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搭讪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3 19:15:18

点击下载

作者:马甲

出版社: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超级搭讪学

超级搭讪学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超级搭讪学作者:马甲排版:Lucky Read出版社: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出版时间:2017-07-01ISBN:9787569915600本书由北京竹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前言搭讪是一门艺术

搭讪在传统人眼里,是耍流氓,是粗俗,但在现代人眼里却是一种重要的交际技能。为什么人们会对搭讪存在如此之大的分歧呢?除了既有的观念之外,还在于人们潜在的扭曲的思想。比如有些人一想到搭讪,脑子就会条件反射般地从美女联想到约会,而思维也顺势从约会跳跃到拥抱等亲昵动作。所以,当你在这些人面前谈论搭讪,他们往往会用一种鄙视的态度作为自己肮脏思想的伪装。而有些擅长搭讪,也经常搭讪的人,往往会用一种开诚布公的心态来描述自己眼中的搭讪。而这也正应了古人经常说的一句话: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搭讪在有些人眼里暗含着见不得人的勾当,在君子眼里则恰恰相反。我们经常听到一些人把搭讪作为一门学问来研究,而更多的人是把搭讪作为一门艺术去欣赏、领悟、体验。生活在充满现代化的大都市中,能和穿梭在其中的异性搭讪也是一种奇妙的人生体验。与如今社会上各种充满色情、暴力、血腥的行为艺术相比,搭讪绝对算得上一门优雅的艺术。搭讪的艺术,不只在于异性之间,也是社交场合必备的一项技能。

搭讪缘何会成为一门艺术?我想,除了它可以满足人们对探索未知领域(也包括陌生人)的好奇心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搭讪对人们有着实实在在的好处,比如提升自信心,扩大社交圈子,更乐观地看待这个世界,更理性地认识自己等。很多成功人士虽然从未在搭讪方面进行过技巧性的培训,但他们不管走到哪里,都可以随心所欲地展现自己的搭讪魅力。

从某种程度上讲,我们可以认为这些人在搭讪方面是有艺术天赋的。也就是说,我们也可以总结出一个有关成功学的要素:会搭讪。这种观点在有些人看来或许牵强附会,但如果把会搭讪视为情商高的表现,相信很多人都会表示赞同。有天赋固然好,但没有天赋也并不意味着搭讪就和自己无缘。只要通过学习搭讪方面的一些技巧,掌握搭讪达人们总结出的某些规律,任何人都可以从搭讪这门艺术中体会到专属于自己的乐趣。

搭讪最坏的结果是遭到拒绝,最好的结局是遇到真爱,无须精确权衡,利弊大小显而易见。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在职场上,我们都需要把握社交的主动权,积极抓住机会,创造充满惊喜的人生。只有懂一点搭讪技巧,才能多一点遇到美和成功的可能。所以,从现在开始,走出固有的思维,摆脱庸俗的意识,走上街头,利用书中介绍的搭讪法则快速与你想认识的人一见如故吧!第一章搭讪这门艺术,不懂套路你就输了

不管是将搭讪视为一门艺术,还是将其视为一种学问,都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守规则,搭讪才不会变味,循规律,搭讪才会变得更强。搭讪终究也是社交的一部分,它内接心理,外连口才,而且施展得多了,也要分析概率。所以,你若想真正成为社交搭讪达人,还需要增强自身的各方面能力,才能达到随意搭讪、随心开口的境界。不进入“比赛”,永远不可能获胜

当我们说“面子是虚”的时候,是否意味着面子不重要呢?

答案是否定的。面子对很多人而言,堪比生命,比如古人所言“士可杀,不可辱”,其中“不可辱”的意思很大程度上指的也是士人的面子。王国维在遗书中所述“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便是士人面子重要的例证。

那么,面子真的要上升到与生命同贵的地步吗?

答案也是否定的。事实上,如果真的将面子视为与性命同贵,那么历史上就不会有“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考虑到韩信在刘邦麾下的重要性,会不会有“汉”这个朝代或许也会成为变数。韩信当年所受“胯下之辱”的经历,放在谁身上,都是一件极其没面子的事情。但是,韩信从大局出发,忍辱负重,最后虽然丢了面子,但也成就了自己的一世英名。所以,后人也根据韩信所受胯下之辱总结出了这样一个道理:大丈夫能忍天下所不能忍,故能为天下之不能为之事。

与韩信所受胯下之辱相比,今天人们为了搭讪而丢掉的面子简直是不值一提。另外,当韩信功成名就后,人们再回过头来看他当年所受“胯下之辱”时,除了对他多了一份敬仰之外,还有谁会像当年围观的群众那样把他的行为视为一种胆小的体现呢?所以,搭讪也一样,要想搭讪成功,就不要过多地考虑面子问题。问题是,搭讪失败的话,心情真的可以做到一点不受影响吗?当然不能。心态再好的将军,如果在战场失利,也多少都会感到失落。那么,他们靠什么稳定军心以及自己的心呢?那就是改变自己的心境。所以,当你换一个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的时候,心境也会有很大的改观。搭讪其实也是同样的道理。虽然人们已经就成功搭讪总结了诸多实用的技巧,但是没有任何一个搭讪达人可以确保自己的随机搭讪成功率可以达到100%。也就是说,搭讪失败的风险对任何人而言都是客观存在的。

我们经常听到一些搭讪达人滔滔不绝地谈论自己的搭讪技巧,以及丰富多彩的成功搭讪经历。事实真的像他们所描述的那样光鲜吗?有可能。但我们不能忽略的另一个事实是,他们搭讪失败的次数也远远多于一般人,他们为此而丢掉的面子也远远多于一般人。这就好比NBA的很多主力球员,他们往往会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投出绝杀的一球。比如已经退役的球星科比,据专业的数据网站Basketball-Reference统计,从2000年到2001年赛季开始,他一共面对95次绝杀球机会,而他投中了其中的25球,命中率为26.3%。也就是说,科比失败的次数更多。但历史只会以科比命中的绝杀球定位他的功绩,而不会以他投丢的绝杀球而抹杀他的贡献。

搭讪同样如此,搭讪达人之所以会被称为“达人”,并非因为他们的智商比其他人高,也不是因为他们的长相比一般人英俊,而是因为他们经历的失败更多。试想,如果每一次失败都要沉溺于其中许久才能走出,那么潜在的成功的概率就会大为减少。做任何事情,失败都是成功之母,而成功也会反过来刺激人的内心,让其在下次遭遇失败后可以更快地复苏,同时也可以让其不再畏惧潜在的失败。

对于那些渴望搭讪但碍于面子而没有去搭讪的人,从眼前来看,虽然保住了面子,但从长远来看,他会因为没有搭讪成功而缺乏相应的激励,会变得越来越爱惜面子。当然,刚开始或许真的只是碍于面子而不去搭讪,但时间久了,内心的欲望因为长期积压,就会使原本的面子问题转化为心理问题,比如抑郁、胆怯等。所以,正确认识搭讪的成功与失败是走出内心壁垒,开始主动搭讪的第一步。

虽然道理简单明了,但是很多人依然无法在搭讪时完全放开自己,无法摆脱爱面子的心理障碍。此时,不妨在心里给自己一个暗示,比如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然后深吸一口气,主动走向那个你想搭讪的对象。前几次可能会因为紧张,而闹出一些笑话或者陷入尴尬的境况,但经历几次失败之后,就会轻车熟路。

搭讪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简单是因为它其实并不需要过硬的知识储备,也无须巧舌如簧的口才,所以绝大多数人都具备搭讪方面的资质;难是因为很多人明明知道应该如何搭讪,也知道主动才是王道,但是依然缺乏搭讪的勇气。

认识到面子是虚,搭讪时才会在行为上更为主动;认识到主动为王,搭讪时才会在心理上忽略面子。知己知彼,方能百“搭”不殆

搭讪分为两种:一种是随机搭讪,一种是有预谋的搭讪。两种搭讪都需要技巧,随机搭讪的成功率更依赖于运气,而有预谋搭讪的成功率更依赖于手段。此处所谓的手段主要指的是你对搭讪对象的了解程度,以及自己在准备方面做得是否充足,比如搭讪的天时、地利、人和等要素是否具备。

随机搭讪一般用于街头、商场偶遇心仪的对象,而有预谋的搭讪一般多见于职场、社交场所或校园等。比如,作为一位普通的职业经理人,你想在某个酒会结交一位对公司未来业务开展极为重要的名流,那么搭讪之前,你要提前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比如对方的年龄、兴趣爱好,必要的时候也要对他们的禁忌有所了解,以免搭讪过程中说到对方的禁忌,反而会适得其反。只有了解了对方,你才可以在最恰当的时机出现,用最自然的语言开场,采用最合适的话题深入。

林涛是杭州一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公关经理,一次受邀出席一个传媒行业的酒会。去之前,他从主办方那里得知当地一家报纸的主编也会前往,而这位主编正是自己期待已久想认识的人。之前联系过几次,但因为对方太忙(或许是别的原因),都没有见过面。林涛不想错过这次认识对方的机会,便通过网络、报纸以及向朋友咨询等方式对这位主编做了一个大体的了解。为了对这位主编有一个更为深入的了解,林涛还把对方出版过的一部散文作品从头到尾看了一遍。

酒会当天,林涛特意站在离那位主编不远的地方,看着他和其他几位朋友聊天。没多久,林涛忽然发现正在和那位主编聊天的是自己之前打过交道的记者胡宇,便缓步走到他们面前。林涛没有看那位主编,而是先和记者朋友笑着打了一声招呼。然后,林涛装作不认识的样子,让胡宇介绍一下眼前这位“朋友”。当胡宇说出对方的名字后,林涛故作吃惊,说道:“原来您就是大名鼎鼎的曹主编,久仰,久仰!前一段时间我还买了一本您的散文集,文笔优雅,读来真是如沐春风啊。”

曹主编没想到在这里还能碰到自己的读者,心情也是相当激动,不过因为不太熟悉,只是客气地回复了几句。因为事前知道曹主编对《红楼梦》异常喜爱,也略有研究,林涛便把话题往这方面引了一下,没想到曹主编就像是遇到了知音,激情饱满地把自己对《红楼梦》的相关看法讲给林涛听。其间,大部分都是曹主编在讲,不过林涛偶尔也会把自己临时抱佛脚学来的某些观点当作自己的看法说给曹主编听,所以两人相谈甚欢。

等对方讲得差不多了,林涛才告诉曹主编自己之前给他的秘书打过电话,想认识一下,但因为曹主编日程安排太紧,总是没有机会。听后,曹主编略显不好意思,说:“最近确实是很忙,这样,为了表示歉意,改天约个时间,我做东,咱们再好好聊聊。你刚才提到的那个通过分析描述植物种类来判断前80回与后40回是否为两个人所写的观点我还是非常感兴趣的,到时候再听你详细讲解一番。”

就这样,通过这场“有预谋”的搭讪,林涛不仅获得了曹主任的联系方式,还让对方主动邀约自己。这样的搭讪结果,自然和林涛之前的准备工作息息相关。可见知己知彼后,不仅搭讪的效率高,而且搭讪的“质量”也有保障。

除了对具体的搭讪对象的喜好有所了解之外,“知己知彼”的另一个表现就是对不同的搭讪群体心理也要有所了解。以女人为例,她们最无法接受的搭讪开场白是直接递交名片,最忌讳的就是谈两性和情感等隐私话题,当出现冷场时,她们更希望搭讪者转换话题。既然知道了女人在搭讪方面的心理特征,那么你在搭讪的过程中就要注意回避这些禁忌。

另外,为了在“知己”方面有所突破,搭讪者也要对自己的特长有充分了解,以便在遇到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地点,可以最大化地发挥自身的优势。先入为主,引导对方做出想要的回答

先入为主是一个适用范围甚广的词语,搭讪亦不例外。有时候,遇到心仪的对象,如果自己不开口,等对方先来搭讪,那么交流的主导权就会不由自主地倾向对方。也就是说,你们关系的走向不是由你决定,而是要看对方的感觉和兴趣。对于搭讪达人而言,最忌讳的一点就是话题的主导权不在自己身上。

李彤在美国西雅图读大学,暑假乘坐飞机回国。刚走到座位旁边,就发现有一位长相酷似中国人的美女。事实上,不管对方是不是中国人,她的亚洲面孔,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搭讪话题,但李彤因为凡事都谨小慎微的习惯作风,没能在第一时间向对方打招呼。

李彤刚在位置上坐好,对方就用英语问了一句:“Are you Chinese?”或许是紧张,也可能是没想到对方这么快就和自己打招呼,李彤结结巴巴地用英语做了回复。事实上,那位美女是韩国人,刚结束独自一人在美国的旅行,打算下一站去广西桂林。李彤平时在学校和同学说话虽然不怎么幽默、风趣,但也很少结巴,而这一次因为开场的那句结巴,似乎在心里留下了阴影,后面的几句交谈都显得很不自然。

就这样,没聊一会儿,那位韩国美女就从包里取出了眼罩戴在头上,开始睡觉。一直到下飞机,李彤也没有勇气再和对方说一句话,而那位美女除了睡觉,就是看书,也没再和李彤搭过话。

其实,飞机上是一个非常理想的搭讪场所,特别是和自己邻座的异性,只要保持相应的礼节,不管你的身份、长相、年龄如何,搭讪都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为了方便大家的学习,我们不妨将李彤在飞机上的经历做一个假设性的回放:

等飞机的时候,李彤先对自己一会儿可能在飞机上遇到的几类人做了一个充满游戏趣味的预测。最有可能遇到的是和自己一样在国外念书的学生,其次就是游客或者来美国出差的人。如果是同性,年龄和自己相差不大,那就聊一些学业上或兴趣上的话题;如果是异性,那就聊一些对方感兴趣的话题。如果年龄比自己大,而且是某一些领域的专家,那就放低姿态,多向对方请教一些问题。就这样,通过对潜在场景的“模拟试验”,李彤不仅消磨了时间,而且还在心理上消除了对搭讪的恐惧。

登机后走到座位旁边,遇到了那位长相酷似中国人的美女,李彤心里窃喜,但不急于表露出来。将物品放好后,李彤自如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扭头微笑着向对方打了一声招呼“您好”。一般情况下,遇到类似的搭讪,没有人会无缘无故地拒绝,所以对方也会礼貌地回复“您好”。虽然这样的搭讪开场非常简单,但表情一定要自然,肢体动作也不要因为紧张而显得僵硬,最好保持自如。然后,可以问几个常见的,让对方觉得既不涉及隐私也易于、乐于回答的问题,比如:“来美国是出差还是旅游?”

当听说这位来自韩国的美女是独自一人到美国旅行,李彤表示惊讶,顺势问了她都去过哪些地方,中途有哪些难忘的景点或者经历。大部分旅游爱好者,都是非常乐意分享自己的旅途见闻的,所以李彤的话表面上看是在问,其实只是为了给自己的搭讪找一个深入下去的话题。事实上,就这一个话题,也够两个人在飞机上聊一路的。

我们经常说万事开头难,其实很多事情的开始并不难,而是当事人在开始的时候过于犹豫,影响了事情往下顺利进行的心情。事实上,即便李彤在飞机上没有先入为主,只要没有了刚开始搭讪时紧张情绪的干扰,也可以让接下来的聊天顺畅进行。不管怎么说,搭讪的开场都是非常重要的,而先入为主会让搭讪者在心理上占据制高点,从而掌控接下来的聊天进程。

其实,先入为主的搭讪在生活中很常见,而且不局限于时间、地点。即使生活中很小的一件事情,也有可能被搭讪达人塑造成一种莫大的缘分。比如等电梯的时候,看到旁边站着一位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女性,而且长相甜美。走进电梯,站在按钮的旁边的一刹那,顺口问道:“你到哪一层?”同时把手放在按钮旁边,做出帮对方按电梯楼层按钮的动作。这样一来,不但能轻易获得对方所在楼层的信息,还能够因为自己的热心而让对方说声“谢谢”。

回复完“不客气”后,假如对方在22层,你可以继续问:“22层是什么机构?”

等对方回答完,你可以说:“哦,没去过,有机会也去参观一下!”

如果对方说“好啊,欢迎”,就表示她对你不反感,你可以接着说:“那我抽空一定去看看,请问怎么称呼你?”

对方说完后,你可以趁机要求道:“要不这样,留你个微信吧,去的话我联系你。”

就这样,只要对方把联系方式留给你,那么这次搭讪基本上可以打高分了。

先入为主,才能赢得搭讪的先机,这种先机不仅体现在所聊话题方面,也体现在心理方面。先入为主的第一要诀就是第一时间开口,也就是以最简短的问候果断出击,不要有任何疑虑。搭讪要懂得尊重他人“和而不同”本是《论语》中形容君子行为的典范,也被视为国与国交往的准则,如今把它拿来作为搭讪的规则,是否会过于“苛刻”呢?其实,“和而不同”作为一种行为礼仪,可以用在任何一种关系上,而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更是没有下限的要求。搭讪既可以是平民百姓之间的招呼,也可以是国家领导人之间的寒暄,不能因为搭讪主角身份的转变,所遵守的规则礼仪也跟着变。如果真的如此,那么这种规则、礼仪也肯定存在着缺陷。

在搭讪过程中,我们难免会碰到一些和自己的价值观、宗教信仰或者生活习惯不同的人,如果一味地以一种“救世主”的姿态去“拯救”或者“教训”他人,势必会两败俱伤。其实,文明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便是思想更加开放,理念更加多元化,生活方式也更加多样性。如果没有逾越法律红线,也不违背道德观念,那么他人的价值观、宗教信仰或者生活习惯就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对错之分,因此,他们也需要得到尊重。在文明社会,要想让搭讪顺利进行,就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不随意评价他人的价值观

俗话说“人各有志”。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上,每个人都有自己向往的生活方式,也有自己追求的事业方向,他们会按照自己的意愿朝着那个方向迈进。搭讪的时候,如果遇到对方的价值观和自己的价值观相悖,最好不要当面反驳。一方面,价值观绝非一朝一夕形成,当面反驳非但不能让对方认可,反而会制造不必要的麻烦;另一方面,即便对方认可你的说法,也不见得会对你本人产生好感。

曾璐璐目前正在北京上大学。有一次,她在从国家图书馆回学校的公交车上,遇到了一位正在用她老家方言打电话的女乘客,年龄比她大不了几岁。能在偌大的北京城遇到老乡,对曾璐璐来说,也是一个小小的惊喜。等对方打完电话后,曾璐璐先用普通话问对方是哪里人。得知对方和自己是一个县城的之后,两个人就像许久未见的老友,愉快地聊了起来。

没过多久,曾璐璐得知对方在一家KTV上班,便有些嫌弃地说道:“KTV里面不干净,而且在那里上班没有前途,你还是尽早换一个工作吧。”那位老乡听曾璐璐这样讲,心里很不舒服,脸上的笑意也渐渐地消失殆尽。

老乡告诉曾璐璐自己学历不高,而且在KTV从事的也是正经职业,况且自己家里急需用钱,所以只要能挣到钱,做什么工作倒是其次的。不过,曾璐璐依然保留自己的看法。最后,还没到站点,那位老乡就借故下车了。

曾璐璐不知道在社会上生存的艰难,随意对他人的工作做出评价,表面上看是为了人家好,实际上却让自己和他人陷入了尴尬境地。

2.不妄议他人的宗教信仰

宗教信仰用来指导和规范自己在世俗社会中的行为,属于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文化现象。与价值观相比,宗教信仰更敏感,更显得神圣不可侵犯。敏感归敏感,但宗教信仰绝非是一个不能涉足的话题。事实上,如果在搭讪的过程中,得知对方有宗教信仰,而你正好也对这一宗教的教义、历史有所了解,那么就这一话题与对方进行深入探讨很容易拉近双方的感情。当然,如果你对对方的宗教了解不多,那就最好不要用一知半解的记忆来随意探讨。

不管是正面搭讪,还是背后论事,用非礼貌的言语评论他人的宗教信仰或者教义都是不礼貌的,甚至是犯忌的行为。

3.不盲目矫正他人的生活习惯

我们经常听到“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样的话,事实上,“一千个人,就有一千种生活习惯”也说得过去。如果我们用科学的眼光仔细审视大众的生活习惯,就会发现,果真想挑刺,几乎每一个人的生活习惯都有破绽。不管是外在的穿着打扮也好,还是内在的生活品位也罢,也都各不相同。生活习惯不同,可能有主观的认知不足,但也许存在着客观的原因,而盲目矫正他人的生活习惯,结局往往是吃力不讨好。

郝丽和王强谈恋爱已经有小半年了,不过双方一直都没见过彼此的家长。有一次,应郝丽父母的邀请,王强到他们家里做客。王强长得人高马大,但性格有点憨厚,也不怎么会说话。吃完饭后,郝丽和她的母亲在厨房洗碗,王强也帮不上忙,便和郝丽的父亲坐在沙发上看电视。

可能是由于无话可说觉得尴尬,也可能是联想到每次同郝丽参加聚会,郝丽所表现出的对他人吸烟的厌恶,王强顺口对“未来的老丈人”说了句:“叔叔,饭后抽烟对身体不好,要不我给您削个苹果吧。”让王强没想到的是,这位“未来的老丈人”听完后,立马火冒三丈,说道:“我这样抽烟抽了20年了,也没见得过什么大病,你一个愣头小伙懂什么。”说完,就摔门出去了。

郝丽的父亲生气或许另有原因,但王强的“建议”无疑是一个导火索。事实上,抽烟太普遍了,几乎谁都知道它不好。一般情况下,如果不是关系比较亲密的人,最好不要建议别人戒烟或者说些“抽烟有害健康”之类的话。更何况在面对一个把抽烟作为日常生活习惯已经几十年的长辈,则更需要谨慎。

搭讪就是搭讪,目的是拉近关系,任何妨碍这一目的达成的要素都可以忽略。特别是与不同民族或者不同国家的人搭讪时,更是要学会尊重差异,做到和而不同。和而不同是理,更是礼。心急易失误,搭讪要循序渐进

搭讪的技巧不仅仅体现在口才方面,往往心理要素也很重要。如果用口才和心理来形容搭讪的过程,那么多数人的搭讪都属于“心理——口才——心理”模型。前一个“心理”指的是搭讪者的心理,即搭讪开场前,先克服自身不利于搭讪的各种心理因素,从而让自己处于最饱满的精神状态。第二个“心理”指的是被搭讪者的心理,也就是说搭讪一旦成功,当你想把双方的关系或话题引向深入的时候,就要先揣摩对方的心理,并采用相应的方法。

之所以要揣摩被搭讪者的心理,是因为每个人的喜好都各有不同。比如有些女孩喜欢阳光大方、幽默有度的男生,而对那些死缠烂打、穷追不舍的行为则十分厌恶。为了博取这类女孩的欢心,你的毅力就需要从穷追不舍模式转换为循序渐进模式,说得专业点叫欲擒故纵,说得通俗点就是有耐心。

欲擒故纵是兵法三十六计中的第十六计,如今人们把它用在搭讪学中,是一种非常经典的心理战术。正所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刘淼在网上认识了一个女孩,也见过对方的照片,属于自己喜欢的那种类型。不过在和女孩接触后,他略微感受到对方身上的那种大小姐的脾气。事实上,那个女孩确实是家里的独生女。为了彻底俘获对方的心,刘淼决定放弃以前追女孩常用的那种穷追猛打的方式,而是改用欲擒故纵的方式。

在和女孩聊天的时候,刘淼把自己的幽默口才发挥得淋漓尽致,两个人聊得也很投机。有好几次,那个女孩已经暗示自己喜欢刘淼,但刘淼依旧装作没看到,而且只要看话题往感情方面靠拢,他就借机又把话题引到别的地方,比如问女孩平时喜欢穿什么牌子的衣服,爱看什么书,喜欢吃什么东西等。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刘淼对女孩的日常生活习惯以及兴趣爱好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此时,他觉得时机成熟了。

一个周末,他们相约见面。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但因为网上聊天已经建立了一定的感情基础,所以两个人并没有感觉尴尬。在逛街、吃饭、看电影的过程中,刘淼并没有特意征求女孩的意见,而是很“随意”地买衣服、选餐馆、看电影。结果一天下来,女生脸上的笑意就从来没有停止过。事实上,这些都是刘淼特意安排的,因为他事先已经对女孩的情况有了全面了解,所以女孩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他都一清二楚。当然,他不能把这些告诉女孩,否则对方很容易“骄傲”。相反,以这种比较随意的方式,反而能增强女孩对刘淼的好感。

这样的约会又进行了两次之后,刘淼感觉该真正地“纵”一次了。他忍住想要见女孩的欲望,不去约她,等到女孩给她打电话的时候,他谎称自己生病了。结果,这个“谎话”一出口,女孩立马坐不住了,要到他家里去看他。虽然刘淼说病得不重,不用对方来看,但女孩像是铁了心一样非要去看。没办法,刘淼当天晚上熬了一个通宵,把自己整得很憔悴,而且还在额头上象征性地盖了一条毛巾。女孩来的时候,还带了一个饭盒,里面是她亲自熬的鸡汤。而且当天还下雨,女孩半个身子都湿透了。看到这一切,刘淼突然觉得自己做得有点过了,想向对方“坦白”,但话到嘴边还是忍住了。经过这一次之后,刘淼觉得是时候“收网了”,当然,女孩也没有什么意见。

后来,当他们的关系稳定之后,刘淼把这一切都告诉了女孩,谁知道女孩非但没介意,反而觉得如果不是这些考验,或许他们的爱情真的会很脆弱。

中国有句老话说得好:“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不管是事业还是爱情,都应遵循这样的道理。如果只是萍水相逢,那么搭讪适可而止就行了;如果想和对方进一步相处,那么不妨设置一点小障碍,考验一下双方的默契度。失败了,就说明双方没有缘分;成功了,关系自然也会更坚固、更持久。第二章如何在3分钟内搞定陌生人

常言道:“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遇到志同道合的人,用5分钟交到朋友都显得时间太长。志是否同,取决于你遇到的人秉持什么样的道;道能否合,取决于你在对方面前呈现出什么样的志。前者凭运气,后者靠口才,这也是为什么会搭讪的人走到哪里都能碰到知己的原因,也是他们如何快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的秘诀。精心设计你的开场白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搭讪亦不例外。这个“难”可以从正面理解,即“困难、不容易”;也可以从侧面理解,即“开头很重要”。事实上,任何事情,如果不重要,它的难度也会相应降低。这便是难度与重要性的辩证关系。

搭讪,一般指与陌生人的交流或者与不太熟悉的人之间的寒暄。它与平时和朋友之间的聊天、打招呼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前者并没有感情基础,目的是套近乎,说话的技巧性远大于说话本身的实际价值;后者因为已有足够的时间积淀,感情基础相当牢固,说话主要是为了传递信息,更注重实用,技巧性倒是其次。

鉴于搭讪双方的关系基础薄弱,所以开场时稍有不慎就会引发不愉快的事端。当然,万事有利有弊,与陌生人接触虽有弊端,也存在有利的一面。搭讪双方因为相互的了解都不够深入,所以除了保持适当的谨慎之外,也不会像某些熟人一样,表面上恭恭敬敬,暗地里却存在排斥之心。特别是异性之间的搭讪还有“异性相吸”这一规律的引导,所以开场会更为有利。

不以利端喜,不以弊端悲,这是立志于成为达人的搭讪者不可或缺的心理素养。所以,不管面对的是什么人,在什么场合,双方的地位、身份、职业存在着怎样的差异,都要做到有条不紊地从容应对。下面是结合搭讪达人开场搭讪的成功经验以及部分失败的教训,总结出的屡试不爽的开场技巧,供各位潜在的搭讪达人一睹为快。

1.单刀直入法

时间:2014年7月的某一天下午

地点:上海南京路步行街

人物:李彤(男)

案例回放:

李彤刚和朋友从一家服装店逛完出来,看到前面不远处迎面走来一位长发飘飘的美女。在大脑中简单酝酿了3秒钟后,李彤把手中的袋子递给朋友,缓步走向美女。不过,在和美女擦肩而过的瞬间,李彤并没有停下脚步,而是非常认真地扫视了对方一眼,便继续往前走。没走两步,李彤快速折返,赶上美女,并站在对方前面说:“嗨!稍等一下,我只想用30秒的时间过来和你打声招呼,我知道,如果不这样做的话,过后肯定会后悔的,因为在上海漂亮的女孩很多,但我觉得你看起来特别友善。”

案例分析:“嗨!稍等一下”可以让对方先停下来。这种做法看似过于直接,但对方尚不明确缘由,故而一般都会照做。“30秒”只是一个假性条件,事实上,如果对方不反感,自然不会在乎你们的谈话超时。“怕后悔”也是一个假设性的条件,但对于女性而言,也是一种变相的恭维,所以在对方看来,也是一个合理的理由。“上海漂亮女孩很多,而你看起来特别友善”是一种调节,或者说过渡,这会引导对方思考自己究竟什么地方表现出友善了。如果对方好奇,并主动发问,即可视为搭讪成功。

当然,这种方法一般适合在非正规的社交场合,而且对方正在做事或者走路,而搭讪者利用的正是由自己创造出的“紧迫感”。

2.趁热打铁法

时间:未知

地点:杭州某地铁站

人物:张媛媛(女)

案例回放:

老家在湖南的张媛媛来杭州找老同学玩,因为第一次到这座城市,所以对朋友的住宅位置搞不清楚。此时,在她的旁边刚好站着一位挎着斜肩包正在低头玩手机的帅哥。看对方休闲的穿着打扮,感觉对方是本地人,于是张媛媛便用手势向对方打了个招呼,并问了对方自己所要去的位置在哪里。那位帅哥非常热情地给张媛媛讲具体路线,而且说他们一会儿所走的方向一致。坐上地铁,沉默了2分钟后,张媛媛感觉对方还算比较靠谱,趁机夸赞了对方的热情、友善,然后,就这样一直聊了一路。

案例分析:

不管第一次搭讪是无心还是有意,如果觉得对方有交往价值,不妨以第一次的搭讪为平台,为第二次搭讪创造机会。如果第一次是有求于对方,那么第二次搭讪的时候可以用赞美的口吻对对方的人品或热情进行一番称赞。当然,不能太过,否则非但会让对方感觉你虚伪,还会让对方觉得你有其他企图,从而不自觉地提高警惕。当然,第二次搭讪要根据第一次搭讪时对方的反应来决定是否继续。如果对方第一次反应很冷淡,就不要强硬出击了。

3.就地取材法

时间:周三晚上八点(下班后)

地点:电梯口

人物:潘龙(女)

案例回放:

潘龙最近刚跳槽到一家广告公司,与大部分同事还不熟悉。一次,为了修改一个第二天就要用的方案,她留在公司加班。临走等电梯的时候,看到财务部的一位同事也站在那里。虽然工作中还没来得及正式接触,但双方都见过面,也知道对方在哪个部门。电梯还要再等一会儿到,而此时旁边又没有其他人,潘龙为了避免尴尬,就朝对方微笑着注视了一眼。刚好对方的手提包里放着一本书,潘龙扫了一眼,感觉像是美籍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赛尼的小说《追风筝的人》,而这本书正是自己两周前刚看过的,便问道:“怎么样,这本小说好看吗?”对方低头看了一下露出大半截的图书,微笑着回答说:“真的是一本非常不错的小说,作者的语言以及故事的结构都非常精彩,怎么,你也看过这本书吗?”

就这样,围绕一部小说,两个人就像许久未见的朋友,畅快地聊了一路。

案例分析:“自然”是搭讪最为关键的要素之一,这样既不会让对方尴尬,又会乐于主动与你交谈。潘龙如果没有对同事多一份留意,或者即便看到了对方包里的书,但是依然没有勇气搭讪,接下来只会让相遇的氛围变得更为尴尬,而且还会给日后的交往留下心理阴影。所以,遇到想搭讪的对象时要多观察,争取将对方身上有利于搭讪的要素为己所用。

4.声东击西法

时间:某个周末的晚上

地点:咖啡馆

人物:林芳林(男,大学生)

案例回放:

林芳林和几个哥们周末到学校附近的一家咖啡馆聊天,忽然看到离他们不远处坐着和自己同院系但不同班级的一位自己仰慕许久的女生。虽然很想认识对方,但一直不知道该如何搭讪。他把自己的想法悄悄地讲给其他几个哥们听,只见邻座的一个哥们与他耳语了几句,林芳林便站起来,径直走到那位女生的桌边。简单打过招呼后,林芳林说道:“看到没有,那边坐着的几位都是我的好哥们,其中一位觉得你很有气质,想认识一下你,但他本人比较害羞,所以让我来传递一下‘情’报。要不说一下你的微信号码,回头我让他加一下你。”

案例分析:

能不能与对方的谈话继续进行下去,一方面要看女生本人的性格如何,另一方面也取决于林芳林的魅力。如果对方问究竟是哪一位想认识她,或者直接说出她的微信号,那么搭讪即可深入下去。

5.明知故问法

时间:周末

地点:某百货商场化妆品店

人物:文韬(男)

案例回放:

文韬的母亲下周要过生日,他打算买一瓶香水作为生日礼物。其实,文韬平时就经常给自己买香水,所以对香水的牌子、等级、味道等都一清二楚。不过,这次他就像新手一样在店里面来来回回地看了十多分钟还拿不定主意。终于,他挑选了两款拿到一位业务员面前,一连向对方询问了好几个关于香水的问题。临走的时候,他对那位业务员说:“非常感谢你刚才的耐心讲解。这样,能不能留一下你的电话,回头如果有不懂的,可以再继续向你请教。”就这样,文韬不仅通过问问题让那位业务员对自己印象深刻,而且在临走的时候还顺利拿到了对方的电话号码。

案例分析:

不知道却装知道体现了一个人的虚伪,但明知故问却反映了一个人的智慧。当然,既然知道却可以装作不知道,那么为了搭讪,就更要好好珍惜、利用“不知道”了。现实生活中,可问的问题非常多,比如情感困惑、生活技巧、专业知识等。对于搭讪而言,知道还是不知道,都不重要,问,才是关键。

如果说从谈话能看出一个人的阅历,那么从搭讪更能看出一个人的能力。这种能力不仅涉及谈话技巧、聊天内容,还有这个人的心理素质等。以上所提到的有关搭讪开场白的方法,重点不在于照搬套用,而在于举一反三。你的形象一定要让人印象深刻

心理学中有一个概念叫“首因效应”,也被称为“第一印象效应”,意思是交往双方形成的第一次印象会对今后交往关系产生明显的影响。第一印象不仅会对他人的社会知觉产生较强的影响,还会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而且这种印象是人普遍的主观性倾向,会直接影响到以后的一系列行为。在现实生活中,第一印象常常影响着人们对他人以后的评价和看法。

第一印象不仅很牢固,而且形成的时间非常短。据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与他人初次会面,45秒钟内就能产生第一印象。这个“第一印象”的形成,主要包括对方的性别、年龄、长相、表情、姿态、身材、衣着打扮等因素,然后人们会以此来判断对方的内在素养和个性特征。所以说,形象是人与人交往的“第一语言”,人们往往尚未开口,仅仅通过观察外在形象,便会对他人的感觉在心中形成了相对固化的轮廓。

当然,涉及具体领域,比如和陌生人搭讪时,形象塑造还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外在形象

人们虽然常常把“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的道理挂在嘴边,但是遇到自己心仪的对象或者感兴趣的人,对方的外貌还是会在自己的潜意识里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和陌生人更快地成为朋友,个人的外在形象绝对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那么,外在形象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呢?(1)发型。发型一般在短期内都是固定不变的,而且很多搭讪都是偶然发生的,所以也不可能为了一次搭讪而改变发型。其实,这种观点忽略了两个要素。其一,有些搭讪是为了某个特定的人,所以搭讪前需要精心准备一番,自然也包括发型。其二,你的发型如果是主流的,那么你搭讪主流的人成功率会更高一点;如果你的发型是非主流的,那么你搭讪非主流的人成功率会更高一点。比如,你染的是黄色的头发,搭讪染着褐红色头发的姑娘的概率就大于黑色头发的姑娘。(2)服饰。与发型相比,服饰搭配要灵活得多:你不可能一天换两次发型,但一天换三次服装还是可以做到的。所以,如果你出门前对自己要搭讪的对象有一个整体性的了解,那么该穿什么衣服也就有了相应的标准。事实上,如果是参加较为正式的社交晚宴,自然是穿正装最好;如果是见朋友,不能太正式,但也不能太休闲,得体最好;如果是和朋友去KTV唱歌,那么,随意休闲才是主流。(3)表情。应该说,表情是一个人外在形象中最引人注意的外在形象。一个人的喜、怒、哀、乐都可以通过表情来呈现,所以表情在与陌生人搭讪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有句老话叫“伸手不打笑脸人”,所以想与陌生人搭讪,微笑不仅仅是必需的,而且也是最好的招呼。你的表情越自然,越灿烂,对方的警惕性就越会相应降低。此时,即便对方不太喜欢你,也不会做出过激的行为。

2.内在形象(1)谈吐。有人认为谈吐要在搭讪深入之后才能体现,实际上只要双方一开始接触,有语言上的交流,谈吐就已经开始流露。比如最简单的打招呼,有人称呼“小姐”,有人称呼“女士”,有人称呼“美女”,这些不同称呼已经从侧面反映了一个人的谈吐。既然是内在形象,就要注重内在的提升。平时多交流,闲时多学习,谈吐自然会有所长进。(2)气质。有观点认为,人与人之间的气质差异是先天形成的,受神经系统活动过程的特性制约,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们看到一些陌生人时,会首先在心里给对方的气质进行打分。气质虽然属于内在形象,但它的外显性比较凸出。当然,一个人的气质并非固定不变,也不是不可修炼,古人所讲的“腹有诗书气自华”便是这个道理。(3)风度。提到风度,人们会很自然地联想到绅士,所以,一个人要想展现自己的风度,按照绅士的标准行动即可。和陌生人搭讪,特别是男性朋友,一定要把自己的绅士风度表现出来。不管习不习惯,是否适应,只有表现出绅士风度,才能给对方留下一个非常不错的印象。会赞美的人最受欢迎

如果这个世界上存在一种类似于万能钥匙般的说话技巧的话,非赞美莫属。赞美不仅适合用在最亲密的人身上,也适合用在陌生人之间。比如,两个抱着婴儿的母亲在小区相遇,虽然未曾谋面,但通过互相赞美对方的孩子漂亮也可以就此拉近距离,找到共同的话题。

与熟人之间的赞美不同,陌生人之间的赞美要更为谨慎,因为你对对方不了解,说出的赞美如果不符合人家的胃口,反而会让双方都陷入尴尬。赞美熟人,主要针对对方做的某件事所体现出来的品质表达相对理性的看法;而赞美陌生人,最好就一些表象性的东西发表自己相对感性的看法。

1.找到赞美的点

赞美要发自内心,也就是说要保证一定的客观性,但关键是要说到对方的心里,能达到让对方感到愉悦的目的。不同性格、年龄、性别的人,对赞美的关注点不同,比如男人喜欢他人夸赞自己的成熟,女人喜欢他人夸赞自己的长相,小孩喜欢他人夸赞自己的机灵,老人喜欢他人夸赞自己的智慧。基于此,赞美的时候就要针对不同的人,找到各自的赞美点,然后顺势扩散。以下是陌生人搭讪时常用到的赞美点。(1)漂亮。漂亮是一个比较大众化的对人整体的赞美方式,而除了赞美整体之外,还可以就对方身上某个具体的点展开,比如眼睛、嘴唇、头发等。交友网站Badoo曾经就线上如何搭讪异性展开调查,结果显示,“你的嘴唇真漂亮!”是男人在网上搭讪异性最无往不利的句子。英国行为心理学专家Jo Hemmings解释说,女人听到对其嘴唇的赞美最高兴,是因为这种比较大胆的赞美听起来更真实。事实上,除了大胆之外,当人们把对陌生人的赞美聚集在具体的某个点时,会给对方一种错觉,就是他的赞美并非空穴来风,而是仔细观察后得出的“结论”。所以,赞美陌生人,特别是某些女人的时候,应尽可能将赞美的点具体化,这样更真实,也更容易让对方接受、认可。(2)气质。气质对多数人而言都是稀缺品,但用在搭讪方面却是一个比较大众化的词语。有时候当我们遇到一个长相一般,优点不明确的人,不妨用气质来概括自己想表达的观点。即便对方自认为没有气质,也不会对你的赞美表示反感。因为气质的概念比较广泛,对方会将你的赞美视为对自己某一方面或许还未发现的优点的肯定。

如果说漂亮针对的是对方的外在美,那么气质则更侧重于一个人的内在修养。所以,对于那些有素养的人而言,被赞美有气质会比被赞美漂亮更能俘获她的心。

2.把握赞美的度

赞美他人不是拍马屁,除了赞美的点一定要真实、可靠之外,赞美的度也一定要把握好,否则会适得其反,让对方觉得你很虚伪。(1)真诚。真诚是赞美的最高境界。也就是说,你的赞美发自内心,而在赞美的过程中所用的语言以及所流露出的表情都很自然,你说得顺心,对方听得也舒心。(2)分场合。同样的赞美在不同的场合说出来会有完全不同的效果。比如,赞美对方头上的发卡很漂亮,虽然事实如此,但在会议室显然没有在吃饭闲聊的时候更能达到预期的效果。(3)不重复。如果你已经就某一个点赞美过对方,那就不要对这个点再次赞美了。如果这样做,会让对方产生反感,觉得你要么是记性不好,要么是在没话找话。要是实在不记得自己是否赞美过,那就放弃这个赞美,重新从对方身上发现亮点。(4)不夸张。合理的赞美是赞美,过度的赞美就是奉承。除非你确信对方喜欢被他人奉承,否则就不要随意夸大你的赞美。

3.遵循赞美的步骤

搭讪虽然没有烦琐的流程,但有时候为了快速与陌生人成为朋友,在使用赞美这一技巧的时候,注意赞美的步骤,说不定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所谓赞美的步骤,即说出你看到的,说出你感觉到的,说出可能发生的,俗称“三步称赞法”。(1)说出你看到的。与陌生人搭讪,因为对对方的喜好不甚了解,而又想通过赞美拉近彼此的距离,那么不妨直率一点,把你通过眼睛能够看到的东西,比如对方的发型、服饰等,赞美一番,对方一般都会很容易接受。(2)说出你感觉到的。有了短暂的接触之后,你对被搭讪者已经有了相应的了解,此时不妨大胆一点,猜猜对方的职业、性格、爱好等。当然,不是盲目地猜,也不是真猜,而是故意往好的方面猜。比如,看对方皮肤很好,可以猜测对方一定很注重健身、养生等;看对方知书达理,猜测对方平时一定很喜欢读书。往好的地方猜,即使猜错了,对方心里也会很受用;往不好的地方猜,即使猜对了,对方也会觉得尴尬。(3)说出可能发生的。有了前面的赞美做铺垫,对方基本上已经在心里对你产生了好感,所以接下来的赞美,可以以朋友的口吻给出一些建议或者鼓励。比如,你在肯德基搭讪了一个正准备下午参加面试的美女,可以非常肯定地告诉对方,下午的面试一定能过。事实上,美女肯定不会为了下午的面试没过而与你从此不相往来,反而会因为你善意的鼓励而心存感激。

除了以上几点之外,赞美的时候还应注意回避敏感话题,并婉转地避开那些显而易见的缺点,而对于很明显的优点,比如头发柔顺、眼睛很大等,多夸几句也无妨。如果想让赞美达到预期效果,可以夸得更详细、更具体一些,这样会让人听得舒服,对你的印象分自然就高了。

赞美虽然是搭讪的润滑剂,但对象不同,赞美的策略也应该有所不同。比如赞美男人的时候,最好间接一点;赞美女人的时候,最好直接一点。巧恭维,多谈令对方得意的事

恭维和赞美很相似,但他们之间依然存在着细微的差别。赞美更多的是出于纯粹的审美眼光,而恭维一般带有一定的目的性,比如讨好对方。当然,这种讨好未必就是奉承或者拍马屁。特别是在和陌生人搭讪初期,为了尽快和对方建立良好的关系,甚至成为朋友,适当恭维是不可或缺的。那么,和陌生人搭讪时究竟该怎样恭维呢?谈令对方得意之事绝对算得上明智之举。

何楠在北京国贸一家外语培训机构上班,每次中午吃饭的时候,都能看到一位穿着工作制服的女孩儿在离自己不远处吃饭。刚开始他还没有什么感觉,但时间久了,无形之中对女孩有了一种莫名的好感。有几次,他都想上前和女孩打声招呼,但女孩在吃饭的时候,眼睛从来不离开饭碗和手机。

一次周末加班,何楠照例一个人到老地方吃饭,结果发现那个女孩也在。不过,这次吃饭的人数比往常少了许多。所以,何楠下定决心一定要在今天上前去和对方打声招呼。就这样,他端着自己还没开始吃的饭来到那个女孩旁边。对方正在看手机,而何楠走到女孩对面的座位,很自然地问了一句:“请问这个位置有人吗?”

女孩抬头看了何楠一眼,微笑着回了一句:“没人,你随便坐吧。”随后,她的眼睛又回到了手机上。

何楠有点尴尬,不过他还是调整了一下自己的神态,换了个口气说道:“我经常来这个地方吃饭,而且也经常在这里看到你,不知道你对我是否有印象?”

听到这里,女孩终于放下了手机,抬头又重新审视了一下对面的这个人,说:“抱歉,因为这里每天吃饭的人很多,所以对你没有印象。”

何楠说:“哦,没关系,因为你比较特别,所以比较容易引人关注,而我太普通了。”

女孩说:“特别?我有什么特别的?”“每次吃饭的时候,你都低着头看手机,好像周围的世界对你而言都不存在似的。”“哦,这个啊!其实也不是看手机,而是在手机上背单词,因为过段时间我要被公司派遣到国外学习一段时间,还要参加一个考试,所以最近比较忙。”“被公司派遣出国学习?了不起,看来公司很重视你啊!你是做什么工作的?”“会计。”“那你一定是公司的业务骨干了?”“还行吧,反正公司涉及学习以及新人培训这一块儿,都是由我来主导的。比如前段时间国家实行的‘营改增’政策的学习,公司也是派我去的。这次去国外,主要是学习一家世界500强企业的先进管理方法,以便用到我们企业以后的改革中去。”“哦,看来你也是肩负着企业的改革重任啊!你刚才说你在背单词,正好,我是英语培训方面的老师,这是我的名片,如果有什么我能帮上忙的,一定效力。”

就这样,何楠成功地认识了这个女孩。

事实上,当何楠最开始知道这个女孩是在背单词的时候,没有急于表现自己,亮出自己英语培训老师的身份,而是先通过一番恭维,谈了一下女孩引以为荣的职业及技能。这不但满足了女孩的“虚荣心”,而且把说话的主导权暂时交给了女孩。事实上,当女孩谈起自己引以为傲的职业时,确实是滔滔不绝。这在无形之中已经默认了眼前的何楠是自己的朋友了。最后,何楠把自己的身份亮明,而且非常符合女孩的心意。因为女孩在背单词,自然对英语学习非常感兴趣,而何楠虽然是主动搭讪,但最终以帮助女孩的口吻结束,女孩还要对何楠的热情、友好表示感谢。

除了谈令对方得意之事外,有时候也可以通过一些非常主观的赞美来表达恭维,比如“很喜欢你的笑容”。这样的恭维既诚挚、恳切,又恰到好处。事实上,谁会怀疑自己笑容的魅力呢?即使你搭讪的对象有着非常悲惨的过去,只要他此时没有将其表现在脸上,也就不会对你这句话产生反感。当然,如果是在对方不经意的微笑后,这句恭维会更奏效。巧用肢体语言为搭讪加分

当人们在搭讪过程中,从对方的表情、态度、言行中获得的信息存在矛盾之处时,会根据什么标准进行判断呢?麦拉宾发现,人们根据谈话内容、言辞含义获得的信息占7%,音量、语调等听觉信息占38%,表情、动作、态度等视觉信息占55%,这便是著名的“麦拉宾法则”,也被称为“7-38-55法则”。从中我们不难发现非语言信息在双方交流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以肢体语言为例,搭讪的时候,你的动作虽然细微,但都会被对方的眼光捕捉:动作夸张了,对方会认为你轻浮;若没有肢体动作,对方又会觉得你呆板。

非语言信息为什么会在交流中扮演如此重要的角色呢?答案很多,但有一点是显而易见的,即语言都是经过思维酝酿,然后经过嘴巴发出的,也就是说,语言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假的。但相对于容易被人操纵的语言,肢体动作往往更诚实。

大学学商务英语的李扬毕业后进了一家外贸公司,从最底层员工做起,用了5年的时间,终于爬到了经理的位置。职位虽然不算太高,但对于性格偏内向的李扬而言,其间可经历了不少周折。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李扬以为只要把分内之事做好就可以了,谁知道真正开始工作之后,难住她的不是业务能力,而是与新客户打交道。

因为不善于和陌生人交谈,刚开始李扬总是让同事帮忙接待新客户,结果同事的业绩越做越火,而自己的业绩却越做越惨淡。最初,李扬怀疑自己的能力,甚至怀疑自己是否适合这份工作,甚至想换一个工作,但不轻易服输的性格还是让她决定尝试着改变自己。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李扬强迫自己与陌生顾客打交道。接触倒是接触了不少,但谈判的结果却不如人意,甚至有两位顾客中途“莫名其妙”地借故离开了。后来,李扬特意找了一个关系不错的同事陪着自己一起见顾客,一来为自己壮胆,二来也可以让同事观察一下自己,看看自己是不是在说话方面出了什么问题。结果不到半天,同事就发现了问题。原来李扬在和陌生顾客说话的时候,总是习惯性地将双手背在身后,给人的感觉就像是领导在说话,从而使对方感觉不自在。

找到问题所在之后,李扬接下来的努力就有了方向。白天在同事面前练习肢体动作,晚上回家对着镜子练,有时候周末还到图书馆看相关方面的书籍。慢慢地,李扬也总结出了一些规律,比如在搭讪前,要尽早伸出手,表现出想要和对方握手的明确意愿,从而让对方觉得你谦虚、热情,也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尴尬。

其实,了解肢体语言不仅可以矫正自己的肢体习惯而让他人愉悦,也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肢体语言来揣摩对方的心理。事实上,李扬就是这样做的。在和顾客的沟通中,如果对方焦躁不安,双手不知该放在哪里时,她一般会找个舒适的沙发让顾客坐下,并递上一杯咖啡;如果对方表情平静,双手自然放在胸前,她就会继续讲产品;如果对方双手挥舞,面部焦虑,她就会果断收尾,争取让顾客快速签单。

当然,人的肢体语言有很多,下面就来介绍一些可以轻易做到,而且非常有利于搭讪的常见肢体语言。

1.微笑

很多人认为微笑不属于肢体语言,只是面部表情。当然,这种解释也说得过去。但是,任何善意的肢体语言如果没有微笑相伴,它本身就会失色不少。微笑是向他人释放善意以及获得他人好感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有时候,在和陌生人相处的时候,即便不说话,不做任何动作,只是轻轻相视一笑,也会让双方产生如心灵感应般的好感。

2.轻抚

所谓轻抚就是用手表达自己的关心或热情。事实上,传统习俗中长辈通常用轻抚来表达对晚辈的关心和爱护。不过,因为涉及身体接触,所以在轻抚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对象。比如对同龄但关系不亲近的异性以及生意伙伴,这种动作还是慎用。轻抚用到位了,会被视为亲切;但若用不到位,则会被视为轻浮。

3.手势

手是人身上最为灵活的部位,它可以做出各种各样的动作,甚至用手势可以表达出一套完整、流利的语言,比如盲人之间交流所用的手语。有时候,通过手势表达出来的信息会比语言更有力。所以,在搭讪的过程中,利用好手势的各种微妙作用,或许会对搭讪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快速记住对方的名字

卡耐基曾说:“任何语言中,最甜美的声音就是听到自己的名字。”不管是初次搭讪,还是和许久未见且仅有一面之交的朋友再次相逢,能够记住并快速说出对方名字的人,都会更受欢迎。当然,对方之所以会对你抱有好感,并非佩服你的记忆力好,而是因为你记住了他们的名字,从而让他们感觉自己很特别并受重视。特别是在初次搭讪的时候,快速记住对方的名字可以让对方知道,你在很认真地听他讲话,而且当你很自然地喊出对方名字的时候,也会帮你拉近与对方之间的距离。

一般情况下,快速记住对方的名字,需要注意以下五个要点。

1.集中注意力听对方做自我介绍

当他人在做自我介绍的时候,一定要保持全神贯注的神情,并微笑着用眼神和对方做交流,这样他就会觉得自己的名字对你来说很重要,所以在介绍的时候会更仔细,也会方便你的记忆。

2.听对方做自我介绍时,不要考虑自己该说什么

很多人在搭讪的时候,有个不好的习惯,即感觉对方的自我介绍不是很重要,总想趁着对方做自我介绍的间隙,悄悄准备自己接下来该说什么。事实上,这种投机的做法有时候会适得其反。比如对方在介绍自己的时候,明明说了自己老家是山西大同的,结果在接下来聊天的过程中你冷不防地来了一句:“对了,你老家是哪里的?”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是你自己遇到这样的倾听者,心里该做何感想?

除了不考虑自己该说什么之外,还要认真听对方的自我介绍,因为你们接下来的谈话内容完全可以通过各自的介绍向外延伸。如果对方在介绍的时候,某个音没有发准确,或者对方名字里的某个字你不确定,那么就果断提出疑问,可以说:“抱歉,你刚才说得太快了,我没听清楚,麻烦你再说一遍。”

3.大声重复对方的名字

即便对方已经把自己的名字介绍清楚了,但是听完对方的自我介绍之后,最好把对方的名字重复一遍。这样做一般会有两个好处:一方面,可以通过你的重复向对方求证,看是否准确;另一方面,说出对方的名字,就意味着你们已经算是认识了,那么接下来的谈话就不再是陌生人之间的沟通,而是朋友之间的交流。除了嘴巴重复之外,最好也在心里默念几遍,因为重复是保持记忆的关键。

4.想想认识的人中是否有重名或者名字很相似的人

听完对方的自我介绍之后,可以顺带想一下自己已经认识的人中是否有和对方重名或者发音相似的。比如你的一个朋友叫王凤娟,而对方叫刘凤娟,那么不妨将这两个人的形象放在一起,这样也有利于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