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车鉴定·评估·交易全程通(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2 00:53:36

点击下载

作者:赵培全、周稼铭 编著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二手车鉴定·评估·交易全程通

二手车鉴定·评估·交易全程通试读:

前言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汽车工业进入了飞速发展阶段。2009年,我国的汽车年产销量突破1000万辆大关,自此以后我国连续6年产销稳居世界第一,2014年产销突破2300万辆,我国已成为世界汽车生产、消费大国,且私人购车比例占到80%以上。新车的生产与销售,也促进了我国居民更换新车的步伐,二手车市场日渐活跃起来,二手车的交易量以年均超过25%的速度快速发展。由于我国二手车的交易市场刚刚起步,还有许多问题尚需解决,2005年国家出台了《二手车流通管理办法》,2014年国家又颁布了《二手车鉴定评估技术规范》。

为了促进二手车的交易,需要二手车评估人员能够为交易双方提供一个合理的参考价格。为了适应二手车市场的发展,国家采取了二手车评估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并列入了国家职业大典。为了提高二手车评估人员的素质和技能,统一二手车评估标准,规范二手车评估行为,国家颁布了《二手车鉴定评估师国家职业标准》。评估人员经过培训考核,获得二手车评估职业资格证书后,方可从事二手车评估。另外,21世纪初第一批购车的私家车车主已经进入换车周期,车主朋友(特别不是汽车专业的)也想对自己原车的价值有一定的了解,便于参与二手车交易或二手车置换;而想购买二手车的朋友更想通过自己的二手车评估专业知识对欲购买的二手车有个相对专业的估价。

本书根据二手车评估和交易所需要了解及掌握的知识分为二手车鉴定评估的基础知识、二手车鉴定与评估、二手车交易三大块。其中,二手车鉴定评估的基础知识讲解了汽车分类及汽车型号编制规则、汽车使用的相关知识;二手车鉴定与评估分为两部分内容,二手车鉴定讲解了二手车鉴定的基本要求和目的、二手车鉴定、二手车拍照等相关基础知识,二手车评估讲解了二手车成新率计算方法、汽车评估的基本方法和二手车评估方法的选择,并列举了部分评估实例,便于读者理解,并且讲解了事故车的损失评估与鉴定;二手车交易讲解了二手车交易基本流程、二手车交易的工作程序、二手车转移登记和二手车经销等相关内容。通过本书关于二手车鉴定评估系列知识的学习,可以比较系统而完整地掌握二手车评估及二手车交易的相关程序及手续的办理。

本书主要针对从事二手车评估的朋友和想换车或想购买二手车的朋友为读者对象编写,内容全面,通俗易懂,可操作性强,集知识性、实用性、指导性为一体,可供广大二手车朋友阅读,提高自己的汽车鉴定评估水平,让自己更加内行。

本书由赵培全、周稼铭编著,编写过程中得到了高青、王磊、张希亮、吕倩倩、山云霄、景艳、房敏、何平、巩加龙、韩钰、徐鸿领、逄格林、何竹林、聂邦国、于永康、王充、王超等各位朋友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由于笔者水平有限,书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希望广大读者批评指正。编著者第1篇二手车鉴定评估的基础知识第1章 汽车基础知识1.1 汽车分类及汽车型号编制规则1.1.1 汽车分类

汽车的分类方法很多,常见的分类方法有按燃油类别分类、按用途分类、按发动机的位置分类、按车轮的驱动形式分类、按承载方式分类等。

关于汽车的相关术语和定义在GB/T 3730.1—2001《汽车和挂车类型的术语和定义》中进行了规定,该标准对汽车按用途分类进行了详细表述,并且将汽车细分为有动力的汽车、无动力的挂车以及由有动力的汽车和无动力的挂车组成的汽车列车,其中将有动力的汽车(下文简称“汽车”)分为乘用车和商用车,如图1-1所示。图1-1 汽车的分类(根据GB/T 3730.1 —2001 整理)

汽车是指由动力驱动、具有4个或4个以上车轮的非轨道承载的车辆,主要包括用于载运人员和/或货物、牵引载运人员和/或货物的车辆,特殊用途的车辆,还包括与电力线相连的车辆(如无轨电车),以及整车整备质量超过400kg的车辆。

1.1.1.1 按汽车的用途分类(1)乘用车 在其设计和技术特性上主要用于载运乘客及其随身行李和/或临时物品的汽车,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最多不超过9个座位。它也可以牵引一辆挂车。乘用车的代表车型为轿车、小型客车、商务车等。

1)普通乘用车

① 车身 封闭式,侧窗中柱可有可无。

② 车顶(顶盖) 固定式,硬顶。有的车辆顶盖可部分开启。

③ 座位 4个或4个以上座位,至少两排。后排座椅可折叠或移动,以形成装载空间。

④ 车门2个或4个侧门,可有一个后启门。

2)活顶乘用车

① 车身 具有固定侧围框架可开启式车身。

② 车顶(顶盖) 车顶为硬顶或软顶,至少有两个位置:第一个位置封闭;第二个位置可开启或拆除。可开启式车身可以通过使用一个或数个硬顶部件和/或合拢软顶将开启的车身关闭。

③ 座位 4个或4个以上座位,至少两排。

④ 车门2个或4个侧门。

⑤ 车窗 4个或4个以上侧窗。

3)高级乘用车

① 车身 封闭式,前后座之间可以设有隔板。

② 车顶(顶盖) 固定式,硬顶。有的车辆顶盖可部分开启。

③ 座位 4个或4个以上座位,至少两排。后排座椅前可安装折叠式座椅。

④ 车门 4个或6个侧门,也可有一个后开启门。

⑤ 车窗6个或6个以上侧窗。

4)小型乘用车

① 车身 封闭式,通常后部空间较小。

② 车顶(顶盖) 固定式,硬顶。有的车辆顶盖可部分开启。

③ 座位2个或2个以上的座位,至少一排。

④ 车门2个侧门,也可有一个后开启门。

⑤ 车窗2个或2个以上侧窗。

5)敞篷车

① 车身 可开启式。

② 车顶(顶盖) 车顶为软顶或硬顶,至少有两个位置:第一个位置遮覆车身;第二个位置可供车顶卷收或可拆除。

③ 座位2个或2个以上的座位,至少一排。

④ 车门2个或4个侧门。

⑤ 车窗2个或2个以上侧窗。

6)仓背乘用车

① 车身 封闭式,侧窗中柱可有可无。

② 车顶(顶盖) 固定式,硬顶。有的车辆顶盖可部分开启。

③ 座位 4个或4个以上的座位,至少两排。后排座椅可折叠或可移动,以形成一个装载空间。

④ 车门2个或4个侧门,并有一个后开启门。

7)旅行车

① 车身 封闭式,车尾外形使车辆可提供较大的内部空间。

② 车顶(顶盖) 固定式,硬顶。有的车辆顶盖可部分开启。

③ 座位 4个或4个以上的座位,至少两排。其中一排或多排座椅可拆除,或装有向前翻倒的座椅靠背,以提供装载平台。

④ 车门2个或4个侧门,并有一个后开启门。

⑤ 车窗 4个或4个以上侧窗。

8)多用途乘用车 是指除上述1)~7)车辆以外的,只有单一车室载运乘客及其行李或物品的乘用车。但是,如果这种车辆同时具备下列两个条件,则不属于乘用车,而属于货车。

① 除驾驶员以外的座位数不超过6个;只要车辆具有可使用的座椅安装点,就应算“座位”存在。

② 满足下式。

P–(M+N×68)>N×68

式中 P —最大设计总质量;

M —整车整备质量与一位驾驶员质量之和;

N —除驾驶员以外的座位数。

9)短头乘用车 这种短头乘用车,发动机长度的一半以上位于车辆前风窗玻璃最前点以后,并且方向盘的中心位于车辆总长的前1/4部分内。

10)越野乘用车 在其设计上所有车轮同时驱动(包括一个驱动轴可以脱开的车辆),或其几何特性(接近角、离去角、纵向通过角、最小离地间隙)、技术特性(驱动轴数、差速锁止机构或其他型式机构)和其他性能(爬坡度)允许在非道路上行驶的一种乘用车。

11)专用乘用车 运载乘员或物品并完成特定功能的乘用车,它具备完成特定功能所需的特殊车身和/或装备,如旅居车、防弹车、救护车、殡仪车等。

① 旅居车 旅居车是一种至少具有下列生活设施结构的乘用车,如座椅和桌子、睡具(可由座椅转换而来)、炊事设施、储藏设施。

② 防弹车 用于保护所运送的乘员和/或物品并符合装甲防弹要求的乘用车。

③ 救护车 用于运送病人或伤员并为此目的配有专用设备的乘用车。

④ 殡仪车 用于运送死者并为此目的而配有专用设备的乘用车。(2)商用车辆 在设计和技术特性上用于运送人员和货物的汽车,并且可以牵引挂车,乘用车不包括在内。

1)客车 在设计和技术特性上用于载运乘客及其随身行李的商用车辆,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座位数超过9座。客车有单层的或双层的,也可牵引一辆挂车。

① 小型客车 用于载运乘客,除驾驶员座位外,座位数不超过16座的客车。

② 城市客车 一种为城市内运输而设计和装备的客车。这种车辆设有座椅及站立乘客的位置,并有足够的空间供频繁停站时乘客上下车走动用。

③ 长途客车 一种为城市间运输而设计和装备的客车。这种车辆没有专供乘客站立的位置,但在其通道内可载运短途站立的乘客。

④ 旅游客车 一种为旅游而设计和装备的客车。这种车辆的布置要确保乘客的舒适性,不载运站立的乘客。

⑤ 铰接客车 一种由两节刚性车厢铰接组成的客车。在这种车辆上,两节车厢是相通的,乘客可通过铰接部分在两节车厢之间自由走动。这种车辆可以按② ~④ 进行装备。两节刚性车厢永久连接,只有在工厂车间使用专用的设施才能将其拆开。

⑥ 无轨电车 一种经架线由电力驱动的客车。这种电车可指定用作多种用途,并按② 、③ 和⑤ 进行装备。

⑦ 越野客车 在其设计上所有车轮同时进行驱动(包括一个驱动轴可以脱开的),或其几何特性(接近角、离去角、纵向通过角、最小离地间隙)、技术特性(驱动轴数、差速锁止机构或其他型式机构)和其他性能(爬坡度)允许在非道路上行驶的一种车辆。

⑧ 专用客车 在其设计和技术特性上只适用于需经特殊布置安排后才能载运人员的车辆。

2)半挂牵引车 装备有特殊装置、用于牵引半挂车的商用车辆。

3)货车 一种主要为载运货物而设计和装备的商用车辆,它也可以牵引挂车。

① 普通货车 一种在敞开(平板式)或封闭(厢式)载货空间内载运货物的货车。

② 多用途货车 在其设计和结构上主要用于载运货物,但在驾驶员座椅后带有固定或折叠式座椅,可载运3个以上乘客的货车。

③ 全挂牵引车 一种牵引牵引杆式挂车的货车。它本身可在附属的载运平台上运载货物。

④ 越野货车 在其设计上所有车轮同时进行驱动(包括一个驱动轴可以脱开的),或其几何特性(接近角、离去角、纵向通过角、最小离地间隙)、技术特性(驱动轴数、差速锁止机构或其他型式机构)和其他性能(爬坡度)允许在非道路上行驶的一种车辆。

⑤ 专用作业车 在其设计和技术特性上用于特殊工作的货车,如消防车、救险车、垃圾车、应急车、街道清洗车、扫雪车、清洁车等。

⑥ 专用货车 在其设计和技术特性上用于运输特殊物品的货车,如罐式车、乘用车、运输车、集装箱运输车等。(3)挂车 为了便于理解和内容上的衔接,在本章中顺便讲解一下挂车和汽车列车的相关术语。

挂车就其设计和技术特性,是指需由汽车牵引才能正常使用的一种无动力的道路车辆,用于载运人员和/或货物或者特殊用途。

1)牵引杆挂车 至少有两根轴的挂车,其中一轴可转向;通过角向移动的牵引杆与牵引车连接;牵引杆可垂直移动,连接到底盘上,因此不能承受任何垂直力。具有隐藏支地架的半挂车也作为牵引杆挂车。

① 客车挂车 在其设计和技术特性上用于载运人员及其随身行李的牵引杆挂车。它可按半挂牵引车和货车装备。

② 牵引杆货车挂车 在其设计和技术特性上用于载运货物的牵引杆挂车。

③ 通用牵引杆挂车 一种在敞开(平板式)或封闭(厢式)载货空间内载运货物的牵引挂车。

④ 专用牵引杆挂车 一种牵引杆挂车,根据其设计和技术特性,需经特殊布置后才能载运人员和/或货物;只执行某种规定的运输任务(如乘用车运输挂车、消防挂车、低地板挂车、空气压缩机挂车等)。

2)半挂车 车轴置于车辆重心(当车辆均匀受载时)后面,并且装有可将水平或垂直力传递到牵引车的连接装置的挂车。

① 客车半挂车 在其设计和技术特性上用于载运乘客及其随身行李的半挂车。这种半挂车可按客车、半挂牵引车和货车加以装备。

② 通用货车半挂车 一种在敞开(平板式)或封闭(厢式)载货空间内载运货物的半挂车。

③ 专用半挂车 一种半挂车,根据其设计和技术特性,需经特殊布置后才能载运人员和/或货物;只执行某种规定的运输任务。例如原木半挂车、消防半挂车、低地板半挂车、空气压缩机半挂车等。

④ 旅居半挂车 能够提供活动睡具的半挂车。

3)中置轴挂车 牵引装置不能垂直移动(相对于挂车),车轴紧靠挂车的重心(当均匀载荷时)的挂车,这种车辆只有较小的垂直静载荷作用于牵引车,不超过相当于挂车最大质量的10%或1000N的载荷(两者取较小者)。其中一轴或多轴可由牵引车来驱动。旅居挂车属于能够提供活动睡具的中置轴挂车。(4)汽车列车 一辆汽车与一辆或多辆挂车组合而成的车辆。

1)乘用车列车 乘用车和中置轴挂车组合而成的车辆。

2)客车列车 一辆客车与一辆或多辆挂车组合而成的车辆。各节乘客车厢不相通,有时设有服务走廊。

3)货车列车 一辆货车与一辆或多辆挂车组合而成的车辆。

4)牵引杆挂车列车 一辆全挂牵引车与一辆或多辆挂车组合而成的车辆。

5)铰接列车 一辆半挂牵引车与具有角向移动连接的半挂车组成的车辆。

6)双挂列车 一辆铰接式列车与一辆牵引杆挂车组合而成的车辆。

7)双半挂列车 一辆铰接式列车与一辆半挂车组合而成的车辆。两辆车的连接是通过第二个半挂车的连接装置实现的。

8)平板列车 一辆货车和一辆牵引杆货车挂车组合而成的车辆;在可角向移动的货物承载平板的整个长度上,载荷都是不可分地置于牵引车和挂车上。为了支承这个载荷,可以使用辅助装置。这个载荷和/或它的支撑装置构成了这两个车辆的连接装置,因此不允许挂车再有转向连接。

1.1.1.2 按结构分类(1)按汽车行走方式分类

1)轮式汽车 用车轮作为行走装置的汽车。

2)履带式汽车 用履带作为行走装置的汽车。(2)按动力装置分类

1)内燃机汽车 用内燃机作为动力装置的汽车,它又分为以下几类。

① 汽油机汽车 用汽油作为发动机燃料的汽车。

② 柴油机汽车 用柴油作为发动机燃料的汽车。

③ 气体燃料汽车 用天然气、煤气等气体作为发动机燃料的汽车。

④ 液化气体汽车 用液化气体(液化石油气)作为发动机燃料的汽车。

⑤ 双燃料汽车 用两种燃料(如汽油和天然气)作为发动机燃料的汽车。

2)电动汽车 由电动机作为动力装置的汽车。根据电源的形式,电动汽车可分为以下几类。

① 无轨电车 从高空架线接受电力,以电动机带动的城市公交车。

② 电动车 以蓄电池为电源的电动汽车,又称纯电动汽车。

3)混合动力汽车 混合动力汽车采用传统的内燃机和电动机作为动力源,通过混合使用热能和电能两套系统开动汽车,即油电混合动力(hybrid-electdc vekcel,HEV)。

混合动力汽车在动力性能、续行里程、使用方便性、环保性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因而具有商业和实用价值。目前,世界各国都对混合动力汽车给予极大关注,我国的汽车厂家也在纷纷进入这一新兴领域。(3)按驱动方式分类

1)前轮驱动汽车 用前轮作为驱动轮的汽车。

2)后轮驱动汽车 用后轮作为驱动轮的汽车。

3)全轮驱动汽车 前后轮都可以作为驱动轮的汽车。(4)按发动机的位置和驱动方式分类

1)前置前驱(FF)汽车 发动机前置,由前轮驱动的汽车。

2)前置后驱(FR)汽车 发动机前置,由后轮驱动的汽车。

3)后置后驱(RR)汽车 发动机后置,由后轮驱动的汽车。

4)中置后驱(MR)汽车 发动机中置,由后轮驱动的汽车。(5)按承载方式分类

1)承载式车身汽车 车身作为承载的基础件,无车架的汽车。

2)非承载式车身汽车 车架作为承载基础件的汽车。1.1.2 汽车型号编制规则

为了便于汽车在生产、管理、使用、维修过程中的识别,我国于1988年制定了新的国家标准GB 9417—88《汽车产品型号编制规则》,用简单的汉语拼音字母和阿拉伯数字来编号表示国产汽车的企业代号、类型代号、主要特征参数代号、产品序号和企业自定代号等。必要时附加企业自定代号,对于专用汽车及专用半挂车增加专用汽车分类代号。

如图1-2所示,汽车型号需表明汽车的生产企业、汽车类型和主要的特征参数、产品序号以及企业自定代号等内容。完整的汽车型号包括五部分内容,即企业名称代号、车辆类别代号、主要参数代号、产品序号和企业自定代号。图1-2 汽车型号组成示意图(1)企业名称代号 企业名称代号位于产品型号的第一部分,用代表企业名称的两个字的汉语拼音首字母表示。

如CA—一汽集团公司;EQ—东风汽车集团公司;BJ—北京汽车集团公司;NJ—南京汽车集团公司;SH—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TJ—天津汽车工业有限公司;ZZ—中国重汽集团有限公司。(2)车辆类别代号 车辆类别代号表明车辆分属的种类,用一位阿拉伯数字表示。我国的车辆类别代号见表1-1。表1-1 我国的车辆类别代号注:此表也适用于所列车辆的底盘。(3)主要参数代号 主要参数代号用两位阿拉伯数字表示。

① 载货汽车、越野汽车、自卸汽车、牵引汽车、专用汽车与半挂车的主要参数代号为车辆的总质量(t),牵引汽车的总质量包括牵引座上的最大质量。当总质量在100t以上时,允许用3位数字表示。

② 客车及半挂车的主要参数代号为车辆长度(m)。当车辆长度小于10m时,表示汽车长度的单位是0.1m。当车辆长度等于或大于10m时,表示汽车长度的单位是m。

③ 轿车的主要参数代号为发动机排量(L),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并以其数值的10倍数值表示。如7180表示发动机排量为1.8L的轿车。

④ 专用汽车及专用半挂车的主要参数代号,当适用定型汽车底盘或定型半挂车底盘改装时,若其主要参数与定型底盘原车的主要参数之差不大于原车的10%,则沿用原车的主要参数代号。

⑤ 主要参数不足规定位数时,在参数前以“0”占位。(4)产品序号 产品序号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数字由0、1、2…依次使用。0表示第一代产品,1表示第二代产品,以此类推。

当车辆主要参数有变化,但变化不大于原定型设计主要参数的10%时,其主要参数代号不变;如果主要参数的变化大于10%,则应改变主要参数代号;若因为数字修约而主要参数代号不变时,则应改变其产品序号。(5)企业自定代号 企业自定代号用汉语拼音字母或阿拉伯数字表示均可,位数由企业自定,主要用于区别结构略有变化的同一种汽车,如单排座与双排座、单卧铺与双卧铺、普通驾驶室与高顶驾驶室、方向盘左置与右置等。供用户选装的零部件(如暖风装置、收音机、地毯、绞盘等)不属于结构特征变化,不给予企业自定代号。

应用举例如下。

BJ 2020S—BJ代表北京汽车制造厂,2代表越野车,02代表该车总质量为2t,0代表该车为第一代产品,S为厂家自定义。

TJ 7131U—TJ代表天津汽车制造厂,7代表轿车,13代表排气量为1.3L,1代表该车为第二代产品,U为厂家自定义。

如果是专用汽车,则在汽车型号的中间加3位“专用汽车分类代号”(包括专用汽车结构特征代号1位和专用汽车用途特征代号2位),如图1-3所示。专用汽车结构特征代号见表1-2。专用汽车用途特征代号用汉语拼音表示,见表1-3。图1-3 专用汽车型号组成示意图表1-2 专用汽车结构特征代号表1-3 (a ) 厢式汽车用途特征代号表1-3 (b ) 罐式汽车用途特征代号表1-3 (c ) 专用自卸汽车用途特征代号表1-3 (d ) 起重举升汽车用途特征代号表1-3 (e ) 仓栅式汽车用途特征代号表1-3 (f ) 特种结构汽车用途特征代号1.1.3 发动机型号编制规则

内燃机型号由阿拉伯数字(以下简称数字)、汉语拼音字母或国际通用的英文缩略字母(以下简称字母)组成。由国外引进的内燃机产品,允许保留原产品型号或在原型号基础上进行扩展。经国产化的产品宜按GB/T 725—2008《内燃机产品名称和型号编制规则》的规定编制。

1.1.3.1 发动机型号组成

按GB/T 725—2008的规定,内燃机型号包括下列四部分,如图1-4所示。图1-4 发动机型号的表示方法

第一部分:由制造商代号或系列符号组成。本部分代号由制造商根据需要选择相应1~3位字母表示。

第二部分:由气缸数、气缸布置型式符号、冲程型式符号、缸径符号组成。

① 气缸数用1~2位数字表示。

② 气缸布置型式符号按表1-4规定。表1-4 气缸布置型式符号注:其他布置型式符号见GB/T 1883.1。

③ 冲程型式为四冲程时符号省略,二冲程用E表示。

④ 缸径符号一般用缸径或缸径/行程数字表示,也可用发动机排量或功率数表示。其单位由制造商自定。

第三部分:由结构特征符号、用途特征符号组成,其符号分别按表1-5和表1-6的规定。表1-5 结构特征符号及含义表1-6 用途特征符号及含义注:内燃机左机和右机的定义按GB/T 726的规定。

第四部分:区分符号。同系列产品需要区分时,允许制造商选用适当符号表示。第三部分与第四部分可用“-”分隔。

1.1.3.2 发动机型号编制举例(1)柴油机型号举例

① YZ6102Q—扬州柴油机厂生产的六缸直列、四冲程、缸径102mm、冷却液冷却、车用柴油机。

② JC12V26/32ZLC—济南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12缸、V型、四冲程、缸径260mm、行程320mm、冷却液冷却、增压中冷、船用主机、右机基本型柴油机。(2)汽油机型号举例492Q/P-A—四缸、直列、四冲程、缸径92mm、冷却液冷却、汽车用(A为区分符号)。(3)燃气机型号举例12V190ZL/T—12缸、V型、四冲程、缸径190mm、冷却液冷却、增压中冷、燃气为天然气。(4)双燃料发动机型号举例G12V190ZLS—12缸、V型、缸径190mm、冷却液冷却、增压中冷、燃料为柴油/天然气双燃料(G为系列代号)。

燃料符号及名称见表1-7。表1-7 燃料符号及名称注:1.一般用1~3个拼音字母表示燃料,也可用成熟的英文缩写字母表示。

2.其他燃料允许制造商用1~3个字母表示。1.1.4 车辆识别代号

车辆识别代号(vehicle identifi cation number,VIN)就像人的身份证一样,具有在世界范围内对某一车辆的唯一识别性。每一辆新出厂的车都会打上VIN代号,此代号将伴随着该车辆的注册、保险、年检、维修与保养,直至回收或报废而载入车辆的服役档案。利用VIN代码可以方便地查找车辆的制造者、销售者及使用者。使用VIN是我国在车辆制造与贸易及管理上同世界接轨的重要体现。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1976年制定了ISO 3780《道路车辆—世界制造厂识别代号》后,各主要汽车生产国纷纷制定了自己的标准,建立了世界范围内的车辆识别系统。我国在1996年完成了有关车辆识别代号的报批工作,颁布了标准GB/T 16735—1997与GB/T 16736—1997,并采用了ISO标准。现在新标准为GB/T 16735—2004,代替了GB/T 16735—1997与GB/T 16736—1997,并成为汽车行业的强制性标准。

车辆识别代号由世界制造厂识别代号(WMI)、车辆说明部分(VDS)、车辆指示部分(VIS)3部分组成,共17位字码。

对完整车辆和/或非完整车辆年产量大于或等于500辆的车辆制造厂,车辆识别代号的第1部分为世界制造厂识别代号(WMI),第2部分为车辆说明部分(VDS),第3部分为车辆指示部分(VIS),如图1-5所示。图1-5 年产量大于或等于500 辆的车辆制造厂车辆识别代号的含义

对完整车辆和/或非完整车辆年产量小于500辆的车辆制造厂,车辆识别代号的第1部分为世界制造厂识别代号(WMI),第2部分为车辆说明部分(VDS),第3部分的第3~5位与第1部分的3位字码一起构成世界制造厂识别代号(WMI),其余5位为车辆指示部分(VIS),如图1-6所示。图1-6 年产量小于500 辆的车辆制造厂车辆识别代号的含义

1.1.4.1 第1部分:世界制造厂识别代号(WMI)

世界制造厂识别代号(world manufacturer identifi er,WMI)作为车辆识别代号(VIN)的第1部分,用以标识车辆的制造厂。当此代号被指定给某个车辆制造厂时,就能作为该厂的识别标志,世界制造厂识别代号在与车辆识别代号的其余部分一起使用时,足以保证30年之内在世界范围内制造的所有车辆的车辆识别代号具有唯一性。

WMI具有世界车辆制造厂的世界唯一性。ISO组织授权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SAE)作为其国际代理,负责为世界各国指定地区代码及国别代码,负责WMI的保存与核对。

车辆制造厂应由其所在国的国家机构分配1个或几个WMI代号。国内车辆制造厂的WMI代号由国家汽车主管部门进行分配,国家汽车主管部门应将分配的WMI代号向ISO授权的国际代理机构进行申报并核对。

WMI代号由三位字码组成,WMI代号中的字码可使用下列阿拉伯数字和罗马字母。

1 2 3 4 5 6 7 8 9 0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P R S T U V W X Y Z(字母I、O及Q不能使用)

WMI代号的第1位字码是由国际代理机构分配的,用以标明一个地理区域的一个字母或数字字码,国际代理机构根据预期的需要为某一个地理区域分配了几个字码。例如,1~5—北美洲,S~Z—欧洲,A~H—非洲,J~R—亚洲,6和7—大洋洲,8、9和0—南美洲等。

WMI代号的第2位字码是由国际代理机构分配的,用以标明某特定地区内的某个国家的一个字母或数字字码,国际代理机构根据预期的需要为某一个国家分配了几个字码。WMI代号应通过第1位和第2位字码的组合保证国家识别标志的唯一性。例如,10~19—美国,1A~1Z—美国,2A~2W—加拿大,3A~3W—墨西哥,W~W—德09国,WA~WZ—德国,L~L—中国,LA~LZ—中国等。09

WMI代号的第3位字码是由国家机构指定的,用以标明某个特定的制造厂的一个字母或数字字码,WMI代号通过前3位字码的组合保证制造厂识别标志具有唯一性。

国家机构在第3位上使用数字9来识别所有实际年产量小于500辆的制造厂。对于这样的制造厂,VIS的第3~5位字码由国家机构指定,以便识别特定的制造厂。

1.1.4.2 第2部分:车辆说明部分(VDS)

车辆说明部分(vehicle descriptor section,VDS)作为车辆识别代号(VIN)的第2部分,用以说明车辆的一般特征信息,由6位字码组成(即VIN的第4~9位)。

如果车辆制造厂不使用其中的一位或几位字码,应在该位置填入车辆制造厂选定的字母或数字占位。

VDS的第1~5位(即VIN的第4~8位)是对车型特征进行的描述,其代码及顺序由车辆制造厂决定。

VDS从车辆类型、车辆结构特征(如车身类型、驾驶室类型、货厢类型、驱动类型、轴数及布置方式等)、车辆装置特征(如约束系统类型、发动机特征、变速器类型、悬架类型、制动型式等)、车辆技术特性参数(如车辆最大总质量、车辆长度、轴距、座位数等)对车型特征进行描述。

对于以下不同类型的车辆,在VDS中描述的车型特征应包括表1-8中规定的内容。表1-8 VDS 的第1~5 位(VIN 的第4~8 位)的含义① 发动机特征至少应包括对燃油类型、排量和/或功率的描述。

VDS的最后一位(即VIN的第9位字码)为检验位。检验位可为0~9中任一数字或字母X,用以核对车辆识别代号记录的准确性,检验位按照以下步骤计算得出。

① 车辆识别代号中的数字和字母对应值见表1-9和表1-10。表1-9 VIN 代号中的数字对应值表1-10 VIN代号中的字母对应值

② 按表1-11,给VIN代号中的每一位字码指定一个加权系数。表1-11 VIN中每一位字码的加权系数

② 用于制造成为货车的非完整车辆的描述项目。

③ 用于制造成为客车的非完整车辆的描述项目,此时发动机特征至少应包括对燃油类型、发动机布置型式、排量和/或功率的描述。

③ 将检验位之外的16位中每一位的加权系数乘以此位数字或字母的对应值,再将各乘积相加,求得的和被11除。

④ 车辆识别代码的第9位是检验位,在表1-11中用“*”表示。检验位可用0~9中任一数字或字母“X”表示。除得的余数即为检验位。如果余数是10,检验位就为字母X。

1.1.4.3 第3部分:车辆指示部分(VIS)

车辆指示部分(vehicle indicator section,VIS)为车辆出厂特征的指标部分,由8位字码组成(即VIN的第10~17位)。

VIS的第1位字码(即VIN的第10位)应代表年份。年份代码按表1-12规定使用(30年循环1次,保证每个车辆制造厂在30年之内生产的每辆车辆的车辆识别代号具有唯一性)。表1-12 VIN 代码中的年份与字码

VIS的第2位字码(即VIN的第11位)应代表装配厂。

如果车辆制造厂生产的完整车辆和/或非完整车辆年产量≥500辆,VIS的第3~8位字码(即VIN的第12~17位)用来表示生产顺序号。如果车辆制造厂生产的完整车辆和/或非完整车辆年产量<500辆,则VIS的第3~5位字码(即VIN的第12~14位)应与第一部分的3位字码一同表示车辆制造厂,第6~8位字码(即VIN的第15~17位)用来表示生产顺序号。1.2 汽车使用的相关知识1.2.1 汽车的使用寿命

所谓汽车的使用寿命,是指从汽车开始使用到不能使用之间的整个时期,它可以用累计使用年数或累计行驶里程数表示。汽车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机械磨损、老化、使用不当、事故损伤等各种原因,致使汽车的性能指标逐渐下滑,到了一定程度就应该报废,这是自然规律。但是,从不同的角度研究,汽车的使用寿命是不同的。不同的使用寿命,带来的经济效益是大不一样的,因此,研究汽车的使用寿命有着重要的经济意义。

1.2.1.1 汽车的使用寿命分类

汽车的使用寿命可分为汽车的技术使用寿命、经济使用寿命和合理使用寿命。(1)汽车的技术使用寿命 汽车的技术使用寿命,是指汽车从全新状态投入使用,直到主要机件达到技术极限状态且无法通过修理继续使用,致使汽车丧失使用价值所经历的总时间或总行驶里程。汽车的技术使用寿命,主要取决于汽车各总成及零部件的设计水平、制造工艺及技术、使用条件和保养维修水平。所以,对车辆进行修理已不能恢复汽车的主要使用性能,即汽车达到技术寿命时,应对车辆进行报废处理,并且其零部件也不能再作为配件使用。使用过程中,合理的保养维修能够使汽车的技术寿命适当延长,但是,随着汽车技术的进步和汽车使用时间的延长,车辆维修的费用也会增加,所以,汽车技术进步越快,汽车的技术寿命越短。(2)汽车的经济使用寿命 汽车的经济使用寿命,是指汽车从全新状态投入使用,到年平均总费用最低时之间的年限。超过这个年限,汽车在技术角度上仍可继续使用,但年平均总费用上升,在经济角度上不宜继续使用。

从汽车使用总成本出发,分析车辆制造成本、使用与维修费、管理费、车辆当前的折旧以及市场价格变化等因素,经过分析做出综合经济评定后,才能确定汽车经济使用寿命。汽车经济使用寿命是汽车经济效益最佳时机。在汽车更新政策允许的情况下,汽车用户在更新车辆时应以经济使用寿命为依据。(3)汽车的合理使用寿命 汽车的合理使用寿命是以汽车的经济使用寿命为基础,考虑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节约能源等因素,由国家或企业采取某些技术政策和方针制定出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使用期限。也就是说,虽然汽车已经达到了经济使用寿命,但是否要更新换代,还要视国家和当地的实际情况而定,如更新汽车的市场供求状况、更新资金、相关政策等因素。因此,国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汽车更新的技术政策,考虑国民经济的可能性并加以修正,规定汽车的合理使用年限。

一般情况下,三者之间的关系为:

汽车的技术使用寿命>合理使用寿命>经济使用寿命

1.2.1.2 汽车经济使用寿命常用的评价指标

汽车经济使用寿命的指标主要包括使用年限、行驶里程和大修次数。(1)使用年限 所谓使用年限就是指汽车从投入运行开始直到报废期间的年数。这种方法的优点是除了考虑运行时的损耗外,还考虑闲置的自然损耗,计算简单。但是,其缺点也很明显,不能充分、真实地反映汽车的使用强度和使用条件,导致使用年数相同的车辆之间技术状况差异很大。

考虑上述原因,可采用折合使用年限这一指标。所谓折合使用年限就是将汽车累计总的行驶里程与年均行驶里程之比作为车辆的折合使用年限。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T —折合年限,年;z

L —累计总的行驶里程,km;z

L —年均行驶里程,km/年。n

年均行驶里程是根据各个行业的经营情况,用统计方法得出的,与整个行业车辆的技术状态、完好率、出勤率、行驶速度、行驶路线、道路状况等因素有关。

对于专营车辆和社会零散车辆,使用强度差别很大,年行驶里程相差也很大,采用折合使用年限,其使用年限也就不同,因此,采用折合使用年限更为合理。(2)行驶里程 汽车从投入运行开始到报废期间总的累计行驶里程。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反映了汽车的真实使用强度,缺点是不能反映出运行条件的差异以及汽车停驶期间的自然损耗。

对于不同的营运车辆,运行条件不同,虽然使用年数大致相同,但是,其累计行程可能差异很大,甚至悬殊,所以,作为考核指标,行驶里程比使用年限更为合理。大多数的汽车运营企业都采用行驶里程作为车辆考核的指标。二手车评估过程中,会遇到里程表损坏的情况(有时也可能是卖主故意行为),此时里程表上的累计行驶里程已不可靠,仅供参考。(3)大修次数 汽车在使用过程中,随着行驶里程的增加,动力性和经济性逐渐下降,当下降到一定程度时,正常的维护和小修无法恢复车辆正常的技术状况,就要对车辆进行大修。汽车报废前,就需要权衡“买新车的费用加上旧车折旧造成的损失”与“大修费用加经营费用损失”两者的得失,综合衡量后决定是否要进行大修。可见,经济合理的大修次数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指标。

1.2.1.3 影响汽车经济使用寿命的因素

汽车经济使用寿命的长短,主要受车辆的损耗、使用强度、使用条件、当地的经济水平等因素的影响。(1)车辆的损耗 车辆的损耗包括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

有形损耗是指汽车在使用以及闲置过程中的损耗,如磨损、锈蚀、腐蚀、零件变形、疲劳损坏等。有形损耗会导致车辆使用成本增加。

无形损耗是指由于技术进步、生产效率的提高,使得生产同样车型汽车的成本降低,从而导致原车型价格的下降;或者是由于技术进步、生产效率的提高,出现了性能更好、效率更高的新车型,使得原车型价格下跌,促使旧车提前更新。这实际上是原车型相对贬值。(2)使用强度 不同的汽车、不同的用途、不同的使用者,导致汽车的使用强度差异很大,汽车的经济使用寿命也不一样。各种车辆年均行驶里程从1万至15万千米不等,年均行驶里程越长,汽车的使用强度越大,经济使用寿命也越短。表1-13列出了几种常见车辆大致的使用强度。表1-13 几种常见车辆大致的使用强度单位:万千米/年

从表1-13中看出,私家车使用强度最低,长途客车的使用强度最高。当然,经常超载的大货车使用强度要大于正常运载的车辆。(3)使用条件 汽车的使用条件包括道路条件及自然条件。

1)道路条件 道路条件对汽车的有形损耗与汽车的经济使用寿命影响很大。道路对车辆使用寿命的影响主要是道路等级和路面情况等因素。如果道路条件差,一方面,使得车速慢,燃油消耗增加;另一方面,使汽车的磨损增加,最终导致汽车的经济使用寿命下降。

2)自然条件 自然条件的差异主要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地理环境相差较大,如各地温度、湿度、海拔高度、空气密度、含氧量以及空气中沙尘含量等都各不相同,使得不同地区的汽车的经济使用寿命存在一定的差异。(4)当地的经济水平 不同的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我国各地的经济发展速度及发展水平有很大的差异。东南沿海各省经济发达,中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从而影响了汽车的经济使用寿命,如各地出租车的使用年限相差较大,为3~8年不等,某些地区8年后的出租车可以照常使用。1.2.2 汽车的主要技术参数和性能指标

1.2.2.1 汽车的主要技术参数

汽车的主要技术性能常用下列结构参数予以表示,如图1-7所示。图1-7 汽车常用主要结构参数示意图(1)汽车外形尺寸 汽车外形尺寸主要有车长、车宽、车高。

1)车长L车长是指车辆纵向最外端突出部位的两垂直面之间的距离(mm)。

汽车长度大,稳定性好。对于乘用车,车身越长,前后可利用空间越大,后排乘客腿部活动空间越宽敞;但是,车身过长,汽车在转弯、调头、停车时不便利。在GB 1589—2004《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极限》以及GB 7258—2004《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中对各种车辆的车长有明确规定。

2)车宽B 车宽是指车辆横向最外固定突出部位(除后视镜、标志灯、方位灯、转向指示灯等)的两垂直面之间的距离(mm)。

汽车越宽,稳定性越好。车辆宽度主要影响乘坐空间。对于乘用车,车身宽,后排的乘客就会有足够的乘坐宽度,不会感到拥挤,可以提高乘坐舒适性;但是,车身宽,会降低车辆行驶、停泊的便利性,特别在市区行驶与停车。

3)车高H 车高是指车辆最高点与车辆支撑平面之间的距离(mm)。

汽车高度越大,车内空间越大,车辆惯性越大,风阻系数也越大,车辆重心也随之提高,稳定性下降;车辆高度降低,可以降低车辆重心,车辆高速转弯时不易发生侧翻,并且可以降低风阻,提高燃油经济性。但是,车辆高度太低,乘客会感到头部空间不足,有压抑感。(2)轴距L、L 汽车轴距是指汽车前后轴中心线的水平距离12(mm)。

轴距越长,车辆总成越容易布置,稳定性越好,缺点是通过性差。汽车轴距短,车长就小,最小转弯半径小,灵活方便,通过性强,适合在路况较差或行驶空间紧张的市区使用。但是,轴距太短,后悬过长,行驶时摆动较大,操纵性和稳定性下降。(3)轮距A、A 汽车轮距是指汽车同轴左右车轮两轨迹中心间12的距离(轴两端为双车轮时,为左右两条轨迹的中间的距离)(mm)。

汽车轮距越大,横向稳定性越好。对于乘用车来说,加大汽车轮距,可以使车内宽度增加,车厢内空间增大,乘坐舒适。但是,轮距增大,车辆的宽度和总质量也随之增大,雨天容易导致侧面甩泥水,同时影响车辆的安全性。(4)前悬S 汽车前悬是指汽车前端刚性固定件的最前点到通过1两前轮轴线的垂直面间的距离(mm)。

汽车的前悬应当足够固定和安装驾驶室、发动机、散热器、转向器、弹簧前托架以及保险杠等零部件。前悬过长,会导致接近角α1变小,不利于车辆通过坑洼不平路面、上台阶、轮渡等情形。(5)后悬S 汽车后悬是指汽车后端刚性固定件的最后点到通过2最后车轮轴线的垂直面间的距离(mm)。

后悬的大小,GB 7258—2004《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规定:对于客车及封闭式车厢,后悬不超过65%轴距;对于其他机动车,后悬不超过55%轴距;同时所有后悬不超过3.5m;对于多轴汽车,轴距按总轴距计算,后悬从最后一轴算起。(6)最小离地间隙C汽车最小离地间隙是指满载时车辆支撑平面与车辆最低点之间的距离(mm)。

最小离地间隙越大,车辆重心越高,汽车通过性越好,特别是对于有障碍物或坑洼不平的路面。但是行驶稳定性就会降低。(7)接近角α、离去角α 接近角α是指汽车前端突出点向前轮121引的切线与地面的夹角(°);离去角α2是指汽车后端突出点向后轮引的切线与地面的夹角(°)。

接近角和离去角都是反映汽车的通过能力,也就是汽车的最大爬坡度和最大下坡度。汽车的最大爬坡度不可能超过其接近角,汽车的最大下坡度不可能超过其离去角。由于越野车对于车辆的通过性要求较高,因此越野车的接近角和离去角相对较大。(8)转弯半径r车辆的转弯半径是指将车辆的方向盘转到极限位置,外侧转向轮的中心平面轨迹圆半径(mm)。

最小转弯半径说明汽车通过狭窄弯曲地带或绕过障碍物的能力。转弯半径越小,车辆的机动性越高,弯道通过性越强,调头和停车越方便。(9)质量m

1)最大总质量 汽车满载时的质量(kg)。

2)整车整备质量 指完整的设备和辅助设备(燃料、润滑油、冷却液及随车工具等)的质量之和(kg)。

3)最大装载质量 最大总质量和整车整备质量之差(kg)。

4)最大轴载质量 汽车单轴所承载的最大总质量(kg)。

1.2.2.2 汽车的主要性能指标

汽车的主要性能指标包括汽车的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制动性、通过性、操纵稳定性、行驶平顺性、环保性等。(1)汽车的动力性 动力性是汽车首要的使用性能指标。汽车必须有足够的牵引力才能克服各种行驶阻力,保证车辆能够以尽可能高的平均速度正常行驶。

汽车的动力性可用下面三个指标进行评价。

1)最高车速 汽车最高车速是指在风速小于等于3m/s的条件下,汽车在平坦公路(水泥路面或沥青路面)上行驶时能达到的最高行驶速度(km/h)。

2)汽车的加速能力 汽车的加速能力是指汽车在行驶中迅速增加行驶速度的能力。加速过程越短、加速度越大或加速距离越短,汽车的加速性能越好。常用原地起步加速时间和超车加速时间来评价。

① 原地起步加速时间 原地起步加速时间是指汽车由停车状态起步后以最大的加速度加速,并选择适当的时机逐步换挡到高挡后加速到某一规定车速或达到某一规定距离所需要的时间。常用0~l00km/h所用的时间表示,有时也用从0~400m的距离所需要的时间表示。原地起步加速时间越短,汽车的动力性能越好。

② 超车加速时间 超车加速时间是指汽车用最高挡或次高挡,由某一预定车速(该挡的最低稳定车速或30km/h)全力加速到另一预定速度所需要的时间。超车加速时间越短,说明车辆高挡位加速性能越好,动力性能越强,可以减少超车过程中两车的并行时间,相对提高安全性。

3)汽车的爬坡能力 汽车的爬坡能力一般用汽车最大爬坡度来衡量。

汽车最大爬坡度是指汽车满载时的最大爬坡能力(%),也就是在风速小于等于3m/s的条件下,在干燥、清洁的混凝土或沥青坡道路面上,以最低挡行驶能够爬上的最大坡度。

不同类型的汽车对上述三项指标要求有所不同。乘用车偏重于最高车速和加速能力,而商用车特别是载重汽车和越野汽车对最大爬坡度要求较高。不论何种汽车,为了能够在公路上正常行驶,必须具备一定的平均速度和加速能力。(2)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汽车在一定的使用条件下,以最少的燃油消耗量完成单位运输工作量的能力,称为燃油经济性。为降低汽车使用成本,要求汽车以最少的燃料消耗,行驶尽量远的路程或完成尽量多的运输量。

汽车的燃油经济性评价指标有两种形式。

① 汽车在一定的使用条件下,每行驶100km消耗掉的燃油量,单位为L/100km。我国及欧洲常用此指标。此数值越大,说明汽车的燃油经济性越差。

② 汽车在一定的使用条件下,一定的燃油量能使汽车行驶的里程,单位为mile/USgal(英里/加仑),即每加仑燃油使汽车能够行驶的里程数。美国常用此指标,此值越高表明汽车的燃油经济性越好。(3)汽车的制动性 汽车的制动性是汽车安全行驶的保证,也是汽车动力性得以发挥的前提。只有在保证汽车行驶安全的前提下,才能充分发挥汽车的其他性能。

汽车的制动性一般采用制动效能、制动效能恒定性和制动时汽车方向稳定性三个指标进行评价。

1)制动效能 制动效能是汽车迅速降低行驶速度直到车辆停止的能力。制动效能是评价汽车制动性能最基本的指标,一般采用一定初速度下的制动时间、制动减速度和制动距离来评价。

汽车的制动距离与行车安全有直接的关系,评价汽车制动性能非常直观,国家交通管理部门通常也是按照汽车的制动距离制定相关的安全法规。

2)制动效能恒定性 汽车在高速制动、短时间内连续制动或下长坡连续制动时,制动器温度急剧升高,导致制动效能下降,这称为制动器的热衰退性。

汽车连续制动后,制动效能的稳定程度称为制动效能恒定性,或者称为制动系统抗热衰退性。

汽车涉水后,由于水进到制动器里也会使制动效能下降。汽车涉水后制动效能的保持程度用汽车制动系统抗水衰退性表示。

3)制动时汽车方向稳定性 制动时汽车方向稳定性是指汽车在制动过程中按指定轨迹行驶的能力,即不发生跑偏、侧滑和失去转向的能力。检测汽车的方向稳定性时,一般规定符合一定宽度和路面要求的试验通道,根据制动时汽车偏离通道的大小确定其方向稳定性。试验时,制动稳定性良好的汽车不允许产生不可控制的效能使汽车偏离通道。

如果汽车的左右侧的制动力不一样,则会发生跑偏。当汽车车轮因制动而趋于抱死时,易发生侧滑,并失去方向稳定性和操纵性。为防止上述现象发生,现代汽车配置了制动防抱死系统(ABS),防止紧急制动时因车轮抱死而发生危险。(4)汽车的通过性 汽车的通过性是指在一定载重质量下,汽车能以足够高的平均速度通过各种坏路及无路地带和克服各种障碍的能力。所谓坏路及无路地带,是指松软土壤、沙漠、雪地、沼泽等松软地面及坎坷不平地段;各种障碍是指陡坡、侧坡、台阶、壕沟等。

各种汽车的通过能力是不一样的。轿车和客车由于经常在市区或在路面较好的公路(高速或国道)上行驶,通过能力要求相对较低。而越野汽车、军用车辆、自卸汽车和载货汽车等,工况较差,必须设计有较强的通过能力。(5)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包括相互联系的两方面内容,即操纵性和稳定性。

1)操纵性 汽车的操纵性是指驾驶员能够以最小的修正而维持汽车按指定的路线行驶,以及按照驾驶员的愿望转动转向盘以改变汽车行驶方向的响应能力,其直接影响行车安全。

2)稳定性 汽车的稳定性是指汽车抵抗力图改变其位置或行驶方向的外界影响的能力,即汽车在受到外界扰动(路面扰动或突然的阵风扰动)后,能自动地尽快恢复到原来的行驶状态和方向,而不发生失控,以及抵御倾覆、侧滑的能力。

对汽车来说,侧向稳定性尤为重要。当汽车在横向坡道上行驶、转弯、侧向风力较大以及受到其他侧向力时,容易发生侧滑或者侧翻。汽车重心的高度越低,稳定性越好。

合适的前轮定位角度可以使汽车具有自动回正和保持直线行驶的能力,提高汽车直线行驶的稳定性。如果汽车装载超高超重、转弯时车速过快、横向坡道角度过大或者偏载,会降低汽车的稳定性,甚至导致汽车发生侧滑及侧翻。(6)汽车的行驶平顺性 汽车正常行驶时,由于路面不平所产生的冲击会造成汽车的振动,使驾驶员和乘客感到疲劳和不舒服,或者使车载货物发生碰撞甚至损坏;同时,车轮的振动还会对车轮与地面间的附着性能产生不良影响,进而影响到操纵稳定性。振动还会加速汽车零部件的磨损,降低汽车的使用寿命。汽车一般行驶速度范围内对路面不平的隔振、降振程度就称为汽车的行驶平顺性。

汽车行驶平顺性的评价指标如下。

① 客车和轿车采用“舒适-降低界限”,当汽车速度超过此界限时,就会降低乘坐舒适性,使人感到疲劳和不舒服。该界限值越高,说明汽车的平顺性越好。

② 货车采用“疲劳-工效降低界限”,在此界限内,驾驶员能够正常进行驾驶,保持较高的工作效率;如果超过此界限,驾驶员就会感到疲劳,工作效率降低。良好的轮胎弹性、性能优越的悬挂装置、座椅的减振性等都能提高汽车的行驶平顺性。(7)汽车的环保性 汽车的环保性主要包括排放和噪声两个方面。

1)汽车的排放 目前,由于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电动汽车正处在起步阶段,所以汽车的发动机主要是内燃机,且燃料以汽油和柴油为主,研究汽车的排放污染问题其实就是研究内燃机的排气污染问题。

汽车废气主要有尾气、曲轴箱窜气和油箱油气蒸发三个排放源:汽车排出的尾气并不全是有害气体,像N、CO、O、H和水蒸气2222等对人体和生物不会直接造成危害;尾气中所含的有害物质主要是一氧化碳(CO)、烃类化合物(HC)、氮氧化物(NO)等;柴油车x除了上述有害物质外,还有大量的颗粒物。而曲轴箱窜气和油箱油气蒸发已经得到比较好的控制,被充分循环利用,所产生的污染很小。目前汽车的排放污染物主要来自尾气。

GB 18352.1/2—2001是轻型汽车国家第Ⅰ/Ⅱ阶段排放标准。目前,我国汽车污染物排放的标准为国Ⅲ阶段(中国的第Ⅲ阶段排放标准)。与广大消费者和汽车生产厂家关系密切的是自2007年7月1日起实施的GB 18352.3—2005《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第Ⅳ阶段排放标准)。关于轻型汽车不同排放标准Ⅰ型试验排放限值的对比见表1-14。表1-14 轻型汽车国Ⅱ与国Ⅲ、Ⅳ排放标准Ⅰ型试验排放限值对比注:1.轻型汽车指最大总质量不超过3500kg的M类、M类和N类汽121车。

2.M类车指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座位数不超过9座的载客汽车。1

3.M类车指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座位数超过9座,且最大设计2总质量不超过5000kg的载客汽车。

4.N类车指最大设计总质量不超过3500kg的载货汽车。1

5.第一类车指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座位数不超过6座,且最大总质量不超过2500kg的M类汽车。1

6.第二类车指除第一类车以外的其他所有轻型汽车。

2)汽车的噪声 相关资料表明,城市噪声的70%来源于交通噪声,而交通噪声主要是汽车噪声。汽车噪声严重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健康。可见噪声的控制,不仅关系到汽车的乘坐舒适性,还关系到环境的保护。因此,噪声也是汽车设计和使用的一项重要指标。

汽车噪声是一个综合噪声源,包括发动机噪声(由发动机工作引起的燃烧噪声、机械噪声、进气噪声、排气噪声、风扇噪声等)、传动系统噪声(变速器噪声、传动轴噪声、驱动桥噪声等)、轮胎噪声(车内噪声、花纹噪声、道路噪声、弹性振动噪声、风噪声等)、车身噪声(共鸣噪声、鼓动噪声、连接件碰撞噪声等)等。1.2.3 汽车的使用可靠性

可靠性是汽车最重要的基本性能之一。高度的可靠性不仅能保证汽车充分发挥其各项性能,而且还能减少使用费用和维修费用,延长汽车的使用寿命。

汽车的可靠性包括制造和使用两方面的因素,分别用固有可靠性和使用可靠性表示。在设计与生产制造过程中确立的可靠性称为固有可靠性,与使用过程有关的可靠性统称为使用可靠性。

汽车的使用可靠性是指汽车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可靠性,它体现了使用、维修、保养和使用环境等因素对汽车可靠性的影响。正确的维修方法与工艺能使汽车保持较高的使用可靠性,若维修不当会降低汽车的使用可靠性;特别是汽车大修,大修可以看作是汽车的第二次生产,其质量好坏对大修后汽车的使用可靠性有直接的影响。

汽车的使用可靠性分为狭义的可靠性和广义的可靠性。广义的可靠性是指汽车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在整个寿命期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广义的可靠性包括可靠性(狭义)、耐久性和维修性。(1)可靠性(狭义) 狭义的汽车可靠性是指汽车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和规定时间或者规定的行程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即汽车在规定的使用条件和规定行程内,汽车主要的使用性能指标不降低、不发生损坏停车性的故障,或发生的故障容易排除。可靠性高的汽车,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故障少、汽车的利用率和经济性能都能够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可靠性是评价汽车技术水平的综合性的使用性能指标。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