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针践行录(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2 12:17:55

点击下载

作者:赖梅生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黄帝内针践行录

黄帝内针践行录试读:

前言

践行“六经辨证”针灸学派

针灸界有“各家学说”,主要的针灸学术流派大略分为:

1.经络脏腑派:以经典的经络辨证、脏腑辨证、八纲辨证、气血津液辨证等为辨证特色的针灸学派。

2.阴阳应象派:以传统的应象理论、河洛易理、五运六气等为辨证特色的针灸学派。

3.专病专穴派:以“特效穴位、穴证相对”为特色的针灸学派。

4.生理解剖派:虽基于生理解剖而非中医理论,但临床疗效同样卓著的针灸学派。

在经络脏腑派里,以“六经辨证、易学高效”为特色的“黄帝内针”,当属纯粹的经络辨证针灸学派。“黄帝内针就是不折不扣的六经辨证,而且也许是更为彻底的六经辨证!因为每一针,甚至是每一个心念都不能离开六经”(《黄帝内针》)。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黄帝内针:和平的使者》之后,受到了全国各地医生们的欢迎。相当多的医师读者在熟读《黄帝内针》一书后,临床疗效得到很大的提升。本书著者、南方医科大学副教授、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副主任医师赖梅生博士,熟读《黄帝内针》一书,体悟内针六经辨证之理,在用“黄帝内针”治疗常见疾病和疑难杂症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这种传承模式即是《黄帝内针》中所言传承三种路径之一的“文字传承”。中医历史上《脾胃论》《医学衷中参西录》都曾仅靠文字传承就培养了无数临床人才。

当然,作为传承模式更深层面的口耳传承(甚至直接传承),则具有更特殊内涵的师承特色,学员的感受自然不同于单纯的读书学习,其差异就如同在电视上欣赏歌剧直播与在剧场亲耳聆听歌剧演出一样。但我们仍为仅仅通过读书学习而得以临床疗效提升的学习者赞叹。其实,这也是一个学术流派是否臻于成熟的重要标志。只有大量读者能够通过读书学习而掌握此学术流派的应用,才是该学派真正成为一个“学术流派”的标志。

让我们在临床实践中,亲身体验“六经辨证用针灸”的魅力吧。

优秀的针灸医案,一定要详细阐释“凭什么辨证为此经络、此穴位?”辨析过程要像“根据线索来侦破案件”一样娓娓道来,决不能“干巴巴”只写出最终结论。若能用文字还原辨证“一闪念”过程的发散思维、猜测尝试、一题多解,则可让针灸医案更富启迪、更具深度。

欢迎每位读者将您自己践行黄帝内针的医案医话,汇集成“六经辨证针灸派”的朵朵浪花。刘观涛2017年10月10日投稿邮箱:liuguantao@sina.com(48小时回复)自序

有一天,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医师承学堂》主编刘观涛主任微信联系我,说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扶阳中医赖梅生博士(lmsys2013)”很长一段时间了,里面很多的内针医案写得很不错,他发到一些微信群中,反响很好,希望我能把这些内针实践的医案编辑整理后出版成书。我心动了!

杨真海传讲、刘力红整理的《黄帝内针》对我一年来的影响很大。几乎每天我的背包中都背着这本书,只要有时间我就拿出来看看,临床遇到问题时拿出来查一查。这是四十多年来,我看过最多遍、朗读过至少两遍的一本书!还专门针对这本书做了思维导图笔记。《黄帝内针》文章中出现的阴阳、同气、同中、信印、针对、守神、导引、四总则、三二一等字眼已然在心中。

短短半年左右的时间,每次门诊我都会见证内针的神奇,有太多惊喜。我喜欢分享,因为我觉得分享是最好的学习,分享能够帮助更多的朋友,也能得到更多朋友的帮助。每一篇内针医案的分享都是个案,没有随机、双盲、对照,但在我心中,每一个案例都有对照,都是双盲,都是随机!

如果没有门诊跟诊,或许你不会相信我的描述。如果你亲眼见到内针治疗的真实案例,你初时会觉得神奇,而后慢慢地你会觉得应该就是这个样子的。疗效不好时,只会提醒自己没有求好同气,还没有学好内针!

我如实地记录下我的所见、所思、所想、所做,尽可能再现临床,但读者不可将每个案例的选穴作为一个标准,我更希望读者通过我的案例去分析《黄帝内针》中的一些理论在具体病症中的应用,去思考有没有更好的治疗思路,然后去实践,在实践中总结提高,然后跟我一样去分享。我相信,一年内,你会爱上内针!“黄帝内针”推崇经络辨证(六经辨证),类似于刘渡舟先生“脏腑经络解六经”学派,颇有大宗大派之风。“黄帝内针”的经络辨证,把虚实等八纲气血辨证涵盖其中(正如脏腑经络辨证亦不废虚实寒热、气血津液,只是各有侧重耳),具有鲜明的学术流派特色。截至今日,我还未得以拜见杨真海、刘力红老师本人,完全是靠精读《黄帝内针》来践行内针,将内针用于临床的内、外、妇、儿各科疾病。大道至简,或许这是我能够通过精读而较好应用内针解决临床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临床过程中,我跟随《黄帝内针》一书的指引,不纠结于“提插捻转迎随补泻”等手法,不在病处行针……许多许多的问题,我选择了相信,而不是纠结,选择用“空杯心态”,努力去实践,去感悟。所以,一方面,我想告诉全国的医师同行,“黄帝内针”是一种较好的针灸临床体系,我愿意用自己的实践向全国的医生们推荐;另一方面,也提醒大家,这本书只是我自己学习和使用内针的记录,其中很多想法不一定完全符合作者杨真海、刘力红老师的原意(比如我自己摸索出的“加强”针法等)。今后有机会我将专程拜访杨真海、刘力红两位老师,并虚心向他们就诸多细节详细请教。

谚云:“人生,得二三知己,足矣。”对于一名中医医师,能够在行医生涯中得接触到数种特别优秀的学术体系,是多么幸运!

让我们在分享中提高,在相互学习中凝聚力量,在践行中收获信印!2017年9月13日于广州南方医科大学前言

我的内针之路

2017年8月27日,我在南京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第8届皮肤科学术年会上分享了“一针止痒止痛”,引发了与会同行对内针在皮肤科领域应用的广泛兴趣。回广州的高铁上我开始回顾自己学习针灸之路。

在第一军医大学读中医本科时,我开始学习《针灸学》,并且尝试现学现用,最常用的就是针刺内关、合谷、足三里,按压治疗腹痛等。那时掌握了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针灸技能,为我后面的学习打下了基础。本科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云南某部队卫生队,开始了军医生涯。

2015年,我开始广泛学习各种针灸学派,决心要把针灸用到我的临床上来,提高临床疗效,减轻患者的疾苦。我学习了火针、董氏奇穴等各种针灸方法,根据所学方法去治疗失眠、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等,收到了较好的疗效。

2016年暑假开始,随着针法的熟练,我在临床越来越多运用针灸来辅助治疗一些疾病。只要患者有失眠的情况且不惧针,我都会针上几针,观察疗效。那时常用的是董氏的下三皇、安眠穴、风市、百会等,部分患者效果很好,有的患者门诊时会主动要求加针治疗,还介绍一些失眠的患者来找我治疗。平时对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我都用火针治疗,效果很好,往往立竿见影。一次一位女性患者火针后疼痛更明显,我改用董氏针法后收到奇效。这让我信心满满。

在带实习生的过程中,有的实习生是针推专业的,他们基本功很扎实,跟诊几次后,我就会尝试让他们来扎针。其中有一个学生扎得特别好,开始是按我的方法来扎,慢慢地就让他按照自己的思路去扎,效果很不错。有一次一个患者左手痛,他只扎了3针就好了。我问他是什么针法,他也不知,说是听了刘力红老师的课,强调针时“左病治右”,因此在右手对应位置下针,竟然即刻见效。后来才知是《黄帝内针》的内容。2016年11月,学生送了我一本《黄帝内针》,开始了我的内针之路。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我开始沉迷于内针的“简单易用速效”,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我爱上了内针,从此每日都在研习,并应用到解决临床问题上去。从最容易的痛证着手,我收获了信印。进一步研习,我开始用内针治疗皮肤科最常见的症状——瘙痒,一针止痒,让我激动万分。于是有了开头说的南京学术会议上的分享。

爱上内针,传承内针,我找到了治病的一种利器,愿和朋友们一起学习进步!

学习内针不难,关键在于你是否相信其理论,能否每一针均遵守“四总则”来处理。“信印”是关键,余下的是不断学习实践与总结提高!“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黄帝内针》四总则:

总则一:上病下治,下病上治;

总则二:左病右治,右病左治;

总则三:同气相求;

总则四:阴阳倒换求。“考虑到方便和安全的因素,黄帝内针的取穴范围严格地限制在肘膝以下。肘膝以上属于禁针区域。当然,急救可以例外!”“髋胯肩部等下焦地部的问题,通过‘下病上取’,一律都可以从上焦天部的腕踝来解决。”止痛,我用黄帝内针

首诊:2017年4月2日。男,30岁,陪爱人来看青春痘。诉右项部疼痛不适两月余。局部有明显压痛(如右图所示位置)。舌淡,花剥苔。1.三焦经络(三焦同气相求;经络同气相求)

患者右项部疼痛不适,项部为上焦;项部的经络以足太阳、足少阳经为主。2.上下左右(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左病右治,右病左治)

无论何处病患,都可在上肢、下肢取穴治疗。上部病患既可在下肢取穴治疗,亦可在上肢取穴治疗;下部病患既可在上肢取穴治疗,亦可在下肢取穴治疗——严格限定在“四肢肘膝以下”,取穴治疗安全性极高,这是黄帝内针的突出优势。

当然,为了患者方便,本人通常优先考虑在上肢取穴治疗。

患者右项部疼痛不适,据“左病右治,右病左治”原则,则在患者上肢的左侧进行治疗。3.阿是取穴

在患者左侧上肢的上焦(腕关节附近)手太阳经和手少阳经处寻找阿是穴。

左侧手少阳经中渚穴处有明显压痛,先进1针;左侧手太阳经腕骨穴处有明显酸胀感,故再进1针。

立竿见影的疗效

进针后,立即按压项部疼痛处,患者诉疼痛明显减轻,轻按摩患处5分钟,留针10分钟,取针,疼痛消失,患者自觉舒服。

随访:2017年4月3日快问中医平台随访。患者诉针后至今无疼痛不适!内针神效!

两周后再次随访,患者诉期间未再疼痛。内针疗效确切!腰痛十余年

赖某,女,36岁。是我老家亲戚,带孩子来看鼻炎。诉腰骶部疼痛已经有十余年,曾在外院检查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触摸其疼痛部位,病位在右侧腰骶部,皮下可触及许多小结节,按压时疼痛明显。1.三焦经络

腰骶部为下焦,治疗应在上部,如四肢腕踝关节上下;腰骶部经络主要有足太阳膀胱经、督脉。2.上下左右

可在上肢或下肢治疗;病位偏右,按内针总则,右病治左,应取左侧穴位。可在左足太阳经或左手太阳经上取穴。3.阿是取穴

本计划取手太阳经后溪穴(通督脉),一箭双雕,但当时灵感一闪,病位在腰骶部,《黄帝内针》书中明确提到“百会”一穴主腰骶疼痛(136页),故取百会穴。百会穴按压有明显酸胀,遂即针百会1针。

刚下针,问她感觉如何,她还说很多年的老毛病了,没那么快吧,我让她站起来感觉感觉,她一站起来活动,嘿嘿嘿地对着我们笑说,真的不疼了,这么快呀!是啊,立竿见影!

老乡这下更是不放过任何机会了,主动告诉我右小腿内后侧酸痛不适,位置如右图所示。

考虑为足太阳经病,下病上取,右病取左,故在患者左上肢手太阳经上求同气。找到对应点阿是穴,即针1针,下针后自觉小腿疼痛减轻。

留针约10分钟,老乡仍觉得小腿有点酸痛。

指压痛点偏足少阴经,故在其左手手少阴经肘关节下方求同气,找到一明显压痛点,再进1针。留针30分钟后起针。

起针后,患者腰骶部、小腿疼痛不适已然消失,腰骶部只留有轻微按压痛。再次见证内针之神效!

电话随访:2017年4月15日晚电话诉针后至今上述疼痛未再出现。两个月后再次电话随访,诉上述不适未再出现。

按语:

1.在用内针之前,我对于这些痛证的患者都是转给其他医生诊治的。最近接诊多个身体出现疼痛的患者,往往是1~3针即刻见效,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

今天下午,在南方医科大学顺德校区上课期间,为几位身体有疼痛的学生做了针灸治疗,也是立竿见影。《黄帝内针》之定穴“三二一”(三即三焦经络、二即上下左右、一即阿是取穴,详见《黄帝内针》)方法真是妙不可言。

也正如杨真海老师所言,内针治疗一种症往往有多种治疗方案或穴位的选择,至于如何选择,我想是每一位医者当下按照内针原则自然做出的。

很多时候针后要立即根据患者症状的变化来评估自己所选穴位是否达到了同气,从而决定是针下一针还是需要调整针的方向。不断在实践中总结,每一针都应在“四总则”的指导下进行,这或许是内针临床疗效快速提高最为重要的方法。

2.对于“经络(六经)”在“三二一”中到底属于“三”(与三焦部位同类)还是属于“二”(与阴阳左右同类),其实我自己也分别做过不同的分类:早期的时候,我对三二一的分类是:三焦部位辨识(三),阴阳经络左右(二),求阿是(一)。后来考虑到,其实,六经经络乃是“三二为六”,既有三的属性,也有二的属性。两种分类方式均无不妥。后来,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刘观涛先生与我进行学术交流:上下左右(阴阳)均属于执两用中,三焦经络均属于同气相求,还是把三焦与经络并列(而非经络与阴阳左右并列),或许更方便读者的阅读与应用。于是,我最终对三二一的分类是:三焦经络(三)、上下左右(二)、阿是取穴(一)。带状疱疹疼痛

首诊:2017年4月2日。男,70岁许,左侧头部耳周带状疱疹两日。左侧头部足少阳胆经及手少阳三焦经循行部位见稀疏水疱(如下图所示),米粒大小,伴有明显刺痛。二便调,纳可,舌淡红,苔白微腻,脉弦。1.三焦经络

病位在左侧头部。头部患病,为上焦;头侧为少阳经循行部位。经诊查,皮损主要分布在左足少阳胆经与左手少阳三焦经位置。2.上下左右

患者左侧头部患病,可在上肢或下肢的右侧取穴治疗。3.阿是取穴

在右侧上肢或下肢的上焦手或足的少阳经处寻找阿是穴。即:于右侧手腕附近的手少阳经上寻找阿是穴;于右侧足踝附近的足少阳经上寻找阿是穴。

当然,可以参考《黄帝内针》给出的更方便的指南——“头手足经络(同气)”,头两侧的少阳,对应上肢上焦手部穴位是中渚,对应下肢上焦足部穴位是足临泣。

先针右手少阳经中渚穴,然后嘱患者关注患处疼痛,很快患者感觉疼痛明显减轻。

过数分钟,患者疼痛基本消失。但足少阳胆经所过处仍有一处明显疼痛。

于是,在右足少阳胆经上面找到足临泣(相对左侧,有明显胀痛感),遂进针1针。

留针20分针,中间不行针,不求针感。取针时,疼痛已完全消失。附:针后处理。(1)外用药:新癀片,压碎,开水调敷患处,每天3次。(2)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7剂。

2017年4月6日复诊:患者诉疼痛较之前减轻,但近两日水疱范围有扩大。新发皮损疼痛明显。

告知是病情的正常变化。中药继续服用上方,再做一次针灸治疗,取穴同上。针后疼痛明显减轻。

2017年4月11日复诊:患者头部水疱已基本结痂,轻微隐痛,但诉左手腋下、上臂内侧近日有刺痛,检查发现隐约几个皮疹。考虑也是疱疹病毒感染所致。1.三焦经络

左手腋下此处有极泉穴,为下焦,但可“阴阳倒换求”到上焦;此部位经络为手少阴心经。2.上下左右

左病右治,在上肢右侧取穴。3.阿是取穴

于右手上焦手少阴心经之神门穴处针1针,留针30分钟。痛消。失眠针灸细探研

患者女,20岁。首诊:2017年4月18日。

主诉:左眼、右眼下角皮肤瘙痒1年余,加重1个月。

现病史:患者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反复出现左眼红肿瘙痒疼痛,右眼下角皮肤红斑、瘙痒。2017年3月28日就诊于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皮肤科门诊,时右眼下角出现红斑,瘙痒、疼痛,诊断为过敏性皮炎,予以地氯雷他定片口服及中药溶液(紫草、大黄、菊花、乌梅、五味子)外敷治疗,治疗效果一般。

2017年4月,患者瘙痒加剧,遂来南方医院中医外科门诊找我就诊。诊见左眼红肿瘙痒疼痛,右眼下角皮肤小片红斑伴瘙痒。二便调,纳可,难入睡,梦多,易醒,冬季畏冷,四肢冰冷难温。舌淡,苔薄白,脉沉。主要问题是皮肤瘙痒和失眠。

患者是我的学生,体质虚寒,火不归元。如果开中药的话,我会用引火汤来加减。于是嘱咐其阅读我的文章“阴火证(阳虚、气虚,局部有火)病友的日常调理注意事项”,按照文章的要求调整自己的生活习惯,避免伤阳气!

但考虑患者病情较轻,在学校煎煮中药也不方便,这些日子我又一直在临床用内针,想一想,那就用针吧。

皮肤瘙痒,二话不说,取患者右手(男左女右)大拇指第一指节背侧横纹中点处,针一针,瘙痒很快就减轻了。

接着治疗失眠的问题。

取了我常用的两个穴位,先后针右手(男左女右)后溪、列缺各1针。留针45分钟后拔针,患者感觉舒服,已无瘙痒。

2017年4月24日,学生微信反馈,瘙痒好了很多,睡眠也有改善。

2017年4月28日上课时睡眠和瘙痒均已明显好转,又做了一次针灸治疗。

按语:

自春节以来,我用列缺(手太阴肺经穴位,通任脉)、后溪(手太阳经原穴,八脉交会穴,通督脉)治患者失眠,已收到很多有效的反馈,但往往因同时服用中药,虽患者反馈扎针后睡眠明显好转,还介绍病友也来扎针,但我也不能完全确信是内针的效果。此次实践,未服中药,只针取效,让我更加确信内针对皮炎和失眠是有明显作用的。

更多关于失眠的治疗思路,建议仔细阅读《黄帝内针》第100页,了解如何“从阴引阳”。失眠3年

失眠一直是比较难治疗的,也是很多朋友一直深受困扰的疾病。很多皮肤病与失眠有关,所以我治疗皮肤病时很关注患者的睡眠情况。

门诊就诊的患者睡眠不好者常有,大多数是治疗皮肤病时顺带治疗失眠,有时很有效,有时很难获效。多年来我对于失眠的治疗也积累了很多经验。大多数失眠患者用针、用药后都慢慢有改善或治愈。最近我学生的反馈让我信心大增。

2017年5月4日学生反馈其姐夫用药后睡眠改善明显,推荐其姐来治失眠。

2017年5月5日其姐到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皮肤科面诊。失眠3年余。二便调,纳可,晚睡,凌晨3~5点不能入睡。心情可,月经正常,舌淡尖红,苔薄白,脉沉。

治疗方案:1.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5剂2.内针(1)失眠总归是阳不入阴,故宜从阴引阳,阴阳调和则睡眠正常。患者凌晨3~5时难以入睡,此恰为手太阴肺经主令之时,列缺穴在肺经上,且通任脉,任脉与督脉为人身最大的一对阴阳,故先针列缺一针,以从阴引阳。(2)再针手太阳小肠经上的后溪穴,后溪穴通督脉,乃八脉交会穴之一,故再针后溪一针,以从阳引阴。(3)根据之前治疗失眠的经验,百会穴在督脉上,对失眠往往有很好的效果。该患者失眠时间很久,担心一两针不够,故多加一针。(4)注意:每一穴进针前均要仔细用拇指按压,寻找最明显的胀痛点进针。(5)注意:按照《黄帝内针》的针法原则,男左女右进针。

对此女性患者,取右手,先后针列缺穴、后溪穴,再针百会穴。针前用手仔细按压上述穴位附近,找到酸胀感等最明显处进针。针后不行针,留针45分钟左右。

疗效反馈

患者在朋友圈分享:3年来,第一次睡了6个小时。她的妹妹截图发给我,不得不感叹内针之神效!毕竟,她中药还没有喝,可以确信是针灸起到了治疗作用!

看到患者的疗效那么好,我赶紧通过“快问中医”平台的电话随访功能给患者打了一个电话以了解更多情况。

患者告知:昨天上午回到家后,中午很快就入睡了,中途被电话吵醒1次,但很快就能再次入睡,中午居然睡了3个小时。晚上11点入睡,4点多醒过来一次,很快又再次入睡。后睡到早晨6点多自然醒。患者感觉很舒服。

按语:

失眠其实是我每天门诊都要面对的一个问题,睡眠的改善往往是我判断处方是否合适有效的一个重要方面。学习黄帝内针半年多来,自我感觉在针灸的理、法、方、针四个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效果也多有神奇之处。从痛症开始,一次次突破,爱上针灸!神经性皮炎

首诊:2017年4月10日。赖某,男,42岁。诉右大腿膝内侧上部皮肤瘙痒1年余。诊见右大腿内侧皮肤粗厚、干燥,呈苔藓样改变,阵发性剧烈瘙痒,安静时加重,纳差,呃逆,口干不喜饮水,口苦,近来腰背酸痛,偶尔心烦,睡眠佳,舌淡红,苔薄白,脉沉取乏力,左关浮。1.三焦经络

病位在膝关节附近,按黄帝内针的定位此处为中焦,可在上肢肘关节偏上方求同气;患处为内侧,为阴。此处涉及的经络主要有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与足厥阴肝经。2.上下左右

可在上肢或下肢治疗。右病治左,故应在左侧肢体上找同气点。3.阿是取穴

我选择了先从少阴着手,在左上肢少海穴上找到压痛点,针1针,瘙痒减轻。

患者近来睡眠不好,故我又针了左手太阳经后溪穴(我临床常用该穴治疗失眠)。

2017年4月13日复诊。诉上次针后当晚睡眠好转。皮肤慢慢变好,但仍时有瘙痒。局部如下图。

考虑到皮肤干燥,故嘱患者每日用润肤露涂患处,每天2次。

针左手拇指大骨空1针,痒立止。留针45分钟。嘱平时瘙痒时在家可用指甲压大骨空止痒。(止痒穴及其原理,后文有论述)

疗 效

期间多次随访,经过综合治疗,瘙痒明显减轻,皮肤明显好转,皮肤变得光滑一些,仍偶有瘙痒。两周后电话随访,患者皮肤已恢复正常,无不适。

按语:

神经性皮炎的治疗有时很复杂,瘙痒往往容易反复。用内针止痒效果明显,但前期没有配合局部润肤,皮肤屏障功能难以恢复,故虽有效,但比较慢。后来加强了局部润肤,效果更好。

因此,在治疗瘙痒性皮肤病时,内针虽能有效止痒,但建议加强局部治疗,如果病情严重,建议同时配合中药内调。治疗过程中还需要忌口,避免食用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腰部疼痛不适半年余

欧某,男,25岁。腰部疼痛不适半年余。尤其是平卧坐起时,疼痛明显。

考虑患处为督脉与足太阳经循行部位,先针督脉的百会,效果不明显。按“男左女右”原则,再针左足太阳经申脉,自觉疼痛加重。针左手太阳经后溪后明显舒服一些,腰痛已明显减轻,起卧已无明显疼痛。

又诉咽喉干燥不适。

想起面口合谷收,于是在左手阳明经合谷穴进针,酸胀感明显,咽喉明显舒服。留针10分钟左右,疼痛明显减轻,咽喉已无明显不适。

但腰4偏右处仍有隐痛,如下图所示。

上述已经针过左手太阳经后溪穴。

考虑为带脉病所致,遂指压双侧足临泣穴(足临泣通带脉),患者诉左侧酸胀非常明显,符合右病治左原则,故于此处求同气,针1针,痛消失,因患者时间紧,只留针20分钟。

拔针,患者自觉较之前明显好转,嘱下周复诊。

按语:

本例证候较多,先后扎针5针。在这过程中,有的1针立即起效,有的效果不很明显,后来重新调整后疗效显著。

患者症状不是特别典型,在辨经时有点困难,在取申脉时,针后反而疼痛加重,后改针后溪,疗效显著。

感觉自己在诊治时,还是能力有欠缺,还难以达到老师“尽可能1针解决问题”的要求,还需要更多总结提高。希望自己在内针这条路上走得更远、更好,希望用最少的针,更快解决患者的痛苦。

重新查看《黄帝内针》“下焦经络同气”时,看到“带脉绕腰一周,如果环腰一周都疼的,说明问题在带脉上,可选外关穴或足临泣穴,因为外关、临泣通带脉”,顿时心中豁然开朗,进一步明确,腰痛的问题,当督脉、太阳不能完全解决时,可以考虑带脉,可用足临泣,也可用外关穴,这其中或许还有少阳的问题也一并解决了!乳 痛

患者女,自觉最痛处为左乳乳头外上1~2横指处,天池穴(手厥阴心包经)外上方。患者所指处自觉疼痛明显,还有明显压痛。

患处三焦为上焦;经络为手厥阴心包经。疼痛部位为手厥阴心包经所过之处,故应求厥阴同气,可从右侧手厥阴或足厥阴上焦附近取穴。而心胸内关谋,故于右手内关穴附近寻阿是穴并下针。

疗 效

在右内关穴附近找到明显压痛点,进针1针。即问患者,患者自觉疼痛明显减轻,随即用手按压原疼痛处,压痛已明显减轻。留针45分钟。

2017年4月26日下午电话随访,尚未服药,患者针后未出现明显不适。

按语:

内针止痛,如能仔细辨证,知犯何逆,随证(症)治之,按“三二一”基本纲领来定穴,真如《黄帝内针》中所说,至简至效,触一发而动万机,触及阴阳,则阴阳自和,疼痛自除。不用死记硬背穴位的作用,选对了,针对了,作用就有了,而且正如《内经》所言“犹拔刺也,犹雪污也,犹解结也,犹决闭也”,真实不虚!

另外一个案例是我姐姐。她有一段时间住在我家。有一天晚上她说最近胸部胀痛明显,被其孙子不小心碰到了非常痛。

我说针一针吧。按了一下她的内关,右侧明显酸胀痛,针1针,疼痛消失。此后随访了两个月,没有再痛过。

患者如果有类似症状,可以指压内关穴到有酸痛感,乳房痛往往很快就减轻了。

内针治疗乳痛症效果确切,多数一针搞定,有些患者可能要多针几次。如果证候明显,建议加服中药内调。

按语:

乳痛证,多因乳腺增生所致,多因肝郁气滞,不通则痛。此类患者多有一段时间的情绪压抑,表现为心烦易怒。针内关后很多患者心情能很快平静下来。此后遇到心烦易怒的患者,我常用内关,效果甚好!手腕痛

患者男性,23岁,诉右手腕转腕时不舒服半年余。检查见尺骨茎突下凹陷处有明显压痛。二便调,纳差,眠可,心烦易怒,口不干不苦,舌淡,苔微腻,脉浮滑,神气不定感。患者曾在骨科等科室诊治,CT检查未见异常,服用许多药物未见好转。求诊于中医外科,希望可以缓解不适。

经过检查,明确患者的最疼痛点在右手尺骨茎突下凹陷处,如上图指压处。

痛点位于手太阳小肠经与手少阴心经之间,故在左手对应处进针1针。留针30分钟左右,嘱活动右手。

半小时后,患者右手活动灵活,无明显不适。原压痛点已无明显压痛。1.三焦经络(三)

手腕部为上焦,治疗应在上部,对应于四肢腕踝关节附近;疼痛部位经络主要有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阴心经,明显的痛点位于手太阳小肠经与手少阴心经间(阳谷穴上1寸左右的凹陷中)。2.上下左右(二)

病位在右手,按内针总则,右病治左,应取左侧穴位,可在左足太阳经、左手太阳经上取穴,或在左手相对处进针。3.阿是取穴(一)

本计划取左手阳谷穴,但其中一个明显痛点在阳谷穴上1寸左右的凹陷中,此处介于手太阳与手少阴之间,细思不如直接取左手对应处,按压左手阳谷穴上1寸左右的凹陷中有明显酸胀,遂即1针,斜刺。右手臂疼痛两周

一位女患者因前段时间经常用力做拉筋运动,自我感觉好像把右手给拉伤了。右手内侧麻痹感,外展及向后扩胸时疼痛难忍两周余。且近来睡眠也不是很好。舌淡,苔薄白,脉沉。

右手内侧麻痹感,外展时手臂内侧麻痹疼痛。首先考虑的是手厥阴心包经经气不利,按内针治疗原则,右病左治,下病(肩附近为下部)上取(腕踝附近),故先在左手内关附近找到较明显的压痛点,立即进针1针。嘱患者关注右上肢的疼痛变化,活动右上肢,不到1分钟,患者感觉疼痛明显减轻,留针。

10分钟后,患者诉右上肢疼痛明显消退。但诉右手食指、中指指尖处麻痛感。

在左手劳宫穴处找到明显酸胀处,进针1针,嘱仔细感觉右手食指、中指指尖处的变化,1分钟不到,患者即感觉原来的麻痛感已消失。神奇!继续留针。

我处理完另一个患者后,再问患者情况,她大幅度外展、后伸了上肢,说右上臂外展时已无明显不适,但后伸时手臂前方(肘肩区域)疼痛明显。

经过指压,患者侠白、天府(均为手太阴经)及天泉穴(手厥阴经)附近有明显压痛。

考虑为手太阴肺经的问题,于是在左手相应位置用拇指仔细推寻,找到数个硬结,明显压痛,先选1处进针,如下图,很快右手相应位置疼痛减轻。留针!

大约10分钟后,患者诉右臂天府穴(手太阴)附近还有疼痛。

遂在左手天府穴附近找到压痛点进针。留针约10分钟。下班前取针。经过上述治疗,取针时,已无明显不适。嘱回去后按时服中药治疗。1周后快问中医随访,已无不适。

按语:

本例患者的每一针,我都是用心严格按照《黄帝内针》的四总则来下针。尤其是最后的取穴,每一针都细心找寻阿是,故疗效显著。口腔溃疡,牙齿松动

2017年6月19日,我在6月17~18日连续两天火针培训班讲课后,可能有点累,加上中午吃了一些热性的食物,晚上11时许突然舌左侧根部肿痛,舌头活动不灵活,讲话都痛,感觉要口腔溃疡了。

想到内针对瘙痒、各种皮肉疼痛效若桴鼓。家里也没有备药,于是果断用针。

舌边为肝所主,为少阳,故在手少阳三焦经腕以下(应上焦头部)的右手中渚穴找到酸痛点,进一针,不超过2分钟,自己就感觉疼痛基本消失,没有像往常那样痛上几天。针灸,高效!

2017年6月26日晚饭后,侄女来家,诉口腔溃疡疼痛3天,以左侧为甚,痛引颈部。疼痛明显,吃不下饭,喝水都痛,说话也疼痛,想开些中药吃。

我想起前几天自己的经历,想还是先针一针吧,看是否能达到之前的疗效。

面口合谷收,遂针患者右手阳明大肠经之合谷。

任脉达下唇内,环绕口唇,列缺通任脉,故针刺手太阴肺经之列缺,治疗痛引咽喉。

患者颈部手太阳经所过处疼痛,故针刺手太阳小肠经之后溪。

针刺后,疼痛立减,可大声说话。患者也自觉针灸之神奇,如果不是亲身经历,一定认为不可能!

又诉牙齿松动不适十余日,咬紧牙齿才舒服一些。

考虑为肾虚,虚火浮越于上,肾主齿,故针右足少阴肾经太溪穴1针,引火归元,牙齿不适感明显减轻。

2017年6月28日复诊:针后好转,仍有左侧舌边疼痛。

针右手中渚、后溪、列缺。

牙齿松动明显好转,仍有少许不适,针双足太溪穴。留针45分钟。不适基本消失。

2017年6月29日复诊,已无明显不适。

针对牙齿松动,第二次我针了双侧太溪穴。当时是因为前段时间刚看了《一针疗法》,受其中一些案例中针太溪可以引火归元的影响,而该患者牙齿松动正好考虑是肾虚,虚火上浮,便不假思索地针上了。

后来再想,取太溪也是符合内针规范的:上(头为上)病下(足为下)治,肾主齿,足少阴肾经“循喉咙,挟舌本”,头部为上焦,故在踝关节附近求同气,而太溪正在内踝后。只不过,按照内针的原则,可能只针右侧太溪穴足已。

按语:

1.这一次的实践,让我再次感受到内针针法的神奇疗效。针对了,效若桴鼓,不虚也!信印,是《黄帝内针》让我记忆最深刻的一个字眼,是中医师承的重要意义!

2.急性口腔溃疡,胃火常见,而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治疗,往往虚火为多,这类患者往往冬季畏冷,四肢冰冷难温,吃不得冷的,也碰不得煎炸辛辣的食物,用清热法往往疗效欠佳。临床我多以引火汤加减,效果很好,可快速减轻症状,缩短病程,减少发作次数。有不少阳虚明显的患者,甚至要用大剂量附子来温阳才能达到好的疗效。

3.关于“空杯”与“知识迁移”。据说杨真海老师上课时强调学习内针要用一种空杯的状态来学习,会更好一些。对此,我是赞同的,开始时用空杯的状态去学习,更容易接受新的学术观点,也就不容易产生很多的问题,对于加快学习是有帮助的,否则可能会因为怀疑而无法继续走下去。

但我认为,空杯并不是让你不去吸收接纳其他知识,不能用其他体系来解决问题。知识迁移是学习效率提高的重要保证,也是继承与发扬提高的前提,也是创新的基础。

一段时间后,我开始用黄帝内针的思想去解读分析其他理论中确实有效的案例,如看《一针疗法》,其中许多有效案例是左病治左,右病治右,我就想,下次我采取“左病治右,右病治左”来选穴效果可能会更好!另外《一针疗法》中讲到随咳进针,我觉得也挺好的,至少可以减轻患者进针那一刻的疼痛。颈部疼痛不适

2017年7月17日中午,收到我的高中老师留言:

我母亲颈部侧面按上去会痛,呼吸也会不畅,走快一点时更明显。做了彩超又没有发现甲状腺疾病之类的。不知道是什么问题,你有什么建议?是去五官科还是内科还是呼吸科?

看完,赶紧给老师打了一个电话。老师诉其母亲这一段时间颈部侧面左右均有压痛,呼吸不畅,发病没有明显的诱因。

患者病位在颈部,为上焦,可在腕踝附近取穴。痛处在足阳明胃经循行部位,可在阳明经求同气,我选择了比较好操作的手阳明大肠经。

左右疼痛区别不明显,女性患者取右手为宜。患者不懂穴位,我必须交代患者家属一个非常容易找到的穴位。我马上想到了上焦阳明经的合谷穴。

合谷穴在手阳明经上,容易找。若按压有明显酸痛,则效果就会很好。

于是我就告诉老师,帮他妈妈按压右手合谷穴。如果按压后好转了,就不用去看医生,如果说按了不好就再联系。我怕老师不好找就又发了一篇手阳明大肠经的文章给他。

晚上老师反馈:效果很好,不痛了!

后来老师在我的文章后面留言:我妈妈喉管两侧有压痛感,有时呼吸不畅,特别是快步走以后。经过赖医生指点,在合谷穴按压,真的有很明显的改善,原先紧张的情绪也得到缓解,非常开心,谢谢!

2017年7月23日随访,再无不适。

按语:

学一些针灸知识真好!该例患者没有面诊,无法确定其病痛因何而起、疼痛有多重,会不会是神经症也不好说。但我还是按内针的方法解决了患者的不适,这是中医的优势,不是吗?飞机上的针灸

2017年7月23日~7月29日,我们一行15人,从广州出发,到甘肃、青海走了一圈。这是这些年来最开心最快乐的一次出游。作为医生,出行准备还是比较充分的。除了药品,还带了我最喜欢的针灸针,有备无患!

第一天飞到兰州,下午游览完博物馆后,前往黄河源头。期间,随行一小女孩说脚崴了,走路脚痛,要她妈妈抱着。我想起之前的针灸经验,查是右脚外踝附近疼痛不适,有压痛。

立即按患儿左手太阳经养老穴,有明显疼痛感,嘱活动患足,按压5分钟左右,右脚不再疼痛。后面7天的旅途也没有再说脚痛。

我的朋友是此次旅行“团长”,时有腰背痛,之前有针过。第二、三天时,可能是长途旅行累着了,腰痛明显。

考虑是督脉及足太阳膀胱经经气不利,督脉主一身阳气,故上车后,我在其百会上针了一针,针后腰痛缓解,留针到下车。大家都笑他变成了“天线宝宝”。针灸确实缓解了他的腰痛!

回广州的飞机上,我和许总坐在一起。快到广州时,他说可能是昨晚吃烧烤了,下牙龈中间处肿痛明显,叫我开点中药回去吃,不然可能就会口腔溃疡痛好几天了。

根据我自己之前的经验,此时用针比用药更快。于是说:“趁离飞机降落还有近40分钟,我先给你针一针吧,说不定就好了!”

我首先想到的是“面口合谷收”,男左女右取穴,先按了左手合谷,明显酸痛,我再按了一下右手合谷,没有那么酸痛。朋友问:“之前你按压的时候没有那么酸痛,这次怎么这么酸?”我说:“因为你牙龈痛了,这地方就有反应了!”于是,我在其左手合谷穴酸痛处进针。留针。不一会儿,老许就说不痛了!降落后拔针。第二天再问起,针后已无不适!

其实,在旅途中,我自己也有几次高原反应,头晕头痛。

我就自己扎百会穴,然后休息一会,很快就好了。

按语:

学习《黄帝内针》后,了解了其理、法、方、针,随手带上针灸针,遇到问题即可顺手解决。学点针灸真好!肋间刺痛

雷某,男,38岁。斑秃复诊。近来皮肤起风团伴瘙痒1个月余,服药已明显缓解。就诊时诉左乳下肋间刺痛1天,深吸气或走路急时疼痛明显。1.三焦经络

胁部,位于中焦,可在手足肘膝关节附近求同气;乳头下肋间痛,此处为足阳明胃经所过。2.上下左右

为方便,可在上肢治疗;病在左侧,宜治右,可在右侧阳明经中焦部求同气。3.阿是取穴

按压右手肘部阳明经中焦的曲池,酸痛感不明显。再下寻,手三里穴附近有明显压痛。故在手三里穴随咳进针。

进针后询问患者,刺痛已明显减轻。数分钟后,自觉深呼吸时已不痛,憋气时左胁部胀痛不适。

当时考虑极可能合并了手厥阴心包经的经气不利,痛处在下焦和中焦交界附近,根据“阴阳倒换求”,倒换至中上焦交界附近。

于是,在右手中上焦交界附近找同气阿是穴,在间使穴(位于上焦)附近找到压痛点,遂针1针,痛减,但感觉仍痛。是否病位偏中焦呢?于是,我慢慢拔出针至皮下,针尖稍朝向肘部(中焦),患者诉针感明显,再呼吸,痛已消失。

第二周复诊,诉针后再没有出现疼痛。

按语:

此患者有斑秃、荨麻疹等多种疾病,此次主要是解决他的痛证。患者肝郁阳虚,虚火浮越,治宜温阳潜阳,引火归元为主。从厥阴治疗有效,提示与肝郁有关,宜加中药疏肝解郁。针药并用,可提高疗效。左足扭伤疼痛3天

患者男,40岁,左足扭伤后疼痛3天。诉左足疼痛不适,行走不便。扭伤后已到医院骨科就诊拍片检查,无骨折,予简单固定处理。检查内翻时足背第5跖骨附近疼痛不适,触按足临泣(足少阳)、京骨(足太阳)、束骨(足太阳)附近有明显压痛。不适范围如下图黄圈所示。1.三焦经络

观疼痛部位,在足部,为上焦;仔细检查,疼痛部位为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所过。2.上下左右

为方便,在上肢治疗;下病上取,左病右取。故首选治疗部位应在右手腕关节附近。3.阿是取穴

在右手少阳、太阳经循行部位取穴。

足临泣位置对应中渚穴(手少阳)附近,按压,有明显酸痛,即针1针。嘱活动左足,疼痛减轻,足临泣压痛减轻。

再针右后溪(手太阳)1针,继续活动左足,疼痛减轻。

嘱活动5分钟后再检查。5分钟左右,我看完另一患者。检查:

患者诉疼痛减轻明显,但仍有不适。检查右手少阳外关穴有明显压痛。

针1针,患者左足足临泣附近的压痛基本消失。

再检查右手太阳经腕骨穴附近压痛明显,即针1针,嘱活动左足,疼痛减轻。

嘱行走10分钟后再检查。

10分钟左右后复查,疼痛已明显好转。但左足侧面仍有不适。

在右手少阳经支沟穴附近找到一明显压痛点。针1针,再活动左足,外侧已基本没有不适。

患者诉踮脚时,左足小趾下仍有不适感。

足少阴肾经从足小趾下斜向涌泉,故考虑为足少阴经经气不利,左病治右,可在右手少阴经求同气。足掌对手掌,指压右手少阴少府穴,有明显压痛,即针1针。患者感觉足下不适明显减轻。嘱在诊室外走廊再行走40分钟。

40分钟后,患者行走自如,已无先前之不适。拔针,嘱如果仍有不适,可两天后周四下午门诊复诊。患者道谢离开。

1周后遇见,诉针后已无不适,故未复诊。

按语:

本例患者,看似病情不复杂,但诊治过程中先后针了6个穴位,这也打破了我学习内针以来一次用针的数量。

近来我在诊治的过程中,始终坚持每下1针,即要导引患者,了解病情的变化,然后再决定是否下另一针,这样可以帮助自己判断选穴是否恰当,有无更好的选择,不断反思,方便总结提高。

此次治疗,在原有穴位的附近同名经寻找压痛点再进针,起到了“加强”作用。

从治疗效果来看,扭伤后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临床上外伤引起的肢体疼痛要注意是否有骨折等器质性损害,必要时要做相关检查,才能做出更加综合有利的治疗方案。注意可能因针刺后疼痛减轻甚至消失而掩盖病情,而没有及时配合固定、制动等必要治疗,影响长期恢复。胃脘痛

2017年8月10日首诊。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中医外科门诊,本院一朋友领着她的亲戚冯某来咨询。冯某,男,34岁。诊断慢性肠炎5年余。病史本有好几本,检查报告也很多。东莞某医院胃镜检查报告肠黏膜见不典型增生,建议手术治疗,后到南方医院消化科诊治。南方医院8月3日肠镜检查见直肠糜烂,病理示黏膜慢性炎症,8月7日胶囊胃肠镜报告示:胆汁反流性胃炎伴糜烂、十二指肠球部糜烂。服多种西药已有很长一段时间,胃部不适不减,大便仍不调,朋友建议他看看中医。沟通中,患者认为中医治病比较慢,西医比较快。我说:“不一定!”

患者面色忧郁,晦暗无华,唇淡暗。大便次数多,每日1~8次,大便前后没有明显疼痛,饭后即欲大便。问当下有何不适,患者诉胃脘部胀痛、压痛。检查为剑突下胀闷不适,压痛明显。1.三焦经络

检查为剑突下胀闷不适,压痛明显。此处为中焦,想起自己学习《黄帝内针》时新编的歌诀“肚腹三里曲池留”,患处属于足阳明胃经。2.上下左右

在手上针刺比较方便,拟选择曲池穴;疼痛居中,不分左右,故按“男左女右”取穴。3.阿是取穴

应在患者左手曲池进针。遂双手拇指同时按压左右手曲池穴进行验证,确实左侧曲池酸胀感特别明显。

即针左手曲池,针后询问患者刚才的不适有什么改变,患者反馈:很奇怪,针下去那种胀闷不适就缓解了很多。

按语:内针取穴之“三二一”分析

三:三指的是明确三才、三焦,以及经络。确认病位是上焦、中焦还是下焦。该例患者痛位于中焦,可先定求同气部位应在四肢肘膝关节附近;胃脘部疼痛、压痛,根据经络循行,可知与足阳明胃经、任脉和足少阴肾经有关,临床胃脘痛与足阳明胃经关系最为密切,故我先考虑在阳明经上求同气。

二:二指分别阴阳,辨别上下、左右。该例本可选足阳明经上的足三里穴。但门诊为了方便,我更喜欢在手上扎针。病位居中,应按“男左女右”原则,可进一步确定应在左肘膝关节附近取穴。

一:一指的是阿是取穴。这一点在内针治疗中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疗效。现在,每下一针,我往往都会对所选定的穴位进行左右对比,仔细感受穴位附近有无结节、有无酸麻胀痛的感觉,看哪处反应最明显,然后在最明显处进针。该例根据同气相求原则,可以在手阳明经的曲池求同气,指压确实有明显酸痛,且左侧明显。

进一步收集病情:纳差,难入睡,梦少,易醒,醒后难再入睡。心烦易怒,乏力。冬季畏冷,四肢冰冷难温。舌淡苔白腻,脉沉。

患者心烦易怒,面色忧郁,脉虽不弦,少阳肝郁证据确凿。

胃腕部疼痛不适,纳差,大便不调,乏力,当属太阴脾虚。

到此,《伤寒论》中的少阳与太阴合病的经典方柴胡桂枝干姜汤成为我的首选。

但患者冬季畏冷,四肢冰冷难温,舌淡,脉沉,阳虚显而易见,当温阳,故加黑顺片;

苔腻,中焦湿阻,加豆蔻、木香、石菖蒲;

胀痛,加延胡索行气止痛。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