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治疗颈椎病(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6 09:17:23

点击下载

作者:王海泉,黄慧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自我治疗颈椎病

自我治疗颈椎病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自我治疗颈椎病作者:王海泉,黄慧排版:辛萌哒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09-01ISBN:9787513210669本书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第一章概述什么是颈椎病

人到中年,奋斗了大半辈子,正是事业有成,该好好创造生活、享受生活的时候,可是有一些人却开始出现头、颈、肩及手臂麻木不适,慢慢出现颈背部疼痛、上肢麻木无力,甚至下肢乏力、行走困难、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视力下降、心动过速、耳鸣、耳聋等症状。到医院检查以后才知道,原来是颈椎病在作怪。图 1-1一、颈椎病概况

颈椎病是一种综合症状,又称颈椎综合征,是以颈椎退行性病理变化为基础的一种疾病。确切地说,颈椎病是颈椎椎间盘、骨关节、软骨、韧带、肌肉、筋膜等所发生的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改变,刺激或压迫了周围的脊髓、神经、血管等组织,由此产生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的综合证候群。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它常见于中老年人,好发于40~60岁之间的成人,男性多于女性。随着社会进步,人均寿命的延长,发病率也逐年增加。50岁的人群中约25%的人患过或正患此病,而60岁的人群中约50%发病。

开心一乐

一日,丈夫脖子疼,妻子甚为关切,问:“亲爱的,你怎么啦?”

丈夫说:“还不是因为你嘛。”

妻子说:“为什么?”

丈夫笑笑说:“都是我每天低头看你看的呀,你那么矮,看得我都得颈椎病啦。”

颈椎病的高发病率主要是由颈椎特定的位置与解剖结构造成的:颈椎起到连接头部与胸部、上肢的作用,其灵活性最大,活动频率最高,相对于其他脊椎骨而言负重较大。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颈椎不断承受着各种负荷、劳损甚至外伤,很容易发生退行性变化,从30岁左右颈椎间盘就开始逐渐退化,含水量减少,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加重,且诱发颈椎其他组织的退行性改变。从生物力学的角度来看,颈5/6、6/7椎间盘受力最大,颈椎病也最容易在这些部位发生。颈椎位于脊柱的最上段,共有7个,除第1节寰椎和第2节枢椎之间无椎间盘外,其余颈椎之间共有椎间盘6个。颈椎的前方有颈动脉、气管、食管、喉等重要器官,周围有肌肉等组织包绕,起到连接头颅与躯干的作用。颈椎的活动度和活动频率最高,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都很复杂,容易引起外伤和劳损,导致颈椎病。二、颈椎的解剖与生理曲度

1.解剖

颈椎由椎体、椎弓、横突、上下关节突和棘突等组成,椎体的后缘与椎弓共同组成椎孔,各个椎孔相连构成椎管(图1-2)。椎体上面的两侧有突起,称为钩突(图1-3),钩突与上一椎体的下缘构成钩椎关节。此关节能防止椎间盘向侧后方突出,但退变增生时增生的骨刺可能影响位于其侧方的椎动脉的血液循环,也可能压迫位于其后方的神经根。相邻两个椎体的上下关节突相连构成关节突关节,其间的空间就是椎间孔,有脊神经根和伴行血管通过,在退变增生时椎间孔容易变小,神经根受到压迫时就会产生上肢疼痛、麻木等症状。颈椎的横突上有横突孔,内有椎动脉通过,当横突退变增生时也可影响椎动脉对大脑的供血功能,产生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颈椎各椎骨之间自第2节以下都有椎间盘,椎间盘的主要功能是减轻和缓冲外力对脊柱、头颅的震荡,增加运动幅度。颈椎椎间盘由纤维环和髓核组成,前厚后薄,从而使颈椎具有向前的曲度。当椎间盘发生退变突出时可能压迫脊髓或神经根产生肢体疼痛麻木等症状。图 1-2图 1-3图 1-4

2.生理曲度

颈椎存在一定的生理弯曲。人体在端坐或站立时从侧方看,颈部似乎是直的,但其内的颈椎并不是直的,而是在其中段有一向前突出的弧度,这一弧形的突起,在医学上称为颈椎的生理曲度。颈椎生理曲度的形成是由于颈椎间盘前厚后薄造成的,这是人体生理的需要,可以增加颈椎的弹性,起到一定的缓冲震荡的作用,防止大脑的损伤。同时,也是颈部脊髓、神经、血管等重要器官正常生理活动的需要。颈椎生理曲度的改变,可引起相应的病理变化。如果颈椎的生理曲度变直、生理前凸消失,往往说明颈椎的椎体、肌肉、神经等发生了异常的改变。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是一种病理表现,也是一种人体的保护性反应,其主要的原因有:(1)急性颈部肌肉扭伤:由于肌肉的疼痛、痉挛,肌肉牵拉颈椎椎体,致使颈椎生理曲度变直。(2)颈肩部肌纤维组织炎:由于长期坐姿不良、受凉等原因,可引起颈肩部肌纤维组织炎,使肌肉由于疼痛而痉挛。关节囊、韧带及小关节的炎症引起的疼痛,也可反射性地使相关的颈部肌肉痉挛,以保护受累关节,颈部肌肉的痉挛可使颈椎生理曲度变直。(3)根性颈椎病:在急性期由于受累的小关节呈急性炎症表现,关节骨膜及关节囊肿胀,邻近的神经根受激惹,患者多有颈肩部肌群紧张,活动明显受限,从而引起颈椎生理曲度变直。(4)颈椎的病变:如颈椎的肿瘤、结核、化脓性感染等均可引起颈部疼痛、肌肉痉挛、颈椎活动受限及生理曲度变直。(5)强直性脊柱炎:晚期可引起颈椎僵硬强直。三、颈椎病高危人群

颈椎病在人群中具有一定的高发性、易发性。中老年人易患,是由于伴随着年龄的增长,颈椎长期的慢性劳损会引起椎间盘变性、弹性减弱,椎体边缘骨刺形成,小关节紊乱,韧带增厚、钙化等一系列退行性病理改变。易患颈椎病的人群有以下几种:

从职业上讲,长期低头伏案工作者或头颈常向某一方向转动者易患颈椎病。这些职业包括办公室工作人员、司机、会计、刺绣女工、长期观看显微镜者、计算机操作人员等。这些工作看起来并不是太累,但由于特殊的工作姿势,长期低头,造成颈后肌群、韧带等组织劳损,颈椎间盘长期受一个方向的压力,头颈常偏于一侧引起颈椎局部的劳损。因此从事这些职业的人员颈椎病的发病率较高。图 1-5

短信一则“文明病”——鼠标手、网球肘、会计的脖子(颈椎病)、司机的腰(腰椎病)。图 1-6

从睡眠姿势上讲,由于人的一生中大约有1/4~1/3时间是在床上度过的,当枕头过高、过低或枕头的枕芯材料不当,不良睡眠姿势持续时间较长,睡眠中又不能及时调整,易造成颈椎椎旁的肌肉、韧带和小关节平衡失调,张力大的一侧易疲劳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劳损。喜欢卧高枕者经常躺着看书、看电视,头部长久单一姿势等日常生活中不良姿势过多的人,都易发生颈椎病。

有头部外伤史的患者易患颈椎病。由于交通事故、运动性损伤等导致的颈椎损伤,往往诱发颈椎病的发生。外伤后的颈椎病以年轻人较为多见,如体育活动中的前滚翻运动、车祸中的撞击、头颈部着地的摔伤等可能没有骨折,但颈椎的过伸、过屈往往会导致椎间盘、韧带、肌肉的损伤而发病。

有颈椎先天性发育畸形者,如先天性椎管狭窄、先天性椎体融合、颈肋和第7颈椎横突肥大等,都可能影响颈椎的正常生理活动而易患颈椎病。由于颈椎4、5、6的前方就是咽喉部,所以咽喉部的慢性炎症也可能成为诱发颈椎病症状的原因。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一旦患了这种病,有些人非常着急,担心病情会逐渐加重,总希望找到一下子除根的“灵丹妙药”。其实,颈椎病虽有一定的危害性,但一般不会直接威胁到人们的生命。患了颈椎病后,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接受正规治疗,只要治疗得当,大部分患者在非手术治疗下可以好转甚至痊愈。从疾病的性质来看,颈椎病属于慢性病,时发时止,时轻时重,不要期望一两次就能痊愈,一定要长期坚持观察,长期治疗。颈椎病的病因病理一、颈椎病的病因

颈椎病发病原因多种多样,在发病过程中影响因素很多,病理过程也很复杂,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机体的衰老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逐渐走向衰老,老年人的躯体、内脏、形态、功能都将逐步出现衰老退化的现象。颈椎同样也会产生各种退行性变,其中椎间盘的退行性变化是颈椎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最根本的原因,椎体、小关节及韧带的退变也有重要的作用。图 1-7

2.慢性劳损

颈椎病和慢性劳损有着直接的关系,各种超过正常活动范围的活动或超过正常承受能力的长时间的活动都是颈椎病发病的诱因。如枕头的高低不合适,长期从事低头刺绣、缝纫、书写、绘画、化验等工作者,长期仰头或歪头工作的。这些习惯动作在青少年期可以导致斜颈、脊柱侧弯,成人早期往往表现为反复落枕,可以引起关节韧带的疲劳,从而使韧带紧张或者关节囊松弛,造成椎体失稳。颈椎的生理曲度改变,椎间盘退变可导致纤维环纤维变粗、变脆,引起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从而导致各种颈椎病的发生。

3.外伤

有较多的颈椎病患者,尤其是年轻人在询问病史时,一般都可发现患者曾有过不同程度的头颈部外伤史。有人曾调查过数千名颈椎病患者,发现具有明显头颈部外伤史的超过一半。图 1-8

显然,头颈部的外伤与颈椎病的发生和发展有相当密切的关系。头颈部的外伤除了可能造成骨折、脱位、脊髓损伤甚至四肢瘫痪等较为严重的损伤外,尚可造成急性髓核突出、前纵韧带损伤,或由于颈椎局部肌肉、韧带、椎间盘损伤造成的颈椎椎体不稳等病理性损伤。在这些损伤的痊愈过程中,由于血肿、炎性渗出物的纤维化、机化,或是骨折后骨痂的形成,都可在不同程度上导致椎间盘弹性降低、间隙变窄,颈椎小关节,尤其是钩椎关节、后关节等处骨质增生,黄韧带、后纵韧带、颈夹肌等支持组织也可退变、增生、钙化,甚至可形成永久性的椎间孔狭窄、椎管狭窄。这些外伤后的退行性改变可刺激、压迫相邻的脊髓、神经根和椎动脉,从而产生颈椎病的临床症状。头颈部外伤可由许多原因引起,随着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交通意外一般为首发因素。除了车祸所致颈椎骨折外,高速行驶的车辆突然刹车可造成“挥鞭样”颈部软组织、脊髓损伤。体育活动和军事训练中因过大负荷或不适当活动也可导致颈椎损伤,如足球运动中的头顶球、游泳中的跳水等,均可加重颈椎负荷而致损伤。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注意头颈部的防护是极为必要的。例如,机动车高速行驶时要系好安全带,不要打瞌睡,因为打瞌睡时由于没有防备,一旦突然刹车会使头部剧烈晃动而损伤颈椎。这一类型的损伤很可能在X线片上没有变化,但患者的感觉往往较重,容易误诊,应仔细回忆或询问病史,争取尽快诊断和治疗。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逐渐走向衰老,在颈椎骨质退行性变、椎体失稳的基础上,头颈部外伤容易诱发颈椎病的发生与复发。在Robinson等报道的56例病例中,38例均有外伤史,其中10例是外力直接打击头部或颈部,28例是间接暴力影响颈部,比如臀部被直接碰撞、交通意外、运动时不小心跌倒时臀部着地等,引起颈椎过伸或过屈的损伤。有时候,不得当的推拿按摩和牵引,还有外科手术时麻醉或是抢救休克患者时过度扭曲颈椎,也会损伤颈椎,这就是所谓的医源性因素。患者往往在轻微外伤后突然发病,而且症状往往较重,合并骨折、脱位者治疗时应当特别注意。图 1-9

4.咽喉部炎症

咽喉部的后方就是颈椎4~6节,颈椎4~6节是活动度最大、最容易发病的节段。大量临床病例表明,当咽喉部或颈部有急性或慢性炎症时,如扁桃体发炎、颈淋巴结炎、乳突炎等,尤其是吸烟多的患者,因周围组织的炎性水肿、渗出很容易直接刺激附近的肌肉和韧带,或者通过淋巴系统使炎症扩散,导致肌肉张力下降,韧带松弛,颈椎椎节内外的平衡失调,从而破坏了椎体间的稳定,诱发颈椎病,或使病情加重。图 1-10

5.椎管狭窄

有先天性和继发性之分。据统计以40岁以上的患者居多,这是因为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椎间盘退变,椎体增生,椎间隙变窄,这些因素都会使颈椎椎管直接或者间接变窄,这就属于继发性椎管狭窄。颈椎椎管狭窄者由于脊髓在椎管内的活动度较小,一旦发生颈椎增生,就容易出现脊髓受压症状,发生颈椎病。

6.颈椎的先天性畸形

各种先天性发育畸形,如先天性椎体融合、颅底凹陷等,都破坏了颈椎的正常生理结构及功能,容易诱发颈椎病。

7.代谢因素

由于各种原因所造成人体代谢失常者,特别是钙、磷和激素分泌失调者,往往容易发生颈椎病。

8.精神因素

从临床实践中发现,焦虑情绪往往能使颈椎病加重。颈椎病发作或加重时,患者的情绪也容易波动。

9.不适当的体育锻炼

保护不好或准备不充分的活动如倒立、翻跟头等可能损伤颈椎,导致颈椎病。

以上就是颈椎病的主要病因,充分了解以后,就可以有目的地预防颈椎病的发生。图 1-11二、颈椎病的病理

颈椎病是一种慢性退变性疾病,它的病理改变也是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发展、形成的,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病理生理和病理解剖变化过程。退变的椎间盘、骨刺累及周围组织,如刺激纤维环上的窦椎神经,向外挤压神经根,向后压迫脊髓,侧方刺激椎动脉而产生一系列继发性病理改变。智慧人生

我们无法改变人生,但可以改变人生观;我们无法改变环境,但可以改变心境;我们无法调整环境来完全适应自己的生活,但可以调整态度来适应一切的环境。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改变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控制自己;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利用今天;你不会样样顺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力。

1.椎间盘的退变

作为一般性规律,首先发生的主要病理变化是椎间盘的退变。我们已经知道了椎间盘是由纤维软骨环、髓核和软骨板组成。正常的椎间盘含水量很高,富有弹性。随着年龄的增大,水分逐渐减少,失去弹性和韧性,而使椎间关节由原来的饱满与稳定状态变成松动状态,颈椎间不稳。颈椎受到劳损或外伤,椎间盘组织可发生退行性病变,而在临床上较明显的病理改变多发生于成年期。当颈部前屈或后伸时,椎体前后错动,变性的椎间盘向四周隆凸,甚至突出或脱出。慢性劳损、外伤和炎症等因素促发了纤维环的变性,周围的主要韧带也随之出现退行性改变。椎间关节松动、失稳,椎间隙变窄、内压升高和分布不均匀,易使髓核向四周移位,在后纵韧带薄弱的条件下,易突出于后方而形成髓核突出;若中央有裂隙,则可使髓核组织进入椎管,形成脱出。伴随上述病理改变的延续是骨刺的形成,骨刺来源于韧带、椎间隙血肿的机化、钙化。颈椎间盘受到压迫性外力,变性的椎间盘膨出,使附着于椎体缘的骨膜及韧带掀起、出血、血肿机化、骨化而形成骨质增生,反复多次即逐渐形成骨刺,并于X线片上显示典型骨赘。早发部位多见于两侧钩突和椎体后上缘的钩椎关节缘,后期则见于每个椎骨骨缘。血肿若渗入后纵韧带下,可形成后纵韧带骨化,导致脊髓受压引起一系列症状。作为机体的防御机能,骨刺虽不是生理性产物,但在稳定椎间关节、消退局部炎症反应上有一定意义。由于生物力学的特点,一般骨刺以颈椎5/6居多,其次为颈椎4/5、颈椎6/7。增生的骨刺可刺激或压迫神经根、椎动脉、脊髓等。椎体前缘骨刺除极少数影响吞咽及使食管产生相应症状外,较少有临床意义。骨刺的形成是颈椎退变进入难以逆转的时期的标志。

2.继发病理改变

由于髓核的突出或脱出及骨刺的形成,进一步产生一些继发性的病理改变,主要有以下几点:(1)后缘骨刺或钩椎关节骨刺从前方侵占椎间孔的出口,引起脊神经根早期出现水肿、肿胀、渗出等反应性炎症,随后可逐渐出现纤维化,甚至变性,椎间盘变性,纤维环上窦椎神经受到压力刺激,反射到神经后支,在临床上产生颈肩部疼痛麻木为主的症状。变性颈椎间盘向后外侧突出,椎体后缘骨赘,钩椎关节增生致椎间孔变窄,均可刺激或压迫神经根引起神经根拉长而缺血、缺氧,出现神经根性感觉改变及肌肉痛。(2)椎体后方骨刺,向后隆起的纤维环,后纵韧带以及周围组织的水肿、纤维化、软骨化和钙化等均可造成颈神经和颈部脊髓受压,颈椎间盘变性突出和骨赘向后压迫脊髓,局部血管缺血、缺氧而引起神经症状。颈椎屈曲时,脊髓被拉紧,前后径变短、变薄,神经根和齿状韧带均拉紧,比伸直位时严重。而受损的神经组织依次为灰质、锥体侧束、脊髓丘脑束和后束。早期脊髓发生血液循环障碍,减压后脊髓尚可恢复;若突出物很大或前后压迫太久,则脊髓功能难于恢复。根据压力强度和持续时间而相应发生变性、软化、纤维化等改变,产生一侧或双侧椎体束症状。图 1-12

美词共赏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3)当颈6以上有向侧方增生的骨刺时,累及椎动脉的病理改变主要为机械性压迫与刺激引起椎动脉痉挛和血管腔狭窄,导致颅内供血不足的系列症状。当椎间盘退变狭窄时,钩椎关节受挤压而向外增生,使椎动脉受压或受刺激痉挛或扭曲产生症状。上关节突增生或前移可刺激或压迫椎动脉;神经根在椎动脉后方,颈部后伸时可压迫脊神经,椎动脉本身亦可被颈神经压迫;头部向一侧做幅度较大的旋转时,对侧椎动脉在寰枢椎关节突关节后外侧部受到牵扯导致血流受阻;退变间盘及骨赘可刺激椎动脉周围的椎动脉丛,引起椎动脉痉挛,导致前庭系缺血性功能紊乱。(4)患部邻近组织可发生如后方小关节早期松动、移位、增生,周围韧带松弛、变性、硬化及钙化等随病程发展而加剧的病理改变。(5)颈交感神经干位于颈血管鞘的后方,颈椎横突与颈长肌的浅面和颈深筋膜深层的深面。一般有颈上、中、下3个神经节。颈交感神经节的节后纤维随颈神经的前支而分布,其末梢可分布至咽部、心脏、头颈、臂动脉;至颈内动脉的纤维又分支到眼后部扩瞳肌、上睑平滑肌及内耳;交通支的分支又发出脊髓脑膜返回神经,离开总干之后,又重新进入椎间孔分布于硬膜囊、后纵韧带和颈部小关节和关节囊。当颈段硬膜囊、后纵韧带、小关节、颈神经根等受到压迫或创伤反应性炎症时,可刺激交感神经而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6)食道受压:骨赘向前方突出,尽管此处空间较大,但如果生长过大,也可刺激与压迫食道而引起吞咽困难。颈椎病的诊断与分类

颈椎病的诊断标准很简单,只有以下两条:临床表现与X线片所见均符合颈椎病者,可以确诊。具有典型颈椎病的临床表现,而X线片上尚未有异常变化者,应在排除其他疾患的前提下,诊断为颈椎病。图 1-13一、颈椎病的一般检查

1.望诊

望诊包括望神色和望形态。颈部严重创伤或者颈局部有急性炎症的患者一般都表情痛苦,神色也很差。而那些被颈椎病困扰了多年的患者,一般都神情疲惫,一看就是深受颈椎病之苦。如果是颈部受了重伤,颈髓损伤的患者,就可能会昏迷。若是脑干损伤的患者,多见颈项后仰,角弓反张;颈椎后凸多见颈椎骨折脱位或颈椎结核。颈椎结核时应注意有无寒性脓疡,低位颈椎结核时脓疡见于颈旁,高位者可见于咽后壁。颈短且两侧皮肤宽松,颈部长度与宽度的比例失去协调,多见于先天性短颈畸形;单侧肌肉痉挛可见痉挛性斜颈;双侧颈项肌肉痉挛,应注意是不是破伤风的早期,要及时治疗。

2.触诊

对于颈椎病患者,可以进行触诊。触诊可采用单手拇指触诊或双手拇指触诊法,以便检查棘突位置、颈椎椎间隙大小的变化,以及局部压痛点和有没有放射痛。颈椎棘突间如果可以触到结节状硬块或条索状的东西,可能是项韧带钙化;颈部扭伤的患者,在棘间韧带、项肌或斜方肌边缘有压痛;颈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压痛点多在患侧的下部颈椎椎旁以及肩胛骨内上角处,且向患侧上肢放射。如果有颈椎骨折、结核,压痛点在棘突。图 1-14

3.运动检查

颈椎病的检查还有颈椎的运动检查,检查的时候需要固定患者的双肩,使身体不参与运动。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正常颈椎的运动范围:正常颈椎向前屈时,下巴可触到自己的胸膛;向后伸时双眼可直视上空,鼻尖和额部可以在同一水平面上,颈部后面的皮肤皱襞可以靠近头枕部的枕骨结节部;旋转的时候可使下巴碰到自己的肩部并且可以看到侧方;侧向屈颈时可使耳接近肩部。如果以人直立,视线呈水平为中立位,颈椎段正常活动范围应为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左右旋转均为45°。寰枕关节和寰枢关节的功能最重要,如果有病变或相对固定时,可使颈部的旋转及伸屈功能丧失50%左右。颈椎结核可使屈伸及侧屈均受限,椎间盘突出症则一般患侧屈曲及后伸受限。颈椎骨关节病,可在运动中,特别是旋转时有摩擦感及摩擦音。

4.神经系统检查(1)检查上肢的触觉、痛觉、温度觉、肱二头肌腱和肱三头肌腱的腱反射和病理反射,并与另一侧相比较。(2)对比两侧上肢肌力及肌张力。一般来说,患侧的肌力要低于健康的一侧。(3)必要的时候,还需要检查下肢,以达到鉴别诊断的目的。(4)颈部脊髓损伤时,可以出现以下的体征:

①第4颈髓节段平面损伤时,可以出现膈肌、肋间肌麻痹,自主呼吸困难。

②第5颈髓节段平面损伤时,可以出现全上肢自主运动功能丧失。

③第6颈髓节段平面损伤时,能屈肘,但不能伸肘、伸腕、屈腕及手指。

④第7颈髓节段平面损伤时,能伸肘、伸腕,不能屈腕、屈指和对掌。

⑤第8颈髓节段平面损伤时,能屈腕,但不能屈环指、小指。

⑥颈交感神经受到阻断,出现霍纳(Horner)综合征,上眼睑下垂及瞳孔缩小,同侧颜面部出汗减少。

这些都是因为颈髓损伤以后,相应神经所支配的皮肤、肌肉失去支配所致。

5.循环系统检查

颈椎病还可以导致血液循环出现障碍,可以通过相应的检查来确定。(1)对比两手及前臂的皮肤颜色、温度,按压指甲后放开,查看指甲颜色恢复正常的时间,以检查指端毛细血管充盈时间。温度可以用检查者的中指中节背面皮肤接触患者皮肤来感知,最好能应用温度计测量记录数值,以便对比观察。(2)在不同体位用不同方式,对比两侧桡动脉搏动有无障碍,以判断锁骨下动脉是否受挤压,或用一些仪器来测量,如用脉搏波描记仪对比两侧动脉波形及波幅,或用多普勒测速仪对比两侧肱、桡动脉的血流速度。

开心一乐

剥洋葱

大明刚刚结婚不久。某晚,老婆正在厨房忙着做晚餐,大明为了体贴老婆,想帮老婆做点家事。于是就对老婆说:“亲爱的,我能帮忙什么吗?”

老婆说:“看你笨手笨脚的,找点简单的,就剥洋葱好了。”

大明想这个再简单不过了。不过刚剥不久,大明就被呛得一把鼻涕一把泪。心想,这可不是那么简单,只有打电话向妈妈请教。

妈说:“这很容易嘛,你在水中剥不就得了。”大明于是按着老妈的方法,完成了老婆的任务,开心得不得了。

隔天,大明打电话向老妈说:“老妈,你的方法真不赖,不过就是要时常换气,好累人喔。”

6.奎氏试验

奎氏试验是指一种测定有脊髓症状的颈椎病患者的蛛网膜下腔有无梗阻及梗阻程度,以及明确脊髓是否受压及受压程度的检查方法。它有以下的临床意义:(1)蛛网膜下腔完全梗阻时,脑脊液压力在颈静脉加压至60mmHg(8.00kPa)时无改变。(2)蛛网膜下腔部分梗阻时,脑脊液压力在颈静脉加压及除压后上升及下降均缓慢,有时呈跳跃状,或上升较快下降慢,或不能下降至初压水平,按其上升、下降的程度及速度可区别是轻度还是严重部分梗阻。(3)蛛网膜下腔无梗阻时,脑脊液应在颈静脉加压15秒左右顺利上升到最高点,降压后15秒左右降压至初压水平,加压60mmHg(8.00kPa)时可升高到500mmHg(68.6kPa)或更高。

开心一乐

检查身体

某君住院,第一天为他检查的是眼科医生,第二天是喉科医生,第三天是呼吸科医生,第四天是消化科医生。第五天进病房的是一个带着铁桶、布片和刷子的人。这位患者惶惶不安地问:“今天还要检查什么?”

这人愣了一下,然后笑着说:“不,我是来抹玻璃窗的。”

奎氏试验操作方法:有助手两人,一人给颈部加压,一人记录。先将患者颈部用血压表气囊缠好,然后进行腰穿,穿刺成功后接上压力表,先测初压,然后助手先用手压患者腹部15秒钟,看脑脊液压力是否顺利上升和下降,再做头屈位及头仰位检查。此刻若穿刺针通畅,急速将血压表充气至20mmHg(2.67kPa),并维持此水平,每5秒钟报告一次脑压,至最高点不再上升为止。有严重梗阻者维持30秒钟即可。再将血压表内的空气急速放出,仍每5秒钟报告脑压一次,至读数不再下降为止。以后再依同法分别加压至40mmHg(5.33kPa)、60mmHg(8.00kPa),将记录结果绘成3个曲线图。值得注意的是,本试验对老年人应慎用,不列为首选。

7.手法检查

颈椎病的诊断,也需要一些手法检查,常用的手法检查一般包括以下的内容:(1)椎间孔挤压试验:患者端坐,医生以左手放在患者的头部,右手握拳轻轻叩击左手,以造成椎间孔突然缩小,使神经根受刺激出现根性疼痛或麻木者为阳性,症状无改变者为阴性。(2)神经根紧张试验:患者端坐,头转向健侧,医生一手固定患者头部,另一手向下压患侧肩部,使颈丛和臂丛神经处于突然紧张状态,如果出现明显放射痛或麻木的为阳性。还有另外一种检查方法称为臂丛牵拉试验,方法是医生一手固定患者头部,另一手紧握患者前臂或手腕,两手向反方向用力,如果出现前述症状者为阳性。(3)前斜角肌揉压试验:在锁骨上窝内1/3和外1/3之间的部位用拇指轻轻揉压,如果可以产生上肢、胸前放射痛及麻木为阳性,反之为阴性。(4)举手过顶试验:患者端坐位,医生站在患者的对面,手扪患者的桡动脉,举患者的手超过他的头,如动脉搏动立即消失者为阳性。(5)仰头转顶试验:患者可站可坐,医生双手从左右两方固定患者头部,令其快速仰头转顶,如出现明显的头晕、恶心、呕吐或倾倒者为阳性。(6)低头、仰头试验:患者取坐位或站位,做最大限度的低头或仰头动作,如在1分钟内出现肩臂痛、麻木或头晕、耳鸣、视雾、站立不稳或下肢无力、发麻等即为阳性。二、颈椎病的影像学检查

颈椎病的临床诊断,需要一些影像检查,主要的有X线检查、造影检查、体层摄影检查(CT)、磁共振显像(MRI),下面我们一一作简单的介绍。

1.X线检查

X线检查是一项重要的辅助检查。对于颈椎病,正位片可显示双侧钩椎关节及其间隙,可观察双侧椎板宽度是否对称,棘突位置是否有移动;颈1~2开口位片,可观察枢椎齿状突的形态,齿状突和侧方关节的间距,以及侧方关节的间隙是否有倾斜或其他异常改变。侧位片可观察椎体排列、关节突关节位置的微细改变及棘突的位移等,尤其可较准确地测量椎管前后径,此外可观察颈椎的生理曲度的改变;斜位片主要观察椎间孔的形态及钩椎关节部骨质增生的程度;颈椎有旋转移位时,可见到患椎的上关节突向前上方移位,使椎间孔横径变小。功能位检查即投照颈椎过伸过屈体位的侧位片,可显示颈椎由于失稳引起的移位。(1)正位片可以表现为以下情况:

①患椎有旋转移位时,两侧钩椎关节的关节间隙不对称。

②正常颈椎2~7棘突在正中部相连成一直线,两侧椎板边缘至棘突中线的距离大致相等。患椎旋转移位后,棘突中部偏向移位一侧,该侧椎板横径较窄,对侧增宽。

③患椎前倾移位时,患椎棘突与上椎棘突之间距变窄,与下椎棘突之间距增宽;患椎后仰移位时,移位椎棘突与上、下椎棘突之间距与前倾移位时相反。开心一乐

这是什么

年轻的女教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苹果后,对孩子们问道:“孩子们,这是什么?”“屁股!”孩子们齐声答道。

女教师哭着跑出教室,并把状告到校长那里:“真是,孩子们嘲笑人。”校长来到教室里:“你们为什么把老师气哭了?啊!而且还在黑板上画了个屁股!”(2)侧位片可以表现为以下情况:

①患椎有移位时椎体的变化:患椎椎体前倾移位时,与下一颈椎椎体形成凸向后方的成角变形,成角以上的颈椎常变直;患椎向后移位时,可超过下一椎体后缘2~4mm,如旋转移位角度较大,椎体后缘可呈“双边”。

②患椎有移位时关节突的变化:患椎有旋转性或前倾、后仰移位时,患椎和上一颈椎所组成的关节突关节间隙不平衡,如前宽后窄、前窄后宽或模糊不清。患椎旋转移位时,关节突后缘呈现“双边”,旋转移位的上关节突突入上一椎体后缘,另一侧上关节突在其后方。患椎向一侧倾斜时,关节突后、上缘呈“双边”。

③患椎有移位时棘突的变化:患椎旋转移位时,棘突向上、下方轻度移动,即相邻上、下棘突间距不等,患椎前倾时,相邻棘突间距上窄下宽,后仰时上宽下窄。患椎棘突后方可见到韧带钙化阴影,说明此部软组织曾有外伤;患椎棘突下方有时可见到大小不等、不整齐的小骨块阴影,这是由于附着于棘突部的软组织损伤后出血、钙化所致。(3)斜位片:斜位片可清晰地显示颈椎各椎间孔的形态及病理改变。正常的椎间孔呈光滑的卵圆形,患椎有旋转移位时,上关节突移向前、上方,椎间孔的正常卵圆形将发生改变。(4)功能位片:功能位片就是为患者投照颈椎过伸、过屈侧位片,可以显示患椎由于失稳引起的移位,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寰椎横韧带损伤的病例在前屈位摄片,可见寰椎前移,寰齿间距增大,寰椎椎管前后径减小。上颈椎有先天性畸形的患者,如枢椎齿状突发育不全,前屈位时寰椎前移的程度常比较严重。

2.造影检查

相对于X线检查,造影检查是目前比较少用的特殊检查,可能有一部分人对其不够了解,但对确定颈椎病病变部位有着重要意义。较常用的有椎间盘髄核造影、脊髓碘油造影、椎动脉造影。(1)颈椎间盘髓核造影:正常颈椎间盘注射入60%醋碘苯酸钠溶液时阻力较大,总量不大于0.1ml。但是当椎间盘发生破裂或有退行性改变时注药阻力很小,可容纳0.3ml以上。正常髓核显影为椭圆形,病变者则表现为不规则形。这对于了解椎间盘是否有病变及明确定位有着重要意义。

开心一乐

有感觉

有位患者到医院看病。

大夫详细询问其病情后,对他说:“请躺下,让我检查检查。”

大夫在患者的腹部按压了几下,问:“有感觉吗?”

患者:“有!”

大夫:“什么感觉?”

患者:“有人在按我的肚皮。”(2)脊髓碘油造影:患者卧于可翻转放射检查台上,经腰椎穿刺后向蛛网膜下腔注入碘油3~8ml。调整检查台,使患者头低脚高,或仰卧(可观察脊髓后方受压情况),或俯卧(可观察脊髓前侧受压情况)。通过透视,可见油柱呈带状向头端移行,至胸1~2椎体时油柱稍受阻并加宽。此时加大倾斜度,油柱继续上移,接近脊髓受压部位时,流速变慢。到受压部位时,可见碘油在平段一侧上呈“L”形,或者在平段的两侧上行呈“L”形。完全梗阻者,即使加大倾斜度,其影像亦无改变。碘油经颈椎达颅内后,改头高脚低位,由上向下观察,了解梗阻的上界及节段数。如果是完全梗阻,则应加做脑池穿刺,注入碘油进行下行造影,确定梗阻的上界,这对于多发颈椎病变的彻底治疗有重要参考价值。碘油的吸收很慢,停留在蛛网膜下腔数月乃至数年。但是注药后的副作用很少,约1~2天后可能出现轻度反应,如头晕、低热、下腰部发沉、尾椎或下肢发坠感等,经1周左右,可逐步恢复正常。(3)椎动脉造影:椎动脉造影对于了解椎动脉型颈椎病椎动脉的形态学改变及其与颈部活动的关系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常用的方法有:

①动脉穿刺法:即从肱动脉、腋动脉、锁骨下动脉以及椎动脉进行穿刺造影。

②动脉插管法:即切开肱动脉或通过颈动脉进行插管造影。椎动脉造影要求技术条件较高,个别患者可能出现血管痉挛关闭、出血、感染、造影期间低血压、猝死等并发症。

3.计算机体层摄影检查(CT)

CT检查是利用X线对检查部位进行扫描,并经过电子计算机处理,构成被检查部位的横断面图,可供直接阅读,也可应用照相机拍摄保存。CT在检查疾病时,最早用于脑疾患的检查,现已用于全身各部位的检查,如胸部、腹部和肢体的扫描。对怀疑有颅内占位性病变者,用它来检查后,可了解病变的大小和位置。有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临床上表现不典型。CT在病变椎间盘水平角度扫描的图像可显示准确的突出影像,对四肢的骨与关节病变的检查,尤其是对颈椎病的检查,是很有价值的。颈椎病CT检查的适应证:(1)各种原因引起的椎管狭窄。(2)椎间盘病变。(3)椎管内占位性病变。(4)椎骨外伤,特别是观察附件骨折、脱位、碎骨片、金属异物的位置和椎管及脊髓的关系。(5)椎骨骨病,如结核、良性或恶性肿瘤以及椎旁肿瘤侵及椎骨者。(6)先天性椎骨及脊髓异常。(7)协助进行介入放射学检查。

虽然CT检查有着这样那样的优点,但是也有一定局限,原因是:①四肢远端瘦小,对体积不大和等密度病变显示较差,因而容易对病变在骨内外的范围作出不恰当的估计。②软组织水肿,术后出血及转移瘤,虽可显示病变存在、范围及大小,但因无特征改变而不能鉴别,即定性诊断仍有一定困难。③对局限性脱钙不能作出病因诊断。

小故事大智慧

小蜗牛问妈妈:为什么我们从生下来,就要背负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因为我们的身体没有骨骼的支撑,只能爬,又爬不快。所以要这个壳的保护!

小蜗牛:毛虫姐姐没有骨头,也爬不快,为什么她却不用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因为毛虫姐姐能变成蝴蝶,天空会保护她啊。

小蜗牛:可是蚯蚓弟弟也没骨头爬不快,也不会变成蝴蝶,他为什么不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因为蚯蚓弟弟会钻土,大地会保护他啊。

小蜗牛哭了起来:我们好可怜,天空不保护,大地也不保护。

蜗牛妈妈安慰他:所以我们有壳啊!我们不靠天,也不靠地,我们靠自己。

4.磁共振显像(MRI)

磁共振是继CT技术发展后的又一飞跃,是疾病诊断手段在20世纪80年代中重要的技术革命。颈椎和颈髓的MRI检查,有比较多的特点和优点,其中以高软组织分辨能力和矢状切面的使用最为重要。目前颈椎和颈髓疾病的检查,以及磁共振成像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相对于CT,磁共振的消费更高,但是更加优越。磁共振成像能非常清晰地观察各个椎体、椎间盘的髓核和纤维软骨环,以及其他附件、前后纵韧带等,并可直接看到椎间盘突出,显示其继发的椎间盘变扁,椎间隙变窄,以及呈MRI信号的髓核突入椎管等征象,定位定性均很明确,对颈椎病的诊断很有帮助。磁共振成像可直接观察脊髓、蛛网膜下腔以及椎管内的后纵韧带和黄韧带等,因而极有利于直接显示脊髓肿瘤及脊髓的其他病变。但恶性肿瘤与非肿瘤性病变仅局限于颈椎椎体时,两者的成像信号强度差别不大,难以鉴别病变性质。而脊椎感染除椎体显像信号变化之外,椎间盘也有改变,有时还可见脓肿向上下蔓延和前、后纵韧带增厚,对定性有意义。颈段脊椎多发骨髓瘤或转移瘤,X线平片不敏感,CT扫描有时不能和骨质疏松鉴别,而MRI检出效果最好。这主要是因为MRI可显示骨髓里脂肪的改变。脊髓空洞症的MRI检查,可直接见到脊髓中央呈条形或棱形的MRI信号减低带,使诊断非常明确。MRI对脊柱的骨性疾病如转移瘤、巨细胞瘤、结核等,都有带特征性的征象,检出率较X线平片和CT都高。三、颈椎病的分类

颈椎病根据症状与体征的不同主要分为5种类型,分别是颈型、神经根型、交感型、椎动脉型和脊髓型。

1.颈型颈椎病图 1-15

也称为局部型颈椎病,具有头、颈、肩臂疼痛等症状,X线片上没有椎间隙狭窄等明显的退行性变,但可以有颈椎生理曲度的改变,也有椎体不稳和轻度的退变等变化。此型临床上极为常见,是最早期的颈椎病。由于症状较轻,往往重视不够,以致反复发作使病情加重,不少反复落枕的患者多属于此型。从大量的临床观察证实,此型实际上是颈椎病的最初阶段,也是治疗的最佳时机,早期认识这个类型,对于颈椎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颈型颈椎病可有以下临床表现:(1)颈部偏歪,活动正常或受限,颈部肌肉痉挛,在斜方肌、菱形肌、冈上肌、冈下肌、大小圆肌等部位有压痛点,副神经受累还可出现胸锁乳突肌痉挛和压痛。(2)颈部触诊检查可有棘上韧带肿胀、压痛,棘突旁压痛,多无放射痛。可有棘间隙改变和棘突侧凸,以颈5、6、7多见。(3)椎间孔挤压试验和臂丛牵拉试验阴性,肌张力正常,无肌力减退和肌肉萎缩,肌腱反射正常,无病理反射。(4)在正位片上可见颈椎后关节呈“双边”、“双突”征,相邻钩椎关节间隙不等宽和两侧钩椎关节不对称等表现。侧位片可见颈椎生理曲度改变,如表现为变直、反张等变化。有的可看到关节突关节的重影和不协调变化等。一些患者可看到椎体边缘增生和项韧带钙化等表现,但也有少数患者没有X线片的变化或仅有颈椎生理曲度的变化。

2.神经根型颈椎病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在风寒、劳损、外伤等因素作用下导致颈椎椎间盘退变、骨质增生,颈椎关节、韧带的松动、错位,刺激或压迫了颈神经根等组织而发生的一种最为常见类型的颈椎病,约占颈椎病总数的60%。中老年人多见,但目前看来,青少年中也有不少人发病。发病率没有明显性别差异。不少患者有头颈部外伤史或反复落枕史。外伤可以导致颈椎病的急性发作,随着发作次数的增多,症状也逐渐加重。颈部活动度大,长期低头工作和睡高枕者发病率高。病程长短不一,但大部分呈慢性病程,拖延时间较长,其间反复发作,间隔时间不等。一般起病缓慢,但外伤、劳累、风寒、外感、炎症、枕头过高和卧姿不当常为其诱发因素。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主要表现有3个方面:(1)疼痛:主要发生于头、颈项、肩背、上肢和手部,疼痛可表现为钝痛、酸痛、灼痛或隐隐作痛,或过电样串麻痛。个别急性发作者,疼痛剧烈,以致患者坐卧不安,日夜难眠,甚至将手和头向墙壁撞击。咳嗽、打喷嚏、大便、深呼吸、颈部疲劳和枕头不当等均可使疼痛加重。头颈部的活动,或某种姿势的改变,往往能加重或缓解疼痛,并可引起突然的串痛。有的患者可有胸部和乳房的疼痛等。图 1-16(2)麻木:麻木往往和疼痛的部位相同,但麻木多出现在手指和前臂。麻木的程度不同,有的仅手指尖部发胀、发木,严重的手、前臂、上臂、肩背部和头颈部都可出现麻木感,因而易被烧伤和烫伤。有的患者手、颈部活动或某一姿势时麻木加重,有的患者夜里加重,麻木的同时患者往往感到肢体酸困不适。(3)其他:头晕、头沉、颈部酸困发僵以及背部有重物压迫感。由于肌肉无力,患者可能出现持物堕落等表现,伴有自主神经和血管营养及功能不全者,可出现手和上肢发凉发热,皮肤潮红、苍白、发绀、肿胀,以及指甲无光泽、变形等表现。如并发其他型,可有其他型的症状。

3.椎动脉型颈椎病图 1-17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由于颈椎不稳、退变,骨刺直接刺激、压迫椎动脉,或者由于刺激了颈椎关节囊韧带和椎动脉壁周围的交感神经引起的反射性椎动脉痉挛而导致椎动脉供血不足的一种疾病。临床上较为常见,以眩晕为主要症状,因而也有人称为“颈性眩晕”。体位不当导致猝倒是椎动脉型颈椎病特有的表现。青年人发病多见于女性,与颈椎不稳和发育的个体差异有关。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产生与动脉硬化没有直接关系,但如果患者有动脉硬化,特别是椎-基底动脉硬化者,加上骨刺的压迫,就很容易引起同侧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致眩晕。椎动脉型颈椎病好发于40~60岁的中老年人。主要的症状有:(1)反复性脑血管痉挛,表现为头痛、头晕等。(2)脑部缺血,当头转至某一方位时,就会出现眩晕、恶心、呕吐、耳鸣、视物模糊等症状,甚至昏倒。当头处于另一方位时,眩晕、耳鸣等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3)脊髓束症状,肢体突感麻木、感觉异常,持物无力或猝倒,但并不伴随意识障碍,站起后可立即行走。图 1-18(4)后颅凹脑神经受影响者可出现声音嘶哑、厌食、吞咽困难、咽反射消失等。发病时患者颈部活动常受限,做颈部旋转或后伸活动可引起眩晕、恶心、心慌等症状,可见病变椎体及关节突部位压痛明显。X线片上可见钩椎关节增生、椎间孔狭窄或椎体不稳。椎动脉造影检查可见椎动脉有压迫性扭曲、变细或梗阻现象。

4.交感型颈椎病

交感型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退行性变造成颈部交感神经受刺激而出现的一组症候群,占颈椎病的5%以下。其发病率不高,但症状繁多,影响广泛,包括患侧的上半部躯干、头部、上肢、五官和内脏,凡是交感神经分布的区域均可受累,因而可以出现疼痛、感觉异常、血管运动障碍、腺体分泌异常和营养障碍等,特别是内脏和五官的功能障碍。交感神经疼痛的特点为酸困,有压迫感和灼痛、钝痛,产生的部位深,界限模糊不清,并有弥漫性扩散,而不沿神经干的路线传导。交感型颈椎病除交感神经受刺激外,颈椎的退变、颈椎生理曲度的变化、关节突关节的错位、椎体不稳、钩椎关节及椎体的骨刺都可造成椎动脉、硬膜囊、后纵韧带、关节囊等部位交感神经末梢受刺激和压迫,通过脊髓或脑-脊髓反射而出现一系列的症状。交感型颈椎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有:(1)眼球胀痛,怕光流泪,视物模糊,视力减退,眼前冒金星,眼睛干涩;鼻咽部不适,疼痛,鼻塞,或有异味感;耳鸣,听力减退;咽喉部不适,异物感;嗳气,牙痛等。

开心一乐

隔离治疗

1918年初,欧洲某前线地区痢疾和霍乱流行。人们很惊慌,一旦发现有人上吐下泻,便立即对他采取隔离治疗。

一天夜里,两名担架员敲开布隆贝格先生投宿的旅馆房间的门,说:“请跟我们来吧,您一定是病了,因为您今天晚上上了12次厕所!”

布隆贝格生气地说:“是这样,但有11次厕所被人占着!难道这也要隔离吗?”(2)头痛,偏头痛,头沉头晕,枕部或颈后部疼痛,面部发热、充血、麻木等。(3)肢体发凉,发绀,发木,疼痛,水肿,皮温降低或指端发红,烧灼感,疼痛,肿胀等。(4)皮肤发绀,发凉,干燥,变薄,多汗或少汗,毛发过多或干枯、脱落,指甲干燥无光泽等。(5)心慌,心律不齐,心前区疼痛,阵发性心动过速,血压不稳等。(6)失眠,多梦,烦躁,易于冲动,恶心,嗳气,胃痛,腹泻或便秘,尿频,尿急,闭经等。图 1-19

5.脊髓型颈椎病

脊髓型颈椎病是由颈椎间盘脱出或骨刺引起的脊髓压迫症。该型较少见,是多节段病变,容易误诊。由于其主要压迫或刺激脊髓而出现中央性感觉、运动反射障碍,故称为脊髓型颈椎病。早期脊髓型颈椎病主要表现为双侧或单侧下肢麻木、疼痛、僵硬、无力、颤抖、行走困难,双侧上肢发麻、握力减弱等,后期可能出现便秘、排尿困难或大小便失禁,卧床不起,也可出现头昏、眼花、吞咽困难、面部出汗异常等交感神经症状。颈椎病的西医治疗

颈椎病的西医治疗目前一般有药物治疗、封闭疗法、颈椎牵引疗法、手术治疗等。一、西药治疗

由于颈椎病的主要症状之一是疼痛,而且有些患者甚至会因为疼痛难忍而影响睡眠,不得已时还要借助于止痛药物来缓解,因此,在临床上用西药治疗,可以缓解急性期的疼痛,消除局部的炎症和全身症状。根据不同类型的颈椎病和颈椎病的不同时期,可以选用不同的药物治疗。治疗颈椎病的常用药物分为以下几大类:图 1-20

1.消炎镇痛类药物(1)布洛芬:该药有消炎镇痛解热作用,副作用较小,但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最好不用,以免引起消化道出血。常用剂量每次0.2g,每日3次。(2)芬必得:为布洛芬缓释剂,血药浓度波动较小,消炎镇痛作用维持时间较长。此药对胃肠刺激较布洛芬弱,但长期应用或剂量大,亦可出现食欲减退、头痛、耳鸣等。常用剂量每次0.3~0.6g,每日2次。(3)吲哚美辛:是最强的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镇痛抗炎作用较好,对骨质增生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该药不良反应较大,老年高血压和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慎用,本药还能引起头痛。其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特别是老年人,大多数情况与剂量有关。因此,一般应先用最小剂量,掌握指征并注意观察。常用剂量每次25mg,每日2~3次,必要时可渐增至每次50mg,每日2~3次。(4)氯唑沙宗:该药为中枢性肌肉松弛剂,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多突触通道而产生肌肉松弛的效果,有解痉镇痛作用。不良反应以恶心等消化道症状为主,其次是头晕、头昏、嗜睡等神经系统反应,一般轻微,可自行消失或在停药后缓解。常用剂量0.2g,每日3次。

开心一乐

万事俱备

米罗先生看病。医生在彻底检查完了之后说道:“你的健康状况糟透了!你眼里有水,肾里有石头,动脉里有灰……”“现在你只要说:我脑袋里有沙子,那么我明天就开始盖房子!”

2.活血扩张血管药

椎动脉型和脊髓型颈椎病,可使用活血、扩张血管药物。此类药物有的可降血压,因此应注意观测血压,对症选药。(1)脑益嗪:该药为钙离子拮抗剂,有扩张血管的作用。口服此药对血压无明显影响,静注可使血压下降。适用于颈性眩晕、颈性头痛。偶有胃肠功能障碍、嗜睡、皮疹等,停药或减量后即消失。常用剂量25mg,每日3次。(2)西比灵:也属于钙离子拮抗剂,临床经验表明,该药有镇静作用,对血压无明显影响。适用于血流障碍引起的头痛、眩晕、耳鸣以及外周动脉循环障碍引起的多种症状。孕妇禁用或慎用,不良反应不多,治疗量可见嗜睡和疲惫,通常仅短期内出现,用药中可消失,服药期间不可饮酒,更勿用含酒精饮料冲服。常用剂量每次5mg,每晚1次。(3)心痛定:钙离子拮抗剂,扩血管作用较强。慎用于同时服用降压药或低血压者、充血性心力衰竭、乳母。很多人用本品后感严重头晕、软弱不适。告诉患者严格按医嘱用药、不可遗漏或任意增减药量、延长间歇时间等。停药宜慢,应监测以防低血压的发生。用药期间不可吸烟,吸烟可降低药效及引发不良反应。常用剂量每日10mg,每日3次。(4)尼莫地平:该药的扩血管降压作用相对较为缓和。本品尚未报道禁忌者,慎用于严重肝、肾功能损害者,年老多病及衰弱,严重心血管功能损害和严重低血压者。常用剂量为每次10mg,每日3次。

上述药物均为钙离子拮抗剂,不宜交叉使用。(5)丹参注射液:主要有活血作用,可以静脉滴入,每次12~14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或5%葡萄糖盐注射液中使用,每日1次。(6)低分子右旋糖酐:主要有扩张血管、扩容和改善微循环的作用,用量为500ml静脉滴入,每日1次,亦可加入其他扩血管、神经组织代谢药物中混合静滴。(7)阿司匹林:小剂量使用有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可降低血液黏稠度,用量为每次25mg,每日3次。

3.改善脑组织代谢药物(1)舒脑宁:有改善脑细胞代谢,增加氧利用率,减少脑血管阻力和增加脑血流量的作用。常用剂量为每次2~5mg,每日2次。(2)都可喜:可以增加脑血流供应。每次1片,每日1次。(3)脑复新:参与体内氨基酸代谢,改善全身同化作用。促进脑内葡萄糖代谢,增加静、动脉血流量和改善脑血流量。孕妇禁用。口服每次0.1~0.2g,每日3次。静滴每次0.2~0.4g,每日1次,临床用前以灭菌注射用水适量溶解,再以输液剂稀释后滴注。

开心一乐

人命关天

医学院某班进行口试。

教授问一学生某种药每次口服量是多少。

学生回答:“5克。”1分钟后,他发现自己答错了,应为5毫克,便急忙站起来说:“教授,允许我纠正吗?”

教授看了一下表,然后说:“不必了。由于服用过量的药物,患者已经不幸在30秒钟以前去世了!”(4)脑复康:为脑代谢改善药,可以改善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有镇静作用。几乎无不良反应,偶见口干、纳差、呕吐、失眠、荨麻疹等。口服每次0.2~0.8g,每日3次。(5)脑活素:含有多种游离氨基酸,能提高大脑的抗缺氧能力,保护中枢神经系统免受有毒物质的侵害,有利于神经细胞的蛋白质合成。每次10~3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或生理盐水中,亦可与右旋糖酐合用。每日1次,连用10~20次,以后每周2~3次,可以重复几个疗程,至临床症状不再反复为止。

开心一乐

难以下咽

有个人腹痛,于是去看大夫,医生看了后说:“这样吧,你先去验验尿,然后再验验大便,回来我再给你断定病情!”

可是,很长时间过去了,那患者还没化验回来……

医生有点着急,于是跑去化验室找那位患者,可是他不在。

后来,医生推开厕所的门——看到那位患者正痛苦地呆站着。“你怎么了?怎么还没验?”大夫问。

患者痛苦的对大夫说:“大夫啊,这尿我还好咽,可是,这大便我实在是咽不下去呀……”(6)胞二磷胆碱:能增强与意识有关的脑干网状结构功能,对锥体束有兴奋作用,可促进运动功能恢复,但对锥体外系统有抑制作用。能增加脑血管的张力和增加脑血流量。临床适应证与脑活素相似。每次0.2~0.6g加入5%~10%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5~10天为1疗程;肌注每次0.1~0.2g,每日1次,7~10天为1疗程。

4.激素类药物

适用于急性期且无激素禁忌证的患者。(1)强的松:具有消除神经根炎性水肿,缓解疼痛的作用。一般成人剂量每日为5~6mg,单次或分次服。维持量为每日25~100mg。(2)地塞米松:作用比强的松更为明显,对急性期症状较重患者尤为适用。口服每次1.5~3mg,早晨一次服用,或分早、中两次服用,肌注为每次5~10mg。(3)强的松龙:常与利多卡因合用于颈硬脊膜外腔注射。

5.利尿脱水药

利尿脱水药可以消除急性神经根炎症水肿,对颈椎病急性发作、椎间盘突出有缓解症状的作用。常用以下几种药物:(1)50%葡萄糖溶液:静脉推注,每次20~40ml,每日2~3次。(2)20%甘露醇:脱水的作用较好,并能清除自由基,常用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重者8~12小时1次,必须加压快速滴入,慢滴疗效差。(3)速尿:利尿作用较强,使用时需注意水和电解质平衡。禁用于对本品或磺胺药过敏者,慎用于老人、糖尿病以及有痛风病史的患者。常用20mg肌肉注射,每日1次,或20mg口服,每日2~3次。(4)氢氯噻嗪:为中效噻嗪类利尿药,口服时可与饭同服以免发生胃肠反应。常用剂量为每次25~50mg,每日3次。

6.维生素类药物(1)维生素B1:能促进神经组织的能量供应,改善神经组织的代谢和功能。口服每次5~30mg,每日3次。肌肉注射0.1~0.2g,每日1次。肌肉注射可致疼痛,应深注大肌肉内,并每次更换注射处。(2)维生素B6:可以合成多种转氨酶的辅酶,并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建立和维持有一定作用,可调整自主神经的功能。用量每日10~20mg,每日3次。(3)维生素B:为细胞生长分裂和维持神经组织髓鞘完整所必12需的物质。常同维生素B配合使用,肌注0.25~1mg,每日或隔日11次。(4)维生素C:参与胶原蛋白的合成,并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口服量为每次0.1~0.3g,每日3次,或0.5~1g加入液体内静滴。(5)维生素E:为维持骨骼肌、平滑肌以及外周血管系统的构造和功能所必需,有增强肌体免疫功能、清除自由基的作用,临床常作为治疗肌痉挛、改善肌力以及治疗运动神经元疾病的辅助用药。口服每次10~100mg,每日2~3次,肌注每日5~50mg。图 1-21二、封闭疗法

一般的封闭疗法是在穴位或局部压痛最明显处,选用1%普鲁卡因3~5ml,或2%利多卡因3~5ml注射,可减轻疼痛症状。但这种方法对神经根型或脊髓型的疼痛很难取得明显的效果。

除了采用颈部穴位和痛点注射法外,还有椎体前外侧、椎间盘内和星状神经节的局部封闭法。应用封闭的药液主要为1%普鲁卡因加地塞米松10mg。进行椎体前外侧、椎间盘内注射的,患者仰卧,头稍旋向健侧,以患椎为中心,消毒后局麻,将药液浸润注射到椎体筋膜、前纵韧带与骨膜下,范围包括两个椎体,然后在骨面上移动针头刺入椎间盘内8~10mm,再注入药液0.5~2ml。星状神经节的封闭则是将药液直接注入神经节点。一般2~5次为1疗程,每次间隔3~7天。对于封闭选用的药液,除激素、普鲁卡因外,B族维生素、葡萄糖液、中药针剂等也较为常用。治疗效果一般较好,颇受患者欢迎。在应用普鲁卡因前一定要做过敏试验。三、牵引疗法

颈椎牵引疗法通过牵引力和反牵引力之间的相互平衡,使颈椎相对固定于生理曲线状态,从而使颈椎列线不正的现象逐渐改变,甚至恢复正常,纠正椎体的倾斜,使椎体间关节的扭曲、松动和错位等轻微的可逆性病理改变消失。

通过颈部牵引可使患椎椎间隙逐渐被牵开。有人通过牵引前后X线片对比证明,牵引后每一椎间隙可增宽2.5~5mm。同时牵引降低了椎间盘内压,使椎间盘内产生负压,后纵韧带张力增强,使早期、轻型患者在突出物尚未与周围组织形成粘连时,在后纵韧带的作用下全部回纳或部分回纳,解除对神经根或椎动脉的压迫和刺激。随着椎间关节的牵开,两侧狭窄的椎间孔和嵌顿的小关节滑膜也可被牵开,缓解了对神经根等组织的压迫与刺激,同时牵引的固定制动作用限制了颈椎活动,减少了因活动所造成的刺激或摩擦,有利于神经根及周围软组织局部炎性水肿、充血、渗出的吸收与消退。牵引还可使颈部痉挛肌肉放松,缓解疼痛症状,并使受限的功能运动得以恢复,椎动脉扭曲、痉挛现象也可随牵引而改善,从而有利于改善大脑和脊髓的供血和脑脊液的循环情况。名人典故

我国著名学者和书法大师启功先生写的白话词《西江月·颈椎病》:

七节颈椎生刺,六斤铁饼栓牢,长绳牵系两三条,头上数根活套。虽不轻松愉快,略同锻炼晨操,《洗冤录》里篇篇瞧,不见这般上吊。

启功先生以其自身患病的体验,用白描笔法和开朗乐观、幽默风趣的语言,把颈椎病及其治疗过程,描写得惟妙惟肖、生动真实,读后令人忍俊不禁,回味无穷,堪称佳作。

1.牵引的分类

颈部牵引应用较为广泛,牵引方法也较多。根据牵引中不同的因素,可大致分类如下:(1)按照牵引体位可分为坐位牵引、卧位牵引。一般来说,坐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