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城第一人:罗哲文传(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3 21:23:43

点击下载

作者:高亚鸣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万里长城第一人:罗哲文传

万里长城第一人:罗哲文传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万里长城第一人:罗哲文传作者:高亚鸣排版:吱吱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01-01ISBN:9787214113214本书由江苏人民出版社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第一章客家子弟1.农耕世家

上世纪20年代初,罗哲文出生于宜宾城内的林家巷。

巴蜀宜宾是金沙江尽头一个得天独厚的边城。三江在此融汇。金沙江从青藏高原呼啸俱下,至宜宾与李白汪洋倾泻的诗篇中明澈、缓长的岷江合流。这两条挟裹着不同地域历史、文化、方言和泥沙的河流,分明似天界之黄龙和青龙,于泾渭分明中渐趋相融而至心心相印,终归一而为长江,成就了宜宾“万里长江第一城”之美誉。其倚山扼江之险秀地势,四通八达之便利交通,与其悠久的历史底蕴亦融为一体。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岷江的清澈、金沙江的激流、长江的浩瀚中,从小喝着三江水长大的罗哲文,沾染着故土的灵性。山色空濛,江面如镜,水流缓缓,争看三江合流奇景。长江奔流而来,又奔流而去,日日夜夜,川流不息。在山环水抱间成长的小罗哲文总是好奇地问父亲:“爸爸,这水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呢?”

父亲罗树培34岁才抱得儿子,可算中年得子,分外金贵。对于水之渊源与去向,一如人之根系与走向,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跟稚子说得清楚的。每每儿子提及,做父亲的总是答非所问:“孩子,我们的祖辈来自大山,我们是客家人。”

因此,小罗哲文打小就知道自己是客家人,并非土生土长的四川人,也给了他打量父辈、打量自身以及打量世界的开放式的视角。就像水,经常探求自己的方向,敢于拼搏、敢于冒险进取,最终到达彼岸。这是客家族人品性的闪光点,也是罗哲文人生的写照。

跟儿子一起观看三江合流的奇景,罗树培脑海里涌现的,是祖辈们不远千里万里沿着长江岸边,扶老携幼入蜀大迁徙的景象。这段民族融和的千古绝唱,发生于明末清初。

据《四川通志》记载:“蜀自汉唐以来,生齿颇繁,烟火相望。及明末兵燹之后,丁口稀若晨星。”清朝康熙年间,沃野千里的四川府在兵荒马乱的战尘中虽得余生,却满目疮痍,再加之连年灾荒、瘟疫,造成人口锐减。面对诸多现状,令那些个兴冲冲到来的朝廷新任地方官员忧心忡忡。没过多久,以巡抚张德地为代表的四川地方官员们纷纷向康熙皇帝上书奏报,表露出强烈的忧患意识:若要重振天府之国的美名,唯有招徕移民开垦土地,重建家园,除此之外别无良策。在听取各方意见后,清廷正式颁布诏书,下令从湖南、湖北、广东等省大规模移民,浩浩荡荡地涌往四川盆地,长达数十年的“湖广填四川”迁民活动由此拉开序幕。虽然清廷的这次迁民行动重点放在湖广地区,并制定了多种优惠政策,以缓解富庶地区人口的膨胀,这样既保障了全国的粮食储备,又有利于川地的迅速发展,但由于乡土观念和生活习俗的迥异,湖广居民显然不愿意背井离乡,甚至还出现了缚民迁移的事件。相较于湖广,客家人积极响应新政策,跟随两湖民众入川潮流,义无反顾地沿长江而上四川。

这是一首气势磅礴的交响曲,客家人自强的秉性是贯穿始终的主旋律。在数十年的迁民潮流中,在如滚滚长江般的人群里,罗氏先辈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在艰难行走中始终保持前行的姿势,用汗水和血泪铸就坚忍不拔的性格。进入蜀地后,辗转反复,罗氏先辈最终在宜宾以北、紧靠乐山的边远山区扎下根来,过上了男耕女织的农耕生活,世代安居于此。

罗树培算得上是个真汉子,说起来他的经历颇为传奇。由于家里清贫如洗,没能让他多念上几年私塾,半大的孩子起就帮大人干起了农活。终日的劳作,还不完的租,贫困无望的生活让罗树培直到21岁还没成家立业。虽然读书不多,但这几年的教育给予罗树培启发和思考,对他之后的人生出路很有帮助。

时代的车轮正好驶入风起云涌的20世纪初叶,但1840年以来的亡国危机却一直威胁着这个千年古国。由于清王朝的腐朽没落,1840年外国资本主义用坚船利炮打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一场场强加给中华民族的灾难,迫使中国签订了数以百计的不平等条约。通过这些不平等条约,西方列强掠夺中国领土,窃取军事要地,划分势力范围,控制重要通商口岸和建立租界,勒索巨额赔款……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为摆脱列强和清王朝的双重压迫,广大民众日益觉醒,奋起反抗,进行了长时期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在中华民族危难之际,一代代民族精英积极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变法图强”,“国民革命”……但是清政府变本加厉,把灾难转嫁给民众。1911年借铁路国有之名,将已归民间所有的川汉、粤汉铁路筑路权强行收归“国有”,旋即又出卖给英、法、德、美等四国银行团,激起湘、鄂、粤、川等省民众的强烈反对,掀起了轰轰隆隆的保路运动。

保路运动在四川尤为激烈,各地纷纷组织保路同志会,以“破约保路”为宗旨,数以十万计民众参加。于是清政府下令镇压,当年9月,四川总督赵尔丰逮捕保路同志会代表,枪杀数百请愿群众,酿成骇人听闻的“成都血案”。一石激千浪,在同盟会的组织下,四川各地纷纷揭竿起义,掀起武装暴动,把保路运动推向高潮,成为武昌起义的先声,加速了清政府的覆灭。

虽然山区信息闭塞,但并没有阻隔年轻人探求外面世界的渴望。出生于1890年的罗树培二十出头,目睹中国当时种种现状,感同身受,常常于务农间隙起了思考。面对巴蜀各地烽火四起的保路运动和保路同志军武装起义,热血男儿罗树培再也按捺不住了,跟数以万计饥寒交迫的民众一样跑去参加了保路同志军,从此开始了戎马生涯。

管吃管住的军营安抚人的肠胃和身心,如火如荼的战场考验人的胆量和意志。天生我才必有用,罗树培冲锋陷阵,智勇双全,在激战中脱颖而出。经历了保路运动的洗礼,他如愿待在部队里。身为一名士兵,苦孩子出生的罗树培善于吃苦耐劳。当兵要有真本领,饱了肚皮不能空了脑袋,罗树培从不贪吃贪睡,天天苦练枪法。他的双枪功夫非常了得,可以从这个山头打灭对过山头上灯盏里的香火,“隔山打香火”的美称甚至赛过春秋神射手养由基。罗树培为人爽直,人缘也好,上下关系都相处得不错,这也有助他获得升迁的机会。短短几年之内,他迅速被提拔,班长、排长、连长一路顺风顺水。也是运气好,1918年前后,他所在的部队被收编到驻守四川泸州的朱德统帅的滇军混成旅,罗树培被重用,当上了营长。

机敏的罗树培靠着过硬的本领,在军营之中闯出一片天地,为罗氏族人争得光彩,在当地被传为美谈。一晃经年,也老大不小了,乡间同龄人早已结婚抱子。当然,为罗营长说媒的也络绎不绝,最终他迎娶了宜宾城内的杨氏为妻。

杨氏年方二十,刚好比罗树培小10岁,杨家在城里开杂货铺,家境颇为富裕。当罗树培在战火中平步青云时,杨氏家族在军阀混战期间生意兴隆。早年,杨家生活在宜宾西北面、靠近乐山的一个小县城,主要做漅丝的加工。四川的蚕业向来是传统行业,宜宾是古代南丝绸之路的起点,缫丝的历史由来已久。杨家靠这门手艺活勤劳致富,有了一定的积蓄,最终一大家子搬进宜宾城里,还开起了一家小店铺。杨氏与罗树培成婚,女貌郎才,也是门当户对。

1920年10月,滇军发生内讧,泸州被川军夺回,滇军势必撤出四川。算起来,罗树培的戎马生涯已近九年,对于出生入死的他来说,是继续南下打仗,还是过自己的小日子,定然有一番抉择。最终,他没有随军离川,倒是在宜宾城的衙门里找了一份差事,吃上了安稳的官粮。2.悠悠童年

婚后,罗树培一家住在林家巷。跟当年所有的老街巷一样,林家巷窄窄地,也不长,却是城中四通八达之地,沿街店铺林立,熙攘繁荣。这里出售的丝织物品很是抢手,尤其是丝织绉帕,厚实又柔和,即可当包头帕,又可做衣料,远销云贵康藏等边远地区,甚至出口缅甸等国。

每天,罗树培沿街步行到衙门,敷衍一些公务。衙门也跟军营一样,有三六九等之分,罗树培以营长的身份归零起步,也并不是那么好混的。但是小家庭的圆满让罗树培很知足,相比同龄乡人,他显然是过上了丰衣足食的好日子。

日子如行云流水,罗树培夫妇先有了一女,紧接着又添了一儿。望子成龙,罗树培与天下父母一样,期盼儿子将来有出息,能够平安富贵,因此取名罗子富,这也是罗哲文的本名。杨家人口众多,杨氏有兄弟姐妹八九个,因此小哲文一生下来就有众多舅父、姨母的呵护照看。小哲文眉清目秀,粉嫩可爱,在大家庭里备受宠爱,常常是你塞糖块我给糕。热闹的林家巷犹如万花筒一般,展现着世俗生活的温情。在晃动铃铛的幼小年龄里,小哲文依偎在亲人的怀抱里,牙牙学语,蹒跚学步。

一双儿女渐渐长大,杨氏包揽了一应家务事,至于娘家的店铺也少有闲暇顾及。罗树培平时也有些应酬,但由于缺乏背景,文化程度也不高,显然很难在衙门里有所发展,再加上跟富裕的妻兄妹们的横向比较,心情难免惆怅。日子久了,罗树培竟萌生了归隐乡间的想法。夫妇俩合计良久,心情不免沉重,从繁华之都搬到穷乡僻壤,重新开始农耕生活,从生活设施和条件上说是不利于抚育子女的。但罗树培向往的是自由的新生活,对此贤惠的杨氏也依从丈夫的搬迁之举。

罗哲文两岁那年随父母搬到乡下。父亲用多年积蓄,在离宜宾两百里的柳家镇附近的余家坳,买下了10多亩土地。曾威震全军、衙门当差的罗树培重事农活,内心里有无限感慨。这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立门户,因此罗树培在精神上是自豪的。杨氏虽然没种过田地,但很快便在这处世外桃源忙乎起来。夫妇俩春播夏耕,秋收冬藏,也放牛、喂猪和养鸡,过着自给自足的小日子。时间一长,附近村民们都知道罗树培一家。罗树培为人厚道,知书达理,乡亲们对他很有好感。农闲时,罗树培会被请去镇上的茶馆里,给人主持公道,凡事经他一解就和,因此深得乡亲们的信任。

结束一天的农活后,在夜光下看到孩子熟睡的面容,罗树培想得更多的是儿子的前程。罗树培经历人生沉浮,深感读书的重要性,唯此才能在社会上有所作为。因此,他空闲下来就把宝贝儿子抱在膝头,教他识字背书。转眼小哲文3岁了,罗树培便毫不迟疑地送他上了村里的私塾。

安宁的余家坳,每天清早可见学童三三两两去上学,那个最矮小的身影便是小哲文。

旧式私塾规矩谨严,日常学习和生活都非常有规律,这也是对蒙童的苛刻考验。小哲文拜过孔老夫子像和先生后便正式入学。学童在大课堂一起学习,年龄不一,所学不同,童声阵阵。私塾课程遵循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学童先识方块字至千字左右,再教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增广贤文》《幼学琼林》等杂书,然后才能读四书五经。除读书背诵外,就是习字课,从先生扶手润字开始,再描红,描影,进而临帖。学童粗解字义后,则教以作对,为学习作文做准备。

村馆里的先生当然是熟读经书的儒生,管教非常严格。先生正襟危坐,学童挨个把书放在先生桌上,然后侍立一旁,恭听先生口授后再复述,其后回到座位上朗读并背诵。一对一的教学杜绝滥竽充数,如若过不了关,自然会遭到揪脸皮、揪耳朵和打手心等体罚。

幼年上过私塾的罗树培,非常认同私塾的教学方式,每天晚上还在油灯光下督促儿子的功课。经过一个漫长的白天,晚上对着书本难免犯困,小哲文不时会遭到父亲的一顿训斥。平时写字课上如果红圈圈少了,回家也自然会有所惩戒,小哲文会乖乖地伸出手心忍痛挨打。

小哲文是其中年纪最小的一个,个头还没课桌高呢。虽然在年龄和心智上都不占势,但也像模像样地背书习字,在“人之初,性本善”的吟唱中,在“颜筋柳骨”的习书启蒙中,不断汲取传统教育的养分。虽然近代教育还没有完全覆盖广袤的四川大地,然而小哲文却能够幸运地在落后山区打下传统文化的基础,练就了一身扎实的“童子功”,为他日后在古建筑领域遨游增添身手。

闭塞的余家坳终日吐纳着古老的传统文化,但是新式教育的涟漪终将波及。

20世纪前后,整个中国大地剧烈动荡,面临着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社会各方面的全面而深刻的转型。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以及西方思想与传统观念的冲突,激起了民众,尤其是知识阶层的思考和追求。有识之士喊出了“实业救国”、“教育兴国”的口号,要求废科举、兴学校,改变旧的教育体制。1898年,尊经书院正式增设了天文、测算、中外交涉等新学课程,其影响波及四川盆地的角角落落。1901年,清政府推行教育新政,四川各地新学更如雨后春笋。此后历任四川总督都非常重视创办新式教育,积极派员出省出国学习取经,创办各种类型的师范教育,其发达程度当时在全国也是数一数二的。

镇上的茶馆里,人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纷纷。罗树培虽然解甲归田,但他审时度势,认为旧私塾的改造迫在眉睫,接受新式教育不免是件好事。新式学堂终于在村头开办起来,开明的父亲当即给儿子报名。5岁的小哲文背起书包,开始接受新旧课程兼备的小学教育。

知识与观念的启蒙带给孩子们全新的课程,学堂设置众多科目,如社会、自然、算术、美术、音乐等等。小哲文上过两年私塾,底子不错,虽然还是比同学们小,但是接受新东西起来还是很快的。当然,国语课程的修习仍是重点,每天的大字还得继续练习。传统文化与新知识相结合,偏僻山村与新世界相碰撞,为小哲文打开了一扇全新的窗户。

小哲文日渐长大,也很懂事,放学回家便帮助大人们干些活儿,让父母亲很是欣慰。跟繁荣的林家巷比起来,余家坳实在很荒凉,却是孩子眼里的开心乐园。在田头玩耍,小溪捉鱼,上山摘果,还有那青青竹林漫山遍野地等着他们。翠色欲滴的竹林和山山水水相映衬,静谧深邃之中,有壮志凌云之势。小哲文最爱跟小伙伴们一头扎进去,似如轻舟荡漾在竹海中。乡间虽然物质匮乏,却是孩子们想象力蓬勃之地。小哲文他们在竹林子里穿梭,捉迷藏,吹竹叶,编织竹玩意儿……孩子们一道就地取材,席地而坐,竹篾在手间翻飞,竹陀螺、竹扇子、竹篮子、竹蜻蜓等等,样样有趣好玩。小哲文顶爱琢磨,怎么编织才能让竹陀螺转动得灵光,竹蜻蜓如何在双手的协助下飞得高远,竹扇子疏密编法是否跟风力关联……有时他会花上好几天时间做一只竹蜻蜓,做了拆,拆了做,做了一只又一只。当双手轻轻转动,竹蜻蜓飞起来了,稳稳地飞向半空,小哲文便欢快地跳着喊着,呼啦啦哼着欢快的旋律。

在学堂里,大家都很喜欢小哲文,这个大眼睛的孩子虽然话不多,但功课大都不赖。小哲文的动手能力特别强,美术课、劳作课都有不错的表现,他的竹制小玩意儿让先生都爱不释手。小哲文发展全面,当然得益于罗树培长远的培养打算。早年给孩子上私塾时他就决定长学,不像当地大多数的家长想着短学,只求孩子日后能够识些字、记个账、写副对联即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小哲文既有传统私塾的滋养,又有现代学堂的熏陶,学养明显比同学高一筹,成了山村颇有名气的小秀才。3.巴蜀学子

在兵荒马乱的岁月里,偏远山村的闭塞倒成了保护伞,让小哲文得以读完小学,继续憧憬求学之路。这也是罗树培的心愿,虽然家境并不宽裕,家里一大堆孩子,但夫妇俩对长子寄予很大的期望,希望儿子继续念书,将来有所出息。

童年的竹蜻蜓振翅欲飞,带着小哲文的想象飞向空中,这景象也给予蓝天下的孩子五彩之信念,梦想插上翅膀去看看外面的世界。11岁的罗哲文紧跟着父亲,走在通往宜宾县城的山路上,足足跋涉了200多里山路,鞋子磨破了,脚起泡了,都不吭一声。自从若干年前罗树培一家落户余家坳,跟林家巷岳父母家人相聚并不多。这次为了罗哲文报考初中,只好求助于在城里做生意的舅舅,以便安心复习应试。此时杨家的生意已大不如前,舅舅卖起了白酒。杨家人看到当年争相传抱的小哲文人小志大,便格外同情怜爱。

罗哲文第一次离开父母,初尝孤独滋味,也牢记临行前母亲的叮嘱,平时从不跟同辈表亲玩闹,很懂事地分秒必争,常常温习功课至深夜。当年夏天,罗哲文终于如愿以偿,考上了宜宾县著名的立达中学。

立达中学设立在城南的滇南馆内。这座清光绪年间至民国时期的著名园林,以规模宏大、富丽堂皇而独树一帜,是滇商们集资修建的结会场所。滇南馆内有大小院落数处,馆内雕梁画栋,独僻一处校舍,倒是收获书香满园。当年取名“立达”的学校不在少数,个中寓意,实取《论语》“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之意。学校重视素质教育,所设课程仍为中西合璧,重视古文教学。

作为从乡村考上来的学生,罗哲文格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罗哲文是住校生,鸡鸣即起,就着晨光读书,晚自习后尚秉烛夜读。古代勤学典故比比皆是,苏秦刺股、匡衡凿璧借光、祖逖闻鸡起舞……这些自强不息的故事化为一股股力量,推动着罗哲文前行。他衣食简朴,埋头苦学,休息日也大都在学校温书。偶尔,罗哲文也会去趟舅舅姨妈家,去林家巷走一趟,叙叙亲情。毕竟还是孩子,跟年龄相仿的表亲们一道,自是开心无比。罗哲文打小手巧,会折各种手工玩意儿,一帮孩子围着他争相玩闹。这难得的亲情安抚着罗哲文孤独求学的心。

在城里住读,往往要到学期结束才能回到余家坳。父母看到孩子的成绩单和大红奖状,脸上的皱纹像涟漪样舒展。父亲往往是重重地嗯了一声,母亲则笑眯眯地,端上一碗热乎乎的吃食,馋得弟妹们围着哥哥直咬手指头。这种时候,往往是大家一道分享美味,笑弯了所有亮晶晶的眼睛,乐坏了所有馋兮兮的嘴巴。

假期里,罗哲文主动帮助家里做事,空下来自是给弟妹们做些竹玩具。竹蜻蜓必是人手一只,双手灵巧地撮着,呼地一下飞向空中,仰面跟随着接住又窜向空中,乐此不疲。在弟妹们眼里,哥哥是他们的榜样,是他们的期待,是他们通往外面世界的一个窗口。村里的孩子知道童年的玩伴回家了,也都来找他玩儿。大家最爱打听城里的新鲜事儿,只是小秀才一心读书,两耳不闻窗外事,这不免让小伙伴们失望。

寒来暑往,罗哲文已是初三学生,早起晚睡间,意欲与园里的百花争妍,与枝头的鸟儿争鸣。罗哲文从小在父母的教导下,心中一早竖起只读圣贤书的标杆,端坐于安静的书桌前。

可是这一年,中华大地天翻地覆。千里之外的北平宛平城外,“卢沟桥事变”犹如平地惊雷,在中华大地上层层炸响。距东北三省沦陷6年之久,日本侵略者又把魔爪伸向华北地区。血气方刚的人们,无不具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之决心。中国军民奋起抗击,由此揭开了全国抗战的序幕。

战事频频,硝烟弥漫,隆隆炮声似是侧耳可闻。宜宾街头的报童,每天在宣告着号外。宜宾跟其他大后方的城市一样,每天都在接纳前方逃难而来的同胞,更有辗转而来的机关、科研所及学校。但是宜宾并不平静,空袭的警报时有拉响,尖厉的呼啸声像狂风扫过,人潮四处慌乱涌动。学校里的气氛也跟着紧张起来,为了保证师生们的安全,时有解散回家避难,课时是不能完全保障的了。罗哲文跟少数离家远的同学还是住校,自觉自愿地学习,时局的动荡令少年学子有了真切的感受。同时,平常的校园也担当了不平常的角色,使得罗哲文的眼与心从此与文物古建终相交集。

在颠沛流离的人群里,故宫博物院近万件文物也历尽艰辛坎坷。“九一八”事变的爆发,日本企图全面侵华的野心暴露无遗,因此把故宫国宝迁运到安全地带迫在眉睫。此后,在日机的狂轰滥炸中,故宫文物分路南迁,历时十多年,保存了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的物证。也是缘分使然,其中有一部分文物穿越层层艰险,曾落脚立达中学,后运输至乐山安顿下来。

这也是罗哲文亲眼所见。一箱箱小心轻放的文物,安置于校园内,沉默如金,守护严密。大家都知道国宝的到来,无形中有了凝重的意味,彼此共守一个重大的承诺。这该是罗哲文第一次见证国家文物的庄严和重要,第一次体悟到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犹如电光雷鸣划过生命长河,这印记深深刻入脑海,从此魂牵梦萦。

抗战全面爆发后,很多处于战区的中学无法继续维持,被迫自行解散,大批失学中学生向大后方四处流亡。战事对宜宾也有很大影响,但立达中学在战火中坚持办学,高中部校址搬迁到城内的柏树溪,校名改称外江中学。罗哲文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中,仍日夜不忘苦读,终于以优异成绩考到母校的高中,于1938年开始他的高中学业。

罗哲文自是罗氏家族的骄傲,也是余家坳出了名的小秀才。儿子读上高中,罗树培已年近五十,经年的田间劳作和沉重的家庭负累,已使得他过早地双鬓染霜。每当年脚临近,罗树培就在盘算起长子来年的学费。长子3岁上私塾,一路用心读书直至高中,做父母的自是欣慰,看来儿子是块读书的料。只是世事纷乱,亦催人老,老黄牛般的耕作也该歇歇了,尤其看到妻子日夜缝补浆洗,罗树培心里更不是滋味。聪慧的罗哲文从小看在眼里,因此他更加用功学业,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随着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四川业已成为日军空袭的重点,素有“万里长江第一城”的宜宾也在劫难逃。太阳旗不时招摇于宜宾上空,全城乌云笼罩。校园不再安静,课业时断时续,朗朗书声不时被警报声淹没,空袭随时来临。

这时罗哲文已是高二学生,求学14载的他,一早深感父母栽培的不易。而眼下宜宾已成战地,几乎容不下一张安静的课桌。罗哲文思虑良久,打算退学回家再谋出路。跟父亲说了自己的想法,罗树培长叹一声,重重地拍打着儿子并不坚实的肩头。就这样,罗哲文告别外江中学,告别宜宾,重新回到了余家坳。

在父母殷切的关爱下,罗哲文从私塾到新式学堂,再到县城中学,一路打下扎实的传统文化知识的底蕴,同时接受了新兴科学知识的洗礼,无疑为日后从事古建筑学业垒实基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青少年时期的罗哲文踏踏实实,孜孜以求,在知识宫殿中执着求学,等待着童年的竹蜻蜓飞翔到更广阔的天地中。第二章结缘李庄1.踏入营造学社

罗哲文高中肄业后,回到了余家坳。14年的求学经历使他成长,面对日益苍老的父母,他开始思考日后的出路。尽管兵荒马乱,尽管前途迷茫,但哲文从未放弃学业,从未失去信心,欣然相信命运女神会光照勤奋学子。

国难当头,个人与家国之命运于艰难中蜿蜒书写。就在哲文苦苦寻找出路的1940年,中国营造学社在离宜宾不远的李庄镇落脚,随之一张招员广告幸运地从天而降。

罗哲文步入新式学堂的1929年,作为民间建筑学术团体的中国营造学社始创建。创办人朱启钤先生,曾为北洋政府要员,却一生心系中国传统文化,潜心于中国传统建筑及城市发展,被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尊为启蒙师。中国有土木工匠始祖鲁班爷的传说,有世界上最古老而辉煌的建筑,有文人墨客歌颂雕栏玉砌的诗篇,却遍处找不得先祖留传的建筑秘籍,这也成了朱启钤多年的心头牵挂。1919年,失传已久的宋版《营造法式》抄本终被朱启钤找到,随之出资影印出版。之后,他又出资成立了营造学会,系统地搜集、整理中国古代营造文献。为研究这部如获至宝的“天书”,经年后他又创办这所中国第一个研究古建筑的机构,由“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提供资金赞助,并利用自己在北平的号召力,诚邀社会各界参与到学社中来。

一部宋版《营造法式》影印本,可谓开启古建筑之门的金钥匙。当年远在美国学建筑的梁思成捧读入迷,最终弄懂了它讲述建筑结构和方法的奥妙。古建筑的魅力使得归国的梁思成于1930年加入学社,同时也吸引了刘敦桢、林徽因等一批受过系统建筑教育的年轻学人。我国著名建筑大师梁思成

营造学社由法式组和文献组组成,分别由梁思成和刘敦桢主持工作,分头研究古建筑形制和史料,同时开展田野调查工作。由于学社的背景,受到方方面面的关照,因而参与了大量古建筑维修工作,逐渐成为国内古建筑研究和维护方面的领军力量。

从1932至1937年这5年当中,学社以现代建筑学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当时中国大地上的古建筑进行了大量的勘测和调查,搜集到了很多极具学术价值的珍贵数据。朱启钤、梁思成和刘敦桢组成的黄金三人组,促成学社良性循环发展。它讲求科学的工作方法,建立在历史文献及碑刻记载的基础上,着手古建筑实物的勘查及测绘,尤其注重对民间流传、工匠经验的收集与访问。在对古建筑进行整理和研究的同时,对如何正确保护与维修提出建议并设计方案,由此奠定了中国古代建筑史研究的基础。正是在一代学人的身体力行之下,使得自古出生低微的建筑行业提升到了一门学科的位置,与金石、书画具有同等重要的文化地位。显然,梁思成等人已走出象牙之塔,一代古建筑学家业已成熟。

1937年日军占领北平前夕,中国营造学社计划南迁昆明,朱启钤由于年事已高未能随学社前往。国难当头,营造学社何去何从,人心茫然。在很多社员各奔东西的情况下,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及刘敦桢、刘致平、莫宗江、陈明达等人仍团结坚守,并撤离沦陷的故都,在武汉、长沙、昆明等地辗转迁徙。1939年秋,梁思成带领大家从昆明入川。兵荒马乱中,他们仍秉承学术精神,沿着岷江、嘉陵江和川陕公路进行实地考察,历经半年时间,在30多个县调查古建筑、崖墓、摩崖石刻、汉阙等。1940年,梁思成一行终于在李庄落脚。

抗战期间,国民政府迁到重庆,众多的学术机构也来到四川,离宜宾不远的李庄镇成了大后方的文化中心。同济大学、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中国营造学社等的一大批专家学者们,就在极其简陋和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教学及研究。在那风雨飘摇的年代,远离纷飞战火的李庄,以淳朴的民风接纳着八方来客。这些操着各方口音的来客们,大都穿着西装,谈吐文雅,每天忙碌至深夜,在当地人眼里显得既神秘又友善。宜宾李庄

这年夏天,罗哲文并不闲着,他经常步行到镇上去买《金岷日报》。虽然已离开宜宾,但他无时无刻心中挂念,那是让他获得新知识的地方。由于众多学术机构进驻李庄,需要人手,报纸的招考信息量加大。罗哲文爱看报缝,林林总总的招聘广告,每一条都像希望之手,在眼前召唤。有一天,报上刊登了一则招员广告,中国营造学社需要招收一名会书法、美术的练习生。罗哲文眼前一亮,心想,不管这家单位是做什么的,写字、画画正是自己从小的爱好,不妨去试试吧。他跟父亲商量后,便兴冲冲地出发去宜宾,还叫了不少同学和老乡结伴去报名应试。

考场租在宜宾合江门附近的一家旅馆里。考试很严格,先是笔试,主要是写字和画画,还要写一篇文章。透过房间的窗户,能看到对面山上的一座白塔,试题之一就是画塔。古文功底扎实、动手能力强的罗哲文,很快就交卷了。在众多的考生中,罗哲文脱颖而出,引起了年轻考官的注意。

考官正是日后著名的建筑学家刘致平先生,早年梁思成在东北大学创办中国第一个建筑系时,慧眼识珠,纳为开门弟子。“九一八”事变后,刘致平成了流亡学生,几经周折,最终成为营造学社得力的法式助理。最后一关是面试,眼前这位阳光男孩,带着腼腆的笑容,略有点紧张。在简单的一问一答中,刘致平发现罗哲文有着很好的素质和能力,比如从小爱做手工,毛笔字写得好,古文基础硬扎,是株好苗子,不仅适合招聘要求,而且对将来从事古建筑学科也大有裨益。在交谈中,刘致平说到学社要经常到深山里头去调查古建筑,需要大量的测量和画图,非常辛苦。对此,罗哲文满不在乎地说,只要有我喜欢的事做就好了。刘致平听后心里很是高兴,但并不露声色,最后和蔼地问道:“你读过《滕王阁序》吗?请你背诵最后那段,再说说它的大意。”

罗哲文笑了,这是课堂上背得滚瓜烂熟的诗篇呀,于是声情并茂地吟诵起来。

命运看似变幻莫测,终有慧眼在迷雾中指引,人生的偶然与必然终将交集,开花结果。

就这样,16岁的罗哲文被录取了,也是学社招收的唯一且最后一名练习生。从此,营造学社里多了一位勤勉的四川学子。缘分在偶然与必然间开出花来,多年以后,罗哲文忆及当年往事,感怀不已。一篇《滕王阁序》挽住了少年的心,从此起步开始学习和研究古建筑。细想来,当年用王勃的诗考自己,正是学社梁思成等名师的良苦用心呢!诗篇当时背得一字不差,可是个中要义,却要一辈子才能弄明白的。2.名师门下

这年冬天,罗哲文背着简单的行李,告别了余家坳和家人,满怀欣喜地来到李庄古镇。

这座抗战时期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学术重镇,为知识分子提供了相对安宁的治学环境,梁思成的《中国建筑史》在此完稿,李济的《殷墟考古》在此问世,中央研究院史语所在此进行《明实录》和《崇祯长编》的研究、整理及校勘工作,王世襄、罗尔纲、李霖灿等学者都在此完成了各自重要的论著。而罗哲文的到来,则为营造学社输入了新鲜血液,注定他此生结成割舍不断的文物古建情缘,开启了他七十余载文保事业的漫漫征途。

在李庄穿街走巷,再走上十里地,罗哲文踏着凹凸不平的泥路,穿过一片翠竹林,一座晚清四合院式的院落便出现在眼前。这就是中国营造学社暂住地,位于李庄上坝村月亮田,此后6年,他将与梁思成、林徽因、刘敦桢、刘致平、莫宗江、王世襄等学者朝夕共处,患难与共。抗战时期营造学社旧址(上坝月亮田)

院内,迎面是一棵参天的大树,一窝芭蕉丛点缀其间,绿意扶疏。院子其实是一处呈L型的平房农舍,营造学社看中它相对集中的结构,在其长臂的一侧南北打通成一大间工作室,里面依次安放了几张粗糙的桌子与条凳,是梁思成请当地木匠临时打制的,以备大家绘图、写字、看书之用。当时许多学术机构在李庄各处安顿下来,条件虽然艰苦,但彼此之间可以互相走动,精神息息相通,足以慰藉人心。学社可以向史语所借用图书参考,可以整理前些年来野外考察的大量资料,即便生活艰苦,能够安静地做着学问,也是幸福的事。

罗哲文就住在工作室入口的左边,这间小屋安放着简单的床铺板,正中央还站着一根柱子。房间虽小,但有容身之地,可以发挥自己的专长,可以每月拿到固定工资,这让罗哲文很知足。

学社人不多,算上家属也就十来人,是个温暖、友爱,但要求严格的大家庭。罗哲文报到的当天,大家一起在饭厅围桌欢聚,边吃边聊。两位主任商量了下,正好把工作给安排了,让罗哲文协助刘主任誊写《西南古建筑调查报告》。

刘敦桢早年留学日本,一直致力于建筑教育和建筑历史研究工作,是我国建筑教育的创始人之一,又是中国建筑历史研究的开拓者。早在抗日战争之前,他就历时4年在华北六省进行大量科研调查,其中抽空所写的论文、调查报告、读书笔记共达60多万字,并研究了中国古代官式建筑和营造法式等。抗日战争期间,他对云南、四川等地进行古建筑的调查,填补了中国建筑史上一大空白,《西南古建筑调查报告》正是这一时期的重要成果。

16岁的罗哲文还是个孩子,饭还没吃完,就跟梁思成、刘敦桢他们的孩子玩在了一起。对于面临的人生第一份工作,他懵懵懂懂,开始工作了,才知这可不是普通的抄抄写写。罗哲文开始了解古建筑平面图的绘制方法,由此介入了营造学社的具体工作。刘敦桢是学社的最年长者,平时不苟言笑,素以学问严谨著称,是当之无愧的文献部领头羊。他工作上力求最大限度地完善,所写所画的每一点、每一勾、每一划,都必须端正整齐。新来的小徒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边学边做,颇有起色。刘敦桢话不多,为人谦虚,自认为自己不过具中人之资,因此要能够做出点成绩来,主要靠多干一点。对此,罗哲文铭记在心,跟着老师学习如何查考史料,并对古建筑的文献资料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打下了较为扎实的基本功。刘敦桢那坚毅的眼神,透着对学问的执着,给予少年罗哲文深刻的启示与教导。

半年多后,调查报告文稿和插图终于完成了,它倾注了刘敦桢的心血,也是罗哲文工作起点的开始。这位本地招来的小学徒,对古建筑很有悟性,非常有灵气,大有培养前途。平时梁思成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于是,在征得刘敦桢的同意后,把罗哲文调到法式组来工作。

梁思成一家住在工作室入口的右侧,是两间低矮破旧的土屋。两个孩子梁从诫和梁再冰都在李庄镇读小学,每天步行去上学。放学后,罗哲文就跟他们玩在一起。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在月亮田边回荡,让做母亲的很是欣慰。林徽因可谓一代奇女子,在建筑学与文学上均有建树,她与夫婿梁思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古代建筑,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但是,颠沛流离的生活和异常匮乏的物质条件,使她肺病复发,常常躺在病床上工作。林徽因也很喜欢长相喜气的罗哲文,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他、鼓励他。

没过多久,梁思成便把罗哲文收为弟子。在拜师仪式上,梁思成按着哲文瘦弱的肩头,一字一顿地沉吟道:罗、哲、文。大家平时都叫惯他“罗总统”,因为罗子富在四川方言里是美国总统罗斯福名字的谐音,这么叫带有玩笑的意味。乍然听到师傅赠予的新名字,罗哲文有种肩负使命之感,不由地挺了挺胸膛。确实,这个名字独具文人气质,“哲”与“文”都透着中国传统人文情怀。或许,也饱含了梁思成对新弟子的几多期许,希望他能够早日成为一个古建筑学有用之才,成为一个治学严谨、知识渊博、方法科学的将才。罗哲文似懂非懂,肃然又重重地点了点头,恭敬地叫了一声“师傅”,露出他孩子气的笑容。梁思成、林徽因夫妇

学社如同学校,有着规律的作息时间。晨起打扫完毕后,窗明几净下,才开始伏案工作。工作室临窗摆放的书桌上,整齐地摊放着资料、图纸、测绘仪器等。梁思成像当年教弟子莫宗江一样,手把手地教导罗哲文,对他进行严格的古建绘图训练。

桌案上的绘图板、丁字尺、三角板、比例尺等等,这些形状、功能各一的制图用具和仪器,对罗哲文来说既新鲜又陌生。梁思成跟他耐心讲解,一样样教他熟悉起来。正确使用这些用具,是绘图的第一步。就拿绘图板来说,它是用来铺放、固定图纸的长方形案板,即便工作完成了,也要小心平放,不能在上面任意刻划,还要用干布擦拭干净,以防受潮变形。别小看了削铅笔、擦橡皮,这也是一门技术,铅笔要削成圆锥形,画线时握笔要自然,速度、用力要做到均匀;橡皮有软硬之分,擦图纸会产生很多橡皮屑,要用排笔及时清除干净。还有鸭嘴笔和圆规的用法,蘸墨、拭墨的方式,梁思成都一丝不苟地耐心传授,使罗哲文懂得了严谨治学的重要性。原来,这些用具和仪器都是头脑和手指的延伸,熟练掌握才能绘出精良工整的古建筑图纸。3.师徒情深

罗哲文在梁思成身边,一开始就受到了规范的启蒙训练和严谨的治学态度的熏陶。这是无比幸运的起飞点。他平时协助梁思成绘图、测绘、整理资料,还兼任打理日常杂务。罗哲文严格按照梁氏工作作风,细致制图,尺寸准确,字体规范,文字与图结构均匀,图纸干净利落,受到师傅的夸奖。对于古建筑艺术这门新学科,罗哲文逐渐抱有极大的兴趣,不解之处及时提问。在名师指点之下,罗哲文步入了一个广阔的艺术殿堂。

建筑是线条的艺术,落到实处的线条是会表情达意的。对此,梁思成独特的艺术见解极大地影响着罗哲文。他教导弟子:别看画图都是由一条条粗细不同的线条所组成,但是把线条组织起来就是艺术,特别是建筑图纸,比工程和机械图纸要求的艺术性更高;不仅是花纹图样,装饰艺术的图纸有艺术性,就是结构图纸也有艺术性,比如用不同粗细的线条来表示斗拱和屋檐的层次,表示断面和轮廓等等;就是线条的交结也有艺术,像机械图那样直棱直角就有些死板了,像施工图那样交叉出头太粗也不好,线条的交叉要恰到好处。这些话听起来颇有道理,又有点玄妙,要落到白纸上似乎还很难,这使得罗哲文空下来经常琢磨个中奥妙。

测绘古建筑,除了靠手画,还要学会照相,因为结构是规矩的,根据照片画就比较准确,需要两相结合。因此,梁思成专门让罗哲文学习摄影。拍照用的是捷克的“方匣子”,又大又沉,挂在脖子上,到野外随时要用到。从未接触过这洋玩意的罗哲文请教学习,然后慢慢领悟光与影的艺术,如何拍好古建筑。

除了会拍照,还要会修理,罗哲文空下来经常摆弄相机。他动手能力本来就很强,慢慢的,不仅会修相机,连手表、座钟之类的精密机械出了问题,都能帮大家解决。几十年来,宝贝相机一直跟随罗哲文,形影不离,忠实地记录了一座座古建筑的面貌。

在梁思成的影响下,自幼习书的罗哲文更加自学地学写字。因为古建筑图和工程图有着根本性的区别,它本身就是艺术,因而对其上的朱字同样有着艺术的要求。梁思成指导弟子临帖,隶书、魏碑等等样样要熟悉,这样画出的图和一般的施工图就不同了。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父对弟子有着厚重的责任。梁思成的言传身教对罗哲文的影响不仅是艺术上的,更有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爱。有一次,罗哲文白天出去实地测绘,回来时人显得很疲累,晚饭也吃不下,先回屋里睡下了。梁思成心想,恐怕这孩子给冷风兜着了,睡一觉估计会恢复的。临睡前,梁思成感觉不太对劲,进屋一摸罗哲文的额头,滚烫滚烫。家里唯一的一支温度计给孩子打碎了,恐怕都有40多度了。如果不尽快想办法退烧,会烧坏大脑,甚至有生命危险。但当时的李庄,没有任何医疗条件,没有医院,没有正规医生,缺乏药品。大家围在床边,梁思成镇定地先给罗哲文进行物理降温,让刘致平、莫宗江几个扶他大口喝水,用冷毛巾敷额头。然后,梁思成穿上外衣,打着火把,决定亲自到李庄找同济大学请医生夜诊。

从月亮湾到李庄得有10里地,中间还有五六百级台阶,一路上七高八低的,非常难走,还要举着火把,连当地人都宁可绕远路。但罗哲文生命危在旦夕,只能走这条最近又最难走的路。梁思成年轻时经历过一次严重的车祸,左脚落下残疾,平时行走不便,还有脊椎病缠身,平时靠钢马甲支撑。在这样的身体状况下,几个弟子都劝他留下,让他们去找医生。但是,梁思成考虑到万一请不到医生的后果,而同济大学的同仁他比较熟悉,只有自己亲自出马才安心。梁思成义无反顾地扑进黑暗中,蹒跚地行走在坑坑洼洼的泥路上。当他带着同济大学的唐医生,借着火把的光又从李庄镇走回月亮湾,来到病床前面,亲眼看到罗哲文得到及时医治,心里才松了一口气。而此时的梁思成,身上的衣服已不知湿了几回,整个人都虚脱了。同济大学医学院在李庄的旧址

罗哲文的高烧退了,能睁开眼睛喝点稀饭了,梁思成比什么都高兴。但经过这一折腾,梁思成整个人显得极其虚弱。念及救命之恩,师傅半夜跋涉给自己找医生,罗哲文铭心刻骨。林徽因拖着病体,每天给罗哲文端来吃食,热乎乎地吃将下去,气色一天天好起来。在罗哲文心目中,梁思成和林徽因从来都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如果说,梁思成在罗哲文的成长中担当了父亲这一角色,那么林徽因则是当之无愧的母亲,她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不仅在生活上关心少小离家的罗哲文,学业上同样给予恰到好处的启蒙引导。

营造学社当时的教材《中国营造学社备案》

跟学社其他出色的同仁相比,年纪最小、学历最低、资历最浅的罗哲文在专业上明显偏弱。对此,林徽因经常鼓励、开导这位小徒弟:学海泛舟,只要打下扎实的基础,就会有所造诣;不要觉得自己年纪小,样样落后,当年莫宗江、陈明达进学社也正值年少,经过几年锻炼,现在已经可以独立进行调查研究工作了,只要认真学习,一定能赶上师兄们的;三人行必有我师,平时可以跟师兄请教,刘致平协助梁思成做的《中国建筑设计参考图集》有图有文,这十册关于台基、斗拱、栏杆等的图文双解书籍比较易懂,可以边学边画;还有莫宗江,他的图画得很好,正在协助梁思成研究《营造法式》大木作的构造做法,并把研究成果用制工程图的方法准确地绘制出来,平时要向他好好学习画图呀。林徽因细语款款,耐心地指导罗哲文学习的窍门。

至于中国建筑学的入门书,林徽因拿出梁思成所著的《清式营造则例》,这是梁思成根据清工部工程做法和其他专业资料,并拜访了许多老工匠师傅们整理出来的,书中很多费解的名词术语都是在心窝里捂熟弄明白写下来的。罗哲文也听说过这部令人仰视的“天书”,林徽因告诉他解读捷径,只要把它的内文和图版对照着看就比较容易懂了。正是林徽因的细心指点,这部宝贝书几十年来一直跟随着罗哲文,他不断翻阅、查询、体会书中道理,获益匪浅。

林徽因是学社不可或缺的人物,也是梁思成学术上的助手,她以诗人式的热情给予看似冰冷的建筑注入诗情画意,并时时感染着周围的人们。建筑与文学艺术是相通的,这股激情正是来自林徽因深厚的艺术修养。

学社里大都是年轻人,林徽因经常跟大家说要学好外语和文学艺术,这对于建筑师是有极大的帮助的。她不顾体弱多病,主动给罗哲文和莫宗江上英语课,一口流利的英语令人入迷,也鼓起了年轻人学语言的劲头。多年以后,罗哲文惊奇地发现,自己查阅、利用英文资料居然得心应手,这获益于当年师母帮他打下的英文基础。至于中国古典文学和诗词,林徽因鼓励大家平时要多看多记,最好能够仿照学写诗词。当时,卢绳刚从中央大学建筑系毕业来学社,林徽因得知他对古典诗文颇有研究,就特意请他为年轻人讲解。于是工作之余,大家认真地跟着卢绳学古诗词,掀起了一股学诗的热潮。这无形中培养了罗哲文的兴趣爱好,喜爱作诗填词,养成“以诗为证”、“吟诗留史”的习惯,珍贵地记录了半个多世纪来古建生涯的独特经历和感受。

诚如梁思成所说,建筑师的知识要广博,要有哲学家的头脑、社会学家的眼光、工程师的精确与实践、心理学家的敏感、文学家的洞察力……但最本质的,他应当是一个有文化修养的综合艺术家。对于梁思成夫妇的良苦用心,罗哲文有着深刻的体会,他在学社练下了建筑学基本功,潜心钻研中国传统文学,学会了照相、写诗、书法和英文等各种技能。而最重要的是,罗哲文从师傅身上学到严谨和执著,这在日后逐渐体现出来,并成为罗哲文为人处世及做学问的标杆。这对罗哲文的人生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4.崭露头角

在梁思成夫妇的谆谆教导下,罗哲文很快就进入角色,投入到忘我的工作之中。一张娃娃脸永远带着笑意,忙里忙外,风风火火,边学边干。李庄古镇本身就是一座古建宝库,庙宇繁多,祠堂星罗棋布,民居鳞次栉比,林林总总的建筑气韵不凡。梁思成等学社同仁对李庄的古建筑分期分批进行测绘,其中旋螺殿、奎星阁、九龙石、百鹤祥云木刻被称为李庄“四绝”。没过两年,罗哲文在工作上就颇有起色,也迎来了他人生中第一次古建筑实测工作。

测绘明代建筑旋螺殿,这项令人期待的工作令罗哲文兴奋无比。与他结伴同行的是来学社不久的卢绳,他平时伏案为中央博物院绘清工部工程做法绘图,同样需要去野外测量古建筑。平时一有空,罗哲文便请教卢老师古诗词,两人颇聊得来。对于罗哲文的成长,林徽因看在眼里,这次实测工作是她特意安排的,这也是两个年轻人第一次古建筑实测合作。

说起这座旋螺殿,确实颇有来历,它于明万历年间建于李庄南面的石牛山下,因供奉的是文昌帝君,也称为文昌宫。这座木结构殿,外观呈八角形,两层三檐,八个翼角翘起。殿内结构精巧,运用力学神妙,八面均用斗拱叠架成网目状花纹,由右侧转至顶,形如田螺,因而名为旋螺殿。此殿全部建筑未用一根铁钉,其花纹藻井都极富研究价值,历经几百年风雨而巍然屹立。

此前,罗哲文也多次跟着去野外作业,跑前忙后,协助记录。但这一次可是实实在在地担当,任务艰巨。这石牛山实则为一状如蜗牛的大石包,横亘于几块稻田之间,牛腹之下是一个深不可测的龙潭,牛背之上便是这座名闻遐迩的宫殿。远望近观,这座明代建筑精湛无比,风格独异,造型瑰丽,令两位年轻学人对前辈的智慧叹为观止。两人早出晚归,分工合作,仔细测量,制作档案。罗哲文举着相机,从不同角度对旋螺殿进行观察拍摄,以便进一步绘图。碰到难题了,两人有商有量,豁然开朗时便像孩子似地开心大呼。累了渴了,便在大殿的石阶上休息一下,从背包里拿出干粮和水。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测,便进入后期绘图、撰文。

这项成果,由卢绳撰文、罗哲文绘图,经由林徽因审阅,最终发表在《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七卷第二期上。手捧散发着油墨香味的刊物,激动地翻看这篇名为《旋螺殿》的文章,罗哲文由衷地感到自豪。它不仅饱含了梁思成夫妇对自己的期待,而且使自己学业上了一个台阶,他深感融入到这项伟大的事业之中而欣喜。紧接着,罗哲文又幸运地参与到《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的编辑出版工作中。

中国古建筑是中华民族的国粹,珍视并全面地研究它,是一代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寻求民族出路的必然的选择。自30年代初学社成立以来,《中国营造学社汇刊》成为一大批学社同仁多年来对中国古建筑进行调查研究的硕果,也是广泛研究中国古建筑的重要文献。

即便时局动荡,学社同仁仍然心挂古建筑事业,克服重重困难,甚至冒着生命危险,深入到全国各地乃至偏远地区,马不停蹄地调查了10多个省份的数百个县的历史遗构,测绘、考证、拍摄了上千座建筑,对唐、宋、辽、金代的建筑进行了全面调查,总体掌握了自魏晋到明清时期的建筑实物的第一手珍贵资料。同时,踏踏实实地整理文献典籍,深潜到浩瀚的古籍资料中考辩源流,全面梳理了从远古至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历史发展脉络,由此为往后的深入研究夯实了基础,为中国建筑史学研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一代可敬的学人,心怀“研究中国固有之建筑术,协助创造将来之新建筑”的宗旨,不遗余力地进行大规模的野外调查及文献典籍整理,许多后人已经见不到的古建筑实物,就这样被前瞻性地记录了下来。这些来之不易的伟大成果结集成《中国营造学社汇刊》,成为中华民族永久的财富。“七七”事变后,《中国营造学社汇刊》曾一度停刊,这份纠结一直深藏于心,尽早复刊成了梁思成等人的最大心愿。李庄的生活虽然困顿,但因内心有着神圣的追求,大家都无怨无悔。白天,人人忙于各自的事务,夜晚还在菜油灯下看书写字,充实地做着令后人景仰的事业。《中国营造学社汇刊》复刊的决定令人振奋,梦想照耀现实,人人脸上洋溢着喜色。

但现实是困难重重,没有编辑部,没有出版社,没有印刷厂,甚至连纸张都非常缺乏。当年的李庄纸比肉金贵,肉可以不吃,但是纸必须要用。就说平时用的信纸,大大小小,形形色色,多半是又薄又脆,甚至是包过东西的,但凡有一点空余之地,都视若珍宝,天头地脚挤挤挨挨,一律写满蝇头小字,连通信用的信封都被贴满邮票反复使用。

明知山中虎,偏向虎山行。大家并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顶着困难上。每个人都发挥着自身的才华和价值,撰文、绘图、编排、印刷、装订,样样自己动手。没有纸,就用图纸,运用石印方法,画在药纸上,写在药纸上,然后在石头上印。大家干劲十足,有说有笑,连林徽因的母亲也来帮忙一块做。印好后便是装订,从折页子、垛齐、钉孔、穿纸到裱装封面,也全部自己动手完成。对于每一项工作,罗哲文都投入其中,尤其是刻字、绘图环节,他埋头苦干,经常熬夜,竭尽所能地付出心血。《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七卷第一、二期终于面世了,它显示了学社的整体学术水平,刊有梁思成的《记五台山佛光寺建筑》和《中国建筑之两部文法课本》,林徽因的《现代住宅设计参考》,刘致平的《四川民居、清真寺调查报告》和《云南一颗印》,莫宗江的《宜宾旧州坝白塔宋墓》,卢绳的《旋螺殿》,王世襄的《四川南溪李庄宋墓》等文章。虽然是土纸手绘石印,但别有一番典韵,它凝聚了学社同仁的心血,是世界上最珍贵的文献。虽然文章都没有罗哲文的署名,但他同样为之骄傲和高兴,他曾协助莫宗江去宜宾考察古塔古墓,跟卢绳一起测绘旋螺殿,帮王世襄制作图表……那些快乐而充实的时光令他回味一生。

作为梁思成的助手,罗哲文在历练中视野更加开阔了。当时,梁思成已开始写作《中国建筑史》,经过抗战前10多年的广泛调查,已测量、拍摄、绘制了两千余项建筑与文物,完成了资料的储备阶段。简陋的土屋里,除了必要的桌椅床,目光所及处,层层叠放着各种参考书和数以千计的珍贵的照片、草图及大量的文案记录。梁思成因经常熬夜工作,身体很虚弱,严重的脊椎病折磨得他抬不起头来。林徽因躺在病榻上协助丈夫日夜工作,肺病令她憔悴不堪。此时的罗哲文完全担当起师傅的左膀右臂,在梁思成夫妇的指点下,一项项地完成精确、形象的绘图工作。在与时间的赛跑中,他们全然进入了物我两忘的境地,以自己的热情、才华和执着,摸索着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出路。清醒、真实地了解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始终是萦绕在他们心中的历史课题。

1944年,《中国建筑史》终于完稿,书稿处处体现出梁思成夫妇融东西方文化于一体的研究方法。在朝夕相处的时日里,罗哲文耳濡目染,进一步了解了建筑学研究的基本技术要求,学会了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古建筑研究,从此探寻的目光从测绘转向更为广阔的世界。5.快乐时光

月亮田这个无比诗意的地名,对照其艰苦的生活环境,学社工作和学习所必需的一些基本条件都不具备,令人慨然不已。但这个大家庭,温暖友爱,目标一致,使得练习生罗哲文感到每一天过得都很充实。每天的工作看来单调,却蕴藏无穷魅力,在前方激励人心。从事古建筑专业,需动静结合,除了必要的伏案,还要在野外进行测绘,因此锻炼好身体是必需的。梁思成先天体质较弱,平时背都挺不直,但经过后天坚持不懈的锻炼,身形敏捷,在学术界素有“梁上君子”的美称。

这里没有球场,也没有各种球类,但是田野广阔,可以跑步,徒手运动,柔软肢体。野外测量也是体力活儿,得轻灵地登房上屋,在没有架子的情况下,用根绳子一搭上去。为了锻炼年轻人,梁思成想了个法子。院子里有一棵龙眼树,枝繁叶茂,材质坚实,把一根竹竿绑在其上,或者拴一根粗绳,正好可以用来练功夫。梁思成带头练习,噌噌几下便爬上树,那身手灵巧像猴子,全然不是平时佝偻着背的形象。师兄莫宗江身体单薄,爬起来很轻松。王世襄身体较胖,爬起来比较吃力。刘致平好静不好动,更喜欢到后山一个人看书。刘敦桢年纪最大,体格很好,跟梁思成一样在学校玩转各项运动,打下了野外调查的基础,测绘时爬梁上柱攀登自如。罗哲文从小在山村长大,也不甘示弱,跟着大家天天练习,这是每天的必修课。有时候,画图画累了,便到院子里爬几竿,舒展一下身体,以便继续工作。

有一天,桂圆树上贴了一首打油诗,上写:“早打珠,晚打珠,日日打珠,不读书。”爬竿时间,大家在院子里都围着看,哈哈大笑。罗哲文也凑上前去,歪着脑袋念叨,这样大家笑得更加厉害了。原来卢绳看到小师兄没事时,尽跟梁从诫和刘杰他们趴在地上打弹珠玩,因此写打油诗嘲笑罗哲文的。一脸稚气的罗哲文摸摸脑袋,满脸通红,心里下定决心读好书。这原是师兄的善意提醒,也促使罗哲文收起玩心,安排好学习和玩乐的时间。

李庄的生活既艰苦又充满朝气和乐趣,在少年不知愁的岁月里,罗哲文感受到温馨和愉快,也与同仁们结下了终生的友谊。每天吃好晚饭,罗哲文便与王世襄、莫宗江一起去河边散步,夕阳下三个单身汉一前一后地走着。王世襄往往走在最前面,牵着一条大黄狗。莫宗江背着个竹筐,以便上街买点东西。个头最小的罗哲文跟在最后面,有时手上提个竹篮子。这样的一幅夕阳三人行的图景,成了罗哲文李庄求学生涯的美好回忆。

王世襄大罗哲文10岁,1943年冬来学社任助理研究员。优越的家庭环境和从小好奇爱钻研的性格,使得王世襄爱好甚多,更爱花心思来研究这些业余爱好,玩葫芦、养鸣虫、弄鸽子等等都玩出水平,成年后更是书画、雕塑、金石、建筑、家具、乐器样样精通。这个玩家到了李庄,学习中国古代建筑学,先后调查测绘了宜宾旧州坝白塔、宋墓,以及李庄的宋墓,两次成果都发表于《中国营造学社汇刊》。在学社,王世襄深感建筑也是一种艺术,由此给他注入了一种严谨的治学精神,同时开始研究明清家具。王世襄对中国美术史感兴趣,在燕京大学研究院的毕业论文为《中国画论研究》,毕业后续写完稿约70万字。到李庄后,他空下来便进行修改,以便有所提高,解放后才得以正式出版。

王世襄跟罗哲文很投缘,一高一矮,一胖一瘦,形影不离。他俩跟莫宗江都是单身汉,三个人经常玩在一起。李庄没有电影院、剧场、书场等文娱场所,但是乐子可以自己寻觅。去镇上闲逛、喝茶、聊天,偶尔打打牙祭,最开心不过了。在茶馆里,泡一壶茶,剥花生嗑瓜子,几个人可以坐上老半天。茶馆里很热闹,学者、学生,乡绅、村民,三教九流济济一堂,谈天说地。学社实行星期日休息制,这一天对大家来说可以很尽兴地玩耍。

在禹王宫的短短街上,有一家留香饭馆让人牵肠挂肚。饭馆小得可怜,只有一间屋,屋中只能摆一张方桌,却宾客盈门。后厨房也就是一炉灶,只能容身而已。喜欢厨艺的王世襄平时就爱露一手,不仅跟学社请来的师傅学,还跟留芬饭馆的厨师交朋友。大家工资有限,都有必须的用济,几个人凑在一起美餐一顿,当是偶一为之。饭馆正如它的店名一样,唇齿留香令人念想,那几道吃过的经典小菜成了永远的美食记忆。比如“大转变”,是红烧鸡翅、鸡腿,名称源于其弯曲的形状;夹沙肉,是猪肉夹着豆沙在锅里焖蒸,肥多精少,与细沙交融,香美可口;炒猪肝,配料不一般,用的是青蒜和醪糟,鲜嫩无比;鱼香肉丝,简单的几样组合,但有荤有素,不见鱼肉却能吃出鱼的味道,色香味俱佳,是道地四川家常菜,抗战后才开始在各地流行。

还有很多自娱自乐的玩法,去后山摘桔子,过江抓兔子,捡长江奇石……王世襄总会拉着罗哲文一块儿去。周日三五人结伴,去长江南岸边的浅水区域玩耍,那里有着大片的卵石滩,江水在此迂回成湾,游泳很安全。青山绿水间,潜泳、仰泳在水里扑腾,激起阵阵浪花,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