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藏精藏象理论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4 01:14:50

点击下载

作者:郑洪新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肾藏精藏象理论研究

肾藏精藏象理论研究试读:

前言

肾藏精藏象理论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命题。肾藏精而主水,为先天之本、元气之根、阴阳水火之宅,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基因和哲学思维,是两千余年中医药学理论积淀和临床实践经验的总结。中华民族在长期保养生命、维护健康、与疾病做斗争的实践中,肾藏精藏象理论不断丰富、发展和创新,由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而形成独特的理论体系。“肾藏精”医学理论首见于《黄帝内经》,是树立肾藏象研究的第一个里程碑。《黄帝内经》通过古代汉字表述“肾藏精”及其相关概念,集《周易》文化、社会职官文化、先秦诸子文化等精华,为肾藏精藏象理论铸就原创思维和文化烙印,融中国古代先进的天文、历法、气象和地理等自然科学技术,与中医学交叉汇通,开创了肾藏精藏象理论指导下的养生、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等实践应用之先河。

明代命门学说的创新与发展,树立了肾藏象研究的第二个里程碑。从温补学派代表人物薛己注重补益脾肾,尤重于肾,到孙一奎以命门为人身之太极,非水非火,乃肾间动气,为生生不息、造化之机枢。赵献可首创命门为“脏腑之主、十二经之主”,位于两肾之间,“先天之火”即真火,乃人身之至宝;张景岳认为“命门与肾,本同一气”,命门为精血之海、元气之根、水火之宅、五脏六腑之本,命门有火候,命门有生气,命门有门户,命门以阴精为基。温补学派从此推动了肾藏精藏象理论学术发展,提高了“从肾论治”相关疾病的临床疗效。

至现代,从肾本质研究到肾藏精本质研究,树立了肾藏象研究的第三个里程碑。中医学、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团队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系统生物学、干细胞及其微环境等方面,深入研究肾阳虚证的科学内涵、肾虚衰老的生物学基础、“肾-骨-髓-血-脑”一体论以及“从肾论治”相关疾病(如哮喘发病、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输尿管结石嵌顿性肾积水症、无排卵功能性子宫出血、多囊卵巢综合征、下丘脑-垂体功能失调性闭经、撤戒糖皮质激素依赖、不孕不育、骨质疏松症、老年性痴呆和地中海贫血等),并探析其确切疗效的机理和应用规律,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纵观中医药学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历代医家承前启后、继

往开来,形成造福人类的医学宝藏,留给我们新的探索、新的命题、新的目标!

2010年立项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基于‘肾藏精’的藏象理论基础研究”(2010CB530400),以探索中医“肾藏精”理论的实质和基本科学内涵,总结相关疾病从肾论治疗效产生的内在规律为关键科学问题,展开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深入研究。所建立的科学假说是:“肾藏精”主要或部分体现为干细胞及微环境的调和状态,体现为“干细胞、微环境和NEI网络的动态平衡”。

肾藏先天之精,是构成胚胎的原始物质,而胚胎干细胞正是早期胚胎中具备发育为各种组织和器官能力的全能细胞;肾藏后天之精、五脏六腑之精,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与成体干细胞如神经干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神经干细胞、造血干细胞等增殖与分化影响生命全过程相互印证。补肾中药通过动员“肾藏精”的生理功能,调控NEI网络动态平衡,激活和发挥微环境作用,使平时处于沉默休眠状态即“蛰藏”的内源性干细胞被唤醒,增殖与分化为机体需要的各种细胞和组织器官,从而协调与平衡相关脏腑器官功能,取得确切疗效。

今天,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以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为先导的现代生命科学取得了长足进步,干细胞研究成为国际关注的生命科学前沿,干细胞理论的成熟与完善将导致现代医学治疗方法的革命。立足于中医药学的优势和特色,从“肾藏精”本质的科学内涵切入,本研究将会进一步阐明“肾藏精”的科学实质和现代生物学基础,创新和发展中医藏象理论,揭示相关疾病从肾论治临床疗效产生的内在规律和物质基础,以“肾藏精”理论研究为示范,在中医藏象理论研究方法学的创新上取得突破,可以期待肾藏精藏象理论研究一定会有所发现、发明、创新、进步!

本书以“肾藏精”藏象理论的发生学研究为开端,厘清“肾藏精”藏象理论学术源流,探析“肾藏精”藏象理论的思维模式,重点阐发“肾藏精”藏象理论概念体系和基本原理,突出基于“肾藏精”藏象理论的辨证论治规律,简述基于“肾藏精”藏象理论的康复调护与养生保健,以冀从理论研究方面阐明中医“肾藏精”藏象理论的实质。本书草创而成,尚有不足之处,诚请读者赐教。

在此,特别向古代、近代、现代为肾藏精藏象理论研究做出重大贡献的医学家、科学家、哲学家、思想家致以诚挚的敬意和感谢!编委会2014年8月于辽宁沈阳编写说明

本书得到国家“973计划”中医理论基础研究专题“基于‘肾藏精’的藏象理论基础研究项目”资助,是一部关于“肾藏精”藏象理论研究的专著。

本书的编写宗旨是更加深入阐明“肾藏精”藏象理论的本质和科学内涵,为发展与丰富中医肾藏象理论做出贡献。“肾藏精”藏象理论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内容,阐明其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揭示其科学内涵,是中医理论体系创新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从肾论治”对临床重大、疑难及常见慢性疾病的中医药辨证论治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对健康保健、养生康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本书以“肾藏精”藏象理论为重点,系统收集中医药学古代医籍和现代国内外文献,规范中医学相关名词术语,确立符合“肾藏精”理论辨证论治和现代科学认知规律的构成要素,对“肾藏精”藏象理论的发生、学术源流、思维模式等溯本求源,重点阐述“肾藏精”藏象理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证候规律,包括与肾相关的基本概念内涵、解剖形态、生理特性、生理功能,以及藏象内在系统联系等,并简要阐述基于“肾藏精”藏象理论的康复调护和养生保健。

本书第一章“肾藏精”藏象理论的发生学研究,由赵鸿君、鞠诣然、谷峰编写;第二章“肾藏精”藏象理论学术源流,由朱爱松、朱鹏举编写;第三章“肾藏精”藏象理论的思维模式,由吕爱平、杜立英、刘涛、陈士玉编写;第四章“肾藏精”藏象理论概念体系,由郑洪新、师双斌、高璐、郑在根编写;第五章“肾藏精”藏象理论的基本原理,由任路、杨芳、邓洋洋、燕燕、李丹编写;第六章基于“肾藏精”藏象理论的辨证论治规律,由朱辉、戴俭宇编写;第七章基于“肾藏精”藏象理论的康复调护与养生保健,由尚德阳、张冰冰、孙鑫编写。主编对全书进行修改、定稿。

由于作者水平所限,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不吝赐教,以便再版时修改完善。第一章“肾藏精”藏象理论的发生学研究

发生学是探索揭示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产生、发展演化的阶次、形式和规律的方法。发生学把事物理解为不同的发展过程,认为研究对象始终处于不断变化的历史进程中,把研究对象进行动态的考察和分析,有着重和分主次地考察事物不同发展阶段中起主导作用的、具有必然性和关键性的因素,从而深刻准确地把握事物发生发展和运动变化的规律。近年,发生学方法已逐渐被引入中医基础理论领域的研究。运用文献学、训诂学、史学、哲学、逻辑学等方法,对中医理论萌芽时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的产生形成与演化做出准确翔实的诠释说明。这种溯本求源的方法主要用于对中医理论的源头进行考证,辨别和梳理,其最大特色是在全面回顾和重现中医理论初创时期的历史文化背景这一前提下,将研究对象看作一个动态、多维和综合的运动发展过程,多方法、多学科、多角度地加以考察和分析判断。第一节古代汉字与肾藏精藏象理论发生学的关系

古代汉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媒介和载体,意蕴深刻、含容广博、运用精炼是古汉字的主要特色。从上古人类结绳记事到仓颉造字,再到表形表意等构建方式与特征的逐渐出现,汉字经历了长期和错综的演变过程,但表意的性质和丰富的含容性始终不变。

古代汉字是一个巨大的宝库,是中国早期历史与文化的一面镜子,不仅潜藏着丰富古老的文化渊源,也积淀着中医理论创生的许多重要痕迹。从字源学和训诂学角度,针对古文字与中医理论发生学的相关情况做深入研究探索,往往有独到的发现和结论。汉字的这些特点以及创生时的初始含义在被引入中医范畴后,仍然鲜明甚至更加突出。不少演变成为中医藏象术语的古汉字,不仅保留了表征其原始概念的内容,而且在中医体系内不同程度地扩张和发展了其初始概念本来的属性特征,某些最基本的藏象名词术语就是由一些简易朴素的汉字作为最小构成单位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古代汉字是中医藏象理论的重要标志与符号。

为了详细说明古文字在肾藏精藏象理论发生方面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和意义,这里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文字,分析其与肾藏象发生的联系。一、古代汉字与肾藏精理论的发生学“肾(腎)” 《说文·肉部》:“肾,水脏也。从肉,臤声。”肾从坚从肉,从坚的字族(如紧、、贤等)多有牢靠、恒久义,因此,肾的字象隐义蕴含着人体生命的基石(生命活动所依赖的本质存在)、维持生命的过程等意义。也就是说,肾代表着人体中坚实、可靠(生命的依靠)和连续性(其恒久义在人体即是生命的延续——繁殖和生育)的方面。在人体中,坚实的骨为肾所主,也与此有关。

在坚的字族中,贤和肾有许多相似相通处,贤从贝,贝为古代货币,贝之坚硬者当指其币值坚挺(如同黄金本位),贤作为一种保值的货币,具有贵重经久之义。肾也具有贤的种种特性,故隐喻为人体器官中较为尊贵恒久者,具体包括两方面,一方面维系着个体生命,一方面也延续着子息的生命(生殖之源)。此外,肾与贤的关系,从音韵学的角度看,二者有着同源连通性。或许,古人正是以圣贤隐喻肾,来说明肾藏精在维持个体生命和参与生命繁衍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白虎通义》:“肾之为言写也,从窍写也。”《释名》:“肾,引也,肾属水,主引水气灌注诸脉也。”写,泻也,去此注彼也,输而出之也。是说肾排泄尿、精的作用。引,导也,导引水气灌注诸脉,似说肾对水津代谢过程中体内的灌注和调节作用,是全身性的。总之,肾之写(泻),无论对内对外,均是输而出之,去此注彼的生理功能特点。“藏” 古时写作“臧”,后逐渐演化为“藏”“臟”,最后简化为“脏”。其本义是指古代帝王用以珍藏玉玺、宝物或重要文书的仓库,《说文解字》段注:“凡物善者,必隐于内也。”所收藏的珍贵之物自然不可轻易外泄,可见“藏”是储藏珍品之处,含仓房之义,而古代仓房建筑多用草木为料建成,可能汉代由此义而加草字头,《群经音辨》:“藏,藏物之府也。”此外又引申有宝藏之义。后用于医学名词,从肉,古代凡指有关身体解剖结构的含义时,文字多用肉旁,直至最终简化字“脏”的出现。“精” 《说文解字》:“择也。从米,青声。”陆德明《释文》:“司马云:简米曰精。”“精”最初是指经过细致挑选的上等细米,即谷物之精华,这个含义后来很自然地被引申为精华、精粹。又指精密,精气。《易·系辞》:“精气为物。”疏:“阴阳精灵之气,氤氲积聚而为万物也。”《老子》:“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可通“晴”,爽朗、清明。《前汉书·京房传》:“阴雾不精。”注:“精,谓日光清明也。”《黄帝内经》是标志中医基础理论形成的经典著作,精的基本字义尚存,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故天有精,地有形。”《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天明则日月不明,邪害空窍,阳气者闭塞,地气者冒明,云雾不精,则上应白露不下。”更多是针对人体而言,专指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其基本含义包括六个方面:①先天之精,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如《灵枢·本神》:“生之来,谓之精。”《灵枢·决气》:“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灵枢·经脉》:“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②生殖之精,包括男性、女性具有繁衍后代功能之精。如《灵枢·本神》:“两精相搏谓之神。”《素问·上古天真论》:“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③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如《素问·金匮真言论》:“夫精者,身之本也。”④水谷之精微。《素问·经脉别论》:“食入于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⑤脏腑之精。《素问·上古天真论》的“肾者……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⑥阴血、精血。《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精不足者,补之以味。”“象” 本指兽类名称,也含有从占筮而来的一种抽象概念。筮的依据是《易经》,《易经》之学通过一系列符号和数字来表示和归纳宇宙万物的运动变化,并运用它们根据易理法则来推演测度天地人事的来龙去脉和发展状况,《左传·僖公十五年》:“龟,象也。筮,数也。”这时的“象”指的是通过数字卦形等符号表达的某种意义或征兆。又如《易传·系辞上》:“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圣人设卦观象……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忧虞之象也。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刚柔者,昼夜之象也。”《易传·系辞下》:“见乃谓之象。”所以“象”字不仅有形象的意思,又有表象、现象、征象之义。“藏象”一词,在《黄帝内经》中凡二见,即《素问·六节藏象论》篇名及该篇中“藏象何如”之句。二字相关成句者,见于《素问·经脉别论》中的“太阳藏何象”“阳明藏何象”“少阳藏何象”等句。从发生学的角度可知,藏象学说其独特的方法论内容——以象测藏,实际上是中国古代哲学“藏”“象”范畴在医学科学领域的移植应用。在中国古代哲学“藏”“象”范畴中,“藏”谓隐微不见,“象”指外在之现象,为“藏”之显现。可见“象”字指的是藏于体内的脏腑表露于外的种种生理病理现象、表象和征象,是针对“藏”而言的。“蛰” 指自然界的虫类等动物过冬隐藏不出,见于刘安《淮南子·主术训》:“昆虫未出,不得以火烧田。”《庄子·天运》:“蛰虫始作。”《说文解字》:“蛰,藏也……凡虫之伏为蛰。”寓潜藏、封藏、闭藏之义。《易传·系辞下》:“龙蛇之蛰,以存身也。”可见“蛰”是虫兽潜伏深藏赖以存身的一种行为,《素问·六节藏象论》:“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通于冬气。”意谓肾脏具潜藏、封藏、闭藏之生理特性。一个“蛰”字,将肾的主要特征概括得生动而精练。“作”“强” “作”本为会意字,由“亻”和“乍”两部组成,从字源学角度讲,“乍”字的构形和本义尚无定论,有人认为,在甲骨文和金文中,“乍”像做衣之形。可能由于这一点使“作”字有了诸多引申义项。《说文解字》:“作,起也。”又云:“起,能立也。”《礼记·少仪》:“客作而辞。”《论语·先进》:“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都是站起和起身的意思。《老子·第六十三章》:“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王充《论衡·佚文》:“周秦之际,诸子并作。”其中的“作”字已有开始、兴起之义,更明显的如《孟子·告子下》的“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和《左传·庄公十年》“一鼓作气”,显然是振作奋起之义。后又引申有劳作建造和撰写创作之义,如《周礼·考工记·总序》:“作车以行陆,作舟以行水。”司马迁《史记·贾生屈原列传》:“屈原作《离骚》,盖自怨生也。”此外,在《论语·子路》“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和《尚书·舜典》“汝作司徒”中的“作”字,又含有充当、担任的意味。

古时“强”与“強”为异体字,从虫从弘,《说文解字》:“強,蚚也。”蚚乃虫名。后用此字代“彊”,表有力。最初只用来表示弓有力,如《战国策·韩策》:“天下之强弓劲弩皆自韩出。”后泛指强壮有力,《荀子·劝学》:“蚓无爪牙之力,筋骨之强。”《韩非子·有度》:“国无常强,无常弱。”此处“强”又引申为增强,《荀子·天论》:“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伎”“巧” “伎”的本义并非技巧技能,《说文解字》:“伎,与也。”段玉裁注:“舁部曰:‘伎者,党与也。’此伎之本义也。”即伙伴、同伴。不过此义应用并不十分广泛,比较普及的应用情形是通“技”,才技和技能的“技”。《荀子·王制》:“案谨募选阅材伎之士。”另如《老子·第五十七章》:“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说文解字》:“巧,技也。”段玉裁注:“手部曰:技,巧也。”有技艺和灵敏之义。《周礼·考工记序》:“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韩非子·难势》:“车马非异也,或至乎千里,或为人笑,则巧拙相去远矣。”“作”“强”“伎”“巧”四字表面上似与肾藏象无关,但“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之句在《黄帝内经》中凡二见,分别出自《素问·灵兰秘典论》和《素问·刺法论》,其中颇有深意。后世医家诠释之时多将其理解为生殖功能与行为,如王冰注:“在女则当伎巧,在男则正曰作强。”后世从此说之医家甚多。此外亦有解释为肾主骨生髓之功能者,骨骼主运动,髓由肾精所生,精足则神亦健旺,故善思多巧,唐容川在《医经精义》中即做是解。“伎巧”一词在这里显然亦可作此两种解释,因为无论是思考还是运动(包括生殖方面)都可以划归到“伎”“巧”二字的含义中去。这是医理方面与此四字的关系。

至于把“作强”与“官”字结合起来考察,据《素问·灵兰秘典论》中论述十二官的语境和句式来看,似乎作强之官当为官职名称,但有学者考察认为十二官中有半数并非真实官名,包括作强之官。“强”字在此处包含了肾的体力活动、脑力活动、能力以及生殖行为和功能,“作”字本义虽简,但扩展的引申义较广,归纳起来有劳作(包括脑力和体力方面)、起始振作、充任职务角色等含义,这三种含义在“作强”一词中解释肾的功能方面,都有一定体现。故“作强之官”当理解为运用“社会官制模式”类比说理的结果。四字之运用恰当准确又言简意赅,可以说,“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是对肾的脑力活动、体力活动、生殖活动及能力的总的精练概括。二、古代汉字与膀胱之腑的发生学“腑” 原作“府”,因其与人体有关,加以“肉”部。腑字本意相近于脏,也是指古代社会的一种仓储设施或机构,用于储藏经管税收财物等,但所藏之物分为六类,由六个不同部门分管。《说文解字》:“府,文书藏也。”《尚书·大禹谟》:“六府三事允治,万事永赖。”《玉篇·广部》:“府,聚也,藏货也。”孔颖达注:“府者,藏货之处。”其解释都与“脏”字本义颇为相似。“六府”一词,较早可见于《礼记·曲礼下》:“天子之六府,曰司土、司木、司水、司草、司器、司货,典司六职。”注:“府,主藏六物之税者。”《周礼·天官·宰天》:“五曰府,掌官契以治藏。”所藏纳的六类货物称为“六材”,即木、火、土、金、水、谷,是人们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六种必需品,并且有规律地不断消耗和蓄积储存,处于反复不停进出的状态。近来考古和文物的发掘研究有确凿的证据表明,早在夏朝就已经有完备的贡赋制度及机构,夏周等朝代建制均设此主管六材的六种部门,即六府,以维持攸关民生的六大类财物运转正常,从而保证国家安泰平稳。后成为专指人体结构的医学名词。《左传·文公七年》:“水、火、金、木、土、谷,谓之六府。”并注:“六者,人之府藏也。”尽管“腑”“臟”二字出现较早,如《史记·惠景闲侯者年表》:“诸侯弟子若肺腑。”《抱朴子·至理》:“破积聚于腑脏。”但较古的医书,却多使用“府”“藏”。而加上肉旁的“腑”“臟”二字,有学者认为“腑”“臟”出现在唐宋时期,直至明清期间,方为医书广泛采用。“藏”与“府”二字古义相通,均具“蓄也”(《康熙字典》)、“隐也”(《正字通》)、“匿也”(《说文新附》)之义,即隐约不见之义,符合脏腑隐藏体内的特征。而且藏与府都有藏物蓄积之意,人体脏腑也同样具备类似的生理特性。如《素问·五脏别论》所言:“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可见脏之储藏精气的特性更类似于“藏”字本义,因为藏(臧)是帝王珍藏、宝玺、书册的只进不出的库房。而六腑的功能是不断接纳饮食物进出更替,保持流通顺畅,以通为用,非常接近“府”的职能特点。《太平御览·卷三六三》引《韩诗外传》云:“何谓六腑?咽喉,量入之腑;胃者,五谷之腑;大肠,转输之腑;小肠,受盛之腑;胆,积精之腑;膀胱,精液之腑也。”显然古人对脏腑的命名是借助和类比了古代仓储机构和制度。

此外,关于五脏六腑的五、六之数的由来,应该是受了古代天文象数和天人合一的观念影响。《国语·周语下》:“天六地五,数之常也。”天人相应是当时颇为流行和主导的自然科学观念以及哲学思维模式。据此得出脏腑之数和天体象数存在某种对应关系。其推断根据如《白虎通义·五行》:“人有五脏六腑,何法?法五行六合也。”《汉书·律历表》:“传曰天六地五,数之常也,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夫五六者,天地之中合……十一而天地之道毕。”这种数目上的对应关系不应看作巧合,而是体现着人体是天地万物之缩影的思想模型。“藏”“府”二字不仅暗含着五脏六腑的生理特性,也体现了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诸多内容。“膀胱” 膀胱属联绵词,但若从单字分析,仍能发掘两字的组合有特定内涵。“膀”字,音符从旁,《说文解字》:“旁,溥也。”“溥”字有广大、普遍之意,《诗经·大雅·公刘》:“适彼百泉,瞻彼溥原。”《诗经·小雅·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有人认为“旁”是“滂”的初文,本义是暴风雨,引申为大,《广雅·释诂一》:“旁,大也。”可见“膀”字蕴涵着体内大水聚集地的隐义。“胱”字从光,光也有大义。中医称膀胱为净府、水府,乃是因为膀胱为尿液暂时贮藏之地。

膀胱,又称“脬”,《释名》:“脬,鞄也,空虚之言也,主以虚承水液也,或曰膀胱,言其体短而横广也。”《素问·灵兰秘典论》:“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即膀胱聚水之功能的表述。另据《白虎通义》:“膀胱者,肾之府也,肾者主写,膀胱常能有热,故先决难也。”“决”是指除去壅塞,导水令行也,膀胱乃盛尿之处,尿液充满到一定程度,即产生尿意而需决难也。是就膀胱之形态功能而言的。

膀胱五行属水,又属太阳经,故有“太阳寒水”之称。膀为寒水,胱为太阳,膀胱也体现着水火的交融,即为寒水的贮藏之处,又为太阳之火的气化之所。“州”“都” “州”在甲骨文中是象形字,像河流弯曲之状,类似川字,中间的小圆圈表示一小块陆地。在篆文中,又变为两个川字上下相叠而成,交叉处形成三个小圆圈,显然指水中的陆地。随着字形的发展,上下二川字变为一川,用小点代替圆圈,演变成后来的“州”字。“州”本与“洲”通。《说文解字》云:“水中可居者曰洲……本作州,后人加水以别州县字。”《诗经·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州。”后又指古代的地理行政区划,类似县郡,但大小有别。“都”字是形声字,邑(后演化为阝部)为形,者为声。本义指大城市。《左传·庄公八年》:“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荀子·富国》:“田畴秽,都邑露。”后也指国都,《尚书·说命中》:“明王奉若天道,建邦设都。”“州”“都”二字合用成句,见于《素问·灵兰秘典论》:“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张介宾解释云:“膀胱……是同都会之地。”但都会与津液何干?当为谬误。《尔雅·释水》云“水中可居曰洲,水洲曰渚。”都通渚,洲渚并为蓄水之处,故“州都”即“洲渚”应解释为水液聚集的地方,与“津液藏焉”相对应,加上“气化则能出矣”,不难理解,此句是对膀胱贮尿排尿生理功能以社会官制模式作比喻式的描述,只是此处的州都不应看作其他文句一样的官制名称,而是汇聚水液的地方。

通过分析训释上述与肾藏象理论密切相关的古代文字,透过表象不断探寻文字隐藏的蕴意,探析藏象理论的深刻内涵。第二节古代哲学与肾藏精藏象理论发生学的关系“肾藏精”藏象理论渊源于中国古代哲学,精气学说与水地说、阴阳五行学说对“肾藏精”藏象理论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一、水地说与精气学说(一)水地说的起源及其沿革

水地说是先民对万物生成本原的最朴素的认识。古人在观察自然界万物的发生与成长过程中,联想到自然界的万物由水中或土地中产生,并依靠水与土地的滋养、培育而成长与变化,因而把水与土地并列而视为自然界万物的生成本原。出于《管子·水地》:“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菀也”“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流通者也……集于草木,根得其度,华得其数,实得其量。鸟兽得之,形体肥大,羽毛丰茂,文理明著。万物莫不尽其机,反其常者,水之内度适也。”水是万物生存的必要条件,植物、动物等皆得水而生,人也不例外。人类自身的繁衍,是男女生殖之精相结合而成的,也可说成是水凝聚而成的。如《管子·水地》说:“人,水也。男女精气合而水流形。”《尚书·洪范》提出水、火、木、金、土五种最基本的物质是构成世界不可缺少的元素,而水居五类物质元素之首:“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这与更早的《河图》《洛书》中关于水、火、木、金、土的生成数有关。如《易·系辞上》:“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郑玄注“天一生水,地六成之”,水的生数为一,成数为六,则阳得阴配,水得其成。《老子·第八章》盛赞扬水之德:“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水避高趋下,处在下游,滋养万物,所以成为百谷王;处于深潭之中,表面清澈而平静,但却深不可测;水曰润下,洗涤污浊,造福万物而不求回报;世界上最柔之物莫过于水,却能穿透最为坚硬的东西,这就是水之“柔德”所在。

古代思想家大多重视水,《淮南子·原道训》中有一段关于水的精彩论述:“天下之物莫柔弱于水,然而大不可极,深不可测,修极于无穷,远沦于天涯。息耗减益,通于不訾。上天则为雨露,下地则为润泽。万物弗得不生,百事不得不成。大包群生而无好憎,泽及蚑蛲而不求报,富赡天下而不既,德施百姓而不费。行而不可得穷极也,微而不可得把握也。击之无创,刺之不伤,斩之不断,焚之不燃。淖溺流遁,错缪相纷,而不可靡散。利贯金石,强济天下。动溶无形之域,而翱翔忽区之上,邅回川谷之间,而滔腾大荒之野。有余不足,与天地取与,授万物而无所前后,是故无所私而无所公,靡滥振荡,与天地鸿洞。无所左而无所右,蟠委错,与万物始终,是谓至德。”水充盈于天地之间,“与天地取与”“与天地鸿洞”“与万物始终”,为万物生长的必需物质和必要条件。

近代关于生命的论述,有一种观点倾向于海洋生成说和水生成说。英国科学家认为人类祖先起源于大海。一系列的海底温泉研究表明,单细胞所必需的原生介质应是一定的液体,地球上的液态地质系统总共只有海洋系统和地热系统。地热系统主要由水组成,而温泉从地球深处通过裂缝或孔隙流出地表。地热介质参数变化非常大,有关单细胞正是在地热介质中出现的。科学家最近在海底地热派出水口处发现存在各种极不同的生物群落,这些生物群落的母体是具有极原始结构的嗜热细菌,这在某种程度上证实了生命起源于地热这一说法。甚至,雅典奥运会开幕式“生命之章”,出现水中一个怀孕妇女的形象,水幕上出现DNA双螺旋结构的图形,蕴含了生命起源于海洋,人类来自水中的事实。

水是一种重要的化合物质,在宇宙间广泛地存在,绝不是地球上特有的物质,但却为地球大量拥有,故地球又有“水球”之称。水和生命的关系是众所周知的,水是良好的溶剂,水是生物体新陈代谢的最佳介质,水是生命所需要的第一物质。即使是单细胞生物也离不开水。天体演化、物质结构和生命起源是当代自然科学的三大基础理论问题,水在这三个方面都有参与。难怪天文学家、太空学家们如此关注火星、金星、木卫二和土卫六等行星上是否有水,或者混合在其中的冰冻或结晶状态的水物质。今年3月,来自各地的行星学家聚集在位于休斯敦的美国航空航天局约翰逊航天中心,讨论关于太阳系中的岩石状(和冰状)物体问题。由火星轨道探测器发回的照片有可能向我们暗示,在不久以前,曾经有水从火星岩石的表面流出来。由此,火星上存在着生命的希望——至少在普通人的想象中大大增加了。地外之水的发现,预示着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将要产生重大突破和认识史上的飞跃。(二)精气学说的起源及其沿革

我们在水地说的基础上,引申出“精”的概念,嬗变为精为万物之源。自然界的水即天地之精,是万物赖以生长发育之根源。

精气学说研究精气的内涵及其运动变化规律,阐释宇宙万物的构成本源及其发展变化的古代哲学思想。古代哲学中的精气学说是中医学“精”学说产生的土壤。对中医学“精”的理论形成有重要的影响;同时,中医学“精”的理论对古代哲学“精”概念的产生也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中国古代哲学中的精气学说认为,精,又称精气,是充塞宇宙之中的无形(指肉眼看不见形质)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

精的哲学概念,起源于道家和宋尹学派。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即李耳,字聃(约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著有五千言的《老子》(又名《道德经》),将道与精联系起来,认为精是“道”的内核。如《老子·第二十一章》:“道之为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宋钘(约公元前370年—公元前291年)、尹文(约公元前360年—公元前280年),为稷下学宫宋尹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人认为《管子》中的《心术》上、下与《白心》《内业》四篇为宋尹遗著,宋尹著书乃托名管子(即管仲,约公元前725年—公元前645年,为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春秋时期曾任齐国上卿,即丞相)。《管子·内业》说:“精也者,气之精者也。”“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管子·心术下》说:“一气能变曰精。”

其后,《易传》《吕氏春秋》《淮南子》等著作均对精气学说进行发挥,从而使精气学说的研究引向深入。如《易传·系辞上》:“精气为物。”《易传·系辞下》说:“男女媾精,万物化生。”《吕氏春秋》亦称《吕览》,为秦国丞相吕不韦集合门客们共同编撰的杂家名著,注重博采众家学说,以儒、道思想为主,并融合进墨、法、兵、农、纵横、阴阳家等各家思想。是书将“精气”学说加以发扬,明确精为物质之本原,其运动变化构成世界万物。如《吕氏春秋·尽数》:“精气之集也,必有入也。集于羽鸟,与为飞扬;集于走兽,与为流行;集于珠玉,与为精朗;集于树木,与为茂长;集于圣人,与为夐明。精气之来也,因轻而扬之,因走而行之,因美而良之,因长而养之,因智而明之。流水不腐,户枢不蝼,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并且,物质运动变化是一个循环反复的过程,谓之“圜道”,皆精气上下之所成。如《吕氏春秋·圜道》:“天道圜,地道方。圣王法之,所以立上下。何以说天道之圜也?精气一上一下,圜周复杂,无所稽留,故曰天道圜。何以说地道之方也?万物殊类殊形,皆有分职,不能相为,故曰地道方。主执圜,臣处方,方圜不易,其国乃昌。日夜一周,圜道也。月躔二十八宿,轸与角属,圜道也。精行四时,一上一下,各与遇,圜道也……”《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为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撰写,以道家为主,糅合阴阳家、墨家、法家和儒家思想。是书把精分为精气与烦(繁)气两类,如《淮南子·精神训》:“烦气为虫,精气为人。”人类禀受精气而生,动物类禀受杂乱的烦气而成,故人与动物不仅形体有异,而且人的精神、情感、智慧也为动物所不及。

精气学说研究的发展过程中,在两汉时被“元气学说”所同化,嬗变为“元气一元论”。因而,可以认为,精气学说是“元气一元论”的早期阶段。(三)中医学之精水合一学说

中医学引入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基于对生命起源的认识,将精、水合成统一整体进行论述,是肾藏象理论建构的哲学基础。

1.中医学的精水合一学说源于古代哲学

从水地说及精气学说的哲学思想出发,精属五行之水,水性润下而闭藏,故《素问·上古天真论》认为:“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水为万物之源,故人体生命来源于精。《灵枢·决气》说:“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灵枢·经脉》说:“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这里所谓的“精”,主要指先天之精。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与生俱来,乃构成人体胚胎生命的基本物质。肾藏精,主于先天,故“肾为先天之本”。赵献可《医贯·黄帝内经十二官论》说:“五脏之真,唯肾为根。”又在《五行论》篇中引希夷先生《阴阳消息论》曰:“坎以一阳陷于二阴,水气潜行地中,为万物受命根本。”明代医家将肾与命门的关系阐述得极为明确。命门者,生命之门,其气与肾通。故张景岳《景岳全书·命门余义》说:“命门有生气,即乾元不息之几也,无生则息矣……如脏腑有生气,颜色有生气,声音有生气,脉息有生气,七窍有生气,四肢有生气,二便有生气。”并认为“命门为元气之根,为水火之宅。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据此,古代哲学中“水为生命之源”的观点,在中医学中关于“精者,身之本”“肾为先天之本”“命门者,诸神精之所舍,原气之所系,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等论述,对人体生命根本的认识得到了具体的诠释。

与精水合一说密切相关的另外一个命题是肾主水。精水合一说在当时只是一家之言,虽然对中医的影响不如精气理论,但它的介入几乎直接促使了肾藏象某些理论的确立。

在马王堆出土的早期医书中,对于精的论述并未与肾结合起来。肾藏象的形成首先是基于初步的解剖和生理病理观察,精液溢泻与尿液排泄共同通道这一事实是“藏精”与“主水”皆归于肾的前提。这种观念现在看来有牵强之虞,在当时却是一种普遍的思维方式。然而,“水地说”的出现,哲学精气学说的形成,对中医精气学说的形成也起到了重要的启迪作用。精为生命的本原,精在水中,水中有精,水为生命之源,生殖之精又以液态的形式表现,因此,精即是水,精、水在生命起源方面得到了统一,为主水、藏精皆是肾的生理功能奠定了理论基础。主水和藏精将“水为生命之源”与“精为生命本原”很好地在肾结合,五行学说又赋予肾“主蛰,封藏之本”的内涵,这样肾藏精与主水这两种重要生理功能在传统哲学思想的撮合下得到协调统一。

2.中医学精水合一学说有别于古代哲学

毋庸置疑,中国古代哲学的水地说及精气学说对中医学产生重大影响,然而,随着中医学通过对整个生殖繁衍过程的观察、体验与研究,在生殖之精的来源、生成、贮藏、施泄等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从而有别于水地说及精气学说的哲学思维,形成中医学特有的对生命科学的认识。

古代医学家通过对人体自身的生殖繁衍与代谢过程的观察与思考,逐渐认识了精的来源、作用,建立了中医学的“精”学说。(1)生殖之精 生殖之精,即男精、女血,是繁衍生命的精微物质,基本脱离了古代哲学范畴。中医学认为,男精、女血皆为液体,如《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二七,天癸至,月事以时下”;男子“二八,天癸至,精气溢泻”。由于受科学技术的限制,古人尚不知道卵子即卵细胞,但可以从月事(又称月水)的周期性来潮,推测与生殖之精有关。男子的精气即精液,为生殖之精。“阴阳合而能有子”,即男女生殖之精相结合,则产生一个新的生命个体,这是古人对精的最原始最直观的认识。《灵枢·天年》认为,人之始生,“以母为基,以父为楯”。认识随着观察逐渐深化。(2)天癸 天癸的名称,显然保留哲学思维的痕迹,见于《类经·藏象类·有子无子女尽七七男尽八八》:“天癸者,言天一之阴气耳,气化为水,因名天癸”。但其实质仍然是指促进并维持生殖功能的精微物质。

例如,以天癸为精(血)说,《女科折衷纂要·调经门》:“天癸在男子为精虫,在女子为卵子。”《保命歌括》:“在男子为精,在女子则为血,皆曰天癸。”

以天癸为气(精气)说:《黄帝内经太素·卷二·摄生·寿限》:“天癸,精气也。”《医宗金鉴·嗣育门》也有相类论述:“天癸,乃父母所赋,先天生身之真气也。”《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先天天癸,谓肾间之动气。”即天癸源自父精母血是先天之精,其后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水谷清气等精微物质滋养,作为生命之本(元气)藏于肾中,即为肾间动气等。(四)中医学“肾藏精”的哲学思维与生命科学概念《黄帝内经》多处论述肾与精的关系最为密切。古人先是通过生理现象的观察,如“男子二八……精气溢泻,阴阳和,故有子”的因果关系,以及前阴为男子的溺与精之共同出口等,得出了肾藏生殖之精的结论;又通过观察生殖之精与生长发育同步盛衰的规律,得出肾藏五脏六腑之精的结论。

1.“肾藏精”的哲学渊源

如上所述,在古代哲学理论中,水地说与精气学说一脉相承。精与水同属阴,精与水皆具濡润、凝聚、潜藏的特性;精与水同为万物本原。据先秦的“水地说”,水是万物之本原,精聚而为水,《管子·水地》:“人,水也。男女精气合,而水流形。”精即是水,精水合一,精、水在生命起源方面得到统一,而精气学说认为精为万物构成的要素,精水合一,这为主水、藏精皆是肾的重要生理功能奠定了理论基础。

肾五行属水,有闭藏之性。根据五行理论,五行之水的特性为滋润、寒凉、趋下、闭藏等特性,《尚书·洪范》“水曰润下”,水应四时为冬,应五方为北,《管子·四时》:“北方曰月,其时为冬,其气曰寒,寒生水与血。”中医将五行与五脏相对,肾五行属水,肾有着水的特性,通于冬气。水性寒凉,闭藏,冬季寒冷,百虫蛰伏。尽管肾属水的最终确立要经过人体生理、病理现象及与自然界关系的反复观察和比较,但最初对“肾主水”的解剖认识却是肾与水相连的起点,并在这种归属中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因此,肾有着封藏之性,人体之精气聚藏于此。

2.“肾藏精”的医学概念

肾藏精是指贮藏精气和调控精气的功能。

肾贮藏精气,以藏为主,包括先天之精、后天水谷之精、五脏六腑之精和生殖之精。此类精气,宜封藏、闭藏、蛰藏体内,不宜妄泻,为人体生命本原和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须精微物质。

肾调控精气,藏中有泻。肾将所藏之精提供机体脏腑、形体、官窍,以发挥滋养濡润作用;同时,化生血液,流溢冲任,充养体表;并在人体发育至一定阶段溢泻生殖之精。

根据机体内外环境应急状态,肾藏精“起亟”而满足机体需要,其应变调节功能表现于对人体内外的调节作用。对外,精为身之本,可调节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对内,各脏腑之间精气充足,则脏腑之间互相协调,维持人体的阴阳平衡。

从医学专著来说,马王堆汉墓帛书《胎产方》论述人体胚胎发育过程,认为“四月而水授之,乃始成血”,以下依次火、金、木、土、石(谷),“十月气陈”而婴儿出生,也反映了生命始于水的观点。《素问·解精微论》云“水宗者,积水也,积水者,至阴也,至阴者,肾之精也”,直接把水与同属至阴之肾精联系起来。

后世医家对此多有阐明,如《类经·藏象类》曰:“所谓精者,天之一,地之六也。天以一生水,地以六成之,而为五行之最先。故万物初生,其来皆水。如果核未实犹水也,胎卵未成犹水也,即凡人之有生,以及昆虫草木,无不皆然。”明·章潢《图书编·养肾法言》明确指出:“肾在诸藏为最下,属水藏精。盖天一生水,乃人生身之本,立命之根。”二、阴阳五行学说(一)阴阳学说的起源与沿革

阴阳学说的演变,曾经历了相当长的过程。阴阳概念在远古时代已经萌发,晴天有太阳,就称之为阳日,阴天没有太阳,就称之为不阳日;昼见阳光,夜不见阳光,就产生了昼阳夜阴的观念;山之南日照长,作物繁盛;山之北日照短,作物就不那么茂盛,即产生了南阳北阴的观念;夏日炎热,冬日寒冷,于是又产生了夏阳冬阴的观念。最早记载“阴阳”观念的是《周易》。《周易》大约成书于西周前期,由六十四卦符号系统与六十四卦文字系统(包括六十四条卦辞、三百八十六条爻辞)组成,最基本的符号是“爻”。爻只有“—”“- -”两种。虽然《周易》没有直接称它为“阳爻”“阴爻”,但“—”“- -”反映出上古先哲的阴阳观念(图1-1)。在卦爻辞文字中,也有大量的表示阴阳对立的词语,如乾坤、泰否、剥复、损益、既济、未济等卦名,还有吉凶、上下、大小、往来等爻卦辞词语。可见,阴阳观念在殷周时期已经相当成熟。图1-1 文王八卦图图1-2 河图

被称为“无字天书”的《河图》(图1-2)《洛书》中也包含了阴阳的思想。白圈为奇数,为天,为阳;黑点为偶数,为地,为阴。天数与地数的数字配合皆为阴阳之数相合而成,总数为五十五,乃天地之数。奇数得阴而生,偶数得阳而长。说明天地之道孤阳不生,独阴不长,必须阴阳相合,互根互用。

具有哲学意义的阴阳概念出现在《国语》《左传》中。据《国语·周语上》记载,阴阳概念的出现在西周末年。如周文王弟弟虢叔的后代虢文公,就开始以阴阳二气解释土地解冻、春雷震动的原因:“阳气俱增,土膏其动”“阴阳分布,震雷出滞。”虢文公认为土地解冻是阳气上升,春雷震动是由于阴阳二气处于“分布”的状态。周幽王二年,太使伯阳父,以阴阳二气解释地震,进而认为朝期将亡,“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今三川实震,是阳失其所而镇阴也。阳失而在阴,川源必塞;源塞,国必亡”(《国语·周语上》)。这里的“阴阳”属天文学概念,指出地震是由于阴气压迫阳气所致。春秋时期越国大夫范蠡在《越语·越兴师伐吴而弗于战》中说“阳至而阴,阴至而阳”“后则用阴,先则用阳”,将阴阳观念用于兵法,这也是自西周以来对阴阳观念的发展和总结。到了战国时期,道家创始人老子进一步发展了春秋时期阴阳说,以阴阳为哲学范畴,解释天地万物的性质,提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思想。战国中后期,齐国稷下学者邹衍,以阴阳观念为核心,创立了阴阳五行学派,“深变五行消息,而作怪迂之变”(司马迁语)。

将“阴阳”思想更加系统化、理论化,并推向空前水平的是《易传》。《易传》将阴阳提升到哲学本体论层面,第一次将“—”读作阳爻,“- -”读作阴爻,并明确提出“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命题,从观物取象、万物交感、发展变化、普遍联系、道器观念等多角度多方面地解析《周易》哲学思想。如《易传·系辞》“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解析了《周易》以阴阳对立为基石,以变易为核心的基本思想。

到了汉代,经学大师董仲舒吸纳阴阳五行说建立新的思想体系,形成了经学的阴阳五行化。班固《汉书·五行志》曰:“……汉兴,承秦灭学之后,景、武之世,董仲舒治《公羊》《春秋》,始推阴阳,为儒者宗。”董仲舒以阴阳五行观照、阐释六经尤其是《春秋》,为统治者树立政治信仰,成为一代经学的宗师。董仲舒“始推阴阳”的学术开拓,被称为经学的“神学化”,具有阴阳五行特征的汉代经学亦被称为“神学经学”。(二)五行学说的起源与沿革

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元素,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要内容,五行学说肇始于夏商之际,完善于春秋战国,影响持续至当今社会。但在其发展过程中,却广泛地渗透到中国社会制度,思想文化、自然科学与语言文字各个领域。

五行起源于殷商时代,当时出现了“四方”或“五方”观念,甲骨文中有“四方”和“四方风”的记载,从中央看四方乃是殷人的方位观。殷商大墓和明堂中有大量的表示五方图案的构造。进而,又有“五材”之说,如《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天生五材,民并用之,缺一不可。”“金、木、水、火、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五种基本物质。由“五方”“五材”逐渐发展成为“五行”学说。

最早记载五行哲学概念的著作是《尚书》。《尚书》有两篇文献提到“五行”一词,一篇是《夏书·甘誓》:“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此处只提及“五行”一词,没有具体的内容。另一篇是《周书·洪范》,首次将五行称为水火木金土,并概况其特性是:“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墙。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墙作甘。”“五行”的哲学观念在《洪范》中也有所阐释。箕子在提到治国大法“洪范九畴”时就阐释五行规律:“我闻在昔,鲧湮洪水,汩陈其五行……鲧则殛死,禹乃嗣兴,天乃锡禹洪范九畴。”鲧由于用堵塞的方法治理洪水,违背了五行的规律,遭到天谴,而禹则按照五行的规律行事,一切都治理得井然有序。因此,五行作为宇宙构成和万物普遍遵循的规律性认识,赋予贯穿“九畴”的总纲的地位。这里的“五行”已经脱离了通常人们所认为的五种具体的物质,而是从许多物象中进行抽象提炼而得的本体认识和意象属性,并具有了规律性的意义。

尽管“五行”之间的排列顺序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并未像后世那样的合理而严谨,但是,其所体现的五种属性以及与五味的比类联系已经使它初步具有体系的雏形,它所揭示的构成大自然的五种最基本元素本身所具有的物质属性对于人类社会的一切行为取向都有着严格的规定性,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五行的顺序到了《管子·五行》才开始变化,形成了木火土金水的顺序,并和天干相配。“日至,睹甲子木行御”“睹丙子火行御”“睹戊子土行御”“睹庚子金行御”“睹壬子水行御”。即甲木、丙火、戊土、庚金、壬水。

战国时期以邹衍为代表的阴阳五行家将“五德终始”说引入五行体系,用阴阳消长的道理来说明五行的运动变化,形成了五行相生学说和五行相胜学说,构成阴阳五行说。

汉代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五行之义》中曰:“天有五行:一曰木,二曰火,三曰土,四曰金,五曰水。木,五行之始也;水,五行之终也;土,五行之中也。此天次之序也。”五行已经明显上升为一种表示普遍联系的哲学概念。

董仲舒将阴阳五行和气联系起来,《春秋繁露·五行相生》曰:“天地之气,合而为一,分为阴阳,判为风时,列为五行。”宋代理学家朱熹从气、阴阳五行一体论的角度论述阴阳五行与气的关系。“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阴阳,气也,生此五行之质”“阴阳是气,五行是质。有这质,所以做得物事出来……不是阴阳外别有五行”(《朱子语类》)。宋代理学家周敦颐《太极图说》:“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董仲舒、朱熹、周敦颐所构建的是“气-阴阳-五行-万物”的宇宙生成模式。

西汉时期,五行学说进一步成熟并盛极一时,并被广泛应用于中医学、政治、天文、音乐等方面。(三)中医学的阴阳五行学说

中医阴阳五行学说受到中国哲学思想的影响,主要保留在《黄帝内经》中。《黄帝内经》将哲学的阴阳五行思想运用到中医的诊断、治疗、预防等各个方面,形成了具有中医学发展规律和特点的阴阳五行学说,是肾藏象学说发生、发展、变化的理论基础。

1.中医阴阳五行学说源于古代哲学

从阴阳五行的哲学思想出发,中医阴阳五行学说包含了阴阳五行学说的共性和特性。

中医阴阳学说主张:其一,阴阳存在的普遍性,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素问·宝命全形论》曰:“人生有形,不离阴阳。”其二,阴阳对立统一性,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始也。”“阳胜阴病,阴胜则阳病。”中医学将阴阳对立统一的关系运用到疾病的治疗中,“寒者热之”“热者寒之”“阳病治阴,阴病治阳”等正是这一规律指导下确定的治疗大法。其三,阴阳消长的量变过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阐释阴或阳的偏盛(长),则相对一方则导致偏衰(消)。《素问·生气通天论》:“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阳不胜其阴,则五脏气争,九窍不通。”阐释阴或阳的偏衰(消),则相对一方则导致偏盛(长)。其四,阴阳转化的质变过程,如《黄帝内经》“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等表述,“重”“极”就是事物内部阴阳相互转化的内在因素和必要条件。

中医五行学说最重要的体现,是以五行的特性来分析归纳人体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等组织器官和精神情志等各种机能活动,构建以五脏为中心的生理病理系统,进而与自然环境相联系,建立天人一体的五脏系统。同时,以五行的两种结构模式分析五脏之间的生理病理联系,指导疾病的诊断和防治。中医学重视五行之间的生克制化关系,五行学说以“五”为基数来解释事物之间的生克制化关系规律,帮助人们认识事物之间的广泛联系,尤其是在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理论建立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素问·五运行大论》曰:“气有余,则制己所盛,而侮其所不盛,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五行生克制化关系,即五行之间生中有克,克中有生,才能维持事物间的平衡协调,促进稳定有序的变化与发展。故明·张介宾《类经图翼·运气上》说:“盖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五行生克制化平衡,在自然界则为生态平衡,在人体则为生理平衡。

2.中医阴阳五行学说有别于古代哲学

阴阳五行学说从古代哲学渗透并融入到中医学,不仅应用阴阳五行学说阐释了脏腑经络、四肢百骸之间的广泛复杂的生理病理联系,而且更进一步应用阴阳五行学说把人的生命同宇宙及自然界联系到一起。

阴阳五行学说与人体的生理病理相结合,形成中医藏象学说。如《素问·六节藏象论》:“藏象何如?岐伯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其味酸,其色苍,此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这是中医学最初的逻辑体系,正如黑格尔所说,在科学上最初的东西,也一定是历史上最初的东西。

关于疾病的诊断治疗方面,同样也应用了阴阳五行学说,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素问·至真要大论》:“谨察阴阳之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辨清阴阳,才能正确分析和判断疾病;治疗疾病,则要根据病证的阴阳偏盛偏衰等情况,确定治疗原则,再根据药物四气五味和升降浮沉的阴阳属性选择适当的药物,调整疾病过程中的阴阳失调,使之向恢复平衡方面发展,从而达到治愈疾病和减缓病情之目的。(四)中医学“肾藏精”理论与阴阳五行学说

1.阴阳学说在“肾藏精”理论中的应用“肾藏精”理论与阴阳学说的关系通过肾阴肾阳体现出来。肾阴、肾阳在《黄帝内经》中没有提及,较早见于隋·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五脏脉诊》:“诊得石脉急甚者,是谓寒气乘肾阳气走骨而上,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