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陵千古雄风(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5 01:33:55

点击下载

作者:李姗姗

出版社:汕头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王陵千古雄风

王陵千古雄风试读:

前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可见,美丽中国,是环境之美、时代之美、生活之美、社会之美、百姓之美的总和。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紧密相连,建设美丽中国,其核心就是要按照生态文明要求,通过生态、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建设,实现生态良好、经济繁荣、政治和谐以及人民幸福。

悠久的中华文明历史,从来就蕴含着深刻的发展智慧,其中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就是把我们人类看作自然世界的和谐组成部分。在新的时期,我们提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这是对中华文明的大力弘扬,我们要用勤劳智慧的双手建设美丽中国,实现我们民族永续发展的中国梦想。

因此,美丽中国不仅表现在江山如此多娇方面,更表现在丰富的大美文化内涵方面。中华大地孕育了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是中华大地之魂,二者完美地结合,铸就了真正的美丽中国。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滚滚黄河、滔滔长江,是最直接的源头。这两大文化浪涛经过千百年冲刷洗礼和不断交流、融合以及沉淀,最终形成了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最辉煌最灿烂的中华文明。

五千年来,薪火相传,一脉相承,伟大的中华文化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绝而从没中断的古老文化,并始终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其根本的原因在于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和广博性,并充分展现了顽强的生命力和神奇的文化奇观。中华文化的力量,已经深深熔铸到我们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是我们民族的基因。中华民族的精神,也已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是我们的根和魂。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各族人民五千年来创造、传承下来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其内容包罗万象,浩若星汉,具有很强文化纵深,蕴含丰富宝藏。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建设更加优秀的新的中华文化,这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根本。

总之,要建设美丽的中国,实现中华文化伟大复兴,首先要站在传统文化前沿,薪火相传,一脉相承,宏扬和发展五千年来优秀的、光明的、先进的、科学的、文明的和自豪的文化,融合古今中外一切文化精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民族文化,向世界和未来展示中华民族的文化力量、文化价值与文化风采,让美丽中国更加辉煌出彩。

为此,在有关部门和专家指导下,我们收集整理了大量古今资料和最新研究成果,特别编撰了本套大型丛书。主要包括万里锦绣河山、悠久文明历史、独特地域风采、深厚建筑古蕴、名胜古迹奇观、珍贵物宝天华、博大精深汉语、千秋辉煌美术、绝美歌舞戏剧、淳朴民风习俗等,充分显示了美丽中国的中华民族厚重文化底蕴和强大民族凝聚力,具有极强系统性、广博性和规模性。

本套丛书唯美展现,美不胜收,语言通俗,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古风古雅,具有很强可读性、欣赏性和知识性,能够让广大读者全面感受到美丽中国丰富内涵的方方面面,能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文化自豪感,并能很好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创造未来中国特色的先进民族文化,引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伟大梦想。

黄帝陵

黄帝陵是中华民族始祖黄帝轩辕氏的陵墓,位于陕西省延安黄陵城北的桥山,山体浑厚,气势雄伟,山下有沮水环绕。山上有千年古柏,四季常青,郁郁葱葱。而轩辕黄帝的陵冢就深藏在桥山巅的古柏中。

黄帝陵古称“桥陵”,为我国历代帝王和著名人士祭祀黄帝的场所。

据记载,最早举行祭祀黄帝始于公元前442年,自建庙祀典以来,黄帝陵一直是历代王朝举行国家大祭的场所,有“天下第一陵”的美誉。

为了纪念共同的祖先

远古时期,在我国河南禹州生活着一个有熊部落。黄帝是这个部落的首领,他本姓公孙,是我国远古传说中的伏羲和女娲之孙,少典之子。他生长于姬水,也就是后来的陕西武功漆水河之滨,因此改姓姬。有说黄帝因为居住在轩辕之丘,就是后来的河南新郑的西北,所以以“轩辕氏”为号。也有说因他发明了轩冕,故称之为轩辕。

传说黄帝一生下来没多久便能说话。到了15岁,已经无所不通了。公元前2697年,20岁的黄帝便成为了有熊部落的首领。黄帝成为部落首领后,有熊氏的势力得到迅速发展,并形成了一个独立的部落。

因为黄帝有土德之瑞,土色为黄,故称“黄帝”。

在他的带领下,有熊部落在上古时期姬水一带成为较为文明的部落,有熊部落也被称为黄帝部落。

在当时,古老的氏族制度已日趋瓦解,各氏族部落之间为争夺领地、扩充势力经常相互侵伐,暴虐百姓,天下纷乱。

在此情势之下,黄帝一方面大力训练军队,将本部落军队和统归黄帝领导的以虎、豹、熊、罴等为图腾的各部落人马训练成一支号令严明、训练有素、战斗力强的勇猛之师,用以讨伐那些破坏部落联盟规则、相互侵伐的部落,迫使他们归顺于黄帝部落。

另一方面,黄帝在部落内推行德政,爱护百姓,教化万民,积极发展畜牧农业生产,发明了打井、做杵臼、做弓箭、服牛乘马、驾车、造舟船等技术。

黄帝的妻子嫘祖养蚕抽丝、染制五彩衣裳、制扉履。黄帝的史官仓颉创造了文字,臣子大挠占日月、作干支,乐官伶伦发明乐器。据说世界上第一只锅,是黄帝本人制作的,很快,人们就学会和推广用锅煮饭烧菜了。

黄帝部落的活动范围也日渐扩大,从发祥地陕西北部逐渐向东进入黄河中游流域地区。此后逐渐东进,后来定居于河北涿鹿附近。

在黄帝领导部落进入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同时,西方以炎帝为首的炎帝部落和南方以蚩尤为首的九黎族部落也进入了黄河中下游流域。

传说炎帝族发祥于陕西岐山东面的姜水附近,该部落沿渭水东下,再顺黄河东进入河南西南部,后到达山东地区。炎帝族首领炎帝也是少典的儿子,黄帝的兄弟,姓姜,号神农氏,生得牛头人身。

炎帝族与黄帝族世代互通婚姻。炎帝部落在其进入山东地区进程中,与从南方北上的九黎族部落相遇,双方发生了长期激烈的冲突。

传说九黎族首领蚩尤长着四只眼睛六只手,人身牛蹄,头上生着锐利尖角,耳旁鬓毛硬如刀剑,以石头和沙子当饭吃。蚩尤武功高强,还能呼风唤雨。他共有81个兄弟,人人铜头铁额,个个凶猛无比。

炎帝族在与九黎族激烈的冲突中失利,被迫退向北方,向居住在涿鹿地区的黄帝族求援。黄帝闻讯后,便与炎帝族联合,准备抵御蚩尤的进攻。

在当时,蚩尤部落已掌握了铜的冶炼技术,他们开山洞采集矿石,打造戈、矛、戟、弩弓等各种兵器,因此具有强大的战斗力。

一次,蚩尤带领81个兄弟,指挥大量军马,气势汹汹地向黄帝军队发起了进攻。

双方人马在涿鹿原野上展开了激烈厮杀。正当双方人马酣战时,蚩尤施展本领,造起弥天大雾。黄帝及其人马顿时迷失在大雾之中,大家不辨方向、敌我不分、自相残杀,蚩尤趁机进攻。

正在危急之时,黄帝的臣子风后制造了指南车,车上立一木人,手指着特定的方向,无论车子如何旋转,木人手始终指向同一方向。黄帝统率大军依靠指南车的指引,冲出了大雾的包围。

后来,黄帝命臣子应龙选一适当地形,准备以水攻击蚩尤的大军。不料蚩尤抢先从天上请来了风伯和雨师,纵起漫天的狂风暴雨扫向黄帝大军。

黄帝的军队被打得队形大乱、四散奔逃,陷于一片汪洋之中。黄帝大惊,连忙招来自己的女儿天女魃从天上下凡助战。

天女魃降落到地面,施展本领,将狂风暴雨和遍地洪水一扫而光,黄帝大军才转危为安。黄帝立即命令大军乘势转入反攻。大家士气大振,向蚩尤部队猛冲,势如破竹,杀得蚩尤人马丢盔弃甲、大败而归。

为防止蚩尤反扑黄帝开始驯养猛兽助战。他将猛兽饿上几天后,又命军士穿上蚩尤部的服装去逗弄它们,等它们被激怒后,便丢一些小动物。久而久之,猛兽一看见穿蚩尤部服装的人就冲上前去撕咬。

黄帝利用猛兽最终战胜蚩尤之后,天下重归太平。各部落一致推举他为天子。从此,黄帝成为中原地区部落联盟的首领。

黄帝战败蚩尤后,建立了部落联盟,定居在桥山。他发现桥山一带的人们,有的栖居于树,有的与兽同穴,既不文明,又不安全。

黄帝便教化桥山人们在临水靠山的半坡上砍树造屋,离开树枝和洞穴搬进新屋。又把桥山改名为桥国。

桥山人们住进房屋后,日常生活方便多了,但他们经常砍伐树木,没有几年,桥山周围的树林全被砍光了。就连黄帝曾多次下令禁止砍伐的常年不落叶的柏树,也被砍伐得一棵不剩了。

就在这时候,一场暴雨袭来,山洪突然暴发,洪水像猛兽一般从山下猛冲下来,把几十人和黄帝得力的大臣共鼓、狄货都卷走了。黄帝悲痛万分。

雨过天晴,黄帝亲自带领大臣们上山查看,发现凡是树林被砍光了的山峁,不仅挡不住水,连地上的草也被冲得一干二净了。

黄帝看见满山遍野都是洪水过后留下的沟沟洼洼,心情十分沉重,他对群民说:“今后再也不能乱砍树木了。如果再乱砍下去,野兽也没处藏身了。到那时,我们吃什么?穿什么?”

众臣觉得黄帝说得有理,都问他该怎么办?黄帝说:“我愿和大家一齐上山栽树种草。”说罢,黄帝就自己带头栽了一棵小柏树。臣民们都学黄帝的样子,纷纷栽树种草。不几年,桥国的山山峁峁林草茂密,一片葱绿。人们都很感激黄帝。从此,植树造林便成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个优良传统,世世代代一直延续下来。

黄帝担任部落联盟首领后,对那些不服从命令的部落,率兵四处亲征。他的足迹东至大海,北到河北,南至长江流域,西达甘肃。经过多年的征战,黄帝终于统一了中原。

黄帝以仁德治理天下,任用风后、常光、力牧、大鸿四大臣辅政,管理朝政,安顿万民。由于黄帝的努力,中原地区获得了统一。涿鹿大战之后留在中原地区的九黎族部落民众,与炎黄两族融为一体,成为了华夏族。

所以,我们中国人便把黄帝奉为始祖,我们常常把自己称为炎黄子孙。黄帝为我们中华民族创造了丰富灿烂的中华文化。

黄帝时期产生的重创造、自强不息的精神,在黄帝以后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精神财富。为了纪念这位传说中的共同祖先,后人还在陕西黄陵县北面的桥山上造了一座“黄帝陵”。知识点滴据说黄帝活了118岁。有一天,在他东巡期间,突然晴天一声霹雳,一条黄龙自天而降。黄龙对黄帝说:“你的使命已经完成,请你和我一起归天吧!”黄帝自知天命难违,便上了龙背。当黄龙飞越陕西桥山时,黄帝请求下驾安抚臣民。人们闻讯从四面八方赶来,个个痛哭流涕。在黄龙再三催促下,黄帝又跨上了龙背,人们拽住黄帝的衣襟一再挽留,却没有成功。黄龙带走了黄帝之后,只剩下了黄帝的衣冠。于是人们就把黄帝的衣冠葬在桥山,起冢为陵。这就是传说中黄帝陵的由来。但也有人说,黄帝去世后就安葬在桥山。

历代加强修建与祭祀

刘邦建立汉朝后,规定天子陵旁必设庙。汉朝初期就在桥山西麓建起“轩辕庙”。整个陵园,南北约210米,东西约72米。陵园有两个门,分立东西两侧。

从东门进入陵园区,有一棂星门,门两旁是仿制的汉代石阙。从西门而入,步行数步,左侧是一座高24米的夯筑高台,台旁立一石碑,上书“汉武仙台”4字,为后来明代嘉靖七年(1528)闰七月所立,落款为“滇南唐琦书”。此台距陵墓45米,两条石砌曲径通向台顶,四围古柏环抱,台顶高达林梢,有“登台一次,增寿一年”之说。

此台始建于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刘彻勒兵10万,号称18万大军,北征朔方,凯旋后,他看到高大雄伟的黄帝陵,立即停兵祭祀。同时为了使自己长寿成仙,他又令兵士于此起20米高土筑台,后人称祈仙台。祈仙台距陵墓45米。

在汉武仙台之旁,在桥山之巅,便是黄帝陵冢。陵冢位于桥山山顶正中,为土冢,扁球状,直径为16米。土冢下部筑方形墓台,以烘托陵墓的神圣感。方台与圆冢相结合,上圆下方,具有“天圆地方”与“天地相合”的象征意义。唐代宗时期,又对轩辕庙进行了历时两年的重修扩建,并栽植柏树1140多棵。

969年,因沮河水连年侵蚀桥山西麓经常发生崖塌水崩,威胁庙院安全,地方官员上书朝廷,宋太祖赵匡胤降旨,将轩辕庙由桥山西麓迁移桥山东麓黄帝行宫。这就是后来人们拜谒的轩辕庙。

蒙古族问鼎中原建立元朝后,曾经颁布过一道森严的保护黄帝陵庙的法令。

1325年,泰定皇帝也孙铁木儿收到陕西中部县的状子一案,状告轩辕庙保生宫火烧一案。泰定帝大怒,立即召集宫内文武官员上殿议论。泰定帝说:

黄帝轩辕氏,乃我中华民族元祖,不论汉、满、蒙、回、藏,还是苗、瑶、彝、黎、藩,都要敬护我元祖陵寝,如有人放火烧宫,破坏陵庙,实属不赦。

泰定帝说罢,由他亲自口授,命身边文官,用汉字写了一份圣旨,立即派臣骑日夜程,送往陕西中部县。

在明朝的时候,明朝廷也十分重视黄帝陵的祭拜。

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在1371年委派身边重臣管勾甘带上他亲笔写的祭黄帝“御制祝文”前到黄帝陵祭祀。朱元璋还规定,今后祭黄帝祭文必须由皇帝本人执笔,并将每次祭陵“御制祝文”刻石留存。

在距黄帝陵约200米的道旁,有一座竖立的下马石,上面写着“文武官员至此下马”,意思是“不论大小文武官员,到此必须下马”。这块石碑是明太祖洪武年间由皇帝朱元璋设立的,目的是用来提醒前来谒陵拜祖的人,在祖先陵前一定要庄重严肃。

古代山路崎岖,谒祖祭陵者多骑马坐轿,但行至此处,均下马落轿,整理衣冠,平静心情,恭行至陵前。

黄帝陵前立有一块石碑,上书“桥山龙驭”4字,意为黄帝驭龙升天之处。落款为“大明嘉靖丙申十月九日滇南唐琦书”,就是1536年书写的。

1682年,清圣祖康熙亲笔用满文写了一份祭黄帝祭文。身边大臣看后,建议康熙译成汉文,康熙皇帝接受了这个建议。汉满文字一并刻立在一通石碑上,后来放在轩辕庙碑廊里。

有一通古碑上书“古轩辕黄帝桥陵”,是清代陕西巡抚毕沅在1776年所立,后碑石遗失了。

后来,黄帝陵又进行大整修,目标是以黄帝陵、黄帝庙深刻的内涵为基础,通过整修使之成为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增强民族精神凝聚力的圣地。

同时保护好文物古迹和古柏林,为古柏林的生长提供良好环境。还有就是让建筑与山川水势相结合,融陵、山、水、城于一体,体现出了“雄伟、壮观、肃穆、古朴”的气势。

在整修过程中,吸收了传统思想的精华,追求汉代更古朴和更粗犷的建筑风格,并使所有建筑风格形象力求统一。

整修以黄帝陵、轩辕庙为重点,总体结构包括庙前区、庙宇、功德场及神道、陵区和外围景观等区域。形成了祭祀谒陵完整的建筑结构形态。其中庙院广场以五千年文明文化的系列石雕石刻加以点缀。

整修黄帝陵是全体炎黄子孙智慧的结晶和力量的凝聚点,增强了人们对先祖的崇敬和对文明古国历史文化的自豪感。知识点滴轩辕庙对面有条小山沟,名叫暖泉沟。传说有一年,黄帝之妻嫘祖因常年养蚕抽丝和制作衣服,劳累过度,终于卧床不起,很想能喝到白水家乡的泉水,因为那里的泉水清澈,甘美,喝了提神。这消息被桥国人们知道了,大家决心把白水泉水引到桥国,让嫘祖在病中能喝到家乡泉水。人们都自愿投入到开渠劳动中。此事感动了龙王,龙王用爪一划,就把白水到桥国的地下水渠开通了。从此,桥国泉水味道也变得和白水泉水一模一样了。更使人惊奇的是,桥国泉水不但日夜涌流,而且还变得冬暖夏凉,所以人们把它称作“暖泉”。

炎帝陵

炎帝陵坐落于株洲炎陵的鹿原陂,被称为“神州第一陵”,是中华民族始祖之一炎帝的安息地,也是炎黄子孙寻根祭祖的主要场所,“神州第一陵”的主要建筑有炎帝陵殿和神农大殿等。

在我国历史传说中,炎帝开创了华夏原始农业,是农耕文化的创始人。是他创造了木制耒耜,教民耕种,提高农作物产量。是他遍尝百草,为人医病,是中草药的第一位发现者和利用者……

总之,炎帝一直受到我们炎黄子孙的无比敬仰,因此对他的祭祀也从未间断过。

气势恢宏的神州第一陵

炎帝与黄帝建立联盟后,炎帝除了分管农业发展外,他继续游历各地,遍尝百草,为民治病疾。有一天,炎帝来到后来的湘赣交界处,日遇七十毒而不辍,终因误尝了断肠草,最终殒命了。

炎帝去世后,人们将其用棺木装殓,驾船北上,准备送到炎帝故土安葬。但船行到洣水畔的鹿原陂时,船突然倾翻,不能再行了。

原来这里曾经是天庭里太上老君养神鹿的地方。后来,由于天庭的需要,太上老君把养鹿场迁出了天庭。太上老君看到人间美好,特别是这里的人们勤劳、淳朴、善良,就打算造福人间。

他就把一批神鹿留在了此地,于是这里就叫“鹿原陂”了。从此,这里森林茂密,绿草茵茵,百花四季常开,神鹿成群、迷雾重重,犹如人间仙境。

炎帝尝百草路过此地时,他发现此地奇花异草很多,就经常在此地采药、炼药、配药、验药,并给这里的人看病、治病。

他还用图形或特殊符号把药的形状、性质、用途以及病例一个一个地记载了下来,用来造福百姓。传说,他的很多药方都是太上老君赏赐的,因为炎帝在鹿原陂的所作所为感动了太上老君。

炎帝也很留恋这个地方,当他的棺木行到此处时,他就不愿走了。人们见此地山环水绕、气象不凡,更因为当地人们的挽留,就在此地下葬了炎帝,并修建了炎帝陵。

炎帝陵坐落于株洲的鹿原陂,当时只是一个简单的陵墓,在洣水河的一湾名叫斜濑水的地方,向东如黛的水墨青山间,纵深绵延的一个盆地里。

那狭长的盆地之中突兀隆起方圆大约1千米的“翠微高原”,陂上陂下,浑然相连一体的两栋重檐翘角的高大楼宇,金碧辉煌,气势恢宏,这里便是炎帝陵。

斜濑水边,圣陵西侧,一方摩崖石刻“鹿原陂”3个大字,这是后来清道光年间炎陵知县沈道宽手书,笔力千钧,思接千载,传递着深深的“寻根谒祖”的民族感情。

在陂下,便是后来经过修缮的炎帝陵殿。在陂上,便是后来建的公祭区,主体建筑为神农大殿。炎帝陵殿,矗立着炎帝神农氏金身祀像;神农大殿,耸立着炎帝神农氏石雕祀像。

两座炎帝神像尽管风格迥异,意蕴却是一致。炎帝赫赫“八大功绩”,为神农大殿左、右、后3面墙上巨幅石雕壁画内容:

始种五谷以为民食、制作耒耜以利耕耘、遍尝百草以治民恙、织麻为布以御民寒、陶冶器物以储民用、日中为市以利民生、制弧剡矢以御侵凌、居榭造屋以安万民。

陵墓千百年来一直有成百上千的白鹭守卫。每当夕阳西照、彩霞满天的时候,就会有成群结队的白鹭从四面八方飞向炎帝陵,降落在参天古木之上。白鹭为什么会世世代代为炎帝守陵呢?

传说炎帝逝世后,不但人间处处哀痛,就连飞禽走兽也都为之悲伤。飞禽们听到噩耗后,立即召集百鸟商讨,如何报答炎帝的大恩大德。因为是炎帝教人们种五谷作为食物后,才使它们得以休养生息并免遭捕杀的。

百鸟决定派出代表前往吊唁炎帝,就让一队白鹤和一组大雁作为飞禽的特使,前往参加炎帝丧礼。白鹤、大雁受命之后,身披白孝服,口念哀悼词,日夜兼程,不停不歇朝着治丧地方飞去。

因为天高地阔,路途遥远,白鹤、大雁飞了很久才飞到白鹿原。而这时,炎帝的灵柩早已安葬完毕,它们责备自己没有赶上葬礼,就在炎帝陵前天天哀哭。

它们这样虔诚的哀痛感动了玉帝,玉帝下旨给它们正式取名为“白鹭”,并命它们作为天使守卫炎帝陵。所以,炎帝陵的白鹭总是特别多。后人见此奇观,曾作诗歌颂。诗道:神农功德同天地,鹿原有幸葬炎帝。千古遗风说到今,白鹭虔心守炎陵。

口碑同赞神农业,乔木轻摇太古春。

白鹭护陵花锦簇,苍梧云气共嶙峋。

我国历朝历代对炎帝陵的维护和修缮都很重视。在汉代,就开始了对炎帝陵的祭祀。

967年,宋太祖钦命在炎帝陵前立庙。同时诏禁樵采、置守陵户。此后历朝历代,对炎帝陵祭祀、修葺不断。

1186年,衡州守臣刘清之鉴于炎帝陵的炎帝庙比较小,于是奏请朝廷,要扩大规模,重建炎帝庙。

在宋代以后至元代近百年间,朝廷只有祭祀炎帝陵的活动,而没有诏修炎帝陵庙的记载了。到了明代,有关炎帝陵庙的修葺史书记载颇详,较大规模的修葺就有3次:

第一次是1370年,明太祖朱元璋即位后,便诏命遍修历代帝王陵寝,由此炎帝陵庙也得到了一次全面修葺。

第二次是1524年,由酃县知县易宗周主持。这次是在原庙旧址上拓宽兴建,基本上改变了旧庙原貌。

第三次是1620年。酃县县令派人于路旁募款,发起重修。新庙规模虽因循旧制,但庙貌大为改观。

到了清代,对炎帝陵庙的修葺有据可查的有9次。1647年,南明将领盖遇时部进驻炎陵,屯兵庙侧,炎帝陵庙遭到破坏。之后,当地官民士绅及时进行了补葺,但当时修葺未能完善。

1696年,清圣祖康熙帝派遣太仆寺少卿王绅前到炎帝陵告灾致祭。王绅见陵庙破损严重,就回朝廷奏请修葺,康熙帝准奏。由酃县知县龚佳蔚督工,整修一新,但是未能恢复前代规模。

1733年,知县张浚动用国帑,按清王朝公布颁行的古帝王陵殿统一规格重建,陵庙也统称陵殿而正其名。

这次修建,奠定了炎帝陵殿的基本形制,形成了“前三门、行礼亭、正殿、陵寝”的四进格局。整座陵殿为仿皇宫建筑,气势恢宏,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的传统特色。

清朝最大的一次修复炎帝陵,是1837年由知县俞昌会主持、当地士绅百姓募资捐款所进行的一次重修。重修工程自孟夏开始,年底竣工,费时8个月有余。

这次重修后的炎帝陵殿,高大宽敞,金碧辉煌,庄严肃穆,蔚为壮观,各附属建筑,依山傍水,错落有致,与主殿相辉相映,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也为炎陵山增添了无限秀色。

后又经过多次修缮,重修后的炎帝陵殿,规模较前稍有扩大,整个建筑占地面积3800多平方米。

炎帝陵殿位于炎陵山西麓,是炎帝陵景区的主体景点,沿陵墓南北纵轴线均衡对称布局,坐北朝南,南临洣水,南北长73米,东西宽40米,面积4936平方米,建筑面积903平方米。

陵殿外修复了咏丰台、天使馆、鹿原亭等附属建筑。整个建筑金碧辉煌,重檐翘角,气势恢宏,富有民族传统风格。

陵园保持了浓郁的建筑风格,红墙黄瓦,古木参天,庄严肃穆,气势恢宏。陵殿分为五进:第一进为午门,拱形石门,高4米、宽2.6米,门前为边长50米的朝觐广场,左右分列为拱形戟门和长方形掖门,门扇均为实榻大门。

午门正中,有一块汉白玉石碑,前嵌盘龙龙陛,取名龙盘虎踞,是天下一统、江山稳固之意。石碑的左右分立雄健的山鹰和白鹿花岗石雕。

关于这两座石雕,还有一个故事。相传炎帝的母亲叫女登,有一天晚上,她梦见天上的太阳落在怀里,感到又温暖又舒服。一年零八个月后,女登生下一个红球,红球在地上滚了几滚之后裂开,中间坐着一个胖乎乎的男孩,他就是后来的炎帝。

有一天,女登和大家一起去采果实,便把孩子放在一块大石头上,让孩子晒太阳。谁知孩子睡醒后,感到又热又饿,便“哇哇”大哭起来,哭声惊动了山中的生灵。

这时,岩鹰飞了过来,为孩子遮荫扇凉。接着,山鹿也跑过来,为孩子喂奶。孩子歇荫纳凉,吃着鹿奶,甜甜地睡着了。此后,每当女登离开孩子时,鹰和鹿都会很快过来照顾护理。因此,人们认为鹰和鹿也是炎帝的母亲。

炎帝去世后,为了纪念炎帝的三位母亲,人们就雕刻了石鹰、石鹿,安放在炎帝墓冢左右,和炎帝同等祭祀。967年修建炎帝庙时,就将石鹰、石鹿移放在主殿前方的左右两侧了。

第二进为行礼亭,是炎黄子孙奉祀始祖的地方。这里采用庑殿顶,前后檐各四柱落脚的三开间长方亭,面宽14.03米,进深5.53米,亭高8.33米,正上悬挂着一块写着“民族始祖、光照人间”的匾额,亭前嵌双龙戏珠龙陛,取名双龙起舞,是盛世逢年、天下太平之意。

亭中设置香炉、烛台,供人们进香祭拜行礼之用。行礼亭左右为卷棚硬山式碑房,收集了历代告祭文残碑8通。

第三进为主殿,殿前的龙陛为汉白玉卧龙浮雕,卧在炎帝陵前,似走非走,取藏龙卧虎、皇权至上至尊之威。陵殿门额高悬着一块写着“炎黄子孙、不忘始祖”的匾额。

陵殿是重檐歇山顶,面宽21.16米,进深16.94米,占地358.5平方米,殿高19.33米,由30根直径0.6米的花岗岩大柱按四排前廊式柱网排列支撑,上下檐为单翘昂头五彩斗拱,正脊檐角饰鳌鱼兽吻。

殿内天花饰以金龙和玺、龙草和玺、龙凤和玺及旋子式、苏式等彩绘,共绘彩龙9999条。陵殿之中有须弥座神龛,里面供着炎帝神农氏的金身祀像,祀像的两手分执各穗、灵芝,身前是药篓,左右为木雕蟠龙边柱。

第四进为墓碑亭,采用四角攒尖式屋顶,檐角高翘,高7.1米,长宽各6.4米,亭内也有一块汉白玉墓碑,写着“炎帝神农氏之墓”。

第五进为墓冢,墓冢封土高5.58米,进深6.64米,宽28.9米,墓前的石碑为清道光七年(1828)知县沈道宽所书的。

在墓碑亭两侧,有拱门道路可通往御碑园。园内古松参天,气象万千。

碑园的东西两侧是碑廊,全长84米,壁上镶嵌明清御祭文碑51通,自宋代以来历史时期有代表性的记事碑5通,共56通。其中保存最久的御祭文碑是1371年朱元璋登基时的告祭文碑。

御碑园的中心是九鼎台,台面外圆内方,圆台直径18米,方台9.999米。主台上有九尊花岗石方鼎,每尊1.2吨。九鼎是我国古代最高权力的象征,寄寓了祖国统一、民族昌盛之意。

在炎帝陵殿中轴线东侧的是神农大殿,面宽37米,进深24米,高19.6米,由大殿、东西配殿、连廊和两个四方亭组成,大殿外廊挺立着10根高浮雕蟠龙石柱,高5.4米,直径0.8米,蟠龙栩栩如生。

大殿中央座立炎帝石雕祀像,一手拿谷穗,一手握耒耜,雕像高9.7米,座长8.9米,宽4.7米。雕像两旁立有一对联石柱,上面写着:

到此有怀崇始祖;

问谁无愧是龙人。

神农大殿的左、右、后3面墙是大型广东红砂岩石雕壁画,画高5.2至7.9米,总长53米,总面积321平方米,壁画内容为歌颂炎帝十大功德。

大殿平台的踏步间,是一块高浮雕九龙戏珠御路石,长3.2米宽2.8米,厚0.7米,由福建青石整石雕制,重约17吨。

神农大殿以南是祭祀广场。祭祀广场南端的两侧和大殿平台的边上,是双面雕刻百草图案的花岗岩栏板,主要是纪念炎帝遍尝百草、发明医药的雕刻。

二级平台正中,立有一只高浮雕九龙戏珠的石制圆形香炉,高0.98米,直径1.2米,为公祭敬香或焚帛书用;两边立有一对整石雕琢的福建青石香炉,高3.9米,直径1.5米,单重24吨,堪称中华之最。

祭祀大道东边是圣火台,台高40米,台中央立有高3.9米,体积为31立方米的褐红色点火石,正面刻有1.5米高的朱红象形体“炎”字。

台面三层呈宝塔形,每层高0.6米,直径分别为9米、6米、3米的梯形圆台,底层铺设花岗岩石板,外护正方形花岗石栏板,边长100米,取天圆地方之义。

在圣火台上可远眺炎帝陵殿、神农大殿的全貌,能够领略炎陵山恰似卧龙饮水之势。

陵区内还有龙珠桥,由三座拱桥组成,中间是主桥,宽6米,两边是边桥,宽3米,桥栏板雕刻的是古代乐器图案,分别如琴、筝、竽、笙、笛、箫、云板、编钟、月琴和琵琶。

还有一个朝觐广场,是个正八边形的广场,中轴距离48米,按“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嵌入了“八卦”图案,以纪念炎帝“重演八卦为六十四卦”。知识点滴相传神农氏炎帝因误食断肠草而毒发身亡后,跟着他一起采药的胡真官,按照他生前交代的死后葬在南方的嘱托,决定将炎帝的遗体安葬在资兴汤市。举行葬礼的那天有很多人来送葬,几十个运送遗体的人,坐十条木排,溯米水而上。沿河户户点火,表示哀悼。当木排到了鹿原陂,人们正准备上岸改走旱路时,忽然天上乌云滚滚,河里跃出一条金龙向炎帝遗体点头哀吟。接着轰隆一声,江边的一块巨石开了坼,一个大浪将炎帝遗体卷进石头缝里去了。送葬的人个个吓得不知如何是好。天上的玉皇听到这个消息后大怒,认为炎帝神农氏劳苦功高,不应该葬在水里,大骂金龙不知好歹,决定要处罚它。于是把金龙化为石头,龙脑变成龙脑石,龙爪变为龙爪石,龙身变为白鹿原,龙鳞变为原上的大树,永远护卫炎陵。

大禹陵

大禹陵在浙江绍兴东南山清水秀的会稽山麓,是4000多年前古代治水英雄大禹的葬地,是一处合陵、祠、庙于一体的古建筑群,高低错落,各抱形势。

大禹陵坐东朝西。前为禹池,面对亭山。附近有禹庙,在禹陵的东北面,坐北朝南,是一处宫殿式建筑。

禹祠位于禹陵左侧,为二进三开间平屋,祠前一泓清池,悠然如镜,为“放生池”。史籍记载,夏启和少康都曾建立禹庙,千百年来,人们崇敬大禹治水精神,缅怀其功德,祭祀经久不断。

治理洪水的传奇英雄

远古时期,天地茫茫,宇宙洪荒,人们饱受海浸水淹之苦。当时的帝王尧开始起用鲧治理洪水。

鲧带领人们筑坝修堰,费了9年功夫,也没把大水治伏,因而受到流放羽山,也就是后来的山东蓬莱的处罚。也有典籍记述鲧被诛杀于羽山。

舜继承尧的帝位后,洪水仍然是天下大患,舜就命令鲧的儿子,同时也是当时已成为夏部族首领的禹继续治理洪水。

禹,姒姓,名文命,字高密,号禹,禹是夏后氏首领,传说他是帝颛顼的曾孙,黄帝轩辕氏第六代玄孙。他的父亲是鲧,母亲是有莘氏女修己。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