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英雄记.失控的帝国(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7 03:56:24

点击下载

作者:南门太守

出版社:华文出版社有限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三国英雄记.失控的帝国

三国英雄记.失控的帝国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三国英雄记.失控的帝国作者:南门太守排版:辛萌哒出版社:华文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时间:2019-01-01ISBN:9787507549478本书由华文出版社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第一章英雄趁乱而起◎曹操与袁绍

汉末三国,群雄辈出。

说起那时的英雄,第一个当然是曹操,而说到曹操又不能不说袁绍,他们是众所周知的冤家对头。

其实,年轻时他们还是好朋友,关系相当不错。

袁绍的母亲在老家去世了,曹操专程跑去吊丧。袁绍的老家在豫州刺史部治下汝南郡的汝阳县(今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当时曹操在洛阳求学,要去汝阳得走上好几天。作为朋友,曹操写封信慰问一下就可以了,大不了派个家人送上丧仪也算是很给面子了,曹操的举动说明他们的关系很铁。

曹操出生于汉桓帝永寿元年(155年),袁绍生年不详,比曹操大10岁左右,由于他字本初,有人推测他出生于汉质帝本初元年(146年)。袁母的丧事是在熹平年间,当时曹操不到20岁,袁绍不到30岁。

但是,这一趟远行似乎没给曹操留下多少好印象。一路风尘仆仆,受尽颠簸,到了地方却发现根本没人招待,只能混在乌泱乌泱的人群里,严重地被冷落了。

其实袁绍倒不是故意怠慢曹操,而是因为来吊丧的人实在太多太多了,袁绍想跟每位来宾都握一下手根本不可能。

这真不是夸张,当时袁家的客人多达三万人(会者三万人)。

这当然是很大的排场,当时像汝阳这样的县总人口通常只有几万人。那时没有飞机、高铁,不通高速公路,出一趟远门也十分不容易。

袁绍和他的弟弟袁术虽然沉浸在丧母的悲痛中,但看到这么多人来,心里还是难掩激动和骄傲。曹操是个高度敏感的人,爱热闹,怕被别人冷落,但现在只能站在人群中看热闹了。

跟曹操结伴而来的还有一个人,是他的朋友王俊,比曹操大几岁,与曹操、袁绍相比,他后来基本上默默无闻。曹操和王俊挤在人群里,曹操个子本来就不高,要看清楚还得踮起脚尖,这让他越看越生气。

曹操突然对身边的王俊冒出了一句:“天下就要大乱了,制造祸乱的就是这两个人(为乱魁者必此二人也)!”

王俊听了有些吃惊,谁知道曹操的话还没完:“如果要安定天下,为百姓请命,不先把这两个家伙杀了,大乱就无法避免(不先诛此二子,乱今作矣)!”“二子”指的是袁绍和袁术,王俊这才认真地盯着曹操看了看,忽然明白了曹操话里的含意。

王俊悄悄地对曹操说:“如果真是那样的话,能济天下于危亡的,恐怕除了你再没有别人了!”

二人相视而笑。

曹操和王俊的对话被记录了下来,不过这多半是玩笑话。

曹操与袁绍相差十岁左右,说是一代人年龄差得有些多,算成两代人又比较勉强,曹操和袁绍的关系有些不太好定位。后来曹操的儿子娶了袁绍的儿媳妇,看来曹操自认为跟袁绍还算是一代人;但再后来曹操又让另一个儿子娶了袁绍的孙女,又差了辈分。

曹操少年时代不好好学习,喜欢东游西逛,喜欢结交各色人等(任侠放荡,不治行业)。作为当时洛阳城两位知名的“富二代”,很早他们就打成了一片,袁绍是带头大哥,曹操是跟班小弟。

有一次,曹操跟着袁绍去看人家结婚,看到新娘漂亮,就动了歪念头。到了晚上,他们二人偷偷潜入人家园中,瞅准时机,大喊道:“有小偷,有小偷——”

这家人赶紧都跑出来看,趁这个机会,袁绍让曹操到新房里去劫新娘,为了使效果更加逼真,还给了他一把匕首。

曹操一向都执行袁绍的命令,还真去了,并且顺利得手,把新娘劫了出来,但出来时却迷路了,袁绍不慎跌到一堆枳棘里,动不了。

眼看人家追过来了,曹操急中生智,喊了一声:“小偷在这里(偷儿今在此)!”

袁绍急了,“噌”的一下子从枳棘堆里蹿了起来,二人于是逃脱。

有人怀疑这件事是假的,袁绍和曹操再无赖,作为两个高干子弟,也不可能直接去干抢人的事吧。其实,他们所谓的抢新娘只能理解为恶作剧,把人抢去,让人家受受惊吓,之后讨点儿喜酒喝,以此取乐而已。

还有一次,曹操和袁绍玩崩了,袁绍派了一名刺客要杀曹操。

刺客到了曹操的卧室外,隔着窗户玩了把飞剑,但是低了点,没有刺中。曹操估计下一次刺客会调整标尺,所以剑来得会高一点,于是把身子尽量往下贴(揆其后来必高,因贴卧床上),结果剑果然是飞高了。

后面这件事就有点儿玄乎了,要么也是恶作剧,想把曹操吓一吓。总之,兄弟二人后来又和好了。

汉末是个讲出身的时代,论出身,曹操远比不上袁绍。

曹操的出身不太好,是宦官的后人(赘阉遗丑),这是一个曹操想方设法要撕去的标签,但一直到他的子孙,都还在为这件事感到困扰。

这得从曹操的爷爷曹腾说起。曹腾担任过太后宫宦官总管(大长秋),是当时宦官的最高职务。宦官没儿子,有个养子叫曹嵩,由于养父的庇护,在汉桓帝时担任过司隶校尉,类似于清朝的直隶总督。

曹嵩是曹腾抱养的,关于他的身世是个谜。有一种说法是,他原来姓夏侯,但这个说法不太可靠。曹腾字季兴,意味着他的上面还有三个哥哥,排下来的话,可能分别是伯兴、仲兴和叔兴,按照当时的风俗,如果曹腾的这几个哥哥家中有男孩,曹腾一定会从他们中间选择养子。养子有法律意义上的继承关系,可继承爵位、财产,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考虑外姓人的。即使凑巧曹腾的几个哥哥家中没有男孩,曹腾也会在本族其他曹姓男孩里挑选。

曹腾去世后曹嵩的仕途仍然顺利,担任过朝廷的农业部部长(大司农),其实这个职务比农业部部长权力还要大,除农业外凡与经济有关的,比如林业、渔业、手工业、制造业甚至财政等,都归大司农管,曹嵩能担任此职,说明他还是有相当能力的。

曹操是曹嵩的长子,他的生母很早就去世了。曹操从小生活环境十分优越,但作为单亲家庭的孩子,头上又贴着宦官后人的标签,这让他与别的士人家的孩子有所不同。

单亲和有缺陷的经历容易让孩子在性格上出现两种倾向,一种是自卑、嫉妒心强,另外一种是破罐子破摔,性格暴躁,有的甚至表现为残忍。这样的孩子在家一挨训就唯唯诺诺,而在外面遇到弱小者就把在家受到的教育方式用到别人身上,暴躁凶狠。

曹操的少年时代情况很不妙,加上他身体发育很慢,不长个子(容貌短小),相貌平庸。这些,都注定他不是一个让大人省心的好孩子。关于少年的曹操如何顽劣,有不少故事。总之那时的他是一个问题少年,生性敏感、自卑,同时胆大、机灵、不安分,总想引人注目。

凡是这样的孩子,将来要么会成为一个败家子,人见人烦,要么会成为一个有个性、卓尔不群的人;若又恰逢乱世,则更容易出人头地。◎投身军界当旅长

18岁前后,曹操进入洛阳的太学学习。

太学是国家的最高学府,汉代太学是个出人才的地方,西汉末年这里培养出一个刘秀,东汉末年这里培养出一个曹操。

20岁时曹操从太学毕业,朝廷分配工作,他想走走后门当洛阳县令,但后门没走成,只当了洛阳县令属下的洛阳北部地区公安局局长(洛阳北部尉)。

当时政治黑暗得一塌糊涂,宦官掌握着大权,皇帝只听宦官的,曹操虽然有靠山,但干起来也很泄气,公安局局长这个职务不符合他的志向。

不过,曹操还是在这个不起眼的岗位上干了一件大事,他曾以违禁夜行的罪名棒杀了大宦官蹇硕的叔父,这件事在当年绝对制造出了轰动效应,让自己的知名度大增。

这是曹操的第一次政治冒险,尽管宦官得势,浊流附行,但社会舆论仍以清流为标榜,身负宦官后人的枷锁,曹操渴望打破它,公然向宦官发起挑战,制造轰动效应,在曹操看来没有比这更便捷的方式了。

但也有人认为曹操是耍二,这种冒险行为并不可取,弄不好自己丢命不说,还会连累家人,事后他没有受到报复,纯粹是一种侥幸。如果是这样,曹操就太不成熟了。

但其实不然,因为曹操在做这件事之前心里肯定进行过盘算,他有充足的把握。宦官表面强大凶残,但骨子里也有虚弱的一面,尤其当遇到民意的强力反弹时,宦官反而会退缩。当时有一股所谓的婞直之风,就是明知不是对手也要站出来与权贵单挑,因为他们知道背后有强大的舆论支持,尽管会面临受迫害的危险,但同时也会获得巨大的社会声望,知名度一夜蹿升。

宦官们在貌似强大的外表下其实都有一颗脆弱不堪的心。

对曹操来说,不怕耍一回二,怕的是二得不够大,没有造成声势。如果打几板子放人,那就坏了,只有往死里打,才安全。

还真让曹操算准了,吃了大亏的蹇硕选择了沉默。

曹操以一个惊人举动向世人宣示了他与宦官势不两立的政治态度,赢得了党人的信任,在今后的政治活动中,没有人再怀疑他的立场问题,这笔政治财富让他享受了一生。

当了两年县公安局局长,曹操改任顿丘县令。

从职务上说是升了一级,但是不是宦官背后做的手脚把他调离洛阳,之后再慢慢收拾他,不太好说。在顿丘县令的位子上曹操没有遇到宦官来找麻烦,但是不久汉灵帝废黜了他的宋皇后,曹操跟宋皇后有一点拐弯的亲戚关系,因此受牵连被免官,回到家乡豫州刺史部治下沛国谯县专心读书。

就在曹操对仕途一片茫然之际,突然接到朝廷的任命,让他担任参事室参事(议郎)。这个职务的品秩是600石,与县令相同,但这个职务侍奉在皇帝身边,可以了解高层政治动态,并随时向皇帝提出建议,从影响力和重要性来说远远超过了一个县令。

接到新任命的时候曹操肯定疑惑不解,没跑官、没活动,也没有到西园花钱去买,是谁给自己办的好事呢?

这个谜团,直到后来曹操才知道了答案。

曹操在这个岗位上又干了五年,其间与同为议郎的大学者蔡邕结为忘年交。

这时已经到了汉灵帝光和年间,曹操眼看快30岁了。

30岁在仕途上年龄不算大,能在机关里混个科长就不错了,在下面想当个乡长都难。那时曹操已经是朝廷里的“县处级”干部,有了近10年的从政履历,随时可以见到天子,是个风光又有前途的青年。

但曹操不这么看,他一直在寻找人生的定位,他有更大的人生抱负。议郎是个闲职,适合学究来当,也适合老同志养老,却不适合自己。

曹操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是什么?多年后他写过一篇文章,里面谈到了这个问题,他说自己年轻时不是一个避世清高的人,最怕别人把他看成凡愚之人,所以最想当一名地方官员,干出一些政绩(欲为一郡守,好作政教)。

没想到的是,到了光和七年(184年),参事室参事(议郎)曹操突然接到了朝廷的任命,免去他的现职,改任他为骑都尉。

按照汉朝的军制,骑都尉介于中郎将和司马之间,手下一般统辖数千人,相当于现在的旅长。骑都尉,就是骑兵旅旅长。

这时天下的局势已经很紧张了,各地变民不断起事,让朝廷捉襟见肘、顾头顾不了尾。为了应对,朝廷不断征调人马,又临时组建了不少新军,这支骑兵部队就是刚刚组建的。

一个文职干部,一个小个子青年,没有任何从军经历,被任命为高级将领,让大家都感到有些吃惊。

其实,熟悉曹操的人并不吃惊,因为曹操除了想当一名郡太守,他还喜欢军事,并且有了点名声。曹操不好读死书,但好读杂书,尤其是法家、兵家的著作,他酷爱一本叫《孙子兵法》的书,而且学有所得。在曹操之前,《孙子兵法》这部书影响力并不太大,很多人不知道这部兵书,曹操对《孙子兵法》极为推崇,亲自进行注解。想必曹操经常跟朋友讨论兵法,所以被上边知道了。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朝廷也实在找不到更合适的人。

这个理由看似荒谬,但确实存在。东汉帝国的教育体系虽然发达,培养的却都是文人,武将基本靠自学成才,或者文人弃文从武。教育结构的失衡,造成军事人才的匮乏,到了需要的时候,还真找不到合适的人。

而且打仗并不好玩,现在面对的又是来势凶猛的变民,免不了冲锋陷阵、马革裹尸,长期生活在和平环境里的人还没做好流血牺牲的思想准备。带兵打仗看着威风,但危险系数极大,前途并不被看好,世家大族即使有符合条件的子弟,也大多不愿意出这个头。

无论是什么原因,前提都得曹操本人自愿。曹操是个不安分的人,喜欢军事,不怕冒险,又渴求建立功业,机会来了自然也会主动请缨。◎一个农民的理想

时势造英雄,据说最早说这句话的是梁启超。

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人的聪明才智可以极大地被激发出来,从而得以显露出来并相互作用,于是产生了英雄人物。梁启超的原意是说,天下之大、古今之久,随时随地都有产生英雄的机会。读《二十四史》,像李鸿章这样由时势造就出来的英雄可谓车载斗量,但能够反过来造就时势的英雄,阅千载而未见一个。

人生活在自然环境中,也生活在历史之中,自然界没有目的性但有规律性。春去秋来、花开花落有规律可循,日月运行、生老病死也有规律可循,英雄人物作为历史中的个体是独一无二的,作为群体出现时就一定有内在的规律可循。从秦皇汉武到唐宗宋祖,从拿破仑到林肯,都是时势造就的英雄。

造就汉末三国众多英雄的,除了时势,似乎还与一个人有关。这个人名叫张角,是东汉冀州刺史部钜鹿郡的一个农民。

他不是普通的农民,他有文化,还懂医术,他利用自身的这两项特长创建了一个叫太平道的庞大组织。

黑暗的政治,困顿的经济,宦官专权的朝廷,宦官的爪牙遍布各州郡,为非作歹、欺压百姓,皇帝被宦官、外戚轮流操控,朝中即使有正直的清流官员,也被打压或禁锢……东汉帝国已经日薄西山。

一部分人看到了现实,心里开始有了想法,打起了推翻朝廷的主意,而一门神秘学问又为时局的动荡不安推波助澜。

这门学问叫谶纬学,是谶与纬的合称。谶是秦汉间的巫师、方士编造的预言吉凶的隐语,昭示未来吉凶祸福、治乱兴衰;纬是纬书,是与经书相对而言的,是汉代儒生假托古代圣人制造的依附于经籍的各种著作。简言之,谶纬学就是神秘预言学,区别于天桥上的算命先生,谶纬学家们算的一般都是天下之事。

相传秦时流行“亡秦者胡”的神秘预言,秦始皇误以为亡秦的是胡人,于是命蒙恬率30万大军北击匈奴,后来才知道搞错了,“亡秦者胡”指的是他的儿子胡亥。到了陈胜、吴广起事时提前在绸帕上写了“陈胜王”三个字塞进鱼肚子里,刘邦起事时斩白蛇,这些都是对谶纬学的利用。

本朝开国的光武帝刘秀也以符瑞图谶起兵,因此在成就帝业后推崇谶纬学,谶纬学由神秘走向神圣,每遇用人、施政等各种重大决策时,天子常依谶纬来决定。所以,在当朝,谶纬学并不是异端邪说,而是可以公开谈论和研究的一门学说。

一本叫《春秋演孔图》的谶纬书近年来引起了大家的广泛议论,因为这部书里有一句话,大意是说前汉和后汉加在一起的寿命只有400年(刘四百岁之际,褒汉王辅,皇王以期,有名不就)。要是从高祖刘邦建立汉朝算起,到现在已经380多年,刘汉的江山还有不到20年的光景了。

这条神秘预言让一部分朝中大臣感到焦虑,他们纷纷向汉灵帝上书要求改革政治,并不被重视。比这个神秘预言更让朝臣们纠心的是,现实社会已经呈现出风暴来临前的种种迹象。

张角对谶纬学也有研究,他的眼光很敏锐,渴望改变现实。

但张角迟迟没有行动,因为他还在思考该用什么方式完成他的计划,直到有一天,有个人跑来找他,给他带来了一本书,张角看完,心中思考的问题全部找到了答案,大喜过望。

这个人名叫襄楷,给张角看的书,名叫《太平清领书》。《太平清领书》的作者是襄楷的老师于吉,和襄楷一样,都是一名方士。所谓方士就是精通方术之士,方术是用自然的变异现象和阴阳五行之说来推测、解释人和国家的吉凶祸福、气数命运的医卜星相、遁甲、堪舆和神仙之术等的总称。

于吉写的这部《太平清领书》,篇幅浩大,内容庞杂,以老庄之道、鬼神信仰以及阴阳五行、神仙家的方术为基础,创造了一套极为神秘复杂的神学体系。这部书里既有老子的宇宙观、《周易》的元气论,也谈长生不老的修道理论。

但这些都不是主要的,这本书真正想谈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政治。

在书中于吉试图陈述一套政治设想,也就是所谓太平盛世的建设纲领。它不仅描绘了太平盛世的模样,也阐述了要达到太平盛世必须做到君明、臣良、民顺。

早在顺帝时,于吉的另一个学生宫崇就把这部书献给了朝廷,顺帝让大臣们讨论,大家却认为这是妖妄之经,于是把它封存了。

汉桓帝因为一直没有儿子,听人说于吉的学生襄楷很有法术,就下旨召他进宫,教他生儿子的方法。襄楷弄了一些所谓的灵丹妙药,汉桓帝吃后感觉有了一定效果,很高兴,认为襄楷不简单,遇到治国理政的疑难问题也常向他请教。

襄楷为了完成于老师的心愿,旧事重提,再次把《太平清领书》推荐给朝廷,但汉桓帝对这个也丝毫没有兴趣。

接连碰壁后,于吉的弟子们对朝廷彻底失望,后来在党锢事件中襄楷因为替党人求情被治罪,出狱后政治热情依然不减。只是他把活动的重点转向了民间,成为一名无政府主义者和颠覆活动的专家。

襄楷来到冀州刺史部一带活动,认识了张角,二人志同道合,一见如故。

在襄楷的推荐下,张角看完了《太平清领书》,佩服得要命。

当时没有科举制,进入官员队伍要靠察举,主要科目是孝廉和茂才,都是推荐制。政治黑暗,吏治更是被宦官、权臣们牢牢抓在手中,像张角这样的草根,被举荐为孝廉或茂才的可能性为零,上太学也是遥不可及的事,这意味着他向上晋升的道路几乎全被堵死,所以他和襄楷一样,把实现政治抱负的舞台放在了下面。

张角有两个弟弟,一个叫张梁,一个叫张宝,张角领着他们,手持一根九节杖,经常活动在冀州刺史部一带,用符水、咒语等为人治病,深得穷人的拥戴。名气一大,就有人跑来愿意给他当学生,张角开始吸收徒众。

来的人越来越多,多到让张角都感到吃惊。不过他不害怕,因为他不仅有文化,还有胆识。受《太平清领书》中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的影响,张角创建了太平道,其纲领、目标、教义、称号、教区组织、口号、宗教仪式、活动内容、传教方式等都按照《太平清领书》来设计。

当时社会上有大量流民,也就是失去土地无家可归的人。这些人都是土地兼并的受害者,看不到前途,也不被关心。太平道的出现,至少给了他们温暖和希望,所以不用动员,这些人都追着撵着来入道。

还有一些人虽不是流民,但看到这个组织挺厉害,于是也加入进来,就跟一些有钱人愿意给青红帮老大当门生是一个道理,遇事有人罩着。这些人里,有基层官吏,甚至还有宫里的宦官。

为了入道,有的人甚至变卖家财远道来投,以至于道路堵塞,在路上生病和死去的就有近万人(未至病死者亦以万数)。

张角自称大贤良师,是太平道的总首领。张梁、张宝自称大医,是太平道的核心领导班子成员。张角派出8个弟子到四面八方宣传教义、发展徒众。

经过多年的发展,太平道势力已遍布东汉全部13个州中的8个州,徒众达数十万人。张角把这些徒众划分为36个教区(方),大的万余人,小的数千人,每个教区都设一个渠帅作为首领。

这样的组织很特别,不同于陈胜、吴广起义,也不同于绿林、赤眉,他们在起事前就有了严密的组织和各层级领导成员,尤其是各方的渠帅,在地方上都很有影响力。张角兄弟们失败后为什么各地又冒出来那么多起义武装,个个自称是他们的余部?其实相当一部分不是冒牌货,而是太平道当年播下的种子。

弄出了这么大的动静,朝廷没有觉察吗?

朝廷是有觉察的,最早关注这件事情的是汉灵帝的老师司徒杨赐,作为朝廷的三公,杨赐了解到下面的这些情况后,深感问题严重,立即向汉灵帝上疏报告,还提出了解决办法。

杨赐的办法不是立即用武力清剿,而是请汉灵帝下诏向各州刺史、各郡太守提出严厉要求,让他们一一清查太平道信徒们的原籍,把他们遣送回家(简别流民,各护归本郡),从而削弱太平道的力量,之后再诛杀他们的首领,这样不必大动干戈,就能化解危局。

应该说,杨司徒的这一招是管用的,真要做了效果也会不错。

但不知为何,如此紧急和重要的报告到了汉灵帝那里竟然没了下文,后来证实,这份报告汉灵帝居然没有看到。当他看到这份报告时,已经是太平道起事以后了,汉灵帝还是在皇家档案室(兰台)看到的。◎甲子年,甲子日

为什么会是这样?

可能是汉灵帝刘宏太贪玩,没时间看。

也可能是宦官有意压着,没让刘宏看。

分析起来,后一种可能性更大。太平道起事后朝廷进行过追查,宦官封谞和徐奉都是太平道的信徒,封谞不是一般的宦官,他是“十常侍”之一,有他们做卧底,杨赐的秘密报告很可能被压了起来。

如果当初汉灵帝及时看到了这份报告,又会怎样呢?

从各种迹象看也怎么样不了,太平道闹出的动静越来越大,汉灵帝不可能不会通过其他渠道得知这些消息,但汉灵帝本人不会把太平道当回事,甚至会觉得有个民间组织把流民组织起来,教人向善做好事,还挺好。

这不是妄加揣测,汉灵帝的这种心理可以从他思想变化的蛛丝马迹里找到答案。汉灵帝对经学一向不感冒,这时他已经开始崇信黄老之学,对老子的思想充满崇拜,汉灵帝可能认为,这个同样视老子为先师的教派,与他的思想还有些吻合呢!

太平道真要闹事,汉灵帝也不怕。

本朝自汉安帝以来,各处大小不等的变民起义频繁爆发,安帝在位19年变民起事4次,顺帝在位19年变民起事13次,冲帝、质帝在位时间都很短,也有4次,汉桓帝在位21年变民起事14次。从汉安帝到汉桓帝,60来年光景,变民起事多达35次。

这些变民起事来势都很迅猛,轰轰烈烈,动辄数万人甚至数十万人参加,但朝廷一旦出兵剿灭,就会很快沉寂下去,汉灵帝早已习以为常,他不怕有人闹事。

杨赐呈交报告后因故离职了,他手下有个名叫刘陶的处长(司徒掾)没忘这件事,他找了个机会向汉灵帝询问此事,汉灵帝像是没听见,莫名其妙地岔开话题,让刘陶给自己编一本容易阅读的《春秋》(诏陶次第春秋条例)。

当刘处长埋头在皇家图书馆里完成天子交付的新工作时,张角等人的步伐却没有停止,前来投奔太平道的人数呈几何倍数增长。

张角清楚地意识到,事情已经干大了,想收手都不可能,要么太平道消灭刘汉政权,要么太平道被刘汉政权消灭掉。

张角召集几个大弟子和弟弟张宝、张梁商议,大家决定发动武装暴动,目标是推翻现政权,建立太平盛世。以冀州刺史部与司隶校尉部接合的邺县地区为暴动核心区,由张角全面负责,前线总指挥为大方首领马元义。

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最早跟着他们干的不到1000人。

刘邦斩蛇起义,当时只有2000人。

西汉末年绿林军起义,努力了数月,队伍还不到1万人。

而张角筹划中的这场起义阔气得多,准备了十几年,手里仅现成的就有数十万人,建立了严密的内部组织,北方主要州郡都有他们的分支和眼线,百姓发动工作更不用说。

按理说,这场起义的成功是手拿把攥的事,不成功都没处说理去。但越是有把握的事越会求稳妥,好像越输不起。面对日益壮大的队伍和越来越有利的形势,张角反而更加谨慎。

光和六年(183年)太平道就确定了武装暴动的事,但定下来的暴动时间却大有问题。

这个时间是次年三月甲子日,太平道的36方准备在这一天同时起事(三月甲子,三十六方一旦俱发)。

即将到来的光和七年(184年)是甲子年,在60年一轮回的历法周期中甲子年是新一轮周期的开始,让人联想到新天命的降临,甲子年又逢甲子日,太平道确定的武装暴动时间是难得一遇的“双甲子”。

日子虽然挺有讲究,但问题是距离这一天的到来还有三四个月,像暴动这样的大事,战线不宜拉得太长,夜长梦就多。

这成为太平道失败的最终原因,也是张角的败笔。

对这个问题有点儿不好理解,张角是个有头脑的人,这样明显的错误他为什么会犯呢?仔细想想,也许跟一个人有关。

这个人是汉安帝刘祜,东汉第六位皇帝,106年至125年在位。

刘祜驾崩的前一年即124年,他下诏正式启用干支纪年法,以当年作为60年一甲子的开始。

干支纪年法早就有了,不是刘祜的发明,相传诞生于黄帝时代。但在刘祜之前,干支纪年法不是唯一的纪年办法,还有岁星纪年法,而后者的影响更大。岁星即木星,通过它12次入宿而定轮回,所以当时一个轮回不是60年,而是12年。但木星入宿在时间上有细小的误差,刘祜后来就以诏令的形式确定更为科学的干支纪年为法定纪年法。

中国历史有确定纪年是公元前841年,有人认为第一个甲子年是公元前837年,但那是后人倒推上去的,倒推的基点就是124年,因为这一年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甲子年。

124年经过一个甲子正好是184年,在太平道看来,这不仅是一次轮回,还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轮回,是新时代的开始,是不容拒绝的诱惑!◎万事俱备,只差叛徒

太平道现在已经有几十万人,里面什么人都有,包括一些负责人和骨干分子在内,大家的动机也不尽相同,这是一场规模盛大的集体活动,参与的人数众多,涉及的区域广泛,在没有现代化通信手段的情况下,沟通信息、协调行动、保证命令畅通本来已经十分困难,还要做到完全保密,几乎不可能。

由于筹备时间相当充分,太平道做了很多历史上其他起义者做不了的工作,他们建立了起义总指挥部。

太平道还制定并发布了起义口号: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这个口号的意思是:苍天已经死了,黄天要替代它;时间就在甲子年,界时天下将焕然一新!

这只有十几个字的口号相当有水平,不仅充满气势、简洁好记,还运用了天干地支轮回和五行轮回两大学说作为依据,煽动性和说服力都极强。

从口号中可以看出太平道对天干地支轮回概念极为重视,并作为宣传发动工作的理论基础之一,那时的人普遍信天命,这当然很重要。

五行相生学说的运用,体现在苍、黄两种颜色的区分。五行学说认为,天下万物皆由五类元素组成,分别是金、木、水、火、土,彼此之间存在相生相克的关系,如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等。

所谓生,就是一种物态取代另一种物态,是此长彼消和另一种意义的轮回。

这是古人对自然现象和规律长期观察总结的结果。比如金生水,是因为高温能使金属熔化成水;水生木,因为水灌溉树木,树木便能欣欣向荣;木生火,因为火以木料做燃烧的材料,木烧尽,则火会自动熄灭;火生土,因为火燃烧物体后,物体化为灰烬,而灰烬便是土;土生金,因为金蕴藏于泥土石块之中,经冶炼后才提取为金属。

古人对这些自然规律总结之后深信不疑,认为这揭示了自然的奥秘,自然界中的一切现象均可以找到五行去对应,比如颜色,金对应的是白色,木对应的是青色,水对应的是黑色,火对应的是红色,土对应的是黄色。

周朝是火德,秦朝取代它,所以是水德,对应的颜色是黑色,所以秦朝的官服一律是黑色的。

汉取代秦,按说它是木德,青色应该是“国色”。但是,从汉高祖刘邦到汉武帝刘彻、“新莽皇帝”王莽、汉光武帝刘秀,基于各种政治的需要,对德运和“国色”不断进行调整。刘邦承秦制,尊水德,尚黑色;刘彻尊土德,尚黄色;王莽尊火德,尚红色;刘秀继续王莽的做法,尊火德,尚红色。至于其中的背景,都比较复杂和烦琐,在此不一一赘述。

所以,不能说刘邦定下来的官服是黑色,两汉几百年所有的官服都是黑色的,中间不断在变化,这是古装影视剧要注意的。

现在尊崇的是火德,“国色”是红色,所以取代它的就应该是土德,基本色是黄色。

按照现代品牌视觉识别系统理论,一个品牌的基本色很重要,从公司的商标到产品外包装,再到职场装修以及凡能看到、摸到的东西,都要以这个颜色或与它相近的颜色作为设计的主体色调。

太平道不懂视觉识别理论,却明白这个道理,他们也推出了自己的视觉识别符号,给每个人发了一个黄色头巾。后来这支起义队伍便被称为黄巾军,这场起义被称为黄巾大起义。

太平道还把起义口号编成歌谣,通过百姓传唱的方式到处传播,这一招很管用,不久,京城洛阳的儿童们都会唱这首歌谣了。太平道还嫌不过瘾,派人秘密潜入洛阳,在朝廷各办事机构的大门上用白土写上“甲子”两个字(以白土书京城寺门及州郡官府,皆作“甲子”字)。

如此大张旗鼓地闹革命,生怕别人不知道,这恐怕是史上最高调的起义。

历史经验表明,但凡临时起意的事,总能歪打正着;但凡千琢磨万考虑的事,总得出点儿岔子。

对太平道来说,万事俱备,只差叛徒。

叛徒,也有了。

这个人的名字只要学过中学历史的人都应该知道,叫唐周,是张角的弟子之一,在起义军内部应该算中高级干部。

汉灵帝光和七年(184年)刚过了年,朝廷突然接到唐周的密报,太平道的整个起义计划暴露了。

汉灵帝被吓醒了,这些人敢情不只是传传道、治治病,是来要他的命的,从唐周的密报中看出,他们的起义计划相当具体详尽,刀快架到脖子上了。

汉灵帝马上紧急下诏,对已潜入洛阳的起义军前敌总指挥马元义等太平道骨干分子实施抓捕。由于有唐周的情报,马元义等人很快被抓到,汉灵帝下诏将其处以车裂之刑(收马元义,车裂于洛阳)。

汉灵帝同时下诏各州郡,要他们抓捕各地的太平道徒众。由于时间紧急,来不及一一下诏,汉灵帝采取了下达通令(周章)的方式,还派钩盾令周斌总负责,清查在宫省直卫、朝廷各办事机构以及百姓中的太平道信徒,很快查出来1000多人,全部予以诛杀。

由于处置及时,洛阳总算没乱起来,把这场即将烧毁洛阳的大火浇灭在了未燃之时。对朝廷来说,立了大功的唐周应该给予嘉奖,封个万户侯都不过分,但唐周却从此销声匿迹了,史书对他再没有半个字的记载。

唐周如果聪明,什么官、爵都别要了,人间富贵基本上和他已经无缘,要想活着,只能找个没人的地方躲起来,来个人间蒸发。几十万太平道的兄弟现在已经急红了眼,都在找他报仇。

太平道瞬间面临灭顶之灾。

好在他们目前的实力确实已经足够大,没有被一口吞掉,大贤良师张角决定提前起事。

汉灵帝光和七年(184年)二月,太平道举行了祭天仪式,并在仪式上杀活人以盟誓(杀人以祠天),张角自称天公将军,张宝称地公将军,张梁称人公将军,他们在冀州刺史部正式起义。民间称起义军为黄巾军,但在官府文书里一律称他们为“蛾贼”。

虽然仓促了点儿,但黄巾军一开始仍很顺手,所过郡县朝廷任命的官员望风而逃,仅用十来天时间,就闹得全天下震动(长吏多逃亡,旬日之间,天下响应)。

那些黄巾军一时还没有到达的郡县,老百姓也等不及了,纷纷杀了本地官吏响应黄巾军,安平王刘续、甘陵王刘忠还被本封国的变民生擒,归降了黄巾军。

安平国在今河北省,甘陵国在今山东省,都是太平道最活跃的地区。东汉的王国相当于郡,不设太守,由国相掌行政权,国王都是刘汉宗室,世袭。黄巾军把刘续和刘忠关在大本营广宗,没杀他们,因为知道他们身份尊贵,可以换钱。

经过讨价还价,朝廷付巨资把刘续和刘忠赎回。◎御前军事会议

在黄巾军面前,东汉地方政权不堪一击。这说明黄巾军确实经过了长期的准备,来势迅猛,也说明东汉政权早已不得人心。

但这还不是最重要的,要说准备充足,其他朝代的造反者也能做到,要说人心向背是关键,又无法解释这场起义来得猛最后也退得快这个事实。其实,黄巾军迅速得手的最重要原因,是东汉在军制上存在着严重的缺陷。

东汉沿袭了西汉的军制架构,主要兵力集中于南军、北军。南军负责四方征战,是野战部队,北军驻扎在洛阳附近,负责京师的防卫。北军之外,天子还有一部分近卫部队,如卫尉、虎贲、羽林等,性质与北军差不多。

除了这些中央军,东汉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地方部队,州郡不典兵。州不用说,本身就不是正规意义上的行政单位,州刺史品秩只有600石,还没有洛阳令高,只负责纠举官员差失,相当于中央派到各州的巡视组组长。郡和县虽设有都尉、县尉等职,但他们的职责是维护社会治安,充其量算警察部队,与正规军不能同日而语。

正规军的职责是打仗,此外一律不管。在部队里要升迁,得靠战功,所以真正的军人都不怕打仗。地方治安部队管缉盗,管百姓纠纷,管盘查陌生人,管得很宽、权力也大,但升职靠上司,不会惦记打仗的事,加上生在本乡本土,牵挂也多,谁会真拼命?

所以,在黄巾军面前,郡、县治安部队形同虚设。

国家有事,按说应该交给南军处理,这是朝廷的一支常备军,也是精锐之师,但不幸的是,此时此刻这支力量却指望不上。

汉末,南军主力一直奋战在西部和北部前线。在西部,东汉陷入与羌人作战的泥潭,进不能全胜、退不得脱身,虽然也成就了“凉州三明”等一批名将,但除了无休止地花钱,至今仍未看到休兵止戈的曙光。

在北部,虽然匈奴人暂时消停下来了,但新崛起的乌桓人和鲜卑人跟当年的匈奴人一样强悍,与朝廷你来我往,陷入胶着之中。朝廷设立了护羌校尉、护匈奴校尉、护乌桓校尉等几大边防区,主力都是南军。

地方如果有军权,怕作乱;地方没军权,一旦有事就会出更大的麻烦。这样的矛盾困扰着好几个朝代的统治者,最典型的是宋朝,国家超级富有,军费开支也很巨大,但80万禁军摆在京师附近,地方武装都是老弱病残,周边一些小政权的骑兵一个冲锋就能轻易打到天子门前。

东汉面临的也是同样的问题,黄巾军的势力如风卷残云般扩散起来,眼看就要打到洛阳了,京师震动。

现在,汉灵帝慌了。

他是一个多才多艺的皇帝,吃喝玩乐、琴棋书画他都擅长,打仗他却不行,也没想过。

宦官也慌了,别看他们权势很大,钩心斗角有一套,但他们这些人整天生活在深宫里,眼前就是那一亩三分地,头上只有巴掌大的一片天,缺乏见识,更没有真才实学,又天生胆小怕死,黄巾军一闹,他们被吓住了。

三公九卿多是宦官的党羽,在激烈的官场斗争中能跻身上位,靠的不是能力,而是阿谀奉承、溜须拍马,关键时刻大多也拿不出手。

汉灵帝召开御前会议,研究如何对付黄巾军。

参加这次会议的想必有很多人,杨赐此时已改任太尉,司徒是陈耽,司空是张济,作为三公他们应该都在场,其他还应该有袁隗、刘焉等朝廷的部长,甚至还有赵忠、张让等宦官。

但是,除汉灵帝之外,史书只记下了一个与会者的名字,他叫皇甫嵩。

皇甫嵩字义真,凉州刺史部安定郡人,名将皇甫规的侄子。皇甫规是“凉州三明”之一,一员宿将。在叔父的影响下,皇甫嵩少年时既好诗书,也好弓马,是一个文武全才,仕途也很顺利,目前担任北地郡太守。

北地郡属幽州刺史部,是边境地区,在那里当太守与内地不同,主要职责是配合正规军对敌作战。皇甫嵩是来洛阳公干的,因为有长期边防作战的经验,又是名将之后,所以被汉灵帝点名列席会议。

皇甫嵩果然不负众望,在会上提出了化解时局危机的具体方案,这个方案包含:下诏各州郡组织地方武装,修筑防御工事,制造军器(修理攻守,简练器械);在洛阳周边地区各个方向重点构筑八个战略据点,即八关,分别是函谷关﹑大谷关、广城关﹑伊阙关﹑轩辕关﹑旋门关﹑孟津关﹑小平津关,每关设一个都尉,负责军事;对现有的军力进行整合,从北军及天子的御林军中抽调人马组建讨伐兵团,分路讨伐冀州刺史部和颍川郡等重点地区的黄巾军;将西园的钱拿出来,还有西园的厩马,用以充实军力。

这些建议汉灵帝都同意,南军一时半会儿抽不回来,只有看北军的了。打仗要花钱,朝廷财政分两部分,大司农管国家的钱,少府管皇室的钱,目前这两个地方都快到了破产的边缘。西园是自己的小金库,属于个人财产,通过卖官等积累了大量钱财,现在国库空虚,根本拿不出来钱,只得自己出血了,这笔钱不出,啥都没了。

但是,皇甫嵩还提出了一项建议,汉灵帝听完却犹豫起来。

皇甫嵩认为,要想彻底战胜“蛾贼”,除了出钱建队伍还不行,还得有人才,而大量的人才还都被禁锢着呢,没有政治权利,不能出来为朝廷效力,应当立即推行政治改革,解除禁锢,重新任用党人。

这一条让汉灵帝很为难。对党人实施禁锢是他做出的决定,解除党锢在面子上有些下不来,而且他也担心会不会因此产生混乱。

更主要的是,汉灵帝的内心里比较讨厌党人,这些人一天到晚吵吵闹闹,不是对他进行批评就是找宦官的碴,与宦官比起来,汉灵帝更喜欢后者。

而且,汉灵帝会感到不解,眼前讨论的是如何解决“蛾贼”的事,跟解除党锢究竟有多大关系呢?

针对最后这一项,御前会议没有做出决定。

散了会,有个叫吕强的宦官给汉灵帝说了句话,立即把汉灵帝的思想工作做通了。

吕强对汉灵帝说:“党锢施行的时间太长了,已经引起了民怨,如果不及时赦除,他们就会跑到张角那里,如果那样麻烦就大了,后悔都来不及(轻与张角合谋,为变滋大,悔之无救)。”

汉灵帝的智力很正常,这么明白的话当然听得懂,立即下诏赦免党人。

吕强从小就在宫里当宦官,虽然也担任过小黄门、中常侍等高级宦官职务,但不在“十常侍”之列,在宦官中是少有正直的人,史书里有他的传,称清廉忠诚、一心为公(清忠奉公)。

汉灵帝下诏,按照皇甫嵩提出的各项建议展开对黄巾军的全面反击。◎讨伐兵团何司令

汉灵帝光和七年(184年)三月,讨伐兵团组建完成。

帝国的武将,名头最大的无疑是“凉州三明”,可惜的是,他们现在都挂不了这个帅。“凉州三明”指的是皇甫规、段颎和张奂,皇甫规字威明,张奂字然明,段颎字纪明,三个人的祖籍都在凉州,表字里都有个“明”字,又都是对羌作战中的名将,所以并称。

皇甫规是皇甫嵩的叔父,十年前去世,安葬时追赠农业部部长(大司农)。

段颎生前担任过太尉,是“凉州三明”中地位最高的一个,但他最后阿附宦官,一代名将竟然甘当宦官们的爪牙,被世人诟病,于五年前死去。

张奂为人清正刚直,被宦官所忌,后来又受到战友段颎的迫害,侥幸保住了性命,在失望中回到家乡闭门授徒,由名将转型为著名学者,也在三年前去世了。

张奂晚年钟情于教育事业,成果颇丰,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是他把两个儿子都培养成了大书法家,一个是张芝,被誉为“草圣”,与王羲之合称“张王”;一个是张昹,被誉为“亚圣”。“凉州三明”以下,武将出现了断层,皇甫嵩的名望还不足以挑起大梁,在这种情况下,汉灵帝干脆另辟蹊径,让毫无带兵经验的何进来挂帅。

当年,汉灵帝的老师杨赐给天子讲学,地点是华光殿,当时在场听讲的除汉灵帝外还有一个人,就是这个何进,他也是杨老师的学生,是汉灵帝的同学。

除此之外,何进还有一个身份,他是何皇后的哥哥,这是他能进入华光殿听课的原因。

何皇后是荆州刺史部南阳郡人,出身于一个屠户家庭(家本屠者)。杀猪属个体经营,吃饭靠手艺,挣钱凭本事,说不上光明磊落但至少劳动光荣。

不过,这是现在的看法。

在那个时代,商人和个体经营者的地位十分低下,在人们普遍的轻视和国家“重农抑商”的政策下,他们总体上没有地位。比如秦代,商人可以积累大量财富,但法律却禁止他们穿戴丝绸衣物、乘坐华丽的车驾,所以商人虽然富贵却一点儿都不风光(虽富无所芳华)。到汉代,商人依然不能做官,不能以自己的名义购买田地,而且需要向政府申报财产,交纳财产税,如果申报不实被人揭发,全部财产就要被没收,还要被罚戍边1年。

手工业者的地位还不如商人,被视为“贱民”,与商人一样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不具有完整的国民资格。这样的家庭出身,别说当贵人、皇后,就是被选进宫,都算是奇迹。

每年八月,朝廷都会派出采选小组赴有关地区采选宫女,采选小组由宦官、地方官员和相面的术士组成,候选者的年龄介于13岁到20岁之间,标准是姿色美好、相貌端正、家庭出身好。

何氏家庭出身不好,但她有自己的长处:长得漂亮。

史书说何氏个子高挑,身高七尺一寸。汉代一尺约合今23.5厘米,七尺一寸约合1.67米,这样的个头打排球勉强、打篮球有些矮,但当模特是够了,古人的平均身高普遍低于现在,可能与营养状况有关吧。

当然,靠这些不够,为了顺利入宫,还得有其他手段。

后宫寂寞而冷酷,有些人并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进宫受罪,他们不惜贿赂负责采选的人让自家孩子落选;而另一些人却一心想进宫,幻想从此改变命运,为自己和家族博出另一种人生。

屠户出身的何氏属于后一种。那一年她的运气特别好,负责采选的宦官名叫郭胜,也是南阳郡人,是老乡。何家人拿出钱来打点了郭胜,让他帮忙说话(后家以金帛赂遗主者以求入也)。

何氏最后顺利入宫,一开始并不是贵人,可能是地位较低的采女之类,她的命运再次出现转机,是在她给汉灵帝生下一个儿子后。

后宫佳丽如云,汉灵帝却一直没有子嗣,想到前任汉桓帝刘志就是因为没有儿子才不得不把皇位传给了自己,汉灵帝常为此发愁。何氏不仅长得漂亮,而且生育能力也远超后宫里的其他女人,她生的儿子是汉灵帝的长子,取名刘辩,何氏一跃成为贵人。

后宫里不缺大家闺秀、名门千金,缺的是会说话、能来事、跟任何人都能打成一片的市井女子,这又是何贵人的另一项特长。

通过观察,何贵人发现,要保住地位,姿色靠不住,儿子也未必管用,能保她圣宠在握、家族永固的只有宦官。为了获得宦官们的力挺,何贵人果断地把亲妹妹嫁给了宦官首领张让的儿子。

宦官没有后人,这个儿子是张让的养子。

何贵人通过联姻让自己变成了张让的晚辈,找到了靠山。

出身微贱、会来事、长得漂亮,又是自己人,在张让等宦官眼里没有谁比何贵人更适合当皇后了。

有张让帮忙说话,何贵人成了新皇后。

自从妹妹进宫得宠,原来不名一文的何进也开始了自己的仕途,先在禁卫军中担任了武官,后来下派到豫州刺史部颍川郡当太守。没多久,因为妹妹被册立为皇后,何进改任河南尹。

洛阳是个县,长官是洛阳令,洛阳令的上级就是河南尹,管辖洛阳周边几个县,再往上归司隶校尉管。河南尹虽然相当于郡太守,但权力和影响更大,被称为天下第一太守。

河南尹的品秩只有2000石,大将军的品秩则是万石,由河南尹直接跳升为大将军,一步迈过了好几个台阶。

同时,也一步迈进了帝国的核心权力层。

现在,汉灵帝选择何进担任大将军,何皇后的作用当然是首要的,作为何进的老师,太尉杨赐也有相当重要的建议权。按照三公的分工,主管军事事务是太尉的职责,对于提拔自己的学生担任大将军,杨老师按说是不会反对的。

但这些都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大将军这个职位天生就是为何进准备的,除了他,目前没有人够格,也没有人敢去当。

说起来有些夸张,但这是事实,还要从大将军一职的特殊性说起。大将军位高权重,手里握着天下的兵权,必要时可以和天子分庭抗礼,所以这个职务很敏感,也不常设。

如果需要设立这样一个职务,通常都是外戚来担任,作为天子的一家人,军权在外戚手里还是放心的。从另外一面说,外戚如果想控制朝廷,不担任这个职务也无法做到,之前的梁冀、窦武皆如此。

不是外戚的权臣如果谋求大将军一职,等于告诉世人你想谋反,所以汉灵帝让何进担任大将军,大家既感到意外,也不意外。

何进的指挥部设立在洛阳城内的都亭,他同时兼任讨伐兵团的司令。

汉末三国出现了一大批都亭侯,亭侯以上的爵位一般都有对应食邑,按照这个原则都亭应该是一个具体的地方,属于乡下面的行政建制。但是,都亭如果在洛阳,类似于洛阳的一个街道办事处或者居民委员会,那么它不可能是众多都亭侯的共有食邑。

其实,都亭也大量出现在洛阳以外的其他很多地方,看来都亭应该是城市里普遍都有的一个地方,亭的本意是驿舍,都亭或者是类似于政府开办的宾馆、招待所之类的地方。按这样的理解,何进的司令部应该临时设在朝廷开办的洛阳宾馆。

讨伐兵团总兵力五万人,由三支人马组成,分别由新任命的中郎将卢植、皇甫嵩、朱儁(儁,同“俊”)指挥。

当时黄巾军的主力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张角的家乡冀州刺史部,一个是何进刚刚卸了职的豫州刺史部颍川郡。讨伐兵团下属的三支人马分别讨伐这里的黄巾军:卢植一路负责讨伐冀州刺史部的张角,皇甫嵩、朱儁两路人马负责讨伐豫州刺史部的黄巾军,重点是颍川郡。

这是一次紧急动员,党锢已经解除,党人参政参军都再不受限制,有不少党人也参加了讨伐兵团。

读《后汉书》和《三国志》等记述汉末三国历史的史籍,感觉语言并不枯涩难懂,它们继承了《史记》的传统,在叙史时文字质朴而有文采,尤其是《三国志》,可以当成小说来读。

但也有麻烦,最头疼的是地名和官职名称,古今差异太大,不弄清它们的含义就无法形成形象认识,读起史书便像咀嚼夹生饭。

官职名称中军职更麻烦,更为繁乱而缺少头绪,比如上面提到的大将军、中郎将,还有以后会大量涉及的各类将军、司马、校尉、都尉等,如果不弄清它们的含义从而建立起一个相对直观的认识,读史的乐趣至少减少了一半。

对此,有一个简单的办法,未必完全精确,却很实用。

现代军队编组的方法,由上到下通常是军、师、旅、团、营、连、排、班,这些常识会下军棋的小孩都懂。东汉军制里没有这些名目,但有类似的叫法,从上到下依次是军、营、部、曲、屯、队、什、伍。

最下面的伍,就是五人组成的战斗小组,是最基层的战斗单位,主官为伍长。

二五为一什,主官为什长;二什为一队,主官为队率;二队为一屯,主官为屯长;五屯为一曲,主官为军侯;二曲为一部,主官为司马。

司马是东汉军中重要的军职之一,许多名将军旅生涯起始阶段都担任过该职。算下来,一曲的人数是500人,一部的人数为1000人,与现在一个团的编制相近。

所以,部的指挥官司马可以看作团长,佐军司马相当于副团长,别部司马相当于独立团团长。

司马往上,五部为一营,是5000人,主官为都尉或校尉,相当于旅长。

二营为一军,人数为10000人,主官一般是各类将军,相当于军长,裨将、偏将相当于副军长。史书里说水淹七军,意思就是淹了7个军,也就是7万人。

还有一个中郎将,具体统属不详,不过从史书记载的情况看,都尉、校尉任中郎将算升迁,中郎将任偏将、裨将也算升迁,所以它应介于都尉、校尉和偏将、裨将之间,可以看作师长。

中郎将的属官里有一个军司马,和司马不是一回事,是军事长官的主要助手,相当于文职里的长史,即秘书长,军以下的单位通常不设参军,军司马或者干脆理解为参谋长。

除此之外,东汉军制还有各种将军,名号多而泛滥。

现在军、师及其以下都以番号相区别,如第一军第十师等。过去没有,打起来比较乱,为了区分,就给它们起个名号,比如荡寇军、伏波军,该军的军长就叫荡寇将军、伏波将军,这些被称为杂号将军。

军以上现在称兵团、军区,东汉则由四方、四征、四镇等将军统率。四方将军指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右将军。四征将军指征西将军、征东将军、征南将军、征北将军。四镇将军指镇西将军、镇东将军、镇南将军、镇北将军。

以上这12位将军相当于东、西、南、北各军区司令,这些军区司令不常设,也不全设,设不设、设多少根据需要来定。

在地位上,四方将军高于四征将军,四征将军高于四镇将军。同一个军区,设哪一种司令要看任职者的资历,不够四方将军的,先任命个四征、四镇将军。也有一种情况,同一个军区四方、四征、四镇将军中设了两位以上,那么地位最高的相当于司令,其他的受他节制,相当于第一副司令、第二副司令。

这些军区司令再往上,依次是卫将军、车骑将军、骠骑将军、大将军,到大将军,就到顶了。

皇帝是天子,主宰一切,但名义上他不兼武装部队的统帅,全国武装部队总司令是大将军,卫将军、车骑将军、骠骑将军相当于副总司令。

大将军地位崇高,在三公之上,骠骑将军地位与三公相当,车骑将军、卫将军的地位略低于三公,在朝廷的部长(九卿)之上。但这些高级军职也都不常设,也不一定全设。

如果不设大将军,骠骑将军相当于全国武装部队的代理总司令。

如果大将军、骠骑将军都不设,车骑将军就相当于全国武装部队的代理总司令,照此类推。◎三个猛人当师长

经过以上的梳理,现在对讨伐兵团就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讨伐兵团司令由全国武装部队总司令(大将军)何进兼任,指挥部设在洛阳城内的都亭,兵团的主力是三个师:第一师师长(北中郎将)卢植,进兵冀州刺史部;第二师师长(左中郎将)皇甫嵩,进兵豫州刺史部颍川郡;第三师师长(右中郎将)朱儁,进兵豫州刺史部。

现在,来认识这三位师长(中郎将)。

皇甫师长前面已经讲了,说说卢师长和朱师长。

九年前,扬州刺史部九江郡蛮人造反,朝廷派经学大师马融的弟子卢植去平叛。当时卢植没有职务,还是布衣之身,朝廷因为急着用人,直接任命他为九江郡太守。卢植果然有两下子,三下五除二就把蛮人制服了,声名大震。

这样的人应给予重用,但宦官一查卢植的底细,发现他跟党人走得很近,是个刚毅有大节的人,便把他打入了冷宫。卢植失望,辞职回到家乡涿郡办私学,在那里收了两个著名的学生,一个叫公孙瓒,一个叫刘备。

过了两年,扬州刺史部的庐江郡又发生叛乱,朝廷找不到人去平叛,又想起了卢植,再次征召他为庐江郡太守前去平叛。卢植虽不愿侍奉宦官,但朝廷有事需要自己他不能袖手旁观,于是解散私学,再次前往南方,平息了庐江郡的叛乱。

史书记载卢植身高八尺二寸,约合现在1.93米,在当时绝对是大个子,所谓一白遮百丑、一高啥都有,论长相卢植没得挑,他还声音洪亮(音声如钟),酒量极好,一次能喝一石酒(能饮酒一石)。

卢植的老师马融是东汉名将马援的从孙,也是外戚,是当时最著名的学者,马老师还有一个学生叫郑玄,在学术上的名气更大。

论文凭,名校高才生;论长相,人高马大,长得排场,数一数二;论能力,文武全才,不是吹的;论业绩,两次为朝廷立过大功。这样的人不管在哪个朝代,都应该是组织部门重点培养提拔的对象。

可惜,在汉末不行,因为这样的人宦官不喜欢。

卢植第二次立功回来,被安排到朝廷参事室担任参事,品秩只有600石,不到郡太守的一半,主要工作是在皇家图书馆(东观)整天埋头编书校书,后来虽然参与了《东观汉记》等典籍的编撰,但显然这不是他的特长。卢植的经历说明现在的吏制已彻底崩坏,即使有人才,也将被埋没。

不过,现在关键的时候到了,卢植被重新起用。

在人们的印象中,相对于皇甫师长和卢师长,朱师长的情况似乎弱一些,其实这完全是误解。

朱儁也是一个牛人,他也平定过民变,并取得过不俗的战绩。

朱儁,扬州刺史部会稽郡人,史书把他和皇甫嵩合为一传,说明了他的名气和历史地位。

朱儁家境较苦,小时候父亲死了,母亲贩卖一种叫缯的纺织品为业。类似的经历大家一定很熟悉,刘备小时候也是这种情况。

尽管很苦,母亲却坚持让朱儁接受文化教育,这一点和刘备的母亲也很像。读书能改变命运,对寒门子弟来说,这基本上也是唯一的途径了。

由于有文化,朱儁年轻时到县政府当了文书管理员(书佐)。他这个人重义气,不计较钱财,受到大家的尊重(好义轻财,乡闾敬之)。

后来发生过一件事,让大家对他更刮目相看。

朱儁有个朋友叫周规,在朝廷里找到了一份工作(为公府所辟),这是一件让人很羡慕的事,但是他却干了件蠢事,差点去不成。

周规大概想马上要到京城上班了,得弄点路费、置装费,不能太寒酸,于是偷偷挪用了一笔公款,数量比较大(库钱百万)。当时部长级官员月薪不过一万到两万钱,百万钱当然是巨款。

周规原来的想法是这一去未必再回来,就是以后被发现也奈何不了自己。但是管后仓的人偏巧及时发现了,要周规归还挪用的钱,而这笔巨款已经让周规花掉了。

这个时候朱儁给他帮了忙,朱儁干了回小偷的勾当,偷的对象是自己的母亲。他们家虽然也不富,但朱儁的母亲搞的是缯帛贸易,朱儁把母亲的货物偷偷卖了,拿钱为周规解困,而朱儁的母亲也因此失业。

母亲恚责朱儁,朱儁回答说:“吃点儿小亏,以后会占大便宜;开始清贫,以后会富有,这是必然的道理(小损当大益,初贫后富,必然理也)。”

现在看,朱儁这事做得其实并不怎么样,一个挪用公款的贪污犯,你不检举揭发,还要去帮他,犯了包庇罪,成为同案犯。更让人不能接受的是,下手的对象是含辛茹苦拉扯自己长大的母亲。按照之前的算法,100万钱相当于现在300万元,朱母后来如何赔给人家的,不得而知。

不过,朱儁的行为在当时很受追捧,认为他讲义气。

朱儁也很快得到了回报,他供职的是扬州刺史部会稽郡上虞县,县长名叫度尚,官不大,但名气不小,是个著名的党人,听说了朱儁的事迹不仅没追究,而且很称奇,把朱儁推荐给会稽郡太守韦毅;后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