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必知的诗歌经典(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8 02:29:13

点击下载

作者:本丛书编委会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青少年必知的诗歌经典

青少年必知的诗歌经典试读:

出版缘起

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每个时代都有一批在各个领域创作出惊世之作的伟人,他们所留下的一份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既没有时空界限,也没有地域之分,像星斗辉煌于当时,也像阳光灿烂于今天。在人类历史上,他们是为数不多的一群人,但也是值得关注、值得崇拜、值得追随的一批人。他们用真理的力量统治我们的头脑,他们所留下的杰作已成为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这些人,我们称之为“大师”,这些伟大的作品,我们称之为“经典”。

人类文明史的一页页是由许多大师承接起来的。莎士比亚、贝多芬、达尔文、梵高、弗洛伊德、甘地、毕加索、海明威、钱钟书……每个名字都如雷贯耳,都代表着一个知识领域的高峰,正是他们不同凡响的创造,成就了人类文化的鸿篇巨制。有人说,“阅读大师经典之作,读懂读不懂都有收获”。尽管很多大师与我们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度,说着不同的语言,却时刻伴随在我们的精神世界中,遥远而又亲近。每一位大师都是一座丰碑,他们是精神的引领者和行为的楷模。阅读他们的经典之作,可以使我们变得深沉而非浮躁、清醒而非昏聩、深刻而非肤浅,可以使我们的人格得到提升,生命得到重塑。

读书可以经世致用,也可以修身怡心,而阅读经典、了解大师,是人生修养所应追求的一种境界。千百年来,大师们的经典著作影响了无数人。然而行色匆匆,为事业、生活忙碌奔波的现代人,几乎没有闲暇静下心来解读这些大师们给予我们的忠告和教诲,我们难以感受到伟大作品的力量。更为遗憾的是,伟大的作品又常常晦涩难懂,一些只有专业人士才肯翻阅的书籍令很多人望而却步,甚至敬而远之。在一切讲求快节奏的今天,每个人都希望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多的知识,为了帮助广大朋友寻找到一种最省时、最有效的方式,去阅读那些经典著作,我们跨越时空地域的界限,从人类文明发展史中采撷菁华,在参考诸多名家推荐的必读书目的基础上,组织数十位中青年专家学者编写了这套《青少年必知的经典系列》丛书。本丛书从国学、西学、中国文学、外国文学、诗歌、名人传记、谋略、修身处世、心理励志、科普、管理、经济、投资、电影、美术、音乐16个领域中各选取了几十位最具影响力的大师,着重介绍他们最有代表性的作品,这些流芳百世的经典之作曾经是一代又一代人的路标,了解并阅读这些经典著作,必将给每一位读者以智慧的启迪。

生命的质量需要锻铸,阅读是锻铸的重要一环。真正的经典都有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指引我们如何为人处世。站在大师的肩上,我们能够看得更远;沿着他们开拓的道路,我们能够前进得更快。本丛书用最浅显的文字诠释大师们的深邃思想,用最易懂的字句传递原著中绞尽脑汁才能读懂的理论,以最简洁的话语阐述伟大作品的精华,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汲取大师身上沉淀出的宝贵经验与智慧,走进一个神圣的精神殿堂。

阅读的广度改变生命历程的长短,阅读的深度决定思想境界的高低。大师经典带来的影响,不只是停留在某个时代,而是穿越时空渗透到我们的灵魂中。英国著名诗人拜伦曾经说过:“一滴墨水可以引发千万人的思考,一本好书可以改变无数人的命运。”的确,读书对于一个人的文化水平高低、知识多少、志向大小、修养好坏、品行优劣、情趣雅俗,往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精心编写的这套《青少年必知的经典系列》丛书品位高雅,内容丰富,设计、装帧精美、时尚,不仅具有较高的阅读欣赏价值,还可以收藏,或作为礼物馈赠亲朋好友,是一套能让读者从中获益良多的读物。

一本好书是一个由优美语言与闪光思想所构成的独特世界,选择一本好书,不仅可以品味一时,更可以受益一生。编者★莎士比亚用心灵才智建立起的精神城堡★文艺复兴时期诗歌艺术的高峰★世界文学宝库中绚丽的瑰宝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 (英国1564~1616)《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包含着很多他(莎士比亚)生活的真实内蕴。的确,没有一个人能够写出这些诗,如果没有对美的感受的气质和自觉地掌握了艺术的话……这个莎士比亚,不像我们一向所知的那样,他不像剧中显露出来的莎士比亚。——美国学者文代尔整整52年的生涯中,他为世人留下了37个剧本,一卷十四行在诗和两部叙事长诗。他的剧本至今还在世界各地演出。在他生日的那天,每年都有许多国家在上演他的剧本纪念他。马克思称他是“最伟大的戏剧天才”。他就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艺术大师——莎士比亚。他像养料一样融入了英国文化的血脉,成为英国人的骄傲,也成为英国文化的象征。如今莎士比亚已经是公认的欧洲三大诗人(莎士比亚、歌德和但丁)之一、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文坛的巨星。

从文艺复兴末期开始,学术界对莎士比亚就好评如潮。18世纪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称其具有“一种无愧为最伟大的天才的崇高思想”。雨果称莎士比亚是诗人、历史学家和哲学家三位一体的人,是“人类热情的巨流”。19世纪的伟大诗人、小说家如雪莱、普希金、巴尔扎克、狄更斯、屠格涅夫,几乎全都对莎士比亚推崇备至,竞相仿效。1984年选举世界十名伟大作家,莎士比亚被选为第一名。莎士比亚的作品是全人类的一笔宝贵文化遗产,几百年来,一直愉悦、温暖、激荡着亿万人民的心灵,给人以极大的艺术享受。他的戏剧和诗歌被译成各种语言之多,仅次于《圣经》。同时,莎士比亚也成为各国专家学者广泛研究的对象,“莎学”成为一门世界性的学问,被誉为世界学术的奥林匹克。莎士比亚在世界上受到的重视是普遍的,更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任何一个作家在世界文化生活中有这样广泛的影响和享有这样崇高的荣誉。在西方世界,一般人家都少不了两本书,一本是《圣经》,一本是《莎士比亚全集》。《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抒发感情与分析说理并重,同时人物形象生动丰富,语言运用巧妙,诗句节奏感强,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占有重要地位。正如法国文学评论家圣·勃夫说的那样:“最伟大的诗人并不是创作得最好的诗人,而是启发得最多的诗人……他留下许多东西让你自己去追索,去解释,去研究。”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不只是歌颂美貌、友情和爱情的单纯的叙述,而且触及人类本性中最深层的部分,富有哲理、引人深思,是英国文学史上公认的佳作。十四行诗是源于意大利民间的一种抒情短诗,文艺复兴初期盛行于整个欧洲。诗的结构十分严谨,分为上下两部分,上段八行,下段六行,每行十一个音节,韵脚固定。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在结构严谨程度上更进了一步,他将十四个诗行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三个四行,第二部分为两行,每行十个音节,韵脚固定。这种格式后来被称为“莎士比亚式”或“伊丽莎白式”。对诗人而言,诗的结构越严谨抒情难度就越大,而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却丝毫不受格式拘谨,如天马行空一般自由奔放,诗歌语言富于想象,充满感情。华文精选看,当普照万物的太阳从东方\抬起了火红的头,下界的眼睛\都对他初升的景象表示敬仰,\用目光来恭候他神圣的驾临;\然后他既登上了苍穹的极峰,\像精力饱满的壮年,雄姿英发,\万民的眼睛依旧膜拜他的峥嵘,\紧紧追随着他那疾驰的金驾。\但当他,像耄年拖着尘倦的车轮,\从绝顶颤巍巍地离开了白天,\众目便一齐从他下沉的足印\移开它们那原来恭顺的视线。\同样,你的灿烂的日中一消逝,\你就会悄悄死去,如果没后嗣。(《第7首》)

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共154首,大约在6年间陆续写成,主题是友谊与爱情。第1到126首主要描写诗人同一位贵族青年之间友谊的升沉变化;第127至152首写诗人对一个“黑肤女子”的爱恋之情;最后两首作结。在前17首诗中,诗人敦促自己的贵族朋友结婚,他认为美好的事物应当通过传代而得到永生,反映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对“人”的信念和对新贵族的希望。那位青年却对诗人若即若离,有时态度冷淡,有时垂青于另一个诗人,他甚至去勾引诗人的女友。但以友情为重的诗人却表现出和解精神。后半部分,诗人对“黑肤女子”倾吐爱慕之意,但她却被诗人的挚友拐走,这令诗人非常失望。这些故事背后隐藏着丰富的思想内容——人文主义者对真、善、美的看法和理想,也反映出社会现实。

诗人通过对一系列事物的歌颂、咏叹和抨击,表达了他进步的宇宙观、世界观、人生观和审美观。对友谊和爱情的歌颂,表达出莎士比亚主张的生活最高准则:真、善、美和这三者的结合。“真、善、美,就是我的全部主题,真、善、美,变化成不同的辞章,我的创造力就用在这种变化里,三体合一,产生瑰丽的景象。”

莎士比亚的诗中认为现实世界就是一个善美和丑恶对敌的战场,他对人的个性的看法也更强调精神和爱的力量。而诗人的主观世界中对理想的追求、对现实的不满,则使诗歌爆发出强大的表现力。诗歌表现了对光明和未来的希望,也表现出人与人之间不和谐所引起的失望和焦虑。它们不仅仅是个人的抒情,而是体现并超越了自己存在的那个时代。华文精选呵,我绝不让两颗真心遇到障碍,\难成百年之好。爱不是真爱,\如果对方转弯自己立刻转向,\如果对方变心自己立刻收场。\啊,不,爱应该是灯塔永远为人导航,\虽直面暴风疾雨,绝不动摇晃荡。\爱是星斗,指引着迷舟,\它的纬度可测,其价值却难求。\尽管红颜皓齿难逃过无常的镰刀,\爱却绝不是受时光愚弄的小丑。\沧桑轮回,爱却长生不改,\雄立千秋万世直到末日的尽头。(《第116首》)

莎士比亚就像一个仙境的建筑师,运用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在认识和表现客观世界的基础上重新组合出一个虚无缥缈的诗国。他用朴素的词汇和简单的语法结构、句型来表达自己的自豪和信心,塑造丰富生动的人物形象,阐述自己深刻独到的思想见解,再次证明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诗歌是永恒的:“只要人类在呼吸,眼睛看得见,我这诗就活着,使你的生命绵延。”

莎士比亚诗作的启蒙价值是无与伦比的。如同人类不断走向文明的路途上燃起的永恒的明灯,莎翁给暗夜中摸索的行人指出了方向。他,一个平民的儿子,登上艺术宝座;他创造了整个世界,加以统治。弥尔顿曾经说过,作为文艺复兴时代最伟大的人文主义作家,莎士比亚既满腔热情地肯定人的正当欲望,歌颂人性、青春和爱情,又真诚地赞美高尚的道德和仁慈博爱的理念。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既洋溢着现世的欢乐,又引导人们超越凡俗而趋于神圣,超越卑微而达于崇高。诗里莎翁

十四行诗既然是抒情诗,抒个人之情,莎士比亚本人就很难像在戏剧中那样,可以隐藏很深不让人家窥见他的真面目,而是自然而无法掩饰地把心灵深处向世界披露。虽然不能说十四行诗就是作者的自传,却可以说是他的思想感情活动的记录。

莎士比亚对爱情的理解和体会,不全是罗曼蒂克的想象,而是实际的、脚踏实地的。首先他对爱人的了解,就不像其他诗人把自己的所爱描绘成天仙一般,所谓“情人眼中出西施”,而是理智地实事求是当作一般人一样去发现她的美处。作者也深知爱情必须不断更新,不断加固,不能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否则生活的惰性,环境的冲击,时光的磨损,以及人性中的喜新厌旧的恶习,会使爱情受到危害。在第25首诗中,诗人表示了自己对爱情价值的认识,什么高官厚禄,荣华富贵,他都视如粪土。唯有真正的爱情才能给人以永久的幸福。把爱的价值看得这样高,也可以说是“爱情至上”的观点吧,但在文艺复兴时期,这种爱情至上,对人的精神解放和人性的发展,以及对生活的发现都是有着历史进步意义的。

然而爱情毕竟不能超脱社会而独立存在,诗人的爱情受到来自社会的诽谤和中伤,也受到自己心上人的无情背叛,这些必然要影响到诗人的政治、社会观点,从而产生愤世嫉俗、悲观厌世的感情。在那邪恶的社会里,“美永远是诽谤的对象”,堵不住“那不断扩大的嫉妒的口”(第70首),人们会“加给你的鲜花以野草的恶臭”(第69首)。对这种颠倒黑白的无端诽谤,诗人在第121首中表达了自己的申辩和抗议。

从许多揭露和批判的十四行诗中,我们看到诗人的一个战斗者的伟大形象,一个威武不屈、贫贱不移的崇高形象。有时自我刻画,有时自我剖析,有时冷眼看世界。如果说十四行诗是莎士比亚自传性作品的话,那么,这一部分则真正可以看出作者的身世和为人了。

在伊丽莎白时代,戏剧被视为是不高尚的职业,演员毫无社会地位,只供人娱乐,而受不到尊重。莎士比亚也因从事这一职业尝尽了辛酸,他说:“唉,我的确曾经常东奔西跑,扮作斑衣的小丑供众人赏玩,违背我的意志,把至宝贱卖掉。”(第110首)接着,在第111首中,抱怨自己命运不好,过着这种低下的生活,备尝世人的羞辱。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写因去远方卖艺不得不和亲人离别的诗,里面都浸透着诗人的眼泪和生离死别的痛苦。

诗人由于自己的身世和职业,可能有时出现自卑思想,但他的性格中的主要东西是自信和自负的,有着自知之明的;他在给“朋友”的许多诗中,都表示要用自己的诗使他的“美”长存,要使他在自己的笔下永葆青春,获得永恒的生命。第81首在他写的当时可能是预言,但这预言却成了不折不扣的真实。名字将从这诗里得永生,虽然我一去……大地只能给我一座乱葬坟,而你却将长埋在人们眼睛里。我这些小诗便是你的纪念碑,未来的眼睛固然要百读不厌,未来的舌头也将要传诵不衰,当现在呼吸的人已瞑目长眠。这强劲的笔将使你活在生气最蓬勃的地方,在人们的嘴里。莎士比亚是“时代的灵魂”,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剧作家 本·琼生莎士比亚的作品“像宇宙一样伟大和无限”,“包容着整个现在、过去及将来。”——俄国批评家 别林斯基莎士比亚那些思辨精辟、韵味隽永的十四行诗属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十四行诗歌艺术的最高成就。——《英国文学通史》我以前从没有在十四行诗中发现这么多的美——它们似乎充满着美妙的事物。——英国诗人 济慈

这首诗是莎士比亚整个作品的最好总结,它的艺术力量永不衰竭,被世世代代传诵不息。莎氏的一生是自我奋争的一生,也是创造的一生,他默默地给人类社会作贡献,自己却无所求。

莎士比亚在审美观点方面是把外在和内蕴、形式和内容、肉体和灵魂、外貌美和精神美统一起来的……但在十四行诗中,作者经常强调并赞美的主要不是外表,而是人的内心,“它唯一价值就在它的内蕴”(第74首),而眼睛“只能画外表,却不认识内心”(第24首)。对人对己都应着重心灵美,“让内心得滋养,别管外表堂皇”(第146首),而外在的美有时是徒有其表,内心却很空虚,这样的美也就毫无价值,“你的妩媚会变成夏娃的苹果,如果你的美德跟外表不配合”(第93首)。正是因为这样,在更多的情况下,作者都是主张内外美的一致,真善美的统一。莎士比亚的观点是辩证的、全面的、合乎人的认识规律的。

诗人在讴歌美的同时,也看到它的短暂、脆弱的性质,“她的活力比一朵花还柔脆”(第65首),也和花一样,转眼枯萎凋落。所以十四行诗中一个中心思想,就是如何同时光斗争,使人间的美得以长存。诗人认为只有艺术的力量才可以达到这一目的。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得创造出真正的艺术,而真正的艺术是“真善美”的统一。(《莎士比亚引论》)寻求寂静的火焰

诗——一门古老的手艺、一种神秘而神圣的言说方式,是语言的炼金术,很少有人企及它。的确,真正的诗总是选择少数人去完成,在浩渺无际的诗歌星空中,莎士比亚无疑是最为耀眼、光彩夺目的一颗,几百年过去了,几乎是物皆尘,而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凭其特异的光辉穿越历史的烟云以不可想象的强大膂力抵达我们尘封的世界。莎士比亚的伟大诗歌文本令人长久地仰望、倾慕与倾听。阅读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犹如完成在游动的悬崖上踩钢丝的无畏历险,是与火焰交锋追寻寂静火焰的过程。莎士比亚的诗歌文本犹如一粒橡树的种子,它潜藏着所有的橡树,你可能揭开它一层层的面纱但你永远不能揭示最里层的赤裸裸的意义之美。莎士比亚等为大英国伊丽莎白时名士,所著诗文,美善俱尽,至尽无以过之也。——《大英国志》莎士比亚,世称为诗中之王,亦为戏文中之大名家。——《广学类编》威廉·莎士比亚,英国文学史上的巨人。他对后世的影响恰如诗人本·约翰逊所题的诗句:我的不列颠,你应该为他欢呼,欧洲遍处也应该向他致敬;他不是一世之雄,而是万古人物。——《不列颠的巨人》

当人们从中世纪的无边暗夜的梦魇中醒来的时候,作为诗人的伟大巨匠——莎士比亚已敲开了晦暗之门,以瞽者的姿态将头颅探入烈焰完成伟大而艰砺的升阶之书。首先站在黎明路口的诗人用可贵的理性圣火照亮和凸现了人类个体生命自身,将人从作为异己存在的“他者”——神和宗教的虚幻乌托邦远景中挣脱出来。“对生命的探讨和感悟是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一个重要主题。”在诗中莎士比亚热情地讴歌和赞美了生命和婚姻的伟大,他以特异的眼光头一次将审美的触须探伸到女性那里,因为女性在与她的另一半结合的时候得以使人类孕育与永存,维持了永恒得以不朽的生命源泉。莎士比亚在高度赞美婚姻、生命和爱情的时候,他也感到死亡作为人唯一的最终的归宿,感到了人作为个体存在的短暂,但莎士比亚并非像一些浪漫主义诗人那样消极而悲悯地面对死亡、逃避死亡。莎士比亚对生命的探讨是十分深入的“离开爱欲、死亡、焦虑和孤独这些生命的内涵,诗表现的东西要少得多。如果离开对生命的探讨,诗将索然无味”。确然,当人类从原始森林中跋涉而出,在苍茫粗粝的漫漫征途上彳亍前行的时候,是爱、追求、孤独、焦虑和恐惧等诸多因素在复杂交织中填补了人类生存的虚无与空白,在人类的长河中,人类规避人自身和自然、工业的暴力,维持了人之为人的独特存在,很大原因在于人们秉持了生命的可贵与不懈地追寻。在此意义上,莎士比亚在诗的神秘言说中,改变了生存的枯涩,可以毫不夸大地说——历史以暴力和专制的非理性强暴地改变了世界的一部分,而文学尤其是诗歌则以特异而神圣的言说方式改变了世界的全部。

当我们在市场经济的“好天气”里,在人性日益沦丧,理想情怀几乎消失殆尽的年代,……我们有理由相信,是文学以其独特的魅力和膂力消化着一切不洁和肮脏的东西。当我们面对无家可归的潮水,是永恒的声音在永远以神的姿态召唤我们,给我们以勇气——“假如我们不想在这个时代蒙混过关……我们就必须学会倾听诗人的言说”。是的,有良知的人已经在黑夜无语地倾听、无言地渴望、无限地追寻,追寻那永恒的寂静的火焰……(杨克飞)1564年4月23日,威廉·莎士比亚出生在英国中部埃文河畔的特拉福德镇。父亲约翰·莎士比亚是沃里克郡的自耕农,1551年移居特拉福德镇,经营羊毛、皮革制造、谷物买卖。1565年约翰任特拉福德镇的民政官。莎士比亚4岁时,父亲被选为“市政厅首脑”,成了这个拥有2000多居民、20家旅馆和酒店的小镇镇长。作为家里的长子,他曾被送到当地的文法学校学习拉丁文和古代历史、哲学、诗歌、逻辑、修辞等。

莎士比亚小的时候经常有剧团来小镇巡回演出。他在观看演出时惊奇地发现,小小的舞台,少数几个演员,就能把历史和现实生活中的故事表现出来,由此他深深地喜欢上了戏剧。他经常和孩子们一起学着剧中的人物和情节演戏,并想长大后从事与剧本相关的工作。不幸的是,父亲被控卷入黑市羊毛交易而家道中落,并失去市议员的位置。14岁的莎士比亚只好离开学校,给父亲当助手。

1582年11月,18岁的莎士比亚同邻乡富裕自耕农的女儿安·哈瑟维结婚,妻子比他大8岁。不到21岁,他已有了3个孩子。莎士比亚对自己的婚姻常常感到遗憾,他在作品中曾说:“女人应该与比自己年纪大的男子结婚”。不过,他对辛勤持家、抚养孩子成人的妻子依然关怀备至。

1586年,富于进取精神的莎士比亚随一个戏班子步行到了伦敦,并找到一份为剧院骑马的观众照看马的差使。虽然是打杂,但毕竟跟戏剧挂了钩,莎士比亚尽力尽心地干这个工作。骑马来的观众都愿意把马交给他。莎士比亚常常忙不过来,只得找了一批少年来帮忙,他们被叫做“莎士比亚的孩子们”。

莎士比亚头脑灵活,口齿伶俐,工作之余,还悄悄看舞台上的演出,并坚持自学文学、历史、哲学等课程,还自修了希腊文和拉丁文。当剧团需要临时演员时,“近水楼台先得月”的莎士比亚凭借自己的才华,终于争取到演一些配角的机会。他出色的理解力和精湛的演技,使他不久就被剧团吸收为正式演员。

当时伦敦剧团对剧本的需要非常迫切。如果一个戏不受观众喜欢,马上就要停演,再上演新戏。莎士比亚在坚持学习演技的同时,还大量阅读各种书籍,了解英国的历史和人民的不幸命运,他开始尝试写历史题材的剧本。27岁那年,莎士比亚创作了历史剧《亨利六世》三部曲。剧本上演,大受观众欢迎,为他赢得很高声誉的同时,也使他逐渐在伦敦戏剧界站稳了脚跟。1595年,莎士比亚创作了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谴责了封建制度对爱情的迫害,歌颂了自由爱情和理想的可贵。该剧上演后,使他名震伦敦,观众像潮水般涌向剧场观看这出戏,并被感动得流下泪水。莎士比亚(1564~1616)1599年,莎士比亚所在的剧团建成了一个名叫环球剧院的剧场,他当了股东。在伦敦的岁月,莎士比亚渐渐变得富有。他在伦敦富人区买了一栋房子,还在家乡特拉福德镇拥有一座最大的住宅。不久,他的两个好友为改革政治,发动叛乱,结果,一个被处以绞刑,一个被投入监狱。悲愤之下,莎士比亚倾注全力写成剧本《哈姆雷特》,并亲自扮演其中的幽灵。以后的几年里,莎士比亚又陆续写出《奥赛罗》、《李尔王》和《麦克白》。

莎士比亚在家乡度过了一生中的最后几年,1616年4月23日因病去世,葬于镇上的“三一教堂”。在他的墓碑上刻着这样的碑文:“看在上帝的面上,请不要动我的坟墓,妄动者将遭到诅咒,保护者将受到祝福。”现在,每年都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像朝圣一般去瞻仰莎士比亚坟墓所在的那座小教堂。

莎士比亚以自己杰出的创造天才和辉煌的创作成果向世人告知:他是文坛上前无古人的伟大拓荒者,他像空气一样流布全世界。在他逝世400多年后,英国BBC电视台以其在传媒界的至高无上的地位,给他封了一顶“20世纪风云人物”的桂冠。莎士比亚最早的诗作是《维纳斯与阿多尼斯》,取材于罗马诗人奥维德的《变形记》,描写爱情女神维纳斯追求青年阿多尼斯,但阿多尼斯却只爱打猎,在一次行猎中被野猪所伤致死。维纳斯万分悲痛。阿多尼斯死去的地方,在血泊中生出一种花,名为白头翁,维纳斯把它带回塞浦路斯岛。长诗旨在说明爱情不可抗拒,而且文字极为绮丽。作品出版后风行一时,到1602年共出了7版,到1640年累计到16版。※ ※ ※ ※

莎士比亚的长诗《鲁克丽丝受辱记》取材于奥维德的《岁时记》等作品。罗马王政时期最后一个国王塔昆的儿子塞克斯特斯私离战场,奸污了同族柯拉廷纳斯的妻子鲁克丽丝,鲁克丽丝召回出征的丈夫,嘱咐他报仇雪耻,之后举刀自杀。最后王朝被推翻,建立了贵族共和国。莎士比亚以违背“荣誉”观念的塞克斯特斯作为反面形象,劝告新贵族应以此为鉴。同时通过对鲁克丽丝悲剧形象的塑造,来呼吁同情、怜悯与人道。★弥尔顿名扬世界的三大著作之一★英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史诗★一部能与《荷马史诗》相媲美的伟大史诗

失乐园

约翰·弥尔顿John Milton (英国1608~1674)17世纪初的英国革命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文学中最能表现这一伟大时代精神的作家是弥尔顿……他的《失乐园》充分表现了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唱出了无与伦比的时代最强音。他不仅是17世纪英国最伟大的作家,也是当时欧洲最杰出的诗人。——《英国文学通史》翰·弥尔顿是17世纪英国最主要的诗人、思想家和政论家,是约英国唯一著名的史诗诗人。在17世纪英国文学的天空里,了解他和他的作品的人无不被他伟大的战斗精神所感染。虽然在他身后留下了桂冠诗人、政论家、思想家等头衔,但他活着的时候首先是一位英勇的精神斗士。作为一个博学的人文主义者,他将满腔激情投入到文学创作中,写出了文学史上三部不朽的长篇诗作:《失乐园》、《复乐园》、《力士参孙》。

300年前,失明的弥尔顿说:“思想运用以及思想本身,能将地狱变为天堂,抑或将天堂变为地狱。”这个屡遭迫害、生活贫困,却始终对革命前途充满希望的人,他的平静和快乐并不在于他处境如何,遭遇过什么,只因他的心已经到达了那方世人失落已久的乐园。《失乐园》是弥尔顿的代表作,也是他最为成功的一部作品,标志着诗人创作的高峰,被文学界认为是英国文学的经典之作,英语语言中最伟大的史诗之一。作品讲述了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中原本纯真无邪,因魔鬼撒旦的诱惑而反抗上帝的旨意,以至于堕落致罪的过程。史诗虽然取材于《圣经》故事,实际上是植根于现实生活,作者运用宗教题材,曲折地表达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精神和动人情景。别林斯基高度评价《失乐园》,认为它是“时代的产物”,颂扬了“对权威的起义反抗”。《失乐园》约一万行,分12卷,是描写人类堕落的长篇史诗。

统领天使鲁西法嫉妒上帝把独生子基督提拔到比自己还崇高的地位,于是率领众天使反叛,结果被上帝打入地狱,过了九天,他从永火中冒出来,发誓要报仇,并改名为撒旦。这本书就从撒旦建造万魔殿,集合众多堕落天使,大家商议如何报仇写起。最后决定的复仇方式是以在乐园中享受幸福的人类祖先开始,教他们背叛上帝。为了唆使亚当、夏娃反抗上帝,不辱使命的撒旦经历了各种危险和考验,躲过了守护天使的眼线,潜入伊甸园。望着正在幸福世界中的亚当、夏娃,却说不出话来。婚姻不幸的弥尔顿描写出的夫妻之情是那么美丽动人,连撒旦也为之动容。预先看出撒旦阴谋的上帝,派他的独生子去拯救世人。而基督自愿把自己当做牺牲品,献给那被上帝赶走、前途艰险的人类,也正因为如此,亚当和夏娃才免除了自杀的下场,支撑了繁衍子孙的决心。在这部复杂的作品中,人类失去乐园的故事表达了作者的清教主义,对撒旦的描写则倾注着他的革命思想,正是那些歌颂叛逆者的响亮诗行构成了诗中最动人的篇章。华文精选啊,人们真可耻!判了罪的群魔\都能紧紧地团结一致,可是人们,\虽然是有理性的生灵,且有\得天惠的希望,却互相憎恨、\敌对、自相纷争,而且挑起\残酷的战争,毁坏田地,互相残杀。\这事使我们一致地认识到,\他们似乎不知道有幽冥的敌人,\日夜在身旁窥视,等待毁灭他们的机会。(《第二卷》)

在《圣经》中,撒旦是魔鬼,是与代表正统观念的上帝对立的,是恶的象征。在弥尔顿笔下,撒旦不再是模样丑陋、狰狞可怕的恶魔,而是一个气度卓群、傲然挺立、叱咤风云的英雄,具有非凡的气势和威力,充满了反叛上帝的战斗精神。斗争失败后,他没有怀疑自己的正义行动,从不后悔自己从天堂坠入地狱火海所经受的苦难,他毫不气馁,坚信自己的反抗精神永不消失,革命意志永不磨灭,他振臂一呼,率众继续未竟的事业,并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勇挑重担,不辱使命。这里的撒旦俨然是一个高大、倔强,有抱负、有毅力的革命者。他或多或少带着些克伦威尔的影子,但他身上体现最多的是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主流精神和弥尔顿自身的革命热情、人格力量。借助这个维护自由,敢于反抗上帝的时代战士,弥尔顿倾诉了自己对自由和民主的追求,寄托了自己忠于革命事业的情怀和不屈的反抗意志。不读弥尔顿的《失乐园》,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华兹华斯的《序曲》和狄更斯的《远大前程》,简直是犯罪!——英国桂冠诗人 莫逊在《失乐园》中,弥尔顿用充满激情的诗句,在壮阔的背景下气势恢弘地表现了两种势立之间针锋相对的斗争,塑造了既是英雄又带点邪恶的反叛者撒旦的形象。——《英国文学通史》

在《失乐园》里,弥尔顿显示了高超的艺术。诗人以激昂的革命热情和高远的想象雕塑出撒旦、罪恶、死亡等雄伟的人物形象,描绘了地狱、混沌、人间等壮阔的背景,诗歌风格高亢热烈。诗中运用了璀璨瑰丽、富有抒情气氛的比喻,独特的拉丁语的句法,和雄浑洪亮的音调等。在结构上,《失乐园》承继了古希腊、罗马史诗的传统,成为英国文学中一部杰出的史诗。史诗巨著《失乐园》

弥尔顿早就认为英国文学缺少一部能与荷马史诗相媲美的伟大史诗,因此他一直想弥补这个缺憾。创作《失乐园》一方面是实现自己多年梦寐以求的心愿;另一方面,他试图通过雄伟庄严的主题来超越以前的一切史诗,这也是他舍弃原先亚瑟王和圆桌骑士的素材而选用《圣经》故事的缘故。从《圣经》中摘取素材油画《原罪与逐出伊甸园》创作史诗古已有之,但弥尔顿的题材囊括创世伊始,人类的堕落和基督的救赎,从创世纪之前绵延至末日审判之际,其内容之丰富可谓包罗万象,如同大百科全书;其想象力之强可上穷碧落,下及黄泉,挥洒自如,如天马行空。一般来说,史诗叙述以某个真实或神话人物为原型的英雄人物的传奇经历,并把他描绘成具有某种英雄价值的典型代表人物。但弥尔顿似乎不太喜欢英雄主义,他并没有让基督或其他任何个人成为一个英雄人物的角色。上帝的行为属于一种神的创造行为,撒旦的行为属于反叛的行为,并掺进一些傲慢与狡猾,而人类始祖亚当与夏娃的行为只不过是违命的行为。当他们面临是维护自由还是抛弃自由的选择时,他们选择了抛弃,因而他们也就丧失了原始的自由。史诗与一般叙事诗的根本区别在于,史诗具有大百科全书般包罗一切的特性,并一度被认为是较悲剧更伟大的一种文学形式。弥尔顿对古典主义的涉猎研究,对文艺复兴文学的关注和兴趣,使他的这部史诗成了一部包容宗教、哲学、政治、科学及人文主义思想的巨著。《失乐园》不仅融会了诗人自己纵横驰骋的自由思想,而且也融会了弥尔顿时代的整个文化。弥尔顿汲取了古典史诗中的所有传统特征,如明喻,战斗场景的描绘,固定的语言模式,祈求缪斯女神,众神与领袖们召集会议等,并在此基础上把一个十分简单的圣经故事演绎成一个融合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古典文学与基督精神、高雅庄重与朴素无华于一体的集大成之作。《失乐园》是弥尔顿失明后口授而成,其声响极为悦耳,韵律特别优美,全诗抑扬顿挫,常能动人心弦,丁尼生称之为教堂里奏出的“风琴乐音”。诗中不同背景中某些词语的象征性,复杂的明喻夹杂着暗喻,具有拉丁意义的双关语,无意识地运用一些反讽意义的短语,加上大量的《圣经》典故和暗引,这一切使《失乐园》全诗有海纳百川而成汪洋的气魄。这一部史诗是弥尔顿铸毕生功力而成之精华,梁实秋先生称“其气势之雄与文辞之优美较诸欧洲古典的民族史诗均无逊色”。(佚名)弥尔顿旅欧时接触过大量古典文学,特别是希腊、拉丁诗文,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及英国的文学作品对他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因而《失乐园》散发出浓厚的人文主义气息。——《英国文学通史》纯就文学而言,他(弥尔顿)也是英国有史以来仅次于莎士比亚的作家。——现代著名学者梁实秋《失乐园》诗艺的一鳞半爪

托尔斯泰说过,一个人只有在他每次蘸墨水时都在墨水瓶里面留下自己的肉血,才应该进行写作。马克思在《剩余价值理论》中评论说:“弥尔顿出于春蚕吐丝一样的必要而创作《失乐园》,那是他的天性的能动表现。”确实,弥尔顿过的是史诗般的一生,他是个具有现代意识的人,他的思想直接来自他的亲身经历。他为革命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他老而弥坚,盲而弥《失乐园》英文版封面坚。《失乐园》可以说是他一生最好的总结。他用英勇顽强的一生,写出了雄浑壮丽的诗篇。

他的诗常出现长句子,结构复杂,引经据典。

也许有人说这不过是雕虫小技,我却认为它们是镶嵌在诗艺大厦上的晶莹闪光的珍珠玛瑙,都是诗人的心血凝练而成的。

诗人描写时,用典设喻,内外古今,无所不包,一地一名都有所选择,像是在夸耀学识渊博一样。其实这也是史诗雄伟的需要。上帝是无始无终、无所不在的存在,开天辟地,演出宇宙万物、世态炎凉,原罪祸及子孙,代代相传,永无穷尽。所以弥尔顿的史诗涉及无始无终的时间。具体描写时,视野之广又非前人所能及。抽象点讲,是难以想像的无限的宇宙。弥尔顿是杂家,世界的文史哲、天文、地理、冶金等几乎无所不知,天动说、地动说他都加以利用。他不但了解上帝创造的天外有天,也臆测星系外另有星系。他描写的天国的战争是够雄伟奇特的,撒旦居然发明火药,放排炮,使天兵天将狼狈不堪,逼得他们把山头一个个拔起来扔向敌阵。洪水泛滥与世界毁灭的景象自然壮观。《失乐园》描写的空间真是无所不包。虽说现代读者读来费劲,必须查明地图,弄清历史才了然,可能认为是败笔。但是这些都给史诗带来雄伟的气势,也是《失乐园》词义浓缩的表现之一,是出于史诗的需要。他当时的读者是在资本主义兴起,向外扩张,东西文化交流,引出好奇心的情况下,起码是不难理解的。……弥尔顿敢于革命,敢于创新,他为写全人类的悲剧,竭尽全力,创造了一种极为复杂的气势磅礴的诗体。应该说《失乐园》是空前的,迄今还没有人能超过弥尔顿。(金发燊)华文精选懂得这一点,你就掌握了智慧的\要领;不要盼高头,虽然所有的\明星你识得称呼,和一切天神、\海洋的全部秘密,造化的全工程,\上帝在天国,在陆空或海中的业绩,\还享有这个世界所有的财富,\和全盘的统治,一个帝国。只要\加上和你知识相称的行为;\加上信心、美德、忍耐和节制;\加上爱,将来的名称叫慈悲,所有\其他的东西的灵魂:然后你不会\不愿意离开这乐园,而是将拥有\一座你内心的乐园,更幸福得多。(《第十二卷》)1608年12月9日,约翰·弥尔顿生于伦敦一个富裕而有文化教养的新教家庭。信仰新教的父亲是个公证人和私人贷款者,治业有道,生意兴隆,积攒了充裕的钱财。他喜好音乐,在英国音乐的黄金时代甚至是个颇有声望的作曲家。母亲是个商人的女儿,乐善好施,只是视力不好。弥尔顿从小感染了父亲的反抗精神,同时也受到父亲的音乐熏陶。

弥尔顿从小喜爱读书,尤其喜爱文学。在上圣保罗学校时,15岁的他就意译了《旧约·诗篇》第114和136篇。这是他留传下来的最早的诗行。1625年,他进入剑桥大学基督学院,开始了正式的诗歌创作。他长得英俊潇洒,思想纯正,举止优雅,有“基督学院淑女”的绰号。21岁时,他写出了《圣诞晨歌》这样的名篇。23岁时又写出《欢乐的人》和《沉思的人》这样的成功之作。1629年他获得学士学位,1632年取得硕士学位,接着随父亲潜居于哈墨斯密和霍顿,埋头读书长达6年之久。这段时间他广泛阅读各种书籍,弥补了在剑桥大学所没有学到的东西,并且深受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

1638年他赴欧洲旅行。在巴黎他会见了不少上层人士。在意大利,他会见了因持地动说被宗教裁判所囚禁的伽利略,以及许多文艺作家,还应邀在他们的许多文艺俱乐部朗诵了他的拉丁文诗作,受到极高的赞扬。就在他打算去西西里岛和希腊时,传来了英国即将发生内战的风声。爱国的诗人于1639年春匆弥尔顿(1608~1674)匆回国,定居伦敦。他站在革命的立场上写出了许多政论文章,参加反对国王和国教的斗争。当时清教分为长老派和独立派,在革命的发展过程中,他接近了克伦威尔的独立派,1649年担任相当于宣传部长的政府拉丁文秘书,每月收入高达288英镑。

弥尔顿的婚姻生活颇为坎坷。1642年,他莫名其妙地娶了父亲的旧交查理·鲍威尔17岁的女儿——玛丽·鲍威尔。婚后6个月,妻子回娘家竟一去3年不归。自尊心严重受挫的弥尔顿要求离婚,却惹来了流言蜚语:说他出了风流韵事,说他同时有两三个老婆,有人甚至公开在议会里诽谤他。一时间满城风雨,弄得他难以对付。最终,他出于道义和骑士精神与妻子和解,结果岳父一大家子搬了过来,把重担都压到了他身上。玛丽生过一子,不幸夭折,1652年在生第三个女儿时死于分娩。1656年弥尔顿又娶了一个比他年轻20岁的女郎,但她15个月后随着女儿的出生就谢世了,一个月后孩子也死了。1663年经朋友介绍他又与比他小30岁的伊丽莎白·明萨尔结婚。对于一再丧偶、完全失明的诗人来说,第三次婚姻还算持久幸福。

1660年5月查理二世复辟,反革命进行反扑,大肆杀戮。避到乡下的弥尔顿也锒铛入狱。图书被禁毁,家被抄,只等着死亡判决书有人签署执行,他就人头落地了。但是,关押了一阵子,弥尔顿于同年12月被释放了,原因不得而知。终究是天从人愿,没让英国文学损失《失乐园》这一世界史诗中的瑰宝。

大凡侥幸保命的人只愿一走了之,弥尔顿临出狱时却在下院控告狱卒多收了他的费用,其争自由、争权利、无所畏惧的精神可见一斑。

晚年,内外交困的弥尔顿并没有因此倒下,相反,他不怕冒风险,退而把革命的失利总结在诗篇里。他曾经说过,写散文只用了他的“左手”。如今,他瞎了眼睛,用“右手”以惊人的毅力,集中全力,跟时间赛跑,实现了年轻时的远大志向,作了一个了不起的诗人,完成了世界文学史上三部不朽的诗篇。

1674年11月8日弥尔顿卒于伦敦,死后与乔叟、莎士比亚齐名。史诗《复乐园》共四卷,取材于《新约·路加福音》中耶稣被诱惑的故事。耶稣在约旦河畔由圣徒约翰施洗后,准备公开布道,这时圣灵引他到荒郊,先要给他一次考验。这考验就是撒旦对他的引诱。撒旦第一天以筵席,第二天以城市的繁华和古希腊、罗马的文学艺术引诱耶稣,都遭到拒绝。第三天撒旦使用暴力,把耶稣放在耶路撒冷的庙宇的顶上,他也毫不畏惧。后来天使们把他接下来,认为他胜利地经受了考验,于是他开始面道,替人类恢复乐园。《复乐园》体现了宗教思想的胜利,反映了革命挫败后,弥尔顿对英国革命事业始终不渝的态度。※ ※ ※ ※《力士参孙》取材于《旧约·士师记》。参孙是以色列民族英雄,被妻子大利拉出卖给菲利士敌人,眼珠被挖掉,每日给敌人推磨。一个节日,菲利士人庆祝对参孙的胜利,让他痛苦万分,这时父亲的劝说、大利拉的忏悔都给他以刺激,加上敌人赫拉法对他的威胁和侮辱,这些都激发了他的战斗精神。在敌人威逼他表演武艺之后,他撼倒了演武大厦的支柱,整个大厦坍塌,他和敌人同归于尽。这出悲剧表现了坚强的革命精神。它反映了王朝复辟后资产阶级革命者内心的痛苦和遭受的迫害。诗人指出,深省忏悔、克制骄矜、控制情欲、恢复信心,是资产阶级革命的道路。史诗采用了崇高严肃的题材,具有汹涌澎湃的感情,质朴有力的语言,活泼有节的音律。这一悲剧是弥尔顿艺术的新发展。它运用希腊悲剧形式,是一部宏伟的诗作。★一部开创了新鲜活泼的浪漫主义诗风的经典★诞生于英伦西北山地的一颗璀璨的文学明珠★世界诗歌史上的不朽华章

华兹华斯抒情诗选

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 (英国1770~1850)从文学史上讲,华兹华斯一反18世纪的诗风,摒除了那种不触及个人内心,喜好机智,讲究文字整齐干净,过于追求形式完美,往往用政治上的讽刺、社交界的是非、朋友间的投赠等作主题的办法,开创了浪漫主义的新诗风,影响及于百年之上。因此,从全面来看,华兹华斯为英诗增添了新内容,引进了新语言,开创了新风格,不愧为一代大家。——英国文学专家周珏良廉·华兹华斯是“湖畔派”诗人中的杰出代表,同时也是继莎威士比亚和弥尔顿之后在英国文坛出现的又一位卓越诗人。他的文笔朴素清新,自然流畅,一反新古典主义平板、典雅的风格,开创了新鲜活泼的浪漫主义诗风,甚至被誉为第一位现代诗人。英国19世纪著名散文家和评论家德·昆西认为,他“是那些使自己成为人类心目中不可少的伟大诗人之一”。

华兹华斯以高度纯化的诗艺和极其精练的语言写下了一首首富于灵感和充满激情的伟大诗篇,在广大读者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他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出类拔萃的诗人,而且是英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先驱。他与挚友柯勒律治共同开辟了一条英语诗歌的革新之路,使诗歌创作最终脱离了古典主义的理性的轨迹,进入了一个灿烂辉煌的时代。毫无疑问,华兹华斯对英国诗歌的繁荣与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不了解华兹华斯,就无法真正了解英国整个浪漫主义文学运动。

华兹华斯的诗,以多姿多彩的形式,深情地表达了他对人生、自然、宇宙的深切感悟和思考。诗人常有神来之笔,看似普通的道理,却同高度的激情结合在一起。他能将复杂深奥的思想表达得准确而清晰,无论民歌体小诗还是白体无韵诗,在他手中都达到了新的高峰。华兹华斯的文字,出之于清新,却又精辟、深刻,具有令人沉思向上的力量,这正是诗人在英文诗歌创作史上的伟大之处。《华兹华斯抒情诗选》收录了诗人各个时期的抒情佳作,其中有对湖光山色、田间庭院美妙韵致的体验,也有对儿时梦幻的追忆。一首首华美诗篇使全书异彩纷呈,美不胜收。与同时代的任何英国诗人相比,华兹华斯是最乐于也是最善于描写大自然的。《华兹华斯抒情诗选》收录的诗作,是他这方面作品中最有艺术造诣的部分,也是英国同类诗歌中成就最高的经典。他对大自然怀有深厚的感情,对实现了工业化之后具有种种痼疾的城市颇为厌恶;他认为大自然能够启迪人性中博爱和善良的情感,而且,融合在大自然之中能够使人得到真正的幸福。他一生中的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他出生地所在的湖区一带度过的,他的诗歌中很大一部分就是直观地描绘那里的自然风貌。因此,艺术评论家罗斯金曾十分恰当地称他为那个时代英国诗坛上的风景画家。

除了自然界,华兹华斯诗歌中另一个重要描绘对象是人,是一些同大自然息息相关的平凡人和他们的生活。他写平凡人的悲苦,也写他们的欢乐,在他的不少诗中隐隐地传出这样的信息:人生的基调是幸福的,但这幸福还是要靠人的努力去争取才能赢得。事实上,华兹华斯不仅尊崇幼稚的婴儿,尊崇处于无意识状态因而更接近自然的人,而且,由于他认为世上的一切生灵都曾受到大自然的孕育,是自然整体中不可分割的部分,因此他也爱怜一切动物和花草。华文精选大地再没有比这儿更美貌;\若有谁,对如此壮丽动人的景物\竟无动于衷,那才是灵魂麻木;\瞧这座城市,像披上一领新袍,\披上了明艳的晨光;环顾周遭;\船舶,尖塔,剧院,教堂,华屋,\都寂然、坦然,向郊野、向天穹赤露,\在烟尘未染的大气里粲然闪耀。\旭日金辉洒布于峡谷山陵,\也不比这片晨光更为奇丽;\我何尝见过,感受过这深沉的宁静!\河上徐流,由着自己的心意;\上帝啊!千门万户都沉睡未醒,\这整个宏大的心脏仍然在歇息!(《威斯敏斯特桥上》)

至于华兹华斯诗歌的具体特点,柯勒律治总结出著名的“六大优点”:语言极度纯粹;思想感情明智而强烈;每个诗行、诗节都既有独到之处又有力量;完全忠实于自然界中的形象;沉思里包含同情,深刻而精致的思想里带有感伤;想象力丰富。柯勒律治的评价基本上是中肯的。

总的来说,华兹华斯的诗风是:不尚奇幻,以其宁静的沉思和富于想象力的风格写得真挚自然、亲切质朴,既注重自然的可感性而着意捕捉细节,又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开掘感情宝藏,以取得新鲜感和奇特的效果。

华兹华斯诗才最旺盛的时期是1797年至1807年的10年。然而纵观他的一生,其诗歌成就是突出的,不愧为继莎士比亚、弥尔顿之后的一代大家。豪华落尽见真淳

华兹华斯曾明确表示,诗歌应面向人民群众,而不应是封建贵族消闲解闷的工具或一部分文人雅士的专利。诗人应致力于表现生活中最普通的人物与事件,而“平凡的事物应通过不寻常的方式加以表现,尤其是在创作过程中要使这些事件和情景变得生动有趣”。在《华兹华斯抒情诗选》中,威风凛凛的国王或叱咤风云的英雄从来不是诗人歌颂的主题,他着力描绘的是湖区质朴忠厚的农民和为读者熟悉的男男女女:有饱经风霜的老人、善良可爱的农家少女、天真无邪的儿童和信誓旦旦的情人。华文精选我好似一朵孤独的流云,\高高地飘游在山谷之上,\突然我看到一大片鲜花,\是金色的水仙遍地开放。它们密集如银河的星星,\像群星在闪烁一片晶莹;\它们沿着海湾向前伸展,\通往远方仿佛无穷无尽;\一眼看去就有千朵万朵,\万花摇首舞得多么高兴。(《咏水仙》)

此外,华兹华斯认为诗人应竭力描绘山川田野的秀丽景色,热情歌颂大自然的纯洁与质朴,并充分揭示其永恒的魅力。在他看来,大自然本身就是一首最美好的诗歌,它不仅能够唤起人的激情,而且还能赐予人们智慧和力量。人只有在自然环境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尊严和纯洁的心灵,与束缚自由、压迫个性的工业社会分庭抗礼。因此,田园风光和湖光山色便成为他刻意表现的重要题材之一。这样的作品在《华兹华斯抒情诗选》中占了很大的比例。

不仅如此,华兹华斯还对诗歌的语言和艺术形式进行了大胆的实验和改革。他坚持采用生动、朴实和简洁的语言来直接表达人的感情,并主张诗歌的节奏与韵律应尽可能同口语的语音和语调保持一致。他的作品大都用词精当,句子舒展,不但体现了诗歌的意蕴,而且还具有散文的风格和口语的特征。

文学史的长河里波涛浩荡,大浪淘沙,诗人的一生像白驹过隙,稍纵即逝,而他的作品却像恒星长存,光耀千秋。也许华兹华斯中年成名与当时起伏不定的社会时尚不无因缘,也许他能独撑诗坛是因为才俊们纷纷先逝,但他的领袖地位却经历了岁月的检验和浇铸,必定要光照环宇。华兹华斯一生的诗作和理论,如同一道闪电撕裂了英国古典文学的陈规禁锢,宣告了诗坛一场伟大革命的降临和浪漫主义新诗的到来。(佚名)湖区诗人:华兹华斯

如果说《华兹华斯抒情诗选》采撷了华兹华斯诗艺宝库中的珍珠,那么华兹华斯的创作之光也就是在珍珠形成的一瞬之间,但在18世纪和19世纪的英国文学史上,他的地位是很特殊的。或许他不及雪莱和拜伦的诗那样烈火喷涌、激情澎湃,不像他们用诗歌的形式关注着历史的重大事件,并一贯到底地讴之歌之。但必须承认,华氏的创作的确缺少描写人民群众英勇斗争的精神,甚至连谴责封建暴政的勇气和对民族命运的关怀也丢失了,但作为诗歌的一支和一个流派所产生的影响,华兹华斯毕竟有他存在的价值。

看一种文学现象和一种文学主张,甚或纵观大的历史脉络,他的这一环是不可少的,就像汹涌的大海,倘若没有无数河流的汇聚就不可能有它的浩浩荡荡和汪洋恣肆。我想,文学史家之所以要每每提起华兹华斯,也正说明了他们是不会轻易把一顶桂冠封给一个平庸之人的。而一个人能被史家注意,进入他们的视野,并得到他们的承认,仅凭空洞的言辞和玩些形式与技巧是禁不住他们挑剔的眼光的,最终,还是要靠作品说话,作品有多少分量,作家就有多高的地位。就华兹华斯来说,他对自己的创作有着透彻的表述,主张十分鲜明,尤其是对浪漫主义的理解,有着深切明确的信念和最典型的固执态度。他遵循着自己的信条,将湖区乡野风景融入诗篇,把内心的复杂感受通过离奇的情节托付给神秘的描写……应该说,这些都是湖畔诗派和桂冠诗人得以被认定的基础。尽管在当时,雪莱和拜伦曾攻击华兹华斯一伙逃避现实,无视人们追求个性解放,而退缩一隅,但华兹华斯的作品对后世的影响终究是无法小视的。如果说雪莱和拜伦属于“阳刚”一派的话,那么华兹华斯确乎就属“阴柔”,而两两相较虽有高下,公允地说,怕是也在伯仲之间。华文精选即便我远走他方\再也听不见你可爱的声音,\再也不能在你野性的双眸中\看见我往昔生活的光亮——你也不会\忘记我俩在这妩媚的河畔\一度并肩站立。(《丁登寺》)

湖区是华兹华斯的故土,在他的家乡,诗人受到人们的喜爱,问当地的人,他们认为华兹华斯是自己家乡的歌手。在《华兹华斯抒情诗选》中,华兹华斯惟妙惟肖地描绘出了湖区的神秘之美。温德米尔湖清晨飘起的雾霭,斯科费尔峰顶上终年的积雪,谷地中的飞禽走兽,山林里的异树奇花……这些都是他们熟悉的内容,这就足够了。湖区是原始的,是自然的,在诗人看来,这正是他沉迷其间的原因所在。但史家们说,晚年的华兹华斯想象力衰退了,思想的枯竭使他的佳作日渐其少,早年诗中的那股清新之风已不再见到了。一个诗人或一个作家,他的创作激情能够一以贯之是很难的,在这点上,华兹华斯也不能幸免。但人们能记住他,记住他的诗,并至今传诵,却也证明了他的魅力。(吴志实)1770年4月7日威廉·华兹华斯出生于英国坎伯兰郡考克茅斯一个律师家庭。当地以星罗棋布的湖泊和秀丽的山色而闻名,离他家不远,是一条后来被他称为“河流中最美的”德文特河,河对面则是他心爱的去处——考克茅斯城堡的废墟。

华兹华斯童年时就能成段背诵斯宾塞、莎士比亚和弥尔顿的作品。8岁时母亲去世,他被送到故乡东南二三十英里的霍克斯黑德寄宿学校,直至1787年进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为止。此间,他常在当地的湖山之间随意徜徉。他与同学们三三两两地寄宿在当地居民家中,结识了农夫和羊倌。学校校长是位诗歌爱好者,对华兹华斯在诗歌方面的兴趣爱威廉·华兹华斯(1770~1850)好起了很好的引导和点拨作用。在霍克斯黑德的10年,对华兹华斯后来思想和艺术风格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1783年他的父亲去世,他和弟兄们由舅父照管。妹妹多萝西则由外祖父母抚养。1787年他进入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他对那里的课程不太感兴趣,却熟读了大量古典文学作品,又学习了意大利文、法文和西班牙文。1790年假期,由于受到卢梭思想的影响,他曾与同学们徒步去法国、瑞士和意大利旅行。在法国,他还亲眼看到了法国人民欢庆攻陷巴士底狱一周年的情景。1791年,他大学毕业,获得文学学士学位。在伦敦小住数月后,他又在威尔士作了几周的徒步旅行。同年11月去法国,住在布卢瓦。他对法国革命深怀同情,认为这场革命表现了人性的完美,将拯救帝制之下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民。这时期的心情在他的长诗《序曲》中有详细的描写。在法期间,他与法国姑娘安内特·瓦隆相恋同居,并生下一个女儿,但这门亲事却遭到舅父们的反对。

1792年华兹华斯回到伦敦,仍对革命充满热情。这时他出版了一本诗集,收有《黄昏信步》和《写景诗》。他常和政治思想家威廉·戈德温周围的激进派青年在一起,时刻关注着法国革命的发展。后来革命形势有变,华兹华斯在法国结交的朋友遭受镇压,随后,各种骇人听闻的传说充斥英国。这让华兹华斯感到十分痛苦。雪上加霜的是,他在经济上遇到了困难。因法律纠纷,他暂时不能继承父亲的遗产,而舅父又对他的政治活动表示不满,不愿再接济他。走投无路时,他的一位同学去世,临死前给他留下了900英镑。于是,1795年10月,他在妹妹多萝西的陪同下迁居塞特郡乡间,以实现自己接近自然和探讨人生意义的夙愿。几年来被政治斗争风云所激荡的心灵逐渐平静,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良好前提。从这时起,多萝西一直同他生活在一起,终身未嫁。多萝西聪慧而体贴,是华兹华斯热情的鼓励者和不倦的助手,对于他成为杰出诗人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其清新自然的格调和明快流畅的语言,开创了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一代新风。——《湖畔诗人研究》威廉·华兹华斯是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先驱,“湖畔派”诗人中创作成就最大的一位。——《外国文学史》他有一天会成为诗中之圣,继莎翁之后享名于古今文坛。——英国诗人骚塞1795年,华兹华斯兄妹与诗人柯勒律治首次相见,很快结成了亲密的友谊。兄妹两人决定迁到柯勒律治的住所附近,以便常常见面。华兹华斯从柯勒律治的批评和鼓励中受益匪浅,而他勤恳踏实的工作作风也给柯勒律治不小的帮助,促使其完成了若干首长诗。两位诗人交往的最重要的成果是1798年共同出版的诗集《抒情歌谣集》和1800年这部诗集再版时华兹华斯写的序言。前者宣告了浪漫主义的诞生,而后者则详细阐述了浪漫主义新诗的理论,主张以平《华兹华斯抒情诗选》英文版封民的语言抒写平民的事物、思想与感面情,被誉为浪漫主义诗歌的宣言。这一集一序在诗歌的内容和形式上都引起了一场革命,在英国文学史上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浪漫主义时代。这部诗集是自文艺复兴以来英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从此开创了以发掘人的内心世界为主的现代诗风。

1798年9月至1799年春,华兹华斯兄妹和柯勒律治一起去德国小住。在那个又冷又长的冬天,他创作了《采干果》、《露斯》和《露西》组诗,同时开始写作长诗《序曲》。5月,兄妹俩回到英国,又和柯勒律治一起在他们心爱的湖区做了一次徒步旅行。1802年年英法暂时停战,7月间华兹华斯同多萝西去了法国,同安内特·瓦隆和他们的女儿卡萝琳会面,了却了这段姻缘。回英国后,华兹华斯于10月和相识多年的玛丽·赫钦逊结婚。1802至1804年他写了《不朽的征兆》一诗,这首诗和《丁登寺》都是华兹华斯以自然与人生的关系为主题的代表作。

1802年至1807年是华兹华斯创作颇丰的时期。除了《孤独的收割者》等名篇,他还写了负有盛名的《颂诗:忆幼年而悟不朽》(也称为《不朽颂》),并与作家司各特会面。1805年为了纪念他在军中服役而死的弟弟约翰,他写了《哀歌,为比尔城堡而作》。同年又写了《天职颂》,并完成了长诗《序曲》,后者直到他死后才正式出版。1806年他写了《快乐的战士》一诗,1807年出版两卷本诗集,其中收入《决心与自主》和他大部分最好的十四行诗。这部诗集的出版结束了从1797年至1807年他创作生命最旺盛的10年。

1807年之后是华兹华斯的后期创作阶段。在这30多年间,他写了不少作品,但发表的不多,佳作更少。1810年,他和柯勒律治在一些基本观点上的分歧终于演变成一场公开的争论。1812年他的次子和次女去世。可悲的是,华兹华斯诗才的迅速退化,1815年之后他基本上没有重要的作品问世,1835年之后几乎不再发表作品。

与华兹华斯创作灵感日益枯竭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他晚年却声誉日隆,上门拜访求教者络绎不绝。正如著名评论家德·昆西所说:“1820年之前,华兹华斯的名字给人踩在脚下;1820年到1830年,这名字是个战斗的名字;1830年到1835年,这已是个胜利的名字了。”此后,华兹华斯在英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得到确认,100多年来的时代变迁对他的名声几乎没有多大的影响,只是人们在欣赏、评论他作品时的观点有所不同而已。

1843年,73岁的华兹华斯被授予英国“桂冠诗人”称号,1850年4月23日,华兹华斯去世。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是“湖畔派”诗人中最有浪漫气质的一位。《古舟子咏》是他的代表作,同时也是他的“超凡诗”中篇幅最长且唯一完整的一首诗。这首歌谣体长诗包括7个部分,共677行。诗人以朴素的语言生动描述了一位老水手在海上的冒险经历,探索了他从罪恶到忏悔的全部过程,揭示了善与恶之间的冲突。诗中充满了对现实与幻境的描绘,特别是对大海的描绘生动逼真,取得了极强的艺术效果。《古舟子咏》不仅代表了柯勒律治创作的最高成就,而且也是浪漫主义诗歌的典范。※ ※ ※ ※

罗伯特·骚塞是“湖畔派”中最年轻的一位诗人,也是英国19世纪初最著名的诗人之一。《撒拉巴》是骚塞最重要的长篇史诗之一,作品生动地叙述了阿拉伯青年撒拉巴历尽艰险替父报仇,并最终战胜恶巫师的冒险故事。撒拉巴的父亲霍德拉突然被人杀害,撒拉巴痛不欲生,发誓为父报仇雪恨。他得知一伙住在海底宫殿的巫师无恶不作,便前去探究底细。当撒拉巴将一个企图害他的巫师杀死之后,他从巫师的一枚戒指得知,杀父仇人是巫师奥克巴。于是他驾船出海,降落到海底岩洞,与众巫师展开一场恶斗。当他将巫师首领埃利巴斯杀死后,海底宫殿突然倒塌。这位穆斯林英雄与敌人同归于尽,并与妻子在天堂重新团聚。长诗情节生动曲折,险象环生,高潮迭起,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 ※ ※《克哈马的诅咒》是骚塞的另一首重要长诗。该诗取材于印度神话传说,叙述笔法与《撒拉巴》十分相似。诗人在诗中展示了主宰地狱和地球的恶魔克哈马的形象。克哈马的儿子企图强奸农家少女凯雅尔,结果被姑娘的父亲拉都拉德所杀。克哈马闻讯暴跳如雷,派手下将拉都拉德父女抓来受罚。克哈马对拉都拉德施以凶暴残忍的妖术,想使其生不如死而又求死不得。但他的诅咒却给拉都拉德带来了好运。最后,拉都拉德父女重新团聚,而克哈马则被打入地狱。★19世纪欧洲最伟大的诗人拜伦的成名作★一问世即风靡全英国的经典之作★世界诗歌艺术宝库中的不朽高峰

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

乔治·戈登·拜伦George Gordon Byron (英国1788~1824)《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在拜伦生前就已经震撼了千万读者的心灵。今天,这首长诗依然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久盛不衰。——《英国文学通史》伦是英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卓越代表,也是19世纪欧洲最拜伟大的诗人之一。他是一个伟大的诗人,而且是世界上总会需要的一种诗人。在欧洲乃至全世界,拜伦的影响都是无比深远的。他被誉为“诗国中的拿破仑”,俄国诗人普希金、莱蒙托夫都是他的崇拜者。别林斯基认为拜伦是“高不可及的雄伟诗人”,“力量巨大的普罗米修斯”。法国的雨果、拉马丁、梅里美、缪塞以及德国的海涅都受到拜伦的深刻影响。

拜伦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他不但是才气横溢的诗人,而且是跃马持枪驰骋疆场的革命战士。他高擎在法国点燃的革命火炬,并把这熊熊的火焰携往思想和艺术的领域。最可贵的是,他从不空谈革命,而是以切切实实的工作为美好的理想奋斗,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那为弱小民族自由解放献身的革命精神,激励了当时南欧各国人民反对外族压迫的斗争。今天,他的雕像还站在希腊米苏龙吉的“英雄公园”中央,受到广大群众的崇敬。他那热情战斗的诗歌像锋利的匕首,刺向人间一切黑暗腐朽势力,像激昂的号角,鼓舞人民在斗争中前进。《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是拜伦最重要的作品之一。长诗充满了爱国主义与反压迫的感情,语句流畅,语言绮丽华美。把政治和社会问题作为诗歌题材,这在浪漫主义文学中是首次。诗中对异域的旖旎风光和各地的风土人情有十分精彩的描写和叙述,例如第一、二章中写到的葡萄牙、西班牙、希腊、阿尔巴尼亚等国的风光,第三、四章中的比利时的滑铁卢、莱茵河两岸、瑞士的莱蒙湖,还有意大利的几乎所有重要的名胜古迹。当时有很多人在游历的时候把这部长诗当做最好的“旅行便览”。《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第一、二章发表于1812年。此前,拜伦刚完成对葡萄牙、西班牙等国的旅行。在诗作中,他不但描写了大自然的秀丽景色,各地的风土人情,还颂赞了为自由解放而斗争的欧洲各国人民。他歌颂反抗拿破仑侵略的西班牙英雄们。对处在土耳其奴役之下的希腊,诗人则着力歌颂希腊古代人民热爱自由、富于抗争精神的光辉形象,以此鼓舞当时希腊人民的斗志,号召他们起来斗争,粉碎身上的奴隶枷锁,赶走侵略者。此外,诗人还表示了对英国对外政策的轻蔑与不满。长诗内容新颖,辞藻华丽,格律严谨,音韵和谐,发表后头4个星期里,就印了7版,震动了英国诗坛甚至整个欧洲,连当时的反动批评家也不敢否认拜伦的才华了。

长诗主人公恰尔德·哈洛尔德是个贵族青年,他对自己的时代感到失望。他一度过着纸醉金迷的堕落生活,但很快就对这种放荡感到厌倦,甚至对当时英国上流社会的生活感到厌恶。狂欢极乐之后,他感到无尽空虚和忧郁。这种情绪是19世纪初欧洲一代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知识分子们共同的心理状态,反映了一种政治形势造成的情绪。受到启蒙思想洗礼的知识分子,对自己丧失了信心,看不到国家的前途,大多陷入悲观失望的境地。拜伦也不例外,不过他的绝望情绪更甚于其他人,而哈洛尔德至少是拜伦情绪的一个影子。华文精选然而你的天空还跟古时一般清澈,\那峰峦、树林和绿野也还是一样,\橄榄树跟密涅发在时一般生长果实,\海美德斯依然出产着蜜汁芬芳,\快乐的蜜蜂还在那儿建造芳香的蜂房,\它们是在山间的自由自在的游客;\阿波罗还把你长长的夏日涂成金黄,\曼德里的大理石在它的照耀下闪烁:\艺术、荣誉、自由消亡,大自然却依然婀娜。(《第二章》)

1816年拜伦被迫离开英国。他游览了滑铁卢,又在瑞士停留了几个月,同年秋天,移居意大利。《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第三、四两章创作于这个时期。第三章记述了他从滑铁卢到瑞士的一段经历。当时欧洲革命运动转入低潮,而反动势力却猖獗一时,这使拜伦心情沉重,因此在第三章中创造出的是一个忧郁的漂泊者形象。这个人放浪形骸,纵情山水之间,企图寻找一个世外桃源,以逃脱浑浊的人世,求得灵魂的安宁。但在第四章中,意大利人民火热的革命斗争,大大振奋了他的革命精神,驱除了他的一切悲观厌世情绪。诗人欣赏着意大利醉人的海景山色,缅怀古代罗马创造的辉煌业绩,又眼看人民在奥国占领下的痛苦生活,他不禁热血沸腾,写下了热情洋溢的诗篇,大声疾呼,号召人民以伟大的过去为榜样,起来进行斗争,驱逐外国侵略者。尽管当时革命遭受挫折,欧洲上空黑云滚滚,但他坚信革命一定会胜利,自由终将到来。华文精选宛如一面裂成许多碎块的破镜,\变为许多小小的镜子,一面一面;\越是破碎,就会映出越多的人影。\会把同一个人的影子化作几千;\而那忘不掉往事的心何独不然,\破碎地活着;她冰冷、憔悴而孤独,\在漫漫长夜里悲痛得不能成眠,\躯壳不死,它的愁苦总难以消除,\那种苦痛深藏不露,因为是言语无法倾诉。(《第三章》)

第四章的主题集中在意大利。意大利的锦绣河山使人回忆起意大利过去的强大和光荣。拜伦称意大利为“艺术之母”和“军事之母”。在这章里他特别提到中世纪领导人民运动的爱国者里恩济。意大利的每一座古城、桥梁、纪念塔以及它辉煌的民族文化在诗人的笔下闪烁着无限的光芒。但丁、薄伽丘、彼得拉克、米开朗琪罗及伽利略的名字受到了诗人的崇拜和尊敬。诗人回溯这些过去的光荣成就,为的是可以给意大利人民更大的鼓舞来反抗奥地利的奴役。拜伦从他在意大利的革命实践中获得了新的启示,深切地感受到人民力量的逐渐壮大。革命虽然暂时受到挫折,但他坚信自由之树终究是要开花结果的。浪漫主义典范

在《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中,拜伦诙谐地模仿斯宾塞在《仙后》中所采用的诗体,试图凭借这种庄严的史诗形式来嘲弄衰朽腐败的欧洲文明,讥讽独裁者的愚蠢和无能。《游记》详细地记载了一个青年贵族周游各国的经历。诗人诙谐地将主人公哈洛尔德的出游比作中世纪游侠骑士的冒险经历。然而,这首长篇叙事诗的根本目的在于反映拜伦本人在比利时、法国、瑞士和意大利等国游览时的所见所闻,并揭示他对欧洲大陆现实生活的真实感受。

恰尔德·哈洛尔德是个崭新的人物形象,在他身上体现了许多鲜明的时代特征。像诗人一样,他出身于贵族世家,却对封建制度感到悲观失望,对现实社会表现出强烈的不满情绪。哈洛尔德是个自命不凡、愤世嫉俗的青年;他生性孤傲,超然离群,却不乏正义感和同情心。他曾狂热地追求享乐,却又憎恨文明的堕落。他决定出游为的是从受腐朽文明影响比较小的邻国和异族文化中寻找一份纯洁与真诚的情感。从某种意义上说,哈洛尔德的思想和性格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因而,他的形象受到同时代人的欢迎。长诗虽然描述了哈洛尔德周游列国的经历,但事实上作者借主人公之口不仅表达了自己对英国大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的敌视态度,而且也大胆地表明了自己的政治主张。

长篇叙事诗《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拜伦个人的生活经历和处世态度。长期以来,大多数评论家将这首诗看作诗人生活经历的真实写照,理由之一便是诗歌主人公的经历与拜伦本人的生活历程极为相似。此外,诗人在第四章中干脆放弃原来的第三人称而改用第一人称叙述,从而增强了作品的自传色彩。《游记》之所以在欧洲读者中引起强烈的反响,不仅因为它涉及当时人们普遍关注的重要事件和社会局势,使读者将欧洲各国的社会生活尽收眼底,而且还因为诗人向读者展示了主人公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哈洛尔德的喜怒哀乐在优美的诗句中得到真实的表露。拜伦在《游记》中充分显示了自己的创作才华,挽歌与颂词,讽刺与谴责,以及描绘与戏谑彼此交融,相映成趣。此外,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手法的多样性也使《游记》无可争议地成为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杰出范例。(《英国文学通史》)拜伦式的英雄《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的主人公恰尔德·哈洛尔德不是拜伦的理想人物。在第一、二两章序言里他就曾阐明塑造这个形象的用意:“为了让这部作品多少有些连贯性,于是就放进了一个虚构的人物,而这个人物的描写又并不求其完整。”……他反映了当时社会上一部分贵族青年的精神面貌。他们受到了法国革命进步思潮的冲击,同情广大受压迫的人民和风起云涌的解放运动,反对暴政。但是由于世界观的局限,看不出社会罪恶的根源,找不到具体的斗争道路,他们不满、抑郁、苦闷、悲观。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反抗只能是消极的,于事无补的个人主义的反抗,不是逃避现实,就是以堕落的方式来反抗腐朽的统治。哈洛尔德的形象在当时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恰尔德·哈洛尔德出生于英国破落的贵族家庭,过着纸醉金迷、花天酒地的寄生享乐生活。终日与酒肉朋友、轻浮的情妇在一起厮混。二十三四岁时,他感到这种生活的空虚,厌烦了人世间的一切荒唐无耻,内心苦闷非凡,企图浪游海外,寻求另一个世界来治愈他的创伤。但当一踏上漫长的旅途,驶向异乡时,哈洛尔德又情不自禁地望洋兴叹,对着海风唱出了感伤的“晚安曲”。……哈洛尔德在生活中是个旁观者,只有沉思默想,从未付诸行动,他不愿与任何人交往,却爱与大自然谈心。炎凉的世态,虚伪的人生深深地刺伤了哈洛尔德的心灵。拜伦的名字已经不只是为普通文学爱好者所知,他的影响亦已大大超出了文学的范畴。——《英国文学通史》《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是拜伦的成名作,同时也是他早期最出色的长篇诗歌。——《英国文学通史》

哈洛尔德的性格也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有所发展。“心里满是创伤,纵不致命,也难复原”的哈洛尔德变得不像过去那么多愁善感了。他的志趣比早年也高洁得多。在刚离开祖国时,他还企图在海外异乡找到解脱的出路。可是,事与愿违,他对整个欧洲现实和反动统治的实质认识得更深刻,他的忧郁更阴沉,性格更孤独。他悲观绝望到不屑与任何人为伍,孤独高傲得甚至要离弃人世。

拜伦理解到哈洛尔德远避人类不是憎恨人类,而主要是他不愿和那些纨绔子弟在一起厮混,陷在罪恶深渊中不能自拔。同时诗人也意识到了哈洛尔德的个人主义的反抗是徒劳无益的。他认为这是“可怜地用错误手段来对付错误”。他认为在人生的航程中必须有航行的目的,不能做一个无目的的海上漂泊者。诗人深切地感到哈洛尔德不能表达他自己的全部思想感情。也正是由于这种不满,诗人经常以抒情主人公的姿态出现在长诗里,经常插入一些具有政治色彩的抒情独白以弥补哈洛尔德性格之不足。在第四章里几乎已经全部是诗人直接和读者的谈话了。抒情主人公体现了拜伦思想矛盾上的积极面,当然也是主要的、基本的一面。抒情主人公是一个积极干预生活的战士。他热爱生活,追求自由,敢于揭露,敢于斗争。他对在祖国和在旅途上的所见所闻做出果断的评价。他为西班牙人民英勇抗敌而感到欢欣鼓舞,又为希腊人民默默无闻而感到悲哀,更为意大利人民所受的凌辱而感到不平。他谴责英国的强盗行为,他把拿破仑比作狮子,又把神圣同盟比作豺狼。他感受被压迫的痛苦,他坚信自由必然会降临。

长诗中的恰尔德·哈洛尔德与抒情主人公是相反相成,互相衬托,体现了诗人思想感情的整体。……正因为如此,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长诗第一、二两章刚一出版,就获得畅销。一卷书震撼了整个欧洲社会。拜伦也因此而一举成名。当时在广大读者中,不同的社会阶层对长诗有不同的理解,各自在长诗中取其所需。长诗的民主倾向,对暴政的揭露以及对种族人民运动的同情固然激励了不少先进的人物,但忧郁阴沉的哈洛尔德却也吸引了一些拜伦同时代的贵族青年,因为这个形象照出了他们自己的影子,反映了他们莫名的哀愁,以及在异国风光和大自然中寻求慰藉,表示对现实的无济于事的消极反抗。(潘耀瑔)1788年1月22日,乔治·戈登·拜伦出生于英国伦敦一个破落的贵族家庭。祖父是海军大将,曾参加过西班牙和法国的海战,周游过世界。父亲是个放荡的军官,先后娶过两个贵族女子。第一个妻子生了一个女儿以后就被折磨死了;第二个妻子生下一个男孩,就是诗人拜伦,而他生来就是跛拜伦(1788~1824)足。拜伦3岁时,父亲去世。家产已被挥霍尽净,他和母亲在苏格兰过了许多年拮据的日子。10岁那年,大伯过世,他继承了叔祖的男爵爵位和领地,生活才逐渐好转。

父亲生前的荒唐行为是拜伦家族的污点,给家族带来了无形的压力。因此,诗人从小就成了心态不平的暴躁母亲的暴虐对象,处于阴郁的家庭氛围之中。拜伦继承了母亲冲动、乖戾与狂暴的性情,甚至还受父系祖先半疯家族病的阴云笼罩。因而,冲动、狂暴与感伤、抑郁在拜伦的身上找到了一种奇异的混合,铸就成了一种独特的“拜伦式的性格”。

13岁那年,拜伦进入著名的哈罗中学读书,学校制度的苛刻让他感到窒息。17岁时,他进入了著名的剑桥大学,这里同样沉闷。拜伦喜欢骑马、击剑、游泳,是个板球健将。诗集《悠闲的时光》(1807)就发表于这一时期。诗集出版后,《爱丁堡评论》上刊登了一篇对这本诗集极端尖刻的评论。对此,诗人以《英国诗人和苏格兰评论家》(1809)一诗予以反击,初步展现了他的讽刺才能。

1809年3月,21岁的拜伦作为世袭贵族进入了贵族院。他出席议院和发言的次数不多,但有三次被认为是比较重要的:一次是反对惩罚工人破坏机器的法案(1812年2月);一次是赞成有利于爱尔兰民族运动的天主教徒解放法案(1812年4月);一次是同情一种改革法案(1813年6月),这三次完全符合“激进的、‘左’倾的”标准,鲜明地表示了拜伦的自由主义的进步立场。当他明白了议会不过是掩饰大资产者和封建地主暴力统治的遮羞布,就决意与它分道扬镳了。

同年,拜伦出发到东方旅行,先后访问了葡萄牙、西班牙、阿尔巴尼亚、希腊和土耳其。1811年,诗人回国。次年,长诗《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第一、二两章的发表,震惊了欧洲,拜伦“一夜醒来,发现自己已经成了名人”。此后他又写了一系列长篇叙事诗,如《异教徒》(1813)、《海盗》(1814)、《莱拉》(1814)。

拜伦情窦早开,15岁时就钟情于邻居玛丽·查沃斯小姐,但她却嫁做他人妇。久久不能忘情的拜伦为她写了一些诗,甚至在13年后写到与这段恋情有关的“梦”时,他还“泪如泉涌”。25岁那年,他向安娜·密尔班克小姐求婚,初遭拒绝,第二次被接受,两年后他们结了婚。婚后他发现妻子是一个虚伪、偏见很深的女子,两人很快分居,一年后离婚。这被认为是他一生中最大的错误。婚姻失意的拜伦作为一位贵族青年才俊,在社交场却广受欢迎。他风流放诞,四处留情。而他对英国的政府、教会和御用文人所持的谴责态度,使上层社会利用他的离婚和绯闻对他大肆攻击。1816年4月拜伦被迫离开英国,从此再没有回去。

在日内瓦,拜伦遇见了雪莱,两个诗人结下了深厚的友情。同年秋天,拜伦来到意大利,先后侨居于米兰、威尼斯、罗马、比萨、热那亚等地。当时在奥国占领之下的意大利,爱国志士组织的烧炭党正为民族解放而斗争。诗人参加了烧炭党,并且成为一个分区的领袖,向革命者提供金钱和武器。奥国当局检查他的书信,禁止他的著作在意大利和奥地利统治区发行,还煽动坏人暗杀他,而拜伦却毫不畏惧。革命的同时他狂热地爱上了19岁的伯爵夫人特莉莎·吉西奥,把她当做“理想伴侣”。意大利的美丽风光和异国情调,人民如火如荼的革命斗争,激发了拜伦的诗兴,使他写下了许多不朽的名篇。这是他一生中最光辉的创作时期。

他完成了《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第三、四章的创作,并先后发表了长诗《锡龙的囚徒》、诗剧《曼夫雷德》、历史悲剧《马利诺·法里埃罗》、哲学诗剧《该隐》以及许多抒情诗和讽刺诗,如《审判的幻景》。而在这段时间,拜伦一直在创作巨著《唐璜》,这是拜伦最重要、最杰出的作品,也是世界文学的杰作之一。

1821年烧炭党革命以失败告终,拜伦便全力投入到支援希腊爱国者反抗土耳其压迫的运动中。1823年他来到希腊。拜伦用自己的财产装备了一艘军舰,并招募了500名士兵。他亲自指挥军队,勤勉地为筹措战费、军火和其他军需品操劳,为不和的领袖做团结工作,整顿部队纪律,表现出卓越的组织才能和大无畏的英雄精神。1824年4月9日,英国来信说他将获得250万镑的捐助。这些钱足够建立一支2000人的步兵团和炮兵旅。狂喜之下,拜伦打马出城,却因暴雨染上严重的风寒。复活节之后的4月19日夜里,他在雷雨声里辞世,年仅36岁。希腊临时政府宣布他的逝世为国丧,全国哀悼三天。他的心葬在了希腊。同年7月,拜伦的遗体被运回英国,但教会拒绝将其存放在西敏寺,最后只得安葬在诗人的故乡。《海盗》是一首用英雄诗体写成的浪漫主义长诗。拜伦在诗中生动地描述了一个名叫康拉德的海盗为保卫他在爱琴海某个岛屿上的家园而进行的英勇斗争。诗歌的主人公康拉德是一位意志坚强、不畏强暴的豪侠之士,但他又是一个妄自尊大、手段残忍的海盗头子,他与伙伴们长年在岛上过着粗陋而自由的生活。得知土耳其军官塞耶德准备侵犯他们的岛屿,康拉德毅然离开情人,混入塞耶德军中,准备发动兵变。事发被俘后,他经过机智勇敢的斗争,终于逃离敌营返回海岛。但他的爱人却因听信他已被害的传言而伤心离世。自此,康拉德也在海岛上消失。※ ※ ※ ※

长篇诗体小说《唐璜》,是拜伦一生中最杰出的成就之一,这部气势宏伟,见解高超,艺术卓越的叙事长诗,在世界文学史上都是罕见的。这部长诗把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完美地结合起来。故事在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中展开,并在一连串的阴谋事件中结束。诗人广泛评论了欧洲的时弊,揭穿了文明社会的脓疮。诗中有对自然的描绘,有对人世间各种现象的精辟评议,还插以对现实的讪笑和嘲讽。全诗气势磅礴,跌宕流畅,把丰富的思想寓于精美的艺术形式之中。雪莱曾赞扬道:“英国语言中从来没有过这样的作品。”歌德更认为《唐璜》是“绝顶天才之作”。★最出色的抒情诗人雪莱重要的代表著作★世界文学中的传世名著★融合希腊形式和现代革命思潮于一体的杰出诗篇★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典范

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泼西·毕希·雪莱Percy Bysshe Shelley (英国1792~1822)雪莱的诗歌不仅代表了英国浪漫主义时期欧洲的先进思想,而且在艺术上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他是英国文学史上最优秀的抒情诗人之一。……在《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中,读者不难发现,在他具有无限魅力的诗句中往往闪烁着一种崇高的思想光辉。——《英国文学通史》西·毕希·雪莱是英国浪漫主义时期伟大的诗人和颇有影响的思泼想家和改革家。他在世不足30年,创作不过十来年,但他不仅是英国积极浪漫主义文学道路的重要开拓者,而且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出色的抒情诗人之一。“雪莱”这个名字是永远与自由、平等、仁爱以及抗争、反叛连在一起的。他的诗是英国诗歌史上的高峰之作,其想象之丰富、音韵之和谐、比喻之美妙、哲理之深刻都是罕见的。作为英国19世纪最伟大的抒情诗人、与拜伦齐名的英国浪漫主义运动领袖,雪莱被马克思和恩格斯赞誉为“真正的革命家”。他的诗表达了当时欧洲最先进的思想,这一点在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中体现最为明显。

1818年雪莱定居意大利,完成了抒情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该剧以希腊罗马神话为题材,描绘了为人类“盗火”的英雄普罗米修斯坚强不屈、最后依靠自然的力量获得解放的故事,寄托了诗人对一个充满爱的光辉的理想社会的向往,表现了诗人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它既是诗人创作的高峰,也是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典范,是近代诗人融合希腊形式和现代革命思潮的杰作。《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是雪莱重要的代表著作,也是世界文学中的名著。众神之主朱比特(宙斯)在巨人普罗米修斯的帮助下登上王位,但却违背了“给人类自由”的诺言,实行专制统治,给人类带来痛苦和灾难。为拯救人类,普罗米修斯从天上窃来智慧之火,并把科学文化知识和生产技艺传给人类。残暴的朱比特怀恨在心,把普罗米修斯锁绑在天涯海角的高加索悬崖上,施以酷刑,但普罗米修斯坚贞不屈,斗争到底。正当朱比特得意之时,他的儿子冥王以迅猛不可阻挡之势,一举把朱比特从王座打入地狱深渊。普罗米修斯被大力士赫拉克勒斯从悬崖上释放下来,他派出精灵向人间宣布解放的消息之后,整个宇宙沐浴着一片“爱”的光辉。

虽然作品表现的是浪漫主义的神话,但却植根于现实,是现实生活中阶级斗争和诗人政治思想的曲折反映。正如作者在《序言》中所说的那样:“我所创造的形象,有许多都是从人类心灵的活动,或是他们表现在外面的行为中间吸取来的。”作者怀着“改良世界的欲望”来写作该剧,目的是要“使一般爱诗的读者们细致的头脑里,记住一些高尚美丽的理想”。在浪漫主义神话的外衣下,作品真实揭露了专制统治给劳动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歌颂了人民群众反抗专制统治的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表达了诗人雪莱建立自由平等的美好社会的崇高政治理想。华文精选许多人顶礼膜拜的墙坍壁倒的庙宇。\他们不敢为人类设计美好的境遇,\可是他们自己并不知道他们不敢。\善心的人没有权势,但见泪水空流。\有权势的人缺乏善心:那更值得遗憾。\聪明的需要仁爱;仁爱的又需要聪明,\一切最好的事情就这般地糟做一团。(《第一幕》)我变作一阵风,\却没法传送给你无字的心曲;我溶化进\千恩万爱里面,虽然有甜蜜的感觉,\睡眠却从此不得安定。(《第二幕》)

英国早在17世纪就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到了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蓬勃开展,依靠人民大众的力量推翻封建统治、夺得政权的资产阶级,利用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大机器生产,残酷剥削奴役工人,以赚取更多利润。资产阶级革命没有打碎劳动人民身上的锁链,工业革命也没有提高工人阶级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而是带来了失业、贫困、破产、饥饿、疾病、死亡。19世纪初叶,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冲突日益明显,捣毁机器事件和罢工斗争不断发生。雪莱的《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创作出来的。华文精选别害怕自己不刚强,\柔顺里自有一种力量,\使那永生不死的神灵,\不得不打开生命之门,\放出那蜷伏在皇座下的孽障——\别看轻这份力量。一切的爱都是甜蜜的,不管是人爱你\或是你爱人。(《第二幕》)

在诗剧里,雪莱突破了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束缚,明确肯定了用暴力手段推翻专制统治的问题。诗剧中的冥王,是朱比特和海神忒堤斯结合的产物,他比朱比特更强,更有力量,代表着“永恒的必然性”。“经过了一场恶斗”,他最终把朱比特埋葬到地狱深渊。在雪莱早年的诗歌创作中,曾经流露过否定革命暴力的改良主义思想,他鼓吹以理智做武器,用道德教育去说服和打动压迫者改恶从善,实现社会正义。然而,严酷的阶级斗争事实教育了他:此路不通!因为专制统治绝不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只有通过暴力革命,才能推翻专制统治,被压迫的劳动人民才能得到解放。雪莱思想的这个根本性转变,使《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这部作品的思想内容,具有更深刻的革命性。

在诗剧里,雪莱还以浓烈的色彩着重描绘了朱比特被推翻、普罗米修斯被解放以后,地上人间的新气象——一个没有阶级、国家、压迫剥削的大同世界,人与人一律平等,自由自在,相爱相亲。它同朱比特统治下的黑暗王国——当时的资本主义世界形成鲜明对照,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对美好未来的幻想、对光明前途的乐观信念。当然,雪莱所描绘的社会蓝图并没有超出以“自由、平等、博爱”为口号的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的模式,还只是属于空想社会主义的范畴。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却是难能可贵的。恩格斯称赞雪莱为“天才的预言家”,原因就在于此。伟岸的普罗米修斯

在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里,雪莱还以炽热的感情塑造了普罗米修斯高大完美的艺术形象。普罗米修斯同朱比特针锋相对,势不两立。他热爱人类,同情人类疾苦,为人类幸福英勇献身。他为了拯救人类免于苦难,挺身出来反对朱比特,因而被绑在悬崖上3000年,风吹日晒,雨淋雷劈,秃鹰啄咬,恶鬼折磨,受尽了难以忍受的种种痛苦。普罗米修斯掌握着朱比特将来必然要被推翻的秘密,这使朱比特很害怕,他派来使者劝说普罗米修斯供出秘密,求得宽恕。在希腊戏剧家埃斯库罗斯失传的剧本《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里,普罗米修斯是答应了朱比特的条件,两人最后言归于好的。但雪莱“根本反对那种软弱无力的结局,叫一位人类的捍卫者同那个人类的压迫者去和解”。他大胆摒弃陈腐的传统观点,反其道而行之,在自己的诗剧里写普罗米修斯坚决不向暴君“屈膝下跪”,“低头祈祷”,妥协投降,既不为神仙们“声色的欢乐”的生活诱惑,也不被恶鬼们残酷的刑罚吓倒,大义凛然,坚贞不屈,坚信朱比特的王座一定要垮台。雪莱发展了华兹华斯开创的描写大自然的传统。他的《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音韵铿锵,感情真挚,闪耀着深邃思想的光辉。——《外国文学史》雪莱是我最敬爱的诗人中的一个。他是自然的宠子,无神论的信者,革命思想的健儿。他的诗便是他的生命,他的生命便是一首绝妙的好诗。——郭沫若雪莱是英国浪漫主义时期的伟大诗人,他那庄严而雄伟的诗篇充分反映了英国的民族意识和欧洲的时代气息。——《英国文学通史》

普罗米修斯是“人类的救星和卫士”,他同朱比特的斗争,是善与恶的斗争,进步力量与反动势力的斗争,被压迫者与压迫者的斗争,劳动人民与专制统治的斗争。雪莱在他心爱的普罗米修斯身上,倾注了满腔的热血:“他非但勇敢、庄严、对于万能的威力做着坚忍的抵抗,而且毫无虚荣、妒忌、怨恨,也不想争权夺利;……普罗米修斯始终是道德和智慧十全十美的典型,动机既纯正,目的又伟大。”雪莱笔下的普罗米修斯的形象,既概括了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反抗专制统治、争取自由解放的革命精神和不畏强暴的英雄气概,也体现了诗人自己坚定的立场、伟大的品格、崇高的精神境界。直到今天,他仍然对我们有着巨大的教育鼓舞作用。(许国璋)《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的艺术之美《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在艺术上也是很有特色的。它气魄宏大,想象丰富。诗人把普罗米修斯和朱比特的矛盾冲突,把人类的苦难和解放,放在全宇宙的范围内去展开,诗人的想象翱翔于整个宇宙之中,他的笔触时而天上,时而地下,时而人间,时而洞府,纵横来去,挥洒自如。他不仅为我们描绘了凶恶残暴的朱比特,坚定勇敢的普罗米修斯,还创造了各种类型的神仙、精灵、鬼怪,有的善良,有的凶恶,有的热情,有的软弱。雪莱不仅刻画了普罗米修斯高大的形象和精细的内心活动,而且还描绘了自然界变幻无穷、多彩多姿的壮丽景色。整部作品立足于现实,而又不拘泥于反映现实,它取材于前人的创作,而又不落窠臼,它通过诗人丰富的想象,把我们领进了一个宏大、神奇的诗的世界,从而使我们获得优美的艺术享受。《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是一部抒情诗剧。诗人的笔墨主要不是用在展开戏剧冲突,推进情节发展上面,而是用在抒情描写上面。其中的一些诗段,在故事情节中虽不占有重要地位,但却写得非常出色,可以独立成篇,当作一首抒情短诗来读。在当年火化雪莱遗体的时候,诗人拜伦举着火把悼念说:“他像普罗米修斯一样反抗天帝朱比特。”这句话是深刻《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英文版封面的。雪莱的时代,工人运动正在兴起,民族解放斗争正在高涨,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还没有诞生。作为社会主义思想的先驱,他的诗歌创作正像普罗米修斯用火点燃人们的心一样,鼓舞着被压迫、被奴役人民的革命斗争。(崔宝衡)1792年8月4日,雪莱出生在英格兰苏塞克斯郡沃恩汉一个古老的贵族家庭,祖父是受封的男爵,父亲是议员。雪莱6岁开始学习拉丁文,以后学数学、法文、天文、地理、物理、化学,12岁时进入伊顿公学。在那里,他受到学长和教师的虐待,当时这种现象十分普遍,但雪莱并不像一般新生那样忍气吞声,而是公然反抗。在同学中,他对一切卑劣、腐朽的人和事从不妥协;对弱小者、被欺侮者却甘愿给予帮助。这种反抗的个性一直燃烧到他生命的尽头。

雪莱8岁就开始尝试写诗,在伊顿的几年里,他与其表兄托马斯合写了《流浪的犹太人》一诗,并出版了讽刺小说《扎斯特罗奇》。1810年,18岁的雪莱进入牛津大学,深受英国自由思想家休谟以及葛德文等人著作的影响,雪莱习惯将他关于上帝、政治和社会等问题的想法写成小册子散发给素不相识的人,并询问他们的意见。1811年3月25日,由于散发《无神论的必然》,入学不足一年的雪莱(1792~1822)雪莱被牛津大学开除。墨守成规的父亲要求他公开声明自己与《无神论的必然》无关,而雪莱拒绝了,他因此被逐出家门。

失去经济来源的雪莱在两个妹妹的帮助下过了一段独居生活。这一时期,他认识了他妹妹的同学赫利埃特·委斯特布洛克,一个小旅店店主的女儿。雪莱与她仅见了几次面。她写信称自己在家中受父亲虐待,雪莱便毅然从威尔士赶回伦敦,带着她私奔了。他们在爱丁堡结婚,婚后住在约克。

1812年2月12日,为了支持爱尔兰天主教徒的解放事业,雪莱携妻子前往都柏林。他在那里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说,并散发《告爱尔兰人民书》以及《成立博爱主义者协会倡议书》。在政治热情的驱使下,此后的一年里,雪莱在英国各地旅行,散发他表达自由思想的小册子。同年11月他完成了叙事长诗《麦布女王》。

雪莱的婚姻一开始就被他的敌人当做最好的武器来攻击他,当骑士精神被理性冷却,婚姻中较为真实的一面随着两个人的成长开始显现。雪莱不得不承认婚姻并没有救助他的妻子,而只是将两个人绑在一起承受另一种折磨。两个人在精神和感情上差异越来越大。这时,雪莱与葛德文的女儿玛丽·葛德文相爱。他们出走,去了欧洲大陆。

1815年,雪莱的祖父逝世。按照当时的长子继承法,雪莱获得了一笔年金,但他拒绝独享,而将所得财产与妹妹分享。次年5月,雪莱与玛丽再度同游欧洲,在日内瓦湖畔与拜伦交往密切,两位伟大诗人的友谊一直保持到雪莱逝世。雪莱后来的《朱利安和马达洛》便是以拜伦与自己作为原型来创作的。同年11月,雪莱的妻子投河自尽。因为他是《麦布女王》的作者,大法官在法庭上将两个孩子的教养权判给了他岳父,这给了雪莱沉重的打击,就连他最亲的朋友都不敢在他的面前提及此事。出于痛苦及愤怒,雪莱写了《致大法官》和《给威廉·雪莱》。与玛丽结婚后,为了不致影响到他与玛丽所生孩子的教养权,雪莱携家离开英国,移居意大利。

在意大利,雪莱写了不少充满优美蓬勃的幻想、富有浪漫色彩的诗作,其中包括长诗《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钦契》和著名的《西风颂》。《西风颂》可谓人类诗歌史上的登峰造极之作,是世界诗歌宝库中的明珠。

1821年2月23日,约翰·济慈逝世,6月,雪莱写了《阿童尼》抒发自己对济慈的悼念之情,并控诉造成诗人早逝的英国文坛及当时的社会现状。

1822年7月8日午后,原本十分美丽和平静的意大利司沛契亚海湾一反常态,忽然变得窒闷和酷热。突如其来的风暴掀起排空的巨浪,吞噬了一只树叶般的小帆船。这只小帆船正是雪莱和他的好友拜伦一起购置的“唐璜号”。雪莱刚乘着它访问朋友回来。他曾经那么艰苦地探索过这个世界的秘密而不得其解,现在,一阵狂风在一瞬间就把他从这个世界上卷走了!噩耗传来,拜伦和其他朋友们都惊呆了,他们搜索了附近所有的海岸,既找不到小船的碎片,也没有看见人影。几天之后,人们才在一处海湾发现了雪莱的遗体。他的上衣口袋里还装着同时代诗人济慈和希腊诗人爱斯基拉斯的诗集。当地的法律规定,任何海上飘来物都必须付之一炬,于是雪莱的遗体在海边火化了。朋友们把乳香、盐和酒精撒向燃烧的火堆。拜伦难过得失声痛哭。据说,雪莱的骸骨烧了三个钟头,但他那颗心脏却依然完好。人们说,这颗心是纯金铸成的。朋友们小心翼翼地把它掩埋在被称为“永恒之城”的罗马西郊,与古罗马大法官切斯蒂奥的金字塔仅有一箭之远的“英国公墓”。

雪莱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是在意大利度过的,这个阳光明媚、鲜花妖娆的岛国,也成了他热情的灵魂的最后的安息地。朋友们在他的墓碑上刻下了他生前最喜欢的莎士比亚《暴风雨》中的诗句:他并没有消失不过是感受了一次海水的变幻化成了富丽而珍奇的瑰宝而已雪莱的长诗《伊斯兰的起义》创作于1817年。这首诗写在法国革命遭受挫折、君主复辟之后不久,旨在鼓舞革命的信心。长诗原名《莱昂和西丝娜》,主题是对旧势力的反抗。莱昂和西丝娜是神话里的一对情侣,为了理想在“黄金的邦国”里造了反。造反者起初取得了胜利,赶走了暴君,可不久暴君反攻得手。莱昂被投入烈火中焚烧,西丝娜赶到,要求与莱昂一起死在火中。接着,火里发出巨响,大团的烟球呼啸着卷走了柴堆、暴君和他的臣下。莱昂和西丝娜漫游在长河之上,深深懂得了大智大勇在地面上不易被人发现,却能经受变幻,以最美的形式存在下去。雪莱以这一结局表达了对法国革命和人类解放的信心。这是一部混合着神话、幻想和现实感的瑰奇之作。※ ※ ※ ※

五幕悲剧《钦契》完成于1819年,是雪莱最后的一部重要作品。该剧用无韵诗写成,句子轻快,几乎全是白话。剧本取材于16世纪末在意大利发生的一件案子。拥有宫室庄园的钦契伯爵,是教皇的宠信。他暴戾成性,害死儿子,强暴女儿,却以金币与葡萄园贿赂教皇,得以无事。女儿忍无可忍,雇用刺客杀死钦契,被处以死刑。雪莱既刻画钦契的狂暴,同时又描写他对天主教的虔诚,“对他来讲,宗教是狂热的行动,是一种逃避,不是一种制约”。女儿受辱,可继母仍想用宗教感动钦契,这注定是毫无效果的,女儿只好请刺客杀死钦契。法官判女儿无罪,但教皇坚持处死。钦契的女儿是兽性与教会权势结合下的牺牲者,是一个悲剧人物。该剧对教会势力和黑暗社会现实的批判之意不言自明。★20世纪西方文学的划时代作品★现代主义诗歌的里程碑★一部熔东西方文明于一炉的经典诗集★与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并称为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双峰

荒原

托马斯·史登斯·艾略特Thomas Stearns Eliot (英国1888~1965)《荒原》是艾略特的代表作,是现代派诗歌的里程碑,也是西方文学中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杰作。——《外国文学史》略特是20世纪最重要的诗人、现代主义诗歌的鼻祖。作为诗艾学家,他具有非凡意义,他的文学创作和评论著作对英美20世纪现代派文学和新批评理论具有开拓作用,他被誉为“现代文学批评大师”,甚至一度成为英美诗界的领袖人物。当他还是一名大学生的时候,就写下了在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诗歌《阿尔弗雷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这首诗的主题明显地属于现代派诗歌,其形式亦迥然不同于19世纪的诗歌。当著名诗人庞德后来读到这首诗时,不由惊叹艾略特已独自跨进了现代主义。1948年,“由于他对当代诗歌做出的卓越贡献和所起的先锋作用”,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一切为那些通往现代主义之旅的年轻诗人提供了一个范式,20世纪20至50年代的诗坛被称为“艾略特时代”。

在《荒原》中,艾略特对他那个时代以至整个20世纪西方文明的衰落做出了诊断。全诗体现出一种节奏和色彩组成的美:20世纪的西方是一片荒原,没有水来滋润,不能生产——而实际上水又所在都是,河流和海洋,真实的和想象的,都在通过韵律、形象、联想,通过音乐和画面,形成一条意义的潜流。在这些地方,我们又看出艾略特的丰富和深刻,看出他从现代艺术学到的作曲和构图的新原理。当代著名诗人兼评论家阿伦·塔特说,他第一次读《荒原》时,一个字也看不懂,不过他已意识到这是一首伟大的诗篇。《荒原》展示了战后西方文明的危机和传统价值观念的失落,反映了整整一代人理想的幻灭和绝望。“荒原”一词已超出文学的范围,成为西方现代文明的象征。长诗开头的引言揭示了主题:“是的,我自己亲眼看见古米的西比尔吊在一个笼子里。孩子们问她:‘西比尔,你要什么?’她回答说,‘我要死。’”古希腊神话中的女先知西比尔向日神要求得到和沙粒一样多的岁数,但却忘了说要永远年轻。她活了700岁,衰老让她痛苦不堪,却还得一直活下去。这就是荒原状态:不死不活,青春成为过去,繁华无迹可寻。《荒原》分为五章。

第一章“死者的葬礼”表现现代人出殡一般的生活。首先用对比的手法写荒原人对春冬两季的反常心理,春暖花开的“四月”竟是“最残忍的一个月”,进而由“荒原”引起“回忆和欲望”。以败落贵族玛丽对破灭浪漫史的回忆,暗示西方文明的衰落。又借《圣经》典故描写荒原景象:“什么树枝从石头垃圾中长出”,“你只认识一大堆破碎的形象,那里赤日炎炎,死树下没有阴凉,虫鸣不让人轻松,干石头上没有淙淙泉音。”一切都令人感到燥热、烦闷、焦虑和不安。然后通过瓦格纳的歌剧引发对现代荒原人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的描写:我既不是活的,也未曾死,我什么都不知道,这年头人得小心啊。最后通过伦敦这座西方文明之都的衰败展示了当今西方世界的荒原全貌:死亡毁坏了这许多人,人人的眼睛都盯着自己的脚前,去年你在花园里种的尸首,它发芽了吗?景象触目惊心。华文精选四月是最残忍的一个月,荒地上\长着丁香,把回忆和欲望\掺合在一起,又让春雨\催促那些迟钝的根芽。\冬天使我们温暖,大地\给助人遗忘的雪覆盖着,又叫\枯干的球根提供少许生命。并无实体的城,\在冬日破晓的黄雾下,\一群人鱼贯地流过伦敦桥,人数是那么多,\我没想到死亡毁坏了这许多人。\叹息,短促而稀少,吐了出来,\人人的眼睛都盯住在自己的脚前。去年你种在你花园里的尸首,\它发芽了吗?今年会开花吗?\还是忽来严霜捣坏了它的花床?(《一、死者的葬礼》)

第二章“对奕”将人类昔日的昌盛和今日的颓败加以对照,突出现代人纵情声色、形同僵尸的可悲处境。诗人引用莎士比亚《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中的句子极力渲染贵妇人居室的豪华、富丽、堂皇:“她坐的椅子,像擦亮的王座,……她的缎衬首饰匣里涌出的珠光宝气迎着烛光开起;开着盖子的象牙和彩色玻璃小瓶里,藏着她奇异的合成香料——香膏、香粉、香水——扰乱了嗅觉。”她在梳妆台前浓妆艳抹,但精神却十分空虚。诗人借古埃及女王克莉奥佩特拉暗示西方上流社会的奢侈淫靡、腐化堕落。另外,诗中还提到一个神话故事:费洛美拉被姐夫——国王泰勒斯奸污,她的姐姐波洛妮为给妹妹报仇,亲手杀死儿子,剁成块炖给泰勒斯吃,泰勒斯知道后非常恐惧。借此指出神圣遭践踏、道德已混乱、人性变野蛮、爱情将死亡的情状。诗人对人性扭曲、灵魂死亡、人欲横流的世界发出振聋发聩的呐喊,其中的警示和抨击显而易见。艾略特是现代主义文学巨匠之一,……历史已经证明,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艾略特是英语现代主义诗歌成就的最高代表,他的《荒原》在欧洲现代文学中占据了重要的一席。——《英国文学通史》艾略特的《荒原》中描绘的荒原景象震撼了西方世界,艾略特寻求拯救的探索引发了人们的思考,艾略特从反传统开始,最后他自己也成为传统的一部分。……他对诗歌艺术的探索与革新,使他当之无愧地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诗人。——《外国文学史》第三章“火诫”借用英国诗人斯宾塞《结婚曲》里的诗句渲染昔日泰晤士河的美丽、宁静,然而夏夜狂欢带来的“空瓶、三明治纸包、绸手绢、烟头”充塞了今日的泰晤士河,昔日伊丽莎白与莱斯特在河上荡舟的情景,与今日河上公子小姐们猥琐、放荡、纸醉金迷的生活形成鲜明对比。接着镜头转向一个女打字员和满脸疙瘩的房产公司小职员的肉欲关系。小职员走了,她翻过身,朝镜子里看了一阵,自言自语道:“总算完《荒原》英文版封面了,完了就好。”这是一幕没有精神内容、毫无热情的做爱,空虚无聊可见一斑。面对现代人的精神荒原,诗人指出:只有通过宗教,才能点化荒原人执迷不悟的人生;只有弃绝尘世的欲念,才能过一种有意义的圣洁生活。

第四章“水里的死亡”写人欲横流带来的死亡。昔日腓尼基水手因纵欲而葬身大海,今天无数的现代人仍然在人欲的汪洋中纵情作乐,他们的死亡已无法避免。

第五章“雷霆的话”表达了解救荒原的最后希望。诗人再次描绘荒原景象:耶稣死后,死了的山满口是龋齿,吐不出一滴水;东欧和俄国革命后,倒悬的城楼里钟声在空的水池、干的井里歌唱;寻找圣杯的武士走后,空的教堂仅仅是风的家。水是抚育生命、拯救万物的力量源泉,是生殖力、生命力的象征。只要能缓解干渴和燥热,管它是春雨、夏雨还是冬天的积雪。“春雷在遥远的山那边回荡”,“乌云在远方,在喜马万特山聚集”,“电光一闪,然后一阵潮湿的风带来了雨”。如果说诗人是寄希望于有个勇士踏尽荆棘寻回圣杯,使渔王恢复健康,使濒死的荒原恢复生机的话,那么雷霆的三声炸响就是诗人为现代“荒原”寻回的圣杯。它代表生命源泉的雨水,使荒原透出生机和希望,使生命复苏、精神复活。《荒原》描写了处于精神和文化危机中的现代社会以及从现代社会中寻找到的支离破碎的经验和相对稳定的文化遗产的冲突,是一部寻求精神家园的诗歌。再读《荒原》

我在德国重读《荒原》全篇后感到无比惊讶,我再次惊讶于艾略特那种无比深邃而又广阔的对人类生活的透视;惊讶于《荒原》本身那种在今天看来依然是非常奇妙的诗歌组织方式,用抒情、叙事、拼贴等各种不同的方式把独立的东西组织成一个整体。《荒原》带给我的又一个思索是什么是经典。经典是那种需要我们不断地去重读的东西,经典是常读常新的东西。比如《荒原》,从写作到现在80多年过去了,但它并没有过时。从多方面来看,我们现在仍生活在艾略特的《荒原》之中,这就像艾略特本人从伦敦城走过的时候,感到他自己仍生活在但丁的《地狱》中一样。华文精选河上树木搭成的篷帐已破坏:树叶留下的最后手指\想抓住什么,又沉落到潮湿的岸边去了。\那风吹进棕黄色的大地,没人听见。仙女们已经走了。\可爱的泰晤士,轻轻地流,等我唱完了歌。\河上不再有空瓶子,加肉面包的薄纸,\绸手帕,硬的纸皮匣子,香烟头\或其他夏夜的证据。仙女们已经走了。\还有她们的朋友,最后几个城里老板们的后代;\走了,也没有留下地址。\在莱芒湖畔我坐下来饮泣……\可爱的泰晤士,轻轻地流,等我唱完了歌。\可爱的泰晤士,轻轻地流,我说话的声音不会大,也不会多。(《三、火诫》)

什么是荒原?在我看来艾略特意义上的荒原就是旧的世纪已经死去而新的世纪尚未诞生的阶段,或是说一个新的意义系统、信念尚未诞生时的一种状态。荒原可以说是神性消失后人类生活本身那种贫乏的、无聊的状况。

当我重读艾略特的《荒原》时我强烈地感觉到自己正生活在荒原之中。我感到了艾略特巨匠式的对生活的洞察力,感到自己正生活在艾略特的注视之下。

关于诗人艾略特有许多非议,经常有人用“吊书袋”、“卖弄”之类的字眼来嘲讽艾略特,一笔抹杀他创作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美国诗人威廉斯说,“《荒原》诗的出现是美国诗的一场灾难”,但我想这些都无损艾略特的伟大。

80多年过去了,我们再来看《荒原》,它日益显示出经典性的意义,艾略特对人类文明,对人类精神的关怀和他那种跳出自恋、浪漫主义的抒情,那种对人类存在意义的追问,仍然是我们今天应该去做而一再回避去做的事情。我觉得作为写作者,我自己仍然处在20世纪上半叶那些伟大的先行者所开辟的方向之中。在一些人看来,20世纪是过时的了,但20世纪所发生的一切对我一生的写作已经足够了。(王家新)艾略特《荒原》诗中的复活意识

1922年,《荒原》在英国《标准》杂志上发表后,在文化界引起了广泛而强烈的反响。评论界普遍认为,《荒原》中死亡意识占主导地位,诗人对世界已经陷入绝望的深渊,诗人是通过此诗来宣告世界的末日。笔者认为,这种看法没有理解诗人的真正意图。如果仅凭诗中有大量篇幅描写死亡、描写生活在废墟中丧失信仰的芸芸众生,就断言诗人是悲观和绝望,那岂不等于说脸上挂着笑容的人都是快乐的天使吗?其实,细读原诗,我们可以发现,诗人写死亡并不表示他已幻灭和绝望。他愤世嫉俗、借古讽今,对战后西方文明的衰落、道德的沦丧、人们信仰的丧失以及精神的死亡等做了深刻的揭露;对百无聊赖、庸俗麻木的人们发出振聋发聩的呐喊,召唤人们从荒原中看到新生和复活的希望。诗人期望人们恪守“舍予、同情、控制”的基督教教义并以此来拯救人欲横流、混乱不堪、日渐沉沦的世界,重新建立新的准则和秩序。

综观全诗,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对死亡的描写是他对日渐沉沦、混乱不堪的世界的鞭挞和揭露。诗人厌恶眼前这个喧哗与骚动的时代,他凭着敏锐的目光和敏感的神经觉察到人们百无聊赖、缺乏准则、行尸走肉般地生活着。在诗人看来,这种醉生梦死、丧失信仰、毫无目的的生活,对于人来说是可怕的。诗人希望有更多的人能了解虚无,对生命的意义有更深一层的认识,而不要整日眼睛看定脚前不知为啥而瞎忙。只有充分认识到当今世界死一般的存在,才能超越它,才有可能建立新的准则和秩序。诗人虽然对上帝死了感到深深的遗憾,然而他能够正视眼前的现实,认为世界沦落到这个地步是既成的事实,而且眼前的混乱仍会持续下去,人们还得经受转折时期的阵痛。只有熬过荒原般令人焦虑、苦闷的阶段,人们才会渐渐地从迷惘中走出来。(佚名)托马斯·史登斯·艾略特于1888年9月26日生于美国密苏里州的圣路易斯。曾祖是英国萨默塞特郡东科克地方的鞋匠,1670年移居美国波士顿。祖父毕业于哈佛大学神学院,是华盛顿大学的创办者;父亲是个殷实的砖瓦商人;母亲出身名门望族,博学多才,爱好文学。他的家庭具有很高的文化修养,而且一直保持了新英格兰加尔文教的传统。1906年6月,他进入哈佛大学专修哲学,同时还选修了英、法、德及古希腊各国文学以及中世纪历史、比较文学、东方哲学与宗教等,他的老师中有著名的新人文主义者欧文·巴比特和美学家桑塔亚纳。这期间,他开始诗歌创作。1908年,他从阿瑟·西蒙斯名噪一时的著作《文学中的象征主义运动》中了解了象征主义文学,开始走上了象征主义诗歌的创作道路。

1910年获得硕士学位后,艾略特前往巴黎大学研究柏格森哲学,同时接触了波德莱尔、马拉美、拉福格等象征主义诗人的作品。次年10月,他回哈佛攻读新黑格尔派哲学家布拉德雷的哲学,并学习印度哲学和梵文。1913年任哈佛大学哲学系助教。1914年,他以客座研究员的身份去德国,后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转赴伦敦,入牛津大学学习希腊哲学,完成了有关布拉德雷的博士论文。因为战争无法回哈佛进行答辩,于是定居伦敦。1915年,他和庞德相遇,后者帮他在现代诗的主要阵地《诗刊》上发表了《阿尔弗雷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一诗。这一年他和英国姑娘维芬·海沃特结婚。为了生计他到一家中学任教,年薪仅140英镑。1917年,他在罗厄茨银行找到了工作,不久又在《利己主义者》杂志做编辑。1919年,他的第一部文学评论集《圣林》出版。1921年,由于精神原因艾略特到瑞士疗养。在疗养院里,他完成了《荒原》。他将诗稿给了庞德,庞德意识到,这是一部无论在思想还是在风格上都非同凡响的诗篇,但他发现诗歌太长,便删去一半的内容,并力促其在《准则》杂志上发表。《荒原》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尤其在青年人当中。《荒原》发表的一年也正是乔伊斯发表《尤利西斯》的一年,它们构成了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双峰顶峙。这一年艾略特出任《准则》杂志的主编。

1924年,艾略特创作了《空心人》。1925年,他的《诗集1909~1925》出版。同年,他又做了费伯出版公司的编辑,从此便一直在这里工作。1926年1月至3月他在剑桥大学开设了克拉克讲座,题目是《十七世纪玄学派诗人》。1927年6月他加入了英国国教,11月加入英国国籍。后来他在文论集《为朗斯洛·安德鲁斯而作》中自称是“文学上的古典主义者,政治上的保皇党,宗教上的英国天主教徒”。皈依宗教成了他诗歌创作的转艾略特(1888~1965)折点。1930年,他写了宗教诗《灰星期三》。1932年,他和已经完全精神分裂的维芬分居,以后维芬被送进了精神病院。1934年,他创作了戏剧诗《岩石》,又出版了论文集《怪神之后》,并开始创作《四个四重奏》。1935年,他创作了戏剧诗代表作《大教堂谋杀案》,该剧一公演便获得巨大成功。1938年初,他的另一部戏剧诗《合家团聚》完成,不久又发表了两部作品集《古今论文集》和《诗集1909~1935》,诗集收入了首次发表的《燃烧的诺顿》。战争期间,除担任防空监视工作外,他把相当一部分时间投入到《四个四重奏》的创作之中。1940年他发表《东库克》,1941年发表《干赛尔维其斯》,1942年《小吉丁》完成。至此,这部诗人晚期诗歌的代表作终于把其一生的诗艺探索推向了极致。1947年初,维芬出人意料地去世了。第二年12月,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他“在现代诗歌中作为一个先驱所取得的杰出的成就”。这一年他还发表了《文化定义随笔》。50年代后,艾略特主要从事文学评论和诗剧的写作,1950年,发表了诗剧《鸡尾酒会》,1954年发表《机要秘书》。1957年初,他和已经作了他8年秘书的瓦莱莉·弗莱彻结了婚。1959年,他完成了《政界元老》。20世纪60年代,由于身体原因,他除了到各地访问并发表演讲外,已很少写作。1965年1月4日,艾略特在伦敦溘然长逝。长篇组诗《四个四重奏》是艾略特后期的重要作品,它仿照四重奏音乐的结构,分为四个部分。描写了一个皈依宗教的人在寻找真理过程中的精神历程。诗人在深沉思考了个人经历、历史事件和人类命运之后,试图寻找到一种永恒的、普遍的真理,而这种寻找又始终围绕着时间主题来展开。艾略特认为:历史由时间形成,时间由意义形成,因此,历史感就是对于时间意义的认识,而时间意义又必须通过特定的地点才能得以确立。这样,艾略特便将他的诗根据四个不同的地名分为四个部分:“燃烧的诺顿”、“东库克”、“干赛尔维其斯”、“小吉丁”。当时世界正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浩劫之中,面对这种世界性的大灾难,诗人却在时间中寻找到了精神的栖息之地。※ ※ ※ ※

艾兹拉·庞德是现代英国诗歌发展史上一位影响深远的人物。《诗章》是庞德诗人生涯中最重要的一部作品。他从1918年开始创作此书,直到1959年才完成初稿。这部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历史于一体的鸿篇巨制展现了庞德广博的知识,是研究庞德的一部最为重要的作品。★融浪漫主义幻想与理智思索于一体的经典诗集★宛如爱尔兰绿色草原上一曲优美的风笛★一部富有强烈人文关怀和岁月厚重感的杰作

叶芝诗精选

威廉·巴特勒·叶芝William butler Yeats (爱尔兰1865~1939)诗人总是有所发展的,叶芝的特别之处在于,他不仅从象征主义发展到现代主义,而且还超越现代主义,年纪老了,仍然写出很有劲头的好诗。——著名学者王佐良芝是爱尔兰著名诗人、剧作家和散文作家,也是20世纪爱尔叶兰文艺复兴运动的领导人。爱尔兰肥沃的土地养育了这位成就非凡的诗人,赋予他灵感、智慧和爱。叶芝被称为“爱尔兰的灵魂”、“20世纪最后一个浪漫主义诗人”。他是象征主义诗歌在英国的早期代表人物,对20世纪英国诗歌的发展产生过重要的影响。

著名诗人艾略特曾这样评价叶芝的诗歌创作:“有些人的诗可以为了经验和喜悦而单独地去读。而另一些人的诗,虽然也能带来同样的经验和喜悦,但却具有更重要的历史意义。叶芝就属于这后者中的一位。他是为数不多的几个人中的一个,他的历史就是他们时代的历史,他是那个时代意识的一部分,没有他便不能理解那些历史。虽然这是对他的一个很高的评价,但我相信这个评价是不可动摇的。”1923年,叶芝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并成为获此殊荣的第一位爱尔兰诗人,这是对他诗作的巨大褒奖。授奖词说:“他(叶芝)仍追随着早先曾指引他的精神,来担任爱尔兰的诠释者。长期以来,这个国家一直在等待着有人赋予它声音。”这是对他诗作的巨大褒奖。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他那些饱满圆熟、富有活力的诗篇已经深入人心,成为永恒的经典,在世界的各个角落传颂。他的作品是世界诗歌宝库里的一笔财富,更是馈赠给后人的一种深沉的幸福。《叶芝诗精选》收录了诗人早期出版的《诗选》、《苇间风》及后期出版的《钟楼》、《旋梯》、《新诗集》和《最后的诗》中的精华部分,从中可以看见这位传奇诗人诗风的成熟过程及其诗歌艺术的全貌。作为一位象征主义诗歌大师,叶芝构建了一套完整的个人神话体系。可以说,没有他,整个西方现代诗歌乃至现代主义很可能不会呈现今天的状态。走进叶芝梦幻般绚丽的诗歌世界,我们仿佛感觉不到年龄、时代的差异,却能真切地触摸到诗人崇尚自由、追求真理的天性,和他壮丽凄美的情操。天堂是什么颜色?不是纯洁无瑕的白,不是娇嫩天真的粉,不是热烈奔放的红,不是深沉忧郁的蓝。在叶芝这个充溢着温柔灵光的世界里,我们看到的却是灰,被无情岁月洗尽脂粉铅华的灰,诗人一生追求的真理的颜色。诗人对真理近乎于完美的追求,及对生命体验自觉的超越,与中国古代圣贤孔子的“朝闻道,夕死可矣”、爱国诗人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灵犀相通,跨越时空、国界,实现了精神上的共融,同样具有感人的伟大力量。

有两样东西一明一暗地闪现在叶芝的诗里,一个是爱尔兰民族解放运动,一个是他个人的一套神秘主义体系。前者使他的诗增加了英雄主义色彩,后者则是叶芝本人用心构筑的城堡。在此之上,他用自己无与伦比的诗才吸收一切,融化一切。叶芝初期的诗作受唯美主义和象征主义的影响较深,写得绝美:朦胧、甜美而略带忧郁,充满了美丽的辞藻,把浪漫主义幻想与理智的思索融为一体,语言富有音乐美感和爱尔兰地方色彩。但他很快就学会写得实在、硬朗,而同时仍然保留了许多美丽的东西,把生活的哲理与个人的感情相结合。他的诗歌语言形象多意,在整体上又拥有完整的主题;既明白如话,又比一般白话更高一层,透亮而又深刻。华文精选当你老了,白发苍苍,睡意蒙眬\在炉前打盹,请取下这本诗篇\慢慢吟诵,梦见你当年的双眼\那柔美的光芒与青幽的晕影\多少人真情假意,爱过你的美丽\爱过你欢乐而迷人的青春\唯独一人爱你朝圣者的心\爱你日益凋谢的脸上的哀戚\当你佝偻着,在灼热的炉栅边\你将轻轻诉说,带着一丝伤感\逝去的爱,如今已步上高山\在密密星群里埋藏它的赧颜。(《当你老了》)

叶芝始终在做一种尝试,那就是否定自我,力求在真正意义上达到对自我经验的超越,使自己的诗歌能优游于时间的洪流、历史的长河,能更加游刃有余地把握住艺术、语言与人生、时间的关系,把个体与历史、艺术与政治、激情与反讽、信仰与智慧熔铸在一起。他的诗把鲜花般娇艳的青春、千回百转的爱情,甚至悲伤无言的死亡,一同熔铸到神话、魔幻的境界里。这些朦胧的意象穿越古今,在相同的时空背景里互相对视,凝望出真理、自由,也凝望出岁月的沧桑厚重。他甚至说:“我们那些最精致的思想、最精致的意图和最精致的情感,常常并不真正属于我们,它们仿佛猛然从地狱浮现出来,或从天国飘然降临。”但沉重并非叶芝诗歌的全部。应该说,他的诗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精神。《当你老了》“感情温暖,节奏低缓,犹如一曲从火炉里飘出的大提琴乐”;《浪尖上的白鸟》“则明亮欢快而又缠绵,宛如爱尔兰绿色草原上一曲优美的风笛,柔化了身体的每一个细胞。”

叶芝是和永恒拔河的人。据称,他是西方诗坛极为罕见的忠于艺术直至老死的诗人,死前48小时仍在忙于校对几篇未定的稿件。诗人一生的创作经历了剥茧抽丝般的渐变,由浪漫、象征走向自然、现实,由唯美、华艳走向质朴、简洁,这也是他对自我情感不断充实、抽象的过程。叶芝获得诺贝尔奖时,爱尔兰上议院为祝贺所提的议案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的文明将以叶芝议员的力作闻名于世……从破坏性的狂热,走向人道的正气,这正是叶芝文学的可贵之处……”很少有诗人像叶芝一般对精神和肉体的依存关系认识得那样清晰透彻。萦绕在叶芝梦里、诗里的湖心岛、柯尔庄园、古老而神秘的拜占庭,甚至他最终居住的巴莱利黑塔,都是他所寻求的“人间天堂”的幻象,也是他能寻得的不受世俗、欲念、痛苦干扰的宁静所在。当无望的爱情变得更加无望,甚至变成绝望,诗人的浪漫主义便增加了一层现实的锋刃。在诗人的心中,幻象只是诗歌的一翼。而现实中的抗争、承受精神的洗礼、经历绝望的爱情,以及由此带来的哀痛,则是诗歌的另一翼。超越时空的永恒之爱

一个美丽的国度,一位不朽的诗魂。

爱尔兰可以没有风笛,但爱尔兰绝不能没有叶芝。

初识叶芝,来自他的诗作《当你老了》。诗的语言是那么的朴实,又那么的温暖。朴实得像没有任何棱角的小石块,温暖得如冬天里热气腾腾的烤红薯。这的确就是叶芝,他的诗作在意境上似乎都可以与海、天空、星斗联系上,读来让人不由得产生一种久远、空阔的时空苍旷感,在这久远、空阔的时空里,叶芝在孜孜不倦地构建着自己的、也是人类永恒的命题——生命、尊严、青春、爱情,抒写着他对他和他的同类的无限的爱。爱是超越时空的,不管是苍苍的白发,还是满头的青丝,面对叶芝的作品,在某个夜深人静的时刻轻轻翻开,我们的心灵将会被震撼。爱,我们曾共同拥有。

读《当你老了》,有一种感觉是入骨的,因为任何一个青春的心都不会也不情愿地去面对苍老,靠近死亡,并把它刻画得温情脉脉。层叠的皱纹,如银的白发,这是一种怎样的沉重?这是岁月无可奈何的叹息,这是时光层层叠加的软蹄。这是无法抗拒的,这是个体生命的最终归宿。以这个归宿作为起点,诗人开始痛苦地吟唱爱情,回忆往事。痛,使诗人清醒,使思想升华。然而,痛并不是诗歌的全部,爱才是它的主题。华文精选亲爱的,但愿我们是浪尖上一双白鸟!\流星尚未陨逝,我们已厌倦了它的闪耀;\天边低悬,晨光里那颗蓝星的幽光,\唤醒了你我心中,一缕不死的忧伤。湿露的百合、玫瑰梦里逸出一丝困倦;\呵,亲爱的,可别梦那流星的闪耀,\也别梦那蓝星的幽光在滴露中低徊:\但愿我们化作浪尖上的白鸟:我和你!……\我心头萦绕着无数岛屿和丹南湖滨,\在那里岁月遗忘我们,悲哀不再来临;\转瞬就会远离玫瑰、百合和星光的侵蚀,\只要我们是双白鸟,亲爱的,出没在浪花里!(《白鸟》)

叶芝笔下的爱,平凡、宽容而又震撼人心,可谓“于无声处听惊雷”。22岁的年轻人能写出苍老与永恒,靠的绝不仅仅是丰富的想象力和娴熟的写作技巧,而更是一种理解力与宽容力——对强大世俗文化的理解与宽容,一种驾驭历史与文化时所表现出来的至高审美品位。惟其如此,爱才能表现出穿透岁月的成熟魅力。因为爱本身就是与时间盘根错节般地交织在一起,“剪不断,理还乱”。爱的执著与岁月的神秘在这里被揭示得无以复加。叶芝,在22岁的时候,其爱情和作品就注定不朽!(韩鹏)聆听苇间风

因为在英文方面能力的不足,我一直在阅读英文诗歌的时候产生出一些消极的情绪,这也导致我很难从这些字母组成的诗行中真正觅出感动我的“美”。然而我要感谢今年的一个美丽的秋天的清爽早晨,在书店和一位名叫叶芝的爱尔兰诗人的浪漫邂逅,正是因为他笔下的多情诗行,我惬意地接收到了一种似乎是来自天国的信息。如果说华兹华斯统治了19世纪的英语诗歌,那么叶芝则统治了世纪交替时期的英国与爱尔兰的诗歌。——《英国文学通史》

提到叶芝,很多人都已经不会感到陌生了,这位于192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爱尔兰诗人诗风独特,“汲取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的抒情而不流于铺张,融合现代派的新颖和奇幻而不失之晦涩,其抒情作品更因为写尽与茅德·冈的终生恋情而尤其具备了深刻的感染力。”阅读叶芝,聆听叶芝,使我对他的英文诗歌有了一种基于美感意义上的共鸣。我很难说出他的诗的造诣和美丽具体藏身在诗行的哪一部分或是哪些小小的角落,但是阅读的时候心里却总是花火般地绽放出绚丽缤纷的感动,发出微带淡蓝色调的幽叹。诗句给我的美好的感觉真实而清澈。

茅德·冈的一次感慨,一次幻想,就足以点燃诗人的所有热情,可见她在诗人心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也许茅德·冈自己都不知道,只因为她的一句“我愿意做一只海鸥”,诗人整个华美的想象世界就毫无保留地浸泡在她寥寥的几个单词之中了。其实,对于浪漫的人来说,真正耐读的不是长篇累牍的书本,而是爱人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漫不经心的语言。在叶芝的幻想世界里,与茅德·冈化为白鸟的地方是美好的,是“数不清的仙岛”,是“没有岁月,没有忧伤”的永恒,是“远离人群、远离烦恼”的世外桃源,而那“黄昏的蓝星在天际低低闪光”的景象美得简直要让人的心为之崩溃。然而,尽管这些句子如此美轮美奂,它终究只是纸上的宫殿,只是文字搭建的氛围。无论其中有多少迷人的斑斓和温暖的浪花,无论一双白鸟在风口浪尖的飞翔有多少欢欣和自由,从诗意《叶芝诗精选》英文版封面的世界里被现实拉回来的诗人叶芝依然必须去面对第一次向茅德·冈求婚时遭到的冰冷拒绝。这是一幕真实而残酷的演出,没有人可以逃离。

在叶芝的敏感的心里,那“婴儿的啼哭”、“马车的尖响”抑或“苍冷的田野”等等,都在思考之中纠缠着诗人的心,都在消损着他心中想象的殿堂,然而一切的难受却因为茅德·冈的影像而终止,纠缠诗人的苦痛的思考似乎被影像的美丽抽离出忧哀的心了。一枝绽放的玫瑰解放了诗人压抑的心,在灵魂的深处托起了一个诗意的天堂。

我们应该都很能理解为什么茅德·冈的影像有着如此的作用。她可以轻而易举地令叶芝陷入似乎永无穷尽的痛苦,也可以随心所欲地把他从忧伤的谷底解救出来,燃起生机勃勃的火焰。在叶芝的世界里,茅德·冈是他的天堂,也是他的地狱。

叶芝是一个浪漫、感性而且不会撒谎的诗人。他选择的展示自己的方式就是文字。他用文字把自己的形象、茅德·冈的形象和他的梦境毫无保留地呈现在世人面前,希望能被茅德·冈了解。这些文字的排列组合如此曼妙奇异而又有魔力,它感染了几乎所有热爱英语文学的人。但是,感动世人并不是叶芝书写文字的目的,他真正想要的只是感动茅德·冈并拥有她的爱。天不遂人愿,叶芝的浪漫计划宣布破产:茅德·冈没有因为这些文字真正走进并了解叶芝的世界,她只留下一个玫瑰样的幻象在诗人的心里,然后就冰冷地离开了。于是这些为她而书写的文字成了流离失所的孩子,他们没有找到女主人温暖的怀抱,只能在尘世里慢慢地如水流淌,悄悄进入每个有爱情生长的地方,悄悄流进相信真爱的人心里,让感动如同角落中的小花静静地开放。(佚名)1865年6月13日叶芝出生在都柏林。曾祖父和祖父都担任过爱尔兰教堂的教区长,但父亲却叛离宗教,靠画画谋生。叶芝童年的大部分时间是在爱尔兰西部的港口城镇斯莱戈度过的。那里住着他母亲的许多亲戚,那里的景色后来成了他许多诗歌的背景。叶芝喜欢与那里的渔民谈天,爱听他们讲故事,这后来成了他创作民间故事的源泉。

1874年,叶芝全家移居伦敦,可是他们一直思念着爱尔兰,于是在1880年,他们又回到都柏林。1884年,他在父亲影响下想成为一个画家,进入都柏林的艺术学校学习。但到1886年,他便离开学校,专门从事诗歌创作,并立志要成为一个诗人。

1889年,叶芝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奥辛的漫游及其他》。这部诗集的题材和语言都带有爱尔兰地方色彩,引起了叶芝(1865~1939)读者强烈的兴趣。这一年开始直到1899年,住在伦敦的叶芝结交了不少著名诗人,其中包括唯美主义者王尔德和诗人摩利斯,他们对叶芝的思想和创作都产生过影响。这一年,叶芝帮助一批年轻的诗人亚瑟·塞墨斯、里昂纳尔·约翰逊和艾尼斯特·道逊等建立了“诗人俱乐部”。这个组织后来成了英国最重要的世纪末文学社团。叶芝赞成他们的唯美主义观点,但他并不被他们的观点束缚。他的兴趣主要在于研究关于人格和哲学的理论以及诗人布莱克,他编过《布莱克诗选》(1893),从布莱克那里吸取过以幻景表达诗思的艺术手法。同年,叶芝认识了爱尔兰爱国主义者茅德·冈,并爱上了她。后来叶芝还帮她进行过革命活动,虽然他们未能结合,但叶芝把她当作理想的化身,写了许多优美的诗篇。

在伦敦期间,叶芝还几次去巴黎,接触到当时法国的诗派,特别是象征派,这对他的创作有明显的影响。叶芝这一时期的诗除了《奥辛的漫游及其他》外,还有诗集《诗选》(1895)和《苇间风》(1899)等。他写了不少成功的作品,如为茅德·冈写的抒情诗《当你老了》、《深沉的誓言》等。

20世纪初,爱尔兰在新芬党的领导下开展了民族自治运动。叶芝回到都柏林,并热心参加爱尔兰戏剧改革运动。1904年,他与剧作家格雷戈里夫人、约翰·辛格等一起创办了阿贝剧院,上演有关爱尔兰历史和农民生活的戏剧。他1902年的剧本《呼立翰的凯瑟琳》已表达了爱尔兰要求独立的意愿。此外,如《国王的辩证槛》(1904)、《黛尔丽德》(1907)、《绿盔》(1910)等剧也都表现了爱尔兰民族精神。他的戏剧大多取材于爱尔兰古老的传说和神话,具有诗的“美”。叶芝在戏剧方面的成就虽然比不上他的诗歌,但对爱尔兰文艺复兴却做出了重大贡献。

20世纪20年代,因为受到爱尔兰民族自治运动的影响,叶芝的诗风发生变化,摆脱了唯美主义倾向,用象征手法表达现实内容,现实主义因素大大增强。他的诗不再有早期的虚幻朦胧,而是充满战斗性和现实感。这时期他写了不少好诗,如诗集《责任》(1914)中的《灰岩》和《一九一六年的复活节》等。

爱尔兰获得自治后,叶芝于1922年当上参议员,并担任货币委员会主席,直到1928年。1923年,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0年代后期到30年代末,叶芝在政治和文化思想上的贵族主义倾向比较明显。他花了很多时间研究东方哲学,还翻译了印度哲学经典《奥义书》,并在哲学思想上强调善恶、生死、美丑的矛盾统一,追求圆满和永恒。这一切都反映在创作上,如著名诗篇《驶向拜占庭》和《拜占庭》。这时,叶芝的诗在艺术上已完全成熟,代表作有《钟楼》(1928)、《旋梯》(1929)、《新诗集》(1938)和《最后的诗》(1939)等。

叶芝与他的好友、印度诗人泰戈尔一样,愈到晚年,愈富有创作活力。在最后两年,他主张从“心智的洞穴”回到现实生活中,从原始、粗犷的事物中吸取艺术素材。所以他的诗风又有了新的发展,摆脱了后期象征派玄奥莫测、意象繁复的弊病,直接歌颂人生,表现情欲,艺术上具有歌谣体特色。除了诗与戏剧,他还写了小说《约翰·肖曼与杜耶》(1891)、论文集《克里底微光》(1893)等。

1939年1月28日叶芝在法国南部的凯帕玛汀去世。他的遗骨直到1948年才被护送到爱尔兰,埋葬在斯莱戈的“鼓崖”之下,那里是他童年时代最喜欢的地方。托马斯·哈代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英国诗坛上与叶芝并驾齐驱的著名诗人。《今昔诗集》是哈代出版的第二部诗集,收录了99首抒情诗。这些诗题材广泛,有孩提时代的回忆,平凡人物的悲欢、婚姻生活,生与死的交替与永恒以及战争残酷性的刻画等。诗集显示了哈代日臻成熟完美的诗艺。他对诗节、诗行及韵脚的安排技法更为娴熟,善于将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一一化为美妙的诗句。※ ※ ※ ※

长篇诗剧《列王》是哈代的一部惊世杰作,最终确立了他在英国诗坛的地位。这既是一部史诗,又是一部话剧,规模极为宏大。诗剧取材于1805年至1815年间的拿破仑侵略战争。全剧分成三个部分,19幕,包括130场,进程与那段历史基本吻合。哈代用诗人的想象力、历史学家的缜密和哲学家的深刻,栩栩如生地再现了众多的历史人物,如不可一世的拿破仑、率英军抵抗拿破仑的威灵顿将军和英王乔治三世及欧洲诸国君主,同时也塑造了普通将士和平民百姓的形象。★世界诗库中的一份巨额财富★雨果诗歌创作历程中的纪念碑★一部充满丰富想象力和奇美意象的经典诗集

雨果诗选

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 (法国l802~1885)作为精神文化的奇观,雨果是一个大写的诗人,一个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意义上的诗人;他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诗人,也是戏剧家、小说家、批评家、散文家,而且,最难得的是,他在所有这些领域,都有丰硕厚实的劳绩,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顶点,高居于金字塔的尖端,仅仅每一个单方面的成就已经足以构成一块块不朽的丰碑。——中国法国文学研究会名誉会长柳鸣九果活了83岁,创作生涯达68年,这在世界文学艺术史上绝对雨是个奇迹。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的主导思想贯穿了他一生的活动和创作。他的作品与法兰西民族19世纪的历史进程紧密结合在一起。他是法兰西人民艰难困苦斗争生活的见证者、代言人,也是法兰西民族光荣业绩的讴歌者。他的戏剧结束了一个时代也开创了一个时代,征服了观众;他的小说具有灿烂的光辉和巨大的感染力,是把历史题材与现实题材处理得有声有色的杰出典范;他的诗歌是民族心声的号角,抒发了法兰西人民最崇高而美好的感情;他甚至是个出色的散文家、批评家、社会活动家。雨果在所有领域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顶点,他本身就是人类文化史上一个令人惊叹不已的奇观。

在世界诗歌中,他构成了五彩缤纷的奇观。民族叹息的回音,是民族光荣业绩的赞颂者,民族艰辛磨难的申诉人,他的诗律为法兰西民族的每一个脚步打下了永恒的节拍。他是文学史上伟大的抒情诗人,人类一切最正常、最自然、最美好的思想与情感,在他的诗里都得到了酣畅动人的抒发。他也是气势宏大的史诗诗人,以无比广阔的胸怀,拥抱人类的整体存在,以高远的历史视野暸望与审视人类全部历史过程,献出了诗歌史上绝无仅有的人类史诗鸿篇巨制。他是诗艺之王,其语言的丰富,色彩的灿烂,韵律的多变,格律的严整,至今仍无人能出其右。《雨果诗选》收录了雨果各时期诗集中的经典诗篇,展现了这位文学大师诗歌艺术的全貌和最高创作成就。这位世界级的名家为全人类留下了丰富的精神文化财富,足以打动每一颗爱诗的心。雨果是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其创作量之大,创作内容之深广、色彩之绚丽、气势之恢弘、诗艺之高超,算得上历史上的一位超级诗歌大师。他的诗歌集生前发表了19部,身后又整理出版了6部,共22万余行,是世界诗库中的一份巨额财富。从《雨果诗选》所收录的作品,可以纵观雨果诗歌创作的发展历程。

收自《东方集》的作品,题材广泛,由希腊扩展到西班牙、中东、阿拉伯世界与非洲。在19世纪20年代初以后希腊民族解放斗争如火如荼的历史背景上,由世界各国文化精英纷纷声援并参与这一斗争的时尚所引发。诗作显示了雨果作为一个真正诗人的丰富想象力、画家般的调色技艺,他以铿锵的词句与悦耳的音节,绘制出一幅幅引人入胜的异域画面,在艺术上足以造成视觉形象上的最佳效果。华文精选一个希腊孩子孤零零\坐在焦黑的墙边,长着一双蓝眼睛,\他低垂脑袋,受尽了屈辱。\孩子紧紧依偎着一朵山楂的白花,\这朵花和他同被灾难遗忘的山楂,\现在成了他仅有的保护。又有谁能够驱散你的愁云和惨雾?\是要这朵百合花?蓝得像你的眼珠,\生长在伊朗的深井旁边。\是突巴树的神果?那树呀高大无比,\有一匹快马向前跑呀跑,马不停蹄,\一百年跑出突巴树的树阴?\为了你对我一笑,可要林中的翠鸟,\小鸟的歌声要比双簧管更加美妙,那蓝眼睛的孩子告诉我:“朋友,\我不只要火药,我还要子弹。”(《希腊孩子》)

收自《秋叶集》的作品最早显示出雨果抒情诗人的素质,体现了浪漫主义文学所具有的一个“共律”与“音色”——忧郁。创作这部分诗歌的时候,雨果经历了双亲去世、长子夭折、夫妻关系中第三者的插足以及弟弟精神失常等等不幸。诗歌全面抒发了人的所有情感,有朋友的倾诉,有情人的依恋,有丈夫的哀愁,有父亲的挚爱,诗人在诗中袒露出自己整个的内心世界,激动而天真地向人诉说自己的心蕴,这一切都使作品获得了永存不朽的诗意。

而选自《暮歌集》的作品,则将社会政治题材、瑰丽的想象与委婉的柔情杂然纷呈在一起,熔于一炉。在内容与灵感上既是过去的重复,也是过去的发展与补充,诗风和谐、淳朴、严谨、洗练,技艺精美绝妙,令人赞叹,堪称杰作。除了过去创作中已有的抒情内容外,诗人对大自然的关注与灵感呈现为一幅幅充满田园牧歌情趣的风光写生与自然景观描绘,比较集中地展示了雨果作为大自然画师的才能。华文精选星光灿烂的夜间,我独自站在海边。\天上没有云一片,海上没有帆一点。\我正极目眺望着现实世界的前方。\重重森林和山峦,和整个的乾坤,\大家在唧唧哝哝,似乎小声地询问\天上的星光,海上的波浪。(《出神》)

摘自《惩罚集》的作品体现了暴政下法兰西民族遭压制的政治意志,喊出了万千法兰西人民被窒息的心声。它们是政治讽刺诗、社会抒情诗的辉煌范例,其史诗般的气势,巨大的规模,悲愤的力量,辛辣的讽刺,犀利俏皮的语言和新颖的韵律,显示了雨果作为一位杰出讽刺诗人的惊人伟力。

选自《静观集》的诗歌,内容比较丰富,异彩纷呈,诗艺炉火纯青,推敲有致、至美至极的诗句比比皆是,其中有的诗还带有某种程度的“超前性”,具有波德莱尔、瓦莱里式的象征主义风致,是雨果后期诗歌中的杰作。它们是雨果各种内心激情与玄思奇想的美妙结合,是他个人感受的汇集。

而选自《历代传奇》的作品,既是叙事的艺术,也是绘画的艺术。诗歌中的事件或场景,有些以《圣经》故事为依据,有些采用民间传说,有些则以历史著作记载为本,表现了人类向光明高升的过程,充满了对暴力、黑暗、罪恶的鞭挞与批判,对正义、人道、光明的歌颂与向往,展现出意境开阔、气势磅礴的整体风貌,堪称雨果的压轴之作。浪漫派主将《雨果诗选》体现了雨果诗歌创作上取得的巨大成就。他是一个全才,无论抒情、讽刺、咏史、哲理沉思、戏剧诗体,他写来都得心应手。他是一个杰出的抒情诗人、讽刺诗人和史诗诗人,在这三个方面都超越了以往的诗人。

雨果的诗歌风格豪放阔大,洋洋洒洒,雄奇瑰丽,不拘一格。雨果的想象力非常丰富,评论家一致认为这是雨果最主要的才能。想象在雨果的早期作品中已经十分出色,而在他的成熟时期的作品中更是异彩纷呈。……他以想象弥补未曾去过的国家,以及对消逝的时代的知识的不足:东方国家的辉煌,亚洲独裁者的残忍,原始民族的野蛮,中世纪的粗犷雄伟,都得到绘声绘色的描写。他笔下的英雄能变得无比高大,播种者一扬手能直达星星。他爱用拟人化的手法,意志、良心、大钟、树木、旗帜、大炮、风、暴风雨、大山、共和国、崩溃、命运都能具有人的灵魂和心理。

雨果虽然有时也会抒发个人对细小的一事一物的情怀,但是他的绝大部分诗歌都具有豪放博大、气贯长虹、全景观照的特点,即便是一首抒写思念之情的小诗,也会着眼于作父亲或作祖父的深沉胸襟。……他对瑰丽的景色有特殊爱好,诗中这种景象就像是威武雄壮的话剧舞台。他用神奇之笔展示出伊甸园、东方之夜的灿烂和巨大的王宫餐厅。雨果还擅长描绘异乎寻常的事物……就风格的雄奇刚健、宏大奇崛来说,在法国诗坛上,还没有哪一个诗人能与雨果相比。雨果是一位充满战斗精神的诗人,他曾以《处罚集》、《凶年集》等气势恢弘、感情奔放的动人诗篇,吹响了反对帝制、歌颂光明的斗争号角。——著名学者 江蓝生雨果是我们的第一名抒情诗人,单就这个特征,就值得科学院一致选他为院士。——巴尔扎克在全世界的文化名人中,如果说意大利有但丁,英国有莎士比亚,德国有歌德,俄国有托尔斯泰,那么,法国能和他们争辉媲美的,就可以说是维克多·雨果了。——翻译家许渊仲

雨果把对照原则也用于诗歌创作,形成了他的诗歌的鲜明特色之一。雨果总是以对照的形式去观照世界、表现世界。崇高与滑稽丑怪配对,黑暗与光明配对,罪行与无辜配对;冬天的阴沉湿冷与夏天的光辉明媚相对照。这是意象的对照或相反词语的组合。

雨果在修辞上善用同位语隐喻,构成了他诗歌创作的另一个重要特点。雨果将同位语隐喻称作“鬼怪词语”,因为两个表面上完全不同的词组合在一起,会产生新的效果,有一种奇异的作用。……同位语隐喻挖掘了语言的组合能力,这在诗歌艺术、甚至语言学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与波德莱尔提出的通感,以及兰波提出的“语言炼金术”是一脉相通的,因为这两位诗人都是在语言的组合功能上下工夫,他们发现了语言本身蕴含的矿藏还远远尚未开发。诗歌创作要在艺术上往前发展,必须从语言的组合上大力探索,雨果无疑在这方面着了先鞭。雨果的语言丰富多彩,韵律运用自如。……他拒绝区分高贵词汇和“粗俗”词汇,他一有机会便使用民间的、古旧的或技术词汇,而且用得非常得当。

不能不承认,雨果“是法国诗人中最闻名遐迩的。广大读者在他身上热爱的,是人类基本情感的朴实的形象”。雨果的国葬是空前的,他得到后世绝大多数诗人的赞赏,他的盛名至今不衰,就是一个最好的明证。(《法国诗歌史》)诗歌艺术的奇观

雨果是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他漫长的创作生涯都由诗歌贯穿着。他在自己的祖国被视为民族诗人,不仅因为他的诗歌数量庞大,艺术性强,更重要的是由于他的诗不断跟随着时代前进,反映了法国将近半个世纪政治、社会的变化,抒写出相当多的人们在这过程中所共鸣的思想感情。

雨果的诗歌创作一直没有脱离法国的社会现实,没有违背社会进步的潮流。对祖国命运的关怀,对自由解放事业的向往,对专制暴政的憎恨,对社会不正义的抗议,构成了他诗歌创作中高昂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基调。这是他远远高于其他浪漫主义诗人的所在。他的诗的题材也是多样化的,除了社会政治的主题外,还有相当一大部分是感叹人生、议论哲理、抒写爱情、描绘大自然景色、记述家庭悲喜之作。

雨果和其他消极浪漫主义诗人不同,他的哲理没有悲观、阴暗的思想,也没有沾染世纪病的忧伤,他对大自然景色也很少专门细致描写,常常是即景生情,发掘其中的诗意,构成一个情景交融、诗意盎然的境界。雨果还有一个其他好些诗人所不具有的特点,就是对家庭生活的吟咏,他的这类诗作,有不少写得感情深挚,亲切自然,不失为颇具特色的佳作。

雨果是法语诗艺大师,他的诗歌创作具有高度的艺术性。雨果高度的浪漫主义诗才,常常表现在色彩瑰丽的意境和奇特巧妙的想象上。形象的丰富是雨果的一个重要艺术特点,他往往能用多种多样的比喻来形容一个事物,用连续的诗行来丰富一个形象、抒发一种情绪,以造成色彩飞动的场面、反复吟咏的旋律和感情奔放的气势。即便是表现某种抽象的或视觉不能捕捉的事物,雨果也善于通过形象的画面给人以具体的感受。雨果的诗从意境上来说,像是奇美的画幅,而从形象的细节来说,则又具有严格的准确性。雨果还把对照的技巧运用于诗歌,有时在一首诗里把两种不同的思想感情加以对比,有时在一行诗里运用两个对照的词汇,其目的在于造成强烈的印象,增加艺术效果。雨果在起承转合、布局谋篇方面也颇具匠心。他的诗歌行文脉络清晰,通篇结构严密;叙事不落平板,力求富有戏剧性。在诗歌形式方面,雨果运用了各种格律,但又不拘成法,首先服从内容的需要。他的词汇极为丰富,修辞炼句又很注意声响效果。他的诗歌不仅充满诗情画意,而且具有优美的诗韵。(柳鸣九)雨果1802年2月26日生于法国东部紧挨瑞士的杜省贝桑松城。祖父是木匠,父亲是共和国军队的军官,曾被拿破仑的哥哥西班牙王约瑟夫·波拿巴授予将军衔,是这位国王的亲信重臣。而母亲拥护王室,两人因感情不和而分居,雨果跟随母亲生活。

雨果天资聪慧,9岁就开始写诗。15岁写的《读书乐》受到法兰西学士院的奖励;20岁时因发表诗集《颂歌与杂诗》,国王路易十八赐给他年金。

1827年,雨果发表剧本《克伦威尔》及其序言。剧本虽未能演出,但那篇序言却被认为是法国浪漫主义的宣言,成为文学史上划时代的文献。它对法国浪雨果(1802~1885)漫主义文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1830年,雨果的剧本《欧那尼》在法兰西院大剧院上演,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确立了浪漫主义在法国文坛上的主导地位。

1830年7月,法国发生了“七月革命”,封建复辟王朝被推翻了。雨果热情赞扬革命,歌颂那些革命者,写诗哀悼那些在巷战中牺牲的英雄。次年发表的《巴黎圣母院》是雨果最富浪漫主义色彩的小说,表现了雨果对封建政府和教会的强烈憎恨,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七月革命”之后,法国建立了以金融家路易·菲利浦为首的大资产阶级统治的“七月王朝。”七月王朝不断对雨果进行拉拢,1841年他被选入法兰西学士院,1845年被路易·菲利浦封为法兰西贵族世卿,还当上贵族院议员。雨果创作中的斗争热情减弱了,1843年,他的神秘主义剧本《卫戍官》在上演时被观众喝倒彩。而他的大女儿新婚不久和丈夫划船时在湖中淹死,这使他在精神上受到沉重的打击,为此他将近10年没有写作。

1848年6月,巴黎人民举行革命,推翻了七月王朝,成立了共和国。起初,雨果对革命并不理解,但当大资产阶级阴谋消灭共和国时,雨果却成了一个坚定的共和主义者。1851年12月,路易·波拿巴发动政变,雨果参加了共和党人组织的反政变起义。路易·波拿巴上台后建立了法兰西第二帝国,实行恐怖政策,无情镇压反抗者。雨果遭到迫害,被迫流亡国外。流亡期间,他一直坚持对拿破仑三世的斗争,通过政治讽刺小册子和政治讽刺诗,猛烈抨击其独裁统治。这时期,他先后发表了长篇小说《悲惨世界》、《海上劳工》和《笑面人》。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法国兵败色当后,普鲁士军队直逼巴黎。在国家危亡的紧要关头,流亡19年的雨果回到祖国。他到处发表演讲,号召法国人民起来抗击德国侵略者,保卫祖国。他还用报酬买了两门大炮,表现了崇高的爱国精神。

巴黎公社起义时,雨果并不理解这次革命。但当公社失败后,反动政府疯狂镇压公社社员时,雨果又愤怒谴责反动派的兽行,他呼吁赦免全部公社社员,并在报纸上宣布将自己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住宅提供给流亡的社员作避难所。为此,他的家遭到反动暴徒的袭击,他自己险些丧命,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立场。

1881年2月26日,60万巴黎人在他窗前游行,庆贺他的80寿辰。他在1883年的遗嘱里宣布给穷人5万法郎,并希望用穷人的送葬马车把他的灵柩送到墓地。1885年5月22日,雨果逝世。法国人民为这位伟大的诗人举行了国葬。他的遗体被安葬在专门安葬伟人的先贤祠。

雨果的一生差不多经历了整个19世纪,这是法国历史上风云变幻的时代。雨果以其特有的正直、仁爱和对祖国、对人民的坚定的责任心经历了各种风雨的磨炼和考验,赢得了法国人民乃至世界各国人民对他的拥护和爱戴。在人类历史上,有不胜枚举的文化名人,然而,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位能被本民族奉为民族灵魂的代言人,他们的作品被视作人类精神的瑰宝。雨果就是其中之一。时间可以淹没小丘的山冈,但淹没不了高峰。正如罗曼·罗兰所说:“在所有作家和艺术家当中,雨果是唯一得到永远活在法国人民心中这种荣誉的人。”雨果历时16年才完成的巨著《悲惨世界》从问世起便受到全世界读者的欢迎。到了20世纪,曾多次被改编成电影,成为历久不衰的经典。主人公冉阿让由于偷了一片面包而在牢里被关了19年,出狱后在宽大为怀的卞福汝主教的感化下改过自新。他发财致富后乐善好施,当上了市长,并且拯救了沦为妓女的女工芳汀。在经历了无数苦难之后,他终于把芳汀的私生女柯赛特抚养成人。小说通过对穷人苦难的真实描绘,对社会的黑暗和司法的不公提出了强烈的抗议,宣扬了仁慈博爱可以杜绝罪恶和拯救人类的人道主义思想。《悲惨世界》堪称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典范,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 ※ ※《巴黎圣母院》是雨果最富浪漫色彩的小说,极富戏剧性和传奇色彩。故事发生在中世纪。“愚人节”那天,流浪的吉卜赛艺人在广场上表演歌舞。巴黎圣母院的副主教克罗德·弗罗洛对美丽的吉卜赛姑娘埃斯梅拉达着了迷,内心燃起了情欲之火。于是他命令教堂敲钟人卡西莫多把姑娘抢来。结果法国国王弓箭队长法比救下了埃斯梅拉达,抓住了卡西莫多。他把敲钟人带到广场上鞭笞,善良的姑娘不计前仇,反而送水给卡西莫多喝。外貌丑陋、内心纯洁的敲钟人非常感激埃斯梅拉达,也爱上了她。而姑娘却对法比一见钟情,两人约会时,副主教出于嫉妒,用刀刺伤法比后逃跑。埃斯梅拉达因谋杀罪被判死刑,行刑时被卡西莫多救下,藏在巴黎圣母院。副主教趁机威胁姑娘,让她满足自己的情欲,遭到拒绝后,把她交给了国王军队。无辜的姑娘被绞死了,卡西莫多把副主教摔死,并拥抱着埃斯梅拉达的尸体死去了。小说表现了雨果对封建政府和教会的强烈憎恨,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 ※ ※ ※

雨果的戏剧作品同样引人注目。1830年,雨果创作了浪漫剧《欧那尼》,演出取得极大成功。上演的时候,拥护古典主义和支持浪漫主义的两派观众在剧院里大打出手,史称“欧那尼事件”,这成为浪漫主义战胜古典主义的标志,27岁的雨果也因此成为浪漫主义的领袖。《欧那尼》写的是16世纪西班牙一个贵族出身的强盗欧那尼反抗国王的故事,雨果赞美了强盗的侠义和高尚,表现了强烈的反封建倾向。100多年过去了,人们仍对这部经典戏剧难以忘怀。★一部最富于时代精神的欧洲思想史★是西方诗剧两千年的总结和巅峰★西方文化史的一面镜子

浮士德

约翰·沃尔夫冈·歌德Johann Wolfgangvon Goethe (德国1749~1832)有人说过,不提到歌德,就写不成一部世界文学史,同时,不读《浮士德》,也难以理解歌德之所以是歌德。这位德国大文豪,连同他的这部杰作,在德国文化传统中早已被认为是“无可比拟”的,即使在欧洲灿烂文化的巍峨殿堂里,也只有中世纪的但丁和他的《神曲》、文艺复兴时期的莎士比亚和他的戏剧,足以与之相提并论,共同享有“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的盛誉。——现代诗人绿原德是诗人、作家,同时还是画家、自然科学家、物理学家、歌美学家、政治家、教育家。他多才多艺,是人类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天才。作为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德国和欧洲最重要的作家,他一生跨越2个世纪,历经欧洲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年代。歌德是德国民族文学的最杰出的代表,他的创作把德国文学提高到全欧的先进水平,并对欧洲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不仅是迄今为止德国最杰出的作家和思想家,而且也是世界最伟大的作家和思想家之一。“魏玛的孔夫子”——这是德国人对他们最伟大的作家与诗人歌德的另一个称呼。德国人把他与中国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相提并论,足见这位诗人思想的深刻和对后世巨大的影响力。《浮士德》不仅是德国最伟大的文学巨著,也是世界文学中的瑰宝,评论家把它和荷马的史诗、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亚的戏剧并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