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峰《环境科学概论》(第2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2 23:17:50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电子书

出版社:圣才电子书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杨志峰《环境科学概论》(第2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杨志峰《环境科学概论》(第2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试读:

第一部分 名校考研真题

第一篇 环境与环境问题

一、选择题

1.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能量在流动过程中,数量逐级______;二是能量流动是______的,______的。(  )[北京师范大学2010年研]

A.增加,单向,不可逆

B.减少,单向,不可逆

C.增加,多向,可逆

D.减少,多向,可逆【答案】B【解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包括:①单向性,生态系统内能量单向流动;②递减性,经过各个营养级的能量逐级递减,根据通过各营养级的能量流量,从低到高就构成了一个能量锥体或能量金字塔;③能量的质量逐渐提高,能量流动的另一个趋势是把低质量能转化为高质量能,从太阳能固定到生态系统后,能量流动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低质量能向高质量能转化的过程;④变动性,与物理系统不同,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不断变化的,它取决于输入端和输出端消化率与新生物量的产生速率等因素。因此,其处于动态变化之中。

2.(多选)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损害包括(  )。[北京师范大学2010年研]

A.致癌作用

B.物理性损害

C.生物性损害

D.化学性损害【答案】ABCD【解析】环境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损害,可表现为:①特异性损害,是指环境污染物可引起人体急性或慢性中毒,以及产生致畸作用、致突变作用和致癌作用等;②非特异性损害,是指一些多发病的发病率增高,人体抵抗力和生活质量下降等。影响人体健康的环境因素可分为三类:①化学性因素,如有毒气体、重金属、农药等;②物理性因素,如噪声和振动、放射性物质和射频辐射等;③生物性因素,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这三类因素均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

二、填空题

1.根据大气的物理性质差异和垂直运动状况,可将大气圈分为五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北京师范大学2010年研]【答案】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成层;逸散层【解析】根据大气在垂直方向上温度、化学成分、荷电、运动状况等的差异,大气圈由低到高依次被分为五层:①对流层,存在对流和水平运动、雨雪云雾等天气现象,大气污染多在此层;②平流层,氧和臭氧吸收太阳辐射,温度随高度增加而上升,大气多水平运动,飞机飞行在此层;③中间层,最冷,大气对流运动,出现夜光云,有流星;④热成层,又称电离层,火箭、激光、多数流星在此层;⑤逸散层,大气稀薄,地心引力小,运动速度快的质点可完全摆脱地球引力场逸散入宇宙空间。

2.水中所含的杂质,按其在水中的存在状态可分为三类:______、______、______。[北京师范大学2010年研]【答案】悬浮物质;溶解物质;胶体物质【解析】水中所含的杂质,按其在水中的存在状态可分为三类:①悬浮物质,是由大于分子尺寸的颗粒组成的,借浮力和粘滞力悬浮于水中;②溶解物质,由分子或离子组成,被水的分子结构所支承;③胶体物质,介于悬浮物质和溶解物质之间。胶体物质的颗粒尺寸范围为-310μm~1μm,悬浮物质的颗粒尺寸大于胶体物质,溶解物质的颗粒尺寸小于胶体物质。

三、名词解释

1.环境问题[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研]

答:从广义理解,环境问题是指由自然力或人力引起生态平衡破坏,最后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客观存在的问题。从狭义上理解,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使自然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反过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切问题。一般情况下,人们多从狭义上理解环境问题,它可分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大类。

2.土壤圈及其构成[中山大学2014年研]

答:土壤圈是覆盖于地球陆地表面和浅水域底部的土壤所构成的一种连续体或覆盖层,是构成自然环境的五大圈之一,平均厚度为825m,面积约为1.3×10km。土壤圈主要是由土壤构成,土壤是指以母质为基础,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长期共同作用下,不断演化而成的土状物质,它由固相、液相和气相物质以及生物体四部分组成,各部分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复杂的体系。

3.生物圈[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研]

答: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包括海平面以下10km到海平面以上9km。生物圈作为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使地球各圈层相互联系,对其他圈层的影响相当大。

4.环境容量与环境自净[中山大学2014年研]

答:环境容量是指在人类生存和自然环境不致受害的前提下,环境可能容纳污染物质的最大负荷量。环境容量是衡量和表现环境系统、结构、状态相对稳定性的一个概念,它的大小,与其组成成分和结构、污染物的数量及其物理和化学性质有关。

环境自净是指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自然作用下,环境中的污染物浓度或总量随着时间的变化而降低。降低的速度和数量因环境结构和状态的不同而不同,是环境基本特征的表现。环境的自净作用或自净能力的大小是估计该环境容量的重要前提。

5.环境背景值[中山大学2013年研]

答:环境背景值又称自然本底值,是指在不受污染的情况下,环境组成的各要素,如大气、水体、岩石、土壤、植物、农作物、水生生物和人体组织中与环境污染有关的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及其基本的化学成份。它反映环境质量的原始状态。

6.PM2.5[四川师范大学2015、2012年研]

答:细颗粒物(PM)又称细粒、细颗粒,是指大气中空气动2.5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μm的颗粒物。主要来源有天然和人为两种,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粒径小,面积大,活性强,易附带2.5有毒、有害物质(例如,重金属、微生物等),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7.生物修复[四川师范大学2013年研]

答:广义的生物修复,是指一切以利用生物为主体的环境污染的治理技术。它包括利用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吸收、降解、转化土壤和水体中的污染物,使污染物的浓度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或将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也包括将污染物稳定化,以减少其向周边环境的扩散。

狭义的生物修复,是指通过微生物或植物的作用清除土壤和水体中的污染物,或是使污染物无害化的过程。它包括自然的和人为控制条件下的污染物降解或无害化过程。

8.PM[四川师范大学2014、2013年研]10

答:可吸入粒子(PM)又称可吸入颗粒物,是指漂浮于空气10中的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或等于10微米的颗粒物。包括固体、液体微粒或固体吸附液体、气体形成的颗粒物。可吸入粒子的主要来源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尤其与能源需求和机动车数量增加有关,现在已成为大气质量监测的一个重要指标。

9.环境安全[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研]

答:环境安全是指与人类生存、发展活动相关的生态环境及自然资源处于良好的状况或未遭受不可恢复的破坏。环境安全具有两层含义:①生产、生活、技术层面的环境安全,是指因环境污染和破坏所引起的有害于人群健康的影响;②社会、政治、国际层面的环境安全,指因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引起的有害于国际和平、国家利益、社会安定的影响。

四、简答题

1.简述环境问题的实质。[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研]

答: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造成的影响。人类在改造自然环境和创建社会环境的过程中,自然环境仍以其固有的自然规律变化着。社会环境一方面受自然环境的制约,也以其固有的规律运动着。人类与环境不断地相互影响和作用,产生环境问题。环境问题的实质如下:(1)环境问题的实质是人与环境关系的失调,是人与自然关系不协调造成的对生态系统平衡关系的破坏,是人口、经济、社会、环境未能协调发展引起。(2)环境问题的发生,简单地看,是由于人类只是从自身角度出发,无节制地对有限的环境资源进行争夺和过度使用。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然而人一旦脱离自然界,就以自然界异己的力量与自然对立。为了获得满足生活所需的物质资料,人们就得通过自己的生产劳动,有目的地征服和改造自然:一方面从自然界输入能源和资源。另一方面又向自然界输出生产和生活的排泄物。正是这种“输入”和“输出”,使自然界原有的生态平衡被打破,自然界的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天然的自然变成了人化自然。

2.什么是环境安全,其主要内容是什么?[四川师范大学2014年研]

答:(1)环境安全的概念

环境安全是指与人类生存、发展活动相关的生态环境及自然资源处于良好的状况或未遭受不可恢复的破坏。环境安全具有以下两层含义:

①生产、生活、技术层面的环境安全,主要指因环境污染和破坏所引起的有害于人群健康的影响;

②社会、政治、国际层面的环境安全,主要指因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引起的有害于国际和平、国家利益、社会安定的影响。

当代人类面临着的环境危机及问题,涉及几乎所有国家的利益。因此,环境安全既是环境问题,也成为国际上政府与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2)环境安全的主要内容

①生态安全

生态安全即生物生长发育及其与环境协调一致的动态安全过程,是指在基因、细胞、个体、种群与群落水平上皆处于不受威胁的良好状态。生态安全包括以下两种:

a.生物入侵

生物入侵是指外来物种给当地生物和环境造成的危害,它对整个生态系统平衡、人类社会发展都可能带来巨大的威胁。其主要表现为外来生物致使本土物种数量减少乃至灭绝,威胁生物多样性;外来病原体及微生物的传播和流行危及人群健康,如疯牛病、禽流感等。

b.转基因生物安全

转基因生物是一种经人类改造或修饰的生物体,它以特殊的生命形式介入自然界中后,可能造成另一种类型的生物入侵。转基因生物在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可能潜藏着一定的风险。

②食品安全

发展中国家残留在蔬菜、粮食中的化肥、农药、兽药、生长调节剂普遍超标,并存在因向饲料中非法添加激素和生长促进剂而造成畜禽产品污染的问题。在受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影响的水产品中,以含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和重金属污染物的污染最为突出。一般认为,在人类罹患肿瘤的病因中,有85%~90%为环境因素。通过食物链的富集,越来越多的有毒、有害化学品被摄入人体,严重损害了人体健康、国际贸易和社会稳定。

③健康安全

全球广为分布的地方病是发生在特定地区、与地理环境有密切关系的疾病。地方病按致病因素可分为地球化学性地方病和生物性地方病。人体从环境中摄入的元素量若超出或低于一定的阈值,便可能出现化学性地方病。

④资源安全

随着人口增加、工农业生产规模扩大和生态环境恶化,淡水、海洋渔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权等环境资源已成了各国、各地区争夺的对象。水资源是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水资源安全属于资源、生态、环境和经济安全的综合保障。

⑤危险废物的越境转移

危险废物是指在操作、储存、运输、处理和处置不当时,对人体健康或环境带来重大威胁的废物,主要有:Ag、Cd、Be、Cr、Pb等。

3.何谓全球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哪些?[四川师范大学2013年研]

答:(1)全球环境问题的定义

全球环境问题又称国际环境问题或者地球环境问题,是指超权主义国家的国界和管辖范围的、区域性和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2)全球环境问题种类

①全球变暖

自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有增无减,温室效应不断增强;从而导致低层大气的温度在自然变化的基础上叠加上日益明显的气温增量,使地表和低层大气温度升高,而高层大气温度降低,成为一个全球关注的重大环境问题。

②臭氧层耗竭

每年春天,南极上空的平流层臭氧都会发生大规模耗损,其中心地带近5%的臭氧被破坏。与周围相比,臭氧层极其稀薄的区域似乎形成了一个直径上千米的“臭氧洞”。卫星观测表明,“洞”内的臭氧损耗状况仍在恶化之中。

③酸雨危害加剧

工业生产、民用生活燃煤排放的S0,石油燃烧以及汽车尾气排22--放的N0等,经过“云内形成雨过程”,即水汽凝结在SO、N0等242凝结核上,发生液相氧化反应,形成硫酸雨滴和硝酸雨滴。再经过“云下冲刷过程”,即含酸雨滴在下降过程中不断合并、吸附、冲刷其他含酸雨滴和含酸气体,形成较大雨滴,最后落到地面,形成酸雨。近40多年来,酸沉降引起的环境酸化,已逐渐构成了全球性的重大环境问题。

④全球生态系统退化

a.森林与湿地萎缩

目前,热带森林、温带森林和大平原以及沿海湿地正在大规模地转变成农业用地、高速公路、娱乐场所和城镇住宅,森林与湿地面积逐渐减少。

b.生物多样性减少

森林、湿地面积锐减和草原退化都将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后果,因为栖息地的改变或丧失意味着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的同时丧失。

c.淡水资源匮乏

由于人口膨胀和经济快速增长,水质恶化、水资源紧缺的矛盾日益尖锐。随着人口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生活用水急剧增长,世界性水荒日益严重。

d.土地退化及荒漠化

土地荒漠化破坏了地表的辐射平衡和地—气系统的水热平衡,引起气候与环境的变化。进而,其反馈作用又会破坏植被,使荒漠化加速发展。

⑤环境安全

环境安全是指与人类生存、发展活动相关的生态环境及自然资源处于良好的状况或未遭受不可恢复的破坏。环境安全具有两层含义:a.生产、生活、技术层面的环境安全,主要指因环境污染和破坏所引起的有害于人群健康的影响;b.社会、政治、国际层面的环境安全,主要指因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引起的有害于国际和平、国家利益、社会安定的影响。当代人类面临着的环境危机及问题,涉及几乎所有国家的利益。因此,环境安全既是环境问题,也成为国际上政府与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第二篇 环境科学的理论基础

一、选择题

1.土壤活性酸度是指(  )。[北京师范大学2010年研]

A.土壤胶体吸附性氢离子解离后显示出的酸度

B.土壤溶液中游离氢离子直接反应出的酸度

C.土壤胶体上吸附性氢离子被其他离子替代时所反应出来的酸度

D.土壤胶体上吸附性金属离子进入溶液后经水解作用产生的氢离子酸度【答案】B+【解析】根据H的存在方式,土壤酸度分为两种:①活性酸度,是指+土壤溶液中的H的浓度,土壤pH反映的就是这种酸度;②潜性酸度,+3+是指土壤胶体上吸附的交换性H和Al,被中性盐置换到溶液中,3+++Al逐步水解产生的H与被置换下来的H一起直接表现的土壤酸度。

2.每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所占的位置称为(  )。[北京师范大学2010年研]

A.生物多样性

B.生态位

C.生物监测

D.生态评价【答案】B【解析】生态位是指一个种群在生态系统中,在时间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与作用。

3.大气逆温现象主要出现在(  )。[北京师范大学2010年研]

A.寒冷的夜间

B.多云的冬季

C.寒冷而晴朗的冬天

D.寒冷而晴朗的夜间【答案】D【解析】晴朗的白天,尤其是午后,太阳辐射最强,地面增温很强烈,温度层结是递减的,此时大气最不稳定;晴朗的夜晚,地面辐射损失而发生逆温。日出日落前后为转换期,大气接近中性状态。云对辐射起屏障作用,它对白天的太阳辐射和夜间的长波辐射都起阻挡作用,总的效果是减少垂直温度梯度,使逆温受到削弱。减弱的程度视云量的多少而定。阴天,温度层结的昼夜变化几乎消失,大气接近中性状态。因此,在寒冷而晴朗的夜间,容易发生逆温。

4.下面哪一个不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特性?(  )[北京师范大学2010年研]

A.能在环境中持久存在

B.能蓄积在食物链中对较高营养等级的生物产生影响

C.不能进行长距离迁移

D.在相应环境浓度下对接触该物质的生物造成有害或者有毒效应【答案】C【解析】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是指一类具有半挥发性、难降解、高脂溶性等理化性质,可进行远距离甚至全球尺度的迁移扩散,并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积累,对人体和生态环境产生毒性影响的有机污染物。POPs的基本特性可概括为持久性、生物累积性、半挥发性、高毒性。

5.一般来说,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水中的半衰期大于______个月,在土壤中的半衰期大于______个月,沉积物中的半衰期大于______个月。(  )[北京师范大学2010年研]

A.2,3,4

B.2,3,6

C.2,6,12

D.2,6,6【答案】D【解析】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具有环境持久性的特点。环境持久性是指因分子结构稳定,在环境中难以自然降解,半衰期较长,一般在水体中半衰期大于2个月,或在土壤中半衰期大于6个月,或在沉积物中的半衰期大于6个月。

6.(多选)影响近地层空气质量的主要因子有(  )。[北京师范大学2010年研]

A.绿地覆盖率

B.环境规划

C.污染源

D.地形【答案】CD【解析】影响近地层空气质量的因子主要有:①污染源因子,污染源特点及其分布、排污设施的种类、燃料种类、单位时间的燃料消耗量、烟囱高度、烟囱出口直径、单位时间的排气量、烟气温度、烟气出口速度、烟气中的污染物含量、运行方式、排放特点等。②气象因子,大气层结稳定度、对流混合层厚度、水平风场(风向、风速)、风的垂直分布、水平温度场、气温的垂直分布、逆温的结构与生消规律、降水、湍流、天气形势、特殊气象条件等。③地形因子,下垫面粗糙度、地形地貌、局地环流、城市热岛等。

7.(多选)环境物理污染包括(  )。[北京师范大学2010年研]

A.大气污染

B.热污染

C.放射污染

D.光污染【答案】BCD【解析】物理环境的声、光、热、电等是人类必须的,在环境中是永远存在的。它们本身对人无害,只是在环境中的含量过高或过低时才造成污染。物理污染是指与力、热、光、电、磁、声和放射性等物理现象有关的环境污染。环境物理污染包括放射污染、热污染、光污染、噪声污染和电磁辐射。

8.(多选)水中无机化合物迁移转化的主要方式有(  )。[北京师范大学2010年研]

A.溶解和沉淀

B.配合作用

C.水解作用

D.氧化还原【答案】ABD【解析】水中无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方式有沉淀和溶解、配合作用和+-氧化还原作用。C项,水解作用是化合物与HO解离产生的H和OH2发生交换,从而结合生成新物质的反应。对于大多数有机物来说,水解作用是其环境转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填空题

粉尘按照粒径的不同,可分为降尘和飘尘。降尘的粒径______μm,在重力作用下可以降落;飘尘的粒径______μm,粒径小重量轻,在大气中呈悬浮状态,可通过呼吸道被人吸入体内。[北京师范大学2010年研]【答案】大于10;小于或等于10【解析】降尘又称“落尘”,是指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大于10μm的固体颗粒物。飘尘又称可吸入颗粒物,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的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μm的颗粒物,能随呼吸进入人体上、下呼吸道,对健康危害很大。

三、名词解释

1.可持续发展[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研]

答: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发展思想和发展战略,要遵循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

2.活性酸度与潜在酸度[中山大学2015年研]

答:活性酸度又称有效酸度,是指土壤中的氢离子浓度,通常用pH表示。土壤溶液中氢离子的来源主要是土壤中CO溶于水形成的2碳酸和有机物质分解产生的有机酸,土壤中矿物质氧化产生的无机酸,以及由于大气污染形成的大气酸沉降。+3+

潜性酸度是指土壤胶体吸附的可代换性H和Al所引起的酸度。这些离子处于吸附状态时,是不显酸性的,但当它们通过离子交换作+用进入土壤溶液之后,可增加土壤溶液的H浓度,使土壤pH降低。只有盐基不饱和土壤才有潜性酸度,其大小与土壤代换量和盐基饱和度有关。

3.土壤质地[中山大学2014年研;北京师范大学2010年研]

答:土壤质地又称土壤颗粒组成、土壤机械组成,是土壤的基本性质之一,是指土壤中矿物颗粒的大小及其组合比例,即土壤的粗细、砂黏状况。按土壤中砂粒、粉砂粒和黏粒的含量百分比,土壤质地一般分为矿土、壤土、黏土等类别。不同质地的土壤,有不同的理化性质和肥力特征。

4.原生矿物与次生矿物[中山大学2012年研]

答:原生矿物是指在内生作用条件下的造岩作用和成矿作用中,直接从岩浆熔融体或热熔融体或热液中形成的矿物。如由岩浆结晶而形成的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长石、石英等。

次生矿物是指原生矿物在地表或近地表遭受各种外力作用而发生化学变化所形成的矿物。如高岭土、蒙脱石、伊利石类以及铁、铝等的水体氧化物。次生矿物颗粒微细,结晶表面带有电荷,对土壤溶液介质中的离子有吸附和交换能力。

5.土壤污染[中山大学2011年研]

答:土壤污染是指具有生理毒性的物质或过量的植物营养元素进入土壤而导致土壤性质恶化或植物生理功能失调的现象。土壤污染可导致土壤组成、结构、功能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植物正常生长发育,造成有害物质在植物体内累积,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畜健康,或经地面径流、土壤风蚀,使污染物向其他地方转移。

6.环境质量基准[北京师范大学2010年研]

答:环境质量基准又称环境基准,是指环境中污染物对特定对象(人或其他生物)不产生不良或有害影响的最大剂量(无作用剂量)或浓度。环境质量基准由污染物与特定对象之间的剂量—效应关系确定,不考虑人为因素,不具有法律效力。

7.环境生态学[中山大学2014年研]

答:环境生态学是指依据生态学原理,研究受损生态系统的变化机制、变化规律、修复对策等理论及实践问题的学科。它伴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而出现和发展,根本目的是维护和改善生物圈特别是生态系统健康并发挥正常的服务功能,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并使两者协调发展。

8.生态系统[中山大学2014、2013年研]

答:生态系统是指生物群落及其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的自然系统,包含四个基本组成成分,即无机环境、生物的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草食动物和食肉动物)、分解者(腐生微生物)。以生物为核心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最基本的功能和特性。

9.生态平衡[中山大学2012年研;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研]

答: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生物各个种群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的平衡稳定状态是因其内部具有自动调节(或自我恢复)能力,自动调节力是有限度的,外力干扰超过限度,就会引起生态平衡破坏,表现为结构破坏和功能衰退。

10.生态因子[四川师范大学2013年研]

答:生态因子又称生态因素,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动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即环境生物及人类生存繁衍的环境要素。生态因子可分为五类:①气候因子,光、温度、湿度等;②土壤因子,土壤的各种特性,如土壤的理化性质、有机和无机营养等;③地形因子,各种地面特征,如坡度、海拔高度等;④生物因子,同种或异种生物之间的各种相互关系,如种群内部的社会结构、领域,以及竞争、捕食等行为;⑤人为因子,主要指人类对生物和环境的各种作用。

11.种群[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研]

答:种群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同种个体的组合,是具有一定组成、结构和机能,并通过种内关系组成的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一个自然种群一般都具有一定的区域分布,数量随时间而变动,具有一定的遗传特征。

12.生物入侵[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研]

答: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其入侵途径主要是人为有意引入,无意识引入以及自然入侵。生物入侵会造成经济损失、物种灭绝、破坏生态和威胁人体健康等危害。

13.生物多样性[中山大学2014年研]

答: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总称。它包括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生物多样性四个层次。

14.环境承载力[四川师范大学2014年研]

答:环境承载力是指某一环境状态和结构在不发生对人类生存发展有害变化的前提下,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作用在规模、强度和速度上的限值,是环境的基本属性——环境具有有限性的自我调节能力的量度。环境承载力可作为判断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与环境是否协调的依据。

15.生态工程与生态恢复[北京师范大学2010年研]

答:生态工程是指利用生态系统中的物种共生,物质再生循环以及结构功能协调等原则,结合系统工程最优化的方法,以整体调控为手段,人和自然协调关系为基础,高效和谐为方向,时空结合为主线,为人类社会及其自然环境双双受益和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而设计的,具有多物质多层分级利用,良性循环的生产工艺体系。目的是同步取得生态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生态恢复是根据生态学原理,改变生态系统退化的主要因子及生态过程,调整优化系统秩序,使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生态学潜力尽快恢复到一定的或者原有的水平,甚至上升到更高的水平。生态恢复一般在生态系统层次或者以上的层次上进行,针对退化生态系统而言。

16.弥散作用[中山大学2015年研]

答:弥散作用是指由空间各点湍流流速(或其他状态)的1h平均值与流速1h平均值的空间平均值的系统差别所产生的分散现象。弥散作用是由于横断面上实际的流速分布不均匀引起的,在用断面平均流速描述实际的运动时,必须考虑一个附加的,由流速不均匀引起的弥散作用。

17.逆温[四川师范大学2014年研]

答:逆温是指空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增加的现象。逆温是由大气运动所造成的,主要包括辐射逆温、平流逆温、湍流逆温、下沉逆温和锋面逆温。在逆温层中大气向上的对流受到抑制,大气中污染物不易向上扩散。

18.光化学反应[中山大学2015年研]

答:光化学反应是指分子、原子、自由基或离子吸收光子而发生的化学反应。化学物种吸收光量子后可产生光化学反应的初级过程和次级过程,初级过程是指化学物种吸收光量子形成激发态物种,次级过程是指在初级过程中反应物、生成物之间进一步发生的反应。

19.光化学烟雾[中山大学2013年研;浙江农林大学2015年研]

答:光化学烟雾是指含有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等一次污染物的大气,在阳光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而产生二次污染物,由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所形成的烟雾污染现象。光化学烟雾的形成条件是大气中有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存在,大气温度较低,而且有强的阳光照射,多发生在阳光强烈的夏秋季节。

20.POPs[中山大学2011年研]

答: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又称难降解有机物,是指在环境中难以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作用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其特点是能在水中长期稳定地存留,并在食物链中进行生物积累,在非常低的含量下仍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对人类的健康构成极大的威胁。

21.生物富集[四川师范大学2014年研;北京师范大学2010年研]

答:生物富集是指生物通过非吞食方式,从周围环境(水、土壤、大气)蓄积某种元素或难降解的物质,使其在机体内浓度超过周围环境中浓度的现象。生物富集用生物浓缩系数BCF表示,生物浓缩系数的大小与物质性质、生物特征以及环境条件有关。

22.生物放大[浙江农林大学2015年研]

答:生物放大又称生物学放大,是指生物有机体内某种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的浓度随食物链的延长和营养级的提高而逐步放大的现象。可以进行生物放大的化学品有汞和砷等少数金属的有机态,以及PCB和DDT等憎水性强的有机污染物。

23.有机碳标化分配系数[北京师范大学2010年研]

答:标化分配系数(K)是指以有机碳为基础表示的分配系数,oc计算公式为

式中,K为分配系数,即有机毒物在沉积物(或土壤)与水之ρ间的分配;w为沉积物中有机碳的质量分数。K是衡量有机物土壤ococ吸附特性的重要参数。

24.直接光解与间接光解[北京师范大学2010年研]

答:直接光解是指化合物本身直接吸收太阳能而发生的分解反应。

间接光解又称敏华光解,是指一个光吸收分子可能将它的过剩能量转移到一个接受体分子,导致接受体反应的作用。

四、简答题

1.简述人类不同时期出现的环境伦理观。[四川师范大学2014年研]

答:人类不同时期出现的环境伦理观如下:(1)中国古代朴素的“天人合一”观

古代儒家所倡导的“仁义”,即是其最高的思想境界和道德规范。儒家自然观的基本思想是“三大”(天、地、人协调一致),道家则是“四大”(道、天、地、人协调一致)。二者都有天、地、人三要素。它们既包含了人际伦理,又包含了对待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伦理。“天人合一”思想是在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生存严重依赖于自然的情况下产生的,这与我国特有的不稳定的季风气候密切相关,是自然条件限制下的被迫选择,并未上升到理性高度。因此,“人定胜天”的冲动一旦有了适合的土壤,就会占据支配地位。(2)马尔萨斯的“人地矛盾”观

18世纪,马尔萨斯分析了人口增长和土地生产力因素之间的动态关系,认为人口按几何级数增长,而粮食产量却按算术级数增长。因而他率先提出了抑制生育的观点。该结论是以经济学中的收益递减规律为理论基础的,尽管由于他没有预见到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巨大作用,其“悲观结论”迄今也未曾出现,但足它在启迪人们正确认识人—地关系、警示人类自我约束方面的意义仍不容忽视。(3)人类中心论

人类中心论把人的利益作为最高准则来判定一切事物。它倡导人类对自然的征服,提出人类有权为了自身的利益来随意对待自然,认为人类文明的进程是建立在自然的屈服之上的。其出现的物质基础是工业文明时代生产力的极大提高,人们掌握了“征服”自然的武器,创造了比以往丰富得多的社会财富。由于这种思想对大自然只顾索取而不知保护,所以必然出现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4)生物中心论

生物中心论认为不仅动物有生存的权利,植物以及所有生物都有其自身的固有价值,都应受到同等的尊重。大自然对于人类的价值包括:①维持生命,为人类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与生存的需要;②生物多样性与丰富性;③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统一性;④将自然物经过改造以资利用,使之具有经济价值;⑤娱乐和美感上的价值,满足人们的精神和文化需求,历史文化价值,科学研究价值。(5)地球整体论

地球整体论主张不仅生命体具有其内在的价值,而且大气、水体、土地、岩石和自然景观等整个自然界都有其固有的价值和权利。所有一切万物均有其内在的生命价值,均应看成和人一样得到尊重。他强调大地并不是一项商品,而是与人共存的一个“社区”;并指出,人类虐待大地是因为将其视为从属于人类的商品,只有认清大地是包括人类的一个社区后,才有可能对其开始尊重与爱护。(6)代际均等的伦理观

与生物中心论及地球整体主义不同,这种观点是以人类为中心,强调人与人的权利均等,以及自然环境、其他生命有机体与人类的权利均等。代际均等伦理观考虑环境问题的出发点是:人类对大自然的道德义务,最终都源于人类各成员相互间所应承担的义务。

人们有义务保护自然,使后代人能与当代人一样均等地享受自然资源的恩泽,使他们在住宅空间、肥沃土壤、新鲜空气等各个方面,都能得到相同的利益。该伦理观还主张把保护濒危物种的责任与未来人类的利用价值联系在一起,当代人需要保留多种多样的动植物基因库,使将来的人类能开发新的防病治病的途径,消除有害细菌,探索如何控制昆虫及其他害虫,并开辟新的食物源。因此,当代人应约束自己的行为,制定对自然的道德规则与义务,使自然环境得到保护。

2.简述土壤条件对重金属迁移转化的影响。[中山大学2011年研;浙江农林大学2015年研]

答:土壤中的重金属在土壤—植物体系中的迁移、转化机制非常复杂,影响因素很多,主要有土壤的理化性质,重金属的种类、浓度及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植物种类、生长发育期,复合污染,施肥等。土壤条件对重金属迁移转化的影响如下:(1)土壤的理化性质

土壤的理化性质主要通过影响重金属在土壤中存在形态而影响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土壤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

①pH

pH的大小显著影响土壤中重金属的存在形态和土壤对重金属的吸附量。由于土壤胶体一般带负电荷,而重金属在土壤—植物体系+中大多以阳离子的形式存在,因此,一般来说,土壤pH越低,H越多,重金属被解吸得越多,其活动性就越强,从而加大了土壤中的重金属向生物体内迁移的数量。但对部分主要以阴离子状态存在的重金属来说,情况正好相反。

②土壤质地

土壤质地影响着土壤颗粒对重金属的吸附。一般来说,质地黏重的土壤对重金属的吸附力强,降低了重金属的迁移转化能力。

③土壤的氧化还原电位

土壤的氧化还原电位影响重金属的存在形态,从而影响重金属化学行为、迁移能力及对生物的有效性。一般来说,在还原条件下,很多重金属易产生难溶性的硫化物,而在氧化条件下,溶解态和交换态含量增加。

④土壤中有机质含量

影响土壤颗粒对重金属的吸附能力和重金属的存在形态,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对重金属的吸附能力高于有机质含量低的土壤。对于有机质是否影响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却有不同的观点。研究表明,土壤中各种元素的含量都与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但重金属各组分占全量的比例一般与有机质含量的大小没有密切关系。(2)重金属的种类、浓度及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

重金属对植物的毒害程度,首先取决于土壤中重金属的存在形态,其次才取决于该元素的数量。而不同种类的重金属,由于其物理化学行为和生物有效性的差异,在土壤—植物体系中迁移转化规律明显不同。(3)植物的种类、生长发育期

重金属进入土壤—植物体系后,除了物理化学因素影响其相互迁移外,植物起着特殊的作用。植物种类和生长发育期影响着重金属在土壤—植物体系中的迁移转化。植物种类不同,其对重金属的富集规律不同;植物生长发育期不同,其对重金属的富集量也不同。(4)复合污染

重金属复合污染的机制十分复杂,在复合污染状况下,影响重金属迁移转化的因素涉及污染物因素(包括污染物的种类、性质、浓度、比例和时序性)、环境因素(包括光,温度,pH,氧化还原条件等)和生物种类、发育阶段及所选择指标等。在其他条件相同,仅考虑污染物的情况下,某一元素在植物体内的积累,除元素本身性质的影响外,首先是环境中该元素的存在量,其次是共存元素的性质与浓度的影响。元素的联合作用分为协同、竞争、加和、屏蔽和独立等作用。(5)施肥

施肥可以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和重金属的存在形态,并因此而影响重金属的迁移转化。由于肥料、植物和重金属种类的多样性以及重金属行为的复杂性,施肥对土壤—植物体系中重金属迁移转化的影响机制十分复杂,结论也不尽相同。

3.土壤重金属污染与土壤有机污染物(如农药、POPs等)污染,其污染特征有何不同?[四川师范大学2013年研]

答:土壤重金属污染与土壤有机污染物(如农药、POPs等)污染特征的区别如下:(1)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特征

①普遍性

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重金属污染日趋普遍,几乎威胁着每个国家,上世纪50年代,日本富山通川流域的”骨痛病”就是由于镉污染而导致糙米中镉超标而引起的。

②隐蔽性

重金属污染的土壤无色无味,很难被人的感觉器官而察觉,一般要通过植物进入食物链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才能反映出来。

③表聚性

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大部分残留于土壤耕层,很少向土壤的下层移动。这是由于土壤中存在着有机胶体、无机胶体和有机—无机复合胶体,它们对重金属有较强的吸附和螯合能力,限制了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能力。

④不可逆性

由于重金属在土壤中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导致土壤结构与功能的发生变化,且由于重金属很难降解,因此,土壤一旦污染很难恢复。

⑤重金属污染的毒害程度,首先取决于土壤中重金属的存在形态,其次才取决于该元素的数量。植物种类和生长发育期影响着重金属在土壤—植物体系中的迁移转化。在复合污染状况下,影响重金属迁移转化的因素涉及污染物因素(包括污染物的种类、性质、浓度、比例和时序性)、环境因素(包括光,温度,pH,氧化还原条件等)和生物种类、发育阶段及所选择指标等。(2)土壤有机物的污染特征

化学农药在土壤中的迁移是指农药挥发到气相的移动以及在土壤溶液中和吸附在土粒上的扩散、迁移,是农药从土壤进入大气、水体和生物体的重要过程,主要方式是通过扩散和质体流动等。影响农药在土壤中扩散的因素主要是土壤水分含量、吸附、孔隙度和温度及农药本身的性质等。

4.简述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及危害。[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研]

答:大气污染物主要有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硫氧化物等,危害如下:(1)一氧化碳

①一氧化碳是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一般城市空气中的CO水平对植物及有关的微生物均无害。

②CO对人类有害,因为它能与血红素作用生成羧基血红素,因此,使血液携带氧的能力降低而引起缺氧。症状有头痛、晕眩等。

③同时还使心脏过度疲劳,致使心血管工作困难,终至死亡。(2)氮氧化物

①造成空气污染的氮氧化物主要是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NO),它们大部分来源于矿物燃料的燃烧过程(包括汽车及一切2内燃机所排放的NO)。x

②氮氧化物也有来自生产或使用硝酸的工厂排放的尾气,还有氮肥厂、有机中间体厂、黑色及有色金属冶炼厂等。

③NO具有腐蚀性和生理刺激作用,因而有害。NO还能降低远22方物体的亮度和反差,又是形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因素之一。(3)碳氢化合物

①自然界中的碳氢化合物,主要是由生物的分解作用产生的,人为的碳氢化合物来源为不完全的燃烧和有机化合物的蒸发。

②城市空气中的碳氢化合物虽然对健康无害,但能导致生成有害的光化学烟雾。(4)硫氧化物

①二氧化硫的腐蚀性较大。

②二氧化硫使皮革失去强度,建筑材料变色破坏,塑像及艺术品毁坏,能损害植物的叶片,影响其生长并降低其产量。

③二氧化硫能刺激人的呼吸系统,尤以有肺部慢性病和心脏病的老年人最易受害。此外,二氧化硫还有促癌作用。

5.如何理解干扰理论在生态管理中的现实意义。[北京师范大学2010年研]

答:“干扰”较普遍和典型的定义是群落外部不连续存在的因子的突然作用或连续存在的因子超“正常”范围的波动,引起有机体、种群或者群落发生全部或部分的明显变化,从而使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受到损害或者发生改变的现象。干扰理论在生态管理中的现实意义如下:(1)干扰有利于促进系统的演化,是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的因子,还可以调节生态关系。(2)干扰的生态影响主要反映在对各种自然因素的改变,导致光、水、土壤养分的改变,进而导致微生态环境的变化,最后直接影响到地表植物对土壤中各种养分的吸收和利用。(3)干扰的结果还可以促进景观格局改变,促进了生态演替的过程。(4)通过合理的生态建设,如植树造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引水灌溉等,也可以使其向反方向逆转。

6.什么是生物多样性,其组成和意义?[四川师范大学2014年研]

答:(1)生物多样性的定义

生物多样性是指各种生命形式的资源,包括数百万种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各物种所拥有的基因和由各种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生态系统,以及它们的生态过程。(2)生物多样性的组成

生物多样性可以分为景观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等几个层次。

①景观多样性是一种重复出现的,具有相互影响的生态系统组成的异质性陆地区域,或只有不同类型的景观要素或生态系统构成的景观,在空间结构、功能机制和时间动态方面的多样化或变异性;

②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物圈内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化,以及生态系统内生境差异、生态变化的多样性;

③物种多样性是指地球表面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物种数量;

④遗传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所携带的遗传基因的总和。(3)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①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即为人类所直接利用的生物资源。植物不单为人类提供了基本粮食、蔬菜、水果等,也为人类蛋白质、油脂主要来源的畜禽、海产等提供了基本的食物和饲料;

②生物多样性提供多种多样的工业原料;

③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较之直接价值更为重要。完善而稳定的生态系统对调节气候、稳定水文、保护土壤作用巨大,目前没有得到利用的诸多物种,在所处的生态系统中几乎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④生物多样性还有不可估量的美学、文化价值,同时也是旅游资源中极为重要的成分。

7.什么叫生物多样性?保护途径有哪些?[四川师范大学2013年研]

答:(1)生物多样性的定义

生物多样性是指各种生命形式的资源,包括数百万种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各物种所拥有的基因和由各种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生态系统,以及它们的生态过程。(2)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途径

①保护被严重干扰的局部区域。

②提高已经退化土地的生产力。例如,改变或改善农田和牧场的土壤以解决土壤侵蚀或土壤盐渍化问题。

③提高景观保护地的自然保护价值。

④恢复景观尺度和局部地区的生态过程,除了在保护地需要进行生态恢复,还必须保证在大景观范围内,人类活动不再对生态过程产生不利影响。

8.什么叫温度层结,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简述它们的温度随高度变化的情况。[四川师范大学2014年研]

答:(1)温度层结的定义

温度层结是指在地球表面上方大气的温度随高度的变化情况,即在垂直方向上的气温分布。气温的垂直分布决定着大气的稳定度,而大气的稳定度又影响着湍流的强度。因而,大气污染程度与温度层结有着密切的关系。(2)温度层结的分类

气温随高度的变化通常以气温垂直递减率(γ)表示。气温垂直递减率是指在垂直于地球表面方向上,每升高100m气温的变化值。由于气象条件不同,气温垂直递减率可大于零、等于零或小于零。温度层结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可以分为三类。

①气温垂直递减率大于零

此时大气处于正常状态,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②气温垂直递减率等于零

此时温度层结成为等温层,表示气温不随高度而变化。

③气温垂直递减率小于零

此时温度层结为逆温层,表示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

9.以噪声污染为例说明物理污染度量及对城镇公众健康的影响。[北京师范大学2010年研]

答:通常把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即人们不需要听到或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声音称为噪声。(1)物理污染度量

通常以声压和声压级来度量噪声。

声波引起空气质点振动,使大气压力产生起伏,这个起伏部分,即超过静压(平衡状态下的大气压力)的量,称为声压。当声波通过大气中某一点时,在该点的大气压力产生起伏变化,与该点的静压力相比较,因声波存在的某一瞬时所产生的压力增量,称为在该点的瞬时声压。在一定时间间隔内,某点的瞬时声压的均方根值称为该点的有效声压。在一般情况下,声压是指有效声压。(2)对健康的影响

①噪声会使听力结构受损。

②噪声对睡眠产生干扰。噪声会影响人的睡眠质量和数量,老年人和疾病患者对噪声的干扰尤为敏感。

③噪声对人体生理、心理也产生影响。

10.2011年日本大地震核泄漏对环境造成了怎样的危害?[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研;北京师范大学2010年研]

答:放射性污染是指由人类活动排放的放射性污染物使环境的放射性水平高于天然本底值或超过国家规定标准的现象。放射性污染物包括各种放射性核素,主要来自核试验、核设施事故和核废物等,它们排入环境后可造成对大气、水体和土壤的污染。

2011年日本大地震核泄漏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主要如下:(1)慢性辐射的影响问题

核电站对人的体外慢性辐射影响,在反应堆的密度还不很大的时候,可以暂不予考虑。但是,由反应堆和核工业前处理和后处理车间中释放的少量放射性,通过水或空气特别是食物链的放大效应,如碘-131在甲状腺中、锶-90在肾中、铅-137在肌肉中的富集,会造成人体内的慢性辐射。因此,尤其是要慎重处置由反应堆排出的各种放射性污染物。(2)放射性废物的环境问题

反应堆定期排出的大量放射性,主要来自两方面,即裂变碎片产物和反应堆中的其他材料受堆芯强中子场作用产生的中子活化产物,一旦这些物质泄漏到自然环境中,造成的污染将持续数百年。(3)反应堆的安全问题

如果冷却系统失灵,堆芯温度便不断升高,以致堆芯自身熔融,造成放射性物质外溢,此时,如果没有安全壳密闭就容易造成严重危害。一般反应堆对环境的污染与危害比一些工业企业要少得多。

11.污染物在大气、水和土壤中可能发生哪些迁移行为?[中山大学2015年研]

答:环境中,污染物的迁移和转化常常相伴发生。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方式主要有物理、化学、生物三种方式,可以通过挥发、扩散、混合、沉降、凝聚、吸附、溶解、沉淀、水解、配位、氧化、还原、光化学反应以及生物吸收、累积、代谢和降解等作用,实现其在环境中的迁移和转化。污染物可以在单一环境要素中迁移转化,也可以超越圈层界线实现多介质迁移转化。污染物在大气、水和土壤中可能发生的迁移行为具体如下:(1)挥发和吸附

①挥发作用

挥发作用是物质从液相或固相迁移进入气相的过程。对于大多数有机物而言,挥发作用是一个重要的环境迁移途径。

②吸附作用

吸附作用是化学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一种常见反应过程,主要指化学物质在气—固或液—固两相介质中,在固相中浓度升高的过程,包括一切使溶质从气相或液相转入固相的反应。

③分配作用

在土壤/沉积物介质中,无机物和亲水性有机物的吸附主要表现为表面静电吸附和共价作用。(2)溶解和沉淀

溶解和沉淀是化学物质在环境介质中迁移的重要途径。一般来说,金属化合物的溶解度可以决定其在水环境中的迁移能力。溶解度越大,化合物的迁移能力越大;溶解度越小,则迁移能力越小。(3)水解和配位

①水解作用+-

水解作用是化合物与HO解离产生的H和OH发生交换,从而结2合生成新物质的反应。对于大多数有机物来说,水解作用是其环境转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②配位作用

配位作用即金属离子同电子给予体(配体)通过配位键结合生成配合物的反应。配合物的稳定性可以用稳定常数来衡量,稳定常数越大,配合物越稳定。(4)氧化和还原

在水环境特性中,氧化—还原平衡对污染物迁移转化具有重要意义。在水环境中,有机物可以在微生物作用下被溶解氧降解。如果引入的有机物不多,其耗氧量没有超过水体中溶解氧的补充量,水体在一段时间后可以恢复原来状态。如果进入水体的有机物很多,溶解氧来不及补充,水质将发生恶化。(5)光化学反应

光化学反应即物质吸收光子而发生的化学反应。光化学反应可以导致物质结构的不可逆改变,强烈地影响化学物质的环境归趋和生态效应。光化学烟雾事件和南极臭氧层空洞等都是光化学反应的结果。(6)生物富集和转化

①生物吸收

生物吸收过程是化学物质对生物体产生生理、生态、遗传以及毒性效应的第一步,是研究化学物质生物富集、生物毒害以及生物抗性等效应的基础。

②生物富集

有些物质(如有机氯化合物和重金属)在生物体内不易降解,可以在生物体内以原来的形态或其他形态长时间存在,污染物生物吸收的数量远远大于分解的数量,结果导致这类物质在生物体内大量蓄积。

③生物转化

物质在生物作用下发生的化学变化,称为生物代谢或生物转化。通过生物转化,污染物的毒性会发生转变。在环境中,污染物的微生物转化起着重要作用。

12.举例说明环境中常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主要污染特征。[中山大学2015年研]

答:(1)环境中常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首批列入《斯德哥尔摩公约》受控名单的POPs中,杀虫剂有9种,艾氏剂、氯丹、DDT、狄氏剂、异狄氏剂、七氯、灭蚁灵、毒杀芬、六氯苯;工业化学品有2种,六氯苯、多氯联苯;副产品有4种,六氯苯、多氯联苯、二噁英、呋喃。(2)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主要污染特征

①环境持久性

环境持久性是指因分子结构稳定,在环境中难以自然降解,半衰期较长。一般在水体中半衰期大于2个月,或在土壤中半衰期大于6个月,或在沉积物中的半衰期大于6个月。(2)生物累积性

生物累积性是指因其具有有机污染物的特有脂溶性,可经环境介质进入并蓄积于生命有机体,并可通过食物链传递和富集,从而可在处于较高营养级的生物体或人体内累积到较高浓度,一般其生物浓缩系数(BCF)或生物积累系数(BAF)大于5000,或logKow值(正辛醇—水分配系数)大于5。(3)远距离环境迁移性

远距离环境迁移性是指因其具有半挥发性及环境持久性,可以通过大气、河流、海洋等环境介质或迁徙动物,从排放源局地远距离扩散,迁移到其他地区(包括南极、北极在内),一般其在大气中的半衰期大于2天或其蒸气压小于1000Pa。(4)环境和健康不利影响性

环境和健康不利影响性是指对生态系统及人体健康可能产生的各种不利影响,包括人体健康毒性或生态毒性。

13.简述影响重金属在水体中迁移转化的因素。[四川师范大学2014年研]

答:影响重金属在水体中迁移转化的主要因素有: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