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之光——人文奥运理念的深入诠释与伟大实践(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7 14:46:29

点击下载

作者:冯惠玲,魏娜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人文之光——人文奥运理念的深入诠释与伟大实践

人文之光——人文奥运理念的深入诠释与伟大实践试读:

前言

2008年,一届“无与伦比”的奥运盛会和一届“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残奥会在北京顺利举行。蓦然回首,我们思绪纷繁:满怀兴奋,因为我们见证了华夏儿女共同的扬眉吐气;满怀自豪,因为我们都是这届盛会的参与者;满怀感动,因为我们与奥运一起走过。

早在北京紧张申办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2000年,应刘淇同志的要求,中国人民大学就成立了人文奥运研究中心。8年来,我们亲历了北京奥运会申办、筹办、举办的全过程,始终“与北京同呼吸,与奥运共奋进”;我们不断吸收着奥林匹克精神的滋养,并用激情、感动和思考努力为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提供学术和智力支持。

自2005年起,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奥运研究中心作为北京人文奥运研究基地,每年编撰一部人文奥运研究报告,刊载本中心研究人员及其他专家有关“人文奥运”的研究成果,回应、分析与北京奥运会“人文奥运”理念相关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为政府和北京奥组委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为北京奥运会留下一笔学术积淀。

在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之后,人文奥运研究中心继续推出此部《人文之光——人文奥运理念的深入诠释与伟大实践》。这是我们专题研究“人文奥运”的收官报告,此后我们的研究重点将转向“人文北京”。因此,这部报告不仅收录了研究中心在北京奥运举办前后的有关人文奥运的研究成果,以及2008年“北京2008奥运国际论坛”的学者言论,还盘点了研究中心8年来的主要研究历程,简要介绍了本中心研究人员承担的20余项重要研究课题的学术精华,以及奥运结束后的部分研究成果,附录部分的大事记也延伸到了2009年。本报告丰富的学术成果、开阔的研究视野、精湛的理论观点从学术研究的维度彰显了北京奥运的深刻内涵和丰厚价值。

2008年9月29日,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隆重举行,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奥运研究中心作为唯一的高校研究机构荣获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的“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先进集体”称号。为这一份沉甸甸的荣誉,我们有太多太多的故事需要讲述,有太多太多的回忆值得珍藏,更有太多太多的心得可供分享,而现在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人文之光——人文奥运理念的深入诠释与伟大实践》正从一定程度上展示了我们获得殊荣的学术底蕴。

学术关注社会,理论引领实践,人文奥运研究中心的专家团队为弘扬奥林匹克精神、传播奥林匹克文化、普及奥林匹克教育作出了不懈努力,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中国人民大学“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办学宗旨。

本报告由人文奥运研究中心集体策划,其中各项研究成果由各位研究人员提供,中心副主任魏娜教授承担了具体编排统稿工作。为了我们共同走过的道路、共同取得的成果,我要向人文奥运研究中心的每一位研究人员致以深深的谢意。我和大家一样希望这些学术成果能够成为北京奥运遗产的组成部分,汇入伟大的奥林匹克运动之中。冯惠玲2011年5月

第一章 人文奥运理念阐释

人文奥运:从理念阐释到实践推进

冯惠玲

人文奥运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核心理念,基本内涵包括:传播现代奥林匹克思想,展示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展现北京历史文化名城风貌和市民的良好精神风貌,推动中外文化的交流,加深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与友谊;促进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人的精神与体魄之间的和谐发展;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以运动员为中心,提供优质服务,努力建设使奥运会参与者满意的自然和人文环境。

实践人文奥运理念,就要深刻认识到人文奥运是以人为本的奥运,是文化交流的奥运,是文明向善的奥运,是追求和谐的奥运。在这四个方面坚定推进人文奥运战略,是成功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奥运会的基本前提和根本保证。一、坚持人本奥运,提升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水平

人文奥运是以人为本的奥运,它关注人,热爱人,提升人,追求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唤起人类对自身的不断体认和无限珍视。这是同奥林匹克运动所蕴涵的基本理念——增强人的体质、意志和精神并使之全面均衡发展,以及通过没有任何歧视的,以互相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对待精神的体育活动来促进建立一个维护人的尊严的和平社会——是完全一致的。

人文奥运理念的提出,是对奥林匹克精神价值、人文价值的强调和发扬。人文奥运以人为本的内涵表现在中国的现实语境中,就是要努力将北京奥运会办成一届人民的奥运会,极大地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水平和生命价值。奥林匹克运动的一个重要主张就是“体育为大众”,即发挥体育健儿良好榜样的教育带动作用,使尽可能多的人投入到体育运动中去,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我国发展体育运动的宗旨就是增强人民体质,提升全体人民的身心健康水平。《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一条明确规定:“国家发展体育事业,开展群众性的体育活动,增强人民体质。”由此可以看出,社会体育在我国整个体育事业和社会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提出,到2010年“基本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使体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国民体质与健康水平等主要指标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发展群众体育,是实施“人文奥运”理念的基础性工作,体现了奥林匹克运动最广泛的人文关怀。人文奥运所蕴涵的全民奥运、全民健身内涵,不仅是对奥林匹克精神的扩展与弘扬,也是对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创新与发展。

实践人文奥运以人为本的内涵,就是要在筹备和举办奥运会的每一个环节中充分体现“参与奥运、得益奥运”的理念,使北京奥运会成为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为此,我们要开展好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大力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主题教育,不断满足广大群众多方面、多层次的精神需求;加强素质教育,努力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我们要坚持全民办奥运的方针,使社会各界共享北京奥运会带来的发展机遇,吸引和激励全中国人民与数千万海外华人华侨关心和支持北京奥运会筹办工作。根据《人文奥运行动计划实施意见》的安排,北京现正在开展有特色的群众体育健身活动。每年组织一次主题鲜明的全民健身活动周,每两年举办一次“北京奥林匹克体育节”,每年“6·23”国际奥林匹克日确定一个能吸引群众参与的主题,在标志性场所组织大型群众体育健身活动。群团组织要依靠自身优势,组织开展职工体育运动会、学生体育运动会、妇女儿童文化体育节等形式多样的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形成若干北京国际性大众体育品牌,引导人们增强对体育健身的追求与热爱,弘扬奥林匹克精神。

办好北京残奥会是人文奥运的重要内涵和美好追求,我们要树立尊重与关爱残疾人的观念,掌握扶残助残的基本原则、要领和技巧,伸出热情温暖的双手,帮助残疾人跨越生活的障碍,为残疾人运动员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我们要积极推进全市无障碍建设和改造,在主要道路、地铁、车站、机场、大型交通枢纽和其他重要公共场所设置必要的无障碍设施,为残疾人提供方便的出行条件,在各方面体现奥林匹克精神中平等和爱的宗旨、深切的人文关怀。二、突出文化奥运,谱写中外文化交流的新篇章

人文奥运是文化奥运,就是将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内涵突出地显现出来,寓奥运于多样的文化形式和浓厚的文化氛围之中,通过奥运与中外优秀文化的充分融合,使奥运的全过程及其每一个细节都体现出高雅的文化追求,并努力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平等交流。

奥林匹克运动是人类文化的盛会,渗透着深刻的文化精神,体现为丰富的文化形式。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古希腊宗教文化的盛会,是和平的盛会、艺术的盛会,除了场内激烈的竞技比赛,场外还有戏剧表演、诗歌朗诵等文艺活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追求把体育与文化教育融合起来,已经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上规模最为盛大的文化交流活动

根据《人文奥运行动计划实施意见》,在奥运会筹备阶段及举办期间,北京乃至全国要以悠久厚重的中华民族文化为依托,充分利用全国各地和首都的文化资源优势,精心策划组织各种大型文化主题活动。加强文化设施建设,发挥文化设施作用,在奥林匹克公园内规划和建设一批与体育场馆相配套的文化设施。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充分利用首都丰富的文化资源和人才资源,切实把首都文化旅游产业做大做强。

我们已经推出了北京奥运会的一系列标志,包括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北京奥运会口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北京残疾人奥运会会徽“天地人”、北京残疾人奥运会吉祥物“福牛乐乐”、文化活动标志、环境标志、志愿者标志、体育图标、纪念邮票等,还将推出北京奥运会的宣传口号、北京奥运会主题歌,出台圣火传递方案等。“北京2008”奥林匹克文化节已经连续举办四届,在奥林匹克文化节期间举办了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涵盖群众体育文化、奥林匹克文化广场、影视、论坛、展览、文艺演出等,以丰富的形式激发广大群众支持北京筹办奥运会的责任感和热情。我们要力争把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和闭幕式办成既符合《奥林匹克宪章》要求,体现奥林匹克运动最新发展,又独具东方魅力和中国特色的文化盛典。

人文奥运还是文化交流的奥运,是世界各民族文化之间对话、交流、沟通的巨大平台,是世界不同文明的融汇。多元创造、对话交往,是新世纪奥林匹克文化精神的核心理念:一方面,奥运会肩负着在中国传播和普及起源于古希腊的奥林匹克理念的重任;另一方面,奥运会又是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现中华文化的绝好时机。“世界给我十六天,我还世界五千年”,生动地表达了人文奥运的这一重要内涵。让世界来到中国,让北京触摸世界,围绕人文奥运,我们充分开发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展示中华文明,尽显东方神韵,创造性地实现奥林匹克文化与中国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在奥林匹克文化造福中国社会的同时,新北京新奥运也将以中国文化精华来补充和发展奥林匹克文化,从而凸显北京2008年奥运会独一无二的文化价值。三、倡导文明奥运,提高市民的文明礼仪素养

人文奥运又是文明奥运,是追求文明向善的奥运。通过举办奥林匹克运动会,我们要创造良好的城市文明环境,引导人们遵守基本道德规范,形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和文明风尚。

北京市民的文明素养是体现北京文化品位最为重要的方面,是影响城市魅力和城市文明程度的关键所在。北京市民的文明素养应该与北京悠久灿烂的古老文化交相辉映、相得益彰,以无愧于北京作为“首善之区”的地位。我们必须进一步提高北京广大市民的文明素养,以此作为实施“人文奥运”理念的一项重要任务。

从总体上讲,北京市民的文明素养正在逐步提高,但是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一些市民语言不文雅、礼仪不文明、服务不规范等。要求我们通过点点滴滴、扎扎实实的努力,从根本上提高广大市民的公共道德素质和文明礼仪素养,树立首都市民的良好形象。从现在起到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我们要以“建设新北京、办好新奥运”为主题,以“讲文明,树新风,争做文明北京人”为主线,在广大市民中积极倡导主人翁意识、学习意识、参与意识和自律意识,大力提升北京市民的素质。

第一,开展市民文明教育活动,努力克服在卫生、交通、饮食和环保等方面存在的不良习惯,以文明乘车、文明赛场、文明出租车为突破口,普及礼仪知识,塑造北京人讲文明、重礼仪、团结友善、热情好客的良好形象。第二,树立诚信风尚,把诚信建设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在党政机关、窗口行业和社会组织中开展“迎接奥运、共铸诚信”活动。窗口行业要倡导“文明服务”、“文明市场”、“文明商户”、“文明旅游景区”,促进社会服务承诺制、生产经营信誉制、各项服务规范化的完善。第三,推进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着眼于为奥运会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积极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文明行业、文明村镇“三大创建”活动。第四,抓好市民讲外语活动,营造良好的语言氛围,形成国际化语言文化环境,为举办奥运会创造良好的语言条件。第五,大力营造城市人文环境,整治城市秩序,美化城市景观,优化无障碍设施,完善城市公共标识,展现历史文化名城风貌,在建设中保持、维护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基本格局。四、追求和谐奥运,营造和谐社会的良好氛围

和谐是人文奥运的灵魂,人文奥运理念包含了身与心之间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国与国之间的和谐等极为丰富的内涵。和谐的思想是中华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的最佳结合点。奥林匹克主义的核心思想是追求身心和谐发展,奥林匹克精神是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对待的精神。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为我们提供了深厚丰富的和谐思想资源。中华传统文化所包含的天人合一的和谐自然观与政通人和的社会观、善邻怀远的国际关系观念等都是对西方文化理念的挑战与补充,而和平、和美、和爱则是对奥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强”的竞技文化的矫正和补充。国际奥委会对此也给予高度关注,首次设立的“奥运会总体影响”项目旨在研究奥运会对举办国和举办城市在环境、社会文化与经济的和谐发展上所产生的巨大影响,表明了国际奥委会推动当代社会和谐发展的新动向。

实现和谐奥运,需要我们从如下方面努力:第一,遵循奥林匹克主义均衡发展的生活哲学,自觉地追求身心和谐,追求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实现人自身内在的和谐。第二,遵照相互理解、团结、友谊的奥林匹克精神,发扬中国人善邻怀远、睦邻友好的传统,以北京奥运会的筹备和举办为舞台,增进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民、不同民族之间的友谊。第三,精心组织选拔一批有爱心、乐于奉献、责任心强、善于交流的志愿者队伍,以志愿者真挚的爱心、奉献的热情、亲切的微笑、周到的服务来感染北京奥运会上的每一个人,营造“志愿北京”、“和谐奥运”的良好氛围。

今年是筹备奥运会工作的决战之年。我们要进一步挖掘和丰富人文奥运理念,深入推进和全面落实人文奥运战略,全面实施市民素质提升工程、文化建设推进工程、城市景观营造工程和社会动员志愿培训工程,以一流的市容环境、一流的服务水平、一流的社会风尚、一流的文化氛围迎接2008年奥运会的到来。

人文奥运——奥林匹克精神的继承与发展

冯惠玲 魏娜

2008年北京奥运会提出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其中“人文奥运”理念居于核心和灵魂的地位。人文奥运理念的提出,既是对奥林匹克精神的继承,也是对奥林匹克精神的丰富与发展。深刻理解人文奥运理念,准确把握它与奥林匹克精神的内在联系,大力实施人文奥运战略,对于进一步弘扬奥林匹克精神,推动东西方文化交流合作,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的精神与体魄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一、赋予奥运以人文的特色,现代奥运理念的创新

从词源上说,“人文”一词最早见于《周易·贲》:“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其意是指通过教育与教化的方式来确定和巩固人本身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把人文精神与奥运理念相融合,赋予奥运以人文的特色,这是现代奥运理念的创新。从中英文互译的角度,可以把人文奥运理解为人本奥运、文化奥运和大众奥运。

人本奥运,是指在奥林匹克运动中体现尊重人、关爱人、提升人的人文精神。奥林匹克运动和奥林匹克主义中包含关爱、友谊与和平的思想。关爱,是指对运动员的关心与爱护;友谊与和平,是指奥运会反对任何形式的谋杀、流血等暴力活动,当运动场上出现矛盾与误解时,提倡宽容、理解与谦让。奥林匹克运动既是一项体育运动,又是一项教育运动,后者的作用是全面提升人的素质。现代奥林匹克之父、法国教育学家顾拜旦创立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目的,就是通过体育运动教育青年。运动员在运动场上表现出来的拼搏精神,鼓励着人们不断奋进、不断追求,这种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因此,《奥林匹克宪章》将“良好榜样”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

文化奥运,是指奥运会为世界各民族文化提供了一个展现、交流与融合的舞台。国际奥委会2000年论坛强调:“奥林匹克所推崇的绝不是一种标准的现代化或文化的单一化,更非欧洲化或西方化,未来的奥林匹克运动是多元文化的又是跨文化的。”从奥运会日益增多的具有各国文化特点的比赛项目可以看出,这项世界最著名的体育赛事已经融合了世界各地的文化,并被世界各国人民所认同。中华文化是世界上唯一从未间断、绵延至今五千年的文化,北京奥运会的举办是世界各国朋友近距离接触和感受这一文化的最好机会。同时,北京奥运会是一个多元文化交流与融合的盛会。届时,将有来自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万多名运动员、教练员,2万名以上的注册记者和众多的非注册记者,以及几十万名海外游客来到中国、来到北京,这为世界文化集中交流提供了宝贵的机遇。

大众奥运,是指奥林匹克运动旨在提高全民健康素质、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现代奥运会已经远远超出了单纯的体育竞赛的范畴,奥运会的申办、筹备以及举办,动员了社会各方面民众的广泛参与。同时,奥林匹克运动强调以人为中心,注重维护人的生命健康的权利,注重通过体育锻炼达到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目的。事实证明,只有建立在大众参与和普遍健康水平提高的基础上,奥林匹克运动才能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和发展前景。二、人文奥运理念的提出,继承与发展了奥林匹克精神

北京在申办奥运会时提出的人文奥运理念,适应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回归人文精神的时代要求,是对奥林匹克精神的继承和发展。

强调人文精神与体育运动结合的人文奥运理念,是对古代奥运会人文内涵的有效传承。起始于公元前776年的古希腊奥运会,不仅注重展现人们发达的肌肉和健美的身躯,同时通过音乐、唱诗、戏剧等文艺方面的比赛和表演,展现人们的精神状态。这种在身心和谐状态下的公平竞争,正是古代奥运会的魅力所在,也是其人文内涵的重要体现。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继承了这种人文精神。《奥林匹克宪章》规定:“奥林匹克主义是增强体质、意志和精神并使之全面均衡发展的一种生活哲学。奥林匹克主义谋求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相融合,创造一种以奋斗为乐、发挥良好榜样的教育作用并尊重基本公德原则为基础的生活方式。”奥林匹克精神蕴涵着深厚的人文底蕴,它使奥林匹克运动不再是单纯的体育运动,而是展现人文精神的窗口,它所宣扬的和平、友爱、尊重、拼搏的思想已远远超过了体育赛事本身,这也正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魅力所在。人文奥运理念的提出,突出体现了这一奥林匹克精神。

与绿色奥运、科技奥运理念相互联系的人文奥运理念,是奥林匹克精神在当代的丰富和发展。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一系列全球性的问题日益凸显:自然资源的枯竭、自然环境的破坏,带来全球性的生态危机;过度的功利主义和商品化,造成价值观的错位和失范。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强烈呼唤关注人与自然和谐、关注科技健康发展的人文精神回归。以弘扬人文精神为己任的奥林匹克运动,自然也在回应人们的这种呼唤。三、实施人文奥运战略,为推进奥林匹克运动积累了经验

北京奥运会的筹备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人文奥运理念的战略实施过程。这一战略的实施目前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为推进奥林匹克运动积累了重要经验。

奥运会筹备过程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北京奥运会无论硬件建设还是软件建设,都体现着人文奥运的理念。例如,为运动员、教练员提供了舒适的居住环境和比赛场馆;形成了以公共交通网络为主、以城市快速轨道交通为骨干的现代交通体系,为赛会提供了方便、快捷的交通保障;为保障残奥会的进行,建设和改造了符合残奥会要求的体育设施与人性化的公共设施;重视环境整治,在新能源利用、污水处理、大气治理方面都取得了成效,为奥运会的举办提供了一个清洁无污染的环境等。

奥林匹克教育促进了人的素质提高和全面发展。北京奥组委与教育部在全国4亿青少年中广泛开展奥林匹克教育,传播奥林匹克知识,弘扬奥林匹克精神,评出了556所奥林匹克教育示范校;在北京确定了210所中小学参加“同心结”交流活动,促进北京市中小学生与奥林匹克大家庭各成员所在地青少年的交流;广泛开展“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促进广大市民养成热情礼貌、文明观赛、遵守秩序的良好文明风范。

系列文化活动展示了中国文化和北京特色,促进了世界文化的交流。北京奥运会会徽、吉祥物、奥运火炬、奥运奖牌以及奥运纪念品等的设计,都突出了中国传统文化要素的内涵与魅力,使它们成为奥运史上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现代特点的艺术珍品。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吸引国内外的文艺团体来京演出,有效地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奥运志愿精神的传播和志愿队伍的壮大弘扬了“大众参与”的奥林匹克精神。从1993年第一次申办奥运会开始,到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北京奥运会在长达15年的时间里始终得到了广大民众的支持和广泛参与。北京奥运会赛会志愿者申请人数超过112万,城市志愿者报名人数达207万。经过选拔将有10万赛会志愿者服务于奥运会和残奥会;40万城市志愿者在500个城市志愿者服务站点提供信息咨询、应急服务、语言翻译等志愿服务活动。由北京奥运会申办和筹备所推动的志愿服务的发展与志愿者队伍的壮大,将成为现代奥运史的重要遗产之一。

和谐是人文奥运的灵魂

金元浦

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隆重开幕。一个生气蓬勃、文明进取的中国,一个古老而现代、亲切与微笑的北京呈现在世界面前。

辉煌中国,百年机缘。2008北京奥运,对于处在新的战略机遇期的中国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它是展示和平崛起强大中国的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时刻,是中华文化走向伟大复兴的一个历史性起点。一、一个开放的有着巨大生命力的创新理念

人文奥运是北京向世界提出的具有独特价值的创新理念。作为一个开放的有着巨大生命力的创新理念,其内涵非常丰富,寓意深远。它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理念。

人文奥运依托于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中国文化的人文意蕴,源远流长。“人文”一词,已见成书于殷末周初的《周易·贲》:“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明以止,人文也”。中国自古以来就认为“天地之性人为贵”。正由于人的创造,所以人可贵,人不可轻;正由于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所以人可贵,人不可轻;也正由于人在奥运会上凸显人的生命智慧,所以人可贵,人不可轻。中国人文精神的宗旨,是对于生命的关怀。宋明理学把“仁”诠释为生命之源,“仁者,生生之德”。“生生”便是中国文化中人文精神的血脉。人文是“化成天下”的学问。在现代意义上,人文精神是指对人的生命存在和人的尊严、价值、意义的理解和把握,以及对价值理想或终极理想的执著追求的总和。

人文奥运与奥林匹克主义有着不可分割的渊源关系。《奥林匹克宪章》指出:“奥林匹克主义是增强体质、意志和精神并使之全面均衡发展的一种生活哲学。奥林匹克主义谋求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相融合,创造一种以奋斗为乐、发挥良好榜样的教育作用并尊重基本公德原则为基础的生活方式。”可见,奥林匹克主义给竞技运动设置了一个理想主义的目标和方向,对当代体育起着重要导向作用。它强调体育的人文价值和真善美,强调体育应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进而促进一个维护人的尊严、和平的社会的建立。

从我国文明的发展看,人文奥运有着十分深刻的现实意义:

人文奥运彪炳文化的伟力,呼唤中华文明的价值重构,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是“中国文化走出去”国家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为中国在 21 世纪的发展提供一个和谐、持久的国际文化环境;

人文奥运构建了一个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文化创新推动中国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宽阔平台,是提升北京与我国经济文化发展层次,建设创意中国、创意北京,全面开创和提升北京乃至中国文化产业水平,增强国际文化竞争力的绝好机遇;

人文奥运高倡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给予我们推动我国民主化进程,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向世界展示中国全新人文面貌的极好时机,是贯彻中央执政为民、情系于民和提高执政能力的一次重大实践;

人文奥运是人民的奥运,全民参与奥运,全民从奥运中受益,人文奥运又是实施全民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强大推动力和极好实践。二、人文奥运理念的内涵

第一,人文奥运是以人为本的奥运。它关注人,热爱人,提升人,追求人的本质力量的实现和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唤起人类对人自身可贵不可轻的不断体认、无限珍视。人文奥运体现了当代中国的民间关怀,它所蕴涵的全民奥运、全民健身内涵,是对奥林匹克精神的极大扩展与弘扬、创新与发展。奥运会的生命力在于大众的参与,在于奥林匹克精神更加广泛的普及。2008年奥运会在13亿人口的中国举行,标志着百年来的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在历史的一个瞬间获得巨大飞跃,开启了奥林匹克运动的新起点,在奥运史上写下光辉一页。

第二,人文奥运的重要意义在于对奥林匹克生活哲学的展开与发展。奥林匹克主义的精神核心是积极快乐的生活哲学,强调人通过自我锻炼、自我参与而拥有健康的体魄、乐观的精神和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积极追求。奥林匹克精神奉守和平友谊的宗旨,团结鼓舞大众参与体育实践,以更快、更高、更强的进取精神和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激励世界各国人民特别是青年为建立一个和平而且更加美好的世界而奋斗。处于快速发展中的当代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烈地感受到对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由此带来的人文精神的渴求,人文奥运理念包含着中国人民乐观向上、改革进取的精神风貌,开阔开朗的胸襟气度和对人类文明的崇尚发扬。

第三,世界给我十六天,我还世界五千年。文化是中国面对世界最为深厚的积淀。中国传统的“和合文化”观经过现代转换,对当代西方世界具有重要借鉴和启示意义。同时,五千年来的中国文化又孕育了丰富的传统体育文化与多样化的民族体育文化,其种类、样式和丰富性举世罕见。传统体育文化既有修身养性的五禽戏等各种气功导引术,又有防身健体的角抵、摔跤和武术;既有因时而作的清明秋千、端阳龙舟、重阳登高,又有娱乐表演的各种球戏和技巧;既有跑步、举重、嬉水、马术、射箭等夏季项目,又有冰嬉、滑雪等冬季项目。现代体育中的许多活动,不少可以在中国古代找到雏形。各民族的不同体育文化丰富灿烂,56 个不同民族各有自身独特的体育游戏、健身方式和竞赛项目。

第四,人文奥运,是世界不同文明的融合、各国文化交流的桥梁。奥运会是全世界超种族、超文化、超等级、超地域的百姓的巨型狂欢节,是世界各民族文化之间对话、交流、沟通的巨大平台,让世界了解中国,让北京触摸世界。2008 年北京奥运会,是历史悠久的奥林匹克运动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的一次伟大握手,是世界文化与中国文化的一次雄伟交汇。人文奥运是世界各民族文化交融互惠的现实平台,多元创造、对话交往,是新世纪奥林匹克文化精神的核心理念。

第五,人文奥运的内涵中包含着教育的深刻内容。《奥林匹克宪章》提出:“奥林匹克主义谋求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相融合”,教育是奥林匹克精神的核心内容,是奥林匹克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顾拜旦创立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是为了传播奥林匹克理想,以一种新的角度、新的方式教育青年,促进青年身心的和谐发展。他认为:在现代人生活中最重要的是教育。他的基本目的不仅仅是用奥林匹克运动去推动竞技运动,而且是要把竞技运动纳入教育,进而把教育纳入人类的文化和生活过程之中。奥林匹克运动不能局限于体育比赛,它更是一种学习活动。人文奥运秉承奥运精神,将奥林匹克运动与人的教育、公民素质的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联系起来,建设一个不断学习、不断创新的学习型社会。三、和谐是人文奥运的灵魂

和谐是人文奥运的灵魂,和谐思想对中国、对世界、对奥林匹克运动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重要的资源性价值。当代世界,人类面临着巨大的困境与冲突,人文奥运的宗旨,在于推进人与自然、社会,人与人,文明与文明以及人的灵魂与体魄之间的和谐发展。

古希腊哲学早就关注对立中的和谐。赫拉克利特认为,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从对立中产生和谐,和谐是对立物的融合,相同的东西不会产生和谐。相反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不同的音调造成最美的和谐。毕达哥拉斯则认为,宇宙中一切都存在和谐,和谐无时不有,无所不在。这种和谐便是宇宙秩序,是善和美。这一源远流长的西方传统造就了古代奥林匹克文化的灵魂,滋养了现代奥林匹克精神。《奥林匹克宪章》明确指出:“奥林匹克主义的宗旨是使体育运动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以促进建立一个维护人的尊严的和平社会。”古希腊的和谐更多强调个体和谐、人神和谐,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则更多注重灵魂与躯体的和谐。从文化交流的角度看,人文奥运的内涵与奥林匹克文化精神是和谐一致的。

和谐思想是中华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的最佳结合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传统,为我们提供了深厚丰富的和谐思想资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观念,是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虽然历经五千年仍焕发着勃勃生机。中国古代的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都追求人天和合。儒家文化关注社会治理,强调积极有为,追求由自我到天地自然的和谐,故而以人道为核心,推己及人,成己成物,尽心而知天。道家则鼓吹无为,以天道为核心,由天道推向人道,人道效法天道,即效法自然。儒、道两家殊途同归,相辅相成,互补互济,相得益彰,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构成了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中华传统文化所包含的天人合一、以天合天的和谐自然观与政通人和、和为贵、和气生财的社会观,亲仁善邻、协和万邦、善邻怀远的国际关系观念等都是对西方文化理论的挑战与补充,和平、和美、和爱则是对奥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强竞技文化的矫正和补充。

当代世界,人类共同面临着人与自然的严峻冲突,环境污染、生态危机、自然灾害等时刻威胁着我们,如何在人与自然之间寻找冲突中的平衡,达到天人合一的和谐状态成为人文奥运的探索目标,国际奥委会对此也给予高度关注。在《奥运会总体影响评价》报告中,就设立了举办奥运对举办国和举办城市在环境、社会文化与经济和谐发展上所产生的巨大影响的内容,表明了国际奥委会推动当代社会和谐发展的新动向。

当代中国,和谐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和平、和睦、和而不同、和衷共济,与科学发展观、努力建设和谐社会的总目标是完全一致的。和谐社会是一个全面系统的目标,单一GDP的增长,无法完成重建文化中国国际形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举办奥运会,给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了一个良好契机。奥林匹克运动作为当代世界的伟大文化实践诉诸世界文化创造的多样性,诉诸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和绿色文明的全球推动,诉诸当代社会的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辅相成、和谐发展,诉诸人的健全人格的培育和躯体与灵魂的协调,这一切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和谐思想,也是作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理念的人文奥运与作为北京城市发展战略的人文奥运的最佳结合点。人文奥运具有推动奥运会和北京城市建设的双重功能,即对外和对内的两种功能。对外来说,人文奥运要展示中国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突出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特色,实现为世界留下独一无二奥运遗产的庄严承诺。对内来说,则要通过人文奥运带动北京市相关方面的工作和城市建设,即“以发展办奥运,以奥运促发展”。奥运会对于北京市城市发展具有两方面意义。

第一,举办2008年奥运会是北京近几年工作的重点。北京成功获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后,奥运会既是北京市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也是成功带动北京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契机。奥运会的筹备工作情况和举办情况成为衡量北京市工作的一个重要指标。奥运会本身不是政治,但能否成功举办奥运会,对于北京市来说,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北京市无疑一方面要“以发展办奥运”,积极为奥运会创造各种条件;另一方面又要充分利用办奥运的机会,来推进各项工作,“以奥运促发展”。第二,人文奥运虽然对内对外的功能有所区别,但二者之间又有一致性。人文奥运的灵魂是和谐,它既可以作为奥运会的主旨,又可以作为北京市各项工作的指导思想。

和谐思想作为人文奥运理念的核心意蕴,不仅受到中国学者的重视,而且在外国奥林匹克研究者中获得广泛认同。在2006年由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奥运研究中心举办的“创造的多样性:奥林匹克与中国文化”国际论坛上,与会的许多外国著名奥林匹克研究者,不约而同地强调“和合”、“和谐”思想,认为它是中国文化通过人文奥运奉献给世界的最有价值的思想和理念。对此,我们应有充分的信心。

北京奥运会与文化中国国家形象构建

冯惠玲 胡百精

北京奥运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是在经济全球化真正到来——而非将至状态下的一场人类共享的文明仪式。这场仪式发生在双重语境之下:从中国社会内部看,北京奥运会是13亿人现代化雄心的一个隐喻;而从国际范围看,北京奥运会必然引爆西方对中国发展、壮大,进而改变世界权力秩序和利益关系的不确定性焦虑。这就决定了奥运话语始终存在三个叙事框架:体育盛会、文化盛典和利益竞夺平台。第一个叙事框架因其直观性、实在性而无可争议,如此便形成了一个充满悬念的话语格局:后两个叙事框架彼此竞争,竞争的结果对北京奥运会之成败及其呈现、构建的国家形象必将产生显著的、深刻的影响。

拉萨“3·14”事件和随后的奥运火炬海外传递遇骚扰事件昭显了达赖集团和西方反华势力的利益叙事框架。为支撑这一框架,他们搬用了大量冷战思想遗产和意识形态偏见,同时也采用了诸如民族主义、普世主义、信仰自由、人权等文化叙事框架。对中国而言,在参与全球利益角逐和权力较量不可避免的情况下,构建、提升和延展文化叙事便成为于奥运话语、国家形象话语博弈中制胜的关键所在。

本文围绕北京奥运话语的文化叙事框架,全面、系统地廓清了国家形象战略的目标导向与战略重心、要素排序与结构方式、表达主体与实践路径等核心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假设、解释和回应依托于如下三组实证研究:(1)海外意见领袖研究:对覆盖51个国家405位意见领袖的“滚雪球”式大范围非随机抽样访问。抽样人群包括各行业(政府、企业、非营利性组织、教育机构、学生、媒体行业、文化艺术界、宗教界等)各年龄段的意见领袖,回收问卷后按人口统计学指标进行第二次分层抽样。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05份,回收率为81%。(2)海外媒体报道监测与内容分析研究:样本媒体30家(包括《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路透社、美联社、法新社等),抽取北京奥运会相关报道360篇,然后进行编码分析。(3)国内媒体报道监测与内容分析研究:以北京奥组委信息发布为主体,兼顾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几家主流媒体和国家通讯社,抽取北京奥运会相关报道2 998篇。编码方式与海外媒体的内容分析完全一致。一、文化中国与国家形象战略的目标导向

构建系统、可行的国家形象战略是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改革开放近30年来中国作为大国成长的历史必然,是经济全球化时代我国担当大国责任、促进世界对话、改造国际秩序的战略性抉择。北京奥运会为我国国家形象战略的研究、规划和实践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契机:它有利于在超越具体文明形态的基础上,促进不同国家、族群成为一个对话、互生的系统。

1976年,学者尼默和萨瓦格(Dan Nimmo and R.L. Savage)提出了后来被广为引用的“形象”定义:“人对目标之物、事或他者建构的认知与态度”。从这一定义出发,“国家形象”可以理解为一个国家留给他国公众的总体印象和评价,或者“他国公众对本国特征及属性的感知或投射”。前一种理解属自我本位,即“本国”自主的形象建构;后一种理解属他者本位,即从他国公众视角考察一国形象之得失成败。

随着冷战的结束和全球化浪潮的出现,与“国家形象”紧密关联的“软实力”概念开始流行,它是“一个国家具有的让其他国家心甘情愿做自己希望它做的事情的权力”。有学者认为,软实力已成为“全球化时代游荡在世界各个角落的一个幽灵”。由是观之,“国家形象”表现为一种评价状态或变化中的结果,而“软实力”则是与经济、军事、能源等“硬实力”相对的话语、文化和信念等力量的累积状态。

作为一种状态或结果的国家形象,软实力概念已被学界、官方广为采纳,但长期以来却缺少一个追问:如何实现这种评价状态或累积结果?要回答这一问题,就必须厘清一个前提:国家形象和软实力战略的目标导向是什么?换言之,我们遇到的最大挑战是应当建设怎样的国家形象。长期以来,国内外学界一般将国家形象系统“切割”为七个主要范畴:政治(politics),包括政治体制、国家制度、政府信誉等;经济(economy),包括金融实力、财政实力、国民收入等;文化(culture),包括历史遗产、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社会(society),包括社会凝聚力、安全与稳定、国民素质等;科教(technology and education),包括科技实力、创新能力、教育水平等;外交(diplomacy),包括对外政策、外交能力等;军事(military),包括军事建设、国防能力、军队素质等。这七个范畴几乎囊括了国家事务的全部内容,其中国家形象战略当以何者为重?它们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优先序列?是否可以指认出某一范畴,它能够承纳、统摄其他诸范畴?这些都是需要我们深入研究的问题。

本文通过大规模实证研究发现,文化范畴应成为当前中国国家形象的优先范畴,“文化中国”应成为国家形象战略的目标导向。调研显示,海外意见领袖对中国国家形象构成维度的期待中,文化范畴获选率最高(77.0%),以显著优势位居第一,以下依次为社会(37.0%)、经济(34.3%)、政治(21.7%)、科教(21.0%)、外交(9.6%)和军事(6.9%)等(如图1所示)。图1 海外意见领袖对中国国家形象范畴的价值预期

与之形成对照的是,在海外意见领袖的印象中,中国国家形象的现状是主打“经济牌”。调查发现,“经济迅猛发展”是目前中国留给海外意见领袖的第一印象(64.2%),而非前述的他们高度期待的文化范畴(如图2所示)。这一结论客观地反映了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策在国际社会的现实投射。图2 海外意见领袖对中国国家形象的总体排序

综观两组数据,海外意见领袖的文化期待和我国的经济议题优先形成了显在的断裂。弥合断裂意味着国家形象系统的战略性调整:转换经济与文化在国家形象构建中的优先序列,以文化中国为国家形象战略的目标导向。导向调整意味着有“破”有“立”。破者,认清并规避既有导向——“经济中国”的缺陷和损害;立者,界定并规划预设导向——“文化中国”的内涵与属性。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近30年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最伟大的战略宏图和国策方针,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强国富民理想一以贯之的延展,历史意义自不待言,现实成就举世瞩目。然而众所周知的是,经济发展属于硬实力建设范畴,是国内国外进行资源占有、机会拼抢的结果,归根到底服务、服从于国家主体“永恒的利益”。中国经济腾飞,以雄厚之实力崛起,必然促成全球权力和利益关系的再造,“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被炮制出来的。尽管我们对这些论调可以展开种种辩护、回击——譬如在“崛起”之前加上“和平”字样,但始终无法跳出一个悖论:以作为硬实力的经济话语主导作为软实力的国家形象。

出路在于构建文化中国国家形象。以文化优先替代经济优先,是一个有关序列划分的问题,而非一个淘汰或放弃的问题。文化中国不是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策的否定、排拒和放弃,恰恰相反,它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立足经济建设而又超越经济建设的新型国家形象战略。正是文化战略而非其他选择,能够同时向经济、政治、外交、军事等国家形象范畴全面开放,同时拥抱了这些“单项表达”的全部意义,并于统摄、融合中构建完整的国家形象。因此更准确的说法是,以文化中国引领经济中国和其他选择。

基于以上判断,我们可以对文化中国做如下界定。文化中国即文化意义上的中国,它至少含纳了三个层次的“中国”概念:一是从纵向上讲,指作为一种绵延至今、弦歌未辍的文化体系存在的中国,其基本内容是中国文化一以贯之的精神、观念、元素、尺度及其构建与表达方式、文化载体和遗产;二是在横向上突破地缘边界,寻找广泛、深入地浸润了中国文化的华人共同体,甚至包括杜维明指称的离散族裔和关注、理解中国文化的非华裔人;三是指在社会系统内部,一个经济上日益现代化、政治上日益民主开明的国家形象在文化层面的现实投射,即当代中国国家形象体系中的文化维度。

实际上,在世界大国的崛起过程中,以文化维度为国家形象的目标导向是一个普遍经验。例如,军事美国—经济美国—文化美国、军事德国—技术德国—文化德国、军事日本—经济日本—文化日本,英法则一直以文化国家形象跻身国际社会。那么,在国家形象的话语框架内,文化究竟意味着什么?具体到文化中国,它的核心理念和属性是什么?

从建构主义的国际关系理论来看,国家文化实质上是一种国际规范,其着眼点和落脚点皆在形塑认同。霍斯蒂德(Greet Hostede)将国家文化定义为“总体心理程序”,认为它是一个国家成员的身份认同。对此,温特(Alexander Wendt)进一步认为,国际政治中的文化模式是指“由国际社会中行动者的相互行动所造就成为共有观念之后,反过来塑造行动者的身份,并通过身份政治(politics of identity,或称认同政治)影响其利益和行为”。二人分别论及了国家文化对内、对外的两种认同作用,却未能回答“认同何以成为可能”这一现实问题。

笔者认为,国家文化的核心理念在于促进不同文明形态的对话。从现代奥运的历史进程看,奥运会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可能性:在超越具体文明形态的基础上,促进不同国家、族群成为一个对话、互生的系统。离开这个系统,任何所谓普遍有效的假设,诸如理性、进步和自由,都不足以担当历史的尺度。

与此相应,文化中国国家形象是中国与他国公众于对话中建构的话语体系。这一话语体系发生在变动中的权力、利益语境之下,围绕共同关心的公共议题展开,其核心问题是事实层面的利益互惠和价值层面的意义分享。以文化为目标导向的国家形象,“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种弥合、协调机制。这种机制以促进社会对话为主旨,它相信对话是比对抗更优的人类治理方式”。二、对话范式与价值议程

前文论及对话为文化中国国家形象的核心理念,这潜藏着一个全新的学术可能性:能否以对话为“元概念”构建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整合一体的国家形象理论范式?接下来,笔者将导入三组“二分法”提出国家形象对话范式,它们是:政治学、社会学和传播学中的“结构—过程”二分法,即着眼于主体、客体、内容、手段等构成要素及其互动过程的系统论框架;契约论框架下的“沟通—利益”二分法,即在“沟通以达成共识、缔结契约”的传统共识论中,恢复利益变量的主导地位;“事实—价值”二分法,即导入近现代哲学中有关事实世界与价值世界的解释框架,以彰显对话范式的核心主张。基于这三组二分法,笔者对国家形象的若干基本问题做如下界定:

第一,从本体层面看,什么是国家形象?国家形象是一国与他国公众之间有意识的、规程化的对话,它培养和维系共识,促进互蒙其惠和价值同构。较之传统界定,这一概念强调国家形象既是事实层面权力关系、利益关系,如进口与出口、制裁与反制裁的反映,同时也是各种价值关系,如信任与被信任、尊重与被尊重的体现。传统的国家形象定义,要么过于看重单向表达或者单边印象,从而远离对话;要么纵使强调对话,也过于看重事实层面的利益协调,而相对忽视价值分享,最终沦为物化关系。

价值理念介入国家形象体系,实质上是把“人”、“文化”置于全部国家形象问题的中心。进一步而言,国家形象归根结底呈现的是不同族群、不同文化的建构关系。事实层面的参与、协商和交换固然是重要的,但价值层面对他者的尊重和对自身立场的忠实同样不可替代。

第二,从认识论层面看,国家形象的基本观念是什么?笔者的认识是通过对话建构国家之间的命运共同体,而不是单方面谋求良好形象,或者刻意向他者“示善”,或者作为一方的“我”如何“做得好”、“说得好”。对话意味着打破“你”、“我”之间的“主体—客体”结构,转而寻求“主体—主体”之间的多元双赢关系。这一观念应集中体现在国家形象的功能定位上:事实层面之利益共赢及其契约化、制度化,而非征掠、侵占或只重视一时、一事之利;价值层面的最高目标是信念认同及其结晶化,即创造共同体精神并将之凝结为“无须争议”的意义世界,而非短暂、虚浮的道德元素和礼仪游戏。

第三,从方法论层面看,国家形象是否存在一套整合性的策略体系?基于前述二分法,笔者提出多元的国家形象策略体系,将在本文第三部分进行充分论述。

从对话范式的基本假设和核心主张出发,北京奥运语境下的中国国家形象构建,应当是事实、利益议程和价值、文化议程的双重设置,二者相辅相成,统一于中国与世界的对话实践和共赢状态。实证分析发现,我国在北京奥运会传播和国家形象表达中,对外输出的信息主要是奥运会筹备进程、场馆建设、赛事安排、吉祥物与商业开发等事实议题,而奥运精神、信念和中国文化核心价值层面的议题则输出不足。

以北京奥运会三大理念的传播布局为例,我国官方对“绿色奥运”的传播总量最高(57%),“人文奥运”(25%)和“科技奥运”(18%)明显偏低。细化编码分析发现,人文奥运的内涵、愿景表达也比较模糊,说明我国对北京奥运会与国家形象的价值议程和文化议程设置尚显薄弱。这必然导致两种风险:对外未能形塑强大的、不可颠覆的“价值理由”以支撑北京奥运会的普世价值体系,因而随时可能遭遇各种批评和指责;对内很难感召社会公众的内在信念和精神世界,因而可能造成“很关注、不感动”的社会心理状态。

反观西方反华势力“抵制奥运、抹黑中国”的表达策略,其议程设置路径恰是“事实议题价值化”。即只把事实当作论证其既有观点、偏见的素材,为了抹黑中国的需要可以歪曲甚至完全不顾事实;同时,以宏大的价值议题——自由、民主、正义、信仰、人权等替代事实真相。在拉萨“3·14”事件和随后的奥运火炬海外传递遭骚扰事件中,达赖集团和其他反华势力发表的议题主要集中在价值层面,上讲“天理”,下讲“人性”,因此,虽然他们所描述的事实充满漏洞,却能够俘获人心。比照之下,我国的对外信息发布则更强调事实论据。经验表明,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事实经常被来自价值层面的意识形态偏见和民族情绪打垮。

我们在对海内外媒体文本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将北京奥运会相关议题归纳为五类,随后与意见领袖调研数据进行比较,以此判断我国政府与海外媒体、我国政府与海外意见领袖、海外媒体与海外意见领袖之间是否形成了有效对话,是否构建了彼此接纳的“双赢区”。

这五类议题是:(1)奥运文化议题,主要包括奥运理念、奥运文化符号、与奥运相关的艺术创作和文化活动、奥运历史与文化传承、奥运文化研究等内容;(2)奥运政治议题,如官方活动、民主政治、人权、腐败、民族问题、宗教信仰、港澳台与祖国统一、新闻自由等内容;(3)奥运建设和市场开发议题,如经费投入、场馆建设、住房、交通、奥运商品、物资供应和票务等内容;(4)奥运社会支持议题,如国民素质、社会治安和安保、志愿服务、医疗卫生、环境问题以及法律保障等内容;(5)奥运赛事议题,如比赛项目安排、赛事服务、赛事规则、运动员和教练等内容。“双赢区”是对话范式双赢理念的模型化表达,象征着不同对话者之间相遇、契合,满足共同需求的均衡状态。在双赢区内,各方抱持多元、复合的动机(mixed motives)相遇,寻找合作的可能性。这些可能性既包括具体的现实利益,也包括信任、尊重和关爱等价值元素。各方抵至双赢区的议题越多,表明彼此的共识空间越大。

如图3所示,如果把甲方作为议程设置方,乙方作为被议程设置方,议题A和议题C都是甲方试图引导的议题,议题B是甲方没有特别关注的议题。那么图3表示:在议题A上,甲方和乙方的关注度趋于一致,甲方议程设置比较成功;在议题B上,甲方没有特别关注,而乙方非常关注,双方尚未实现充分对话和双赢;在议题C上,甲方设置的议题尚未受到乙方关注,议程设置不成功,离双赢区较远。图3 甲方、乙方关注议题之双赢区

具体到北京奥运会相关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展开分析。

海外意见领袖关注的议题主要集中在北京奥运会的文化系统层面,其次是社会支持系统,我国官方发布的议题主要分布在文化议题和硬件建设、市场开发层面(如图4所示)。图4 我国官方奥运传播议题和海外意见领袖期待间的双赢区

可以看出,我方主推的硬件建设和市场开发议题与海外意见领袖的关切度相去甚远,未能形成双赢状态;同时,双方看似在文化议题上靠近了双赢区,但细化编码分析表明,我国所传播的奥运文化议题多是官方色彩浓烈的“喜迎奥运”之类的文化活动(约占全部文化议题的1/2),而让外国人容易理解、接受的普世性文化价值议题则相对较少(约占全部文化议题的1/5)。

我国官方的议题输出和海外媒体对北京奥运会的报道也形成了明显断裂:后者把焦点投在了“奥运政治环境”和“奥运社会支持系统”上面,而对前者发布的文化活动议题、硬件建设和市场开发议题不太感兴趣(如图5所示)。图5 我国官方奥运传播议题和海外媒体报道议题间的双赢区

海外媒体对北京奥运会的报道议题与海外意见领袖的期待明显错位,后者关心北京奥运会所承载的中国文化,而前者则强势输出北京奥运会的政治环境议题(如图6所示)。这意味着我国应当增强对海外媒体的议程设置能力,特别是文化议题的输出、投射与反馈。图6 海外媒体与海外意见领袖关注奥运议题的双赢区

显而易见,能够弥合上述三重断裂的理想议程设置模式是:中国政府(文化议题)—西方媒体(文化议题)—海外意见领袖(文化议题)。对话理念的提出实际上是对寻找差异世界中共同价值的呼唤,失去了共同价值,也就无所谓双赢,更无所谓形象战略。对话理论家戴维·伯姆认为:不管在任何对话群体中,你都可以发现众多既不为我们所知、又全然各不相同的基本思维假定和观念。这可以归结为文化问题。社会文化中总是存在着众多不同的看法、意见、观念和思维假定,正是它们形成并维系着这种文化。

文化作为群体思维、情感和信仰的方式,只有被社会成员共享、合作和交流才具有意义。文化是一个多义、流动、复合的系统,没有哪一种文化能够与另一种文化精致完美地对应。要使议题管理具有可操作性,就必须进一步细分文化要素并进行排序,以此找寻具有可操作性的核心议题。那么,在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体系中,究竟有哪些要素可能承载言必称之的和谐、和而不同、天人合一、大同世界等核心文化精神和普世价值呢?

在国内以往的研究成果中,大多单方面预设能够体现中国文化特色或普世价值的文化要素,本文则实现了由外而内的观照,即由海外意见领袖指认他们“喜闻乐见”、“心向往之”的中国文化要素。部分调查结论如下:

数据显示,相对中国现代文化(34%),海外公众更关注中国传统文化(66%);相对中国乡村文化(44%),海外公众更关注中国城市文化(56%)。在具体的文化类型中,海外公众最感兴趣的是中国和北京的饮食文化(32%),以下依次为艺术(26%)、民俗(18%)、科技(9%)、娱乐(8%)和体育(7%)。

从旅游偏好看,在北京奥运会期间,海外意见领袖对中国旅游的首选体验是名胜古迹(39.5%),以下依次为文化艺术(29.6%)、地理山川(22.5%)、宗教文化(21.7%)、民族风情(15.6%)、游艺娱乐(11.4%)和其他(1.7%)。

从文化艺术的表现形式看,最能够吸引海外意见领袖的是书法艺术(35.9%)、绘画雕塑(34.4%)和武术太极(31.4%),以下依次为园林建筑(28.6%)、杂技(21.9%)、服装服饰(21.9%)、瓷器玉器(16.1%)、民族舞蹈(15.1%)、诗词歌赋(14.6%)、戏曲(12.6%)和其他(0.5%)。

在宗教哲学方面,海外意见领袖最感兴趣的是佛教的禅宗思想(47.4%)、儒家的和谐观念(40.5%),以下依次为道家的自然观念(28.4%)、传统五行八卦思想(16.8%)、墨家的兼爱思想(7.9%)和其他(2%),另有将近1/4的人表示对中国传统宗教哲学完全不了解(22%)。

透过以上五组数据,笔者提出文化中国国家形象构建的“三个相遇”目标:

一是在文化的核心价值层面相遇,展示那些能够代表中国文化特质的要素、载体和路线,展示那些反映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天(自然)内在规定性的文化观念、尺度和形态。特色与普世并不矛盾,前者的价值在其珍贵,后者的意义在其融通,二者兼备才能反映中国文化的气质和气象。

二是在“生命的初级地带”相遇,即强调体验,重视细节,让海外公众在参与和分享中增进对中国的理解。体验、参与意味着国家形象战略由单向的宣传、告知全面走向对话。作为一场巨型狂欢节,奥运会是由无数具体而微的情境、要素整合而成的。人们只有在“生命的初级地带”相遇,才能找到庇护彼此的价值共识。

三是在传统与现代的均衡中相遇。文化中国国家形象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软实力系统,必须科学布局传统与现代之间轻与重、多与少、连续与断裂、承继与创新之间的结构关系。尽管海外公众更关心中国传统文化,但我们应借助奥运契机,将其注意力转移到现代中国文化上来,避免“越关注传统、越不满现代”的窘况发生。三、文化中国国家形象战略的实践路径

对话既是国家形象之“体”,也是国家形象之“用”,它对结构与过程、沟通与利益、事实和价值对等齐观,在确立国家形象于本体论、认识论层面的假设、观念和域限的同时,也指明了国家形象战略的实践准则和路径。

按照西方的学科划分方式,国家形象构建实际上是一种策略性传播管理(strategic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它包括五个实践“要件”:长远愿景(long-range vision)、有效承诺(effective commitment)、以人为本(importance of people)、以合作方式解决问题(cooperative approach to problem solving)、与公众建立持久关系(building relationships with all publics)。这五个要件可以视为国家形象构建的五项实践准则。

中国国家形象战略应当具备与大国成长的整体战略、大国成长的内外环境相符的长远愿景,特别是价值愿景;担当责任、履行承诺;谋求人与人之间的对话,即使是对怀有敌意的人群,也首先以对话而非对抗的方式化解冲突——人不是问题,而是问题的解决者;以真正开放的心态合作,而非陷入“被批评—信息封锁—激烈辩驳—动员民族情绪—缓和民族情绪—国家形象受损”的简单循环;着眼于与目标国家持久关系的建立,“一个国家对目标国投入的公关成本越高,所获得目标国媒体版面越多,正面倾向也就越高,持久关系建立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在这五项原则的指导下,笔者从国家形象构建的主体、内容、媒介、受众维度入手,发展出文化中国国家形象的策略体系。这些策略并非国家形象建设这一系统工程的全部内容,但在当前则应成为优先选择的手段,因而笔者称之为国家形象战略的“局部突破模式”。

第一,从国家形象的表达主体看,成熟的国家形象战略是多元主体支撑的话语体系。对我国而言,“多元”可以解释为有效的“主体下移”。所谓主体下移,即把国家的表达权力、资源、机会和关系网络移交给民间。而民间既包括组织化的各类NGO、大众媒体,也包括学术精英、社会活动家和宗教领袖,还包括因特定公共议题而临时聚合起来的社会公众。同时,国家形象的表达主体并不限于一国之内,海外精英、公众作为第三方话语同盟也不可或缺。“移交不是送礼物,而是关乎社会结构的改造。”前述之表达资源、机会和关系网络的让渡,意味着政府要赋予民间更多的权力,造就一个公开、民主、多元的公民社会;与权力一并移交的是国家义务和公共理性,民间应当拥有妥善治理群体情绪、理性解决公共问题的责任意识。这种意识来自民心,需要政府培养、召唤和引导。国家形象不单纯是对外话语力量的聚合,还筑基于良性的“内部公关”。所谓民气可用而不可滥用,说到底,是依托于健康的社会结构的话语策略。

实证研究也证实了“主体下移”的必要性。调查发现,海外意见领袖于北京奥运会期间最想接触的中国社会人群为普通市民,而我国所传播的奥运主角却是政府官员(如图7所示),二者同样存在明显错位。这意味着北京奥组委和相关政府部门应多策划、组织一些市民活动,以使之成为真正的“全民的奥运”。需要指出的是,海外公众对官方及官员组织的活动并不强烈期待,从汉城、悉尼和雅典奥运会的经验看,政府筹划、让市民唱主角的奥运活动最受海外公众欢迎。同时,这也是对内提高国民素质、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需要。图7 国内媒体报道的奥运参与人群与海外意见领袖期待接触的中国公众的双赢区

第二,从国家形象的传播内容看,在承认利益竞夺的永恒性和文化形态的多样性的前提下,国家形象战略的重心应当置于意义输出之上。所谓意义输出,即对前述在一时一事中的价值议程设置进行战略化的提升和持久化的延展,使国家形象服务于一国价值信念的凝结、表达和扩散。譬如中国之天地人一体观,它超越了西方自由主义的个体至上观念,也优胜于社群主义的人与社会重新相遇的价值诉求,它是强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三参一体。

输出意义与文化入侵并不相同,尽管前者在实践中不可避免地带来与后者相似的后果。二者最大的差异在于功能导向:意义建构着眼于超越不可避免的权力较量,在人类共同约定的价值尺度上谋求和谐秩序;文化入侵的核心目的在于软性征服,制造一个亨廷顿式的文化霸权世界。“在诸多可以让人类生活变得更美好的手段中,国家公关和国家形象的理想是建立人类的对话整体——对话以达成更多共识,创造更多利益,增进人类的整体精神。”

第三,从国家形象构建的媒体策略看,要熟悉海外媒体的游戏规则,增强对海外媒体事实议程和价值议程设置能力,做到知己知彼。这些规则及应对技巧主要包括:一是先声夺人,掌握话语主动权。快就是政治。我们的声音得不到理睬,往往是因为说话太晚。二是坚持正面报道与负面报道相统合的原则,积极追求正面效果,而非单纯的正面报道,以展示开明、民主的国家形象,增强国内媒体在海外的公信力。三是放弃“非友即敌”的固有思维,不再片面地把他国媒体定义为“敌人”或者充满敌意的挑战者,与之建立日常化、持久性关系,并视之为国家对外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四是要投其所好,学会讲国家的故事,讲别人爱听的故事。

第四,从国家形象的对话对象看,要构筑第三方话语同盟,开展国家游说,争取国外第三方意见领袖的支持。“影响有影响力的人”,是发达国家最常用也最有效的国家形象传播手段之一。国家形象传播范畴的意见领袖人群主要包括:政府官员、议员、宗教领袖、跨国企业负责人、知名媒体从业人员、专家学者、NGO发言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明星运动员等。在拉萨“3·14”事件中,国内媒体以吃惊的语调报道了达赖集团多年来大规模游说西方国家的议员,“甚至把他们召集起来开大会”。实际上,这并不值得惊诧,亦非达赖集团的原创,而是西方国家公关策略中的常见形态。游说所倚重的是经过设计的人际交往,从传播学视角看,它弥补了大众传播难以改变态度、建立信任的效果“短板”。国家公关游说对象包括议员、官员、学者、宗教领袖、跨国公司首脑等。美国在“9·11”事件后为发动阿富汗战争而进行的全球游说,韩国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对美国的游说,皆属此类典范。

具体而言,海外媒体和公众最相信谁,我们就做谁的工作。在每个国家,都会有一些名嘴、名笔,他们是媒体和公众关注的焦点。如果能争取到他们的支持,国家形象传播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要充分发动“知华派”海外精英和海外华人,他们既熟悉中国国情,又熟悉海外文化环境,可以成为中国国家形象传播的得力助手。此外,我们还要充分利用跨国企业特别是奥运会赞助商的政治资源和游说能力,使之成为北京奥运会的文化大使、形象大使。

第五,从国家形象构建中的议题管理看,要着力构建国家传播议题库。我们近两年的监测研究发现,海外媒体对北京奥运会、中国社会发展形成了“三大框架”和“七大议题”的报道规则。

所谓三大报道框架,是指意识形态偏见框架、利益竞夺框架和人道主义框架。凡中国社会发生的重大公共事件,皆会被纳入这三大框架之中。拉萨“3·14”事件、奥运火炬传递中的海外遇骚扰事件报道采取的是前两个框架,“5·12”大地震报道采取的是最后一个框架。因此,西方媒体在“5·12”大地震中“有利于中国”报道的发布,并不意味着西方舆论的良性转向,也不意味着“地震救了奥运”,因此在国际舆论战中不可掉以轻心。

所谓七大议题,即台湾、西藏、1989政治风波、“法轮功”、人权、食品安全、环境保护。从近年的报道趋向看,西方媒体一直有计划、有组织地在北京奥运会期间抓取中国社会发展中的这七大议题,完全是“有备而来”。与之形成对照的是,我国在北京奥运会和国家形象传播中则缺少科学的、系统的议题建构,在大多数情况下陷入“被批评—沉默—更猛烈的批评—辩解—掀起民族情绪—安抚民族情绪”的非良性循环。这种循环非但无助于问题的解决,而且会导致西方更严重的刻板成见。

因此,要整合协调多部门、多学科的力量,着力建构北京奥运会与国家形象传播议题库,包括回应性议题和主动输出议题的详细规划。回应性议题是指对西方长期关注议题焦点的回应方案,比如人权问题、西藏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环境保护问题等;主动输出议题是指对我国欲传达议题的“包装”和建构,如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要素、中国当代的文化图景和社会生活状态等。而无论是回应性议题还是主动输出议题,都应强调事实与价值的均衡,而非重蹈价值、文化传播不足甚至缺席的覆辙。并未赶上全球化浪潮的海德格尔说:“对所有距离的疯狂废除并没有带来任何亲近,因为亲近不在于缩短距离。”那么,亲近在何处?正在结构与过程、沟通与利益、事实与价值缠结的对话之中。文化中国国家形象,亦当如是观。

人文奥运的内涵和灵魂

彭永捷“人文奥运”在英文中对译的一种理解可称为“Culture Olympics”,意思即为“文化的奥运会”。奥运会是一个空前的文化交流场所,它提供了一个任何其他组织和活动在规模和目标上都无法比拟的世界人民情感与文化公开表达和交流的机会。当奥林匹克精神照亮中国这个焕发着青春的东方古国时,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也将为奥林匹克运动撰写新的历史篇章,为世界人民对奥林匹克运动和奥林匹克文化作出新的理解,为促进人类的和平、友爱、和谐、发展、文明和进步作出新的贡献。

北京奥运会将是文化交流的奥运会,是起源于西方的奥林匹克文化与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华文明之间交流的盛会,也是中国与世界以及世界各国之间文化交流的盛会。对于这场人们充满期待和寄予厚望的盛会,在基础理论层次上,我们将不可避免地遇到下面四个文化问题: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基础是什么?我们在这次交流中可以期待什么?指导交流的理论是什么?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从文化交流史和文化学理论来说,文化交流得以实现,需要两个必不可少的前提:两种文化体系的异质性和共同性。从异质性的角度出发,我们至少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到奥林匹克文化中去寻找补充中华文明的养料。其一是“以人为本”的人本精神。无论是古代希腊的奥林匹克竞赛,还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都强调展示人的本质和人的力量,高扬人的主体精神,尊重和维护人的尊严。与西方不同,中国人由重视家族血缘而重视集体,重视个体属于群体的一部分,重视个体对于群体的义务,而并不重视个人的独立性和权利。我们一方面应该继续发扬重视个人义务的传统,另一方面也要借鉴西方文明,尊重个人的权利。其二是“更快、更高、更强”的超越精神。这样一种文化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中庸之道,强调和谐的精神是存在着差异的。其三是吸收奥林匹克主义中积极乐观的生活哲学。奥林匹克不仅是一种体育运动,而且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哲学。奥林匹克主义强调人通过自我锻炼、自我参与,而拥有健康的体魄、乐观的精神和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积极追求。在我们当今这样一个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中,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烈地感受到对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由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带来的人的素质的提高的渴求,我们渴求人的变化能够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生活的变革。

文化之间的对话、交流和融合得以实现,需要相互之间具有对话、交流和融合的基础。事实上,两种不同的文化体系之间,无论其异质性如何明显,文化差异有多大,由于人类社会生活具有共同性,因而两种文化之间总能找到共同点。西方文化具有浓厚的人本精神,特别是自文艺复兴运动以后,人本主义思想大盛,成为现代社会的根本精神。中国文化也强调“天地之性人为贵”,对人自身的重视是中西文化借鉴和融合的基础。奥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强”的精神,与中国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也可以找到共同点。中国文化在强调自强的同时,还强调厚德载物,强调中庸和谐,在体育运动方面,对竞技体育的对抗性强调不足,而比较重视竞赛的娱乐性和参与性。我们可以把这两个方面尽量地结合起来。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架构是儒、道互补,进取有为和逍遥无为相辅相成,造就了中国人一种既积极进取又豁达乐观的生活哲学。但另一方面,中国人的参与精神、超越精神又有所不足,相对而言比较保守、自足。奥林匹克精神对于我们的生活方式又是一个必要的补充。

持续30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处于一个高速发展时期。中国的发展是通过自身的改革开放,充分调动本国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活力,吸引世界的资本流入中国,走的是一条和平的发展之路。这是一条崭新的发展之路,是一条具有创造性的发展之路,因而在中国人发掘自身的聪明才智的时候,也就更迫切地需要了解世界,认识世界,从世界各国的文化中汲取一切有益的文化资源,学习世界各种文明的长处,融合百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因此,我们期待着以人文奥运为契机,让世界文化走入中国。

任何一种重大的文化战略或文化交流活动,都是以成熟的文化交流理论作为指导的。我们中国学者始终自觉站在世界文化多元化的视角,发掘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思想的现代价值,提出以和合思想为主旨的新的文化理论和文化哲学。因此,作为中国传统思想精华的和谐、和合思想,以及由此而生长起来的现代文化哲学,将是指导人文奥运实践的最佳理论成果。在解决了理论层面的问题之后,接下来的问题便是,在操作层面上我们可以做哪些与人文奥运相关的东西文化交流工作。我们的东西文化交流工作,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下手:一是在中国介绍和宣传奥林匹克文化与作为奥林匹克文化底蕴的西方哲学精神以及西方现代文明。二是开展世界多元文化的交流活动。在奥运会筹备期间和举办期间,举办多种层次、多种规模的世界文化交流活动,使北京成为世界文化交流的中心、世界人民精彩演出的舞台。三是积极展示中国文化,努力使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和平、和谐、和爱——人文奥运的灵魂

奥林匹克虽已成为全世界的共同财富,但毋庸讳言的是,它起源于欧洲,带有强烈的欧洲文化色彩。奥林匹克走向全球的过程,伴随着西方文化全球化的过程。国际奥委会已经认识到奥林匹克运动国际化的重要性,在国际奥委会的相关报告中,一再强调奥林匹克运动应当是多文化的和跨文化的。奥林匹克运动是世界性的,它也应当与世界文化相融合。因此,当奥林匹克的光辉照耀东方时,奥林匹克也应当与中华文明相融合。我们应以中国文化为本位,来思索中国文化能向奥林匹克、向世界奉献什么,我们的美好奉献能否找到与奥林匹克文化的结合点。

中国至少有着五千年悠久的文明史,我们不可能通过一次奥运会,将整个中国文化展现给世界人民。作为文化交流和文化展示的奥运会,是一个主题文化盛会。我们至少应当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这次文化盛会的主题:第一,我们要考虑文化主题的现代价值,它能够回应人类在当代所面临的严峻问题,对人类的未来具有先进性、启示性和指导性;第二,我们要考虑文化主题与奥林匹克运动的契合性,因为奥运会是文化交流和文化展示活动所依赖的最重要的媒介;第三,我们要考虑文化主题的普世性和可受性,我们奉献给世界的文化财富,不仅是中国文化的精品,而且是可以为世界人民所接受、所分享的文化精品。

在讨论“人文奥运成果”问题时,我与同事安启念教授提出以“和平、和谐、和爱”作为新的奥林匹克格言,来补充“更快、更高、更强”的格言所体现的奥林匹克精神,来丰富和深化《奥林匹克宪章》中的和平与和谐思想。和谐思想,或者说和合思想,是中国文化的主旨和基调,是中国文化精神的精华。以中国和谐思想和和谐文化作为北京2008 年奥运会的主题,能够同时满足以上三个约束性条件。

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方块字“武”的写法,就代表了中国人对于和平的理解。“止戈”为武,即使是战争和武力,其最终目标也还是追求和平。中国人在进取向上的同时,又把和谐作为最高的追求,因此这个具有创造活力的民族,同时又是一个最爱好和平的民族。奥林匹克运动和奥林匹克主义也都含有浓厚的和平思想,古代希腊人创造性地提出了“神圣休战协议”,他们诚实地遵守和履行这一协议。国际体育界人士曾指出:“奥林匹克主义不仅是使人和谐发展的工具,也是加强和平、友谊和相互了解的工具。”进入21世纪,战争与武力冲突仍然威胁着人类和平,呼唤和平、保卫和平是我们这个时代具有重要意义的文化主题。中国传统的和谐思想与奥林匹克主义也有着很好的结合点。中国哲学崇尚和谐,中国人不认为对立是事物存在的最终归宿和人类行为的价值取向,而是认为“仇必和而解”,矛盾双方的融合、和解才是最后的结果和最高的目标。孔子所倡导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被作为“全球伦理”的基本原则和人人都应恪守的“道德金律”。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恰是指导人类达成和谐理想的行动指南。这样一种理想和精神,又恰是奥林匹克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

孔子提倡“仁”的思想,“仁者爱人”,仁是基于血缘亲情而生发于内心的对他人的自然而然的爱。宋代儒家代表人物张载从“性者,万物之一源”出发,提出了儒家“民胞物与”的兼爱说,将百姓看做自己的同胞,将万物看做自己的伙伴。从世界文化视野出发,我们会发现,“兼爱”、“博爱”是人类各种文明体系的共同价值取向,它在不同的文明体系中以不同的方式被表述。

在这里,“和爱”的思想——爱人如爱己,并且允许别人以自己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爱,为世界多元文化的平等交流、平等对话、和谐共存、和平共处提供了哲学基础和思想资源。奥林匹克运动最重要的一项文化使命,即是以奥运会为中介,促进来自五大洲的人们,无论他们来自何种文明,使用何种语言,信奉何种宗教信仰,属于何种肤色,都能在这个全球盛会中平等、深入、面对面地交流,以此来增加人与人、民族与民族、文明与文明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融合。“更快、更高、更强”反映了人类把进步作为首要追求目标和最高理想,随着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人类对和平、和谐的追求和渴望已成为新的首要目标和最高理想,我们应当立足于我们这个时代最为迫切的文化课题,立足于人类哲学和文化的制高点,提出新的奥林匹克格言,积极倡导“和平、和谐、和爱”的精神,丰富和发展奥林匹克主义。

北京奥运的人文价值

冯惠玲 郑水泉 胡百精 樊华

时光如梭。一年前,北京奥运会以“无与伦比”的气韵展现在世人眼前,以“五环相依”的奥林匹克精神铸成全世界的集体记忆。我们收获了51枚金牌,而奥运的精神遗产或曰人文价值更千金难买。这些人文价值由奥运所激发,恰与中国数千年的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相承接,与30年改革开放、60年新中国建设、100多年来民族图存复兴的梦想相契合,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适应。从传统文化、国民心态和大众参与三个维度切入,梳理北京奥运价值图景,唱响爱国主义精神旋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为北京奥运周年纪念。一、中国元素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中国文化认为“一气分阴阳,阴变阳和,化生五行”,五行以“水、木、火、土、金”五种质料及其运动变化与五方四时相配,解释宇宙万物遵行的时空秩序,并由此涵化人的身心修养。北京奥运所彰显的中国元素,恰以五行为经纬,内蕴了中华文明一以贯之的品格和魂魄。

一是“木”之“仁”德。《尚书·洪范》云“木曰曲直”,即“枝曲干直”,引申为生长、兴发、舒展、欣荣。同时,五行配五德,木从仁德。在中国人的观念里,独木不成林,至少两个“人”才成其为“仁”。如此,“木”者兼具创生、仁爱之意。

中国人取竹为简、浆木为纸,书写了文明创造和传承的辉煌篇章。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以笔墨纸砚意象为序曲,“三千弟子”手持竹简书牍齐吟“四海之内,皆兄弟也”;897块印刷字盘变化舞动,在铿锵节奏中呈现“和”字;在各类赛事中,中国人将切己的“亲亲”推及至天下宾朋,向所有拼搏的运动员致敬。这种多样共生、以和为贵的“木德”,既体现了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同时也为其提供了东方式的终极指皈。

二是“火”之“礼”德。“火曰炎上”,取其光明、热烈、活力、升腾之意。火德为“礼”,即以“仁”为根基的社会秩序和人伦规范。因此,“火德”实际上就是于诚挚的相遇中发现人性的光明,并彼此善待之。从申办、筹办到举办,中国人始终以赤诚之心礼赞奥运,把最温暖的微笑、最热烈的掌声、最关切的眼神都交付给她。

2008年的北京,造就了拥有火热青春的中国“鸟巢一代”。他们中既包括年轻的运动员、建设者、志愿者,也包括所有在赛场外为奥运加油、见证祖国和平发展的青年人。这一代人的舞台不仅仅是北京奥运会,他们将以奥运所召唤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世界情怀,主导中国未来的发展并在超越差异、偏见、误解的基础上促进世界和谐。北京奥运对于他们来说,或许可以算作“成年礼”之前的一场大考,他们展示了火热向上的自信和活力,也体现了五千年文明传统的孵化和熏陶。

三是“土”之“信”德。“土爰稼穑”,土地化生风物,滋养子孙,同时因其安稳不动、深厚不拔而与五德之中的“信”德相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地理与人文总是浑然一体,黄土地、黄河水、黄皮肤的说法即从此中而来。北京奥运会让世界亲切、具体地看到了中国的山河大地,也体验了华夏文明的人文气韵。

经过八年努力,及至奥运会开幕,北京以巨大投入美化城市建筑和城市公共艺术,创造了很多“新经典”。仅以“鸟巢”为例,它将传统的镂空手法、陶瓷纹路与现代钢结构设计完美地融合,吸翠霞而夭矫,比千阁而不群,有如“一曲凝固的音乐”,见证了无数人殚精竭虑、夙兴夜寐的付出和奉献。他们无怨无悔,因为心里刻着那方“舞动的北京”——中国印。

四是“金”之“义”德。“金曰从革”,取其销铸变化、革旧鼎新之意。又因“金”之珍贵,所以与“义”德相配。“义”是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其中包含“两肋插刀”的兄弟之谊、“君子喻于义”的个人心志,也包括“忠贞爱国”的国家大义。

从“革新”这一层含义看,北京奥运集中展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反映了13亿人致力民族复兴和国家现代化的雄心。同时,奥运会本身也成为展示中国社会改革巨大成就的舞台。就“守义”而言,“金镶玉”奖牌所表征的不只是赛事成绩,而且承载着运动员获得成绩的信念、品格和德行,诠释了奥运会的竞技规则和运动精神。

五是“水”之“智”德。“水曰润下”,流动趋下,随物赋形,柔如上善。王夫之说:“五行之体,水为最微。善居道者,为其微,不为其著;处众之后,而常德众之先。”与“水”相应的美德是“智”,即在平和、柔谦、执著中获得对人、事、物的整体理解力和洞察力。几千年来,中国人在“以水比德”、“水为大智”文化的熏染下,感叹着“逝者如斯”的光阴流转,吟咏着“在水一方”的理想偶像,渴望着“高山流水”的知音相遇,世代生生不息,勤劳谦和。而当“齐力东流”、“百川入海”之时,也会爆发出惊人的勇气和力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奥运之年的前七个月,中国人经受了从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到奥运火炬海外传递遭遇袭扰再到汶川大地震的严峻考验。数万同胞生命消逝,民族尊严受辱,整个世界都在关注中国将以怎样的姿态迎接奥运。中国没有让世界失望,这个拥有悠久历史文明的民族,以水德大智包容了所有怀疑和指责,洗刷了昨日的泪痕和伤痛。这种文化心理,被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表现得淋漓尽致。那个巨大的画轴之上,或淡淡水墨澄明,天地容于其间;或惊涛骇浪同济,一轮明月高悬。

北京奥运启示我们,不能把民族文化的灵魂弃若敝屣,而后内心空洞地投入他人的怀抱。北京奥运和近年来的大量文化事件都表明,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正是我们所拥有的最丰饶、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正是世代先辈历经无数忧喜悲欢而凝结的经验、智慧、道德和信念,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源泉。二、国民心态与社会性格

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能不能牢固确立,最根本的是看它能否内化为国民心态与社会性格。对13亿中国人而言,奥运会是一场反思、辨识和寻找国民身份的心理探求:在历经革命与改革、现代化与全球化、市场化与城市化等沧桑巨变后,中国人不但发现了创造财富的道路,而且找到了提升精神家园的方向,国民心态又一次“大觉醒”。芝加哥大学政治系主任杨大力说,北京奥运会帮助中国摆脱了“以往的自卑感”,“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中国能做到,而且能做好的自信”。具体而言,北京奥运所导引的美好国民心态主要表现在如下五个方面。

一是担当。中国人历来“识大体,顾大局”、“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以天下为己任”。越是在关乎国体尊严、民族大业的关键时刻,这种集体主义价值和担当意识越是发挥强大的力量:小我融入大我,挽救危亡或者铸就辉煌。2008年8、9月间,纵使在赛场千里之外,一个个平凡的中国人也至少送给奥运一串笑容、一句祝福。

交通限行如此彻底,掌声笑声如此热烈,志愿服务如此体贴,这是政府有效动员、合理规治和国民齐心担当、全力投入的共同结果。陈丹青说,那一刻,人人都是李宁。这句话充满真感情,也体现了大智慧:一位只有初中文化的出租车司机,用浓重的北京延庆县口音大声朗读英语,那一刻,人人都是这个出租车司机;一位几乎没做过家务的“80后”大学生,一边在奥运村里擦地板、洗厕所,一边给妈妈发短信说“我很好”,那一刻,人人都是这个“80后”;一位在深山里守护奥运供电设施的工人,拿着收音机,站在岩石上,转着圈搜索奥运赛事节目的信号,那一刻,人人都是这个工人。

二是自信。自信的人才能有尊严地活着,才能自强自立,才能创造历史。一个民族亦如此。自信取决于实力和修养。中国自近代以来的积贫积弱,造成了国民心态上的自卑。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才开始站起来。何振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北京奥运最大的精神遗产是中国人自信心的增强。

汶川地震和北京奥运让我们放下虚浮,去除卑微,我们有能力克服天大的灾难,我们有信心办好一届高水平的奥运。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我们实现了世界对北京奥运的种种宏大想象,不卑不亢地应对了奥运年的所有挑战,精致地料理了赛事过程中万千琐碎的细节。

三是平等。顾拜旦说:“一项运动纪录是一个人的力量和性格相互影响所达到的极限……不管他是王子还是平民,都不会使他的跳跃增加一英尺,也不会使他在规定时间内的跑步、游泳、划船距离增加半码。”北京奥运会再次印证了顾拜旦的思想:在奥运面前,人人平等。在起跑线上,无论白人黑人,富人穷人,声名显赫还是无名之辈,发令枪就是最高的指挥,终点线就是权威的裁决;在观众席上,无论元首、大亨还是平民百姓,同样拥有的“权力”是为获胜者纵情欢呼,为拼搏者鼓劲加油,为失利者扼腕落泪。

平等意识带来了平常心。奥运赛场是英雄的舞台,但这些英雄承载、表征了所有人的共同心智:心存梦想,尽力而为。所有成功的喜悦皆可分享,所有失败的苦痛皆可担当,一颗平常心立在中间。杜丽错失首金,刘翔因伤退赛,我们一度心痛不已,然而很快就能以平常心去面对。

四是开放。30年改革开放,中国逐步融入世界,而今以北京奥运为标志,我们更把心灵和文化打开。心灵和文化的开放,不是投入洪流、淹没自己,也不是骄横恣意、征服他人,而是以大国的底蕴和气魄,拥抱这个世界并因自己的努力而让它变得更美好。英国《泰晤士报》北京分社社长马珍说,“可能没有哪一历史事件能比2008年北京奥运会更具有人类文化走向多元共荣的象征意义。”

多元文化在北京奥运会上相遇,各自精彩,彼此融汇,在“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共同理念中,谱写了华彩乐章。法国队,南非队,韩国队,美国队……即使数万人口的精致小国,无论是谁,只要来了,便为你鼓掌、喝彩。奥运唤醒了整个世界平等、包容的心态。中西合璧的奥运主题曲,响亮唱出我和你心连心!

五是快乐。我们可以找到无数指标和证据赞叹蔚为壮观的北京奥运会,而其中最简单、最直接者,即是13亿人心态上的快乐,以及这种快乐在全世界范围的撒播和分享。无论大众怎样定义、评判这届奥运会,无论少数挑剔者和那些别有用心者怎样指责或不屑,只要“平头百姓”挂在嘴边一句“我很快乐”,就表明它是一届成功的奥运会。更进一步,倘若这种快乐延展开来,成为国民心态持久、稳定的一部分,那么它就是一届名副其实的伟大的奥运会。

国民心态相对易变,而社会性格则较为稳定。北京奥运会激发和强化的担当、自信、平等、开放和快乐等国民心态,体现了我们所倡导的社会核心价值。在此基础上,坚持不懈,因势利导,一定会培育出一个走向伟大复兴的大国民族成熟的社会性格。这样一个民族,必将创造更大的奇迹,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三、大众参与和北京奥运

奥运开幕式的美轮美奂、中国运动健儿的卓越表现和同胞们在自家门口将日常生活的吃穿住行赋予中国独有的文明特色,使整个西方世界,确切地说,使从工业革命以来一直傲视东方的西方民众看到了中国古老文明的厚度和东方文化的绚烂色彩。但这仅仅是事物的表象,需要指出的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更是一次大众参与的盛会。大众的参与不仅使奥运会成为影响深远、涉及全球的重要国际性活动,也使奥运理念和奥运精神由体育赛场走入千家万户。

回顾奥运的发展史,我们会发现,大众参与度的逐渐扩大正是奥运由一个小型体育竞技比赛发展到席卷全球的综合性体育运动的核心推动力。第一届奥运会参与人数很少,规模也很小。但是,随后的奥运发展简直出乎想象,得力于现代奥运先驱顾拜旦与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全力推动和广大民众的参与,奥林匹克的影响和波及范围逐渐扩大,成为寻常老百姓关注的体育赛事和推进大众体育的重要盛会。大众参与使奥运会成为席卷全球的体育盛会。大众参与也使奥运会由单纯的体育竞赛发展成一项综合体育、经济、政治、文化的国际盛会。大众参与丰富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推动了世界的和平,推动不同民族和种族之间的对话与合作,推动世界各国的有识之士共同建设一个和谐世界。

北京奥运会延续了历届奥运会促进大众参与的一贯风格,北京奥运会还在13亿人口的国家开辟了公众参与的更多通道。北京奥运会是火炬传递国家最多、参与人数最多的一届奥运会,创造了参与志愿者最多、志愿服务次数最多的纪录。此外,以“礼仪北京、人文奥运”为主题的“首都文明礼仪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媒体和文艺载体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小品、戏剧等形式,形象、生动、艺术地进行文明礼仪知识的宣传和教育,让大众用行动体会了“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的行动誓言。

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让中国赢得了发展的自信和良好的形象。大众参与不仅是促进奥运会兴盛的重要动力,也是现代中国国家政治和谐发展的重要助推器。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中国大众参与意识不断增强,参与活动日趋活跃。大众的参与为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增添了合力。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当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借鉴奥运的成功经验,我们应当确立人人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践行者的观念,发挥大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人人关心、协力参与、携手并进,共同谱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新篇章,共同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局面。

伟大的跨越:奥林匹克主义在中国

金元浦

神奇与梦幻的北京第29届奥运会已经落下了帷幕,而它宏大的规模、瑰丽的色彩、辉煌的竞技、万众的欢乐,则永久地留在世界奥林匹克史上,成为人类集体记忆中的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峰,它向世界昭示:这是中国,这是北京,2008年8月。

北京奥运会是奥运史上一届无与伦比的奥运会,它所提出和展开的人文奥运的理念和实践,意义深远,它所弘扬的和谐世界、和谐奥运的人文精神,是北京对于奥林匹克主义的独特贡献;它所弘扬和彰显的东方文化、东方气派、东方风骨和东方意境,给以西方文化为主的奥林匹克文化以生动的对比与补充,展示了辉煌悠久的中华文明,也体现了多元文化交融互补的奥林匹克精神。它所实现的独具特色的天人合一的绿色奥运实践,为北京留下了生态平衡的宜居环境,泽被后世;它所推重的奥运文化与奥运经济协调发展,建立奥运文化创意产业的尝试,也是奥运史上最具挑战性的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北京奥运所积累的经验教训,将成为奥运史上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从开幕式《美丽的奥林匹克》巨大的画卷缓缓展开,北京奥运会便成为有着五千年深厚底蕴的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隆重的揭幕礼;当中国观众为一场“失败”的男篮比赛鼓掌欢呼的时候,我们就看到了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国民风范走向成熟的“成人礼”,看到了和平崛起中的中国国民心态的一次全面升华。当本届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健儿获得51块金牌、100块奖牌,创造了1988年之后第一次一个国家获得50块以上金牌的佳绩的时候,我们就坦然接纳了世界为中国体育与全民奥运举行的辉煌的加冕礼。当美丽的“蓝军”在奥运赛场内外以他们真诚的微笑和完善的服务赢得世界的赞叹的时候,中国志愿者的宏伟阵营和伟大事业便迎来了它隆重的奠基礼。这是30年改革开放成果的全面总结和展现,是中国走向另一个30年,走向未来的新的“开幕式”。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先生说得好:“我相信,历史学家将把2008年奥运会看成是中国发生重大变革的一座重要的里程碑。”一、一诺千钧,重于泰山

北京奥组委主席刘淇回忆北京第二次申奥的历程和成功时的喜悦,依然历历在目。他说:“七年来,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和海外中华儿女的全力支持下,在国际奥委会和国际社会的积极帮助下,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有特色、高水平的要求,全面实践‘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在人民群众中广泛传播奥林匹克精神,扎实推进奥运筹办工作,已经能够兑现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

中国政府和北京奥组委相继出台《北京奥运会及其筹备期间外国记者在华采访规定》和《北京奥运会及其筹备期间外国记者采访服务指南》,保证了外国记者可以在中国境内自由采访,已实现申奥时的承诺。

按照国际惯例,在奥运会期间,北京奥组委会划定几个公园作为示威游行区域。

到2007年底,北京2001年申奥报告中承诺的七项绿化指标全部兑现并超额完成。这七项绿化指标分别是:全市林木覆盖率接近50%,山区林木覆盖率达到70%,“五河十路”两侧形成2.3万公顷的绿化带,市区建成1.2万公顷的绿化隔离带,三道绿色生态屏障基本形成,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全市自然保护区面积不低于全市国土面积的8%。

七年前,北京奥申委庄严地向国际奥委会作出安全保障的“第一承诺”,在距离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还有16天的时候,北京奥组委安保部部长刘绍武在奥运安保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北京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城市之一,中国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北京有信心应对各类威胁和挑战。

七年前在莫斯科中国北京代表团申办奥运时向国际社会作出的庄严承诺,已经全部实现,全部践约。

这是奥运史上最郑重的承诺,中国人言必信,行必果;这也是奥运史上最诚信的践约,一诺千钧,重于泰山。

这是一个发展中的泱泱大国对世界的回答:中国的能力,中国的速度;这也是一个和平崛起的大国对自己承担的国际责任的郑重承当:中国的责任,中国的使命。

奥运会,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是当代世界的顶级国际盛会。它的举办,对我国、对北京在城市管理、社会安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国际传播、公民素养、安全保卫、危机处理等方面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无疑,它是巨大的机遇,也是巨大的挑战。

无疑,是奥运,进一步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走向深入,推动了我国社会文化体制改革;是奥运,进一步推动了我国民主化的伟大进程,大大提升了我国国际文化交往的水平;是奥运,推动了我国绿色奥运的实践,全面改善了北京的生存环境;是奥运,提高了我国公民的文明素质和身体素质,使我们的国民更加自信开朗,豁达宽容,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和美。

今天,当我们全部实现了我们最初的承诺的时候,一种激情、崇高和自豪感,油然而生。

在这全部实现的背后是多少人七年的奋斗,多少人夙夜的艰辛,多少人的困惑和寻找,多少人的汗水和智慧。

当然,在全部实现的背后,是依然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是走向未来的坎坷和荆棘。

我们依然需要直面更严峻的现实的勇气,我们依然需要更加开放的头脑,我们依然需要坚忍不拔的精神,我们仍然需要聚精会神地搞改革。

中国可以自豪地向世界宣告:我们没有辜负国际社会、国际奥委会的信任与重托;世界人民可以欣慰地微笑:选择中国、选择北京是一个无与伦比的正确决定。二、文化中国走向世界的揭幕礼

对于北京奥运会,65%的中国人表示最关注的是“中国人的风采,世界对中国的评价”。 奥运会是世界不同文明的融汇,是各国文化进行交流的盛节。它是全世界超种族、超文化、超等级、超地域,也超越不同政治制度的人类的巨型狂欢节,它是世界各民族文化之间对话、交流、沟通的巨大的现实平台,2008北京奥运会,真正成为历史悠久的奥林匹克运动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的一次伟大握手,成了世界各国文化与中国文化的一次雄伟交汇,成了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的激情对话。在这个世界各民族文化交融互惠的现实平台上,多元创造、对话交往、和谐共存成为北京人文奥运的灵魂,也成为新世纪世界奥林匹克精神的核心理念。

2008年,奥运会第一次在13亿人的中国举行。北京奥运会给中国带来了向世界展示自己的重大机遇。世界来到了中国,北京触摸着世界,正是奥林匹克运动提供了让全世界各国朋友更多了解中国的机会,北京奥运会成为一次中国与世界多元文化进行交流的盛会,它尽情展示了历史悠久、灿烂辉煌、内涵丰富的中国文化,展现了当今中国走向繁荣和崛起的勃勃生机。在闭幕式上,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赞美了中国在本届奥运会上所作出的努力:“世界更加了解中国,中国也更加了解世界,这就是真正了不起的奥运会。”

2008北京奥运是建设和展示和平崛起的强大中国的历史性转折点。北京奥运会人文奥运的主题的提出恰逢文化在当代世界各国社会结构中地位的重大提升之际。它彪炳文化的伟力,呼唤中华文明的价值重构,为“中国文化走出去”和“中国融入世界”提供了一个独一无二的全球平台,给予我们重建中国国际形象的极好机缘。2008北京奥运,对于处在新的战略机遇期的中国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它所具有的全民参与、全民奥运的话题具有极为广泛的认同性,显示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它成为展示中国国际姿态,重建文化中国的当代形象,展示和平崛起的盛大中国的舞台。

2008北京奥运会期间,80多个国家的首脑及其代表团,204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教练员和领队,数万注册与非注册记者,上百万的中外游客,创造了奥运史上前所未有的人类文明交融的宏伟图卷。通过电视观看奥运会的观众人数超过44亿,通过网络和手机等观看奥运会的人数也已创历史新高。在这样一段短暂的时间内,我们成功地向如此庞大而密集的人群展示了中国形象:向世界展示了民主进步、文明开放的国家形象,展示了文化中国的多姿多彩的辉煌文明和充满活力的当代成就,展示了文化中国热爱和平、开放进取的大国风范,展示了文化中国自然与文化、环境与人类协调共处的人文生态景观,展示了文化中国和谐进步的社会面貌。英国广播公司总裁说出了他的感受:“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开放,而开放的中国将会让世界更加亲近她。”“世界给我十六天,我还世界五千年。”文化是中国面对世界最为深厚的积淀。中国传统的“和合文化”观经过现代转换,对当代西方世界具有重要借鉴和启示意义。中国古老文化历经五千余年,是世界上唯一从未间断、绵延至今的人类文化的瑰宝,是人类童年时代便已产生的、不可企及也无法再造的世界文明的辉煌顶峰之一。它弘浩博大,流丽万有;它克明峻德,修道以仁;它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它阴阳相济,追求神人以和。北京提出的人文奥运体现了东方文化特别是中华文明对奥林匹克精神的开拓与发展。和谐、和睦、和美的和谐观是对奥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强的竞技文化的生动补充。北京奥运会充分开发了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展示了中华文明,尽显东方神韵,创造性地实现了奥林匹克文化与中国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获得了全面高速的发展,迎来了空前的大发展、大繁荣。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3 645亿元迅速增长为24.66万亿元,年均增长速度接近10%,远远高于同时期世界经济平均3%的增长速度。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四。随着经济发展,综合国力也得到不断增强,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奥运给了中国一个向世界展示中国全新人文面貌的极好时机,奥运也构建了一个落实中央科学发展观,以文化创新推动中国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宽阔平台;它是贯彻中央科学发展观,改变单纯GDP经济方式,提升北京与我国经济、文化发展层次,建设创意中国、创意北京,增强国际文化竞争力的绝好的实践舞台。

北京提出的人文奥运彰显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奥林匹克新理念:“和谐世界、和谐奥运”,它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和合”理念为基础,经过现代转换,成为最具普世价值的人类共识。“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集中体现了北京奥运的阔大胸怀和核心理念。北京奥运真正成为全世界超种族、超文化、超等级、超地域,也超越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的人类的巨型狂欢节。它推动了世界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对话、交流、沟通,真正成为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交流的巨大的现实平台。2008北京奥运会,实现了历史悠久的奥林匹克文化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的伟大握手,推动了世界各国文化与中国文化的雄伟交汇,创造了新世纪奥林匹克多元创造、对话交往、和谐共生、文明融汇的新开端。三、“人文奥运”:对于人的至高关爱

北京首创的人文奥运理念,关注人,热爱人,尊重人,提升人,推动人类每一个个体灵与肉的均衡发展,它所提出的全民奥运、全民健身的战略实践,是对奥林匹克主义的重要发展。北京奥运开创了世界上参与人数最多的文化体育活动。奥运会在13亿人口的中国举行,标志着一百年来的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在历史的一个瞬间获得了巨大的飞跃。这是奥林匹克人文关怀的伟大实践,开启了奥林匹克运动的新起点,必将在奥运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奥运会在中国举办,奥林匹克主义的生活哲学滋润了中国人的心灵,奥林匹克运动强健了中国人的体魄,奥林匹克精神也为中国文化促发了新的生命活力。北京奥运组织了“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社区人文奥运健身”等一系列活动,成为奥运史上最具普及性的人文景观和基层实践,彰显了北京奥运惠及于民的根本宗旨。

毫无疑问,这是一届彰显人性、迸发真情的奥运会。当九万观众对博尔特生日进行全场祝福,而博尔特也以慷慨的捐助表达对中国四川灾区儿童的真诚关怀的时候,当俄罗斯选手帕杰林娜和格鲁吉亚选手萨鲁克瓦泽在女子气手枪决赛结束后相拥相吻,让人类追求和平的天性尽情展现的时候,当德国体操女选手丘索维金娜“高龄”参赛,为自己的儿子筹措治病费用,从一群年龄只有自己一半的小女孩手中夺得一枚银牌,伟大的母爱感天动地,她又获得李宁公司的慷慨捐助的时候,当颁奖仪式上,德国选手施泰纳把亡妻苏珊的照片和奥运举重金牌高高举起,展露出一份催人泪下的爱情的时候,当南非残疾姑娘杜托伊特在游完10公里马拉松后直言“我从来没想到过自己少一条腿”的时候,我们看到,奥林匹克主义的生活哲学、生命关怀得到了近乎完美的展现。“全民参与”理念是中国留给世界的珍贵遗产。奥运会在13亿人口的中国举行,面向这个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普及了奥林匹克的理念,并将顾拜旦提出的“重在参与”理念与中国的实际结合起来,转化为以“全民参与,全民健身”为口号的世界参与人数最多的文化体育活动。北京创造出“阳光工程”、“人文奥运进社区”、“人文奥运神州行”等普及方式,这些活动所具有的广泛的群众性使奥林匹克运动焕发了新的光彩。而且,这种能够吸引全民自觉参与的强大力量,正是我们民族的凝聚力。一辈子没出过远门的98岁老奶奶,坐上孙子的脚踏三轮车,从湖南跋涉1 000多公里来到北京,只为圆一个奥运的梦想。江苏一位农民老大爷骑车走遍全国“讲述”绿色奥运,用特殊方式为奥运作贡献。山东菏泽老年大学音乐班30名学员自导自演的《北京欢迎你》,被50万网友称为“中国最便宜、最有精神、最强的MTV”。北京天通苑社区居民自发组织,成功拍摄电影《福娃》,表达了普通百姓参与奥运的新形式,开创了世界电影史上的一个新种类——“社区电影”。

据调查,在北京申奥成功以后,北京奥运会的民众支持率一直保持在95%左右。民众一直自觉地以各种方式参与奥运。2002年7月至2003年8月,持续一年零一个月的北京奥运会会徽征集活动共征集到作品1 985件;2004年8—12月,为期四个月的北京奥运会吉祥物征集活动共征集到作品662件;2005年1月1—31日,历时一个月的北京奥运会口号征集活动共征集到口号21万条;2004—2008年,为期四年的奥运歌曲征集活动共征集到歌曲5万余首;2008年奥运会前夕,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奥运研究中心组织的为期一个月的没有任何奖励的文明观赛口号征集活动征集到了3 000多条口号。

小伙子们后脑勺上染着“奥运五环”,书包带上别满奥运纪念章,各赛场内外,观众富有创意的加油装扮也成了一道特别的风景。福娃头、哪吒头、京剧脸、国旗脸,还有夸张的头饰,似乎都要一改中国人内敛低调的行事方式。

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奥运研究中心是为北京奥运会提供智力支持的各种研究机构之一,在中心成立的七年间也收到了上千封的邮件或电子邮件,其中不少直接署名为“一个关注奥运的人”、“一个中国人”等,对奥运筹备提出自己的建议,还寄来甚至亲自送来自己的创意作品、工艺品、艺术品,表达自己对于北京奥运会的良好祝愿。

路透社指出,中国从火炬传递开始就展示了让人惊叹的凝聚力。在过去两周内,北京已经用让人咋舌的场馆、迷人的微笑、畅通无阻的交通以及毫无瑕疵的组织能力感动了全世界。四、“美丽的蓝军”:志愿主义伟大事业的奠基礼

北京奥运会为奥林匹克史上留下的另一份重要的遗产,是奥林匹克的“志愿精神”。志愿精神是奥林匹克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奥运会志愿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96年的希腊奥运会,20世纪80年代后,奥运会志愿者活动被正式纳入组委会的工作计划,成为举办奥运会的重要组成部分。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举办时首次对奥运会志愿者的内涵作出界定:奥运会志愿者是在举办奥运会过程中,以自己个人的无私的参与,尽其所能,通力合作,完成交给自己的任务,而不接受报酬或其他任何回报的人。国际奥委会主席雅克·罗格就曾说过:“奥林匹克运动会是运动员的盛会,也是志愿者的盛会。”“现代奥林匹克之父”皮埃尔·德·顾拜旦复兴了现代奥运会,他一直反对肌肉凌驾于精神之上,而要通过奥林匹克运动促进人“灵与肉”的均衡发展,培养人们的集体主义精神、爱国热情和奉献精神。

志愿者是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主办城市的“名片”,是主办国的形象大使,他们的综合素质、服务水平、参与热情、事务安排等的整体风貌关系到奥运会的成败。北京奥运会志愿者项目自2005年6月正式启动以来,形成了由赛会志愿者、城市志愿者、社会志愿者、“迎奥运”志愿服务、北京奥组委前期志愿者、奥运会志愿者工作成果转化等六个工作项目和“微笑北京”主题活动组成的总体格局。

2008北京奥运会的赛会志愿者大约10万名,还有40万城市志愿者。自招募活动开始以来,有110多万人主动报名做赛会志愿者,130多万人主动报名做城市志愿者。我国人民特别是青年一代展现了崇高的奉献精神、利他主义的伟大情操,创造了奥林匹克史上规模最为巨大的志愿者运动。几十万志愿者活跃在赛场内外,被称作“鸟巢一代”的“80后外交官”,展现了美好的“中国表情”。他们用微笑夺得了一块珍贵的“金牌”——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授予北京志愿者协会“联合国卓越志愿服务组织奖”。《纽约时报》感叹:“北京给了世界一份青春。”

与奥运志愿者的火热报名相呼应的是,在2008年5月的汶川大地震中,有20多万志愿者从四面八方赶赴灾区参加抗震救灾。他们怀着无私奉献的志愿精神来到灾区,以高昂的热情、严肃的责任心和勇于承担的使命感,与其他救助者一起帮助灾区人民渡过难关,志愿者的精神得到了高度发扬和全面展现,NGO组织得到了很大发展,成了抗震救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是北京奥运志愿行动的战地预演。

除了参与赛会志愿服务和城市志愿服务外,越来越多的热心市民参与到社会志愿者的队伍中来。从2008年3月2日起,来自高校、社区等的100万北京奥运会社会志愿者走上街头,参与“北京奥运会社会志愿者‘两会’期间服务活动”,在全市开展城市交通运行、交通秩序维护、社区治安巡逻、公共场所内保、社区扶残助困、生态环保实践、医疗卫生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在北京奥运会举办期间,美丽的“蓝军”微笑的姿态和完善的服务受到各国运动员和来宾的高度赞扬。

在奥运会上,除了这些直接服务的志愿者,还有很多人虽然不是以志愿者冠名,也发扬了伟大的志愿精神,为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其中大部分都是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加班加点工作却毫无怨言的普通工作人员。

多年来,在全球化消费主义的背景下,我国部分青年曾经深受利己主义影响,而在抗震救灾的伟大精神与奥林匹克高尚理念的激励下,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使他们重新燃起了高昂的精神之火,激发出利他主义、集体主义的奉献精神,大爱无疆的仁爱精神,高尚的志愿服务精神,强烈自觉的爱国主义,以及民主、人道的崇高理想。

2008年3月4日上午,在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前一天,北京团市委书记、北京奥组委志愿者部部长刘剑、北京奥组委志愿者部副部长张巨明亲切看望了103岁志愿者付漪泉老人,送上节日祝福,并向老人赠送了慰问品。团市委组织部、宣传部、事业部、社区工作部,北京志愿者协会秘书处、崇文团区委、天坛街道工委负责同志陪同看望慰问。

在付漪泉老人家里,刘剑书记与付老亲切交谈,介绍了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工作,询问了老人的身体、生活情况,了解了老人的服务工作,认为付老为志愿者树立了良好榜样,刘剑还为老人佩戴了象征乐于助人的红色“微笑圈”,并授予了“北京志愿者协会荣誉会员”证书,表达志愿者对付老的崇敬之情和衷心祝福。付老十分感谢各级组织的关心爱护,认为自己做得还不够,还要尽己所能为社区、为奥运多作贡献。刘剑代表团市委、北京志愿者协会向付老赠送了慰问品,祝愿老人更加健康长寿、幸福美满。

付漪泉老人生于1905年,广全日杂退休职工,现年103岁,已在社区坚持志愿巡逻30余年,至今仍在坚持服务,为广大志愿者树立了良好榜样。付老在上世纪70年代退休后,立足社区,从小事做起,积极承担了社区志愿巡逻、社区防火安全知识宣传、社区卫生监督等工作,默默无闻,无私奉献。2008年初,经天坛街道大力推荐,付老报名参加了“2007北京十大志愿者评选活动”,成为迄今为止参评人选中年龄最大的志愿者。

志愿活动是北京奥运会最精彩的亮点之一,它充分展示了北京市民“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的崭新风貌。五、北京奥运会,中国观众的“成人礼”

2008年8月的北京,是一个特殊的舞台。这是一扇特殊的窗口,既展示体育健儿的精神风貌,又彰显赛场观众的礼仪风度。

作为北京奥运会的东道主,中国观众是赛场的主人,每个人都是奥运舞台的主角,每个人都是中国文化的使者。此刻,他们代表北京,代表中国。

无疑,奥运会是展示文化中国国家形象的国际舞台,更是一次塑造中国国民形象的最好机遇和最大挑战。抓住了这个机遇,我们将向世界展现一个有自己鲜明特色的文明现代的中国人形象。

当杜丽痛失第一块金牌时,成熟的中国观众没有给杜丽更多的压力,而是给她更多的理解、宽容与鼓励,此后,杜丽以一个完美的胜利回报了国人的信任。

8月12日,无数的中国人为一场最终失败的比赛而欢呼,那就是中国男篮与西班牙男篮的比赛,没有人对这场比赛感到遗憾,因为观众满足于欣赏到了一场激情对决的过程,获得了巨大的精神享受。

8月14日,日本体操选手富田洋之在吊环失误之后表现出顽强的拼搏精神,得到了中国观众的热情鼓励和支持。

金牌是重要的,对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位运动员和观众来说都是这样;但比金牌更重要的是竞赛背后体现出来的伟大的奥林匹克主义,是崇高的奋斗和拼搏精神。奥运的赛场上,永远没有失败者。

作为观众,我们传达友爱:对每一位宾客微笑;我们表达尊重:向每一面国旗致敬;我们燃烧激情:为每一次拼搏喝彩;我们彰显优雅:欣赏竞赛的每一个过程;我们仁爱宽容:接纳每一种文化的差异;我们展示文明:带走每一片赛场的纸屑。

奥运会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人类的巨型狂欢节。对于每一个运动员和观众来说,参与奥运是人生体验中最难得的时刻。奥运说到底是一种game,是paly,是一种玩,一种游戏,一种生命的运动,一次快乐的体验,一种美的愉悦和享受。这是奥运风行世界的根本。如果没有这个基点,奥运就会失去它夺目的风采和无比的魅力。一个人一生有多少次机会能在家门口参与奥运、观赏奥运、分享奥运?北京奥运给了你我生命中的一次少有的高峰体验——马斯洛所说的那种满足生命中更高层次的精神需要的高峰体验,因此值得投入、值得奉献。从最初的源头看,奥运起源于人类游戏的天性,所有参与者都以快乐饱满的热情分享生命中的美好时刻,来共同书写北京奥运的华彩乐章。

北京奥运会,是中国体育观众的“成人礼”。在我们的先圣孔子那里,“成人”就是理想人格的实现,即成为具有仁德、道义、才艺、礼乐、勇敢等全面素质的人。当子路问孔子关于“成人”标准的问题时,孔子说:“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

孔子的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像深谋远虑的臧武仲那样富有智慧,像孟公绰那样节制个人的欲望,像敢与猛虎搏斗的卞庄子那样勇力过人,像冉求那样多才多艺,再加上礼乐方面的修养,就可以被称为一个完全的人了。北京奥运会,成就了中国观众的一次“成人”的飞跃。

奥运会男子体操项目的最后一场大战——单杠比赛在国家体育馆内上演,中国选手邹凯无疑是整场比赛最大的亮点,最终这位年仅20岁的小将以16.200分的成绩夺得冠军,而如果评选场上的另外一位焦点人物的话,则当属美国选手乔纳森·霍顿。霍顿被排在第六位出场,一连串的空翻动作令现场观众如痴如醉,然而,当裁判最终为他打出16.175分时,却引起了现场一片嘘声。不少观众被霍顿的精彩表现折服,认为分数被打低了,以至于对邹凯最终以0.025分的微弱优势胜出发出不同声音,尽管他为国人拿到了一块宝贵的奥运金牌。这种别样的气氛在国际大赛中实属罕见,有评论认为,这种不为本国运动员护短,群体对裁判员施压的表现也是体育运动的另一种成熟的美,中国观众懂得了欣赏体育那精彩绝伦的过程。

法国《世界报》16日撰文说,中国观众在观赛时展现了良好风范,他们不仅为中国代表团加油,也将掌声献给各国运动员。日本《读卖新闻》说,奥运会前许多人担心中国观众会向日本运动员喝倒彩,但当日本“蛙王”北岛康介站上领奖台,中国观众报以了热烈掌声。

韩国媒体Koreaheraldbiz则举了两个例子称赞中国观众在观赛中表现出高素质。文章称,在举重男子62公斤级比赛中,哥伦比亚运动员菲格罗亚屡屡失误,痛哭不已,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以肯定他付出的努力。而当中国“神奇小子”朱启南憾失金牌,站上第二级领奖台的时候,观众的掌声仍然像要掀翻屋顶。

在赛场上,观众为曾经的“铁榔头”、如今的美国女排教练郎平鼓掌,平静对待中美女排的“和平大战”中中国队的失败;人们热烈欢迎50岁的栾菊杰回国参加比赛,尽管这位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为中国赢得一枚珍贵金牌的运动员这次是代表加拿大参赛;当新加坡的乒乓球女运动员与中国运动员对抗得分时,观众也会报以掌声,虽然她们基本上都来自中国。

8月18日晚,鸟巢体育场。当被媒体称作“职业破纪录者”的伊辛巴耶娃再次向世界纪录发起新的冲击时,她做起了每次破纪录前的习惯动作,高举手臂打奏节拍。全场观众马上热烈地配合,为她助威鼓劲。六、北京奥运会,国民风范的一次全面展示

北京奥运开创了世界上最广泛的公民文明素质提升运动。北京奥运所带动的全国的“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成为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现代文明程度的有效载体,成为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开展文明风尚宣传普及活动、实施赛场文明工程、实施窗口行业文明服务工程和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计划,是培植人文精神的重要手段。

中国是古老的礼仪大国、礼仪之邦,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克己复礼为仁”,并特别告诫:“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今天,在举办奥运的时候,我们深切感受到传统礼仪的缺失。毕竟,民族的根基还是应该建立在对本民族文化传统扬弃的基础上,礼仪也是这样。我们既保留了传统礼仪中崇德、重义、敦厚、诚信等良好传统,又有发展中大国国民开明开放、自信进取的现代风范。

从人文奥运的本义来看,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既是奥运成功的保证,又是北京筹办奥运的目的之一。市民是展示文化北京与文化中国的最重要的载体。我们希望通过奥运会向世界展示中国五千年的优秀文化,展示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人民的崭新精神风貌,最终靠的是活生生的人。因此,最大的挑战就是对人的挑战,“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中国从贫困饥饿的年代逐渐走来,传统文化面临现代化转换,经济体制也在转型,国民文明素质存在一些问题是客观的,这也是世界上其他国家在社会变革时期存在的普遍问题。

北京奥运还创造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举办城市的奥林匹克学校教育和奥运培训教育。北京旅游、邮政、商务、宾馆饭店等11个窗口行业有100万人接受奥运培训,培训率达到93%。培训内容包括奥运知识、职业道德、服务礼仪、服务技能、外语手语等项目,大大提高了每个员工的服务素质和水平。

2008年初,受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的委托,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奥运研究中心在京发布了2007年“市民公共行为文明指数”及市民公共场所文明行为观测数据。调查显示,北京市民公共文明素质整体水平在2006年明显提升的基础上,2007年又有进一步提升。这标志着北京市群众性“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和人文奥运行动计划取得扎实的效果。“市民公共行为文明指数”显示,2007年北京市民公共行为文明指数为73.3,比2006年的69.06提高4.32个分值,比2005年的65.21提高8.17个分值。

这项调查运用市民公共文明素质指标体系,已连续三年对10 000多名市民、1 000多名在京居住两年以上外籍人士进行抽样调查,同时对全市320个公共场所、约30多万人、20万辆机动车进行了累计3 000个小时的现场观测,先后获取了600多万个基本数据,根据综合分析结果,最终得出北京市民公共行为文明指数。这次发布的公共行为文明指数包括公共卫生、公共秩序、公共交往、公共观赏、公共参与等五个方面,这些方面互相联系、各有特点,构成一个完整的公共文明行为规范体系。其中,市民在公共卫生、公共秩序方面的文明行为进步幅度较大,在公共交往、公共观赏和公共秩序方面的文明行为在原有较好基础上有明显提升。据课题组专家介绍,公共行为文明指数是包括来京务工人员在内的市民公共文明素质综合水平的体现,指数结果表明,北京市民公共文明素质整体水平呈持续上升趋势,同时也反映出在公共生活领域还有一些不文明现象需要改进。

北京奥运,重建了一个古老的礼仪之邦的富有文化素养的文明国民的形象,体现了一个发展中大国国民既开放、进取、坚定、自信,又豁达、开朗、谦恭、敦厚的文明风范。英国记者说:“在北京,有一种真诚的热情,每个人都会被一种世界上最伟大的礼仪所感染。”七、北京行动:绿色奥运与天人合一“环境保护”是现代奥运会的重大主题。在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峰会上,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首次提出了自己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主张。从那时起,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把保护环境作为奥林匹克运动的支柱之一,“环境保护”已经成为现代奥林匹克精神的重要内涵。

北京奥运会是奥运史上一届无与伦比的绿色奥运会。作为一个快速发展中的特大城市,北京一直把保护环境摆在突出位置,强调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北京、新奥运”和“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战略构想。绿色奥运作为北京奥运三大理念之一,不仅是响应国际奥委会的号召,也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可持续发展理念是人类反思自身文明发展的积极成果,是人类文明史上的重大的进步。在笔者看来,绿色环保是当代文明的核心内涵之一。人与自然相处的关系所达到的程度,标志着人类文明所达到的程度。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给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注入了新鲜的成分,而北京绿色奥运的理念和实践,推动了北京乃至全国生态文明的新发展,见证了首都七年来走过的艰难而又辉煌的历程。

北京提出的绿色奥运的理念具有中国文化深厚的底蕴。它是以天人合一的和合哲学为文化背景的中国理念。在当代世界,人类共同面临着人与自然的严峻冲突,环境污染、生态危机、自然灾害等时刻威胁着我们,如何在人与自然之间寻找冲突中的平衡,达到天人合一的和谐状态就成为人文奥运的探索目标。中国人历来热爱自然。这是一个崇尚天人合一的民族,他们视万物为同类,视自然为亲眷和朋友。他们以人的自然之身来适应、契合于天地自然。中华传统文化所包含的这种天人合一、以天合天的和谐自然观是中国传统哲学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与总结,在今天仍然有着可资借鉴的现代意义。

从北京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开始,一直到开幕式前几天,国外部分媒体始终集中火力针对北京奥运会期间的空气质量问题,展现了前所未有的“质疑”、“批评”乃至无端的攻击。然而,奥运会期间,随着蓝天白云、宜人温度在北京频频出现,无须数据佐证,所有的“批评”和“质疑”,都随着“雾霾”的消失而烟消云散。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实现了自己“绿色奥运”的全部承诺。作为“绿色奥运”的重要内容,北京已超额完成了2001年申办奥运会承诺的全部七项绿化指标。这七项绿化指标分别是:全市林木覆盖率接近50%,山区林木覆盖率达到70%,“五河十路”两侧形成2.3万公顷的绿化带,市区建成1.2万公顷的绿化隔离带,三道绿色生态屏障基本形成,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全市自然保护区面积不低于全市国土面积的8%。

从8月8日奥运会开幕至24日闭幕的17天中,北京的空气质量不仅天天达标,而且10天一级,全面兑现了奥运会空气质量承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浓度达到世界发达城市水平,可吸入颗粒物低于世界卫生组织空气质量指导值第三阶段目标值。截至8月31日,北京空气质量达标天数累计达179天,占73.4%,比去年同期多18天。超过北京10年来单月一级天9天的最高纪录,更是远超夏季单月5天的最高纪录,全月大气环境中各主要污染物浓度平均下降45%,奥运会期间下降50%,为10年来历史最高水平,完美兑现了空气质量绿色奥运的承诺。

体育本质上是一种无公害的、无污染的人类活动,体育与环保二者之间有着天然的契合。通过奥运会来向人类传达环保的理念,这是奥林匹克运动能够带给人类的文化“附加值”。北京奥运会不仅实现了“天”的变化,更重要的是通过“绿色奥运”的实践,使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的理念深入人心,在人类的文明史上写下了具有飞跃意义的崭新的篇章。它唤起了北京市民乃至全国人民的环保意识,提高了城市管理者的生态意识,推动了人们对“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的关注,这是北京奥运会留给我们的珍贵精神遗产。

人文奥运:奥林匹克精神的当代解读

李树旺

人文奥运是借助奥林匹克的文化平台,追求东方的创造性和想象力的再发现,实现中国古老的人文价值的现代性转化。“人文奥运”理念是在现代奥林匹克精神受到冲击的境况下,世人对当代奥林匹克运动的精神解读,其内含的“和谐”元素是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奥林匹克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交融的接点。一、友谊与和平:古代奥林匹克精神的灵魂

古代奥林匹克精神的源头是古希腊文明。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包含强烈的精神追求,可以归纳为和平、竞争、公正、平等几方面。古代奥林匹克精神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神圣休战条约》。条约规定在举行奥林匹克运动会期间,凡是携带武器进入奥林匹亚的人,就被认为是背叛了神的人,应当受到惩罚;条约还规定希腊各城邦不管何时进行战争,都不允许侵入到奥林匹亚圣区。即使是战争发生在奥运会举行期间,交战双方都必须宣布停战,直到比赛结束。停战期间凡是参加比赛的人,都将受到神的保护。《神圣休战条约》在当时起到了熄灭战火的作用,奠定了把奥运会作为和平、友谊象征的基础,这对维护、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友谊起到了积极作用,也推动了古希腊文化的发展。

公正、平等是古代奥运会的精神诉求。法制、平等是希腊城邦制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