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名著选读(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2 05:28:19

点击下载

作者:杨广晖,吴根洲

出版社: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教育名著选读

教育名著选读试读:

前言

教育名著凝结了大师们的智慧,是我们发展教育事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资源。教育学专业的大学生作为未来的教育从业者,需要认真学习《教育名著选读》这门学科基础课程,努力从教育名著中汲取营养。既为选读,则选读哪些名著更为有效?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材的编选标准。面对浩如烟海的教育文献,何谓名著?何者该进入教材?应当说这个问题见仁见智,难有统一的标准。这部《教育名著选读》教材内容的编选主要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文献作者在教育史上具有难以替代的地位,文献范围尽量涵盖教育的主要领域。孔丘、荀况、朱熹、柏拉图、昆体良、杜威等等均为教育发展史上里程碑式人物;颜之推的家庭教育、黄炎培的职业教育,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科南特的“美国中学”等等都是各自领域的代表性论述。

第二,文献内容不仅具有经典性,还要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孔丘的启发式教学,《学记》的长善救失原则,夸美纽斯的教学适应自然原则,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论,至今仍不过时,“不厌其烦”地“折磨”着今天的教育。朱熹的读书法、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鲁迅的“我们该怎样做父亲”、赫尔巴特的“多方面兴趣”似乎是针对今人面临的问题而发。

这部《教育名著选读》适用于教育学专业本科生、专科生学习。全书分为

中国部分

、外国部分和课后阅读部分,前面两个部分属于课堂讲授的内容,需要学生在课前仔细阅读的基础上参与课堂教学,课后阅读部分适合作为学生完成课后作业所需要的阅读材料。

这部教材的编写不仅希望教育学专业的学生能通过学习掌握学科专业知识,还希望能够提高学生的教育理论素养、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如果这部教材还能够得到非教育学专业人士的关注,对人文素质的提高有所助益的话,则是对我们最大的褒奖。编者2014年9月中国部分

一、先秦教育经典

导言

在教育思想发展的长河中先秦时期留下了许多经典之作,其中尤以儒家经典的影响最为巨大。生活于春秋末期的孔丘(前551—前479年)既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儒家教育思想的奠基人。在中国,凡教育从业者之教育理念莫不受到孔丘的影响,或隐或显、或多或少、知或不知而已。孔丘最早提出了人的天赋素质相近,发展差异主要是因为后天教育的不同,因而,他提出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这就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者的范围扩大到了平民。他认为教育要培养从政的君子,君子首先是具有较高道德品质的人。“仁”是孔丘道德教育中的最高道德准则,“礼”是外在的道德规范。孔丘提出,要重视立志、克己、践履躬行、内省、勇于改过以提高道德修养。孔丘提倡不耻下问、虚心好学的精神,强调学习与思考的有机结合,同时也极为重视学以致用。孔丘的弟子们对其思想学说、事迹的记录后来汇编为《论语》一书,成为历代文化人的必读书之一。

生活于战国末期的荀况(前313—前238年)是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他曾在位于齐国首都临淄(今山东淄博市)的稷下学宫三任祭酒,是当时公认的最有德望的先生。著名学者韩非、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尊王道,也承认霸道;崇尚礼义,也肯定法治;在“法先王”的同时,又主张“法后王”。孟轲创“性善”论,强调养性;荀况主“性恶”论,强调后天的学习。这都说明荀况的儒学与孔丘嫡传的儒学有所不同。然而,儒家“六艺”多经荀况一脉得以传授,在学术史上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荀子》一书今存三十二篇,除少数篇章外,大部分都是荀况自己所写,他的文章擅长说理,组织严密,分析透彻,善于取譬,常用排比,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该书对为学、人性、修身等教育问题都有精彩的论述。《大学》、《学记》是儒家经典《礼记》中两篇重要的教育文献,均为思孟学派的作品,前者着重阐述大学教育之纲领,后者侧重论述大学教育之法,两者互为表里。《大学》揭示了“古人为学之次第”,在宋代受到理学家的高度重视,朱熹更是将其列为“四书”之首,成为封建社会后期科举考试的基本内容。《大学》讲的既是治国安邦之道,也是“初学入德之门”,起篇即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条纲领,接着又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八个条目是实现三条纲领的途径,在八个条目中,修身是最根本的一条,“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学记》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对先秦儒家教育、教学活动的理论总结。《学记》言简意赅而内容丰富,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作用,教育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学记》认为只有通过“学”的实践,才会看到自己的差距(“学然后知不足”),只有通过“教”的实践,才会发现自己的困惑(“教然后知困”),因此,教学相长。《学记》重视启发式教学(“开而弗达则思”),强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学记》用较多的篇幅集中阐述了“教”与“学”的辩证关系,尤以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的阐述最为精彩,这对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极具现实价值。壹 《论语》节选《学而·第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为政·第二》

……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子曰:“君子不器。”

……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八佾·第三》

……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里仁·第四》

……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智者利仁。”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于议也。”

……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公冶长·第五》

……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雍也·第六》

……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尤,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述而·第七》

……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

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泰伯·第八》

……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曾子曰:“士不可以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

子曰:“三年学,不至于穀,不易得也。”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耻也。”

……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子罕·第九》

……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颜渊·第十二》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

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子路·第十三》

……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

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宪问·第十四》

……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

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

……

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

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卫灵公·第十五》

……

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季氏·第十六》

……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阳货·第十七》

……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

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

子曰:“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荡;古之矜也廉,今之矜也忿戾;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诈而已矣。”

……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子张·第十九》

……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

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

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点评:《论语》开篇即是《学而》,由此可见孔门对“学”之重视。孔子论“学”不仅仅是指读书而已,更重要的是指人格的修养,“学”之目的是为了养成完整的人格。养成完整的人格需要内发与外助两方面的努力,所谓内发是指养成智识的学问,外助是指养成实践的学问。《论语》对志、仁、君子、处世、交友等问题的阐发均对今人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贰 《大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康诰》曰:“克明德。”《大甲》曰:“顾諟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惟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脩也;瑟兮僩兮者,恂慄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诗》云:“于戏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

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閒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康诰》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帅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国在齐其家。《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此谓治国在齐其家。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诗》云:“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僇矣。《诗》云:“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仪监于殷,峻命不易。”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康诰》曰:“惟命不于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舅犯曰:“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秦誓》曰:“若有一个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寔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媢疾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通,寔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唯仁人放流之,迸诸四夷,不与同中国。此谓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孟献子曰:“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菑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点评:《大学》开门见山,把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立为大学之道的三纲领,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道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大学》明确表达了儒学“垂世立教”的目标之所在。一个人接受大学教育,是为了能够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八个条目则是具体的途径和方法,这系统地呈现了一条儒家人生进修的路线图。叁 《学记》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

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孙其业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此七者,教之大伦也。《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谓乎!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脩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兑命》曰:“敬孙务时敏,厥脩乃来”,其此之谓乎!

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脩;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

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记》曰:“三王四代唯其师”,此之谓乎!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昭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其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君子察于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学矣。

古之学者,比物丑类。鼓无当于五声,五声弗得不和;水无当于五色,五色弗得不章;学无当于五官,五官弗得不治;师无当于五服,五服弗得不亲。

君子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察于此四者,可以有志于本矣。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

点评:《学记》短短千余字,却对教育事业的方方面面都进行了精彩的阐述。长善救失充分体现了教学工作辩证法的魅力。隔年考校的标准则对当下教育评价具有独特的启示意义。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这告诉我们何为善教者。教师如何才是善问?如何才是善答问?这是一个教师应有的基本功。所谓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矣,则是对教书匠的否定。肆 《荀子》节选《劝学·第一》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肉腐出蟲,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强自取柱,柔自取束。邪秽在身,怨之所构。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溼也。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醯酸而蜹聚焉。故言有召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蹞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螾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八跪而二螯,非蛇蟺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螣蛇无足而飞;鼫鼠五技而穷。《诗》曰:“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故君子结于一也。

昔者瓠巴鼓瑟而沈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故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为善不积邪?安有不闻者乎!

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故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谓之囋。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嚮矣。

学莫便乎近其人。《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不切,《春秋》约而不速。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故曰:学莫便乎近其人。

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礼,安特将学杂识志顺《诗》《书》而已耳!则末世穷年,不免为陋儒而已!将原先王,本仁义,则礼正其经纬蹊径也。若挈裘领,诎五指而顿之,顺者不可胜数也。不道礼宪;以《诗》《书》为之,譬之犹以指测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锥飡壶也,不可以得之矣。故隆礼,虽未明,法士也;不隆礼,虽察辩,散儒也。

问楛者勿告也。告楛者勿问也。说楛者勿听也。有争气者勿与辩也。故必由其道至,然后接之,非其道则避之。故礼恭而后可与言道之方;辞顺而后可与言道之理;色从而后可与言道之致。故未可与言而言谓之傲;可与言而不言谓之隐;不观气色而言谓瞽。故君子不傲、不隐、不瞽,谨顺其身。《诗》曰:“匪交匪舒,天子所予。”此之谓也。

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千里蹞步不至,不足谓善御;伦类不通,仁义不一,不足谓善学。学也者,固学一之也。一出焉,一入焉,涂巷之人也。其善者少,不善者多,桀纣盗跖也。全之尽之,然后学者也。

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故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处之;除其害者以持养之。使目非是无欲见也,使耳非是无欲闻也,使口非是无欲言也,使心非是无欲虑也。及至其致好之也,目好之五色,耳好之五声,口好之五味,心利之有天下。是故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应。能定能应,夫是之谓成人。天见其明,地见其光,君子贵其全也。《修身·第二》

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菑然,必以自恶也。故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故君子隆师而亲友以致恶其贼。好善无厌,受谏而能诫,虽欲无进,得乎哉!小人反是:致乱而恶人之非己也;致不肖而欲人之贤己也;心如虎狼,行如禽兽,而又恶人之贼己也;谄谀者亲,谏争者疏,修正为笑,至忠为贼;虽欲无灭亡,得乎哉!《诗》曰:“嗡嗡呰呰,亦孔之哀。谋之其臧,则具是违;谋之不臧,则具是依。”此之谓也。

扁善之度——以治气养生,则身后彭祖;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宜于时通,利以处穷,礼信是也。凡用血气、志意、知虑,由礼则治通,不由礼则勃乱提僈;食饮、衣服、居处、动静,由礼则和节,不由礼则触陷生疾;容貌、态度、进退、趋行,由礼则雅,不由礼则夷固僻违庸众而野。故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诗》曰:“礼仪卒度,笑语卒获。”此之谓也。

以善先人者谓之教。以善和人者谓之顺。以不善先人者谓之谄。以不善和人者谓之谀。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伤良曰谗,害良曰贼。是谓是非谓非曰直。窃货曰盗。匿行曰诈。易言曰诞。趣舍无定谓之无常。保利弃义谓之至贼。多闻曰博。少闻曰浅。多见曰闲。少见曰陋。难进曰偍。易忘曰漏。少而理曰治。多而乱曰秏。

治气养心之术:——血气刚强,则柔之以调和;知虑渐深,则一之以易良;勇毅猛戾,则辅之以道顺;齐给便利,则节之以动止;狭隘褊小,则廓之以广大;卑湿重迟贪利,则抗之以高志;庸众驽散,则劫之以师友;怠慢僄弃,则炤之以祸灾;愚款端悫,则合之以礼乐,通之以思索。凡治气养心之术,莫径由礼,莫要得师,莫神一好。夫是之谓治气养心之术也。

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内省而外物轻矣。传曰:“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此之谓矣。身劳而心安、为之;利少而义多、为之;事乱君而通,不如事穷君而顺焉。故良农不为水旱不耕,良贾不为折阅不市,士君子不为贫穷怠乎道。

体恭敬而心忠信,术礼义而情爱人;横行天下,虽困四夷,人莫不贵。劳苦之事则争先,饶乐之事则能让,端悫诚信,拘守而详;横行天下,虽困四夷,人莫不任。体倨固而心埶诈,术顺墨而精杂污;横行天下,虽达四方,人莫不贱。劳苦之事则偷儒转脱,饶乐之事则佞兑而不曲,辟违而不悫,程役而不録;横行天下,虽达四方,人莫不弃。

行而供冀,非渍淖也。行而俯项,非击戾也。偶视而先俯,非恐惧也。然夫士欲独修其身,不以得罪于比俗之人也。

夫骥一日而千里,驽马十驾则亦及之矣。将以穷无穷、逐无极与?其折骨绝筋终身不可以相及也;将有所止之,则千里虽远,亦或迟、或速、或先、或后、胡为乎其不可以相及也!不识步道者将以穷无穷逐无极与?意亦有所止之与?夫“坚白”“同异”“有厚无厚”之察,非不察也,然而君子不辩,止之也。倚魁之行,非不难也,然而君子不行,止之也。故学曰:“迟彼止而待我,我行而就之,则亦或迟、或速、或先、或后、胡为乎其不可以同至也!”故蹞步而不休,跛鳖千里;累土而不辍,丘山崇成。厌其源,开其渎,江河可竭。一进一退,一左一右,六骥不致。彼人之才性之相县也,岂若跛鳖之与六骥足哉!然而跛鳖致之,六骥不致,是无他故焉,或为之或不为尔!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其为人也、多暇日者,其出入、不远矣。

好法而行、士也。笃志而体、君子也。齐明而不竭、圣人也。人无法则伥伥然。有法而无志其义则渠渠然。依乎法而又深其类然后温温然。

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无礼何以正身,无师吾安知礼之为是也。礼然而然,则是情安礼也;师云而云,则是知若师也。情安礼,知若师,则是圣人也。故非礼、是无法也;非师、是无师也。不是师法,而好自用,譬之是犹以盲辨色,以聋辨声也;舍乱妄无为也。故学也者、礼法也;夫师以身为正仪,而贵自安者也。《诗》云:“不识不知,顺帝之则。”此之谓也。

端悫顺弟,则可谓善少者矣;加好学逊敏焉,则有钧无上,可以为君子者矣。偷儒惮事,无廉耻而嗜乎饮食,则可谓恶少者矣;加愓悍而不顺,险贼而不弟焉,则可谓不详少者矣;虽陷刑戮可也。

老老而壮者归焉;不穷穷而通者积焉;行乎冥冥而施乎无报而贤不肖一焉;——人有此三行,虽有大过,天其不遂乎。

君子之求利也、略,其远害也、早,其避辱也、惧,其行道理也、勇。

君子贫穷而志广,富贵而体恭,安燕而血气不惰,劳倦而容貌不枯,怒不过夺,喜不过予。君子贫穷而志广,隆仁也。富贵而体恭,杀埶也。安燕而血气不惰,柬理也。劳倦而容貌不枯,好交也。怒不过夺,喜不过予,是法胜私也。《书》曰:“无有作好,遵王之道。无有作恶,遵王之路。”此言君子之能以公义胜私欲也。《性恶·第二十三》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故枸木必将待檃栝烝矫然后直;钝金必将待砻厉然后利;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今人无师法,则偏险而不正;无礼义,则悖乱而不治。古者圣王以人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扰化人之情性而导之也。使皆出于治,合于道者也。今人之,化师法、积文学、道礼义者、为君子,纵性情、安恣睢、而违礼义者,为小人。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孟子曰:“今之学者,其性善。”曰:是不然: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今人之性,目可以见,耳可以听。夫可以见之明不离目,可以听之聪不离耳;目明而耳聪,不可学明矣。孟子曰:“今人之性善,将皆失丧其性故也。”曰:若是则过矣;今人之性,生而离其朴,离其资,必失而丧之。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

所谓性善者,不离其朴而美之,不离其资而利之也;使夫资朴之于美,心意之于善,若夫可以见之明不离目,可以听之聪不离耳。故曰:目明而耳聪也。今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煖,劳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今人饥,见长而不敢先食者,将有所让也;劳而不敢求息者,将有所代也。夫子之让乎父,弟之让乎兄;子之代乎父,弟之代乎兄;此二行者,皆反于性而悖于情也;然而孝子之道,礼义之文理也。故顺情性则不辞让矣,辞让则悖于情性矣。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问者曰:“人之性恶,则礼义恶生?”应之曰:凡礼义者,是生于圣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故陶人埏埴而为器;然则器生于工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故工人斲木而成器;然则器生于工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圣人积思虑、习伪故,以生礼义而起法度,然则礼义法度者,是生于圣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若夫目好色,耳好听,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感而自然,不待事而后生之者也。夫感而不能然,必且待事而后然者谓之生于伪。是性伪之所生,其不同之征也。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然则礼义法度者,是圣人之所生也。故圣人之所以同于众其不异于众者,性也;所以异而过众者,伪也。夫好利而欲得者,此人之情性也。假之人有弟兄资财而分者,且顺情性——好利而欲得,若是则兄弟相拂夺矣;且化礼义之文理,若是则让乎国人矣。故顺情性则弟兄争矣,化礼义则让乎国人矣。

凡人之欲为善者,为性恶也。夫薄愿厚,恶愿美,狭愿广,贫愿富,贱愿贵,苟无之中者,必求于外,故富而不愿财,贵而不愿埶,苟有之中者,必不及于外。用此观之,人之欲为善者,为性恶也。今人之性,固无礼义,故疆学而求有之也;性不知礼义,故思虑而求知之也。然则生而已,则人无礼义,不知礼义。人无礼义则乱;不知礼义则悖。然则生而已,则悖乱在己。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孟子曰:“人之性善。”曰:是不然:凡古今天下之所谓善者,正理平治也;所谓恶者,偏险悖乱也:是善恶之分也已。今诚以人之性固正理平治邪?则有恶用圣王,恶用礼义矣哉!虽有圣王礼义,将曷加于正理平治也哉!今不然:人之性恶;故古者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埶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是圣王之治而礼义之化也。今当试去君上之埶,无礼义之化,去法正之治,无刑罚之禁,倚而观天下民人之相与也;若是,则夫疆者害弱而夺之,众者暴寡而哗之,天下之悖乱而相亡不待顷矣。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故善言古者必有节于今;善言天者必有征于人。凡论者,贵其有辨合,有符验。故坐而言之,起而可设张而可施行。今孟子曰:“人之性善。”无辨合符验,坐而言之,起而不可设张而不可施行;岂不过甚矣哉!故性善则去圣王,息礼义矣;性恶则与圣王,贵礼义矣。故檃栝之生,为枸木也;绳墨之起,为不直也;立君上,明礼义,为性恶也。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直木不待檃栝而直者,其性直也。枸木必将待檃栝烝矫然后直者,以其性不直也。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圣王之治,礼义之化,然后始出于治,合于善也。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问者曰:“礼义积伪者,是人之性,故圣人能生之也。”应之曰:是不然:夫陶人埏埴而生瓦,然则瓦埴岂陶人之性也哉!工人斲木而生器,然则器木岂工人之性也哉!夫圣人之于礼义也,辟亦陶埏而生之也;然则礼义积伪者,岂人之本性也哉!凡人之性者,尧舜之与桀跖,其性一也;君子之与小人,其性一也。今将以礼义积伪为人之性邪?然则有曷贵尧禹,曷贵君子矣哉!凡所贵尧禹君子者,能化性、能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然则圣人之于礼义积伪也,亦犹陶埏而生之也。用此观之,然则礼义积伪者,岂人之性也哉!所贱于桀跖小人者,从其性、顺其情、安恣孳睢、以出乎贪利争夺。故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天非私曾骞孝己而外众人也;然而曾骞孝己独厚于孝之实,而全于孝之名者,何也?以綦于礼义故也。天非私齐鲁之民而外秦人也,然而于父子之义,夫妇之别,不如齐鲁之孝具敬文者,何也?以秦人之从情性,安恣睢,慢于礼义故也,岂其性异矣哉!“涂之人可以为禹。”曷谓也?曰:凡禹之所以为禹者,以其为仁义法正也。然则仁义法正有可知可能之理,然而涂之人也,皆有可以知仁义法正之质,皆有可以能仁义法正之具;然则其可以为禹明矣。今以仁义法正为固无可知可能之理邪?然则唯禹不知仁义法正不能仁义法正也。将使涂之人固无可以知仁义法正之质,而固无可以能仁义法正之具邪?然则涂之人也,且内不可以知父子之义,外不可以知君臣之正。今不然:涂之人者,皆内可以知父子之义,外可以知君臣之正,然则其可以知之质,可以能之具,其在涂之人明矣。今使涂之人者,以其可以知之质,可以能之具,本夫仁义之可知之理,可能之具,然则其可以为禹明矣。今使涂之人伏术为学,专心一志,思索孰察,加日县久,积善而不息,则通于神明,参于天地矣。故圣人者,人之所积而致矣。

曰:“圣可积而致,然而皆不可积,何也?”曰:可以而不可使也。故小人可以为君子而不肯为君子,君子可以为小人而不肯为小人。小人君子者,未尝不可以相为也;然而不相为者,可以而不可使也。故涂之人可以为禹,则然;涂之人能为禹,则未必然也。虽不能为禹,无害可以为禹。足可以遍行天下,然而未尝有能遍行天下者也。夫工匠农贾,未尝不可以相为事也,然而未尝能相为事也。用此观之,然则可以为,未必能也;虽不能,无害可以为。然则能不能之与可不可,其不同远矣,其不可以相为明矣。

尧问于舜曰:“人情何如”?舜对曰:“人情甚不美,又何问焉!妻子具而孝衰于亲,嗜欲得而信衰于友,爵禄盈而忠衰于君。人之情乎!人之情乎!甚不美,又何问焉。”唯贤者为不然:有圣人之知者;有士君子之知者;有小人之知者;有役夫之知者:——多言则文而类,终日议其所以,言之千举万变,其统类一也,是圣人之知也。少言则径而省,论而法,若佚之以绳,是士君子之知也。其言也谄,其行也悖,其举事多悔,是小人之知也。齐给便敏而无类,杂能旁魄而无用,析速粹孰而不急,不恤是非,不论曲直,以期胜人为意,是役夫之知也。

有上勇者;有中勇者;有下勇者:——天下有中,敢直其身;先王有道,敢行其意;上不循于乱世之君,下不俗于乱世之民;仁之所在无贫穷,仁之所亡无富贵;天下知之,则欲与天下同乐之,天下不知之,则傀然独立天地之间而不畏;是上勇也。礼恭而意俭,大齐信焉,而轻货财;贤者敢推而尚之,不肖者敢援而废之;是中勇也。轻身而重货,恬祸而广解苟免;不恤是非然不然之情,以期胜人为意;是下勇也。

繁弱、钜黍、古之良弓也;然而不得排檠,则不能自正。桓公之葱,太公之阙,文王之録,庄君之曶,阖闾之干将、莫邪、钜阙、辟闾,此皆古之良剑也;然而不加砥厉则不能利,不得人力,则不能断。骅骝、騹骥、纤离、绿耳,此皆古之良马也;然而必前有衔辔之制,后有鞭策之威,加之以造父之驭,然后一日而致千里也。夫人虽有性质美而心辩知,必将求贤师而事之,择良友而友之。得贤师而事之,则所闻者尧舜禹汤之道也;得良友而友之,则所见者忠信敬让之行也。身日进于仁义而不自知也者,靡使然也。今与不善人处,则所闻者欺诬诈伪也,所见者污漫淫邪贪利之行也,身且加于刑戮而不自知者,靡使然也。传曰:“不知其子视其友,不知其君视其左右。”靡而已矣!靡而已矣!

点评:荀况认为人与生俱来就想满足欲望,若欲望得不到满足便会发生争执,因此,他认为人性本恶,须由圣王及礼法的教化来“化性起伪”以提高人的道德水平。相应的,荀况特别重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他提出只有学习才能使人之可能性变为现实性,强调假借外物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性,他强调人要有不捐细流、积少成多的学习态度,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养成从点滴做起的习惯,于修身而言同样是必不可少的。

二、颜之推论家庭教育

导言

家庭在中国传统社会是集物质生产、人口生产、教育、娱乐等于一体的社会基本单位,在社会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受社会各方面条件的制约,古代的个人教育主要由家庭来承担,因此,家庭教育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历史上的中国是一个非常重视家庭教育的国度。

世家大族为了维系族群、承担社会责任,为了帮助子弟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留下了许多诸如家训、家规、家诫等垂训后世子孙的治家之言。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的大量家庭教育文献是中国家庭教育思想的“璀璨明珠”,诸葛亮的《诫子书》、王祥的《训子孙令》、陶潜的《命子十章》都是家庭教育的传世名篇。颜之推所撰《颜氏家训》是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家庭教育经典,堪称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育教科书。宋人陈振孙在《直斋书录解题》中对《颜氏家训》评道:“古今家训,以此为祖”。

颜之推(531—约595年),字介,南朝梁金陵(今江苏南京)人,祖籍琅邪(今山东临沂)。他出身于士族家庭,历经梁、北齐、北周、隋四个王朝,深知南北政治、俗尚的弊病,洞悉南学北学的短长,当时所有大小学问,他几乎都钻研过,并且能够提出自己的见解。他遭逢乱世,对当时士大夫阶级垄断教育而又轻视教育的社会风气充满隐忧。在《颜氏家训》中,他不仅详细阐发了教育对个人前途利害的重要作用,也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等问题提出了一些异于“传统儒家”的崭新见解。《颜氏家训》是颜之推对自己有关立身、处世、为学经验的总结,被后人誉为家庭教育的典范,影响极其深远。《颜氏家训》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全书共有七卷二十篇。除《序致》篇谈家训的宗旨外,其余十九篇均就某一具体问题展开论述,涉及如何做人,如何教育子女,如何处理兄弟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续弦和对非亲生子女的教养问题,如何治理家庭事务,在避讳、称谓、丧事等方面所应该遵循的种种礼仪、规范以及南北风俗时尚的差异、优劣,对待贤能人才所应持有的正确态度,学习的重要性及学习方法……这些都是一个人在立身、治家、处世等方面所要面对的基本问题。此外,颜之推还探讨佛教的博大精深,考证古书中涉及文字、音韵、训诂、校勘等方面的学问,推敲书法、绘画、射箭、算术、医学、弹琴、棋博等各种杂艺。

尽管时过境迁,但是家庭教育对个人的影响仍然至大至巨。随着社会环境的急剧变迁,近几十年来我国家庭教育出现了诸多严重的问题,一个表现是对家庭教育的忽视,另一个表现是家庭教育的异化。颜之推作为我国南北朝时期的教育思想家,其独树一帜的教育理念对当今如何实施家庭教育仍有极大的启发意义。其中,尤以其对儿童教育的阐发对现今家庭教育的启示意义为最,如他在《颜氏家训》中谈到:“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亦当矜怜,有偏宠者,虽欲以厚之,更所以祸之。”“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比及数岁,可省笞罚。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壹 《序致·第一》

夫圣贤之书,教人诚孝,慎言检迹,立身扬名,亦已备矣。魏、晋已来,所着诸子,理重事复,递相模效,犹屋下架屋,床上施床耳。吾今所以复为此者,非敢轨物范世也,业以整齐门内,提撕子孙。夫同言而信,信其所亲;同命而行,行其所服。禁童子之暴谑,则师友之诫,不如傅婢之指挥;止凡人之斗阋,则尧舜之道,不如寡妻之诲谕。吾望此书为汝曹之所信,犹贤于傅婢、寡妻耳。

吾家风教,素为整密。昔在龆龀,便蒙诱诲;每从两兄,晓夕温凊。规行矩步,安辞定色,锵锵翼翼,若朝严君焉。赐以优言,问所好尚,励短引长,莫不恳笃。年始九岁,便丁荼蓼,家涂离散,百口索然。慈兄鞠养,苦辛备至;有仁无威,导示不切。虽读《礼》、《传》,微爱属文,颇为凡人之所陶染,肆欲轻言,不修边幅。年十八九,少知砥砺,习若自然,卒难洗荡。二十已后,大过稀焉;每常心共口敌,性与情竞,夜觉晓非,今悔昨失,自怜无教,以至于斯。追思平昔之指,铭肌镂骨,非徒古书之诫,经目过耳也。故留此二十篇,以为汝曹后车耳。

点评:古往今来,道德伦理、家训格言一类书籍连篇累牍,让人目不暇接,何以该书得以流传,至今影响仍缕缕不绝?理不在多,而贵在适用。所谓身教重于言教,父母尊长的言行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发挥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正因为拥有了“尧舜之道,不如寡妻之诲谕”的认识,才有了“素为整密之吾家风教”,才有了“二十已后,大过稀焉”的育人奇效。贰 《教子·第二》

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之。书之玉版,藏诸金匮。生子咳提,师保固明,孝仁礼义,导习之矣。凡庶纵不能尔,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比及数岁,可省笞罚。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饮食运为,恣其所欲,宜诫翻奖,应呵反笑,至有识知,谓法当尔。骄慢已习,方复制之,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孔子云:“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是也。俗谚曰:“教妇初来,教儿婴孩。”诚哉斯语!

凡人不能教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恶;但重于呵怒,伤其颜色,不忍楚挞惨其肌肤耳。当以疾病为谕,安得不用汤药针艾救之哉?又宜思勤督训者,可愿苛虐于骨肉乎?诚不得已也。

王大司马母魏夫人,性甚严正;王在湓城时,为三千人将,年逾四十,少不如意,犹捶挞之,故能成其勋业。梁元帝时,有一学士,聪敏有才,为父所宠,失于教义:一言之是,遍于行路,终年誉之;一行之非,揜藏文饰,冀其自改。年登婚宦,暴慢日滋,竟以言语不择,为周逖抽肠衅鼓云。

父子之严,不可以狎;骨肉之爱,不可以简。简则慈孝不接,狎则怠慢生焉。由命士以上,父子异宫,此不狎之道也;抑搔痒痛,悬衾箧枕,此不简之教也。或问曰:“陈亢喜闻君子之远其子,何谓也?”对曰:“有是也。盖君子之不亲教其子也,《诗》有讽刺之辞,《礼》有嫌疑之诫,《书》有悖乱之事,《春秋》有邪僻之讥,《易》有备物之象:皆非父子之可通言,故不亲授耳。”

齐武成帝子琅邪王,太子母弟也,生而聪慧,帝及后并笃爱之,衣服饮食,与东宫相准。帝每面称之曰:“此黠儿也,当有所成。”及太子即位,王居别宫,礼数优僭,不与诸王等;太后犹谓不足,常以为言。年十许岁,骄恣无节,器服玩好,必拟乘舆;常朝南殿,见典御进新冰,钩盾献早李,还索不得,遂大怒,诟曰:“至尊已有,我何意无?”不知分齐,率皆如此。识者多有叔段、州吁之讥。后嫌宰相,遂矫诏斩之,又惧有救,乃勒麾下军士,防守殿门;既无反心,受劳而罢,后竟坐此幽薨。

人之爱子,罕亦能均;自古及今,此弊多矣。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者亦当矜怜,有偏宠者,虽欲以厚之,更所以祸之。共叔之死,母实为之。赵王之戮,父实使之。刘表之倾宗覆族,袁绍之地裂兵亡,可为灵龟明鉴也。

齐朝有一士大夫,尝谓吾曰:“我有一儿,年已十七,颇晓书疏,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无不宠爱,亦要事也。”吾时俛而不答。异哉,此人之教子也!若由此业,自致卿相,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