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田园诗词三百首(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4 04:40:38

点击下载

作者:周京艳 编著

出版社: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古代田园诗词三百首

古代田园诗词三百首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古代田园诗词三百首作者:周京艳 编著排版:吱吱出版社: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09-01ISBN:9787507837247本书由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导 言

田园诗是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多以农村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程郁缀著《唐诗宋词》)它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田园诗即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包括田园之苦与田园之乐。狭义的田园诗指陶渊明开创的表现田园闲适、宁静的隐逸生活乐趣的诗歌。

说到田园诗,我们首先想到的诗人就是陶渊明,首先想到的诗歌就是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名句。作为我国古代田园诗的创始人,陶渊明的田园诗从一开始就达到了后人难以企及的艺术水平。他的田园诗主要抒写了田园生活的乐趣及诗人对此的热爱,同时也不回避农村生活的苦楚,给后代士人铸就了一个桃花源,成了古代士人的精神家园。他的田园诗平淡自然,语言质朴而充满诗意,给后世树立了自然天成的艺术标准。后世学陶、拟陶、和陶者不计其数,而少有能达到陶渊明的艺术境界者。清代的沈德潜在《说诗晬语》中指出:“陶诗胸次浩然,其有一段渊深朴茂不可到处。唐人祖述者,王右丞有其清腴,孟山人有其闲远,储太祝有其朴实,韦左司有其冲和,柳仪曹有其峻洁,皆学焉而得其性之所近。”唐代的王维、孟浩然、储光羲、韦应物、柳宗元是唐代田园诗的代表人物,他们都是属于陶渊明自然天成的一派,虽然各学所得,也各有所成,但都没有超越陶渊明。中国的田园诗在陶渊明笔下成熟,又在陶渊明处达到艺术的顶峰。

在陶渊明以前,我国的田园诗经历了漫长的酝酿阶段。《诗经》是我国古代文学的源头之一,田园诗也发源于此。《诗经》中有不少关于田园生活的描写,如《芣苢》描写了田家妇女于平原绣野之中欢快劳动的场景,《七月》描写了农奴们辛勤劳动的场景。《诗经》中描写田园生活的诗篇还有不少。不过,《诗经》中的诗篇都不是对田园生活或田园景色的直接描写,没有将田园生活作为真正的、直接的审美对象,还不是完整的田园诗,只能算是田园诗的萌芽。第一首真正的田园诗出自陶渊明笔下。从萌芽到成熟,田园诗经历了千年的时间,而且一经成熟就取得成功。这是田园诗的独特处。

田园诗的另一独特处是,它在陶渊明手里成熟后,并没有沿着陶渊明所开创的道路发展,而是沉寂了数百年,历经南北朝的萧条期,直到初唐的王绩手下才得以重新发展。王绩的田园诗以田园风景和田园生活为主要内容,风格质朴清新,如袁行霈先生评他的代表作《野望》:“读熟了唐诗的人,也许并不觉得这首诗有什么特别的好处。可是,如果沿着诗歌史的顺序,从南朝的宋、齐、梁、陈一路读下来,忽然读到这首《野望》,便会为它的朴素而叫好。南朝诗风大多华靡艳丽,好像浑身裹着绸缎的珠光宝气的贵妇。从贵妇堆里走出来,忽然遇见一位荆钗布裙的村姑,她那不施脂粉的朴素美就会产生特别的魅力。王绩的《野望》便有这样一种朴素的好处。”袁先生的评价真是妥帖生动,王绩的朴素让他在田园诗的诗史中占有了一席之地,成为自陶渊明以来的第二位颇具影响力的田园诗人。

盛唐是一个诗歌的时代,田园诗也在这个时代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葛晓音先生在《山水田园诗派》中如此界定山水田园诗派:“所谓山水田园诗派,实际上包括三层内涵,就盛唐而言,指以王、孟为代表,包括祖咏、常建、储光羲等在内的一批风格相近的专长于山水田园的诗人;就唐代而言,则指王、孟、韦、柳;而就中国诗歌史而言,则应以陶、谢、王、孟、韦、柳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山水田园诗派可说是源远流长,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学界以山水与田园合称这一诗派,是由于这些诗人的田园诗与山水诗风格相近,都以白描的手法表现出自然、淡雅的风格。从客观环境而言,田园也是山水的一部分,二者也不能完全分开。我们常说的山水田园诗派主要是就盛唐而言。盛唐的王维与孟浩然是这个诗派的代表,他们兼擅山水诗与田园诗。二人的田园诗都是受陶渊明平淡诗风的影响。同时二人的田园诗也略有差别。孟浩然的田园诗更多的是对田园生活的描写,表现出浓厚的田园生活气息,而诗人也常常就是田园生活的一部分,如他的《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描写的就是诗人到故人农庄做客的一次经历。王维的诗被评为“诗中有画”,从中也可以见出他是重在农村风光的描写,如他的《新晴野望》:“新晴原野旷,极目无垢氛。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诗歌主要是写景,农民的劳作是他田园景中的一部分。王维是以客观的眼光在欣赏着农村风景,并没有像孟浩然那样出现在诗歌中。

中唐是一个多变的时代,田园诗也在这个时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唐虽然有沿着盛唐山水田园诗派创作的韦应物与柳宗元,但田园诗的主流不再是此派的牧歌情调,而是转向表现农村的生活之苦,重点表现统治者对农民的压迫与剥削。元结、孟郊、张籍、王建、白居易等中唐诗人的作品都是以表现农民之苦为主题。霍松林先生在《论白居易的田园诗》一文中将表现农民之苦的这类诗歌也归纳成了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他在文章中指出:“元稹的《田家词》、李绅的《悯农二首》、张籍的《野老歌》(一作《山农词》)、《牧童词》、《山头鹿》、《江村行》和王建的《田家行》,等等,尽管角度不同,风格各异,却都揭露了官府的横暴和赋税的繁重,以同情的笔触勾画出多灾多难的农村图景,与白居易的田园诗同属于新的流派。”这一流派影响深远,“晚唐诗人皮日休的《橡媪叹》,杜荀鹤的《山中寡妇》、《题所居村舍》,聂夷中的《咏田家》,唐彦谦的《宿田家》,宋代诗人梅尧臣的《田家语》,李觏的《获稻》,张舜民的《打麦》,刘分文的《江南田家》,范成大的《四时田家杂兴》,章甫的《田家苦》,等等,都与白居易的田园诗精神相通。”虽然学界少有人承认白居易等人的田园诗能够构成一个新的诗派,但霍先生对表现农家之苦的田园诗的概括和梳理是非常准确而全面的。我们也认为田园诗歌的主题包括田园之苦与田园之乐。从田园诗主题的角度而言,至中唐,田园诗已经发展完备,后世的田园诗主要是沿着这两个主题创作。宋代堪称田园诗的繁荣期,它的繁荣就在于以大型组诗的形式充分表现了田园之乐与田园之苦,如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

随着诗歌体裁的发展,田园题材也进入了词、曲等领域。田园词创作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宋词的两大家苏轼和辛弃疾,二人的作品代表了田园词的最高成就。如苏轼的《浣溪沙》五首主要描写了农村的乡野风光和农村的风情物貌,为词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元素。不过当时能够与之同道的词人非常少,直到南宋辛弃疾的出现,田园生活与田园风物才成为了词人的直接描写对象。辛弃疾的词将广泛的农村生活摄入词中,以白描的手法表现出了高超的艺术境界。如《清平乐·村居》中的“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其情趣、境界、妙处让人无以言说。

元曲中也有不少田园题材的作品。田园曲的最大特色是多以渔父、樵夫为主人公,塑造一些超然世外的隐士形象,表现作者的归隐之志。如白朴有《双调·沉醉东风·渔夫》,乔吉有《中吕·满庭芳·渔父词》等,其他不以渔父名题的作品也是以塑造隐士形象为主。至元代,田园这一题材在各种体裁中都已经发展完备,明清时期田园诗和田园曲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但创新已经很少。

通过以上的简单梳理可见,中国古代的田园诗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它在前期的发展虽然比较缓慢,但一开始就取得了极高的成就,陶渊明的作品让田园之乐与隐逸之趣成为田园诗的主要表现范围。中唐田园之苦主题的出现与发展,扩展了田园诗的范围,让它更接近现实。它的生命力也正在于它的主题,隐逸的主题给了后代士人一个精神家园,反应农村之苦又让诗人们尽到了士大夫之责任。

本书的田园诗所取正是广义的田园诗,包括田园之乐与田园之苦的两类作品。主要选大家耳熟能详之作,侧重于名家与名篇。对于一些大家不太熟悉,但意旨较好、艺术手法成功的、比较典型的作品也予以收录。本书所选内容以诗歌为主,优秀的词作与曲作也加以收录。“题解”部分对诗歌的创作背景、内容主旨、艺术特色作简要介绍,力求精而简。“注释”部分主要解释一些生僻的字词。以此给读者的阅读提供一些帮助。a芣 苢《诗经·周南》bc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def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g

之。【题 解】

这首诗是《诗经·国风·周南》中的一篇,描写了田家妇女于平原绣野之中欢快劳动的场景,塑造了一群辛勤劳动的妇女形象。诗歌以重章叠唱的形式形象地再现了女子采摘车前草的场景,从开始采摘到最后满载而归,整个劳动过程处处透露着女子的欢乐心情。全诗动词运用准确、生动。【注 释】

a芣苢(fú yǐ):车前草,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可供食用,果实可入药。

b采采:采了又采。

c薄言:发语词。

d掇:拾取。

e捋:用手握物向一端滑动。f袺(jié):手执衣襟以承物。g(xié):翻动衣襟插于腰带内以承物。君子于役《诗经·王风》ab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cd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

e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题 解】

这首诗是《诗经·王风》中的一篇。诗歌描写了妻子对服役在外的夫君的思念。严格说来,这是一首闺怨诗,但是“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等描绘了田园间静谧的生活场景,是较早对田园生活进行具体描绘的诗歌。《诗经》中描绘田园生活场景的篇章还有不少,但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田园诗。【注 释】

a役:服劳役。

b埘(shí):墙上挖洞做鸡窠。c佸(huó):会合。

d桀:木桩。

e括:来。十亩之间《诗经·魏风》ab

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与子还兮。十亩之外兮,桑者泄c泄兮。行与子逝兮。【题 解】

这首诗是《诗经·魏风》中的一篇,诗歌描写了采桑女悠闲自得的劳动场景。诗人抓住采桑即将结束的一瞬间,表现了采桑女子在辛勤劳作之后却丝毫不疲倦的愉悦心情,反映了人们对劳动、生活的热爱。【注 释】

a闲闲:悠闲貌。

b行:将。

c泄泄(yì):迟缓貌。七 月《诗经·豳风》a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b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c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d女桑。七月鸣,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四月秀葽,五月鸣蜩。八月其获,十月陨箨。一之日于貉,取彼⑤⑤狐狸,为公子裘。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言私其,献豜于公。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穹窒熏鼠,塞向墐户。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f

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g酒,以介眉寿。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

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麦。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公宫。昼尔于茅,宵尔索绹。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九h月肃霜,十月涤场。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题 解】

这首诗是《诗经·豳风》中的第一首,它详细地描写了奴隶们辛苦的劳动场景和悲惨的生活状况,揭示了奴隶主对奴隶们的残酷剥削,是奴隶们对奴隶主的有力控诉。这首长诗将季节、时令变化与人事变化紧密结合,有条有理、细致入微地将奴隶们的生活苦况表现出来,是《诗经》中的优秀作品。【注 释】

a觱发(bì bō):寒风劲吹触物声。b馌(yè):送饭给田间的人吃。

c萑(huán)苇:即芦苇。

d(jú):一种鸟,亦名“伯劳”。

e(zōng):一岁的小猪。《毛传》:“豕,一岁曰 ,三岁曰 。”

f薁(yù):一种野生的葡萄。

g樗(chū):臭椿树。

h兕觥(sì gōng):古代的酒器。江 南汉乐府a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题 解】

这首诗是一首乐府古辞,首见于沈约的《宋书·乐志》。诗歌描写了江南人民采莲时的快乐场景,以及青年男女的甜蜜心情。整首诗歌语言简洁,节奏轻快,全诗没有一句写人,但采莲人的欢快心情跃然纸上。最后四句的叠唱是民歌的特有表达方式,通过反复咏唱,再次展示了热闹的劳动场面和人们的愉悦心情。【注 释】

a田田:荷叶茂盛的样子。咏怀诗 八十二首选一晋·阮籍其 六a

昔闻东陵瓜,近在青门外。连畛距阡陌,子母相钩带。五色曜朝白,嘉宾四面会。膏火自煎熬,多财为患害。布衣可终身,宠禄岂足赖?【题 解】

阮籍的《咏怀诗》八十二首是一组大型的政治抒情组诗。阮籍生活于魏晋之际,面对司马氏的统治,他拒绝与司马氏合作,故作旷达来逃避迫害。他本有济世之志,无奈时不我与。《咏怀诗》的主题以隐晦著称,李善的以为是“百代之下,难以情测”。我们所选的这一首,以东陵侯种瓜的故事为描写对象,抒发了诗人以田园生活为乐、愿意抛弃荣禄的心志。【注 释】

a东陵瓜:《史记·萧相国世家》记载:“邵平者,故秦东陵侯。秦破,为布衣,贫,种瓜于长安城东。瓜美,故时俗为之东陵瓜。”此典意为隐居田园、避祸全身。a归园田居晋·陶渊明其 一

少无适俗愿,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bc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de九间。榆柳荫后园,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f返自然。【题 解】《归园田居》一共五首,作于晋安帝义熙二年(406)。晋安帝义熙元年的十一月,陶渊明辞去彭泽县令,归隐田园后创作了这组诗。这组诗以平淡自然的语言描绘了田园间各种怡人的景物以及田家生活的种种喜悦。在陶渊明的笔下,与浑浊的官场生活相比,田园生活更能给他带来无尽的欢乐。这组诗是陶渊明田园诗的代表作。这一首描绘了安静祥和的春天景色,而诗人的率真之情也贯穿其间。结尾处“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让人心生无限感慨。【注 释】

a园田居:园田居是陶渊明少年时代的居所,在庐山附近。他大约在二十五岁前后离开此处,至五十五岁归隐,前后共约三十年。

b守拙:保持自身的淳朴本性。

c方:方圆,周围。

d暧暧(ài):昏昧貌。

e依依:依稀貌。

f自然:陶渊明所说的“自然”来自于老庄的哲学范畴。这里的“自然”有自由的意思。【名 句】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其 二ab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对酒绝尘想。时复墟c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题 解】

这首诗主要表明了诗人一心务农、断绝尘杂的决心。【注 释】

a人事:世俗间的应酬交往。b轮鞅:代指车。

c墟曲:村落。其 三ab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题 解】

这首诗主要表现了陶渊明归隐田园后心境的宁静、充实、平和。【注 释】

a晨兴:晨起。

b荷(hè):扛,背。其 四a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b

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c

徘徊丘陇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d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

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余。

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题 解】

这首诗描写陶渊明带领子侄辈游览山间的所见所感。三十年后故地重游,诗人发现经过战乱、疾疫、灾荒后,农村中处处都是凋敝的景象,由此更坚定了他归隐的决心。【注 释】

a去:放弃。b试:姑且。c残:残留。d焉如:何往。其 五abc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漉我de新熟酒,双鸡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题 解】

这一首承接第四首,主要描写回家途中和到家之后的事情,展现了农村生活的质朴、邻里关系的和睦,让人心生向往。【注 释】

a策:策杖,扶杖。

b榛曲:草木丛生而又曲折隐蔽的道路。c漉:过滤。

d暗:黑暗。

e来:语助词。饮酒 二十首选四晋·陶渊明其 五a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b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cde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f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题 解】《饮酒》一共二十首,其前有序:“余闲居寡欢,兼秋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焉复醉。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辞无诠次。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耳。”由序可知,以《饮酒》为题,只是因为这些诗歌都是作于饮酒之后,所以诗中并没有涉及酒。这首诗颇有理趣,其中的“心远地自偏”道出了归隐的真谛:真正的隐居不一定非得住岩洞、走峭壁而离绝人世,只要内心不为名利所牵、不为尘俗所扰就可以了。【注 释】

a结庐:建造房屋。

b尔:如此。

c南山:庐山。

d山气:山间的云气。

e相与还:结伴还山。

f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两句涉及魏晋玄学的言意之辨,是当时士大夫最为关注的哲学命题。【名 句】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其 七abcd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聊独进,杯尽壶自倾。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ef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题 解】

这首诗描写诗人采菊、喝酒的闲适生活,从中透露出陶渊明对生命的理解:生命的意义在于无拘无束。秋菊、归鸟等意象是陶渊明诗中常常出现的意象,象征着诗人高洁的品质。【注 释】

a裛(yì):沾湿。

b掇:拾。

c泛:浮。

d忘忧物:指酒。

e啸傲:啸:撮口出声。啸傲:放旷自得的样子。f东轩:东窗。其 九abc

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问子为谁与?田父有好怀。壶浆de远见候,疑我与时乖。缕茅檐下,未足为高栖。一世皆尚同,愿君fg汩其泥。深感父老言,禀气寡所谐。纡辔诚可学,违己讵非迷!

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题 解】

这首诗通过诗人与田父饮酒之事,表现了诗人归隐后放旷自得的生活,也表达了他不会重返仕途的决心。【注 释】

a倒裳:形容匆忙。

b田父:老农。

c浆:古代一种有酸味的饮料。d乖:乖离。

e缕:同“褴褛”,指衣服破烂。

f纡辔:回驾。

g迷:误。其十四a

故人赏我趣,挈壶相与至。班荆坐松下,数斟已复醉。b

父老杂乱言,觞酌失行次。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cd

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题 解】

这首诗写诗人与故人饮酒的情景。其中的“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写出了酒醉的心理和生理状态。这也正是陶渊明所追求的人生境界。由酒而见出人生,正是魏晋名士的风韵。【注 释】

a挈:提。

b失行次:行次:行列次第。失行次:不拘礼节。c悠悠:闲适之貌。

d留:止。a和郭主簿 二首选一晋·陶渊明其 一bcde

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凯风因时来,回飚开我襟。息交游闲业,卧起弄书琴。园蔬有余滋,旧谷犹储今。营己良有极,过足f非所钦。舂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弱子戏我侧,学语未成音。此g事真复乐,聊用忘华簪。遥遥望白云,怀古一何深。【题 解】《和郭主簿》共两首,约作于晋孝帝太元二十一年(396)。此为第一首。从其所写景物来看应作于夏天。这首诗以自然的语言、平淡的语调写出了田园生活的乐趣,而且在其中抒发了怀古之幽情,使诗歌的意境既淳朴又深远。【注 释】

a郭主簿:不详何人。主簿:官名。b蔼蔼:茂盛之貌。

c贮:贮存。

d凯风:南风。

e回飚:回风。

f秫:黏稻。

g一:助词,加强语气。戊申岁六月中遇火晋·陶渊明ab

草庐寄穷巷,甘以辞华轩。正夏长风急,林室顿烧燔。一宅无c遗宇,舫舟荫门前。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果菜始复生,惊鸟de尚未还。中宵伫遥念,一盼周九天。总发抱孤介,奄出四十年。形fg迹凭化往,灵府长独闲。贞刚自有质,玉石乃非坚。仰想东户时,h余粮宿中田。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既已不遇兹,且遂灌我

i园。【题 解】“戊申”指晋安帝义熙四年(408)。陶渊明归隐后过着安静淡然的生活,然而一场大火打破了这场平静。诗人面对大火的破坏虽然有短暂的忧虑,但随即归于平静。这首诗写得真切自然,面对火灾诗人有焦虑,这是人之常情。而在火灾面前,他以平淡的生活理念消除了大火带来的灾难。“仰想东户时”几句表现了诗人向往原始社会真淳朴素生活的心愿,与《桃花源记》所载异曲同工。【注 释】

a华轩:华美的车子。

b正夏:当夏。

c迢迢:高远之貌。

d九天:指中央八方。

e总发:束发、总角,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髻为两角,用以指代成童的年龄。

f化:指事物不可抗拒之变化规律。

g仰:企慕。

h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庄子·马蹄》:“夫赫胥氏之时,民居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游,民能以此矣。”这两句的意思是无忧无虑,只要辛勤劳动就可以了。

i既已不遇兹,且遂灌我园:灌园:《史记·邹阳列传》:“是以孙叔敖三去相而不悔,于陵子仲辞三公为人灌园。”这两句意为既然不能生活在东户、赫胥氏的时代,那就独自隐居劳作。移 居晋·陶渊明其 一a

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b

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c

怀此颇有年,今日从兹役。敝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de

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f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题 解】

陶渊明有多处居所,南村具体处于何地难以确指。此时的移居究竟是从何处移到南村,由于材料的缺乏,不敢妄下结论。诗的写作年代也有待考证。这两首诗的语言清新,直白处有如口语。但是又于直白中表现了亲密和谐的邻里之情,而诗人躬耕的乐趣也溢于言表。其中的“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向来为人称道。【注 释】

a非为卜其宅:意思是指移居南村并不是因为南村的住宅有多好。b数(shuò):屡次。

c役:事。

d邻曲:邻居。

e抗言:高言。

f奇文:指陶渊明与朋友所作的文章,也可能是指前人的文章。【名 句】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其 二a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此理将不胜,无为忽bcd去兹。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题 解】

这首诗体现了陶渊明田园生活的另一个侧面。在移居南村之后,诗人便和友人郊游登高,乐趣无穷。但他不忘记躬耕的本分,谨记要通过自己的劳动,解决生计问题。【注 释】

a更:更替轮流。

b纪:理,经营。

c力耕:尽力从事农活。d不吾欺:不欺吾。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晋·陶渊明ab

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开春理cde常业,岁功聊可观。晨出肆微勤,日入负禾还。山中饶霜露,风f气亦先寒。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g盥濯息檐下,斗酒散襟颜。遥遥沮溺心,千载乃相关。但愿长如此,躬耕非所叹。【题 解】

庚戌岁是晋安帝义熙六年(410)。西田是陶渊明的一处田产。这首诗描写了陶渊明参加劳动的过程和体会,表明了诗人向往的是长沮、桀溺等人躬耕的隐居态度。陶渊明隐居的态度是坚持参加农业劳动,他将这看作是人们谋求生活的必要方式,而不是与世隔绝的清高态度。这是体现陶渊明躬耕思想的重要诗篇。【注 释】

a端:开始。

b营:经营。

c岁功:一年的收成。d微勤:轻微劳动。

e饶:多。

f此难:耕作的艰辛。

g沮溺心:《论语·微子》:长沮、桀溺耦而耕。……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a

获a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潠田舍 获晋·陶渊明bcd

贫居依稼穑,戮力东林隈。不言春作苦,常恐负所怀。司田e眷有秋,寄声与我谐。饥者欢初饱,束带候鸣鸡。扬楫越平湖,泛随清壑回。郁郁荒山里,猿声闲且哀。悲风爱静夜,林鸟喜晨开。曰fgh余作此来,三四星火颓。姿年逝已老,其事未云乖。遥谢荷蓧翁i,聊得从君栖。【题 解】

这首诗描写诗人在得知自家的稻谷成熟后,迫不及待地去收割的激动心情。诗人一路跋山涉水,但丝毫不觉疲倦。通过与古之隐者荷蓧翁的隔空对话,表现了诗人隐居、躬耕之心愿。【注 释】

a下潠(sùn)田舍:陶渊明的一处田庄。

b贫居:不受官禄,甘居贫贱。

c隈:山水等弯曲的地方。

d司田:本指官名。这里指为陶渊明管理田庄的人。

e束带:指结好衣带,穿好衣服。

f三四星火颓:星火:指古代的星名,即火星。颓:向下降。夏历的五月黄昏,火星现于正南方,六月以后偏西,入秋更低向西方,所以说“颓”。星火颓,代指秋季。三四星火颓,即已经过了十二年。

g姿年:姿容与年龄。

h逝:助词,调节音节。

i荷蓧翁:古代躬耕的隐士。读《山海经》 十三首选一晋·陶渊明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既耕亦已a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b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题 解】《读〈山海经〉》共十三首,是陶渊明读《山海经》及其图所作。从其描写的生活来看,写作时间与《归园田居》相近,约作于晋安帝义熙二年(406)。这是第一首,主要描写了诗人隐居时在躬耕之余的读书、饮酒之乐趣,透露出诗人对现有生活的满足。“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是陶渊明诗特有的意境。“俯仰终宇宙,不乐复如何”,简单的十个字写出了读书的无穷乐趣。这首诗最能代表陶渊明自然、淡雅的诗风。【注 释】

a时:时常,经常。

b《周王传》:即《穆天子传》。【名 句】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杂诗 十二首选一晋·陶渊明其 二a

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b

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风来入房户,中夜枕席冷。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日月掷人去,有志不

cd获骋。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题 解】《杂诗》共十二首,约作于晋安帝义熙十年(414)前后,此时陶渊明五十岁左右,已躬耕园田十年之久。在躬耕的岁月中,诗人感到获得了自由,时时透出对生活的满足。然而,诗人年少时也曾有远大的济世志向,这种志向虽然在隐居的岁月中逐渐隐退,但终究会在适当的时候重新涌动。这首诗即透露出这样的信息。如“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坦言时光流逝,而自己却只能在孤独寂寞中蹉跎人生,早年济世的志向渐渐被磨灭,心中的遗憾与不甘溢于言表。【注 释】

a沦:沉沦,落下。b荡荡:广大。

c骋:施展,发挥。d终晓:直到天明。田 家 三首唐·王绩其 一a

阮籍生涯懒,嵇康意气疏。相逢一醉饱,独坐数行书。小池聊养鹤,闲田且牧猪。bc

草生元亮径,花暗子云居。倚床看妇织,登垄课儿锄。回头寻仙事,并是一空虚。【题 解】

王绩的《田家》共三首,主要描写隐居其间的日常生活。王绩是隋末大儒王通的弟弟,受家学影响,早年颇有济世之志。后来由于仕途上的长期失意,王绩萌生了隐居的愿望。在经历了隋末唐初的社会大动荡后,他终于走上了隐居的道路,他的大部分人生也是在隐居中度过的。在隐居期间,王绩写了不少农村生活气息浓厚的田园诗。这三首诗描写诗人隐居期间读书、饮酒、游赏等自得生活,语言质朴自然,在内容和风格上都与陶渊明相似。【注 释】

a疏:疏散,不受约束。阮籍与嵇康是西晋名士,二人同为“竹林七贤”,他们崇尚自然、反对名教。这两句是以阮籍与嵇康自喻。

b元亮:陶渊明,字元亮。

c子云:西汉学者扬雄。扬雄少年好学,晚年家庭贫困,很少有人进

他家门。子云居又称“扬子宅”,代指贤而贫困者的住宅。【名 句】

相逢一醉饱,独坐数行书。其 二a

家住箕山下,门枕颍川滨。b

不知今有汉,唯言昔避秦。琴伴前庭月,酒劝后园春。自得中

cd林士,何忝上皇人。【题 解】

本诗抒写出诗人诗意、闲适的隐居生活,将箕山之美描画得令人向往。【注 释】

a箕山:在今河南登封县。颍川:源出河南登封县西部的颍谷。皇甫谧《高士传》记载,隐士许由避尧于“颍水之阳,箕山之下”,后来又认为尧的利禄之言污染了他的耳朵,遂跑到颍水边清洗耳朵。这两句是以隐士许由自喻。

b这两句源于陶渊明《桃花源记》:“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c中林士:隐士。

d上皇人:即羲皇上人,太古时代的人。比喻为生活自在、闲适的人。【名 句】

琴伴前庭月,酒劝后园春。其 三

平生唯酒乐,作性不能无。a

朝朝访乡里,夜夜遣人酤。家贫留客久,不暇道精粗。抽帘持b益炬,拔箦更燃炉。

恒闻饮不足,何见有残壶。【题 解】

本诗中最突出描写的是诗人天性爱酒,放达任性的精神品格。“夜夜遣人酤”和“何见有残壶”两句更是如见其人之描写,诗人身上的魏晋风度俱现。【注 释】

a精粗:代指食物的精细和粗糙。b箦(zé):竹席。春 日唐·王绩

前旦出园游,林华都未有。今朝下堂来,池冰开已久。雪被南轩a梅,风催北庭柳。遥呼灶前妾,却报机中妇。年光恰恰来,满瓮营春酒。【题 解】“春日”又作“早春”。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发现春天到来时的喜悦心情。诗人天天在等待着春天的到来,而某一日发现春天突然到来,遂掩饰不住内心的狂喜,赶紧告诉正在劳作的妻妾,并准备及时地酿造春酒。【注 释】

a营:酿造。野 望唐·王绩ab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cd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题 解】

这首诗是王绩最为出色的作品,也是初唐少有的名篇,描写了秋日傍晚的山间景色。此时诗人的生活总体而言是闲适的,但从中也透露出苦闷与彷徨,这是由于诗人早年的济世之志尚未完全磨灭。此诗描写景物非常出色,静态与动态、远景与近景相互配合。【注 释】

a皋:水边之地。这里的“东皋”暗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登东皋以舒啸”的句意。

b徙倚:徘徊。

c犊:小牛。

d采薇:伯夷与叔齐在周武王灭掉商朝后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誓不食周粟。此处表示诗人有易代的感觉。【名 句】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夜还东溪唐·王绩

石苔应可践,丛枝幸易攀。青溪归路直,乘月夜歌还。【题 解】

东溪,又叫清溪。这首诗描写了诗人的一次夜行经历。诗人踩着苔藓,攀援着树枝,在月色着中哼着歌,这场景是多么的愉快!由此可见当时诗人的心情是愉悦的。诗人在放弃世间功名、决意归隐田园后,心情虽偶有不平,但总体是满意的。山中别李处士唐·王绩a

为向东溪道,人来路渐赊。山中春酒熟,何处得停车。【题 解】

处士是汉代通行的一种社会称谓,后来一般指有德而未为官的人。李处士,姓名不详。这首诗写诗人与李处士在山中告别。眼看春酒将要酿好了,可友人却走了,不知何日能再重逢。【注 释】

a赊:遥远。看酿酒唐·王绩ab

六月调神曲,正朝汲美泉。

从来作春酒,未省不经年。【题 解】

王绩在隐居期间常常提到的人是陶渊明,他在隐居期间写的不少田园诗在内容和风格上都与陶渊明极其相似。其中,“酒”常常出现在其诗当中。王绩在隐居期间也是过着诗酒生活。这首诗描写酿酒的大致过程,后面的《尝春酒》与《独酌》也都与饮酒相关。王绩是希望在诗、酒中消除心中的不平,以酒来表现自己的旷达。【注 释】

a神曲:非常好的酿酒的酵母。b正朝:正月初一。尝春酒唐·王绩abc

野觞浮郑酌,山酒漉陶巾。

但令千日醉,何惜两三春。【题 解】

本诗亦写诗人爱美酒。“漉陶巾”、“千日醉”生动体现诗人潇洒任性的品格。【注 释】

a浮:如同今天说倒满一杯。

b郑酌:指自酿的美酒。

c漉陶巾:漉:过滤。陶巾:陶渊明喝酒时常将头巾用来滤酒。沈约的《宋书·陶潜传》记载:“郡将候潜,值其酒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毕,还复著之。”独 酌唐·王绩ab

浮生知几日,无状逐空名。不如多酿酒,时向竹林倾。【题 解】

这首诗表明了一种人生苦短、以酒作乐的生活态度。【注 释】

a浮生:指生命无常,世事变化。b竹林:晋有“竹林七贤”,指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七人常常在竹林之下肆意饮酒,世人称为“竹林七贤”。王绩这里用其典故,表示自己要像“竹林七贤”那样不拘礼节,肆意饮酒。秋夜喜遇王处士唐·王绩ab

北场芸藿罢,东皋刈黍归。

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题 解】

王绩在唐初弃官归隐,居住在东皋,自号“东皋子”。他在隐居期间主要是过着诗酒相娱的生活,不过他偶尔也学陶渊明躬耕。这首诗便描写了诗人在田间劳动归来的秋夜,遇见了友人王处士。这种相遇是非常愉快的。诗的后面两句对自然景色的描写,既写出了山间独有的夜色,也反映出了诗人的心情,是典型的情景交融。【注 释】

a芸:通“耘”。

b藿:豆类植物的叶子。山夜调琴唐·王绩ab

促轸乘明月,抽弦对白云。从来山水韵,不使俗人闻。【题 解】

王绩除了爱酒,琴也是他隐居期间不可缺失的伴侣。他曾经改编琴曲《山水操》,受到当世人的称赞。他以琴排遣心中的不平之气,也用琴来抒发自己的高远之志。这首诗描写夜间弹琴,也是以琴来表达自己不同于流俗的高雅情趣。【注 释】

a促轸(zhěn):拧紧琴弦,代指弹琴。

b山水韵:抒写山水之情的音乐。此处主要指高妙的琴曲。食 后唐·王绩a

田家无所有,晚食遂为常。菜剪三秋绿,飧炊百日黄。胡麻山

bcd麨样,楚豆野麋方。e

始暴松皮脯,新添杜若浆。葛花消酒毒,萸蒂发羹香。鼓腹聊乘兴,宁知逢世昌。【题 解】

这首诗历数了田家生活的食物。田家人生活简单,所食之物都是取自田间、山间,这些食物虽然简单、粗糙,但也堪称美味。诗人对这样的生活、这样的食物是非常满意的。这首五言排律,王绩写得通俗而不失高雅,表现了他隐居时真率自然的生活状态,具有魏晋士人的旷达之风。【注 释】

a百日黄:指生长一百天即成熟的粮食。

b胡麻:即芝麻。麨(chǎo):熟了的干粮。

c楚:一种落叶灌木,它的果实既可以入药,也可以食用。果实称“楚豆”。

d方:比拟。

e消酒毒:解酒。和夏日幽庄唐·卢照邻

闻有高踪客,耿介坐幽庄。林壑人事少,风烟鸟路长。瀑水含秋气,垂藤引夏凉。苗深全覆陇,荷上半侵塘。钓渚青凫没,村田白鹭ab翔。知君振奇藻,还嗣海隅芳。【题 解】

幽庄指田舍、山庄。题为《和夏日幽庄》,又作《初夏日幽庄》。从诗意来看,应该是酬答“高踪客”之作,作“和”更合诗意。这首诗描写了幽庄静谧、幽美的风光,刻画了一个与世无争、放情山水的“高踪客”形象。“高踪客”的姓名、事迹不详。此诗写景清新自然,语言较为清丽。这是卢照邻田园诗的共有特色。【注 释】

a奇藻:指诗文词采奇妙。

b还嗣海隅芳:曹植《与杨德祖书》:“公干振早于海隅。”山庄休沐唐·卢照邻abc

兰署乘闲日,蓬扉狎遁栖。龙柯疏玉井,风叶下金堤。d

川光摇水箭,山气上云梯。亭幽闻唳鹤,窗晓听鸣鸡。玉轸临e风奏,琼浆映月携。

田家自有乐,谁肯谢青溪?【题 解】“休沐”即休假的意思。这首诗描写诗人休假时回到自己的田舍,过着诗酒相娱、怡然自乐的生活,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注 释】

a兰署:兰台,唐代指秘书省。b遁栖:隐居山林。

c金堤:石堤。

d轸:弦乐器上转动弦线的轴。e琼浆:指酒。山林休日田家唐·卢照邻ab

归休乘暇日,馌稼返秋场。径草疏王篲,岩枝落帝桑。耕田虞c讼寝,凿井汉机忘。戎葵朝委露,齐枣夜含霜。南涧泉初冽,东篱菊正芳。还思北窗下,高卧偃羲皇。【题 解】“休日”即休假。这首诗描写了田家幽美的风光和田家人忙碌的生活场景,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诗歌的最后四句是从陶渊明的田园诗中化出的,卢照邻是极力想写出陶渊明田园诗的韵味来,但从用词来看,还是有失陶渊明的平淡自然又意境深远的特色。【注 释】

a馌(yè):给耕作者送食物。b篲(huì):扫帚。

c冽:寒冷。陆浑山庄唐·宋之问

归来物外情,负杖阅岩耕。源水看花入,幽林采药行。野人相问姓,山鸟自呼名。去去独吾乐,无能愧此生。【题 解】

陆浑,山名,俗名方山,在今天河南嵩县北。宋之问在此有居所。这首诗是宋之问的早期作品,具体写作年代不详。宋之问一生宦海沉浮,始终没有下定决心归隐田园。但是他有一颗热爱自然的心,这是毋庸置疑的。他在短暂的山庄生活中写了不少优秀的山水田园诗。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居住山庄期间的悠闲生活,山庄中清幽怡人的景色也见诸笔端,这种生活状态与景色让诗人产生了隐退的愿望。此诗的语言自然、平淡,

但其中又透出一种高古的韵味,是宋之问的优秀之作。蓝田山庄唐·宋之问a

宦游非吏隐,心事好幽偏。考室先依地,为农且用天。辋川朝b伐木,蓝水暮浇田。独与秦山老,相欢春酒前。【题 解】

宋之问的山庄在蓝田的辋川。此“辋川”即王维诗中的“辋川”,初为宋之问所有,后为王维所得。蓝田,京兆府属县,今属陕西省。这首诗作于宋之问刚刚建造山庄时,时间约为延载元年(649),此时宋之问在京兆府为官。此诗描写在蓝田辋川别业的生活,很有陶渊明田园诗的意蕴。宋之问与沈佺期对律诗的定型起了很大的作用,这首律诗中间两联的对仗非常工巧,又流转轻盈,语淡而味浓,是一首成功的五律田园诗。【注 释】

a考室:成室。b秦山:秦岭。过故人庄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题 解】

这首诗是孟浩然田园诗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田园诗的著名作品之一。此诗叙述诗人到友人家作客的温馨场景,从受邀直至离别,诗人依据时间一一道来。在作客的过程中,诗人对所见到的田间景物也是一一道来,将田家人朴实的友情和田园幽静的风光很好地融合在一起,诗人对此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也自然流露出来。全诗语言简洁、自然,叙事、写景、抒情明白如话,无需注释就可以明白诗意。以如此简洁质朴的语言写出如此韵味的诗歌,在陶渊明之后也就是孟浩然了。【名 句】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夏日南亭怀辛大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a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题 解】

辛大指排行第一的辛姓人,是孟浩然的好友,具体名字不详。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夏日的傍晚在自家纳凉的舒适情景以及对友人辛大的深切怀念。全诗主要是写景,所选的景物也是日常所见,但是由于诗人将主观感受写进了景物中,所以普通的景物也显得诗意盎然。这是一首五言古体诗,但是吸收了近体诗音律和形式上的某些特点,中间六句似对非对,既有对仗的节奏,又给人行云流水的朴素美。【注 释】

a鸣琴:晋阮籍《咏怀诗》中有“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之句。南山下与老圃期种瓜abcde

唐·孟浩然樵牧南山近,林闾北郭赊。先人留素业,老圃作邻家。f

不种千株橘,惟资五色瓜。

邵平能就我,开径剪蓬麻。【题 解】

孟浩然祖上在襄阳老家有产业,这首诗主要描写诗人隐居襄阳期间与老农一起种瓜的情景。诗人远离尘世,隐居在老家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他对先辈们给他留下了一点产业非常感激,能够与老农为邻、并与他一起种瓜也是他生活中的一大乐事。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满足。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前三联对仗,这在孟浩然的诗中是比较少见的。但是这三联对仗却极为自然,丝毫没有雕琢的痕迹。【注 释】

a南山:具体地点指襄阳岘山之南。这里有“隐居”的意思。

b北郭:北城。

c赊:远。

d先人留素业:指孟浩然在襄阳有老宅。

e老圃:老农。

f五色瓜:五色瓜也叫东陵瓜。《史记》记载:“邵平者,故秦东陵侯,秦破,为布衣,贫,种瓜于长安城东。瓜美,故时俗谓之东陵瓜。”田家元日唐·孟浩然ab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题 解】

元日是农历的正月初一,也就是今天所说的春节。这首诗描写诗人在春天来临之际与耕夫、牧童一起劳作的场景。此时诗人已经四十岁,但尚无官无禄,过着与农夫为伍的躬耕生活。这对于早年怀有济世之志的诗人来说是心有不甘的。但是,在经历了亲身劳动之后,诗人又从中感到了快乐,不平之气也就化解在对五谷丰收的期待中。全诗的语言清新质朴,富有农家生活气息。【注 释】

a斗回北:北斗星从北面回转,斗柄指向东边,指春天来了。古代以

北斗星的方向计算月令。“斗北回”与“岁启东”都是指春天来了。b强仕:指四十岁。《礼记正义》记载:“三十曰壮,有室。四十曰强,

而仕。”裴司士员司户见寻唐·孟浩然

府僚能枉驾,家酝复新开。落日池上酌,清风松下来。厨人具鸡a黍,稚子摘杨梅。谁道山公醉,犹能骑马回。【题 解】

裴司士,指姓裴的司士参军。员司户,指姓员的司户参军。二人的姓名均不详。这首诗描写友人裴司士与员司户来访的情景。孟浩然虽然不为官,但也时有官场友人来探访。诗人对友人是客气、热情的,给他们准备自家新酿的酒,也备好了可口的饭菜,还摘下了新鲜的杨梅。诗人与友人饮酒交谈,自然亲切,其乐融融,没有官场的礼节束缚,表现了诗人热情、率真、旷达的性格。【注 释】

a山公醉:山公,指晋山简。《世说新语》记载:“山季伦(山简)为荆州,时出酣畅。人为之歌曰:‘山公时一醉,径造高阳池。日莫倒载归,酩酊无所知。复能乘骏马,倒著白接篱。举手问葛疆,何如并州儿。’高阳池在襄阳,疆是其爱将,并州人也。”李少府与杨九再来abc

唐·孟浩然弱岁早登龙,今来喜再逢。如何春月柳,犹忆岁寒松。

烟火临寒食,笙歌达曙钟。

喧喧斗鸡道,行乐羡朋从。【题 解】

李少府,即李皓,当时任襄阳县尉。杨九,名字不详。这首诗也是描写友人来访,但情调与上首明显不同。诗人对来访者充满赞美之语,但情感没有上首自然,语言表达也稍嫌生硬。【注 释】

a弱岁:弱冠。古代男子以二十为成人,初加冠。

b登龙:即登龙门。这里指进士及第。

c春月柳:《晋书·王恭传》记载:“王恭字孝伯,少有美誉,清操过人……恭美姿仪,人多爱悦,或目之云:‘濯濯如春月柳。’”此处也指男子姿仪美好。采樵作唐·孟浩然a

采樵入深山,山深树重叠。桥崩卧槎拥,路险垂藤接。日落伴bc将稀,山风拂薜衣。长歌负轻策,平野望烟归。【题 解】

这首诗描写入深山砍柴的经历。采樵是作为隐士非常重要的日常行为。此诗描写诗人砍柴时的轻快心情非常传神,展示了诗人作为隐士的风神。诗歌的第三、四句带有六朝诗歌的雕琢之气,但整体上境界舒朗,体现了诗人萧散的个性。【注 释】

a槎(chá):水中的浮木。

b薜衣:由薜荔制成的衣服。薜荔是一种香草,又称木莲,常绿藤本植物。

c长歌:高歌。仲夏归汉南园寄京邑旧游唐·孟浩然ab

尝读《高士传》,最嘉陶征君。

日耽田园趣,自谓羲皇人。c

予复何为者,恓恓徒问津。d

中年废丘壑,十上旅风尘。

忠欲事明主,孝思侍老亲。

归来当炎夏,耕稼不及春。

扇枕北窗下,采芝南涧滨。e

因声谢同列,吾慕颍阳真。【题 解】

仲夏指夏季的第二个月,也就是农历的五月。汉南园是孟浩然在襄阳南郊的庄园。孟浩然幼年学习刻苦,他曾在《书怀贻京邑古人》中说:“家世重儒风”。同时,孟浩然也雅好汉代庞德公的高风,曾与人同隐居于襄阳县东南的鹿门山。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27),孟浩然进京城长安赶考,第二年应进士举不第。开元二十二年(734),孟浩然再次往长安求仕,仍然以失败告终,遂返回家乡。这首诗即作于第二次求仕失败的时候。全诗主要描写了年轻时的隐居之志和中年求仕的失败历程。诗人含蓄地道出了怀才不遇的不平之气,对中年所选择的道路略有懊悔。不过,诗人最终在归隐田园的平静生活中消解了仕途的惆怅,于是决心就此隐居。【注 释】

a《高士传》:古代称志行高洁的人为高士。晋皇甫谧有《高士传》,记载自上古以来的名节之士。

b陶征君:陶渊明。

c恓恓:惶惶不安的样子。

d十上:十次上书。《战国策·秦策》记载:“(苏秦)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此处指求仕失败。

e颍阳:颍水之北,传说古代高士巢父、许由隐居于此。涧南即事贻皎上人唐·孟浩然a

弊庐在郭外,素产惟田园。左右林野旷,不闻朝市喧。钓竿垂北涧,樵唱入南轩。书取幽栖事,将寻静者论。【题 解】

涧南是指孟浩然在襄阳的产业涧南园,诗中也称为汉南园。皎上人,姓名不详。这首诗具体描绘了诗人在自己田园的生活,他每日在旷远、幽静的山间游玩,远离尘世喧嚣,过着垂钓、砍柴、高歌的悠闲生活。诗人对这样的生活非常满意,情不自禁要将它描绘下来寄给友人皎上人。全诗的语言质朴无华,对偶工整。【注 释】

a朝市:指名利之地。田园作唐·孟浩然abc

弊庐隔尘喧,惟先养恬素。卜邻近三径,植果盈千树。粤余任推迁,三十犹未遇。书剑时将晚,丘园日已暮。晨兴自多怀,昼坐d常寡悟。冲天羡鸿鹄,争食羞鸡鹜。望断金马门,劳歌采樵路。乡e曲无知己,朝端乏亲故。谁能为扬雄,一荐《甘泉赋》。【题 解】

这首诗写诗人在田园中的生活,悠闲,自在。但是他也感到身处偏僻之地,缺少知己,希望能有人能够举荐他。【注 释】

a恬素:恬淡朴素。b卜邻:选择邻居。

c三径: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后人常常以三径代指隐者的家园。

d金马门:金马门是汉代学士待诏的地方。《史记》记载:“金马门者,宦者署门也,门旁有铜马,故谓之曰金马门。”这里指唐代进士省试的地方。

e汉代的扬雄作有《甘泉赋》,经乡人杨庄推荐而传至汉成帝处,扬雄因此得拜为黄门侍郎。此联表示诗人希望有人引荐。a

山歌a夜归鹿门 山歌唐·孟浩然b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路向江村,余亦乘cd舟归鹿门。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e惟有幽人自来去。【题 解】

这是一首山水与田园相结合的诗。它的最大特色是以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出了山间的幽静。傍晚时分,渡口人来人往,归村之人三三两两结伴而回。就在村人归家的时候,山中古寺钟响,钟声久久回荡在山间,松径上只有诗人一人徘徊低语期间。诗人就是在这动静映衬的环境中,透露出自己虽然生活于尘世但心与古人接的高古情怀。【注 释】

a鹿门:山名,在今湖北襄阳城东南三十里。原名苏岭山。东汉建武年间,襄阳侯习郁立神祠于山,刻二石鹿,夹神庙道口,俗称鹿门庙,后便以庙名山。孟浩然曾隐居在鹿门山。

b渔梁:洲名,在襄阳岘山附近汉水水滨。

c庞公栖隐处:东汉的高士庞德公曾经隐居在鹿门山。

d岩扉:石门。

e幽人:指隐居的人。题农父庐舍唐·丘为a

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湖上春已早,田家日不闲。沟塍流b水处,耒耜平芜间。

薄暮饭牛罢,归来还闭关。【题 解】

这首诗虽题为“题农父庐舍”,内容则以农家春耕时节忙碌的生活为主。通过对农家生活的赞美,表现了诗人与世无争、向往闲适生活的心态。全诗的语言自然清新,诗句如家常语,但读来却是意趣盎然。这正是“盛唐气象”之所在。【注 释】

a沟塍(chéng):田埂和田间的水沟。塍:田埂。

b耒耜(sì):古代一种像犁的翻土农具。木把叫“耒”,犁头叫“耜”。淇上别业唐·高适

依依西山下,别业桑林边。庭鸭喜多雨,邻鸡知暮天。野人种秋a菜,古老开原田。且向世情远,吾今聊自然。【题 解】

这首诗主要描写了安静的田园生活。在描写田园生活与田园景色方面,这首诗与盛唐王维、孟浩然的田园诗有非常相似的地方。但是最后的“且向世情远,吾今聊自然”则透露出了诗人并不甘心于过这种安静的田园生活,他居于此地是不得已的,与王维、孟浩然真心向往田园的心情是不一样的。这也正是高适的田园诗有别于盛唐田园诗的主要之处。【注 释】

a古老:即故老。田家春望唐·高适a

出门何所见,春色满平芜。可叹无知己,高阳一酒徒。【题 解】

这首诗首先描写了田园间美好的春日景色,然而面对着满眼春色,诗人顿生孤寂之感,感叹人生无知己。在这种孤寂感的笼罩之下,即使是春色也满含萧瑟之感。这是高适在仕途失意、人生受挫时所作的田园诗,“高阳一酒徒”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激,不同于他豪迈、昂扬的边塞诗风。【注 释】

a高阳一酒徒:此句以西汉郦食其自况。郦食其为陈留高阳人。刘邦为沛公,引兵过陈留,郦食其求见。使者通报后,出谢曰:“沛公敬谢先生,方以天下为事,未暇见儒人也。”郦食其瞋目案剑叱使者曰:“走!复入言沛公,吾高阳酒徒也,非儒人也。”【名 句】

可叹无知己,高阳一酒徒。寄宿田家唐·高适

田家老翁住东陂,说道平生隐在兹。鬓白未曾记日月,山青每到识春时。门前种柳深成巷,野谷流泉添入池。牛壮日耕十亩地,人闲a常扫一茅茨。客来满酌清尊酒,感兴平吟才子诗。岩际窟中藏鼹鼠,潭边竹里隐鸬鹚。村墟日落行人少,醉后无心怯路歧。今夜只应还寄宿,明朝拂曙与君辞。【题 解】

诗歌描写了田家淳朴、自然的生活。田家老翁不记日月,生活自由自在,田园风光秀美迷人,邻里之间和睦相处。在高适的笔下,此处的田家就是陶渊明的世外桃源。这些场景让诗人对田园生活产生了强烈的向往。然而诗人却不能留恋于此,天亮之后他还是要与田家人告别,重新踏上仕途。由此可见诗人既有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但终究还是选择了仕途。全诗有许多偶句,但对仗自然,整体呈现出流畅的风格。【注 释】

a茅茨:茅草做的屋顶,指简陋的房屋。归嵩山作唐·王维ab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荒城临c古渡,落日满秋山。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题 解】

这首诗作于开元二十二年(734),这时诗人隐居在嵩山。全诗主要描写诗人在回嵩山的路上所见到的景物以及归来时的心情。沿途所见的景物逐渐变化,诗人的心情也随之发生微妙的变化。诗人刚刚出发时,见到的是车马的缓缓前行,这时诗人的心情是安闲的,因为他已经下定了隐居的决心。而随着车子的前行,所见到的景物越来越荒凉,凄苦之情也油然而生。最后终于到达了嵩山,见到如此高远的山,诗人下定决心要闭门谢客,准备过与世隔绝的生活,诗人的心情又归于平静。全诗句句写景,但又句句表情,是寓情于景的上乘之作。全诗的语言平淡自然,不求工而自工。【注 释】

a带:围绕。

b闲闲:来往自得的样子。c迢递:高高的样子。终南别业唐·王维ab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c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题 解】

王维开元二十九年(741)曾隐居在终南山,这首诗就作于隐居期间。全诗主要描写了诗人在隐居期间自得其乐的生活。诗人信步而行,任意欣赏山间的美景,连归家也是率性而为,整个生活中处处充满了闲情逸致,可见诗人此时的心情是何等的舒畅。“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一名句为后世无数人所欣赏。全诗写景自然,但句句诗意盎然。正如纪晓岚所说:“此诗之妙,由绚烂之极,归于平淡。”【注 释】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