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要多懂点国学修养(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2 22:46:08

点击下载

作者:林森

出版社:天地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年轻人要多懂点国学修养

年轻人要多懂点国学修养试读:

懂国学修养,让前行的步履自信从容

在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事情是我们可以预料和控制的?我们无法预知未来,所以我们苦恼着;我们无法完全控制事情的发展,所以我们烦躁着;我们无法获得更多,所以我们抑郁着……有太多人,像哭着要糖的小孩,不在意自己手中握着的是什么,只是一味索取,然后失望了、不满了,心也失衡了……

人生有苦必有乐,有成必有败,有得必有失,要成功就必须承担这些苦乐、成败、得失。人生中任何一件非凡之事,都定有我们想象不到的险境,只有在磨砺中获得充实自在的生活,才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如果成功之后我们身心俱疲、落寞孤寂,那么,再多的掌声、再多的财富,也无意义。所以,我们可以追逐成功与财富,但永远不要迷失其中,以免错过人生中最美好的东西。

国学中蕴含着大量的“宝藏”,这些“宝藏”对我们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有着重要的意义。《论语》中说:“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国学不仅对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为人处世方式有着积极影响,也为我们提供了立德处世、心存仁念、和谐中庸、诚信礼义等实用的生存法则,我们可以通过学习这些国学精华,涵养心性,为未来的成功和发展做好准备。

一个人的一生,将面对怎样的生活,我们无从选择,但是我们可以学习如何生活,就好像要学习各种生存技能一样。

去聆听那些智者的教诲,摘取智慧的果实。那些在各个领域里表现出色的智者,因为有着更为丰富的阅历和学识,所以比常人看问题更清晰、更透彻。他们睿智的双眼,更容易透过纷繁复杂的各种表象,还生活一个本来的面目。他们的观点,更容易将我们引入一个理性而又充满智慧的世界中去——胡适、冯友兰、梁漱溟、季羡林、南怀瑾、林语堂等等,都会给我们全新的人生启发,让我们在国学的滋养下,完善自己的内在生活:接受真实的自己,学习自我掌控,保持内心的安宁,懂得选择和宽恕,知道生活在“此处和当下”。

生活既是一门哲学,也是一门艺术,而国学大师有很多生活的智慧和艺术。在物欲横流的世界中,让我们停下脚步,静下心来,仔细聆听他们的见解,想想最初的最初,我们所向往的那份简单的快乐吧!人生除了做加法,其实也是可以做减法的。

我们虽然无法预知未来,但可以把握当下;虽然无法完全控制事情的发展,但可以尽力而为;虽然无法获得更多,但我们拥有的也不少。所以,开启你的智慧和心眼,努力去发现吧。第一章自立者自强,自信者自尊

每个人都会有各种各样的缺点和不足,如果我们一味地沉浸在自己的缺点中无法自拔,那么生活还有什么意义呢?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不要总是拿自己的短处去对比人家的长处,却忽视了自己也有别人所不及的地方。只要敢于相信自己,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人生的主角。乐观面对人生挫折国学大师如是说

一定要有自信的勇气,才会有工作的勇气。

——文学家、思想家鲁迅

在我们的身边,有些人经常否定自己:“什么事我都做不好”,“人生毫无意义可言,整个世界只是黑暗”,“过去屡屡失败,这次也必然失败”,“没有人肯和我结婚”,“我是个不善交际的人”……持这种想法的人,生活往往不快乐。当我们问及此种想法由何产生,得到的回答多半是:“这是认清事实的结果。”尤其是忧郁者,他们会异口同声地说:“我想那是出于不安与忧虑吧,我也拿自己没办法。”然而,换一个角度去想,现实并不如你所想象的那么糟,例如有些人会想:“我虽然缺点很多,但也有优点,不是吗?”

肯定自我,有了乐观而积极的想法,你才会找到新的人生方向和意义。诸如失恋、失业等挫折,有时会不可避免地发生,但千万不要因此而绝望地否定自己,从此一蹶不振。

当人遭遇惨痛的失败时,更应积极正面地去思考和面对,要时刻告诉自己:“与其呼天唤地,不如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

两兄弟相伴去遥远的地方寻找人生的幸福和快乐。他们一路上风餐露宿,在即将到达目的地的时候,遇到了一条波涛汹涌的大河,而河的彼岸就是幸福和快乐的天堂。关于如何渡过这条河,两个人产生了不同的意见:哥哥建议采伐附近的树木,造一条木船渡过河去;弟弟则认为,无论哪种办法都不可能渡得了这条河,与其自寻麻烦和死路,不如等这条河流干了,再轻轻松松地走过去。

于是,建议造船的哥哥每天砍伐树木,辛苦而积极地制造船只,同时学会了游泳;而弟弟则每天躺下休息睡觉,然后到河边观察河水流干了没有。直到有一天,已经造好船的哥哥准备扬帆的时候,弟弟还在讥笑他的愚蠢。

不过,哥哥并不生气,临走前只对弟弟说了一句话:“你没有去做这件事,怎么知道它不会成功呢?”

能想到等河水流干了再过河,这确实是一个“伟大”的创意,可惜这是个注定失败的创意。这条大河终究没有干涸,而造船的哥哥经历过一番风浪,最终到达彼岸,两人后来在这条河的两岸定居了下来,也都有了自己的子孙后代。河的一边叫幸福和快乐的沃土,生活着一群我们称之为积极思考的人;河的另一边叫失败和失落的荒地,生活着一群我们称之为消极空虚的人。

积极和消极这两种截然相反的心态会带给人们巨大的差距。如果以消极的态度来对待一件事,就决定了你不能出色地完成任务;只有以积极的态度来对待,你才能出色地、超乎寻常地完成这件事。当然,持有消极心态的人完全可以转变成一个具有积极心态的人。【人生智语】

有了乐观积极的想法,你才会找到新的人生方向和意义。生活中的挫折会不可避免地发生,但千万不要因此而绝望地否定自己,一蹶不振,而应该乐观面对现实,重整旗鼓,迎接挑战。

当遭遇挫折时,如果一味悲哀,一味消沉,不但无法改变现状,也很难实现人生理想。所以,即使身处绝境,也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如此才能帮助你集中所有精力去渡过难关。将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极致国学大师如是说

一个人如果是强者,他就会珍视自己的价值,并以此去担当责任,更努力地造福别人。

——人文大师、作家柏杨

人们常说:世界上最难认清的就是自己。“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这是中国古代思想家老子给我们的忠告。

做人贵有自知之明,然而很多人却习惯揣摩别人的心理,对别人了如指掌,却无法客观地看清自己,因而才会有“知人易,知己难”的说法,正如古诗中所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如果对自己能多一分了解,也会对生命多一分正确的认识。

一个学音乐的大学毕业生,分配到某企业的工会做宣传工作。

刚开始,他很苦恼,认为自己的专业、才能与工作不对口,在这里长干下去,不但自己的前途会被耽误,而且日久生疏,自己的专业可能会荒废。

于是,他四处活动,想调到一个适合自己发展的环境中去,可是,几经折腾,终未成功。之后,他便死心塌地地安守在这个工作岗位上,他发誓要改变“英雄无用武之地”的状况。

他找到单位工会主席,提出了要为企业筹建乐队的计划。正好这个企业刚从低谷中走出来,扭亏为盈,开始进入高速发展时期,自然也想大张旗鼓地宣传企业形象,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就欣然同意了他的计划。

他来了精神,跑基层、寻人才、买器具、设舞台、做培训,不出半年,就使乐队初具规模。两年以后,这个企业乐队的演奏水平,已成了全市一流,而且堪与专业乐队相媲美,而他自己也成了全市知名度较高的乐队经理。

通过努力,他改变了自己所处的环境,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到了极致,不但开辟出了施展自己才能的用武之地,而且还培养了自己的领导管理才能,为他以后寻求更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正如一位成功学家所说:“生活的真正悲剧并不在于我们每个人都没有足够的优势,而在于我们未能使用我们的优势。”每种知识都有可能转变为财富,在我们周围,拥有高学历的人并不少,但成功的人却不多,就是因为没有将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极致。【人生智语】

一位诗人说过:不可能每个人都当船长,必须有人来当水手,问题不在于你干什么,重要的是能够做一个最好的你。只要认识到自己的长处,把身边的事情做好,将自身的优势发挥到极致,就能谱写出属于自己的华美乐章。

有这样一个青年,从小家境富有,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在很多方面都有潜能,成绩也不错,几乎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可是,他却不知道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成功之路。他喜欢运动,却没有吃苦锻炼的勇气和毅力,因此当不了运动员。他发表过不少作品,可他根本静不下心写出一部有分量的著作,成为一名真正的作家。他的兴趣不断变化,似乎很多领域都有涉猎,却没有专长,他根本不知道自己最适合做什么,也不清楚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其实,他的内心也非常矛盾,他是想好好地认识自我,然后选择符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同时也想尽可能地尝试更多的东西,发现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

我们很多人也许都面临这样的问题:对自己的认识还很不够,可能工作了好几年,才发现自己根本就不适合这个行业。事实上,一个人对自我的认识是伴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而完成的。虽然自我认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人完全有能力正确地认识自我。只有认清自我,才可以做出正确的决断和选择,才能把握机会,成就人生。

一个人,必须首先找到自身的优势所在。如果我们能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地发挥好自己的优势,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做最好的自己,就能摆脱平庸,在众人中脱颖而出。心理高度决定人生高度国学大师如是说

相信自己,不要曲意听从。

——文学家、语言学家林语堂

很多人总是在想:我学历那么低,怎么敢应聘那家公司;我长得不够漂亮,他怎么会喜欢我;我表达能力不好,怎么敢在会议上发言;我五音不全,怎么好意思在大家面前唱歌……这就是自我设限的表现。由于你的自我设限,导致自己无穷的潜能得不到充分的挖掘和发挥,最终让你流于平庸。

很多人不敢追求成功,不是追求不到成功,而是因为他们在心里默认了一个“心理高度”,这个高度常常暗示他们的潜意识:我是不可能做到的,这个是没有办法做到的。于是,他们一次次地降低自己的标准,将本可胜任的成功机会拱手相让。

李胜是一家保险公司的新职员,他始终忘不了工作第一天打的第一个电话。

当他充满热情地拨通电话,联络自己的第一个客户时,没想到他刚说明自己的身份,对方就非常生硬地打断了他的话,不但拒绝了他的推销,更是将他骂了一顿,声称自己身体很好,不需要什么保险。从那以后,再打电话推销时,李胜心中便有了阴影,说话没有任何立场,讲解吞吞吐吐,自然没有人愿意向他买保险。这片阴影越来越大,他甚至不愿意再去摸电话了。工作近一年,他一份保单都没有签成。他开始想,自己或许并不适合这份工作,自己的口才不好,没有打动别人的能力。他灰心极了。

经理鼓励他要自己给自己机会,没有谁生来就是注定要成功的,也没有人会一直失败。

听了经理的话,李胜深受鼓励,他鼓足勇气,决定搏一搏。他找出一个曾经联系过却被拒绝的客户的资料,仔细研究对方的需要,精心选择了一份适合对方的险种。一切准备妥当后,他拨通了对方的电话,他的自信和真诚终于征服了那个客户,对方买下了他推销的保险。他终于打破了自我设限,尝到了成功的滋味。

其实,很多困难远远没有你想象的那样恐怖,更不是牢不可破的。摒弃固有的想法,尝试着重新开始,便能摆脱以前的忧虑和消极心理。

在社会生活中,一些原本有实力的人由于受到“心理高度”的限制,常常对一些比较好的机会望而却步,结果痛失良机,甚至产生经常性的挫败感,这是多么令人惋惜的事情!

人与人的实际能力差不了多少,可是由于认识与行为的不同,结果便大相径庭。心理高度决定着我们的人生高度,一个人若想跳出人生的困局,有所作为,就要拨开心理阴霾,勇于打破自我设限,不能因为过去的挫败或眼前的困境而降低自己的人生标准,为自己的人生过早地盖上一个“盖子”。【人生智语】

我们应当敢于打破自身“心理高度”的限制,打开制约成功的“盖子”,那么我们的发展空间和成功概率将会大大增加。心理高度决定人生高度,若想有所作为,一定要打破限制,勇往直前。自信的人更有魅力国学大师如是说

强求自己,便是自己的敌人。

——文学家、语言学家林语堂

你的身边一定有这样的人,因为没有获得意想中的成功而不断埋怨自己、狠逼自己、强迫自己。然而,何必要这样为难自己呢?人生短短几十载,品味当下的幸福才是明智的选择,没有人规定你必须达到某个高度,况且人往往是在把一切都看淡、看开的时候,却在不经意间获得了成功。

某大学的一个班级每天中午都要上演一个同学们喜闻乐见的节目,就是“才艺大观”。按规定,班里的每个人都要参与,而且是一天一个人上台表演才艺,你可以发表演讲,也可以说段子、讲笑话,只要是能展示你自己,并且大家爱听爱看的,什么节目都可以。

有一天中午,轮到小齐上台表演,他可以说是班里男生堆里最靠后的一个,无论是学习成绩还是外貌形象,倒数第一的准是他。只见他慢腾腾地走上讲台,摘下他那顶作为道具用的西部牛仔帽子,先向同学们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清清嗓子开始演讲:“嗯!从身材上看,不用我说大家也可以看出,我属三等残废之列,但大家知道吗?维克多·雨果、邓小平主席,我们的个头都差不多;我的前额不宽,天庭欠圆,可伟大的哲人苏格拉底和斯宾诺莎也是如此;我承认我有些未老先衰的迹象,还没到二十岁便开始秃顶,这并不寒碜,因为有大名鼎鼎的莎士比亚与我为伴;我的鼻子略显高耸了些,如同伏尔泰和乔治·华盛顿;我的双眼凹陷,但圣徒保罗和哲人尼采亦是这般;我这肥厚的嘴唇足以同法国君主路易十四媲美;而我的粗胖的脖颈堪与汉尼拔和马克·安东尼齐肩。”

沉默了片刻,他继续说:“也许你们会说我的耳朵大了些,可是听说耳大有福,而且塞万提斯的招风耳可是举世闻名的啊;我的颧骨隆耸,面颊凹陷,这多像美国南北战争的英雄林肯啊;我的手掌肥厚,手指粗短,大天文学家丁顿也是这样。不错,我的身体是有缺陷,但要注意,这是伟大的思想家们的共同特点……”

当小齐做完他的节目走下讲台时,班级里爆发出久久不息的掌声。

小齐这次讲演的成功,不仅在于他的风趣幽默与妙喻连连,更在于他教同学们学会了如何对待自己的缺点。

每个人都会有各种各样的缺点和不足,如果我们一味地沉浸在自己的缺点中无法自拔,那么生活还有什么意义呢?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不要总是拿自己的短处去对比人家的长处,却忽视了自己也有别人所不及的地方。当你觉得自己很“拿不出手”的时候,说不定别人正在羡慕你的才能呢。【人生智语】

不是我们不够优秀,而是我们太难为自己,难为到连我们自己也为之伤心、失落。一个人最闪光的时刻就是充满自信的时候,自信需要我们不断地寻找自身的优点,而不是一味地强调自己的缺点。一个自身条件不出众的人可以比一个条件更优越的人更有魅力,就是因为他的自信。把自己当作人生的主角国学大师如是说

我们中国人,太多地考虑别人的感受,考虑着社会,有时也要想想自己,重视自己。

——哲学家冯友兰

有人把自己看作生活的主角,有人把自己看作生活的配角,有人把自己看作生活的观众,而不屈服命运的强者则把自己看作生活的编导。人生如戏,我们都在扮演着各种角色。自信的人总是能够在人生舞台上尽情地表演;而自卑的人则是顺着他人的步伐,一直充当配角。其实,只要敢于相信自己,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的主角。

有人曾经在自己的博客中这样写道:

多年以来,在我们的教育中,个人总是被否定的那一个:面对集体,我不重要,为了集体的利益,我应该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一边;面对他人,我不重要,为了他人能够开心,只能牺牲自己;面对我自己,我也不重要,这个世界上,少了我就如同少了一只蚂蚁,没有分量的我,又有什么重要?但是,作为独一无二的“我”,真的就不重要吗?不,绝不是这样,“我”很重要。

当我们对自己说出“我很重要”这句话的时候,“我”的心灵一下子充盈了。是的,“我”很重要。“我”是由无数星辰日月草木山川的精华汇聚而成的。计算一下我们一生吃进去多少谷物,饮下了多少清水,才凝聚成这么一具美轮美奂的躯体,我们一定会为那数字的庞大而惊讶。世界付出了这么多才塑造了一个“我”,“我”怎么能不重要呢?

你所做的事,别人不一定做得来,而且,你之所以是你,必定是有一些相当特殊的地方——我们姑且称之为特质吧,而这些特质是别人无法模仿的。

既然别人无法完全模仿你,也不一定做得来你能做得了的事,试想,他们怎么可能给你更好的意见?他们又怎能取代你的位置,来替你做些什么呢?所以,如果你不相信自己,又有谁可以相信?

我们相信:我们有权活在这世上,而我们存在于这世上的目的,是别人无法取代的。

不过,有时候别人(或者是整个大环境)会怀疑我们的价值,时间一长,连我们都会对自己的重要性感到怀疑。请你千万不要让这类事情发生在你身上,否则你会一辈子都无法抬起头来。

记住,你有权利去相信自己很重要。

我很重要,没有人能替代我,就像我不能替代别人一样。我很重要。【人生智语】

每个向往成功、不甘沉沦者,都应该肯定自己,并且相信自己是最优秀的人,努力将自己认作主角,在人生舞台上尽力表演,从而活出一个无怨无悔的人生。让我们昂起头,对着我们这颗美丽的星球上无数的生灵,响亮地宣布:我很重要。

正如文中写的那样,肯定自己很重要,相信没有人能替代自己。也许我们地位卑微,也许我们身份渺小,但这丝毫不意味着我们不重要。重要并不是伟大的同义词,而是心灵对生命的允诺。人们常常从成就事业的角度,断定自己是否重要,但这不应该成为标准,只要我们时刻努力,为未来奋斗,我们就是无比重要地存在着,不可替代地存在着。第二章在内心种一粒信仰的种子

俗话说:“有志飘过四海,无志寸步难行。”没有远大的理想,生命将失去意义,未来将一片渺茫。梦想的价值,就在于它能指引一个人的生活,推动他为了实现这个梦想而不断努力。只有那些怀着高远梦想并全力圆梦的人,才会创造幸福的奇迹。用美好愿望指引生活国学大师如是说

人们为梦想而斗争,正如为财产而斗争一样。于是梦想即由幻象的世界,走进了现实的世界,而成为我们生命中的一个真实力量。梦想无论怎样模糊,总潜伏在我们心底,使我们的心境永远得不到宁静,直到这些梦想成为事实才止。

——文学家、语言学家林语堂

有人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设计一个两端平衡的跷跷板,让实验者躺在上面假想自己正骑自行车。虽然实验者身体未动一丝一毫,但他不断的自我暗示竟使平衡跷跷板逐渐朝脚底倾斜。原来假想的意向性运动使实验者的下肢血管扩张,血液流向下肢,敏感的跷跷板就随之发生了变化。也就是说,正是这种心态起到了作用,唤醒了体内积极的因素,致使外界环境向我们所希望的方向发展。

其实我们的生活也一样,当我们经常性地想象生活的一切美好时,就能不断为自己创造出一个积极的现实,勾勒一个美好的未来。即使只是一个小小的愿望,也能指引我们向未来发起挑战。

马寅初先生出生在江南的浦口,并在这里度过了美好的童年时代。但是,他时常满腹心事,因为他对父亲为他安排好的生活极为不满。他不愿意读私塾、继承家业,而对新式小学非常向往,十分渴望看看外面的天地。于是,他和父亲展开了对抗。

一次,父亲对他说:“元善(马寅初的字),你已经不是小娃崽了,应该学做生意。爸爸希望你能继承家业啊!”“不,我不愿意做小老板,我要去城里念书!”“你敢犟嘴,给我跪下!”父亲见儿子不听话,很生气,随手操起竹篾使劲朝马寅初劈头盖脸地抽打起来,“看我不打死你这个孽子……”“打死我也不做生意,就是死我也要读书!”马寅初忍着疼痛高声反抗。

马母王氏听到哭喊声后,急忙跑出来劝解。当王氏伸手去夺丈夫手中高高举起的竹篾时,马寅初趁机从地上站起来跑出了家门,他一口气跑到了浦口镇外。

在黄泽江和剡江的汇合处,湍急的江流闪着白光,站在江岸上的马寅初下定决心:不读书,毋宁死!他一咬牙,猛地跳进了江流之中。幸运的是,马寅初被人救了上来,其义父张江声——上海瑞纶丝厂老板帮助他进入上海虹口老靶子路一个名为“英华书馆”的教会学校,从此马寅初开始了他的中学生涯。

再后来,马寅初怀着强国富民的抱负于1915年留学回国。当时,袁世凯正上演称帝的丑剧,有很多人拉

拢他向袁称臣。其中一位军阀代表

说:“你到我们大帅那里去吧!去后让你操办财政经济事务,保你可以发大财……”马寅初义正词严地拒绝道:“我是做学问的人,不想做官发财!”后来,他公开宣称“一不做官,二不发财”,走治学救国的道路。不久,马寅初接受蔡元培的邀请,成了北京大学的经济系教授。【人生智语】

成功者创造奇迹总是始于某一个美好的愿望,这个愿望会让一个人不断迸发出无穷的激情,激发出无限的潜力,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因而能够最终取得成功。

美好愿望的价值就在于它能指引一个人的生活,推动他为了实现这个愿望而不断努力。敢于发愿,奇迹就会发生国学大师如是说

朋友们,在你最悲观最失望的时候,那正是你必须鼓起坚强的信心的时候。你要深信:天下没有白费的努力。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

——学者胡适

俗话说:“有志飘过四海,无志寸步难行。”没有远大的理想,生命将失去意义,未来将一片渺茫。我们在人生的每一时刻,都要有更远、更全面的谋划,如此,我们的人生才可能免于平庸。

明朝宰相张居正在《先公致祸之由敬述》中如是写道:“二十年前,曾有一宏愿,愿以其身为蓐荐,使人寝处其上,溲溺之,垢秽之,吾无间焉,有欲割舍吾眼鼻者,吾亦欢喜施与。”“蓐荐”是荆楚之地流行的一种卧具,用稻草绾绳编结而成。张居正这一宏愿,是表示他身为父母官,甘为百姓奔波劳苦,欲救百姓脱离苦海。他的这一精神,其实已经具备了佛陀甘为众生而舍肉身的大慈悲精神。张居正的一生,也是在为实现这一宏愿而努力的一生,其人行径虽有令人非议之处,但并无碍他的济世情怀。

有了愿力,就会有奇迹发生。所谓愿力,就是意愿的力量。没有这种愿力,任何理想都难以达成。

有这样一则神话。

很久以前,有一只名叫欢喜首的鹦鹉,它与许多鸟兽同住在雪山对面的大竹林中。有一天,竹林起了大火,火苗迅速地蔓延开来,竹林瞬间化作火海。由于火势凶猛,鸟兽们都非常害怕,四处逃窜。

眼见这一幕,欢喜首心中不忍,飞向远处的大海取水。大海距此遥远,竹林面积广大,欢喜首根本就不可能扑灭大火,但他仍然不舍林中的鸟兽同伴,奔赴大海,沾湿翅膀,回到竹林抖落翅膀上的水,希望扑灭大火。

就这样,它不停地在大海与竹林间往返奔波,不辞辛苦,几乎累死。

欢喜首的大慈悲精神撼天动地,惊动了天宫的天主释提桓因,释提桓因惊讶地问:“何业力竟使忉利天宫发生如此震动?”便用天眼观察,发现了欢喜首的行动,不由得大为感动。于是,释提桓因来到了欢喜首的面前,说:“竹林如此大,你来回所沾的水不过几滴,根本无法扑灭大火,为什么还要坚持?”

欢喜首回答:“我相信只要有愿力,就一定能灭火,即使牺牲性命。如果我牺牲了性命也不能扑灭大火,愿意来生再继续灭火,直到大火熄灭为止!”【人生智语】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颗成功的种子,只要我们用心栽培和灌溉,即使遇到风雨也用心守护,决不放弃,那么这颗成功的种子终有一天会开出美丽的花朵。

释提桓因被欢喜首的悲心及精进的愿力所感动,立刻降下大雨,扑灭了大火。

火再大,只要有心就一定能够扑灭。欢喜首的宏愿看似不切实际,但其“精卫填海”的精神和大慈大悲的情怀却可以撼天动地,奇迹又怎么可能离它而去?

只要你愿意再试一次,就能够听到成功的脚步声。让期盼为你的人生加油国学大师如是说

永远对生活充满希望,对于困境与磨难,微笑面对。多看书,看好书。要有梦想,即使遥远。

——学者南怀瑾

对未来充满期盼的人,即使身处恶劣的环境中,也能找到自身的闪光点,为自己铺就一条光明大道。虽然有时候,期盼只是一种精神力量,无法立竿见影地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但却能在绝望的时候,给人以支持。

拥有对未来的期盼,会让我们的人生“升级”,为人生增添色彩。

二战时期,在纳粹集中营里,一个犹太女孩写过这样一首诗:

这些天我一定要节省,虽然我没有钱可节省;

我一定要节省健康和力量,足够支持我很长时间;

我一定要节省我的神经、我的思想、我的心灵和我精神的火;

我一定要节省流下的泪水,我需要它们安慰我;

我一定要节省忍耐,在这些风暴肆虐的日子,

在我的生命里我多么需要温暖的情感和一颗善良的心。

这些东西我都缺少,

这些我一定要节省。

这一切,上帝的礼物,我希望保存。

我将多么悲伤,

倘若我很快就失去了它们。

在恶劣的环境下,小女孩一直用稚嫩的文字给自己弱小的灵魂取暖,用坚韧的希望照亮黑暗的角落。很多人在绝望中死去,而这个小女孩终于等到了二战结束,看到了新生的曙光,迎来了新的生活。

决定我们命运的不是环境,而是心态。无论身处多么恶劣的环境,我们都要常怀期盼,期盼是信念之灯,终将引导我们脱离困苦,走向光明。一旦没有了期盼,人就会陷入绝望的深渊。【人生智语】

环境对人虽有一定的影响,但最关键的还是人自身,任何逆境都不能成为我们绝望的借口。只有时刻满怀希望,才能为我们的人生带来生机与活力。

环境是好是坏,标准并不在环境本身,而在于人如何自处。置身其间,不迷失自己,心中常存希望,时刻保持积极主动的心态,这样的环境再坏也是好环境;反之,再好的环境也是坏环境。全力圆梦,就能创造奇迹国学大师如是说

人须有自信之能力。

——思想家、学者章太炎

从小到大,每个人都有过种种奇妙、瑰丽的梦想,但渐渐的,由于他人的嘲讽、怀疑,自己的动摇、退却,梦终究还是梦。只有那些怀着高远梦想并全力圆梦的人,才会创造幸福的奇迹。

在法国的乡村,有一位普通的邮递员每天奔走于各个村庄,为人们发送邮件。

一天,他在山路上不小心摔倒了,不经意间,他发现脚下有一块奇特的石头,看着看着,他有些爱不释手,最后他把那块石头放进了邮包。

村民们看到他的邮包里有一块沉重的石头,都感到很奇怪。

他取出那块石头晃了晃,得意地说:“你们有谁见过这样美丽的石头?”

人们摇了摇头:“这里到处都是这样的石头,你一辈子都捡不完的。”可是,他并没有因为大家的不理解而放弃自己的想法,反而想用这些奇特的石头建一座奇特的城堡。

此后,他开始了另外一种全新的生活。白天,他一边送信,一边捡这些奇形怪状的石头;到了晚上,他就琢磨用这些石头来建一座怎样的城堡。

所有的人都认为他疯了,因为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

二十多年以后,在他的住处出现了一座错落有致的城堡,可在当地人的眼里,他是在干一些如同小孩建筑沙堡的游戏。

20世纪初,一位记者路过这里,发现了这座城堡,这里的风景和城堡的建造格局令他慨叹不已,并为此写了一篇文章。文章刊出后,这位昔日的邮递员和他的城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甚至艺术大师毕加索也专程拜访。

今天,这个城堡已成为法国最著名的风景旅游点。

据说,当年邮递员捡起的第一块石头,就立在入口处,上面刻着一句话:“我想知道一块有了愿望的石头能走多远。”【人生智语】

伟人之所以不平凡,是因为他们能够清醒地认识到梦想对人生的重要性。人类所有的智慧可以归结为两个词——等待和希望,谁都不能否认希望之光是黑夜的光明女神。没有它,人生将充满冰冷、荒凉。

正如石头上刻着的那句话,“我想知道一块有了愿望的石头能走多远”,人的心能走多远,人的脚步能走多远,美丽的梦就能走多远。

生命有限但希望无限,用尽全力去圆我们内心的梦想,我们就能够拥有一个丰富多彩的人生。第三章放大内心格局

用包容的心去接纳外界的一切,如此,才能获得真正的洒脱,做到真正的慈悲,获得真正的智慧。人要幸福长寿,就要懂得放宽心、度量大,能容人所不容。一个人的心量决定了他人生的高度,那些卓有成就的人,往往都是心量宽广的人。心量大了,格局就大了国学大师如是说

对待一切善良的人,不管是家属,还是朋友,都应该有一个两字箴言:一曰真,二曰忍。真者,以真情实意相待,不允许弄虚作假,对待坏人,则另当别论;忍者,相互容忍也。

——东方学大师、北大终身教授季羡林

当我们要在蓄水池中注满清澈的河水时,增加输水管道的长度只是拉长了水流的距离,我们真正要做的是将管道拓宽,这样才能更快地将水池注满。

事实上,当我们真正改变了心灵的宽度时,生命的长度也会悄然增加。心量大,用包容的心去接纳他人的一切,如此,才能获得真正的洒脱,做到真正的慈悲,获得真正的智慧。

俗话说得好:“没心没肺,活得不累;与世无争,活得轻松。”人要幸福长寿,就要懂得放宽心、度量大,能容人所不容。

从前,有个年轻的小和尚,他过得很不快乐,整天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唉声叹气。他对师傅说:“师傅啊,我总是爱烦恼、爱生气,请您开示开示我吧!”

老和尚说:“你先去集市买一袋盐。”

小和尚买回盐,老和尚吩咐道:“你抓一把盐放入一杯水中,待盐溶化后,喝上一口。”小和尚喝完,老和尚问:“味道如何?”

小和尚皱着眉头答道:“又咸又苦。”

然后,老和尚带着小和尚来到湖边,吩咐道:“你把剩下的盐撒进湖里,再尝尝湖水。”弟子撒完盐,弯腰捧起湖水尝了尝,老和尚问:“什么味道?”“纯净甜美。”小和尚答道。“尝到咸味了吗?”老和尚又问。“没有。”小和尚答道。

老和尚微笑着对小和尚说:“生命中的痛苦就像盐的咸味,我们所能感受和体验的程度,取决于我们将它放在多大的容器里。”

小和尚听完,若有所悟。

老和尚所说的容器,其实就是我们的心量,心量的大小决定了痛苦的大小,心量越大,烦恼越轻,心量越小,烦恼越重。心量小的人,容不得,忍不得,受不得,装不下大格局,有成就的人,则往往是心量宽广的人。那些“心包太虚,量周沙界”的古圣大德,都为人类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我们每个人一生中都会遇到许多“盐粒”,如果你的“容器”有限,就会和不快乐的小和尚一样,只能尝到又咸又苦的盐水。【人生智语】

我们的心,要和海一样,大江小溪都要容纳;要和云一样,天涯海角都愿遨游;要和山一样,任何飞禽走兽都不排拒;要和路一样,任何脚印车轨都能承担。这样,我们才不会因一些小事而心绪不宁、烦躁苦闷。

心量是一个可调节大小的容器,如果我们只顾自己的私欲,它就会愈缩愈小;如果我们能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考虑,它又会渐渐舒展开来。若事事斤斤计较,便把自己的心局限在了一个很小的框框里。心量是大还是小,在于自己愿不愿意敞开。一念之差,心的格局便不一样了,它可以大如宇宙,也可以小如微尘。责任,让生命变得崇高国学大师如是说

青年之于社会,尽责使其开出新的局面,奋斗使其造出新的前途。有了这样的思想,青年们才有真正的出路。退而其次,也需使自己日日进步,否则便会生出许多问题。

——思想家、哲学家梁漱溟

勇于承担,就是在强调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每个人都担起弘扬社会正气的责任,人人心中有大爱,又何患个人良知与社会风气的双重堕落?

现在有一些人,之所以遇危难不敢上,见急迫人退缩,归根结底是害怕自己吃亏,害怕到头来自己没有享受到,好处反倒让别人占去了,以致患得患失,河流不敢跨越,高山无法踏足,信心失却,道德泯灭,结果自然是人人苟安。

一个搬运工扛着沉重的包袱向山上走去,看上去,他每一步走得都很艰难,汗水不断地从他的额头上流淌下来,汗流浃背,衣服和裤子全都湿透了。在这个搬运工的后面还有一个搬运工,与这个满脸汗水的搬运工不同的是,后面的这个人神态轻松,他的肩上只扛着一小袋麻袋,步履轻快地向前走着。

途中,流了一身汗的搬运工遇到了一个从山上下来的游客,这个游客好奇地看了眼这个辛苦的搬运工,对他说:“后面那个人搬那么少的东西,而你年纪比他大,怎么还扛这么重的东西?你怎么不让后面那个后生多扛一些?”

搬运工呵呵一笑,说:“后面那个后生已经连续工作一个礼拜了,他每次都主动扛最重的包裹,不叫累不叫苦的。今天原本是他休息,听到我今天工作,就主动跑来给我帮忙,你说我怎么好意思让他那么辛苦。再说今天下雨,照理不会有那么多包裹需要往山上送,但是没想到今天的任务更繁重,那后生来帮我,但工作还是要自己做,即使有困难,也要自己承担,要不然,轻松的事情抢着做,艰苦的活却不愿干,那就不好了。”

这个憨厚的搬运工说完这句,呵呵一笑,继续朝山上走去。【人生智语】

责任是一种富有感染力的精神,它可以在人们之间互相传递和接力。一个人承担起责任,并时刻保持一种高度的责任感,就能够感染到他人。要知道,使我们感到艰辛的,必使我们强大。对结果负责,对自我负责,等待你的才会是成功。

生活中,不乏有这样一些人,在面对某项任务时,常常喜欢挑肥拣瘦,好逸恶劳,专拣轻松的事情做,却把繁重的事情推给他人。面对重担,他们不是想着如何扛起,而是想着如何逃避;面对责任,他们不是想着如何承担,而是想着如何推卸。这样的人,终究无法成为一个有担当的人。只有能经受一切困苦,才能承担起一切道义责任。放弃对生活的过分挑剔国学大师如是说

这个有缺陷的娑婆世界非常难堪忍,没有一样事情是圆满的,而这个世界上的一切众生堪忍,受得了。所以这个世界叫做娑婆世界,是堪忍的世界。也因为如此,这个娑婆世界上的众生,才最能够成佛。

——学者南怀瑾《尚书·伊训》中有“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的话,是说我们与人相处的时候,不要求全责备,对自己则要严格约束。要求别人怎么去做的时候,应该先问一下自己能否做到。推己及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才能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一味地苛求挑剔别人,反而做不好事情。

他是一位咖啡爱好者,立志将来要开一家咖啡馆。闲暇时间,他到处喝咖啡,除了品尝不同的咖啡之外,也看看咖啡馆的装潢。有一次,他约一位朋友喝咖啡。带着朝圣的心情,朋友跟他去了一趟咖啡馆。很不巧,他对那家咖啡馆似乎没有什么好感。朋友问他:“怎么样,这家店的咖啡口味还不错吧?”他淡淡地说:“没什么。”朋友继续问:“店面的装潢呢?”他还是回答:“没什么。”以后的日子里,朋友陆陆续续跟他到过不同的咖啡馆,品尝不同口味的咖啡。对所有去过的咖啡馆,他的评价都是“没什么”,而且还带着点儿不屑的语气,“没什么”仿佛成了他的口头禅。朋友心想:大概是他的品位太高了,这些咖啡馆提供的咖啡及氛围果真都不如他的心意。

还有一个对西点蛋糕感兴趣的女孩。从前,她也常说:“没什么。”她不但爱吃西点蛋糕,还利用空闲时间拜师学艺,到专业的老师那儿上课,学做西点蛋糕。刚开始学习的那段日子,她还是不改本性,不论到哪里,吃到什么西点蛋糕,都会给对方“五星级”的评价:“没什么。”标准之严苛,让大家觉得她挑剔得过火。过了半年,当她从“西点蛋糕初学班”结业之后,态度有了180度大转变,无论在哪里,品尝过谁做的西点蛋糕,她都很认真地研究里面的配方,用什么材料、多少比例、烘焙的步骤,等等。如果做西点蛋糕的师傅在场,她还会很好奇地向对方讨教,研究其中的关键技巧。朋友笑着对她说:“你变了。从前是说‘没什么’,现在是问‘有什么?’”“没错,没错,其实每一件事情一定都‘有什么’,差别只在于你有没有观察到它‘有什么’而已。”【人生智语】

放弃对生活的过分挑剔,才能让自己获得进步的空间,有时候,与其挑剔,不如先充实自己。

挑剔是人们的普遍心理,人们总感到这也不好,那也不如意,却又没有比别人更好的办法来改进。如果放下对别人严苛的审视,改为通过各种途径来充实自己,做一个从“没什么”到“有什么”的转变,你就会从别人身上发现更多值得称道的东西。坦然面对问题,才能解决问题国学大师如是说

天下固无无阻力之事也。

——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梁启超

在现实中,我们难免要遭遇挫折与不公正待遇,每当这时,有些人往往会产生不满,不满通常会引起牢骚,希望以此引起更多人的同情,吸引别人的注意力。从心理角度上讲,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自卫行为。但这种自卫行为同时也是许多人心中的痛,牢骚、抱怨会削弱责任心,降低工作积极性,这几乎是所有人为之担心的问题。

通往成功的征途不可能一帆风顺,遭遇困难是常有的事。事业的低谷、种种的不如意让你仿佛置身于荒无人烟的沙漠,没有食物也没有水。这种漫长的、连绵不断的挫折往往比那些虽巨大但却可以速战速决的困难更难战胜。

史铁生17岁中学未毕业就插队去了陕西一个极偏僻的小山村,一次在山沟里放牛突遇大雨,遍身被淋透后开始发高烧,后来双腿不能走路,回北京后被诊断为“多发性硬化症”,致使双腿永久高位瘫痪,20岁便开始了轮椅上的人生。史铁生与各种病痛周旋了30多年,后肾病加重,转为尿毒症,必须频繁地做肾透析才能维持生命,只有中间不做透析的两天上午可以做一点事。即使这样,他也没有停止写作。他曾不无幽默地说:“我的职业是生病,业余是写作。”

母亲猝然离去之后,仿佛一记闷棍将史铁生敲醒——长久以来,他一直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人。当史铁生的头一篇作品发表的时候,当他的头一篇作品获奖的时候,他多么希望他的母亲还活着,看到儿子用纸笔在报刊上碰撞,最后开辟出一条小路,至少她不用再为儿子担心,欣慰他找到自己生存下去的道路和希望。

当他被生活的荆棘刺得满心疼痛时,他没有沉沦,而是勇敢地抬头,他看到母亲的眼神是荆棘上开出的美丽花朵,在陪伴他一路前行。他有一次在广州刚去医院透析完,就去领奖。透析之后是很痛苦的,然而他就那么静静地、微笑着面对每个人。

生活中你会遇到许多才华横溢的失业者,但他们更多的是抱怨老板不识才,总之,牢骚一大堆。殊不知这就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吹毛求疵的恶习使他们丢失了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使自己发展的道路越走越窄。他们与公司格格不入,变得不再有用,只好被迫离开。你如果不相信,可以立刻去询问你所遇到的任何10个失业者,问他们为什么没能在所从事的行业中继续发展下去,10个人当中至少有9个人抱怨旧上级或旧同事的不是,绝少有人能够认识到,自己之所以失业是失职的后果。【人生智语】

在面对挫折时,许多人不是积极地寻求方法战胜挫折,而是一味地急躁,抱怨命运的不公平,抱怨生活给予他的太少,抱怨时运的不佳。但牢骚、抱怨只会削弱一个人的责任心,降低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所以,与其抱怨,不如坦然面对问题。

仔细观察任何一个管理健全的机构,你会意识到,没有人会因为喋喋不休的抱怨而获得奖励和晋升。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想象一下,船上水手如果总不停地抱怨:这艘船怎么这么破,船上的环境太差了,食物简直难以下咽,以及有一个多么愚蠢的船长。这时,你认为,这名水手的责任心会有多大?对工作会尽职尽责吗?假如你是船长,你是否敢让他做重要的工作?

如果你受雇于某个公司,就发誓对工作竭尽全力吧!只要你依然还是整体中的一员,就不要谴责它,不要伤害它,否则你只会断送了自己的前程。如果你对公司、对工作有满腹的牢骚无从发泄时,做个选择吧:一是选择离开,到公司的门外去发泄;二是选择留在这里,在其位谋其政,全身心地投入到公司的工作上来,为更好地完成工作而努力。记住,这是你的责任。任何抱怨都于事无补国学大师如是说

其实哪一个人在人生的坎坷路途上没有过颠踬?哪一个不在憧憬那神圣自由的快乐境界?不过人生的路途就是这个样子,抱怨没有用,逃避不可能,想飞也只是一个梦想。

——文学家、翻译家梁实秋“事情怎么会这样呢?真是烦人!”“我这次考试没考好,全都怪……”“考试题出成这样,老师根本就是在为难我们。”“太讨厌了……”这是不是你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心情不愉快的时候,这些抱怨的话好像是不经过大脑就到嘴边了,然后心情会变得很沮丧。

其实,抱怨只是暂时的情绪宣泄,它可做心灵的麻醉剂,但绝不是解救心灵的方法。抱怨是人性中的一种自我防卫机制,抱怨的人总觉得自己是最正确且最不幸的,而这种不幸和痛苦,是除了他自己以外的全人类给他的。

一般来说,抱怨的人会经常发牢骚,将自己的失败归咎于外部原因。罗曼·罗兰说过,只有将抱怨环境的情绪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总是指责他人,认为别人没有将事情做好;为自己的错误做出种种狡辩,却不反思自己;对一些不可抗拒的外在因素不能坦然接受,反而进行埋怨和诅咒;遇到困难和问题时只会向人诉苦,而不懂得应该尽快解决……这样的人只会陷入更加痛苦的深渊,他们的抱怨对问题的解决没有任何助益。

白白有这样一位朋友:家庭条件很好,但是有一个使人很不舒服的习惯——爱抱怨。在白白的印象里,这位朋友好像从来就没有过顺心的事,什么时候与他在一起,都会听到他在不停地抱怨。高兴的事他抛在了脑后,不顺心的事他总挂在嘴上。每次见到白白,他就抱怨自己所谓的不如意,结果把自己搞得很烦躁,同时也把白白搞得很不安,白白甚至有点不愿见到他。

你周围有没有这样的“有毒”朋友?他们总在不停地抱怨。其实,他们所抱怨的也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而是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一些小事情。

生活中有些人就像白白的朋友一样,把每件不称心的小事都堆积在心里、挂在嘴上,自己的心态、情绪也因此变得很糟。在这样一种精神状态下,他犯错误的概率自然要比别人高,而且还有许多新的烦恼在后边等着他,那么他又要开始新一轮的抱怨——沮丧——出错——倒霉……他自己还不明白:我运气为什么总是这样差?那些能力不如我的人为什么干得总比我好?他们为什么会比我顺利?

我们常用“万事如意”“一切顺利”等词语来表达祝福,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那只是一个美好的祝愿而已,现实生活中怎么可能事事如意呢?我们不可能保证事事顺心,但可以做到坦然面对,该放则放,不要把一些垃圾总堆在心里,把乌云总布在脸上,把牢骚总挂在嘴边,否则你自己会一直是个倒霉蛋,周围的朋友也会觉得你烦人。【人生智语】

抱怨不会为你带来多少帮助,与其整日抱怨,倒不如想办法解决问题。抱怨不仅会让别人厌烦,也会让自己心烦,对于解决问题没有半点助益。欣赏你的对手国学大师如是说

对手也能使我们强大,他总逼着我们去壮大自己的思想,快速地行动起来。

——文学家、思想家鲁迅

关于做人做事,一位成功者说:“为人处世,要坦诚宽容;不要耿耿于怀,小肚鸡肠。当然,尤其是对你的对手。”而我们要说的是,要善于欣赏你的对手,你之所以生机勃勃、斗志昂扬,是由于有竞争对手的存在。

竞争对手不是永恒不变的,今天是竞争对手,或许明天就是你的合作伙伴。“攻城为下,攻心为上”,在与对手的竞争中,能征服对方的心,才是最彻底、最高尚、最伟大的胜利,而善于欣赏对手的优点就是取得这种胜利的必要条件之一。

有两个选手在世界职业拳击争霸赛上对决。年长的叫卢卡,30岁;年轻的叫拉瓦,25岁。上半场两人打了六个回合,实力相当,难分胜负。在下半场第七个回合,拉瓦接连击中老将卢卡的头部,打得他鼻青脸肿。短暂休息时,拉瓦真诚地向卢卡致歉。他先用自己的毛巾一点点擦去卢卡脸上的血迹,然后把矿泉水洒在他的头上。拉瓦始终是一脸歉意,仿佛这一切都是自己的罪过。

接下来两人继续交手。也许是年纪大了,也许是体力不支,卢卡一次又一次地被拉瓦击倒在地。按规则,对手被打倒后,裁判连喊三声,如果三声之后仍然起不来,就算输了。每次都不等裁判将“三”叫出口,拉瓦就上前把卢卡拉起来。卢卡被扶起后,他们微笑着击掌,然后继续交战。这样的举动在拳击场上极为少见。

最终,卢卡负于拉瓦,观众潮水般涌向拉瓦,向他献花、致敬、赠送礼物。拉瓦拨开人群,径直走向被冷落一旁的老将卢卡,将最大的一束鲜花送进他的怀抱。两人紧紧地拥在一起,相互亲吻对方被击伤的部位,俨然是一对亲兄弟。卢卡真诚地向拉瓦祝贺,一脸由衷的笑容。他握住拉瓦的左手高高举过两人的头顶,向全场的观众致敬。

事实上,你和对手一样可以坦诚相处,真心交流。若你能放下狭隘,用一种欣赏的眼光看待你的对手,你就会发现,对方其实并非想象中的那样处处与你作对,他有许多东西值得你去学习和借鉴。排斥对手于事无补,甚至会导致两败俱伤;相反,只有欣赏对手,才更能征服人心。彼此用真心交流,就会开出友谊之花。使他变成你的朋友,将对手视为前进的动力,不是更有助于你的成功吗?

所以,何必用那种仇恨的目光看待对手呢?如果这样做,只会让自己感到心累,而且到头来得不到半点儿好处,还不如真诚地欣赏对手,学习他的可贵之处。欣赏对手可以使我们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不仅使“敌人”变成朋友,还能获得对手的信任和帮助。【人生智语】

欣赏对手是我们学会做人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有助于提高我们的人格魅力,也可以净化我们的心灵,洗涤我们的灵魂;欣赏对手能够体现出我们宽广的胸怀与高风亮节,更能展示我们谦虚谨慎的作风。别被他人的话击倒国学大师如是说

成熟不是看你的年龄有多大,而是看你的肩膀能挑起多重的责任。不要计较太多的得与失,要学会用一颗宽容的心包容对方的缺点与失误。

——文学家、翻译家梁实秋

在别人指责我们或者对我们进行攻击的时候,我们往往会方寸大乱、恼怒不已。其实你应该知道:你所做的任何一件事都不可能令所有的人都满意。所以,我们要理智对待“批评”,懂得为人处世的变通之道。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有时候我们会批评别人,也经常遭受来自别人的批评和攻击。应该说,这些都在所难免。在面对别人对我们的批评时,要汲取其中的合理成分,同时也应该感谢这些能帮助我们完善自己的批评。

事实上,成功者无不具有开阔的胸怀,他们乐于听取别人的意见来改进自己的工作。比尔盖茨就经常对微软公司的员工说:“客户的批评比赚钱更重要。从客户的批评中,我们可以更好地汲取失败的教训,将它转化为成功的动力。”比尔·盖茨本人就是一个胸襟非常宽广的人,他鼓励公司里的每个人畅所欲言,当别人和他有不同意见时,他都会很虚心地听。每次公开讲演之后,他都会问同事自己哪里讲得好,哪里讲得不好,下次应该怎样改进。这就是成功者的风范,也是比尔盖茨之所以能成为微软公司创始人的潜质之一。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戏剧家阿瑟·米勒曾经到当时已年逾古稀的戏剧大家曹禺先生家做客。午饭前的休息时间,曹禺突然从书架上拿来一本装帧讲究的册子,上面裱着画家黄永玉写给他的一封信,曹禺逐字逐句地把它念给阿瑟·米勒和在场的朋友们听。这是一封措辞严厉、不留情面的信,信中这样写道:“我不喜欢你在新中国成立后写的戏,一个也不喜欢。你的心不在戏剧里,你失去了伟大的灵通宝玉,你为势位所误!命题不巩固、不缜密,演绎分析也不够透彻,过去数不尽的精妙休止符、节拍、冷热快慢的安排,那一箩一筐的隽语都消失了……”

这是对曹禺的严厉批评,用字不多却相当激烈,然而,曹禺却将这封信视为对他的鞭策和鼓励。

当时,阿瑟·米勒对曹禺的行为感到不解,其实这正体现了曹禺的清醒和真诚。尽管他已经是功成名就的戏剧大家,但他并没有过分在乎自己的荣誉和名声。在这种看似费解的举动中,曹禺已经把这种批评演绎成了对艺术缺陷的真切悔悟,对他而言,那封信已然是一份鞭策自己的珍贵馈赠,所以他要当众感谢这一次批评。【人生智语】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们应该善待他人的批评、忠告,因为剔除少数无用的、恶意的批评之后,大部分的批评都是中肯的,忠于客观事实的。如果一味地掩饰缺点,为自己辩解,不仅暴露了自己心胸的狭隘,还无助于进步和成长。要有“不争”的胸怀国学大师如是说

一个人的胸怀决定了他人生的高度。一个人立身处世,拥有什么样的胸怀,直接决定了其拥有什么样的人生。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如果不能打碎心中的壁垒,即使给你整个世界,你也找不到自由的感觉。

——学者南怀瑾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拿水与物不争的善性来说明水几乎近于道的修为。所以,一个人要有善于自处而甘居下位的气度,要有容纳百川的度量,立身要像水一样持平正衡,处事要像水一样调剂融和。

老子实际上是在期望人能做到如水一样。所谓“居善地”,就是善于自处而甘居下位;“心善渊”,就是心境像水一样,善于容纳百川;“与善仁”,就是行为举止同水一般助长万物生灵;“言善信”,就是言语如潮水一样准则有信;“正善治”,就是立身处世像水一样持平正衡;“事善能”,就是做事像水一样调剂融和;“动善时”,就是把握机会,积极行动,做到像水一样随着动荡的趋势而动荡,跟着静止的状况而安详。

如果将水的品性归结为一点,那便是“不争”。所谓“不争”,就是摒弃争强好胜之心,抛却争名夺利之意。若人能做到不争,便可消弭人世间的各种矛盾和争端。

管仲与鲍叔牙的故事千百年来被传为佳话,二人从年轻时便有交游,管仲生活贫困,常常喜欢占鲍叔牙的便宜,鲍叔牙从无怨言。后来二人各为其主,等到鲍叔牙所辅佐的齐国公子小白被立为齐桓公时,对手的臣子管仲被囚禁了起来。此时,鲍叔牙一再向桓公推荐管仲,并说要完成霸业非管仲不可。管仲由此执掌齐国的政事,齐桓公九次会集诸侯,使天下一切得到匡正,都是采纳自管仲的计谋。而鲍叔牙则甘居其后。

管仲说:“我当初贫困的时候,曾经和鲍叔牙一起经商,分财利时自己常常会多拿一些,但鲍叔牙并不认为我贪财,知道我是因为生活贫困。我曾经为鲍叔牙办事,结果使他更加困窘,但鲍叔牙并不认为我愚笨,知道这是由于时机有利有不利。我曾经三次做官,三次都被君主免职,但鲍叔牙并不认为我没有才干,知道我是由于没有遇到好时机。我曾三次作战,三次都战败逃跑,但鲍叔牙并不认为我胆小,知道这是由于我还有老母的缘故。公子纠失败,召忽为他而死,我被囚禁起来受屈辱,但鲍叔牙并不认为我不知羞耻,知道我不拘泥于小节,而以功名不显扬于天下为羞耻。生我的是父母,但了解我的却是鲍叔牙啊!”【人生智语】

人情世故,纷繁复杂,“上善若水”乃处世之基,以善念去关怀他人,用善心去包容他人,将水的泽被万物而不争的气度发扬光大,那么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会变得更加和谐和美好。

管仲有奇才,鲍叔牙爱其才而能包容他的缺点,这就是“不争”的胸怀。“不争”的出发点是利人利物,而非利己,但反过来常常也能收到利己的效果。依旧以管鲍为例,鲍叔牙善于识人而又毫无私心,所以齐国上下都对他极为敬仰,以至于他的子孙世代都在齐国享受俸禄,十几代人都得到了封地,大都成为有名的大夫。虽然从利己的结果来看,“不争”多少有些狭隘,但也的确道明了“不争而无尤”的大道。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