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论意识形态问题(大字本)(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7 09:35:11

点击下载

作者:王伟光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纵论意识形态问题(大字本)

纵论意识形态问题(大字本)试读:

前言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宣传思想和意识形态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批示,鲜明地提出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三个事关”,即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三个关乎”,即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的论断,阐明了意识形态工作对于党和国家事业的极端重要性,肯定了当前意识形态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指出了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指明了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坚持的正确方向。一定要全面地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批示精神,坚守党的意识形态阵地,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和主动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绝不犯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一 清醒认识意识形态斗争性质,高度重视党的意识形态工作

对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高度重视和行动自觉,从根本上来说,首先取决于对意识形态问题的认识,认识到位了,行动才能自觉。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搞清楚什么是意识、什么是意识形态、什么是意识形态斗争、什么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

什么是意识形态?可以从意识和意识形态这两个概念理解起。按照辩证唯物主义原则,物质与精神是两大社会现象,物质决定精神,精神反作用于物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实践决定认识,认识指导实践。意识是人特有的精神活动,是物质长期高度发展的结果,是人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是人脑的机能。人是社会的人,人的意识具有社会性,人的意识是社会意识,是社会实践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1]物,而且只要人们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社会意识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低级的社会意识,属于社会感情、情绪、意志、欲望、风俗、习惯等非理性层面的社会心理;一是高级社会意识,即人的感性的和理性的认识层面的社会思想。社会意识并不是各个个人的意识的简单总和,而是某一社会、阶级、集团的意识,并且制约该社会、阶级、集团成员的个人意识,是该社会、阶级、集团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社会地位、利益的反映。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在阶级社会中,一定的政治、哲学、法律、道德、艺术、宗教等观点的总和,构成一定阶级的意识形态(自然科学虽然也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但它本身没有阶级性,不属于意识形态)。意识形态专指经过理论加工的一定阶级的意识的思想体系。当社会分裂为阶级时,由于人们阶级地位和利益的不同,就形成了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成不同乃至根本相反的意识形态,表达各阶级的经济利益和政治目的。任何意识形态都有历史性和阶级性,有历史内容,有阶级内容,超历史的、超阶级的、普世的意识形态是不存在的。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心理也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一定的阶级倾向,具有一定的阶级内容,但不像意识形态那么集中、鲜明。

一切剥削阶级思想家为了掩盖其所代表阶级的意识形态的阶级性,总是鼓吹意识形态的“超阶级性”和“普世性”,认为其意识形态是代表全人类的,具有“普世价值”。工人阶级的意识形态,其核心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从不隐瞒自己观点的阶级性。因为工人阶级是代表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工人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解放自己,工人阶级的阶级利益代表全体劳动人民的共同利益,工人阶级政党没有必要不公开工人阶级及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诉求,而隐瞒自己意识形态的政治性和阶级性,不需要进行超阶级的粉饰打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政治的上层建筑,譬如政府、监狱、法庭、警察、军队等设施;一部分是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如哲学、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宗教等观点。剥削阶级私有制的经济基础决定了剥削阶级的上层建筑,而剥削阶级的上层建筑,一部分是剥削阶级专政性质的国家政权及其构成,一部分是剥削阶级的意识形态。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则是为维持资产阶级国家政权和资本主义经济基础服务的。同时,上层建筑具有相对独立性,可以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同样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反作用力。当旧的经济基础被新的经济基础替代以后,建筑在它之上的庞大的上层建筑也会发生变革,为新的上层建筑所代替。但旧的意识形态上层建筑还不能马上退出历史舞台,还要拼命地表现自己,并尽可能地维护旧的社会制度。譬如,封建主义灭亡了,但封建主义意识形态久久没有退出历史舞台;资本主义制度在我国不存在了,但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还在拼命地表现自己。这就决定了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里,旧的剥削阶级的意识形态还存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远远没有结束。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但并不否认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恰恰是高度重视社会意识的反作用。重视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要原则。旧的、反动的意识形态是为社会上正在衰亡的阶级势力服务的,是阻碍社会发展的。新的、先进的意识形态是为社会上先进的阶级力量服务的,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先进的意识形态一经产生,就可以起到巨大的动员、组织、改造作用,能够团结教育人民群众去反对落后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力量,去解决社会发展的任务。物质可以变精神,精神可以变物质。新的、先进的思想理论是社会革命的先导,是社会进步的号角,正确的思想一经掌握群众,就会转变为改造客观世界的强大的物质力量。毛泽东说:“凡是要推翻一个政权,总要先造成舆论,总要先做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2]革命的阶级是这样,反革命的阶级也是这样。”恩格斯指出:“正像在18世纪的法国一样,在19世纪的德国,哲学革命也作了政治崩溃[3]的前导。”这些重要论述都是在这个意义上讲的。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的工人阶级的意识形态,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工人阶级需要而产生的,是工人阶级战胜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强大思想武器。从马克思主义诞生到今天,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表现出特殊的巨大作用。同时,资本主义以及其他剥削阶级的旧的意识形态绝不会轻易退出历史舞台,也要通过意识形态的作用,与社会主义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可能在风平浪静中发挥作用,要在克服各种错误的意识形态斗争中,发挥其社会职能。列宁指出:“问题只能是这样:或者是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或者是社会主义的思想体系。这里中间的东西是没有的(因为人类没有创造过任何‘第三种’思想体系,而且在为阶级矛盾所分裂的社会中,任何时候也不可能有非阶级的或超阶级的思想体系)。因此,对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任何轻视和任何脱离,都意味着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加[4]强。”为了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作用,必须长期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阵地,占领思想文化舆论阵地,以战胜错误的意识形态。忽视意识形态工作,会犯极大的错误。

意识形态斗争就是指在思想领域根本对立的不同阶级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利益观的对立和论辩,根本对立的思想、理论、观点、政治主张的对立和论辩。我们党的意识形态工作说到底是工人阶级与剥削阶级、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是工人阶级意识形态反对并战胜剥削阶级意识形态的斗争。

在我国,虽然主要社会矛盾已经不是阶级斗争了,但不意味着阶级、阶级差别、阶级矛盾、阶级斗争就没有了。一定范围内的阶级斗争还存在,而且往往突出表现在意识形态领域,当然在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领域也有所表现。一定范围内的阶级斗争,特别是意识形态领域内的斗争在有的时候、在一定条件下还是很激烈的。“树欲静而风不止”,这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对意识形态工作的认识,对意识形态问题的处理,离不开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离开阶级分析,就会分不清、辨不明、看不透国内外各种社会思潮较量的实质及其主要线索;就会认不清、看不透国内外各种社会意识背后的阶级背景;就会被一些似是而非、模糊不清、模棱两可的思潮及其话语蒙蔽眼睛;就会不敢大胆地对反马克思主义、反社会主义、反共产党、反人民的思潮展开坚决的斗争;就会逐步地放弃社会主义的思想舆论阵地。离开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是不能战胜旧的剥削阶级意识形态的。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一条指导性的线索,使我们能在这种看来扑朔迷离、一团混乱的状态中发现[5]规律性。这条线索就是阶级斗争的理论。”“阶级关系——这是一[6]种根本的和主要的东西,没有它,也就没有马克思主义”。

运用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武器,清醒地认识意识形态斗争的性质,展开正当积极的思想斗争,展开旗帜鲜明的舆论斗争,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捍卫社会主义制度,对于团结全体人民共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来说,是必要的,且是重要的。

当然,坚持意识形态斗争,绝不能回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老路上去,切忌把阶级斗争泛化、扩大化、绝对化,到处贴标签。对错误思潮展开斗争,同对持有错误认识的一些群众进行教育要有所区别。除极少数反党反社会主义的敌对分子以外,对持有错误认识的群众来说,都应是人民内部的思想认识问题,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对待群众内部的意识形态问题的讨论,应按照人民内部矛盾来处理。对待人民内部的错误倾向和思想认识问题,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讲道理的方法来解决,切忌使用处理敌我矛盾的方法。即使对待反党反社会主义的敌对分子也要善于运用法律的武器。对待意识形态问题,在具体把握上,要分清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注意内外有别。阶级分析与处理策略既一致,又有区别。对意识形态斗争的实质,要心中有数。在具体开展舆论斗争时,要内外有别,讲究策略,做到有理、有利、有节。

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就是指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政党、马克思主义政党,与一切剥削阶级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政治主张是不同的、对立的,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实际出发,制定和贯彻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和方法论。反对并战胜一切剥削阶级腐朽的、落后的、反动的意识形态,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的、科学的、先进的意识形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7]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任务。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81页。

[2] 参见《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0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第194页。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214页。

[4] 《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326~327页。

[5] 《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426页。

[6] 《列宁全集》第41卷,人民出版社,1986,第92页。

[7] 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8月19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第153页。二 充分认识意识形态斗争的重要性、复杂性、严重性、尖锐性和艰巨性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批示,充分估计到意识形态领域的严峻复杂。一定要从党的执政和社会主义制度安危的高度,认识党的意识形态工作。

一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处的时代背景来看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

认识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时代性质,才能看清楚意识形态工作的至关重要。目前我们所处的时代,就根本性质而言,仍然是马克思、恩格斯所判断的那样,处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形态、两种社会制度、两种前途、两种命运、两条道路、两种力量的反复较量和竞争博弈的时代,即资本主义终究要逐步走向灭亡、社会主义终究要逐步取代资本主义的时代。当然,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构成该时代的主要矛盾,并不排除该时代其他矛盾的存在,也不否认它们在较量中有时我上你下,有时我下你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斗争,也有策略上的妥协和暂时的合作,有对立不同,也有争取发展的共同点,呈现出极其复杂的角斗局面。总体上资本主义走向衰退,但还是强势的;社会主义是代表人类前进方向的新生力量,但还是处在弱势地位。两种社会形态的较量必然在当代世界的意识形态领域反映出来。伴随衰退的总趋势,资本主义必然加大在意识形态领域与社会主义博弈的分量,争夺的重点越发集中在意识形态问题上。

有人错误地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判断的时代已经过时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世界性矛盾不存在了,没有必要再讲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存在、对立和斗争了,没有必要再提意识形态工作了,要淡化意识形态,采取意识形态中立态度。如果这不是故意歪曲邓小平同志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两大问题的判断,至少也是错误地理解邓小平同志的原意。误判时代,就会错误地判断意识形态斗争的性质,轻视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甚至放弃党的意识形态阵地,拱手让错误的意识形态长驱直入,占领我们的各个领域,主导我们各个方面的工作。

邓小平同志的判断只是对今天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大力量对比发生阶段性变化的科学分析,并不影响对总的时代特征的判断。必须正确理解邓小平同志的科学判断,否则就会得出马克思、恩格斯所概括的时代已经改变了、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意识形态终结论”的错误结论。不错,早在1984年,邓小平同志就根据国际形势的新变化认为,“现在世界上问题很多,有两个比较突出。一是和平问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