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影响(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4 11:29:57

点击下载

作者:崔璀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深度影响

深度影响试读:

深度影响崔璀 著中信出版集团推荐序 以合作思维来认识老板和员工之间的关系很多的管理者在感叹,年轻人不好管理,以前灵验的权威和命令不再那么理所当然,只会令他们离开。同时,年轻人也在寻求有效的方式,以表达诉求和向上管理。在万物互联的时代,我们生活和工作的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个时代的特点是信息爆炸,而信息就是权力。传统权力在很大层面上来源于信息垄断。互联时代打破了信息垄断,为此,权力的基础发生了改变,不再来源于信息垄断,以及基于信息垄断的发号施令,而是来源于信息共享基础上的认同和整合。这种信息共享基础上的认同和整合,我认为,在很大程度上与本书阐述的“深度影响”是一致的。回到管理的问题,在这个时代,年轻人更能接受“被影响”,而不是“被告知”或者“被控制”。以影响力来做管理,其实就是管理学中的领导力研究范畴,只是在现在更显必要了。我在数字化时代组织管理研究中,反复强调管理者领导力的训练,强调领导者的新角色和新内涵,就是源于这是一个需要特别重视的话题。任何时代都有鼓舞人心的领导者,而在互联时代,领导者的素质已经成为必备,管理者需要,员工也需要,影响力是一种面向未来的能力。本书提供了一套培养影响力的方法:以合作思维为底层原则,以共情能力为基础前提,摒弃考试思维,找准老板的核心需求,找准员工的深层需求,以共同目标和合作思维来进行共情式沟通,以合作式批评来处理工作中的矛盾、拒绝、冲突。书中有很多有趣又有理的观点,值得我们分享:在一个追求平等和尊重的时代,我们都渴望被关注,因此,时代的红利属于倾听者”。倾听是一个典型的合作思维之下的行为习惯。你没有影响力,不是因为你的金钱、权力、能力不够,而是因为你缺少了一种底层思维方式。是什么思维方式呢?合作思维。还有这样的说法——“我们在工作,不要谈情绪,只谈事情”。有一些人认为共情是很低效的事情,但事实恰恰相反,共情不是只谈情绪,共情是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你不必喜欢或崇拜权威,也不必怨恨他,但你需要管理他,让他为组织的成效、成果以及你个人的成功提供资源。我们的工作中并非都是毫无余地的必解之题,只要跳出考试思维,你就不再是个闷着头也做不出题目的被动考生。你可以成为和对方合作,共同确定目标、达成目标的主动玩家。很多人之所以不敢提需求,是因为他们把自己当成了商品,他们没有意识到对方和自己是合作关系:“我们是平等的、相互需要的。”解决冲突的两个有效步骤是:第一步,对人不对事,即在冲突中照顾好自己的情绪,认真倾听,保持共情。第二步,对事不对人,即把焦点放在事情本身,不要对人进行评判。书中还有很多精彩的观点,以我的经验,这些都是简单易行却行之有效的法门,更应是工作与生活中的价值基础。让我们一起来做做这个思维体操吧。陈春花北京大学王宽诚讲席教授,国家发展研究院BiMBA院长前言 我不需要变成谁,也能拥有自己的影响力我常常问别人一个问题:“在这个时代,你觉得自己最想拥有的能力是什么?”有人认为是会说话的能力,有人认为是协调资源的能力,也有人认为是看穿别人内心的能力。想来有趣,这些能力的背后似乎都包含一种期待,就是想通过自己的某些能力,在与人互动的过程中,达成某种自己想要的结果。如果要我说,这种期待指向的就是一种能力:影响力。让我们看看这些场景:•坐在你面前的是一位出名难搞的客户,你如何能在3小时谈判后扭转局势,拿下这个单子?•老板似乎总是一意孤行,你已经压力巨大、夜不能寐,如何才能向上管理,影响老板的决策?•你爱上了某个人,他才华横溢、谈吐有力,你期待自己能打动对方,却迟迟不敢向前?•你已经进入一段亲密关系,但随着时间的推进,你与他的沟通越来越困难,你们互相不理解。那么,你要怎么做才能得到期待中的爱,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在最亲密的人面前,却感到越来越孤独?这些时刻,如果你拥有这样一种能力——用别人乐于接受的方式,改变对方的思维,从而实现自己的目标,一切会不会不一样?你需要的,就是影响力。没错,自然语言处理和搜索专家吴军先生在《见识》这本书里说过,我们对身边人的影响力,决定了我们的幸福程度,因为生活中80%的问题都是关系问题。与荣格、弗洛伊德齐名的个体心理学家阿德勒也说过类似的观点,“人的烦恼皆源自人际关系”。通过影响力让关系变好,你就解决了生活中80%的烦恼,自然也会更幸福。这些,是从微小的层面来说影响力。如果我们试着把影响力放到更大层面上去看,就会发现,它恰恰符合社会的发展。社会在不断新陈代谢中,变得越来越多元化。我们从重农抑商的封建社会,一路发展到现在的商业社会,越来越多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人成为社会的主力军,相较而言,他们更能接受“被影响”,而不是“被告知”或者“被控制”。《哈佛商业评论》里有篇文章的描述很有趣:年轻一代对至高无上的权威没有多大忍耐力,靠自上而下的权威早已无法管理好年轻人占多数的组织结构,因为他们会离开。这也是我常常听到的说法:很多管理者聚在一起,他们会叹口气说:“唉,现在的年轻人不好管啊,一不高兴就辞职。”再看现在的商业社会:互联网急速发展,造就了去中心化的互动结构。这意味着更多个体中心的崛起,而近期流行的私域流量,更是代表着每一个个体都有自己的发声途径。流量面前人人平等,在这个时代,有人仅靠朋友圈就可以年入百万。回到家庭生活中,我们的家庭结构也悄然发生着变化,如今再也不是父辈家长一发话,大家都“抖三抖”的家长制了。孩子们的想法越来越多,倡导平等尊重的新型养育方法,正在每一个新成立的家庭里盛行。在这些变化面前,我们没办法再用集权、控制和高压的方式与人相处。此时,用别人乐于接受的方式,似乎更迫切了。可以说,影响力是一种面向未来的能力。其难点在于,很多人觉得自己没有影响力。“我在工作和生活中,时时处处都在被别人影响。”“只有名人、最有权威的人,或者是有钱人,才有可能拥有影响力。”“影响力代表着金钱、权力,代表着强硬和进攻。我不仅没钱没权,而且性格内向、口才不好。从小到大,我在人际关系中都是被动的,一直都是别人指挥我,我的心愿和诉求好像从来没被看见过。”“隔壁那个女生,不仅有老人帮她带孩子,而且她丈夫还全力支持她创业,给她出谋划策。我天天全心全意照顾孩子,家人还时不时地指责我。”“同样的话,为什么她说别人就听,我吐沫星子飞半天,大家打个哈哈就过去了?”“一起接触的客户,怎么她就和他们建立了那么好的关系,而我仍然只是他们的朋友圈好友?”“影响力?我跟影响力的距离,大概也就一个光年吧。”如果你留心观察,这些对影响力的误解,随处可见。没错,我说的是,误解。本书旨在打破这样的误解,重新建立我们对影响力的认识:人人都需要有影响力,人人都能有影响力。你没有影响力,不是因为你金钱、权力、能力不够,而是因为你缺少了一种底层思维方式。什么思维方式呢?合作思维。这就是本书的核心思路——影响力的本质就是合作思维。举个例子,比如加薪是职场常见的问题。但是10个人中有9个人,都不敢主动和老板谈薪资。为什么?很多人觉得:“老板不希望我加薪,因为会增加公司的成本,那么我只能降低自己的使用成本,才能让老板继续雇用我。”你有没有意识到,在这个过程中,你把自己当成了一种商品——只有商品才会有成本,所以你只能等着被挑选,而且只有牺牲一些东西,你才能被他人选择。老板和员工之间是不平等的。如果有这样的想法,那么你从一开始就输了。你会恐惧谈加薪,而这种恐惧会让你变得愤怒。你幻想着血汗老板正在剥削你。哪怕你实在受不了了,坐到了老板面前,你也会因为底气不足,讲话吞吞吐吐、断断续续,完全说服不了对方。但是,如果你有合作思维,那么你会这样想加薪这个问题:“我能坐在这里,证明我跟老板已经是合作关系了,他需要和我一起实现公司发展,而我需要公司的平台才能实现自我成长,所以才会有和老板共事的这个事实,我们是合作关系,是平等的。我有对老板的需求,老板也有对我的需求,双方把各自需求拿出来,各自满足了,才能让合作变得更顺畅。”你会意识到,老板只有满足你的加薪需求,才能更好地激发你的底层动力,同时,你也要想明白,给你加薪能给老板带来什么好处——比如你可以牵头做一个公司的年度大项目,或者是保证完成今年的业绩。在这种心态下,提加薪就变成了一种平等的交谈。有了合作思维之后,你的心态就变了,变得从容、平等,你会觉得自己是“值得”的。你敢于提出自己的需求,达成自己的目标,那么你就在老板及重要的客户面前自然而然地发挥了自己的影响力。再举个例子。你在职场挨过骂吗?我从职场小白一路做到上市公司COO(首席运营官),再到基金公司投资合伙人,被骂的次数数不胜数。我跟随10年的老板是一个才华横溢的完美主义者,他对错误的容忍度为零。更可怕的是,他的表达能力非常好,经常直指我最脆弱的部分,毫不留情。你由此可以想象我被骂时的惨状。任何一个职场人,越是风生水起、收获满满,他经历过的打击和挫折也就越多。有多少次,我们的眼泪憋在心里,紧张得手脚发抖,试图证明自己是对的,却常常弄巧成拙,沮丧得不得了。我们会一方面陷入巨大的自我怀疑中,引发性格中的自卑;一方面又满怀怨恨,觉得老板霸道无理、太过强硬。我曾经也是这样——这是非合作思维下的状态。只要我被批评了,我就觉得“完了,我要失去这份信任了”。之所以会产生这种想法,是因为我的非合作思维模式把合作当成了结果:“只有我做到了某事,我才能和对方合作。”相反,合作思维认为,合作是一切的前提,我和他人首先是合作关系,之后才会有日后的一切互动。当我拥有了合作思维后,我忽然意识到,老板跟我是合作关系,我们是因为某一个共同目标,才有了这样一次次的冲突,否则,我们根本就是这个星球上毫不相干的两个个体,不会有任何交集。合作就是一切的前提。请记住这句话。如果我们的共同目标是为了实现公司的成功,那么老板对我做的事如此愤怒,一定是他从自己的经验中,判断出有些错误已经触犯到了他的底线。我从关注自己的面子和感受,从反抗和对抗,转化为好奇:我想要探究他到底想从这些言语中告诉我什么。合作思维启动后,我不再认为跟老板的互动只是被“裁决”,我开始认为这是有意义的对话,是学习的机会,我甚至开始享受他的质疑和挑战,那是他特别给我而不是给别人的补课时间。我开始变得从容,不慌不忙地吸收、反馈,跟老板一起探讨;老板也比从前更容易听取我的意见了。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渐拥有了自己的影响力。这可不是我个人的“阿Q精神”,香奈儿前全球CEO莫琳·希凯,脸书COO谢丽尔·桑德伯格,都在自传中写到过这种思维转变的过程。我也会在书中跟大家逐一分享。合作思维就是本书的最底层思维,它是我们发挥影响力的核心。影响力不是指说话说得漂亮,不是谋略多端,不是气场十足,不是压倒对方——影响力意味着拥有合作思维。在这之上,一切互动都被看作共生的、成就彼此的,在这个转化中,你将成为一个拥有影响力的人。不知不觉中,你会在与所有人的互动中,拥有一种让人乐于改变的能力。在本书中,我会通过分析对比,带你拆解若干人际互动中最关键的能力,包括倾听、共情、表达、应对冲突等等。你会发现,一旦把合作思维植入其中,那些原本看似普通和常见的问题,都会因为有了合作思维带来的扭转而拥有全新的力量。同时,我挑选了国内外数位有影响力的女性,她们是女性影响力的代表人物,包括美国前总统夫人米歇尔·奥巴马、脸书COO谢丽尔·桑德伯格、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香奈儿前全球CEO莫琳·希凯等。我将通过她们的亲身经历,鲜活地呈现出合作思维的巨大效能。作为一个职场女性,我经历过职场中很多艰难的时刻,并且努力在诸多男性高管中发出自己的声音,回应部分男性对女性不公平的眼光。作为一个母亲,在这个不进则退的时代里,我一边忙于给孩子提供最好的陪伴和教育,关注孩子的人格发展;一边为了实现自我价值,在工作中毫不松懈。作为一个女人,我渴望温柔的亲密关系,希望被爱人理解,并爱护自己、保持运动、持续阅读。在与这个世界的互动中,不断达成与自己的和解。你看,我们都有些贪心,但是我们值得拥有更美好的生活,所以我们要学会满足自己。对女性来说,实现自我,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久远的过去(也许现在也还有残留),旧有的观念认为女性若要发挥影响力,只有通过性别——更赤裸一点儿说,是通过“性”。似乎除了这个性别特质之外,女性别无他选。女性要通过依附男性才能发挥影响力,比如嫁一个好男人,最终得到男性权威的扶持。随着社会进步,女权运动开始萌芽、生长,越来越多的人提倡男女平等,女性影响力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但我们不得不承认,一部分的女性似乎有一点儿矫枉过正——她们试图通过证明自己“一切都可以做到而且比男性做得更好”,让自己被他人重视;她们强调女性“要刚强、要坚硬”。在我的印象当中,很多美国大片里的女超人基本就是男超人的翻版,她们大都肌肉壮硕、行事凶悍。有时候,我会觉得这些表现形式似乎是以不承认女性特征,进而要求女性拥有非女性特质的方式来证明女性的力量。时至今日,更加多元化的时代到来了,固有的观念需要被颠覆。我希望通过本书让大家看到,作为女性,你可以保持完整的女性气质,同时拥有强大的影响力。女性天生就适合合作,她们有团队协作意识;女性天生有更强的倾听能力、共情能力,以及表达需求的能力,等等。只要有合作思维的加持,这些天赋都能成为影响力的一部分。身为女性不是一种障碍,而是一种优势,是内在力量的源泉。我精心挑选的这些颇具影响力的女性故事,也在不断给我们这样的信心。我希望本书除了能帮你树立合作思维的意识、获得合作思维的能力之外,还能给你带来某种信念:我希望你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意义,不是让你挑战权威或是压倒某人,相信自己的意义在于:你能为这个社会做出贡献——贡献新的视角、新的愿景、充满启发性的观点。虽然生活充满了种种不确定性,但可以确定的是,这个世界上存在着更本质、更深刻、更美好的东西,它需要我们通过发挥自己的影响力,去发掘、去实现。不要轻易错过那些重要的东西,愿影响力成为你的守护者。第1章 拥有影响力的前提,是建立合作思维合作思维把合作当成前提:你真的知道别人的真实想法吗?影响力是用一种别人乐于接受的方式,改变他人的思想和行动的能力。这句话听着简单,但如果仔细推敲,你就会意识到其中有一个特别的关键词,也是难点,叫作“乐于”。在我们传统的理解中,要改变别人,就是要扭转别人的想法,让对方甘拜下风;而且,你要足够强硬、主动出击,还要能说会道、气场强大。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即使我们努力让自己变得强大,我们还是会遇到不那么理想的情况。比如,在职场上,你是一名管理者,表达能力不错,你的下属看上去都很配合,至少你说话的时候,他们都点头表示认同。但奇怪的是,在项目推进过程中仍然会出现各种很低级的问题——你提醒了很多次,讲得口干舌燥,但他们好像没什么主动性。奇怪了,为什么每次你像机关枪似的说半天,但是得出的结果还是不尽如人意?这让你忍不住感叹:“真是千金难买沟通成本啊,我都说了多少遍,怎么还是不行!”在生活中,你是一位妻子,下班回到家,又听到丈夫一通抱怨——他在工作上也遇到了烦心事儿,新上任的老板并不那么看重他。你一下子着急了,立马分析了几点,把事情剖析得清清楚楚,指出他的问题在哪里。但奇怪的是,他脸色比进家门时还难看,他起身躲进卫生间,半天不肯出来。你问他怎么了,他也没反应。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你发现他好像很少跟你聊工作了。你还是一位妈妈,快到睡觉时间了,才发现孩子还有作业没做完。你火冒三丈:“我都说了多少遍了,要自己主动学习!你学习不是为了爸爸妈妈啊!你知道有个理论叫‘一万小时定律’吗?就是要勤学苦练……”就在这时,虽然你嘴上说着,心里也开始疑惑:说了这么多次,怎么一点儿用也没有呢?只要你稍加留心就会发现,这种情况几乎每天都在发生。很多人都觉得自己过得很辛苦,但辛苦不是忙得团团转——因为无论多忙,只要成就感爆棚,我们也不会觉得累——真正的辛苦是做了很多却没有成效。这会让人非常失落、怀疑自我。这种时刻,我们往往会觉得:“想要达到目标,想要改变别人,我还得更加努力,得提升自己的表达力,把话说得更精准、更到位。”但是等一等,我们在这里多停一会儿。当你做得足够多,但仍然事与愿违时,你不妨停下来想一想,是不是你努力的方向错了。再进一步说,是不是你的努力,正在“维持”着你的事与愿违。就像是一辆车开错了方向,这时候你踩油门加速,不过是南辕北辙。如果是这样,你再怎么努力,恐怕也到不了终点。我们来换一个视角:你说了很多话,不但没用,而且丝毫没有影响别人,这很有可能不是因为你不会说或说得不够好,而是因为——你不会“听”。在传统的观念中,相比倾听,人们更看中表达。市面上教大家沟通的图书、课程,多数都在教我们怎么说话,而且不断有精英人士告诉我们,“时代的红利属于表达者”。表达当然很重要,但我想提醒你的是,或许你并没有注意到,我们每天花在沟通上的时间为:倾听占46%,表达占26%,其他时间则是阅读和书写。倾听的重要性被严重低估——如果没有“良好的倾听”,就很难有“良好的表达”。是时候重新看待倾听了,“当所有人都抢着说话的时候,时代的红利属于倾听者”。因为,渴望被关注,才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本质。我有一次跟一个国外的合作方谈合作条款。两人争了半天,眼看要谈崩了,我发觉不太对劲儿,我好像并没有真的理解他到底想要什么。于是我索性闭嘴,静下来听他说话。之后我才意识到,他的确是有道理的,而且比我想得更深入。最后,在他的思考基础上,我修改了条款。我跟我的团队说:“我没有赢得这次对话。”国外合作方听到后,回了我一句:“但你赢得了我这个盟友。”这是我第一次深刻地意识到倾听的意义:倾听不会为我们赢得对话,却会为我们赢得盟友。因为当对方知道,他的需求和感受对我而言是重要的,我们之间真正的沟通才会开始,他才会信任我,和我合作,好的沟通不是“赢得辩论”,而是“赢得合作,成就彼此”。倾听是一个典型的合作思维之下的行为习惯。但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是“只表达,不倾听”,因而丢失合作关系的例子,比如:管理者批评下属的时候,他满脑子想的都是:“怎么才能让下属明确接收到我的意图,做出业绩啊!年轻人真是没经验、不靠谱啊。”妻子一听丈夫在职场中遇到的糟心事,第一个念头就是:“我怎么才能让老公成熟一点?”于是她会忍不住念叨:“你就是太单纯,不适合复杂的职场!注意别在职场里栽跟头啊!”妈妈一旦发现孩子不好好做作业,马上就进入战备状态:“这个孩子从小就没有自控力,一定得帮他养成习惯啊!”你发现了吗?这里面有两层信息。第一层,“你是错的”。大脑似乎有一种自动化反应,让你第一时间就给对方贴上标签。在这种意识下,我们接下来的对话,都会表达出一种姿态:“你是错的”。这会引起对方的防御、争辩,这种争辩不是为了推进事情,而是为了证明对错。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很多时候我们为了一件事争吵,吵着吵着,发现已经吵偏了——我们的争吵纯粹是为了证明对方是错的、自己是对的,我们已不再关注事实本身;有时对方感觉到来自你的蔑视,干脆就闭嘴了,两人之间的沟通也就被阻断了。第二层,“我是对的”。我们不停地说,有时候是出于好意。当前经济的发展速度,导致每个人压力都很大,每天的时间好像都不够用。我们都太想达成某种结果,或者太想帮对方解决问题了。我们牢牢地盯着自己的目标,急得直跺脚:“对面这个人怎么就是不听劝呢!”当我们这么做的时候,我们也在无意识中表现出了这样的姿态:“我比你更正确,我知道你应该怎么办!”我们不停地给出建议,但对方在这个过程中到底是什么状态、他究竟是怎么想的,我们来不及关心。这些时刻,反映出的就是典型的非合作思维——把合作当结果,认为“我只有改变了对方,才能达成合作,得到想要的结果。如果我改变不了他的想法,我们就无法合作”。在非合作思维下,我们把自己与合作方孤立对待,根本顾不上去“看见”对面坐着的这个人,也意识不到我们与对方已经是合作关系——既然是合作关系,为什么只有我们在着急跳脚呢?就是这样微妙的思维差异,造就了完全不同的行为。“你觉得我说的不对是吗,那一定是你还没认清状况。”于是,我们就要更努力地摆事实、讲道理——“我的眼里只有我的目的和诉求,你如果不跟随我,那我们就是对立状态”。我们很容易被卷入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输赢思维——“我要赢得这场对话”。除非你是超级专家或者权威,否则,在大多数情况下,对于你的同事、朋友和伴侣而言,你的这种行为只会激发他们的防御姿态。香奈儿集团前全球CEO莫琳·希凯在她的自传《深度思考》里写过这样一个故事:她刚上任时,想在公司推出一个领导力计划,试图强行推动公司的企业文化变革,于是她举办了一场大型的宣讲会,滔滔不绝地向所有员工讲述了自己的宏伟计划。但是她之后意识到,大家只是表面上认同这个计划,内心实际是抵触的。她还发现,在设计会议基调时,她没有给过团队成员任何表达的机会,而是聘请顾问设计了方案。后来她在自传里写道:“我的举动严重破坏了整个团队的氛围。我站在舞台中央,大谈特谈如何应付变化莫测的世界,没有给团队成员说话的机会。他们越抵触我,我就表现得越卖力。”之后,她迅速调整了自己的行动方式,跟团队“一起”打造这个计划。“想象一下,假设你有一个好主意,但周围同事并不认同。你可以激烈辩护,但如果你失败了,那么你只能挥挥手,放弃合作吗?不,你可以邀请对方说出他的看法,你们可以探讨,看看能否想出更好的主意。虽然你的想法有可能是正确的,但更有效的方式是倾听并询问对方的意见。”你看,即使是莫琳这种拥有顶级影响力的女性,也踩过“忽视倾听”这样的“坑”。这个例子能让我们理解为什么倾听是沟通中的重要因素。回顾1.当你说了很多,但仍达不到目的时,很有可能不是因为你不会说,而是你不会听。2.一味表达的姿态里,包含了两层意识:“你是错的;我是对的。”这是典型的非合作思维。它认为,只有赢得对话,才能达成合作。它把合作当成了目的,实际上却割裂了合作。3.合作思维是把合作当前提——“我们已经是合作关系,我要知道你是怎么想的,才能让合作顺利展开”。第2章 合作式倾听:时代的红利属于倾听者高效的倾听者,不仅能听到对方的观点,而且会迅速采取行动。在倾听背后,更重要的是倾听者的心态:“你很重要,我想知道你是怎么想的。”倾听很重要,但是也不容易做好。在当一名倾听者这件事上,多数人都高估了自己。来自查一下,你有没有这些情况:•对方还在说话,你已经开始打腹稿,准备自己的意见了。•对方话音还没落,你就迫不及待地发表自己的观点了。•在多数的谈话时间里,都是你说得多,对方说得少。•你说得已经足够多了,但结果常常不尽如人意。这些都反映了一种情况:很多时候,人们的倾听是“伪倾听”,是为了“说”而“听”。表面上看,他们的确是在听,但实际上他们是在想:“什么时候才能轮到我说?”这种倾听给人的感觉并不好。我把这种人形容为机关枪式的倾听者——他们基本是在“等”着你说完,你一闭嘴,他马上像机关枪一样把话“射”过来。这会让你觉得,“我刚才都白说了,因为你根本不在意,满脑子就是自己要说什么”。这是种什么感觉呢?“我满怀期待地向你开放自己,以为你有兴趣听一听,但你只是装模作样地听了一下,然后就把焦点转移到了自己身上。我觉得一下子被你‘堵’回来了。”为了避免出现低质量的倾听,这里分享给大家两种方法:比较基础的“反应式倾听”和更高阶的“行动式倾听”。我也是在意识到倾听的重要性后才发现,学会倾听太难了。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常常说到一半,才忽然反应过来:“怎么又是我在说!我是什么时候把话头给抢过来的!”于是我开始练习“反应式倾听”。反应式倾听比较容易上手,它一共有三步:忍、等、问。“忍”发生在对话之前,唯一需要你做的是,搁置自己的兴趣。拥有30多年心理咨询和家庭治疗临床经验的心理学教授麦克·P.尼克斯,在他《好好说话第一步》这本书里讲到,倾听最关键也最困难的因素是,真正的倾听者需要对说话者本人以及他所说的话感兴趣。这就需要我们暂时先搁置自己的兴趣。但是,以自我为中心是人的本能,这正是倾听的难点所在:倾听是一个对抗本能的过程。所以,倾听不仅需要你主动有这个意识,还需要你刻意努力,以搁置自己的需求及反应。我常用的方法是:想象在一片漆黑之中,有一束光打在对方头上。此时,他就是我目光的核心,是我眼前能看到的唯一。这时候,我渐渐会安静下来,放下自己满心的念头,忍住自己想要表达的欲望,让对方说;而我要做的,就是把注意力放在黑暗中这唯一的光亮上。再进一步,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叫作“等”。等,一般发生在对话过程中,这时候你和对方已经有一些交流了。每当你想插话、打断的时候,再等一分钟,听对方把话说完。我眼睁睁看过一个就差这么“一分钟”的案例。有一次,我和朋友在吃饭,一个男性朋友中途看了下手机,发现有几条妻子发来的信息,他就回了一条说:“我在跟几个朋友吃饭。”对方秒回:“你能不能说一下几点回来?孩子明天有轮滑比赛,你不知道吗?你不管这个家了吗?!”但是我们都看到,这个男性朋友本来是在输入信息的,他打的字是“我9点前一定回家,孩子明天的参赛装备我准备好了”。收到妻子的这几条信息后,他气得不行,删掉了本打算发的这行字,把手机扔到一边,不再回信息。结果,他的妻子没几分钟就打来电话,可想而知,两人大吵一架。他说在他们家,这种情况经常发生。他的妻子会在第一时间把他解读为一个“很差劲的人”,完全不给他一点儿空间。只要有那么一点儿空间,他们之间的很多争吵都不会发生——也许那点儿空间只要一分钟。可是,我们着急赶路,总是忘记给最亲密的人哪怕一点点耐心。等一下,你也许会得到惊喜。多等一分钟,有时候甚至都不需要一分钟,不同的结果就产生了。刚开始练习的时候,我们可能会感到不舒服:“怎么这么委屈啊,又是忍又是等!”当然,如果你没什么诉求,不需要这段关系,你可以打断沟通、不再倾听。学会倾听,不是说要做一个老好人,事事退让;学会倾听,是建立在合作的基础上的,是因为我们想要共同实现一个目标。我们需要倾听员工,因为我们在合作运转一家公司,他们从一线业务现场带回来的意见很重要。我们需要倾听孩子,因为我们爱他,在乎他,希望他过得好;更重要的是,孩子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人。我们需要倾听爱人,因为我们是生活上的合伙人,我们彼此支持;也因为亲密关系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我们的幸福感。我们甚至需要倾听自己,因为只有自己才是自己此生最好的朋友。由此可见,忍住、等对方把话说完的好处显而易见。我有一个印象很深的故事,每次说到倾听这个话题时都会分享给对方。在某个活动现场,一位主持人问一个长大想要当飞机驾驶员的小朋友:“如果有一天,你开着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结果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办?”小朋友说:“我会先告诉坐在飞机上的人绑好安全带,然后我挂上降落伞跳出去。”现场的观众笑得东倒西歪。有人嘲讽地说:“哎呀,小小年纪这么有心思啊。”也有人对自己的孩子说:“你看,他这样做太自私了,我们不能学他。”但主持人继续注视着孩子,等他说话。小男孩停了停,睁大眼睛说:“我要去拿燃料,再回来救大家!”现场瞬间安静下来。我们常常以己度人,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实际上,你停下来,再听一分钟,就可能会发现,对方想说的和你刚才想的不一样。所以,最好的倾听心态,就是“我知道自己不知道”。当然,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你真的知道对方要说什么——你比对方有经验,你比对方年龄大,事情发展早就在你的意料之中。但这不意味着,你就不需要倾听了。因为沟通是双向的,不是你觉得自己知道就可以结束对话了,要知道,你对面还坐着你的“合作伙伴”。曾经有一位高管走进我的办公室,跟我反馈最近做项目时遇到的问题,她觉得自己的搭档没有给予自己应有的支持。听完前面几句,我大概就知道,她想表达的是,她需要授权,需要有管理搭档的权力,她想要公司调整组织架构。我心里有点儿着急,一是我手上有很多事情,这件事我已经和她沟通过一次了,反复沟通太耽误时间;二是她的搭档不想被管理,这一点这位高管也是知道的,但她仍再次来找我,这让我心里有些情绪。但我也知道,如果我处理不好,失去这名同事,对公司也是一个不小的损失。这时候,我有两个选择:1.直接告诉她:“我懂你的意思,你觉得是因为自己没有管理权限,才导致这个结果。但这不一定是真实原因,你要从大局着想。你现在有情绪,等你平复一下我们再谈,接着去工作吧!”2.等她说完。我选择了第二项,让她充分表达。在接下来的15分钟里,那束光一直打在她头上。我的念头也随着她的讲述而不断变化:“哦,她的确是好委屈呀。”“啊,原来她是这样想的。”“嗯,她也不是不为公司着想。”慢慢地,她的声音也没有刚进来时那么尖锐、那么紧张了,说到最后,她的身体忽然放松了,靠到椅背上。“你怎么想呢?”她问我。然后我们又花了一些时间,讨论我目前的为难之处。我惊讶地发现,她也开始听我讲话。也许是倾听给彼此都留出了足够的空间,虽然我们没有在当下达成共识,但是两人都很平静。后来又经过两次沟通,事情得到了不错的解决。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