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农民合作社省级示范社实录(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6 14:12:29

点击下载

作者:武东轶

出版社:山西经济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山西省农民合作社省级示范社实录

山西省农民合作社省级示范社实录试读:

果业

晋中老树红枣专业合作社示范社

晋中老树红枣专业合作社,位于晋中市榆次区庄子乡上黄彩村,成立于2006年3月16日,于2008年10月31日在榆次区工商局登记注册。成立之初社员为10户,现已登记注册10户,社员出资总额100万元,带动榆次区庄子乡480户农民。合作社主要经营红枣和小杂粮的种植、加工、销售,社员种植面积2万亩(1340公顷,1亩≈0.067公顷,下同),带动农户种植面积3.8万亩。合作社产品在2009年11月9日进行了食品生产许可(QS)认证,注册了“老树”商标,认证了“老树”品牌,产品销售到16省48市的80个大小型超市。

自成立以来,合作社形成一个“以人为本、强化人才、奖罚分明”的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模式;按劳分配与其他分配形式有机结合,建立起有利于企业良性循环的激励、保障机制;建立了合理的财务及盈余分配制度、组织体系和生产管理体系。

在经营上,合作社把自身建设与对广大农户的示范带动有机地结合起来,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大户”的多元合作模式,上连晋中黄彩苑农业科技食品有限公司,下连周边杂粮种植户和红枣种植户,其中杂粮种植户672户,小杂粮种植面积达5000余亩;枣农108户,种枣大户20余户,自营红枣基地300余亩,红枣种植面积达1万亩。运营全过程采用标准化生产、系统化管理和市场化运作,实行订单农业,对种植户全部下发销售卡,并与其签订了“三薄一卡两协议四统一”的农产品可追溯制度。“一卡”即“社员卡”;“三簿”即“销售登记簿、生产登记簿、种植登记簿”;“四统一”即“统一培训,统一购买生产资料,统一采收,统一加工”,这项制度为提高产品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合作社还建有现代化小杂粮生产线一条、先进的红枣加工线一条和冷库加工车间,为农产品的生产销售和产品的保质、保鲜奠定了基础。依托技术协作单位,引进新品种,通过技术引导,实现农户标准化种植,合作社标准化生产,标准化加工,产品标准化上市。

文化上,严格按照合作社法和合作社章程办事,始终秉持“为新农村建设出谋、出力、出彩,与农民兄弟共进、共创、共富”的服务宗旨和“先做人,后做事,事事能成功;讲人道,讲商道,道道要德信”的办事理念。合作社起着“纽带连千户,技能送万家”的作用,在引领产业发展,带动农民致富方面发挥了显著的效果。因此,合作社先后荣获“AAA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山西省百佳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荣誉称号。市、区科技局又先后为合作社挂牌“农科教示范基地”“专利实施示范企业”和“杂粮新品种示范成果转化基地”。2009年3月,中国杂粮学会授予合作社“杂粮产业化示范基地”,并题词“三晋杂粮第一村”。2010年9月,合作社2456亩种植基地和小杂粮加工通过了国家有机食品认证。2010年12月荣获山西省特色农产品北京展销会畅销产品奖;2010年三色小米荣获第十八届中国杨凌农业高科技成果博览会“优秀产品奖”;2011年1月,榆次区政府为合作社颁发“生态庄园经济开发先进单位”的荣誉证书,同时合作社被评为“生态庄园建设先进单位”和“文化先进企业”,同年度被晋中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评为“和谐劳动关系先进单位”,被晋中市农业局授予“晋中市龙头企业”称号。

截至2013年,合作社运营一切正常,达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的目标。当年,合作社年销售额达693.6万元。

合作社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带动作用。首先,进一步带动了广大农民发展农村经济,每年可新增就业70人,可带动小杂粮种植农户470余户,促进了农民增收。其次,在基地内引进新品种种植,通过示范试种,实施标准化生产种植的先进技术,提升了优质红枣、小杂粮产品的技术附加值和产品附加值,同时提高了本区小杂粮种植能力和水平,拓展了本区小杂粮深加工产品市场,加快了本区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步伐。再其次,带动了包装、运输、养殖业的发展,对加快推进全区有机杂粮的种植,促进加工技术的整体提升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

发展沟峪经济 创新增收渠道

——太原市乐龙火龙果专业合作社

一、合作社发展现状

火龙果种植基地创建于2003年,2005年成立热带水果火龙果协会,2006年正式成立火龙果专业合作社,注册资金250万元。主要从事热带水果的引种驯化、特色果蔬套栽技术和荷兰安祖花卉技术栽培等种植技术的研发、推广、应用,是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和生态农业,促进山西省火龙果农业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建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产业化、规模化、科学化的农旅一体创意农业民营企业。2013年合作社吸收种植户50余户。其中工商局注册登记的21户,注册商标“李周缘”和“乐龙”,6项外观设计获得专利,通过2个优良品种审定,获得优良品种“红龙”“白龙”,1项成果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企业先后承担的3项科研项目分别被列为山西省科技厅星火计划、攻关计划与成果推广项目计划。

2013年,合作社基地已种植火龙果、苹果树、杏树、枣树、樱桃树等经济林和有机蔬菜,供观光休闲游客进行采摘体验消费等农旅活动,同时为了满足游客接待的需求,目前已具备一定接待规模的配套服务设施。

合作社理事长周美虹,山西农大农业推广作物专业硕士。2005年至2012年任太原市迎泽区农业科技特派员。多年来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创业活动,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所创建的太原市迎泽李园农业科技培育场被认定为“山西省民营企业”“青年创业培训基地”,其本人被团市委授予“太原青年农民创业明星”“致富带头人”“山西省农村技术工作二传手”“致富标兵”“迎泽区劳动模范”“迎泽区先进工作者”“山西省、太原市乡土拔尖人才”等多项荣誉称号。先后在《山西农业》发表《科学防治水果病虫害》《火龙果在山西引种成功》等论文与摄影作品,举办多次农业知识培训;完成了《热带水果日光温室栽培可行性研究报告》等13项研究报告;所承担的“优质枣园建园和幼树管理技术”项目获省科技厅农村技术承包三等奖,“火龙果新品种引进”获太原市农村技术承包一等奖。

二、合作社机构设置

合作社坚持按照章程进行运作,成立了成员(代表)大会,下设理事会、监事会,理事会下设信息技术服务部、农业机械合作部、良种农资采购部、成员资金互助合作部、产品销售服务部,由经理负责协调各部工作。

三、主要做法“农旅”生态产业链对实现农业、新农村建设等可持续发展具有特殊意义,发展“农旅”生态产业链是山西省产业转型发展的可选之路,是传统农业向“三高”农业和农旅“双轮驱动”创意农业的新型效益型产业发展之路,是推动农业转型,带动农村可持续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一)合理利用资源,推动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合作社地处太原东山,山地较多。针对实际情况,合作社采用经济林套种有机蔬菜与畜禽养殖相结合,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改善了生态环境;随着“南果北种”和有机果蔬种植规模扩大,带动了食品、药品和化妆品等深加工产业的发展,进而推动了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发展,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通过种植与养殖之间的产业链循环,并通过构建农副产品安全追溯体系,提升了农副产品安全性,满足了消费市场对有机食品的需求,增加了农业收入。(二)体验式营销,推动了农旅一体互融互汇的创意农业发展

通过农副产品体验式营销,即消费者到生产基地亲身体验农副产品的生产和采摘收获等,实现青少年的闲暇教育,让青少年认识和了解农业生产知识,尤其是“南果北种”等先进技术;让市民买得放心、吃得舒心、玩得开心,同时带动基地旅游业的发展。(三)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和旅游地产的发展,实现了“产消”直通

合作社距市内20千米,周边有307国道,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合作社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在农业和旅游业的结合发展上下功夫,使城市消费者通过体验式旅游,熟知农产品品质,通过预订,由农产品生产基地配送至家门口,或消费者在生产基地度假,直接消费基地产品,实现了从生产基地直接采购并配送到消费者手中,减少传统农贸模式中的多层流通环节,实现了从农民到市民只经一手、从田间到餐桌只经一环。

立足科技 搞好服务

——阳泉市三舁果业专业合作社

阳泉市三舁果业专业合作社于2006年7月4日注册成立,现已发展社员168人,设理事长1人,副理事长2人,理事12人,专业技术人员20人,技术人员36人,合作社资产总额已达到3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20万元,流动资金10万元。果品经国家工商局注册为“三舁”牌,并于2003年通过了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双认证,参加了中国首届农产品博览会并获“优质产品奖”,2004年3月又顺利通过国家农业部无公害产品产地双认证。2001年10月在山西省第二届优质水果展销会上“新红星”荣获银质奖,2002年红富士获优质奖,2008年获中国优质苹果基地“百强乡镇”。

合作社成立初就明确了服务宗旨:一是负责对区域内所有社员进行技术指导和信息服务;二是推广技术,搞示范、树典型;三是培养果品经纪人,组建营销队伍;四是建立优质果品苗木基地,培育果树新品种,为果农提供优质种苗和改良品种;五是协调筹集资金,解决果农一家一户难以办到的事情。通过积极地服务,果农效益大幅增加,果业发展前景大好。

一、实施品牌战略,优化服务功能,推动苹果产业健康发展(一)引导农民转变观念,树立精品意识

针对果农管理方式陈旧,思想观念保守,技术指导滞后的状况,合作社组织社员四次赴北京市兴城的中国果树所和中日友好观光园进行观摩学习,借鉴先进的生产、管理、营销理念,使广大果农增长了见识,开拓了思路,真正体会到“观念决定发展、思想决定出路”的含义,体会到只有在管理及种植上采用先进科技,提高果品产量和质量、增加果品的附加值,真正做到扩规模、上档次,才能提高经济效益,才能持久发展,果农逐渐树立起了商品意识和精品意识。(二)定期进行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

合作社与山西省农科院、中国农科院和山西农业大学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聘请山西农大园艺系果树专家谢思敏教授和山西省果树研究所果树专家田键保所长等十余人担任技术顾问,每年举行两次培训班。同时每季度还聘请市区果树技术专家进行授课,使广大社员基本掌握了果树的修剪、病虫害防治、管理技术的综合配套使用等知识,为合作社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三)合理规划,规模发展

合作社计划在5年内,建成产业化生产基地果园7000亩,示范基地1000亩,育苗基地200亩,辐射周边40多个果园,形成阳泉市专业化、区域化、规模化的产业区。

近年来,引进红嘎啦、意大利早红、昌红富士和烟富3号等10余个新品种,使早、中、晚熟品种合理分配,以满足不同时期的市场需求。同时在市区及外地建立销售网点10~15个,实现产值500多万元,解决农村社会1500余名待业人员的就业问题。在发展上,合作社始终坚持因地制宜、集中连片种植的发展思路,初步形成了规模化、集中化发展市场,使广大农民真正得到实惠。(四)采取多种手段,拓宽销售渠道

1.注册商标,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多年的种植销售经验告诉我们,只有不断提高苹果的档次,在质量、包装上下力气,才能更好地挖掘果品的效益潜力,创造出更为可观的经济效益。2003年,合作社根据市场需求,将西南舁乡万亩无公害苹果产业区的果品注册为“三舁”牌。合作社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成功地举办了两次苹果节,2013年又举办首次苹果采摘节,提高了“三舁”苹果的知名度。同时精心组织参加各类农产品博览会,提升“三舁”苹果的品牌销量。该果品曾荣获山西省第三届优质水果展销会银奖,中国首届农产品博览会“畅销产品奖”。

2.筛选精品,分类销售。合作社以“三舁”品牌为资产,统一销售,各会员及果农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合作社在销售过程中为提高苹果综合效益,指导社员分类筛选,并要求社员按照直径大小,以每差5个毫米为一个档次分类选出,按质量和规格定价,使全区的果品单价提高了30%,会员真正感受到了分类销售带来的可观效益。“三舁”品牌影响到三区两县,仅我市其他县区就购买苹果200余万公斤,大大激发了果农的生产积极性,具备了良好的市场竞争力。

二、不断加强合作社自身建设

在为广大社员服务的同时,合作社更加注重自身建设。首先是完善管理机构,健全自身管理制度。自成立以来,不断完善自身制度,建立起完善的章程、规范和管理制度,合作社人员结构不断完善,经常研究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为社员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基本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在不断完善软件设施的同时,也在硬件设施方面加大投资,共投资20余万元,兴建120平方米的办公大厅,添置了电脑和办公桌、柜台,并购进了一批果农专用器材、农药等物品,使其真正成为社员之家,切实为社员进行全面的服务。并组建了8支病虫害机械化专业防治队伍,病虫害防治打药时间缩短一半以上,取得了很好的防治效果和经济效益,受到了广大社员的好评。

分散经营 统一营销

——汾阳市乐龙核桃专业合作社

汾阳市乐龙核桃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7年8月,驻地在驰名中外的“汾州核桃”发源地和主厂区之一的杨家庄镇南偏城村,成立之初成员为9户,现已登记注册394户,成员出资总额500万元。合作社主要从事核桃的苗木繁育、栽培、管理技术指导,购销及初加工。社员拥有优质核桃基地4800亩,其产品“乐龙”核桃(仁),远销南美、日本、欧洲、澳洲等国家和地区。2010年通过了中国、欧盟、美国及日本的有机产品认证。

合作社成立以来,逐步建立了健全的组织机构和各项规章制度,运作逐渐走向规范化。对内,合作社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的发展模式,为成员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基本实现了统一供苗、统一栽植、统一管理、统一收打、统一销售的“五统一”。对外,通过技术培训与讲授,免费提供优质苗木、肥料、资金帮扶等措施,带动周边农户通过发展核桃产业致富。

近年来,合作社收入逐年增加,成员人均纯收入比当地其他农民高出20%左右。在发展壮大的基础上,合作社不断扩大合作与交流。先后参加了上海有机食品博览会,澳大利亚有机食品展会,智利和摩纳哥世界干果年会,美国有机产品展览会,扩大了国内外知名度。从2008年至2013年,合作社每年都被汾阳市委市政府授予“先进专业合作社”称号;2009年,合作社被省农业厅授予“省级示范社”称号;2012年7月,合作社被国家农业部授予“全国示范社”称号。

乐龙核桃专业合作社以裕源公司为龙头,以核桃产业为纽带,以核桃基地建设为突破口,形成集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化经营格局,围绕核桃产业,完善运行机制,拓展合作领域,强化服务能力,把合作社打造成为了全市第一大农业产业化龙头合作社。

在内部管理上,乐龙核桃专业合作社设置了社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三个机构,修订完善了章程,建立了社员大会制度、理事会工作制度、监事会工作制度、生产销售管理制度、资产财务管理制度、投资管理制度、盈余分配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学习培训制度、社务公开制度等管理制度,基本形成了“成员大会决策、理事会执行、监事会监督、成员团结合作”的民主管理决策运行机制和“公积金积累、股金分红、盈余返还”的利益分配机制。

在培训方面,统一技术标准,开展技术培训指导。合作社制定了统一的技术指导和标准,常年聘请技术员进行全程跟踪指导,并根据合作社生产季节进行技术培训指导,采取面对面和个别指导方式及时解决社员生产中的技术问题,使各项技术得到有效的应用。近年来,合作社共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10期,发放管理资料6000多份。

合作社统一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与推广,标准化栽培,及时掌握农业产业化信息和技术,引进核桃新品种晋龙一号、晋龙二号。做到精准施肥,按需施肥,进行滴灌,减轻了劳动强度;有效保护害虫的天敌,减轻了污染。

有市场必须要有批量,有批量必须要有质量。以质量创出品牌,产品才有市场,才有竞争力。合作社坚持“分散经营,集中管理,联合对外,统一营销”的原则,在巩固发展基地的同时,将加强品牌建设、拓宽市场销售渠道作为主攻重点。合作社依托“汾州乐龙”品牌,对社员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进行统一销售,并与营销组织、外省客商建立合作关系,采取订单、配送等手段,及时将合作社产品顺畅销往外地市场。同时,积极与汾州裕源公司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专业生产促增收 合作经营致富路

——垣曲县恒利种植专业合作社

垣曲县恒利种植专业合作社位于垣曲县皋落乡岭回村,成立于2009年3月,成员出资总额108万元,法人代表安红妮,经营范围主要是种植蚕桑、烟叶、干果经济林,合作社吸收农户108户入股,集约土地2188亩,其中栽植有蚕桑300亩、烟叶200亩、核桃1188亩、山桃500亩。合作社走“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使合作社走上规模化栽植、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信息化管理之路,辐射带动了广大农户的增产增收。

一、流转土地

为使农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促进农业转型,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建立长效机制,合作社服从土地区域功能划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和有关政策、法规的规定,本着平等、互利、公正的原则,坚持依法、自愿、有偿,使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法制化、程序化。

2013年,合作社除了入股社员的土地,已流转各类土地500亩,共分四个专业队进行专业化生产,效果发展良好。

通过土地流转解决了部分村民常年外出打工土地无人耕种的问题;解决了一些人不会种地,种地赔钱的问题;解决了残疾人、五保户、特困户无力种地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又促进了农村的和谐。

二、合作经营

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实行家庭承包经营的农户提供了走向合作与联合的最佳组织形式,能够使其成员产生团结起来的巨大力量。

合作社科技程度,机械化操作大大提高,田间机耕、机运、机械喷药、治虫、除草高效,烤烟使用最先进的热源内置烤房,采用电脑控制,烤出的烟叶比小烤房效果好,质量高。组织起来的合作社社员体现出热情高、干劲大、抢时增效的优势,生产难题迎刃而解。在农村资源利用上,大力发展沼气生产,利用沼气池产生的沼液喷洒农作物,既防虫又抗旱,效果显著,作物收入明显增加。

合作经营更重要的是当代农民智力的互补,智慧的综合发挥,使合作社员科技素质大大提高。

三、扩宽劳务

合作社的许多农事、劳务是计酬解决的,由此在农村扩宽了劳务市场,合作社发挥生产要素的最大功能,以促进生产力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促进农民增收。

像烟叶从育苗、采烟到烘烤,都有当地剩余劳动力参与劳务,拿到了工资,增加了村民收入。

在合作社长期务工的有50余人,各阶段参加的务工人员累计有100多人次,从而解决了村里很多剩余劳动力没事干的现象,使村民感到家事、农活、务工都不误。在合作社入股的社员比一般村劳力收入可高10%~20%。

四、产业主力

专业合作社围绕村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设立,烟叶、蚕桑两个产业成为村里两大支柱产业,使全村产业化、专业化的程度越来越高。

在合作社经营成效的感召下,很多村民在规模种植上开始下大力,使支柱产业为农民增收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新开辟的1200亩核桃干果林,就是由120户村民参与到合作社发展起来的。形成“四专三服务”的格局,即:专业化栽植、专业化治虫、专业化整枝、专业化管护,科技、信息、培训服务到位。

五、专业培训

专业合作社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训基地”,进行合作社性质、章程、专业知识的培训,帮助理顺合作社的各项制度。

以每项产业为主导,合作社开展了以蚕桑、烟叶、干果的种植为内容的专门技术培训,请专职的农艺师在理论上给以指导,技术上给以传授,细节上给以帮助,使合作社的专业化程度迅速提高,提高了生产力,增加了收入,展现出了合作社的发展前景。

合作社培训班已经成为农民提高文化素质和科技素质的重要课堂。参加合作社的农民,还可以在合作社中学习如何在市场经济组织中交往,学习现代管理经验,增强了集体观念、政策观念、法律观念。有这样新头脑、新作风的农民,正是新农村建设急需培养的新农民。

联市场 联农户 富裕一方百姓 搞科技 抓流通 带动一方经济

——繁峙县杏园长青农产品专业合作社

繁峙县杏园长青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创办于2004年8月,是繁峙县一家集农产品购销、化肥经销、科技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三农”合作社。该社仓储能力达到2500平方米,由于紧邻繁峙、五台山火车站,因此在仓储、发运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该合作社本着“服务三农信誉第一”的经营方针,充分发挥农产品流通和农业生产资料供应的主渠道作用,积极推进农民的增产增收,尤其在农业新技术、科学施肥方面成为当地老百姓的科技带头人。坚持不懈的努力,换来丰硕的成果,在短短的几年里,先后被繁峙县委、政府,市人民政府,省农业厅、省供销社授予“先进单位”;2011年省科协命名该社为“科普惠农”示范基地;并被农业部授予首批“国家级示范社”。

一、强强联合,构筑通向市场的新桥梁

适应市场,转型跨越,打破过去闭关自守的方式。在农产品流通过程中,合作社作为中介,前联市场、后联农户,发挥着桥梁纽带作用,每年合作社在春耕前就与国内的知名农产品加工企业签订种植收购合同,种植市场中的紧俏货、抢手货,不仅使农民种得放心,而且使农民卖得高兴,让农民尽可能的增产增收。2009年春,正值国际金融危机,农产品的价格也降至谷底,为了让广大农民朋友手中的粮食卖个好价钱,该社通过省粮食局工业公司,与全国知名饲料公司(新希望、正大等)签订收购合同,省去了中间倒贩的诸多费用。在全国粮食价格低迷的情况下,该社组织农户仍然卖出了1公斤玉米1.52元的好价钱,仅此一项,就为周边农户增收近50万元。2010年夏韩国出现泡菜危机,各种农产品价格涨势初现,时值晋北大白菜产前,该社派出专人、专车深入本县杏园乡古家庄、大砂、木角等村进行宣传,使入社农户充分理解该社通过短信平台传递的大白菜种植信息,引导农户扩大种植规模。产后适时销售,百余农户增收70余万元。该社与应县、北京等地签订了种植茴子白、胡萝卜等蔬菜合同,使周围农村在保证传统项目种植前提下,开辟新的增收途径,直接经济效益达30多万元。

二、备足春耕农资,做好生产资料供应

繁峙虽不是农业大县,但土地十分广阔,人均土地6.5亩,根据每年的特殊形势及往年肥料结构性供不应求的实际情况,该社分别于2009年6月6日与史丹利化肥有限公司,2010年11月12日与成都市新都化工集团,在繁峙召开了共创美好农业合作论坛。2011年11月27日由该社主办,供销、科协、农委协办组织召开了“科普惠农”培训大会,此次参会的经纪人和科技带头人达180多人,让政府职能部门、厂家资深市场研究员为种植大户和农民朋友分析来年农产品供求信息和价格走势,把来年的农产品、肥料信息迅速传达到农民朋友中,使农民朋友能够正确把握信息,为自己春耕备耕做出正确的选择。同时,合作社依托规模效应积极与厂家协商,努力争取价格优势,为农民朋友拿到质优价廉的化肥产品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三、引导农民实施科学种田新举措

在过去的几年中,合作社在农委、供销社、科技局、科协等部门的关怀和支持下,本着“服务三农,互利共赢”的宗旨,在强大自身的同时,带动一方农民实施科学种田,增产、增效、增收。首先,合作社多方筹措资金,购置了农化服务车、物流配送车及测土化验、数字放映等硬件设备,使合作社在服务设施上达到了新水平。其次,派送社员外出深造学习,熟练掌握配方施肥,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土壤类型配置不同的肥料。最后,软硬件一起上,分期分批进行科学实践。针对不同的气候、地域,先后开展科技、科普培训活动150余场,作示范田30多块,受益农民达4000余人。在这里提3个成功的典型实例:

金山铺农牧场和海丰农场是两个玉米种植大户。过去由于当地气候无霜期短,而且是沙质土壤,土质贫瘠,漏肥严重,保水性能差等缺陷,产量一直上不去。通过科学的测土配方施肥,引进新产品新技术,使亩产由原来的450公斤,提高到现在的700公斤左右,每亩产量提高了将近250公斤。绿旺农业合作社是个胡萝卜种植户,以前亩产较低,而且商品率低,该社通过科学配方,以及在产前、产中、产后的高产技术指导和农化服务,现在亩产由原来的5000公斤左右提高到6750公斤左右,而且商品率也提高了17.8%。同时该社积极配合县委、县政府的农业工作安排,为农委落实实施十亩攻关田、百亩高产田、千亩示范田、万亩创建田项目工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板枣加工促增收

——稷山县友臻板枣专业合作社

稷山县友臻板枣专业合作社通过投资兴建板枣加工厂,提高了板枣的商品率和优质率,提升了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使稷山板枣走上了规范化、规模化、现代化的发展道路。投资建厂解民难

中国有句民谚:“樱桃好吃树难栽”,讲樱桃如何娇贵,其实板枣又何尝不是这样。板枣在成熟前后特别怕雨水,可以说见雨就烂。稷山县正常年份的烂枣率都在10%左右,如遇连阴雨,则会达到50%以上。2008年,稷山板枣喜获丰收,但一场持续了十几天的秋雨,浇烂了来不及晾晒的鲜枣,也浇灭了枣农一年的希望。多年在外做生意的小杜村村民段友臻看在眼里、急在心头,计划回村办一个加工厂,解决枣农这一难题。他的想法得到小杜村党支部、村委会的大力支持和村民的热烈响应。

说干就干,2009年春节刚过,他就四处参观走访,跑资金,购设备,定场地,请人设计。5月份开工建设,经过3个月的大战,一座占地32亩、总投资1000多万元、拥有4座1600立方米保鲜库、14间1130平方米现代化烘房、1200平方米标准化车间的板枣加工厂建成竣工,设计日加工能力70吨,9月份正式开工运营。一车车鲜枣拉到加工厂,只需2天,成品干枣即可“新鲜出炉”。加工后的干枣丰满红润、富有弹性,可拉出金黄亮丝;皮薄肉厚,味道甘美,久储不干。而之前枣农采用自然晾干的传统方式,晾干枣一般需40~50天,损耗在30%,如遇连阴雨则会高达50%~80%,制出的干枣市场售价仅20元/公斤左右。在加工厂,48小时即可把鲜枣加工制成干枣,损耗不超5%,市场售价至少在60元/公斤。无论是加工时间、过程损耗还是产品价格,现代化加工方法都要远远优于传统方法。不仅如此,加工厂大量收购鲜枣还推高了当地鲜枣收购价格。3年来,新鲜板枣价格从8元/公斤到12元/公斤又到18元/公斤,而3年前的价格从未突破6元/公斤。加工厂的建设,有效解决了枣农卖枣难、制干枣难的问题,使板枣成为当地供不应求的“抢手货”,用枣农的话说,“有了友臻加工厂,我们的板枣变金枣”。入社收入翻一番

在建设加工厂的同时,段友臻注册成立了友臻板枣专业合作社。村民可选择枣树、土地、现金等方式入股,合作社为社员建立档案并配发社员证和往来结算证,为社员提供技术支持、冷藏保鲜、保护价收购、代加工服务等。一是在技术支持上,合作社积极为社员提供枣树苗木、施肥用药、枣树整形等技术和生产资料,聘请省林科院、省农大食品学院、县林业局等单位专家,定期为社员进行枣树管理技术指导,现场诊断开方;二是合作社利用自建的保鲜库,为社员提供鲜枣冷藏贮存服务,1公斤鲜枣冷藏成本0.2元,合作社全年贮存量为2500吨,实现效益50万元;三是合作社以高于市场价2%的价格收购社员的板枣,三年累计收购鲜枣1300吨,惠及社员46万元;四是合作社利用加工厂,积极面向社员开展板枣代加工业务,每0.5公斤收取1元加工费,加工后增值20元。3年来累计代加工干枣200吨,为社员创收1000万元。

在这些优惠政策的带动下,社员由当初的5户发展到1200户,辐射带动了全县30多个村、6000亩枣树种植面积。社员年收入均比入社前增加50%左右。2010年全县板枣喜获丰收,社员中多的一户可收入10万元,一般的也在5万元以上。2011年,由于前期雨水多,枣在树上就开始裂口,全县板枣质量和产量均大幅度下降,尽管如此,由于合作社提高了板枣收购价,一般社员收入都在1~2万元,多的在5万元以上,而没有入社的枣农,板枣几乎绝收。分级包装增效益

板枣产品包装是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和最后工序,适宜的包装可以显示特有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提高商品的市场竞争力和产品附加值。2009年,合作社引进了2条国内先进的生产流水线、2台真空包装机、l台单颗包装机,2010年成功注册了“友臻”“一生情”两个板枣商标,实现了统一品牌销售。合作社将所产板枣根据大小和品质分为25个等级,包装也分级分档,有普通袋装、高级盒装。特别是高档钧瓷罐装,做工精美、枣质优良,如果经过地窖珍藏,年代愈久,口味愈佳,是板枣中的极品,当然价格也愈高。产品价格从每袋30元、每盒上百元再到每罐近千元不等,满足了消费者不同层次的需求。

2012年,合作社加工鲜枣450吨,制干枣220吨,除一部分贮藏外,其余推向市场,实现销售收入600万元。

2013年,合作社已经形成了以稷山县为中心,辐射全国10多个省、30多个大中城市、上百个超市的销售网络。

服务产业促发展 开发产业富农户

——临猗县临晋江石榴种植专业合作社

古老的河东大地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乔阳的枣,孤山的梨,临晋的石榴,解州的鱼。”临晋江石榴作为历史名产,明朝万历年间作为皇室贡品进献朝廷而誉满京城。唐代诗人白居易曾用“烂漫一栏十八株,根株有数花无数。日射血珠将滴地,风翻火焰欲烧人。”的优美诗句盛赞石榴园林的美好景象。

观榴吟诗,浮想联翩,先辈们曾用辛劳的汗水孕育了汉初、唐盛、明贡品的辉煌时代,今天依靠科技武装了头脑的临晋人民正以“品牌铸造辉煌,科技再创奇迹”的胆略和勇气谱写着一幅幅如火如荼的雄伟画卷。峨眉岭二坡台地的石榴示范园区,满园葱茏如盖,硕大的江石榴恰似一盏盏红灯笼,枝叶摇曳,满园飘香,令人身心陶醉,心旷神怡。

江石榴在临晋地区的栽植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为了把这一历史名产做大做强,临晋江石榴种植专业合作社应运而生。合作社位于峨眉岭半坡地带的石榴主产区代村,注册资金111.7万元,固定资产88万元,发展农户375户,辐射面积47个村近3万余亩,总产量780万公斤,实现销售收入4000多万元,年人均增收1500多元。合作社还拥有技术服务站、科技示范园、农资服务部、江石榴保鲜库、石榴购销部、原汁初级加工厂等6个下设部门。以管理提升品质

合作社以合作社+基地+农户为生产经营模式,实行统一供苗,统一栽植,统一技术服务,统一农资供应,统一采摘销售的五统一管理与服务。在农资采购上,合作社通过集中统一采购,与以前单家独户采购相比,成本大大降低。2013年,合作社以优惠价为社员提供各种生物有机肥800多吨,复合肥300多吨,石榴套袋1000多万个。仅此一项,就为社员节约成本3万多元。在技术培训上,合作社紧紧围绕整形修剪、疏花疏果、病虫害防治、科学施用水肥、套袋、贮藏保鲜等技术,定期聘请山西农大、省农科院的4名专家教授,为社员进行现场辅导。社员们高兴地说:“有专家指导就是不一样,石榴就像比赛一样,过去半斤就算大的了,今年二斤多的不稀罕。”合作社还组织社员外出考察学习,开阔了眼光,增长了见识,提高了种植技术,提升了产量品质。如今合作社所产的江石榴个大色红,籽粒红亮,晶莹如玉,酸甜可口,成为畅销大江南北,深受消费者青睐的保健水果。连续3年来,合作社成功实现了和武汉中百集团、深圳农产品购销中心的农超对接,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双丰收。以品质打造品牌

合作社为了帮助社员抵御市场风险,提高市场竞争力,以产地“临晋”为名注册了石榴商标,实行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包装销售,并且在每箱石榴里都放置了一张质量管理信誉卡,标明了产品种类、规格、电话等信息,实行了产品可追溯制度,确保了消费者都能做到明明白白消费,因而销量非常可观。合作社成立8年来,共销售石榴3260吨,销售金额近2000万元。在对外宣传上,合作社先后在《中国特产报》《中国农产品加工杂志》《经济日报》《山西日报》等报刊对江石榴进行了宣传报道。合作社还专门在互联网上建立了“临晋江石榴”网站,定期对江石榴的相关信息进行发布。在此基础上,合作社还邀请了全国新田园诗歌会的诗人、省市书画家协会成员等,先后深入石榴科技园进行采风,不但为合作社留下了价值数万元的文化墨宝,而且为品牌的宣传发挥了巨大作用。前几年,合作社还带领果农走进了中央七台的《乡村大世界》栏目,著名歌唱家关牧村等亲临现场助兴,进一步扩大了临晋江石榴这个品牌的全国影响力。2011年,“临晋”牌江石榴被评为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合作社品牌产品,目前产品已销售到长春、沈阳、哈尔滨、广州、深圳、西宁、太原、北京、天津等10多个大中城市。以品牌铸就辉煌

合作社所产的江石榴,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1996年荣获了山西省首届水果展评会,北京国际水果及设备展评会两项金奖;2004年荣获了“山西省十佳品牌产品”称号;2007年荣获了“山西省著名商标”称号,并通过了国家农业部和省农业厅的无公害产地和无公害产品认证;2008年被省农业厅授予“山西省名牌农产品”称号;2011年被国家农业部评定为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合作社被山西省民政厅评为全省农协“十佳单位”;被山西省农工委评为全省农民合作社经济组织“先进单位”;运城市模范集体。2008年临晋江石榴科技示范园代表临猗县通过了“全国放心食品安全示范县”的验收。近年来,合作社由于工作扎实,成绩突出,先后被授予“运城市示范合作社”“山西省百强示范合作社”“全国600家示范合作社”。“坡上苹果坡下枣,半坡地带石榴好”,在临猗,江石榴与苹果、冬枣一起已经成为农民致富的主导产业之一。作为合作社理事长的许行立,不但被县委、县政府连续十年授予“科技调产带头人”称号,而且还是运城市劳动模范,运城市第三届党代表。

以果兴农谋发展 富民强县做贡献

——临猗县王万保果品种植专业合作社“苹果卖不了,就找王万保”,“跟着王万保,挣钱少不了”。这是临猗、万荣等5县(市)果农对王万保的赞誉。王万保一位入党近40年的老党员,临猗县王万保果品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最近喜事连连:“万保牌”苹果2012年8月被认定为“山西省著名商标”,继第九届中国(成都)国际农博会被评为金奖后,10月和11月又被(北京)第十届国际农博会和(杭州)全国名优果品交易博览会评为金奖,共为临猗拿回6枚国家级、省部级金奖,还被中国农村合作经济发展大会评为“全国推荐产品”。王万保合作社继被运城市授予“百强农村合作社”“品牌合作社”“食品安全示范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后,去年又被农业部和省农业厅分别授予“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和“省级示范社”。被中国发展研究院、中国品牌管理科学研究院等六个部门评为第九届中国诚信建设示范单位。王万保本人继被市、县两级党委评选为“优秀共产党员标兵”“转型跨越标兵”“百强经纪人”,省、市、县三级“诚实守信道德模范”后,2012年12月又荣登中央文明办、中国文明网“中国好人榜”,并被评为第九届中国诚信建设十大道德模范,成为中国苹果产业协会会员。近两年,省级领导和中央领导人多次接见了王万保,并对他的“万保牌”苹果给予好评。“万保牌”苹果曾被县四大班子领导作为礼品送给运城籍航天英雄景海鹏和他的团队。现在,“万保牌”苹果已销往全国30多个省(市、区)。同武汉、重庆中百集团超市,广州水果批发市场实现了农超对接。代表运城市、山西省多次赴省内外参加农展会和交易博览会,为运城和山西苹果销往省内外,增加果农收入做出了重要贡献。“万保牌”苹果已成为一个金字品牌。王万保果品种植专业合作社已发展成为引领运城苹果生产销售的龙头合作社。王万保这位省劳动竞赛委员会一等功获得者、运城市第三届人大代表,已成为运城和山西苹果生产销售的领头雁和风向标。《山西日报》《运城日报》和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多次采访报道了他的事迹。那么王万保这几年究竟是怎样做的呢?且听王万保说:在果品生产和销售上要勇于创新

几年来合作社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发展理念。在果品生产上创新,下大力气改变临猗苹果好吃不好看,卖不好价钱的被动局面。北辛地处大嶷山西麓,海拔高,绵土层厚,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是全国最适宜生产优质苹果的区域之一。为什么山东烟台生产的苹果就比山西卖价高,究其原因,除了过去单纯追求产量,粗放管理外,还因为过去不套袋。合作社早在成立之初就引导社员学习山东套纸袋,但因为这里是内陆半干旱气候,苹果生长前期干旱少雨,后期秋雨连绵,导致纯纸袋苹果不是橡皮果就是裂缝果。第二年又引导社员套膜袋,虽然解决了上述问题,但是苹果还是不如山东的好看。第三年给苹果套膜加纸双层袋,加之采用8项管理新技术,并把红富士苹果采摘期从每年10月20日推迟到10月26日至月底,生产的红富士苹果个大色艳,汁多脆甜,并带芳香味,在市场上深受消费者欢迎。

在果品销售上创新,硬分级,精包装,把苹果文化引入生产销售中,占领高端市场。过去果农没有商品意识,袋装苹果分级不严,大小混袋,以多取胜。现在不行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追求苹果的品质和包装。于是,在严把质量关的前提下,不论袋装还是箱装,均注重75、80及85以上硬规格。合作社从中秋节月饼精包装上得到启示,和设计人员研究设计了16种果品包装,又改进提高了4种精品包装。去年参加北京第十届中国国际农产品博览会,在北方8省苹果主产省展示中,合作社代表山西省展示的包装是最精致最受欢迎的,一箱6个苹果卖到168元还供不应求。另外,在贴字苹果生产中,除了原有的福禄寿喜苹果外,去年又引导果农贴了八仙过海、红楼梦人物和喜羊羊等艺术苹果。在11月份杭州名优水果展示会上,有人出888元要买展品苹果。所以把文化艺术元素引入到生产高档礼品苹果中,是我们合作社今后的发展方向。在招商引客上要以诚为信以情感人

临猗县虽然是全国苹果种植面积最大总产最多的县份,但和苹果生产大省山东、陕西相比,山西省还不能与之抗衡。每年苹果采收后,大部分客商先去山东和陕西,但为什么合作社客商却长年不断,前年销售高峰期曾创下50多位客商等车发货,一天发售12车200余吨的记录呢?都说去年无果客,苹果卖不出,而合作社却住着6~10位客商,平均2天发1车苹果呢?就是因为合作社对客商以诚为信,以情感人。临猗的优势是交通便利,产地集中。敢闯市场的客商大都精得很,他们图的是果美价廉,快捷方便,投入市场后能挣到钱。合作社对客商提供的是选果、包果、装箱、装车、结算、发车一站式服务。客商需要的,就是合作社应该做好的。让他们充满希望而来,带着满意而去。要关心果商疾苦,视他们为亲人,帮他们解决困难,在食宿上提供最佳服务。有一次,一位内蒙古的果客病了,合作社理事长晚上12点开车送她到乡医院诊治,并让妻子陪侍,回来后烧姜汤,熬稀饭,连续3天开小灶,直感动地她说,生了病在这里比在家招呼的还好。由于彼此建立了信任关系,有12位客商每年来一两次后就只汇款不来人,而且客商越来越多。他们不但提供了全国各地的很多信息,而且还为合作社在苹果生产销售上出了不少好主意。献爱心多奉献是共产党员义不容辞的义务

兴果务果,财富取之于民就应回报于民,财富来源于社会就应回报于社会。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不仅要带领大家共同致富,而且挣了钱要献爱心,要回报父老乡亲。

一次,黑龙江一位果客在合作社收桃发往广州,因为市场变化和人为因素,一次亏损20多万元。果商一家寻死觅活,处于绝望之中。合作社伸出援助之手,主动帮他付清桃款和劳务费及利息13万元,感动得他们一家三口泪流满面。这件事反响很大。没两年果商就陆续增加了100多位。

科学发展 合作创新

——平定县东安农业生态专业经济合作社

太行山深处有一个熠熠生辉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他为偏远山区的小村庄开辟了一条宽广的创业致富之路。合作社创举

平定县东安农业生态专业经济合作社于2006年3月由党员干部带头入股,在平定县工商局登记注册,有科技骨干23名,社员160户320人,其中有80人通过扎实有效的学习,掌握了专业技能,并取得了农函大毕业证书。合作社由核桃基地、小杂粮基地、农产品加工厂和产品经销部组成,年产值达2200余万元,年利润350万元,社员人均增收1.1万多元。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提供统一生产、统一管理、统一包装、统一订单销售的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并辐射带动周边五十余个村、8000余户农民实现增收致富。开辟致富路

合作社秉承“立足当地资源,发展特色农业,应对市场风险,农民共同致富”的服务宗旨,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品升级,本着做大做强的原则,带动农村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在种植、养殖、林业、加工方面大做文章,一是在种植方面立足一个“绿”字,鼓励和引导农民以种植谷子、豆类、黍类等优质小杂粮为主,发展绿色纯天然食品。二是在林业方面立足一个“优”字,以发展红枣、核桃等优质经济林为主,特别是大面积的推广种植晋龙1号、晋龙2号、辽核1号、中林1号等新优核桃品种,先后发展经济林1800余亩,到盛果期后产值可达400万元。三是在技术方面立足一个“新”字,同山西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和市、县农业科技专家建立“产学研”关系,利用学院雄厚的师资力量,将核桃、小杂粮的新技术、新品种、新工艺用在农业生产实践中,不断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四是在加工业方面立足一个“精”字,因地制宜在各类农产品精加工上做文章,设置多样化精致包装,来适应市场需求,在县城黄金地段设立了农产品经销部,销售的产品主要有核桃、小米、杂粮饼、擀面等优质产品,极大地方便了城市居民购置农产品的需求。创业出成果

合作社自创建以来为新农村建设起好头、带好步,为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农业增效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被国家农业部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黄安”牌商标及图案商标,黄安牌杂粮擀面和杂粮饼获得了国家专利局颁发的产品专利。凭借诚信的经营理念和良好的服务体系,合作社被山西省农业厅授予“优秀示范合作社”,阳泉市政府授予“优秀示范合作社”“特色农产品先进集体”“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科普示范基地”。在山西省第一届农博会上“黄安牌核桃”获得“畅销产品奖”,在山西第二届农博会上“黄安牌杂粮饼”获得“金奖”,在中国第十届农交会上“黄安牌小米”获得“金奖”,在山西科普惠农优质农产品上海展销会上“黄安农产品”获得“优秀奖”等荣誉称号。

纯农业山区有这样一个科学发展、转型跨越、敢闯敢干、艰苦创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带领山村农民开拓创新,立足“农”字求发展,种植加工创品牌,推动农业、农村、农民的经济社会事业转型跨越式发展,为建设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再创新业绩。

发挥合作优势 共创果业辉煌

——祁县耀华果业专业合作社

祁县耀华果业专业合作社是山西省农业产业化市级龙头企业,省政府“513”工程的市级梯队企业,也是祁县古县镇绿色酥梨产业化综合示范园建设项目单位之一。2006年,为了进一步促进祁县酥梨产业的发展,发挥合作优势,带领农民有组织地集体进入市场,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由闫维耀牵头成立了祁县酥梨协会,并组建了“祁县耀华果业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由小到大,由弱到强迅速发展,2011年社员由3户发展到113户,注册资金由3万元达到900万元,涉及祁县、平遥、文水的16个行政村,直接服务农户1.2万余户。

合作社现有占地15亩的“祁县酥梨多功能集贸中心”一座,包括:2000平方米综合服务办公楼一栋,库容15000立方米酥梨恒温保鲜库一座18间,以及4000平方米水果交易市场一个,资产总额达到2189万余元。合作社主营中华名果“祁县酥梨”,采取“公司基地农户、订单服务”的经营模式,秉承“追求卓越、服务三农,诚实守信、合作共赢”的晋商理念,合作社集技术指导、基地建设、仓储保鲜、品牌销售、旅游观光为一体,拥有出品酥梨备案基地3000亩。2011年经销祁县酥梨3.5万吨,实现销售收入5412万元,利润282万元,并带动了4个乡镇60多个行政村1.2万农民,增收3960万元,户均增收3300元。

合作社本着诚信为本的晋商经营理念,狠抓人才队伍建设,造就了一支业务熟练、精明能干的营销队伍,在广州、长沙、南京、杭州等全国30多个城市和地区建立了营销窗口,并与深圳、广州、厦门、珠海等沿海城市的出口商强强联手,祁县酥梨远销香港地区以及泰国、印尼、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各国国际市场,出口量占到全年总销量的40%以上。合作社在认真总结祁县水果生产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抓品牌建设,叫响祁县酥梨;抓科学栽培,发展精品酥梨;抓市场拓展,推进酥梨产业化、标准化、市场化发展的思路。

一、在品牌建设上

一是专门印制标有“祁县酥梨”的精美包装箱,每个梨上贴上“晋耀华”标识,创自己的品牌;二是建有自己的网站(www.yhpear.com),通过网络宣传,扩大祁县酥梨的知名度;三是配合县委、县政府积极筹办好每年一度的“祁县梨花节”,特别是在2009年山西农博会上,祁县酥梨进行了参展宣传,通过“祁县酥梨推介会”可以说使祁县酥梨走出了山西,叫响了全国,产生了品牌效应。

二、在基地建设上

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公司基地果农的模式,以提高广大果农科学栽培酥梨技术为重点,先后与省果科所、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等科研院校结对子,邀请全国梨树专家给基地果农讲课,无偿提供科学管理资料5万余份,制定和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整套科学操作流程,并同太原天沐合生农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北京恒信正光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温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有机肥厂家合作,为果农提供有机肥料等生产资料服务,指导基地果农发展绿色有机精品酥梨生产,极大地提高了祁县酥梨的品质。经国家评审,以古县镇为主的基地酥梨荣获国家“中华名果”之称,农业部授予“中国酥梨之乡”称号,2008年“祁县酥梨”公告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三、在市场建设上

合作社投资300余万元,购置一个占地15亩的废旧焦化厂,经修缮、改建,改造为“祁县酥梨多功能集贸中心”。2009年投资250万元建设8400立方米恒温保鲜库一座,2010年在中央财政及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通过自身努力,合作社又投资560多万元,建设3600平方米的交易大棚一个和7400立方米恒温保鲜库一座,以及300平方米的农民培训中心、1500平方米的客户生活服务区。形成了果品交易区、保鲜仓储区、综合办公区、生活服务区、农资供应区等五大区域格局的功能完善、设备先进、服务优良的现代化多功能集贸中心,填补了祁县没有规范的水果交易市场的空白,为果农与客商构建了对接平台,促进了祁县酥梨的销售,极大地解决了果农销售难的问题。并带动和发展起优质绿色酥梨基地5万亩,同时救活一个果袋厂、两个纸箱厂、两个网套厂等相关产业,安排剩余劳力800余人。在合作社的不懈努力下,使果农种植梨树看到了希望,充满了信心,全县酥梨种植面积迅速发展到13万亩,形成了祁县农业三大特色产业之一,实现了跨越式转型发展。合作社先后被评为“山西省先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中国50佳农民合作社”“晋中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AAA先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荣誉称号。合作社理事长闫维耀同志以引导群众共同富裕为己任,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大胆创业,成绩突出,受到各级领导和群众的好评。2006年山西卫视黄土地栏目对他的事迹进行了专题采访报道,称他为“让祁县酥梨插上翅膀的人”。同年荣获山西省农村青年营销“十状元”;省劳竞委为他荣记三等功;2007年被评为全国十二届十大杰出青年农民、感动山西十大新闻人物;2008年荣获省“五一”劳动奖章;2009年被评为晋中市首届劳动模范;2010年荣获山西省劳动模范等多项荣誉和称号。

发展合作经济 富裕一方百姓

——清徐县日前果业专业合作社

清徐县位于山西省中部太原市郊,距省会太原市35公里,交通便利,气候宜人,土地肥沃,为果树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全县栽培葡果面积达10万余亩。清徐县享有“葡乡、醋乡、鱼米之乡;泉城、湖城、文化古城”的美称,清徐葡萄栽培历史悠久、品质优良、驰名中外,是中国四大葡萄名产地之一。

清徐县日前果业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民家庭承包的基础上,由丁拖保等110名从事果业的生产者、经营者自愿组成,经农业主管部门审核,由工商管理部门登记注册取得法人资格,按照章程进行共同生产、经营、服务活动的互助性经济组织。

合作社现有大中型葡萄园、梨园、果园5个,水果种植户112户,分片经营各种果园6000余亩,年生产各类水果900多万公斤。本社还经营300立方米冷库一座,果农培训学校一处。本社自成立以来,认真贯彻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积极带领果农调整种植结构,依托基地清徐县马峪葡萄示范园,做大做强清徐葡果产业。努力为社员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目前已形成一个集产、供、销、采摘、贮藏、观光为一体的高科技高标准的联合体雏形。

一、合作社内部机制

合作社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其中有合作社人员工作守则、会议制度、业务咨询接待制度、档案管理制度、资产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现在,果业合作社的制度安排、组织架构既坚持了“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又体现了现代企业制度的某些特性。

合作社管理层分设理事会、监事会,理事会和监事会成员都由合作社成员民主选举产生。合作社的发展、规章制度、工作安排都由理事会做出决定,由监事会监督执行。合作社下设四部两办:有技术部、营销部、信息部、生产部、办公室、超市办,可更好更快地为果农提供最新的果业信息和服务。

二、合作社服务内容(一)制定发展规划,实现宏观调控

合作社成立之初,理事会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先后邀请了省、市有关专家等指导合作社员进行生产技术、管理、销售等方面的工作,制定出果业生产中长期发展规划,分步实施。(二)开展技术培训,实现院校对接

针对社员在水果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合作社全体人员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狠抓技术培训,通过培训使果农掌握现代化栽培管理技术。合作社成立以来共培训果农500余场,受培训人员达1.5万人次,并多次深入社员户田间地头进行实地指导,发放书籍资料数千份。合作社还组织建立了“专家大院”“科技转化中心”“葡萄新品种示范基地”“农业机械化示范基地”等机构,促进了农业产业化,为农民、专家、合作社建立了科技交流互动的平台。2007年合作社还成立了“清徐县日前职业培训学校”,为广大农民搭建起“充电”式的新科技、新技能、新知识学习平台。2010年合作社与太原生态工程学校合作开设果业中专班,50名合作社社员取得了中专文凭。提高了成员的经营素质与生产水平,增强了合作社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三)狠抓苗木繁殖基地建设,实现一条龙服务

针对农业结构调整的新形势和果树主导产业对新品种、新技术的要求,合作社积极引进、选育、推广新品种。几年来,共引进、选育适合我县发展的果树优良品种60多个,推广面积3.3万亩,每年增加经济效益2000多万元。合作社研究、开发、推广新技术,狠抓苗木繁殖基地建设,先后研究、开发新技术、新模式30多项,使果实套袋技术、设施栽培技术、日光温室立体栽培技术、桃矮化密植技术等在全县迅速推广。如今合作社实现了构建清徐葡果生产和订单农业产业链的愿望,“引进新种—实验试种—筛选优种—基地示范—基地育苗—推广扩散—指导管理—统一标准—统一检验—果实收购—品种配货—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销售”,一条龙服务的合作社宗旨,让更多的农民走上了富裕之路。(四)实施品牌战略,实现“农超”对接

合作社申请注册了“日前”牌商标作为各类水果、种苗的标志。合作社的“日前”牌葡果在2007年通过了国家农业部、山西省农业厅“无公害农产品”资质认证,并获得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书”。2008年“日前”牌葡果通过了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9年“日前”牌商标被评为“山西省著名商标”,“日前”牌葡果被评为“山西省名牌产品”。2010年合作社基地马峪葡萄示范园被评为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园区。

合作社针对葡果产量大而售果难的问题,积极与省城“美特好”“沃尔玛”“王府井”等超市联营销售,每年销售葡萄500万公斤,并发展经纪人队伍,为果农解决了销售难的问题,增加了合作社收入。(五)发展设施栽培,推广冷储藏技术,实现反季节销售

为实现反季节销售,让人们四季都吃到新鲜美味的葡萄,合作社发展设施栽培技术,新建日光节能温室600间并配套8个沼气池,实现环保种植。同时推广冷储藏技术等,2011年启动了600吨葡萄冷链项目。5年来合作社帮助果农年销售贮藏葡果500万公斤,增加了农民收入,为果农提供了一条增产增效的新途径,受到上级的肯定和广大果农的好评。(六)发展观光农业,创建农业生态园区

合作社采取“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新,人新我更新”的原则,积极发展观光农业,创建农业生态园区。合作社在基地马峪葡萄示范园打造了500米的奇瓜异果景观长廊,300米的葡萄景观长廊。合作社现有葡萄、杏、枣、桃、苹果、山楂、桑葚、核桃、李子、梨、柿子等种类繁多的北方水果,是一座北方水果的自然博览园,还有鸡、鸭、鹅等逐步发展中的家禽散养区。目前已成为清徐县农业观光、果品采摘活动的接待中心。自从2008年对外开放以来,已累计接待游客上万人次。

清徐县日前果业专业合作社经过几年的发展,加强了农户之间的协作,延伸和强化了家庭生产经营活动能力,把分散的果农组织起来,形成整体力量,参与市场竞争,大大增强了果农的经贸化程度。以规模化方式进入市场,提高成员在市场中的地位,合作社的发展为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走合作共赢之路 兴有机果品产业

——芮城县惠丰果品专业合作社

山还是那座山,水还是那条水,地还是那片地,人还是那些人,但是,因为一个果品合作社的出现,芮城县3000多家果农的土地实现了增值增效。这个合作社就是芮城县惠丰果品专业合作社。长见识转变观念 重科技搞好合作

2007年苹果价格畸高,就连落果都达到1.6元/公斤,这给果农带来不小的收益。但在芮城县果树种植大户王亚平看来,这不见得是好事。因为它给果农传递出一个错误信息:只要是苹果就能卖好价钱,也为本来就不注重质量的果农找了一个有理的借口。为此,王亚平联系了本村几名苹果种植能手,赴果业发达的山东考察学习。这不出去不要紧,一出去,他们都看傻眼了:山东栖霞一带亩收入超2万元的果园很平常,而她的果园在本地还是数得上的好园,亩收入也不过8000元。至于现代有机栽培、新型特色观光高效农业等等,更是闻所未闻,样样都感到新鲜。又大又红还贴字的苹果挂满了枝头,这样的苹果一个要卖3元。更让他们感到吃惊的是,这些技术竟是那样的简单!原来他们终日勤勉劳作,不缺苦干而缺巧干,不缺体力而缺脑力,观念落后于人,技术落后于人,管理落后于人,所以同样的是果园,收入悬殊才会这么大。通过考察,他们认识到:果业增收的潜力还很大,关键是要转变观念,实现由粗放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由低投入向高投入转变,由低技术含量向高科技含量转变,由单纯追求产量向提升质量效益转变。

2007年,由王亚平牵头,筹资215万元,成立了芮城县惠丰果品专业合作社,主要是为农民“补课”,灌输新的理念,传授新的技术。到2013年,合作社共吸收社员218户,辐射带动果农5360户。合作社1500亩苹果通过国家有机认证,3600亩获绿色无公害认证。果树总面积18000余亩,年产优质苹果9500万公斤。有两座现代化冷藏库,年储存苹果9000吨。科技服务有特色 果品质优价自高

如何提高果品质量,卖出好价钱?合作社把给社员传授新技术和帮助社员卖苹果放在突出位置。

技术服务有四招。第一招,请大专家。合作社与省农科院建立了协作关系,邀请省里果树专家为社员举办培训班,讲解实用的苹果管理技术。第二招,聘农艺师。常年聘请县果业局高级农艺师服务社员,定期授课,进园指导,解答难题。第三招,配技术员。为每个片区培养一名果树技术员,主要负责指导本片区果园修剪、浇灌、病虫害防治、施肥、花果精细管理。第四招,编指导书。合作社编写了《苹果规范管理手册》,分发给社员,指导其科学管理。这四招,招招有效,招招见血。社员的学习积极性也很高,晚上学习理论,白天实践操作,真正学到了“看得见,弄得通,用得上,管得好”的技术。

科技转化有奇效。各种新技术在社员的果园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比如“猪—沼—果”生态循环,果园生草增加土壤有机质,果树间伐通风透光,高光照开心树型改造,病虫害生物防治,铺反光膜增加产品色泽,贴字艺术。凡此种种,不胜枚举。俗话说“观念一变,腰缠万贯”,随着高科技的应用,效益迅速显现。社员果园各个有特色,处处有亮点。

产品销售四步走。第一步,保护价收购。合作社对社员的苹果进行科学分级,以高于本地市场价进行了分类收购,不让社员吃亏。第二步,统一精包装。将收购的优质果,统一使用合作社注册的“慧凤”商标,进行了统一包装,提升果品档次。第三步,保鲜库贮存。合作社建有可容纳9000吨水果的现代化保鲜气调库2座,方便社员将包装好的商品果封存入库,待价而沽。第四步,高价出售。密切关注市场行情,瞅准时机,尽可能以最高价出售。在市场上,“慧凤”果品以质量好、包装精、档次高倍受客户青睐,产品远销到全国12个省30多个市的高端市场。规范运营守诚信 真诚服务得民心

为社员减少开支、增加收入,帮助困难社员解难题,是合作社人性化服务的体现。

前几年果农自己购买肥料,价格偏高质量难保证不说,还得自己掏运费。现在,合作社直接与各农资厂家联系,以团购低价的优势,采购农药、化肥、纸袋等农资,为社员送到片区,并为经济困难户提供农资赊欠服务。这一举措不但使农资价格比市场便宜10%~12%,而且为社员节约了运输成本,避免了采购假冒伪劣农资的风险。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核心利益是农民利益。合作社坚持“风险共担、利益共沾”的原则,每户社员都是合作社的主人,不但在农产品销售上获利,还能得到股金分红和利益返还,实现二次受益。

合作社就是社员的家,在为社员解决难题上,合作社做到了有求必应。合作社自费请专家为社员提供测土配肥技术服务,帮助社员融资贷款。对于困难户、五保户、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合作社做到全免甚至贴钱。

真心付出与优质服务,换来了社员的信任拥护,赢得了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合作社也被评为“国家级示范社”“省级示范社”“市级百强社”以及“芮城县果品销售先进单位”和“芮城县十佳诚信合作社”等称号。

科技创新 致富农民

——万荣县振和果业科技专业合作社

万荣县振和果业科技专业合作社于2007年登记注册,注册资金138.4万元,注册社员650户。技术顾问5名,研究员1名,高级农技师7名,农技师2名,农资供应商10家,果品营销商5家。合作社被国家出入境检疫检验局认证为优质水果出口基地,商标为“振和”,2009年获万荣县“先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奖,2011年获“省级示范合作社”称号。

1.合作社定期统一组织果农通过技术培训、田间指导,使果农按技术规程规范操作获得了高效益。合作社近几年推广普及了“苹果双套袋技术”“高光效开心形树型改造技术”“人工授粉、喷高桩素技术”“绿色综合防控病虫害技术”等。涌现出以荣河镇中里庄的李国安、光华乡罗池村的卫竹兰、裴庄乡大荣村的卫新喜为代表亩产值上万元的优秀果农55户,8000元以上科技示范户204户。

2.货真价实的农资保证了技术的实效性,避免了果农遭受假冒伪劣农资的伤害。统一采购发放优质农资显示了量大供应的价格优惠,社员得了利。例如,苹果纸袋其他销售点每万枚销售价为360元,合作社由于成员多能享受优惠价,成员的供应价为350元。

3.统一组织果农抵抗冻灾,获得了良好的效果。2010年4月13日华北五省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霜冻灾害。合作社理事长整夜坚守果园观察气温变化,凌晨1时30分组织20多个村统一点火熏烟,把损失降到最低,并制定了补救方案:用激素激活果花细胞,喷叶面肥让果花尽快复苏,印发资料,要果农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又和北京丰民同和国际农业科技公司联系,拿出500筒M-JFN国际高科技叶面肥,补助1000元支援苹果优质示范园进行冻灾补救。又针对冻后现成花粉缺乏的问题,和安徽养蜂场联系在合作社区域内放蜜蜂300余箱,有效地解决了果树的授粉问题,成花坐果非常好,挽回了损失,使灾后不但没减产,反而成为丰收年。

4.统一组织销售果品形成了规模化,社员得实惠。某果业公司在临近村收购的果价为每公斤2.36元,每果箱“吃称”0.5公斤(果不计价),和合作社达成的协议是:不“吃称”,每公斤价为2.4元,这年共销售苹果2.76万公斤,为果农增收2.21万元。这充分显示了合作社强大的威力。

5.合作社严格按照国际GAP出口苹果种植基地管理标准规范操作,经山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审查予以注册登记为“出境水果果园”。2009年,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客商到果园考察都一致称赞“OK”。万荣县振和果业科技专业合作社年生产优质出口苹果1000多吨,交万荣华荣果业公司出口到新加坡、毛里求斯、美国、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家,为国内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超市提供精品苹果5000多吨。

6.狠抓示范园的建设,发挥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合作社在保证高质量、高标准建设示范园的前提下,力争扩大示范园数量,2010年建成22户,2011年建成41户,2012年建成63户,2013年又建成卫竹兰、李国安、张永勤、关仰会、赵振玉等80户。针对多数果园郁闭影响到果园效益的状况,转化了“郁闭果园适度间伐技术”,并做出卫云龙、卫新喜、卫增才、张文亮、卫增荣、刘明臣6个不同类型的果树间伐示范样板园,让广大果农看有样板,学有目标,做有效益。一年进行3~5次到园指导,通过老师指导,果园都获得了亩产值1万元以上的显著效益,同时也为全县郁闭果园间伐改造起到了辐射带动作用。

田宏伟和他的甜蜜事业

——夏县宏伟瓜业专业合作社

夏县宏伟瓜业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田宏伟从小崇尚科学种田,高中毕业后,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从当时的科普宣传车上得到一本《西瓜优质、早熟、高产栽培技术》的书,很感兴趣,于是从1991年开始,他和家人边干边学,专门从事反季节设施精品西瓜的栽培生产。刚开始在自家的二亩半口粮田开始小打小闹,没想到一亩西瓜的收入相当于粮棉作物的十倍,当时可观的经济效益不仅激发了他栽培高产优质西瓜的决心,更成就了他的“甜蜜事业”。

2007年7月,他组织五位瓜农,注册资金23.4万元,成立夏县宏伟瓜业合作社,并向国家工商总局申请注册了“夏乐”牌商标。当年在夏县瑶峰镇全村承包土地107亩,投资80万元建成温室大棚74栋,建成了夏县宏伟瓜业合作社的百亩精品大棚西瓜示范园。瓜业合作社成立七年多来,边发展边规范,本着入社自愿、退社自由、民主管理、盈余返还的原则,统一制定生产技术规程、产品质量标准,统一认证,统一包装,统一销售,走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农业之路,生产出了有机产品西瓜。他们的夏乐牌西瓜清脆香甜、个个精品,在市场上有口皆碑,倍受青睐。这几年产品一上市,就被运城、临汾、太原、三门峡、洛阳、郑州、许昌等地客商上门订走,诸多批发商都要求预定明年产品,有的慕名主动上门签订了长期供货合同,实现了部分订单农业。夏乐西瓜价格是市场上一般西瓜的2~3倍,尚供不应求,凸显了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合作社成立3年时原来的5户成员每年都获得10万元的收益,2010年又有周边100户农民各自出资5000元自愿加入合作社,使合作社成员达到105户,注册资金达到180万元。在瓜业合作社的辐射和带动下,夏县目前有400多户瓜农1000余亩西瓜种植面积直接受益,夏乐牌西瓜已经是夏县的一张名片,也成为运城市现代农业的一个亮点。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田宏伟十分重视科学技术在西瓜栽培上的应用,为了解决技术难题,他与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西甜瓜课题组取得联系,上门求教,并坚持每年订阅他们出版的期刊《中国西瓜甜瓜》。通过学习,采用嫁接换根技术,最早在运城市成功地解决了技术瓶颈。同时实施水肥一体化节水灌溉技术在大棚西瓜栽培上的应用,2009年,山西省节水现场会,宏伟瓜业专业合作社示范基地得到很高的评价,他本人还被列于“运城市农业节水及农业技术推广精英榜”的榜首。由于夏县宏伟瓜业合作社带动周边很多农户种瓜致富,合作社示范园被运城市科协授为“2010至2013年度农村科普示范基地”。

为了让社员掌握科学栽培西瓜的本领,他每年举办夏乐牌西瓜种植基地的技术培训班,并根据西瓜的生长规律定期到田间大棚进行技术指导。夏县有一个大棚西瓜种植大户畅福生,在承包地上种植大棚西瓜30亩,全部采用南瓜嫁接苗,由于管理经验不足,正当西瓜进入膨大期,瓜农们却过度地进行整枝打杈,造成西瓜植株严重伤害,使果实生长受阻,出现大量畸形果,严重影响西瓜产量。田宏伟在下田间指导的时候及时地发现了这一问题,召集社员给大家讲解了嫁接西瓜植株的生长特性,特别是开花坐果期至西瓜膨大期,如何通过人工整枝打杈来维持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平衡与协调,从而保证西瓜的品质和产量,让大家明白了操作技术失误的原因,并及时纠正。过了一个月西瓜成熟后,纠正前的西瓜畸形率达到60%,而纠正后的西瓜畸形率不到3%,而且纠正过的西瓜产量比纠正前的高三分之一。后来畅福生深有感触地说:种西瓜要挣钱,科学技术才是根本啊。瓜农裴云龙,参加了夏乐牌西瓜种植基地的技术培训班,开始种植大棚西瓜,投资十多万元建起10栋西瓜大棚,认真按照夏乐牌西瓜种植技术操作规程的要求,科学种植,效益明显,他由衷地说:“夏乐西瓜赛蜜糖,瓜农心里比蜜甜”。

如今,田宏伟和他的“甜蜜事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09年9月合作社被省农业厅命名为“山西省示范合作社”,被运城市政府命名为“运城市百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的示范园被运城市科协命名为“农村科普示范基地”。2008年在夏县经济工作会议上,合作社理事长田宏伟被夏县县委、县政府授予“农业科技带头人”奖;2010年又被县委、县政府表彰为“特色西瓜种植能手”,还被共青团夏县县委授予“十佳青年产业带头人”称号;2011年,田宏伟被推选为运城市第三届人大代表,并被推荐为市人大常委。2012年3月,夏乐牌西瓜、甜瓜系列产品被国家有关部门授予“中国著名品牌”。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