的办案风格,每年接手处理超过4000例移民案件,至今帮助了数以万计的个人及家庭来到美国成为永久居民和公民。2011年成功地为奥巴马总统的姑妈争取到绿卡批准,现在正为奥巴马总统的叔叔申办绿卡中。该事务所在美国国内倍受业界和客户的称赞,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1988年获美国艾利斯岛荣誉勋章(当年唯一华裔得奖人)。该事务所以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市为公司总部,并在全美其他5座城市设有分公司,包括纽约市(纽约州)、芝加哥(伊利诺伊州)、亚特兰大(佐治亚州)、纳什维尔(田纳西州)、哥伦布(俄亥俄州)。

从业近四十年的黄唯除了有资格在上述美国各州开展业务之外,还获得了美国最高法院和巡回上诉法院的行业执照,成为第八地方法院和联邦第六巡回法院的终身会员。多年来在第一线的不懈努力为黄唯赢得了诸多荣誉:她被评为“俄亥俄州超级律师”及“全美最佳律师”;“马丁代尔哈贝尔同行审查评级机构”将其定评为A-V最高级律师;曾任“联邦律师协会”东北地区分会首位亚裔会长;目前身为“全国亚太裔美籍律师协会”移民法委员会联席负责人,并被选入“俄亥俄州女性名人堂”及“俄亥俄州国际名人堂”

黄唯律师热衷教育及医疗公益事业,系美国多所大学、教育及医疗机构的董事会成员,如克利夫兰州立大学、纽约州立大学巴法罗分校法学院等;并受聘于俄亥俄州总检察长办公室作为代表该州各大学的特别顾问,是美国凯斯西储大学移民法律教授、非洲肯尼亚KCA大学荣誉博士,还是中国人民大学律师学院首位美籍华裔客座教授。

黄唯在新泽西州(中波1170)和纽约市(中波1380及1480)分别主持两档电台直播节目,为有相关法律问题的听众答疑解惑。黄唯目前与丈夫和两个孩子居住在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市。

本书编译孙浩,曾先后任职于中国新华通讯社国际部、中国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2002年曾出版个人著作《感受战争》,记录阿富汗世纪之战的前线战地报道历程。目前与妻子及两个孩子居住在美国俄亥俄州,从事国际文化交流及教育等方面的工作。

序言

本书是为所有在美国以外出生的人所写的。不论你正渴望来这到美国,还是已身在美国,获得了合法身份与否。

我曾自问:为何有如此强烈的愿望要完成这本书,以将自己在美国生活四十多年的收获和教训与你分享?原因其实很简单——我自己就是一名移民。来到美国后,是你和你的父辈帮助我创立了事业。没有你们,我今天无法在美国立足。因此,为了回报你们对我的信任,也为了感谢你们多年来让我有机会为你们服务(办理永久居留权即“绿卡”,避免遣送出境,获取美国国籍),我写下了这本书。

也许你的生活不尽如人意,有些理想未能实现。我理解你的失望与难过——在美国打拼多年,却仍未获准永久留美并拿到象征成为美国一员的“绿卡”。我也曾亲身经历了移民美国的种种艰难,特别希望能在别人的移民之路上伸出援手。正是抱着这种质朴的想法,我选择了成为一名移民律师。如今回首四十载,我想写下自己的心得,让更多人受益于我的经验,吸取我的教训。

想想我的人生旅途:一个在香港天主教女校上学的天真女孩儿19岁时便离开故土;在美国读大学期间因为分不清豆瓣和橄榄、曼哈顿酒和樱桃酒而被打工所在的餐厅炒了鱿鱼;而今成为全美知名的移民律师,在五座城市开展业务,为成千上万的外国出生者提供获取和保持在美合法身份的咨询。可以说,我已经实现了自己的美国梦。

很多人会问:美国有那么多问题,例如犯罪率高,种族差异,经济不稳,而中国、印度、俄罗斯等国的崛起正重新构建全球市场的格局,为什么我们还向往美国?我依然坚信,从生活、发展以及事业成功的角度讲,美国还是无人能敌。

对我来说,这一路走来,成功有之,挫折亦有之。失败的婚姻曾一度让我完全丧失了安全感,担心日常小小的开销,哪怕只是买一杯星巴克的咖啡,也会让我最终身无分文,老无所依。至今,每当我买个冰激凌蛋卷,或是一支自动铅笔,还是会习惯性地犹豫一下。尽管我拥有很多的荣誉和头衔,一种无助和身为外来者的感觉驱使着我为所有外国出生者写下这本书。希望仍在召唤与你我一样的人们,美国梦尚存。

但愿此书中的点点滴滴能在那些像我一样的“零代移民”心中引起共鸣(我称自己为“零代移民”,即非美国出生者,我的子女就是“第一代美国人”。当然,我也可以把自己算作第一代移民,而他们属于第二代)。怎样才能有更多的外国出生者在美国的土地上生存和发展,并融入其中,共同创造历史?怎样才能顺从天意,实现自我,让生我养我者自豪呢?

首先,有些事情是大多数外国出生者,至少包括我,永远搞不懂的,比如《纽约客》杂志上刊载的漫画,以及由此联想到的很多美国式玩笑。尽管如此,来美国的外国出生者十之八九深谙生存之道——我们靠苦干有所积蓄,并将一家老小带到美国来过上更好的日子,享受高品质的生活、自由,以及美好的自然环境。同时,我们又难免隐忍内敛,很少表达自己的观点。一般来讲,更加默许对自己或身边不平之事的存在,而就算本应属于我们的权利也很少奋力一争。

千万不要对自己丧失信心!在美国本土以外出生,口音并非纯正,这些都不会注定你在这片土地上不会成功。以下是我总结的在美成功之道二十二条法则:第一条 学会说英文

我知道这样做并不容易,特别是当你为生计所迫,一天要打3份工时。你可以在附近的图书馆报个英语班,或者拜托你的邻居录下一盘英文故事的磁带。在工作时要努力多听,并重复你听到的英文词句。

定下一天学20个新词的目标。确信你学到的是正规的英语,而非俚语或带“F”的字眼。尽量不要说脏话。

请记住,大多数美国妇女不喜欢“宝贝儿”、“亲爱的”、“姑娘”等称呼。如果不确定,干脆就叫“先生”、“小姐”或“女士”。谦虚点儿总比自大强。第二条 善于和人沟通

与土生土长、一辈子说英语的本地人不同,我们来到美国并把她当成自己的新家。但请记住一点,无论对谁来说,清楚地表达自己都是在美国成功的关键。

为什么老板给我加薪,并把我看作和别人不同的一名员工?正是因为我知道如何沟通,并且工作努力。可能我的英语略带口音,但只要我尽职尽责,老板都会满意的。他们是怎么知道我工作优秀的?因为我善于沟通,对本职工作、客户、同事及上司的需要很清楚。尽力把你的想法表达清楚。显示领导才能有两种方式:说和写。你至少应该拥有其中一项技能。第三条 储蓄,纳税,申报年税

在美国,我们申报的收入越高,贷款额度就会越高,对个人信用等级也有帮助。

我们应该学会控制消费,培养节约意识,因为我们在美国大都没有太多亲朋好友,不要期待有人雪中送炭。购买名贵服装和时尚手袋常常物非所值。因为在美国,只要你着装整洁得体,有识之人不会把你看低,而衣着华丽反而容易招人妒忌,这又何必呢?第四条 注重交友

向你身边的人求教。每个人的强项和专长都不同。并非只有坐在教室里才能学到知识。你的很多美国朋友都可以为你讲述有关美国和西方历史、文化以及语言方面的事情,他们认为理所当然的一些东西也许正是你所不知道的,而且可能会让你受益匪浅。

要让美国人知道你和在美国出生的人相比并无孰优孰劣之分。你是一位来自本族文化的使者,有责任加强他们对你的了解。在这个了解的过程中,他们对移民以及外国人的一些误会也许就会慢慢化解。你的英文语法和拼写可能比较弱,但请用行动证明你并不比土生土长的美国人缺乏智慧和竞争力。第五条 尽量微笑,知恩图报,别忘记写上一个表示感谢的卡片。无时无刻都要彬彬有礼

我们想要把本族和美国最好的东西为我所用,这就要求我们很好地融入两种体系。适当的礼节有益无害。进入别人的房间之前别忘敲敲门,因为西方人非常注重个人隐私;别忘扶住房门以方便你身后的人进屋。不要随地吐痰,或乱扔口香糖和烟蒂。还有,公共场所不要蹲在地上,这种举动在西方被认为是十分无礼的。

我还记得1969年年初到美国的情景。那一天,我坐在时速65英里(约合100公里/小时)的车上随手摇开车窗,呼吸着的确比香港好得多的清新空气,但这却差点儿让接待我的一家美国人在高速路上送了命。

别忘了,在异国他乡,我们对别人的帮助应该怀有感恩之心。第六条 守住梦想,细心规划,逐步实现

不要让在美国的生活之苦把你耗得筋疲力尽。如果没有一个固定的居所,总是担心配偶会和我离婚,会导致我失去合法身份、社会安全号码、驾驶执照、银行账户……这种情况下一个人确实会感到十分困难。但请牢记,身份并不能代表我们的一切,我们应看重自己。既然已经考虑过各种风险并最终决定来到美国开始新生活,我们就成了来自祖国和家庭的开拓者。我们必须坚定信念。

无所作为不是你和我来到美国的目的。我们都是为了在这片土地上寻找更好的机会获得成功,并过上好的生活。第七条 乐观一点,不论思想抑或行动

我当初申请赴美学生签证,3次被拒。最终获批,还是靠我的父母求助于他们的一对夫妻老友作为我的资金担保人,负责我在美国的生活费,尽管我的大学奖学金已足够支持我当时的学业。我和这对老夫妻的友情持续至今。事实上,他们的孙女正在法学院读书,之前曾来到我的律师楼做文秘工作。她对这本书亦有贡献。希望有一天她能成为我们公司的律师。

可能有些美国人对我们有所怀疑,甚至充满敌意,但这大都源于他们对我们了解太少,或者以貌取人的偏见。一旦我们向其证明了我们的为人和能力,他们就会更加理性地看待我们,而且对其他移民也会减少歧视。

随着全球更多的国家经济愈发强盛,在美国因没有合法身份,从而甘愿廉价出卖劳动力的外国人会越来越少。一旦我们离开了美国,谁去顶替我们的工作?当然,我只是想想罢了,我可不愿意离开这片我热爱的土地。第八条 勤于思考,梳理想法

没有拿到在美国的永久居留资格,并不是我们迷失自我、忧心忡忡、忘记如何生活的理由。如果整日担心联邦政府会把我们抓走并投入监狱(也许我们根本不会面临被遣送出境的结局),或者怕哪个好事的警察告知移民局,我们就很难看清自己以及前方的路。

我们必须为头脑来一次大扫除,清理掉不必要的忧虑和担心,从而专注于自身的发展和壮大。我们一定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和态度。既然我们不愿离开这里的家,为什么还要庸人自扰呢?

我们都会为某些事心生恐惧。作为在美国的外国出生者,我们总是躲避警察,也因此忘记了我们为什么要在这个美丽的国家扎根——养育我们的子女,赋予他们尊严;学习英文;最大实现自我价值。对于有些人来说,作为整个家族中来美第一人,肩上还担负着开拓的重任。

当然,尽管会碰到一些美国人对我们心存芥蒂,我们还是很爱这个国家。我们只是想留在这里,安静地生活,为家庭努力工作。第九条 不要依靠政府救济,即使周围的人认为那是免费的;生活中没有免费的午餐

一旦我们接受了政府在医疗、福利等方面的援助,将使我们很难拿到“绿卡”,并进而申请成为美国公民。我们的这种做法只能固化一种传统观念,即移民都是饭来伸手,要靠“正牌”美国人养活的。我们也是正常人,能够靠自己的双手过活,自食其力。即使我们并不富有,也尽量不依靠政府的援助度日。第十条 切勿酒后开车;别碰毒品;不要与人斗殴

不管多么愤怒,也不要对同事、朋友、家人或者陌生人使用暴力。千万不要气冲冲地亮出刀子威胁他人。在美国这样一个法治国度,以身试法是要遭受刑事诉讼的。政府完全有理由将我们关进大牢,即使我们只是由于语言不通,借此发泄一下胸中的怒气而已。

不要对你的配偶动粗,也不能大声呵斥。因为这种举动在美国是触犯刑法的。请记住,在美国娶妻并不代表对方有义务每晚与你合枕而眠。不就是不。你不能强迫你的妻子做她不愿意做的事。

还有,在成为美国公民之前,不要购买或携带枪支。我们是在异乡生活,应当尊重他们的规则,就像我们为他们工作而期望合理回报一样。第十一条 孩子必须上学,教育是他们通向成功的阶梯

没人希望孩子像我们一样干着粗活、脏活,拿着可怜的一点收入,却得不到尊重。我们想让后代成为心目中美国人的形象——高大,英俊,美丽,从事脑力劳动。他们将有能力挣大钱,不会像我们一样老来要靠子女赡养。我们用不同的眼光看那些美国孩子,觉得他们有很多的选择,什么事可以想做就做——花100美元买一双耐克球鞋;挑选连我都从没想过拥有的漂亮手袋;放纵自己而不用担心受到惩罚。

现在的我功成名就,希望能够帮助那些生活境遇不佳的人们。很多国家的穷人需要美国的金钱援助以实现有食裹腹,有檐遮雨,有医可投。与他人分享财富是很多美国人推崇的一种价值观。第十二条 自主地跟上时代步伐——学会使用计算机和互联网

记得我1969年申请赴美签证时,正值全美反对越南战争的高潮。当时的世界并不像现在这样富足,各国之间的来往和交流也算不上顺畅(当时的人们还不知道互联网为何物)。而今天,互联网已成为人们获取物品和信息的基本工具。知识为王。我们必须遵循这个规律。

我们应该自主地学习使用计算机以及其他现代科技。我们同样要鼓励我们的子女掌握这些技能,这样才能在未来取得成功。我们的后代可以任意实践自己的想法,只要他们愿为此付出辛劳。第十三条 专注于你的目标;每年至少见一次值得信任的移民律师

在美国,人人都需要一个合法身份。每次搬家,都需要填写并向美国政府寄送AR-11表申报地址变更(直到你成为美国公民为止)。这样做并不难。事实上,这会让事情变得简单,因为有据可查,我们就不用再劳心地回忆什么人在什么时候说了什么。如接出庭通知,一定确保到场,要知道与20世纪80年代比较,相关法规已经有了变化。如果不按规定出庭,将会收到缺席遣送决议。这样一来,在申请“绿卡”时,将很难再获得重审此案的机会。

你需要每年与移民律师进行一次会面,而且一定要找符合资格的律师。不要只听朋友的介绍任意选择。须知移民诈骗可是笔大生意,诈骗者熟知我们铁了心要留在美国,因此他们会收取惊人的费用。一些韩国人花费3万至5万美元以非法手段来美;而很多中国人要缴纳7万美元非法来美,如要转为合法渠道,费用可高达10万美元。千万不要卷入其中。一旦此类事件发生,美国人不会对我们轻信朋友的话而遭骗报以同情。这是一个讲法律的国度,并非建立在瞬间的满足感之上。为了到达一个目标,必须经历某种规定的程序。生活中从无易事,否则,我们也不用靠全力打拼以获取今天的成绩了。要记住,我们是开拓的一代。千方百计走捷径(如选择嫁个美国人)不是解决问题之道,而且往往事与愿违。第十四条 健康饮食

对于很多移民,尤其是那些没有医疗保险的移民来说,生病是一件太过奢侈的事情,昂贵的费用会让我们吃不消。在美国,看病和住院都很贵。一个手术就会花掉平生的积蓄。有钱人都对如此之高的花销心生畏惧。最好的方法就是尽量不生病。要保持足够的睡眠和休息,不要因签证问题忧心焦虑。在日常办案的过程中,我看到越来越多的客户对身份问题忧虑过度。他们变得如此暴躁、易怒,能量的消耗显而易见。

我们当初决定到美国奋斗,是为了让自己及下一代过上好日子。而生病对于我们来说太过奢侈。要从身体上、情绪上和精神上珍爱自我。即便有时我们面临很大压力,还是要注意饮食起居。让老天保佑我们身体健康。如果不幸生了病,问问你身边的朋友是否认识一些来自本国的医生,或许他们能够帮你治病。好好休息一下,把能量释放在有用的地方。

如果到医院就医是唯一的选择,你可以和院方商讨一个每月付款方案。还有,除非万不得已,不要看急诊,应该事先预约。这样会给你省下不少钱。第十五条 懂得“善有善报”

在初到美国就读大学期间,我得到了很多人无私的帮助。而今,我成为了几所善待外国学生的高校机构的董事会或顾问团成员,比如,我曾经就读的纽约州立大学巴法罗法学院,以及我现在居住地的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州立大学,以此作为回报。我还以个人名义为克利夫兰市的圣母学院设立了奖学金。

善有善报。我与我的教堂联系紧密。如果没有在这座教堂学到的知识、观念以及她为我提供的奖学金,我就无法取得今天的成就。

请记住,美国这个国家对我们的友善和帮助总有一天会得到回报。唯有这片土地让我们能在有生之年改造自我,亲历自由带给我们的改变和快乐。这种感觉绝非稍纵即逝。冲上一杯咖啡,在暖阳下细品,或是在屋中小饮,我们都感到安然,不会有任何对丧失掉这一切的恐惧。

大多数美国人都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歧视外来者。即便有时他们对待我们有些异样,也大都源于我们的做事方式与他们的期望不同(比如,我们没有为身后的人扶门以方便其入内,或是随意穿过马路,等等)。而有时,他们只是嫉妒我们工作如此勤奋而让他们相形见绌罢了。我们这么拼命工作其实也是无奈之举——与他们不同,当我们手头拮据时,在美国很难找到亲戚或朋友作为依靠。只要我们稍微解释一下自己来美国的原因,他们就会更加理解我们。如果他们仍固执己见,我们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我们用来改变世界的力量终归有限,一步一个脚印也就问心无愧了。第十六条 切勿明知故犯

一个好的例证就是一个人将仓库租给朋友,帮他存放待售的伪冒古奇和路易威登(美国两大名牌)皮包。这在美国属于重罪,即便你认为自己只是将仓库出租,并未冒罪销售伪冒产品。美国法庭会认定你是串通销售伪冒产品的嫌犯,你因此会被判缴纳罚金,甚至坐牢。就算你并未出现在销售伪冒皮包的现场,也没有因此挣到一分钱,只要你知道储存的货物系伪冒品即构成犯罪。这将导致你在法庭存有案底。我们公司就曾接手过一例这样的案件。

出售吸毒的工具属于犯罪,即便你并没有贩毒。迷幻药是毒品的一种,它不只是为了与朋友的聚会或私下寻开心那么简单。将一粒迷幻药片放在你朋友的嘴里,就算他(或她)还没有咀嚼下咽,你已经触犯了刑法。

你可能认为这不公平,但这就是美国的法律。我碰到的此类案件很多。知道你并非故意害人,甚至不懂这是犯罪。还是小心为妙!初来乍到的你,是美国政府特别注意的对象之一。你最好谨慎行事,不要因为自己做了蠢事伤害了你的家庭,让亲人失去自信和所爱之人,还要受辱蒙羞。第十七条 扬长补短,努力勤勉

生活的目的不只是赚钱并寄给仍在祖国的家人用于购置新宅。我们应尽自己所能,做到最好。要想做好一件事,比如成为一名木匠,一名大学教授,厨师,或者律师,至少需要两三年。太阳每天朝起夕落,我们每日劳碌奔波。我们经常加班加点,每周只让自己休息一天,甚至不休息。如果你想成功,不甘人后,就必须比别人更努力。第十八条 关注时事

最好每天阅读一两份英文报纸,借此了解本地及全国的大事。我个人选择了克利夫兰市当地的一家报纸以及《纽约时报》和《华尔街日报》。通过看报,你可以了解美国的时事消息和文化动态、国际新闻,以及有关我们祖国的新闻,这会让我们记起来时的路,并把握未来的方向。《纽约时报》颇具新观点和革新意识(有别于传统的资本主义市场观念),而《华尔街日报》重商言商。当地报纸则让你了解本市及本州的重要人物和事件。有了这些信息来源,一旦你需要帮助,也知道电话该打给谁(政府、非政府机构或是企业)。

看报以外的另一个选择就是准点收看早间、晚间和夜间电视新闻。虽然和报纸相比,电视新闻提供的信息要少一些,但它更廉价,而且有助于你练习英语听力和发音。第十九条 每天写日记

日记能够帮你记录人生的跌宕起伏、成功与困苦,它还有助你专注于既定的长远目标。

别忘了偶尔翻看自己的日记,回望上周、上个月、一年前甚至十年前发生的事,衡量一下从起点出发已经走了多远。如果你发现自己停在了原地,那么下周、下个月或是未来十年,你是不是该改变自己的规划,尝试些新的东西?我很欣赏《欢乐时光》这部七十多年前的黑白电影中的一句台词:“如果你摔倒了,自己站起来,掸掉灰尘,重新再来。”第二十条 坚定你的信仰

永远不要丧失属于你的信仰。我们曾渴望来到美国,并最终来到了这里。还记得儿时听到邻居或朋友在美国获得成功的故事后,心中总觉得自己也能做到吗?跟妈妈软磨硬泡,让她为你筹钱离开家去美国闯荡。你曾顿悟有一天你会实现你的梦。现在你做到了,而接下来呢?也许你现在一天有3份工要做,租住的公寓简陋不堪,每天要乘公车上下班,十分羡慕那些有钱人大包小包地购物。

不要丢掉那种“我们终归也会成功”的美好感觉和记忆。理想和现实之间总有一段距离。未来的道路上我们总会有失望、狂喜和想家的时候,但我相信我们可以做到。如今我们身在美国。相信我,3到5年后,你可以只靠一份工作就能过活并有所发展,而且快乐幸福。第二十一条 我的座右铭:家庭,教育,努力工作——按照这个逻辑,好事终将来临第二十二条 道德罗盘——千万莫忘!序登绝顶有奇峰山

2012年11月29日,好友抱着一摞书稿兴冲冲来到我的办公室,兴奋地告诉我,这是一本值得阅读和推介的好书,希望我能为之做序。余也不才,斗胆作序,惭愧之余,也诚然为黄唯女士个人以及其经历所打动,谨作此文,唯表对黄女士的钦佩之情。

黄唯律师的大名我是熟悉的。

黄唯律师是华人的骄傲,在全美享有盛名,这绝非溢美之词。从1991年起,她连续11年入选美国最佳律师。黄唯曾经为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姑妈打过官司,后者因为申请政治庇护被拒,面临着成为非法移民的境地。正是黄唯代理了这个案子,并成功为奥巴马的姑姑争取到了绿卡。不仅如此,正是因为有了这个官司,奥巴马的叔叔也为类似的案子找到了黄唯律师。

黄唯的创业史,本身就堪称一部青年经典励志读物。千锤百炼始成才

20世纪60年代末,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19岁的黄唯带着180美元和一纸入学签证来到美国,并凭借着惊人的毅力完成了西伊利诺伊大学生物化学学士学位及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水牛城)校区法学博士学位。1978年,黄唯创办了自己的律师事务所。凭借着一张办公桌、一支钢笔,靠着在公交车以及商场发放名片招揽生意,黄唯的律师事业得以一步一步发展起来。

如今,黄唯律师事务所已经发展成为全美最大、最具权威的移民律师事务所之一,并成为一个真正国际化的律师事务所,其服务语种达到了二十多种,每年要接四千多宗移民案件,并一直保持相当高的成功率。连美国总统奥巴马的亲属都找黄唯打官司,其影响力可见一斑。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本人就开始关注华人华侨工作,创办世界华人华侨精英联合会以后,对华人的移民史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在我看来,黄唯在美国的成功案例,对于很多想要移民海外发展的华人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毋庸讳言,华人在海外发展的历程中,确实存在着被刁难、被歧视等诸多不公正现象,包括本人在内,诸多有识之士一直致力于使华人在所在国享有更多的权利、享受普遍的待遇。但是,同样应该承认的是,从根本上说,移民海外的华人自身必须不断提升自己,一方面,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另一方面,积极融入所在国主流社会,这样才能真正赢得尊重和认可。有规矩自成方圆

黄唯出身名门,其父黄绵龄是民国时著名的报人。1944年,黄先生参与创办在中国风靡62年之久的杂志《新闻天地》。黄先生一生信奉孔子的“言忠信、行笃敬”原则,这种儒家风范深深影响到了黄唯的做事风格。黄唯为人处世讲求勤勉忠信,不妄言、不欺人,信誉第一。

身处异国他乡,黄唯也能笃行这些原则。读书时期,由于由生化专业转攻法律不易,每天除吃饭、睡觉外,黄唯平均一天花十五六个小时读书,顺利完成了3年的法律课程。接着先后考得纽约州、俄亥俄州、华盛顿特区及联邦法庭的律师执照,这对一个亚裔女性而言,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但是都被她一一攻克了。

黄唯的座右铭是“做事唯勤、做人唯信”,并将此匾额挂在事务所的大门口。她成功的秘诀是每天勤奋工作:多年来,她一直坚持每天早上6点即到办公室,利用6点至8点无人或电话干扰的时间,处理自己的事。此外,她认真处理每个个案,虽然事务所有四十多名专职员工,但每个案件送出去前,黄唯都会亲自再核查一遍,务必完美、不耽误行程。平日即使再忙,她都会抽时间阅读。勤勉地工作和学习,对于黄唯而言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每年岁末,克利夫兰黄唯律师事务所的律师楼,都会举办盛大岁末餐宴,酬谢各地的客户、同业及家族友人,并邀请当地政界人士参与。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种积极介入主流社会的诸多努力,主动与现实为友的姿态,为黄唯带来了丰厚的回报。因此,不难理解:于只创业5年的1983年,黄唯就被《魅力》杂志评为杰出职业妇女;1988年,黄唯荣获美国艾利斯岛荣誉奖,成为当时唯一的华裔获奖者……这些无疑都是美国主流社会对一名亚裔女性的褒奖和肯定。“庖丁解牛”有经典

美国的移民政策时紧时松,整体上看,申请移民非常困难,而且颇费周折,曾经申办过移民的中外移民都知道,找黄唯律师事务所就能顺利解决问题。黄唯是著名的移民问题专家,而作为全美规模最大的专业移民事务所之一的黄唯律师事务所,以丰富的办案经验和严谨的办案风格著称,并连续7年获得美国最权威的马丁·胡拜尔(MartindalHubbell)颁予的律师业最高评级(A-V)。作为国际知名律师事务所当家人,在这本书中,黄唯以通俗易懂、切合实际的文法毫无保留地介绍了如何利用法律武器成功移民的宝典。

首先,黄唯根据自己多年经验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使你在美国本土以外出生、口音也不纯正,你也不会注定在这片土地上不取得成功。不仅如此,黄唯还总结了在美国成功的22条法则,这些法则都非常实用,可以说,一旦你掌握了这些法则并能灵活运用,就会生活得比较自如,而且会走向成功。比如第18条的“关注时事”,就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而这也是一个成功人士所应具备的基础条件。国内著名企业家鲁冠球每晚必看中央新闻,从中寻找政策的风向标,以便于企业的战略决策,所以在商场上叱咤风云。

其次,黄唯从宏观、政策、文化、经济等多重角度全面、系统分析了美国的社会现状及移民政策,并以自己的切身经历作为佐证,便于读者全面了解美国,增强自信心,做好充分的思想及基础性准备工作,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再次,黄唯以高度的爱国情怀,全面、系统阐释了华人移民史,使读者全方位了解美国历史上对华人的政策及政策变化,以及华人在美国的数量、分布、从业等情况,便于华人彼此间的友情交融。

最后,黄唯用了大量的篇幅从专业的角度全面论述了美国的移民法律、政策、文件、程序及具体的表格等,并结合自己经手的案例对这些法律、政策等作了全面的解析。同时,她用专门的篇幅在文化融合方面谈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使读者身临其境,以最简单、最迅捷的方式了解美国、了解美国的移民政策,确保稳健地踏上美国土地,并以最低的代价、最快的速度融入美国社会并走向成功。

黄唯,从一个单纯的普通移民女孩,凭着顽强的毅力,历经几十年的拼搏,成功攀上了事业的顶峰,这是我们华人的标杆、华人的榜样、华人的骄傲。当今,中华民族正处在伟大复兴的历史时期,世界华人华侨精英联合会建立伊始,就致力于联合海内外精英人士,为全面推动这一历史进程不懈努力。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而黄唯的成长史、奋斗史、成功史,让每一个立志推进这一伟大进程的华夏子孙、精英人士寻找到了可资借鉴的精神力量。

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当今国内的很多年轻人,缺乏必要的磨炼是不争的现实。媒体也经常曝出诸如大学生需要父母陪读、“80后”及“90后”年轻人在工作中不愿吃苦等诸多问题。如果这些年轻人了解了黄唯律师的成长以及创业历程,一定会感觉汗颜。我坚信,黄唯女士的这本书,一定能给广大读者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接受一次不同凡响的精神洗礼。让我们共同祝愿黄唯的事业之路越来越宽阔,也祝愿全球华人华侨一道奋发图强、孜孜进取,更祝愿全球华人华侨紧密团结,共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卓越贡献!世界华人华侨精英联合会执行主席兼秘书长 蒋泓峰

引言

从没想过自己会成为一名成功的移民律师和商人。我和二妹我妹刚来美国时,每个人各提两个手提箱,而身上总共只有180美元。我们俩在西雅图的塔科玛国际机场入境时,都不能确定将为我们提供食宿的美国一家人是否已收到了接机信息。因为那是在1969年的8月,人们还不知电脑和互联网为何物。当时,航空市场尚未开放,一张香港到美国的单程机票票价高达3000美元。按当年1∶8的美元兑港币汇率计算,一张机票要花掉2万4000港币。而时为作家和报商的父亲,月收入也仅为1500港币。

四十年弹指一挥间,如今的我已经到了花甲之年。我深感在有生之年有必要把自己的经历写下来,为所有外国出生者赴美移民提供一些经验和鼓励。不论我们来自何方,落脚在哪里,我们都有共同的目标,那就是要通过努力获得成功以证明自己,并为在祖国急盼佳音的亲人带去好消息,共享更好的生活。

时代在变,而我们仍旧要面对同样的问题:如何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美国拥有一席之地?如何获得绿卡,并进而成为美国公民?如何找到自己所热爱的事业,为社会尽一份力?以及如何能让所爱的人和我们在美国一起生活?在这条移民的道路上,我们有很多东西要学,比如美国人的生活方式有什么独特之处,美国的税收制度有何奥妙,择业的技巧,怎样取得老板的信任,等等。一些看上去无关痛痒的事情恰恰是我们必须注意的,如与人的眼神交流,握手的力度,如何传递自信,保持整洁的发型……诸如此类的事项不一而足。但有些事情我们千万不要做,包括违法犯罪,殴打或威胁他人,或者逃避执法人员的询问。

良好的教育是在美国成功的关键。如果你的英文口语及读写不过关,就不可能找到能让你富足的工作。因为没有合法身份而廉价出卖劳动力,并以此供养还未赴美的家人,这些都是成功路上的绊脚石。我们的外表和行为方式确实和美国人有所区别,但这绝不能顺理成章地成为我们遭受歧视的理由,稍加注意,也许我们可以把它们变成自己的优势。记得我初到美国时,律师界根本找不到亚裔女性。但时代的改变为我们创造了机会,只有靠自身的不懈努力我们才能将机会把握在手中。

成功之难我是深有体会的。你可能担心一旦离开美国,十年甚至更长时间里都有被拒再次入境的危险。而且选择离开就等于承认自己是一个失败者。如果逼迫自己留在美国,却连拿到驾驶执照、社会安全号码等最基本的权利都没有,我们该如何度日呢?我不敢自称知道所有的答案,但我几十年来的积累可以给你提供一些帮助和指导,让你认清并实现自己的目标。

从餐厅服务员的岗位上被解雇,到完成法律专业的学位,并创立自己的事业,我在美国的那段过往确如登山一般漫长而艰难。而我所经历的很多事,诸如最初的囊中羞涩、不幸的婚姻、无处不在的种族和性别偏见,都是很多移民在美国无法避免但又必须勇敢面对的。如同几百年前的欧洲殖民者为寻求神奇的“不老泉”和金矿而登上美洲新大陆,凡是踏上移民之路的人,几乎无一例外地会发现机遇和财富都是如此地来之不易。

我在很多前来办理移民事宜的客户身上看到了初来美国时的满怀希望,但也发现了他们在这片陌生土地上的不安和恐惧,就像多年前的我以及前辈一样。诸多我们曾经面临的困难,而今仍是摆在新移民面前的现实。而一些近年来新生的问题,对所有移民、从业律师,以及整个移民制度来讲,都是很大的挑战。

我试图在这本书里更多地使用“我们”一词,而非“你们”,正是因为我和许多移民有着太多相同的经历和感受。书中很少出现“异族”(alien)这个字眼,它多少会让我想起斯皮尔伯格执导的影片《ET》中地球人对外星人的称呼。相较之下,“有身份移民”(即“合法移民”)或“无身份移民”(即“非法移民”)则显得更为客观,不掺杂任何感情色彩。

过去的三十年里,美国移民法领域的演变十分引人注目。我还记得20世纪80年代初在俄亥俄州克里夫兰市的约翰卡罗尔大学作过一次讲座,一名学生毫不留情地向我发问:“基于多年积累的知识和经验以及在移民法领域的地位,你为什么不更为积极地推动国会(有关移民法案)的立法改革?”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在努力为这个问题找到答案。

美国前众院议长奥尼尔曾经有过一句名言,“一切政治都是有地方性的”。和我一样的大多数老一代律师都遵循“个案相应处理”的原则。我们实地调查取证,找到相关法规的漏洞,尽量采用新的理论支持个案,并提交给移民法官。如果官司打赢了,我们的客户将幸运地获得绿卡;如果输了,我们会继续上诉到“移民上诉委员会”;如果维持原判,我们再向巡回法院提起上诉。我们所能够施加的影响力到此为止。近十年来,由于接手的案件数量大幅上升,巡回法院的判决结果也并非完全一致。有的裁决显得保守,有的则更加开明。而总体来讲,美国国土安全部对待移民的方式并不合理,他们的很多做法都是让人无法接受的,不知别人是否也有同感。

我曾与前国土安全部部长切尔托夫先生有过一次谈话的机会。他是个绅士,一个很棒的律师,对法律很在行。而他对我个人阐述的观点给出了这样的看法:“你所谈到的人都是些非法移民吧?”事实的确如此,而他以及大多数在美国出生者所不了解的是,美国当前的移民制度故意给移民设置了诸多障碍,让我们很容易就失去合法身份。忘记递交签证延期申请,在驾车过桥时转错了一个弯儿而开到了加拿大边境,因为身体原因不能在学校保证全勤,或自己的学术平均分没有达到“C”,这些原因都会使我们在美国的合法身份难保。美国的主流媒体更是经常在移民问题上说三道四。所以,我对那些绿卡持有者的忠告是尽快申办成为美国公民。这样一来,我们就不用总是担心是不是在美国境外已经超过半年了(按规定,绿卡持有者每半年至少要返美一次以保证自己的身份),也不会因为指纹程序出错而陷入麻烦,或是由于把名字拼错而被拒绝入境。

几百年来,美国曾陷入种种危机和险境。但这片自由的土地在历经风雨后仍为来自各国的移民提供着无尽的机会,成为他们寻找希望的灯塔。美国的缔造者们已经在《独立宣言》中将自由和机遇这些美国理想的最基本权利赋予了每一个来到美国的人。身为移民的我们有如此之多的资源可以享用,没有理由不为了生存和成功而加倍努力。

为了实现我们共同的目标,一些前人总结的原则可以为我们所遵循,这将有助于我们在适应美国新生活的同时明确自己该朝什么方向努力。

我不敢妄称能够帮助每一名移民解决面对的所有问题,我也无意告诉别人该怎样生活。只不过我一路走过的艰难与快乐,让我找到了一些对我有莫大帮助的原则。我在此与读者分享,希望这些亲身受益的原则能够帮助其他移民实现他们的梦想。

我也很想谈谈我的个人经历。我的外祖母以及她那生性坚强的大女儿,也就是我的妈妈对我的影响非常之深。当时正值越战期间,亚洲各国的反美情绪高涨,她却毅然把自己的大女儿和三女儿送到了美国的高等学府深造,正是出于对我们的慈爱和鼓励。她对我们姐妹俩如此深信,以致后来又让我的大妹和三弟到美国与我们团聚。我19岁时和妹妹孑然踏上美国的土地,到如今定居俄亥俄州的克利夫兰市,又总共添了9个外甥和侄女,成为一个幸福的大家庭。我的丰富经历可能和千千万万怀揣忐忑又充满梦想的移民有很多交集,但又不尽相同。我在和丈夫一起回忆往日的幸福时光时,总是提到一些重要的日子,比如获得美国公民身份、踏上红毯、生了两个孩子、第一次通过律师资格考试……这些场景至今仍历历在目。

我和妹妹当初到美国爱荷华州奥塔姆瓦峰女子学院读书时拿到了奖学金,但条件是要在学校食堂打工。校规很严,那些天主教修女的管理也是滴水不漏。我们通常每天5:30就要起床开始工作,就算起晚了,也要保证在7:00之前为全校500名师生及修女准备好早餐。虽然那已是40年前的事了,但我至今想起,好像还能感受到冬日清晨刺骨的寒风,想起自己在食堂忙手忙脚准备食物的样子。

每逢暑假,我和妹妹都会坐飞机或乘灰狗巴士到纽约。我父母的一对老友夫妇总是开车来接我们,之后一起开到纽约市西北的富人度假圣地卡茨基尔山。当然,我们可不是去避暑休闲的。连续七年,我都在当地的一家饭店打工,并且不断升职,从饭店门口的巴士服务生,一直做到了餐厅领班。在那家饭店开业50年的历史上,这种从最底层晋升到中层管理的事还是头一回。

付出一定会有回报。在大学食堂工作时修女们的训诫,纽约老夫妻的关心,以及卡茨基尔山饭店老板的赏识,都让我学到了很多,并一路走到了今天的有所成就。我通过这本书带给你的绝不是自夸其得的沾沾自喜,而是要把我的经验教训与你分享,帮助更多移民解决问题,并最终获得成功。这本书的主角是无数已经在美国生根立足并开枝散叶的移民,他们的成功证明了一点:通过不懈努力,我们也能做到。

美国圆梦

在美元硬币上都印有“EPluribusUnum”(拉丁文)的字样,意即“合众为一”。名著《绿野仙踪》曾将美国指称为“合众为一之邦”。是否只有那些男性白人新教徒才能实现美国梦,而非其他族裔、女性以及新移民?当然不是。身为非洲裔的现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就是最好的例证。我们不得不承认男女不公依然存在,然而两性之间的工资差别正在逐渐缩小,女性冲破世俗观念取得成功的事例也越来越多,无论商界还是政界都不乏女强人,女性候选人出现在总统竞选的辩论台上已经不再是空想。

正是基于这种美国梦,千百万移民离开了家乡,踏上移民之路。而几乎所有人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努力工作,攒足路费。之后还要申请签证,一次不行再来第二次。终于怀揣梦想来到了美国,短暂的兴奋过后,就要考虑找个地方栖身,补一补英语,把自己随身带的一点存款换成美元。

作第一代移民着实不易。对很多移民来说,现实总是不像自己期待的那么绚丽多彩。面对种族、性别、宗教等方面的歧视,一时间似乎束手无策。的确有相当数量的美国人对移民抱有偏见,认为他们损害了美国和美国公民的利益。不仅从美国移民法律中可以看到这种不公,就连日常生活中有时也会听到一些蔑视移民的词语。

在想方设法解决温饱的同时,有太多的障碍需要我们去跨越。对大多数移民来说,英语都不是我们的母语。先用母语思维,再翻译成英文的习惯是如此地顽固。即使你的英语已经非常流利,也难免带有一些口音。很多移民总是在初到美国的几年中去找那些地道的美国人不愿申请的工作,比如餐馆服务员、旅馆侍者、家庭保洁员或是保姆,英语水平低或不自信都是重要的原因。

移民大都只身赴美,没有随身携带什么家当。在居民区捡一些别人不要的家具拿回家里是常有的事,有些人甚至在赋闲时靠卖废弃的易拉罐贴补家用。我们不愿到货架充盈的大商店购买华而不实的东西,反而美国人常在自家前院摆的地摊对我们的吸引力更大,因为在那里,几块或十几块钱就能买到很实惠的家居用品。与他人合租公寓也能剩下不少钱。西方有句谚语:“想赚钱也是需要本钱的。”看着那些高薪职位都让英语地道的美国人把持,我们打算自己创业,但不用说很难积累企业前期各项投入的资本,就连向银行申请贷款往往都会因“信用评分低”而遭拒。

在美国短短二百多年的历史中,除了追寻兽群而横渡白令海峡登岸北美大陆的土著印第安人,以及从西部非洲被押运来的黑人奴隶之外,老一代移民大都是在作出自由的选择后来到美国的。而今天,新移民却在歧视和贫困下生存,美国梦对于新近赴美的移民来说是那么地遥不可及。这一现实让很多国家甚至不少美国人都开始怀疑美国是否正在从曾经崇尚自由与平等的道德高地上向下滑落。但不可否认,各国移民对美国的向往从未间断过,即使那里举目无亲,一切都要重新开始。总体来说,美国仍是世界上最自由和多元化的国家之一。

非营利机构“公共议程”最近对来到美国的移民作了一次调查,高达71%的受访者表示如果有第二次选择的机会,他们还是会选择移民,只有19%的受访者愿意留在自己的祖国。数据显示,美国目前每年接收的移民超过100万人。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的最新统计,截至2010年10月,外国出生者的人数已达3670万人,占美国人口总数的12%;而父母中至少一方为移民的在美出生者则达到3300万人。另据估算,美国境内还有大约1200万名移民没有合法身份。

也许我们听到了太多成功的移民故事。你的邻居到美国挣了不少钱,会定期给在国内的父母寄钱改善住房和生活条件;你的同学从美国衣锦还乡,还给亲朋好友带回了很多精美礼物;你的一个在美国定居的朋友已经购置了第二辆轿车,而且发给你一些照片,上面有他们一家人居住的两层小楼、四卧两卫,还有地下室和阁楼,外加一个只作园艺观赏的后院。殊不知,大多数移民都是白手起家,克服了种种困难,才得以在美国安身立足的。作为第一代移民,来到一个人地生疏的国家,找到第一份工作往往颇费周折。绞尽脑汁写出一份英文简历,还要千方百计索要推荐信,面试时必须努力显示自己的英语已经过关,如获录用又不得不及时办理一系列签证移民手续,哪怕稍不留意,就可能失去身份、丢掉饭碗。那些在美国没有合法身份的移民处境则更糟,不仅常常遭到雇主的盘剥(工资低、强度大),而且还要处处小心,免得被警方或移民机构带走。

移民所遭受的不公和歧视并不是新生的问题,美国历史上不乏此类案例。19世纪中叶,为躲避大饥荒以及英国的强权统治,大批爱尔兰人来到美国,而在他们向往的自由国度,情况远非想象的那么好。爱尔兰男子往往被雇佣修建桥梁和铁路,而爱尔兰妇女则大都膝身为仆,做些保姆、短工类的活儿。那些在美国出生的清教徒对这些工作往往嗤之以鼻,不愿去做。但即使是这样,爱尔兰移民还经常被指责“廉价出卖劳动力,导致了美国本土雇员的工资水平有所下降”。在新英格兰地区,曾有一些报纸招工版面出现了“爱尔兰人不得申请”的内容。当时英国剧作家约翰·普尔还为此写了一首歌,对这种歧视行为进行了讽刺,歌名就叫《爱尔兰人没有份儿》,并由名噪一时的美国滑稽歌手托尼·帕斯特演唱,流传甚广。我是个体面的男孩儿,刚从波利法特来到这儿;我想过得好一点儿,是的,我太想了;我看到有个地儿招工,我心想,这可是个好机会儿;但那破广告的最后一句却是:爱尔兰人没有份儿。…………

值得庆幸的是,爱尔兰人的后裔如今已经融入了美国主流社会,不再因其先辈的经历遭受歧视。虽然第一代移民想要适应美国并不是易事,但历史证明,不论是来自哪一个国家或种族的移民,只要在美国梦的引领下作出不懈的努力,都会最终在这个多元、包容的国度找到一席之地。

移民是否真的抢了美国人的饭碗?

“不管其他国家如何评价美国,移民的事实都是对这个国家最由衷的赞美。”——克莱顿·克拉默(美国著名历史学家)

许多对移民持反对态度的美国人总是认为,外国出生者的到来对美国经济没有任何好处。他们给出的理由是:移民造成了美国劳动力市场的过度竞争;他们从这个社会中所得的一切远远大于他们交的那点儿税;他们还要把钱寄回自己的祖国,从而减少了美国境内可流动资金的数额,等等。美国主流媒体只注重报道拿着低廉的薪水、要靠美国政府救济的非法移民的做法更加深了这种根深蒂固的传统看法。

美国反移民阵营近些年来抱怨最多的就是移民的涌入使得那些没有技术在身的美国本土工人得到的工资越来越低。此前他们还曾经搬出道德或宗教的原因。移民对美国经济造成负面影响这一观点的形成还要追溯到十九世纪中期爱尔兰大饥荒所导致的移民潮,以及中国移民涌入美国加州而掀起的淘金热。反移民派从此开始大肆叫嚷是爱尔兰人和中国人在美国东西两岸抢走了当地低技术工人的饭碗。当爱尔兰移民逐渐在美国站稳脚跟后,反移民派则将矛头转向了意大利移民,因为他们的出现同样加剧了美国城市低技术工种领域的竞争。美国曾在数次经济腾飞中吸收墨西哥合同工前来助阵,而在此后的几度经济衰退到来时,却无情地将他们驱逐出境。一些人情愿夸大移民对美国经济的影响,而事实上移民总是有选择地聚居在某些地区,而当地的美国人则很容易错误地以为全国各地到处都是移民。20世纪初,日本移民来到美国加州务农,并最终买下土地,成为农场主。虽然当时日本移民数量只占加州人口很小的比例;但还是招致当地白人的极大痛恨。而今,全球化的加深使得各国人员及经济往来史无前例地频繁,移民的数量也与日俱增,而一些美国人因此旧调重弹,试图阻止移民的大势。

移民的到来使得美国境内劳动力价格在短期内下降是不争的事实,但从长期来看,一些移民通过努力开办了公司,从而创造出了更多就业机会。相比美国人,移民更愿意自己当老板,因为他们更倾向于自己理财、生财,而非永远替别人打工。有例为证:20世纪90年代,美国东北部城市波士顿经历了人口减少和土地贬值。意大利裔市长托马斯·麦尼诺及时制定鼓励移民开办企业的政策,采取了包括帮助信贷记录较少的移民获得银行贷款等多项措施。这些政策措施吸引了不少移民,使得波士顿的人口逐渐回升到了20世纪70年代的峰值,该市的税收也大幅上升。再比如,宾夕法尼亚州首府费城建立了“移民欢迎中心”,这为移民创办企业提供了很大便利。在很短的时间内,两百多家移民创办、经营的公司为该市提供了900个工作岗位。费城市政府为这一服务中心每投入1美元,就换来1.6美元的税收回报,可谓明智的投资。不仅如此,市场上更多企业参与竞争还使得商品价格呈下降趋势,并有助于工商领域效率的提升。

有分析文章称,如果当初的“2006全面移民改革法案”获国会批准的话,“将会在2007年到2016年这十年中新增660亿美元的政府税收和各种行政费用”。该文章继续说,一名反对该法案的立法者提议“执法致其削减”的方案,意即采取严厉的措施,如驱逐出境、拘留、针对非法移民制定法规等来“拖垮其意志”。而这样一来,政府在五年间要花掉纳税人2060亿美元。一份2006年的佐格比民调显示,多数美国人支持严厉执法限制非法移民。而2009年的调查结果则有很大不同,高达68%的被调查者认为暂无合法身份的移民应被允许在有关部门登记、获知入籍标准,并最终申请成为美国公民。

目前还没有研究显示移民的到来使得本土美国人的工资水平从整体上有所下降。

更多的移民是否让美国变得更不安全?

历史证明,移民的到来确实让美国受益匪浅。但“9·11”恐怖事件的发生却让很多美国人把移民和恐怖威胁画上了等号。美国上下一心全力追凶,而很多无辜的移民也自此在歧视中度日。可以理解,1941年的珍珠港事件曾是最后一次美国本土遭到攻击,而在美国人记忆中发生在美国大陆48州的外来袭击事件还要追溯到1812年的英美战争。各种犯罪、暴乱,哪怕是黑帮火拼或系列谋杀,美国人还可以面对,毕竟那些只是“内部事务”。而数千美国人在象征自由和财富的纽约双子塔瞬间毙命却使美国对自身安全进行重新评估——东有大西洋,西有太平洋,南北的邻国也和美国如同一家,如此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下为什么还会有“9·11”的发生?

美苏“冷战”之后,大多数美国人已习惯于只关注国内的情况,而对世界范围发生的事情漠不关心。苏联的解体让美国人彻底松了一口气,感觉已经没有对手。殊不知,“冷战”中美国树敌不少,究竟下一个威胁来自哪里,就连很多美国安全问题专家也无法给出答案。而“冷战”时期遗留下来的二元思维(即美苏两强)难以引起美国的政经头脑们对国际恐怖组织的足够重视。他们认为那些“游击队式”的乌合之众无非只会骚扰一下美国的一些海外军事目标,或是针对某些政府官员开列出一个谋杀名单。这些都只是小痒小痛,并无大患之忧。在“9·11”之前的十年中,美国人深信自己已是一览众山小的唯一超级大国。“9·11”无情地将这种信念击得粉碎。国与国之间的冲突已被另一种攻击方式替代,对于自认为天下无敌的美国来说,敌人的面目已很难辨认。一时间,恐怖网络在美国本土渗透、蔓延的说法搞得人心惶惶。美国人不愿看到类似“9·11”的恐怖事件再次发生,从而动摇美国的经济。美国政府于是借助这种高涨的爱国主义情绪,制定了各种“出于国土安全考虑”的监控措施,并打着“反恐战争”的旗号,将世界划为两个阵营,要么与美国同盟,要么与美国为敌。曾公开与美国对立的中东地区一些国家和组织自然而然被摆到了美国的对立面,而凡是来自当地种族的外国人也就成了替罪羊,其中包括已在美国居住多年的来自该地区的移民。

在“9·11”发生后的几个月,美国公众的感受被媒体铺天盖地的新闻报道左右,新闻是否真实似乎已经不再那么重要,在美国已经很久没有这样的情形了。对“基地”组织长篇累牍的报道以及有关美国政府情报机构公布的在美国境内的数千“潜伏”恐怖分子的新闻更将民众的担忧和疑虑推向了顶峰。不仅如此,那些政治分析家们对宗教激进主义及其追随者的剖析可谓乐此不疲,他们时不时就甩出伊斯兰教教义中的“圣战”等字眼,并警告自杀性爆炸等恐怖事件再发的可能性,这一切更加剧了已成惊弓之鸟的美国民众的内心恐惧。有好事之人还把九百多年前开始的那场耗时近二百年的“十字军东征”搬出来,称以基督教为主的美国消灭扎根于中东和中亚地区的恐怖分子是另一场“圣战”。由此一来,美国政府携公众之呼选择了在国家安全这个原则下一意孤行。“9·11”之后,美国加强了边境、海港的安全措施,移民立法和执行也更为严格。美国移民局对外国人获取签证的规定也愈发烦琐。曾经有一度因为F1签证(即赴美留学签证)发放数量极其有限而导致美国的很多大学留学生数量的剧减,其收入也因此受损。美国政府限制发放F1签证的理由是:参与“9·11”劫机的恐怖分子中有一些是凭留学签证或旅游签证来到美国的。

同以往美国遭受外来攻击后的对策相似,国会立法者宁愿矫枉过正,对整个移民体系采取更加保守的做法,而在有关加紧制定安全政策及增加军费开支上则毫不吝啬。当时的美国布什政府还整合资源,于2002年11月25日创建了国土安全部,专门负责制定执行保卫美国本土安全的政策。该部在次年春天收编了美国移民局(INS),并接管了其有关移民事宜的职能。这标志着美国政府在移民政策导向上的转变,将未来移民纳入可能对美国安全产生负面影响的因素之一。鉴于“9·11”的发生致使美国在新千年首次滑向经济衰退,美国大众的反移民情绪也日渐浓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半个多世纪里,作为美国经济增长动力之一的移民第一次被视为美国经济甚至国家安全的威胁。

外国出生者在美注意事项

对于成功来到美国的移民而言,我们享有的权利同美国公民相比十分有限,因此必须处处留心,千万不要踏进“雷区”,否则将会产生严重的后果。(1)不要逾期留美。这会导致我们遭到再次入境限制。(2)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冒称自己是美国公民(比如求职等),因为这样做可能会触犯移民法甚至刑法。(3)不要登记求助美国政府对低收入者发放的社会福利及医疗补助,这会给我们今后申请绿卡或入籍增加很大难度。(4)在没有获得工作许可证之前,不要非法打工。根据移民法,在美非法工作超过180天的外籍人士将不能得到绿卡,除非申请相关豁免并获批。(5)不要丢失“外国人号码”(即“A”码)的相关记录。(6)如果在相关申请或案件审理中约定好与移民官员或法官见面,或是收到出庭通知,千万不能迟到。那样做将对我们非常不利,在有些情况下会直接导致审理取消。

就算我们已经拿到了绿卡,但在正式成为美国公民之前,还是要注意以下事项:(1)不要购买或携带枪支。在美国,购买和拥有枪支的规定有很多。在填写购枪申请表格时,“国籍”是必填的一项。如果你或者是帮助你填表的工作人员有意无意地错填为“美国公民”,即被视为犯罪行为,你也会因此面临被驱逐出境的危险。(2)切勿酒后驾车,哪怕只是喝杯啤酒。美国的合法饮酒年龄是21岁,相较于其他国家要高得多。酒后驾车的相关法律也十分严厉。特别要注意的是,千万别把空酒瓶留在车内,一旦被警察发现,你肯定会被起诉。为保障社区安全,美国警察在执法时难免会有针对性。即使你只是相貌有别于本土美国人,有时也会受到盘查,成为“嫌疑分子”。面对这种不公正的待遇,我们只能一点一点让他们知道,我们和本土美国人没有什么分别,同样需要被尊重。将我们区别对待,甚至滥用法律,根本无助于降低犯罪率,相反,这只能让纳税人的钱流入那些私人监狱所有者的腰包。(3)切勿超速驾车。尽量不要超过公路上的限速,否则会遭受高额罚款。在俄亥俄州的一些城市,超速罚款高达500美元。而如果因为没有正当的身份证件或驾驶执照而遭到警察盘问,结果就不止是经济上的损失了,坐牢,或被驱逐出境都有可能。何必要为超速节省出的那几分钟付出如此高的代价呢?(4)不要行窃,即便是在商店偷拿一支铅笔、一块儿奶酪。在我从事法律咨询的30年中,对这种小偷小摸的案子可谓屡见不鲜。这让我想起最初在美国艾奥瓦州和伊利诺伊州上大学的几年,那些宽大、整洁的副食店摆满了各种各样的食品,而仅有的几个售货员也都在收款台忙着。当时经常食裹腹而又囊中羞涩的我曾动过偷东西的念头,但最终还是抵制住了巧克力糖果的诱惑。我的妈妈曾不止一次地说,排着长长的队等待交款,也许只有在美国才能看到这种情景。在其他地方,店主们都会确保店里的人手充足,连保安也要配齐,以防止商品失窃。也许自觉、慎独正是美国的特色,想成为其中一员的移民必须明白这一点。

要想在美国生活下去,就要入乡随俗,遵守这里的规则。同时,我们还要守住自己的原则和尊严,不能把自己看低。还记得在香港时,和其他小女孩一样,我很羡慕电视里看到的那些美国少女,梦想有朝一日能和她们一样——丰满性感,金发碧眼,牙齿洁白,每天都穿着漂亮的衣服,轻松自在,不用像我一样在父母的训斥下被功课和作业压得喘不过气。当我真的来到美国后,虽然这种想法偶尔还会在我的头脑中闪现,但理性告诉我,不要为那些不切实际的梦想所累,相信只要脚踏实地付出,就会有所收获,也会让自己变得更好。

不管你是否已获得绿卡,若遭到刑事指控,最好及时联系移民律师。对于移民来说,驱逐出境是谁也不愿看到的结果。早期的州法院法官可以决定、颁布名为“反对驱逐出境的司法建议”的州内裁定,从而推翻联邦审判结果。但该做法已在15年前终止,各州法院自此无权干涉联邦法院有关驱逐出境的裁决。如今,各州警方对关押拥有绿卡或没有合法身份的移民变得愈发谨慎。我们经常接到客户的电话,抱怨根本不知道多年前联邦政府已对其发出了驱逐出境的最终裁决。

如果你或你的朋友遇到这种情况,需要立刻找到所获签证上的“外国人注册号码”,俗称“A码”。如果不清楚是否自己有此号码,或确信没有,则应提交本人出生日期和出生国/出生地,而且必须详细、准确。美国移民和海关执法局(ICE)受理的案件以及申领绿卡案都被归为A类,而非移民签证和更换身份的申请则缩写为LIN,WAC,EAC,或SRC。如果你不知道自己属于哪一类,号码是多少,就根本无法致电相关部门或人员。另外,还需要确认本人是否曾接到驱逐出境最终裁决(可以再拨打1 800 898 7180获取这一信息)。如果确曾接到此裁决,除非在案件审理中受到严重不公的对待,就很可能受到美国移民和海关执法局至少90天的拘役(此举同样适用于没有A码者)。90天后,案件可能获得审查,抑或延迟90天再审。即便本人要求被递解出境,也必须等待数周甚至数月直至护照及单程旅行手续办妥。就像我们这些移民律师一样,来自各方的力量汇合、碰撞使得移民政策几年就会调整一次,以及反移民的势力此消彼长的变化,都要求在第一线办公执法的移民官员照章办事,还要协调各方利益。在整个移民体系内,自然也会分出强硬的“鹰派”和相对更加宽容的“鸽派”。

我个人对刑事诉讼律师的准则和实践了解不多。但作为一名移民律师,我感觉最为棘手的是和拘役有关的案件。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们每月至多接到一两个关于拘役的电话,而且处理起来也不难。我们只需给当地移民部门打个电话,或是亲自走一趟,费一番口舌,交了抵押金,就能把客户从狱中接出来(当然是在客户没有其他犯罪案底的情况下)。接下来的就是走走听证的程序。而过去的三四年中,对没有合法身份或是持有绿卡的移民实施拘役的案子越来越多。与此同时,私营监狱这一产业也逐渐壮大。数据显示,联邦政府为每名在押罪犯要向私营监狱的老板支付每晚100美元的费用(相当于美国纽约一家二星级酒店1日的房费),真可谓一笔不小的开销。

美国大众中反移民的情绪愈发浓厚,政府在移民事务的处理及政策的制定上也日益收紧,形成了对很多移民不利的新局面。移民自身在美国政治中属于位贱言轻的弱势群体,如果不积极发出自己的声音,对移民政策的走向施加更大影响(比如持有绿卡的移民进而申请成为美国公民,因此享有选举权和投票权),那么整体来说移民遭到的挑战将会更加严峻。

许多美国人误以为移民不外乎一个靠非法途径来到美国工作的人群,他们把收入的大部分寄回祖国,自己还在申请享受美国政府在医疗卫生方面提供的免费保障。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绝大部分移民都是在获得签证后来到美国的,只不过各种内外因素造成他们很容易失去在美的合法身份。比如某个国家陷入战乱会使该国赴美移民处于不利地位。美国经济不景气也将影响到在美留学生的奖学金。一旦奖学金的停发使留学生陷入经济困境,美国“学生及交流访问学者信息系统”(即SE-VIS)会马上通知学校,留学生的身份会被立即剥夺。在这种情况下,当事留学生应尽快递交I-539表、完整的I-20表,以及相关文件,表明自己失去合法身份是在5个月以内发生的事。如果无合法身份的状态已持续超过5个月,必须提交“极特殊情况”(即无法控制的外力影响,如疾病,重伤,学校关闭等)的说明材料,并表明恢复合法身份的申请已在可能的最快时间内递交。此外,当事人还必须证明自己没有从事过非法打工。在等待申请批准的过程中,本人必须留在美国境内。如果擅自离境,则需要向当地美国使领馆作出解释,之后方可再次申请赴美签证。

对于留学生来说,在美国失去身份并非无可挽回,因为持F-1签证(即留学签证)者的美国出入境卡I-94上都标注有D/S字样,这表示如果留学生离开美国后再次申请并获得签证,还可以赴美继续学业。当然,就读的学校应是同一所,否则,合法身份会立即作废。如果愿意,留学生可以在报到注册后马上在校内找一份工作,而只有在校学习满一学年(9个月)之后,才能申请校外的工作。申请人必须向校方提交书面材料,说明由于无法预期而且不可控制的经济因素造成自己无法支付学费。校方由此会考虑发放校外工作许可证以帮助解决申请人经济拮据的问题,并顺利完成学业。

作为拿到学位的必要一步,在某些专业学习的留学生需要得到其学术导师以及SEVIS的批准,并申请“课程实践培训”即CPT的工作签证,从而选择在所学专业相关的领域内进行实习。比如,药学专业的学生需要通过申请CPT在某家药店实习一段时间,方可参加执照考试。但有些专业,如法律等,就不需要实习期,因此,也不要求申请CPT。

还有一种工作签证对留学生是非常重要的,这就是“自主性实地培训”,即OPT。20世纪六七十年代,OPT规定的工作最长时限是18个月。该时限如今已被减至12个月,但好消息是:留学生在美拿到一个更高级别的学位后都可申请12个月的OPT。比如,本科毕业后如果想推迟回国,或打算在相关领域积累一些工作经验,都可以申请OPT。对于就读研究生院的留学生来说,可以选择在毕业日之前90天至毕业日之后60天这150天中的任何一天提出OPT的申请。如果没有及时递交申请,则在美国的合法身份在毕业后的第61天自动丧失。

在美就读的留学生如出现影响学业的伤病,应及时告知自己的导师,在其允许的情况下选择暂停一学期的学业,或提前结束某一门课,从而保证各门课程的平均分至少不低于“C”。美国政府对留学生的限制很多,就连申办驾驶执照或社会安全号码都需要所在学校出具书面文件,更别提政府只针对本国学生发放的助学金了。

美国的公立高中只能接纳外国留学生在本校就读一学年,而且要求全额缴纳学费。比如,要想在全美排名靠前的俄亥俄州沙克尔海茨高中读一年书(实际上只有9个月),学费高达1.6万美元。而美国初中及更低级别的公立学校根本不接收留学生,即便是自费也不行。如果一个在外国出生的孩子被美国家庭收养,养父母需要告知居住地所在学区的学校这个孩子并没有F-1或其他身份。按照美国收养法的规定,收养满两年后才可为这个孩子办理绿卡。即便有绿卡在身,最终能否入学也要由学校作出决定。从收养法的角度来看,被收养的孩子拥有F-1身份倒不如没有任何身份,这确实有些可笑。

在美国职业学校就读的留学生持有的是M-1签证,而非F-1签证。在入境美国时,海关官员有权决定留学生在美国停留的年限。按照I-20表上规定的就读时间表,留学生必须在完成学业后的30天内离开美国。“9·11”之后,美国的飞行学校在接收外国留学生的问题上十分谨慎。美国驻外使领馆基本上拒绝为即将赴美学习飞机驾驶的学生发放M-1签证。在2001年至2006年的5年里,赴美留学生数量骤减,而欧洲国家则成了新的留学热点。美国各大高校纷纷敦促美国国务院放宽留学生的签证政策,F-1签证的发放率在近几年也有所提升。

从另外一个角度讲,我能够理解为什么美国国务院驻海外机构的官员们对外国签证者耍的花招已经十分厌烦。一些签证者制造假的工作证件及其他文件,出示虚假银行证明,单身者却在“婚否”一栏填上“已婚”……总之,欺骗的方式不一而足,而其目的无非是能够踏上美国的土地。

美国的移民法遵循“谎言就是谎言”的原则,而有些国家则认为“若无恶果,谎言则无害”。这可以上升到文化的差异,很多例子都能够证明这一点。比如,一名中国女子在美国驻广州领事馆申请旅游签证遭拒,6个月后在北京大使馆顺利获得签证。在其DS-156签证申请表上,有一个问题是“你是否曾遭拒签?”在为其办理赴美事宜的旅行社的建议下,她在此一栏填上了“否”。该女子赴美后,如果有朝一日想申办绿卡,美国政府会以当初其申请签证时说谎为由,拒绝发放绿卡。按照中国人的逻辑,该女子不懂英语,把办理签证申请的事情全权委托旅行社,而自己则是照猫画虎,并没有犯什么错啊?但从美国法律的角度看,虽然该女子受到旅行社的误导,但有其签名为证,理应为此付出代价。

诸如此类的教训不胜枚举。最好的避免办法就是推进美国和他国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应该让美国人更多了解我们的思维及行事方式,我们也应加强学习,懂得美国的移民官员是不能接受谎言和作假的。

一旦遭到拒签,我们只能着手准备新的材料,再次交足签证所需的费用,重新申请赴美签证。因为我们无法以签证遭拒为由向美国政府提起诉讼,所以必须做好申请多次的心理准备。我的一个俄罗斯客户曾八次申请旅游签证都遭到拒签,而我本人也曾两度遭拒,第三次才拿到F-1学生签证。移民之路需要一颗坚强的心,在签证大厅排队等候数小时后的结果未必就如你所愿。让我们振作精神,重新再来。

美国政府将外国人递解出境并不是他们“能不能”或“想不想”的问题。一切都有章程可依。如果你在法庭上败诉,上诉也遭驳回,那就只有面对离境的结果。过去四十年来,美国法律规定只要移民法官签发了递解某人出境的最终裁定,美国移民局就会向其寄出一纸“打包走人”的文书,若不按时回应,则该人将被视为“缺席者”甚至“在逃犯”。与失去合法身份但并未接到美国移民部门书面通知的外国人不同,递解出境的指令一下,今后再想留在美国将非常困难。不仅如此,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法律规定若当事人未现身法庭听证,法官必须签发“缺席最终裁定”,而非之前的结案了事。陷入这种绝境的外国人应该好好反省自己,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你是否知道递解出境的最终裁定已经下发,或接到过法官、律师的通知?如果知道,为什么不立刻离境?除了“我太想留在美国了”这样的感叹之外,是否有些其他原因,比如你重病在身,你的妻子怀有身孕,或是你的家里人出了事故?你是否知道这个最终裁定意味着什么?此时此刻,你还可以向法庭提出动议,或者请政府检控官介入重开此案,以决定你的去留。但是,你必须和你的律师或顾问一起仔细研究与此案相似的先例及法官判决。期盼报纸上发几篇同情你的文章是没有多大用处的。我在前文曾经强调,只要你有备而来,把握住生活的真谛,就一定会实现你的人生目标。(2)你是否按规定出席了每一次移民法院的听证会?你是否能听懂法庭上的法律代表给你作出的翻译?如果没有,为什么你不提出来? (我曾受理一些案件,法庭翻译讲的是西班牙语,而当事人只能听懂葡萄牙语、广东话或者普通话。这种情况可以作为上诉或重开案件的正当理由。)是什么原因让你缺席了听证?你是否接到过法院听证的书面通知?你是否告知有关政府部门你已变更了地址?你是否发现因为法庭传票寄到了错误的地址而导致你缺席了听证?我的律师事务所处理过很多这样的案子,比如收件地址上的“3001”被写成了“3010”。你需要把一些重要日期和居住地点记得很清楚,比如入境日期;还要保存有用的文件,如医疗费用的收据,以及可以显示你在美国境内居住的证明。

你在美国的时间越长,就会为自己积累更多的资本。这种资本不光是物质上的,还包含作为一名移民在美国社会的价值。你是否已成家?是不是尽了一名居民应尽的义务?你有没有向慈善机构进行过捐助,献没献过血?你是不是每年按时报税,并如实汇报个人收入?你有没有违法犯罪、酒后驾车或实施过家庭暴力的记录?对于美国公民来说,以身试法只会让他们迁怒于警察和监狱系统。而按照我们东方传统的思维方式,如果有人侵犯了我们的身体,或是欺骗了我们,除了感到羞耻之外,我们还会担心警察会否向移民部门反映我们的情况。我们该怎么向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作出解释?一旦他们知道,除了担心还能做些什么呢?对我们来说,这事关我们的生存,绝没有那么简单。

我给你的忠告是:一旦成为受害者,你应该向警方报案。这并非因为我现在是美国公民,已经拥有美式思维方式。多年来我处理的移民案子和接触的人让我明白,我们视为美德的忍气吞声有时反倒会让我们陷入困境。我们有在美国生存下来的坚强决心,遇到认为不平之事不用太过计较,很快就会没事的。但如果我们听之任之,早晚有一天会给我们造成伤痛,后悔亦晚矣。我们必须不断壮大自己,凡事不能永远保持沉默。二百多年来,外国出生者一直在美国这片土地上创造着历史。我们不该轻视自己的能力,要相信前途是光明的。说不定有一天,我们的后代会成为美国总统。谁能否认奇迹会发生呢?

伴随着每一次移民法规的变动,许多美国企业都会受到影响。我的律师事务所也不得不对人员组成作出相应的调整。1986年年底开始,美国政府开始要求国内企业审查外籍雇员的合法身份(即I-9审查),移民律师自此得以进入很多大型律师楼,以帮助他们受理来自企业的案子。如果外籍雇员进入企业的时间早于当年11月7日,则无须I-9审查。除非该雇员另觅新主,所在企业不会因其身份问题将其开除。在美国移民史上,1986年成为一道分水岭,从此雇佣非法移民的企业将遭到政府处罚。

20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出台了一批新法规,较为知名的就包括I-9移民雇员审查。在该法出台后,政府并未因此法的推出获得很高收入(即罚款金额)。很多律师楼也没有拿到来自企业的I-9审查大案,因此纷纷解散了专设的I-9部门。移民失去合法身份的情况还是屡见不鲜,这既有移民自身的原因,也有整个移民制度纰漏百出的问题。

美国的移民法规都是由来自各州的民选国会众议员和参议员制定的。议员们需要本州选民的支持,也依赖本州媒体的长期关注及配合。对于一些政治话题,不管是来自哪一个派别,媒体都大张旗鼓地进行报道和分析。而记者队伍中大多数是美国本土出生的,或是第二代、第三代移民。他们不清楚申请赴美签证的程序,更不了解移民为保持合法身份而经历的悲喜交加。我总愿意教导一些年轻的律师要重视每一个移民案子,要看清其不同于其他的独特性质。我最近在倾听著名的治癌专家阿图尔·戈万德(也是《纽约客》杂志的撰稿人)一场讲座时有所顿悟。正如他所说,每一例手术都可能有不同的结果,虽然每个人都有着相同的器官和肢体。对最坏的结果要有所准备,并想办法尽量避免。这不正是我们面对每一例移民案子时应有的态度吗?

我们内心对外国出生者的认知应该有所改变。看看那些成功人士,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奥尔布赖特,动作影星、前加州州长施瓦辛格,他们都不是在美国出生的,但却同样走出了一条成功的移民之路。他们可以做到,我们为什么不能呢?也许你会嘲笑我太天真,认为这只是一厢情愿、不切实际的想法。但对不起,这就是我的看法。

最近几年中,我发现有越来越多的移民申请工作时在I-9表格上谎称自己是美国公民。我理解严格的移民身份审查制度使得雇主在选择外籍雇员时十分谨慎,造成移民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但我还是要告诉你,千万不要这么做!此举不仅会招来刑事处罚,而且有可能影响到今后绿卡的申办。美国政府会认为你靠提供虚假信息、冒充美国公民的身份得到了工作。

因重大失实陈述(如谎称自己是美国公民的做法)谋得的利益从移民法的角度能否算作是犯罪,目前还存在争论。支持的意见认为:一个人得到一份工作是为了增强个人的支付能力,也可以使其在事业上更进一步,因此就算填写的信息有误,也并非是“故意说谎”。而反对意见则认为:这是一种说谎行为,目的就是规避有关雇主雇佣外籍员工的法律。如果反对意见被法官接受,当事人将为自己的行为付出沉重代价,有可能面临被驱逐出境的危险,今后还有可能被拒入境。

依照我的经验,作为雇主,只要你按移民部门的规定申报了雇员的工资记录和I-9表,就不必太过焦虑。移民官员们总会挑出这样那样的小错,给你开张罚单,比如I-9表没有在雇佣生效3日之内递交,填表日期有误,雇员签名的位置不对等。

美国社会保障厅有权利检查雇主递交的员工“工资及税收证明”(即1099/W2)上的社会安全号码是否与在案的号码相匹配。如果发现问题,就会向雇主发出“不匹配”的通知。这种情况下,雇主有权行使“安全港条款”。雇主的义务就是“出于善意”地检查一下雇员填写的文本以核实其身份。美国国土安全部对雇主进行民事惩罚的标准是,雇主对雇员的弄虚作假“实际知情”或者“推断知情”(即“应该知情”)。而如果雇主对雇员虚报社会安全号码的做法毫不知情,则可以免去处罚。在过去的一年中,对雇主征收罚金已被另一种更加严厉的处罚方式代替,即美国联邦检察官办公室和司法部在突袭检查多家企业后,宣判大批雇主有罪,将其连同非法雇员一起投入监狱。如果你明知你的雇员身份有问题,绝不能抱着不被政府发现的侥幸心理,否则,只能自食苦果。

美国国土安全部通过专人或带回执的挂号信发出一纸“72小时内临检通知”是启动I-9官员资格检查的第一步。在检查完成后,雇主将会接到“罚款意向通知”,里面会标明罚款金额和原因。我一贯主张雇主应禁止国土资源部官员在其办公地点实施搜查,因为执法人员的出现会扰乱一个企业的正常业务。他们完全可以将所需审查的文件带回去慢慢查。如果由于雇主没有按规定呈交I-9表格,而导致美国联邦检察官办公室可能采取行动,我建议该雇主应即刻联系有相关经验的移民律师,看看是否还有周旋的余地。

美国的移民官员让人感觉难以捉摸,而且好像个个都气势汹汹。国土安全部总部的电话接听还算及时,而其驻各州的分部以及移民和海关执法局就不同了,每次和他们打交道都会让你筋疲力尽。电话拨了3次,却还是没人理你。留言吧,两三天后接到回复还算你运气好。我们一般递交绿卡申请、入籍申请或者转换身份申请都要麻烦国土安全部的服务中心。如果没有一点不屈不挠、永不放弃的决心和耐心,还真是搞不清那么多纷繁复杂的办事程序。有时我在镜子里看着自己已近花甲的脸,不禁感叹自己做移民律师的32年究竟是怎么熬过来的?!

事实上,美国国土安全部的工作人员以及移民法官的日常工作压力也非常大,很容易导致身心俱疲甚至彻底崩溃。一名普通的案件审判员每天要与来访者面谈超过20场,而且全部都是安排得紧锣密鼓,就连上厕所的时间也几乎没有,更别提静下心来研究一下相关法规最近有无变更、是否适用于新近案件了。美国的政策、法规、章程等变动频繁,总部备忘录、实地笔录更是天天更新。不仅如此,负责移民事务的普通官员收入并不高,谁还会加班加点,与时俱进呢?

每周五的下午4点钟,我的助手会打印出一摞资料,包括万律(Westlaw)法律库、全美移民律师协会(AILA)以及《移民简报》等发布的最新数据和内容更新。周六早晨的咖啡时间,我会虔诚地通读一遍,以确保自己不遗漏任何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上的新情况。作为职业移民律师,这是我们必须要做的功课,否则就无法最大限度地帮助我们的客户追逐他们的美国梦。

环顾如今的美国,移民无处不在。尤其是那些大城市,比如纽约、芝加哥、休斯敦、旧金山、洛杉矶、迈阿密,哪里没有大批移民辛苦打工的身影。美国近期发生的房贷和债务危机对广大移民并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因为我们量入为出的消费习惯总是让我们与借贷和信用卡保持一定距离。移民的类似优势难以详尽。

2009年8月24日和25日,我连续两天作为辩护律师出现在位于纽约百老汇联邦大楼八层的美国移民局。坦白地讲,我心里紧张得要命,虽然我的两名客户并没有察觉出来(否则,他们就会对我失去信心了)。我们最终赢得了这两场官司。我疲惫地坐在那里,打量着从面前走过的每一个人,律师、客户、前台秘书,不禁感叹我每天工作的错综复杂,如果生活能够简单、轻松一点儿该有多好!可是对于很多移民来说,生活就是在开庭、审判、恐惧、兴奋中继续着,他们担心因没有合法身份被警察带走,而内心又憧憬着在美国的新生活。

如果一名移民接到了美国移民局发出的“听证通知”(即NoticeofAppear,意味着美政府针对该移民的递解出境程序已经正式启动),应马上检查该通知上的信息是否准确,包括当事人姓名,国籍,签发日期等等。任何一个小的错误,哪怕是拼写错误,也可能成为在此后程序中对你有利的证据。在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签署的新移民法于1997年生效后(自此,有关移民的签证及绿卡申请规定变得更加严格),移民以何种方式进入美国,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法律因素。如果你凭美国政府颁发的签证进入美国,并在3年后与一名美国公民结婚,你就可以获准得到永久居留权。如果你当初属于非法入境(比如从加拿大或墨西哥非法入境),则无权转换身份。如果你在入境时持有假护照或他人护照,你可以申请转换身份,但必须先提交601表,请求美国政府宣布当初非法入境作为政府“不予受理”其转换身份申请的理由不再有效(实际上也是为自己的欺骗行为向美国政府致歉),并显示自己非法入境是在陷入“极度困境”的情况之下的无奈之举。

我一直告诫我的手下,作为能为这些移民提供帮助的律师,我们应该了解他们内心的羞辱感,尽力去赢得他们的信任。我们必须耐心地去倾听他们讲述自己的经历,不放过任何一个有利于他们赢得合法身份的细节,比如偷渡时乘坐的是大船还是小船、是否曾经换船登岸。如果事实确实如此,我们应马上核对当事人收到的“听证通知”。如果当事人在登陆后被执法人员(如警方或移民部门官员)带走,他们可能不会以“到境外国人”论处,因为他们已然身在美国。在这种情况下,无论当事人的父母已持有绿卡或已成为美国公民,还是当事人与美国公民结了婚,他都无权成为在美永久居民。大多数移民对移民法中的种种规定并不知晓,只有耐心倾听、了解真相后才有机会帮助他们摆脱困境,并让更多移民案件有机会得到公开审判,从而创造“先例”的可能,并造福后代移民。

我曾遇到一个来自格鲁吉亚的客户在美国申请政治避难。他不会英语,而且担心自己的同性恋身份会招来麻烦,因此就没有通过翻译向他以前的律师告知这一事实。在被警方关押并且输掉所有上诉后,他找到了我。不经意间我得知他是一名同性恋,也就此发出重审引渡判决的动议。殊不知,同性恋可以被当作申请政治庇护的理由。这个例子很说明问题:身处困境的移民,对自己的移民律师千万不能有所保留。只有不拘于常理,摆脱常规思维,千方百计找到有力证据,才能让案件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

既然我们已经来到了美国,就要明确我们的目标,并且搞清怎么去实现。我们必须计算机会成本究竟有多大,决定是该留在美国还是回到祖国或到其他国家。如果不想留下,但需要一些时间准备行囊,就需要提请自愿离境,美国政府将限定你在120天内出境。如果到期没有离开美国,将在今后十年内不得申请绿卡(如在1997年4月之前提出离境申请但未兑现,则在规定离境截止日之后五年内无权申请绿卡)。美国移民和海关执法局有权将自愿离境期限延长60天,但不会有更多余地。所以,你必须要拿定主意。我们有很多客户在遇到严厉的法官时慌了神,匆匆递交了自愿离境申请,但后来又不想离开美国了。从法律角度讲,这是行不通的。

如果你决定继续留在美国,移民法院会安排多场例行听证会,并要求你必须出庭。只要你没有缺席,就不会收到法官签发的“逃庭递解令”。如因生病、遭到警方监禁或出席葬礼等确实无法到庭,你必须提交动议以求得到法官的准许。与其他法院不同,移民法院不设法警和调度等职,你只有确保自己的沟通有据可查,并耐心等待回音。如果你的缺席动议未得到回复,仍须出庭,否则,将收到缺席裁决。一句简单的“我不清楚这个规定”不足以成为呈堂证据。

我们需要提供正当的理由支持我们的申请,仅仅靠一厢情愿留在美国是不可能的。一般来说,可以从如下一些方面着手:你的教堂有没有为你的绿卡申请进行担保?现在是否在等待审批结果?如果你此时回国,是否会受到审讯和迫害,致使家人遭殃?你对回国有没有恐惧、哪方面的?你来美国究竟是出于什么原因,是为了逃避家人或前夫的虐待吗?为什么你在自己的国家没办法找到工作,那里的政局是否稳定?你是在苏联解体后来到美国的吗,还是于八九十年代从洪都拉斯或萨尔瓦多来?你的宗教信仰是什么?如果你在2002年12月之前来美,有没有在2001年4月前递交过签证申请?你自己或他人是否在1998年1月之前为你申请过签证?你的父母现在是不是住在美国?也许你会因此受到移民法245 (i)条款的保护而拿到绿卡。

如果你是绿卡持有者,因为刑事犯罪而接到了“出庭通知”,那么就要考虑一些别的问题,比如,你是怎样拿到绿卡的?在拿到绿卡前是否来过美国,持何种签证?你是否曾经失去合法身份?你有无犯罪记录,什么时间,何种性质,是认罪服法还是开案打官司,是经陪审团裁定还是由合议庭裁定?如果是初犯,你当时多大,是不是未成年人,所犯轻罪还是重罪?如果被控非法法持有武器,那么武器的种类与型号是什么?如果入室行窃,是用信用卡把门撬开,还是持枪或持刀进入?如果你使用家庭暴力,谁是受害者?你是否还和受害者住在一起?如果你们各有自己的居所,你可能会以袭击和暴力伤害罪遭到起诉,因为家庭暴力特指当事人对住在同一居所的一方或几方实施伤害行为,或有伤害企图。根据移民法的界定(有别于刑法),你的行为是否属于恶性重罪?如果是,你就需要对强制性拘留提出异议,并力争找到能帮助减罪的办法?犯罪行为是否与毒品买卖有关,是哪一类毒品?

作为绿卡持有者,你还需要记清最后一次持卡入境是什么时候。根据1997年4月之前的移民法,拿到绿卡之日即为最后入境时间。而新法则规定,每次入境之日都被当成一个新的起始日。你还要考虑自己的父母是不是美国公民、绿卡持有者?他们什么时候拿到的身份,你当时多大?你的配偶和子女目前是什么身份,他们年龄是多少。另外,如接到出庭通知,你必须弄清楚上面所指的与你有关的是一起还是多起事件?你大可不必过分在意指控有多少条,与你有关的事件总共有多少起才是至关重要的。

也许你会问:为什么我们要让那些罪犯继续留在美国呢?他们都该被驱逐出境。我的看法是,他们仍然有权经历正常的法律程序,聘请好的律师为其辩护,并接受美国法律的公平审判。我们应该更具大局观。

如果一个外国出生者在美国遭到刑事诉讼,不仅要聘请刑事辩护律师,还应征询移民律师的意见。辩护律师可以帮助你打赢官司,避免坐牢或罚款。而移民律师的工作就是设法保住你的绿卡,争取让你留在美国,免遭递解出境。我们要培养这种双轨思维的方式,如遇刑事诉讼,应该想到我们的绿卡或签证申请是否会受到影响。

美国移民法院的诉讼程序是不涉及陪审团的。固定数量的法官会在法庭上多次出现,在他们的助手帮助下作出裁决。而来自美国移民和海关执法局的代表和区级律师大都有些固执甚至刻薄。没关系,那是他们的职责使然。虽然名义上他们是美国法律的捍卫者,但谁都清楚他们实际上是希望将没有身份的移民遣送出境的,而我们移民律师则会尽最大努力帮助客户留在美国,可以说我们的立场针锋相对。法官的工作也不容易,接下来的三个小时还要主持40个例行听证会,现在却不得不耐着性子和我们在一些法律细节上纠缠。时间一久,面前来来往往的移民当事人在他们看来都没有什么分别了。与联邦法官不同,这些移民法官享受不到法律调研以及制例调用等方面的必要支持,因此,为了提高判案速度,他们往往口头宣布自己的最终决定,或至多简要地将裁决意见打印成纸发放给当事人,并就此结案。移民法院的很多法庭因多年未曾翻修都散发着异味,各色人等穿梭其间,十分混乱与嘈杂。难怪有人打趣说,好像到了动物园一样。就是在这种资源有限、各种条件不尽如人意的情况下,整个移民体系内的大部分成员都在承担着自己的责任,努力做到最好。

在我身边的或我接触过的年轻一代移民律师中,有人一直兢兢业业坚守阵地,有人却难耐寂寞,选择了离开,为此我颇为感叹。我深知他们的求知欲很强,但比这更为重要的是日复一日地在法庭办案中观察、聆听、学习,并尽力让自己乐在其中。终有一天,他们需要接过老一辈移民法律从业者的衣钵,肩负更大的责任。也许只有少数佼佼者能够脱颖而出,成为业界知名的律师或法官。但每个人都应该相信,付出必有回报,属于自己的那一天一定会来到。

在一系列例行听证结束后,移民法院将会安排大庭听证。我们已经在例行听证时进行了恳请和申诉,现在到了正式审判的时候了。作为移民律师,我们必须确保提前做好充分准备,帮助我们的客户演练一下如何应对可能发生的情况,并劝他们实话实说,不必紧张。庭审的前一天尤为重要。像我一样的律师已经算是身经百战,但对于第一次出现在法庭上的移民来说,难免会有些不知所措。我的有些客户甚至在出庭时忘记了自己或配偶的生日是哪一天。当事人应当尽量做到沉着,有把握说出自己应该知晓的信息,比如子女的姓名(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他国出生)。如果曾在美国和出生国之外的第三国居住过,必须尽快提供直接证词,不要让代表政府的律师认为我们企图瞒报。除非政府代表律师要求审理本案时分离证人,不要主动提出这种请求,最好让证人能够倾听到当事各方的证词。《爱国者法案》和《真实身份法案》对呈交证据和举证责任的要求作出了重大修改,如今的法官有权拿过去根本不值一论的理由驳回当事人的申诉。

在庭审开始后,应将整个过程都记录在案,以备日后有据可查。移民法官面前都会装有录音设备,但他们在一些情况下可以选择暂停录音,比如当自己的情绪失控或是向当事各方提问时。而我们需要的是不间断录音,以保证一旦对判决提起上诉,美国“移民上诉委员会”或巡回法院对移民法官和政府法律代表的言行表现有所了解。

我和我的合伙人斯科特·布拉顿于2009年4月出现在波士顿移民法院法官伦纳德·夏皮洛面前,为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姑妈作避难辩护。我们以前和夏皮洛法官曾打过交道,他可以称得上是业界的老前辈。我在法庭上问他可否暂停录音,以便我们商讨接下来的几场听证的日期。他微笑地盯着我,说道,“我是不会因为任何人停止录音的”。这个聪明的家伙看来也深知法庭记录的重要,此刻反倒将了我一军。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