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未来简史: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陷阱与数字化生活(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6 04:06:35

点击下载

作者:王骥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新未来简史: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陷阱与数字化生活

新未来简史: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陷阱与数字化生活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新未来简史: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陷阱与数字化生活作者:王骥排版:小暑暑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4-01ISBN:9787121336584本书由电子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PART1崩溃与翻转CHAPTER1 两步逃离陷阱

未来社会“三大冲突”(见“翻转未来章节”)逼近极限,人类或将面临两轮崩溃或翻转的生死大冲击。如何抉择?

未来10~50年,现今看来重要、基础性的数量庞大的人类工作、工种,大多将会被淘汰或者被机器替代,人们面临生活模式大转换的挑战。不过,过渡期之后,大机遇或将会呈现。且最根本的是,人类或将由此开启“让绝大部分的人彻底摆脱无用阶级(绝非沦为无用)”的伟大旅程——许多极富价值、创造性的事正在等着你呢!如何洞悉?

未来20~100年,互联网或将被替代,世界将演变成“超级物联”和“超级虚拟”两大时空(空间+追溯万物时间戳)。这两大时空相互交织,进而构筑起人类生活、进化的主要世界。如何应对?

未来,区块链、时间戳、智能技术等被深度运用,社会模式或将被改写,万物可溯与追算“你被丢失的90%的价值”成为可能。如何实现?

未来,人工智能“非通用”“难破意识”等范式牢笼将会让其长久性地被困限于工具的范畴,大数据悖论与误解,让其被神话(如“数据主义”、“数据宗教”等)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万物皆算法”属于文学性比喻,所以,“生命被算法操控、人类被人工智能、算法战胜或替代”等推测几乎成为臆想。如何理解?

未来30~200年,金字塔型的社会基本模式、价值观体系或将开始崩塌,一直以来人们认为最重要的,甚至不择手段拼命追逐的东西大多将会被摒弃。政治、经济、文化与生活等的内涵将会被改写,甚至被颠覆。如何认知?

…………

本书正是从“崩溃与翻转”“价值与颠覆”和“智能与永生”三大部分展开探讨,同时涵盖上述内容。

人类科技,如能突破数个关键领域的范式,未来或将迎来整体性的大爆炸(如今仅有IT等少许领域技术大爆炸),甚至出现全局性的指数级别的增速。这种增长必将引发科技、社会“双刃效应”指数级别的放大。例如,如今你坐在家中,瞬间就能知晓天下大事;又如,一起小范围的恐怖性袭击,就能在全球范围内闹得沸沸扬扬;一次网络病毒攻击,就可能引发整个世界的恐慌,毁坏数亿、数十亿甚至更多的人类财富等。这仅仅是因为有了互联网这种如今看来很厉害、未来可能根本就算不了什么的技术。

终有一天,超级发达的科技决定人类的“生死”或许就会变得如同“一呼一吸”那样迅速与容易。如此简便而防不胜防的重大威胁,是再好的国家机器、监控体系也难以应付且解决不了的问题。所以,“透明”“共享”“协同”与“道德”等早早开始便尾随而至,与“科技”“资本”“复杂”与“价值”等形影纠缠,由此便衍生出人类文明进程的“三大冲突”、大生态人力论、分工悖论与科技道德定律(参见“翻转未来”章节)等。

这些冲突、理论与定律显示:人类或许从未来某个时候开始,将会快速滑向某一极点,在濒临大崩溃之前迎来翻转。这不仅关乎人类未来发展、价值与文明方向的推演或预测,而且关系到人类在将来如何见证个体价值再度爆发与社会体系、评价系统得以重新构架的过程。

这里,我们将从人类未来演进的九大范式、大数据悖论、算法“马甲”、文明推力、资本聚集、战争演化与认知主义的崛起等问题谈起。这些重大问题都与人类的未来密切相关,现实中也确实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误解陷阱。此处的推演与厘清,更有利于大家理解并能深入到本书的特别世界。筛子陷阱,智人到神人的九重大范式

未来人类的演进,或许至少要经历九重大范式的突破,成“神”之路并非易事。

在谈论这一话题之前,先介绍一下范式理论与大筛选理论,因为,这涉及本书推演的基本思想与方法。

范式理论由美国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Thomas Kuhn)于1962年提出,有两大重要的特点:一是范式牢笼,二是范式转换。

所谓范式牢笼,是指在同一范式内,事物很难获得突破,量的积累几乎不可能引发质变。例如,最早的电子管计算机,不论如何增加设备、改进技术,都难以改变体积大、耗电多、价格昂贵、运算速度慢和可靠性低的特点,好像被关进了一间不能突破的牢笼一样。

所谓范式转换,是指事物革命性的变化。例如,当计算机的电子管被晶体管替代后,计算机突然变得体积小、成本低,功能和可靠性增强,运算速度每秒猛增到几十万次等。当然,未来可能出现光子计算机、纳米计算机、量子计算机和DNA计算机等,这些如能实现,每一种类型的替代都是范式转换,将会引发巨大的科技革命。

范式与范式之间就像竹子的节头一样,是封闭的,我们把这个节头称为“筛子”,这就引出了“大筛选”理论。

该理论的产生源于科学家们对银河系中有无其他智能生命的讨论:银河系已经存在100多亿年了,其直径仅10万光年,智慧文明哪怕以光速的千分之一对整个星系展开探索,也只需要1亿年时间。要来的早该来了,为何银河系一如既往地呈现“大寂静”呢?于是,有一位名叫罗宾·汉森的人提出了这一理论。他认为,在银河文明的发展初期必然存在一个或者多个“大筛子”,智慧文明要想跨越,可能性微乎其微。为此,罗宾·汉森还给出了九层“筛子”,其中,地球文明处于第八层。这一理论属于仁者见仁的事情,不过,“大筛子”犹如不同范式之间的隔断一样,很有创意,故而被人们广为传颂。

关于未来的推断与预测,不论什么结论,都是不易证伪的。不过,我们可以通过一定方式明白哪些更靠近事物的本原,哪些是远离事物的本原的,从而减少那些被“迷乱的逻辑、花哨的架子、杂沓的跨界和无休止的文学性演绎”所迷惑的情况。范式理论与“大筛”选理论为我们提供或强调了辨别未来论断的一种思想和方法。

这两大理论还让我们明白,“量变引发质变”的哲学规律在很多情景下都是不能成立的。例如,交通运输,曾经的马匹和如今的内燃机或电动机相比,不论怎么改进马车的工艺、选用多么好的马匹,培养马夫技艺和马匹的协作、奔跑能力,这些“量”的积累,都永远改变不了马车这个“质”,即使用一万匹马来拉车,其载重也比不过火车,速度更赛不过汽车。又如,人类个体不论怎么积累训练的“量”,都不可能引发像雄狮一样强壮、猎豹一样迅捷的“质变”。这些领域与场景实在太多,此处不再深入讲解。

上述“两理论一规律”的思想和方法,本书将大量用到。下面介绍未来人类演进、成“神”之路的九大范式(根据现代科技及趋势推导,或前沿物理学理论大尺度假说而来)。如同“大筛子”般的机会与陷阱,它们依次为:(1)互联网纪;(2)新能源、两大时空;(3)透明、道德纪;(4)量子世界纪;(5)基因塑造纪;(6)经济消亡纪;(7)突破高维空间;(8)突破意识纪;(9)精神方式存在纪。

在第一大范式纪后期,人类面临巨大挑战。如能突破新能源、生物工程、新材料这三大领域的科技范式,比如可控核聚变等,人类或将迎来如同狩猎文明到农耕文明,再到工业文明一样的大跨越,可谓人类未来第一次伟大的革命。否则,人类或将滑向停滞、倒退甚至衰亡的命途陷阱。如今,“三大冲突”(见“翻转未来”章节)映射到未来,“崩溃”与“翻转”两条迥异之路交织呈现,人类面临大选择。不过,我们似乎较多地看到了积极的力量,于是,才有如下推演与假说(见“滑向崩溃的极点”和“翻转未来”两章)。

同样,在第一大范式纪后期,互联网二维平面的局限性、落后性等将会渐渐显现出来,且越来越明显,如今那些围绕互联网的人类商业、文化与生活等时髦范式将会被打破。虚拟现实技术将会突破性发展,进而链接成虚拟网络空间。在这个过程中,物联网也将以物联实体空间的形式被链接进入虚拟网络空间。这两大空间以“一虚一实”的互补范式构筑起人类日常生活与进化的重要“时空”。“空间”为何变成了“时空”?这是因为“时间戳”技术(与如今概念有些不同)给万物标注了确切的时间与空间坐标,其流动的适时性,在追溯万物与追算你被丢失的价值中有着重大的作用。于是,人类进入第二大范式纪,即新能源、两大立体网联时空(详见“万物可溯与价值追算”和“互网将会这样被替代”两大章节的解读)。

另外,在第一大范式纪中后期,人们首先面临人工智能替代众多工种、工作的挑战,但是,很快会发现:由于人工智能带来了整个社会生产力的成倍增长,反而开启了“让绝大部分人彻底摆脱无用阶层”的伟大历程,“被边缘化”“沦为无用”等漫天纷飞的论断渐渐化为乌有,人们进而腾出精力、时间去做那些更赋创意和更有价值的事情(详见“人工智能让你最终摆脱无用阶级”章节的解读)。

从第二大范式纪开始,诸如基因技术、生物工程、新能源与新材料等领域或将在攻陷范式牢笼的基础上,连续突破技术瓶颈(如今似乎被困限)飞速发展,使得食物、物资等的生产成本大规模下降。一定时期过后,经济或将不再是一个社会问题,但离消亡还非常遥远。同时,围绕“权力”“财富”为主的价值观体系伴随着社会、政治、文化等模式开始动摇并逐渐改变,甚至被颠覆。那时,人类不论是思想创意、知识文化、科学技术还是生活体验等,都将进一步趋向于透明化和共享性。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在带给人类好处的同时也将带给人类危险。例如,当今的核技术,带给人类能源革命预期的同时,也潜伏着毁灭人类的危险。未来,随着科技种类与数量的暴增,将会更加促进这种“两面”效应的孪生与加剧,所以,人类道德水准与透明度的要求越来越高(详见第三章中“科技道德定律”和“大生态人力论”等)。

注意,在第二大范式纪中,人类很可能会再次滑向崩溃的极点,突破道德与透明交织的这层危险的“大筛子”,可谓人类未来第二次伟大的革命。自此,人类便进入了第三大范式纪,即透明、道德纪。

在第三大范式纪中,量子技术或将广泛运用。其中,人类或许能够突破“量子纠缠”在宏观世界的应用技术,存在“瞬间将物体传送到任何地方”的可能。于是,人类未来第三次伟大的革命实现了,即实现了物流同步(理论上更快)于信息流、资金流的传输。如今,只要你看看京东为何能够后来居上且“木秀于林”,为何如此顺利地成功,又为何让阿里如此“有压力”,这很大程度上依赖了对物流的先知与布局,由此或许能够管窥一些“物体瞬间传输”的伟大意义了。“物体瞬间传输”这一大假说如能实现,从此,世界上原有的所有铁路、高轨公路、物流运输与飞机轮船、火车汽车等将彻底消失。从空中鸟瞰大地,城市与城市之间全是绿地、山河,根本没有任何道路与交通工具的痕迹。于是,人类进入了第四大范式纪,即量子世界纪。

从第四范式纪开始,人类或将全面进入从基因“图纸”设计开始的一整套成熟的人类改造、塑造时代。你想要多美、多帅,想让自己皮肤洁白无瑕,甚至在夜晚发出如天使般的光辉等,或许都有可能。当然,人类寿命真正开始延长,理论上可以达到长生不老(不过,这个过程应该涉及无数生物工程、基因技术范式的突破)。于是人类进入了第五大范式纪,即基因塑造纪。这一突破性跃迁,可谓人类未来第四次伟大的革命。

从第五大范式纪开始,人类生活所需的物质成本极低,几乎趋近于“零”,经济开始一定程度地消亡,社会围绕“权力”“财富”的价值观体系及其如今的社会、政治与文化等体系开始分崩离析。整个社会更透明、更共享,人们道德水准非常高。于是,人类进入了第六大范式纪,即经济消亡纪。

在第六大范式纪中,人类有可能摆脱对空间的束缚,或能从“物体瞬间传送”发展到对“四维空间”(加上时间,可称为五维时空)的初步认识,存在“某些方面直接进入四维空间”的可能。这一大假说如能实现,或将颠覆人们对宇宙、世界认知的一切观念,可谓真正的开天辟地,堪称人类未来第五次伟大的革命。

如今,人类处于三维空间(可称为四维时空)。高纬度的空间的神奇与伟大,这里简单以电影《星际穿越》(科学顾问为发现引力波的全球物理学界泰斗基普·索恩,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来想象一下。该片的主角库伯身处四维空间,他可以同时知晓三维空间中万物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即三维空间每个时间节点上发生的事物都以无数小空间的方式全部呈现了出来,他可以任意进入。所以,他很容易在女儿的未来跨越到过去某个时刻以“沙尘”去做出暗示,以手表向成年的女儿发送进入“黑洞”的参数,从而拯救人类。

这就好比在“平面”上画两个点,在二维空间中,不论什么技术,这两个点永远都难以重合,但是,在三维空间中,只需简单地将平面卷叠,两个点就轻易重合了。同样类比到三维空间,宇宙之中相距亿万光年的两个星球,如从四维空间来看,或许相距就那么数米甚至几毫米(卷积起来的空间)而已,瞬间便可抵达。这将远远超越“虫洞”假说中同宇宙“超时空管道”的效能。如今量子理论、超弦理论与M理论都表明这种高维空间的存在,并支撑上述假说。在现实中,最让人费解而神奇的克莱因瓶与莫比乌斯环,就是被科学家们解读为高维空间向低维空间的投影存在。

最为重要的是,人们从高维空间观看低维空间的人类,对生命或许才有了颠覆性的认识。例如,一个人站在地面上,从二维空间的“面”来看,人就是“两只脚印”,对生活在二维空间中的物种(假设有)来说,仅凭“两只脚印”能否想象得出三维空间人体的全貌?几乎不能。由此,也可以向更高维度的空间联想,那么,人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

或许从那时开始,人类才真正开启对“精神与意识”如同顿悟般的认识之旅。科幻作家刘慈欣在《三体》中曾说,在一个更高级的文明(如四维空间文明)看来,篝火和计算机、纳米材料等没有本质的区别,都属一个层次。这应该是有一定道理的。所以,从低维空间向高维空间的进化,绝对是成“神”的途径啊!

从人类产生以来,人们便开始思考和研究“意识”了,而且知道意识不仅属于人类专有,很多动物也有。此时,在跨越了如此多个范式纪,直到第七层大范式转换之时,或许人类才真正了解“意识”。如今一些人认为“意识就是数以亿计的脑细胞随机放电的结果”(即便宣称通过实验证明等),这犹如一头大象抖抖身子,从身上散落下泥粒,于是有人说大象就是这些“泥粒”一样。

如今,大量的事实、实践与实验显示,第二大脑也有意识,而且还有脑外意识。实际上,人类如今连大脑冰山一角上的几片雪花(相对来说,绝对的量还是很大的)或许都还未搞清楚,更不说意识了(见“不可触碰的星河”章节的详解)。彻底搞懂意识,或能让人类开启真正“大嬗变”的范式之旅,于是,人类进入了第八层范式纪,即突破意识纪。

注意,在第八大范式纪之前,人类皆是以物质的方式存在的,到了第九范式纪,人类存在突破“原子构造万物这一亘古不变的宇宙法则”的可能,或许能够彻底摆脱身体这类物质的牢笼与“折磨”,实现人类未来第六次伟大的革命性转换(可谓最重大的一次,甚至无法用语言来描述这一转换的“伟大”)。如果这一大假说能成立的话,那么,人类即可以“精神”的方式存在于世界与宇宙之中,根本不需要将“意识”上传到互联网中得以永生。因为这之前的人类根本就没有搞懂“意识”是什么,如何上传呢?

届时,人类以“精神”形态旅行、体验,抵达宇宙任何维度的空间甚至跨越不同宇宙之中,或许能够以“意念”“想象”的方式瞬间达成。这种精神世界的玄妙与美丽,无限广大、无与伦比……也就是说,在该假说下,你能同时与无数个宇宙中无数个你(根据量子理论与平行宇宙理论的推演而来,而非局限于一些科学家所推断的仅限于两个相同宇宙中的两个你。2007年5月,科学家通过普朗克望远镜观测到的辐射数据发现我们所在的宇宙可能是10亿个宇宙中的一个。1)见面与沟通,根本不需要将你的肉体大脑装上芯片变成人机一体的赛博人(Cybermen),也不需要将你的肉体大脑与虚拟网络空间连接在一起,以增强自己学习、认知世界和宇宙的能力。你就像具备了无数的分身一样,无数个你相互、密切、协同地学习、工作与生活,将让你各方面的能力如指数级别般增长。

等到人类到达第九层范式之后,是否已经登临绝顶了呢?或许还远远不是,因为你才刚刚进入“精神”这个崭新层面的最大范式纪。这就像你从出生开始一直都潜在水底,刚刚摆脱束缚,从水中抬起头来第一次接触到了“空气”一样。于是,你举头望天,浩瀚星河星辰无数,到底外面有九重天呢,还是有八十一重天?你根本都搞不懂!

总之,上述九层大范式的推测或大假说的内涵非常丰富,它们之间存在如同竹节般的“大筛子”,非常厚实与巨大。一般来说,人类被困于这些不同大范式之中的时间长短不一,数十年、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皆有可能。若要越过这些“大筛子”,难度非常大,有时甚至还要付出人类整体衰退、灭绝的代价。

本书主要围绕第二大范式纪展开叙述,同时还涉及第三、第五、第六与第八范式纪中的少量内容,因为这些才是依照现代科技及趋势推导而来的,其他各层纪的多数内容,则是根据前沿物理理论等展开的“大尺度”假说(有些甚至有“理论可行”的幻想味道),离我们实在太远。但是,对于“从智人到神人”这一未来大话题,这些内容似乎也应该涉及。

不过,本书所涵盖的内容已经非常丰富了,几乎属于可感知的“实在”。或许不仅关乎你及你子孙的人生与未来,而且还有着壮丽的、搅动风云般的神秘与变幻,你不妨慢慢读下去。大数据悖论,空想的“主义”与“宗教”

未来似乎是数据的世界,但是,我们发现,大数据存在重大的缺陷。

一条大河将一座城市分为南、北两大城区,河上有三座大桥,分别为一桥、二桥和三桥。在这座城市内,所有车辆的运行状况都被适时跟踪与联网,即任何一辆车任何时候在哪儿、将去哪儿、行走的线路、方向与速度等数据都被及时传送到该城市的交通管控中心,人们可以随时知晓所有车辆总体、局部和个别的运行状况。这一现象和技术被称为基于大数据的智能交通。早期,由于数据消费价格过高,只有50辆车安装了“车况显示器”,即能随时分享到这一智能交通的大数据,车主甲便是其中一位。某日,车主甲想从城南前往城北,查看了一下数据,正在前往一桥的车辆有600辆,去二桥的有400辆,去三桥的有100辆,于是他便将车开往三桥,毫无拥堵地到达了城北,只用了18分钟;而没有安装“车况显示器”的车主乙却开往了一桥,结果堵了1.5小时的车(堵在路上,想掉头都难)。

在如此拥挤的城市里,这50位车主随时过桥如入无人之境,他们兴奋而高呼“大数据太神奇了!”后来,随着技术的改进和消费价格的降低,“车况显示器”开始逐步普及。这之后,很多车主渐渐发觉“车辆适时数据”已经不太好用,甚至在添乱了。

某天,车主甲想过桥,看了一下车况数据:正往一桥去的有600辆车,往二桥去的有400辆,往三桥去的有100辆,于是他将车开向了三桥;走了不到2分钟,车况即时播报,现在正朝三桥去的车辆增至300辆,一桥下降到200辆,他赶紧掉头向一桥而去;又过了2分钟,车况再显示,一桥车辆突增至400两,二桥车辆下降到180辆,他又掉头奔向二桥;刚过1分钟,车况又显示,二桥车辆突增至320辆……车主甲像中了魔咒一样,彻底崩溃了,只得气急败坏地把车停到了路边。

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是因为大家都同时知道整座城市的适时车况,发现哪座桥车辆少,就有很多人同时涌向那座桥,就像房价涨势不断时,总有很多人跟风不断买进,某只股票正在暴跌时,总有很多人不停地跟风抛单一样。如此及时地反反复复,结果大家都被人为地拖入了“不知所措”的尴尬境地,反而引发了整座城市更大的混乱与无序。

于是,一些人开始不再使用“车况显示器”了,从此之后,似乎城市反而变得不再那么拥挤了。这又是为什么呢?一是因为随着使用大数据的人减少了,数据优势渐渐又回来了;二是不再有更多的人被数据“适时”牵引,适时推高局部的“拥挤浪潮”,其“反向作用”的放大效应被弱化了。

这一特别现象,本书称为“大数据悖论”。即当大数据被少数人掌握和使用时,能产生神奇的效用,但是,当多数参与者都知晓并使用后,其效用将大打折扣,甚至引发反向的破坏作用。该悖论在鲜有人直接影响的领域不适用,但是,在多人参与并形成竞争关系的任何领域都适用,具有普适性。

如今,正处于少数人、团体掌握和使用大数据的时代,属于大数据初期。这时,大数据确实彰显出了巨大的作用和价值,这是当下的主流。但是,这在未来将会被打破,同时伴随着众人开始介入与使用,在竞争性领域,大数据效用、价值将会下降,有时甚至还会产生反面的破坏作用。

下面介绍大数据悖论不适用的案例。例如,数据显示影星安吉娜·朱莉患乳腺癌的风险高达87%,这一风险无人与她“竞争”,她联想到家族病史,于是才有“切乳手术”的果断与勇敢(一些人用以神话大数据的著名案例);又如,大数据运用的智能家居,未来的你走出办公楼,汽车早已自动开来接你,你还在路上,家中的灯具、空调、热水等设备已经自动启动了,这个“享用”没有外人与你竞争;再如,深度运用了大数据的未来天气预报,预测会变得非常准确,将不再有“预报明天下雨而事实上却是阳光灿烂”的尴尬出现了。这些都是大数据产生奇效并有着重大价值的方面。

大数据悖论适用的例子很多,诸如科研、教学、航空、军备,以及思想、交流与日常生活等都普遍存在,未来更甚。

例如,适时家装大数据,如果只有海尔公司知道你这个月正在家装,其独家定向推荐给你产品,你很可能产生“被关注与尊重”的荣幸,或许就买海尔的电器了。但是,当美菱、美的、格力、长虹、春兰、海信等数十家企业都分享了这一大数据时,便是多人参与并形成了竞争关系。你被这么多企业同时关注,选择太多,不仅让你无从下手,而且很可能还让你产生“被曝光与不堪其扰”的反感,当然,即便你购买了家电,也不可能只钟情于之前的海尔了。又如,你从外地回来,讲着各种新鲜事(独占数据),吸引了很多听众和羡慕的眼光,正在“小炫耀”时,突然来了一帮人,他们都去过那里(数据已被分享了),而且还指出了你的很多错误与误解,你顿时便失去了“小炫耀”的吸引力和资本了。这些都是大数据价值被削减、降低,甚至产生反向破坏作用的方面。

数据实际上是一个很古老的东西。上古时期的结绳记事、以月之盈亏计算岁月,到后来部落内部以猎物、采摘多寡计算贡献,再到历朝历代的土地农田、人口粮食、马匹军队等各类事项都涉及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虽然越来越多、越来越大,但是,人们都未曾冠之以“大”字,是什么事情让“数据”这瓶“老酒”突然焕发了青春并如此时髦起来呢?

当互联网开始进一步向外延伸,并与世上的很多物品连接之后,这些物体开始不停地将适时变化的各类数据传回到互联网并与人开始互动的时候,物联网便诞生了。物联网是一个大奇迹,被认为可能是继互联网之后人类最伟大的技术革命,是这样的吗?(见“互联网将会这样被替代”章节的详解。)

如今,即便是一件物品被人感知到的几天内的各种动态数据,都足以与古代一个王国一年所收集的各类数据相匹敌,那物联网上数以亿计的物品呢?是不是数据大得不得了?于是“大数据”产生了。如此浩如烟海的数据,如何分类提取和有效处理呢?这需要强大的技术设计与运算能力,于是“云计算”产生了。其中的“技术设计”就归属于“算法”。“云计算”需要从海量数据中挖掘有用的信息,于是“数据挖掘”产生了。这些被挖掘出来的有用信息去服务城市,就称为“智慧城市”;去服务交通,就称为“智慧交通”;去服务家庭,就称为“智能家居”;去服务医院,就称为“智能医院”;去服务生活,就称为“智能生活”……于是,智能社会产生了。不过,智能社会真正得以有序、有效运行,中间必须依托一个“桥梁”与工具,那就是“人工智能”。

这就是近几年,诸如“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算法”“数据挖掘”和“智能××”这些高大上的时髦名词和概念突然同时冒了出来的原因,原来它们都是“同一条线上拴着的蚂蚱”啊!

注意,万物大数据主要包括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三者相互作用所产生(制造)的大数据。 其中,人与人、人与物之间制造出来的数据,有少部分被感知;物与物之间制造出来的数据是根本无法被感知的。

对于人与人、人与物之间被感知到的那部分很小的数据(相对于万物释放的量来说非常小,但是绝对量却非常大),主要是指在2000年后,因为人类信息交换、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三方面能力的大幅增长而产生的数据2,这实际上就是我们日常所听到的“大数据”的概念,这是以人为中心的狭义大数据,也是实用性(商业、监控或发展等使用)大数据。据估算,从1986年到2007年这20年间,人们每天可以通过既有信息通道交换的信息数量增长了约217倍,全球信息存储能力增加了约120倍3。信息存储、处理等能力的增强为我们利用大数据提供了近乎无限的想象空间。

为何说万物之间所产生的“未被感知”的大数据非常巨大呢?举个简单的例子,种子掉到地上,要与土地、温度、气候、水分、阳光及数以亿计的微生物等适时地相互作用,引发种壳、种肉、胚芽之中各类微量元素、能量与组织、细胞甚至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生化反应等,要制造出数以亿计的“信息”(数据)才能慢慢长出芽来,这是人类感知不到的。

所以,万物的大数据本身就存在,只是现今人们能够感知到更多了。因此,当下概念的“大数据”,实质上就是“感知到的大数据”,这与万物本身所产生的“实际大数据”的概念不同,容量存在天壤之别。

人类社会的发展,大趋势是朝向透明化与共享性的。例如,过去华丽的钟表不仅是地位、身份的象征,更是对时间准确度的奢侈拥有,而平民百姓只能由上层阶级赐予,所以,四五十年之前的众多街镇、城市最中心的位置总有一座极其高大与威严的“钟鼓楼”,而如今手机、电脑甚至很多物件上都无偿地分享了精准的时间。又如,互联网的兴起,过往很多高大上的诸如图文影像剪辑特技、机密资料及很多行业的专有技术渐渐都被低廉地分享给了大众。美国有一位大学生依靠公开发行的资料,居然设计出了一枚原子弹,这还是1976年的事呢4!

所以,如今政府、机构和少数公司所收集、掌控的重要的、有着无限价值的大数据,未来大多数(少数不可分享是存在的)都将被低廉或无偿地分享给大众。这种被分享,并非公司、机构等愿意,而是大势所趋下的“精明行为”。

于是,那时候,几乎所有存在竞争因素的领域、行业,大数据悖论的效应都将产生、发酵,数据不仅将变得不再那么重要,而且大数据被普及后,在绝大多数领域其不再被作为“竞争优势”来使用了,这个有点类似于“打印”的普及。如在20年前,大家都在手写文案时,你突然用电脑打印文案,很有优势,而现今,打印文案已经成为“基本常识”和“基本手段”,是一种最起码的习惯了,于是,“打印”失去了比较优势后变得很平常,看起来“不那么重要了”。而且,很多时候还会引发如同前文所述的车主甲过桥一样,最后陷入“无所适从”的境况。

这里的无所适从,有时表现为“知道得越多,越难做出选择”的心理与行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与斯坦福大学曾经共同进行了一项研究:在一家繁华的超市设了两个小吃摊,一个有6种口味的果酱,另一个有24种口味的果酱。结果显示,24种口味的摊位吸引顾客较多:242位经过的客人中,60%的人会停下试吃;而260个经过6种口味摊位的客人中,停下试吃的只有40%。不过,最终的结果却出乎意料:在有6种口味的摊位前停下的顾客至少30%都买了一瓶果酱,而在有24种口味的摊位前,试吃者中只有3%的人购买了果酱5。这类情况,现实中很多,几乎普遍存在。

大数据悖论中的“无所适从”在未来所有竞争性领域很多时候还会引发破坏性的作用。这一负面效应,如今看来,几乎是不可避免的。这是为什么呢?

前面已经讲过,社会透明性与共享性将会逐年增强是大趋势,且人造大数据只会越来越多。经反复分析后,我们认为:透明、共享与人造数据这三者趋势的“同向性”是“大数据悖论”产生的重要条件。所以,“大数据悖论”肯定是不可避免的,且会越来越厉害。那么,有没有什么技术能解决这一大问题呢?我们认为,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应该是有的,如从量子科技中去发掘一些技术等。

这样一来,是不是大数据在未来的竞争性领域、行业将彻底失去作用了呢?不是这样的。例如,一帮人用刀打仗,而你一人有枪,你肯定占尽了优势(少数人独享“大数据”),当大家都拿枪时你就不占优势了,而且可能比大家都用刀时死得更快了(大数据悖论的负面效应),但是,如果别人都用枪时,你却不用枪了,那肯定死得极惨(大家都在使用“大数据”,你却不用的后果)。未来,大数据就如该例中的“枪”一样,你将怎样选择呢?当然,枪也只是某种作战的工具,比它厉害的武器还有很多,未来或更甚。

既然数据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么神圣和伟大,那么,它也仅仅是人类认识自己、认知世界无数不同的方式之一而已。有人把莫扎特小夜曲、经济泡沫、流行疾病,以及诗歌、植物与泥土等万事万物当成不同的数据模式,那么,也可以把这些看成不同信息的集合体,更可以当成是不同能量的存在方式等。这些都不能代表“数据”一定就比其他方式“特别”。

有人把人类看成一个数据处理系统,把个体看成芯片,那么,也完全可以把人类看成一个原子,原子核就是如今以“权力”“财富”为主导的价值观体系,围绕原子核运转的电子就如“金字塔”形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体系,充满原子内腔那无限广阔的“虚空”(或许是暗能量)就是人类个体和自然界的相关物种等。这些都可以展开无数丰富的联想与文学演绎。

被誉为“硅谷天使”的投资界的思想家彼得·蒂尔(Peter Thiel)曾说:“人不是信息(也可理解为数据),而是血肉之躯。我们作为物质性的存在,比作为信息性的存在更重要。所以,世界各地的照片不重要,如何以更廉价的方式到达那里更重要;发明癌症的诊断工具很重要,但是发明癌症的治疗方法更重要。”6由于万物皆由原子组成,比起“万物皆为数据构成”的某些推论来说,前者已是“铁定”的事实。所以,上文以原子来演绎人类或许更靠谱,更能靠近实质。即便是这样,也更像一个形象的比喻,谈不上阐明了某种深刻的道理,更谈不上揭示了人类的什么本质,或许仅仅只是盲人摸象而已。

如果有人再用这类“美妙的比喻”与文学演绎的方式来推断数据的未来与未来的人类,那就太离谱了。但是,现实中确实存在很多人,居然还将其当成“真相”来信服,这又是为何呢?

特别说明:一些人将世间万物及其运行都看成了数据与数据流,以此证明人类的创造、发明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论断,是不是就像服装节上,有人只盯着所有服饰下那些微小的丝线,说那些“华美的、风格各异的服饰等人类创造与才能展示都算不了什么,一切都只是一堆乱线而已”一样呢?而且还有人说,随着这些数据最后多到人们难以处理与应付时,人类将被取代或被迫退休了。不说这一结论所存在的问题,单说这一逻辑及推理,是偏执呢,还是已经钻进了牛角尖了呢?

实际上,世间万事万物,随时都在产生数以亿万计的“大数据”,现今如此,古代也是如此。前文已经提到,如今的大数据,只是人们感知的能力增强后所获得的“感知数据”,过去人类没有互联网和物联网,对大数据的感知不足,但并不代表它们不存在。而且,古人不去处理或者说没有能力去处理和应付这些数量庞大的数据(从总量上来说,或许并不比如今和未来少多少),似乎也并没有生活得很不自在,更没有被他物替代或被迫退休。

由此,我们认为,如今特别是未来,很多时候,若过分(恰当地相信与使用,有必要也很重要,就像人们如今使用电能一样)相信数据、依赖数据的话,肯定是会出问题的,甚至会丧失一些生存的基本能力,更不用说一些人认为“掌握数据就会让人永生”这样夸张的了。

未来,各类大数据就像当下人们对“精准时间”的拥有一样容易,如不考虑大数据悖论的负面影响,也顶多像如今人们对待分子、电能与信息这类东西一样的态度与“习惯性拥有”。

退一万步来讲,即便未来人类被替代和“退休”,那也与所谓的“数据主义”“数据宗教”没有直接关系,有人太高估大数据了。不过,一些以文学方式演绎、联想出来的美妙故事,确实很吸引人,但是,这些似乎都是事物的表面,远远还未触及事物的实质。算法“马甲”,误解、失控与智能

算法是科技的核心要素之一,而科技决定着人类的未来,很有必要深入探讨一下。

算法被如今一些人误解,是因为时髦的“大数据”兴起后,让人产生了丰富的联想。当然,前提是一些人过度将特定领域的“算法”与日常“大数据”连在了一起,这本身就导致了很深的误解,直接原因还要追溯到对“大数据”认识的两大误区。

误区之一:有人认为如今和未来的大数据将会越来越多,这是不完全正确的。上一节已经谈到,世间万物,不论是人工的还是自然的,从古至今,它们都在不停释放“巨量”的数据,只是过去的人们没有办法能够感知到更多而已。如今通过互联网、物联网等感知到的被人们称为“大数据”的数据(主要指人类信息交换、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三方面能力大幅提升后,人与人、人与物之间所制造的数据),相对于万物在同一时刻所释放的所有数据来说,只是微不足道的“微数据”而已。

误区之二:混淆大数据的“深”与“广”。这需要深入讨论,因为它与人们对“算法”的认知与误解有很大的关系。

物联网从理论上来说,可以将世界上的任何物品,甚至一颗沙粒都链接进入网络,范围非常广泛。但是,就具体被链接的物品来说,收集的信息大多都是浅层次的。例如,西伯利亚雪地里某处石油管道是否正常、过油量及是否存在损坏的数据;青藏高原无人区某处火车铁轨下冻土层是否存在融化危险的适时数据;商场所有商品数量变化及其补货需求、是否存在霉变等及时数据;个体和群体日常生活中的消费趋向、资金动向、行动习惯、体质指标等变动数据。这些数据收集的目的很明确,大多与及时的实用性有关:油管、铁轨监测以便预防风险,商品数据有利于现场管理与销售,个体、群体数据便于准确区分消费阶层,主要为商家、政府或医疗等机构提供管理监测、定向促销或较粗浅的健康、心理和行为研究等服务。

大数据中的“大”,主要是指事物的“范围”。这些大数据,对生命运行、生物机制、智能模式与意识的理解等深层次研究和相关“算法”的开创等没有太大关系,当然,对人类未来,诸如生命、机理、智能等的控制也没有太大的关系。

现实中,一些未来学家将如今时髦的“大数据”与人类存亡的“算法”联系了起来,他们认为,从长远来看,诸如亚马逊、Facebook、Google等科技巨头与政府机构从人们身上收集来的数据,积累到足够庞大的量以后,就能开发出比人们自身更了解自己的算法,并因而能够操纵人们的决定及行为,甚至能直接入侵人性、意识,重组人类社会甚至控制生命本身,进而成为主宰人类的少数派等。这听起来确实很恐怖。下面结合上述人们对如今大数据与算法的误解,进行简易分析。

诸如Google、Facebook、亚马逊及政府机构等的“大数据”仅仅是对人们工作、学习、生活、休闲、消费、健康及喜好等因素及其这些因素之间或与其他物体之间的互动所产生的及时数据的跟踪和收集。本书把这些数据称为万物(主要局限于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外在“表数据”。

让人容易忽视的是:在这些行为、喜好与互动之下,人们复杂的思想数据,数以亿计的脑细胞间的交流数据与生化反应的数据,以及它们之间或与人体健康、心情等联动的综合数据,那些微小、复杂到深入基因、细胞,以此牵引器官、肢体的运行数据,互动激发与再互动、再引发的数以亿计的数据,综合表现为思绪、情感、逻辑、判断、选择等数据,以及其之间在宏观与微观层面联动出的亿万关系和微妙反应等数据,由此所产生的数以亿计的浩如星河般的天文数据。本书把这类数据称为万物的内在“宏数据”。

也就是说,存在这样的情况:你挥一挥手这个简单的动作,如果深入到器官、组织、细胞,分子、粒子等层面,它们之间所发生的各种生化反应、能量消长、杂沓运动、神经协同、信息传输的联络、冲突等个体、集成与交互的数据总和,可能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的所有人类冲突、联系都还要多,还要复杂。然而,对于这一动作,日常概念下的“大数据”,只能收集“几个不起眼动作”的数据而已,要想深入机体、器官、组织内部观察那数以亿的真正“大数据”,恐怕未来数十年、数百年都难以实现,更不用说收集了。

由上分析,我们做个类比。这里把Google、Facebook等用以开发众多“算法”的“大数据”(上文命名的表数据)比喻成一粒芝麻的话,那么,操控人们生命、意识与行为等的“宏数据”则可能大如太阳系了。在实践中,用一粒芝麻的数据去推断芝麻的根茎、植株的性能都是“不可实现”的学术与研究,更不用说用一粒芝麻的数据所研发出的“算法”去推导、掌控整个地球或太阳的性能与运行。看来,那些认为Google、Facebook等未来将会掌控人们意识、行为和生命的观点,是不是类似在说,你只要掌握了一粒芝麻的数据,就可以研究出理解、控制整个太阳系的“算法”了呢?我们抛开那些让人迷离的、浮华的语言和联想,沉浸下去,努力去靠近实质,你是不是会突然发现,这是多么天真而伟大的“天方夜谭”啊!“表数据”需要将世间万物链接进互联网,需要纵横天地、遨游四海的“宏大”场面和气势,然而,“宏数据”则只需要潜入到某个具体的点,深深地发掘下去,数年、数十年、上百年,越深越好,“场面”非常简单,只需几个高级科学家、数十平方米的实验室和精密仪器,几只老鼠、果蝇或手指大小的大脑无数切片而已。例如,与气势磅礴的曼哈顿原子弹计划、阿波罗登月计划齐名的“人类基因组计划”,举全人类智慧,花费了近20年(从提出计划到结束)的时间才初步完成,其研究对象仅仅是微小细胞中的染色体。这个连肉眼都不能看见的物质和“场面”,与如今物联网、大数据的巨大阵势相比,到底有多么微小,而又有多么伟大呢?

所以,只有那些专注于“宏数据”的组织、机构所研究的“算法”才可能涉及对生命、机理、智能等控制的主题。当然,诸如Google、Facebook这些科技大公司也可以去设立研究“宏数据”的科技部门或机构。但是,我们必须看到:一方面,果真如此的话,它们花费了数十年收集到的这些对商业具有无限价值的表层“大数据”(借用这些数据研发的算法,大多都是商用算法))基本都用不上了。另一方面,由于远远背离了这些科技大公司运营战略、股东利益与商业价值,肯定会遭受股东会、董事会很大程度的阻击。

更为重要的是,在如今科技高速迭代发展的情况下,再了不起的公司也经不起折腾,如曾经一统天下的柯达、诺基亚,说倒就倒下了,即便是IBM这样伟大的世界性公司,也仅仅因为曾经忽视了计算机家庭化的趋势,数年之内也差点儿倒在血泊之中。所以,才有李彦宏道出“百度离破产只有30天”这句忧患而很实在的经营“箴言”。当然,诸如像Google收购“Deep mind ”、IBM的沃森研发与“百度大脑”的开发等事项,都与潜在的“巨大商用”与扩大影响力等有着重要的关系。

实际上,大脑内的一些脑细胞集群所产生的微观“宏数据”,都可能超过如今全世界所有物联网所收集到的“大数据”的总和,更不用说整个大脑了。即便是数十年、数百年之后,人类技术非常发达,或许你都难以穷尽一颗大脑内的所有微观的“宏数据”,更不用说数以亿计的万物了。所以,如今的物联网,仅仅是收集了万物外在的、浅层的“表数据”而已(当然,不排除未来往深度方面发展)。相对于万物内在的超级巨大的“宏数据”来说,差别至少在指数级别之上。

从万物内在的微观上来看,既然如此巨大的“宏数据”我们都不能感知,那如此小(相对的小,绝对数量构成了如今的“大数据”概念)而且大多很表面的“表数据”又能做什么呢?了解、跟踪一下人们的行踪、健康、生活,以此促销,研发实用性机器人,提升人们包括健康、心情和行为等在内的整体生活,这确实还可行,且其经济、实用价值与商业运营空间非常大。

若以此表面的数据,就认为“能够开发出比人们自身更了解自己的算法,进而操纵人们的决定、行为。随着数据量的积累,足够大到可能破译大脑深层机制和人类自身的身体,就会因而获得建构新生命的能力。因此,那些能够破译生物算法的巨头,终将成为生命与人类命运的主宰”等观点和看法,是不是有些“想入非非”(不深入分析,确实能够能让人深度迷惑的)了呢?

于是,有人会问,那“阿尔法狗”、无人驾驶、人脸识别等人工智能又是怎么回事呢? 确实,诸如“阿尔法狗”需要用到上亿的过往顶级棋手的“棋局”数据,无人驾驶也需要数以万计的实战场景数据,人脸识别也需要数以千万的人脸图谱数据,正是这些数据的输入与训练,才让“机器”通过深度学习、“左右互搏”的增强学习或对抗性学习以达到实用要求。这些棋谱、场景与人脸特征,即使内容再多,也只是属于表层的大数据,即前述的“表数据”。收集这些数据,是诸如Google、Facebook、百度等互联网公司的“特长”,这也是它们能在发展人工智能方面具备优势的原因。

另外,任何一家大公司所获取的数据总是有一定局限性的,即便是围绕人的各类领域都不可能穷尽,更不用说其他领域了。例如,人们上厕所的习惯、对污水处理的关注、聊天与特别癖好等,未必就是Google、Facebook、百度等公司的长项了。

最为关键的是,这些人工智能技术及其日常概念下的“大数据”,都与上述“宏数据”及其涉及入侵、控制人类等的“算法”存在本质的区别,它们之间有着几乎不可跨越的“鸿沟”。

谈到这里,我们有必要回过头来,对“算法”概念与内涵进行解读。

一般在计算机领域经常用到或听到算法的概念,其是指一系列解决问题的清晰指令,代表着用系统的方法描述解决问题的策略机制。当算法突破其狭义概念向广义方向延伸后,就像很多其他被广义了的事物一样,其内涵便被赋予了无限遐想的空间。例如,“山寨”这一词汇,最早就是指占山为王,无人管辖的意思,后来却演变成“盗版、克隆、仿制”等行为的代名词。整个意思跨界般地扩容了,甚至连词性也跟着变了。当然,日常生活中,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

于是,算法的“马甲”出现了:诸如小学学的“加法、乘法与除法”的计算法可以称为算法;不同文字组合形成一句话的造句方式也可以称为算法;甚至,有人将人类个体及其各类生物都看成算法,还说,每个动物都是各类有机算法的集合,是经过数百万年的进化与自然选择的结果。这些将“算法”的概念与内涵往外延伸的思想,确实没有什么错误和问题,但是,如果无限性地延伸的话,那将增添“浓厚的文学演绎与想象色彩”,那肯定就不是事物本身的了。

古人说,“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何况文学演绎与想象出来的“超级比喻性”的东西呢?得出严重背离事物本身发展趋势,甚至是“南辕北辙”的结论,也就是很自然的事了。有一个著名的管理学段子,便能说明这一夸张的推演:

丢失一颗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

我们知道,一场战争的胜负,最终取决于双方的综合实力与智谋的较量,更不用说一个帝国的兴亡了。所以,上述推演根本就是“想象”中的虚幻故事。然而,即便是涉及它所隐含的“注重细节”的教义,就其“奇迹性”的本身来说,现实中还是有人相信“这是真的”,并被广泛传颂。更有甚者,干脆将上述推论的中间环节省去,直接得出“一颗钉子,毁掉一个帝国”的结论,居然还是有人相信!显然,这已经是堪比天大的“谎言”了。

既然算法并不像一些人所描述、想象的那样,可以无限度地延伸,那又将怎样去看待“算法及其联动的人工智能将会战胜人类”这类话题呢?

诸如算法、人工智能战胜人类的论断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或者说它们在某些方面比人厉害,根本算不了什么,用不着“大惊小怪”。在现实生活中,比人类厉害,或者说战胜人类的东西太多了。

例如,你与石头相撞,腿折了,说明石头在硬度上战胜了你;你走近一棵大树旁,抬头仰视树梢,说明树木在高度上战胜了你;你到田间去抓黄鳝,它一下钻进了水塘,你却不能,这说明黄鳝在“潜水”方面战胜了你;你到野外,看到几个屎壳郎正在牛屎里攀爬,厌恶至极,这说明屎壳郎在化解粪便的能力方面战胜了你……当然,从古至今,人们发明了无数的东西,从木棒、石器到弓箭、刀剑,从火药、枪炮到导弹、核弹;从马车、蒸汽机到汽车轮船、火车飞机,再到火箭、卫星与航天器;从笔墨纸砚到电话、收音机、计算机、手机、互联网等,这些东西无不在其一定的性能或功能上强过人类,甚至远远超过和战胜了人类。我们都不把这些放在心上,那为何还要害怕阿尔法狗这样的“人工智能”呢?

阿尔法狗下棋那么厉害,然而它连把棋子摆上棋盘这样一个简单的、低级的动作都不能完成,它与石头比你硬、树比你高,或者说原子弹比你厉害有什么区别呢?或许你会说,它的“智慧”能战胜世界顶级棋手(这根本就不是什么智慧,参见“从比喻到文化,再到恐怖崇拜”章节详解),或者说,它们有被创造出“意识”的期许。不过我们严肃地告诉你,时至今日,那些哪怕有一丁点儿意识趋向的“强人工智能”“超强人工智能”都是想象中的或科幻电影中的故事。而且,我们还发现:

很多科研机构,数十年甚至上百年对机器、生物、大脑与意识等的深入研究,虽然号称成效巨大,但是,时至今日,甚至连大脑冰山一角的几片雪花或许都还尚未触及(见“不可触碰的星河”章节详解)。正如对“谷歌大脑”“百度大脑”有着较大贡献的世界顶级人工智能专家吴恩达先生所说的那样:“虽然媒体经常渲染人工智能,但我认为离真实的人工智能还差得很远。毕竟,我们对大脑的运作原理一无所知,而盲目地让计算机复制大脑的工作状态并不能为人们带来好用的 AI 系统……当然,如果你听到有人说要制造一个人工大脑的话,我的建议是赶紧躲远点”7。

诸如阿尔法狗、无人驾驶、人脸识别等被一些人认为“远远战胜了人类”的人工智能,实际上,相对人类来说,仅仅就是一种单一维度的“超高性能”的低级能力而已(参见“几何级别的差异”章节详解),更不说人类的“意识”和思想了。什么是意识?人类还根本摸不到北(见“不可触碰的星河”章节详解)呢。

既然我们对真实的大脑、“意识”等知之如此之少,特别是“意识”,几乎难以触碰,谈何入侵人性、重组人类甚至控制生命(至少包含对物质上的大脑和精神上的“意识”的控制)本身了。即便是将来真能控制生命本身,那也是非常遥远的事情,甚至从某种角度来说,几乎都是不可能办到的事情(并非绝对,只是强调难度)。

另外,一些人还提出“意识与智能”的分离问题,这与对“算法”和“大数据”被过分延伸与夸张的道理一样,带有强烈的文学演绎成分。因为从古至今,工具(包括机器)从来就没有过意识,谈何分离呢?而且,“意识”正是那些“人工智能将统治、替代人类”这类观点的鼓吹者们所“追求或担心”机器的终极目标。

另外,你看电脑或手机,这些网页好像知道你喜欢什么一样,及时给你推荐链接;无人驾驶车好像知道你想上车,看到你提前就停了下来,这些“智能”正是人工模仿人类设计出来的程序和算法的作用,并非“意识”,更非意识与智能的分离。就像你如今拿起一张小铁板(手机)就能看到对方的表情与行为,在家中看着一块玻璃(电脑银屏)就能知晓天下大事一样。这在古人看来,是超级智能、超级“意识”甚至是超级“生命”的结果。然而,你却对古人说,不是,那是“铁块”与“玻璃”的超级智能与“意识”的分离。他们应该也会因为这个说法“新颖”和对事情本身的无知,加上对神秘性“神力”的崇拜,或许便真的相信了。

但是,新颖、神秘并不代表事实。即便是未来,我们假想“意识与智能的分离”成立(仅是假想,也有一些人用了无数的例子与道理来论证,但是,其结论与论证之间存在几乎不可逾越的大量假设),那只能表明,这样的人工智能更是工具了,更不足以担心人类被替代、被统治与被奴役的事情了,因为它们再怎么智能,却没有“如何使用智能”的意识。“人工智能”诸如巨大的存储能力、超常的计算能力与非常的识别能力等单向的难以跨界的诸多能力,与人们数以千计、万计的诸如情感、判断、跨越无数界限的通用的学习等智能,以及借此所创造的这些智能工具和辉煌的人类文化与文明等相比,人到底比人工智能要高多少个级别呢?我们的答案是无数(参见“几何级别的差异”章节详解)。

另外,作为人类为什么要拥有那些超级的计算能力、巨量的存储能力和超常的识别能力呢?这些都是可以利用的资源和工具。利用资源与工具才是世上最伟大的智能与智慧,才是最高级的。你需要在一生中去体验那些更有价值和更具意义的事,诸如人生奋斗、困难的突破与喜怒爱乐等。如果你真的具备了这些超级能力,那么你怎么与周边的人玩耍、交往和融入这个社会呢?文明的实干与故事的虚无

人类的未来,涉及文明的发展与延续,所以,很有必要谈谈“文明”。

有人把人类的发展与文明的进程说成是“讲故事”,这确实是一个美妙的比喻。但是,比喻毕竟属于文学的范畴,与实际还是不同的,虽然能很好地启发人们的联想,但是,不宜演绎得过了头,这很重要。

实际上,“讲故事”最早产生于管理学界,与20世纪90年代风靡全球的“企业愿景”概念的产生有关。那时,管理理论界有一句疯狂的名言——“不会讲故事的领导就不是好领导”。这句话被无数学术派与大众广泛推崇,喧嚣的盛况持续了数年。实际上,将企业的愿景、管理者的讲故事与企业的实干联动起来,一虚一实,把握分寸,应该是一件再好不过的事情了。但是,当很多实战派的企业家也纷纷加入,有意或无意地忘记了企业的立根之本,似乎顿悟出“企业的一切成功、发展都是讲故事,讲出来”时,事情就大变味了。

从此之后,投机性的“庞氏骗局”更加大行其道了,其间,也确实有一些企业投机成功了,但是,大多数通过“讲故事”讲出来的那些“著名”的或“伟大”的案例与公司,往往都在如烟花般灿烂的短暂炫耀后,轰然倒塌了。实际上,这类故事至今还“繁盛”延续着,比如,某股票市场有一家常年被ST的公司,在2017年某次股东会公告中,居然列出高达1000多项议案,涉及从政治立场、爱国主义到企业发展、员工人文关怀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几乎引起轰动,这样的“故事”讲到了几乎“走火入魔”的奇葩境界。

从本能角度上来讲,动物和人都是非常现实的,例如,马戏团训练动物,如不给它吃的东西以引发条件反射,不论给它展示多么美丽的图片,或者给它用手、语言安抚或沟通,这些“故事”都等于零,它肯定是不干的。人类更是如此,所谓“不见兔子不撒鹰”,曹操曾经以“望梅止渴”的故事激励战士行军,这也只能偶尔用用,诸如“烽火戏诸侯”“狼来了”等,脱离了实际的“故事”即使再美妙,如果讲多了,人们也不会再相信了。喜欢时髦(比如说人类文明是讲出来的“时髦”)是多数人的本能,新奇能够让人“眼睛一亮”,但是,往往那些常识性的、实在的东西才能更为长久。

回顾历史,任何伟大的帝国,几乎都是一刀一枪杀出来的,每一寸土地,每一片疆域,都浸润着无数生命的鲜血;任何一项代表人类文明进程的“伟大奇迹”,如金字塔、万里长城、马丘比丘印加遗址、罗马竞技场、泰姬玛哈陵等,都是人们一砖一石实干出来的,几乎每一块砖、每一块石头上都依附着一位古代平民或奴隶的亡魂。

当然,帝国的延续与文明的推进,肯定离不开诸如政治体系、经济体系、文化体系、法律体系与民族主义、爱国主义等上层建筑的强制力量与精神上的抚慰、凝聚与激励。而且,这些还非常重要。完全可以把这些上层的、精神的东西全都比喻成“讲故事”。但是,即便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