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孝经:中华经典藏书(升级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2 04:42:18

点击下载

作者:胡平生,陈美兰

出版社:中华书局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礼记·孝经:中华经典藏书(升级版)

礼记·孝经:中华经典藏书(升级版)试读:

前言

传世《礼记》有《大戴礼记》与《小戴礼记》之分,本书指的是《小戴礼记》。以下从作者与编者、来源与成书、内容与分类、意义与价值等四个方面,分别介绍《礼记》。一 《礼记》的作者与编者《礼记》是一部以儒家礼论为主的论文汇编。

较早提出著述《礼记》的,如《史记·孔子世家》认为《礼记》传自孔子,《孔子世家》所谓的《礼记》是广义的,包含《仪礼》、先秦古礼在内的礼论作品。到了东汉,《汉书·艺文志》礼类有“《记》百三十一篇”一条,班固自注:“七十子后学者所记”,以孔子弟子及其后学概括,无法确认具体的作者。再到唐代,陆德明《经典释文·序录》认为,《礼记》本是孔子门徒共撰所闻的著作,后人通儒又各自斟酌损益以续学。陆氏并进一步指出,《中庸》是子思伋所作,《缁衣》是公孙尼子所撰,又引郑玄说《月令》乃吕不韦所撰,引卢植说《王制》是汉文帝时博士所为。孔颖达《礼记正义》的看法与陆氏大体相同。后世也不乏讨论《礼记》作者的论述,但除了少数单篇作者或可具体落实之外,大多篇章的作者已不可考。

自郑玄以来,传统观点都认为《礼记》是由西汉戴圣编纂成书的。郑玄《六艺论》说:“戴德传《记》八十五篇,则《大戴礼》是也;戴圣传《礼》四十九篇,则此《礼记》是也。”戴德、戴圣是叔侄关系,后世又以大、小戴分别之。

戴圣,字次君,《汉书·儒林传》说:

德号大戴,为信都太傅;圣号小戴,以博士论石渠,至九江太守。由是《礼》有大戴、小戴、庆氏之学。

石渠,即石渠阁,是汉代的国家图书馆,兼具收藏珍本秘籍与举办学术会议的功能。汉宣帝甘露三年(前51),由太子太傅萧望之主持,召集儒生若干人齐聚石渠阁,讲论五经异同,戴圣也在其列。戴圣在宣帝时立为博士,后来官至九江太守。他的著作,除了编纂《礼记》之外,还有《石渠礼论》、《群经疑义》等著作。

近世有学者质疑《礼记》编纂者的传统说法,较具影响力的应属洪业的《礼记引得序》(1936年),他认为《礼记》不是戴圣编纂的,其编纂时间应在大、小戴之后、郑玄之前,而且不一定是一人所辑、一时所成。二 《礼记》的来源与成书

今本《礼记》有四十九篇,各篇来源不尽相同,王锷《礼记成书考》汇集各家见解后指出:《礼记》应是选辑自《汉书·艺文志》所录“《记》百三十一篇”、《明堂阴阳记》等几种著作,以及《曾子》、《子思子》等已亡佚的儒家文献;而这些“礼记”所议论的内容,是今本《仪礼》十七篇以及散见其他古书或早已亡佚的古礼。

有关《礼记》的成书经过,历来论著甚多,台湾学者周何《礼学概论》分为附经而作、单独成篇、选编成书、定本流传四大阶段。我们结合出土文献来看,前两阶段的顺序是否必然,还有待商榷,因为先秦既有附经而作的记文,也有单独成篇的记文。本书将这两阶段放在一起,并根据出土文献补充说明如下:(一)附经而作与单独成篇

早期《礼记》附经而作,可从今本《仪礼》看到证据。今本《仪礼》十七篇,其中十一篇经文末端都有个“记”字,然后接着书写发明经文的内容,如《士冠礼》、《士昏礼》、《乡饮酒礼》、《乡射礼》……这可能是当时学者读礼经时,在每卷经文后面的空白竹简随手附记说明或感想,这些记文便是早期附经而作的痕迹。

单独成篇的形态,在先秦也已经出现。以今本《缁衣》为例,战国时期郭店楚墓竹简及上海博物馆购藏竹简各有一篇《缁衣》,内容大同小异;又如今本《孔子闲居》,部分文字也见于上海博物馆购藏简(题为《民之父母》),这都是最好的明证。

汉初所见的《礼记》,也可能是单篇形式。据《汉书·景十三王传》,景帝时河间献王刘德修学好古,从四方民间搜集不少古书:

献王所得书皆古文先秦旧书,《周官》、《尚书》、《礼》、《礼记》、《孟子》、《老子》之属,皆经传说记,七十子之徒所论。

颜师古注:“《礼》者,礼经;《礼记》者,诸儒记礼之说也。”《礼记》与《礼》并列,可见学者有意将“礼记”别为一类。

又据《汉书·艺文志》、《说文解字·叙》,汉武帝末年,鲁恭王坏孔壁而得古文典籍数十篇,其中就有《礼记》。据此,李学勤《郭店简与〈礼记〉》认为:“《汉志》的‘《记》百三十一篇’便包括孔壁所出和河间献王所得两来源。”至于这两种“礼记”的流传形式,李学勤认为由于先秦简帛流传不易,书籍多以单篇行世,所以不管是河间献王得书或孔子壁中书,必有许多书的单篇;也就是说,上述所谓的“礼记”未必指书籍,可能只是通称。

这些先秦至汉初的“礼记”与戴圣所编纂《礼记》的关系,吴承仕《经典释文序录疏证》认为,后者(戴圣编《礼记》)犹如“晚出之丛书”,而前者(各种《礼记》来源)则如“稍古之丛书”,这可以算是一个贴切的比喻。(二)选编成书

汉宣帝时期,戴圣与其叔戴德都在学官讲授《礼》。从今本《仪礼》可知,各篇备载的仪节虽然十分具体,但这种行礼如仪的节目单,难免枯燥乏味。而传世“礼记”,累积了历来儒家学者的精彩阐释,对各种仪节赋予精神与意义,可让平板无奇的礼单变得生动,深化礼意,因此二戴选编适用的礼学参考数据,而成大、小戴《礼记》,作为讲学的辅助材料。(三)定本流传

戴圣虽然编纂了《礼记》一书,但为了配合讲学需要,篇目未必始终相同,因此定本未必在西汉就已成形。到了东汉,郑玄为三《礼》作注,据陆德明《经典释文·序录》:“马融、卢植考诸家同异,附戴圣篇章,去其繁重,及所叙略,而行于世”,经过名重士林的经学大师郑玄作注,使《礼记》的可读性更加提高,于是有了定本《礼记》流传至今。三 《礼记》的内容与分类

今本《礼记》共四十九篇,其中《曲礼》、《檀弓》、《杂记》三篇因篇幅较长而分上下篇,实际为四十六篇。本书因篇幅之限,无法全部注译,因此依今本《礼记》篇次,略述各篇内容要旨如下:

1. 《曲礼》上下:略记吉、凶、军、宾、嘉五礼仪文,兼及日常洒扫应对进退之法。

2. 《檀弓》上下:杂记各种行礼故事,尤以丧礼为多数。

3. 《王制》:记述君王应有的行政制度,其中部分有历史依据,部分则是理想之言。

4. 《月令》:按十二个月次,记录各月天象特征,并说明政令、祭祀、行礼等事宜。

5. 《曾子问》:以孔子与曾子问答方式,记录丧礼中的特殊事例,也兼及冠、昏等吉礼。

6. 《文王世子》:记世子的教育问题,以及相关教育制度等。

7. 《礼运》:主要叙述礼义、礼制的源流与运行。

8. 《礼器》:阐述礼能使人成器之义,成器指成德器之美或用器之制。

9. 《郊特牲》:杂记各礼,发挥礼义,其中又以祭祀较多。

10. 《内则》:记家庭内各种人际关系的日常生活准则。

11. 《玉藻》:记天子诸侯的饮食衣饰居处之法,以及其配偶的服制等。

12. 《明堂位》:记鲁国国君因周公之德而可袭用古代天子衣服、器物之事。

13. 《丧服小记》:主要记丧礼中特殊的服饰要求。

14. 《大传》:记服制、宗法、祭法等制度。

15. 《少仪》:记各种应对仪节,与《曲礼》相近。

16. 《学记》:记古代学校教人、传道、授受的顺序以及教育得失与兴废之故。

17. 《乐记》:主要阐述乐的形成与功能,并论述礼乐的关系及影响等。

18. 《杂记》上下:以杂记丧礼细节为主。

19. 《丧大记》:记国君、大夫、士之丧制,器物方面的介绍尤其详细。

20. 《祭法》:记载有虞氏至周朝制定祭祀天地众神的法度。

21. 《祭义》:记祭祀主敬之义,同时述及孝悌祭先之道、养老尊长之义,可与《祭法》互相发明。

22. 《祭统》:从不同方面论祭祀的意义。

23. 《经解》:讲六经的教化功能,兼及天子德配天地、霸王治民之器、治国隆礼之道。

24. 《哀公问》:记鲁哀公向孔子问礼、问政,旨在解说为政先礼、礼为政教之本的精神。

25. 《仲尼燕居》:借孔子与弟子问答,说明礼的本质、内容、作用、意义。

26. 《孔子闲居》:借孔子与子夏问答,阐述如何修身行事才能成为民之父母。

27. 《坊记》:记如何透过礼的消极节制作用防禁各种过失。

28. 《中庸》:主要阐述中庸之道。

29. 《表记》:记君子如何处世为人以作为人民表率。

30. 《缁衣》:多记君臣上下关系、君化民之道,兼及君子交友之道与言行准则等。

31. 《奔丧》:主要记士身在异国他乡而返乡奔丧之礼,兼及天子与诸侯。前人指出本篇应属礼经,而非礼记的性质。

32. 《问丧》:阐述丧礼某些仪节的意义,如始死、敛尸、安魂之祭、寝苫枕块、束发、拄杖等,并说明丧礼之制乃本于人情等。

33. 《服问》:记丧服有关问题。

34. 《间传》:记居丧时由于亲疏不同而表现的各种行止。

35. 《三年问》:记父母丧所以三年之义,兼阐述服丧期限何以长短不同之理。

36. 《深衣》:记深衣制度及意义。

37. 《投壶》:专记投壶之礼。本篇应属礼经,而非记文。

38. 《儒行》:记儒者德行的特征。

39. 《大学》:记博学而可以为政治国之义。

40. 《冠义》:记《仪礼·士冠礼》之义。

41. 《昏义》:记《仪礼·士昏礼》之义。

42. 《乡饮酒义》:记《仪礼·乡饮酒礼》之义。

43. 《射义》:记《仪礼》之《乡射礼》与《大射仪》。

44. 《燕义》:记《仪礼·燕礼》之义。

45. 《聘义》:记《仪礼·聘礼》之义。

46. 《丧服四制》:阐述制定丧服所根据的四种原则——恩(恩情)、理(义理)、节(节制)、权(权变),分别本之于仁、义、礼、智。

最早为《礼记》分类者,应属刘向《别录》,刘向将《礼记》分为十一类:(一)通论:《檀弓》上下、《礼运》、《玉藻》、《大传》、《学记》、《经解》、《哀公问》、《仲尼燕居》、《孔子闲居》、《坊记》、《中庸》、《表记》、《缁衣》、《儒行》、《大学》,共十六篇。(二)制度:《曲礼》上下、《王制》、《礼器》、《少仪》、《深衣》,共六篇。(三)丧服:《曾子问》、《丧服小记》、《杂记》上下、《丧大记》、《奔丧》、《问丧》、《服问》、《间传》、《三年问》、《丧服四制》,共十一篇。(四)祭祀:《郊特牲》、《祭法》、《祭义》、《祭统》,共四篇。(五)吉事:《冠义》、《昏义》、《乡饮酒义》、《燕义》、《聘义》、《射义》,共六篇。(六)吉礼:《投壶》,一篇。(七)明堂阴阳:《明堂位》,一篇。(八)明堂阴阳记:《月令》,一篇。(九)世子法:《文王世子》,一篇。(十)子法:《内则》,一篇。(十一)乐记:《乐记》,一篇。

刘向的分类,虽然可使读者提纲挈领了解《礼记》,但囿于《礼记》内容实在驳杂,不免未惬人意,因此后世也有不少学者重新分类:如吴澄《礼记纂言》分为通礼、丧礼、祭礼、通论四大类,几乎打散刘向原来的分类;又如梁启超《要籍解题及其读法》,分为记述礼节、记述政令、解释礼经、专记孔子言论、记孔门及时人杂事、杂记制度、考证缺席礼节、通论礼意、杂记格言、专记掌故十类,分类标准颇异于前人。我们再介绍另一种分类方法,高明《礼学新探·礼记概说》:(一)通论

1. 通论礼意:《礼运》、《礼器》、《郊特牲》、《经解》、《哀公问》、《仲尼燕居》。

2. 通论与礼有关之学术思想:《孔子闲居》、《乐记》、《学记》、《大学》、《中庸》、《坊记》、《表记》、《缁衣》、《儒行》。(二)通礼

1. 关于世俗生活规范:《曲礼》上下、《内则》、《少仪》、《深衣》、《玉藻》。

2. 关于国家政令制度:《月令》、《王制》、《文王世子》、《明堂位》。(三)专论

1. 丧礼

甲. 逸礼正经:《奔丧》。

乙. 论变礼:《檀弓》上下、《曾子问》。

丙. 记丧制:《丧大记》、《丧服小记》、《杂记》上下、《服问》。

丁. 论丧义:《大传》、《间传》、《问丧》、《三年问》、《丧服四制》。

2. 祭礼

甲. 祭制:《祭法》。

乙. 论祭义:《祭义》、《祭统》。

3. 冠礼:《冠义》。

4. 昏礼:《昏义》。

5. 乡饮酒礼:《乡饮酒义》。

6. 射礼:《射义》。

7. 燕礼:《燕义》。

8. 聘礼:《聘义》。

9. 投壶礼(含逸礼正经一篇):《投壶》。

分类往往是见仁见智的,所持标准不同,类目自然就有别。高氏分类,对于想初步掌握《礼记》驳杂内容的读者而言,应有所帮助。四 《礼记》的意义与价值《仪礼》或其他古礼经是研究古代礼制的重要文献,但由于内容多是礼节仪式,对于各种仪节设计的用意,读者往往难以知晓,《礼记》补足了这点缺憾。今本《礼记》的《冠义》、《昏义》、《乡饮酒义》、《射义》、《燕义》、《聘义》等篇,正是阐释《仪礼》中相应的专礼,而与丧服有关的《丧服小记》、《问丧》、《间传》等篇,则是补记《仪礼》的《丧服》、《士丧礼》等篇的不足。《礼记》关于阐释礼经意涵的篇章,可指引后人阅读礼经的思考方向。

除了阐释古礼经义之外,《礼记》也选编儒家礼论著述,因此也是后人深究儒学思想的重要资料,梁启超《要籍解题及其读法》说:

欲知儒家根本思想及其蜕变之迹,则除《论语》、《孟子》、《荀子》外,最要者实为两《礼记》。而《礼记》方面较多,故足供研究资料者亦较广。

透过《礼记》,可以看到儒家小至修身、大至治国的种种思想。

以教育思想为例。我们从《论语》里可以看到孔子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可以基本勾勒出儒家教育思想的概貌,而通过《学记》,我们看到的是完整地体现儒家教育理念的专论。《学记》所提出的教育思想及方法,至今仍对学校教育,乃至所有广义的“教育者”与“学习者”都具有指导意义。以教学方法为例,《学记》提出“豫”、“时”、“逊”、“摩”四种理论:“豫”是预防,一如现代学校要订定共同生活常规,导引学生品行,使学生懂得为与不为的分寸,这便是“豫”的观念;“时”是适时,意指在适当时机教育学生合宜的知识,可说是结合孔子“因材施教”与兵家“因势利导”的观念;“逊”是渐进,指循序渐进地施教,就像各级学校选编教材莫不由浅至深、由简及繁、由具体而抽象,以配合学生逐步成长的理解能力;“摩”是观摩,意指互相观摩学习,其中含藏着孔子见贤思齐的学习精神,也是现代学校教育甚至社会各行各业善用的方法。《学记》的意义不止是后人研究儒家教育观的学术资料,两千多年来,它一直为历来无数“教者”、“学者”指引方向,韩愈写出有名的《师说》、《进学解》,岂能不受《学记》启发!现代校园有所谓的观摩教学、鼓励各级教师应该多多进修等,其理念源头焉能与《学记》以至孔子无关!

此外,《礼记》也保留了许多值得深思遵循的处世之道。如《少仪》说“不窥密”,即不窥探他人的私密,今天常讲保护个人的隐私权,而各类大众传媒上却总是流言满天飞,狗仔队大行其道,因此这古老而又陈旧的道德规范,至今并不过时。《礼记》中所记个人修身养性的基本准则,俯拾即是。研读《礼记》不只让我们了解古代儒家的思想,更可鉴古知今,为现代人安身立命的处世之道。《礼记》的今注今译,近十年来有许多新著问世,如杨天宇的《礼记译注》(中华书局,1997),姜义华的《新译礼记读本》(台湾三民书局,1997),吕友仁、吕咏梅的《礼记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王文锦的《礼记译解》(中华书局,2001),钱玄、钱兴奇的《礼记》(岳麓书社,2001),潜苗金的《礼记译注》(浙江古籍,2007)等。本书编写旨在推广,希望以平浅易读的文字,引领一般读者了解《礼记》的要义。考虑出版字数的限制,我们只能选录部分篇章:全篇选释的篇目有《学记》、《祭法》、《经解》、《缁衣》、《冠义》、《昏义》;部分选释的篇目有《曲礼》上、《曲礼》下、《王制》、《礼运》、《乐记》、《祭义》。

各篇内容分为四部分:首先是题解,先引郑玄《礼记目录》,然后再概括通篇内容旨意。其次是正文,参考其他版本据实校勘,有误者于注释中说明。再次是注释,注释兼及章句训诂与名物制度解释,引述各家说法以简明为原则,常见的郑玄注、孔颖达疏简称郑注、孔疏,其他注家或相关著作则引用作者与书名,如陈澔《礼记集说》、孙希旦《礼记集解》。最后是译文,译文以直译为主,原文过于精干无法直译表达时,才兼用意译。作者2015年12月

曲礼上

郑玄《礼记目录》云:“名曰‘曲礼’者,以其篇记五礼之事。祭祀之说,吉礼也;丧荒、去国之说,凶礼也;致贡、朝会之说,宾礼也;兵车、旌鸿之说,军礼也;事长、敬老、执贽、纳女之说,嘉礼也。”“曲礼”一语,除了见于本篇题之外,又见于《礼记·礼器》:“经礼三百,曲礼三千。”经礼是指礼的主要内容,曲礼是指礼的各种详细仪节。本篇以“曲礼”命名,自来有几种不同看法:一、郑玄《礼记目录》认为本篇内容包含吉、凶、军、宾、嘉五礼,故名“曲礼”;此“曲”字有周遍之意。二、陆德明《经典释文·礼记音义》认为“曲礼”乃“仪礼”的旧名,委曲详细说礼之事。三、孙希旦《礼记集解》认为“曲礼”之命名,只是取篇首“曲礼”二字,篇首《曲礼》乃是古礼篇名。四、任铭善《礼记目录后案》认为“曲礼”之名得之于《汉书·艺文志》之《曲台后仓》九篇(《儒林传》作《后氏曲台记》)。该书是汉代礼学家后仓在汉宫曲台说礼的著作,书已亡佚;任氏认为可能以此书说于曲台,故称之;也可能以其内容多引古说、曲尽礼义,故称之。

综观《礼记·曲礼》全篇,的确包括郑玄所说的五礼的各个方面,且细微末节十分周全,又有平日举手投足、进退应对、饮食出行等生活礼仪,内容十分驳杂,郑、陆之说应该是有道理的。然而,《礼记》全书又不乏以篇首字句题名者,如《曾子问》、《文王世子》、《郊特牲》、《哀公问》等,故孙、任解题也未必不可信。《曲礼》本为一篇,由于篇幅较大,简册繁重,所以分为上、下两篇,《檀弓》、《杂记》亦然。

本篇《曲礼上第一》,选释62小节。[1][2][3]

1. 《曲礼》曰: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安民哉。【注释】

[1]毋不敬:郑注:“礼主于敬”,所以开宗明义便说,“毋不敬”。

[2]俨:庄严、庄重的样子。

[3]安定:和气,合理,审慎。辞:指言语。【译文】《曲礼》说:遇事待人无不恭敬严谨,神态端庄持重,若有所思,说话言辞审慎,和气,合理,这样就能安定民心了。[1][2]

2. 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注释】

[1]敖:同“傲”,傲慢。

[2]从(zònɡ):同“纵”。【译文】

傲气不可滋长,欲望不可放纵,志气不可自满,享乐不可超限。[1][2]

3. 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很毋求胜,分毋求多。疑[3]事毋质,直而勿有。【注释】

[1]苟:苟且,随便。

[2]很:通“狠”。郑注:“谓争讼也。”

[3]疑事毋质:是指一旦对事情有所疑惑,切莫以既定的成见下判断。质,郑注:“成也。”【译文】

面对财物,不该取得的东西绝不取得;面对危难,不该避开的责任绝不避开。与人争执时不求胜利,分配财物时不求多得。对于有疑的事情,不以自己的成见擅加判断,意见正确时也不自以为是。[1][2]

4. 若夫坐如尸,立如齐。礼从宜,使从俗。【注释】

[1]若夫(fú):如果。夫,为语助词。尸:古代祭祀时用以代替神鬼受祭的人。孔疏:“尸居神位,坐必矜庄。”

[2]齐(zhāi):通“斋”。【译文】

如果坐着就要像尸那样庄重地端坐,站着就要像斋戒时那样恭敬地肃立。行礼要顺从时宜,出使要遵从他国的风俗。

5. 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礼,不[1]妄说人,不辞费。礼,不逾节,不侵侮,不好狎。修身践言,谓之善行。行修言道,礼之质也。礼,闻取于人,不闻取人。礼,闻来学,不闻往教。【注释】

[1]说(yuè):后作“悦”。【译文】

礼,是用来决定亲疏、判断嫌疑、分别异同、明辨是非的。礼,不胡乱取悦、讨好人,不说多余的话。礼,不逾越节度,不侵犯侮辱,不轻佻亲狎。修养自身、实践所言,叫作善行。行为有修养,说话合于道理,这是礼的本质。礼,只听说要主动向人取法学习,没听说硬让人取法学习的。礼,只听说学礼者要前来学习,没听说授礼者跑上门去传授的。

6. 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1]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2]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3]礼不诚不庄。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4]乎?夫唯禽兽无礼,故父子聚麀。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注释】

[1]宦学:“宦”指为吏者,“学”指学习六艺者。孙希旦曰:“宦,谓已仕而学者;学,谓未仕而学者。”

[2]祷祠祭祀:吴澄曰:“祷祠者,因事之祭;祭祀者,常事之祭。”

[3]撙(zǔn)节:节制。

[4]麀(yōu):牝鹿,泛指雌兽。【译文】

道德仁义,若没有礼就不能实行、完成;教导训诫、端正风俗,若没有礼就不能完备;分辨争讼,若没有礼就不能决断是非曲直;君臣上下、父子兄弟之间,若没有礼就不能确定尊卑名分;为学习做官、学习道艺而侍奉师长,若没有礼就不能亲近和睦;上朝按官位依次排列、治理军队,做官在位、执行法令,若没有礼就没有威严,一事无成;无论特别的祭祀或定期的祭祀,供奉鬼神时,若没有礼就不能虔诚庄重。因此君子抱持恭敬、节制、退让的态度,以彰显礼。鹦鹉虽能说话,终究不过是一种飞鸟;猩猩虽能说话,终究不过是一种禽兽。而今要是作为人却没有礼,虽然能说话,不也还是禽兽之心吗?只因禽兽不知礼,所以父子与同一雌兽交配。因此圣人兴起,制定礼法来教导人,使人从此而有礼,知道把自己与禽兽区别开来。[1][2]

7. 大上贵德,其次务施报。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礼者不可不学也。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必有尊也,而况富贵乎?[3]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注释】

[1]大上:指上古的三皇五帝之世。大,同“太”。郑注:“大上,帝皇之世。”

[2]其次:指上古以后的世代。孙希旦曰:“其次,谓后王也。”

[3]慑(shè):胆怯,困惑。郑注:“犹怯惑。”【译文】

上古时以德为贵,后世才讲究施惠与回报。礼,崇尚有往有来,施惠于人而人不来报答,这是失礼;人来施惠而不去报答,也是失礼。人有礼,人际关系就会安定平和,无礼就会危险。所以说,礼是不可不学的。所谓礼,须自我谦卑而尊重别人,虽然是挑担做买卖的人,也一定有值得尊重的,何况是富贵的人呢?富贵的人而知道喜好礼,就能不骄奢淫逸;贫贱的人而知道喜好礼,心志就能够不怯懦疑惑。[1]

8. 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壮,有室。四[2][3][4]十曰强,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六十曰耆,指使。[5][6][7]七十曰老,而传。八十、九十曰耄,七年曰悼。悼与耄,虽有罪,不加刑焉。百年曰期,颐。【注释】

[1]冠(ɡuàn):冠礼,举行加冠的仪式,表示已成年。其礼节可参阅《仪礼·士冠礼》、《礼记·冠义》。

[2]艾:衰老,指发色苍白如艾。

[3]服官政:成为行政主管。孔疏:“五十堪为大夫,大夫得专事其官政,故曰‘服官政’。”

[4]耆(qí):年老,六十岁以上的人。

[5]传:指将家族大事传给子孙。孔疏说,传给子孙的家族大事,主要是祭祀之事。

[6]耄(mào):年老,八九十岁的年纪。

[7]悼:爱怜。【译文】

人生十岁称为幼,可开始学习。二十岁称为弱,举行成人加冠礼。三十岁称为壮,可娶妻成家。四十岁称为强,可当官。五十岁称为艾,可做行政主管。六十岁称为耆,可指使人做事。七十岁称为老,可将家族事务传给子孙。八十岁、九十岁称为耄,七岁称为悼。悼与耄年龄段的人,虽然有罪,也不施以刑罚。满百岁称为期,由人赡养,颐养天年。[1]

9. 大夫七十而致事,若不得谢,则必赐之几杖,行役以妇人。[2][3]适四方,乘安车。自称曰老夫,于其国则称名。越国而问焉,必告之以其制。【注释】

[1]几(jī)杖:几,一种可以靠背的用具。古人席地跪坐,为照顾老人不致过于劳累,赐几凭靠而坐可以比较舒服。杖,拄杖,拐杖。这里应特指君王赐给高龄老人的“王杖”、“鸠杖”,是一种端首装有木刻鸠鸟的木杖。武威出土《王杖十简》及《王杖诏令册》都有汉代给高龄老人颁王杖及各种优待的诏令:“高皇帝以来至本始二年,朕甚哀怜耆老,高年赐王杖,上有鸠,使百姓望见之,比于节;吏民有敢骂詈殴辱者,逆不道;得出入官府节第……”《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年律令·傅律》:“大夫以上年七十,不更七十一……皆授杖。”在甘肃武威发掘出土的“王杖”,木制,长2米,顶端安有木刻的鸠鸟。

[2]安车:可安稳乘坐的小车。

[3]越国而问:郑注:“邻国来问。”【译文】

大夫七十岁时即可退休,如果无法辞官,就一定要赐给他凭几与拄杖,出差办事要带着伴随看护的妇人。出使四方,要乘坐安车。可以自称老夫,但在本国之内仍然称名。他国使者来访问,一定要把本国的典章制度告诉对方。[1]

10. 谋于长者,必操几杖以从之。长者问,不辞让而对,非礼也。【注释】

[1]从:往。郑注:“犹就也。”【译文】

跟长者商议事情,一定要拿着凭几与拄杖前往。长者问话,不谦让就直接回答,是不合礼仪的。[1][2]

11. 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昏定而晨省,在丑夷

[3]不争。【注释】

[1]凊(qìnɡ):凉。

[2]定:指铺设安放床褥被枕等。省:问候安适与否。

[3]丑:众人。夷:平辈,同侪。【译文】

举凡做儿子之礼,要使父母冬天感到温暖而夏天感到清凉,晚上要为父母铺床而早晨要向父母请安,在众同辈之中不和人争斗。[1]

12. 夫为人子者,三赐不及车马,故州闾乡党称其孝也[2][3][4],兄弟亲戚称其慈也,僚友称其弟也,执友称其仁也,交游称其信也;见父之执,不谓之进不敢进,不谓之退不敢退,不问不敢对。此孝子之行也。【注释】

[1]三赐:三命之赐,指为官一而再、再而三地受到君王的任命封赏。郑注:“凡仕者,一命而受爵,再命而受衣服,三命而受车马。”孝子做到三命之官,接受官位却不受车马,因为受命可光宗耀祖,受车马则只能安己身,因此不接受车马之赐。

[2]州闾乡党:地方上的各级单位。据《周礼》记载,二十五家为闾,四闾为族,五族为党,五党为州,五州为乡。

[3]弟(tì):同“悌”,敬顺兄长。这里指以对兄长的态度来对待同僚。

[4]执友:指志同道合的朋友。执,同志。【译文】

做儿子的,受到三命之赐而不敢接受车马,因此州、闾、乡、党地方各级都称赞他孝顺,兄弟亲戚都称赞他慈爱,共事的同僚称赞他恭顺,志同道合的朋友称赞他是仁人,平时交往的人都称赞他诚信可靠;见父亲的友人,不告诉他可以进前来就不敢任意进前来,不告诉他可以退下去就不敢任意退下去,不向他发问就不敢任意说话。这就是孝子应有的品德行为。[1]

13. 夫为人子者,出必告,反必面,所游必有常,所习必有[2]业,恒言不称老。年长以倍,则父事之;十年以长,则兄事之;[3][4]五年以长,则肩随之。群居五人,则长者必异席。【注释】

[1]常:常规,经常不变。这里指出游有规律,总去一定的地方,以免父母担心。

[2]不称老:以免父母听了“老”字因联想而伤感。

[3]肩随:并行而稍居后,表示谦逊。

[4]异席:古人铺席而坐,每席坐四人,并推年长者坐席端,若有五人,其中一人必须另外设席,则推长者异席,表示尊敬长者。【译文】

做儿子的,出门前一定要禀告父母,返家后一定要面告父母;出游有常规,有一定的地方;学习一定有专业,平常说话不说老字。比自己年长一倍的人,就像父辈一样侍奉他;比自己年长十岁的人,就像兄长一样侍奉他;比自己年长五岁的人,与他差不多并肩而行但稍后一些。有五人同处而坐,年最长者必须另设一席单坐。[1]

14. 为人子者,居不主奥,坐不中席,行不中道,立不中[2][3][4]门。食飨不为槩,祭祀不为尸。听于无声,视于无形。[5]不登高,不临深。不苟訾,不苟笑。孝子不服暗,不登危,惧辱亲也。父母存,不许友以死,不有私财。【注释】

[1]奥:室中的西南角,古人认为是室内最尊的位置。

[2]食(sì)飨:食礼和飨礼。食、飨礼皆行于宴会宾客或宗庙祭祀。槩(ɡài):同“概”,限量。

[3]不为尸:如儿子充当宗庙的尸,父参加祭祀,尸将尊临其父,这是孝子不能接受的。古代一般以孙辈小孩子为尸。

[4]听于无声,视于无形:父母没有说话,就已经知道他们要说什么;父母没有动作,就知道他们要做什么。指在父母示意之前,就揣知父母的心意。

[5]暗:此处指暗中。【译文】

做儿子的,居处不敢占据室内西南角的位置,坐时不敢坐在席的中间,行走时不敢行在路的中间,站立时不敢站在门的中央。举行食、飨礼招待宾客时,饮食多寡由尊长决定,不敢擅自做主限量;祭祀时,不充当尸。虽未听到父母的声音、未见到父母的身形,就能在父母指使之前揣知他们的心意。不攀登高处,不身临深渊。不随便诋毁,不随便嬉笑。孝子不在黑暗中做事,不到危险的地方,惧怕因此使父母受辱。父母在世,不向朋友承诺可以献身去死,不背着父母私存钱财。[1][2]

15. 为人子者,父母存,冠、衣不纯素。孤子当室,[3]冠、衣不纯采。【注释】

[1]不纯(zhǔn)素:不以白色镶边,这是因为白色是丧服之色。纯,指衣、冠的镶边。

[2]孤:未婚娶而父已亡故。

[3]不纯采:采是喜庆之色,孝子为寄托丧父哀思,衣冠不用彩色镶边。【译文】

做儿子的,父母在世,帽子与衣服不敢以白绸镶边。孤子当家,帽子与衣服不敢以彩绸镶边。[1][2]

16. 幼子常视毋诳。童子不衣裘裳,立必正方,不倾[3][4]听。长者与之提携,则两手奉长者之手。负、剑,辟咡诏之,则掩口而对。【注释】

[1]视:通“示”,示范。

[2]童子不衣裘裳:小孩子穿裘皮袄、着裙装,既不合身体需求,又不便做事活动,所以“不衣”。

[3]剑:指牵在身旁。

[4]辟咡(èr):指转头对童子说话。诏:教,告。【译文】

对幼儿要正确引导,不能说谎骗人给他做示范。儿童不穿皮裘与裙裳,站立时必须姿势端正,听人说话不歪头侧耳。长者牵着儿童行走时,儿童应该用双手捧着长者的手。长者将小孩子背在背上或领在身旁,转头侧脸跟儿童说话,小孩子要掩着口回答。

17. 从于先生,不越路而与人言。遭先生于道,趋而进,正立拱手。先生与之言则对,不与之言则趋而退。从长者而上丘陵,则必乡[1]长者所视。【注释】

[1]乡(xiànɡ):通“向”,面向。【译文】

跟随先生走路时,不可自顾自跑到路对过去跟人说话。在路上遇到先生,应快步前进,对先生立正拱手。先生跟他说话就应答,不跟他说话就快步退下。跟随长者登上丘陵时,则一定要面向长者所看的方向。[1]

18. 登城不指,城上不呼。【注释】

[1]登城不指,城上不呼:这是怕城下的人望见、听见,因不知其故而感到疑惑害怕。【译文】

登城时不要指指点点,在城上时不要喊叫。[1][2]

19. 将适舍,求毋固。将上堂,声必扬。户外有二屦,[3][4]言闻则入,言不闻则不入。将入户,视必下。入户奉扃[5][6],视瞻毋回;户开亦开,户阖亦阖;有后入者,阖而勿遂。[7][8]毋践屦,毋踖席,抠衣趋隅,必慎唯诺。【注释】

[1]固:指平常固有的习惯。

[2]户外有二屦(jù):户外有两双鞋,指室内有两个人。旧注说,因长者的鞋可放在室内,所以也可能室内有三个人。

[3]言不闻则不入:指在外面听不见室内说话的声音,那么室内的人可能在密谋私事,因此不入内打搅别人。

[4]视必下:眼光向下,是为了避免看到他人隐私。

[5]奉扃(jiōnɡ):双手犹如捧着门闩的样子。这里是表示恭敬之意,不是真的捧扃。扃,门闩、门杠,是关闭门户用的横木。

[6]阖而勿遂:慢慢地掩上门,但不关死,表示不拒绝后来的人。

[7]毋踖(jí)席:古人席地而坐,到席子上就位时,要从席子的后方走上坐下,不能从席子的前方走上去。如果从席子的前方走上去,就叫做“踖席”。踖,踩踏。

[8]抠(kōu):提起。【译文】

将出外投宿馆舍,各种要求不能像平时在家的习惯一般。快走到堂上时,要先发出声音表示自己的来到。如果门户外放着两双鞋,听得到室内说话的声音就进去,听不到室内说话的声音就不进去。将要进室门时,眼光要朝下。进门时,双手要像捧着门栓一样恭敬地放在胸前,不回头四处张望;进入室内时,门若本来就开着,进了门也还是让它开着;门若本来就关着,进了门也还是让它关着;如果后面还有人要来,就把门慢慢掩上,不要关死。不可践踏别人的鞋子,不可从坐席前方上席,要提起衣服快步走到席的下角上席就座。谈话时,一定要小心谨慎地应对。[1][2]

20. 大夫、士出入君门,由闑右,不践阈。【注释】

[1]闑(niè):门橛,即大门中竖立的短木。照礼制规定,进大门主人走闑右,宾客走闑左。大夫、士进门走闑右,表示以臣从君,臣统于君,不是宾。

[2]阈(yù):门槛。【译文】

大夫、士出入国君的大门,要从门橛的右侧走,不能践踏门槛。

21. 凡与客入者,每门让于客。客至于寝门,则主人请入为席,[1]然后出迎客。客固辞,主人肃客而入。主人入门而右,客入门而左。主人就东阶,客就西阶。客若降等,则就主人之阶。主人固辞,[2]然后客复就西阶。主人与客让登,主人先登,客从之,拾级聚足,连步以上。上于东阶则先右足,上于西阶则先左足。【注释】

[1]肃客:指引导客人进入。肃,进。

[2]拾(shè)级聚足:上台阶时,前脚登一阶,后脚跟上与前脚并立。据《仪礼·燕礼》贾公彦疏,古时登阶有四法:一是“连步”,即前脚登一阶,后脚跟上与前脚并立,逐阶并脚而登;二是“栗阶”,即快速登阶,开始也是聚足连步,接着改为左右脚各登一阶;三是“历阶”,即左右脚一脚各登一阶;四是“越阶”,即左右脚跨越三级而上。【译文】

凡主人与客人一起进门,每过一门,主人都要让客人先进。客人走到寝门口,主人先请入内铺席,然后再出来迎客。客人一再推辞后,主人就引导客人入门。主人进门后朝右走,客人进门后朝左走。主人到东阶,客人到西阶。客人身份爵级若低于主人,就跟随主人到东阶前。主人一再推辞,然后客人又回到西阶前。登台阶时,主人与客人彼此谦让,主人先登一阶,客人也随之登一阶,登阶时都是前脚登上而后脚随之并立,两脚连步相随,后脚不越过前脚。若从东阶上,则右脚在前先登;若从西阶上,则左脚在前先登。[1][2]

22. 帷薄之外不趋。堂上不趋。执玉不趋。堂上接武。[3][4][5]堂下布武。室中不翔。并坐不横肱。授立不跪。授坐不立。【注释】

[1]帷:布幔。薄:帘子。趋:小步快走,表示恭敬的礼节。

[2]接武:小步行走,左右两脚脚步接续。武,足迹。

[3]布武:指迈开步子行走,左右两脚脚步分开。

[4]翔:指行走时张开双臂。

[5]肱(ɡōnɡ):指胳膊。【译文】

走到布幔、帘子外就不必小步快走了。在堂上不要小步快走。拿着玉不要小步快走。在堂上行走步子要小,脚印相续。在堂下行走迈开步子而行。在室内行走不要张开手臂。与人并坐时不要横伸手臂。交付物品给站着的人不可下跪。交付物品给坐着的人不可站立。[1][2]

23. 凡为长者粪之礼,必加帚于箕上,以袂拘而退,其[3][4]尘不及长者,以箕自乡而扱之。奉席如桥衡。请席何乡,请[5]衽何趾。席南乡、北乡,以西方为上;东乡、西乡,以南方为上。【注释】

[1]粪:扫除,指扫除垃圾污秽。

[2]必加帚于箕上:把扫帚放在簸箕上须两手捧箕,是向长者表示恭敬。

[3]乡:通“向”。下同。扱(xī):收取。

[4]桥:桔槔(ɡāo)。衡:指桔槔中用作杠杆的横木。据郑注,捧席时应当让席像桔槔上的横木,要左高右低。

[5]衽(rèn):卧席。【译文】

凡是为长者扫除之礼,一定要把扫帚放在簸箕上,扫的时候用长袖遮挡着扫帚所扫之处,边扫边后退,不要让扬起的灰尘飘向长者,把簸箕朝着自己将垃圾扫进去。捧着卷席给长者时,要像桔槔上的横木一样左高右低。为长者铺坐席,要先请示长者面朝什么方向;为长者铺卧席,要先请示长者脚朝什么方向。席如果向南或向北,则以西方为上位。如果向东或向西,以南方为上位。[1][2]

24. 若非饮食之客,则布席,席间函丈。主人跪正席,[3]客跪抚席而辞。客彻重席,主人固辞。客践席,乃坐。主人不问,[4][5]客不先举。将即席,容毋怍。两手抠衣去齐尺。衣毋拨,足

[6]毋蹶。【注释】

[1]非饮食之客:即“讲问之客”,指来讨论学问的客人。

[2]函:容,指席间的距离。

[3]彻:撤去,撤除。重席:为了表示尊敬,主人给客人铺两重坐席。

[4]怍(zuò):改变脸色。

[5]齐(zī):衣服的下摆。

[6]蹶(jué):急遽。【译文】

如果不是前来饮食的客人,为客人铺坐席,席与席之间距离一丈远。主人跪下为客人摆正席子,客人要跪下按着席子辞谢。客人要撤去重席,主人坚持不许。客人上席之后,主人才坐下。主人不发问,客人就不先主动问话谈论。客人将要就座时,脸色不要有所改变。用双手提起下身衣裳,让下摆离地一尺。衣裳不要乱抖,脚步不要急促。[1]

25. 先生书策琴瑟在前,坐而迁之,戒勿越。虚坐尽后[2][3],食坐尽前。坐必安,执尔颜。长者不及,毋儳言。正尔容,[4]听必恭。毋剿说,毋雷同。必则古昔,称先王。侍坐于先生,先生问焉,终则对。请业则起,请益则起。父召无诺,先生召无诺,唯[5]而起。侍坐于所尊敬,毋余席。见同等不起。烛至,起。食至,[6]起。上客,起。烛不见跋。尊客之前不叱狗。让食不唾。【注释】

[1]坐:跪。古人席地而坐,坐姿与跪姿没有很大差异。

[2]虚坐:也叫“徒坐”,即非饮食之坐。“虚坐尽后”是为了表示谦逊,“食坐尽前”则避免玷污坐席。

[3]毋儳(chàn)言:如长者正谈论甲事,少者不得忽然以乙事打岔搀入。

[4]剿(chāo)说:取人之说以为己说。

[5]诺、唯:皆应答之辞,郑注说“唯恭于诺”。“诺”是嘴上答应却未行动也;“唯”是嘴上一答应,立即付诸行动。

[6]烛不见跋:是说,不要等烛火燃尽才更换,烛火燃尽会使客人生发厌倦之心而告辞。跋,指烛火的底部。【译文】

先生的书册、琴瑟陈设在前,弟子要跪着将它移开,切不可跨越。不是饮食的坐席要尽量往席后坐,饮食时的坐席就要尽量往席前坐。坐时要安稳,保持你的容色。长者还未提及的话题,不可忽然打岔先说。端正你的仪容,听话时一定要态度恭敬。不可抄袭别人的说法,也不可与别人随声附和。一定要效法古代,称扬先王贤君。在先生跟前陪坐,先生问话,要待先生说完才回答。请教问题时要起立,再次请教时也要起立。父亲召唤时不要答诺而不行动,先生召唤时不要答诺而不行动,要答唯后随即起身行动。在所尊敬的人跟前陪坐时,要坐在最靠近尊者的地方,不要让坐席空着位子。见到同辈时,不必起立。烛火送来时,要起立。食物送来时,要起立。贵客来到时,要起立。不要等烛火烧到底部才更换。在尊敬的客人面前,不呵叱狗。在主人劝食时,不要吐口水。[1]

26. 侍坐于君子,君子欠伸,撰杖屦,视日蚤莫,侍坐者请出矣。侍坐于君子,君子问更端,则起而对。侍坐于君子,若有告者[2][3]曰:“少间,愿有复也。”则左右屏而待。毋侧听,毋噭应,[4][5]毋淫视,毋怠荒。游毋倨,立毋跛,坐毋箕,寝毋伏。敛发

[6]毋髢,冠毋免,劳毋袒,暑毋褰裳。【注释】

[1]蚤:通“早”。莫(mù):“暮”的古字。

[2]间(xián):空闲。

[3]噭(jiào):声响高急。

[4]淫视:眼光游移不定,左顾右盼。

[5]跛:郑注:“偏任也。”指站立时身体歪斜,重心只偏于一脚。

[6]毋髢(tì):郑注云:“毋垂余如髲也。”髲(bì)是假发。这是说,不要披头散发,让长发垂下像一头假发似的。【译文】

在君子跟前陪坐,君子打哈欠、伸懒腰时,就拿着手杖、穿着鞋子,看看天色早晚,然后陪坐者就该主动请求离开了。在君子跟前陪坐,君子问话转到另一个话题时,要起立回话。在君子跟前陪坐,如果有人来报告说:“等稍有空闲时,希望能向您报告。”左右之人就要退避到别处等待。不要歪着头、侧着耳听别人说话,回话不要大声叫喊,眼光不要游移不定,身体不要放纵懈怠。行走时态度不要傲慢,站立时身体不要倾斜,坐着时两脚不要像簸箕一样前伸张开,睡觉时不要趴着睡。头发要收束齐整,不要披头散发;戴着帽子不要随意摘下,劳动时不要袒胸露肩光膀子,天热时不要拉起裙裳。

27. 侍坐于长者,屦不上于堂,解屦不敢当阶。就屦,跪而举之,[1]屏于侧。乡长者而屦,跪而迁屦,俯而纳屦。【注释】

[1]乡:通“向”。【译文】

在长者跟前陪坐,鞋子不穿到堂上,脱鞋时不敢对着阶梯处。穿鞋时,先跪着拿起鞋子,再退避到一旁穿鞋。穿鞋时若面向长者,就跪着把鞋移开,然后俯身穿鞋。[1]

28. 离坐离立,毋往参焉。离立者,不出中间。男女不杂坐,[2][3]不同椸枷,不同巾栉,不亲授。嫂叔不通问。诸母不漱裳。[4][5]外言不入于梱,内言不出于梱。女子许嫁,缨,非有大故[6][7],不入其门。姑、姊妹、女子子,已嫁而反,兄弟弗与同席[8]而坐,弗与同器而食。父子不同席。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9][10]非受币,不交不亲。故日月以告君,齐戒以告鬼神,为酒食以召乡党僚友,以厚其别也。取妻不取同姓,故买妾不知其姓则卜之。[11]寡妇之子,非有见焉,弗与为友。【注释】

[1]离坐离立:指两人并坐或并立。离,郑注云:“两也。”

[2]椸(yí):晾衣服的竿子。枷:通“架”,衣架。

[3]诸母:孔疏云:“谓父之诸妾有子者。”即庶母。漱:洗涤。古人认为下身所穿的衣服较卑亵,不能让诸母洗涤,以示尊重。

[4]梱(kǔn):门槛。

[5]缨:女子许婚后,系上缨带作为标志。

[6]大故:灾变或疾变。

[7]女子子:女儿。古代儿女通称为“子”,为区别儿子,就称“女子”或“女子子”。

[8]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男女之间只有通过媒人传话才相知姓名。古代婚礼六礼之一为“问名”,男方通过媒人请问女方的名字以占卜吉凶。

[9]受币:指女方接受男方的聘礼。古代婚礼六礼之一为“纳币”,又名“纳征”。

[10]齐(zhāi):通“斋”。

[11]“寡妇”三句:是说,寡妇之子假如有奇才异行,就可以与之为友;假如此子平庸,则不与其往来。这是为了避免与寡妇往来的嫌疑。见(xiàn),同“现”,表现。【译文】

有两人并坐并立时,不可插身到其中。见两人并立时,不从当中穿过。男女不随意混杂坐在一起,不共用衣竿衣架,不共用毛巾、梳子,不亲手递送物品。嫂嫂、小叔之间不相问候。不让庶母洗涤裙裳。男人在外的职事不带入家门讨论,家务事也不出去宣扬。女子许婚后,要系上缨带,没有特别的变故,不可进入她的闺门。若已出嫁的姑姑、姊妹、女儿返家,兄弟不与她们坐在同一张席子上,不与她们共用食器一起吃饭。父子不坐在同一张席子上。男女之间没有媒人从中引介,不会互相知道彼此的名字;女方没有接受男方的聘礼,男女双方就不交往、不亲近。因此,把结婚的日期禀告君主,斋戒后报告家庙中的神鬼,置办酒食招待同乡同事和朋友,凡此都是为了使男女之间更加慎重。娶妻不娶同姓之女,所以买妾时若不知其姓,就要占卜贞问来确定。寡妇的儿子,若非表现出众,不与他交朋友。[1][2]

29. 贺取妻者,曰:“某子使某,闻子有客,使某羞。”贫者不以货财为礼,老者不以筋力为礼。【注释】

[1]某子使某:前“某”指代贺者,后“某”指代表贺者送礼的使者。

[2]羞:进献。【译文】

祝贺别人娶妻,要说:“某人派某前来,听说您有客人,派我来进献礼物。”贫穷人家不必以财物作为贺礼,老年人不耗费体力行礼。[1]

30. 名子者不以国,不以日月,不以隐疾,不以山川。【注释】

[1]不以国:古人名子不以国、日月、山川,是因为凡此皆日常用语,难以避讳,因此不用。【译文】

给儿子起名,不用国名,不用日月名,不用身体隐蔽之处的疾病名,不用山川名。[1][2]

31. 男女异长。男子二十,冠而字。父前,子名;君[3]前,臣名。女子许嫁,笄而字。【注释】

[1]男女异长:兄弟与姊妹各自排行,不相杂混。

[2]冠:冠冕,这里指冠礼,是男子的成人礼,要加戴冠冕。

[3]笄(jī):发簪,这里指笄礼,是女子的成人礼,要绾发加笄,与男子的冠礼相似。【译文】

家中男女各按性别依长幼排行。男子到了二十岁,行加冠成年礼且另外取字。在父亲面前,儿子自称名;在君主面前,臣子自称名。女子许婚后,要为她绾发加筓且另外取字。[1][2]

32. 凡进食之礼,左殽右胾,食居人之左,羹居人之[3][4]右。脍炙处外,醯酱处内,葱渫处末,酒浆处右。以脯脩置[5][6]者,左朐右末。客若降等,执食,兴,辞。主人兴,辞于客,[7]然后客座。主人延客祭,祭食,祭所先进,殽之序,遍祭之。三[8][9]饭,主人延客食胾,然后辩殽。主人未辩,客不虚口。【注释】

[1]殽:通“肴”,带骨切块的熟肉。胾(zì):切片的纯肉。

[2]食(sì):饭食。

[3]醯(xī):醋。

[4]渫(xiè):蒸葱。

[5]脯脩:干肉。“脯”、“脩”小有不同,“脯”是条状干肉,“脩”是用姜桂等调料加工并捶捣结实的条状干肉。

[6]朐(qú):干肉中央呈弯曲状的部位。

[7]延客祭:孔疏说,客人地位不及主人,则由主人引导祭祀,其祭法是各取少许席前各种食物,放在豆器之间,表示报答古代造食之人,不忘本;若主客地位相当,则主人毋须“延客祭”。延,引导。

[8]辩:通“遍”。

[9]虚口:郑注说这是指“酳”(yìn),即食毕以酒漱口。【译文】

凡进餐之礼,左边放置带骨的熟肉,右边放置切片的熟肉,饭食放在人的左边,羹汤放在人的右边。细切的肉与烤熟的肉放在外边,醋与酱放在里边,蒸葱佐料放在末端,酒与浆放在右边。若加设脯、脩两种干肉,则把干肉弯曲的部位朝左,而将干肉的末端朝向右边。客人如果地位低于主人,应该拿着饭起身,向主人辞谢说不敢当。主人也要起身,向客人推辞,然后请客人就座。进食前,主人引导客人祭祀,行食前祭礼时,要从先端上的食物开始,然后依次遍祭所有食物。客人吃过三口饭后,主人要请客人先吃纯肉,然后再逐一品尝各种食物,最后吃到带骨的熟肉。主人还没有吃遍各种食物前,客人不饮酒漱口。[1]

33. 侍食于长者,主人亲馈,则拜而食;主人不亲馈,则不拜而食。【注释】

[1]馈(kuì):进奉食馔。【译文】

陪长者吃饭,主人亲自进送食物,要拜谢后才吃;主人未亲自进送食物,就不必拜谢,自己取了吃。[1][2]

34. 共食不饱,共饭不泽手。【注释】

[1]共食:指共用食器吃饭。

[2]不泽手:古人直接用手抓饭吃,与人一同吃饭,手应洁净,吃饭时搓揉双手会把手弄脏,污染饭食,对共饭者不敬。【译文】

与人共用食器吃饭,不求自顾吃饱;与人共用食器吃饭,不得搓揉双手。[1]

35. 毋抟饭,毋放饭,毋流歠,毋咤食,毋啮骨,毋反鱼肉,[2][3][4]毋投与狗骨,毋固获,毋扬饭,饭黍毋以箸,毋嚃羹,[5][6][7]毋絮羹,毋刺齿,毋歠醢。客絮羹,主人辞不能亨。客[8][9]歠醢,主人辞以窭。濡肉齿决,干肉不齿决。毋嘬炙。卒食,[10]客自前跪,彻饭齐以授相者,主人兴,辞于客,然后客坐。【注释】

[1]流歠(chuò):喝汤像流水一样长长地、不停地喝。

[2]毋投与狗骨:旧注认为此举有轻贱食物之意,因此不能这样做。

[3]饭黍毋以箸:古人原本用手抓饭吃,就要等饭稍晾凉后方得食用。用筷子吃饭则是急不可待,不愿等饭黍稍凉后再吃。

[4]嚃(tà):不嚼而食。羹中有菜,不嚼菜而吞食,有贪快之嫌,吃相不好。

[5]絮羹:调理羹汤味道,指往羹里添加盐、梅等调味品。这样做令人觉得是嫌主人的食物味道不好。

[6]醢(hǎi):蘸食用的肉酱。这样做会令人觉得是在嫌主人的酱味道太淡。

[7]亨(pēnɡ):同“烹”。

[8]窭(jù):指因贫穷而不能使礼数周到、客人满意。

[9]嘬(chuài)炙:有贪婪之嫌,吃相难看。嘬,大口吞食。

[10]彻:撤掉。齐:通“齑”,调味的酱。相者:主人派以向客人进食者。【译文】

不要用手把饭团成饭团来吃,不要把手里拿过不吃的饭再放回盛饭的食器中,喝汤不要长长地喝个不停,吃东西不要嘴里吃得“喀嚓喀嚓”地响,不要啃食骨头,不要把拿起的鱼肉又放回食器,不要把骨头扔给狗吃,不要一个劲地专挑某种特定的食物吃,不要迫不及待地扬去饭中的热气,不要用筷子吃黍饭,不要不咀嚼羹汤里的菜就急忙喝下羹汤,不要往盛给自己的羹汤里再添加调味品,不要在吃饭时剔牙,不要喝调味的蘸酱。客人若为自己的羹汤调味,主人要致歉表示不善于烹煮羹汤。客人若饮调味的蘸酱,主人要致歉表示家贫以致礼不周备。吃湿软的肉可直接用牙齿咬断,吃坚硬的干肉则不宜用牙齿咬食,应用手撕开而食。吃烤肉不要一口吃下一大块。用餐完毕,客人应从席前跪起,撤下饭、酱交给相者,主人起身,不让客人自己动手撤除饭、酱,然后客人再坐下。[1]

36. 侍饮于长者,酒进则起,拜受于尊所;长者辞,少者反[2]席而饮。长者举,未釂,少者不敢饮。【注释】

[1]尊:盛酒器。

[2]釂(jiào):喝光爵中的酒。【译文】

陪长者喝酒,见长者为晚辈斟酒时就要赶紧起身,并到放置酒尊的地方向长者行拜礼后接受酒;长者对晚辈的行礼表示推辞,晚辈返回坐席而饮酒。长者举爵邀大家饮酒时,在长者没有喝光爵中酒之前,晚辈不敢喝酒。

37. 长者赐,少者、贱者不敢辞。赐果于君前,其有核者怀其核。[1][2][3]御食于君,君赐余,器之溉者不写,其余皆写。【注释】

[1]御食:主人吃饭时陪在身边照料劝食。与前文的“侍食”不同,御食者只劝食却不陪同着一起吃。

[2]溉:洗涤。据郑注,“器之溉者”指陶器、木器等可洗涤者。写:通“泻”,倾倒。

[3]其余:指食器中不可洗涤者,郑注认为指藤器、竹器等。放在不可洗涤的食器里的食物,之所以必须倒出来另换食器盛放,是怕玷污了国君的器具。【译文】

长者有所赏赐时,晚辈或身份低下的人不敢推辞。若在国君跟前接受国君赏赐水果,吃剩的果核要藏在怀中表示尊敬。劝国君进食,国君把吃剩的食物赏给劝食者,如果食物放在可洗涤的食器中,就不必倒出来、另换别的食器盛放;如果食物放在不可洗涤的食器里,那就必须倒出来、另换别的食器盛放后,才能食用。[1]

38. 馂余不祭。父不祭子,夫不祭妻。【注释】

[1]馂(jùn):剩下的饭菜。又,吃剩下的饭菜也叫“馂”。祭:指食前祭,参本篇32节注[7]。【译文】

吃剩下的饭菜,食用前不必行祭食礼。父亲吃儿子剩下的饭菜,不祭;丈夫吃妻子剩下的饭菜,不祭。[1][2][3]

39. 御同于长者,虽贰不辞,偶坐不辞。【注释】

[1]御:此处的“御”指陪食。

[2]贰:指双重的殽膳。不辞:作为长者的陪食者,主人送双重的殽馔是为长者,陪食者不要推辞。

[3]偶坐不辞:作为陪客也不推辞主人的盛馔,主人设盛馔是为主客,陪客毋须推辞。【译文】

陪侍长者受邀用餐,待遇与长者相同,虽然主人进上双份的菜殽也不推辞;作为陪客与主客并坐共食,也不推辞主人所进上的菜殽。[1]

40. 羹之有菜者用,其无菜者不用。【注释】

[1](jiā):筷子。【译文】

羹汤中有菜的,就用筷子吃;那些没有菜的羹汤,就不用筷子吃。[1][2][3]

41. 为天子削瓜者副之,巾以絺。为国君者华之,巾

[4][5][6][7]以绤。为大夫累之,士疐之。庶人龁之。【注释】

[1]副:剖分。据郑注,切瓜要先削去瓜皮,将瓜切成四瓣,再横切一刀。

[2]絺(chī):细葛布。

[3]华:从当中剖开,再横切一刀。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