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幸福的教育(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1 15:09:54

点击下载

作者:三川玲,白滔滔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通往幸福的教育

通往幸福的教育试读:

自序:中国家长最关心的100个问题

三川玲 白滔滔

自从我们,三川玲和白滔滔,在2013年6月28日,写下童书妈妈的第一篇文章开始,每天都会收到很多读者的留言。这些留言,自然也是作为家长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刚开始的时候,我们每一条留言都会回答。但是,随着问题越来越多,我们有些应接不暇。终于,有一天我们不得不发表了一个公开的声明,告知大家我们实在无法一一回复每天少则几百,多则千多条的留言,请所有的家长谅解。

但是,每一条留言,我们都会认真地阅读——看到这些真诚的留言,眼前会浮现出一个个可爱的孩子,和他们真诚的父母——那些话经常触动我们的内心,很多次都让我们流下眼泪。

同时,我们也发现,大多数家长遇到的问题,其实很多都具有共性。于是,我们就把这些成千上万的问题都收集起来,进行合并整理。

结果呢,我们梳理出来了家长最为关心的问题,属于四个领域。其一,教育观念;其二,身心成长;其三,如何学习;其四,家庭生活。

后来,我们仍然每天都会收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都可以归到以上的四个领域,几无漏网。

自然,我们每天思考的,书写的,也都是从这四个领域的问题来的。有读者说,童书妈妈的文章特别接地气,其实,原因就在这里。

从大一点儿的方面,这些问题涵盖了100多个话题,如果细分的话,真的是有无穷无尽可以讨论的小的话题。这些问题,让我们写了四年,600多篇文章,200多万字,至今还有源源不断的灵感。记得我们刚刚开始写的时候,读库的六哥为我们担忧地说,“自己写的话,能够写多久呢?”好在我们找到了这种写作的方式,到现在每天我们俩都有十几个选题在酝酿、讨论、书写。

在传统媒体的时候,每次的选题会,都是记者编辑报选题,主编组织大家讨论,然后定夺。而童书妈妈的选题会,每天都有几百个、上千个家长一起提问和讨论,所提出的问题,也都是来自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孩子。

我们经常说,要感谢所有的读者,这并不是虚言,而是发自内心的真情。正是有了你们,才有了我们一篇篇的文章,你们所教给我们的,远远比我们告诉给你们的多得多。

有很多的问题,给我们打开了一扇扇新的大门。

比如很多家长会问到“婴儿如何阅读”,刚开始,我们俩觉得挺好笑,觉得婴儿根本不需要阅读。后来,这样的问题越来越多,多到我们必须认真对待的地步。

比如,有很多家长会问“如何向孩子讲死亡”的问题,因为有些孩子家里的长辈故去,有些孩子看到突发的事故,等等。说实话,我们也不知道如何给孩子讲解死亡,毕竟,这关乎信仰、科学、风俗、文化、传统、心理等等复杂的因素,尺度很难拿捏。但是,关于死亡的问题,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家长提出,这几乎成为了我们的心头之患,多次讨论都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

终于有一天,我们忽然明白了,与其把重点放在如何向孩子解释死亡,不如把重点放在如何面对生命上面。于是,在定下这个选题之后的三年多之后,我们才写出了《怎样和孩子谈论死亡与生命》这篇文章。

这本书是中国家长最关心的100个问题的精粹。而且我们在这四年里举办了几百多场的落地活动,再加上北上广深以及杭州、重庆的读书会,中国第一个家庭营地,给孩子的创意写作课……我们把这所有的思考和发现,都呈现在了这本书里。

其实,这是一本“迟到之书”。我们之所以一推再推,是因为我们觉得如果没有给出一条清晰的解决教育的道路,就对不起一直关注我们的热心的读者。随着我们发现了一条“通往幸福的教育”之路,而且这条路越来越清晰,我们才有了把这些文章付之出版的信心。

同样,我们一直坚持自己不做“专家”,因为我们的思考来源于你们。同时,我们坚定地认为,在家庭教育领域,根本就没有专家,或者说,没有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因为,每个家庭都是不同的,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最了解孩子的就是父母,父母是责无旁贷、无可替代的孩子的家庭教育专家。

所以,这本书不是用来指导你的,而是同样作为家长的我们,大家一起交流的。而我们这几年来做的所有的事情,就是想和你一起,为每个孩子的幸福做出力所能及的努力,哪怕是一点点。

我们相信,这一点点、一点点的努力,会汇集起来,成为一股新的力量,最终,让更多的家庭,都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的教育之路。

最诚挚地感谢所有的家长和孩子。

教育的光芒

你有权按照自己的兴趣发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你有权学习你感兴趣的知识,按照自己的方式学习;你有权拒绝灌输式的教学;你有权抗议教育中的羞辱、体罚的行为,可以质疑所有你不理解的东西;你有权拒绝不公平的竞争……1孩子究竟为什么去上学谁更接近教育的本质,谁就代表未来教育的方向。

我小时候,特别渴望上学,特别羡慕那些背着书包去上学的哥哥姐姐。后来,自己也上了学,从小学、中学,一路上到了大学。这期间有激动和自豪,也有沮丧和厌倦。就在我以为上学之路会永远没有尽头的时候,忽然,就大学毕业了。等开始工作了,才发现学习不但没有停止,真正的学习反而才刚刚开始。

就这样,我一边工作,一边学习,渐渐地算是真正踏上了终身学习的漫漫征途。工作十几年后,才发现刚毕业的大学生仍然走着和我当年一模一样的道路。再后来,我有了孩子,她也是一样渴望着背上小书包去上学。这个时候,我猛然被一个问题震惊了:孩子为什么去上学?上学,既重要又讨厌?

我每天去送孩子上学的时候,都会刻意地在学校门口多停留一会儿,感受一下。

有一天,在一个拐角处,我远远看到两个人在扭打。走近一看,原来是送儿子上学的妈妈,正在和孩子角力。虽然是大冬天,但是两个人明显已经热得冒汗了。妈妈一边用力把孩子往学校门口方向推,一边大声给自己鼓劲儿:“我还不相信弄不住你了!小样儿,力气见长啊!”而那个孩子,则是拖着书包闷着头顶在妈妈的肩头。他们两个人,就以这个姿势僵持着,等我走了很远很远回过头来看的时候,他们仍然定在那里。

又一天的早上,我从校门口的路口走过。一个愣神儿,差一点儿撞到一个人身上。我停下来一看,原来是一个四五年级胖胖的小男生,正在用眼神和妈妈较量。他们两个人,相隔两三米站立着,孩子抱着自己的胳膊,妈妈拎着孩子的书包。

令我感到震惊的,是孩子看向妈妈的眼神,充满着怨恨、厌恶、不屑,而妈妈回应给孩子的眼神,则是愤怒、着急、委屈。

如果说前一个场景,还有一些喜剧效果的话,那么,这个场景则让我深深感到一种比冬日清晨更加寒冷的悲凉。

上学,究竟有多么可恶,才能让孩子们面对自己最亲近的妈妈,用厌恶的眼神,甚至武力去对抗?

上学,又有多么的重要,才能让妈妈面对自己的孩子,宁肯破坏亲密关系,也要把孩子送进学校?

我亲眼所见,有的爸爸真的是用脚把孩子踹进校门的;也有很多的孩子,为了不想上学焦虑得头晕发烧,真的病倒了。

学校里究竟住着什么样的恶魔,对孩子使用了什么样的酷刑,才让孩子们如此惧怕上学呢?而学校里,又存在着什么珍宝,对孩子有多大的好处,才让父母硬要让孩子上学呢?我们自己想一想,也去问一问今天的孩子,他们为什么要去上学?

或许,答案并非“孩子上学受教育是天经地义”那么简单。恺撒小时候上什么课?

我们要探讨学校的重要性,那么就要先了解一下“学校”这个东西是从哪里来的(是的,我在这里用“东西”来称呼学校。不过,我并非不尊重学校,而是要故意减少一些它的神圣感)。

我们知道了学校是从哪里来的,也就知道了学校是如何发展成现在这个样子的,以及,未来会变成什么样子。

首先,我们要承认,学校不是盘古开天辟地之后就有的,是吧?也不是自从发明了文字,就有的。人类的文明进程中,出现现代化的学校就是这几百年(现代教育起源于17世纪)的事情呢!

这里面蕴藏着一个巨大的信息,就是人类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并不是通过学校这种形式来实行教育的!

很多人因为不想动脑筋,所以,就直接把现有的事物,当作天经地义的;并因为同样的原因,认为这些事物未来也不会改变。

但实际上,人类社会任何一个领域,文化、经济、教育、科学……随时随地都在发生变化。可以说,我们就是在变化中生存的。如果我们不去了解这些变化,就不知道未来的方向,就不知道该如何选择,就会变成时代巨轮下的牺牲品,就是失败者。

现代学校的雏形源于古希腊。当时,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师生三代,经过一百多年,基本上奠定了教育的根基。

到了亚里士多德时期,他把学习按照每七年一个阶段,分为了三段:0到7岁,7到14岁,14到21岁——其实,我们现在的学制基本上保持了两千多年前的希腊学制。

到了古罗马时期,他们特别崇尚希腊,所以在教育和文化上,都以希腊为准绳——整个罗马,有文化的人连说话都要说希腊语——如果希腊语说得不好,早上出门都不好意思和别人打招呼。

孩子7岁之前基本上都是在家里接受家庭教育;到了7岁,就要去私塾里接受大约两年的基础教育,主要是读写知识;到了9岁,要正式进入更高级的学习,要请专门的家庭老师,这就要考验家庭的实力了。

一等家庭里,从奶妈开始,就雇希腊人。家庭老师,自然也延续这一传统,当然是希腊家庭老师。其中,又以在雅典完成学业的希腊家庭老师为最优。

次等的家庭,请不起纯正的希腊老师,就请在小亚细亚西岸或者罗得岛受教育的希腊家庭老师。

再次一等的家庭,就要请在其他地方受教育的希腊人,甚至是会讲希腊语的非希腊人了。公元前100年出生,后来闻名天下的恺撒大帝,他的家庭,虽然算是罗马的名门望族,父亲也当过法务官,而他们请得起的,是在埃及亚历山大城接受教育的高卢人。也就是说,恺撒的情况如果放在今天,他也不是“名校”毕业的。

孩子在9岁到16岁期间要学习的七门科目如下:1.拉丁文、希腊文的文法。2.修辞学,学习有效运用语言和适当表达的技巧。3.辩证学,掌握合乎逻辑的表达能力。4.算术。5.几何。6.天文。7.音乐。

这就是古罗马学生必须要学习的人文课程。而且,这七门课程都是由同一个老师讲授的。这并非是为了省钱,还源于当时的教育理念。

这种由同一个老师授课的综合教育法,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掌握学科之间的相关性。这就对老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现在,在欧洲、大洋洲和北美还有很多小学是一个老师基本讲授所有主课的。

对了,除以上七门课程之外,古罗马的老师必定会讲的还有医学、法律、建筑和历史。当然,这也是受到希腊的影响。所有这些课程,统称为“人文课”,都在上午学习。那么,孩子们下午上什么课呢?上“体育课”,也就是骑马、赛跑和搏斗的技艺。

到了中世纪,教育基本上被教会所垄断,长达一千年之久。因此,从公元5世纪到15世纪,被称为人类文明史上的“黑暗时代”。两次革命:母育学校与可汗学院

基础阶段的学校,在人类的历史上,有过两次重大的转折。

第一个转折出现在17世纪。那个时期,学校从“跟人学”的教育,变成了“跟所有人学”的教育。“现代教育最伟大的奠基者”—— 捷克的夸美纽斯撰写了历史上第一本学前教育学著作,专门给父母讲授家庭教育的教材《母育学校》。

他还撰写了历史上第一本专门为儿童编写的课本《世界图解》。这本小小的教材,用一百篇篇幅不长的文字,生动地呈现了世界的风貌,孩子们可以很容易地从中学习到各种知识。后来,到了17世纪和18世纪,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采用这本书为课本,连教会学校也用。这本书从英国、法国,又传到北美的一些国家。甚至,后来的版本都改名为《金书》了。

夸美纽斯在书中梳理了教育的思想和体系,也就是说,从那一刻开始,教育可以复制、创新,成为了一门科学。

那么,学校的作用到底是什么呢?夸美纽斯明确提出,学校应该是让“所有的人学会世界上所有东西”的地方。怎么保证呢?就是使用规范的各个学科的教材,采用“简明迅速的教学方法”,把教师的个体因素所造成的失败率降到最低限度。

也就是说,从那一刻起,名师不再重要,教材和教授方法才是最重要的。

现在全世界的基础教育,都是在这个指导思想下建立起来的。

学校的第二个节点,是20世纪。科技革命到来了,信息时代到来了。个人电脑的产生,互联网的诞生,让教育迎来了第二个节点。

现代学校的出现,打破了长达千年的教会学校的禁锢。而当现代学校的分科越来越细,考试制度越来越繁复,个性化教育得不到体现的时候,就会有回归教育本质的探索出现。

比如,英国1921年建立的夏山学校、日本1937年建立的巴学园、美国1968年建立的瑟谷学校等。这些学校大都秉承“自我学习”的宗旨,不由学校安排任何课程,一切的教育以学习者为出发点。由于无法复制,这些学校对教育体系的影响不大,并没有使之产生动摇。

但是,在整个20世纪,传统的学校受到了广泛的批评。学校(尤其是威权体制教育的学校)被指责对孩子的学习有更多的抑制作用,而非激励作用。这主要是因为它过度强调了“教”,忽视了“学”,使孩子对学习产生了恐惧。

到了21世纪,随着科技尤其是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开始有结合科学技术的新型学校出现,如可汗学院等。这些学校尽可能地使用在线教育、数据分析等方式,让所有的孩子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找到自主学习的方法和自己的价值。

以AltSchool为例,2013年它成立于美国旧金山的湾区,其创始人是Google+的前负责人马克斯·温迪拉(Max Ventilla)。这是一套用科技的手段来实现“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强调孩子的学习应该按自身的步调去追逐自己的兴趣爱好。

在AltSchool中,学生被分为学前班和一至八年级,这里没有校长,没有自助餐厅,没有走廊,没有报告厅,也没有铃声提醒你该上课或下课了。学生们按照年龄大小都能得到一台iPad(苹果平板电脑)或者Chromebook(谷歌网络笔记本),上面记录着他们这一周的专属“任务清单”,上面列着各种需要独立完成或者团队合作完成的任务,这些任务都是按每个学生具体的学习特长量身定制的。

同时,AltSchool的技术团队将跟踪记录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进程,看他们是在进步还是在退步。

也就是说,科技所带来的教育变革告诉我们,标准化的教材和教授的方法已经不重要了。在未来的教育中,每个孩子的自主学习才是最重要的。

可汗学院这样的教育创新是否能够改变现有的教育体制仍未可知,肯定会有成败起浮,但趋势已然出现。三千年的教育,从来都没有变过

我们随便去找任何历史时期关于教育的书籍,都会发现,三千年来,关于教育本质的东西,基本上都是一样的。

只是,在每个历史时期,表述的方式会有所不同,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有一些差异,但核心的思想,从来都没有发生大的变化。

孔子在两千多年前说“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苏格拉底在古希腊时期就用毕生在实践“独立思考”;古罗马的昆体良早就提出了“体罚对教育无效”;奥古斯丁发现了“教育以孩子为中心”“兴趣是最好的动力”;现代教育的开创者夸美纽斯,更是用一生去对抗“填鸭和惩戒的教育方式”,提出“要从真实的世界中学习”……

这些朴素的教育真理,在人类文明的启蒙期,就被有识之士发现了。但是,令人感到特别遗憾的是,人类的科技,乃至艺术和生活,在漫长的历史中都发生了很多革命性的变化,而与人类文明最密切相关的教育,却反反复复,兜兜转转,步履艰难。

由于文化、社会,尤其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并未与教育思想有紧密的结合,所以,在学校的发展历史中,最核心的教育理念很难得到实施。很多时候,我们已经陷入具体的教学、考试、排名里了,忘记了教育是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

这么说吧,现在很多学校用上了电脑、iPad;但是,教学中实践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却和一千多年前的中世纪几乎没有什么不同。这真是一件悲哀的事情。

作为家长,我们要清晰地看到,无论传统的公立学校,还是已经发展起来的私立学校,无论是可汗学院,还是其他任何一所创新型学校,都无可避免地要面对一个事实,那就是:谁更接近教育的本质,谁就代表着未来教育的方向。

其实,由于科技的飞速发展,这个所谓的未来,距离我们很有可能不是五十年、二十年,而是十年、五年。也就是说,现在的孩子,就会在他上学的过程中与其相遇。

学什么,比在哪里学,更重要!

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知识的获取,能力的获得,都不必然从哪个学校才能获得。

学校应该是一个复合的地方,它要照顾孩子的生活,培养孩子的价值观念,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让孩子找到自我价值。

我们经常会犯一个明显的错误,就是看重一个人是在哪里获取知识的,而忽视一个人真正拥有了哪些能力。我们会认为名校的文凭就等同于一个人的实际能力,而事实并非如此。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一个作家,只要他掌握了写作的能力,能够写出杰出的作品,与他在哪个学校里学会的拼音、识字、造句、写作文,并没有什么关系。

我们不否认可能在名校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但是,现实的情况是,很多人以考上名校为学习的最终目标——这就实在是太可惜了。

世界是公平的,如果最终不能实现相应的价值,无论他是从哪里毕业的,还是会被淘汰。

其实,你会发现学习是个体的、偶然的,就像孩子第一次学习走路、第一次说话、第一次拿起东西,他们并没有获得专业的、直接的、完整的教导,而是凭着自身的感觉和模仿就得到了。而且,你也不能把这个孩子的走路、说话、拿东西的过程,作为教材去训练另一个孩子,因为每个孩子都有他自己的学习方式和规律。

有个成语叫“买椟还珠”,相信很多家长都听过这个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可是,我们拼尽了自己、孩子,乃至整个家庭近二十年的时间、精力和金钱,不关心孩子究竟学到了哪些知识,只收集了一个个“名校”的牌子,是不是还不如那个被我们嘲笑的买椟还珠的家伙呢?

所以,面对孩子的教育,我们最应该做的就是向前看,向前看,再向前看。

我们来看几个已经发生的事实:

第一,信息时代,知识已经不能为某个机构所垄断了。因为有了互联网,一个孩子想要学的任何知识,都可以很方便,甚至免费地获取。

第二,对个人价值的认可,越来越不在于学校和学历了。社会的发展,让每个人都有更多的途径去实现自我价值。无论是就业,还是自己创业,都有更多的机会和可能性。

第三,兴趣的发掘,能力和素质的培养途径,有多种选择。在知识学习不仅仅依赖于学校的大趋势下,一个人得以安身立命的最核心的能力,其实是通过自我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其他教育来获得的。

所以,我对于学校教育的观点是:

第一,学校作为学习知识的主要场所,已经不适应科技和社会的发展了。

第二,学校还会在很长时间之内存在,但肯定要发生巨大的变化。

第三,未来一个阶段的学校,将会是实体学校和在线教育的结合体。在线教育承担知识,实体学校承担成长。

第四,学习以孩子为中心,学校将不再是用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的机构。

第五,因材施教,让每个孩子找到自己的价值,是未来教育的真正目标。

第六,如果学校不能为孩子真正的成长负责,家长一定要学会给孩子真正的教育。

第七,与其追逐名校、名师,不如增强自我学习的途径和能力,以此来应对未来。2中国的教育少了一门课只有父母,才会为孩子的生命价值负责。

我来讲一件真人真事,发生在我的大学同学,现在在某大学任教的刘老师,和他的学生阿城身上。

阿城来自江苏某小镇,父母都是当地普通公务员。尽管竞争激烈,但阿城从小就是“学霸”,以高分考上了南方这所“985高校”的某个工科专业。这个专业以学业压力全校最大著称,标准异常严苛。

入学没多久,阿城就感到非常吃力,测验经常通不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更是连挂两科。这样勉强撑到大二,阿城开始玩游戏、旷课,通宵打网游,还影响到了舍友休息。

两位年轻的辅导员对阿城轮番劝说,但收效甚微。阿城的行为越来越奇怪,白天在宿舍睡觉,躲着老师和同学,晚上通宵上网,旷课也越来越频繁。

学院下了最后通牒,准备开除阿城。这时,负责学生工作的副院长刘老师说:“给我两个月,如果他还是老样子,就听学院的安排。”

这两个月里,刘老师只做了两件事。第一,就是每两周约阿城见一次面,随意聊天。刘老师并不像其他人那样批评和劝诫阿城,他主要是问问题。比如:你有什么想法?为什么会这样做?你觉得同学都怎么看你?第二,刘老师办起了“两个人的读书会”。他先后为阿城选择了三本书:《被讨厌的勇气》《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自控力》。阿城每读完一本书,就来找刘老师讨论。随着阅读和谈话的深入,刘老师不断给阿城提出了一些小建议:

一、建议他尽量不要待在宿舍,跟着大家一起上课,一起去图书馆和自习室。找到自我的价值,不要在乎别人的评价。

阿城逐渐地坚定了自己的主见:假如你讨厌我,是你的事,与我无关;我是一个学生,这个专业是我喜爱的,我必须完成学业,这是我的事,与任何人无关。

于是,阿城勇敢地走进教室,还特意坐在显眼的位置,在课堂上积极提问和发言,以此锻炼自己的勇气和信心。老师和同学纷纷对他刮目相看,他对自己也越来越满意。

二、建议他主动与母亲聊天。在与家人坦诚、平等的交流中,获得情感上的归属,珍惜自己的生命和人生。

阿城和母亲一起回顾了之前的生活,他反思了自己的心理障碍,表达了自己的悔意,母亲也觉察到自己缺乏对阿城内心的关注。自阿城进入青春期以来,母子关系从来没有这么融洽过。

三、建议他注重自我形象。一个人的价值,不只是考试成绩,对生活的热爱应该是学习的最大动力。

从发型到胡子,从衣着到站姿,刘老师总是看似随意地给出形象上的建议,阿城都一一接受了。

他开始长跑,并在一个月内减肥13公斤。这个改变给了他莫大的信心,他开始有规律地健身,培养文化品位和生活情趣,尝试表达自己、结交朋友。

两个月过去了,神奇的事情发生了,眼看将要被开除的阿城,与两个月前判若两人:热爱生活,运动健身,学习积极努力,热心集体事务,成了班里表现最好的同学,从“问题青年”变成了“满分青年”!自然,也顺利地留在学校继续求学。

刘老师在高校已工作20年,亲眼看见许多拥有一肚子知识的“空心”学生,他们有很强的学习知识的能力,却没有自我;知道怎样考出好成绩,却不知道为什么而学习。

而且,一些看起来很优秀、挺成熟的同学,一旦遇到情感上、学业上的挫折,要么是情绪失控大吵大闹,要么是逃避玩失踪,甚至采取跳楼、割腕等极端手段来结束生命。刘老师每年都会处理好几起这样的恶性事件。

而且,大学本应该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学习阶段,但又是厌学表现非常突出的时期。很多同学都表示:“从三岁起就被家长逼着学习,十几年下来,实在是学够了”“大学只要混到文凭,能毕业就可以了”“我一点儿也不喜欢我的专业,毕业后随便找个工作就可以了”……

对此,刘老师最感慨的一点是:找到自我对一个人来说太重要了。可以说,教育者的终极目标就是帮助学生找到自我的价值。

不知道大家听了这个故事有什么感想,我的感想就是:每个学校,每个班级,每个孩子,都需要一个“刘老师”!

同时,我也惊异地发现,中国的教育,少了一堂课!是什么课呢?不是体验式、沉浸式,培养思维能力和质疑能力等新式课程,而是帮助孩子找到自我的生命价值课。

这门课,在学校里自然没有,在社会上也没有教育机构能提供,如果家长也不亲自进行这门课的教育的话,孩子在这方面就完完全全地缺失了!

本来,我以为大城市的情况会好一些,但是,发现大家都在拼名校、拼留学、拼特长;我又以为中小城市会好一些,但是,发现大家更是一门心思地追求分数。

这个发现,让我惊出了一身的冷汗!“生命价值课”的高分,比多少个博士头衔都管用

有一次,我和一位在联合国儿基会长期从事儿童保护工作的朋友(她是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博士)聊天。她告诉了一个令我特别吃惊的事实:每一个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人,都是有着自己独特的天赋的!

我问她:“你指的是每一个吗?无论是身心状况、智力情况、受教育水平……真的是每一个吗?”

她无比坚定地说:“是的。从基因科学的角度,每一个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生命,都有其独特的天赋!”(人类有能力制造出脾气、秉性、能力、技能上各有长处短处的多样化后代。)

之前,从个人情感出发,我很愿意去这样认为。但是,从那一刻开始,我更愿意用科学的态度去坚信这种近乎“神话”的结论。

所以,我想向所有的家长说一句: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赋和价值!永远不要放弃自己的孩子,你所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找到它!

教育,就是生活;生活,就是以某种方式活着,也即我们常说的,生活方式。但是,我又觉得,生活方式在这里其实是轻了。我所理解的生命价值的教育,应该称为:生命方式,即选择哪一种方式度过自己的生命。

生命是由时间组成的,任何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本质上都是一样的,是一个生命的开始;任何人离开这个世界,本质上也是一样的,是一个生命的终止。

所以,生命最可贵的,不在于结果,而在于过程。而生命最精彩的,就在于每个人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度过自己的一生。实际上,每个人也注定要度过只属于自己的一生——任何人的人生都无法复制。

当某种方式适合某个生命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这个生命充满着活力和激情——和外在的评判标准不一样,这种感受,只有生命的主体,也就是这个人才会知晓。

譬如有一种人,天性善良悲悯,他们觉得能够帮助到别人,就是自己人生价值的最大体现,像特蕾莎修女和圣雄甘地;也有另一种人,热衷于创新和开拓,热爱用商业的创新,去影响和改变社会进程和生活方式,像苹果的乔布斯和维珍集团的布兰森。当然也有热爱思考的,成为了学者,热爱冒险的,成为了探险家,热爱钻研的,成为了发明家……

对于生命,每个人,只有他自己,才能对它负责。这是任何人都代替不了的,即使是父母。

孩子渴了,饿了,悲伤了,快乐了,只有他自己才知道。同样的,孩子的生命里,最需要什么,也只有他自己才知道。哪一种生命的方式最适合自己,也只有他才知道。每个孩子都应该有权利追求幸福的人生,幸福是自己努力成为了期待中的自己。

作为家长,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找到那个属于他的独一无二的生命价值。试想,当一个孩子能够意识到,他的生命只属于他自己,他的存在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那么,考试不及格,没有考上名校,失恋,找不到工作,职场挫折……这些困难根本不可能撼动他对生命的珍惜和热爱。这可比什么会计证、律师证这些专业证书,也比多少个硕士、博士的头衔都更有用!

有一次,我在杭州参加一个教育论坛。其中,有一个环节是某校二年级小学生的公开课。当讨论到“你最害怕失去什么”的时候,别的孩子说害怕失去玩具、游戏、朋友,而一个小男孩站起来说:“我害怕失去我自己。我是我自己的代表,就算别人觉得我是错的,我也会保持我自己。因为,我自己很重要!”语惊四座。我为这个孩子感到万分欣喜。家长是“生命价值课”最好的老师

虽然学校是教育最重要的场所,但是,就算是世界上最好的学校,其实也很难完全实现教育最核心的目的:帮助每个孩子找到自我的价值。

更不用说,现在的很多学校因为种种原因,把“升学率”作为最高的追求标准。他们需要完成的,是每年的升学率,而由哪些学生去完成升学率根本就不重要。那么,谁来为你的孩子负责?

我相信,每个家庭都有可能教育出事业有成且生活幸福的孩子,那是因为世界上没有人比父母更加关心孩子一生的前途。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应该有两个体系的学习。第一个体系,是学校里所学的科学文化知识;第二个体系,是每个人都拥有的生命价值。和前一体系相比,后面的这个体系我们在学的内容就太少太少了,近乎为零。

通常情况下,我们过于重视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生命价值的培养。孩子进入学校,去学习知识,而生命价值,其实是从生命诞生就开始的。孩子所学的知识往往更新得很快,而自我价值一旦确定就伴随着人的一生。对于孩子来说,这将促进他性格的养成,习惯的养成,乃至基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

而且,在这一课的教授上,任何的机构、培训班,老师教练、专家学者,都没有父母的效果好。父母亲力亲为,真正地去关心孩子的命运,会对孩子产生深刻巨大的影响。

很多父母会有顾虑,担心自己的水平不高,很难给孩子上好生命价值这一课。

其实,生命价值的课程,恰恰和文化水平没有直接关系。任何父母,只要自己是尊重生命的,就可以帮孩子上好这一课。因为,你不需要用成功的结果去印证自己的课程,只要用你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就可以了。

是的,父母拥有怎样的人生观,就会期许自己的孩子度过怎样的人生。你对生命的理解正确了,教育的价值也就有了。生命的价值到底在哪里呢?

很多家长都把生命的价值定义为“获取”。获取学位,获取工作,获取财富,获取名誉……获取的东西越多,生命价值也就越大。

于是,为了让孩子能够更多地获取,就为孩子提供更多的资源,锻炼孩子更强的能力。结果呢,一旦无法顺利获取自己渴望的东西,孩子就会很容易崩溃。

那么,我们对生命价值是不是可以有另外的评价标准呢?

我一直在看《罗马人的故事》。这是一套15本的皇皇巨著,作者是日本女作家盐野七生。她1937年出生于日本,26岁前往意大利游学两年,回日本后不久毅然出走,再赴意大利,定居罗马至今,终生研究罗马史。

从1992年开始,盐野七生以罗马帝国为题材,书写罗马人的历史。其后,她以每年一本的速度,历时15年,到2006年完成了这部时空纵深长达1000多年的罗马史。

盐野七生的经历,让所有追逐梦想的人为之敬佩,不禁感慨:她好像生下来就是为了做这件事的。

在书中,有一段话我感触犹深,大致是这么说的:一个人生存的理由,不在于外在的名声和利益,而在于他的人生价值是否被认可。所以,罗马人所争取的,不是金钱和地位,而是职业的尊严,付出的权利,被需要的权利。

我忽然想到,如果我们同样努力地学习和工作,但同时把“付出”作为生命价值所在呢?

我相信,这个世界是公平的,只有提供了价值的人,才有可能获得相应的回报。

如果一个人在一个企业之中提供了自己的价值,那么,他就获得这个企业范围内的回报;如果一个人在一个行业之中提供了自己的价值,那么,他就获得这个行业范围内的回报;如果一个人在一个领域之中提供了自己的价值,那么,他就获得这个领域范围内的回报;当然了,如果一个人在全世界的范围之内提供了自己的价值,那么,他就获得世界范围内的回报。

古往今来,商业、艺术、思想……所有的领域,从达·芬奇到凡·高,从牛顿到爱因斯坦,从洛克菲勒到乔布斯,概莫能外。

所以,最有价值的生命,在于被别人需要。被越多的人需要,你的价值也就越大。

这难道不是教育中最根本、最基础、最重要的一课吗?

你愿意帮助自己的孩子上好这一课吗?3成功的逻辑到底是什么会不会,我们的教育用足了力气,却弄错了方向?

中国的父母,为孩子的教育简直是操碎了心,拼上了命。

他们很重视孩子的教育,通俗地讲,叫作“读书”——无论家境是富裕还是贫穷,尤其是穷人家的孩子——因为他们认为,读书读得好,就能改变孩子的命运。

就算是没有文化的父母,也知道“书中自有黄金屋”,也憧憬着孩子“十年寒窗”之后得以“鲤鱼跃龙门”。

所以,我小时候就经常听父辈们说“只要孩子能够读下去,我们砸锅卖铁也得供”,也听到很多父母抱怨孩子“父母为你吃糠咽菜都可以,你为什么就不好好读书呢”。

如果你追问家长“为什么让孩子好好读书”,家长就会说:要让孩子上最好的早教,然后才能进最好的幼儿园;要让孩子上最好的幼儿园,这样才能上最好的小学;上了最好的小学,才能上最好的中学;上了最好的中学,才能考进最好的大学;最好的大学毕业,才能在大城市找到最好的工作;有了高薪稳定的工作,才能尽快买房买车;有了房子车子,才能找到对象结婚;结了婚,生了孩子,才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请原谅我写得这么烦琐,但是,我相信很多家长的确是这么想的,而且,是这么做的!在做的过程中,你会发现,每个环节如果要环环相扣,真的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那么,问题来了。第一,这个看似完美的逻辑真的成立吗?第二,我们的生命是否只有这一种成功的逻辑?毕业20年后,回看人生

如果你年届四十,我建议你去参加一下中学毕业20年的同学聚会。这不是要你去攀比人生成就,也不是要你去网罗同学资源,而是去看看人生20年长跑之后,决胜千里的东西究竟是什么。

我就参加了几次这样的同学聚会。在聚会中,我可以饶有兴味地观察,这些跟我同一起点的人,20年前我们一起排名次的人,20多年来在时代洪流中历经“优胜劣汰”的人,究竟今天取得了什么样的人生成就?是什么让他们终身受益,又是什么让他们停滞不前?是什么让他们变成了今天的模样。

我想先讲讲一些过得比较好的同学的命运,归纳一些所谓的规律,然后讲讲为数极少的过得不太好的同学的命运,再归纳一些规律,以寻找成功的逻辑,以我们切切实实经历过的人生上半场,来给我们的孩子以启发。

甲同学是我们的班长,严于律己律人,但因为努力过猛,以至于高考成绩并不怎么理想,上了一个普通至极的大学。后来,据说她很不服气,又考上了某一类大学的研究生。20多年没有音信,再次知道她,是因为网上疯传一篇人物文章,写的是某估值千亿美元公司的大高管,仔细核对之后,发现那位高管居然是她。

乙同学在中学时代不徐不疾,但大家都知道她成绩不错。她并没有考上一个很好的大学,但她也不太着急。大学毕业后,因为失恋,为了打发时间她去考了个会计证,后来发现培训教室隔壁有个留学培训机构,于是化失恋的悲痛为学英语的动力。她后来没有出国,但在世界500强企业里做到了财务总监。

丙同学除了作文写得好,几乎没有什么值得说的,读了个三流大学,后来去广州和北京的新闻业工作,做到某门户网站的总监,年薪50万。因该网站创业气氛浓厚,她也被拉着去当创始人,然后现在成了一个估值几十亿公司的副总裁(她中学时代是我的同桌)。

丁同学小学、初中阶段连续12年都在当班长,现在她很愉快地辞了职当心理咨询师及全职妈妈。回顾中学时代,她说很讨厌当班长的阶段,“觉得自己压力好大,一定要做得怎么样怎么样,我高考没有发挥好,跟压力大有关系”。

戊同学每天看武侠小说,还自己写武侠小说,高考前都管不住自己,后来复读考上了个税务大专,之后到乡镇里、去县里收税。前几年她当了税务所专管人事的所长,她跟我说要辞去所长职务,因为不能做业务人生无趣。结果前段时间我听说她居然当上了税务局副局长。

己同学是我们的中队长,一向严于律己律人,高考成绩极好,现在是重庆法院一名刚正不阿、伸张正义的法官。从她10岁我认识她,到现在她42岁,30多年间她一直那么纯真严肃,估计这一辈子都会这样让我敬畏下去。

庚同学很擅长应试教育,多年前就知道用思维导图复习功课,心理素质好,高考发挥好,上了南方的“211”大学,后来当了记者,又当了出版社编辑。因为想要把书卖好,专门研究读者心理,于是开了一个公众号叫“童书妈妈三川玲”,据说她变成了我们班现在名气最大的人。不用说,你们知道这是我。

辛同学当时最大的乐趣是每周穿新衣服回来惊艳我们,嫌晚自习太热借口出去上厕所,然后就去江边吹风,该同学高考成绩可以用糟糕形容。但她在25岁那年,在网上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因为老公留学美国,她去美国陪读,自己也申请了大学,后来居然是我们班唯一获得常春藤大学的博士学位的人。目前这位朋友除了做英美文学研究之外,就是在海外筹款,然后回来帮助中国乡村的孩子。

壬同学和癸同学去成都读了大学,但都选择了回我们县城生活。她们一个在保险业,一个在房地产,因为办事稳妥内心单纯,而且不打麻将,一直是老板最信任的管理人员。当然,她们都在江边有又大又美丽的房子。尤其让人惊奇的是,她们比其他同学老得慢,现在看起来还跟中学时代的模样差不多。她们俩很会打扮,看上去很像从时尚杂志走下来的清雅的东方少妇。

……关于人生成就的五个规律

上面讲的人生梗概,全都真实可信,其发生的人群,就是重庆一个县城的中学毕业生。

我的同学中,并没有在世界范围内称得上杰出的人物,这些其实是一些普通人在这个时代的主流命运,你会发现,他们活得还不错。

这些同学大部分是我初中的同班同学,人群范围在50名左右。这些初中同学,如此这般人生境况的,占一半以上。

我的同学里,也有极少数过得不好的同学,令人同情和唏嘘的同学,这样的同学数量很少,因为涉及隐私,我不再一一详述他们的人生历程。

小结这50多个同学毕业20年后的人生,我们不难看出以下几个规律。规律一:人生并非环环相扣,敲门砖并不可靠。

不上好幼儿园就上不了好小学,上不了好小学就上不了好中学,上不了好中学就上不了好大学,上不了好大学就找不到好工作,找不到好工作就没有好人生——传说中的环环相扣的人生,其实并不存在,敲门砖并不能构成一条完整的成功之路。我的同学们基本上过着随时可能起飞的人生。

我们读大学那年还没有扩招,能考上大学就是胜利,我们一个班50多个人,最后有30多个考上了大学,有些去了“985”“211”这些重点大学,有些去了大专,有些去了当年才刚刚成立的地方大学,这些同学刚刚大学毕业的时候起点不同,差异很大。

但长跑到如今40岁成为中年人之后,发现命运的差异已经不大,起码没有高考分数相差那么大。

就像我们养孩子,开始还能准确记得他每个月的身高体重,跟小区里的小孩疯狂较劲儿,到孩子十几岁之后,你已经觉得这些并不重要,完全不太在意了。我们把时间线拉长,这些暂时性的成绩,都不是决定一个人最终成就的根本。规律二:真正决胜千里的,是一些不用考试的能力。

柯洁在机器人阿尔法围棋(AlphaGo)面前认输之后,大家照例讨论起教育应该培养的通往未来的能力是什么。

可以明确得出结论的是:凡是机器或者人工智能能够代替的能力,就是不值得花时间去训练的能力;凡是不能迁移到其他领域的能力,也是不重要的能力。

我们的教育花费了大量,甚至是最大的时间和精力,去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不是真正的能力的提升。

那么什么样的能力是值得我们重视的呢?

保持好奇心——能够具有强烈的欲望去取用世界上任何一个大脑里面的财富。简而言之,就是阅读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我那考了会计证又读英语的同学,去美国后读了博士的同学,乃至我这样根本不需要任何学位学历每天如饥似渴学习的人,命运会让你很轻易地看见学习的结果。

和谐的人际关系——妻子丈夫间的同心同德,朋友之间的互相理解和支持,工作伙伴的团队协作,这是一个人能够成就事业、得到幸福感的重要来源。

我最近见人就问一个问题:“你之所以成为今天的你,最受益的是什么?”有60%的人告诉我来自他人的支持和鼓励是非常重要的。有些人回忆起家人的无条件的爱的时候,屡屡落泪。而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一定要争斗个明白的不甘心,往往最能破坏这种关系。

美好乃至高尚的品格——童书妈妈读书会在分析人取得人生成就的各项要素时,发现最重要的居然是美德,有了美德,孩子会自动去做那些大格局、大担当,乃至名垂青史的事情。

如果你的孩子拥有好奇心、好人缘、好性格,以及美好的品格,那么你根本无须忧虑你的孩子将来会过不好。反之,如果孩子的成绩很好,或者孩子的成绩通过提前学、大量练习能够很好,但这些行为如果伤害了好奇心,伤害了和谐的人际关系,伤害了美好乃至高尚品格的建立,那么,我用我那50多个同学的人生历程告诉你,这绝对是得不偿失。规律三:没有绝对意义上的成功,人生成就并非来自优胜劣汰,幸福的来源参差百态。

毕业20年之后再去看我们的来时路,你的心情会比较平和宁静,因为你发现当年让你妒火中烧的同学,其实并没有影响你的人生;当年膜拜的“学霸”“学神”,后来的人生竟然也跟你我类似,并非遥不可追。

一个班的孩子,通过了各种各样的路径,过上了自己的幸福生活——几乎跟优胜劣汰、过度竞争关系不大。

你会发现没有一个人的人生值得绝对去羡慕,也没有一个人的人生可以绝对去鄙视,所有人,包括你的孩子,都应该过一个没有百分百参照系的人生。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幸福的生活。

参差多态,乃是幸福本源。幸福感就是每个人自我感觉良好啊!如果要做千筛万选之后的人上人才能称为幸福,那么就注定了所有人的幸福概率都非常低。一个大多数人都没有权利幸福的社会,该是一个多么可怕的社会?!

人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条孤寂之路,也是一条自我修行之路,是由你内心的想法决定你走多远的路。那些在人生路上超越别人的人,不是因为他多么想超越,而是因为他决定去那个最远的地方。

如果不去构筑自己真正强大的内心,还执迷不悟地相信优胜劣汰,相信要抢夺最优教育资源才能成功,那么孩子得到失败的人生的可能性更大。规律四:亲密积极的家庭关系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投入。

我的同学里面,有一类过得特别不好,那就是原生家庭遭遇重大变故、父母夫妻关系恶劣的孩子。孩子回到家就有父母关心和喜爱,这在我们眼中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然而不少家庭却很难做到。

父母不好好在一起生活,也不好好分手的家庭,对孩子的伤害非常大。孩子成年之后会把这样的相处模式带到新的家庭中去,甚至选择不结婚、不成立家庭。

有些对男人抱有深深不信任感的妈妈,会霸占女儿的生活空间,会不停地考验女婿,这样的家庭在隐忍—爆发—鸡飞狗跳中循环,不要说有什么飞黄腾达的事业,连过上幸福平均线以上的生活都很难。

所以,比购买学区房、想办法让孩子接受课外培训班更重要的事情,是好好经营自己的家庭,经营自己跟伴侣的关系,经营自己跟孩子之间的亲密关系。“夫妻同心,其利断金”,我见过太多同心同德的夫妻白手起家过上令人羡慕的丰盛日子。亲密积极的家庭关系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投入。规律五:不按自己真实意愿生活的,人生沉没成本非常高。

你要相信我的同学里面真的有美若天仙的姑娘,她也早早地嫁入了豪门,看上去也过上了锦衣玉食的生活。但你能想到15年后,这个姑娘会选择离婚,几乎净身出户,带着女儿跟深爱的中学同学在一起吗?

如果她从一开始就跟真爱在一起,15年共同经营事业家庭,能差到哪里去?经常有人说最怕老房子起火,但是,最容易起火的就是老房子,沉没成本最大的,就是推翻以前所有的努力。

凡是不按自己真实意愿选择工作的,后来都过得抱怨和消极;凡是不按自己的真实意愿走入婚姻的,婚姻多半像个坟墓。

有时候我们在效率,在性价比那些方面动的心思,耗费的努力,基本上抵不过一句闪烁着向往光芒的“我愿意”。

我们经常忽略了很重要的一条,就是生命的价值在于选择。

在不同的年龄,人会对不同的领域有自己选择的欲望:从穿衣吃饭,到阅读游戏,到交友社交,最后,当然是学业、工作、配偶等全部自主的选择。但是,很多时候,我们的选择权从小就被家庭、学校、单位、社会等绑架了。

更可怕的,是很多人一直都没有自我选择的意识,从此就陷入了迷惘之中,再也找不到自己了。幸福的人生,是热爱生活、强烈的好奇心和高尚的品格“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参加中学同学的聚会,你就是在读一部最近发生的历史,一部对于你去如何养育孩子、如何规划今天,最鲜活、最有借鉴意义的历史。

在刚刚过去的那部由50多个人书写的人生历史里面,我们发现:即使在信奉高考是人生幸福的独木桥的时代,我们到达幸福的路径也是各种各样的。现在城市里的孩子,几乎人人都能上大学,人人都能去互联网上、书本里汲取知识,甚至很容易地去其他国家学习,到达幸福的路径比我们上一代更加多样。

我们也发现,使我们到达幸福人生的,是对生活的热爱,是强烈的好奇心,是高尚的品格,那么,我们就要不计一切代价去保护它。

我们发现,导致我们和孩子不幸的,是糟糕的人际关系,是被绑架的个人意愿,我们就应该去好好经营人际关系,要尊重孩子内心的意愿——我最害怕的是那些看重眼前小目标而错失人生大战略的看似很聪明很拼的父母。

高晓松在一个访谈中说“人生下半场,敌人只剩自己”。盘点我们成长的20年,我发现,人生的上半场,敌人也只有自己。能够决胜千里的,永远是内心的力量,跟外界那个看似激烈喧嚣的世界无关。4父母该为孩子的阶层负责吗“拼爹”有用吗?

我第一次看见把阶层和育儿放在一起,是在那本著名的《虎妈战歌》上。虎妈蔡美儿的祖辈,是菲律宾的华人,她的父亲蔡少棠是移民美国的第一代,靠着自己不懈的努力,成为了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教授。虎妈蔡美儿则继续延续家族的荣耀,成为了耶鲁大学法学院终身教授。虎妈之所以如狼似虎地训练小孩,“教育”小孩,就是怕孩子跌出她目前得之不易的阶层。

在中国,我听到更多版本的是“拼爹”。

我听到过很多年轻人,会半开玩笑地埋怨:“老天爷没有把我生在权贵富豪的家庭,只能全凭自己去奋斗喽!”甚至,有的成年人会直接抱怨自己的父母:“你看人家某某的父亲,当着局长,让孩子还在上学就领工资了,毕业就进好单位,比我们少奋斗几十年,还一辈子衣食无忧!”“还有某某,初中就出国留学,一回国家里就给几百万的创业基金,直接当上了大老板!”

同样的,我也接触过很多的父母,为自己没能给孩子一个“银窝窝”“金窝窝”,让孩子含着金汤勺出生而愧疚:“孩子,你放心,我们全家吃糠咽菜也不会亏待你。”“咱们比不过那谁谁,但是,只要是家里能供得起,我们一点儿也不会比他们差!”“我们把能给你的最好的都给你了,尽到了父母的职责,以后就靠你自己了!”

所以,我们会听到孩子对家庭阶层的抱怨:“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我们也会听到普通阶层家庭对孩子的态度:“全家砸锅卖铁,也不能亏待了孩子。”

从小地方到大都会混成白领、金领的家长,为下一代想得最多的,是稳固阶层,甚至是更上一层楼,突破当前的阶层;不是白领、金领的家长,更要举家努力,确保孩子们能够“破阶”“升阶”。

怎样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如何让孩子有一个相对高的起点,为孩子打造一个相对好的平台,怎样让孩子保持现有的阶层并有可能进入更好的阶层……我想,这些是很多家长都有的非常正常的想法。

我想说一个很残酷的事实,就是这个看似很简单的愿望,要真正实现起来则困难重重。

回顾我们自己的人生,都是磕磕绊绊地度过,还不知道未来有多少暗礁在等待着我们。人生就是这么真实和残酷。

而我们的孩子,面临的未来可能是这样的:知识的更迭周期从50年、20年,缩短到5年、3年,就是说大学刚毕业就落伍了;20年后,全球逾20亿个工作岗位都将消失;人们不仅仅是要换好几份工作,甚至要换好几个行业;过去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一生中会遇到两次大的转折,未来则是三年河东,三年河西,一生中会遭遇几十次大的变化……

那么,凭什么我们的孩子就可以顺遂地度过平坦幸福的一生?而我们作为父母,又怎么可能给他们足够的保障,去保护他们的一生?

我还遇到过一些家长,说是给孩子买了十几套房子了——这一套是用来上国际学校的,这一套是用来去国外留学的,这一套是用来到国外置换房子的,这一套是毕业后创业用的,这一套是预防经济危机的,这一套是用来结婚的;这一套是用来养老的……

可是,这样真的就可以确保孩子一生幸福了吗?

我经常开玩笑说,中国最牛的爸爸是谁?——秦始皇,生生灭了六国,留给孩子一个帝国。本以为,这始皇、二世、三世……千世万世都做下去。

实际上呢,大家都知道,秦二世胡亥登基三年后秦朝就灭亡了。

我们作为父母,难道还能比秦始皇更牛吗?!律师和快递员究竟有什么不同?阶层不是以经济条件,而是以精神气质和生活方式划分的

我知道,很多人只要一看到这个论题,就不屑一顾地反对:那是扯淡,阶层可不就是以财富来划分的吗?没钱说什么阶层!

好,我们来慢慢聊一聊什么是阶层。

一个春节,我们全家去澳大利亚度假,我特意找了一些当地的华人朋友聊天,想多了解一些当地的教育情况。

在墨尔本,已经移民十几年,在小学里任教的杨老师跟我说,这里的阶层划分是潜移默化的,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居住的社区。这并不是说房子有很大的差别:处于平民阶层的一个水管工,收入并不比中产阶层的律师少多少,照样可以买大房子,买游艇;而一位律师,收入也并不水管工多多少,也会买大别墅,买游艇。但是,水管工和律师,他们不会买在同一个社区。

那两者的社区有什么不同呢?很简单,中产阶层的社区里,有更多的文化设施、更多的读书会和沙龙、更多的社区公益活动;而平民阶层的社区里,更多的可能是打桌球的小酒吧,大家聚在一起喝喝啤酒、唱唱歌、聊聊天。

请大家一定要明白,在这里没有谁高谁低的评判,有的只是大家对生活的理解不一样,精神需求不一样,生活方式不一样而已。

说到这里,肯定有人会说:“那是人家西方社会,跟我们没有一点儿关系,我们说的是中国,是现在的中国!”“中国的水管工怎么可能跟律师、医生相比,连生存都保证不了,这些家庭的孩子能一样吗?”

我知道这是现实,而且在很长一个时间段内都是事实。但是,我真的不愿意在孩子刚刚接受教育的时候,就让他拥有了“世俗”的职业观和阶层观——因为,我确信我们的社会会朝着越来越平等的趋势发展。

童书妈妈的活趣之家曾经举办过一次活动,主题叫作“西餐与社交”。在活动中,我特意问起孩子们对未来职业的梦想。他们有的想当作家,有的想当宇航员,有的想当赛车手,有的想当画家,也有的人想当美食家……

这完全在我的意料之中,而我更想让孩子们通过这次活动,重新看待每一种职业。

所以,我向大家这样介绍那次活动的大厨:“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有一种职业,是和画家、作家一样的艺术家,但是,他们工作的材料,不是画布也不是纸张,而是你们面前的这些蔬菜和肉类。这个职业就是为你们今天做出美食的厨师,她是用食材来完成自己的作品的。现在,你们猜猜这位大厨,究竟长什么样呢?”

孩子们有的猜是一位胖叔叔,有的猜是一位老爷爷,有的猜是一位大胡子伯伯。等到大厨真正出场时,孩子们已经像期盼一位明星一样情绪高涨。当他们看到大厨其实是一位看起来非常年轻(其实已经从业18年)、非常时尚(身着一袭墨蓝色套装)的女孩的时候,都十分惊奇。

这位来自香港的女大厨十分坦诚地和孩子们分享了自己的职业经历:“我刚从事餐饮的时候,只是把它当作一份职业。后来,当我十分投入地工作之后,我就非常享受这份工作给我带来的成就感。是的,我爱上了这份工作。”

我想,这次活动过后,孩子们会渐渐淡忘很多的细节。但是,我想他们肯定会对厨师这个职业多了一份了解,多了一份尊重,也许,还会多了一份向往。

我为什么要让孩子了解甚至理解厨师这个职业呢?缘于我遇到的一件事。

因为工作关系,我认识了一名教授,他为女儿的职业问题很痛苦。一问之下,才知道他名校毕业的女儿特别喜欢美食,最想干的事情是辞职去法国学厨艺,最大的梦想就是成为法餐大厨,甚至专门为此学习了法语。

但是,作为一名知识分子,父亲实在是太难接受已经是政府公务员的女儿去做“伺候人的职业”。于是,当我提出可以介绍几位在法国美食领域的名人给姑娘认识时,他很担心地看着我,说“永远别介绍给我女儿认识”。

可是,为了让我们的孩子未来的人生尽可能地拥有属于自己的幸福,上天给每个人兴趣的时候,真的没有考虑这些兴趣是否在“未来最有前途的十大职业”“毕业后起薪最高的十大职业”“最热门职业排行榜”“十大最稳定的职业”之列。但是,这些兴趣是可以持续给人带来快乐和成就感的,可以“忠心耿耿”地陪伴一个人一辈子的。

我们都知道,绝大多数人,成年后所从事的是程序员、设计师、会计师、厨师、警察、教师、医生、渔民、农民这些普通的职业;我们日常接触到的,和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也都是这样平凡而伟大的职业。

其实,了解这些职业,远远要比了解明星、宇航员、赛车手更重要。这里,我想说明一下,我并不是说厨师就比明星更好,而是我认为所有的职业都是一样值得尊敬的——只要这个职业对人们的生活有帮助,对人类的进步有贡献。

我们应该告诉孩子:职业只有种类不同,没有贵贱之分。每一个职业都是平等的,就像人不能由于外貌、学历、籍贯、家境的不同,而被划分为不同等级一样。

就像在2000年左右,社会上还普遍不接受网络购物,觉得当一个淘宝店店主挺丢人,而现在电商不仅改变了人们的购物生活,也成了热门的行业。所以,未来真的是行行出状元,而且,很多行业是现在根本没有的,是新诞生的。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在现在对孩子未来的职业和阶层做无谓的规划和担心。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