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科学家也这样?——物理巨擘的故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3 21:03:33

点击下载

作者:杨建邺,杨东红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啊,科学家也这样?——物理巨擘的故事

啊,科学家也这样?——物理巨擘的故事试读:

前言

在和我大哥杨建军合写的《成为诺贝尔天使的10位和平女性》一书的后记中,我写道:“1948年,我还是初中三年级的学生时,就与大哥相隔天涯,各在一方。他从台湾大学英语系毕业后到美国留学,在加州大学学习物理学,取得硕士学位后,又改行做计算机的研制工作,并在IBM公司工作到退休。我在中国内地先是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在信阳航校(现在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一航空学院)当了4年文化教员,后来又复员上了大学,而且也是读的物理系!真是巧合!”

1978年11月,大哥从美国回到中国寻找我们兄弟姐妹,那时我在老家红安县八里中学教高中物理。离别30年的兄弟才算再次见面。从那以后,我的命运因为大哥有了改变。1978年11月前后,他在当时的华中工学院(现在的华中科技大学)讲过两次学。正是因为他的这两次讲学,我才有幸认识了当时的院长朱九思,也才有机会在1981年从八里中学调到华中工学院物理系任教,直到1995年退休。

从1978年开始,大哥不断地寄外语书给我,这在当时是非常难得的宝贵资料!正因为如此,我有机会迅速恢复我的英语水平。我记忆最深的是,1979年8月30日,我在八里中学收到他从纽约寄来的一大包英语书,其中有一本梁实秋先生编写的《最新实用英汉辞典》,这本词典至今还摆在我的书桌上,任劳任怨地为我的阅读和翻译服务。每当我使用这本词典的时候,就想起大哥对我的帮助。

大哥的帮助不仅仅是送了很多外语书给我(估计30本以上,仅《爱因斯坦传》就有5本之多),使我能够迅速了解到美国最新的出版信息;我之所以有勇气翻译十几本书——如盖尔曼的《夸克与美洲豹》、塞格雷的《原子舞者:费米传》、居里夫人的《居里夫人自传》、派斯的《基本粒子物理学史》,以及布莱恩的《爱因斯坦全传》等,都是因为我有大哥这样一个强有力的后盾。只要有看不懂的地方,我总是向他请教,而他也会立即答复我。在有了电脑后,这种问答几乎天天进行。如果不是有大哥,我真的没有胆量接受这些翻译的任务。

我想,杨东红也许更有理由感谢大哥,因为正是在大哥的资助下,他才有机会受到师范教育,才会成为一位中学教师。大哥在20年的时间里,资助了我们老家30多位学子,使他们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或中等教育。

所以,我和杨东红把这本书献给杨建军先生,感谢他对我们大家的帮助。杨建邺2010年5月18日1 幽默风趣的玻尔兹曼和他的自杀路德维希·玻尔兹曼(1844—1906),奥地利物理学家,经典统计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他证明了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统计性质,并给出了它的数学表述形式。奥地利物理学家玻尔兹曼

奥地利物理学家玻尔兹曼是一位货真价实的美冉公。如果看他的照片,人们也许会认为玻尔兹曼是一位非常严肃、刻板,缺乏生活情趣的人。其实完全不是!下面我从玻尔兹曼本人在自杀前不久写的一[1]篇游记——《我的美国加州之行》中,选取几节供读者阅读。每一位读完这几节的人恐怕都会感到,玻尔兹曼是个多么幽默、多么风趣、多么热爱生活的人啊!哪有一点金刚怒目的斗士架势?哪有一点悲凄绝人、看破红尘的样子?更看不出一丝忧郁症的征兆!可是写完这篇游记后不久,这样一位热爱大自然的伟大物理学家竟然自杀了!谁能想到这一点?横渡大洋我从莱比锡到不来梅,然后和霍亨索伦王子(Hohenzollern Prince)一起到了纽约。并非我能荣幸地陪伴这位显贵横渡大西洋,而是他强迫把我背上了船。我们乘坐“柯诺普兹·威廉号”轮船到了美国,后来乘“威廉大帝Ⅱ号”回国。亲爱的读者,上面关于王子的话也许说过了头,但我几乎真的不能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王子总是要我陪伴他。从不来梅到纽约的远洋航行中,这种远洋汽轮真可谓人类的杰作之一,每次乘坐这样的轮船远航都会比前一次感受更佳。澎湃的大海每天都能变幻出一幅令人叹为观止的新模样。看,它剧烈地奔腾,泛起白色的浪花;看,那一条条的船,忽而被浪花吞没,忽儿从浪花中露了出来。在某些特殊的日子里,大海会披上盛装,它那衣装的蓝色是如此之深沉,又如此之亮丽,还用奶白色的浪花镶着边。我曾嘲笑过那些画家居然会花费几天几夜的时间去重现某种神奇的色彩,现在我明白了,那蓝蓝的大海的确能令人激动得热泪盈眶。仅仅一种色彩就能令人大声喊叫以宣泄激情,这是何等神秘啊!如果说还有什么比大自然的美丽更令我欣喜,那就是人类的智慧。在腓[2]尼基人以前,人类就征服了茫茫无际的大海……诚然,自然界最奇异的东西莫过于人类丰富的思想。[3]假如我像梭伦(Solon)一样被问及谁是最幸运的人,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是哥伦布。这并不是说没有一个人的发现比得过他,而是亲身感受到大海的冲击可以引起幸福感。对哥伦布来说,这种幸福的感觉一定特别强烈。我不由自主地嫉妒哥伦布踏上美洲大地时的美妙感受;或者说得更恰当一些,我只是感受到了他当时欢乐的一小部分。轮船驶入纽约港,真是令人心旷神怡。这儿有林立的高楼,以及最令人激动的手执火炬的自由女神,掺合着来往船只不和谐的笛声、歌声。这边的船发出刺耳的笛声,那边的船立即回报以奇特的“尖叫声”,此起彼伏,连绵[4]不断。这真是一种难以模仿的海妖茜林丝的歌声。如果我是一位音乐家,一定会写出一首交响曲——纽约之港。穿越大陆

我从纽约到旧金山用了4天4夜的时间,一路上简直像被弹弓弹射一样。无论是到餐车,还是到尾部的瞭望车,车上的颠簸都会使你很不愉快。瞭望车后面完全敞开着,你可以坐在后面的门旁或者靠着它,但千万小心,否则一次猛烈的颠簸会把你抛出去。

路上的风景十分单调,但火车行进的过程特别有趣。你朝后看时,铁轨像一根无尽头的带子被火车以神奇的速度抽了出来。同样有趣的是穿越大盐湖(Great Salt Lake)那段木制支架路,整个盐地看起来就像一片茫茫雪地。旅程末段是穿越内华达山脉,这里有出奇的美,使我想起维也纳南边的赛默瑞英。这儿并非风景如画,但整个山脉向远处延伸得更远,山峰也显得更高。

由于在纽约的耽误,我没能及时赶到伯克利。6月26日晚上我才赶到那儿,那天正值夏季学期开学。因为是第一天,要干的无非是注册、介绍、谈话之类的事,只要我第二天上午9点开始工作,我就不会漏掉我的任何一次演讲。但我声称身体状况欠佳,需要休息。4天的旅途劳累已使我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我简直不能在平地上迈出稳健的一步。这天夜里整夜辗转难眠,脱离开那种火车嘎嘎之声还真有点不适应。……奥地利物理学家玻尔兹曼在访问美国加州大学时,当地报纸上他的漫画

现在我得承认,在第一次演讲前我有点怯场——这里坐了那么多人,却要我用英语演讲。旅途中很少有机会讲英语,这有点出乎意料。通常懂英语的德国人在讲了几句纯正的英语之后,马上又会回到其母语上;而真正说英语的人又根本不开口说话。

我得感谢我的维也纳英语教师梅·奥卡拉罕小姐,是她不厌其烦地为我纠正英语发音,才使我那天的演讲获得成功。当时我可以无虑地用英语提我的要求,像“黑板”、“粉笔”之类的词。那时我是多么骄傲!我对“代数学”、“微积分”、“化学”和“自然哲学”这类词的发音是多么准确!我还得感谢我的语言天赋,记得菜谱上有道菜叫“龙虾沙拉”(lobster salad),在德语中“lobster”是幽默的意思,这实在难以同那种讨人喜欢的甲壳动物相联系,但我却想起了有这个词的英语课文,所以我立即叫出了“龙虾”这个名字。真是妙不可言!玻尔兹曼墓碑上的公式

在奥地利首府维也纳中央墓地,你可以看到艺术歌曲之王舒伯特的墓地,还可以在一处树枝花丛中发现玻尔兹曼的墓地,在他的墓碑上有一个半身雕像。雕像下部写的是“路德维希·玻尔兹曼,1844—1906”,在雕像的上部刻有一个物理学重要公式:S=klgW。

这个公式就是物理学中说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玻尔兹曼熵公式”,式中S表示熵,k是玻尔兹曼常数,W是被研究系统无序性的程度。这个公式正是玻尔兹曼成为统计力学创始人的巅峰之作;需要说明的是这个公式要以分子运动论作为基石。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许可以说,玻尔兹曼将自己的一生完全奉献给了这个公式,最后还为它殉葬。奥地利物理学家玻尔兹曼的墓地

这似乎有点离奇,但历史事实告诉我们的确是这样。这个公式现在已经证明是物理学重要基石之一,但在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原子和分子的存在还没有被所有科学家广泛接受。例如,德国著名化学家奥斯特瓦尔德(1909年获诺贝尔化学奖),奥地利物理学家、哲学家马赫等实证主义首领,他们认为原子、分子学说是“有害的假说”,既不是直接来自经验,又推不出可以用实验直接验证的结论,因此应在扫荡之列。于是以玻尔兹曼为首的原子、分子论学派,与实证主义学派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论战。这场论战在1895年德国自然科学家协会第67届年会上达到了最高潮。由于激烈的争论和紧张的工作,玻尔兹曼的身体和心理受到了严重的损害。

他患气喘已有多年,夜里饱受气喘病可能还有心绞痛的折磨。1905年的秋天,玻尔兹曼曾经到慕尼黑附近一家精神病院住了几天,但很快又回到了维也纳。据他的一个学生说:“玻尔兹曼在1905年到1906年的冬季学期,神经上的疾病使他不能继续他的教学活动。……在一次考试结束后,我们听到了他在前厅令人断肠的呻吟声。”

由于德国强大的反对原子论的势力,势单力薄的玻尔兹曼成了“失败者”,他痛苦地写道:我意识到,仅仅一个人孤军奋战不足以抗击时代的潮流,但是我仍然尽我的力量在这方面作出贡献,当气体理论再一次复兴时,将不会有太多的东西要去重新发现。

玻尔兹曼没有等到“再一次复兴”的这一天。1906年9月5日,科学史上的一个巨大的悲剧发生了:正在意大利海滨城市里雅斯德度假的玻尔兹曼,突然吊死在旅馆的房间里,时年61岁。首先发现这场悲剧的是他的爱女伊尔莎。生前,玻尔兹曼常说:“伊尔莎是我生命中的太阳。”

他死后3年,原子论由实验证实;再过一年,即1909年,奥斯特瓦尔德多少有一些内疚地说:“在科学事业上,玻尔兹曼是一位比我们都更敏锐、更认真的人。”[1]读者如果对这篇游记文章有兴趣,可以参阅《世界科学》2000年11~12期的《我的美国加州之行》。[2]腓尼基人是历史上一个古老的民族,生活在今天地中海东岸,相当于今天黎巴嫩和叙利亚沿海一带,他们曾经建立了一个高度文明的古代国家。[3]梭伦(约公元前638-前558),雅典政治家,“希腊七贤”之一。[4]茜林丝是希腊神话中半人半鸟的女妖,她们用迷人的歌声诱惑航海者,使他们成为海妖们的牺牲品。2 迈克尔逊的遗憾阿尔伯特·亚伯拉罕·迈克尔逊(1852—1931),美国物理学家。1907年因为发明精密光学仪器和借助这些仪器所进行的光谱学和度量学研究等工作,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美国物理学家迈克尔逊正在做光学实验迈克尔逊:“我对此甚至感到遗憾!”

每一个读过或学过相对论的人都知道,迈克尔逊用干涉仪做的实验,充分证明了相对论两个假设中的一个——光速不变原理,因而现代物理学中只要讲到相对论,大多首先介绍迈克尔逊实验的贡献。

照理说,迈克尔逊应以此为荣、以此为骄傲吧?恰恰相反!

有一次,一位对相对论持赞成态度、并对相对论有贡献的物理学家来见迈克尔逊,迈克尔逊夫人在大门口就悄悄嘱咐那位物理学家:“你可别在他面前提相对论呀,否则他要发脾气的!”

1921年,爱因斯坦终于有机会见到了他十分崇敬的迈克尔逊。他不知道迈克尔逊的“禁忌”,一见面就赞赏迈克尔逊对相对论的贡献:“我尊敬的迈克尔逊博士,您开始工作的时候,我还是一个小孩,只有1米高。正是您,将物理学家引向新的道路。您精湛的实验工作,铺平了相对论发展的道路。您揭示了光以太理论的隐患,激发了洛伦兹和菲兹杰诺的思想,狭义相对论正是由此发展而来。……”

迈克尔逊没有中途打断爱因斯坦的话,就算够有耐性的了。但等到爱因斯坦一讲完,他那固有的幽默便表现出来了:“我的实验竟然对相对论这样一个‘怪物’的诞生起了作用,我对此甚至感到遗憾。”

迈克尔逊肯定觉得自己的话非常幽默,可是同行们当然只会感到伤心,并为迈克尔逊的“遗憾”,而遗憾了!1932年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迈克尔逊(前右)、密立根(前左)和爱因斯坦(前中)合影

迈克尔逊还想再做一次实验以证实以太的存在。这样,一来可以检验爱因斯坦的理论,二来可以提高所在大学在公众心中的地位。但迈克尔逊却又不太热衷这个实验,他估计还是会得到否定的结果。爱因斯坦却鼓励他再做一次,虽然他也认为只会出现否定的结果,但是希望这样可以让迈克尔逊和更多的美国物理学家接受相对论。因为当时许多美国物理学家思想保守,只承认经典的物理学思想,不愿意相信相对论。

但是6年以后的1927年,迈克尔逊出版了一本书《光学研究》,在书中他一反以前反对相对论的态度,开始支持爱因斯坦:相对论最值得信赖和最有价值的地方是,它不仅为已知的现象提供解释,而且预言和发现了新的现象。因此,这个理论应该被普遍接受,尽管还有许多结果可能会出现一些悖论。

知错而能改,善莫大焉!壮哉!“那么,爱丁顿的理论一定出了毛病”

迈克尔逊是一位伟大的实验物理学家,这是无可厚非的;他终生从事光学精密实验,为科学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这是谁也否定不了的。但对待物理学发展的保守看法,影响了他对新物理思想的接受。他认为物理学的发展只能通过精确测量得到,只能在小数点后面第六位数上寻找。这样,他对于理论、假说对物理学发展的重大意义认识不足,对于物理学在发展中产生的新思想也常常因此显得很匮乏。有[1]一次,他问威尔逊天文观测站的天文学家J.安德逊:“爱丁顿的恒星理论是怎么一回事?”

安德逊向他解释说:“他证明物质可以凝缩到其密度比水的密度大上百万倍。”

迈克尔逊急忙打断安德逊的话:“你是说比铅的密度还大一些吗?”

安德逊同意地点了点头,迈克尔逊立即向安德逊指出:“那么,爱丁顿的理论一定出了毛病。”

爱丁顿的恒星理论中,恒星演化到晚期会变成白矮星,白矮星上的一个立方厘米物质的质量将达到一吨左右,亦即水的密度的100万倍。这一理论当时已经被大部分科学家承认,但是因为迈克尔逊对理论和假说不感兴趣,又加之他不喜欢与自己的研究生合作研究,只热衷于埋头做自己的实验,所以他对20世纪20年代产生的新理论,始终不能深入理解,也不愿意相信。一位颇有艺术气质的物理学家

迈克尔逊是颇有艺术气质的物理学家。他会做水彩画,像爱因斯坦一样能拉小提琴,谈起物理问题时就像诗人做诗一样。迈克尔逊在一次讲学时说:“假如诗人同时又是物理学家的话,那他就很可能会把从光学中得到的喜悦、满足,以及尊敬之情传达给别人。我承认,这问题的美学意义,令我非常向往。”

美国作者伽夫(Bernard Jaffe)在他的《美国科学家——科学在我们国家成长中所起的作用》(Men of Science in America——The Role of Science in the Growth of Our Country)一书中写道:“迈克尔逊之所以能够成为一流的科学家,就是因为他有这种艺术气质来配合最优秀的实验研究精神。他坚决要求完美,目标专一不移,这使他成为美国优秀的实验科学家之一。”[1]爱丁顿(1882—1944),英国著名的天文学家。3 腼腆文静和坚强的普朗克马克斯·普朗克(1858—1947),德国物理学家。1918年因为发现基本作用量子(量子理论),从而对物理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不愿进行任何吉凶未卜的冒险

普朗克的祖先是德国人,他的祖父和曾祖父都是哥廷根大学的神学教授。他的父亲是法学教授,因工作调到基尔大学才到了基尔。1867年,普朗克9岁时,他父亲转到慕尼黑大学任教,全家又搬到慕尼黑居住。

普朗克不是一个天才,在读书期间,他是一个循规蹈矩的好学生,但并不光彩夺目。他认真学习所有的功课,学得也不错,不像爱因斯坦不想学的就逃课不学。他总是班上的第3~8名,老师们没有看到他有任何天才的表现,但都欣赏他性格的腼腆文静和坚强。

普朗克也认为自己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对新奇的东西他不盲目追随,也不会立即作出反应。正如他自己所说:“我天性平和,不喜欢没有把握的冒险。……而且不幸的是,我天生没有那种对新鲜事物迅速作出反应的能力。”

1900年,普朗克提出的量子理论,与两千多年来传统物理学中的“连续性思想”直接冲突。由此可以想见,这对于一贯不喜欢冒险的普朗克来说,他需要有多么大的勇气、多么明智的判断,才敢于打破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提出不连续的量子的概念!难怪普朗克把自己的这一行为称为“孤注一掷的行动”。在一次回忆中,他还非常生动地描述了他当时激烈的思想斗争:“我生性喜欢和平,不愿进行任何吉凶未卜的冒险。然而到那时为止,我已经为辐射和物质之间的平衡的问题徒劳地奋斗了6年(从1894年算起)。我非常清楚,这个问题对于物理学是至关紧要的;我也知道经典物理不能解决这个问题。我只能不惜任何代价,找到一个符合实验要求的理论,不管这代价有多高。……摆在我面前的是维持热力学的两条定律。我认为,这两条定律必须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成立。至于别的一些,我就准备牺牲我以前对物理定律所抱的任何一个信念。”

1900年12月14日,普朗克正式提出了他的量子理论,古老的“自然界无跳跃”的观念受到毁灭性的打击。

据普朗克的二儿子埃尔文回忆,当自己还是一个儿童的时候,有一次同父亲一起穿过格吕内瓦尔德做长途散步途中,父亲谈到了他的新理论。普朗克对儿子解释道:“我现在所发现的那个新理论,要么荒诞无稽,要么是牛顿发现地球引力以来物理学最伟大的发现。”

后来,他的量子理论果然被证实是牛顿发现地球引力以来最伟大的发现。普朗克的发现真是非常了不起,但他非常谦虚。在1918年4月德国物理学会庆贺他六十寿辰的会上,他在答谢词中说道:“试想有一位矿工,他竭尽全力地进行贵重矿石的勘探,有一次他找到了天然金矿脉,而且在进一步研究中发现它是无价之宝,比先前可能设想的还要贵重,甚至到无限的程度。假若不是我自己碰上这个宝藏,那么,无疑地,我的同事也是会很快地、幸运地碰上它的。”普朗克和索末菲对诗

许多大科学家都会写诗,如麦克斯韦、玻尔兹曼,还有爱因斯坦,爱因斯坦写过不少打油诗。令人意外的是,一脸严肃有余的普朗克,有一次居然也和慕尼黑大学著名物理教授索末菲对起诗来了。索末菲称赞普朗克的量子理论:你开垦了处女地,在那里摘花是我唯一的劳作。

普朗克回了一首诗:你摘花——哦,我也摘花,让她们就此相组合,让我们公平地交换我们的花,联结成最明亮的花环。

他的诗显然暗喻科学研究中合作交流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体现了科学家之间的深厚友谊与相互尊重。与此同时,正像普朗克所充分了解的那样,这花环上既有正在枯萎的经典的花朵,也有充满生机的新芽。他的任务就是要把矛盾和不协调降到最低限度。

不过仔细一想,普朗克能够写诗也不奇怪。讲德语的理论物理学家喜欢说科学家具有非凡的想象力,就是艺术家。例如普朗克常常说:“是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不是逻辑,点燃了那些闯入黑暗区域的研究者心中思想的第一束火焰!没有想象力,出色的新思想就不会出现。”

他赞扬闵科夫斯基具有“艺术家一般创造的天性”,说爱因斯坦具有“特殊的想象力”,赞扬索末菲有“向前摸索的想象力”。

爱因斯坦赞同普朗克的观点,他反过来评论普朗克说:“普朗克具有真正的艺术家风格;具有驱动他的创造性的‘艺术强迫力’。”“作为威廉皇家学会主席,我有责任去见元首。”

希特勒掌握政权以后迫害犹太人的行径,使普朗克处于非常困难的境地,因为当时德国有许多非常伟大的科学家是犹太人,例如爱因[1]斯坦、哈伯等。当迫害降临到著名化学家哈伯头上的时候,普朗克觉得不能再沉默下去,应该把道理讲给希特勒听。他曾经与希特勒面谈过一次,但是以失败告终。纪念普朗克的邮票(左边邮票中的“h”是普朗克常数)

普朗克有如下回忆。希特勒夺取政权后,作为威廉皇家学会主席,我有责任去见元首。我决定利用一次机会为我的同事哈伯说几句公道话。我对元首说,如果不是哈伯发明从空气中提取氮用以合成氨,第一次世界大战一开始我们德国就会失败。希特勒一个字一个字地回答说:“我绝没有排斥犹太人的意思。但犹太人都是共产主义者;后者才是我的敌人,这才是我斗争的目的所在。”我讲,犹太人有好多种……其中包括有良好德国文化的古老家族,必须区别对待。他答道:“不对,犹太人就是犹太人,所有的犹太人联合起来就有麻烦。哪里有一个犹太人,其他犹太人马上就会聚集到一起……”我讲,如果有才华的犹太人被迫移民,对我们意味着自己伤害自己,因为我们需要他们的科学和技术,再者他们会给别的国家带去好处。他不愿再说什么,最后他说:“传说我偶尔受到神经衰弱之苦,那是谣言。我的精神是钢浇铁铸成的。”说到这儿,他把身体俯到膝部,话越说越快,开始发脾气。我再没有什么可说的了,只有沉默,然后离开了。

再到后来,普朗克完全失望了,他说:“纳粹像一阵狂风横扫我们的国家。我们什么也干不了,只能像风中的大树那样听凭摆布。”

希特勒一意孤行,继续用最野蛮的手段对付犹太人。普朗克虽然也不敢再在希特勒的面前为犹太人说情,但是在1935年1月为纪念哈伯逝世一周年的仪式上,普朗克表现出的勇敢和不顾一切的高尚品格,让人们对这位一生谨慎小心的人刮目相看。这次纪念会议的召开是普朗克的功劳。虽然纳粹党一再警告,禁止德国各高等院校的教授和德国化学学会的会员参加纪念这个犹太人的大会,但普朗克却勇敢地说:“我一定要组织和主持这次纪念会,除非警察把我抓走。”[2]

化学家奥托·哈恩在回忆录中写道:“普朗克使大家感到惊讶,他勇气十足地举办了这次纪念大会。”战争几乎彻底摧毁了普朗克

普朗克的一生成就很大,家里又有懂事聪明的两儿两女,朋友们都羡慕不已。这个家庭本来应该非常美满幸福,但德国挑起的两次世界大战,却给普朗克带来了巨大的不幸,使他一生饱受儿女先他而去的痛苦折磨。第一次世界大战,他的大儿子卡尔在战场上牺牲;他的一对孪生女儿格蕾特和爱玛都在分娩时因为战争期间医疗条件恶劣,先后于1917年和1919年去世。

爱玛刚去世的时候,爱因斯坦去看望过普朗克,后来爱因斯坦在写给朋友的信中说:“普朗克的不幸让我心碎。当我看见他时,我无法止住泪水……他令人惊叹地勇敢且刚直,但是可以看出,悲痛严重损害了他。”

剩下的二儿子埃尔文,成了他唯一的安慰。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的1945年元月,埃尔文又因为涉嫌谋杀希特勒而被杀害。普朗克曾经向与他家有一些交情的希姆莱求情,一度还觉得很有希望减轻处罚,不致处死。但是,在没有任何告示的一天晚间,埃尔文被执行死刑!这几乎要了普朗克的命。普朗克(左)和儿子埃尔文一起爬山

不幸好像还没有完,在盟军轰炸柏林时,他的住所包括他所有珍贵的藏书,全部被毁掉。

那时他已是80多岁的老人,一个接一个的打击,几乎彻底摧毁了普朗克,使他失去了人生的乐趣,身体的病痛更使得他痛不欲生。当美国军队最后找到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科学伟人时,他与他的妻子正躲在树林里。普朗克躺在草堆上,目光呆滞地望着天空。普朗克的墓地

我国学者赵鑫珊先生曾经到德国哥廷根市的公墓拜谒过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结果让他大失所望。他后来在他写的《大自然神庙》一书里写道:2004年初秋,我头一回造访德国哥廷根城市公墓中的普朗克墓。很遗憾,墓碑没有把普朗克常数刻上。在那里,我足足站了一刻钟。我多么想看到碑石上有这个神奇的符号……h……当代人类文明大厦不能没有这个常数作为支撑。

在赵鑫珊先生看来,普朗克的墓地给人一种孤独苍凉的感觉,与普朗克生前那么伟大的贡献和那么高的职位相比,实在让人唏嘘。普朗克所发现的普朗克常数h,是他一生最重大的贡献。“h”说明宇宙万物运动的一个基本限制,其重要意义怎么说都不过分。赵鑫珊先生甚至说:“今天,一切够格的东、西方哲学家最好都去普朗克墓前站一站,或当他们打开量子物理学教科书的时候,务必思索一下普朗克常数‘h’的哲学意义。”但是在普朗克的墓碑上,除了“Max Planck”(马克斯·普朗克)几个字还依稀可辨以外,就什么也没有了。这段话让人感到非常失落,非常遗憾。

但是,物理学家吴忠超先生在《爱因斯坦全集》的译后记里说:“我游学多年,曾经拜谒过许多先行者的纪念地,其中包括……在哥廷根的高斯以及普朗克雕刻着他著名常数的墓地。”

而且在一张难得的普朗克墓地照片的说明中,的确说有普朗克常数h,只是看不清楚。也许是因为荒草太盛,遮盖了那一角赵鑫珊先生没看清楚?或者风雨对石碑的侵蚀已经看不清楚了?

有了吴忠超的描述,我心里有一股暖气由丹田部位向上窜,暗自欢呼:“太好了,就应该这样!”[1]哈伯(1868—1934),犹太人,1918年因研制合成氨作出重大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2]奥托·哈恩(1879—1968),1944年因发现“重核裂变反应”获得诺贝尔化学奖。4 卢瑟福:“前进,基督的信徒们!”欧内斯特·卢瑟福(1871—1937),英国物理学家,核物理学创始人。1908年因为研究放射性物质及对原子科学的贡献获得诺贝尔化学奖。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妙计驱除烦扰

卢瑟福是一位来自新西兰农民家庭的物理学家,收到大学录取通知的时候他正在田里挖树根。当他确信自己被大学录取以后,欢呼道:“以后再也不挖树根了!”

在新西兰的大学毕业以后,他又以优秀的成绩考取剑桥大学著名物理学家汤姆逊(1906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研究生。那时剑桥只有很少几个新西兰学生,而且一般同学都把他们看成是乡下来的、没有见过世面的人,不怎么瞧得起。卢瑟福因为被汤姆逊教授欣赏,所以有一点名气。但是同学们对这位年轻人还是有些看不起。一位同学幽默地说:“我们从安梯普斯山上抓到了一只野兔,它正在那儿挖掘一个大洞呢!”

有两位古怪的学生,每次路过卢瑟福工作的实验室门口时,总要吃吃地笑几声,也不知道他们到底笑些什么。久而久之,卢瑟福感到非常厌烦和恼火。后来他想了一记妙招。

有一天,这两个人又路过卢瑟福的实验室门口时,实验室的门半开着。卢瑟福见他们来了,连忙很客气地邀请他们进屋,说是在实验中遇到了一些困难,请二位给予帮助。这两位同学惊讶地看着卢瑟福桌上一个从来没有见过的仪器——检波器,不知是什么东西——从来没有见过嘛!于是他们明白了,卢瑟福研究的东西远非他们所能理解。

卢瑟福后来对人说:“从此以后,他们就不再来打扰我了!”您认得这位老农民吗?

卢瑟福后来虽然成了著名的科学家,但是他终生保持着农民的淳朴厚道和快人快语的行事作风。有一次,一位年轻的科学家和一位“老剑桥”到一家小饭店吃饭,隔壁一张桌子有两个人在大声谈着什么,一位农民打扮的老头子不时哈哈大笑。

这位年轻的科学家低声问“老剑桥”:“旁边这位老农民您认得吗?他似乎有些旁若无人……”“老剑桥”看了朋友指的那位“老农民”,低声笑道:“那是鼎鼎大名的卢瑟福教授呀!”

年轻人认真注视卢瑟福教授,他含着一根粗大的雪茄,怎么看也不像是教授……讲故事的能手

卢瑟福是一个讲故事的能手,他常常在讲演、闲聊时插进一些轻松生动的故事,而且讲得绘声绘色、活灵活现。有一次,在威尔士王子出席的宴会上,卢瑟福给大家讲了狮子和羊羔的故事。故事大意是这样的:一个住在美国西部边远地区的农民,有一天在报上看到一条新闻,说在毗邻城市的一个动物园里,每天都能看到一头狮子和一只羊羔睡在一起。他对这件事感到非常好奇。于是就乘火车到那个城市,特地游览了那里的动物园。使他大吃一惊的是,狮子和羊羔真的非常安宁,几乎是合抱着躺在一起。他惶惑地向动物园的饲养员打听这件事情的真相。“是的”,饲养员回答说,“这是千真万确的,到现在为止,它们在一起已经度过了三个月了”。饲养员发现这位农民是如此激动和如此感兴趣,就补充说:“不过,不瞒你说,我们已经更换过好几只羊羔了。”

有一次他的学生玻尔对卢瑟福说:“狄拉克对物理学知道得很多,但是他总是闭口不说话。”

卢瑟福立即回答:让我告诉你一个有关于鹦鹉的故事。有个人在宠物店里买了一只鹦鹉,还想要教它讲话,但是那只鹦鹉怎么也不肯开口。于是那个人将鹦鹉带回店里,要求经理换一只会讲话的鹦鹉。经理痛快地给他换了一只鹦鹉。这人把新换回来的鹦鹉带回家,可是运气不好,它还是不肯开口。于是他很生气地回到店里找经理说:“你答应给我一只会讲话的鹦鹉,但是这只鹦鹉还是一句话也不肯说。”经理想了一会儿,接着用手敲一下自己的头说:“喔,对了!你先前是要一只会讲话的鹦鹉。很抱歉,我却给了你一只会思考的鹦鹉。”因为他是一个足球运动员

玻尔在哥本哈根大学得到博士学位后来到了英国,先在汤姆逊那儿工作,但得不到汤姆逊的重视。半年后,玻尔又改投卢瑟福门下。

正如许多人所说的,要想象出世界上还有哪两个比卢瑟福和玻尔差异更大的物理学家,那是十分困难的。卢瑟福是实验物理学家,深深扎根于务实的英国传统之中,而且对理论物理学家常常表示出一种轻蔑和不信任;而玻尔作为理论物理学家,总是以不屈不挠的努力,从多个新的假设中导出合乎逻辑的结论。

尽管两人差异如此之大,但卢瑟福很快就对玻尔产生了一种敬[1]意。瑞典化学家乔治·赫维西曾向人说过,有一次他问卢瑟福一个问题,卢瑟福立即回答道:“去问玻尔!”

有人问卢瑟福,他对玻尔的态度怎么如此不同于对别的理论物理学家的态度?

他的回答真是妙语惊人:“玻尔不同,因为他是个足球运动员!”

听到这话的人仍然一头雾水,不知所云。卢瑟福夫妇(左)和玻尔夫妇(右)习惯成自然

卢瑟福经常到实验室溜达,但只停留不长的时间。他常常对某个人说:“你为什么不接着干下去?”或者问:“你什么时候才能得出一些结果?”

刚开始到卡文迪什实验室工作的人,往往不习惯卢瑟福的问话,特别是他讲这些话时语气十分严厉。但久而久之就会发现,他的这些话大部分是习惯性、无意识地说出来的。卢瑟福(右)在实验室

有一天,需要马上在实验室的墙上打一个洞,正值建筑工人罢工,要找到一个愿意做这件事情的工人极为困难。克服了种种困难后,总算找到了一个答应做事的工人。但是,干了不一会儿,这位工人说他不愿再干下去了。

人们问他为什么又不干了呢?他回答说:“有一位先生两次从我身边经过,两次都问我在什么时候开始工作,要什么时候才能把工作做完。这让人哪受得了啊!”

大家问这位先生是谁?从他描述的情形来看,毫无疑问是卢瑟福先生。

于是大家以责备的口吻向卢瑟福指出,在罢工期间说话应该特别小心,最好慎重一点。但让人们大吃一惊的是,卢瑟福竟一口否认他曾对那个工人说过的话。显而易见,他并没有意识到自己说了什么,他说话只不过是一种习惯成自然的行为,一种条件反射而已。记在你的袖子上!

卢瑟福做实验的时候为了争取时间,往往忘了周围的一切。有一次他和助手正在做实验,卢瑟福一边读着荧光屏上闪烁的次数,一边大声对助手说:“快,记下我读的数!”“没看见记录本,在哪儿呢?”助手跳起来惶然四顾,忽然记起了记录本还在另一个房间里,他正想去拿,卢瑟福立即厉声叫道:“记在你的袖子上!”

惊慌的助手立即在衣袖上把卢瑟福读的数记下来。

事后,卢瑟福看见助手弄脏了衣服,说:“真对不起。我们得抓紧时间,如果当时不立即记下来,我们的实验还得从头做,那浪费的时间就太多啦!”

助手点点头。真见鬼,什么神经!

有一年,他的学生卡皮查回苏联探亲,被苏联政府留在国内,不准再回到剑桥。这件事不仅深深地影响了卢瑟福,而且对整个卡文迪什实验室也有严重的影响。在以后的几年中,卢瑟福一向视为骄傲的[2]杰出集体开始瓦解了。首先离开的是布莱克特,然后是查德威克,最后是奥利芬特。他们在别的大学担任了重要职务。

一向身强力壮的卢瑟福,在这些优秀的学生离开他以后,逐渐精神不济,衰老下来,但他自己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总是说自己只不过有一点点不舒服而已。

有一次,卢瑟福往验电器上贴一小条金箔时,他的两手颤抖,以致不得不请他的助手克劳代他做这件事。过了几天又发生了这种情况。克劳对此感到吃惊,于是问道:“今天神经又不太好吗,先生?”

卢瑟福突然像狮吼一样地回答说:“真见鬼,什么神经!这是你在晃动桌子嘛!”卢瑟福语录四条[3]

美国物理学家莱德曼写过一本非常有趣的书《上帝粒子——假如宇宙是答案,究竟什么是问题?》。在这本书里谈到卢瑟福时,他写道:尽管像你所看到的那样,卢瑟福本人并不是那么糟的一个人,但他却很少能掩盖自己对理论家的轻蔑。幸亏那时媒体对科学还没有像现在这样进行普遍的报道,否则这个极有争议的人一定会毁了自己的财路。下面就是一些在经历了几十年之后仍然流传的卢瑟福语录。千万不要让我逮到谁在我的实验室里谈论宇宙。哦,那个东西(相对论),我们在工作中从来就懒得惹它。所有的科学除了物理学就是集邮。刚才我在读我早期的一篇论文。读完后我对自己说:“卢瑟福,这小伙子,你真是太聪明了。”“前进,基督的信徒们!”

卢瑟福的工作的确非常紧张,有时候几乎忙得让人无法松一口气。为了缓解紧张气氛,卢瑟福往往会适时放下手中的实验,在实验室里正步走,还边走边大声唱:“前进,基督的信徒们!”

卢瑟福虽然不拒绝名利,甚至很喜欢它们,但他正大光明,靠自己的智慧加勤劳去获得,而决不热衷于争名夺利。相反,他对那些蝇营狗苟、欺上瞒下的行为非常厌恶。有一件事足以说明卢瑟福的高尚品格。

德国化学家马克瓦尔德曾宣布他发现了一种新元素,取名为“射碲”;后来,当马克瓦尔德知道居里夫人在他之前已经发现了“射碲”,并取名为“钋”时,马克瓦尔德马上承认了居里夫人的优先权,取消“射碲”的名称。马克瓦尔德还引用莎士比亚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一句台词,表明自己的心情:“名称有什么关系?如果我们把一朵花称作玫瑰,那么即使改用别的任何名称,都同样能嗅到她的芳馨。”

卢瑟福知道这件事后,非常感动,竟激动得绕着物理系大楼走了好几圈,口中不停地大声念着这句话。还不时大声呼喊:“前进,基督的信徒们!”[1]乔治·赫维西(1885—1966),1943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2]布莱克特,1948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3]莱德曼,1988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5 迈特纳——嫁给科学的女人莉丝·迈特纳(1878—1968),奥地利物理学家和放射性化学家。1939年为哈恩发现的铀核裂变作出了正确的物理解释。后来哈恩获得诺贝尔化学奖,而她没有同时得奖,引起许多科学家的不满。大学时期的迈特纳“您不能到上面几层楼的学生教室和实验室去”

1907年9月27日,在物理研究所一次学术会议上,刚从维也纳大学毕业来到柏林的迈特纳,遇见了从英国科学家卢瑟福那儿学习放射性回来不久的哈恩。他们几乎一见面就成了好朋友,颇有点相见恨晚的意思。哈恩终于在柏林找到了知音,因为那时德国的化学家根本不相信放射性能够用来研究化学,而迈特纳正迫切地想找一个可以做放射性实验研究的地方。哈恩立即邀请迈特纳小姐到他的实验室工作。迈特纳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一邀请,她感到他们之间有许多共同的志趣和爱好。

但是,一个意想不到的问题出现了。哈恩的顶头上司费歇尔教授(1902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不准许妇女进入他的实验室。他说:“我们从来都不允许妇女进实验室,这是制度!我决不能通融。”

普朗克十分看重迈特纳,他知道这件事后就出面劝说,费歇尔让步了,但只准许她在地下室一间木工房里做实验,还定下一个规矩:“请您注意,为了不破坏先例,您不能到上面几层楼的学生教室和实验室去。”

尽管条件如此苛刻,迈特纳和哈恩还是高兴得不得了。对迈特纳来说,她总算有一个可以做实验的地方了;对哈恩来说,他有了一个可以共同讨论放射性问题的知己。哈恩把这一件高兴的事告诉了恩师卢瑟福:“迈特纳小姐已到普朗克理论物理所工作,并且每天在我这儿工作两小时。”快乐无忧的木工房

简陋的木工房,而且在地下室里,工作条件当然不能说好,但这并不妨碍两位年轻科学家作出优秀的成绩。

迈特纳虽然羞怯腼腆,但却是一个热心畅快的女子,她有很多朋友,而且友谊大多都能够保持长久。她可能曾经希望与哈恩或者身边青年人中的一个,发展为更亲密的关系,但是这方面的记载却一点都没有——蛛丝马迹都没有!而且,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因为没有结[1]婚或者因为没有子女而让她感到遗憾。多年以后,詹姆斯·弗兰克的女儿达格玛尔问迈特纳为什么一直没有结婚,既然她那么“美貌”,而且她周围又有那么多青年男人。她感叹地说道:“亲爱的,我可是从来就没有时间呀!”

迈特纳很喜欢与哈恩一起工作,尤其欣赏他们合作所取得的成就。她特别喜欢回忆这段最美好时光:放射性和原子物理学当时令人难以置信地迅速发展着;几乎每个月都会从在这一领域工作着的那些实验室中的一个,带来一种奇妙而惊人的新结果。当我们的工作进行顺利时,我们就二人合唱,多数是唱勃拉姆斯的曲子;这时我只能哼几句,而哈恩则有一个很好的嗓音……如果他心情特别好,他就会用口哨吹出大段的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有时他会故意改变最后一个乐章的旋律,以便当我提出抗议时向我哈哈大笑……不论是在个人兴趣方面还是在科学研究方面,我们都和附近的物理系的青年同道们关系很好。他们常常来拜访我们,有时他们会从木工房的窗子里爬进来而不走寻常的路。总之,那时我们都年轻,也很快活,无忧无虑,在政治上也无拘无束。哈恩和迈特纳合影,拍摄于1910年前后

詹姆斯·弗兰克与迈特纳有几十年的友谊,他们几乎无话不说。迈特纳常常说:“我们两个都知道,我们说的是共同的语言。”

弗兰克在1911年和格瑞德·约塞夫孙结婚以后,常常把迈特纳带回家中。因为格瑞德是一位很不错的钢琴家,她常常演奏迈特纳最喜欢的勃拉姆斯的歌曲,这时弗兰克会用小提琴伴奏。在五十多年的友谊中,他们从来没有互相感到失望过。

当他们都是80多岁老者的时候,有一天弗兰克对她说:“我以前曾经爱过你。”

迈特纳笑着说:“Spät!”(晚了!)《美容中的物理学问题》

由于迈特纳取得的突出成就,1918年她被提升为化学研究所物理部的主任,1919年获得了德国国民教育部的教授称号,是德国第一位物理学女教授。到1922年,她又获得了可以在柏林大学授课的许可证书。看来她的命运似乎比许多女科学家要好一些。后来,她的名声越来越大,连爱因斯坦都尊敬地称她为“德国的居里夫人”。不过爱因斯坦弄错了,迈特纳不是德国人,她是奥地利人。

1922年10月31日,迈特纳第一次公开讲课,题目是“宇宙的物理学问题”。但不知出于什么原因,一家报纸在报道这件颇有历史意义的事件时,却把她的演讲题目变成了“美容中的物理学问题”。“宇宙”一词在德语是“kosmisch”,“美容”则是“kosmetisch”,这两个词有点相近,编辑人员也许以为女人只可能讲美容问题,而不会讲什么宇宙问题。

迈特纳看了这则消息后,觉得真是有趣极了。

还有一件事,也曾让迈特纳觉得十分有趣。一位著名百科全书的编辑,以为迈特纳教授一定是男性,于是写信请“他”为百科全书写一点东西。当人们告诉这位编辑,迈特纳教授是一位女性时,他吓了一跳,连忙取消了迈特纳的约稿。他对人说:“我们出版社从来不想要女人写的文章。”“您一定把我误认是哈恩博士了。”

迈特纳由于专心科学研究,对日常生活真有一些心不在焉,所以曾经发生一些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情。有一次在开学术会议时,一位男性科学家在休息时对她说:“我们以前在哪儿见过面,是吧?”

迈特纳想了一会儿,记不起在哪儿见过他,就严肃而认真地回答说:“您一定把我误认是哈恩博士了。”

那位科学家听了真想大笑:“哈恩是男的,而你是女的,怎么会错到这个程度?”但周围都是教授,他不敢失礼,好不容易才忍住没有笑。[1]詹姆斯·弗兰克(1882—1964)德国物理学家,1925年因发现电子和原子的碰撞规律,与赫兹共同分享了诺贝尔物理学奖。6 爱因斯坦:我是一个著名的提琴演奏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1955),德裔美国物理学家,现代物理学的创始人之一。1921年因为在数学物理方面的成就,尤其是他发现了光电效应的规律,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抽烟斗的爱因斯坦

很多人以为科学家是整天板着脸冥思苦想,且毫无趣味的人,这其实是一种大大的误解。恰好相反,科学家是一群非常幽默的人;越是伟大的科学家,越是幽默,他们的逸闻趣事也就特别多。

这并不奇怪。英国著名思想家卡莱尔说过:“幽默的精髓是悟性。”没有悟性的人,绝对幽默不起来。所以卡莱尔又说:“幽默被公正地誉为最佳诗才。”

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这一点没有人否认,但是如果说他是非常幽默的人,恐怕很多人会不以为然。所以,在爱因斯坦大量逸闻趣事中,信手挑选几个列在下面,读者看了,也许会同意我的看法。

这些逸闻趣事不能简单地看成是酒后茶余闲谈的笑料。其实,正是通过这些流传下来的轶事,可以看出人们心目中的爱因斯坦是一位什么样的人,或者说人们心目中希望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漫画爱因斯坦爱因斯坦和烟斗

爱因斯坦一生离不开烟。边荡秋千边抽烟斗的爱因斯坦

有一天午餐时爱因斯坦与家人一起吃了一顿沙拉、梭子鱼拌香菇,还有水果和馅饼。因为心脏不好,他没有喝酒和咖啡,只抽了一斗烟。他每次点着一斗烟,妻子爱尔莎的心就像被刀戳了一下一样。

爱尔莎问:“你抽了几斗烟了?”

爱因斯坦的回答总是:“这是第一斗。”“可是我看你已经……”“啊,也可能是第二斗了。”

爱尔莎忍不住回嘴说:“至少是第四斗。”

爱因斯坦笑着说:“你该不会认为你的数学比我的还好吧?”

在普林斯顿,还有一个爱因斯坦偷抽玻尔的烟的逸闻。

1948年2月,玻尔又一次来到美国的普林斯顿。他使用的办公室是富尔德楼里爱因斯坦的大办公室,而爱因斯坦本人则使用与之相连的原本给助手使用的小办公室。爱因斯坦不喜欢那间大办公室,从来没用过。

一天早上,物理学家派斯与玻尔在大办公室里讨论问题,玻尔按老习惯绕着房间中心的椭圆桌子快步走着,边走边讲。他走到窗前,一边念叨着“爱因斯坦”,一边凝视着窗外。

正当这时,门轻轻地开了,爱因斯坦蹑手蹑脚地走了进来。他手指按在嘴上,要派斯别说话,脸上挂着淘气的微笑,沿最短的路线向玻尔的办公桌走去,派斯也不知道爱因斯坦究竟要做什么。

玻尔仍然站在窗前低声念着“爱因斯坦”。

派斯坐在那儿不知所措。

突然,玻尔在决断地说出一个“爱因斯坦”后,迅速转过身来,与爱因斯坦两人正好打了个照面,好像爱因斯坦是被玻尔用魔法喊叫出来的一样。两人都愣了一会儿,接着,爱因斯坦道出了原因,原来,医生因为爱因斯坦的身体出现了问题,不允许他再抽烟。

爱因斯坦对玻尔和派斯说:“但是医生并没有禁止我偷烟啊!”

接着三人一起放声大笑起来。

爱因斯坦的年轻朋友托马斯·巴基有一次曾对人说起爱因斯坦抽烟的故事,他说:如果是夏天晚上,大约到9点时爱因斯坦就会回到房间去看书,或者坐在椅子上几小时,静静地在小纸条上写些什么。他总是随身带着一些纸条,一有空闲就在上面写上一些短小精确的公式,并叼着烟斗不断向四周喷烟,使他的周围绕着一层淡蓝色的烟雾。我的父亲曾经劝他戒烟,说抽烟对身体健康不利,他并不想伤害我父亲的感情,但抽烟是他很少的消遣方式之一。后来,只要我父亲在场,他就不抽烟了。

爱因斯坦也戒过烟。1934年年底的一天,爱因斯坦从他的衣袋里取出烟斗放进嘴里,没有点火,后来他咬紧烟斗嘴开始吸起来。他手上拿着火柴玩,但没有用它去点烟。

这时,站在旁边的布赖克伍德夫人说:“如果您想抽烟就请抽吧,爱因斯坦博士。”

爱因斯坦回答说:“谢谢,但我并不想抽烟。”

爱尔莎、玛戈特和杜卡斯笑起来了。爱尔莎一边笑一边解释家里发生的一次口角:“我对爱因斯坦说他抽烟抽得太厉害了。他说,只要他想戒烟他随时可以戒掉。我说他戒不掉的。他说在过新年之前他一定不抽烟了。我说他不会信守诺言。他说他可以信守诺言。现在他果然从感恩节以后没有抽烟了。”

布赖克伍德回忆说:爱因斯坦博士高兴地说:“瞧,我不再是烟斗的奴隶,但却是女人的奴隶了。”

每个人都笑起来了,爱因斯坦也不例外。

1935年新年过后,布赖克伍德夫人问爱尔莎:“您的丈夫信守不抽烟的诺言了吗?”

她回答:“阿尔伯特没有食言,但新年那天早上起来以后,烟斗就一直没有离开他的口,除了吃饭和睡觉之外。”一张照片和一首诗

1927年爱因斯坦把自己的一张照片送给一位老朋友——沃尔夫夫人,他在这张照片后面还写下了几行诗:无论我去到何方,到处有我的肖像;在书桌上,在大厅里,或挂胸前,或悬高墙。人们的游戏多么新奇,殷殷恳求“请你签名”,不容学者有半点儿推辞,非要他写下几笔才行。听着耳畔这阵阵的欢呼,有时我被弄得稀里糊涂;偶尔清醒时我竟会怀疑,真正发疯的莫不是我自己。

关于这张爱因斯坦题诗的照片,也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沃尔夫夫人渡过大西洋来到古巴的哈瓦那,然后打算去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当轮船在特立尼达停泊时,一位英国军官盘问了持德国护照的她,并准备检查她的行李。虽然她知道英方不允许旅客携带任何文件或照片,但她还是舍不得丢下爱因斯坦的这张照片。那个军官发现这张照片后立即停止了盘问,并且彬彬有礼地问她是否愿意把照片借给他,他想把照片上的小诗抄录下来,并想把照片给同事们看一看。沃尔夫夫人告诉这位军官说:“您有权扣下这张照片。”照片后面写给沃尔夫夫人的诗

但这位军官却说第二天开船前一定奉还。第二天他果然毕恭毕敬地把照片送了回来,而且没有再对沃尔夫夫人进行任何盘问,连行李也不再检查了!参观电影制片厂

1931年1月7日,爱因斯坦和爱尔莎接受邀请,参观好莱坞的维它(华纳公司前身)电影摄影场。在参观时,爱因斯坦发现有一架摄影机的镜头对着他,由于担心拍摄资料被用作宣传,他立即躲开。几位会说德语的电影技术人员对他说,他们只想拍摄好莱坞版本的“相对论”,请他放心,也希望他配合。在摄影过程中,他们需要做的只不过是假装在开车。爱因斯坦按照导演的指点,坐进了驾驶座位,爱尔莎坐在旁边,导演立即让摄影师开拍,爱因斯坦时而把方向盘转动一下,好像真在那儿开车一样。导演还让他用手向下指着摄影棚的地板。至于为什么这样做,导演说过一会儿再向他解释。爱因斯坦夫妇访问好莱坞的维它电影摄影场

当晚,摄影场的人在爱因斯坦家中架起了一张简单的银幕,放映刚刚拍摄的影片。放映开始后,观看影片的爱因斯坦夫妇吓了一大跳,因为影片中他驾驶的汽车不是停在摄影棚不动,而是他开车载着爱尔莎在洛杉矶市内兜风。突然,爱尔莎受了惊吓似地气喘吁吁,爱因斯坦哈哈大笑。原来在影片中他们的车子突然像飞机一样升到空中,这时爱因斯坦的手向下指着,但指的不是摄影棚的地板,而是车下的落基山脉(Rocky Mountains)。影片结束时,这个飞行器降落在德国乡间。

当工作人员告诉爱因斯坦,说好莱坞版“相对论”的奥秘是背影投影和两次曝光的技术联合,爱因斯坦听了又笑起来。他们将影片送给爱因斯坦,以防止用作宣传。但还是有人将他们“飞行”的镜头偷拍下来,还登上了报纸。650万美元的论文稿

1943年11月,爱因斯坦为支援美国政府发行战争债券,重新抄写了1905年发表的第一篇相对论论文《论动体的电动力学》,送去拍卖。实际过程是他让秘书杜卡斯把论文朗读出来,他再抄下来。在杜卡斯朗读到某一处时,爱因斯坦会打断她说:“我真这么写的吗?”爱因斯坦1943年重抄1905年论文手稿中的一页

杜卡斯告诉他确实如此。他悲叹道:“唉,我本应该写得更简洁一些的。”

结果这份“手稿”被一家人寿保险公司以650万美元认购了,并将它捐赠给美国国会图书馆。他知道后大吃一惊,又幽默地说:“看来,经济学家得修改他们的价值理论了。”

爱因斯坦在这份重抄的手稿中注明:这篇论文发表后,原稿没有保存,1905年发表之后就扔掉了,于是只好重抄。据我们所知,爱因斯坦在早期并不留意保存手稿,直至1928年4月聘请杜卡斯女士任秘书,以后的所有手稿才得以保存。给杀手利奥波德写信

杀手利奥波德(1904—1971)和洛布(1905—1936)是美国芝加哥的两个大名鼎鼎的杀人犯,以下资料就是在《大不列颠百科全书》里查出来的:他们供认于1924年出于“知识的”刺激,绑架了14岁的B.弗兰克斯并将他杀死。由于著名律师C.达罗的辩护,他们免于极刑而被判终身监禁。利奥波德18岁毕业于芝加哥大学,洛布17岁毕业于密歇根大学,两人在学业上都是有前途的知识分子。他们曾进行几次扒窃和纵火,此后企图做一次“完美无缺的谋杀”。1924年5月21日他们用汽车在芝加哥南坡绑架了弗兰克斯。残酷的洛布当即用凿子击中孩子头部,并在孩子口中塞入东西,几分钟后孩子死去。他们将尸体扔在铁路涵洞里半埋半露,用电话和信件要挟弗兰克斯的父母交纳赎金一万美元。但是尸体被意外地发现,同时还发现了一些线索,其中包括掉在涵洞内的利奥波德的眼镜。根据这些线索,警察很快将他们逮捕。他们也立即供认不讳。1924年7月—8月的33天内,利奥波德的父亲雇请律师达罗在法官J.R.卡弗利审判时,为两人辩护。达罗以精彩的辩护词反对判处极刑。法官判决他们以凶杀罪处无期徒刑,外加绑架罪处以99年徒刑。他们被押往佐利埃附近的北伊利诺伊斯泰特维尔监狱监禁。

这两个杀人犯和爱因斯坦怎么有关系呢?原来,利奥波德在狱中曾经异想天开地给爱因斯坦写了一封信,于是有了这个故事。

在入狱之前,利奥波德已经可以讲15种语言,入狱后又学会了12种。在狱中他帮助把监狱图书馆重新整理一次,给社会学和犯罪学杂志投稿,还志愿作疟疾研究的实验观察对象。到1934年,他已经在伊利诺伊州的监狱待了十年,这时他的研究兴趣从社会学扩展到数学和物理,而后又扩展到相对论。他想精通这门学问,于是写信给爱因斯坦。他本来并没有把握爱因斯坦会回信给他,但是爱因斯坦却真的回信给他了!爱因斯坦劝他从有微积分的短篇科学论文开始,例如普朗克发表过的演讲,然后再阅读洛伦兹、爱因斯坦本人及闵科夫斯基的原始文集,还有爱丁顿写的关于相对论的书。

后来利奥波德回忆说:要写信给爱因斯坦是需要一些勇气的。我认为他是当时世界上还活着的最伟大的思想家……我知道爱因斯坦教授是一位慈爱的人,所以我决定写信给他,而他真的给我写了回信!我瞪大眼睛瞧着这封信(日期为1934年1月4日),后来我把它嵌在一个相框里,每次换监狱时我一定会带上它。

1958年利奥波德获得假释,并在波多黎各一所医院做技术员,1961年与一个寡妇结婚,1971年死于心脏病。1958年他写了一本书——《无期加99年徒刑》。洛布的结局比利奥波德悲惨,1936年,也就是入狱后的第12年,他被一名同狱犯用剃刀杀害。

还有一件事也让大家震惊。一位女士给爱因斯坦写了一封信,信里说她的儿子把自己看做耶稣基督,在大山上生活了几个星期不肯回家。她请爱因斯坦帮助她,相信只有他能够使她的儿子下山回家。

虽然这位青年可能是一个危险的疯子,但爱因斯坦还是回信给这位心碎的母亲,说他愿意与她的儿子见面。几天以后,当爱因斯坦正在午餐时,一个神情紧张的年轻人来找爱因斯坦。这位年轻人就是住在山上不愿意回家的那个人。

爱因斯坦的一位朋友后来说:“要是我,就会让他留在山上别下来。但心地善良的爱因斯坦同意与他见面,而且他们两人边谈边向门外森林走去。”

当天傍晚爱因斯坦回家时,家里的几位女士都焦急地想知道发生了什么。爱因斯坦回答说:我并没有与他争论与他的妄想有关的事,我只是提醒他耶稣下山是为了传播福音、拯救民众。这个年轻人疯得不轻,然而当我与他在一起的时候,我感到一阵来自高处的和平宁静的气息,我不知道是他清醒了,还是我们全疯了。危险的帆船驾驶者

爱因斯坦从来没有学习过驾船的知识,又不会游泳,但是却喜欢驾船出游,胆子还特大。他不愿意给船装上马达,出游从来不带救生装备。许多朋友早就担心爱因斯坦会在驾船时出事。1934年爱因斯坦在驾驶帆船

爱因斯坦的大胆,可以从他的朋友瓦特斯那里得到确认。他驾船时的方向感很好,从来不看指南针。他能够精确预言暴风雨来临的时刻,他不怕恶劣的天气,虽然有几次他船上的桅杆被吹断了,要靠别人拖到岸边,但他仍然对坏天气满不在乎。有一次我与他乘船出游,突然他的船快撞上别人的船了,我大声喊叫:“小心!”但他用精确的动作避开了那条船。当我对他说:“刚才好危险啊……”他却笑起来了,然后又径直超过一条又一条船,把我吓得不得了。但他总是及时避开了危险,然后像一个调皮的小孩子一样笑个不停。

也正是他这种过于大胆和满不在乎的性格,发生过几次非常危险的事故,甚至危及他的生命。

有一天,安迪·布隆伯格坐在自己的小船上,看见爱因斯坦在不远处踏上他那18英尺(约5.49米,下同)长的快帆船时滑了一跤,从船上跌进水里。因为不会游泳,他在水里慌乱地挣扎。布隆伯格急忙赶到爱因斯坦的小船旁边把他救上船。后来他回忆说:我在拉起他的同时还得稳住船,不让它翻。他一直往下沉,软绵绵的一点力气都没有。我连忙抓住他的衣领,把他往上拉……我还赶紧叫年轻的莫特·梯莱来帮我。我们把他拉到船上,然后把他扶上岸。上岸后他做出一副很镇定的样子,说:“谢谢你们,小伙子。”他请我们跟他一起进屋,进屋后他连忙换下湿透了的衣服。爱尔莎为感谢我们俩,请我们喝了新鲜的山莓汁。

爱因斯坦的船没有马达,如果行驶中途风停了,就只好困在海上。有一次他带着几位女士驾船出游,差一点出大事。开始很顺利,后来船触礁搁浅,如果有马达也许还可以设法利用马达摆脱困境,现在只好等待路过的船来救。不幸的是这时风暴快来了,眼看最可怕的事情就要发生,幸亏15岁的哈里·达林顿和他的朋友们的船在附近行驶,才救了爱因斯坦一行人的命。达林顿在回忆录中写道:我恰好看到这条船遇上了麻烦,而且我知道爱因斯坦就在这附近行船。他经常驾船离岸。因为我们认为他驾船的技术实在不怎么样,所以我们担心他总有一天会出事的。看到出事的船,我们认定这条船是爱因斯坦驾驶的。他的这条船是租来的,只有一根桨,没有横桅索。当时,这条船撞上暗礁搁浅了,而且暴风雨快来了,海水不断涌进船舱。船上还有几位女士,情况糟糕透了。如果不是我们发现了,他们肯定会被淹死。我们把船划过去,跳到他们的船上,把他们都转移到我们的船上。没有我们,他们逃不出险境,我们救了他们的命。后来他问我们都是谁,还写了一封感谢信给我,给了我一张他的照片。

1944年爱因斯坦已经65岁了,身体状况也不是很好,但是他驾驶出游的雅兴还是没有消减。夏天他驾着小船“廷妮夫号”在海上“遨游”时又一次出事,也是他的命大,被鲁斯·丹曼救起。这年圣诞节他给鲁斯·丹曼写了一首四行诗:爱因斯坦给鲁斯·丹曼写的小诗请接受我和“廷妮夫”的祝福,我们并没有在大海中永生,现在,一切都过去了,愿友谊和希望之树常青。童心永不灭

爱因斯坦到老都具有一颗童心,所以他与儿童有许多感人的故事。其中有一个故事讲的是爱因斯坦与一个小姑娘的友谊。

1940年的一个下午,在普林斯顿一条安静的小巷里,一个一头蓬乱的灰白头发、双眼深陷在眼窝里的老人,边走边思考着什么。这时一个12岁的小姑娘正蹦蹦跳跳地往家走,她一不小心撞到了这位衣着不整齐的老人。老人从沉思中转过神来,抬头对小姑娘友好地一笑:“对不起,小姑娘,是我不小心。”

没等小姑娘回答,老人又低头沉思地继续向前走。小姑娘望了一眼老人,见他穿的衣服又肥又大,脚上还趿着一双拖鞋,觉着挺逗,心想:“这位老人真像是童话故事里的老爷爷。”

她回到家后,把路上的“奇遇”告诉了爸爸。爸爸严肃地告诉她:“孩子,你碰到的可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他就是爱因斯坦呀!”

小姑娘挺纳闷:“最伟大的人怎么连衣服也穿不整齐呢?”

第二天,小姑娘又遇到了这位衣衫仍然不整的老人,还是边走边思考。小姑娘走到老人身边,客气地打招呼:“嗨,先生,您好!”

老人抬起头,开始有些不解地望着小姑娘,但很快认出了她,于是微笑地回答:“你好!小姑娘,昨天我撞到你了,真对不起呀!”“啊……我父亲说您就是最伟大的爱因斯坦,是吗?”“唔,他只讲对了一半,我是爱因斯坦这不错,但并不伟大。你说呢?”“我说也是嘛,瞧您,衣服都穿不好,怎么谈得上伟大?”

听了这话,爱因斯坦低头看了看自己那身不整齐的装束,两手一摊,肩膀一耸,温柔地对小姑娘做了一个鬼脸:“你说得对,我不怎么会应付衣服鞋子这类事情,但愿你能教我,可以吗?”“唔,这很简单。”小姑娘严肃认真地把妈妈平时啰啰嗦嗦说的一些穿戴要领,详尽地告诉了爱因斯坦。说完了以后,又想了想,似乎没遗漏什么,就认真地问:“您记住了?”“也许记住了,我重复一遍,可以吗?”

小姑娘十分严肃地点了点头。爱因斯坦模仿小姑娘的语气,将要领几乎一字不差地复述了一遍。“太棒了!看来您还真有点本领。”

小姑娘高兴得又跳又拍手,她喜欢这位老人。

第三天,爱因斯坦穿戴得整整齐齐地在路边等待放学回家的小姑娘。小姑娘看见他时,非常惊奇,几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了:“爱因斯坦先生,您比昨天至少年轻了20岁。”“是吗?太好了!这应该归功于你。你能到我家做客吗?”

小姑娘认真地想了想,然后点了点头:“我想可以,也许我还有一些事情可以教您,是吗?”

从此,小姑娘与爱因斯坦成了好朋友。小姑娘经常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到爱因斯坦的工作室做客,并经常嘱咐爱因斯坦:咖啡杯应该放在哪儿,文具应该如何摆才既方便又美观,等等。

有一天,小姑娘的妈妈在街上遇见了爱因斯坦。她好奇地问:“爱因斯坦教授,我女儿跟您在一起时,你们谈些什么呢?”头发飞扬衣衫不整的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兴高采烈地回答:“她教我怎样穿戴,怎样放咖啡杯和书,如何布置房间,使它美观。这些天她还给我带来小甜饼,不知道她是怎么知道我爱吃这些甜饼的。我记得我并没有和她谈起这些。我呢,简直什么也帮不了她,只好帮她做做数学作业。”1945年在书房里等待拍照

1945年,3月14日周而复始地又来到了,这一天是爱因斯坦66岁的生日。他想悄悄地忘掉这件事。恰好这时普林斯顿大学院方需要爱因斯坦一张正式照片,于是请摄影师阿兰·理查兹到他家里拍摄,但在进门时杜卡斯不让他进门。原来爱因斯坦忘记把这件事告诉杜卡斯,而杜卡斯又非常尽责。

最后,当理查兹蹬上有点摇晃的楼梯进入爱因斯坦的书房时,他原以为爱因斯坦一定换好了高领衬衣和礼服在屋里不耐烦地等着,像所有天才那样尊严而不可冒犯。但是他却发现:他穿着松松垮垮的旧毛衣,胡子茬儿散落一地,头发好像几个月没剪过和梳过。我十分惊讶,心想他对脸上其他部位都毫不在意,又何必刮胡子呢……

理查兹最终为爱因斯坦拍下了几张正式照片,有的是膝盖以上的照片,有的是胸以上的。“但我在拍摄过程中,眼睛一直离不开他那双没穿袜子的脚”,理查兹常常会补充说。

照片洗出来以后,理查兹把最好的一张照片加洗了12张送给爱因斯坦,但他却用手把照片拂到一边,说:“我讨厌我的照片。你瞧我的脸,如果没有这儿,我看起来就像一个女人。”他用手拍拍自己的胡子。你是第一个讲出心中对我看法的人

有一次,一对年轻夫妇带着他们18个月的儿子来看望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曾经在他们结婚时担任男傧相。哪知小孩儿一见到爱因斯坦就因为恐惧而惊恐地叫起来,那对夫妇十分尴尬,一时不知道说什么才好,但是,爱因斯坦的双眼却高兴得发出亮光,微笑起地拍拍这小家伙的头,低声说:“这么多年以来,你是第一个讲出心中对我看法的人。”笑得灿烂的两张照片在爱因斯坦家后花园拍下的极为开心的一张照片

在上万张爱因斯坦成年时期的照片中,这是他笑得极开心的一张。爱因斯坦为什么笑得这样开心?难道又想起了好友蒙塔古讲过的笑话?

在一次会面时,蒙塔古给爱因斯坦讲一个关于犹太人的笑话,后来这个笑话成了爱因斯坦最喜欢的笑话,每一次想起这个笑话就不免开怀大笑。蒙塔古的笑话是:纽约市布朗克斯区有两个犹太裁缝。其中一个裁缝偶然提到爱因斯坦的名字,另一个问道:“爱因斯坦是谁?”第一个裁缝说:“你这个大傻瓜,连爱因斯坦都不知道!他是全世界最伟大的科学家。”“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是干什么的呢?”“发明了相对论。”“什么是相对论呢?”这个裁缝说:“大傻瓜,你听好了:假设一个老女人在你的膝上坐了一分钟,你觉得好像坐了一小时;如果是一个漂亮的姑娘在你的膝上坐了一小时,你觉得好像只坐了一分钟。”“这就是相对论呀?”他的伙伴问。他回答:“对,这就是相对论。”“这位最伟大的科学家就靠这个维持生计?”

爱因斯坦每一次只要一想起这个故事就会开怀大笑,说这是他听到的对相对论最好的解释。

另一张照片是1953年在普林斯顿一次午餐时,74岁的爱因斯坦笑得面如桃花。这是他笑得最开心的一张照片。1953年在普林斯顿一次午餐时,74岁的爱因斯坦笑得面如桃花“自画像”

1920年,爱因斯坦已经41岁了。这年,一位侄女想见见爱因斯坦叔叔,虽然经过长途跋涉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见到。爱因斯坦知道后,提笔给这位侄女写了一封信,把自己描述如下:亲爱的侄女:听说你为没有见到你的叔叔而感到十分扫兴,那就请允许我在这里把我自己描述一下。他有一副苍白的面容,长长的头发,身体已经开始发胖,走起路来显得笨拙,抽着雪茄烟(如果有的话),手上或衣袋里总有一支钢笔。他的腿一点也不弯,什么毛病也没有。应该说,还算一个英俊男子,不像有些难看的人,连手上都是毛。“可疑的人”

爱因斯坦的夫人爱尔莎为了保护爱因斯坦,使他在旅途中免于接触各种不愉快的事情,她养成了给丈夫订头等车厢往返车票的习惯。她知道,如果不这样做,他十有八九会将身上带的钱,用来帮助某个穷苦落魄的人。可是,事情不会总像爱尔莎想象得那么圆满。

有一次,爱因斯坦正在英国的伦敦,突然决定到比利时的首都布鲁塞尔去。他的手头本来有一笔钱,可惜由于遇到了很多“需要它”的人,当他去买火车票时,手上的钱买了一张三等车厢的票后所剩无几。到了布鲁塞尔,爱因斯坦在街上徘徊了很久,想找一处便宜的住所。最后,他走到了一个贫民区。他浑身是灰,头发蓬乱,衣服皱巴巴的,除了手中携着一只小箱子外,什么都没有。

他找到一个小店,向店主问道:“你有电话吗?”“电话在酒吧间。”“你知道怎样接通莱肯吗?对,是莱肯城堡。”“王室住的地方?”

店主和坐在酒吧里的顾客相互交换着吃惊的眼神。通过电话间大开着的门,他们听到这位像流浪汉的外地人在找陛下——他们的皇后。他是个疯子呢,还是个无政府主义者?最大可能是个疯子,当然,也不能排除是一个危险分子的可能。

爱因斯坦出了电话间,惊奇地看到门口聚集了一大群人。原来,在他打电话的时候,“一个可疑的人打电话给皇后”的新闻,迅速传遍这个地区。两个警察站在门口,在等一辆救护车。

后来爱因斯坦回忆这段荒诞的经历时,笑着摇头说:“我肯定看上去太可疑了,不过总算有人没认出我是爱因斯坦。”人们是来看我的,不是来看我的衣服的

50岁生日快到了。世界各地发来的电报数量之多,要用大筐装;还有大批礼品寄来。爱尔莎每打开一件包裹或盒子,都要告诉爱因斯坦。爱因斯坦受不了这种混乱的侵扰,在生日的前几天逃到乡下,找到一个僻静的住所“避难”,只有爱尔莎知道他住在什么地方。

生日那一天清晨,爱尔莎被电话铃声吵醒,是爱因斯坦打来的电话,爱尔莎很高兴:“你叫我吗?太好啦。”“有一件重要的事”,爱因斯坦在电话中急切地说:“在我给我助手做的计算中有一个错误,请你立刻告诉他尽快改正那个错误。”“但是,我要告诉你……”爱尔莎打断爱因斯坦的话,但她已经感到爱因斯坦不耐烦了,“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

他不知道,他已经把躲到乡下的原因忘得干干净净。当妻子终于使他记起生日的事情时,他不由得大笑起来。“对生日太小题大做了。请不要忘记我告诉你的事情。”

下午,当他看到胳膊上挎满了礼品的爱尔莎来到乡下住所时,十分惊奇地看着她,原来他又一次忘记了关于生日的事情。

爱尔莎看见他又穿着那件旧衣裳,简直沮丧到了极点。“你究竟是怎么找到这身衣服的?为了不让你穿它,我把它藏得那么严实啊!”

爱因斯坦得意极了:“可我知道所有那些隐藏的地方。”

爱尔莎指着衣边上的破洞责备他,爱因斯坦却傲然断言:“人们是来看我的,不是来看我的衣服的。”漫画中的爱因斯坦其实我是一个著名的提琴演奏家

爱因斯坦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后,比过去更经常地向一般听众发表科普方面的演讲和做一般课题的报告;他还参加慈善募捐音乐会。这些活动给他带来了预想不到的荣誉。

有一次,爱因斯坦在德国某个城市音乐会上演出。在听众席上,恰好有一位年轻的新闻记者要写一篇有关音乐会的报道。他向一位听众问道:“今天演出的这位爱因斯坦是谁呀?”“我的上帝:难道您连他也不认识?他就是伟大的爱因斯坦呀!”“啊,是的,当然。”

于是新闻记者匆匆写起来了。第二天报纸上刊登了有关“伟大的音乐家爱因斯坦演出”的报道。报道中说,爱因斯坦是一位蜚声乐坛、技艺精湛的小提琴演奏家。爱因斯坦在拉小提琴

爱因斯坦读了这则报道后,十分开心。他把这条报道从报上剪下来,不时在熟人面前摇晃这张剪报,对他们说:“您以为我是一个学者吗?其实我是一个著名的提琴演奏家!”“真对不起你了,我至今还活在人间。”

1946年7月10日,一个英国学生马斯特从南非开普敦市的寄宿学校,给爱因斯坦写了一封天真可爱的信。信中有这样一段话:我本来早就应该给您写信的,只是我不知道您竟然还活在世上。我对历史不感兴趣,我原以为您是18世纪前后的人物呢!我肯定是把您和牛顿或其他什么人搞混了。

接着,这个学生又说他对天文学很有兴趣,并常常与一位同学在晚上悄悄爬过他们级长的房间到外面去观察天象,还多次被抓住和挨过罚。他无法理解什么是弯曲空间。在信的结尾处他以满腔爱国主义情调写道:“真遗憾您加入了美国籍,如果您加入英国国籍,那该多棒!”

1946年8月25日,爱因斯坦写了回信:亲爱的马斯特:感谢你7月10日的来信。真对不起你了,我至今还活在人间。请接受我的歉意。但是这种情况是可以补救的。我希望今后你同朋友的天文研究将不再被学校当局的耳目发现。大多数善良的公民对他们的政府,都持有这种态度。我认为这很有道理。

同年9月19日,这个学生又给爱因斯坦写了信:“我忘了告诉您……我是一个女孩子。我对自己是个女孩子一直感到遗憾,但事到如今也不得不接受这一事实。……我还要告诉您,当我发现您还活在人世的时候,我并未感到失望。”

爱因斯坦又回了信。信中写道:“我并不在乎你是一个女孩子,但关键在于你自己不要在乎。为这种事情感到遗憾,是没有道理的。”“为什么您这么出名?”

爱因斯坦的二儿子在11岁时问父亲:“爸爸,为什么您这么出名?”

爱因斯坦不假思索地回答说:“你看,儿子,一只瞎了眼的昆虫正在一个足球上爬,它虽然在上面爬个不停,却没有注意到球是圆的,而我却运气好注意到了这一点。”

也许读者会觉得这个回答“实在不怎么样”,其实读者也许不知道,人类生活的三维空间也是“圆”的,人们却一直都不知道。这是爱因斯坦最先证明的。知道这一点,才能体会爱因斯坦的回答多么巧妙。也许可以说:只有爱因斯坦才能给出如此巧妙的答案。爱因斯坦的一张著名的照片

1948年12月12日,爱因斯坦因病住进布鲁克林犹太人医院,经手术后知道是下腹主动脉上长了一个血管瘤。出院时,爱因斯坦一行人为避开记者的打扰从医院后门上的汽车。但是仍然有几位记者捕捉到这个信息,有几位摄影师穷追不舍。爱因斯坦也许是因为“逃跑计谋”得逞,有一些得意,虽然疲惫不堪,却仍然向他们伸出舌头做了一个鬼脸,哪知恰好有一个摄影师抢拍下了这个镜头。

这张照片不久就登上了报纸,爱因斯坦看见后,把它剪下来寄给为他做手术的医生尼森,还在照片上写下了一句俏皮话:“尼森看到我的肚子,而全世界人看到了我的舌头!”(To Nissen my tummy, the world my tongue!)

遗憾的是,国内外许多书上对这张照片的说明一塌糊涂。爱因斯坦的一张最著名的照片——把舌头给全世界人看7 刚正不阿的劳厄马克斯·冯·劳厄(1879—1960),德国理论物理学家。1914年因为发现X射线在晶体中的散射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德国物理学家劳厄“我可不愿意同他们握手呢!”

希特勒掌握政权后,科学家中的败类斯塔克(1919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勒纳(1905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了纳粹党在科学界的打手和帮凶,他们威胁劳厄,说劳厄“竟然怀疑纳粹政府的某些做法”。但劳厄浩然正气、爱憎分明,根本不理会他们的威胁。

1933年9月,在维尔茨堡召开的物理学家代表大会上,劳厄右手戴着一只白色的线手套进入了会场。女物理学家迈特纳见到后,惊讶地问:“您的手负伤了吗?”

劳厄在迈特纳耳边轻声说:“您想一想,这里有各式各样的人,我可不愿意同他们握手呢!”

在发言时,劳厄又说了一句类似伽利略被定罪时说的一句话:“啊,科学仍然在发展!”

这显然在暗示对法西斯暴力的不满。爱因斯坦对劳厄不畏强暴的品格非常敬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有一次爱因斯坦请一位到欧洲的科学家带信问候劳厄。那位科学家疑惑地问:“只问候劳厄一个人吗?”

爱因斯坦考虑了一下,回答说:“只问候他一人。”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