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诗词鉴赏系列·彩图版·宋诗(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9 04:57:50

点击下载

作者:刘斯奋,刘斯翰

出版社: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唐宋诗词鉴赏系列·彩图版·宋诗

唐宋诗词鉴赏系列·彩图版·宋诗试读:

前言

唐诗与宋词,是我国古代诗歌史上最辉煌的两个篇章。

唐诗,以其包罗万象、涵融千古的气度,大声镗鞳、雄视阔步的风采,云蒸霞蔚、异彩纷呈的魅力,名家蜂起、流派林立的造诣,众体赅备、创作宏富的成就,超迈前人,难乎为继,令人高山仰止,叹为大观。

宋词,则迥然不同。它不像唐诗那样全方位地面向世界、拥抱人生,而是以自己长于咏叹柔情的格律、特具的细腻深美的技法,集中精力去开拓人类心灵那复杂隐秘的幽土。它继唐诗之后翻开了一页新的篇章。另外有豪放一派,试图扩大词的内容而与诗争胜。但它们实际上未能显示出“与诗划境”的独创,在作家和作品的数量上也远不能同词之正宗婉约派相比。

在唐诗时代的中后期,出现了唐五代词,而在宋词时代,则并存着宋诗。

宋代诗人不甘步唐后尘,他们“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一反晚唐艳冶、通俗、粗豪的诗风,转而偏尚理趣,追求淡雅。后人因此有“宗宋”者,主张宋诗在唐诗之上。这自然不是公允之论。从整个诗歌发展线索来看,唐诗、宋诗本为一体,都属于格律诗充分发展而臻于极盛的阶段,直到宋以后这一高潮才告结束。我们或可将宋诗视为唐诗的去脉。

唐五代词则是宋词的来龙。它完成了词体由民间向士大夫阶层的演化,即所谓“化俗为雅”的一个进程。一批杰出的作家和一批不朽的名作脱颖而出,以花间派为代表,无论在形式、内容、题材、品位、技法、辞藻等各个方面,都为宋词的繁荣昌盛奠定了方向。因此唐五代词是不容抹杀和忽视的,亦如宋诗之不容抹杀和忽视一样。

这套《唐宋诗词鉴赏系列》(彩图版)分为三册,实际上包括了上述四部分的内容。换句话说,它的范围包括了唐诗、宋诗、唐五代词、宋词。我们从这一范围中精选了140位作家的258首名篇佳作,进行翻译、赏析和注释,并附以作者简介,目的在于为抱有兴趣而又初次涉足这片神奇土地的人们,提供一点入门的向导。因此,我们特意挑选篇幅较短的作品,除进行简要注释之外,用了较大的心力进行白话今译和艺术分析。译文采用逐句对译的办法,使读者易于直接地体味和把握古代诗词的语言,并循序渐进,触类旁通。艺术分析则试图丰富多样一些,以期启发读者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对作品进行欣赏,助于拓宽对古代诗词的审美视野。

这套图书的另一特色,是每一首诗词都配上了一幅彩绘的插图,意在收取图文并茂之效,增加吸引力。

要做好通俗工作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如同我们曾经做过的诗词选注工作一样,当这套图书完竣之后回头来看,仍旧发现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希望同行们不吝指谬匡正,使将来有机会再版的时候,能够把它修订得更好一些。刘斯奋 刘斯翰2015年中秋前夕于广州①

望江南

无名氏②③

天上月,遥望似一团银。夜久更阑风渐紧,为奴吹散月边云,④照见负心人。【今译】

天上的月亮呵,/远远望去像一团朦胧的银光。/漫漫长夜就要过去,风却愈加猛烈起来。/风呵,请为我吹散那月边的云翳,/让它照出那负心人的真面目吧!【赏析】

这是一位被抛弃的姑娘的爱情悲歌。看来,对方明明是变心了,却又拿各种借口推托,不敢吐露真相。她再也受不了这种猜疑的痛苦折磨,于是,借浮云蔽月作喻,指斥对方的负心。词的佳处,正在于借喻之巧妙新奇,这也是民间创作的突出优点。【注】

①“望江南”,词牌名,用以标示所用的曲子,与词本身不必有关。下同,不再作注。②“更阑”,用于夜晚计时的更点将近结束。③“奴”,古代女子的自称。④“负心”,因爱情不忠而变心。①

忆秦娥

李白②③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④⑤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⑥家陵阙。【作者简介】

李白(70l-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市附近)。后流徙至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定居。我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少年即显露才华,后周游各地,唐朝天宝初年被召入京,供奉翰林,因不受重用,兼受权贵排斥,一年后即辞归。诗歌风格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和神话中汲取营养,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有《李太白集》。【今译】

呜咽的箫声,/打断了秦娥的好梦,她睁开眼,只见满楼月光如水。/唉,满楼如水的月光呵!/年复一年,灞陵岸上杨柳青青,徒然撩起人离别的伤感。

九月九日重阳佳节,乐游原上来来往往尽是登高的游人。/可是,再怎么登高远望,咸阳古道上总也不见他的身影。/唉,他永远地消失了!/只剩下凄厉的秋风、昏黄的夕照,以及汉朝皇帝们阴郁的陵寝。【赏析】

这首词的内容原是描述一段相思的恋情,但作者在无意之中大大突出了它超越时间、空间、具体人事的涵盖意味,使这苦恋蒙上了跨今迈古、广阔无边的情调,而非一段平凡的恋情所能企及。自来激赏“西风残照,汉家陵阙”之气象高华,以为“寥寥八字,关尽古今登临之口”(王国维评语),道理即在于此。【注】

①“忆秦娥”,词牌名。秦娥,指古秦国所在地长安城的一位女子。②“秦楼”,秦娥所居住的长安城中的一处楼阁。③“灞陵”,汉文帝刘恒的陵墓。④“乐游原”,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唐代是长安城近郊一处游览胜地。⑤“咸阳”,即唐代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⑥“阙”(què),此指墓门。

渔歌子

张志和①②③④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作者简介】

张志和(约730-774),字子同,唐代诗人。肃宗时曾为翰林待诏,后归隐。擅长书画、音乐。著有《玄真子》。【今译】

西塞山下,白鹭成群在飞翔觅食。/桃花飘落流水中,水中的鳜鱼长得正肥美。/我头戴着一顶青箬笠,身上披一件绿蓑衣,/在斜风细雨中悠然自得,呵,真想永远也不离去!【赏析】

独自徜徉在山水之间,与白鹭为伍,以捕鱼为生,用不着世俗应酬,用不着钩心斗角,超脱于纷扰的人世,获得绝对的自由。这是封建时代知识分子向往和推崇的境界。不过,必须补充一点,这其实又往往只是仕途失意者心造的幻境,聊以慰藉他们失败而疲惫的灵魂。【注】

①“西塞山”,在今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西。②“鳜鱼”,俗称桂鱼,大口细鳞,背有黑斑。“鳜”,读guì。③“箬笠”,一种竹编帽子。“箬”,读ruò,竹笋皮。④“蓑衣”,一种草编雨衣。“蓑”,读suō。

调笑令

韦应物①②③

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跑沙跑雪独嘶,东望西望路④迷。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作者简介】

韦应物(约737-约791),唐代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玄宗时,曾在宫廷中任“三卫郎”,后官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所作诗闲静清雅,又时露豪放之慨。有《韦苏州集》。【今译】

胡马哟,胡马哟,/是谁把你遗忘在燕支山下?/在沙地上乱刨,在雪地里乱刨,独个儿嘶鸣,没有伙伴相应。/向东找不到路,向西找不到路,哪儿都找不着路。/路在哪儿呵?/路在哪儿呵?/夕阳西下,望不到边的尽是草,尽是草!【赏析】

这首词颇像一段纪录片。作者借一匹马做主角,通过它的活动,把边塞草原那既宽广美丽又迷惘单调的景色极为生动地展现出来。【注】

①“胡马”,指产于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马。②“燕支山”,在今甘肃省永昌县西、山丹县东南。③“跑”(páo),以足刨地。④“边草”,边塞上的草。

忆江南

白居易①②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下邽(音uī,在今陕西省渭南市境)人。贞元十六年(800)进士,任翰林学士、左拾遗,因言事遭忌,被贬江州司马,后召还,此后曾在朝廷任职,也曾外放到地方任职,官至刑部尚书。他是我国杰出的诗人,曾倡导新乐府运动,诗风深入浅出。无论是讽喻诗还是叙事诗都达到空前成熟的境界。今存诗近3000首,有《白氏长庆集》。【今译】

江南是个美好的地方,/那儿的风景,过去我是那么熟悉。/太阳升起,江畔的野花红艳艳的,比火焰更明亮。/春天来时,江上的流水绿沉沉的,像蓝草染成一般。/哦,到过江南的人,谁能不想念!【赏析】

通常,我们都会欣赏“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两句也的确是整首词的华彩部分。试分析一下:太阳的红、江花的红与火焰的红,本来各不相同,但经作者一加组合,又互相交辉,放出异彩。春天的绿、江水的绿与蓝草制成颜料的绿,叠印起来,这绿色便较任何一种都要丰富得多。读者不妨也来试一试,看谁能把颜色调得更精彩?【注】

①“谙”(ān),熟悉。②“蓝”,草名,可制青绿色颜料。

更漏子

温庭筠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作者简介】

温庭筠(812-?),字飞卿,唐代太原祁(今山西省祁县)人。做过随县和方城县尉,官终国子监助教。平生放浪不羁,恃才傲物,更兼得罪权贵,因此终身不得志。著有《温庭筠诗集》。【今译】

白玉炉升起袅袅香烟,/红蜡烛淌下条条蜡泪,/烛光照着画堂和她那秋天的思念。/她和衣而睡,不曾卸妆。任由眉上翠黛凋残,腮边云鬓凌乱。/啊,秋天的夜如此漫长,秋天的夜如此寒冷!

梧桐树,秋声瑟瑟。/夜已三更,又下起了雨,都不管人相思正苦。/雨点打在叶子上,又从叶子滴落空阶,/一声又一声,不停地响,直到天蒙蒙亮……【赏析】

这首词之所以得到选家的垂青,完全是由于下片对秋夜梧桐雨的描写。白居易《长恨歌》已有“秋雨梧桐叶落时”的佳句,映衬出唐明皇的刻骨相思。词人应该受其启发,然而一旦用词句挪展,谱成歌曲,便愈发见出情灵摇荡,动人心魄!更何况,虽属“夺胎换骨”,却似妙手偶得,一气呵成,所以令人叹羡。

梦江南

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今译】

梳洗完毕,收拾得整整齐齐,/她独自登上望江楼,倚栏远眺。/无数张满风帆的船一一驶近来,又驶过去了,都不是她等待的。/空荡荡的江面上,终于只剩下一道脉脉的斜阳。/她是多么伤心,在这白蘋花开遍沙洲的春天!【赏析】

这首词描写了一幅少妇伤春图。主人公大约是一位商人妇吧。在春天到来的时候,她听到丈夫将要回来的消息,于是一早起来,着意打扮一番,到临江的可以远望的楼上去等候。“梳洗罢,独倚望江楼”,寥寥数语,概括的便是这么一些内容,其中“梳洗”与“独倚”两个动态,颇为准确简洁地勾画出人物的心理、神情。江上过往的船很多,“千帆”就略为夸张地概括了那情景。可是,当她在其中仔细地逐一辨认之后,却发现都不是丈夫乘坐的船。“皆不是”三字,对应少妇焦急而又失望的心情,很能传神。最后,当一切安静下来,江上只剩下脉脉的斜阳和悠悠的流水,盼望了一整天,经历了无数次希望与失望之后,她再也忍不住,她的心碎了。“白洲”,标志着春天,或许是他们别离的地点。温词最擅长白描,于此可见一斑。

梦江南

皇甫松①

兰烬落,屏上暗红蕉。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人

②语驿边桥。【作者简介】

皇甫松,字子奇,号檀栾子,散文家皇甫湜的儿子,睦州新安(今浙江省建德市)人。《全唐诗》存其诗13首,其中有几首同时被列为“词”。【今译】

兰蕊似的烛芯歪倒一边,/屏风上画着的美人蕉暗淡下去,变得影影绰绰。/我靠在枕头上,悠然梦见江南梅子熟了的时节。/那是夜晚,在下个不停的淅沥细雨中,船上有人吹着笛子。/我和她就要分手,站在驿站旁边的小桥上,正轻声说着甜言蜜语……【赏析】

唐五代词中,温庭筠与韦庄是居于分水岭上的两位代表人物。温擅长写客观之情,韦擅长写主观之情。自韦之后,以词抒情渐成主流,脱去了先前源自民间的为人写情的传统。皇甫松此词属韦一派。它在回忆江南生活之中,撷取了一个温馨甜蜜而又惆怅难明的断片,抒发了一点时光流逝、人生不再的淡淡哀愁。值得称赏的是,全词都用白描的手法,却写出了浓至的感情。这其实又是温、韦的共同长处。【注】

①“兰烬”,烛芯的余烬,状与兰蕊相似,故以为美称。②“驿”(yì),官办的旅舍,供给过往公务人员歇息、换马。

菩萨蛮

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910),字端己,唐代京兆杜陵(今属陕西省西安市)人。年近60才中进士,曾任校书郎、左补阙等职。唐亡后,王建在四川称帝,国号蜀,韦庄被任为宰相。有《浣花集》。【今译】

到过江南的人,都说江南真好!/是啊,游子们,最好是——能够终老此乡。/春天里,纵横的水巷,那水比天空还要碧蓝。/懒懒地躺在画船中,听着篷上淅沥的细雨,何等写意!

小酒铺里,当垆卖酒的女子像月牙儿一般明艳照人。/短短的衣袖,一双白白的手腕,像是用雪揉捏成似的……/人老还乡,那没得说。/可现在就回去,真让人伤心得要死啊!【赏析】

这首词也是写“江南好”,但似较白乐天又胜一筹。白氏《忆江南》是把写景和感叹分开表达,而胜在景色之美。韦庄则景色与抒情夹写,重在写情。试看他两句一意,逐层推开,拉着读者一同置身其中,使人深陷其情而不自觉,确实是别具一副笔墨。

女冠子

韦庄①②

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忍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今译】

记得四月十七那一天,刚好是去年的今日。/当时与你分手,我故意把脸朝着地面,为的是强忍住夺眶而出的泪水。/我半皱着眉儿装出一本正经的样儿,为的是掩饰心跳和脸红。/啊,不知道在那一刻里,我的魂儿是否已经离开了躯壳,/只知道从此之后,我一直在梦中徒然追随着你。/但是,这一份刻骨的思恋,除了天边的月儿,恐怕谁也不会知晓!【赏析】

这首词写一位封建时代的少女。她虽然深深爱着一位青年男子,但在礼教规范的约束下,却不敢大胆地表白。直到对方已经远离之后,她才在睡梦中,在明月下,独自苦苦地思念着,从心底里发出绝望的呼唤。词中以“佯低面”“半敛眉”勾画少女的矛盾心态,颇为准确生动;而以“不知”“空有”写别后的思恋,亦深得缠绵之况。最后归结为一声“除却天边月,没人知”,更有如裂帛破竹,动人心弦。【注】

①“佯”(yáng),故意,装作。②“敛”(liǎn),收敛,严肃庄重的样子。

南乡子

李珣①②

乘彩舫,过莲塘,棹歌惊起睡鸳鸯。游女带香偎伴笑,争窈③窕,竞折团荷遮晚照。【作者简介】

李珣(xún)(约855-930),字德润,五代词人。仕于前蜀,国亡后不复为官。其词风格清丽,有慷慨之音。著有《琼瑶集》。【今译】

少女们乘着漂亮的画船,从栽满莲藕的池塘上驶过。/她们一边摇船一边唱歌,把沉睡的鸳鸯惊醒了,扑棱棱地从莲叶底下飞起来。/这些精心打扮、体带香风的女孩子,依偎在伙伴身边,笑声不断。/她们一会儿竞相展露风姿,一会儿又争着采折那圆圆的荷叶做伞,遮挡偏西的夕阳。【赏析】

在这篇小词中,作者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热闹非凡的春游图。他的成功要诀,主要是抓住一系列的动态描写进行渲染而取得效果。每个句子里都有动词,每个句子都突出强调动作。第一句的“乘”,第二句的“过”,第三句又是“棹歌”又是“惊起”,第四句的“带”与“偎”,第五句的“争”,第六句的“竞”“折”和“遮”,总共使用了十个不同的动词。单凭这一点,就足以使读者感到变动不居、应接不暇了。在这基础之上,再加上诸如“彩舫”“莲塘”“鸳鸯”“团荷”“晚照”等光艳照人的色彩,热闹的意趣便十分圆足。当然,这里还未算进作者在具体描写过程中所再现的现实场景中的生动感,例如“竞折团荷遮晚照”之类,其中的“热闹效果”,绝不是用动词数量和优美字词简单相加所能涵括的。【注】

①“舫”(fǎng),游艇。②“棹歌”,划船歌。“棹”(zhào),摇船的用具。③“窈窕”(yǎo tiǎo),美好风姿。

南乡子

欧阳炯①②③

路入南中,桄榔叶暗蓼花红。两岸人家微雨后,收红豆,树底纤纤抬素手。【作者简介】

欧阳炯(jiǒn)(896-971),五代词人。曾历仕前蜀、后蜀及宋。他以善作艳词而著名,为赵崇祚编《花间集》作序,对五代艳词大力吹嘘。【今译】

踏入南中地面,风景是这样奇特而又美丽:/桄榔树张开巨大的叶片,把天空都遮暗了;红蓼花长得又浓又密,铺满河滩,一直铺到河面上去。/河两岸,人们夹岸而居,正趁微雨过后采收红豆。/树荫里,这儿那儿,闪动着姑娘们一双双纤细白净的巧手。【赏析】

作者曾用《南乡子》这个词牌写了八首小词,都是以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风土人情为素材的,并因此而引起历代词选家的注意。这里所选系其中一首,作者在挥叶蔽天的桄榔树与烂漫铺地的红蓼花所构成的奇丽的自然风物背景里,向我们展现了居民夹岸而居、以采集为业的新鲜有趣的生活方式。“树底纤纤抬素手”,在词中尤其令人瞩目。这一细节刻画,不仅成功地捕捉住了劳动的审美情趣,既生动传神,又含蓄蕴藉;而且,在整首词描写的雨后阴沉的色调中,它有如一笔高光,一串连续不断的响亮的音符打破了沉闷的氛围。【注】

①“南中”,相当于今四川省大渡河以南和云南、贵州二省。②“桄榔”(guān lán),棕榈科植物,树干细长有节,高达七米,叶为羽状复叶,丛生于树顶。③“蓼花”,一种蔓生的草本植物。“蓼”,读liǎo。

鹊踏枝

冯延巳

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作者简介】

冯延巳(903-960),字正中,五代著名词人。仕南唐,官至宰相。其词风婉丽清深,“开北宋一代风气”(王国维语),可见其影响力。尤以《鹊踏枝》词驰誉后世。后人称之为温庭筠、韦庄以后一大词手。著有《阳春录》。【今译】

我对自己说,那一段恋情,早就抛在风中,已经许久了。/可是,为什么每当春天来时,我还是如此满心惆怅啊?/日复一日,对着满院的姹紫嫣红,一杯接一杯地喝得烂醉。/到早上醒来,呆望着镜子——里面那青春容颜又憔悴了几分。

河畔的青草啊,河堤的杨柳啊,/为什么我的愁情也同你们一样,春天来了便会重新抽枝展叶?/独自站立在小桥上,任晚风把我的衣袖吹得满满。/远处成排的树林后面,一钩新月正在升起,原野静悄悄的,游人已经杳无踪影。【赏析】

本词写一段无法忘却、无法摆脱,却又无法再续的恋情。作者运用了反复勾勒的手法:先用三句以感叹直写,然后用两句以叙述映写,再用三句以比拟设问来写,最后回到眼前现实中,用景语含蓄无尽地收束。变换角度,变换方式,抒写同一个情感,使抒情达到十分饱满的程度,这种“勾勒法”,在婉约词中达到极致,而冯氏是第一个成功的应用者。

谒金门

冯延巳①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②③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④喜。【今译】

突然起了一阵风,/把满池平静的春水吹得皱起圈圈涟漪。/她闲着无聊,便去逗引那池中的鸳鸯,漫步在花香弥漫的小路上,/手里揉搓着红杏的花蕊。

她独个儿靠在斗鸭栏杆旁,/发髻上的碧玉搔头滑到了一边。/她就这么等待着,等待着,他却总也不来。/偶尔抬头,听见喜鹊在半空里叫唤,不由得心头一喜。【赏析】

这是作者的名作之一。尤以开头“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闻名于时,直至引来皇帝词人李璟的妒意。这两句以比兴手法描写女主人公表面闲适、内心烦闷的情状,的确是颇具巧思的。从整首词来看,也因为作者一开头作了这种特定情绪的交代,下面所描述的女主人公在花园中的种种活动才具备可了解的依据,从而产生动人的效果。【注】

①“挼”(ruó),揉搓。②“斗鸭阑干”,饰有斗鸭图案的栏杆。斗鸭,两相对称的鸭图案。③“碧玉搔头”,一种用绿玉石镶嵌而成的头饰。④“鹊喜”,古人迷信,认为喜鹊叫预兆有喜事发生。

摊破浣溪沙

李璟①②③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④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⑤。【作者简介】

李璟(jǐn)(916-961),字伯玉,五代著名词人,南唐皇帝。五代词中南唐词人集团的核心人物,词风典雅高华,为世所贵。【今译】

荷花的清香已经消尽,翠绿的荷叶也开始枯黄。/秋风,令人惆怅地在绿沉沉的波浪间吹拂起来。/呵,美好的春色和美好的时光一齐凋谢,/这景象真教人受不了!

我梦到遥远而又荒凉的鸡鹿塞。醒来时,正下着绵绵细雨。/小楼上,谁把玉笙在吹一曲塞外之音?那彻骨的寒意永远地留在心底。/我倚着栏杆,怔怔地流下泪来。哦,为什么有这许多的泪珠,无边的怅恨?【赏析】

此词是作者的得意之作,抒述的是一位少妇因时光流逝、远人不归而触发的伤感。它的特色,是笔墨含蓄蕴藉,故耐人寻味,例如上阕的“菡萏香销”二句,下阕的“细雨梦回”二句,都曾备受推崇。总的说来,上阕写秋天草木凋零的景象,把少妇心目中的感受渲染得浓重沉厚,造成一种有力的压抑;而下阕写凄凉的远梦初回的秋雨夜,通过幽怨的玉笙、淋漓的珠泪,将白日压抑着的悲感宣泄。因而读者获得松弛、解脱并进入某种超然的审美境界,这乃是它成功的秘诀。【注】

①“菡萏”(hàn dàn),荷花的别称。②“韶光”,美好的时光,常指春光。③“憔悴”(qiáo cuì),困顿萎靡貌。④“鸡塞”,鸡鹿塞,在今内蒙古杭锦后旗西。⑤“阑干”,栏杆。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作者简介】

李煜(yù)(937-978),字重光,五代著名词人,南唐皇帝。南唐灭亡后,被俘至北宋京城汴京(今开封),软禁至死。词风前期绮艳,不显特色;后期痛定思痛,感慨自深,变为悲凉哀怨,自然动人。声誉历久不衰。【今译】

我默默不语,独自登上西楼。/新月犹如一只金钩,挂在天际。/梧桐树也像我一样沉默着,在这幽深的庭院里,秋天仿佛被囚禁起来了。

哦,那剪子剪不断的,越想整理越是乱作一团的,是我心上浓烈的思念之情。/这种亡国当俘虏的滋味,今天我才真尝透了!【赏析】

这首词的手法,是上阕写景,下阕写情。写景笔墨简练而鲜明,着眼在一“锁”字,将囚禁中如死一般寂寞的感受点出;写情则极口语化之能事,而着眼在一“离”字,含蓄地抒发亡国为虏的悲苦。词中,巧妙地变用民歌中“丝”与“思”同音相关,把不可见的愁思通过“剪不断”“理还乱”形象地表现出来,令人为之耳目一新。

虞美人

李煜①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②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今译】

繁花似锦的春朝,朗月如璧的秋夜,什么时候不再属于我了?/在那些美好的日子里,曾有过多少赏心乐事呵!/昨夜里,东风又吹进我的小楼,使我回忆起一切。/我整夜在月光下徘徊,心中满溢着悲苦。哦,我的西都,我多么怀念你!

在那儿有我的宫殿。雕琢精工的栏杆,汉白玉的台阶,想来还像以前一样吧?/什么都没改变。改变了的,恐怕只有我这张曾是那么青春焕发的脸!/唉,要是有人问起我的忧愁,到底有多深、有多长?/让我来告诉你,它们好比那涨满了长江的春水,日夜不停地向东流去!【赏析】

贵为天子的李煜,自从成了宋王朝的阶下囚,他原来纤弱绮靡的词风就为之一变,变得悲感顽艳、哀怨动人,他此后的许多作品,成为千古绝唱,构成了五代词最光芒四射的一页。王国维评其风格,比喻为“粗服乱头,不掩国色”,意思是说,他的词在艺术上完全不讲求雕琢装饰,但真正的美质仍旧不可遮掩地呈现出来。我们从这首词中便可以领略到这种特色。词中颇多口语式的运用,直接的不借助兴象、隐喻的抒情,给人以直截了当、痛快淋漓、坦荡率真的美感。【注】

①“故国”,指南唐京城西都(今南京市)。②“朱颜”,红色的脸孔。借指青年。

酒泉子

潘阆①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②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作者简介】

潘阆(làn)(?-1009),字逍遥,宋代词人。以诗词见称于时,因此得官。词风俊迈逸群。著有《逍遥词》。【今译】

许久许久,我还记得那一次观潮。/满城的人都挤在江岸边,争着向江上眺望。/当潮水来时,那铺天盖地的气势,就仿佛是整个大海的水全集中到这里来了。/潮水的轰鸣声,像是有成千上万面战鼓一齐敲响。

弄潮儿们迎着汹涌澎湃的浪头,挺身站立着。/他们各自持一杆红旗,在浪潮中做各种惊险的表演,旗子却始终保持不湿。/从那以后,我好几回在梦中又置身于钱塘江畔。/醒过来时,还为梦见的情景心惊胆战。【赏析】

钱塘潮是浙江省著名的胜景之一。据有关资料介绍,潮头最高时可达三米半,而潮差竟达到九米。这两个数字,可以帮助我们这些未亲眼目睹过的人想象那种惊心动魄的自然壮观。而尤其令作者和我们这些千载以下的读者惊叹的,是勇敢的弄潮儿。他们腾身于惊涛骇浪之中表演竞技,向大自然的伟力戏谑挑战,显示人类的机智与灵敏。这种绝技,如今早已失传,此词有如一张摄影,记录了宝贵的风俗史料。【注】

①“满郭”,满城。②“弄潮儿”,在潮水中做特技表演的健儿。

凤栖梧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作者简介】

柳永(约987-约1055),原名三变,字耆卿。因排行七,又称柳七。祖籍河东(今属山西),后移居崇安(今属福建)。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由于仕途坎坷、生活潦倒,他由追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沉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在“倚红偎翠”“浅斟低唱”中寻找寄托。作为北宋第一个专力作词的词人,他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制作了大量的慢词,发展了铺叙手法,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著有《乐章集》。【今译】

我倚靠在高楼的栏杆,感受着微风吹拂。/尽眼望去,只觉得有一种春愁,正在那遥远的天边潜滋暗长。/青青的草,淡淡的烟,笼罩着斜阳的余晖,也照在我的身上。/我默然无语,有谁能够明白我此刻的心情?

上这酒楼,原想要豁出去喝他个一醉方休。/可是,喝着酒,听着歌,才知道硬找乐子,没用。/人就这样一天天消瘦下去,我却并不后悔。/为了她,就算是形销骨立,也值啊!【赏析】“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曾经被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拈出来,作为做大学问的人生三个境界之一。本来是诉说恋情的词句,却被认为具有深刻哲理,也可算得上奇思妙想!不过,这也说明,这两句绝妙好词对于人类心境保有的巨大的概括力。这首词的魅力当然不仅在最后的两句,上片展示出宽广的时空,以之容纳词人的苦闷,下片前三句对这苦闷的曲折表述,在在都给人以审美惊喜——柳永的成名,绝非侥幸。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今译】

几只寒蝉凄凄咽咽地鸣叫着,/一阵骤雨刚过,驿站便笼罩在夕阳的光影里。/这里是京城门外,在支起帐篷的摊档里,我们喝着酒,叹气,恋恋不舍。/船家在大声吆喝,终于,分别的时候到了。/我紧握住她的纤手,盯着那双泪水模糊的媚眼。她呜咽着,竟说不出一句话来!/是啊,由此到楚地有上千里的水程,举目望去,只见烟波浩渺,暮霭沉沉……

唉!从古到今,多情的恋人们,最伤心的莫过于离别了。/更何况遇上这种冷落的清秋季节,真教人受不了啊!/我可以一上船倒头便睡,可是,到深夜里酒醒的时候,又是什么样的情景?/只有一望无际的杨柳岸、拂晓那冷飕飕的风和一钩西斜的残月!/这一去三年五载,京城中的良辰美景再也和我无缘。/美人儿,你就是有千种风情,还能对谁去诉说啊?【赏析】

这是柳永的代表作之一。当年脍炙人口,蜚声遐迩。有人回想由十三四岁的年轻歌女,手里拿着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那种声情摇曳的情景,不自觉而眉飞色舞。的确,这首词写景抒情,信笔所至,而吞吐自如,风神摇曳。有气象,有名句,写儿女私情而气格高迈。试把它拿来跟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作比较,虽然有咏友情与恋情之别,确也可以体现唐、宋两代,诗、词两体不同的气象和风神,别有一番趣味。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①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②③④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作者简介】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宋代诗人,著名政治家。他的散文和词尤为有名,其中《岳阳楼记》一篇,传诵千古。著有《范文正公集》。【今译】

边境上,当秋天到来时,景色陡然一变。/大雁成群往南飞去,对这里毫不留恋。/随着军中号角,边塞特有的萧瑟荒凉的声音从四面八方升起。/在如屏的群峰之间,长烟直上,斜日西沉,孤零零的关城紧紧闭上城门。

浑浊的酒喝了一杯又一杯,哦,这儿与家乡远隔万里!/可是,没有把敌人彻底打垮,又怎能希望凯旋而归?/不知谁在吹着一支羌笛,笛声在结满白霜的土地上凄凉地回荡。/大伙都睡不着,老将军抚着苍苍白发,士兵们流下苦涩的眼泪。【赏析】

如果说,边塞题材的诗在唐诗中占有显赫的一席,那么,在宋词中却少得可怜。但这并不等于说,以边塞为题材的宋词便无杰作。范仲淹的这首词,较之唐人便毫不逊色:写塞上风景的莽莽苍苍,写守边将士的悲凉慷慨,至今仍有撼动人心的感染力量。据笔者看来,由于作者有深沉的抱负,有亲切的体验,并且富于人情,不惮流露,使这首词在思想境界方面远远超过了许多唐人名作,是特别值得予以重视的。【注】

①“衡阳”,即今湖南省衡阳市。传说衡阳有个回雁峰,古人认为秋天雁从北往南,飞到这里为止。②“燕然”,山名。东汉将军窦宪出击匈奴,曾到达此山,并在上面刻石记功。③“勒”,刻石。④“羌管”,羌族人的笛子。

天仙子

张先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作者简介】

张先(990-1078),字子野,宋代著名词人。擅长小令,与晏殊、欧阳修齐名。时人因其词中名句,誉为“张三影”。著有《安陆集》。【今译】

一边喝酒,一边听着水调曲子,不记得什么时候就醉了。/一觉醒来,满腔的愁绪却还不曾消散。/送别春天,春天就真的走了,她几时才能回来?/我在池塘边漫步,已近黄昏,一天又将完结,时间也太无情。/那过去的欢娱,未来的约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全都化作记忆的碎片!

池水昏暗下去,一双水鸟依偎在沙岸上……夜悄悄降临,/月亮从密云破处,露出脸来。而院子里的花,便袅袅婷婷地,在月光底下弄影。/一重又一重帘幕,把屋子里的灯光遮蔽了起来。/风在树枝上摇曳,听不到人走动的声息。/我忽然想到:明早,小径上该又是满地落红呢!【赏析】

提起这首词,都知道“云破月来花弄影”这一名句,帮助作者获得了“张三影”的美称。其实不仅如此,这首词通体光洁无瑕,堪称“完璧”,实可视为北宋小令雅致的代表作之一。它叙述了人物从早到晚的活动,抒发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之情,写得迂回曲折,意境幽深,情味完足。北宋盛世的气象呈现在眼前,也令词这一文体比五代“花间派”有了更上一层楼的魅力。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