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养在生活的细节里:妈妈是永远的老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9 11:38:57

点击下载

作者:蔡颖卿

出版社:时代华文书局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教养在生活的细节里:妈妈是永远的老师

教养在生活的细节里:妈妈是永远的老师试读:

简体版序永远做一个有榜样的父母

这本书在台湾出版的时候,我刚好结束了自己为期一年的“保姆计划”,对于五十七岁的人来说,刻意去带别人的孩子,算得上是我自己“生命探索的小旅行”。我称它为“小旅行”的原因,是因为,时间上确定为一年,再快乐或再辛苦,仅仅也就是年光里的春去秋来。这时,如果有人问我,那,到底是快乐多,还是辛苦多?我会说,苦乐参半。带孩子好好长大,是在行动中才能尝得快乐的工作,这份心得,相信也是天下父母共同的感受。我已经当过三十几年的母亲了,再度以身心照顾的职责又带起两个小学生的时候,我给自己一个真心的评价,觉得五十几岁这一年,做得比1996年时带同龄的亲生女儿时,更好一些。因为,心理的成熟是教养孩子最大的优势,这也是我想尽快告诉正在当父母的年轻朋友们的,哪些观念对他们有益。这一年中,每个上学日送便当、接孩子,一边为他们一家人做晚餐,一边陪伴孩子做功课,是我心中最难忘的情景,也是我借着行动了解现代父母心情最真实的方法。过了这一年,我觉得自己与年轻父母之间的“代沟”拉近了不少,除了修正原本的一些心中量尺,也确认自己某些想法无误之外;我更觉得,写一本书来讨论父母责任,是有意义的。观察、预期与规划是杜威认为父母与老师应该有的教育责任,但父母与教师,在这个现代的社会中,已经不再由不同的两种人来分别担任。如果我们真诚地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来想,那么,父母与老师,无论在何时出现,都只是意味着同一种意义,那就是“责任”。“责任”两个字看似沉重,但在我眼中,却是真正温暖的两个字;如果这个世界,代代的教养者都能负起责任,那我们的生活会有多安全—孩子无论在哪里,都不失却照顾,亲师之间,更不会彼此责难。从“妈妈是最初的老师”到“妈妈是永远的老师”,不只是我以母亲的身份,完成自己的一份教育成长,更是我想伸出手与天下无论哪一个年龄层的父母亲,紧紧握在一起的诚挚。希望,我们不停地追求自己的成长,永远当一个有榜样的父母。

繁体版序父母无须十全十美,但须尽心尽力

十年前,我写了一本书叫《妈妈是最初的老师》,这本粉红小书使我成为一些年轻母亲的朋友,她们不只视我为象征性的母或姐,也常急切地对孩子提起我这个人。有个小朋友,从三四岁开始就经常听妈妈说起未曾谋面的“Bubu阿姨”,孩子因为妈妈的极力推荐,不只记在心里,对我也自然有了莫名的好感;不只有好感,更把我的第一本书铭记在心。听说,她觉得我的书名很有道理。这小女孩慢慢长大了,从缺牙、口齿不清的小小孩,长成一个读书识字的孩子。有一天她恍然大悟,对她妈妈说:“原来Bubu阿姨的书叫《妈妈是最初的老师》,我还以为是《妈妈是最粗鲁的老师》!”我听到这个因为未解人事而与自己有关的童心真言之后,忍不住大笑了起来。《妈妈是最初的老师》的确是生命中的实情与实景,但《妈妈是最粗鲁的老师》也说不定是每一位母亲难免在孩子心中留下的印象。在当足三十年母亲之后,我已经比十年前刚出书时,又更能理解那些不得已的“粗鲁”背后,实在所藏的隐忧与急切;我也更了解这完全不寻常的十年所带来的生活改变,以及改变的过程中,母亲们承受的压力与期待。所以,我不改初衷地把第一本书《妈妈是最初的老师》从我自己养育孩子的故事,延展为每一位母亲必然因为时间而扩大的影响力—《妈妈是永远的老师》。对每一位初为人母或正在生活与工作中两头忙的妈妈来说,我的年龄一看就隔阂了经验上的可信度。也许有人会因此而认为,我所给的建议只是同情,并非了解;只可归为前辈的意见,但缺乏现代的观点。为了主动说服读者,我必须提出这十年来,我一直因为教导不同年龄小朋友的生活课程而有机会接触孩子,但更重要的经验则是,在二〇一六学年里,我同时担任一个双薪家庭的课后保姆,负责照顾一年级的小男孩和三年级的小女孩,并打点他们上课日的家庭三餐。我的角色真实说来,就是管家婆与课后老师的结合;更古典一点的说法,这个不分职的角色就叫“妈妈”。尽管这一年因为自己突发奇想的计划,而使得我的生活与时间全都分割成片片段段,但也因为这种亲近才得以深入了解,使我毫不犹豫地写下“妈妈是永远的老师”这几个字。我确信,这不是一种期待或教养趋势,而是同处在竞争激烈、脚步迅速的社会里,大家珍惜孩子的唯一方法;我更深信致力于这个信念的母亲愈多,我们的生活与知识水平将愈迅速提高。一个孩子能由母亲启蒙人生,当他生活里最初的老师,是绝对的幸运;换一个角度想,一个孩子的母亲,能因为子女智能的增进而不断鞭策自己成长,因而成为终生都能指点孩子迷津的老师,更是生命最高的祝福。在《妈妈是最初的老师》出版十整年写这本书,我心里最大的愿望,是看到更多更多的母亲,能因为自己永远都得是孩子诚恳的好老师,所以用知识在心中打下一个个明理、坚毅的行动结,又因为跟孩子共处的方式有了不同的改进与实质的互动之后,而解开了原本郁郁于心的忧惧之结。十年前写在书里的那句引言,永远都是为人父母前进与自勉最好的明灯:父母无须十全十美,但须尽心尽力!          

繁体版封面的故事

“妈妈书”是郑惟和女士在十年前编《妈妈是最初的老师》时,给这本书的昵称。在我的眼里,没有人比她更适合写一本既是慈母又是慧母的经验分享。这十年来,我们一直维持着见面次数少之又少,但对我总是深有所获的相聚。我指的收获,是自己从她绝非刻意、但总让人省思的简洁话语里,得到一种可以储存起来的力量。我想,当年她就是以这种心情来编辑“妈妈书”的。十年前,编书的过程在取得共识上不只顺利,而且愉快,但在决定书名时,我们却有过痛苦的彼此说服。书名定下之后,我们俩又商量要如何从当时是十年级的小女儿那些不成熟的习作里,挑出最合适的一张来当封面。粉红书封上的芭蕾舞鞋,出书后虽然博得不少人赞许温馨可爱,却一直是女儿羞于见人的作品。我得承认,虽然她并不乐意,但仍强她所难的主因是,若不如此,以当年盛行的封面设计来看,也许我会提供一张母女三人的照片当封面。另一个原因是,当年那双软鞋画虽然技巧生涩,但在我眼中也真是非常可爱,就如她自己青少女时期的一片自然。十年过去,她继高中之后又完成了两个学位,而我也没有一日空闲。当年书中的母女三人,在各自生命的轨道上努力向前,在心灵上互为友伴;朝夕相处的日子一去不返,但彼此之间所能联系的渠道、绳索却更宽更紧。我比过去更忙,对工作与生活的信念也更坚定,这一切,也是为了在女儿们的心目中,维持一个母亲应有的识闻与上进。整理书稿期间的一个清晨,我收到女儿前一个深夜寄来的画稿,是我嘱托她再画给新书的舞鞋。这一次,她不再带有任何勉强与不愿,只虚心问我:“可以吗?”我把画稿印出来放在书桌前,每天整理稿子时看着那双鞋,总觉得有一股鼓舞的力量温暖地向我流来。这十年,我们各自的努力,使“成熟”成为母女生活之中的部分质量,也使我们的相处能开阔深入。而硬鞋封面所呈现的软鞋封面还没有的“成熟”,我深信就是时间以守护与督促给我们的慈爱祝福。愿天下的母亲,深深信任时间的力量与时间里应尽的努力。/ 辑一 /  慈母 /要相信自己有能力教导孩子当一个母亲,不必对他人宣告自己的选择有没有价值,更不需要为别人的眼光而勉强变换自己的选择。每个人的生活都有自己的条件与限制,其中复杂的的程度都足以让自己筋疲力尽,不必再主动加上他人隔岸观火的眼光。引言 从子宫说起

无论从生命的意义还是文字的角度来想,“子宫”两个字都美得不可思议,在我看来,这个充满了呵护、宝贝的命名,直接投射了人类对传承的宝爱与珍重。在中文里可以用来指称遮风避雨、安全生活的地方有:房、室、窝、居……但我们却这样字斟意酌地选了“宫”这个字,来相称孕育生命的身体器官,可以想见,母亲不是“普通房东”。

我也当过两任生命房东。孩子长得这么快,一下子,老大已过而立之年。不久前的一天,我因为身体不舒服去看医生,做过仔细检查要听报告那天,小女儿问我,能不能就诊后绕去看她正在进行的一个改建设计案,案子离医院不远。

下午三点,我见到医生,医生跟我解释过他的想法之后,我慎重考虑要排出时间动子宫切除手术。离开医院,我和女儿走了一小段路,进入那个虽然还在施工,但已进尾声、已然显现出精致美丽的空间。

站在房子中间,观音山祥和地卧在远处,淡水河银光闪闪地从好几片窗前流过。当女儿兴奋地跟我说明她为业主所做的种种设计时,我时而专心,时而失神。眼前一幕接一幕的成长追忆,就像河面上因日照而有的闪耀那样忽明忽灭。那个离开我子宫二十七年的小房客,如今与她努力工作所成的作品,交叠成一片。

我回想起的,不再是儿童母亲对话时仅能有的甜蜜亲昵,也不是忽见吾家有女初长成,对少女亭亭玉立的讶异,而是任何生命都一样,在脐带剪断之后,要经过那么远的一趟苦甜交织的辛苦路,才能看到一个生命堂堂独立的样貌。母亲的工作,急不来。

我想,这就是每一位母亲在初闻子宫的喜讯时,已经听闻却未能想尽的生活。但无论想得到或想不到生活前路的苦乐喜忧,子宫守护者最惊人的力量,是她的感情没有随着那必须一刀分离的脐带而断;她每一天都在学习,如何把母爱直觉的力量,转换成孩子的每一分成长;她知道,人的肉体既要强壮,心灵更要勇敢。01不必为别人的眼光勉强变换自己的选择

个人发展、成就感或经济需求,让许多母亲从家庭走向职场,

而“幸福感”或“无可托付”的焦虑,又把另一些职场母亲逼回家里。

我对“进”或“退”的母亲都感到敬佩,

愿天下母亲,在不同的型里有着共同的安心。

我记得大概是八年前的一次座谈会里,一个刚从职场回归家庭的学员在发言时说:“回家带孩子真好,人生才算有意义。”

我知道这个善良的妈妈并没有任何想让他人难受之意,她的感叹,只是因为自己长期在职场上牵肠挂肚,好不容易做下决定之后所发的肺腑之言。但当时,我考虑到其他母亲的心情,还是把这个顾虑当场拿出来,跟大家坦诚讨论一番。我想表达的是,同为母亲,对彼此的心情处境应该更敏感,发言时要更谨慎体贴。

八年过去,在家庭与职场进退的母亲们,总是因着理想、因着条件,也因着不同的压力而足迹混乱。个人发展、成就感或经济需求,让许多母亲从家庭走向职场,而“幸福感”或“无可托付”的焦虑,又把另一些职场母亲逼回家里。

我认为对一个女性来说,在人生养儿育女的阶段而能对生活感到满意无憾,都只是片刻情怀,理想的生活无从描述。职场母亲在看到专职母亲上下学的温馨接送情,或知悉总有某些母亲全力投入班亲活动时,难免心感失落,起了不如归去的犹豫。但她们也了解,如果自己真正做下走回家庭的选择,未必能满足于人际关系相对狭窄的生活和上班工作总会得到的成长刺激。不过,这样的所得,在工作之后的付出是继续照管的辛苦,要面面俱到,往往也有困难。有时,在时间周转不灵、身心交瘁时,又刚好车过某处,远处偌大的广告画面掠影而过,那些炉前飘香、母笑女欢的景象于是梦里梦外,都难免让人质疑起生活的价值了。

我当了三十年的母亲,其中只有两年多专业母职。因为两种生活都有过,所以了解,不要强求理想。只要是母亲,无论在哪一种形态都是百味杂陈、内外夹攻的,怎么可能没有压力?当一个母亲,不必对他人宣告自己的选择有没有价值,更不需要为别人的眼光,而勉强变换自己的选择。每个人的生活都有自己的条件与限制,其中复杂的程度都足以让自己筋疲力尽,不必再主动加上他人隔岸观火的眼光。

成为作者这十年,我对“进”或“退”的母亲都感到敬佩。我的感触非常复杂,但如果只能选择一种来陈述,我一定会用“同情”这两个字来表达我对现代母亲生活的了解与支持。

这十年,我已经度过了职业母亲“蜡烛两头烧”的典型生活,可以全心全意、无后顾之忧地投入自己想做的工作,因而更想到,还在前一个阶段的母亲们有多辛苦。而这十年来,社会的脚步更让人焦躁不安,职场的要求与孩子的改变,压得母亲们喘不过气来。我怎么也想不到,小学的安亲班,如今规模已经大到需要用游览车来接送;我更没有料到,社会上有这么多父母回到家时,早已过了孩子应该吃晚饭的时间。

这些父母并不是不爱孩子,也不是不懂得怎么照顾、教育小朋友,只是时间逼得他们变成非常紧张的父母,总是急忙想把理想父母的特质,在有限的时间里统统表达出来,才失去了当父母的自觉与自然。每当一个状况出现,他们脑中就先出现一个曾经听过的专家办法,而一场日常的上学挥别,显现在拥抱力道上的激烈情感,有如生离的不舍。

十年下来,我只觉得如今当父母真是太不容易了:在经济上,他们用于教育的费用比我养孩子的时代沉重多了;在持家的能力上,他们已不像我们可以被环境自然教化;在价值观上,社会分陈的论述更让他们难以心定。

过了当保姆这一年,我除了想跟年轻人说,既当了母亲,就绝不要钻牛角尖地去找完美理想的生活,更深深地感觉到,过去听起来似乎很不错的“育婴假”,对年轻父母来说并没有长久的意义。也许,真正能帮助一个家庭的措施,是让养育子女的职业母亲们拥有十年下午四点回家的方便。想办法用这种福利,来实践我们对母亲这个角色的敬意。

每一位母亲都透过生产贡献给社会生命接力的成员,更用教养来贡献未来社会的质量。持家与教育不能避重就轻地说质比量,而是每一天都需要一定时间的现实问题;但愿这些问题能更受重视,更愿天下母亲,在不同的形态里有着共同的安心。02教养是父亲母亲合作无间的甜蜜任务

爸爸也请育婴假、妈妈也能扛重物……

新的教养方法虽然都让我眼睛一亮,

但我相信,

没有一个家庭能划分出为人父母之间绝对的责任。

出“妈妈书”的头几年,在演讲中常有人问我:“如果妈妈是最初的老师,那爸爸呢?爸爸在你们的家庭里担任什么样的角色?”

回答这个问题对我来说一点都不难,因为,我认为每个家庭的父母在教养上都是在时间上互补、在工作上协力、在观念上一致的;换句话说,我也认为每一个家庭的孩子都视父母为一体,对父母有同等的敬爱。然而父母责任的议题,我倒是在社会的改变中,感受到了不同。

我看到新一代的父亲刻意做出改变,他们比过去的父亲,更积极分工家事,更重视对孩子的亲昵。有些父亲还请育婴假,一整年在家照顾幼儿,连喂母奶都有非常周到的对应方式,跟继续上班的太太接力,父代母职。有时外出,我看到有些爸爸轻松容易地抱着婴儿,妈妈则大包小包地背扛重物,这也是父母角色刻意追求的改变吗?这些情景,使我感觉到家庭的自然生活法则正在消失,在我们的时代,只简单以准则一致象征的父母一体形象,也逐渐消融。我也亲眼看过夫妻之间辅导孩子采取责任制,不只亲子分组,还彼此竞争,看谁能带出成绩比较好的孩子,以此表示为人父母的适任度。这些新的教养方法虽然都让我眼睛一亮,颇感诧异,但我相信,无论怎么做,没有一个家庭能完美或完整划分出为人父母之间绝对的责任。

我喜欢老祖先几千年前的教养法则,其中“父义母慈”四个字最重要。我觉得那是一个家庭能巩固下来的主因,也是最值得现代父母重新演绎的旧价值。

有些人以为“父义母慈”是说父亲能教不能爱,而母亲能爱不能教,所以要分别发挥各自的力量,从而对孩子进行两种教育。但这是误解。自古以来,没受教育的母亲,能爱又能教的记载,就有孟子的妈妈和陶侃的母亲。孟子要休妻,母亲的一番话使他惭愧了。陶侃拿公物孝敬母亲,遭到妈妈退回的故事,也能让不少单亲父母不要过度担忧教育的问题—单亲非常辛苦,但一样能把孩子教好。

我反对教育孩子讲究手段,刻意用黑脸白脸两面的扮演法,更是最没有诚意也最不会成功的想法。我强调“父义母慈”的见解,是从一个孩子必须由家庭里汲取两种情感的角度来说。这两种情感非但重要,还是人生中的平衡力量。因为父母必须提供孩子完整的情感基础,所以他们无法以黑脸教“义”,以白脸扮“慈”来分工。采用黑白脸的家庭,观念是拉扯、矛盾的,所以我说:父与母在教养的意义上,绝对是一体的。

若我以自己的教养经验来为“父义母慈”释义,那就是“资源分配的公平”与“生活照顾上的慈爱”。

在父权时代,父亲是家庭资源的分配者,因此,如果一位父亲能做到公平,家庭才会有真正的祥和,不起纷争。而母亲通常是生活的照顾者,维持生活作息的稳定,让日常生活温馨可爱,孩子就会感到安全。如果生活中大大小小的问题,父母不以“义慈”作为纲领,小纷争就很可能会一路长为成年的大问题。这道理说来简单,但做来却一点都不容易。要很有见解、清楚方向并了解自己家庭条件的父母,才不会为追求表面的同等,而失去真正的公平。要心情温良、宽厚慈爱、了解孩子的父母,才能在合理的条件中经营起温馨的生活起居,长期供应情感稳定的生活。

在现代的家庭里,又要如何做到“公平”与“慈爱”?关于这一点,没有谁能为父母清楚划分出执行范围和责任归属。既然我们知道要有父有母,才能“生”出一个孩子,那为什么我们要怀疑“养”与“育”,是一份在观念上必须合作无间的甜蜜任务?参考引文《韩诗外传》孟子休妻:孟子妻独居,踞,孟子入户视之,向母其曰:“妇无礼,请去之。”母曰:“何也?”曰:“踞。”其母曰:“何知之?”孟子曰:“我亲见之。”母曰:“乃汝无礼也,非妇无礼。《礼》不云乎?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将入户,视必下。不掩人不备也。今汝往燕私之处,入户不有声,令人踞而视之,是汝之无礼也,非妇无礼。”于是孟子自责,不敢去妇。《世说新语》:陶公少时,作鱼梁吏,尝以坩鮓饷母。母封鮓付使,反书责侃曰:“汝为吏,以官物见饷,非唯不益,乃增吾忧也。”03从孩子身上得到勇敢的力量和启发

作为一名今日儿童,物质生活备受宠爱,

但他们也是在精神上,从未被要求过必须如此独立的先锋者。

作为新世代的母亲,看着婴儿和儿童适应着社会时而显现的坚强,

也能从中得到勇敢的力量和启发。

说起父义母慈的意义时,我也想从一个婴孩的角度,来思考社会寄予他们的“厚望”。把“厚望”圈起来,是我心中的一种慨然而叹。

几个月前,我到坐月子中心探望一位生产的朋友。在月子中心,我不只看到舒适的环境,科技的监控系统,最让我感到讶异的是,我眼见了一个才出生几天的新生儿,在饮食上已经接受多种训练,以尽早适应未来的生活。“未来”是多久之后呢?二十八天,母亲出月子就要回到职场工作那天开始。

中心以各种有经验的拖延术,来养成小婴儿尽快达到四个小时吃一餐的目标;新生儿也依照母亲的工作所需,来决定母乳是直接抱哺,还是装瓶罐喂。这不是一件可以用“好”或“不好”来批判的改变,这就是现实生活的需要。

这次探望友人,因为交叠着我自己担任小学生保姆的感想,因此更了解到,现今生活的改变是以什么样的力道落在孩子身上。如果不把每个人所面对的生活视为条件,只单一主张要这样养孩子才是正确的、那样教孩子才是幸福的,那无疑是对天下母亲最无情的一击。

尽管这些“生命的继起者”在物质的烘托下,显现出比过去任何一个时代都娇贵的生活,但他们也是在精神上,从未被要求过必须如此独立的先锋者。

作为一名今日儿童,无论身处哪个阶段,他们的物质生活都备受宠爱,各种享受也已远远超过其他世代儿童与自身所需。不同的是,他们在人际的温暖里,在本可享有的依赖长度里,却被要求得全面削减心灵真正的需要。月子中心婴儿期饮食的训练,与小朋友上学后在安亲班待到父母回家,在我看来是完全一样的意义,那就是整个社会迅速的脚步,使我们不得不要求孩子提前配合成人的生活脚步。

这种改变的强势,是个人的力量无法阻挡的。但在这种强势生活里失去的关心与爱护,并不是我们无法以其他方式来弥补或开展的。因为,母亲爱孩子是一种原始的情感,是生活的本能,当这种抚爱的本能被迫部分放弃时,母亲需要重新思考,并找到更好的方法来转化自己的天赋情感。不要为自己不能亲自育婴或不能日日接送上学而感到难过,在有限的相处中,连难过都是一种精力的浪费。作为新世代的母亲,看着婴儿和儿童适应着社会时而显现的坚强,我们应该也能得到勇敢的力量和启发。04要相信自己有能力教导孩子

当母亲不能、也不用自卑,

要相信自己有能力教导孩子,

只要有心,“读书环境”是任何父母都给得起的终身礼物。

在我的长辈亲戚中,有两个兄弟的家庭条件相仿,夫妻学历一模一样,经济能力也不相上下。兄长的妻子觉得教育很重要,于是在生活与知识上多有用心。

虽然这位母亲只是小学毕业,但五十几年前,她就已经懂得要在寒暑假的早上,集合家里大小不同年龄的五个孩子好好读书。孩子们因为长久以来养成学习的纪律,从来不需要家教紧迫盯人,而是哥哥带妹妹、姐姐带弟弟地自己拉拔自己,在家庭良好的读书风气里求知发展。现在,他们个个都是对社会很有贡献的人。

而弟弟的家庭虽然也很和乐,但他们想的却是自己所受的教育不足,不会懂得怎么教育孩子读书。本来,年长十岁的哥哥家可以是最现成的榜样,但弟弟一家又怕这种取法会给自己的孩子带来压力,反而刻意避开不相处,更不提努力用功的事,白白错过许多提升孩子的机会。

受教育是机会,过去有些家庭因为没有机会,所以父母才没有取得一定的学历。但没有取得高学历的父母如果看重教育,就算没有能力指导困难的课业,也会亲自督导孩子养成学习的纪律,这也是今日父母应该师法的。

我有一个小我十岁的朋友,因为晚婚,所以孩子还很小。她信任我,所以我才敢经常给她提醒。我说,当母亲不能、也不用自卑,她一定要相信自己有能力教导孩子,也唯有如此,孩子才会感觉到她的关怀。我也告诉她,中国社会学家费孝通在《文字下乡》里说的一段可爱故事:

我们这些教授的孩子疏散时被送进乡间的小学,在课程上样样都比乡下孩子学得快、成绩好。教员们见面时总在家长面前夸奖这些孩子有种(遗传好)、聪明。这等于说教授们的孩子智力高。我对于这些恭维自然是私心窃喜,我们有别种人望尘莫及的遗传。

费孝通接着说,这份喜悦直到有一天,他在田野看到那些聪明孩子捉蚱蜢时屡扑屡失,而乡下孩子一扑一得,心中那一点骄傲又落空了。

他接着分析,为什么城里来的孩子不会捉蚱蜢:一是,家里无须他们捉蚱蜢来加菜(没有练习动机);二是,孩子弄脏衣服回家要挨骂(练习未受鼓励);三是,不常在田野里跑,蚱蜢的保护色因而生效(基本能力还未建立)。他继续说:

我为自己的孩子所做的辩护,是不是同样也可以用之于乡下孩子在认字读书上的“愚”呢?我认为是很适当的。乡下孩子不像教授们的孩子那样到处看得见书籍,到处接触着字,教授们的孩子并不见得一定是遗传上有什么特别善于识字的能力,显而易见的却是有着易于认字的环境。

在我亲戚的故事里,前一位母亲因为不自卑,只想把自己不曾拥有的机会给孩子。她持家有方,相夫创业有道,所以知道自己是相当能干的,只是因为环境,她的聪明没有机会转成学识上的表现。

我为什么以此鼓励这位朋友呢?我多么希望她能够学习这位母亲。朋友虽然学历不高,但在专业上的表现很好。我肯定她一定有能力教导两个才上小学的孩子。日后课程的难易度虽然会增加,但因为一路关心,她自己的程度也随之提升,就不会有“孩子的功课我没办法教”的阻碍,因为孩子在学,父母也在学。只要有心,“读书环境”是任何父母都给得起的终身礼物。

即使是有学历的父母,也不是所有的功课学过都不忘。所有关怀孩子课业的父母,也只是比其他父母多付出一些时间,该复习的就复习,该查询的就查询。这些父母了解,学习不是自然发生的事,学校与家庭的力量如果能贯通,对孩子有说不尽的好处;他们更知道,孩子要在有秩序和常规的环境下才会茁壮,而父母是这方面最好的身教者。05

愿意养孩子一辈子,可不是一项太好的礼物

生物直觉的爱,使母亲们无怨无悔;

而无怨无悔,也经常使母亲犯下不该有的溺爱之过。

每一对好父母都知道,

愿意养孩子“一辈子”,可不是一项太好的礼物。

史铁生是生于一九五一年的中国作家,他年纪轻轻就双腿瘫痪,后来又患了尿毒症,病逝于二〇一〇年。

史铁生的作品充满了自己跟生命不屈不挠斗争的坚韧,总让人体会到生活是一场意义深重的精神自助之旅,即使身边环绕着许多爱,谁也不能代替谁做主,过出真正有意义的生活。他的《老屋小记》之二的《到老屋去》里,有让我非常难忘的一段话:

我想去老屋工作,是因为我想回到那个很大的世界里去。那时我刚在轮椅坐上了一年多,二十三岁,要是活下去的话,料必还是有很长久的岁月等着我。……父亲不大乐意我去,但闷闷地说不出什么,那意思我懂:他宁可养我一辈子。但是“一辈子”这种东西,是要自己养的。就像一只狗,给别人养了就是别人的。所有正式招工的单位见了我的轮椅都害怕,我想万万不可就这么关在家里并且活着。

这段话使我想到,一种真正爱孩子的“父母眼光”,是否就得是看得到史铁生在这段话里所说的“孩子意愿”—但是“一辈子”这种东西,是要自己养的。

生物直觉的爱,使母亲们无怨无悔;而无怨无悔,也经常使母亲犯下不该有的溺爱之过。民间故事里,在雷雨交加时,怕忤逆不孝的宝贝儿子遭雷劈,就冒雨对天喊着:“我的好儿子啊,赶快回家。”在历史的故事中,我们读到多少为了让孩子眼前能过得更好而说谎或犯错的母亲,也读过多少既给孩子深根又给孩子翅膀的妈妈。

母亲的眼光好像不能用“好坏”这么肤浅的分法,因为它涉及的意义太深,影响的层面太广。母亲的眼光只能用远近来描述,是远虑里看得到近忧,也是从近误里不想让问题扩大的远思。母亲处理起教养里的种种状况特别棘手,也是因为生命里最坚韧的系带那端,孩子还不能了解自己的远虑近思。

我喜欢看到慈爱的母亲怎么疼爱孩子,我喜欢看到智慧的母亲怎么教子女。在很多的故事当中,我最喜欢的是记在《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的故事里,两位职位不一,一父一母在讨论教养。

虽然是国事的规格,但对天下所有的父母来说,那句“父母爱子女,则为之计深远”的眼光,不会有任何差别。因为,每一对好父母都知道,愿意养孩子“一辈子”,可不是一项太好的礼物。06公平对待孩子是值得提早省思的问题

有一位母亲生产时因为难产,

所以非常讨厌她的头一胎,经常责罚他。

我以为母亲爱孩子,是不受任何条件影响的,

后来才慢慢懂得,母亲爱孩子所受的条件影响,其实非常复杂,

有一些连自己都不觉察。

我曾经深信“人是天生就懂得当父母”,也相信“天下所有的父母都公平”。但经过五十几年真实的人生体验之后,我把自己的“理想化”修正为“人天生就懂得养育孩子,但教育孩子需要反省和学习”。在公平对待孩子的事情上,我也觉得那是一门对父母来说最深刻的学问。“深刻”并不一定“困难”,深刻的反义是“肤浅”。我的意思是说,如果父母以为自己天生就一定懂得怎么“公平”地对待孩子,或只做到肤浅的平头式“公平”,那么随着时间而衍生的其他问题,就会变得非常“困难”。

孩子在小的时候,父母面对公平的问题,总是围绕在具体的“拥有”与“对待”之中。父母在面对这种困扰时,如果不能坦诚检讨,解决的方法很可能就是为平息抱怨而给予或补偿。但这样姑息问题,最后有可能摧毁整个家庭的和谐。

我小时候,父亲在东部偏乡任校长,曾有过不少从其他城市来的年轻女老师,都把我妈妈当成离乡后的母亲,跟我们很亲近。记得其中有一位老师柔顺乖巧,很得我父母的疼爱。几年后,她离开东部回乡任教,得知她结婚的消息时,我们都想象她有一天一定会变成温柔慈爱的母亲。后来我们家因为变动大,跟她渐失联络。

有一天,我们从童年友伴口中听到,这位老师生产时因为难产,所以非常讨厌她的头一胎,经常责罚他。当时我还未婚,不只无法也不肯相信,天下竟有这样的事。我以为母亲爱孩子,是不受任何条件影响的,后来才慢慢懂得,母亲爱孩子所受的条件影响,其实是非常复杂的,有一些连自己都不觉察。

知道那位老师的消息之后几年,我上了高中,开始接触《古文观止》。一读书才发现,卷一的第一篇《郑伯克段于鄢》赫然就是那位老师的生命经历。但当时我离养育的经验还太遥远,几乎把这篇两千七百年前的故事当成神话一样看待,我觉得其中所谈的母性必不是真的—普天之下,怎么可能会有一个母亲因为孩子脚先头后而生惊吓了自己,就因而终生被厌恶。

我以为孩子无知地为难母亲,母亲是从不会介意的,或许还因此而更加怜爱。但历史故事中的这位母亲,因为讨厌这个“误生”的大儿子,就偏心小儿子,在立太子时,还希望废哥哥而立弟弟。还好,他们的父亲不同意。

但这份偏心在差一点毁了一个国家之前,就先毁了母子亲情。哥哥在众臣的要求下,讨伐叛变的弟弟,而后发誓跟他的母亲“不及黄泉不相见”。虽然最后是由一个有孝心的聪明人帮助这对母子重归人伦,但其中的悲苦为难,对为人父母者,真是一番深刻的提醒。

记得曾经有一个四年级的小朋友,态度慎重,请我去问问她的妈妈:“究竟是比较爱我,还是爱我弟弟。”虽然我没有答应,不过可以想象天下的父母,包括自己在内,如果得此一问,不是嗤之以鼻就是委屈落泪:我们大概都很难“就事论事”地检讨自己。

在我看来,像这样的课题,反而成了当父母内心自修最好的方式。我们可以拿别人的难与错,来思考自己的解与正。如果我们不只是采取旁观的批评角度,而要求自己身置其间诚恳地模拟答案,公平的意义会更清楚地展现在我们眼前。

在这则故事里,有父母偏心、兄弟相争,这跟多数家庭从小到大所发生的事件相去不远,“公平”是为人父母以行动来检视自己价值的挑战,更是值得提早省思的问题。07孩子无论出现什么问题,父母都不能逃避

并不是有了电玩之后,

这个世界才出现这类使父母感到烦恼的问题。

而孩子无论什么年龄出问题,父母都不能选择逃避。

前不久一场演讲之后,有位听众切进走道,她问能不能打搅我几分钟,想替朋友问个难题。还没听完,我已觉得这个问题好熟悉,这十几年来,身边不断有同样的故事发生,也常在演讲时或课堂上被公开或私下问起。

只要把不同的主角与关系人的生活背景整理一下,问题会呈现出一个典型的现代家庭烦恼。而在我所知的有限的数据中,男孩的比例又远远超过女孩。虽然其中的原因很值得思考,但这需要长期地观察与广泛地了解,我不能自己武断地下结论,只想提醒大家不要忽略这个现象。

演讲那天的问题是:一个二十一岁的男孩,既不读书也不工作,整天在家里打电玩。这听起来多熟悉。在今天,这种现象不只是不独特,甚至可算为典型。

就在我下笔写“男孩”这两个字的时候,我曾有一点疑惑自己该不该用“孩”来指称这些问题里的主角。

二十一岁是成人了,我不该说他们是孩子,可是我们心知肚明,所有没能够在生活上独立起来的人,在生命状态上都停留在充满依赖的“孩童”阶段;如果不称他们为“孩子”,大家可能还会以更责备的语词来指称—我听过最难听的,大概是被父母骂为“寄生虫”。

这位听众提出的问题虽不特别,但她给朋友的意见却使我意外。

她说,很想建议这位母亲搬出去,把家让给既不工作也不读书的孩子,至少眼不见为净。

当我反问说,如果只是想“眼不见为净”,为什么不是让孩子搬出去,而是妈妈出走?

这位朋友担心又激动地说,孩子绝对不可以出去,怕这样更会被朋友带坏或坑了。

她的解释,一针见血说明了父母在采取决定上因为忧虑而进退维谷。

父母害怕孩子被逐出家门后,生活会过得更糟,所以想出“自己出走”来逃避心烦,以为问题只剩“两害相权取其轻”这条路,却没有想过,无论“去”或“留”,都是鸵鸟埋沙的方案,与解决问题的方向完全无关。

中国自鸦片传入之后,有过不少富家父母把不事生产、不务正业的孩子关在家里,主动提供大烟,宁愿他们的人生废于阿芙蓉的麻醉,也不要他们流落在外或跟损友同处。这是千百万年来不同世界都有的挣扎之战,是父母自己跟教养恐惧的悲伤之战。

并不是有了电玩之后,这个世界才出现这类使父母感到烦恼的问题。电玩确实使问题的滋长力量更壮大、更迅速,但它们的根是“好吃懒做”。父母应该从人人需要的独立来看小时候的“偷懒贪戏”,不要忽视它所显现的问题。

如果我们看到一个孩子被要求去做一件并不困难的工作,如写课堂要求的作业,却想尽办法偷懒耍赖,就不该简单认为他只是“没有兴趣”,而该想到更加教育他的“责任感”。

世代长辈之所以会希望父母不要让孩子贪享受、恶劳累,并不是希望禁止孩子休闲娱乐,而是凡事都有权利与义务,都要自然与平衡。

人人都有该做的事、该尽的责任,是生活里的自然。又因为生活要有平衡,所以我们既工作也休息和娱乐。

懒惰的人之所以愈大愈懒,就是当他逃避该做的事之后,受到纵容或包容。贪玩的孩子之所以后来说谎,或延伸成更大的麻烦,就是在生活失去平衡的时候,没有得到应有的指导和管束。

能力或性情都是在培养和锻炼里成就起来的,虽然人天生有好动或不好动的倾向,但“好动”不一定是“勤劳”。“勤劳”是一种能落实于行为的意志表现,是必须从基本的责任感和美感里,才能发展出来的特质。孩子的“勤劳”是养成的,“懒”也是养成的。

一旦发现孩子懒,只能用补工来修正,并重新培养;而贪玩也一样,贪玩的孩子是把本来该去做“份内之工,责任之事”的时间,挪去游戏玩耍,要导正问题,只有用“补回责任”和“勤于本务”来进行节制地教育。

孩子无论什么年龄出问题,父母都不能选择逃避。暂停自己的工作,陪着他去做苦工,也比把家让出来给他们继续过好吃懒做的生活,要更务实一些。

同样的准则也适用于求学的孩子,与其整天官兵捉强盗地加设防护或暗自担心,不如静下心来了解他的课业内容,陪着他面对问题或克服困难。

有一个假日下午,我请几位忧心忡忡的父母静下心来,解几道孩子作业上的问题。

虽然,我本可以直接印出题目给他们答,但我坚持要他们抄写我念的题目。原因很简单,父母在焦虑的时候,往往更不注意问题的内容。写下题目,仔细想想,也是了解孩子的一种方法,或至少是在责骂与催促之外,逼迫自己进入问题范围的方法之一。

这是当天他们“为孩子”解的几道数学题之一:

某校入学考中,男女考生比为八比十五,录取者,男女生之比为二比三,不录取者,男女生之比为一比二,求男女生的录取率各占多少百分比?孩子是在索爱,还是耍赖?

我经常看到孩子耍赖,如果父母不注意或处理错误,他们的功力就会一次强过一次。耍赖是一种经验,这几年带小朋友,我总是很注意分辨孩子们到底是在“耍赖”还是“索爱”。

耍赖是孩子不想完成任务的表现。虽然他们有可能是遇到困难,需要帮忙,但如果每次都以这种角度处理事情,会养成孩子依赖的习惯,而父母绝不可能有这么足够的时间。所以,父母要分清楚孩子的耍赖是因为没有兴致、一时懒惰,还是被他事吸引,再决定怎么处理。

孩子耍赖的办法很多,拖延、敷衍是最常见的。拖延常惹起父母的怒气,在一片指责中,工作目标也模糊了;而敷衍的孩子,心知肚明自己只受形体上的监督,他们的工作成果,其实从未受到谨慎地检视批改,慢慢从经验里懂得更高明的敷衍术,因而养成行事草率的性格。而闹情绪或发动身体的精神电力系统,是另一种有用的耍赖功夫,通常都过得了关。

不管跟拖延、敷衍还是闹情绪的孩子相处,永远不要忘记,“对事不对人”是最有用的方法。如果我们认真收工作的账,也诚恳检视孩子工作的成果,并提出有用的指导,孩子一定会了解,耍赖不是一种好的索爱方法,我们在提供爱的思考上也会更有深度。

孩子故意把字写得很大敷衍我,我仔细点数过后,请他补完未竟的部分,继续写。他鬼灵精怪,不无得意地回说:“可是纸用完了!”我立刻再给一张,同时告诉他,下次不要把字写这么大,既浪费笔的同时,也浪费纸张。

我绝不主张跟孩子谍对谍,但如果遇到孙悟空似的孩子,父母也要想点办法。08父母要深度关心孩子功课

我非常主张父母要深度关心孩子的功课,

父母对孩子这块“材料”了解得最清楚,

对“成才”的期望最殷切。

如果父母懂得根据学校授课的不足,给予关怀,

孩子即使被老师放弃,也不会真正失去机会。

我是一个非常主张父母要深度关心孩子功课的资深母亲,支持我这种想法的理由很简单:

一是,我从小时候好好做功课的习惯里,养成了日后自己取得或补上工作能力的方法,也延伸出面对工作难题时可以耐下心来的习惯。

二是,当了母亲后,两个女儿在离开大学之前,我一直都对她们的功课表达深度的关怀和浓厚的兴趣。这个习惯到了后来,自然而然转变成我们分享彼此工作的关心。

从小,我们对孩子的行为礼貌要求都很严格。只有在知识的讨论上,孩子跟我们是平起平坐的好朋友。

前不久,“中国时报”开卷版有位记者电话采访我对《正午恶魔》这本书的看法。她问我为什么会看这本书。我记得那是七八年前跟大女儿在谈话中,讨论到一名员工的忧郁症,当时,我们的观点有些不同,于是,去看一本资料丰富的书是扩展讨论的好方法。

这本书是女儿介绍我看的,她一提出建议,我立刻上网买了书,认真看,因为我想跟她有深刻的沟通。

在我当母亲这三十年里,孩子所看的书有些是因为我们的引介而读的,我也有不少书是因为她们的推荐才读的。但这种习惯,并不是一开始就以一本本书的规模出现,而是他们小的时候,我总是关心她们的功课或留心看一张考卷得来的了解。无论形式是什么,“内容”才是父母安放关心与发展了解最好的位置。

三是,以眼前社会的发展来看,知识程度就像一种基本配备。一个成绩太差的孩子,即使有专家提出不少美好的理论,来支持“不一定要读书”的人生路,但父母除了暂时感到宽心之外,又有什么方法能够让幼年的孩子来发展自己?先不要说发展,就说小学或初中不好好读书,整天要做什么?既然社会已经比较富裕了,允许他们延长依赖期,把义务教育推向十二年,这代表他们是一定要在学校里好好过完十八岁以前的人生的。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帮助他们把每一天过得踏实一点?不要逃离书本,躲避学习。

把书读好,跟在工作上好好表现是一样的。没有耐力解决课业困难的孩子,也往往在其他工作上表现出只有三分热情的态度。绝对不能随便找几个成功的例子推论出“不会读书会工作”的必然。无论读书还是工作,能吃苦的人都会比较出色。

四是,父母总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得到“因材施教,各成其才”的教育,但从教育现况看来,集体教育是现实,不管规模大小,我们绝大多数的人都是在团体里受教育。只要是集体教育,师资的素养与教导的时间,就难以全面达到父母对“因材施教”的期待。而在这种口号之下,孩子反而更早被放弃。父母对孩子这块“材料”了解得最清楚,对“成才”的期望最殷切。如果父母懂得根据学校授课的不足,给予关怀,孩子即使被老师放弃,也不会真正失去机会。

不久前,有位妈妈跟我说,她下定决心,要好好关心老二荒废了好一段时间的功课,所以她跟孩子提议:“我们每天早起,妈妈先陪你读一点落后的进度,你再去上学。”没想到隔天孩子更早起,在她还没开始陪读之前就跑到学校去了。

当这位烦恼的妈妈倾诉时,我只问她一句话:“他的功课内容你知道吗?”她摇摇头。我于是提议:“不用跟孩子宣告你要开始关心他的功课或陪他读书,先把学校上什么内容弄清楚。”

我告诉她,就算你起得比孩子更早,把他抓住,却不知道功课的内容,也只能进行无话可说的监督。父母先检讨自己的态度,了解课业内容,才可以进入踏实的关怀。

又一个早上,我收到一名学员寄来的E-mail,她已经帮孩子请了数学家教,很谢谢我对孩子的关心。我立刻给她回信说,不是请家教就能解决问题,她一定要了解,孩子的三十六分或五十二分代表了什么样的学习状态。我请她过几天来找我,我鼓励她在我面前演算几题孩子的数学题。

我这样做是想让她了解,一份考题里,提供了多少帮助父母了解孩子的机会,还可以改善亲子相处的气氛。人如果真正同工,想专心把事做好,会自动不吵架,转为对事不对人;看孩子功课就是要从这种心情开始,才会慢慢升等为更高阶、更丰富的关心。但在提到考题内容之前,我先写了一封短信给这位妈妈:

请跟孩子说,Bubu老师希望他从今以后,不管多急或什么状况,都要把自己的名字写得字字分明,抬头挺胸。

他的名字多派头!戴着帽子,配着丝带,绝不像我在考卷上看到的那样挤在一起。

从最基本的事重新做好,可以帮助孩子了解我们整天挂在嘴上的“态度”该怎么改善。

我也拿数学例题问孩子:

小羽三年前跟爸爸的年龄比是二比七,两年后是三比八,请问他们现在各是几岁?

孩子给出的答案,父子只差了五岁。我们说“常识”很重要,又说“验算”很重要,以这一题数学来说,常识是最基本的验算,父子不可能只相差五岁。

我常常想,谁能一一讲这些细微的事给孩子听?真是唯有父母!唯有父母!/ 辑二 /  保姆 /要爱不能宠  要教不能纵孩子还是应该由父母自己教才简单;由自己设定标准才容易执行。当父母定睛在自己的家庭条件和资源时,可以深入理解到,所有的陪伴与教导都包含三样成本:时间、心绪与能力。了解教育成本的人,就不会放任其中任何一项资源无端地浪费。引言 从脐带说起

以身体构造来看,母亲与胎儿不是直接以心脏相连,而是透过脐带的血液,交换营养物质与气体,所以我们以“母子连心”来美化了。脐带这条从母体灌输营养的绳索管线,在出生那刻就会切断,但母亲仍源源不绝地以照顾输出爱意。所以那段一两周后从婴孩身上掉落下的证物,总被宝贝地收存或再制成纪念品。

一条脐带虽可证明母子曾经身体亲密相连,但却不是母亲教养心愿传输的捷径。养儿育女的无奈化为民间的谚语说,就是:“生得了儿身,生不了儿心。”一个孩子与一个母亲之间,还是得在两体分离之后,重建真正人世之间的沟通管道。

养育爱护后代是天性,但教导却反应出每个人对于人生价值的认识。深知危难的人,会教孩子生存的技巧;看到基础与发展关系的父母,会看重知识的传授;了解人际和谐的种种成因,自然而然会说明纪律存在于生活中的重要性。

透过脐带之亲、生的喜悦,父母要感受天性的抚育之爱并不难。但脐带那端稚嫩的生命,要以同样的情意来回应希望,长成让人无忧的成人,却不是一条只要有爱就行得通的平坦之路。所以几千年前,我们的远祖在叮咛养育孩子这件事上就一再强调,生命有其经验的顺序,有计划地传授生活技巧与观念尊严,是成人与整个社会的责任。

在将近两千年前,中国现存最早的字典里,对继起的生命“子”和“孩”分别的解释是:子,本阳气动,万物滋之称。万物莫灵于人,故因假借以为人之称。孩,小儿笑也。其中,“孩”的“小儿笑”真是生命相续时,呈现在眼前的欢愉与安慰。怎么使坦然无惧的天真,保持面对生命时更为深重的喜悦,是每一对父母的愿望。

诚恳地说说现代孩子,也许可以使父母更了解,当脐带自然脱落于一个婴孩的身体之后,他得经过襁褓的细心抚爱,学步阶段的鼓励引导,透过指物认事进入世界,慢慢才能与变动的环境建立稳定的关系。在这条漫漫长路里,孩子所需要的能力与情感,作为父母的我们,是否有心了解,并已知一二?09养育的工作就是在教训里趋吉避凶

我觉得“教子婴孩”这件事在现代的社会里,

除了由父母亲身实践,其他成人应该也要多帮一点忙。

我天真的想法就这样脱口而出,接下保姆工作。

但完全没意识到这份责任的困难之处。

人并不是尽力完成某一阶段的母职之后,就能把同样的经验延用下来;除非,我们所处的环境是完全不产生任何变化的。

也许是因为不能理所当然地倚老卖老,养过孙子母亲的母亲,常会跟她孙子的母亲意见不合;不合的起因大小都有,小至尿布,大至英文要怎么学,能不能看电视,等等。

说起来,子母孙三代应该是三条各自独立的生活轨道,相交叠的部分,只是因为情感而有的相聚与牵系。养育的责任,本来是代代各自负起的,但因为每个人面对不同的生活条件,每个社会民情不同,所以爱有时也会以代代互助来落实,让不同的轨道在一个星期里的几天中,相接在一起而行走。

隔代扶持,本来也是温馨可爱的,更是之前千百年里都有过成功经验的教养形式。可是,在这个对知识教育充满忧虑的新时代,有时候不愉快在一个拔高的尖声里,会刺破了它应该有的幸福感。

比如说,一个幼儿的妈妈,情不自禁对着正在跟小朋友玩球的亲娘或婆婆说:“妈,我可不可以拜托你不要说英文?”画过那声激动的音波之后,长辈一阵讶异,她闻出这“拜托”里既没有作揖的“拜”,也没有婉言的“托”,简单说来,只是用语言的礼物花纸包起来的“请你闭嘴”而已。

她继而想:我做错什么了吗?录音带里的ABCDEFG自己都已耳熟能详,就算“阿克死”那段念得还有些含糊,但在卡拉OK里,自己勉强也可算是歌后,为什么就不能跟着唱几句,排遣一下整天陪伴幼儿的单调?再说,眼前那两岁的孙子,真的会念得比自己好吗?没想到孙子的妈竟这般无礼地假意拜托起来。

这个幼儿的母亲为什么情急?而那个把情急母亲养大的外婆或奶奶,又为什么不能同时,或比她养大的孩子更早理解教育里的急切?这真是一个大问题。物理学也许能帮助我们理解造成误会的立场与时间问题,不过,还没来得及了解这一切,生活现实已经随时代改变,活生生摆在眼前。

我一方面感觉到自己的生而逢时,眼见教养不到一代就有这么急剧的改变,另一方面也因为生性好奇,觉得观察不够,还要实验,所以我从二〇一六年的九月开始,自愿帮一对双薪家庭的父母,照顾他们两个孩子的课后生活。

这个念头的起因错综复杂。先是有一日读古书,我看到几千年前的书里说,怎么才能把羊养好。那经验里的细节,我愈看愈有滋味;当然,深有同感的绝对不是因为我想要养羊,而是我觉得,羊的被动与柔弱,真像每个孩子的本性,而养羊者的建议,更是条条都适合父母参考。《齐民要术》里说:“牧羊必须大老子,心性婉顺者,起居以时,调其宜适。”说的是,照顾羊最好让性情委婉随和的老年人来做,因为,他们懂得调整羊的生活作息:该走不能停,该缓不能急,春夏要早出,秋冬要等日出之后才出栏。我觉得这些照顾都环绕于“如何使羊长得更好”的考虑中,而所有的决定,都根据于“如果不如此做,将会导致哪些问题”的教训。

虽然现代很多父母抗拒教训,但养育的工作,说起来就是在教训里趋吉避凶的过程。我又读《礼记·内则篇》,里头说:周天子和诸侯王很重视儿童,从新生儿就规划要仔细照顾、好好教育。他们选择心性宽容、慈爱、温良、恭敬、谨慎而且寡言的人来当幼儿的老师、慈母和保姆。

我仔细想了又想,觉得“教子婴孩”这件事在现代的社会里,除了由父母亲身实践之外,其他成人应该也要多帮一点忙。

我天真的想法就这样脱口而出,那对学生夫妻于是大举迁移,舍旧家一年不住,租屋借居我邻近一年,为的也是探讨自己,要怎么在忙碌的工作中把孩子照顾得更好。

就这样,我可以说是兴高采烈接下了这份资深与新手都说得过去、管家与老师一手抓的保姆工作。时间是每星期周一到周五,其中四天从中午十二点到晚上八点,另一天从下午四点到晚上八点。

我对自己的期许,当然是古书里所说的:兼任教师与保姆;惠母、慈母、保姆三位一体。而延用的经验,则是我从一九八六年在尿布与儿语中累积出来的照顾能力,还有写在“妈妈书”里的陪伴经验。实不相瞒,我心里虽已准备好使出所有看家本领,但完全没意识到这份责任的困难之处。

我的天真几近于跟着录音带唱ABC歌的奶奶或外婆,我们都是“错估”或说“无视”于时代的改变所直接影响的结果。我以为,我可以用一九九六年从台湾把两个女儿带去曼谷上学那种步调与方式,来带今天的小朋友,没想到,才不到几天,我就已经在想《大象时间与老鼠时间》这本书的概念到底有什么问题?《相对论》又到底有什么问题?为什么写文章时,常常用到时光匆匆的感慨,在带孩子的时候却有极高难度?一年,到底还要多久才会过完?

这种种疑问,当然对自愿如此的我来说,是一个最大的讥讽,不过,又大我一代的母亲—我的亲娘,可是早已经看出这个决定的过度天真。她从二〇一六年十月开始与我通电话时,就偶尔会问:“哭了没?”我很不以为意地回答远在高雄的母亲说:“妈咪!我会好好照顾他们的,孩子怎么会哭呢?”妈妈在电话那头语调虽平缓,但带着点站山头看群马斗的愉快说:“我是说你哭了没?哭了的那天,要记得打电话跟我说。”

我隐约听到,她挂电话时似乎轻轻带着笑声。10教育是家庭最重要的经济计划,要珍惜教导的成本

担任保姆最初的几个月里,“我不是父母”的挣扎不时困扰着自己。

隔代教养或代人照顾孩子的思考里,

最动摇人心的就是,父母能在最短时间里选取的决定,

其他代理人却不能没有丝毫的犹豫。

每一件引人气馁的计划,大概都不是单一的影响所造成。

在接下保姆工作之后,我很快就发现自己的预想出了问题。我的错误一方面在于过度看重自己带孩子的能力,另一方面则是看轻了今日孩子的成熟度。

以经验来说,我并不是一个见闻封闭的育儿长辈。无论是现代学童的问题,还是学校、亲师教育观念的改变,这十年来因为经常外出演讲,也有所见闻。在自己的工作室里,我又跟孩子们有各种学习的共处,不可能对孩子的改变感到太陌生。

但担任一个课堂老师,跟取代父母照顾孩子的时间与质量,真是有太大的不同了。又以管理教导的角度来说,不管孩子的父母如何信赖我,我其实都无法拥有跟他们一样的权威。我深深了解到,隔代教养里的困难,并不是因为比孩子再长一辈的人不曾拥有能力或知识,而是在执行教养的指导时,他们不能像父母那样地坦然无畏、理所当然。

最初的几个月里,我花下不少时间进行安定孩子身体的教育。这期间,“我不是父母”的挣扎不时困扰着自己。听到自己发出以前日常生活里不曾发出的要求或制止,不免自问,这样纠正他们不要到处躺卧、不要在椅子上盘腿而坐,到底是一种教导,还是剥夺了他们的舒服?对每天做功课时都得在橡皮擦、铅笔的借用里斗嘴争吵的孩子,我要继续奋战,还是回头修养自己的耐力?想想,隔代教养或代人照顾孩子的思考里,最动摇人心的就是,父母能在最短时间里选取的决定,其他代理人却不能没有丝毫的犹豫。

虽然我至今并没有打电话报告妈妈这件丢脸的事,但有一天,我终于忍不住在孩子们劝说不止、喋喋不休的低声吵闹中,掩面啜泣了起来。那天,我不只对自己极其幼稚的举动感到惭愧,也对如今为人父母要面对的生活质量感到同情。我想到,这些干扰了生活的吵闹再怎么忍受,只要靠近承诺的时间,就可以倒数计时,但父母望向责任尽头的日子还有好远好长。

在沮丧之余,我同时又想着,如果我是父母,做决定时一定简单得多,但他们毕竟不是我自己家庭的一分子,我无法以家人共同的福利来要求或规范。

为什么“家庭共同的福利”最有用呢?因为这样教导的成本才会得到珍惜。比如说,孩子整天打打闹闹,父母就有立场在最短的时间里宣告,家里每个人都有权利过平静安宁的生活原则;但同样的问题,在代为照顾者身上,可能会转为“耐心够不够”或“方法对不对”的探讨。

这么说来,孩子还是应该由父母自己教才简单,由自己设定标准才容易执行。当父母定睛在自己的家庭条件和资源时,可以深入理解到,所有的陪伴与教导都包含三样成本:时间、心绪与能力。了解教育成本的人,就不会放任其中任何一项资源无端地浪费。

教育是家庭最重要的经济计划,是从物质与精神的节流里,有一天会开源的长期工作与希望工程。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