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童谣(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4 15:47:48

点击下载

作者:雷群明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国古代童谣

中国古代童谣试读:

中国古代童谣

  序  群明同学曾经是我的研究生,跟我攻读元明清文学史专业。他毕业以后,仍利用业余时间,克服种种困难,以很大的热情和毅力从事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1981年他在江西出版了处女作《聊斋艺术谈》,在《聊斋志异》研究的着作中别具一格,得到了读者的好评。他对中国古代童谣也很有兴趣,曾向我提出要研究这个题目。我支持他去闯,并借给他一些资料。经过几年的努力,他的新着《中国古代童谣赏析》又写好了,拿来给我看,希望我写篇序。我很高兴地答应了。  中国古代童谣是我国文学艺术宝库中的一份宝贵的遗产,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童谣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工作,都很少有人问津。1963年,我与车锡伦、何志康合作编选了一本《古代儿歌资料》,曾希望有人能继续我们的工作并把它深入下去。群明同学这本书可以说是在童谣的整理和研究方面填补了一个空白,具有开创性的意义。这是我看了稿子后的第一个印象,并为之感到高兴和祝贺。  我感到高兴的另一个原因是,本书在形式上也很有特点。文字新颖活泼,通俗易懂,编排颇有特色,专家看了不觉得浅,普通读者看了也不觉得艰深,的确称得上是雅俗共赏之作。书中收的八十多篇童谣代表了各种类型,每首除了注释,还有欣赏和今译。欣赏是重点,对童谣产生的背景,童谣的内容和形式的特点以及它的局限性,都作了较合理的解释和较公允的评价。他对史料的运用,不是照搬照抄,而能加以分析,具体地区别对待;另外,每首童谣的“今译”部分,或用韵文,或用散文(可懂的就不译),这些都是本书的特点,对读者是有益的。书末所附的童谣资料,对有志于深入研究此事的人也很有用处。  正如群明同学在本书《后记》中说的:“古人曾说过:‘诗无达诂。’比较起来,童谣恐怕更没有‘达诂’了。”对书中的一些解释和评论,很可能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家不妨来个“百家争鸣”,向着真理前进一步。  古代童谣的研究是个“冷门”,而且是个难度较大的“冷门”。解放前,以北大歌谣研究会为主的一批人曾热心此道,但很快就沉寂了,以后也没有见到有关的专着问世。现在,群明同学的《中国古代童谣赏析》使这个“冷门”大大地“爆”了一下,我希望从此能有更多的人走进这个“门”里去,把它由“冷门”变为“热门”。赵景深  3月16日  前言1  在我国历史上,伴随着神话传说而生的,还有一种童谣。它传唱于儿童之口,但有许多简直与儿童的生活和理解力毫不相干,而几乎是纯粹的政治斗争的反映和产物。从性质看,它应该列入“低幼读物”,但其实内容深奥难解的程度,几乎超过所有的“成人文学”。也许正因为如此,历来对它的研究如凤毛麟角,资料也很少;仅有的一些记载中,又混杂着许多奇怪的传说和荒唐的附会,这些都增加了研究的困难。童谣本是一份值得重视而且应该加以研究的文化遗产,然而在很长的时期内,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直到现在,似乎也没有根本的改观。这种不正常的状况应该结束。一  什么是童谣?古人说:“童,童子。徒歌曰谣。”(《国语·晋语》韦昭注)“童子歌曰童谣,以其出自胸臆,不由人教也。”(杨慎《丹铅总录》卷二五)大体说来,童谣就是指传唱于儿童之口的没有乐谱的歌谣。它的叫法很多,如清人杜文澜在《古谣谚·凡例》中,把“儿谣、女谣、小儿谣、婴儿谣”等都归入“童谣”一类。此外,其他古籍中还有称“孺子歌”、“童儿歌”、“儿童谣”、“孺歌”、“小儿语”、“女童谣”等的。名称虽不同,内容都是一样的。  童谣的历史真可以说是“久矣夫”的了。《列子》中记载的《康衢童谣》,据说是我国传说中的圣人尧时的童谣。《古今事物考》说:“《列子》曰:‘尧乃微服游于康衢,闻儿童谣……’谣之起,自尧时然也。”有人认为《列子》这本书不一定可靠,只承认《国语·郑语》中记载的《周宣王时童谣》才是真正最早的童谣。即使如此,童谣也有了近三千年的历史。在我国文学史上,能够与它比“老资格”的,就只有《诗经》中的某些篇章了。  纵观中国古代童谣的历史,可以发现一条明显的分界线:在明代以前,所有的童谣几乎都是政治童谣,不同程度地都是政治斗争的工具,它们与儿童的生活简直不相干;从明代开始,在继续发展政治性童谣的同时,产生了一批真正反映儿童生活的童谣,或者说,这时才有人有意识地开始创作和收集真正意义上的童谣。我想,明以前大概也有非政治性的童谣,只是由于无人搜集记录下来,所以就湮灭了;即使记下来一点,也往往被附会到政治中去了。明代,是我国资本主义因素大量产生的时期,当时有一批人,冲破宋元理学的束缚,思想比较解放,他们的视野扩大到了前所未及的许多领域,加上当时印刷业的兴盛,童谣的创作或收集也就有了较好的成绩。现存我国最早的儿歌专集是明代吕坤于1593年编成的《演小儿语》,此后,这方面的专集也逐渐多了起来。  从现有材料看,我国古代童谣大体上呈现出“两多两少”的状况:乱世多,盛世少;王朝末期多,王朝早期少。像魏晋南北朝时期、五代十国时期、元代,政治上黑暗,内外战争频繁,国家分裂,生灵涂炭。反映这一时期政治斗争的童谣也就比较多。在每一个王朝中,一般又是末期比早中期多,像秦末、汉末、元末、明末等时期,都是童谣大量流传的时候。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乱世和末世,政治斗争尖锐复杂,各种政治力量都努力表现自己,其中就包括用童谣为自己造舆论,所以,有着产生童谣的肥沃土壤。另一方面,这时统治者的钳制力则相对削弱,使那些生产出来的童谣不至于全部被扼杀。新上台的统治者对那些替自己造舆论的童谣,固然会乐于保留,就是对那些诅咒被推翻的统治者的童谣,也往往持一种容忍的态度,甚至也乐于记录下来,以作为自己“顺乎天心,合乎民意”的证明。反过来,在每一个王朝的初中期,统治阶级的统治相对稳定,除了歌颂升平的东西之外,真正有战斗力的童谣就不容易创作和保存下来了。

二  中国古代童谣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它的强烈的政治色彩。拿最早的《康衢童谣》和《周宣王时童谣》来说,就都是与政治息息相关的。《康衢童谣》说:“立我蒸民,莫匪尔极。不识不知,顺帝之则。”据说是尧在统治了天下五十年之后,不知道天下治理得如何,亲自下去作调查研究时,听到了儿童们在大路上唱这首童谣。它实际上是老百姓对尧的治绩的评价,可说是最早的“政治评论”。这种评价未免有阿谀奉承的地方,把尧说得好到了极点。结果,当然是尧听了很高兴,回去后便下决心把他的统治权“禅让”给了他的女婿舜。《周宣王时童谣》:“弧箕服,实亡周国”。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句,谈的却是有关国家命运的大问题。它预言那卖桑木弓、箕草箭袋的老夫妇俩将是使周王朝灭亡的人,暗示老夫妇收养的女孩褒姒为周王朝“招祸”的事。可见,童谣从一开始就与政治结下了不解之缘。后来,许多童谣都承袭了这一传统,往往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  童谣强烈的政治性首先表现在:在王朝更替的历史时期,农民起义军或地主武装往往都利用童谣作武器,为推翻旧的统治者大造舆论。如元代末年,着名的《至正十年河南北童谣》:“石人有双眼,挑动黄河天下反。”就是红巾军领袖刘福通自造的童谣。据说刘先把刻有童谣的石人埋在黄河工地上,再让儿童到处传唱。当开河民工挖出石人、读到石人身上的童谣时,整个工地顿时沸腾起来。早已不堪忍受压迫的民工,纷纷揭竿而起,使红巾军队伍迅速壮大。童谣犹如火星,使遍布各地的“干柴”顿时燃烧起熊熊烈火。又如至正年间的《彰德路童谣》:塔儿黑,北人作主南人客;  塔儿红,朱衣人作主人公。  据说至正二十八年六月的一天,彰德路的天宁寺塔忽然由黑色变成红色,塔顶还有红光闪烁,好几个钟头才消失。此事真伪难辨,也许是一次特异的自然现象,但是,有人就利用这一事件造出童谣,巧妙地暗示姓“朱”的人要取代元朝统治者而成为中国的“主人公”,显然是为明代统治者上台造舆论的。  如果说,上述两首童谣还不得不借助于迷信的“天意”之说来增强童谣的力量的话,那么,明末李自成起义军制作的童谣就更加直截了当了:朝求升,暮求合,  近来贫汉难存活。  早早开门拜闯王,  管教大小都欢悦。  它紧紧抓住与人民生命攸关的生活问题,把起义与解决贫苦人民的生计联系起来,具有很大的煽动性和号召力。当时社会的情况是:“岁饥赋重,官贪吏猾,是以百姓如陷汤火,所在思乱。”但是“官府复严刑厚敛”,所以“一闻童谣,咸望李公子至矣”。(《明季北略》卷二三)这类童谣,就其作用来说,很有点像今天的政治鼓动诗了。  童谣强烈的政治性还表现在:它敢于把矛头指向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天子”。众所周知,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天子”乃是至高无上权力的象征。因为触犯“龙颜”或根本就无辜地被天子莫名其妙地置于死地的人历来不可胜数。也许是这种野蛮和残暴的行为在起作用,在中国文坛上,历来只看到歌颂天子“圣明”的拍马文学,至多也不过有一点小骂大帮忙的牢骚。但古代童谣中有不少并不把天子放在眼里,而用各种形式讽刺以至咒骂他们。像《永熙中童谣》:二月末,三月初;  桑生裴雷柳叶舒。  荆笔杨板行诏书,  宫中大马几作驴。  它如实地表现了晋惠帝时大权旁落、权臣专政的历史事实,同时也尖锐地嘲骂了昏庸无能的晋惠帝。借用他姓“司马”作譬,称之为“大马”,已是“不敬”了;把他比作“驴”,实际等于骂他是一窍不通的笨驴。虽然就晋惠帝而言,是完全合乎实际的,但这样做,已够得上“大逆不道”了。《南史·张敬儿传》载的一则童谣,则骂得更厉害:天子在何处?  宅在赤谷口。  天子是阿谁?  非猪即是狗。  这首童谣表面上是指张敬儿称帝之事,“狗儿”、“猪儿”原是张敬儿兄弟的小名,当作写实文学看,似乎并没有什么不敬之处。但是,当小孩子传唱着“天子是阿谁?非猪即是狗”时,是决不会有人加上注解说这个“天子”是实指张某的,它实际上是巧妙地“以偏概全”,骂尽了所有的“天子”。当然,以今天的眼光看,这并不是文学创作的好方法,但在当时,毕竟是很需要一点勇气的。值得注意的是,这类童谣并非绝无仅有。譬如《太宁初童谣》,把皇帝比作马不算,还把皇帝的被软禁比作放牧,绘声绘色地描写马吃草的情景;《元康中童谣》骂天子是“瞎子”;还有的童谣则嘲笑天子企图靠更改年号来维持自己的短命统治而最终只能赤脚逃命的狼狈相。这是童谣中很有光彩的一部分,在其他文学样式中是很少见的。  童谣还以极大的义愤谴责和诅咒祸国殃民的奸臣,而且比之其他文学样式,显得更加直截了当,更富有感情色彩。像着名的汉末《献帝初京师童谣》:“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它集拆字、谜语与童谣于一身,既巧妙地包括了“董卓”二字,又以“草青青”与“不得生”作强烈对比,点明尽管董卓气焰嚣张、炙手可热,都必将很快灭亡。从效果来看,与夏时人民诅咒夏桀的谣谚“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有异曲同工之妙,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感情色彩。又如,宋代的《京师童谣》对于宋代臭名昭着的奸臣童贯、高俅、蔡京父子等人,已经不是历数其罪恶而加以谴责,而是旗帜鲜明地发出了要“杀”、要“割”、要“吃”的呼声,真正到了恨不能“食肉寝皮”的地步了。  揭露社会黑暗,鞭挞封建社会制度,反映并且同情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和正义的反抗斗争,也是童谣极富政治色彩的内容。《汉末江淮间童谣》:“太岳如市,人死如林。持金易粟,贵如黄金。”短短四句十六个字,给我们描绘了一幅人民苦难生活的凄惨图画。是天灾?是人祸?还是二者兼而有之?童谣没有说,它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书为像)余地。这种含蓄的谴责,有时比大声疾呼的痛骂还要有力得多。  童谣的笔触不仅涉及了人民的苦难生活,而且伸向了政治制度、用人制度等各个方面。如《顺帝末京都童谣》:“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宋钦宗时童谣》:“城门闭,言路开;城门开,言路闭。”清末《京中童谣》:“前门开,后门张。前门引进虎,后门又进狼。不管虎与狼,终朝每日铛铛铛。”这些童谣从具体史实出发,加以典型化,对封建社会颠倒是非的用人制度、封建官府“广开言路”的虚伪性以及封建政府官僚勾结帝国主义、置百姓死活于不顾而只管自己享乐的反动本质等,都作了较深刻的揭露和谴责。  尤其难得的是,有些童谣还把被迫铤而走险的农民起义军与政府军作对比,真实地揭示了官兵的危害胜过“贼”的情景。像《正德己巳川蜀童谣》:“强贼放火,官军抢火。贼来梳我,军来篦我。”这里,把农民起义军当作“贼”当然是不正确的,但是,它把所谓“贼”与官军对比着来写,着意在说明官军的祸害远远超过“贼”,这一点是意味深长的。古话说:“两害相较取其轻”。在这样明显的对比面前,童谣的政治倾向性也显露无遗了。  童谣这种强烈的政治性,曾被人当作“诗妖”加以贬斥。如郑玄说:“言上号令,不顺民心,则怨谤之气,发于歌谣,故有诗妖。”所谓“诗妖”,明显地含有贬斥的味道;但是,他也不得不承认是老百姓的“怨谤之气,发于歌谣”,还是看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的。  就内容说,童谣并不限于上述的政治性篇章,它还包括更多的方面。如《汝南鸿陂童谣》反映了一个在水利工程问题上好心办了坏事的官吏,《天堆童谣》附会地记载了一次泥石流现象,《隋末江东童谣》、《兴定中童谣》,谴责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还有些童谣讽刺了不自量力的狂妄之徒等等。特别是自明代以后,反映儿童生活的童谣有了较大的发展,童谣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前言2  三  童谣要为儿童所接受,在形式上不能不有一番讲究,因此,音乐性、变异性与娱乐性就成了童谣的显着特点。  1923年,黎锦熙先生在《歌谣调查的根本谈》中指出:“歌谣唱起来没有一首不好的……可是看起来就没有几首好的:这就是汉字的不济。”他觉得“汉字不济”的说法尚可以商榷,但他说的“歌谣唱起来没有一首不好”,却是值得注意的。童谣是一种带音乐性的口头文学,除了“歌词”之外,还有它的“曲谱”。因此,能流传的童谣,孩子们唱起来一定觉得顺口、流畅、蛮有味道的。可惜的是,古人在收集童谣时,只注意了记录它的文字,却忽略了它的曲谱——当然也许是这种记谱工作在当时是极为困难造成的。  童谣的音乐性表现在它语言的音乐美和节奏感。比较常见的是在童谣中巧妙使用双声、叠韵、双关、谐音、重叠、对比等手法,使得童谣唱起来悦耳动听。如《元明宗时童谣》:“牡丹红,禾苗空;牡丹紫,禾苗死。”四句中,二二押韵,对仗整齐;“禾苗”与“和庙”谐音,暗指元明宗,一语双关,自然而巧妙。又如《兴定中童谣》:“青山转,转山青;耽误尽,少年人。”前面二句仅仅将同样的三个字调换了一下词序,就把长年累月辗转山林被迫从事战争的士兵的怨怒作了很好的揭示。它似重复又不是重复,而是一种深化,于整齐中见参差,韵味十足,音调响亮。这种句式,为以后的童谣和民歌所经常采用。不仅这些句式整齐的童谣有很强的音乐性,就是那些句式参差的童谣也是如此。如《都城小儿祈雨歌》之一:青龙头,白龙尾,  小儿求雨天欢喜。  麦子麦子焦黄,  起动起动龙王。  大下小下,  初一下到十八。  摩诃萨。  这首祈雨歌看起来简直像散文,但是内在的音乐性很强,又用的是小儿的口语,所以,唱起来一定是很有兴味的。  与音乐性有关的是童谣的变异性或曰不稳定性。因为童谣是以口头传唱的方式流传的,就难免要发生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现象,甚至还会出现有意无意加以修改的情况。比较典型的例子是《狸斑童谣》。《明诗综》以此为题记的是:狸狸斑斑,跳过南山。  南山北斗,猎回界口。  界口北面,二十弓箭。  而明杨慎的《古今风谣》题为《元至正中燕京童谣》,作:脚驴斑斑,脚躐南山。  南山北斗,养活家狗。  家狗磨面,三十弓箭。  上马琵琶,下马琵琶。  驴蹄马蹄,缩了一只。  周作人说他家乡绍兴的孩子却是这样唱的:  铁脚斑斑,斑过南山。  南山里曲,里曲弯弯。  新官上任,旧官请出。  北大歌谣研究会的《歌谣》第21号说湖南又是这样唱的:脚踩斑斑,手指南山。  南山北斗,不用家口。  除吊美人二十四,  一大只。  这首童谣在不同的地方还有许多不同的“版本”,不一一列举了。有人认为它的最早出处是《礼记·檀弓》中的《登木歌》:“里首之斑然,执女手之卷然。”那么,它已有了几千年的历史了。在这漫长的时间内,不断地在流传中被“改编”,所以,变化这样大就不足为奇了。其他童谣历史不一定有这么长,变化不一定这么大,但是字、词、句的异同是大量存在的。对此,我们也要以“流动”的眼光来看待,承认其变异的合理性,择善而从,恐怕不宜运用校勘古书的通例,强说谁对谁错,以求“一律”。这也可算是童谣的一种“特殊性”吧。  童谣的娱乐性主要表现在把儿童喜爱的谜语、文字游戏和游戏动作与童谣结合起来。像《献帝初京师童谣》的“千里草”、“十日卜”,就是“董卓”的谜面 ;《襄国童谣》的“古在左,月在右;让(繁体字:让)去言,或(繁体字:国)入口”,就是“胡襄国”的谜面,等等。这些童谣的制作者是以此宣扬他们的政治主张的,但孩子们在传唱时却并不去理会其中的“微言大义”,只不过当它是一首含有谜语的歌谣,从而产生传唱的兴趣。  把文字游戏引入童谣,也是童谣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如《台州塘下童谣》:“塘下戴,好种菜。菜开花,好种茶。茶结子,好种柿。柿蒂乌,摘个大姑,摘个小姑。”这里用的就是一种“顶真续麻”式的文字游戏;它的头一句的最末一个字就是第二句的头一个字,每句中的两个分句互相押韵,而句与句之间则可以换韵,并且意思上也可以全无联系。这种童谣一般用于儿童的集体传唱,是对他们进行语言和思维训练的一种好方法,也能够激发起儿童的浓厚兴趣。此外,像拆字、谐音等也多为童谣采用。  有些童谣还往往与游戏动作结合起来。如前面提到的《狸斑童谣》,记载它的朱竹垞在《静志居诗话》中说:“此予童稚日偕闾巷小儿联臂踏足而歌者,不详何义,亦未有验。”所谓“联臂踏足而歌”就是一种儿童游戏:一群孩子伸脚排坐在地上,先由一个孩子唱歌点脚,每唱一字点一脚,点到唱完处便缩一脚,如此轮点下去,两脚都缩的便立起,剩下最后立起的一人就算输了。又如《拜月叩星歌》:月,月,月,  拜三拜,  休教儿生疥。  参儿辰儿。  可怜溺床人儿。  它也是边唱边辅以动作的。我们仿佛看到一幅月下幼儿叩拜图,旁边或者还有他的母亲或祖母、外祖母在打着节拍“伴唱”呢!这种活动本身虽是一种迷信,但幼小的孩子对于这种略带神秘的活动一定是颇感兴趣的。四  绝大多数的古代童谣的作者,均不可考。这本来是口头文学的一个共同特点:它们不是发表在书刊上,而只是在人们的口头流传,即使第一次“发表”时是署了名的,但几经流传,也可能被遗忘了。尤其是童谣,传唱者是年幼的儿童,他们对作者是谁,恐怕更不感兴趣;更何况许多童谣政治性、战斗性很强,作者恐怕不愿或不敢署名。这样,童谣大多不知作者就成了一个普遍的现象。从“知人论世”的角度看,的确给童谣的研究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为了解决这个困难,古人也曾从实践和理论上作了努力,提出了种种解释。其中最主要的有“天心”说和“天籁”说。  “天心”说最早见之于《三国志·吴书·陆凯传》。陆凯在引用了“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的童谣之后,说:“翼星为变,荧惑作妖;童谣之言,生于天心。”《魏书·崔浩传》还记载崔浩预测星变童谣作的故事,活龙活现。这种观点把童谣看作是天星垂象,儆戒世人的。其理论虽形成于三国时,但其滥觞却可追溯到先秦。如《周宣王时童谣》以预言的形式出现,并且通过“事实”企图证明“天命”的不可违抗。又如《卜偃引童谣》,也是以童谣来“未卜先知”,作为符合天意的象征。这种观点又被称作“五行志派”,在古代童谣研究中,占了统治地位。自《汉书》开始,许多童谣均被收入历代史书的“五行志”中,可见其观点影响之深。《晋书·天文志》说:“凡五星盈缩失位,其精降于地为人,荧惑降为童儿,歌谣嬉戏,吉凶之应,随其众告。”首次正式从理论上提出童谣与阴阳五行的关系。这种“解释”当然是不科学的,但是也不可一笔抹杀。赵景深先生在《古代儿歌资料·序》中说:“史籍中关于童谣应验的记载和解释,现在看来大部分是牵强附会或荒诞不经的。但是它们可以帮助了解这些童谣产生的时代背景,同时也可作为篡改童谣的反面材料,从研究的角度来看,它们还是有价值的。”此外,许多政治性很强的童谣有赖这件“五行志”的外衣得以保存至今,也应该算是一种幸运。  还有一种“天籁”说。这几个字最早见之于清许之叙的《天籁集叙》:“古谚童谣,纯乎天籁,而细绎其义,徐味其言,自有至理存焉,不能假也。”所谓“天籁”,说得未免玄乎。其实,它的意思不过是说:童谣是儿童不假思索、信口唱出来的声音。“天籁”说的思想,早在汉代的王充就说过了。他在《论衡·纪妖篇》中说:“性自然,气自成,与夫童谣口自言无以异也。当童之谣也,不知所授,口自言之。口自言,文自成,或为之也。”杜预注《左传·庄公五年》有云:“童龀之子,未有念虑之感,而会成嬉戏之言,似若有凭者。其言或中或否,博览之士、能惧思之人兼而志之,以为鉴戒,以为将来之验,有益于世教。”这类说法也还有点神秘化的味道。其实,儿童们所唱的歌,哪有不受成人影响的道理?许多童谣都是大人造出来让孩子唱的(当然,传唱过程中孩子有意无意地加以修改的事也是有的),所以,并没有什么“天籁”,而仍是“人籁”。  由于“天心”说和“天籁”说的统治,古代童谣长期以来被罩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它给童谣的研究带来了困难。我们今天应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点、立场和方法来继承和整理这一份遗产,使之能为今天的社会现实和文艺创作更好地服务。  雷群明  

第01章 康 衢 童 谣①

  康 衢 童 谣①  立我蒸民,②  莫匪尔极。③  不识不知,  顺帝之则。④  ——《列子·仲尼》  【注释】  ①康衢——四通八达的大路。《尔雅》:“四达谓之衢,五达谓之康。”  ②蒸——同烝,众多的意思。  ③匪——同非,《古今风谣》作“非”。  ④则——原则,规矩。  【赏析】  传说中我国最早的圣人尧,在治理天下五十年之后,自已不知道天下到底是不是治理好了,也不知道老百姓是不是愿意拥戴自己。他想作点“调查研究”。可是,他问左右的人,都回答:“不知道。”他问朝野的官员,也都回说:“不知道。”没有办法,尧就换了衣服去私访。他走到一条大街上,听见一个小孩在唱这首童谣。尧听了很高兴,就问小孩:“是谁教你唱的呀?”小孩说:“我是从大夫那儿听来的。大夫说,这是一首古诗。”尧大概从这首歌中得到了一种“安全感”,马上把舜找来,将天下禅让给他。舜也不推辞,就接受了。这首童谣据说就是这一故事的产物。  这则童谣最早见于《列子》。《列子》是晋代人伪托战国时的着作,但据后人考证,其中很多内容采自先秦古籍,并非凭空捏造,也许相当于今天的“辑佚”资料书。因此,《列子》虽被看作是“伪书”,但仍被许多人当作可靠的史料而加以征引。这首童谣也因此被许多人认为是我国最早的童谣之一。如《古今事物考》说:“列子曰:‘尧微服游于康衢,闻儿童谣……’。谣之起,自尧时然也。”  这首童谣有几点值得注意:  一是它较早地体现了童谣的政治色彩,可以说是第一首涉及统治权与统治术的政治性童谣。它所歌倾的圣人尧的统治业绩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升平气象,实际上是对新兴奴隶制度的一种夸大之辞的赞美;把这个社会描绘成尽善尽美,样样好到了极点。这当然是不真实的。从这点上说,这首童谣也是开了粉饰太平的恶劣先例。有意思的是:尧先生尽管年纪很大了,而且舜又是他的女婿,但他对把天下让给舜这件事大概一直很是犹豫,下不了决心,直到听了这首童谣、知道自己的一套统治“原则”已经在老百姓中间生根,得到了拥护,他才放心了。可见,他的禅让仍然是有条件、有原则的。  二是它鼓吹了一种无为而治、不动脑筋的奴隶主义思想。认为有了好的统治者,下面的人就不用学习和思考,不用根据新情况、新问题采取新的统治原则,只要盲目照办就够了。这样一种思想曾经被一些统治者利用来为自己的私利服务。  三是提供了文人制作童谣的最早例证。它说明童谣是从“大夫”那儿听来的。很可能这个“大夫”就是童谣的作者,却假托于古诗。至于他的目的究竟是拍尧的马屁还是替舜造上台舆论,就很难说了。因为,过去还有人说:舜的天下并不是尧禅让给他的,而是他趁尧年老德衰时,把尧关了起来,自己坐天下,很有“抢班夺权”的味道。可见这位被古人歌颂的“圣人”也是不太干净的呢。以他这样的品质,指使一个心腹的大夫替他上台造舆论,是完全可能的。  此外,这首童谣也反映了古时帝王已有了从老百姓的嘴里了解治绩的做法,后来沿袭下来的采风制度也许就是从尧开始的。虽然,许多统治者这样做不过是做做样子,但这个传统却不失它的积极意义。  【今译】  帝尧为了我们广大的老百姓,没哪一件事不是做得好到了极点。因此,我们不用自己动脑筋、出主意,也不要揣度尧的意图,只要照着尧帝的老规矩办就行了。  

第02章 周宣王时童谣①

  周宣王时童谣①  弧箕服,②  实亡周国。  ——《国语·郑语》  【注释】  ①周宣王——西周末年的一个皇帝,在位时间为公元前827~前782年。这首童谣《史记·周本记》作《童女谣》。  ②弧箕服——,音yàn(厌),山桑树;弧,弓。弧,即桑弓。箕,《汉书·五行志》作“萁”,一种草名,有韧性,可编织器物;服,箭袋,箕服,即用箕草编的箭袋。弧箕服,在这里是指制造和贩卖弧箕服的人。  【赏析】  这首童谣虽只有短短的两句,却很有名气。其原因大概有这么几个:一是它被认为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载之于文字的童谣之一。周作人引日本中根淑《歌谣字数考》说:“周宣王时童女歌‘弧箕服,实亡周国’,为童谣之起源。”  二是关于它,还有着一些神奇而荒诞的传说。据说,在夏朝的末年,褒这个地方的神化为两条龙,降于夏王庭,说:“我是褒的二君。”夏后卜卦,先是卜得杀、去、留,都不吉利,后来再卜,得到“神示”:如果求到龙的唾沫而加以珍藏,就大吉大利。结果夏后照卜卦行事,请得龙涎用柜子收藏起来。经过殷周数百年的时间,宫中没有人敢去动这个柜子。到了周厉王的晚年,忍不住去打开来看了。这下可闯了祸:龙涎破柜而出,流淌到王庭之中,怎么也没法除掉。厉王让宫中的妇女们裸体呼叫鼓噪,龙涎却又化为玄鼋,爬到王宫里去了。宫中有一个六七岁的小姑娘,不小心碰到了它,等长到16岁时,未婚而有孕,到周宣王时,生下一个小女孩。姑娘因为害怕,将小女孩丢弃在路边。这时,恰巧有一对无儿无女的卖弓箭的夫妇经过,听到孩子的哭声,觉得可怜,便收养了她。为了远祸,后来又带着小女孩逃到褒这个地方住下来,并取名为褒姒。女孩长大后,出落得很漂亮。有一次,褒人的头领因为犯罪入狱,就将她进贡给幽王以赎罪。幽王一见褒姒,大加宠爱,封她为皇后,但她总不肯欢笑。幽王为了讨她的欢心,便在没有外敌入侵的情况下下令烽火台举火。将士们信以为真,纷纷赶来救援,她见状忍不住大笑起来。后来外敌真的来入侵时,幽王再次举火,各路诸侯以为又是在开玩笑,都不加理睬。结果周幽王因此被敌人杀死,西周也宣告灭亡。  三是这首童谣也是最早把童谣与“天命”联系在一起的,从而给童谣涂上了一层神秘的迷信的色彩,即仿佛一切童谣都是上天借孩童之口来宣泄“天机”的,因而是不可抗拒的。据说,当周宣王听到这首童谣后,十分害怕,就下令把卖弓箭的夫妇抓来杀了,以为这样就可天下太平了。但是没料到“祸根”在他们夫妇收养的女孩身上。企图以此证明“天命”是不可违抗的,这当然是很可笑的。  在传播“天命论”的同时,它还开了“女人祸水论”的先河,认为周的灭亡,是因为褒姒这个女人造成的。这是一个绵亘几千年的历史大冤案。鲁迅早就指出:“历史上亡国败家的原因,每每归咎女子。糊糊涂涂的代担全体的罪恶,已经三千多年了。”(《我之节烈观》) “譬如罢,关于杨妃,禄山之乱以后的文人就都撒着大谎,玄宗逍遥事外,倒说是许多坏事都由她,敢说‘不闻夏殷衰,中自诛褒妲’的有几个。就是妲己、褒姒,也还不是一样的事?女人的替自己和男人伏罪,真是太长远了。”(《女人未必多说谎》)。今天,我们重读这首童谣,应该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对于它长期以来散布的消极思想,要有一个正确的看法。  【今译】  那卖桑弓、箕箭袋的人,就是使周国灭亡的人。  

第03章 卜 偃 引 童 谣①

  卜偃引童谣①  丙之晨,②  龙尾伏辰,③  均服振振,④  取虢之旗。⑤  鹑之贲贲,⑥  天策焞焞,⑦  火中成军,⑧  虢公其奔。⑨  ——《左传·僖公五年》  【注释】  ①卜偃——一个名叫“偃”的卜卦者。古时出征打仗都要让卜卦的人烧炙龟甲,根据上面出现的花纹判断是不是吉利。  ②丙之晨——《太平御览》卷5、卷329作“丙子之晨”,似较胜。杜预注称:“言丙子平旦,鹑火中,军事有成功也。”亦可为证。 ③龙尾伏辰——龙尾,指尾星。伏辰,在早晨太阳出来之后即隐伏不见了。杜预注云:“日月之会曰辰。日在尾,故尾星伏不见。” ④均服振振——均,同袀,一色的服装。这里指军服,转指穿军服的将士。振振,威武整齐的样子。  ⑤取虢之旗——虢,音guó(国),公元前11世纪时周分封的一个诸侯国,姓姬,分东、西虢。西虢又称城虢,西周灭亡时,随平王东迁到上阳,公元前655年为晋国所灭。“取虢之旗”,即夺取虢国的军旗,指战胜虢国。  ⑥鹑之贲贲——鹑,即鹑火,星宿的名字。日至其中时为大暑,贲,音bēn(奔),火光照耀的样子,杜预注:“贲贲,鸟星之体也。” ⑦天策焞焞——天策,星宿名,焞,音tūn(吞),形容星光暗淡。杜预注曰:“天策,傅说星。时近日,星微。”  ⑧火中成军——火中,即鹑火星宿居中的时候。成军,军队取得成功,即打了胜仗。  ⑨虢公其奔——虢公他逃跑了。虢公,这里指的是虢公丑。  【赏析】  这首童谣记的是历史上有名的“假途灭虢”的故事。晋献公早就有灭虢之心。早在庄公二十七年(晋献公十年,前667年)冬,晋献公就提出要伐虢,由于大臣士谏阻,才作罢。但后来一直念念不忘,演出了两次“假途灭虢”的故事。第一次是僖公二年(前658年)春,晋国以虢国骚扰其南部边境为由,派荀息带了重赂去虞国,要求借道去伐虢。虞公贪图重赂,不顾大臣宫之奇的劝谏,不但答应借道,而且还自告奋勇派兵帮助晋兵作先锋。结果,侵占了虢国的下阳。这是第一次“假途灭虢”。僖公五年(晋献公二十二年,前655年)秋,晋国第二次派人去虞国,再一次要求借道去伐虢。尽管宫之奇用“唇亡齿寒”的道理严正忠告虞侯,并且严肃地指出:“晋不可启,寇不可玩,一之谓甚,其可再乎?”但虞侯不听忠告,仍然一意孤行,同意了晋国的无理要求。结果,当年八月甲午,晋军围住虢的国都上阳,冬十二月丙子朔,上阳被攻破,虢公丑逃到东都洛阳。晋军在回师途中,顺便也灭了虞国。这就是第二次“假途灭虢”,也就是这首童谣所反映的这次战争。  据说,晋侯围住上阳之后,还有点不放心,问卜偃此举是否会成功 卜偃就引了这首童谣,说明一定能成功,而且连成功的日期都推算出来了。这首童谣很可能是晋献公玩弄的又一个阴谋,故意当着大家的面,让卜偃说出有这么一首童谣,意在说明晋灭虢不但不是侵略,而且是符合“天意”的。从这里可以看出,把童谣认为是“天意”的体现并加以重视,至少在公元前7世纪就已经很深入人心、有了很大的势力了。  卜偃引用的这首童谣,说的意思只有一个,就是虢国将在某个时候注定被晋国灭亡。大体上是分两层来写的。前四句从晋军的角度写:“丙(子)之晨,龙尾伏辰”,说的是晋军攻克上阳的时间;“均服振振,取虢之旗”,说的是晋军的整齐威武及其赫赫战功。后四句从虢侯的角度写,具体指出他将在何时狼狈逃亡。童谣用的是当时最为流行的“诗经体”——四言形式,颇有时代特点。但叙事过于简古,加上借助天命,故弄玄虚,使它颇有点神秘成分,不大好理解。  【今译】  丙子这天的清晨,当尾星消失在天边时,阵容整齐的晋国军队,夺取了虢国的军旗。鹑火星亮耀眼明,天策星暗淡退隐;鹑火星居中时晋军到,虢君只得匆匆逃出城。  

第04章 鲁 国 童 谣①

  鲁 国 童 谣①  之鹆之,②  公出辱之。③  鹆之羽,  公在外野,④  往馈之马。  鹆,⑤  公在乾侯,⑥  征褰与襦。⑦  鹆之巢,  远哉遥遥;  稠父丧劳,⑧  宋父以骄。⑨  鹆鹆,  往歌来哭。⑩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注释】  ①鲁国——古国名。周公旦之子伯禽为第一代国君,建都曲阜。地方相当于今天山东省西南部。这首童谣《古谣谚》题作《鹆谣》。  ②之鹆之——鹆,音qúyù(渠欲),鸟名,又名鸲鹆,俗称八哥。二“之”字为衬词,无义。  ③公——指鲁昭公,公元前541年至前510年在位。这两句杜预注曰:“言鹆来则公出辱也。”  ④外野——指鲁昭公被逐居于郓这个地方。郓本是鲁地,后来被齐国侵占,鲁昭公住在这里就好比住在国外的地方一样。杜预注云:“入鲁竟(境),故书‘至’;犹在外,故书‘地’。”  ⑤——,音zhū(朱),跳行的样子。  ⑥乾侯——地名,当时属晋国,在魏郡斥丘县。  ⑦褰——音qiān(牵),套裤。襦——音rú(儒),短衣、短袄。  ⑧稠父——父同甫,古时对男子的通称。稠父,指鲁昭公,名稠。丧劳——因在外劳苦而丧。杜预云:“死外,故丧劳。”  ⑨宋父以骄——宋父指鲁昭公的继承人鲁定公,名宋。公元前509年至公元前494年在位。鲁昭公死后,他得以代立为君,感到意满志得,故称“以骄”。  ⑩往歌来哭——指鹆在鲁昭公活着出去时唱歌,死后迎来尸骨时哭泣。  【赏析】  这也是见于记载较早的预言式的童谣。据说,这首童谣流传于鲁文公(前626~前609年)、鲁成公(前590~前572年)之时,但预言的却是鲁昭公(前541~前510年)时的事,中间隔了好几个君主、好几十年时间。显然这是不可靠的。从记载的事项看,倒有可能是后人根据所发生的事杜撰附会上去的。  童谣以八哥的活动起兴,大体上表现了鲁昭公晚年的生活经历,带有叙事的性质。鲁昭公是一个不怎么高明的君主。他国内的季氏与氏斗鸡,引起纠纷,昭伯吃了亏,就到他面前说季氏的坏话,称季氏“无上久矣,弗诛必危社稷”。他也不他细考虑,一怒之下,便派昭伯带人去攻打季氏。结果季氏三兄弟联合起来,使昭伯“不胜而死”。鲁昭公害怕了,便逃到了齐国;后来,又跑到晋国,在国外流亡了八年,最后死在晋国的乾侯,由他的儿子鲁定公把他的尸体运回来。他得到如此可悲的下场还要受到人家的非议,如《吕氏春秋》就批评他“不达乎人心”,攻季氏是“与一国为敌”,“其得至乾侯而卒犹远”(《察微》),这就更加可悲了。童谣的作者在叙述这一段历史时,始终以鲁昭公为主角,似乎对他的遭遇充满了同情。  “之鹆之,公出辱之”二句,一开始就点明了鲁昭公出亡的背景。它用鹆起兴,既是修辞的需要,也包含了一种迷信的成分:鹆一出现,就意味着昭公要出逃受辱了。据记载,鲁昭公出逃国外期间,虽然还有一帮随行人员,生活上倒不至于吃什么苦,但是在齐、晋两国却受到两国君主的轻视,人格上受到侮辱。如昭公二十九年春,他从晋国又回到郓,齐侯派人来“慰问”他,只称他为“主君”,即只当他“大夫”对待,等于降了好几级。因此,他的随从人员认为这是齐有意侮辱,他只好又回到晋国,但晋国也没有好脸色给他看。  “鹆之羽”三句,指的是鲁昭公出亡的头两年住在郓的生活情形。它用鹆的羽毛来比喻昭公的漂泊生活的轻飘而不安。虽然如此,这时,他还是比较神气的,有时还要到一些地方去赠送马匹之类的礼物给人家。“鹆”三句,则进了一层,写出了他在齐、晋两国之间奔来奔去的可怜相。他头两年住在齐国的郓,第三年春,移居到晋的乾侯,受到轻视;次年又到郓,又受到齐侯的侮辱。没奈何,只好又厚着脸皮回到乾侯,直到去世。这种流亡生活使他就像鹆一样跳来跳去。“”二字,用得非常形象得体。“征褰与襦”,具体不知何指,也许是他想招兵买马,打回国去,恢复统治的一种准备工作。“鹆之巢”四句,以鹆的有巢来反衬鲁昭公的失国,再用“远哉遥遥”加强这种可悲结局的效果,给人的印象很深。值得注意的是:“稠父丧劳,宋父以骄”二句,隐约透露出昭公的不能回国似乎也是他儿子所希望的。照理,父亲客死在国外,儿子应该悲伤,但儿子却是因此而意满志得,岂不令人痛心!《左传》杜预注说鲁昭公“内不容于臣子,外不容于齐晋”,受到“内外弃之”的待遇,于此亦可得到印证。  最后两句仍以鹆起兴,小结鲁昭公晚年的可悲下场:去时还是活蹦乱跳的,回来却是死人了。用鹆的歌哭来点明其悲剧的结局,寄托作者的同情。从结构上说,前后照应,显得严紧缜密,天衣无缝。 童谣通篇均是从鹆入手,借用它的形态特点和通过它的眼睛,来正面描绘鲁昭公的命运,都比较贴切,文字显得生动形象而又略带神秘色彩。句式虽均为四言,但每段或二句,或三句,或四句,各段之间既各自独立,又逐渐深入,于整齐中见参差,统一中有区别,说明当时的文字水平已经相当高了。  【今译】  八哥呀八哥,你来了,昭公就要出国受辱了。八哥的羽毛轻又轻,象征着昭公在国外的地位,虽然他还要神气地送马给别人。八哥跳来又跳去,就像昭公在乾侯与郓之间奔走,他征集衣服和裤子,不知作何用?八哥你累了可以回巢,昭公他却远离国家无法到。昭公死在外面多悲苦,宋父却因代父而立意气豪。八哥呀八哥,昭公出去时,你唱着歌;昭公回来时死了,你忍不住哭了啊!  

第05章 西 海 童 谣①

  西 海 童 谣①  吴王出游观震湖。②  龙威丈人名隐居,③  北上包山入灵墟,④  乃造洞庭窃禹书。⑤  天地大文不可舒,⑥  此文长传百六初。⑦  今强取之丧国庐。⑧  ——《古今风谣》  【注释】  ①西海——《山海经》中有西海,但不详确指何海域;后代西海所指也有多处。这里是假托孔子所到的地方,不一定能坐实。这首童谣《古谣谚》引《河图纬》题作《孔子述洞庭童谣》,“天地”作“天帝”,“百六初”作“六百初”,“今强取之”作“今强取出”。  ②吴王——指春秋时吴王阖闾,公元前514~前496年在位。震湖——即太湖,大概因其水面广阔、烟波震荡而得名。  ③龙威丈人——不详。大约是当时的一个隐士,“龙威”大概是他的号。“名隐居”《灵宝要略》作“山隐居”。  ④包山——太湖中洞庭山的一个山名。灵墟——传说藏有所谓“灵宝五符”的地方,又名“林屋洞天”。  ⑤造——到。洞庭——太湖中的洞庭山。禹书——传说大禹治水时神授予他的“金简玉字”天书。  ⑥天地大文不可舒——意为:天地之间的重要文字不可轻易打开,含有“天机不可泄露”的意思。  ⑦百六初——这是一句双关语。古语有“冬至百六是清明”,表面上指从冬至到清明节期间为一百零六天,实质上暗含宝物要到政治上“清明”之世才能取出之意。  ⑧丧国庐——暗指吴王阖闾的下一代夫差亡国之事。“国庐”,即国家。  【赏析】  这是把童谣与神话传说、预言结合在一起的一个例子。据说,大禹治理洪水时,很是艰苦,在一个叫牧德的山上,遇到了一个神仙。神仙对大禹说:“我有灵宝五符,它可以役使蛟龙水豹,送给你用吧。不过,你治疗好洪水之后,要把它秘密地藏在灵山,不得泄露。”禹接过这个宝贝,用它来治理洪水,果然很有灵验。事成之后,他遵守诺言,将宝贝藏好。过了不知多少年,等到吴王阖闾出游太湖时,知道了这件事,就要当地的隐士龙威丈人从藏有灵符的洞穴中把宝贝拿出来。拿来之后,吴王很高兴地打开来看,只见上面有一百七十四字,但都不认识,就派人带了宝书前往鲁国向博学多才的孔子请教。使者见了孔子,撒谎说:“天上有一只红鸟衔了这卷书献给我们吴王,请你看看上面写些什么?”孔子接过来一看,对使者说:“我过去游历西海时,听到过一则童谣。据童谣说,这灵宝五符乃是龙威丈人从包山洞中偷来的。你现在说是红鸟衔来的,我就不知道了。”使者无奈,只好回去如实向吴王报告。吴王听了,也不想知道里面的内容了,赶快把宝贝送回了原处。但是,“天机”既经泄露,吴王就不能不受到惩罚,他的国家就因此在他后代手上葬送掉了。  这件事荒唐不稽,当然不能当作历史来看。所谓孔子听到的童谣,很可能是后来的人创作出来加在孔子身上的,大概也是“文以人传”的思想在作怪吧。但是,这个故事除《河图纬》之外,还见于多处古籍记载,童谣的文字略有不同。《越绝书》是:“禹治洪水得五符,藏之洞庭之包山。龙威丈人窃禹书,得吾图者丧国庐。”《吴越春秋》作:“禹得金简玉字书,藏在洞庭包山湖。”这些记载大同小异,说明这个故事是流传较早、较广的。  “吴王出游”四句,是讲“窃书”的经过。基本上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不过,第二、三句的次序似乎应调换一下才对,按现在这样,第一句下无所承,第三、四句又显得重复,调换次序后作:“吴王出游观震湖,北上包山入灵墟,龙威丈人名隐居,乃造洞庭窃禹书。”前两句写吴王出游太游到包山,范围由广而窄;再让龙威丈人入山洞窃书,目的更加明确。如此,文气才顺。“天地大文”三句,是说吴王取出禹书的结果。这里有“预言”,也有迷信,还有作者的寄托。认为禹书是不可泄露的天地至文,谁违背天意取出就要丧失国家,显然带有算命先生的骗人成分。但它说禹书只有等到“百六”之后、政治“清明”时才能问世,则似乎又寄托着作者对当时政治黑暗的不满和对将来光明前景的向往。  这首童谣是用天命来解释王朝命运的一个尝试。它试图把吴国的灭亡归咎于吴王强取禹书这样一个荒唐的故事,当然是不可信的。如果把它当作一首神话故事诗来看,倒也是很有意思的。从形式上看,它采用七言的形式,每句押韵,在童谣中也别具一格。  【今译】  吴王阖闾出去巡游,欣赏那烟波浩淼的太湖。太湖的洞庭山上住着一个名叫隐居的龙威丈人,他潜入包山的洞穴,偷出了大禹藏在里面的灵符。可是,天地间的至文不可轻易泄露,这灵符要长期留传,直到清明之世才能取出,现在强行取出它来的人将要丧失他的国土。  

第06章 孺子歌

  沧浪之水清兮,①  可以濯我缨。②  沧浪之水浊兮,  可以濯我足。  ———《孟子·离娄上》  【注释】  ①沧浪——过去一般解释为“青色”,但也有人认为是地名。似以后说为妥。否则,“青色之水清”,固然可勉强解释得通,而“青色之水浊”则未免有色彩不调和之嫌。  ②濯——洗。缨——古时系帽子的带子,这里亦可解释为头部。  【赏析】  据说这是孔子经过楚国时听到一个小孩子(即“孺子”)所唱的歌,一般都认为这是一首道地的楚国民歌。它最早见于《孟子》,但同时代还有不少人记载和引用过它。如楚辞中的《渔父》所引完全与《孟子》同,不过唱的人是一个大人——渔父,而不是小孩。《文子》所载,字句略有不同:“混混之水浊,可以濯吾足乎;泠泠之水清,可以濯吾缨乎。”意思还是差不多的。也许这是一首老少咸宜的民歌,流传很广,所以连“孺子”也能信口唱它了。  孟子引用这首童谣,是要用它来为自己的政治宣传服务的。他说:“不仁者可与言哉!安其危而利其灾,乐其所以亡者。不仁而可与言则何亡国败家之有?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孔子曰:‘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很明显,孟子引用这一大段话是用来为他的仁政宣传作论据的。他认为:不仁的人与他们是没有什么好谈的,因为他们以危为安,以害为利,以亡为乐,完全颠倒了是非的标准,势必要弄到亡国败家的地步。而他与孔老先生的意见是一致的,就是要像小孩子所唱的那样,要善于自己来驾驭命运,恰当地利用外界环境来为自己服务:外界的“水”是要变化的,有时清,有时浊,但是,只要善于“自取”,人仍然可以掌握着主动权。水清时,就用来洗头;水浊时,就用来洗脚,使之“各得其所”,“各有所用”。这是孔孟积极入世的思想的一个具体的体现。  孟子引用的这首童谣实际上还批评了两种观点。一种就是上面孟子所说那种“不仁者”的观点。这种人是非颠倒,实际上是用清水洗脚而用浊水洗头,全用错了地方。还有一种是《渔父》中所写的屈原的观点。屈原被放逐时,“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看见了,问他何以如此。屈原说:“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所以被放逐了。”渔父劝他学习“圣人不疑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的精神,用混世的态度对待黑暗的社会:“举世皆浊,何不其泥而扬其波? 众人皆醉,何不铺其糟而其酾?”干脆一同把水搅浑,与众同醉。但屈原认为这样便是“同流合污”,宁愿自杀也不肯干。其实,屈原这种态度也是消极的,不可取的。  应该说,这首童谣能够引起中国两位圣人——孔、孟的重视,与它所包含的丰富的人生哲理是分不开的。客观环境总是有好有坏,一个人一生的遭遇也是如此,不大可能总是一帆风顺。应该如何对待这一切呢?总的来说,恐怕还是应该学习“孺子”的做法:采取积极的态度,让客观环境为自己服务,好条件、坏条件都可加以利用。这个思想在当时是很有进步意义的。因为个人面对的是强大的黑暗社会,只能在适应它的过程中加以改造,否则,就只能像屈原那样毁灭自己。当然,从今天的眼光看,以清对清,仍然值得发扬,但以浊对浊就有一定的问题了。对于后者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我们也要给以足够的重视,采取积极的态度加以消除。  【今译】  沧浪的水啊清又清,可以拿它来洗我的冠缨。沧浪的水啊混又浊,可以拿它来洗我的脏足。  

第07章 燕昭王时童谣①

  燕昭王时童谣①  大冠若箕,②  修剑拄颐,③  攻狄不能下,④  垒枯丘。⑤  ——《战国策·齐策》  【注释】  ①燕昭王——公元前311~前279年时在位。《燕昭王时童谣》,有的书也称作《齐婴儿谣》,从内容看,前者似较合理。  ②大冠——武将的头盔。箕——簸箕,一种竹制的盛器。  ③修——长的意思。颐——下巴。  ④狄——一作翟。当时周旋于各国之间的一个小部族的名字。  ⑤垒枯丘——指战死的士兵尸骨累累于枯黄的小丘之上。这两句《说苑》引作:“攻狄不能下,垒于梧丘。”认为梧丘是地名,亦通。清史梦兰说:“垒,军壁也。言大不能降一垒,小不能枯一丘。言无人物。补注曰:《吴氏韵补》:‘能’叶年题反,‘丘’叶一其反。庐陵刘氏读‘垒枯丘’谓‘空守一丘为垒’。《说苑》:‘攻狄不能下,垒于梧丘。’齐景公田于梧,地名也。一本引《北堂书钞》同《说苑》,无‘能’字;一本‘垒枯骨成丘’,《通鉴》从之。各有不同,似‘梧丘’义长。据此则题当作《齐婴儿谣》。”这些看法姑也引出,以备一说。  【赏析】  齐国的大将田单利用火牛阵打败了燕国的军队,一举收复失地七十多个城市,被任命为相国,封平安君。这一巨大的胜利冲昏了他的头脑,使他变得骄傲了。后来,田单决定要去攻打狄这个小部落。行前,他去见当时齐国足智多谋的鲁仲连,说明来意。鲁仲连说:“将军去攻打狄国,一定会打不下来。”田单很不服气地回答说:“当初我用一块小小的地盘作基地,收集一些残兵败将,都能打败拥有万辆军车的燕国,恢复了齐国的土地。今天我兵多粮足,难道会攻不下小小的狄吗?”说完不辞而别,登上车子就走了。但是,他此一去,果真如鲁仲连所料,将狄国包围攻打了三个月也没能打下来,反而死伤惨重,尸骨累累像小山一样。  这首童谣所记述的就是这样一个历史故事。它采用夸张的手法,尖锐地嘲讽了骄傲自大的田单。“大冠若箕,修剑拄颐”两句,就像一幅夸张的人物漫画像,简练地把田单的骄态给勾画出来了。你看,他的头盔有簸箕那么大,他的宝剑长得能够支住下巴,这是一个多么英武的形象呀。照理,这样一个威风凛凛的将军一定是所向无敌的了,可是下面两句笔锋陡转,不但描绘他无能攻下狄这个小地方,而且还死伤累累,这就把他的可笑给突现出来了。这种强烈的对比和转折,往往能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童谣善于剪裁,把开始出征者的装束与出征的结果这一头一尾作对比,十分经济。至于田单为什么会失败呢 这原因却没有说。据《齐策》记载,田单失败之后,又听到童谣对他的嘲笑,才有点害怕,再去找鲁仲连,鲁给他分析了原因,指出他现在一是骄傲,二是怕死,所以打不赢。后来,他再次出征时,身先士卒,站在最危险的地方指挥作战,才把狄攻下来了。从这个事实里也可以看出,童谣的现实意义和战斗精神是何等强烈。  【今译】  大头盔呀像簸箕,长宝剑呀拄下巴;攻打狄国不能下,尸骨累累满山崖。  

第08章 始 皇 时 童 谣①

  始 皇 时 童 谣①  阿房阿房亡始皇。②—  ——《述异记》  【注释】  ①始皇——秦始皇,名嬴政。公元前246~前210年在位。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建立秦王朝。  ②阿房——阿房(读ē páng)宫。公元前212年开始建造,到秦来亡时尚未完全建成。因为宫殿建在阿房这个地方而得名。司马贞《史记索隐》说:“此以其形名宫也,言其宫四阿旁广也”,也是一说。据记载,它规模极大,穷极奢丽。秦末,项羽攻入咸阳时,放火烧阿房宫,大火一直烧了三个月之久。遗址在今天的西安市西郊15公里的阿房村一带,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赏析】  秦始皇结束战国时诸侯混战的局面,统一全中国,建立我国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主义国家,并在统一后采取了一系列对后世影响较深远的政治、经济措施。所有这些,奠定了他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的基础,是应该给以充分肯定的。但是,他好大喜功,穷奢极欲,大兴土木,扰民不止,给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也终于加速了自己的灭亡。  阿房宫从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开始建造,动用了七十万人,但到秦始皇死时,只建成了一座前殿。秦二世上台后,又接着建,尚未完成就身死名灭。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三十五年(前212年),……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颠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以象天极,阁道绝汉抵营室也。阿房宫未成;成,欲更择令名名之。作宫阿房,故天下谓之阿房宫。”但是唐代着名的大诗人杜牧的《阿房宫赋》展现的情景要壮观宏丽得多:“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勾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当然,从时代来看,汉代的司马迁所记可能更近于史实,但也不排斥杜牧所写有自己的根据。试想,七十万人造了几十年的宫殿,仅仅“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岂不是太不相称了吗 阿房宫在秦末被项羽攻入咸阳时,放火烧毁。因此,它几乎是与秦王朝共始终的。照杜牧的意思,“族秦者,秦也”,他与本童谣作者的观点一致,也认为造阿房宫是秦始皇灭亡的原因之一。  从上述事实可知,这首童谣虽然只有一句话,却有着一定的典型性。它既点明了阿房宫的被焚毁是秦王朝灭亡的一个标志,也指出了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