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如何实现战略对接?(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5 11:09:09

点击下载

作者:富景筠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如何实现战略对接?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如何实现战略对接?试读:

内容提要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分别是中国和俄罗斯在欧亚地区推进的重要区域合作战略。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的战略对接,构建中俄合作机制新模式,对于促进欧亚地区的经济一体化具有主要意义。本报告将主要探讨以下三方面内容:一是考察欧亚经济联盟的历史演变过程、动因及趋势,特别是乌克兰危机和目前俄罗斯经济危机对欧亚经济联盟前景的深远影响;二是分析俄罗斯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态度转变的原因以及欧亚经济联盟其他主要成员国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态度;三是探讨如何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的战略对接。一欧亚经济联盟的历史演变过程、动因及趋势

由于全球多边贸易自由化进程受阻,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日益明显。日益盛行的地区主义给游离其外的俄罗斯造成很大压力。从传统意义上讲,俄罗斯一直将自己定位为欧洲国家。可以说,回归欧洲始终是俄罗斯的梦想。然而,俄罗斯融入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却充满挫折,不容乐观。欧盟多次东扩不断挤压俄罗斯的地缘政治和经济空间,为了巩固并提高在传统势力范围内的主导地位,俄罗斯从亲西方的单向政策转向“新欧亚主义”外交,并将整合后苏联空间作为其欧亚平衡战略的支点。在经营欧亚经济共同体、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组织等地区组织的同时,俄罗斯着力推动俄白哈关税同盟和统一经济空间建设,并以此带动整个独联体地区的一体化进程。俄罗斯通过整合后苏联空间力求在传统势力范围内构建自己主导的地区集团。1.俄罗斯力求整合后苏联空间

俄罗斯横跨欧亚大陆的地缘特征决定了其区域合作战略的多维性:一是融入相对成熟的欧洲一体化进程;二是整合后苏联空间,构建欧亚联盟;三是参与亚太地区,尤其是正在勃兴的东亚合作进程。俄罗斯在任一维度区域合作战略的演变与不同维度下地区一体化进程的互动密不可分。一方面,融入欧洲一体化与整合后苏联空间之间的冲突与矛盾始终是俄罗斯欧洲维度区域合作战略演变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俄罗斯在欧洲面临的一体化困境及亚太经济的迅速增长促使其在亚太维度拓展区域合作空间。利用横跨欧亚大陆的地缘优势改善自己在欧洲和亚太维度的区域合作环境是俄罗斯推进区域合作战略的核心目标。(1)俄罗斯是欧洲一体化的局外者

欧盟是当今世界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地区性组织,也是俄罗斯重要的战略伙伴。苏联解体之初,为了获取西方的政治支持和经济援助,俄罗斯奉行亲西方的大西洋主义外交政策。该政策的鲜明特点是回归欧洲,在共同价值的基础上建立俄罗斯与欧洲的新型国家关系。进入21世纪,俄罗斯将欧盟视为最重要的政治和经济伙伴之一,并寻求与其发展全面、稳定和长期的合作关系。在政治方面,俄罗斯与欧盟在1994年签订的《俄欧伙伴关系与合作协议》基础上继续巩固和发展战略伙伴关系;在经济领域,双方积极推进“统一经济空间”计划并开展能源对话。目前,俄罗斯已成为欧盟最大的原油、天然气、煤炭和铀供应国,而欧盟则是俄罗斯最大的贸易伙伴和最重要的外资来源。

尽管俄罗斯与欧盟经济上的相互依赖不断加深,但俄罗斯加入欧盟的愿望却未能得到后者的积极回应。在融入欧洲一体化方面,俄罗斯面临两个不可克服的困难:一是俄罗斯无法达到欧盟设定的软硬标准;二是俄罗斯本身的国家规模令欧盟无法容纳。一旦建立了全欧统一空间,俄罗斯就会占据重要一席,而这是欧盟所无法接受的。然而,将俄罗斯排除在外的同时,欧盟开始与原属俄罗斯势力范围的中东欧国家启动入盟谈判。2004年,包括八个中东欧国家在内的十国入盟,这被称为欧盟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爆炸式扩大”。2007年,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正式入盟。由此,欧盟成为横跨东西欧、涵盖27个国家的超国家机构。

中东欧国家的入盟意味着欧盟关税和贸易政策的延伸,这使得作为欧盟局外者的俄罗斯经济损失增大。一方面,东扩后的欧盟因市场规模扩大和取消关税对成员国产生贸易创造效应,但对区域外国家俄罗斯造成了巨大的贸易转移;另一方面,入盟的中东欧国家将采用欧盟的标准和认证程序,并对俄罗斯实行欧盟的进口配额、反倾销和高标准商检等限制措施,这自然提高了俄罗斯对这些国家的市场准入门槛。

同时,失去昔日盟友的俄罗斯与东扩后的欧盟形成了真正的“零距离”接触,由此,欧盟便拥有了影响独联体国家的新杠杆。作为对《欧洲邻国政策》(ENP)的继承和发展,2009年,欧盟与欧亚六国(它们是亚美尼亚、阿塞拜疆、白俄罗斯、格鲁吉亚、摩尔多瓦和乌克兰)签署《东部伙伴关系计划》(EaP),旨在鼓励伙伴国与欧盟发展经济一体化,并最终与欧盟形成经济共同体。由此可见,欧盟的强劲东扩严重挤压了俄罗斯的传统战略空间,并导致二者力量的此消彼长。俄罗斯面临着地缘政治上被孤立、国际地位被削弱的现实威胁。(2)融入欧洲一体化与整合后苏联空间的冲突

独联体地区一直被俄罗斯视为“战略缓冲区”和外交“最优先方向”,因此,整合后苏联空间是俄罗斯重塑欧亚大国地位的基石,属于俄罗斯区域合作战略的核心利益。一方面,欧盟东扩吸纳了范围广泛的中东欧国家,这导致俄罗斯经济政治安全遭受空前威胁。独联体地区作为俄罗斯传统势力范围的最后安全屏障,势必成为俄罗斯力保的对象。另一方面,俄罗斯不满足于地区性大国身份,仍致力于恢复和巩固自己的全球大国地位并力图在国际事务中成为多极世界中的一极。独联体地区则是俄罗斯走向世界、发挥大国作用的重要战略依托。

然而,俄罗斯整合后苏联空间不可避免地会与欧盟的进一步扩张产生利益冲突,突出例子便是二者对乌克兰的争夺。作为欧盟和俄罗斯两大地缘政治经济体的共同邻国,乌克兰对俄罗斯统一后苏联空间及欧盟扩张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俄罗斯方面,乌克兰是独联体内仅次于俄罗斯的第二大经济体,是俄罗斯实现欧亚联盟及独联体一体化的关键国家。正如布热津斯基所言:“没有乌克兰,俄罗斯就不再是一个欧亚帝国。”而对于欧盟而言,乌克兰是具有地缘优势的欧洲国家,欧盟的长期目标是通过推行《欧洲邻国政策》和《东部伙伴关系计划》让乌克兰完全接受欧盟的价值标准,脱俄入欧。

显然,尽管欧盟是俄罗斯最大的贸易伙伴,俄罗斯又是欧盟最重要的能源供给国,二者在经济上相互依赖却无法弥合政治上的巨大分歧。特别是欧洲一体化的扩张与俄罗斯维持独联体地区这一传统势力范围存在根本性冲突,而后者无疑是俄罗斯对外战略的重中之重。倘使推行一种平行路线,即与独联体国家构建优惠关系体系,同时寻求与欧盟之间的最优合作模式,那么,俄罗斯又无法融入传统的欧洲一体化之中。随着以俄白哈关税同盟和统一经济空间为基础的欧亚经济联盟逐步上升为欧亚联盟,俄罗斯整合后苏联空间与欧盟扩张之间的矛盾必将不断加深。

乌克兰作为俄欧天然气贸易的关键过境国,力求运用能源权力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具体来看,一是将天然气过境作为“武器”与生产国俄罗斯争夺“管道租金”,即高额的过境运输费及优惠的天然气价格;二是作为欧盟与俄罗斯及里海和中亚气源地之间的主要能源桥梁,利用过境运输提升自己对欧盟能源安全及地缘政治的价值。为此,乌克兰竭力维持其在欧洲天然气过境运输中的垄断地位,并以此在俄欧地缘政治博弈中谋求最大收益。在俄罗斯与欧盟的地缘竞争下,乌克兰的两大目标收益之间存在实质性矛盾,而其最终倒向了欧盟。自2004年年底乌克兰爆发“橙色革命”及亲西方的尤先科总统上台以来,俄乌之间围绕天然气价格、过境运输费等问题已发生多次争端。2006~2009年,俄乌天然气冲突导致俄罗斯中断对中东欧天然气的供应,导致一些西欧国家天然气严重短缺。而2013年11月乌克兰准备与欧盟签订联系国协议使得俄乌天然气风波最终演变成乌克兰危机。2.欧亚经济联盟的历史演进过程

根据巴拉萨的一体化次序理论,经济一体化具有五种形式,即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联盟和完全的经济一体化(包括货币、财政、社会和反周期政策的统一)。欧亚经济联盟主要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具体包括苏联解体后俄白哈三国建立关税同盟的最初尝试,乌克兰退出统一经济空间协议,欧亚经济共同体框架下俄白哈关税同盟的重启,俄白哈从关税同盟向统一经济空间的提升,欧亚经济联盟正式启动。(1)俄白哈三国建立关税同盟的最初尝试

俄白哈关税同盟是在欧亚经济共同体基础上逐渐演变而成的,而欧亚经济共同体的前身则是1995年俄白哈三国组成的独联体关税同盟。1995年1月,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建立了独联体关税同盟,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分别于1996年3月和1998年11月加入。2000年10月,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五国签署了关于建立欧亚经济共同体的协议,由此取代了原来的关税同盟机制。

欧亚经济共同体成员国的初衷是建立共同的外部关税并协调非关税壁垒,然而这一机制并未超越自贸区水平。究其原因,成员国间的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存在巨大差异,这导致它们难以协调经济部门面对国际竞争的保护和开放意愿。因此,这一阶段后苏联空间一体化的相关协议实际上名存实亡。(2)乌克兰退出统一经济空间协议

2000年,普京执掌俄罗斯政权后开始了重振一体化的尝试。2000年10月10日,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和塔吉克斯坦在阿斯塔纳签署了关于建立欧亚经济共同体的协议,该协议于2001年5月30日生效。尽管各成员国领导人每年齐聚峰会并签署了一些协议,这个新的一体化组织(后乌兹别克斯坦加入,亚美尼亚、摩尔多瓦和乌克兰拥有观察员地位)却从未运转起来。2003年9月,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签署了统一经济空间协议。这四国是独联体中经济最发达、彼此间经济联系最密切的国家。统一经济空间不仅预期实现共同市场内商品、服务、资本和劳动力自由流动,而且将引入统一货币,协调贸易、财政、货币和信贷体系、汇率和金融政策。

然而,乌克兰在参与独联体一体化进程的同时也积极融入欧洲一体化。它不愿使自己在独联体一体化框架下面临更多约束,因此避免统一经济空间进行超越自贸区水平的一体化合作。为此,乌克兰引入保留条款,即统一经济空间不能与乌克兰融入欧盟的战略目标相抵触。其结果是统一经济空间各成员国对地区贸易协议的发展方向具有不同的立场和看法。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倾向于引入共同货币和形成关税同盟,而乌克兰则坚持建立没有例外和限制的自贸区。这些矛盾和分歧最终导致俄乌白哈的统一经济空间倡议失败。(3)欧亚经济共同体框架下俄白哈关税同盟的重启

自2007年起,独联体内出现了新一轮的区域主义。由于由所有成员国参加的关税同盟收效甚微,欧亚经济共同体决定以不同速度和水平推进后苏联空间的一体化进程。2007年10月,俄白哈三国宣布在欧亚经济共同体框架内建立关税同盟。三国达成关税同盟协议,并设立关税同盟委员会,委员会作为唯一的常设监督机构。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将在各自准备好的情况下加入。

作为通向更高层次一体化的重要一步,2009年11月,俄白哈三国元首签署了包括《关税同盟海关法典》在内的9个文件,成为建立统一关境的法律基础。三国同意建立统一进口税率的关税同盟,这标志着俄白哈三国率先在欧亚经济共同体框架下正式成立关税同盟。

2010年1月1日,俄白哈关税同盟正式启动,同年7月,《关税同盟海关法典》生效,关税同盟内的海关手续被取消。俄罗斯与白俄罗斯、俄罗斯与哈萨克斯坦分别于2010年7月1日、2011年7月1日取消了两国的边境海关。2011年7月1日,俄白哈三国的统一关境正式形成,三国建立了共同的对外关税,其中包括通过针对第三国的共同贸易政策、取消同盟内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实现同盟内商品自由流动。俄白哈三国在关税同盟关税收入中的分配比例分别为87.97%、4.7%和7.33%,俄罗斯占绝对主导。至此,俄罗斯主导的前苏联地区“统一经济空间”已初具雏形,它对该地区日后建立共同市场和统一货币空间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随着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加入关税同盟的谈判积极开展,关税同盟即将扩大至整个欧亚经济共同体。(4)俄白哈从关税同盟向统一经济空间的提升

在以俄白哈为轴心扩大关税同盟成员国的同时,俄罗斯进一步提升后苏联空间一体化的水平和层次。2011年11月,俄白哈三国首脑签署了《欧亚经济一体化宣言》、《欧亚经济委员会条约》及《欧亚经济委员会工作章程》,宣布在世界贸易组织原则和标准的基础上开始一体化进程的新阶段,即创建“统一经济空间”。2012年1月1日,俄罗斯、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的统一经济空间正式启动,同时,超国家机构欧亚经济共同体跨国委员会也取代关税同盟委员会正式运行。根据统一经济空间原则,成员国将实现除商品之外的资本、劳动力、技术和服务等自由流动,构建包括交通和通信等统一的基础设施,协调税收、货币和信贷、外汇和金融、贸易和关税等方面的经济政策。这意味着统一经济空间建成后,俄白哈将形成一个幅员广阔的共同市场,实现商品、劳动力、服务和资本在成员国间自由流动。而以俄白哈关税同盟为基石的统一经济空间将成为三国最终实现欧亚经济联盟目标的重要里程碑。(5)欧亚经济联盟正式启动

由俄罗斯、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组成的欧亚经济联盟于2015年1月1日正式启动。1月2日,亚美尼亚成为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5月1日,吉尔吉斯斯坦完成了加入欧亚经济联盟的全部法律手续,成为该联盟的正式成员。从2010年1月1日成立俄白哈关税同盟,到2012年1月1日形成统一经济空间,再到2014年5月签署《欧亚经济联盟条约》,最后到2015年1月1日欧亚经济联盟正式启动,欧亚经济一体化在短短五年内完成了从关税同盟、统一经济空间、欧亚经济联盟、欧亚联盟“四步走”战略的前三步。欧亚经济联盟是目前苏联解体后在后苏联空间、欧亚大陆出现的联系最为紧密的经济一体化组织。按照俄罗斯总统普京的战略设计,欧亚经济联盟未来将与欧盟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实现经济模式、规制和技术标准的深度一体化。

俄白哈三国元首2014年5月签署的《欧亚经济联盟条约》基本上是对已有关税同盟以及统一经济空间(2012年签订了一系列关于要素流动自由化和经济政策协调的协议)的条规的梳理和整合。未来的欧亚经济联盟国家将放宽一些敏感领域(包括能源市场和药品、服务贸易自由化)的限制,并建立一个共同的权威金融监管机构。该联盟计划在2025年前实现商品、资本、服务和劳动力自由流动,形成一个拥有1.7亿人口的统一市场,包括统一的药品市场、共同的电力市场以及统一的石油、天然气和石油产品市场,并在能源、工业、农业、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推行协调一致的政策。欧亚经济联盟将在最近几年继续完善在货物运输、服务以及资金方面的标准条例框架,使各国相关法律条规统一;确保货物流通以及服务、资金、劳动力自由流动,同时在各领域保持经济政策的一致性和同步性;致力于进一步消除联盟内部的关税壁垒;确定法律框架基础,建立有效预防和解决国际争端的方式;建立欧亚联盟内部市场抵抗外部经济挑战的保护机制,提高成员国在各种问题上的谈判地位。

在欧亚联盟方面,2010年12月,欧亚经济共同体莫斯科元首峰会就如何在统一经济空间基础上建立欧亚联盟达成一致。根据普京的设想,欧亚联盟的终极目标是实现经济、政治及军事联盟,成为连接欧洲和亚太地区的有效纽带和坚实环节;作为当代世界多极中的一极,欧亚联盟将与欧盟、美国和中国共同保证全球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可见,俄罗斯主导的后苏联空间一体化实际上沿袭了从经济一体化过渡到政治共同体的欧洲传统一体化模式。俄白哈关税同盟的重启为俄罗斯开启了与欧洲(通过白俄罗斯)和亚洲(通过哈萨克斯坦)进行经济合作的广阔前景。同时,以俄白哈“三驾马车”为核心不断推进统一经济空间向欧亚经济联盟、欧亚联盟提升,已成为俄罗斯实现“欧亚强国”梦想的切实路径。欧亚经济联盟的启动使得中国和欧盟之间仅剩下一个关税国境。3.俄白哈关税同盟框架下三国进口关税调整及非关税壁垒问题(1)关税同盟建立前后俄白哈三国进口关税的调整

从三国总体关税水平看,关税同盟建立前,俄罗斯、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的加权平均关税分别为12.34%、8.04%和5.06%。其中,俄罗斯的关税保护程度最高,白俄罗斯较俄罗斯低但高于哈萨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的关税保护程度则最低。

共同关税的引入改变了俄白哈三国的进口关税结构。三国同意将关税同盟的统一关税作为它们针对第三国的共同外部关税,并由关税同盟决定有关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SPS)和技术标准的规则。针对成员国的例外条款,关税同盟计划在2015年前分阶段逐步取消。

由于俄白哈关税同盟的运行机制基本以俄罗斯现行的海关法典为蓝本,关税同盟对俄罗斯的进口关税影响很小。具体来看,俄罗斯提高了14%税目的关税税率(包括肉类产品、酵母、一些服装和配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