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与危重症医学.2013~2014(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6 02:49:57

点击下载

作者:王辰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2013~2014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2013~2014试读:

版权页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2013~2014/王辰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ISBN 978-7-117-19740-3

Ⅰ.①呼… Ⅱ.①王… Ⅲ.①呼吸系统疾病-险症-诊疗 Ⅳ.①R56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4)第195840号人卫社官网 www.pmph.com 出版物查询,在线购书人卫医学网 www.ipmph.com 医学考试辅导,医学数据库服务,医学教育资源,大众健康资讯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呼吸与危重症医学2013—2014

主  编:王 辰

出版发行: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

邮  编:100021

E - mail:ipmph@pmph.com

制作单位: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排  版: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制作时间:2019年5月

版 本 号:V1.0

格  式:mobi

标准书号:ISBN 978-7-117-19740-3

策划编辑:贾晓巍

责任编辑:卢冬娅打击盗版举报电话:010-59787491 E-mail:WQ @ pmph.com注:本电子书不包含增值服务内容,如需阅览,可购买正版纸质图书。

编者(按姓氏汉语拼音排序)

白 冲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上海长海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白春学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暨上海市呼吸病研究所

蔡后荣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蔡绍曦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曹 彬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呼吸疾病研究所感染与临床微生物科

曹 洁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曹孟淑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曹耀前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晁灵善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陈 虹 重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陈 磊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呼吸病学研究室

陈 萍 沈阳军区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陈 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陈 愉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呼吸科

陈佰义 中国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病科/辽宁省感染性疾病医疗中心

陈宝元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陈恩国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呼吸科

陈静瑜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人民医院胸外科 江苏省人体器官移植重点实验室

陈良安 解放军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陈荣昌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呼吸疾病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陈亚红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陈宇洁 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呼吸科

陈正贤 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呼吸科

程 哲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呼吸疾病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代华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呼吸疾病研究所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邓丽影 南昌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董 榕 东南大学医学院生理系

窦 双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杜永成 山西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段开亮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呼吸治疗科

冯 靖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冯起校 广东医学院附属中山医院呼吸科

高 怡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呼吸疾病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高占成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韩 芳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何礼贤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何权瀛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何志义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贺 蓓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贺白婷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呼吸疾病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贺航咏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呼吸疾病研究所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胡 克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胡成平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胡晓芸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黄建安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黄绍光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黄鑫炎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中山大学呼吸病研究所

姜 燕 武汉市第五医院呼吸科

姜纯国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呼吸疾病研究所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蒋军广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呼吸疾病研究所老年呼吸睡眠科

金发光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康 健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疾病研究所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柯明耀 厦门市第二医院厦门市呼吸中心

赖克方 广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呼吸疾病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李 辉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呼吸疾病研究所感染与临床微生物科

李 洁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呼吸疾病研究所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李 静 广东省人民医院呼吸科

李 莲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李 强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上海长海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李 羲 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呼吸科,海南医学院呼吸病研究所

李惠萍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李庆云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李圣青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李时悦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呼吸疾病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李霄鹤 天津南开大学生命科学院

李绪言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呼吸疾病研究所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梁志欣 解放军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刘 蕾 沈阳军区总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

刘 奇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呼吸疾病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刘 双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刘芳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呼吸疾病研究所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刘国莉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产科

刘锦铭 上海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心肺循环科

刘又宁 解放军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逯 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呼吸疾病研究所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罗 群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呼吸疾病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罗远明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呼吸疾病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马 壮 沈阳军区总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

倪 忠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聂怡初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呼吸疾病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宁 文 天津南开大学生命科学院

潘频华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钱桂生 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秦晓群 中南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学系

邱忠民 上海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瞿介明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全 伟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申永春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呼吸病学研究室

施 毅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施举红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呼吸科

时国朝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宋 勇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宋立强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孙 兵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呼吸疾病研究所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孙兴国 中国医学科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孙永昌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呼吸科

谭洪毅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王 辰 国家呼吸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医院,北京呼吸疾病研究所

王 健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呼吸疾病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王 娟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

王 军 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学系

王 蕾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王 琪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王 望 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学系

王 玮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疾病研究所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王长征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王广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王洪武 北京煤炭总医院呼吸科

王惠妩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

王茂筠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王启星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王胜昱 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王淑芹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呼吸疾病研究所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魏 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文富强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呼吸病学究室

吴 波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人民医院胸外科 江苏省人体器官移植重点实验室

吴 琦 天津海河医院呼吸科

吴国明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吴运福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夏金根 中日友好医院重症医学科

向 阳 中南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学系

肖 丹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呼吸疾病研究所 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或健康合作中心

肖 飞 国家呼吸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医院老年病研究所

肖 伟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肖思畅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呼吸疾病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谢灿茂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中山大学呼吸病研究所

解立新 解放军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邢西迁 昆明市延安医院呼吸科

熊长明 中国医学科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肺血管病诊治中心

徐作军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呼吸科

阎锡新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杨 杰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杨 岚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杨 薇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杨 雯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南京大学医学院临床学院肺癌中心

杨 震 解放军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杨凌麟 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呼吸科

杨媛华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呼吸疾病研究所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易 群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余 荷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翟振国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呼吸疾病研究所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詹庆元 中日友好医院重症医学科

赵桂华 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肺功能科

赵海涛 沈阳军区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赵忠新 上海长征医院

张 波 空军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张 皓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张 杰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张 黎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呼吸疾病研究所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张 力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呼吸科

张 鑫 解放军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张春燕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呼吸疾病研究所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张婧雯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呼吸疾病研究所老年呼吸睡眠科

张立强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张劭夫 济南军区总医院呼吸科

张希龙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张湘燕 贵州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张志远 沈阳军区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郑劲平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呼吸疾病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钟南山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

钟小宁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

周 新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周彩存 同济大学医学院,同济大学肿瘤研究所,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肿瘤科

周海霞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周建英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周俊豪 重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朱智文 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中山大学呼吸病研究所

宗志勇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感染性疾病中心前 言

由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以下简称呼吸学会)主办的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以下简称呼吸年会)是我国呼吸学界的年度盛会。近年来对呼吸年会采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显著提升了年会质量,扩大了年会的规模,使其影响力与年俱增。配合学会所提出的呼吸学科发展战略,年会每年突出一个主题来指导呼吸学科发展:2011年年会的主题为“呼吸病学与危重症医学实行捆绑式发展战略”,同时发出了“关于将呼吸科更名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倡议;2012年主题是“呼吸学科应当在多学科交融的呼吸疾病防治中发挥主导作用”,8个与其他学科交融密切的专业学组发出加强呼吸学科在本专业领域主导作用的倡议;2013年的主题为“在我国建立呼吸与危重症医学(PCCM)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同期发表《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CTS)与美国胸科医师学院(ACCP)的联合声明:《在中国建立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科》。2014年呼吸年会的主题将是“加强临床医学研究的体系建设与能力提升”,年会将安排大会主题报告《我国临床研究体系与能力建设亟待加强》。为了较充分、集中地体现呼吸学科近一年来的重要学术与技术进展,使读者“一册在手,能够对本学科一年来的发展动态有所把握”,呼吸学会自2011年起每年都将各学组为本年度呼吸年会组织的专题报告内容汇编成书,今年年会期间将发行本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2013-2014》。

随着学科的发展和年会的不断创新,年会内容将愈加丰富。今年年会将首次在开幕式中设立纪念演讲,缅怀那些对推动我国呼吸学科发展和呼吸疾病防治事业作出历史性贡献的已故医学大家,让大家铭记历史和老一辈医学家的不朽业绩,传承其开拓进取和为国担当的精神,激励后人勃发向上。同时,在首日大会之后,还将增设2个大的主题会场,以进一步增加大会容量,同时使参会者有所选择。此外,本次年会新增设了“儿科呼吸专题”。至此,呼吸年会内容涵盖了从学科建设到医学人文,从成人到儿童,从医疗到护理,从基础研究到临床研究,从专题会议到操作演示(模拟教学中心),从病例讨论到青年沙龙的全方位立体格局,呈现给全国呼吸界同道一年一度的学术盛宴。感谢河南省医学会呼吸病学专业委员会、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河南省人民医院对年会的大力支持与具体操办。相信在广大呼吸界同道的积极参与下,本届年会将会跃上更新的层面。

感谢所有积极谋划、推动呼吸学会工作,勇于为呼吸学科的发展付出和担当的呼吸界同道,感谢所有理解、支持呼吸学科发展的各界人士。让我们同心协力,继续奋斗,使我国呼吸学科与呼吸疾病防治事业更加兴旺发达!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国家呼吸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呼吸疾病研究所副所长2014年8月25日学科建设:加强临床医学研究体系与能力建设1 我国临床研究体系与能力建设亟待加强王辰

医生作为知识分子,担负着为人类进行知识创造、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责任。开展临床研究、改善临床实践是每一位医生的天职天命。我国临床研究资源至为丰富,但由于观念落后、能力欠缺,研究成果极为有限。当前,我国亟需高水平的临床研究成果作为防治指南的依据,指导和改善临床实践。加强临床研究已经成为我国医学界的当务之急。应当看到,转化医学兴起、大数据时代来临,若与中国奋起推动临床医学研究出现历史性交汇,可形成历史性契机,有望使中国医学研究实现历史性跨越。加强临床医学研究体系与能力建设将会从根本上提升中国的医疗卫生水平。每一位医生,包括呼吸医师都应抓住这一历史性契机,积极投身于临床研究,推动学科发展。一、医生注定就是研究者,临床研究是医生的天职天命

医生的学识与技能来源,或是来源于间接知识,或是来源于直接经验与知识。书本学习和经验传授是间接知识和经验,每个人在医疗实践中得到的是直接经验。这种直接经验虽然宝贵,但模糊、粗浅,未经科学验证,未必正确,属初级的直接经验。而从事医学研究,尤其是临床研究,则可获得高级的直接经验和知识——它源于医疗实践,经过科学验证,去伪存真,可发现疾病诊疗与预防规律,发明技术,传之业内,授之四海,可改善整个医学界的临床实践。

医生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临床行医者(clinician,practitioner)、科学行医者(scientific physician)和医学科学家physician scientist)。临床行医者指的是主要依赖医疗实践中获得个性化经验的行医者,所谓“医匠”大抵指这种情况;科学行医者指的是掌握现代医学知识,能够按照医疗规范和技术指南,科学规范地行医者,一般的“医师”即属此类;医学科学家则指的是在科学规范行医的基础上,能够揭示新规律、发现新知识、创造新方法,藉以改善临床实践,此类医生堪称“医帅”。是否从事医学研究,尤其是临床医学研究,是决定医生能否站在医学发展的前沿,引领医学发展的决定因素。

近年来,关于医生是否要进行科学研究,应该进行哪种科学研究,学界内外有多种意见,可谓众说纷纭。作为医生,应清醒地认识到医生开展临床研究的重要意义。行医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研究的过程,医生注定就是研究者。临床与研究高度统一,天然一体,密不可分。无研究,尤其是无临床研究,无以造就好医生。医学研究有多种,医生可以不做基础研究,但不能不做临床研究。临床研究的结果应当总结后以论文形式发表,传之业界,指导改善临床实践。二、我国临床研究现状:资源最丰富,能力最欠缺,需求最迫切,超越最可能

医学研究大致可分为三类:基础医学研究,预防医学研究/流行病学研究,临床医学研究。就我国医学研究现状来看,基础医学研究所必需的创新文化、氛围、条件、机制尚未完全建立,虽然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已有长足进步,但欲引领世界,“路漫漫其修远兮”。预防医学研究/流行病学研究的首要任务是完善我国人群基础数据,开展发达国家已经较普遍开展的人群防治,主要属于“填平补齐”式的工作。我国的临床医学研究,坐拥全球最为丰富的临床研究资源,有着全球最大的医师队伍,却因为长期以来观念落后,能力欠缺,研究产出非常有限。随着现代医疗对于临床研究证据的需求愈发迫切,如能提高意识,切实加强我国临床医学研究的体系与能力建设,相信我国的临床研究水平将有跨越式的发展,成为最有希望领衔于国际的医学研究领域。1.资源最丰富,调集最可能

我国人口众多,患者就医量、住院量极大,为我国的临床医学研究提供了最为丰富的研究资源。仅以住院患者为例,2005年美国入院治疗人次数不足4000万,而我国入院治疗人次数超过7000万;2009年美国入院治疗人次数与2005年基本持平,而我国入院治疗人[1,2]次数达到1亿3千万,为美国入院治疗人数的3倍有余,若再考虑到我国平均住院日为美国的3~4倍,粗略算来,我国开展住院临床研究的观察时日数约为美国的12倍。如此丰富的临床研究资源,令很多国际临床研究者羡慕不已。此外,我国患者就医较为集中,病例往往集中于大医生、大医院,无论是对门诊患者还是对住院患者进行研究,都相对容易进行,加之研究成本较低,故在临床研究资源的组织与调配上,亦占有优势。面对如此丰富的资源与有利的条件,如不能加以充分利用,产生足以改善临床实践的研究成果,既是对临床资源的浪费,更是临床医生与临床研究者的一种“失职”。2.观念最落后,能力最欠缺

我国临床研究水平的低下,主要体现在涉猎粗浅、产出有限,而究其核心原因,则是观念落后、能力欠缺。我国医学界对于开展临床研究重要性的认识严重不足,观念的落后导致“只有基础医学研究、流行病学研究才是科学研究”“临床医生只需要治病,不需要做科研”之类的奇谈怪论屡见不鲜。必须看到,临床研究已经成为我国现阶段施行转化医学研究模式的“瓶颈”。目前,我国医生进行临床研究的能力普遍欠缺,医生的日常临床工作欠规范、病例记录不完善、不善于提出临床研究问题、不掌握临床研究的科学方法使得临床医生难以开展规范、高水准的临床研究项目。临床医学研究的主要门类,包括个例观察、病例报道、病例总结、病例对照研究、注册登记研究、随机对照研究、大型队列研究、基于人体标本的基础研究等。我国现阶段进行的临床研究,多以回顾性病例总结、病例对照研究为主,严格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多为药物注册研究。对于国际上普遍认为最可能产生重大临床研究成果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注册登记研究和大型队列研究,我国临床研究者较缺乏前瞻性设计能力,涉猎有限,设计科学、实施良好、质控严格的研究项目较为少见。此外,我国大部分的医院尚不充分具备开展规范临床研究的平台条件(如较完善和可多医院兼容的电子病历系统EMR、数据库、标本库),未着意打造包括信息技术专家、医学统计专家、数学专家、医学伦理专家、物流后勤团队等在内的专业化临床研究队伍,未像建设基础研究实验室一样拿出足够的资金和空间创造临床研究条件。以上种种原因,导致我国的临床研究还停留在“作坊式”工作的阶段;临床研究队伍多为“兼职”“游击队”式状态,没有形成专业化的临床研究“正规军”;以往我国临床研究的产出也是散种零收、良莠不齐,鲜见能够符合国际规范、指导国际临床实践的高水平研究。这样的状况,显然与我国所拥有的丰富临床资源远远不能相称。3.成果最实用,需求最迫切

随着医学的发展,循证已成为临床医疗实践所遵循的主要原则之一。不同于传统医学依靠医生个体的诊疗经验来进行临床决策,循证医学注重将大量高水平的临床研究结果进行甄选、荟萃分析,最终形成指南、诊疗规范,用以指导与规范医学界的临床实践。临床研究结果在改善临床实践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由于我国临床研究能力欠缺、产出有限,我国的诊疗指南基本依赖“进口”数据与国外专家的研究结论,基于我国人群的临床研究数据极为缺乏。积极地开展针对我国人群的临床研究,揭示其疾病规律与特点,探求创新路径,创造新技术、方法、方案,结合社会、经济情况,形成符合我国国情、适用于我国患者的诊疗指南与规范,是改善我国临床诊疗实践最为迫切的需求之一。4.机遇最宝贵,超越最可能

转化医学兴起和大数据时代来临,与我国推进临床研究形成历史性交汇。转化医学作为一种医学研究的观念、思维方法、行为模式,旨在通过多学科交融的研究模式,打破临床和实验研究等多方面的隔阂壁垒,多学科、多领域交融,促进基础、临床、药物、器械、卫生政策、社会行为联动,各方资源重组,以寻求疾病防治的“全套解决办法”。临床医学研究是转化医学的关键环节和组成部分,其不发达状况已成为我国转化医学研究的严重掣肘因素。目前我国关注、谈论、推动转化医学者多为基础医学专家,而临床专家甚少,堪称凤毛麟角,这反映了我国临床研究队伍的薄弱和人才的缺乏,也提示了在我国推动转化医学研究的关键节点所在。只有加强临床研究体系与能力的建设,开采“临床数据”宝藏,打破实验室、药械研发和临床的传统屏障,让医学研究始于临床,用于临床,研究成果真正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建立具有完善临床信息的人体标本库,开展基于人体标本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将极大地帮助转化医学研究者跨越比较生物学的鸿沟。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使得对疾病的全面监测变得可能。伴随智能软硬件不断更新升级,借助可穿戴设备和智能健康设备,医生可以收集人体各类健康数据(心率、体重、血脂、血糖、运动量、睡眠量等)。如果这些数据足够精准且全面,就可以推演形成慢性病预测与管理模式。我国的临床医学研究资源非常丰富,且尚处于开展临床医学研究的相对低成本期,如能善用临床信息和标本,善用大数据时代喷薄而出的创新信息技术,必能促进我国临床医学研究的飞跃性发展。

有感于中国临床研究的现状和所面临的机遇及挑战,我在为《柳叶刀》杂志撰写的述评中希望“中国临床医学研究已现转折点”,有[3]望实现“从临床医学证据‘进口国’向‘出口国’的转变”。如果我国的临床研究者能把握时代机遇,全面加强我国临床研究体系与能力建设,开展一系列高水平的临床研究项目,则有望产生一批国际认可的,或适用于中国人群与中国国情,或适用于全球的临床研究成果。三、全面加强我国临床研究体系与能力建设:策略与方法

我国临床医学研究的发展现正处于关键阶段,亟须全面加强我国临床研究体系与能力的建设。这一工作远非几家医院努力、几位专家振臂一呼即可完成,而是需要政府、业界、医院、医生以及临床研究相关专业人员共同参与,从临床研究涉及的各个领域、层面开展综合性、创新性改革,多管齐下,形成合力,方可促进我国临床医学研究的飞跃发展。1.转变观念

观念的深刻转变是发展我国临床研究的前提。医学界应清醒地认识到,研究是医生的当然属性,是“医匠”向医师转化的必由之路;临床工作本身就是一个研究的过程,临床与研究高度统一,医生都应是研究者,无一例外;临床工作是最重要、丰厚的研究资源,医生的主要研究领域应为临床研究;临床研究是转化医学研究的关键环节;临床研究需要专业化的平台与队伍。2.人才队伍

人才队伍是发展临床研究的关键。应重点甄选培养临床研究的“将帅之才”,即学术或学科带头人;改变从事临床研究的队伍“散兵游勇”的现状,打造专业化、成建制的多元化的立体临床研究专业队伍,包括:高素质的临床人员,信息技术与计算机专业人员,流行病学、统计分析、数学、信息学人员,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人员,标本库管理人员,实验室人员和后勤保障人员。为从根本上解决人才培养问题,应在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及继续医学教育中安排临床研究的学习和培训。现阶段,加强对临床医生的临床研究培训是当务之急。3.依托科研项目建设临床医学研究体系

依托国家级、省部级重大研究项目,促进我国临床研究体系与能力建设。从国家层面争取大幅度增加临床研究经费;设立临床研究或转化医学研究基金,形成支持导向;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体系与能力建设,将临床研究体系建设与能力提升作为项目的产出指标。4.信息系统建设

各研究单位应建立完善的临床研究数据管理与分析系统,为临床研究数据的规范化管理提供条件。加强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建设(HIS、EMR、LIS、PACS),促成行业内医院、公共卫生机构、医保机构的信息联网,实现数据共享。5.平台打造

打造专业化的临床研究支持平台,包括:规范化、成规模的临床基地,规范的临床生物标本库BioBank),专业化的临床收据库,专业化统计分析平台,专业化的后勤(Logistic)支持及专业化研究协助方(CRO、ARO)的参与。6.协同体系

院际之间可以成立多中心临床研究网络,以临床研究能力较强的大型医院或医学中心作为中心单位,辐射该区域内各级医院,形成可进行多中心RCT、注册登记研究、队列研究、新技术推广的协作网络,开展大规模多中心临床研究。充分利用网络内各医院的资源、能力优势,形成合力高效的协作管理机制。院内应实现某学术领域多学科交融的临床与研究立体架构。7.政策引导

国家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利用政策、体系、条件和制度建设,促进我国产生符合国际规范的高水平临床研究,藉以切实改善我国临床实践。争取专门设立临床研究支持项目,大幅提高资助水平;加强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开展临床研究教育培训;在职称晋升和绩效考核方面对医生从事临床研究给予政策导向。四、呼吸医师应抓住历史性机遇,积极投身临床医学研究

我国临床医学研究的兴起必将带动各学科的飞速发展。临床医学研究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同样是各学科发展的历史性机遇。我国呼吸学科的发展处于开疆拓土的关键性阶段,每一名呼吸医师都应该深刻理解到临床研究对于自身发展、医院发展及学科发展的重要意义。历史上,呼吸学科在及时与基础研究深入和广泛结合方面,与其他兄弟学科相比已有较大差距,虽已在奋力追赶,但取得大的成效仍需时日。目前,在临床研究领域,各学科均处于起步阶段,呼吸学科如能抓住我国临床医学研究兴起的先机,则有望实现学科的飞跃发展。2013年,全国3家国家呼吸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建立,为呼吸领域大规模、高水平临床研究的开展提供了条件与平台。呼吸医师应抓住当前开展临床研究的重大机会,积极打造现代临床研究体系,加强自身能力建设,积极参与临床研究,勇于创新,善于协作,乘我国临床医学研究兴起之势,成就呼吸学科的跨越式发展。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3中国卫生统计年鉴.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3.

2.National Center for Health Statistics.Health,United States,2011:With Special Feature on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Health.Hyattsville,MD.2012.

3.Chen W.A turning point for clinical research in China?Lancet.2013,382(9895):835-836.2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PCCM)专科的建立与医生培养解立新 王辰

呼吸学科是国内建立与发展最早的医学专科之一。回首过去近一[1]个世纪的发展历程,学科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初~20世纪60年代末)为肺结核防治阶段:其主要任务是肺结核防治,此间形成了呼吸学科的雏形。国内许多呼吸科即脱胎于结核科或与结核科有着密切的历史联系。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初~20世纪90年代中期)为肺心病防治阶段:这一阶段成立了全国和各大区和各省(区市)的肺心病防治协作组,重点开展了对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的防治研究。此间,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建立开展了呼吸疾病诊疗的技术体系,如肺功能、血气分析、机械通气、支气管镜等。各医院先后在内科中建立起呼吸专业组,后又设立独立的呼吸科。在肺心病防治工作中,20世纪70年代,北京朝阳医院等即建立了肺心病重症监护病房,开始了对肺心病急性发作合并肺性脑病重症患者的监护治疗,成为我国重症监护的雏形。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如北京医院、解放军总医院、北京朝阳医院、上海中山医院等先后建立了更加规范的呼吸重症监护治疗病房,使得呼吸病学与危重症医学开始结合,与此期间成立的北京协和医院“加强医疗科”等其他学科一道,促进了国内ICU的建立和危重症医学的发展。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现在)为现代呼吸病学阶段:全方位地开展对各种呼吸疾病的防治研究,与国际呼吸学科发展趋势相呼应,呼吸病学与危重症医学的捆绑式、交融式发展成为其主要特征。在这一阶段,许多呼吸科建立了呼吸重症监护治疗病房(RICU)或内科重症监护治疗病房(MICU),客观上形成了呼吸与危重症医学(PCCM)专科的初步格局。与此同时,危重症医学在国内被作为“独立”的“二级学科”,在过去的10余年里发展迅速,成为了一支重要的临床力量。需要正确面对的是,目前国内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和综合的“重症医学科”在内科危重症医疗中存在着业务重叠和交叉,因多种原因形成各自的发展理念。如何定位、交融、共同发展成为呼吸病学与危重症医学两个学科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2-6]一、欧美发达国家PCCM的现状

呼吸学科作为内科学极为重要的专科之一,因其在呼吸衰竭救治、感染诊治、呼吸支持技术(机械通气等)应用及内科综合诊疗等方面所具有的天然优势,一直是从事危重症医疗的重要乃至主导性力量。在美国,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随着医院中对危重症患者,特别是以呼吸衰竭为起始和枢纽环节的多脏器功能障碍或衰竭患者医疗工作量的加大,美国呼吸界同行适时而变,在呼吸科中建立内科ICU(MICU),将呼吸科改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美国胸科学会(ATS)的官方杂志也由《美国呼吸疾病评论》改为《美国呼吸与危重症医学杂志》(AJRCCM),形成呼吸学科的现代格局。由此,确立呼吸与危重症医学(PCCM)为内科专业下的重要专科,开始[3]PCCM专科医师(PCCM Fellow)的培训和资格认证。

由于呼吸病学与内科危重症医学两个领域培训内容的重合率接近三分之二,PCCM专科培训合格后可以同时获得呼吸病学和内科危重症医学两个专科的认证,所以美国年轻医生更愿意选择PCCM专科培训。据统计2012年美国全国参加PCCM培训的专科住院医师(fellows)多达1379人,占当年在内科、外科、麻醉、儿科专业下接受危重症医学培训的专科住院医师总数的72.7%,占在内科专业下接受PCCM和仅呼吸病学(PD)培训专科住院医师总数的94.7%,从中可见,PCCM是呼吸专科医师的主要选择,在危重症医学中亦占主流地位。美国基本上所有的呼吸科均更名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早已完成了专科格局调整,成为危重症医学的主要力量,显示出勃勃生机。在此基础上,美国部分发展比较好的PCCM专科,进一步拓展科室业务领域,将变态反应疾病、睡眠呼吸障碍、职业病等纳入科室业务范畴,称为PACCM(pulmonary,allergy and CCM)或PSCCM(pulmonary,sleep medicine and CCM),如在美国危重症领域排名第一的Pittsburgh医院,即为PACCM科室格局。在美国,大型医院中的ICU基本为专科ICU。其中,MICU由呼吸医师主导,设于PCCM科中,收治内科危重症患者。外科ICU(SICU)多由外科医生或麻醉科医生主导,负责创伤、神经外科、外科术后等外科重症患者。只有在小医院(社区医院),才有所谓综合ICU,由经过上述内科、外科、麻醉或儿科专业下危重症医学培训并获得认证的医生负责。

至于欧洲,还有澳大利亚,PCCM的发展并不尽如人意。在欧洲,主要是麻醉科医生主导ICU,合并有两个以上脏器功能不全、进行有创机械通气和需要进行有创监测的危重症患者必须进入ICU,呼吸科仅可以收治单纯呼吸功能不全、需要进行无创通气的患者。目前欧洲的呼吸科多设置有Respiratory Intermediate Care Unit(RICU)、High Dependency Unit(HDU)或Respiratory Monitoring Unit RMU),如著名的英国皇家心肺专科医院(Royal Brompton &Harefield Hospital,NHS Foundation Trust)呼吸科仅设置有HDU,收治需要进行NPPV治疗的轻中度呼吸功能不全的患者,一旦病情加重需要气管插管进行有创机械通气,需转入医院的ICU(麻醉科医生主导)进行进一步治疗。由于科室在危重症领域的严重缺陷,造成欧洲呼吸科医生无法救治严重的呼吸衰竭,因而徒担呼吸医师之名,也使患者失去了由最适于呼吸衰竭治疗的呼吸专科医师救治的机会。近年来,欧洲呼吸界领域同道已经痛切地认识到这一问题,并在尝试改变,已有医院呼吸科更名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二、国内PCCM体系的建立和医生的培养[1-3]

虽然国内呼吸病学领域早在20世纪70年代起就有了PCCM体制的雏形,20世纪80年代起进入了快速发展期,而且目前国内大部分三级甲等教学医院均设置有RICU,约1/3~1/2的大医院呼吸科已更名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但是,国内PCCM的发展还有诸多需要迅速加强的地方。首先,作为行政与学科带头人,科室领导一定要认识到PCCM是呼吸科的主要发展方向,是现代呼吸病学的基本格局,已经形成内科专业(specialty)下一个极为重要的专科(sub-specialty),科室名称亦应作相应更改。其次,必须积极地借鉴国际经验和根据我国情况,迅速建立PCCM专科医师培养体系。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近期将出台关于建立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呼吸医师必须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动员住院医师选择PCCM专科,坚定地推动PCCM专科医师培训,形成学科发展的人才基础。其三,呼吸医师必须开阔视野,积极学习以脏器监测和支持技术为代表的危重症医学知识,如血流动力学监测、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液体管理、营养支持治疗等等并在临床实践中积极应用,提高在危重症领域的能力和水平。

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起成熟的PCCM培训体系。2013年,在王辰大夫的倡议和推动下,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CTS)和美国胸科医师学院(ACCP)联合发起、借鉴美国著名医院PCCM培训的成功经验,并结合中国的5+3+X的医学教育和培训体系,着手建立中国的PCCM培训体系。初步选择了8家医院依照国际经验进行PCCM培训。PCCM专科培训时间是3年左右,包括呼吸普通病房轮转,呼吸内镜操作(气管镜、胸腔镜等),肺功能检查,内科ICU,内科ICU之外的其他ICU(包括SICU,麻醉科ICU,其他专科ICU等),呼吸专科门诊,其他自选临床轮转,临床科研时间等。随国家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建立,关于专科培训基地认定、培训生招录、培训内容与标准、师资、过程考核与结业考核(含操作与理论两部分),证书发放等问题将做统一政策安排。

建立PCCM专科是我国的呼吸病学、危重症医学和医学事业发展的需要,是广大患者的利益、性命所系。每一位中国呼吸界的同道都有责任和义务为PCCM专科的建立和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时不我待,让我们凝心聚力,共成大业!参考文献

1.Wang C,Xiao F,Qiao R,et al.Respiratory medicine in China:Progress,challenges,and opportunities.Chest,2013,143(6):1766-1773.

2.王辰.呼吸内科医师应对我国危重症医学的发展承担重要责任.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0,23(7):389-390.

3.Qiao R,Rosen MJ,Chen R,et al.Establishing pulmona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 as a subspecialty in China:joint statement of the Chinese thoracic society and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hest physicians.Chest,2014,145(1):27-29.

4.乔人立.美国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科的形成与发展.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3,36(2):139-140.

5.乔人立,John D Buckley.美国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科医师资质培训简介.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3,36(5):387-389.

6.乔人立,Phillip H Factor.如何建立合理有效的重症监护病房.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3,36(6):469-471.3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第八届委员会(2011-2013年)工作总结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简称呼吸学会,CTS)第八届委员会在认真调研、积极思考的基础上,明辨呼吸学科发展形势,确定学科发展战略,谋划、推动学科建设与学会发展,重点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明辨形势,积极实施学科发展战略,推动学科建设(一)强化呼吸学科中ICU建设,促进呼吸病学与危重症医学捆绑式发展

1.学会将2011年呼吸年会主题定为“呼吸病学与危重症医学实行捆绑式发展战略”;2013年呼吸年会的主题为“在我国建立呼吸与危重症医学(PCCM)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将每年呼吸年会的专题报告与年度学科进展书籍定名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

2.推动呼吸科更名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为了贯彻落实呼吸病学与危重症医学捆绑式发展战略,继2008年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提出呼吸科更名建议之后,2011年6月呼吸病学分会又提出并发布了“关于将呼吸科更名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建议”,各家医院纷纷响应,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约1/3~1/2的大型医院呼吸科已更名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科内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内科ICU(MICU)或呼吸ICU(RICU),以呼吸病学与危重医学的捆绑、交融式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呼吸病学的基本格局开始形成。

3.促进呼吸与危重症医学(PCCM)专科的建立及PCCM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 呼吸学会与美国胸科医师学院(ACCP)等合作,学习国际先进经验,促进我国PCCM专科的建立发展及PCCM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呼吸学会与ACCP共同发表了《在中国建立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科》的联合声明,吹响了在中国建立PCCM专科的号角。此联合声明发表后,对部分欧洲国家等尚未建立PCCM专科的国家建立PCCM专科亦起到了激发促进作用。国内8家条件较好的医院2014年将试行启动PCCM专科医师培养。故应于国家近期将建立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这一大的形势中,抓住历史机遇,在我国全面建立起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科,将使呼吸学科进入现代健康发展轨道。(二)强化呼吸学科在多学科交融的呼吸疾病防治中的主导作用

1.学会将2012年呼吸年会主题定为:呼吸学科应当在多学科交融的呼吸疾病防治中发挥主导作用。

2.发出“呼吸学科应当在与其他学科交融的呼吸疾病防治中发挥主导作用”的倡议。

面对呼吸领域多学科交融、竞争的形势,呼吸学科应当承担其责任与使命,发挥主导作用,保持学科的旺盛生命力,拓展学科“疆域”。呼吸学会设有11个专业学组,其中危重症医学学组、肺癌学组、肺栓塞与肺血管疾病学组、感染学组、睡眠呼吸障碍学组、烟草病学学组、介入呼吸病学学组、呼吸治疗学组8个学组与其他学科多有交叉交融。8个学组响应学会号召,分别发表关于在本领域呼吸医师如何承担责任与使命,防治疾病,深化研究,发展学科的倡议,刊登于《呼吸与危重症医学2010-2011》。2012年年会期间,青年呼吸学者沙龙就此进行了专题讨论。通过上述活动,交叉融合领域受到呼吸界空前的重视并付诸积极的行动。(三)完善呼吸学会的学组建制,建议地方呼吸学会设相应学组,深化研究,促进学科发展1.规范学组名称和业务范畴

为了健全与完善学科体系,拓展学科领域,本届委员会第一次常委会就对部分既往学组的名称和业务范畴进行了规范,并建议增设2个新学组,使呼吸学会的学组增至为11个: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简称慢阻肺学组);②肺癌学组;③肺栓塞与肺血管疾病学组(原名“肺血管病学组”);④感染学组;⑤呼吸危重症医学学组(原名“呼吸生理与重症监护学组”),原肺功能部分内容归入呼吸治疗学组;⑥间质性肺疾病学组(原名“间质病学组”);⑦睡眠呼吸障碍学组(原名“睡眠学组”);⑧哮喘学组;⑨烟草病学学组(原名“吸烟与健康学组”);⑩介入呼吸病学学组(为本届新增设学组)呼吸治疗学组(为本届新增设学组)。这11个学组涵盖了呼吸学科的主要领域。专业学组的建设对深化呼吸疾病研究、规范诊治和推动学科建设发展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2.促进地方呼吸学会的学组建设

近十余年来,部分省(区市)的呼吸学会效仿呼吸学会的学组建设模式,成立了地方呼吸学会的专业学组,这些学组的建立有力地促进了地方呼吸学科的建设发展。为进一步推动各地方呼吸学科的发展,呼吸学会于2012年10月发出了《关于各省(区市)医学会呼吸病学专业委员会设立学组的建议》,倡导各省(区市)医学会呼吸病学专业委员会积极推动设立专业学组,深化研究,规范诊疗,培养队伍。建议发出后,1年间设立学组的地方呼吸学会已由12个增至20个,学组的涵盖范围日趋扩大,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呼吸学科的发展。(四)积极推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

积极为呼吸专科争取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名额,使之增至40家。

受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委托,呼吸学会常委会制订了呼吸专科的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评分标准,以标准指引学科建设方向,如提出一些导向性条件:ICU床位>6,开展睡眠呼吸障碍诊疗、戒烟门诊,呼吸科更名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等。呼吸学会承担了呼吸专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的评审任务,通过以评促建,促进了申报单位呼吸专科的建设。2012年,全国40家医院的呼吸专科获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成为我国呼吸专科建设的示范单位。(五)搭建平台,培养人才,壮大学科队伍

1.以学组为平台,充分发挥学组组长与成员作用 强化学组在专业领域建设和年会中的作用,赋予责任,充分调动学组组长和成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提升专业水平,壮大专业队伍。

2.以青年委员会(青委会)为平台,促进青年人才成长 呼吸学会给青委会不仅提出了要求,更提供了发展与展示平台,赋予了责任,在李海潮常务副主委带领下,青委会出色完成了以下工作:年会英文交流专题分会,年会学科建设专题,年会青年呼吸沙龙,年会青委会专场;全国中青年呼吸学者论坛暨CMJ呼吸重点号;《呼吸内科临床实践导引与图解》(人民卫生出版社);建设呼吸学会网站,建设青委会网站;《呼吸与共(手机报)》的编辑发送。青委会的工作为呼吸学会注入了活力,锻炼、培育了青年学科人才。

3.以呼吸年会为平台,展示、发现、托举学科人才 近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年会(简称年会)显著增多的分会场和专题报告,提供给更多呼吸学者,尤其是青年学者大量的展示机会,为人才成长搭建了学术交流平台。

4.与ACCP合作,开展PCCM专科医师规范培训,以培养适合现代呼吸病学发展需要的专科医师。二、办好呼吸年会,发展学会,壮大学科1.确定年会定位与目标

年会是呼吸学界最重要的学术交流平台,直接体现学科发展形势和发展水平,关系到呼吸学会的声誉、凝聚力及发展。本届呼吸学会本着“年会弱则学会弱,年会兴则学会兴”,“年会、学会、学科强弱互为因果”的理念,充分认识年会的重要性,提出了将年会办成“规范有序、资源丰富的学术盛宴,业界人员广泛参与的业界盛会和呼吸学界最重要的学术交流平台”的工作目标。2.创新办会,规范办会,提高交流效果,扩大年会影响力

近三年来,呼吸学会着力对呼吸年会进行了创新办会的改革,包括:①强化学组的作用与责任,明确由学组负责本领域年会内容组织,优化年会操作结构;②细化各领域专题,增加年会学术容量;③优化专题报告,推出学术新人,要求专题报告符合“前沿,导向,实用,生动”的要求;④程序化、规范化组织办会;⑤发挥年会的业界平台作用,提高学术组织活动效率;⑥利用现代媒体手段,提高工作效率,促进会议信息传播。

通过以上努力,2011年年会接收论文投稿增加至1291篇,专题会场增加至37个,专题报告增加至94个,论文报告157个,专题会场数、专题报告数、论文报告数均较以往呈几十倍增加,参会人数陡增至逾3200人,学术内容丰富,交流热烈,会场座无虚席,甚至延至楼道。由于2011年年会的极大改观,被与会专家赞评为“里程碑式的年会”。在2011年年会的基础上,2012年、2013年年会实现了进一步提高,接收投稿分别是2074篇和2076篇,参会人数分别跃增至逾4500人和3800人。

如上述,自2011年起,每年的呼吸年会突出一个主题,分别为2011年“呼吸病学与危重症医学实行捆绑式发展战略”;2012年“呼吸学科在多学科交融的呼吸疾病防治中发挥主导作用”;2013年“在我国建立呼吸与危重症医学(PCCM)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年会在内容设置和形式安排上都围绕主题,导引呼吸学科科学健康发展。

近年的年会内容涉及各学组的11个专业领域及其细化专题、学科建设专题、人文专题、护理专题等;会议形式包括大会、专题分会、青年沙龙、操作模拟中心、会前继续教育学习班;报告形式包括专题报告、论文报告、英文论文交流、壁报交流、病例讨论。每年年会编辑出版《呼吸与危重症医学2010-2011》、《呼吸与危重症医学2011-2012》和《呼吸与危重症医学2012-2013》作为年会重要学术资料和会后继续教育读本,汇集了年会专题报告和年度学科进展,体现了呼吸病学与危重症医学捆绑式发展的战略格局。

由于年会内容新颖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报告质量高,学术交流气氛浓厚热烈,深深吸引了广大参会者,达到了预期目的,对呼吸学科的发展产生了良好影响。表3-1列出了第8届呼吸学会组织的3次年会的有关数据。3.明确学组办会定位,规范有序地组织学术交流

呼吸学会要求各学组须遵照中华医学会的相关规定,在专科分会的统一部署下规范有序地开展学术活动,避免学界同道参会负担过重,特别、多次强调严格遵守学会财务规定。学组所组织会议的定位宜高、精、深,以深化本领域学术交流、促进学术研究为目的。本领域的一般性学术活动应安排到呼吸年会中,学组应将办好呼吸年会作为组织会议的第一要务。2011、2012、2013年间,大部分学组组织了各自专业领域的研讨会或继续教育学习班。表3-1 2011~2013年年会内容与形式4.加强科普宣传,促进呼吸慢病防治

在每年世界无烟日、哮喘日、睡眠日、慢阻肺日等时间点,策划组织相应社会与科普活动,加强对呼吸疾病的防治宣传。自2012年起,呼吸学会利用年会平台,促进了中国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在2012、2013年度以慢阻肺为主题进行健康知识传播,对提高慢阻肺等呼吸慢病的社会知晓率,促进防治起到了积极作用。三、推动国际学术交流与接轨,促进深度国际合作

年会邀请国际知名专家参加年会,除在大会作专题报告外,越来越多地安排专题分会报告,使国际交流更加日常与广泛;学会安排成员有计划地与ATS、ACCP、ERS、IUATLD、APSR等国际呼吸学术组织保持学术联系,在ATS、ERS年会设中国专场,在ACCP组织的CHEST年会作主旨报告;学会组织国际专家参与部分研究方案的讨论,使研究更加符合国际规范,提高研究水准;与CMJ合作,策划CMJ呼吸重点号,将年会优秀论文选送至CMJ,配发述评,与年会同期发行,为呼吸学者发表英文和SCI论文提供了平台;注重在ClinRespir J审稿、选稿中关注中国作者文章,推动我国研究在国际杂志发表;与美国胸科学会(ATS)、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和北京大学医学部乔治健康研究所于2013年启动了“流行病、临床与操作研究方法培训”项目(Methods in Epidemiologic,Clinical and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