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实用百科(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7 16:33:36

点击下载

作者:严锴

出版社:华龄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礼仪实用百科

礼仪实用百科试读:

礼仪风俗概论

礼仪的起源

礼仪作为人类交际的表现形式之一,同其他诸如文字、绘画等文明表现形式一样,是人类不断摆脱愚昧、野蛮,逐渐走向文明、开化的标志和见证。

那么,礼仪的含义何在?今日丰富多彩的礼仪,其最初的根源又是什么?礼仪的含义

在中文里,最早的“礼”和“仪”是分开使用的。在古代典籍中,“礼”主要有三层意思:一是政治制度,二是礼貌、礼节,三是礼物。“仪”也有三层意思:一是指容貌和外表,二是指仪式和礼节,三是指准则和法度。而将“礼”和“仪”连用始于《诗经·小雅·楚茨》:“为宾为客,献酬交错,礼仪卒度。”

中国古代的“礼仪”从本质上更偏重于政治体制上的道德教化。

在西方,“礼仪”一词始于法语Etiguette,它的原意是“法庭上的通行证”。古代法国的法庭为保证法庭秩序,把各种规则写在进入法庭的通行证上,让人们去遵守。后来,“礼仪”一词进入英语,演变成“人际交往的通行证”,它同样有三种含义:一是指谦恭有礼的言谈举止,二是指教养和规矩,也就是礼节,三是指仪式、典礼、习俗等。

纵观中外对“礼仪”涵义的理解,我们可以看出它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基本意思:(1)礼仪是一种行为规范或行为模式,见了面不自觉地要伸出手,临走时下意识地要说声“再见”。没有人非逼着你这样做,但你却觉得只有这样才算合适和正确。(2)礼仪是大家共同遵守的,当然,不可能全世界每个人都遵从同一礼节,但相对于偶然性的行为,礼仪却是普遍的。现在,国际上通用见面打招呼说“你好”。(3)礼仪是有它存在的合理性的,如约束人类欲望,保证社会秩序,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当然,这是概念上的认知,和外在表现是有区别的。礼仪的根源

关于礼仪的根源问题,古往今来一直是人们颇感兴趣的,但至今并无定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乐山乐水,主要有以下几种比较流行的观点:(1)祭祖说即认为礼仪源于祭祖,它是原始人祭祀祖先的一种仪式规则,后来才逐渐发展为调整相互关系的风俗习惯。(2)风俗说即认为礼是由原始社会的风俗习惯演变而来的,进入文明社会后,由所谓的“圣人”加以改造,变成系统的礼。(3)父权制说即认为是为了划分尊卑贵贱的需要,类似于家长制的说法。(4)需求说即认为礼仪是人类交往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是源于人际交往的需要。

我们认为,不能以某种行为或需要作为礼仪的最初起源,若从时间上分析,它肯定源于原始社会;若从缘由上分析,它是人性的要求。

关于握手的起源,就有很多有意思的观点。

有人认为,在远古时代,人类以打猎为生,不同部落的陌生人在路上相遇,为了证明自己没有恶意,便主动丢掉手中所握的石块或利器,并让对方触摸、检查手掌,以表示对对方的信任和友好。这种礼俗沿袭下来,便诞生了见面之时要握手的礼节。

还有一种观点是,在中世纪的欧洲,骑士之间为了超越对手,证明实力,要进行格斗,败者摘下头盔,甘拜下风,乞求胜者宽宏大量,饶其不死。但是,在特殊情况下,如果格斗双方势均力敌,为了避免两败俱伤,使用动作来谈判。他们把平时持剑的右手伸向对方,相互上下摇晃,一直达到满意的协议才分开。这种骑士的规矩后来便传播到广大民众中,而成了当今遍布全球的握手礼节。

据考古学、民俗学等方面的材料证明,我国原始社会生活中已经形成了颇具影响的礼仪规范,宗教礼仪、婚姻礼仪等初具雏形。

礼仪,起源于原始社会的说法,在一些保留着很多原始特征的民族中,可见一斑。

我国东北的鄂伦春族,在解放前仍沿袭着原始社会的一些礼仪规范,如相信万物有灵,他们对熊的崇拜,正像某些汉族人对龙的崇拜一样,十分虔诚。打猎归来,若捕到了熊,大家都伤心地痛哭一场,吃完熊肉后,还要再哭一次,并对熊骨进行天葬。

在国外的某些民族,原始的礼仪形式同样具有很强的约束力,但这种约束是自觉的。某些风俗习惯也很有意思。

在非洲喀麦隆一带的西非庞圭人,往往瞧不起到他们那儿去的白人考察人员,认为他们“缺乏教养”,原因很简单:这些人连“我要去拾点柴”或“我去看看捕兽陷阱”或是“暗示大小便”的话都不懂。

这就是庞圭人的原始礼仪,忌讳直言粪便、尿液的排放。颇有礼貌的庞圭人来到其他村寨,首先便是婉言询问“村长的住处”,或者问:“如果有人追捕我,我能到什么地方去躲避呢?”上述说法概出自“讲礼仪”的人之口,他们总是用其他词句表达“上厕所”这一意思。

在西方,礼仪的演变与中国有相似之处,但又有很大的特殊性,这不仅表现在礼仪的具体形式上,还在于关于礼仪的哲学论述上。换句话说,孔孟与苏格拉底、柏拉图不一样。

爱琴海地区和希腊是亚欧大陆西方古典文明的发源地。约自公元前6000年起,爱琴海诸岛居民开始从事农业生产。此后,相继产生了克里特文化和迈锡尼文化。公元前11世纪,古希腊进入因《荷马史诗》而得名的“荷马时代”。《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这部著名的叙事诗主要描写特洛伊战役和希腊英雄奥德赛的故事,其中也有关于礼仪的论述。如讲礼貌、守信用的人才受人尊重。

古希腊哲学家对礼仪有许多精彩的论述。例如毕达哥拉斯(公元前580~前500年)率先提出了“美德即是一种和谐与秩序”的观点;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年~前399年)认为,哲学的任务不在于谈天说地,而在于认识人的内心世界,培植人的道德观念。他不仅教导人们要待人以礼,而且在生活中身体力行,为人师表;柏拉图(公元前427年~前347年)强调教育的重要性,指出理想的四大道德目标:智慧、勇敢、节制、公正;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前322年)指出,德行就是公正。他说:“人类由于志趣善良而有所成就,成为最优良的动物,如果不讲礼法,违背正义,他就去堕落为最恶劣的动物。”

公元1世纪末至公元5世纪,是罗马帝国统治西欧时期。此间,教育理论家昆体良撰写了《雄辩术原理》一书。书中论及罗马帝国的教育情况,认为一个人的道德、礼仪教育应从幼儿期开始。而诗人奥维德通过诗作《爱的艺术》,告诫青年朋友不要贪杯,用餐不可狼吞虎咽,但追求情侣的男子,却可以用手指蘸酒写情书。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欧洲开始封建化过程,12~17世纪,是欧洲封建社会鼎盛时期。中世纪欧洲形成的封建等级制,以土地关系为纽带,将封建主与附庸联系在一起。此间制订了严格而繁琐的贵族礼仪、宫廷礼仪等。例如于12世纪写成的冰岛诗集《伊达》,就详尽地叙述了当时用餐的规矩,嘉宾贵客居上座,举杯祝酒有讲究……

14~16世纪,欧洲进入文艺复兴时代。该时期出版的涉及礼仪的名著有:意大利作家加斯梯良编著的《朝臣》,《朝臣》论述了从政的成功之道和礼仪规范及其重要性;尼德兰人文主义者伊拉斯谟(1466~1536年)撰写的《礼貌》,《礼貌》着重论述了个人礼仪和进餐礼仪等,提醒人们讲究道德、清洁卫生和外表美。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年)指出:“一个人若有好的仪容,那对他的名声大有裨益,并且,正如女王伊莎伯拉所说,那就‘好像一封永久的推荐书一样。’”

17、18世纪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浪潮兴起的时代,尼德兰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相继爆发。随着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的确立和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礼仪逐渐取代封建社会的礼仪。资本主义社会奉行“一切人生而自由、平等”的原则,但由于社会各阶层经济上、政治上、法律上的平等,因此未能做到真正的自由、平等。不过,资本主义时代也编撰了大量礼仪著作。英国资产阶级教育思想家约翰·洛克于1693年写作了《教育漫话》。《教育漫话》系统地、深入地论述了礼仪的地位、作用以及礼仪教育的意义和方法。英国政治家切斯特菲尔德勋爵(1694~1773年)在其名著《教子书》中指出:“世界最低微、最贫穷的人都期待从一个绅士身上看到良好的教养,他们有此权利,因为他们在本性上是和你相等的,并不因为教育和财富的缘故而比你低劣。同他们说话时,要非常谦逊、温和,否则,他们会以为你骄傲,而憎恨你。”

西方现代学者编纂、出版了不少礼仪书籍,其中比较著名的如美国教育家卡耐基编撰的《成功之路丛书》等。

总之,礼仪的历史演变到今天,各个国家和民族都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礼仪文化和礼仪规范。英国人的绅士风度、法国人的浪漫情调、美国人的洒脱自由、日本人的男女有别等等,已为世界所共知。但另一方面,当今世界也形成了一些被普遍认可和接受的礼仪惯例。个性与共性并存,特色与惯例同在,共同构成了当今世界礼仪的亮丽风景。

礼仪的特点

礼仪的本质特点是它的文化性,隶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由经济基础制约并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一般而言,礼仪具有五性:时代性、地域性、具体性、操作性、理智性。时代性

西藏在和平解放前,基本上是农奴制社会。那时,农奴主外出,农奴既要备马,还要跪伏在马的一侧,供主人当“阶梯”。对当时的所有人而言,这就是天经地义的礼节。

农奴主根本不会对农奴的尊严、人格有丝毫的牵挂,从农奴的背上上马,耀武扬威,非常合乎礼节。而农奴制一旦被推翻,日月换新天,就不可能再有这样的礼仪,若再有,在法律上违法,在礼仪上将被视为“无礼”。

这就是时代变迁的结果,“世移事异,变‘礼’宜矣”。

20世纪初,在欧美如果有一位少妇外出遛狗,将被视为极大地丧失风度,有辱礼节。即使那只哈巴狗很有“教养”,同样证明少妇是没教养的,周围的异样眼光将使她陷入尴尬境地。

但是20年之后,欧美遇狗成风,成为最有风度的少妇最有风度的行为。在人们羡慕的眼光里,这不但符合礼节,而且是一种上层生活的表现。

由上可见,礼仪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必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随着历史的进步而进步,不可能一成不变,所以后人对前人的礼仪规范也没必要墨守成规,要正视礼仪的变异性、现实性,正如黑格尔所说:“传统并不是一个管家婆,只是把它所接受过来的东西忠实地保存着,然后毫不改变地保持着传给后代。它也不像自然过程那样,在它的形态和形式的无限变化和活动里,永远保持其原始的规律,没有进步。”

历史的长河奔流不息,“逝者如斯夫”,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有与之相适应的礼仪。我们有充足的理由相信,未来更高阶段的礼仪,必然适应更高度的义明,从而更能为所有的人自觉遵守。地域性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同的国家、民族,同一国家的不同地方,也都有着不同的礼仪,甚至截然相反。

中西礼仪的差距是共知的,它基于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差别,呈现了各有的地域特色。

中国人崇拜龙,就是从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开始的,进入君主时代,龙又成了“真龙天子”的象征。到今天,龙又成了吉祥喜庆的代名词。然而,在英国以至整个西方世界,龙是凶残阴险的标志,人人惧怕,人人厌恶,而且很多关于龙(蛇)的故事中,它总是落个被宰杀的下场。所以,圣诞节给中国人送龙的贺卡(当然,送“龙卡”的还不多),则很适合中国人的欣赏口味,若对英国人也如此,则是大大的失礼了。

关于“老”的理解,中西也是毁誉不一。

在我国,虽然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感叹,但是人们依然尊敬地称呼上了岁数的工人为“老师傅”,称德高望重的老师为“吴老”、“钱老”,称年事已高的先生为“老伯”或“老大爷”等。“老”象征着经验丰富,“姜还是老的辣”。而老当益壮者更是令人钦佩。不过,假如我们满怀敬意用“老”字称呼一些西方人,效果可能会适得其反。在美国,就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美国一所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在欢迎校长的母亲光临时,尊称她为“老夫人”,结果“老夫人”竟拂袖而去。对她来说,“老”意味着“魅力丧失”,“风韵不存”。无独有偶,一群欧洲游客在北京附近登长城时,热情的导游想搀扶一位外国老人,却遭到老人的“白眼”。“我不是‘老先生’,我自己能行”。在西方,“老”意味着“精力不济,走下坡路”,“老”有时就是“不中用”的代名词。谁愿意被人瞧不起呢?而独立意识强、不愿麻烦别人、不想拖累子女的西方老人,更是不言老,不服老,自然也不乐意被别人尊称为“老人”。故此,当我们与西方老人打交道时,要充分理解和尊重他们的意愿。

在宴请语言方面,更是有趣。

宴请是一种联络感情、增进友谊的方式,东西方人士都乐于此道。但是,同样是请客,中国主人和西方东道主致辞的风格却截然不同。

中国人请客,主人动筷子时,往往客气地说:“没什么菜,请随便用。”一些西方客人听了此话好生奇怪,明明是满满一桌子菜,主人怎么说没什么菜呢?西方客人之所以疑惑不解,皆因不熟悉中国人的生活习性。中国人一向认为,“满招损,谦受益”,因此,视谦虚为美德的中国人说话时十分谨慎,甚至过分谦虚。相比之下,西方人请客时很少上许多菜,但却振振有词:“这是我的拿手好菜。”或者热情洋溢地说:“这道菜,是我夫人特地精心为你做的。”在中国人看来,这些西方人似乎有点狂妄,真不知天高地厚。但这则恰恰表现出西方人的热情与直爽。这里顺便指出,中国人请客时,桌子上的食物若被客人一扫而光,主人的面子会很不好过。因为,这表明饭菜不够丰盛;而西方女主人见此情景,定会感到欢欣鼓舞。她若瞧见盘子里还剩下不少菜,反而会垂头丧气,因为剩菜说明其烹调水平有待提高。

礼仪的这一特点,要求在社交和礼仪活动中,我们既要注意各民族、国家、区域文化的共同共通之处,又应十分注意谨慎地处理相互间的文化差异。既要保持自尊,又要尊人,科学恰当地处理礼仪活动中不同文化的碰撞问题,把地域差别作为交流、互补的条件。具体性

这也可称为礼仪的阶级性,即礼仪并非都是符合人们所设定的美好理想,人类所追求的东西并非都能在礼仪中反映出来。

特权社会必然以掌握稀缺资源的阶级为核心,礼仪很大程度上包含着他们的利益和需求。《礼记·曲礼上》有一句名言:“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意即“礼”所赋予的各种待遇、权利是奴隶们根本不能享受的,而“刑”所规定的各种罚则,与君王、王族、达官、贵人是无缘的。礼、刑与阶级地位如此紧密地连在一起,其阶级性何其鲜明。

但是,我们不能由此而断言“礼仪都具有阶级性”。试想,原始社会还没产生阶级,但有礼仪,那么礼仪的阶级性从何而来?《礼记·曲礼上》中有两个例子:“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其他如西餐具的摆法、用法;给老人让座;别人帮助了自己说一声“谢谢”等,给这些日常礼仪形式带上阶级性的帽子,恐怕就荒唐可笑了。其实许多礼仪都是不带任何阶级色彩的。

那么,是不是就可以说礼仪是超阶级的呢?当然,也是不准确的。

礼仪既有阶级性,又没有阶级性,这种两重性是由于它的形成和发展的两个驱动力不同而产生的。一是全地区、全民族指导、协调人际关系的需要。这种驱动力是约定俗成的、自发的。另一个驱动力是统治阶级利用礼仪、改造礼仪,把礼仪纳入本阶级的思想观念之中,用以维护本阶级的统治。这个驱动力是有意识的、自觉的。

对礼仪的阶级属性问题应当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由于礼仪的双重性,对于某个礼仪的属性问题,更应慎重对待,准确把握,绝不能把一切事物都打上阶级烙印。

毕竟,礼仪的表现形式受时空的限制,它不可能超越现实为未来人服务。礼仪的阶级性意味着在礼仪行为的处理上,要真切地把握礼仪的具体性:背景环境、类型规范、目的内容等等。

只有处理好具体性,才能在行为上获得最佳效应。孔子先生就是一个榜样型人物,他在本乡本土上十分恭顺,好像不能说话的样子;他在宗庙、朝廷上,有意见便明白而流畅地说出来。上朝之前,若君主没来,他同下大夫讲话,温和而快乐;他同上大夫讲话,正直而恭敬,君主已经来了,恭敬又不安,表现出行步安详的礼节。操作性

切实有效,实用可行,规则简明,易学易会,便于操作,是礼仪的一大特征。但并非所有的礼仪都是如此,宫廷、官衙中的某些礼节十分烦琐,所以很难推广,是特权意识的表现。

礼仪不该是纸上谈兵、空洞无物、不着边际、故弄玄虚、生编硬造。“礼者,敬人也”,这是礼仪的精义。该怎么样,不该怎么样,就看能不能敬人、敬大多数人,而不能为虚伪而礼仪,为造作而礼仪,为礼仪而礼仪。

所以,要对礼仪的实质作具体化的规范,但绝不能无中生有,毕竟,现代人的时间非常珍贵,“效率就是生命”,“扼杀对方的生命”总是不好的,于己也不方便。

总之,要促使礼仪简便易行、容易操作,“言之有物”、“行之有礼”是最佳的选择。理智性

礼仪,实际上是以对美、善、真的人性追求为基础,它将处理人际关系的经验加以概括提炼,然后规范化而成为行为活动的模式。它体现着对人性的关怀,它满足人性的饥渴,是做人做事的自觉和理智。

因为它并不能遗传,所以必须通过后天理智地学习才能获得,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日趋合理。

若不懂装懂,就可能闹出笑话,如:

李鸿章第一次请几位法国客人吃中国餐。那几位法国客人从来没有吃过中国餐,于是他们就想,李鸿章怎么吃,他们就怎么学。李鸿章先用筷子夹了一个饺子,一不小心,饺子掉到酒杯里,李鸿章夹起来放进嘴里。

法国客人看了,都学着李鸿章的样子,用筷子把饺子夹起来,然后掉到酒杯里,再夹起来吃。李鸿章接着吃面条,他想到刚才法国客人学他吃饺子的样子,心里觉得好笑,忍不住笑,半根面条从鼻孔里喷出来,法国客人看了,连声赞叹道,中国餐的吃法太奇妙了,这一着他们学不来。

假如这些法国客人懂得吃中国餐的礼节的话,大概就不会有这个笑话了。

可见礼仪是在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个人知道怎么做是有礼的、规范的,什么是不该做的,从而才能在实践活动中更自觉、更好地约束自己的行为,使之很好地符合礼仪。“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每个人的礼仪素质的提高绝非一朝一夕所能奏效,这是个长期的系统过程,需要掌握礼仪知识,在实践中去琢磨,去推敲,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持之以恒,才能养成习惯,使你一言一行、一举手一抬足都彬彬有礼,以实际行动推动社交规范化,为社会环境的更加文明尽一己之力。

礼仪的原则

礼仪的原则,是指行礼致仪时应遵循的一些基本要求。具体的礼仪规范内容庞杂,又因民族、地域的不同而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无论何人、何时、何地,在行礼致仪时都有些需要共同遵循的基本原则。现实生活中,不合乎某地域、某民族风俗习惯的礼仪规范常能为人们所谅解,但如果违反了礼仪的基本原则,则可能会引起对方的不满甚至抗议,导致关系的恶化。因此,礼仪的原则是礼仪研究中的一项重要课题。平等原则

现代礼仪的平等原则,是指以礼待人,有来有往,既不能盛气凌人,也不能卑躬屈膝。平等原则是现代礼仪的基础,是现代礼仪有别于以往礼仪的最主要原则。

传统社会是等级森严的社会,有形或无形的等级制度将人们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古代印度把人分成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个等级,中国周代将人分成天子、卿、大夫、士、庶人五个等级。礼仪成了维护等级秩序的有力武器。

近代资本主义的兴起,瓦解了旧的等级社会存在的基础,平等成了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洞察了历史的需要,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主张人生来平等,这就为现代礼仪的产生打下了思想基础。

心理学家证明:人都有友爱和受人尊敬的心理要求。人们渴望自立,成为家庭和社会中真正的一员,平等地同他人沟通。与人交往,只有既不盛气凌人、高人一等,又不卑躬屈膝、低人一头,才能愉悦地沟通,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

英国著名戏剧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萧伯纳有一次访问苏联,在莫斯科街头散步时,遇到了一位聪明伶俐的苏联小女孩,便与她玩了很长一段时间。分手时,萧伯纳对小姑娘说:“回去告诉你妈妈,今天同你一起玩的是世界有名的萧伯纳。”小姑娘望了望萧伯纳,学着大人的口气说:“回去告诉你妈妈,今天同你一起玩的是苏联小姑娘安妮娜。”这使萧伯纳大吃一惊,立刻意识到自己太傲慢了。后来,他常回忆起这件事,并感慨万分地说:“一个人不论有多大的成就,对任何人都应该平等相待,要永远谦虚。这就是苏联小姑娘给我的教训,我一辈子也忘不了她!”

平等原则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从家庭到组织,从亲朋到公众,从国内到国际,都存在着平等问题。夫妻平等、长幼平等,同事之间、领导和群众之间、上下级之间,都应当平等相待,既要反对上级对下级的颐指气使,也要反对下级对上级的阿谀逢迎,低三下四;在亲朋中,应以礼待人,礼尚往来,反对排定座位,论等分级;在公众形象中,应自尊而不自傲,自信而不强奸民意;在国内事务中,坚持平等的人际关系;在对外交往中,坚持平等互利原则,国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对待。

在实践中贯彻平等原则,不仅需要具有平等观念,而且还要讲究艺术。

一位教授回忆在延安见毛泽东时的情景说:“我去见主席,主席拿出纸烟来招待我,可是不巧纸烟只剩下一支了。我想,主席怎么办?他自己吸不请客人吸,当然不好;请客人吸自己不吸,客人肯定不同意。而主席将这支烟分成两半,给我半支,他自己半支。从这件事可以看出主席的随和、诚恳、平等和亲切,这使我很感动,终生难忘。”毛泽东就是这样把别人看似非常尴尬的事情,艺术地处理好,既礼貌,不摆架子,又给人以亲切、诚恳的感觉。

比如,按照中国人的习惯,长者对年幼者可以直呼其名,而年幼者对长者也直呼其名则被视为无礼;介绍客人要同时介绍几位客人,介绍者应先将社会地位高、年龄较大、女士介绍给相对应的人;拍照合影,如果是家族成员合影,辈分高或年龄大者应安排在中间。改革开放后,中国又接受了西方国家盛行的女士优先的礼仪,发表演说,称谓上应先女士,后先生;男士应主动邀请女士跳舞;待客时,主人应首先征询客人的意见。这些礼仪形式的差异以及礼宾过程中的先后顺序,并非“看人下菜碟”,而是平等原则的必要补充。

此外,礼仪中的优先,与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有很大关系。以“女士优先”原则为例,在一些国家如巴基斯坦,讲究男女授受不亲,在公共场合,如果男女出双入对,卿卿我我,则被认为是不合礼仪。但是,在这个国家里,男士非常尊重妇女,对待女士谦逊有礼,见了女性,一般不得主动握手,除非女士先伸手。尽管公共汽车非常拥挤,男士也会让女士们先上车,车上的座位分得很清楚,女性坐前面,男性坐后面。餐厅的情形也一样,男女桌位分开,一般的餐厅里都设有“女人吧”或“家庭吧”,陌生的男士们是决不可以随意过界或上前搭讪的。在任何时候排长龙,女性都可直接走到队伍的前端去。在中国古代,则是男士优先的传统,这反映了当时男尊女卑的社会现实。在现代,应当提倡尊重妇女,因为妇女从整体上讲,仍然处于社会生活的弱者地位。在目前,没有女士优先,就不会有男女平等。所以,女士优先是实现男女平等的一种有效途径。互尊原则

古人云:“敬人者,人恒敬之。”只有相互尊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会融洽和谐。

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们对尊重的需要分两类,即自尊和来自他人的尊重。自尊包括对获得信心、能力、本领、成就、独立和自由等的愿望;来自他人的尊重包括威望、承认、接受、关心、地位、名誉和赏识。一个具有足够自尊的人总是更有信心,更有能力,也更有效率。然而,当缺乏自尊时,就会感到自卑、无望,甚至可能导致绝望和精神失常的行为。而最稳定的,因而也是最健康的自尊是以别人给他应得的尊敬为基础的,而不是来自外部的名声、荣誉和献谄。

上海国泰电影院曾发生这样一件事:年末,电影院经理把员工包括离退休人员及其家属都请到电影院来参加一个茶话会。会前,专门制作了这些离退休人员和在职职工的生活录像片,会上放给大家看。每个人,尤其是离退休职工非常感动。原因很简单,这些人一辈子干的工作就是给别人放电影,从来未感受到自己上银幕是什么滋味。今天他们有机会在给人们放了一辈子电影的电影院里,看自己走上了银幕,感到国泰影院领导没有忘记自己一辈子的辛苦,他们能不感动吗?因而很自然地加深了对自己单位的感情,同时也使在职职工感到振奋,团体的凝聚力大增。

互尊是礼仪的重要原则。与人交往,不论对方职务高低,身份如何,相貌怎样,才能大小,只要与之打交道,首先就应尊重他人的人格,做到礼遇适当,寒暄热烈,赞美得体,话题投机,让人感到他在你心目中是受欢迎的和有地位的,从而得到一种心理上的满足,感到与你交往的心情很愉快,这样才可能深入沟通,建立感情,达到目的。

要想在与人交往中通过礼仪的形式体现出对对方的尊重,就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1)与人交往,要热情而真诚。热情的态度,意味着对别人的隆重接纳,会给人留下受欢迎、受重视、受尊重的感觉,而这本来就是礼仪的初衷和要旨。当然,热情不能过火,过分的热情会使人感到虚伪和缺乏诚意。所以,待人热情一定要出自真诚,是尊重他人的真挚情感的自然流露。如果心存不敬,却又要故意表现出热情,只会让人感到做作,引起反感。(2)要给他人留有面子。所谓面子,即自尊心。即便是一个毫无廉耻之心的人,也存在着一定的自尊心。失去自尊,对一个人来说,是一件非常痛苦、难以容忍的事情。所以,伤害别人的自尊是严重失礼的行为。如果是故意而为,那就更不道德了。我们中国人爱面子,讲面子,古人有“宁折勿弯”的训诫,说到底都是自尊心的问题。维护自尊,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所以,与人交往,一定要避免有可能伤害他人自尊心的言行。比如,谈话中不要涉及他人的隐私;不要提到对方的生理缺陷,更不能拿别人的生理缺陷开玩笑;对他人做错的事,要善意地委婉指出。(3)允许他人表达思想,表现自己。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思想、表现自身的愿望。社会的发展,为人们弘扬个性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丰富的个性色彩和多元思想的共存,是现代社会区别于传统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因此,现代礼仪中的互尊原则,要求人们必须学会彼此宽容,尊重他人的思想观点和个性。与人交往,就应给人表达自己思想、表现自己个性的机会,应尊重他人的这种权利。当他人与自己的意见相左时,不应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别人。与个性特征和自己截然不同的人交往,应尊重对方的人格和自由。诚信原则

诚信原则是指遵时守信,“言必信,行必果”。取信于人在人际交往中是非常重要的。《韩非子》中记载着这么一则寓言:有一户有钱人家的围墙被大雨冲塌了,隔壁的邻居提醒他:“要及早修复,免得盗贼侵入。”有钱人家的儿子也同样说道:“爸爸,及早修理吧,不然小偷会来的。”结果当天晚上小偷果然来了,偷走了不少东西。有钱人家的反应是:儿子预先说在前,意见很对,有先见之明,心里却对邻居起了疑心,怀疑邻居就是小偷。

原因很简单,一方面,中国人自古以来是家天下,血缘关系是亲不可分的纽带,影响了人们对客观事物公正的判断;另一方面,就是人的心理反应,产生“自己人效应”,更易于相互吸引。当你信任一个人的时候,就会想:既然是这个人说的,大概不会错的;你不信任一个人的时候,就会想:既然是这个人说的,靠不住。所以,常常是别人信任你,才认为你是对的。因此,在人际交往中,你必须博得人们的信赖,才更有利于你的成功。

要想取信于人,应做到言行一致、遵守时间、一诺千金、诚实、自信以及“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自信也是获取信任、取信于人的方法。一个人要对自己有信心,不要因为曾经有过这样那样的失败或小挫折就以为自己不讨人喜欢了,从而失去自信,放弃了自己。其实,一个人有失败并不奇怪,世界上没有常胜将军,关键是要有勇气,跌倒后还能爬起来,还能保持自信,自信自己能努力做到最好。西方有句谚语:“上帝只帮助自助的人。”人必先自助而后人助之。孟子也曾说:“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有人说过,一个人别人是打不倒的,除非你自己倒下。一位科学家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自信心并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树立自信心,需要平时训练和培养,也需要一定的实力作后盾。这种实力包括文化水平、家庭和本人的地位、财产、智力、能力以及身体状况等。宽容原则

宽容就是心胸宽广。“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能原谅别人过失,也是一种美德,被作为现代人的一种礼仪素养。

法国有句谚语,“了解一切,就会宽容一切”。人性中必定有恶的成分,但人又追求善,领悟了这一点,还有什么不好解释的呢?

宋代宰相吕端也有句名言:“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所以,不能钻牛角尖,只要原则上不出现过错,许多现实中的小过失都可以一笑了之,没必要斤斤计较。“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要看你的修炼了。

芝加哥人茅谈在林肯竞选期间频频发出尖刻的批评,可谓修炼得不到家。而林肯当选总统后,却为茅谈在大饭店举行了一个欢迎会,虽然茅谈大声辱骂过林肯,但林肯仍很有风度地对茅谈说道:“你不该站在那儿,你应该过来和我站在一块。”

当天的欢迎会十分热闹,宽容的林肯给了不够宽容的茅谈极多的荣耀,之后,“茅”便成了“林”的“死党”了,成为好朋友。

那么,如何在礼仪中体现宽容原则呢?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1)要做到“入乡随俗”。如中东一些国家,受宗教信仰的影响,禁止女性向家庭成员以外的男人裸露肌肤,严格讲究男女授受不亲。去这些国家访问做客,就应尊重他们的礼仪规范。事实上也是如此,一些国家的有关部门在外国记者、使者入境时甚至直接告知她们“穿好衣服”。(2)理解他人,体谅他人,对他人不求全责备。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现实生活中的人,没有十全十美的。表现在礼仪方面,有些人擅长于礼仪交际,说话办事滴水不漏;有些人则不熟悉礼仪知识,形似粗俗。

有一个小品节目,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农民到城里来看望一名因病住院的退休局长。这位农民一身乡下人的装束,穿着带有泥土的鞋,衣帽上布满尘土,进门后非常实在,将帽子摘下用手拍打起帽上的尘土,女主人拿来拖鞋让他换一下鞋又遭拒绝,弄得女主人哭笑不得,欲赶不能,欲留不成。但当女主人得知,这位农民是那位退休局长当年下乡时的老房东,而局长在位时,这位农民从未来打搅过。现在听说局长退休后病倒住院,特意带着礼物前来看望。女主人不禁深为感动,对这位老农民肃然起敬,刚才的气恼烟消云散,并为自己的失礼表示歉意。(3)虚心接受他人对自己的批评意见,即使批评错了,也要认真倾听。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了过错后允许他人批评指正,才能得到大家的理解和尊重。有时,批评者的意见是错误的,但只要不是出于恶意,就应以宽容大度的姿态对待,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特别是在工作中,更应注意这个问题。

例如,某消费者从某公司买了一辆摩托车,由于行驶中操作不当,在公路上翻倒。这位消费者怨气冲天地来到公司,说摩托车的刹车有问题,公司不负责任,置消费者的生命安全于不顾。负责接待的公司公关小姐听完消费者的指责后,并没有发怒或还以颜色,而是连忙关切地问:“人摔伤了没有?摔着了要到医院检查一下。”小姐的一席话,马上缓和了气氛。接着,两人就摩托车的操作问题平心静气地进行了交谈,越谈越融洽。最后,这位消费者对自己的言行深感惭愧,并对小姐的态度表达了敬意。自律原则

礼仪宛如一面镜子。对照着它,你可以发现自己的品质是真诚、高尚还是丑陋、粗俗。《礼记·典礼》开宗明义第一句就是“毋不敬”,但这又是造作不来的。真正领悟礼仪、运用礼仪,关键还要看你的自律能力。

日本是个经济大国,也是个高度注重文明的国度。当1997年亚运会在日本广岛结束的时候,6万人的会场上竟没有一张废纸。全世界的报纸都登文惊叹:“可敬可怕的日本民族!”就因为没有一张废纸,令全世界惊讶。

1998年世界杯足球赛在法国举行。据报道,因为赛会方面的球票丑闻,日本数千名交了钱的球迷抵达图鲁兹赛场后却无票进场,但他们不骂不闹,服从东道主安排,在体育馆内通过大屏幕观赛。更令人感动的是,转播结束后,工作人员清理现场时,同样没有发现一点垃圾,所有的弃物都被日本人装进自备的塑料袋带走了。日本队在第二场比赛中以0:1输给克罗地亚队后,在场的日本球迷边流着伤心的眼泪,边向法国工作人员鞠躬致谢,没有一个人泄愤闹事。

另据报道,德国队对南斯拉夫队的比赛期间,一群德国足球流氓聚众闹事,残暴地把一名法国宪兵殴打至重伤,受到国际足联和全世界舆论的谴责。

再看看中国,在国庆节升旗后,人群散去,整个广场是满地的废纸,被风刮起,四处乱飞。就这一个现象,就说明人们没注重自己的礼节,这样的人不配在国庆节看升旗。

有些事,我们总觉得应该做,总觉得那样做才是正确的,但我们往往做不到,为什么?内心修养和素质不够!

通过礼仪的教育和训练逐渐使人们树立起一种内心的道德信念和礼貌修养准则,这样就会获得一种内在的力量。在这种力量下,人们不断提高自我约束、自我克制的能力,在与他人交往时,就会自觉按礼仪规范去做,而无须别人的提示与监督。如果自觉依据这些规矩来待人处事,就能使大家相处和谐、愉快,反之,就容易使人产生反感冲突。因为,谁都喜欢和一个彬彬有礼的人相处,而不愿意和一个粗鲁无礼的人接近,可谓“礼多人不怪”。

社会生活中的礼仪细节并非人人都能全部学到,但只要我们把礼仪的原则铭记在心间,贯穿于言行,那么,礼仪这种文化现象就能在社会生活中发挥它应有的功能。

礼仪的作用

中国古代的颜元曾就礼仪的价值作过如下描述:“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尚礼则身正,心尚礼则心泰。”礼仪作为一种行为规范或行为模式,在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礼仪使我们的生活更有秩序,使人际关系更为和谐。礼仪不仅是社会生活的要求,也是一个人甚至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体现。尽管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礼仪的内容和形式一直在发生着变化,但它始终是人类社会生活须臾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礼仪与人际交往

礼仪的产生和存在,并没有凭借外力,或者说它主要还是取决于人类的自觉。这恰是因为它的重要作用。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人际交往之初,由于交往的双方相互之间还不是十分了解,因此不可避免地会彼此产生某种戒备心理或距离感。如果交往双方在交往之初都能做到施之以礼、还之以仪,则可以消除当事人之间的心理隔阂,拉近双方的距离。

注重交往礼仪,无疑会增加对方的好感,从而为以后的进一步交往奠定良好的基础。“圮桥进履”的故事便是这方面的一个生动例子。

张良辅佐汉高祖刘邦,能够“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据传是因为得《太公兵法》一书之故。据《史记·留侯世家》记载:张良在博浪沙谋刺秦始皇未成,逃匿到下邳。一天,张良信步在圮水桥上,见一穿着十分寒酸的老人当道,张良出于尊老的想法欣然让路。继则,老人又故意将鞋丢落桥下,并以命令的口气要张良将他的鞋子捡回来。面对如此无理的要求,张良一想他年事已高,尊老忍让为上,便下桥拾鞋,拂去灰尘,跪下给老人穿好。老人有所感动,随即约张良五天后一早原地见面。张良感到事有蹊跷,跪下答应而退。五天后张良大亮时赴约,见老人已先在桥头,老人指责张良:“小人,赴老人之约,为什么迟到?过五天后早点来!”五天后,张良三更鸡鸣便去,无奈又落在老人的后面,老人告诉他,五天后再来。又过了五天,张良不到半夜就赶去,等了一会儿老人才赶到。老人见张良先己而到桥头,显得很高兴,感叹说“孺子可教也”,这才把《太公兵法》交与张良。获此兵书,张良潜心研读,如虎添翼,不仅成了一位大军事家,而且成为一位大智谋家。他担任刘邦的首席谋士,为破秦灭楚,建立强盛的汉王朝立下了奇功。“圮桥进履”带有明显的传奇色彩和演义成分,但其中的道理对今天的人们不无教益。

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之一是人有感情。宽容待人,通情达理,才能化解矛盾,增进友谊。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现代社会里,人际关系日益复杂。由于利益的冲突,人际交往中发生一些矛盾和纷争是不可避免的。出现矛盾纷争以后,首先应当发扬“礼让”的美德。如果个属于原则问题,当事双方应相互谦让以化解矛盾、平息事态。即便是原则性问题,也应以理服人,以礼感人。我国民间向来就有利用节日或喜庆典礼等时机化解矛盾、消除隔阂的习俗。如平素两人有矛盾,互不往来,到春节时,甲到乙家给乙拜年,乙方感激而还礼,双方从此就可能言归于好。人们耳熟能详的“将相和”的典故,便是一个古人讲究礼让、调解矛盾的典型例子。

战国时,赵惠文王因惧怕强敌秦国的入侵,不拘一格,重用了出身卑微但却有雄才伟略的蔺相如。由于蔺相如西入强秦,出色地完成了“完璧归赵”的任务,赵王破格任用蔺相如为上卿,位居老将军廉颇之上。廉颇对此不满,便说:“吾有攻城野战之大功,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吾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此话传到相如耳朵里,他不以为意,相反却顾全大局,每次出门,总是避让廉颇,还时常以生病为由不上朝,以免与廉颇因排位次序而发生冲突。相如谦让有礼、坦荡大度的胸怀与行为,终于感动了自命不凡的廉颇老将,他“负荆请罪”,登门向相如请罪。从此二人结为“刎颈之交”,将相和睦,一心报国,使秦国长期不敢冒犯赵国。礼仪与公众形象

一个人以何种形象呈现给公众,归根到底是由他在公众场合的具体作为决定的。要赢得别人的尊重,自己先要尊重别人。所以,举止得体,以礼待人,才能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赢得公众的好感和尊重。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就是这方面的典范。

1912年3月1日,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在举行盛大的就职典礼以后,他亲自把代表送到大堂阶下。代表们请孙中山留步,他说:“我是国民的公仆,诸位是国民的代表,所以就是主人,我应当送你们到大堂阶下。”

一位年高八旬的盐商肖先生,专程从扬州到南京求见大总统,孙中山立即把肖老先生请到办公室。肖老先生一进门就行三拜九叩礼,孙中山立即把老人搀扶起来,并说:“总统在职一天,就是国民的公仆,是为全体国民服务的。”老先生问:“总统离职后呢?”孙中山答道:“总统离职,就和老百姓一样。”大总统如此平易近人,是老先生始料未及的,他感慨万千地说:“今天我总算见到民主了。”

又有一次,孙中山去国民党党部演讲,门口的卫兵拦住他不许进去,说道:“今天孙大总统来,不许别人进去。”孙中山说:“孙大总统不也是个普通人吗?他不过是百姓的公仆。”然后把名片拿出来,那个卫兵看后,不胜惊慌,但孙中山毫不介意,微笑着走了进去。孙中山的言行举止,体现了一代伟人的风范,树立了良好的公众形象。这种公众形象,与他成为中国革命的先驱,受到举世尊重与爱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除此之外,礼仪还是公共场所文明的标志。

公共场所是社会组织开展各种公共活动的场地,也是人群相对密集的地方。随着社会的发展,公共场所的范围越来越扩大,从而大大拓展了人们的活动空间。由于公共场所中人群比较集中,增大了发生冲突的可能性。这就要求每个社会成员都要加强礼仪修养,在公共场所中尽量做到讲礼重仪,互谅互让,和谐相处。否则,不仅有失体面、伤风败俗,还可能会引发纷争。从这个意义上讲,公共场所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检验地。公共秩序如何,代表和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下面这个真实的故事或许能给大家以某种启迪。

1996年的一天,某地的一家医院在市内一广场举行糖尿病义诊,并免费赠送价值约60元的药品。次日,广场上人山人海,拥挤不堪。许多人不顾起码的礼仪,争相拿药,毫无秩序,摆放的义诊桌椅被挤得歪歪斜斜,参加义诊的医生根本无法开诊。取药处更是拥挤不堪,一名中年妇女被挤倒在地,哭喊着,但无人理睬。最后,举办单位只好草草收兵。面对这样的场景,任何一个稍有礼仪修养的人都不免会产生一种深深的悲哀感,不文明的行为举止,严重地损害了所在城市的形象,使之蒙受了耻辱。礼仪与国际交往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之间的交往增多,所以礼仪也超越了一地、一国的范围,在国际交往中,必须注重更为讲究的礼仪。只要你做到了,就肯定能“有‘礼’走遍天下”。

美国前总统罗纳德·里根连任了两届总统,具有十分丰富的政治经验与管理能力,同时,他那谈笑风生、幽默平易的形象也使美国公众为之倾倒,为他当选及连任总统赢得了选票。

实际上,里根总统的良好形象并非与生俱来。在他竞选总统及任职期间,就有一整套人马在尽职尽责地为他服务,精心设计着他的服装、发型、表情、动作、手势等所有与他的形象有联系的因素。

1984年,里根决定在他第一任总统期满、即将开始竞选连任时访问中国。美中关系是自双方建交以来,历届美国总统都十分注重的问题。里根总统访华能否成功,直接影响着中美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关系着里根本人在美国本土与国际社会上的声誉和形象。

针对中国是一个以平民为主体的东方大国,里根决意要在中国公众面前树立一个“平民总统”的形象。于是,在来华之前,总统的顾问们为他进行了精心的策划与设计,决定访华的内容除了正式的国事活动外,总统还将携夫人在北京街头散步1小时,并以平等的姿态与北京市民随意交谈,以及访问上海时到复旦大学作一次演讲。

北京的活动结束后,里根总统来到了上海复旦大学。演讲前,里根微笑着说道:“我来中国之前,碰到了一位你们复旦大学去美国的留学生,她要我代她向谢希德校长问好。说着,他把身体转向站在旁边的谢希德女士说:“现在这个口信我带到了,请您打个电话告诉那位女同学,她的电话号码是……”这个精彩的开场白赢得了全场百余名师生代表的热烈掌声,也赢得了人们对“平民总统”里根乃至美国政府的好感。

里根很聪明,因为他知道怎样的礼节适合中国人的口味,能够达到国际交往的目标。礼仪与文明水准

这是礼仪在不知不觉中体现的一个作用。

从社会教育的角度来看,社交礼仪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它的学习与培养,促进了人类文化的延续和文明水准的提高。一个具有良好文明素养的民族,必定是一个讲礼仪、懂礼貌的民族。现代社会,无论是政治的竞争、经济的竞争、军事的竞争,还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的素质的竞争。人的文明素养程度与民族的未来发展密切相关。许多外商在国内投资时,不仅重视厂房、资源、设施这些“硬件”环境,而且十分重视企业及其员工科学的管理、诚实的信誉、优良的品格、良好的礼貌风度这些“软件”环境。从某种意义上说,“软件”环境的创造更为不易。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节”,往往是一个人文明修养水平的直观反映。有人因注意小节获得成功,也有人因不拘小节而告失败。尤其是在公关活动中,个体形象代表着组织形象,因而个体形象的成败得失也直接关系到组织利益的成败得失。

国内有一生产医疗设备的厂家,准备和国外客商签约长期合作,在双方的业务洽谈中,厂长通晓生产线行情,考虑问题缜密,给外商以精明能干的良好印象。双方决定第二天正式签约。由于时间尚充裕,厂长请外商到车间参观。车间秩序井然,外商也感到满意。不料,就在这时厂长突然感到喉咙不适,本能地咳了一声,到车间的墙角吐了一口痰,然后连忙用鞋擦去,地上留下一片痰迹。第二天一早,翻译送来了外商写来的一封信,信中写道:“尊敬的厂长先生,我十分佩服您的才智和精明,但是您在车间里吐痰的一幕使我彻夜难眠。恕我直言,一个厂长的卫生习惯可以反映一个工厂的管理素质。况且,我们今后将生产的是用于治病的输液管。贵国的成语说得好:人命关天!请原谅我的不辞而别。否则,上帝会惩罚我的……”

这是一个真实的事例,由此证明一条公关准则:“公关无小事。”组织形象是大事,而良好的组织形象又是由千千万万桩小事、千千万万个员工个体行为体现出来的。在人们社会交往的举手投足之间,是否拥有礼仪,能否讲文明、懂礼貌,已成为衡量人们文明修养水平的尺度。一个组织的文明水准程度是与组织内员工的文明水准程度密切相关的,它依赖于每个员工的学习和修养。组织员工通过公关礼仪的学习,用礼仪观念滋润心灵,用礼仪准则规范言行,可以提高个体的素质水平,进而提高组织整体的文明水准。

礼仪与气质的培养

气质的含义

气质是一个心理学的名词。所谓气质指的是一个人心理活动的动态性特征。气质使每一个人的心理活动都染上一种色彩。它不仅表现在人的情感活动的强弱、快慢、隐现和意志行动的力量、速度上,而且表现在思维的灵活或迟钝上。气质的类型

古往今来,对气质的解释是多种多样的。我国古代有阴阳五行说,古希腊有体液说,现代则有血型说、体型说、激素说、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等等。不同的学说对气质有不同的分类标准,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古希腊著名医生希波克拉斯的分类方法。

希波克拉斯认为人体内有4种液体:血液,黄胆汁,黑胆汁和黏液。他根据4种液体在人体内所占的比例不同,把人的气质分为4类: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和抑郁质,心理学上称之为气质类型,一直沿用至今。

多血质型此种类型的人情绪兴奋性高,外部表现明显,反应迅速而灵活,表现为情感发生迅速,对人对事易发生情绪反应,但情绪不稳定,心境变换较快。不随意反应性强,具有较大的可塑性。

具有这种气质的人,感受性低而耐受性高。他们举止敏捷,姿态活泼,有生动的面部表情。言语表达能力和感染力强,思维敏捷,善于交际,情感外露,但体验不深刻。待人热情亲切,但又显得粗心浮躁。办事多凭兴趣,富于幻想,缺乏忍耐心、毅力,不愿做耐心细致的工作。

胆汁质型此种类型的人情绪兴奋性高,抑制能力差,反应速度快但不灵活,情绪体验强烈而持久。表现为情绪产生迅速,带着爆发式特点。

具有这种气质的人感受性低而耐受性高,外倾明显,日常生活中表现为热情积极,易于激动,情感深刻而稳定,性情直率,精力旺盛,坚韧不拔,持久不渝,言语明确,富于表情,处理问题迅速坚决。但自制力差,情绪急躁,办事粗心,有时刚愎自用,傲慢不恭。

黏液质型此种类型的人情绪兴奋性和不随意反应性都较低,内倾明显,外部表现少,反应速度慢,稳定性强。

具有这种气质的人,情感不易发生和暴露,心平气和,不易激动。但情绪一旦被激起,就变得强烈、稳固而深刻。他们行动稳定迟缓,说话慢且语言不多,遇事谨慎,三思而行。善于克制忍让,生活有规律,不为无关的事分心,埋头苦干,有耐久力。但往往不够灵活,注意力不易转移,容易固执拘谨。

抑郁质型此种类型的人情绪兴奋性低但体验深刻,不随意反应性低,反应速度慢且不灵活,具有刻板性、内倾性。感受性高,耐受性低。

具有这种气质的人多愁善感,情绪体验少而微弱,许多以心静的方式出现。他们沉静含蓄、易相处、人缘好,办事稳妥可靠,但遇事缺乏果断和信心,生话中常有孤独的表现,工作易疲劳,疲劳后也不易恢复。

以上4种类型是基本类型,是从现实表现中抽出来具有典型化的类型。实际上,人的气质往往是多种多样的,纯属某一种气质的某些特征,或者介乎两种类型之间的中间型或混合型。所以,我们观察和测定哪个人的气质时,主要是看他具有哪些气质特征,而不一定机械地划为某种气质类型。

气质没有好坏之分。不能笼统地认为某种气质类型好,某种气质类型不好,因此在人的外在表现中也不起决定作用。它不能决定一个人能力高低,更不能个人品德好坏和成就大小。因为我们在不同生活领域的杰出人士中都可以找出不同气质类型的人。拿俄国几位著名的文学家来说,普希金属于胆汁质类型,赫尔岑属于多血质类型,克雷洛夫属于黏液质类型,而果戈理则属于抑郁质类型。他们虽属于不同气质类型,却都在自己的事业上取得了杰出成就,都为后人所敬仰。

当然,我们说气质在人的外在表现中不起决定作用,并不等于说它对行为表现毫无关系和影响,实际上它对一个人的性格、职业选择、身体健康乃至交友择偶等都有一定的关系和影响。譬如,气质给一个人的性格涂上独特的色彩:勤劳,这个性格特征在一个气各于胆汁质的女孩身上可涂上精力饱满的色彩,而对气质属于抑郁质的女孩则会涂上踏实细心的色彩。从职业选择来说,胆汁质的人由于易于冲动,缺乏自制力,就不适宜从事南非要长期集中注意力的工作,如精密零件加工和当汽车司机。由于他们缺乏自制力。从事前者容易生产废品,从事后者则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对人的身体健康来说,医生们发现,气质特征与某些疾病发病率有密切关系。美国两位医生对同一医学院毕业的学生进行了30年的观察发现,感情暴怒的胆汁质型学生有77.3%的人患了癌症、高血压病、心血管病。而安静的黏液质型和开朗的多血质型学生中患有各种病症的只分别有25%和26.7%。因此,认识自己的气质对自己的生活、工作、健康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关系和影响。

既然如此,我们能否在气质上扬长避短呢?回答应该是肯定的。虽说我们也常听人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但这只是说“难移”,并不是说不能“移”。只要通过气质测验,认识了自己的气质特征或气质类型,就可以经常有意识地控制自己气质的消极方面,发扬它的积极方面,扬长避短做自己气质的主人。气质美的表现(1)气质美表现在丰富的内心世界。理想是内心丰富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理想是人生的动力目标,没有理想的追求,内心空虚贫乏,是谈不上气质美的。

品德是气质美的又一个重要方面,为人诚恳,心地善良是不可缺少的。

文化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家庭生活的气氛和后代的成长,此外还要胸襟广阔。(2)气质美看似无形,实为有形。气质美是有形的,它是通过一个人对待生活的态度、个性特征、言语行为等表现出来的。(3)气质美还表现在举止上。一举手,一投足,走路的步态,待人接物的风度,皆属此列。朋友初交,互相打量,立刻产生好的印象,这个好感除了言谈之外,就是举止的作用了。要热情而不轻浮,大方而不做作。(4)气质美还表现在性格上。这就要注意自己的涵养,要忌怒,忌狂,能忍让,体贴人。

温柔并非沉默,更不是逆来顺受,毫无主见。相反,开朗的性格往往透出天真烂漫的气息,更易表现内心感情,而富有感情的人更能引起别人的共鸣。(5)高雅的兴趣也是气质美的一种表现。爱好文学片有一定表达能力,欣赏音乐且有较好的乐趣,喜欢艺术而有基本的色彩感等等。有许多人并不是大诗人,但在他们身上却洋溢着夺目的气质:聪明、洒脱、敏锐;如工作的认真、执着、精明、干练,这是真正的美,和谐统一的美。气质与性格“气质”是指个人在情绪上反应的特征,对于外在刺激所产生的感受、反应的习惯和强弱程度。一个人的固有心态和情绪表现等,都可称之为“气质”。“性格”与“气质”的关系,有许多争论,但一般学者都相信,“性格”是属于意志方面的特征,而“气质”则属于感情方面的特征,是内心情绪向外流露的表现状况。

心理学上将气质定义为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的灵活性方面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征。人们不禁要问:气质是与生俱来的吗?一个人能改变自己的气质吗?古代的人的气质与现代的人是否一样?一个地方的人的气质与另一个地方的人的气质有可能一样吗?

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由于气质问题正随着历史的脚步而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人们对气质的问题也就特别多了。他们关心气质,因为他们知道气质对生活、对于生命的重要性。

那么,气质是不是与生俱来的呢?

先看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的一段话:“在许多儿童中,这些气质的原始特征往往在随后的二十多年发展阶段中保持。”他是针对发现了儿童天生的气质差异以后说这番话的。也就是说,出生不久的儿童,他们就已经具有与别人不一样的气质了,这种气质又将长期保持。即,这种气质特征和气质类型是相当稳定的。而这种天生的差异与稳定性是与作为气质的生理基础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具有的先天性与稳定性相联系的。也就是说,由于气质的形成有一个生理上的基础,因而它们的形成,与他们出生时的状况是有着紧密联系的。

婴儿刚刚出生,为什么就产生了区别呢?比如说,一个婴儿与另一个婴儿,他们哭的方式、闹的方式,为什么是不同的?又为什么有的婴儿非常吵闹而有的则比较安静?

这个时期,作为婴儿,他们还没有受外界的种种影响,所以,他们所具有的这些气质的差异可以说明,气质是有着先天性的因素的,是与生俱来的。它是由于人的神经系统的先天性造成的。

俄国生物学家巴甫洛夫曾长期致力于这个方面的研究,他通过对高等动物的实验发现了高级神经活动的一些特征。他对自己得出的研究结果报告如下:“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工作能力和耐力的标志是它的兴奋与抑制过程的强度。在一定限度以内,高等动物的条件反射和条件刺激物之间保持着强度规律,大脑皮层中发生的兴奋是与刺激物的强度相适应的。兴奋过程强的动物能够忍受强烈而持久的刺激,并形成条件反射;兴奋过程弱的动物,在刺激过强和过于持久时,难以形成条件反射,已形成的反射也会遭到抑制和破坏。”

礼仪与道德修养

礼仪与道德的关系

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讲究礼仪是符合道德的,是符合真善美的要求的,正如古人所云:“丹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局限性。”那么,礼仪与道德有什么内在联系?我们应如何加强道德修养,提高礼仪水平呢?

礼仪与道德的关系是“形于外而诚于中”的关系,具体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1)礼仪是一种修养,是多层次的道德规范体系中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它属于道德体系中社会公德的内容。如文明举止、谦恭礼让、礼貌待人、与人为善、诚实守信、孝敬父母、尊师敬长、遵守公共秩序、维护社会公益、尊重与爱护他人的劳动等,这些既是礼仪规范的要求,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礼仪不仅显示出人的道德情操和知识教养,也能帮助人们修身养性,完善自我。因而礼仪也是评价个人道德修养水平的标准之一。(2)道德是礼仪的基础,礼仪是道德的表现形式。任何一种礼仪都离不开道德,“道德仁义,非礼不成”,以礼待人,按礼行事,正是道德高尚的反映。从这个意义上说,礼仪也是待人处世的规矩,是维系社会生活的纽带。它能帮助人们约束自我,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以及社会的关系,从而创造出和谐温暖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人们之所以讲究礼仪,称赞礼仪,并非因为喜欢表面形式,而是看重其中所包含的道德内涵,即对交往对方的真诚敬重。礼仪既依赖道德,又对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培养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3)礼仪是社会交往的润滑剂。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曾说:“礼貌和必要的礼节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和人际矛盾的缓冲器。”这同孔子的“礼之用,和为贵”的思想是相通的。尽管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不可能都通过礼貌或礼仪来解决,但它确能帮助人们艺术而巧妙地处理各种复杂的关系,减少冲突,缓和气氛,软化矛盾,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对于礼仪和道德的相辅相成的关系,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有过精彩的论述:“礼仪是在他的一切别种美德之上加上的一层藻饰,使它们对它具有效用,去为他获得一切和他接近的人的尊敬和好感。没有良好的礼仪,其余一切成就就会被人看成骄奢、自负、无用和愚蠢。”“美德是精神上的一种宝藏,但是使它们生出光彩的则是良好的礼仪;凡是一个能够受到人家欢迎的人,他的动作不仅要具有力量,而且要优美。……无论办什么事情,必须具有优雅的方法和态度,才能显得漂亮,得到别人的喜悦。”这就是说,良好的礼仪能体现人的高尚的道德修养,使他获得人们的尊敬和好感。当然,也只有优良道德修养的人,才会有得体的礼仪形式和可人的仪表风度。礼仪类型

从施礼者的不同动机来分析,礼仪也有不同的类型。历史上和现实中大体存在三种礼仪类型。

君子礼仪这类礼仪所要传递的信息并非完全是出于对交往对方的尊敬,而是为了表白自己有教养,从这种礼仪形式中获得洁身自好的主观满足。这种礼仪只有形式而缺乏道德信息,实际上无助于人们之间的道德交往和相互理解。

功利礼仪这种礼仪通常出于功利,为了获得实利、效益而讲礼仪。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意识到礼仪服务在商业竞争中的经济功能,是实现经济效益的一种有效手段,因而愈益受到重视。然而,功利礼仪服务意识尽管能带来一定经济效益,在经济发展中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有其狭隘性,有待进一步升华。

道德礼仪这类礼仪出自对交往对方的真诚敬意。道德信息与礼貌言行的表里一致是这种礼仪的特征。这正是我们应该大力倡导的社会主义的道德礼仪。只有这类道德礼仪才是现代礼仪发展的方向。道德修养的含义和内容

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做人的规矩和行为准则。道德是用善恶标准进行评价,依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以及教育的力量来维系的。

个人道德修养的内容比较广泛,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行为和习惯等,其中最主要的是道德意识修养和道德行为修养。道德意识修养主要是通过学习道德知识,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从社会主义道德意识修养来讲,主要包括4方面的内容。(1)了解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基本原则的“五爱”要求,履行“五爱”的道德义务。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是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这个基本要求,就是要把“五爱”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体现出来,建立和发展平等友爱、团结互助、共同前进的人际关系。“五爱”是评价和判断我国公民道德行为的普遍标准,加强道德修养,首先就必须了解和履行“五爱”的道德义务。与此同时,还应当在全社会积极提倡奋力开拓、公而忘私、勇于献身的最高境界的道德修养。(2)加强职业道德修养,认真履行角色道德。为了树立和发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在我们社会的各行各业,都要大力倡导和发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与人的职业角色和职业行为相联系的一种高度社会化的角色道德,是调节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正如恩格斯所说:“每一个行业,都各有各的道德。”它要求做“官”有“官德”,治学有“学德”,行医有“医德”,从艺有“艺德”,经商有“商德”。作为商业工作者就要自觉坚持爱岗敬业、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平等竞争、童叟无欺、优质服务等职业道德标准,以维护商业信誉,创造最佳效益。尽管不同的职业有不同的职业道德,但其核心内容是相同的,这就是履行角色道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3)在社会公共生活中要有社会公德的修养。社会公德是每个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中必须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在我们的社会公共生活中,要大力倡导和发扬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见义勇为、扶贫济困的社会公德,自觉遵守公共秩序,自觉履行对国家和社会的义务等。

社会公德具有共同性、群众性、简易性和继承性的特点。遵守公德,人人有责,不管何人概莫能外。而讲文明,重礼仪,则是社会公德的集中表现。(4)要有良好的家庭伦理道德修养。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础组织形式。从伦理道德上调节社会成员家庭生活的最好方式,是大力倡导和发扬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家庭美德,巩固和发展夫妻间的爱情、父母子女间的亲情,并使之具有崇高的伦理道德内涵。爱情、亲情与其相应义务的统一,是社会主义家庭美德的基础。一个在家庭伦理道德方面修养不好的人,在社会交往和商务活动中也很难成为佼佼者。

道德行为修养,就是要努力把自己的道德意识转化为具体的行为。道德行为是构成道德品质最重要的因素,也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平高低和道德品质好坏的客观标志。看一个人是否具有高尚的品德,不在于他的言论是否动听,而在于他的行为是否高尚、言行是否一致,是否始终如一地把道德原则和规范贯穿在他的实际行动中。

道德行为的最大特点是自觉性和习惯性。雷锋、焦裕禄、孔繁森等站在时代前列的先进人物,他们的行为都具有高度的道德自觉意识和习惯性。形式主义和违心的道德行为是不会有好效果的,即使眼前有效,但难以持久。因此,要形成良好的品德,就必须加强道德行为的修养。加强道德修养的方法

列宁曾说:“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高尚品德的形成,同样需要有广博的知识基础。因此,进行道德修养,首先要努力学习,树立崇高的道德理想。不仅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伦理道德知识,学习先进人物的高尚人格和品德,而且要广泛地学习人类社会文明的成果,使自己能从多种知识中认识社会和人生。而学习礼仪知识,注重礼仪美,也是进行道德修养的重要方面。“纸上得来终觉浅,欲知此事要躬行”。进行道德修养也是如此。在当前,就要积极参加两个文明建设的实践,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坚持知和行的统一,“从我做起”,坚持“躬行实践”的修养方法。

在进行道德修养的过程中也会伴随有新旧道德观念的斗争。因此,要严于解剖自己,经常检查自己的言行是否违背道德原则和规范。这就是古人说的“内省”的方法。

进行道德修养,贵在自觉,重在“慎独”。“慎”是谨慎;“独”是独处。就是说,当只身一人没有任何监督的情况下,也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只有时时处处用“慎独”的精神要求自己,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

进行道德修养,必须从小事做起。也就是说,对一些小事情,也要认认真真、一点一滴地去做,要像古人所说的那样,勿因善小而不为,勿因恶小而为之。

礼节民间风俗

春节礼俗

春节的来历

古代称正月初一为元旦,又称三元,即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元旦一词,最早出自南朝梁人萧子云的《介雅》诗“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它是我国的农历年节,是最古老而又最隆重的一个节日。

我国人民欢度元旦,距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传说,那时有一个叫尧的天子,为黎民百姓办了许多好事,非常受人爱戴。但他儿子不太成器。尧帝考虑只有把“天子”的位置传给品德好且有才干的人,才能当好百姓的首领。后来,他发现一位叫舜的人能担任“天子”,便不分亲疏地让位给了舜。

舜接天子位,继承了尧的事业,并干得很出色。尧非常高兴,对舜说:“你今后一定要把帝位交好,我死后也安心瞑目了。”后来舜把帝位传给了治水有功的禹。不久,尧死了,舜非常感激尧帝对自己的信赖和重托,以及对平民百姓的关心和爱护。便选定一个日子,每年都带领部下祭告天地和先帝。同时,舜在位时,事事都像尧帝一样,时时为百姓着想,处处为黎民办事,也十分受人爱戴。人民为了纪念舜,就把舜帝祭告天地和先帝的那天,当做一年的重要发首之日。发首即开始,开始即第一的意思。太阳从地平线升起,象征一日开始。太阳是日,地平线像“一”线,于是便组成“日”和“一”的象形字“旦”。元为年之始,且为日之晨。人们就把这天作为一年之首,称正月初一日为元旦,即新年开始的第一天。

可见,我国人民欢度元旦、同庆新年,距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只是元旦的日期历代不尽相同。而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令全国以农历十月为正月,并因正月的“正”字与嬴政的“政”字同音,犯了忌讳,故从此正月就只得称呼“征”月。到了汉武帝刘彻时,深感历法太乱,就下令大臣编写“太初历”,并规定正月初一为岁首,为元旦。一直沿至清末。辛亥革命后,民国元年(1912年),我国又将春、夏、秋、冬定为四节,即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于是春节就成了正月初一的名称,并同时采取世界通用的公历,把阳历2月2日称元旦、新年。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使用“公元纪年法”,并正式规定阳历的1月1日为我国的元旦,阴历的正月初一为春节。

我国人民过春节,过去习俗从年前过小年后就开始操办年货,直到元宵节这段时间,旧时民间在正月十五日有“送年”的习俗。还有“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拜地方”和“拜年拜到初七八”等说法。现在春节就过得不那样长了。

古时无论皇宫还是民间,对于春节都很重视,是正月喜庆的一个高潮。从年三十(除夕)晚上守岁开始,终夜不眠。深夜11时至凌晨1时(春节头一个时辰子时)家家迎喜神、财神、贵神及上界诸神下凡,在庭院摆供桌,点香烛,叩拜四方,对天朝礼,谓之迎接各路神仙,俗称“出天行”,这种信仰习俗一直延续了几千年。初一这天,从周代开始,就有天子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迎春的礼仪。在民间,妇女们有戴春胜、春幡的习俗,以示迎春。唐代以来,又增加了鞭打春牛、送小春牛、送财神、放鞭炮、玩龙灯、耍狮子、贴幅字、贴春联、贴春花、猜灯谜等习俗。此外,还有舞虾、舞蚌、划旱龙船、耍花灯花鼓、打莲花闹等习俗,预祝新的一年国泰民安,万事如意。扫尘“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这一习俗可上溯至宋朝。相传扫帚、簸箕的创始者是夏朝少康帝。“帚”字。见于甲骨文。陕西出土的商周青铜器上就有“子持帚作洒扫形”铭文,《礼记》中有“鸡初鸣……洒扫室堂及庭”的记事。这说明,人们在很早以前就用扫帚做扫除了。有人认为,尧舜时代已有“扫年”(古代称春节大扫除为扫年)的习俗,它起源于古代人民驱除病疫的一种宗教仪式,后来逐渐演变为年终的卫生大扫除。到唐代,“扫年”之风盛行。宋人吴自牧《梦粱录》记载:“十二月尽……不论大小家,俱洒扫门阎,去尘秽、净庭户……以祈新岁之安。”“扫年”之风俗,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爱清洁、讲卫生的传统美德。春联

春联又名对联、门对,古时有“桃符”、“门贴”之称。清代《燕京岁时记》载:“春联者,即桃符也。”《淮南子》中说,这种:“桃符”是用一寸来宽、七八寸长的桃木做的,上面写着除祸降福之类的吉祥话。古时候,到夏历年初一那天,人们把它钉在门的两侧称为“桃符板”,以避邪降福,作为“更新除旧”的象征。到了宋代,这种悬“桃符”的习惯更相演成风,蜀后主孟昶有一年过春节,在桃符上写了“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两句联语,据说这就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以后桃木逐渐为纸来代替,符咒也变成祝词,于是“桃符”变成了“春联”。到明代,这种只在春节时贴的春联,在酒店、饭馆、庙宇、寺院、名胜古迹等处也贴起来了,生辰祝寿、婚丧嫁娶也贴起来了。于是,便有了喜联、寿联、挽联等名称。春联也就变成了“对联”的一种了。“全民共饮新春酒,举国同庆大治年”,“劳动致富六畜兴旺,勤俭持家五谷丰登”,“人民江山千古秀,祖国花木四时春”。读之,使人心怀宽阔,生机盎然。贴“福”字

春节前,在大红纸上写“福”字,贴“福”字,“迎春接福”是我国人民的传统习俗。每逢新春佳节到来,随同贴春联,家家户户要在墙壁上,门窗上、水缸、米柜、仓房等处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有的“福”字还带有各式各样图案,或是寿星、寿桃,或是鲤鱼跳龙门,也有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等,真是丰富多彩,把“福”字映托得更加金墨闪耀。民间至今还有把“福”字倒贴的习俗,为的是讨人家说句“福到了”的吉利话。贴“福”字,大约是在宋朝以前开始的。据宋人吴自牧著的《梦粱录》中说“岁旦在迩,席铺百货,画门神桃符,迎春牌儿……”又说:“七庶家不论大小家,俱洒扫门阎,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祭祀祖宗。”其中所说的“贴春牌”,也就是今天在红纸上写的“福”字。贴“福”字,是人们以示寄托对新的一年的美好愿望,追求美满生活的期盼。“福”字在古书里都有很多解释,如“祷也、休也、祥也”等。但它总的含义是“长命富贵”和“吉祥如意”。不过,一般百姓则认为“平安”就是“福”。《韩非子》中说:“全寿富贵之谓福”。意思说,所谓“福就是富贵加长寿”。所以,过去的春联之中,“福”字又往往与“寿”字联在一起,如“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看来,福是人类生存在社会上的共同愿望。年画

年画起源于古代在门上贴画的习俗,多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用以驱邪避害。由最初的一处简陋的春图,后来逐渐发展成木刻水印,画面热闹。如表示五谷丰登的春牛、天天向上的婴儿、意味着风调雨顺的花鸟风景等。新中国成立以来,年画在传统画面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成为表彰古今英雄、描绘幸福生活的园地。放爆竹

爆竹也称爆仗、鞭炮,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传说它起源于“庭燎”,《诗经》中有“庭燎之光”的记载。“庭燎”就是当时用竹竿之类做成的火炬。竹竿燃烧后,竹节里的空气受热膨胀,竹腔爆裂,发出噼啪的炸声,以此驱鬼除邪。这就是最早的“爆竹”,也叫“爆竿”。晋朝宋懔写的《荆楚岁时记》载:“正月一日……同鸡而起,先于庭前爆竹,避山臊恶鬼。”其实用爆竹不过是讨个吉利,作为“暴发”的象征。到了唐朝,炼丹家经过不断的化学实验,发现硝石、硫磺和木炭合在一起能引起燃烧和爆炸,于是发明了火药。火药的发明,使爆竹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北宋时,便有人用纸包裹硫磺粉制成爆竹,称为“爆仗”。南宋时又出现了“鞭炮”,周密的《武林旧事》载有“内藏药线,一发连百余响不绝”,这就是现在的“百子炮仗”。宋朝以后,一方面把火药用在军事上,制成震天雷、连球炮等;一方面也制成供娱乐用的爆仗和烟火。现在的爆竹,五花八门,品种繁多,诸如小鞭炮、电光雷、母子雷、射天炮、百头鞭炮、千头鞭炮,甚至几万头长的鞭炮,还有能现变幻之状,喷出种种颜色火焰的“烟花”等等,使节日活动更加绚丽多彩。但是,在大城市中人口密集的地方燃放爆竹,不仅污染空气,而且还时常伴随人身伤害,所以近年来一些大城市移风易俗,已禁止燃放爆竹。拜年

拜年、送贺喜是春节期间广泛流行的习俗。初一天刚亮,全家就更换新衣,互相拜年,子女要给长辈拜年,互相讲一些祝词。之后,左邻右舍,相互串门拜年。旧时,拜年送礼也是十分讲究的一个礼节。晚辈给长辈送礼,多是酒、糕点之类;长辈给晚辈(小孩)的回礼是“压岁钱”。有意思的是新姑爷给丈人家拜年送的“年节”,分为三种情况,一是定亲第一个年节礼品,要丰厚,每样礼品都要成双;二是结婚后的头一个年节,要全面,即包括叔、伯丈人等均要送年礼,且礼品的分量和厚薄要一致;三是,以后的年节,就可减免些了。送财神

初一起床出门就要看财神方位,选择走向。相传,每年初一都有一个大吉大利的方位,由六十甲子的第一年甲子年为“大利东西、不利南北”和第二年乙丑年为“大利南北、不利东西”这种每隔一年轮换一次依序往返排列,就能确定大利的方向,是喜神、财神、贵神的所在方位。因此,初一一出门,就要朝财神、喜神方向走,就能发财,一年都会遇到喜事、吉利的事。这种信仰,流传很广,至今,民间仍有市场。另外,还认为初二是财神节,这天早晨,就有人挨家串户送或售财神像,住户都付钱,不要时,只能说“已有”,忌讳答“不要”,以图吉利。据传,财神是道家所奉诸神中的一个虚构人物,名赵公明,又叫赵玄坛,俗称赵公元帅或赵公菩萨,善能“除瘟剪疾,保康禳灾,主持公道,求神如意”。所以,民间初二都要祭财神,供以鸡、活鲤鱼等,各家各户都吃馄饨,因馄饨形似元宝,可讨吉利。舞狮

春节期间,我国广大农村和城镇,会出现传统的舞狮活动。人们爱以舞狮来助兴,希望狮子那威武、勇猛的形象驱魔避邪,带来和平安宁的好日子。舞狮大约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即佛都兴起的时代。随着佛教的流行,异域的狮子形象便从塞外传入中原。

初一这天大清早,就有大锣大鼓伴奏的狮子舞挨家挨户拜年贺喜。有趣的是舞狮者每到一户时,都要到中堂、房间、厨房及猪栏等处一边舞、一边唱,赞颂一番,以图吉祥如意。闹花灯

正月里闹花灯,也是春节期间一种喜庆的文娱文艺活动。它起源于明末,是正月间夜晚进行的一种民间花灯歌舞艺术,歌舞又有弦子花鼓和唢呐花鼓两种形式,乐器节奏明快欢乐,化装贴近人物性格,表演动作细腻传神,为春节增添无穷欢乐。江南春节的舞虾,尤为著名,俗呼“耍虾子”。虾子由楠竹扎成,蒙上虾壳颜色布,数根楠竹捆扎作须,虾身长达数十米,由几十至上百人表演。表演时,舞虾者将虾须竖立空中,俗称“虾子起拱”。令人叹为观止。

耍龙灯也叫“舞龙”,又称“龙灯舞”,是自汉代起就一直流行于我国的一种民间舞蹈,是我国新春佳节的传统习俗。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古人把龙、凤、麒麟、龟称为四灵,作为吉祥物而加以崇拜。每当春节到来,我国许多地区还流行踩高跷的习俗。一个个化了装的人,足踩三四尺的木跷,手执扇子,舞来舞去,有集体舞,也有三人舞,引得人们翘首仰望,欢声雷动。

现代春节的娱乐,一方面继承了传统的民俗文化特点,同时又弘扬了精神文明。常见的形式有春节联欢会、座谈会、游艺会、球类和棋类比赛、慰问、团拜等。北方的秧歌舞、江南的花鼓戏以及丰富多彩的地方戏曲文艺节目,为新春佳节增添了新的内容。可见,春节,是我国普天同庆、万民齐乐的节日。除夕礼俗

除夕,俗称“年三十”。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所以民间很重视。传说这一天,上界诸神要到下界来,因此,民间都隆重地举行祭祀活动,敬鬼神祈福禄。大年三十晚上,民间盛行在门户上贴神像,以防止恶鬼于新旧年交替之际进入家中。各家各户都要办一餐丰盛的“团年饭”(团圆饭)。又按时间分别叫“团早年”、“团午年”和“团晚年”。团年饭的菜肴除鸡、鱼、肉外,还有青菜。鱼是取意“年年有余(鱼)”,青菜是寓意“清清洁洁”。陕西等地要吃枣儿糕,寓意“步步高”,台湾等地要吃鱼丸、肉丸、发菜等,意为“团圆吉祥”。吃团年饭前,先将鱼、肉、鸡、菜,端至室内中堂祭祀土地神和祖宗以及下界诸神。祭完后才摆席入座,合家共餐。吃完年夜饭后,家人多围炉而坐,叙旧话新,在亲情的交流中守岁达旦。

除酒食相邀夜餐外,家家户户又都要吃夜宵。南方多是吃炖猪脚,俗称吃“蹄鼓子”。在北方全家围坐炕头包饺子,到午夜时煮吃。有的还在任一饺子馅中放上一个银圆,吃的时候看谁运气好,吃到的预示一年走财运。蒙古族人民在守岁夜,还纷纷向长辈敬“辞岁酒”。这种守岁夜宵,后来又与来年初一凌晨的年夜饭混在一起了。

除夕这天,“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最重要的是守岁。而守岁习俗,由来已久。南北朝时有文记载:“是夜,禁中爆竹山呼,声闻于外,士庶之家,围炉团坐,达旦不寐。”唐太宗李世民《守岁》诗有“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之句;孟浩然有《岁除夜有怀》诗:“守岁家家应未卧,相思那得梦魂未。”到了宋朝,守岁之风更盛。周密在《武林旧事》记载:除夕“至夜赍烛掺盆,红映霄汉,爆竹鼓吹之声,喧阗彻夜”,“小儿女终夕博戏不寐”。由此可见旧时守岁盛况。到宋朝时,还有馈岁、别岁等习俗。苏东坡在《岁晚三首序》指出:“岁晚相与馈问为‘馈岁’,酒食相邀呼为‘别岁’,至除夕达旦不眠为‘守岁’。”

守岁习以围炉烤火,所生炉火,都要烧个栗、枫、樟等大树蔸,叫做“年财佬”。小孩则提灯笼走家串户送贺喜,长辈往往给小孩以压岁钱。

据传说,除夕晚上如果彻夜不眠,毫无倦意,就是预兆着来年人的精力充沛,精神焕发。守岁的“守”,既有对即将逝去的旧岁的留恋,也有对即将到来的新年的希望。

守岁风俗沿袭至今,一部分继续保存,大部分则推陈出新。人们多围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春节联欢晚会的精彩节目,欢度佳节,辞旧迎新。

除夕的禁忌之多,冠全年传统节日之首。不少地方在这天,忌打扫卫生,不能洒污水,倒垃圾,丢弃废物等。也禁忌恶声谩语,不准哭闹,不能大声呵斥,忌说死、破、烂、鬼等不吉利的字眼。忌讳打破碗盏等。舟山一带,除夕忌杀鸡,据说因为鸡鸣曾经救过当地人的性命。黑龙江一带,这天贴对子用的浆糊忌留在家里,未吃完的倭瓜也要扔掉。否则,以为来年的日子会越过越糊涂,或越来越窝囊。山东一带忌讳把药渣留在家中过年,以为不吉利。总之,这一天忌一切不吉利的言行。

见面礼俗

跪拜礼 古代见面时的礼仪。古人席地而坐,臀部紧靠脚后跟。伸腰并使臀部离开脚后跟,用两膝着地则为跪。跪着行礼则为跪拜,根据《周礼》的记载,古人的跪拜礼大致可分九种:稽首、顿首、宝首、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肃拜。

稽首 拜时,头俯伏至地,抱拳相握,左手按住右手。拜的时候,头先俯伏至手,然后拱手下至于地,头也随着俯伏于地。拱手至地时,手仍不松开。手的位置在膝盖前,头的位置又在手前。稽首是臣对君的拜礼。稽首、拜手共成一拜之礼,以表示极大的敬意。

顿首 叩首,九拜之一。古人席地而坐,姿势和跪差不多,行顿首拜时,取跪姿,先拱手下至于地,然后引头至地,便立即举起。因为头触地时间很短,只是略作停顿,所以叫顿首。顿首是平辈之间的拜礼。稽首是称扬之辞,顿首是请罪之辞。后来,又因其拜礼至重,人们在有重大的事情请求时也用“顿首”。如《左传》记楚人申包胥因为国家危亡,在秦适九顿首于赵宣子,以求秦国援兵。

空首 拜时,头至于手,所以也叫“拜手”。行空首礼时,跪而拱手,头俯伏至于手,与心平,也就是说,拜时,头不至于地,所以称“空首”。空首是男子常用的拜礼,上下尊卑均可使用。

吉拜 施用于宾、祭、嘉好之事的礼节。拜时拱手,右手在内,左手在外。

凶拜 与吉拜相对,拜时拱手,左手在内,右手在外。

振动之拜 关于此礼,有两种猜测:①用于凶事,振就是“踊”,也就是跳脚哭;动就是恸。②在行拜礼时,应和着音乐的节奏。

奇拜 即一拜,“奇”读为奇偶之奇。

褒拜 指的是再拜“两次拜”以上。褒是大的意思。如《左传》僖公十五年所说的“三拜稽首”,定公四年所说的“九顿首”,都是“褒拜”。古人行礼,多用一拜。有的再拜以加敬,三拜以示周遍,都是褒大之拜。

肃拜 妇人之拜,跪而俯首下手。比空首拜手的礼节都轻,肃拜是跪而微俯其首,手垂下,这样,头虽然俯伏下来,但未至于手,手虽然垂了下来,但没有着地。

凡是吉拜,拜时拱手,左手在内,右手在外,刚好妇与男子相反,这也就遵从了“男左女右”的习俗。妇人吉事,即使国君有赏赐,也只是肃拜就可以了。妇人之拜,在上古时都是这样的,如苏秦将游说楚王,路过洛阳时,全家人在郊外三十里外迎接他,“妻侧目而视,侧目而听;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隋志》记皇帝册封皇后,皇后先拜后起,皇帝后拜先起。到了唐朝武则天时,为了尊崇妇人,妇人始拜而不跪。

肃拜是九拜中最轻的一种,军队中也用肃拜,因为将士披甲,不便于拜。

再拜 拜两次,表示礼节隆重。再拜之礼,用于平辈之间。如果是臣对君,再拜之外,还要行稽首礼。

百拜 多拜的意思。

拱 手合抱以表示敬意。合抱,一般是左手在外,右手在内。如遇凶丧,则右手在外,左手在内。

揖 拱手为礼。现称“作揖”,是宾主相见时的礼节。拱、揖一般用于非正式场合,平素十分熟悉的人也往往用此礼节。

长揖 比拜较轻的一种敬礼。不分长幼卑尊皆可使用。拱手高举,自上而下。这是站立时最表示敬意的一种姿势。

鞠躬 两脚并拢,两手下垂于大腿两侧,弯曲上身以表敬意。现仍用于某些集会及祭扫亡灵的场合。

唱诺 旧时男子给人作揖的同时出声致敬的一种礼节。宋代已很流行。

道万福 旧时女子礼节。唐宋时妇女与人见面行礼的同时常口道“万福”,意为祝对方多福。行礼时双手手指相扣,放至右腰侧,弯腰屈身以示敬意。

坐 古人席地而坐,姿势是:两膝着地,两脚背朝下,臀部落在脚后跟上。坐姿像跪,但有不同,主要是跪时身体要挺直,臀部须离开脚后跟。

踞 古代一种较为省力的坐法,即带踞。姿势是脚板着地,两膝耸起,臀部向下而不贴地,和蹲一样。

箕踞 最不恭敬的一种坐法。姿势是臀部贴地,两腿张开,平放而直伸,像箕一样。在他人面前箕居是对对方的极不尊重。但有时又可作为不拘小节的表现。

长跪 耸身而跪。古人席地而坐,两膝着地,臀部紧靠脚后跟。伸腰及臀而两膝柱地为跪。挺直腰板以示敬意和庄重则为长跪。最初称“跽”,因为跪时挺身直腰,身体似乎长长了,所以又称“长跪”。

席次 席位的次序。古代室内席次以东向(坐西面东)的最尊,其次是南向,再次是北向,最后是西向。堂上席次与此不同,以朝南为尊。

寒暄 问候起居寒暖的客套话。旧时多在拱手的同时说“久仰久仰”或“幸会幸会”,然后询问对方家人是否安好等。

投刺 投名片(帖)求见或代为拜贺。古人把自己的姓名、籍贯、官爵和要说的事项刺在削好的竹片上或写在纸上,叫“谒”或“名帖”。唐宋以后,“名帖”的使用相当盛行。学生、下属拜谒老师和上级,都得先投递“名帖”,然后方能谒见。但到了明清之际,又盛行只投刺、不见面的陋习。拜客者并不是真的想拜客,只在门口投刺,表明“来过了”,于礼不失。所拜之人,有的根本就不认识;甚至连马都不下,只让仆人带着自己的名片到处“投刺”。古书中曾描述这种投刺拜客者心情,坐在马背上在人家家门投刺,又唯恐主人出来,主人也担心客人进去。

见面执挚 周代见面礼仪,挚通蛰,即礼品。周代人拜谒尊长及走亲访友必须携带见面礼物,天子以黑黍酿成的酒为礼,诸侯以玉为挚,卿以小羊为挚。一般老百姓多以家鸭为挚,但也因男女长幼之别而有多种,如学生以一束干肉为挚,妇女以水果为挚等。

古人的“执挚”不同于今天走亲访友时的馈赠。一是不能无挚;二是不能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随意选择以何为挚,什么样的人以什么样的物品为挚是一定的;三是挚并非馈赠之物,除表示礼貌外,主要作用是表明身份,在一般情况下,都应在第二天回拜时原物送还。

回拜 也称“回访”。客人来访后,主人也应前往复见客人,俗称回拜。若有来而无往,则为失礼。古时回拜以异日为敬,后世则以同日为肃,至近代可根据情况随意确定回拜日期。

古时,客人来访必须带见面礼,回拜时应送还客人带来的礼物。但后世回拜时忌原物送还,只有在拒绝对方时才用这种不受礼的方式表明态度。

以趋示敬 趋即小步疾走。卑幼拜见尊长;或经过尊长面前,都不得大摇大摆或慢腾腾地踱步,而应低头弯腰,小步疾走,以示敬意。后世相沿成俗,现在与久别的亲友和尊长见面,仍要快步走向对方,然后握手问候,否则为失礼。

前行示敬 卑幼与尊长同行,不可率先走在前头,应请尊长前行,以示尊敬。陪同客人也是如此。主人需引路时,应说“那我就先走了”诸如此类的话,以示歉意。

握手 古代人以石块、棍棒等为武器,若遇陌生人,彼此无恶意,即放下手中的东西,伸开手掌让对方抚摸手掌心,表示手中没有武器,这种摸手习惯沿袭下来,成为今天表示友好的礼节。

通常是双方伸出右手相握。紧紧相握,屡握不止者表示双方情谊深厚;戴手套时需先取下手套再握手。男人在平辈间握手不论谁先伸手皆可。男女之间握手,一般应由女方先伸手,轻握片刻即可,否则为失礼。多人相握,不能交叉。

敬鼻烟壶 蒙古族牧民相见礼俗。客人至家中,主人将一袋装有烟粉或药粉的小壶敬献于客人面前,让其嗅一嗅。客嗅后以礼相答。

献哈达 藏族相见礼俗。哈达为白或浅蓝色丝织品,亦有棉或麻织品,哈达愈长,意愈隆盛。献时躬身以双手捧献给对方,受者若与献者地位相当,要双手捧接,且要以自己的哈达回赠,否则为失礼。一般人向大活佛等尊者献哈达,则将其置桌上,或受礼者脚下。生人相见必献哈达,遇喜庆节日也以此为礼。

请安 即问好。旧时卑幼对尊长的问候礼。平辈之间有时也以此为礼。始于辽代,盛于北方。一足跪,另一足立地,垂手近踝关节。后来又演变为垂右手屈左膝。妇女则“请双安”,即以手抚双膝,且同时屈之。

碰头 旧时藏族贵族相见礼俗。地位相当的贵族相见,以额头轻轻相触为礼。

伸手弯腰 藏族相见礼俗。藏民平常相见,习惯伸出双手,掌心朝上,同时弯腰以示恭敬。流行于青海、甘肃一带藏民之中。

拥抱 维吾尔、俄罗斯、哈萨克、满族等少数民族久别相见时以拥抱为礼。平时相见多以稍稍弯曲身体为礼。

先问牲畜 哈萨克族相见礼俗。哈萨克牧民宾主相见时,通常先问候“麻勒加浓曼姆”,意为“牲畜平安”,然后问“维玉兴阿母”,意为“全家平安”。

接吻 塔吉克族相见礼俗。妇女相遇以接吻为礼。

吻手 塔吉克族相见礼俗。丈夫远行归来,妻子奔出,接捧丈夫伸过来的手掌,多次亲吻;老者远行归来,青年一面向老人问安,一面躬身捧起老人右手,吻其手背。老人则亲吻青年面颊,抚摸其头顶,以示爱抚;青年男子相遇,则热烈拥抱,然后俯身互吻紧握的双手,并不停地互道吉祥。

抱膝而吻与捧足而吻 塔吉克族相见礼俗。塔吉克族人久别相见多以吻手为礼。若遇尊贵长者则抱膝而吻或捧足而吻,以示敬意隆重。此属大礼,只在个别特别隆重的场合才行此礼。

互道支持 塔吉克族相见礼俗。塔吉克人途中两人相遇,无论是否相识均要互相问候。若数人相遇,则将自己的双手拇指并拢,并互道“要等力买克提”,意为互相支持。

随儿孙称呼 长者随自己的儿孙辈称呼对方,以示敬重或敬意。如称呼亲家母为“他姥姥”。汉族和侗族、布依族等民族流行。

待客礼俗

送请柬 请柬是请客的通知书。内容简短扼要,装帧美观精致。现喜庆宴会,或举行重大活动时,为表示对客人的尊重及邀请者对此事的郑重态度,多向贵客嘉宾发送请柬。

敲门而后入 往友人家拜访,经先敲门为礼,通常轻轻敲三下。若主人家门大开,须先呼喊,待主人应答后进入,否则被视为失礼。

拥慧 古代迎宾礼仪。慧即扫帚。宾客至,家中仆人双手拿着扫帚躬身门前迎接,意思是说家中已打扫干净,欢迎客人光临。

燃鞭迎送 迎送贵宾的礼俗。贵客新至,主人必早候于门外,引颈而望。待客人将入大门时,即燃放鞭炮,以示敬意。客人告辞主人亦燃鞭送行。

客来敬茶 待客传统礼节。客来捧茶以示礼貌、热情,其方式又因地而异。敬客斟茶通常以斟半杯为礼貌,俗称“茶七酒八”;有的地方则流行三道茶仪式。

敬生姜豆与芝麻茶 湖南待客礼俗。客人新至,必献茶于前。茶中除茶叶外,尚泡有炒熟了的黄豆、芝麻和生姜片。喝干茶水必嚼食其中豆子、芝麻和茶叶。吃这些东西忌用筷子等食具,多以手拍杯口,利用气流将其吸出食之。

敬元宝茶 流行于江南一带。过年时,家中来客,主人在茶杯中放两颗“青果”或“金桔”,俗称“元宝茶”,意为祝新春吉祥如意。

客来敬烟 待客除捧茶外,还需递烟,汉族及许多少数民族均行此俗。旧时吸叶子烟者多擦净烟杆吸口并装上烟丝再递给客人,有的还替客人点烟。递香烟时忌单递一支而要递给烟盒。点烟时不能以一根火柴点三支烟。吸烟借火忌拿对方已经点燃的香烟。

茶七酒八 客人来,主人敬茶以斟七分为好,不宜过满;客人喝茶以留少许为有礼貌。而敬酒则斟八分,以不溢出为敬;客人须少饮,以免喝醉,对主人失礼。

尝一留三 江西、湖北某些地区待客习俗。正餐前主人先捧一碗有鸡蛋、大块肉或油煎豆腐的粉条或挂面给客人。若客人只看不吃,主人则不悦。但若客人非女婿、外甥等至亲而将一碗全部吃光,则为失礼。通常须尝一留三,以表示主人诚心待客,客人力食不尽。

宴请入席 请客人先进,餐桌靠墙,对着门的一侧,为主宾席。首先应请主要客人入主宾席,然后按自己的身份选择适当位置。

点菜 入席后,要先请主宾点菜,其余的客人也要—一让到。客人往往不好意思点名贵的菜肴。客人点完,全靠主人布局了。点菜既要突出本地、本店的特色,又要照顾主宾的口味、喜好。这一切,在让菜时都可以表达出来:“这个菜,您一定喜欢,请多用一点!”客人心领神会,格外高兴。

祝酒 通常在喜庆佳节以酒助兴,以健康有益的祝酒词来表达良好祝愿。碰杯时,先与主宾碰杯,然后逐一碰杯。以后,虽不必一一碰击,也要举杯示意。让菜,应以主宾为先,然后依次恭让。说话时嘴里不要嚼菜,要等嘴里空时再说。主人、客人都不能只同一两人交谈,要尽量照顾全面。吃东西要文雅些,少夹慢吃,不要发出声响。

献报酬 陪客饮宴,主人先向客人敬酒,称“献”,客人饮毕需回敬主人,称“报”;主人为劝客人多饮,必先饮以倡之,称“酬”。今宴饮仍以先于宾进酒为敬。为劝饮常与客对饮,而以先饮为之导,且口称“先干为敬”。

以歌劝饮 旧时汉族富豪之家举宴,多召艺人一旁侍候,以助酒兴。而苗、彝、侗等少数民族则由主人唱酒礼于席间殷勤劝饮,若客不饮或饮之不力,主人会不高兴。

行酒令 酒令最初是宴饮时被推举出来督查赏罚、防备酒祸的令官。后世酒令,还指饮酒时所做的争输赢的游戏,输者罚酒。如联吟是酒令官先念一句诗,要求宴饮者在规定的时间联以诗的尾字取其谐音起头迅速接念下一句,以下按顺序类推,接不上者罚饮。多起渲染气氛、增添雅兴的作用。

子女不上桌 客至设宴,多由家长(而且多为男性)作陪,不许子女上桌共餐,尤禁媳妇、女儿,否则为失礼。需等客人吃完了再吃。

饭后不喝酒 客人必须先喝酒再吃饭,而且须主人作陪。如主人不喝酒,也不能在客人之前盛饭,否则为失陪,失陪则为失礼。客人如果刚吃过饭,不得再劝其喝酒。按谐音,饭后饮酒即“酒后犯上”,被禁忌。

送客出门 客人来访,告辞时,主人应出门相送,亲切道别,以示恭敬。

请年节酒 春节元日之后亲邻之间互相邀饮,至十五日止,俗称请年节酒。此时请酒因在岁首,显得格外敬重对方。春节期间为农闲,又备有较多菜肴,此时办酒,较平日丰盛。

洗尘 也称“接风”,设宴款待远来的客人。

饯行 也称“饯别”,泛指以酒食送行。有亲友出远门,必办酒席为之送行。

折柳赠别 古代赠别方式。折柳树枝条赠远行亲友。

赠元宝 亲友远出,亲邻多送八或十个煮鸡蛋,名曰“元宝”,取一路顺风之意。八暗含“发”,十为整数,取十全十美之意。

酥油抹额 蒙古族待客礼俗。贵客至或遇重大节日举宴,主人送上一瓶酒而先不给酒杯。瓶口上糊有酥油,先由上座客人或长者用右手食指蘸少许酥油而自抹其额,再依长幼之序递抹,事毕主人才拿来杯子斟酒敬客。

压菜压饭 多流行于回族。款待客人吃饭时,主人须为客人压饭压菜,即使客人表示已经吃饱了,但仍要加少许,以示尊敬。客人若不吃,便有失敬之嫌。给客人端饭、端菜时均用右手,客人要用双手相接,否则被视为不礼貌。

分鸡心 苗族礼俗。旧时岭南一带苗民以鸡鸭为待客上品,又视鸡心、鸭心为最贵重的部分。举宴时,主人祝席间最有威望的人即把鸡心(或鸭心)夹给客人,但客人不能独自吃掉,需与同席的尊长同吃。

领牲 彝族等许多少数民族待客礼俗。执活牲至客人面前,让客人过目后再宰杀烹煮的一种习惯。旨在表明所烹之物非死物,更非借来或窃来之物,以此对客人表示敬意。

全席待客 彝族待客礼俗。客至,论其尊重亲疏,分别宰杀牛、羊、猪、鸡款待。所杀牲必尽煮之,且自首至尾乃至四蹄并心肺杂碎均一一捧于客前,名曰“全席”,以示表示诚心待客。

以双为敬 满族待客礼俗。客至,必留餐,多享以酒食。上菜以双数为敬。

油茶待客 侗族待客礼俗。油茶以糯米、茶叶、玉米等为原料,和油块煮成。客至煮茶。

筷摆十全 土家族礼俗。按习惯,杯中酒、碗里饭菜都要吃光吃尽。若主人再添,而客人不吃了,就把筷子在碗上摆成十字,意为“实在吃不下了”,表示对主人的尊敬。

敬嚼槟榔 多流行于傣、黎等族。槟榔有消食健胃作用,家中来客,主人请吃槟榔,表示尊敬。若远来客人不习惯,要加以说明,以求得主人原谅,否则被视为不礼貌。

水酒敬客 佤族待客礼俗,佤族人多饮以小米、麦子、谷子、白薯等酿成的水酒。饮时以一竹管插入酒坛轻轻吸入口中。敬客时主人多先饮一口,以打消客人的各种顾虑,然后遂给客人自饮。客人应力饮,否则主人以为你看不起他而不快。

站立陪客 东乡族待客礼俗。东乡族人十分好客,客至主人必殷勤陪伴。用餐时,男宾由男主人招待,但其只站立一旁侍奉,自己不坐不吃。女客则由女主人招待,但她可随客人一同坐吃。

馈赠礼俗

礼品赠答 以礼品相馈赠。平日有之,节日更甚。是亲戚朋友、邻居乡里联络感情的重要方式。结婚、探病、访友送礼品,春节送挂历、年画、贺年片,端午节送粽子,中秋节送月饼等。

回报必厚 他人有馈赠,来日回赠时应比其原赠礼物丰厚。若来而不往,则为失礼。

送礼不离六 大理白族地区礼俗。赠送礼品必带“六”字。其成因有三种说法:白族是六诏后裔,祖先每年要给大唐帝国送礼,各诏均出一份。大唐国赠礼品每为六份,各诏均得一份,故往来礼品必带“六字”;另外是取汉字“有福有禄”之义。“禄”与“六”谐音。白族自古用汉字,故视“六”为吉祥之意;汉语方言“六”与白族语言中的“足够”一词音相似,因此,不管你送的东西是多少,只要有“六”就足够了。

送屠苏袋、同心结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俗称“小年”、“交年”(北方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俗称小年),旧时乡村医生多于此日送屠苏袋、同心结给常往来者,以联络感情。浙江一带较流行。

送礼篮 流行于景颇族地区。礼篮由藤萝编成,内装白水酒一筒,料酒一筒,熟鸡蛋两包,糯米饭团两包,其数皆成双。篮中礼物各有寓意,相传酒筒代表男女两性,水酒是女性,米酒为男性,而本意是让客人饮水酒解喝,以饮米酒驱散疲劳。糯米团意为要像糯米一样互相粘在一起,紧密结合,友好团结。鸡蛋表示纯净,祝愿客人平安健康。

送酢包儿 流行于鄂西土家族一带。凡有喜事,土家人便设宴待客。酒席将散,主人将一碗辣椒炒猪肝摆于桌上,且给客人小块红纸数张,让其包裹炒猪肝少许带回家中给小孩吃。

送喜果 得子后去外婆家报喜的一种做法,报喜时需备荔枝、龙眼、花生及染成红色的鸡蛋等礼物,以通知第三日洗儿。外婆家接礼后,随即备喜蛋、衣裙等物回送,所送喜蛋须视所受之数加倍。

赠糯米饭 表达爱情的一种方式,流行于云南苗族。姑娘若相中某一青年,为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便送给男子一包糯米饭,数量越多,表示爱情越深挚。

以信物定情 确定男女爱情关系的一种做法。男女相爱后互赠香罗帕、金戒指等物,以确定双方爱情关系。将信物退回则表示爱情的破裂。丢失信物者表示对爱情不忠。赠送信物时,通常向对方说明信物来历及与自己的特殊关系,以使对方明白其中的意义。接受信物者,以信物回赠。

赠戒指 以信物定情的方式,戒指又称“指环”,多以金、银、铜为原料制成环状。环之首尾相连接,没有裂缝,意味着永久。旧时男女订婚时,男子多赠女方以戒指,或亲自置于女子手指间。

赠红豆 以信物定情的方式,古时流行于汉族。红豆又称“相思豆”,男女相爱有时赠以红豆作为爱情信物,若各居一方,常因睹红豆而生相思之情。

赠西兰卡普 以信物定情的方式,流行于鄂西土家族。西兰卡普即土花铺盖。男女青年相亲时,若女子同意,即将精心编织的西兰卡普送与男子,男子则回赠兽皮等。

赠花带 以信物定情的方式,流行于苗族。花带由苗族少女编织而成,其上织有蛟龙、花卉、禽鸟等图案。姑娘若爱上某一青年,便赠以花带;男方得其花带,多系于贴身衣服上,且故意露出花带穗头,表明他有了对象。

赠对子荷包 满族以信物定情的方式。对子荷包形似“心”字,缀有葫芦蔓,合在一起即为一个荷包。两只完全一样的荷包,称为“对子荷包”。男女相爱后,女方即送男方荷包,姑娘自留一半,以作为确定双方关系的凭证。

赠槟榔 海南黎族以信物定情的方式。男女青年相恋时,多隐身于槟榔林中以歌试探。若双方情投意合,即在槟榔树下互赠槟榔,以定终身。黎家人视槟榔为贵重之物,互赠槟榔标志婚后夫妇生活美满幸福。

红纸包封 原始时代将红色与生命联系在一起,形成了崇尚红色的习俗。中国人用红纸包封有两个基本意思:一是表示吉庆、祝贺;二是表示除恶驱邪。婚嫁红包、压岁钱、寿礼、小儿周岁生日礼等场合都要用红纸包封。

台湾民间赠礼 台湾民间赠人的礼品,必用红纸仔细包好,称之为“红包”。逢盛大的节日,亲朋好友之间互赠“红包”。与此同时,人们爱用毛笔把自己的姓名写在红纸片上,每到一户,送上一张,主人收下后,贴在正厅的墙上,以示自己人缘好,结友多。

在台湾,一般不乱送人手巾、扇子、刀剪、雨伞这四类物品。因为台湾有俗语:“送巾,断根、离根。”送人手巾,就意味着与人永别;扇子价格低廉,季节性强,一过盛夏就束之高阁,它应验了“送扇,无相见”的俗语;刀剪含有“一刀两断,一剪两断”的意思,这除了被人误解为断绝友情之外,还有不怀好意、粗暴威胁之嫌;闽南语“伞”与“散”同音,赠人以伞,实是断交的信号。

成年礼俗

成年礼 又称“成丁礼”。男女青年成年时的礼仪。其仪礼形式因民族不同而各具特点。多借行礼向青年讲叙历史知识、生产技能和风俗习惯。

冠礼 古代汉族男子成年时的礼仪。男子加冠前为“童子”,接近加冠年龄为“弱冠”,至二十岁方行加冠礼。加冠后,标志其进入成年,社会予以承认,又予以管理和约束,并可择婚配。

三加礼 旧时朝鲜族成年礼。因在举行仪式时三次更冠而得名。

上头 成年礼。旧时流行于藏族。姑娘梳辫子,儿时梳两条,十三四岁梳三条,十五六岁梳五条。十七岁时举行“上头”仪式,多在藏历初二日。届时,亲友携礼品祝贺,父母为其梳头打扮,将发辫改梳几十条,以示其进入成年。

挽髻 成年礼。旧时流行于藏族。贵族男子长至十三四岁,父母选择吉日为其挽髻,将发辫梳到顶编成一个发髻。之后,即可根据自己世袭的地位改穿官服,参加社交活动。

包头帕 瑶族成年礼。婚前男女青年以帽子和头帕表示自己是否成年。幼年时戴花帽,十五六岁后取下花帽改包头帕。

换裙礼 旧时凉山彝族成年礼。脱去童年的裙子,换上成年的裙子,仪式一般在十五至十九岁之间的单岁举行。举行换裙仪式时,不许男子在场,只准妇女们向换裙者逗笑祝愿;受礼者由妇女为其梳头,带哈帕、换百褶裙。

及笄 女子至十五岁时,把头发簪起,表示已成年。

婚嫁礼俗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中国传统婚姻的一般原则。在古代中国,婚姻的缔结原则上由媒人传言,再由父母决定,当事人往往对自己的婚姻没有直接表示意见的权利。

六礼 古代结为婚姻的六道手续,即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纳彩 男家请媒人向女家提出结亲的要求,并以雁为礼物。

问名 问明待字之女的年岁属肖等。

纳吉 男方在得知女子的情形后,卜得吉兆,就派人告知女方家长。

纳征 又叫纳币,意即向女方送聘礼订婚。

请期 男家择定迎娶吉日,告诉女家。

亲迎 新郎自己到女家迎新娘。

拜堂 为婚礼中最重要的大礼。新郎、新娘站在红毯上,女东男西,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三拜乃夫妻交拜,接下来就送入洞房。

传袋 新媳妇临门,男家以袋铺地,使新媳妇行其上进门。新媳妇走过此袋,又速传到前面铺在地上,叫传袋。袋与“代”谐音,取传宗接代的吉兆。

合卺 新郎、新娘合饮酒的礼仪。卺即瓢。两个瓢各盛以酒,双方各执其一而饮之。到宋代,演变为交杯。

结发 本指女子许嫁时的系缨束发,后移指成婚当晚的夫脱妇缨。

合髻 唐、宋后的一种婚仪,即新婚夫妇在饮交杯酒前后各剪下一绺头发,绾在一起表示同心。

挑盖头 古时,新娘嫁出时要盖上红色的头巾,出阁上花轿前盖上,在花轿里不能揭去,只有到婆家举行婚礼时,才能由新郎亲手揭去,让贺客亲友一睹新娘的风采。除了红盖头外,有的地方是戴凤冠,丝穗下垂,把面目完全遮盖起来。

闹洞房 新婚之夜,亲朋围坐房中,对新郎、新娘百般戏谑,称之为闹洞房。

见舅姑 古婚礼中新媳妇拜见公婆的仪式。亲迎的次日,新媳妇早起,沐浴盛装,天刚明即拜见舅姑。不举行见舅姑之礼,新媳妇的身份就不能得到确定。

铺房 迎亲前一日,女家派人至男家,与其共同铺设房间、卧具。

回门 两新人在婚后3天或7天或9天回娘家,行拜门礼。

义绝 夫妻间情义断绝。按照礼法,夫可休妻,妻不可休夫,但在“义绝”前提下,妻子可以离开丈夫。

七出 古代丈夫遗弃妻子的七种理由:不顺父母;无子;淫癖;嫉妒;恶疾;多口舌;盗窃。

三不去 有三种情况丈夫不能遗弃妻子:妻曾经为公婆守孝三年;娶时男方贫贱,后来富贵;女方娘家已无人。

合八字 古时订婚,男女互换“八字帖”后,查其出生年月日时,看是否相克相生。

相亲 议婚礼仪。旧时流行于汉族。包办婚姻下的青年男女,在亲友带领下,约定某地见面,视其相貌丑俊,以议婚约。

门包 旧时浙杭一带对彩礼的俗称。有大、小门包之分。女家备办嫁妆,男家供其所需,谓“大门包”;女家在婚嫁中犒赏仆人之费用,由男家供给,谓之“小门包”。

开金口 又称“相叫礼”。新郎、新娘拜堂的翌日行相见礼后,新娘退入内室行相叫礼。从公婆到尊长、平辈、小辈,皆由搀扶者一一指导,教习新娘呼之。

抢红蛋 侗族婚俗。当抖开洞房里的花被时,男女老幼争抢放在花被子里的糯米裹着的红蛋。据说,抢到红蛋者,不孕妇女可生育,老人能长寿,儿童则活泼健壮。

背新娘 旧时流行于台湾的婚俗。结婚之日,新郎到女家背起新娘,在双方亲友的环护下,跑回男家,并绕庆贺婚礼的广场两周,再与众乡亲见面。最后新郎背着新娘跑回洞房。整个婚礼以跑步开始,又以跑步结束。

哭嫁 旧时鄂西土家族婚嫁形式。其他地区也常见。通常在新娘出嫁前半月乃至一月哭嫁,唱哭嫁歌。其内容大多有哭爹娘、哭哥嫂等。

哭嫁形式有多种,有一人独哭,也有姐妹、哥嫂、父母、亲友同哭等,多是诉说自己的不幸遭遇和离别之情。

调新郎 又称“答歌”,旧时流行于畲族婚俗。男女结婚无礼帖,不事肩舆,不计聘金,陪嫁妆奁除一般的礼物外,多是农具、斗笠、蓑衣等。婚礼简朴而有情趣,以“答歌”形式完婚。新郎到岳丈家迎亲,席上不陈一物,要由新郎指名而歌,如要筷子,则唱《筷歌》;要酒,则唱《酒歌》。新郎唱之,司厨和之,其物也应声而出。吃完之后,新郎又须唱多首歌,把席上的东西一件一件的唱回去。席毕,才与新娘交拜成婚。

同姓不婚 凡同姓不问远近亲疏,或相隔几代,均不能结婚。

丧葬礼俗

告丧 古代中原文化认为,父母死后,子女要迅速通知有关亲属和乡里邻居。唐宋以后,流行以放鞭炮的方法向乡邻报丧致哀。

奔丧 古代汉族认为,接到父母丧讯后,儿女应首先以哭来回报使者,然后详问父母死因,问毕又哭,哭毕即应上路奔丧。奔丧路上,应该吃素。早上见星而行,晚上见星始止,不避昼夜。临到家乡时,应“望乡而哭”,若是奔国君丧,则“望都而哭”。因病残、临产、坐月子等原因不能奔丧的子女,则应寄物以吊。

追悼仪式 入葬死者之前举行。古代汉族的追悼仪式,多由族长、巫师、道士等主持,一般都要介绍死者一生的功绩,希望死者灵魂能保佑子孙后代发达兴旺。

二次捡骨葬 我国南方、东北和沿海地区古今都很流行的一种葬俗,大致有三类:先土葬后捡骨;火葬后再捡骨;同葬后再捡骨。

崖葬 包括悬棺葬、崖墓、崖洞(穴)葬等,涉及到汉族和南方许多民族。如悬棺葬的主要特征是葬在崖上,利用天然洞、绝壁上的天然平台;或在崖上开凿横龛直洞;或在峭壁上凿孔钉桩以放置棺木。

火葬 我国最古老并对现今社会影响最大的丧葬习俗之一。

居丧守孝 古代汉族在埋葬死亡亲属后,还有居丧守孝之俗。居丧期间,不能唱歌跳舞,不能娶妻纳妾,不行房事;上层贵族出入不能走正门,上下不能走中阶;孝子应在父母墓旁搭棚而居。在棚内要求做到“言而不语”、“对而不答”、“不与人座”;前三日不饮食,前七天内只能吃粥,七天后才能吃蔬菜水果,过“二七”14天后才能吃肉。一般认为,居丧三年之内都不宜饮酒。三年期满,要举行一次隆重祭祀,然后方能起灵除孝。

扫墓 有的也称“挂青”、“上坟”、“挂纸”。实际上是古代祭祀制度的遗存。汉族、仫佬族、侗族、瑶族等都流行在每年的清明上坟祭祖。

现在汉族还普遍保留着此俗。扫墓时,较富有的人家,往往抬着一席丰盛的酒菜到墓地,恭敬地陈列在祖墓前,一面焚化纸锭,一面叩头行礼,然后或在墓地吃掉酒菜,或抬回家再吃;稍次的人家,则只端一两碗酒菜到墓地,也焚化纸锭;再次的人家,则只焚化纸锭,或掘几把泥土,捧堆在坟顶上,再随便折几支嫩绿新枝,插在坟上。

官场礼俗

头顶乌纱 明代文武官员着常服时常戴一种以黑色麻纱做的“乌纱帽”,所以当官叫做“头顶乌纱”。

花翎、蓝翎 清代官员尖顶帽上插有羽毛,这种装饰分“花翎”和“蓝翎”。花翎是孔雀翎,起初只赏给满、蒙王公贵族和五品以上近卫军官有战功者。蓝翎是褐马鸡的羽毛,原只赏给五品以下有军功的军官。

君臣之礼、三跪九叩 朝廷大典时臣下晋见皇帝时的正式礼节,也是小臣、外臣见皇帝时必行之礼。臣见皇帝时跪拜三次,每跪下后,顿首三次。

清代跪拜礼 清代大臣晋见皇帝行跪拜礼后,不再站起来,只能跪着回答皇帝的问话,这是中国历代官僚在皇帝面前最卑微的举动。清代规定:满官在皇帝面前自称“奴才”,汉官则自称“臣”,非满族而自称“奴才”,就是失礼。

皇帝会见群臣,也须守一定的规矩,不同的场合对服装要求不同,礼仪也繁简有别。

群官之礼 官场中,宰相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百官之长。汉代百官见宰相,都行跪拜礼,宰相不必答礼,目受而已。朝堂上,宰相有专席。酒宴上,宰相劝酒群官不能不喝,官员给宰相进酒,宰相可以谢绝。

唐代的宰相上朝,有专用的道路,参加朝廷大典时,高级官员用全副仪仗,提前打着火把至宫城外等候,火炬成列,称为“火城”。宰相的火城未到,清道声先到,其他官员要闻声扑灭自己的火城,不敢与宰相争辉。宰相病休或家中有丧事,有关部门先行在宰相家外搭棚,供百官慰问宰相时在此排班等候。官员拜会宰相,由宰相属官引进,望阶而拜,宰相如不想对此官特别优待,只需端坐受礼。降阶而迎,就是宰相很看重客人的表示。

明、清两代没有丞相职务,但明的首辅和清的军机大臣实际上都贵同宰相。

宰相以下的官员根据各自的品级、职务和加官确定相见时的礼仪。在同级之间,公会时相揖为礼,私会相见,就按其私交程度相机处理。但如果进士出身的官员已升至与录取自己为举人、进士的考官同级,私会时以执弟子礼为多。

宫廷朝会之礼 上古时,君臣相见一律站立,讨论政事时则同坐,文武大臣向君王施礼、拜叩,君王有时也以礼相还。秦汉以后,皇帝威严日渐膨胀,“朕”、“万岁”等为皇帝专有。但汉时,皇帝还给下官赐座。到宋朝,皇帝为了立天威,乘宰相起立递呈公文之机,密令内侍将相座移去,从此宰相立而论事。到了清朝,大小官员晋见天子,则变成跪见。

宗法礼俗

庙坛 在人与自然方面,古人认为“天”至高无上,主宰一切。日月星辰、山川土地、风雷雨电、牲畜五谷、人间横祸等各有神灵管辖,故有各种庙坛。

紫禁城之右建有关于农业生产的祭坛,每年二、八月第一个辛日行祭。

基于对祖先的崇拜,于紫禁城之左建有太庙。每年四、七、十月的初一,清明节,岁末,皇帝生辰和忌辰行祭。

祀黄土有地坛,于每年夏至日出时行祭。

祀太阳有日坛,于每年春分日寅时行祭。

祀月亮及星宿、五星而有月坛,于每年秋分日亥时行祭。祀先农有先农坛,于每年三月上文日行祭。

在众多的祭祀礼仪中,最重要的是祭天。天坛是封建帝王祈谷、祈雨和祭天的场所。按制度,祈谷(祈祷丰年)的具体日期是每年正月上辛,祈雨依例在初夏(农历六月立夏之后的几天内),举行“雩礼”,若久旱不雨则再举行“大雩礼”;祭天则在冬至。

鼎 炊食器,用于煮或盛鱼肉。一般三足,有二耳。根据周礼,天子配享九鼎。

尊 铜器铭文常将尊、彝二字联用,尊是礼器的共名,专名时则为酒器,而非礼器。其形似觚而中部较粗,口径亦大,也有少量方尊。

觚 饮酒器。觚形细高如插花瓶,如角而孤立。

爵 饮酒器。因啜酒时发出雀雀之声,所以仿雀而制。

钟 我国古代的一种礼乐器。古钟以圆钟、扁钟较多。钟圆则声长,故帝王视朝,官吏出署,必击圆钟以集众助威;钟扁则声短,适于做乐器演奏,在湖北省发现的古编钟,是我国独有的古乐珍品。

称谓传统风俗

宗族称谓

祖上 最早的祖先称为始祖。后世的皇帝一般以他们可知的祖宗作为始祖,如宋朝以僖祖作为始祖。后世的人在修家谱、作家传时,也往往喜欢攀附古代的名人为自己的始祖。

太祖 始封之君也就是王朝的建立者为太祖。如三国魏以曹操为太祖,唐以李渊为太祖,宋以赵匡胤为太祖,明以朱元璋为太祖,清以努尔哈赤为太祖。太祖是一朝的开国之君,所以他的太庙百世不迁。

祖宗 是对始祖及先世中有功德者的尊称。从我国汉代开始,凡是创业的国君死后,他们的庙号一律称为祖,如汉称刘邦为高祖,唐称李渊为高祖等等。凡是有功德的帝王死后,他们的庙号一律称为宗,如唐称李世民为太宗等类。

子嗣 古代宗法制度规定,同一始祖的嫡系长房继承系统为大宗,余子为小宗。

宗子 太宗的嫡长子叫宗子。对大宗来讲,他是家长;对于小宗来讲,他是族长,宗子继承始祖的爵位,主持始祖庙的祭祀。

世子 世子也就是太子,古代的“世”与“太”字意义相通。

支子 古代把嫡长子以外的其他儿子称为支子。

嫡子 古代把正妻所生的儿子称作嫡子。同时也指正妻所生的长子。嫡子有继承父亲地位的权力,在社会地位上远远高于庶子。

别子 古代把诸侯嫡长子以外的儿子都叫别子。

庶子 古代把妾所生的儿子称作庶子,庶子的地位比嫡子低,不能承奉祖庙的祭礼和承袭父祖的地位。

嗣子 无子而以他人之子作为儿子,既为嗣子。嗣子一经礼法认可,地位与亲子等同。古代礼法对嗣子问题有明确的规定。一,必须是同姓;二,必须是同宗的支子;三,辈分必须相当。

公子 诸侯王(公)嫡长子以外的其他儿子称为公子。另外诸侯的女儿也可以称作公子。

考妣 父母又称为考妣。后多指已死的父母,即亡父亡母。

继父 生父死后,母亲再嫁之夫称为继父。

八母 八种身份不同的母亲,即指嫡母、继母、养母、慈母、嫁母、出母、庶母和乳母。

嫡母 妾的子女称父之正妻为嫡母。对于嫡母,服制是斩衰三年。

继母 父亲的后妻称为继母,对于继母,服制是齐衰三年。

养母 过继儿子称收养他的母亲为养母。对养母服制是斩衰三年。

慈母 妾所生之子,其母死后,其父令别的妾抚育,此别妾就是此子的慈母。

嫁母 亲母因父亲死后再嫁,称作嫁母。为嫁母服齐衰杖期。

出母 被父亲休弃的生母称作出母。为出母服齐衰杖期。

庶母 父亲的妾称为庶母。为庶母服缌麻。

乳母 父妾之中曾乳育己者为乳母。为乳母服缌麻。

九族 九族所指,说法不一。一说上自高祖,下至玄孙,即来孙、玄孙、曾孙、孙、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一说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父族四即:姑之子(姑姑的子女)、姊妹之子(外甥)、女儿之子(外、孙)、己之同族(父母、兄弟、姊妹、儿子);母族三即:母之父(外祖父)、母之母(外祖母)、从母子(娘舅);妻族二是岳父、岳母。

亲属称谓

中国古代亲属称谓家谱总览

古代将凡血缘相近的同姓本族和异性外族都称作亲属。具体称谓如下:

祖 (王父、祖父)父之父。祖母、王母、父之母。(曾祖父、母)祖之父、母。(高祖父、母)曾祖之父、母。(上五世即从本位起,上及父、祖、曾祖、高祖)

孙 子之子。

曾孙 孙之子。

玄孙 曾孙之子。

来孙 玄孙之子。(下五世指从本位起,下主立孙)

世父(伯父) 父之兄。

叔父 父之弟。

世母(伯母) 世父之妻。

叔母(婶) 叔父之妻。

姑(姑母) 父之姊妹。

姑父 姑之夫。

从祖祖父(伯祖父、叔祖父) 父之伯叔。

从祖祖母(伯祖母、叔祖母) 父之伯母、叔母。

从祖父(堂伯、堂叔) 父之从兄弟。

从祖母(堂伯母、堂叔母) 从祖父之妻。

族曾祖父(族曾王父) 祖父的伯叔。

族曾王母 祖父的伯叔之妻子。

族祖父(族祖王父) 族曾祖父之子。

族父 族祖父之子。

族兄弟 族父之子。

嫂 兄之妻。

弟妇 弟之妇。

从子(侄) 兄弟之子。

从女(侄女) 兄弟之女。

从孙 兄弟之孙。

甥(外甥) 姊妹之子。

私 姊妹之夫。

女婿(子婿、婿) 女之夫。

中表(姑表) 父之姊妹之子女。

外祖父(外王父) 母之父。

外祖母(外王母) 母之母。

外曾王父 外祖父之父。

外曾王母 外祖父之母。

舅(舅父) 母之兄弟。

舅母(妗子) 舅之妻。

从母(姨母、姨) 母之姊妹。

姨父 姨母之夫。

中表(姨表) 姨之子女。

从母兄弟、从母姊妹(姑表兄弟姊妹、姨表兄弟姊妹) 母之兄弟姊妹的子女。

外舅(岳父、岳丈、丈人、泰山、岳翁) 妻之父。

外姑(岳母、丈母、泰水) 妻之母。

姨(姨子) 妻之姊妹。

妻侄 妻之兄弟之子。

舅(嫜、公) 夫之父。

姑(婆) 夫之母。

姑嫜、舅姑 即夫之父母(俗称公婆)。

伯叔(大伯、大叔子) 夫之兄弟。

小姑子 夫之妹。

娣妇 夫之弟妇。

姒姆 夫之嫂。

娣姒、妯娌 古之弟妇与嫂的简称。

娅、连襟(襟兄、襟弟)、两乔 两婿互称。古今亲属称谓杂谈

如何称呼自己的亲属,在称呼自家的亲属时,我们常会听到或见到“家、舍、亡、先、犬、小”这几个字。

家 是用来称比自己辈分高或年长的活着的亲人,含有谦恭平常之意。如称己父为家父、家严,称母为家母、家慈,称丈人为家岳,祖父为家祖,以及家兄、家嫂等等。

舍 是用来谦称比自己卑幼的亲属,如舍弟、舍妹、舍侄、舍亲,但不说舍儿、舍女。

先 含有怀念、哀痛之情,是对已死长者的尊称,如对已离世的父亲称先父、先人、先严、先考,对母尊称先母、先妣、先慈,对祖父称先祖,等等。

亡 用于对已死卑幼者的称呼,如亡妹、亡儿。对已故的丈夫、妻子、挚友,也可称亡夫、亡妻、亡友。

犬 旧时谦称自己年幼涉世不深的子女,如犬子、犬女等。

小 对人常用来称己一方的谦词,如自称自己儿女为小儿、小女等。

六亲 六亲即六种亲属。对六亲的说法,历来众说纷纭,大致有以下几种,一说指父子、兄弟、姊妹、甥舅、婚媾、姻娅。二说指父子、兄弟、夫妇。三说指父母、兄弟、妻子。四说指父母、兄弟、以父兄弟、从祖兄弟、从曾祖兄弟、同族兄弟。五说指父、母、兄、弟、妻、子,是现代比较通行的说法,现代汉语中六亲也泛指亲属。

古代兄弟排行称谓 古代以伯、仲、叔、季来表示兄弟间的排行顺序,伯为老大,仲为老二,叔为老三,季排行最小。父之兄称“伯父”,父之次弟称为“仲父”,仲父之弟称为“叔父”,最小的叔叔称“季父”,后来父之弟都统称为“叔父”。

古今妻子称谓 我们现在称男人的配偶为妻子。而从古至今,对妻子的称呼竟有近四十种之多。

小君细君 最早是称诸侯的妻子,后来作为妻子的通称。

皇后 皇帝的妻子。

梓童 皇帝对皇后的称呼。

夫人 古代诸侯的妻子称夫人,明清时一二品官的妻子封夫人,近代用来尊称一般人的妻子,现在多用于外交场合。

荆妻 旧时对人谦称自己的妻子,又谦称荆人、荆室、荆妇、拙荆、山荆、贱荆,有表示贫寒之意。

娘子 古人对自己妻子的通称。

糟糠 形容贫穷时共患难的妻子。

内人 过去对他人称自己的妻子。书面语也称内人、内助。尊称别人妻称贤内助。

内掌 柜的旧时称生意人的妻子为“内掌柜”,也有称“内当家”的。

太太 旧社会一般称官吏的妻子,或有权有势的富人对人称自己的妻子为“太太”,今有尊敬的意思,如“你太太来了”。

妻子 指的是妻子和儿女。早期有“妻子”、“妻室”,也单称妻,有的人为了表示亲爱,在书信中常称贤妻、爱妻。

老伴儿 指年老夫妻的一方,一般指女方。

娘儿们、婆娘、婆姨 有些地方称妻子为娘儿们,或婆娘,或婆姨。

堂客 江南一些地方俗称妻子为堂客。

媳妇儿 在河南农村普遍叫妻子作媳妇儿。

老婆 北方城乡的俗称,多用于口头语言。

老爱 因称老婆太俗,称爱人拗口,所以取折衷的办法叫老爱。

继室续弦 妻死后又另娶的。

家里 屋里人、做饭的,都是方言对妻子的称谓。

女人 一些农村称妻子为女人,或孩子他娘。

爱人 男女互称。

右客 湖北鄂西山区对妻子的一种称呼。

伙计、搭档 现代都市对妻子的俗称。

另外,旧时对妾的称呼有“侧侄”、“偏房”、“小星”、“加夫人”、“妇君”等。

古今对丈夫的称谓 我们对女子的配偶称作丈夫。此外对丈夫的称谓还有丈人、君、外子、官人、老公、爱人、当家的、前面人、掌柜的、外面人、郎君、老伴、老头子、那口子、男人、老爱、那位老板等。

古今对父母的称谓 父母又称高堂、椿萱双亲、膝下、考妣等。

古今对夫妻的称谓 夫妻在古今称谓有结发、鸳鸯、伉俪、配偶、伴侣、连理、秦晋、百年之好等。“鸳鸯”原指兄弟,我国古代曾把鸳鸯比作兄弟。鸳鸯本为同命鸟,双栖双宿,所以古人用它来比喻兄弟和睦友好。后用鸳鸯来比夫妇,始于唐人卢照邻。

我国古代,年少之时结为夫妻,称为结发。后因以“结发”为结婚,指原配夫妇。“丈夫”小考 丈夫在古代并非指女子的配偶。古代男子二十岁时,举行冠礼,称为丈夫,这是一种古时礼仪。另外,古代把身长八尺的魁梧男子称作丈夫。在春秋战国之交,“丈夫”的词义扩大了,不仅指成年的男子,而且还指男性的小孩,甚至男婴。“娘子”小谈 娘子是丈夫对妻子的一种爱称,在元代以前,称妻子为“娘子”是不对的。宋代之前,“娘子”专指未婚的少女,意同今天的姑娘。

到了唐代,唐玄宗宠爱杨贵妃,杨贵妃在后宫中的地位无与伦比,宫中号称为“娘子”。这里的娘子,显然已不是指少女了,但也不能理解为是对妻子的称呼。

到了元代,社会上已普遍称呼已婚妇女为“娘子”。到了明代,一般习惯称少妇为“娘子”,而且带有娇爱的味道。

随着称妻为“娘子”的流行,一般妇女也就称为某娘了,如称接生婆为“老娘”,称巫婆为“师娘”,称妓女为“花娘”,称男女关系不清的女人为“夫娘”,以及鄙称妇女为“婆娘”等等,通称她们为“娘们”。

丈人 “丈人”现在通常指称岳父。但在古代“丈人”就不仅指岳父了。“丈人”主要有四种说法:其一,“丈人”是对老者和前辈的尊称;其二,“丈人”指家长或主人;其三,“丈人”是女子对丈夫的称呼;其四,“丈人”代表岳父。“连襟”趣话 在我国民间,通称姐妹们的丈夫为“连襟”,“连襟”的来历与我国著名的诗人杜甫、洪迈有关。

较早在笔下出现这个词语的是杜甫。他晚年寓居川东,结识了当地一位姓李的老头子,叙论起来,两家还是拐弯抹角的亲戚。两人很合得来,三天两头书信往来或一起聊天喝酒,后来杜甫要出峡东下湖湘,写了首《送李十五丈别》的诗,回忆叙述结交经过,有一句是“人生意气合,相与襟袂连”。这只是形容彼此关系密切,它还没有后来的那种关系。

北宋末年,洪迈有个堂兄是石泉州的幕宾,不很得意,妻子的姐夫在江淮一带做节度使,写荐书推荐去京城供职,洪迈这位堂兄很感激,托洪迈替写了一份谢启,里面便有“襟袂相连”一句。可见宋朝时,“连襟”这个称谓就已通行,并具有与现在相同的内容了。

岳父、岳母称呼的由来 古代帝王常临名山绝顶,设坛祭天地山川,晋封公侯百官,史称“封禅”。唐玄宗李隆基一次“封禅”泰山,中书令张项做“封禅使”。张把女婿郑镒由九品一下提成五品。后来玄宗问起郑镒的升迁事,郑镒支支吾吾,无言以对。在旁边的黄幡绰讥笑他:“此乃泰山之力也。”玄宗才知张项徇私,很不高兴,不久把郑镒降回原九品。后来,人们知道此事,就把妻父称“泰山”。又因泰山乃五岳之首,又称为“岳父”,同时,又把妻母称为“岳母”。“东床”的缘来 东床指女婿。东晋时郗鉴让门人到王导家去物色女婿。门人回来说:“王家少年都不错,但听得消息时,一个个都装出矜持的样子,只有一个年轻人,袒腹东床,只顾吃东西,好像没听到我们说话一样。”郗鉴一听忙说:“这个人正是我要物色的好女婿!”这个年轻人就是后来的大书法家王羲之。以后,人们就称女婿为“东床”。

礼俗称谓

等级称谓类

君 周代称诸侯为君。君在天子之下,大夫之上,指的是诸侯。秦统一天下后,称皇帝为君。君还是战国、秦汉时期贵族、功臣的封号。如齐国田文号孟尝君,魏公子无忌号信陵君。君后来又引申为对男子的尊称,故父和夫也可称君。

臣 上古指男性奴隶。后来“君”与“臣”对举,臣包括君外的任何人。后“臣”引申为对己的谦称。

士 商、西周、春秋时统治者的最低层及其成员。周天子有天下,诸侯有国,卿大夫有家。家是卿大夫的统治区域,担任家的官职的通常是士,称为家荀。士大夫受过教育,有知识、有才能,因此,后来逐渐成为知识分子的通称,在军事上、政治上、外交上形成不可忽视的力量。战国时代的士大体分为四类,一类为学士,如庄子、荀子等。一类为策士,如苏秦、张仪,即所谓纵横家。一类为方士或术士。最低的一类为食客,这类人有士之名,无士之实,多是贵族的鹰犬。

民 上古时把奴隶称作民。或称黎民、群黎、苗民、众人、庶人、庶民,通称庶民。臣与民在上古都是奴隶,但有区别:臣是柔顺驯服的奴隶,民是暴戾难以驾驭的奴隶。

君子 古代对贵族男子的通称。又泛指有道德的人,君子常常和小人或野人对比。此外,妻称夫也叫君子。

百姓 古代对贵族的总称。商代的奴隶主是贵族,总称为“百姓”(因为当时只有贵族才有姓),周代仍有这种称号,战国以后,“百姓”为平民的通称,与“民”为同义词。

黎民 平民也称黎民,亦即“众民”的意思。因“黎”通“骊”,黑色,“黎民”因黑色而名。

黔首 黔首是战国时秦国及秦代对平民的称呼。

布衣 即“平民”,古代富人穿丝,平民穿麻布,所以称“布衣”。

庶人 又叫“庶民”,西周以后对农业生产者的称谓。西周时庶人可作为被封赐的对象,其身份比奴隶高。春秋时,庶人的地位在士以下,工商奴隶之上。秦汉以后,泛指没有官的一般平民。对自己的谦称类

鄙人 “鄙人”本意指居于郊野之人。后古人用来谦称自己,表示地位不高,见识浅陋。

臣 古人对自己的谦称。“臣”表示自谦,多有君臣关系在内。后来也完全表示谦称。

仆 旧时男子自称谦词。仆即奴仆,下对上、幼对长自称奴仆,借以表示对对方的敬重。

小可 宋元间人自称谦词。

小生 旧时晚辈对尊长称自己的谦词。

小子 旧时子弟晚辈对父兄尊长自称的谦词。

晚生 旧时男子对前辈称己的谦词。

不肖 旧时男子自谦词。不肖原指于不似其父那样贤能,故男子在其父母死后多借以自称,表示谦恭。

不才 旧时男子自谦词。不才即没有才能,故借以自称,以示谦恭。

不妄 旧时男子对自己的谦称。不妄意为无才能的意思。

不敏 古人称自己不聪明,不敏捷,故自谦“不敏”。

晚生、后学、晚侍 年轻人在年长者面前的谦称。

在下 自称的谦词,古时坐席,尊长在上座,所以自称在下。

妾 旧时妇女自称的谦词。妾是旧时正妻之外的小妻、侧室、偏房,在家庭中地位极低,故妇女借以自称,表示对对方的敬重。

奴家 旧时妇女自称的谦词。奴即表示自由,从人役使的仆役,故借以自称,表示对对方的敬重。有时男子亦以之为谦称。

未亡人 寡妇的自称。

孤家寡人、朕 古代皇帝的自称。

不谷 古代诸侯的自称。尊称类

父 古代对男子的尊称。“父”本义不是父亲,而是父系氏族社会中司火的长者,后成为对男子的尊称。大约至周代,“父”才成为父亲的别称。

公 古代对男子的尊称。甚至父亲对儿子说话,有时也以“公”相称,用来表示郑重。

子 古代尊称,男女皆可称之。学生对老师也称“子”。夫妻之间又互称“内子”和“外子”。

长者 古代尊称。指有德行受尊敬的人。

卿 古代尊称,古时使用较广,君称臣为“卿”,夫妻之间称“卿”或“卿卿”。

先生 古代尊称,多称师长、老人或有德行的人。

阁下 是旧时对一般人的尊称。常用于书信之中。

足下 在古代称谓上,或同辈相称,都用“足下”,足下意为“您”。

麾下 是对将帅的尊称。

陛下 陛下的“陛”指帝王宫殿的台阶。“陛下”原来指的是站在台阶下的侍者。臣子向天子进言时,不敢直呼天子,必须先呼台下的侍者而告之,后来“陛下”就成为对帝王的敬辞。

殿下 和“陛下”是一个意思,原来也是对天子的尊称。汉代以后演变为对太子、帝王的尊称,唐代以后只有皇子、皇后、皇太后可以称为“殿下”。

令尊 旧时称对方父亲的敬词。

尊公 亦称“尊大人”、“尊太君”。旧时称对方父亲的敬词。尊与卑相对,指地位或辈分高,故用敬词,如“尊翁”、“尊驾”。

令堂 旧时称对方母亲的敬词。

令郎 旧时称对方儿子的敬词。原称“令郎君”。

令嗣 旧时称对方儿子的敬词,同“令郎”。

令子 旧时称对方儿子的敬词。

令爱 并作“令嫒”。旧时称对方女儿的敬词。

令正 旧时称对方嫡妻的敬词。

令兄 旧时称对方之兄的敬词。

令弟 旧时称对方之弟的敬词。

令坦 旧时称对方女婿的敬词。

仁兄 旧时对同辈友人的敬称。常用于书信。

贤兄 旧时对同辈友人的敬称,贤指德才之众,故用为敬词。

仁弟 旧时对同辈中青年者的敬称。师长对学生,年长者对幼子亦常以之为称,表示爱重。

贤弟 贤弟意为“仁弟”,贤有德行好、才能出众之意,故习以为敬词。

古代交友的称谓

布衣之交 普通老百姓相交的朋友。

刎颈之交 哪怕砍头也不变心的朋友,又称为“生死之交”。

莫逆之交 意谓彼此心志相通,情投意合。

杵臼之交 指交友不嫌贫贱,亦称为“杵臼交”。

车笠之交 指彼此不以贵贱而异,友谊深厚。

忘年之交 年岁差别大,行辈不同而交情深厚的朋友。

总角之交 幼年就相认的朋友。

竹马之交 形容小儿时天真无邪、亲昵嬉戏之状。

古代对媒人的称呼

媒人 撮合男女成婚的人,多为老年妇女充当。

月老 媒人之代称。

红娘 媒人之代称。取于元代杂剧《西厢记》中莺莺的婢女。

三姑六婆 指从事九种职业的女人。“三姑”即从事宗数活动的三种女人:尼姑、道姑、卦姑。“六婆”中“牙婆”指贩卖人口的贩子,“媒婆”指专门撮合婚姻的,“师婆”即巫婆,“虔婆”指妓院的鸨母,“稳婆”指接生婆,“药婆”职业不详。

古代对老师的称呼

师父、师傅 对老师的尊称。“师傅”原为春秋时国君的老师。

夫子 古代对老师的一种尊称,尤其流行于旧时私塾。

师长 教师的尊称。

外傅 古代对教师的特称。

博士 经学教师称“博士”。至唐朝时期,各专业学校更有“律学”、“算学”、“书学”博士之分。

教授 原为学官称谓,自宋始于宋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均设“教授”,以传授学业,后世相沿。

讲师 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的教师谓“讲师”。

助教 古代学官名。教师,西晋武帝咸宁四年设置,协助国子、博士教授生徒。南北朝、隋代相沿设置。唐代国子学、太学、广文馆、四门学等都设有助教。明、清两代,仅仅有国子监助教。为国子学(即后来的“国子监”)教师。

教渝 宋代京师所设小学和武学中的教师称谓,到元、明、清的县学照样设置。

教习 明朝入选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后,教师仍用其名。

经师 汉代以后历代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的教师称“经师”。

训导 明清时府设教授,州设学正,县设教渝,掌教育生员,其副职皆称“训导”。

先生 古时对“门馆”、“私塾”老师中年长者的尊称。

老师 原为宋元时期“小学”教师的称谓。

皇族称谓

皇帝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自认为“德兼三皇,功高五帝”,称“始皇帝”,从此历代封建君主都称皇帝。

万岁 皇帝的代名词,一种说法认为在朝贺时对君主经常使用,久而久之,便成了皇帝的尊称;另一种说法认为是从西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汉武帝登华山后,由他开始用“万岁”自称,而相沿下来的。

天子 古代君王的尊称。夏、商、周代,天子的正号是王,如周武王即可被称天子;在秦汉至清代,天子则指皇帝。所谓“天子”,意指君主君临天下,犹天之子。

皇后 皇帝的正妻称皇后。秦汉以后历代沿称。

太上皇 帝王尊其父为太上皇;历代皇帝传位于太子,并自称太上皇;天子之父参与国政,称太上皇帝。

皇太后 皇帝的母亲称皇太后,秦汉以后历代沿称。

皇太子 皇帝所指定的继承人,一般为皇帝的嫡长子,但常有例外,由皇帝选定册立。清代自雍正以后不立皇太子。一般称预订继承君位的长子为“太子”。

贵嫔 嫔妃的称号。汉元帝时始置,原为妃嫔中之第一级。自魏晋至明均设置,但地位已经下降。

昭仪 嫔妃的称号。三周魏文帝时始置,仅次于皇后,晋及南北朝多沿置。

才人 嫔妃的称号。始设于晋武帝,自南北朝至明多曾沿置。唐制,才人初为宫中之正五品,后改正四品。

贵妃 嫔妃的称号。南朝宋武帝时始置,位次于皇后,自隋至清多沿置。

七子 女官名,位在美人、良人下,在长使少使上。

良人 西汉嫔妃的称号。

美人 嫔妃的称号。

贵人 嫔妃的称号。东汉位次于皇后,清代贵人已降在嫔妃之下。

世子 帝王的正妻所生的长子,也称太子,清代则封亲王的嫡长子为世子。

孺子 太子嫔妃名,太子有妃、良娣、孺子,共三等;古代贵族的妾也称孺子。

太孙 皇帝的长孙称太孙。历代王朝往往于太子殁后册立太孙为预订之皇位继承人。

公主 帝王之女的称号。始于战国,汉制规定,皇帝之女称公主,帝之妹称长公主,帝姑称大长公主,后历代大致沿用。

翁主 汉代制度,诸王之女称翁主,即后世的郡主。

驸马 皇帝的女婿称驸马,非实官。清代称“额驸”。

帝姬 古代对皇帝女公主、姊妹、姑母等的称呼。

官场称谓

宰相 我国封建社会主管政事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意为君主的最高幕僚、百官的首长。

丞相 官名。长期以来丞相常用作宰相的通称,但宰相不一定是丞相。

太尉 官名。秦时的太尉为全国最高的军事长官。汉初与丞相、御史大夫合称三公,东汉又与司徒、司空并为三公。后代沿置,但一般为加官而无实权,至明代废。

御史大夫 官名。秦朝时始设,其位相当于副丞相。

侍郎 官名。汉武帝时始置的郎官,是常侍皇帝左右的近臣。

郎中 官名。始设于秦,在宫闱中掌皇帝宿卫。自隋代,为各司的主官,为尚书、侍郎以下的高级部员。

卿 古代高级官员或爵位的称谓。

三闾大夫 官名。战国时楚国的三闾大夫,以掌王族中势力最大的昭、屈、景三姓子弟的教育事。

将军 官名。春秋时,诸侯以卿统率军队,始有将军的称呼。后用于都督军事的武官。

大将军 官名。战国时始置,汉代沿置,掌统征战,是将军最高称号。

太师 官名。古代三公之一(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后以太师、太傅、太保为加官,仅示荣宠而无实职。太师还是辅导太子的官,称太子太师。

太傅 官名。古代三公之一,名同太师。西汉时把辅导太子的官称为太子太傅。

司马 官名。西周时始设。春秋、战国时沿用,掌管军政和军赋。汉代司马为兵部尚书的别称。隋、唐以后,司马地位有所削减。

巡抚 官名。始置于明太祖朱元璋,职能同于中央官员,巡抚地方的“钦差大臣”。

总督 是管辖一省或数省军政的地方最高长官。

都督 汉末始设。三国时都督为率兵打仗的将帅,魏晋以后,都督成了驻地的刺史,成了辖区的军政总首长。

提督 清朝官居要职。一种为提督学政,又称学政、学台,掌科举大权;一种为提督军务总兵官,负责一个省的军务。

钦差 大臣明代由皇帝亲自派遣临时出外,办理重大事件的官员,称钦差大臣。

节度 使官名,武将统兵出战称总管,无事时镇守边地则称大都督。唐代,节度使权力不断增大,形成所谓“藩镇割据”。

少保 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后逐渐成为虚衔。其二,古代称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为“东宫三少”,后也逐渐成为虚衔。

尚书 最初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隋代始设六部,唐代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各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

上卿 周代官制,天子及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贵者谓“上卿”。

参知政事 又简称“参政”。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同平章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合称“宰执”。

军机大臣 军机处是清代辅佐皇帝的政务机构。任职者无定员,一般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或京堂兼任,称为军机大臣。

枢密使 枢密院的长官。唐时由宦官担任,宋以后改由大臣担任,枢密院是管理军国要政的最高国务机构之一,枢密使的权力与宰相相当,清代军机大臣往往被尊称为“枢密”。

左徒 战国时楚国的官名,与后世左右拾遗相当。主要职责是规谏皇帝、举荐人才。

太尉 元代以前的官职名称。是辅佐皇帝的最高武官,汉代称大司马。宋代定为最高一级武官。

大夫 各个朝代所指的内容不尽相同,有时可指中央机关的要职,如御史大夫、谏议大夫等。

太史 西周、春秋时为地位很高的朝廷大臣,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兼管典籍、历法、祭祀等事。

侍中 原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因侍从皇帝左右,地位渐高,等级超过侍郎。魏晋以后,往往成为事实上的宰相,《出师表》提到的郭攸之、费讳即是侍中。

郎中 战国时为宫廷侍卫。自唐至清成为尚书、侍郎以下的高级官员,分掌各司事务。如《荆轲刺秦王》:“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此指宫廷侍卫。《张衡传》:“公车特征拜郎中”,“郎中”是管理车骑门户的官名。

参军 “参谋军务”的简称,最初是丞相的军事参谋,晋以后地位渐低,成为诸王、将军的幕僚。

都尉 职位次于将军的武官。

经略使 也简称“经略”。唐宋时期为边防军事长官,与都督并置。

刺史 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有时称为太守。

太守 参见“刺史”条。又称“郡守”,州郡最高行政长官。

校尉 两汉时期次于将军的官职。

提辖 宋代州郡武官的官名,主管训练军队、督捕盗贼等事务。

知府 即“太守”,又称“知州”。

县令 一县的行政长官,又称“知县”。

里正 古代的乡官,即一里之长。

三省六部 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隋唐时,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一般中书省管决策,门下省管审议,尚书省管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中书省长官称中书令,下有中书侍郎、中书舍人等官职;门下省长官称侍中,下有门下侍郎、合事中等官职;尚书省长官为尚书令,下有左右仆射等官职。尚书省下辖六部:吏部(管官吏的任免与考核等,相当于现在的组织部)、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等)、兵部(管军事,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刑部(管司法刑狱,相当于现在的司法部)、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各部长官称尚书,副职称侍郎,下有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官职。六部制从隋唐开始实行,一直延续到清末。“三省六部”制出现以后,官员的升迁任免由吏部掌管。官职的任免升降常用以下词语:(1)拜。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如《<指南录>后序》中的“于是辞相印不拜”,就是没有接受丞相的印信,不去就职。(2)除。拜官授职,如“于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一句中的“除”,就是授予官职的意思。(3)擢。提升官职,如《战国策·燕策》:“先王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4)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为易于区分,人们常在“迁”字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字,升级叫迁升、迁授、迁叙,降级叫迁削、迁谪、左迁,平级转调叫转迁、迁官、迁调,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5)谪。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岳阳楼记》:“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中的“谪”就是贬官。(6)黜。“黜”与“罢、免、夺”都是免去官职。如《国语》:“公将黜太子申生而立奚齐。”(7)去。解除职务,其中有辞职、调离和免职三种情况。辞职和调离属于一般情况和调整官职,而免职则是削职为民。(8)乞骸骨。年老了请求辞职退休,如《张衡传》:“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科举称谓

中国历代主要科举称谓

孝廉 汉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之一,为士大夫的主要途径。明清俗称举人为孝廉。

举主与门生 汉代士人通过察举和征辟人仁做官、主持州郡察举的列侯。刺吏、郡称为举主,被举、被辟的贤士便成为举主、府主的门生故吏,后科举考试及第者对主考官亦自称门生。

贡士 古代向朝廷荐举人才的制度。自唐以后,经乡贡考试合格的叫贡士。清代,会试考中的为贡士。

进士 意即贡举的人员。唐代科目中以进士科最被重视,明、清两代,始以进士为考中者的名称,凡是举人(乡试考中者)经过会试考中者为贡士,由贡士经过殿试录取者为进士。

举人 原指被推荐之人,为历代对各地乡贡入京应试者的通称。明、清两代,为乡试考中者的专称,作为一种出身资格,中了举人叫“发解”、“发达”,简称“发”,习惯上俗称为“老爷”。

秀才 别称“茂才”。本系优秀人才的通称。汉代以后,成为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南北朝时,最重此科。唐代初期,设秀才科,后来渐渐废去,仅作为对一般儒生的泛称。明太祖曾采取荐举的方法,举秀才数十人,反以知府为官。明、清两代,专门用来称府、州、县的学员。习惯上也称为“相公”。

状元 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唐代举人赴京应礼部考试都须投状,因此称进士科及第的第一名为状元,也叫状头。宋代以殿试首名称状元。明、清会试以后,贡士须作殿试,分三甲取士,一甲三名,第一名为状元。

榜眼 科举殿试一甲第二名称榜眼。北宋初期,殿试录取的一甲第二、三名都称榜眼,意思是指榜中双眼。明、清两代专指第二名,第三名称探花。榜眼授翰林院编修。

探花 科举殿试一甲第三名称探花。唐代进士曲江杏园初宴,称“探花宴”,以同榜俊秀少年进士二三人为探花使,遍游名园,探采名花,探花之名始于此,宋代又称探花郎。南宋以后,专指殿试一甲第三名。元、明、清三代沿袭不改。探花授翰林院编修。

解元 唐代,举进士者皆由地方解送入试,故相沿称乡试第一名为解元。宋以前称解头。

会元 科举制度中乡试中式为举人,举人会试中式第一名为会元。

贡生 明、清时府、州、县学的生员,凡已考选升入国子监肆业的称为贡生。意思是以人才贡献给皇帝。科举考试称谓

科举知识简介 科举制度在不同时期规定不尽相同。举明、清两代为例:读书人先须参加“童试”,参加者无论年龄大小皆称“儒童”或“童生”。录取“入学”后称为“生员”,又名“序生”,俗称“秀才”。秀才分三等,成绩最好的称“禀生”,由公家按月发给粮食;其次称“增生”,不供给粮食,“禀生”和“增生”是有一定名额的;三是“附生”,即才入学的附学生员。取得秀才资格的人,才可参加正式科举。

正式科举分“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乡试三年在省城举行一次,称“大比”。取中者称“举人”,其第一名称为“解元”,第二名称为“亚元”。会试则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礼部举行,取中者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殿试则由皇帝亲自主持,只有贡士才有资格参加,分“三甲”录取,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会称“三状甲”。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一名称“传胪”。三甲赐同进士出身。“解元”、“会元”、“状元”,即所谓“三元”。

状元的产生 我国的科举制始于隋朝,历经唐、宋、元、明、清各代,是历代封建知识分子跃身仕途的重要途径,从童生到状元,一般须经五个阶段。

童生 凡应考生员(秀才)之试者,不论年龄大小,皆称儒童,习惯上称为童生。

院试 由省学政主持,童生参加考中的称秀才,也叫生员,一般可称相公。

此二者只是预选形式,乡试、会试、殿试才是正式的科举考试。

乡试 每隔三年在省城举行,秀才可以参加,考中的叫举人,可称老爷。举人第一名是解元,二至十名是亚元。

会试 乡试后次年春天在京城礼部举行,举人参加,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 会试合格后即参加由皇帝亲自主持或钦命大臣代理主持的殿试。合格的统称进士,但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为探花。古代的博士、硕士、学士

博士 在我国古代是个官名,最早出现在战国时代。秦始皇时,博士只作政府顾问。汉代以后,博士开始在学官,担任教学工作,博士除授予学官外还授予一些有专门技艺、专门学问的职官。如魏晋以后的太医博士、天文博士、历学博士、卜博士等。唐宋以后,社会上对从事某种职业的人也俗称博士,如“茶博士”、“酒搏士”等。

硕士 在我国古代通常指那些德高望重、博学多识之人,但在古代史籍中不多见,大概不是正式的官名或职称。古代常用与硕士含义相似的“硕老”、“硕儒”称呼那些博学之士。

学士 最早出现在周代,是指那些在学校读书的贵族子弟,后来逐渐变成官名,指有学问的人以及久入学者的泛称。魏晋以后,学士才正式成为以久学技艺供奉朝廷的官吏。到了唐代,学士的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甚至可以参与朝政。其中的翰林学士为众学士之首,是皇帝亲信的顾问和秘书官,因而常被称作“内相”。到了宋朝,一经授翰林学士,即有当宰相之望。清朝的大学士地位显赫,官阶为正一品,为文职官吏之首。

年龄称谓

古代对特定年龄的称谓

婴儿 初生儿。

悼、龆龀 七岁。

总角、垂髫 童年。

幼学 十岁。

束发 青少年。

童子 男子十五岁。

及笄 女子十五岁。

破瓜 女子十六岁。

待年、待字 女子待嫁的年龄。

弱冠之年 男子二十岁。

而立之年 三十岁。

不惑之年 四十岁。

知命之年 五十岁。

花甲之年 六十岁。

古稀之年 七十岁。

耄 八十岁。

鲐背 九十岁。

朝颐之年 百岁老人。

皓首、白首 老年。

黄发 长寿老人。

名号称谓

古代中国人除了有名有字,还有号。在古代把号称得格外响亮是表示对人的客气和尊重。

自号 是古代文人士大夫自命清高的超俗的表现,他们取自号以自慰,自号分以下几种:

以人称身份自号,常用叟、老、子、翁等;以居处及用具为号,常用斋、庵、舍、庐等,如唐贺知章自号四明狂客;以自勉自戒为号,如唐司空图自号知非子;以居地环境为号,如晋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以珍藏为号,如晋代王羲之自号宝晋斋;以生辰年龄自号,宋代辛弃疾自号六十一二人;以形貌特征自号,明祝允明自号枝指生;以仰慕者自号,宋代俞詹仰慕陶元亮就自号景陶斋;以文学意境自号,清代蒋坦自号夕阳红半楼;以惊语自号,唐寅自号江南第一风流才子。

人号 就是由他人对己的称呼,人号多用对他人的尊称。如对男子常称伯仲、公翁、子、父、甫苇等。

号、别号 指人名字以外另起的称号。别号与名不一定有意义上的联系。如青莲居士为李白的别号,东坡居士为苏轼的自号,抱扑子是葛洪的自号。

诨名、绰号 按照人的容貌、性格特点所取的别名叫诨名,又称绰号。如《水浒传》中,吴用绰号为“智多星”,宋江绰号为“及时雨”等。

雅号 雅为敬词,尊称他人之号叫雅号。询问别人的号,也可称“雅号为何”。

谥号 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大臣等人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生前的事迹行为和品德评定一个称号以褒善贬恶,这个称号就叫作“谥”或“谥号”。谥号是用一些固定的字来表达的,这些字具有特定的含义,用以表示对死者的贬斥哀怜和褒扬。如汉文帝,“文”表示“经天纬地”,这是褒扬。皇帝的谥号,一般由礼官仪上;臣下的谥号,则由朝廷赐予。

庙号 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追尊为某祖、某宗,并以题庙室,这就叫庙号。庙号始于殷代,如太甲称太宗,从汉朝起,每个朝代的第一个皇帝一般称为太祖、高祖或世祖,其后的嗣君称太宗、世宗等。如汉代刘邦称高祖,汉文帝刘恒称太宗,汉武帝刘彻称世宗。但是,在汉代还不是每个皇上都有庙号,必须是生前“有功”或“有德”者才可以称“祖”、称“宗”。南北朝起,称“宗”已滥,从唐朝起,几乎无帝不“宗”了。

全号 古人在特别郑重严肃的场合称呼已死的皇帝时,往往在庙号之后连称谥号,这就叫全号。如汉文帝的全号为“太宗孝文皇帝”。汉武帝的全号为“世宗教武皇帝”。

尊号 皇帝生前接受的尊崇褒美的称号。始于唐武白、中宗之世。尊号是臣下所上,而且可以上好几次,往往是阿谀奉承之词。有的皇帝死后仍被奉上尊号。如唐高宗李治死后七十余年,到唐玄宗天宝十载被上尊号为“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这种死后奉上的尊号,可以说是加长了谥号。

徽号 对皇帝和帝后表示尊崇褒美的称号,即“尊号”。如清太祖尊号为“覆育列国英明皇帝”。皇后、皇太后也有尊号,后来一般称为徽号,如以叶赫那拉氏为例,她的徽号包括“慈禧”等十六个字。

私谥 古人死后,由其亲友、门生、故吏所加的谥号,称私谥。有私谥的人,一般是有名的文人学者或隐士。如晋陶渊明死后,颜延年为他作谏,谥为靖节徽士。私谥是由民间议定的,与朝廷颁赐的谥号不同。

中国的别名称谓

“中国”一名的由来

我国古代,“国”字的含义是“城”或“邦”,“中国”就是中央之城,或中央之邦。周代文献中,“中国”一词有五种不同含义:一指京师,即首都;二指天子直接统治的王国;三指中原地区;四指国内、内地;五指诸夏或汉族居住的地区和国家。

自汉代开始,人们常把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称为“中国”,兄弟民族建立的中原王朝也自称为“中国”。南北朝时,南朝自称为“中国”,把北朝叫“魏虏”;北朝也自称为“中国”,把南朝叫做“岛夷”,辽与北宋、金与南宋彼此都自称“中国”,都不承认对方为中国。

我国古代各个王朝都没把“中国”作为正式国名。直到辛亥革命时,才把“中国”作为“中华民国”的简称,新中国成立后,我们也把“中国”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现在,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在北京。中国的别称

历史上,“中国”的别称很多,如:赤县、神州、华、诸华、中华、夏、华夏、诸夏、中夏、方夏、禹城、禹甸、九州、九牧、九区、八州、海内。外国对中国的称呼

唐 外国对中国的称呼之一。唐代的中国国势强盛,名声很大,因此在这以后,外国便有称中国为“唐”的习惯。

秦 秦是现在伊朗的波斯语、印度的印地语、意大利语、英语中对中国的称呼,如“秦尼”、“秦尼斯坦”、“摩秦”、“马秦尼”、“秦尼策”、“秦那斯坦”等,通常是由“秦”的发音转化而来。

汉 汉代中国国力盛极一时,曾多次派遣使臣出外。汉代以后,中国人常以汉来称呼自己的国家,外国人也称中国为汉。

契丹 契丹作为中国的代称在西方也流传很广。

震旦 古代印度对中国的称呼,又译作“真丹”。

赛里斯 中国因“丝绸之国”而闻名于世,因而得名赛里斯,有赞誉之词。

仪表礼仪风俗

服饰礼仪

在我们这个注重美、追求美的社会里,每个人都希望自己仪表堂堂、风度翩翩,特别是那些职场中人由于职业关系,他们需要比一般人更要讲究仪表,遵循必要的仪表礼仪。

仪表指人的外表,包括人的服饰、仪容、姿态、神态、气质等。在人与人的交流之中,相互传递的信号主要有三种。加利福尼亚大学的阿尔伯特·马哈宾博士称其为3V:视觉信号(Visual)、声音信号(Vocal)和语言信号(Coal)。视觉信号指我们所能看到的东西:如服饰、容貌等;声音信号指的是人怎样使用他的声音;而语言信号则是指我们的遣词造句。

在人与人的交流中,服饰给人留下的印象是深刻、鲜明的,一个商务人员的服饰是否得体,不仅反映了他的审美情趣和修养,同时也反映了对他人的态度,因此应谨慎对待。

服装的种类、样式、花色千差万别,因场合不同、季节变化、个人爱好及不同民族特点而使穿着显示出多样性。在社交场合,人们穿着的服装大致分为礼服和便服两种。在正式的、隆重的、严肃的场合,多着深色礼服,一般场合则可着便服。无论着何种服装,都应注意清洁、整齐、合体。清洁、整齐自不必说,单说合体,所谓合体,不单是指衣服的尺寸和人体的体型相适应,还包括把衣服的颜色、线条、样式和人的肤色、脸色等统一起来,比如,上身着深色高级毛料西装,下身如穿浅色布料裤子,这就有失合体,给人一种不伦不类的感觉。

如果一个人的服饰不符合一定的场合所要求是会引起误会的。国内一家效益很好的大型企业的厂长某日在车间正参加劳动,忽闻某国一家公司的经理不期而至。这位精明强干的厂长为了表示热情友好,连满身油污的工作服都没顾得上去换,便驱车前往机场迎接。那位经理见到这位厂长上下打量了半天,连连摇头。他表示:一位连自己的衣着都“管理”不好的厂长,能够治理好一家大企业吗?很值得怀疑。后经多次解释,这个误会才得以消除,而实际上,这个误会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男士礼服一般有两种,白天参加仪式、婚礼,可穿晨礼服。晚间参加晚宴、音乐会可穿小礼服。极其郑重的场合则要求穿燕尾服一类的大礼服。目前,国际上正逐渐以黑色西装套服和灰色西装套服取代礼服,三件一套的黑色西装配以白色衬衫和黑色蝴蝶结,会给人以典雅高贵的印象,效果绝不亚于燕尾服,在正式场合穿西装,要精心选配衬衫和领带。白色衬衫使男士精神焕发,领带最好选用丝质的,而且要注意使之与西装的颜色协调。除穿宝蓝西服外,黑色领带几乎可以同任何颜色的西装搭配。交际场合中男士的衣着不应有过多的颜色变化,大致以不超过三色为首要原则。另外,穿西装套服最好配上西服背心,因为让别人看到了自己衬衫与裤子的连接处是不应该的,也很不雅观。有时不穿西装套服也可以,但西装上衣和西裤的颜色要一致,既不要看上去“头重脚轻”,也不要看上去“头轻脚重”。

我国男士参加涉外活动可穿西装,也可穿中山装或民族服装。通常以西装和同色同质的毛料中山装为礼服,而以各种式样的其他中式服装和夹克为便装。在参加正式的外交活动时应穿礼服,普通的参观游览活动则可穿便服,民族服装在涉外活动中也可以作为礼服穿着。参加涉外活动,要尊重外宾习惯与东道主要求,如果我方人员接到的请柬上注明请穿礼服,则应当依照要求去作。

另外要注意上班服装与休闲服装的区别。在正式场合,穿着运动服、牛仔服或沙滩装是不允许的。业余时间里,穿夹克衫、运动服、牛仔服以及羊毛衫都是可以的。

女士在对外场合中的着装应当体现出女士的职业特点、个人风格和女性的魅力,并且要与出现的场合、环境相协调。

在西方的交际场合,一般要求女士穿礼服。女士的礼服也有三种。常礼服为质地、色泽一致的上衣和裙子,小礼服为长及脚背不拖地的露背式单色连衣裙式服装。大礼服为袒胸露背的拖地或不拖地的单色连衣裙式服装。其他日常穿的服装称为便装。

女士衣着上的选择余地是极为广阔的,即使是职业女性也是如此,既可穿最能展现女性魅力的裙装、西装套裙,又可自由自在地选择西装、夹克衫、牛仔装、衬衫、长裤等等。

职业女性在公司企业上班,一般要穿灰色或蓝色的西装套裙,这样有助于提高自己的威信,选择色彩柔和一点的衣裙则显得平易近人一些,但是穿着显得过于散漫的运动服式牛仔装或野味十足的服装在社交、工作中则是不应该的。我国女士在涉外活动中,选择衣着的范围也比较大,可以穿西装套裙、中式上衣配长裙或长裤,连衣裙、旗袍及其他民族服装。在比较正式的场合,我国的女士通常穿着西装套裙、连衣裙或旗袍作为礼服。旗袍是中国女性最佳礼服,它既能把中国女性柔美婀娜的身姿最大限度地表现出来,又能使女性显得端庄典雅。在社交场合中,我国女士穿旗袍参加往往会受到外宾由衷的赞美。

女士着装不但要干净、整洁、合身,而且要注意在不同的场合服装所发挥的不同作用。参加宴会,要注意自己的衣着同宴会场所的色彩相和谐,而且要考虑同自已男伴的衣着相得益彰。参加婚礼时,不要穿同新娘的礼服同色的服装,本来是想去祝贺一对新人的,不要因为穿着不当引起别人的非议。而参加丧礼时,宜穿黑色或颜色柔和的衣裙。

国外关于穿戴有所谓的“TPO原则”,T代表时间,P代表地点,O代表目的。“TPO原则”要求穿戴必须与时间、地点、目的相适应。

在社交活动中,不但要使自己衣冠楚楚、仪态大方,同时还要遵从有关的礼节。

服饰的整洁是头等大事,参加社交活动前要换上整洁的内衣和鞋袜,领口、袖口不允许有污垢,衣服鞋袜上不允许有污渍,浑身上下不允许发出汗味或其他异味。

穿西装时,衬衫的袖子要比西装的袖子长1至2厘米,并使衬衫的袖口露出来。西装上衣外面的口袋切忌让它成为“实用”的口袋。上衣的袖口和下衣的裤脚是不能够在他人面前卷起来的,西裤在穿着之前一定要熨出裤线,这一类常识礼仪必须遵守。

在社交活动中,不要主动把他人的注意力吸引到自己的服饰上面来。假如有人赞美你的服饰,应大大方方地说一声“谢谢!”但是不要在对方刚刚赞美完你的服饰后,就马上去赞美对方的服饰。

在社交活动中,一旦进入室内,就应当主动脱去大衣、风衣和帽子,但西装上衣、夹克是不能随便脱的。有的公共场所没有衣帽间,可自行去存放衣帽。有的地方有专门的接待人员或秘书为客人拿走刚刚进门时脱下来的衣帽,对此不要拒绝,应当接受其服务,并表示感谢。在他人办公室或居室内,不要乱放自己的衣帽,只有当主人允许自己这样做时,才可以规规矩矩地将脱下的衣帽放好。

服饰除了服装外,还包括各种首饰。在我国,男子的饰物比较少,仅有戒指、领带夹等,而且戒指主要是作为信物来佩戴的,装饰作用不大。女子的饰物则多一些,有戒指、项链、手镯、耳环、头饰等。佩戴这些饰物应注意同自己的形体协调,并考虑与服装风格的统一。一般来说,在接待工作中,是不宜佩带过多的饰物,以免给人以不稳重的感觉,从而降低信任。但在参加商业宴会时配戴合适的饰物则是适宜的。

首饰的佩戴也有一套规矩,它是一种沉默的语言。既向他人暗示了某种含义,又显示了佩戴者的嗜好与修养。对此虽然不必完全遵从,但在交际场合中也不能不慎重。

戒指通常应戴在左手上,这大概是因为左手较少地用于劳作。拇指是不戴戒指的。把戒指戴在食指上,表示无偶而求爱。戴在中指上,表示正处在恋爱之中。戴在无名指上,表示已订婚或结婚。而把戒指戴在小手指上,则暗示自己是一位独身主义者。在不少西方国家中,未婚女子的戒指戴在右手而不是左手上。修女的戒指则总是戴在右手无名指上的,这意味着她已经把爱献给了上帝。一般情况下,一只手上只戴一枚戒指,戴两枚或两枚以上的戒指是不适宜的。参加涉外活动,佩戴的戒指以古典式样为好,太时髦了反则不好。

手镯和手链的佩戴讲究差不多。如果在左臂或左右两臂同时佩戴,表明佩戴者已经结婚。如果仅在右臂佩戴,则表明佩戴者是自由而不受约束的。一只手上不能够同时戴两只或两只以上的手镯和手链,因为它们相互碰撞发出的声响并不好听。手部不太漂亮的人手上戴得东西不宜太多,否则容易暴露自己的短处,那些注意你手上首饰的人不可能不同时注意你的手。

项链的佩戴因人而异,如脖子细长的人不宜选择细且长的项链,脖子短粗的人则宜选择细且长的项链,这样才利于弥补自己的缺陷。选配项链上的挂件,活泼好动者,可选配三角形挂件;成熟稳重者,可选配椭圆形挂件;女强人型可选配方形挂件。

佩戴耳环要使之同佩戴者的脸型相“适合”。脸圆的人不要选用又大又圆的耳环,而应选用链式耳环或耳坠。脸方的人不要选用过于宽大的耳环,而应选用小耳环或耳坠。脸长的人不要选用长而下垂的耳环,而应选用宽宽大大的耳环。在一切正式场合,都应当避免佩戴发光、发亮、发声的耳环。

胸饰的花色品种很多,选用时要兼顾年龄、装束、场合等因素,只要使人看起来不刺目就行了。

总而言之,佩戴首饰必须坚持以下几条礼仪要求:(1)应当遵从有关的传统和习惯,在社交场合中最好不要靠佩戴的首饰去标新立异。(2)不要配戴粗制滥造的首饰,在正式场合不戴首饰是可以的,戴就要戴质地、做工俱佳的。(3)佩戴首饰要注意场合,上班期间不戴或少戴首饰最好。运动或旅游时也不能够戴太多的首饰。准确地说,只有在交际应酬时佩戴首饰才最合适。(4)佩戴首饰必须考虑性别差异。在一般场合,女士们可以样样首饰都戴一戴,而男士佩戴最多的只有结婚戒指一种。场合越正规,男士戴的首饰就应当越少。

此外,佩戴首饰还有一些特殊的禁忌需要注意,例如女士参加丧礼时,只允许佩戴结婚戒指和珍珠项链。

服装的配件在人的整体装束中至关重要,一件用得好的配件,好似画龙点睛,可使您光彩照人、靓丽非凡,而一件用得不好的配件,好比画蛇添足,只能够败坏您的形象,因此在交际场合中,对服装的配件应当给予必要的注意。

在正式场合穿礼服时,可配以黑色或白色领结,但打上蝴蝶结参加社交活动,给人的感觉就不郑重了。

领带被称为西装的灵魂,选择上应当下一番工夫。系领带不能过长或过短,站立时其下端触及腰带为好。穿西装背心或毛衣时,领带要塞进背心或毛衣里。在正式场合不宜松开领带,而假日休闲时则不必打领带。男士应当多备上几条领带,以供不同场合使用。

领带夹也是比较重要的男性饰物,它实际上是领带棒、领带针和领带别针的统称,起着固定领带的作用。在欧洲一些国家里,使用领带夹被当成一种坏习惯。那里的人认为,男士在行走中听任领带在胸前轻轻飘动,正是系领带的妙处,而用领带夹把领带夹得紧绷绷的,样子并不好看。如果使用领带夹的话,也不要用粗劣的产品。领带夹的位置不能太靠上边了,以从上往下数衬衫的第4粒纽扣处为好。西装上衣系上扣子以后,领带夹应当是看不见的。它不能够用来夹在上衣的领子上。

男士的腰带有工作时使用和休闲时使用之分。在工作中使用的腰带以黑色或棕色皮革制品为佳,宽度一般不超过3厘米。而配休闲服装的腰带,多么夸张都是可以的。中年人腰围较大,可以系稍宽一些的腰带,但颜色和式样都不宜太醒目。系腰带不是扎绳子,因而不能太长了,通常以不超过腰带扣10厘米为标准。

女士系腰带应考虑同服装相配套。除此之外,还要注意与体型搭配问题。如果自己柳腰纤细,那么系上一条宽腰带,会更显楚楚动人。如果腰围太粗,可系一条环扣粗大的腰带,外罩一件不系扣的外套或背心,使腰带的环扣成为他人瞩目的焦点。

有很多很胖的有身份的中年人喜欢使用吊裤带,吊裤带不同质地、颜色的种类很多,用哪一种虽属个人爱好的事,但是切不可让它露在外面,这是一项很重要的服饰礼仪。

服饰上的纽扣虽小,但作用却很大。服装上的纽扣的式样很多,可在礼服或西装上衣的口袋里置放,并配合领带、衬衫的颜色进行变化。

装饰手帕不能被当作普通手帕使用,如使用得当,可增添许多体面与斯文。

眼镜选戴得好,可使人显得儒雅端庄。方脸的人要选大圆框、粗线条的镜框;圆脸的人宜选四方宽阔的镜框;椭圆形脸的人最适合选框型宽阔的眼镜。在交谈或行礼时,最好先把眼镜摘下来,过后再戴上。选戴太阳镜时,商标要揭下来,不要以商标向他人炫耀,反倒给人一种肤浅的感觉。

男士西装上衣和西裤的口袋是不适合放东西的,因此在公务活动中男士应携带一只公文包,它比那些小型或肩挎的手提包神气多了。公文包以深褐色或棕色皮革制品为上品,不要选择灰色的,也不要选择发光发亮、画满图案或广告的。手提箱只适宜带着去参加午餐约会。

女用手提包应套在手上,不要拎在手里摆来摆去。体态窈窕的女士不宜使用大提包,而身材高大的女士则不适宜用小提包。用挂历制作的小姐包不适合在商务场合使用。

钱夹以皮制为好。又长又大的皮夹子被视为男士的“口袋秘书”,适宜放在西装上衣内侧口袋里。任何类型的钱夹要注意不要塞得满满的。女士用的钱夹可随手携带,也可以放在坤包里。

金笔、手表、打火机被西方人一度看作男士三大配件,并被当作身份的象征。职业男性应携带至少一枝钢笔和一枝铅笔,可放在公文包里,也可放在西装上衣内侧的口袋里,但决不能插在西装上衣外侧的口袋里。有身份的男士在交际中最好带一枝高档、气派一些的钢笔。

手表的佩戴因人而宜,但不论男士还是女士,在涉外交往中最好要戴机械表,不要戴潜水表、太空表或卡通表。

打火机可以当作装饰品,也可作为礼品。但在社交场合好吸烟的人一定要记住,不要只顾夸耀自己的的名牌打火机而冷落了其他人。

无论是房间钥匙,还是汽车钥匙,都应放在钥匙包里,或西装上衣内侧的口袋或公文包里,绝不要把钥匙别在腰带上,走起路来哗哗作响,有失庄重。

仪容要求

在社会交际活动中,一个人的仪容将给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仪容不仅代表着外在形象,还体现着内在修养。

仪容主要指一个人的容貌,包括一个人的头部和手部,如头发、脸庞、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等。仪容是生来就的,具有一定的先天性,但后天也是可以改变来实现求美的目的。头发

头发是人体的制高点,很能吸引他人的注意力。因此,要经常洗头,保证头发不粘连、不板结、无发屑、无汗味。入秋之前要对头发精心保养,因为这时会出现皮屑增多、脱发和断发的现象。若发现发尖打岔时,必须及时修剪。男性不但应经常洗发,还应经常梳理和剪发。(1)洗头 头发暴露在外面,沾染脏东西,而且头皮皮脂腺不断分泌细脂,头皮细胞角化形成头皮屑,因而养护头发的根本方法是洗头,以清除头皮污垢,保持头皮清洁。

洗头前,为了除去灰尘和头屑,先把头发梳通梳顺,然后用温水(水温在36℃~38℃为宜)打湿。擦上洗发剂后,轻轻揉搓,不要用力搔抓头皮,然后用清水将头发上的洗发剂洗去,如需要,可再擦一些护发素,使头发柔软、光亮有弹性。

洗头时,最好用洗发膏和洗发香波,不要用碱性大的肥皂,以免头发变得干燥、发脆,容易脱落。

许多人坚持每天一洗头,这是不必要的,一般而言,每周一两次即可,夏天因皮脂腺和汗腺分泌物增多,可以多洗几次,冬天洗头的时间间隔可适当延长。(2)梳头 梳头能起按摩作用,而按摩对改善发质作用又很大。经常梳头可以加速头皮的血液循环和皮脂分泌,促进头部皮肤呼吸,既能除污祛屑,又可以保持发型。

梳头也讲究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头顶和后面的头发向上梳,左右两边的头发应由发根到发梢向两边梳。用力要匀,避免轻重过度。梳头的次数要勤,最理想的一天可梳25次,早晨、中午、晚间等时间都适合。(3)发型 男女的发型各不相同。男性发型通常有分缝发型、无缝发型和青年式烫发等。分缝发式有左分、右分之分,也可是四六分、三七分、二八分。女性的发型较为丰富,通常如盘头、披肩发等,但无论何种发型都要与本身的条件及周围的环境相协调。

①发型要与脸型相协调。圆脸型(又叫娃娃脸)的人,双颊较宽,可选择头前部或顶部略半隆的发式,两侧则要略向后梳,将两颊及两耳稍微留出。

长脸型的人,额前的发际线较高,额、腮成一直线或宽度差不多。发端应当顶部低,适当遮额,两侧的头发适当蓬松,可以留长发,也可以齐耳。若将头发做成自然成型的柔曲状,会更理想。

方脸型的人,额角宽,两腮突出,显得脸型短阔。适宜选择自然的大波纹状发式,两颊头发略显蓬松遮住脸的宽部,冲淡脸部方正刚直的印象。

大脸型的人选择发型时,头发要包住脸廓,使脸庞看起来集中、紧凑。剪短发的要把两侧头发压低,留长发的应当把头发收拢向后。

三角脸型的发型,头顶部分的头发宜具有蓬松感,两侧的头发要紧贴脸部。

②发型要与身材相适应。身材高瘦者,适合留长发型,这样可以增加发型的装饰性,但不要盘高发髻或把头发剪得瞳短,以免显得更加瘦长。

身材矮小者,适宜留短发或盘发,发型以秀气、精致为主,不宜搞得粗犷、蓬松或者留长发,那样会使身材显得更矮。

身材较胖者,剪成运动式发型,会给人俏丽、健康的美感。但若留长波浪,两侧蓬松,则会显得更胖。

③发型要与发质相协调。头发细软的人,不宜留过长的直发,可选择中长发或俏丽的短发,还可以把头发烫卷,产生蓬松感。发质较硬的人,不宜选择太短的发型,宜采用不到肩的短发或肩以下的长发型。

④发型要与服饰相协调。服装与相应的发式相配,才会显得和谐大方,适宜得体。比如,在正式场合,女性身着套装,可将头发挽在颈后,颈低发髻,显得端庄、干练。着运动服时,可将头发扎成高高束起的马尾,显得青春、活泼和潇洒。着晚礼服时,梳个晚妆,可显得高雅、华丽。(4)烫发 烫发可以美容,目前流行的有电烫法和冷烫法两种。

电烫法是用碱剂作药水,抹在头发上,然后卷曲上夹,通电加热。这种方法对油性头发适用,干性发质者尽量不用。油性发质者,头皮油脂分泌多,电烫有干燥和收敛功能,从而可以改善头发发质。电烫时的高温对干性发质者损害较大,容易引起头发发焦、变脆、变黄。

冷烫法就是利用化学药水制作的化学烫发剂,使头发软化,改变原形状,形成卷曲头发的方法,它优于电烫,冷烫出的头发不易受损,头发乌黑发亮,既柔润又有弹性,能保持很长时间,但不宜烫得过勤,至少间隔3个月。(5)染发 可以自己操作,也可去理发店染。染发前一定要清洁头发,洗净油垢。之后,用牙刷配合梳子涂抹染发剂。涂抹完后使头发自然干燥半小时,再用清水把发上的剩余药液冲去,涂上适当的护发剂,使已经变黑的头发增添光泽。皮肤

脸部皮肤的保养,最主要的是洗脸。除了早上、晚上睡觉前洗脸之外,只要可能,都应抽出时间来洗净脸面。男性的皮肤多为油性或偏油性,更要经常洗脸,以除去体腺排出的皮脂和灰尘等附着物,保持面部皮肤的清洁。

洗脸的正确顺序为先从多油垢的“T”地带洗起,接着是鼻子和下巴,然后再洗面颊与眼部四周,最后清洗耳部、颈部及发际、眉间等。对于不同类型的皮肤,如干性、中性、油性,洗脸可不同对待:干性皮肤,可以在玫瑰浸泡的水中加入少许蜂蜜,湿润整个面部,用手拍至干燥。每晚坚持2~3次,即能让面部肌肤光滑细腻;对待油性皮肤,可在热水中加入少许白醋,能够有效地去除皮肤上过多的皮脂、皮屑和尘埃,皮肤就富有光泽和弹性;中性皮肤,可以在晚上用冷水洗脸后,再用热毛巾捂脸片刻,然后轻轻抹干。牙齿

牙齿是口腔的门面,牙齿的清洁是仪容美的重要部分,不洁的牙齿常成为交际中的障碍。

保持牙齿的清洁卫生,首先要坚持每天刷牙漱口。正确的刷牙方法是将牙刷毛束尖端放在牙龈和牙冠的交界处,稍微加压按摩牙龈,同时顺着牙缝上下颤动地竖着刷,不能使用在牙齿与腮颊之间来回拉的拉锯或横刷法。

三顿饭后都要刷牙或漱口。早晨口腔中细菌最多,因此早晨起床后要刷牙,吃完早饭再漱口。中午饭后有条件的最好刷牙,如果没有条件,至少得漱口。晚上临睡前一定要刷牙,因为睡眠时,口腔几乎停止活动,唾液分泌减少,细菌容易滋生繁殖,损伤牙齿。切记,每一次刷牙时间不低于3分钟,刷牙除了清洁牙齿,也是一个按摩牙龈、消除疲劳的过程。而且,刷牙和漱口应在饭后3分钟内进行。

其次,要尽量少抽烟,少喝浓茶。如果长期吸烟和喝浓茶,天长日久,牙齿表面会出现一层“烟渍”和“茶锈”,牙齿会变得又黑又黄。在社交场合进餐后一定要剔牙,但切忌当着别人的面剔牙,可以用手掌或餐巾掩住嘴角,然后再剔牙。口腔

口腔有异味是很失风范的事情。平常最好不吃生葱、生蒜一类带刺激性气味的食物。每日清晨,空腹饮一杯淡盐水,平时多以淡盐水漱口,能有效地控制口腔异味。必要时,嚼口香糖可减少异味,但在他人面前嚼口香糖是不礼貌的,特别与人交谈时,更不应嚼口香糖。手

手也是仪容的重要部位。一双清洁没有污垢的手,是交往时的最低要求。指甲缝中不能留有污垢。

要经常修剪指甲。指甲的长度,不应超过手指指尖。长指甲不仅不利健康,社交中也容易伤到他人。修指甲时,指甲沟附近的“爆皮”要同时剪去,不能以牙齿啃指甲。另外,在任何公众场所修剪指甲,都是不文明、不雅观的举止。鼻子和体毛

鼻毛不能过长,过长的鼻毛,非常有碍仪容,可以用小剪刀剪去过长的鼻毛,不要用手拔鼻毛,特别是当着客人的面拔鼻毛更是有失礼仪。

痰、鼻涕一类的“杂物”应及时清理,清理时,要避开众人眼睛。同时,不要用手去挖鼻孔。经常挖鼻孔,会弄掉鼻毛,损伤鼻粘膜,甚至使鼻子变形,鼻孔变大。

体毛必须事修整。腋毛在视觉中很不雅观。白领男性和女性应有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