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脉辨证相濡医论(李士懋田淑霞医学全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1 16:05:00

点击下载

作者:李士懋,田淑霄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平脉辨证相濡医论(李士懋田淑霞医学全集)

平脉辨证相濡医论(李士懋田淑霞医学全集)试读:

前言

我们从医50余年来,曾东一耙子西一扫帚地写了十几本专著,皆有感而发。今应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之邀,经修改、增删、重新编排,纂为《李士懋田淑霄医学全集》。抚思所著,始终有一主线贯穿其间,即“溯本求源,平脉辨证”。

当前,由于国家的重视、支持,中医呈现空前大好机遇,然亦面临生死存亡的挑战,此非耸人听闻,而是现实的危险,其原因固多,而中医队伍学术思想混乱乃一死穴。学术思想的混乱,集中表现于辨证论治这一核心特色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令人迷茫。难怪一些中医老前辈振臂高呼“中医要姓中”,几千年的中医学如今连姓什么都不知道了,岂不哀哉。

怎么办?我们在半个多世纪领悟经典、临床磨砺、苦苦求索的基础上,提出“溯本求源,平脉辨证”。辨证论治是中医的核心特色,我们更提出“平脉辨证”是辨证论治体系的精髓、灵魂。贯穿全部拙著的主线为“溯本求源,平脉辨证”;指导我们临床诊治的亦此主线;自古以来,中医著作汗牛充栋,衡量其是非优劣的标准亦此主线;判断当今诸多学说、著作、论文、科研成果是非高下的标准仍为此主线。只有高举“溯本求源,平脉辨证”这面大旗,才能使中医的传承发扬走上康庄大道。吾等已垂垂老矣,尚奋力鼓呼,缘于对中医学的难解情缘。

全集共分七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溯本求源,包括《平脉辨证仲景脉学》(含此前已经发表过的《溯本求源,平脉辨证》理论部分及新撰写的“仲景脉学求索”)《伤寒论冠名法求索》《平脉辨证经方时方案解》,主要谈仲景是如何创立并应用辨证论治体系的。

第二部分为脉学研究,主要为《平脉辨证脉学心得》(含以前已经发表过的《脉学心悟》《濒湖脉学解索》及《溯本求源,平脉辨证》脉案部分)。主要谈我们在脉学方面的一些见解。

第三部分为平脉辨证这一体系的实例印证,包括《平脉辨证治专病》(含此前已经发表过的《冠心病中医辨治求真》《中医临证一得集》的专病部分)《田淑霄中医妇科五十六年求索录》《平脉辨证传承实录百例》。

第四部分为平脉辨证温病研究,主要为《平脉辨证温病求索》(包括以前发表过的《温病求索》和新撰写的《叶天士温热论求索》《薛生白湿热论求索》)。

第五部分为平脉辨证治疗大法求索,包括《论汗法》(含此前已经发表过的《汗法临证发微》)《火郁发之》。

第六部分为医案选编,主要为《平脉辨证相濡医案》(含此前已经发表过的《相濡医集》的医案部分)。

第七部分为论文选编,主要为《平脉辨证相濡医论》(含此前已经发表过的《相濡医集》的医论部分)。

编纂《李士懋田淑霄医学全集》之际,对已刊出拙著全部进行修改、删增、重新编排,又增部分新撰写的论述。目的在于竖起“平脉辨证”这一旗帜,引领中医走上振兴之康庄大道。李士懋 田淑霄2014年1月30日书于相濡斋《相濡医集》原序

我们1956年高中毕业后考入北京中医学院,成为中国第一批正规中医大学生。毕业近五十年来,一直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毕生献身于中医事业,也深深地热爱中医事业。

自1962年毕业后分配至大庆油田总院,任中医师,不幸于1969年爱子患脑血管畸形、脑出血、继发癫痫、全脑萎缩,癫痫频频发作,智力及生活能力丧失殆尽,须臾不能离人。我们夫妻悉心照料30余载,备尝艰辛,经济、精力重负何堪;更兼政治坎坷,学术上又不肯自弃,只好惯把长夜过春时,夫妻相濡以沫,反品出了艰辛中的甘甜。是故将我们夫妻共同撰写的著作,名之曰《相濡医集》,本次将医论部分重新编排,命名为《平脉辨证相濡医集》。

本书包括部分论文、学术讲座稿,成集时复经作者重阅修订。现代研究的一些论文及未收入的论文、著作,以题录附列于后。此书聊作我们夫妻一生之足迹,心灵之慰藉,也是作为中国第一批中医大学生向祖国及人民的汇报。

此书承蒙张再康、张明泉、冯瑞雪、郝宪恩、王菊素等同志热忱协编,谨致谢意。2004年3月作者志于相濡斋我对中医事业的思考

新中国成立五十余年来,党和政府对中医事业给予极大关注,制定了中医条例,投入大量物力、人力、财力,建立了许多中医院校、研究院所、中医院,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中医大学生、硕士、博士乃至院士,不可谓不重视。但现实情况是中医严重西化,后继乏术,医治范围逐渐缩小,中医界思想迷茫,专业思想动摇,难怪一些老前辈心头有种挥之不去的危机感,发出了拯救中医的呐喊。

我是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的首届毕业生,是中医事业50年的亲历者。我毕生献身于中医事业,深深地热爱中医事业,也由衷地关切中医的现状与未来。半个世纪的耳闻目睹及亲历,使我忧心忡忡,不得不继前辈之后,也为中医呐喊。

在高度重视下,反差如此之大,原因何在?关键在于思想认识片面,工作导向偏差。该是认真反思、总结,正本澄源的时候了。一、对中医的定位——实践医学

任继学先生说:“不到六十不懂中医”,此话颇有道理。初饮酒者只道辣,初品茶者唯知苦,反复品尝,弥久方知其甘醇沁芳。中医大半也是如此,浅尝辄止者,焉能体味其奥妙无穷、博大精深。恰有一些未能深入了解中医的人士,纷纷对中医进行评价,曰不科学,曰经验医学、前科学、古代医学、替补医学、循证医学、状态医学等等,描来描去,使世人竟不知中医为何物。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此乃至理名言。中医能治病、养生,大概没人能否认这一基本事实。中医经历了几千年的实践检验,至今仍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证明中医确是真理,若说经得起实践检验、符合真理的中医不科学,岂不荒谬绝伦。

曰中医为经验医学,是否认中医理论。事实上,我们临床中有好多病是初次接触,尤其非典流行,乃世人初见,何谈经验之有,但依中医理论进行辨证论治,照样取得肯定效果。能指导实践、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理论岂容否定。

曰前科学。所谓前科学,大概是现代科学以前的东西,不言而喻,尚未成为科学。或曰潜科学,亦难掩其贬低中医是科学的用意。

曰古代医学。若言其历史悠久,倒也无可厚非。若言其不是近代科学,更不是现代医学,只能进博物馆了,则非也。中医蕴涵着许多超前的科学内涵,至今仍葆其青春,日益受世界人民青睐。

曰循证医学。新兴的循证医学,是以临床流行病学为基础,寻找疾病主要证据,用以指导临床。中医之证,是疾病的本质,是辨证的结果,二者虽有相似之处,却难以等同。

曰状态医学。中医不限于状态的描述,更重要的是辨证,是通过病人的整体状态求其本。相同状态可有不同病机,此即同病异治。

曰替补医学。若云替,中医替不了西医,西医也替代不了中医,两个医学体系谁也替不了谁。若云补,是中医补充西医,还是西医补充中医?中西医各有短长,我看是互补、并存、并重。

曰西医是实验医学,仿佛中医无实验。诚然,中医少有动物、尸体、离体的实验。但中医是中华民族长期与疾病抗争的产物,从一定意义上讲,中医是以人为实验对象,而且是以整体的、有生命的、运动着的人体为对象,不断实践,不断总结升华,又不断经实践的检验、修正而产生的。这种实验,从古到今从未间断。当然,这种实验,是从治病救人的目的出发,与那种不顾病人痛苦、死活的实验截然不同。这种以整体活人为对象的实验,所获得的生命、疾病信息,远较动物实验、尸体解剖来得真实、准确、可靠。这种实验是整体样本的实验,是最终实验,最权威的实验。这些实验,虽无现代科学意义上的严格科研设计,但这是科学体系不同、研究方法不同所决定的。中医是以整体样本、纳入全部影响因素、综合观察人体生命运动的变化规律,不仅观察人体的即刻具体指标,更着重观察生命运动的重大事件及至终极指标。由此而形成的这一科学体系,更符合客观,更符合真理。

吾曰中医是实践医学。自有人类以来,为了生存就必须劳动,劳动中就开始了医疗实践。神农尝百草,就是这种实践的生动写照。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创造文明,中医亦然。经历千万年、亿万人的不断实践,积累了大量医疗经验、知识,从中发现了许多规律性的东西,吸纳了当时的哲学、天文、地理等知识,相互融合、升华,形成了中医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复经两三千年的不断实践、完善、发展,就形成了现代的中医学。中医理论形成的漫长过程,就是与当时各学科相互渗透、融合的过程。二者一旦结合,就赋予了哲学丰富的医学内涵,它就不再是单纯的哲学、人文科学,而是中医理论的灵魂、脊梁。

为什么会产生对中医难于定位的困惑呢?关键在于不承认科学的多元性。宇宙是无限的,大千世界是极端复杂的,人们认识世界的方法是多元的,形成的科学体系也是多元的。真理无终极,不同的科学体系,只能从某一侧面、某一层次去认识客观世界的真理。以还原分析的方法从微观角度去认识世界的是科学;以综合演绎的方法从宏观角度去认识世界的,同样是科学。中医理论体系起点非常高,是建立在富有辩证唯物主义内涵的哲学高度的理论体系,所以它相当稳定,难以取代。至今已两三千年,仍有效地指导着中医临床实践,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但由于近代以来,西方还原分析的科学体系取得巨大成就,以至于形成了唯西方科学为科学的思维模式,惯于以西方科学为尺度来衡量诠释一切学术,于是,对中医这一独特的科学体系感到不理解、难于定位。你说它不科学吧,可是又经历了数千年的实践检验,确实能治病;你说它科学吧,但又与当前流行的西方科学标准不一样,不像科学。于是都想来给它起个名,下个定义,产生了五花八门的名字,皆缘于对中医认识的模糊、混乱,根子在于科学一元化的思想作怪。

由于这一思想认识的片面,不可避免地出现工作导向的偏差,以致在高度重视下,出现了很大负面效应,这是颇值得深思警惕的一个问题。二、对中西医结合的反思

自1956年以来,国家大力提倡中西医结合,实质是以西医来改造中医,时至今日,仍在延续这一方向道路。2003年11月13日中国中医药报发表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西医结合工作的指导意见》云:“中西医结合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党的中西医结合方针政策,积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充分吸收中医、西医两种医学特长,发掘、整理、研究、阐释中医药学的经验、真知和理论精华。”处于被发掘、整理、研究、阐释地位的是谁呢?是中医而不是西医。这就是中西医结合的指导思想。

基于这一指导思想,相继提出了中医系统化、规范化、客观化、微观化、标准化、现代化、国际化等等。可能因中医科学化的口号大有否定中医科学性之嫌,近年总算不大提了,但其根子并未铲除。这么多的化,实质是以西医为尺度,来衡量、诠释、改造中医。似乎经过一番改造后的中医,也就实现了系统化、标准化、微观化、现代化,可以用现代语言来描述中医,于是外国人可以听得懂,相互可以沟通,与国际接轨了,中医也就走出了国门,走向世界了。中西医结合的50年,大致就是这样走过来的。这些“化”的结果如何呢?不可否认,也取得了很多成果,但大都是技术层面的,最终结论也都是证明了中医理论的正确性,鲜有重大突破。其负面效应却突现,使中医严重西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态呢?正如刘长林先生所说:“科学一元论的紧箍至今仍然束缚着一些人的头脑,这是中医面临种种困惑的[1]”根源。由于东西方历史、文化的不同,形成了中西医不同的科学体系。中医固有其不足,但它有很多超前的科学内涵,远非现代西医甚至现代科学体系所能涵盖、化的了的。例如:

1.整体观:中医是研究人体与天地万物、精神意识相互关联、不断运动变化的科学。人是自然产物,人与天地相应;人本身是一活的形与神俱的有机整体,这是整体观的两个要点。

2.辨证观:是在整体观指导下,根据具体形象,研究活的机体状态、信息、精神意识变化的规律。辨证论治的本质是因人、因时、因地制宜,是纳入全部信息基础上的治疗个体化。

3.恒动观:天地万物在不断地运动变化,人的生理、病理不断地运动变化,疾病的证也不断运动变化,治疗措施也就随之而变,才能谨守病机。

4.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中医治病是治人的病,始终以维护、调节人体正气为目的,因势利导,无论寒热补泻、标本先后,莫不如此。

5.多系统多靶点的综合治疗:中药由单味药到复方,是一次大的飞跃;由奇方到偶方又是一次大的飞跃。按君臣佐使相互配伍的复方是综合调理,这与西医追求的单一成分大相径庭。

6.中医独特的诊疗方法:从脉、舌、神、色等对生命丰富信息的获取,对病势的判断,吉凶顺逆的转归等诊疗方法,都具有极高的科学内涵和优势。

7.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病症,如中医认为属同一病机,则采取相同的治疗措施;相同的病症,若病机不同,则采用不同治疗方法。这风马牛之间,必有相互关联的内因,大有可探讨的空间。

8.养生、针灸、气功、预防、疾病调养等,皆富哲理和科学内涵。

9.中医大量丰富的医疗经验,许多尚是目前科学无法解释的。

10.科学发展所追求的更高境界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融通,而中医恰是这一境界的典范。

对中医事业的思考很多超前的中医理论和大量的临床经验,远不是现代医学甚至现代科学所能解释、涵盖的。片面地强调以西医或现代科学来研究、改造中医,是难以取得重大成效的。中西医毕竟是不同的科学体系,不存在通约性,50年的历史就是明鉴。

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中西医结合的50年,不是中医理论被“现代化”了,相反是由于西医的进步,很多西医理论趋同于中医。例如:

1.医学模式:中医从来都讲人与天地相应,形与神俱。西医的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改为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趋同于中医。

2.恒动观:人体的生理病理随天地阴阳节律的变化而不停地运动变化,如昼夜晨昏、月之盈亏、寒暑更迭、60年一甲子等,西医近代兴起的时间医学,趋同于中医。

3.全息论:中医从来都认为局部可反映整体,整体病变可反映于局部,如望舌可洞观五脏六腑,切脉可判断邪之进退、正气盛衰。近代西医兴起的全息论,趋向于中医。基因学为此提供了依据。

4.循证医学:中医看病,从来都从病人所苦入手,辨证中强调抓主症。近年西医兴起的循证医学,也重视起疾病的主要证据,这与中医趋同。

5.个体化医疗:中医辨证论治是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的,实质是个体化医疗。西医近年也提倡治疗的个体化,这与中医趋同。尤其人类基因图谱的完成,证实每个人的基因都各不相同,这为个体化提供了微观证据。

6.多系统、多因素、多靶器官的综合调理:中医组方,从来都讲君臣佐使,相互配伍,形成有制之师,综合调理。近年出现的鸡尾酒疗法,这与中医趋同。基因学研究发现,很多疾病都是多个基因的变异,这为中医综合调理的治疗思想提供了基因学的依据。

7.整体观: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色之一是整体观,着重研究庞大复杂的系统功能变化,而西医刻意追求的是物质的理化、线性变化。西医近年提倡系统整合,这与中医趋同。

8.形神观:中医从来都把人看成是形、气、神统一体,人有情感、精神、意识、思维,有别于其他生物。近代发展起来的精神学、心理学、神经学等其理论内涵与中医趋同。

9.回归自然:鉴于环境污染、化学药品的负面影响,人们普遍追求天人和谐,回归自然。这种理念的渴求,与中医趋同。

以上乃举例而言。西医观点向中医理论趋同,尽管其深度、广度及视角尚难与中医相比,但毕竟是巨大进步,这些进步,是跳出分析还原的框框而取得的。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汲取和借鉴中医理论,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从中依稀可见一线新医学的曙光。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向中医趋同是不可避免的趋势。中西医将在更高层次、更新视角上形成融合。这种融合,必然是一长期的过程,是瓜熟蒂落,而不是强扭的瓜。三、中医的出路何在

1.正本澄源

通过大讨论、大总结,正本澄源,纠正工作导向的偏差。欲纠其偏,不是卫生部门一家的事,涉及科技、教育、医药、人事等诸多部门。首先要对中医再认识、再评价,摆脱科学一元论和唯西方科学的偏见,真正承认中医这一独特的科学体系,深刻认识中医理论体系蕴涵的诸多超前的科学内涵,方能健康地继承发扬。

无独有偶,不仅医学界存在科学一元化的偏见,数学界也存在同样偏见。中国科学院资深数学家吴文俊院士于《东方数学使命》一文曰:“一提到科学和数学,脑子想的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科学和数学。我要讲的是,除了以西方为代表的科学和数学之外,事实上还有[2]”跟它完全不同的所谓东方科学和数学。关于东西方数学的异同,曰:“现代数学,主要内容是证明定理,而中国的古代的数学根本不考虑定理不定理,没有这个概念,它的主要内容是解方程……我们最古老[2]”的数学,也是计算机时代最适合、最现代化的数学。古老的中国数学竟成了最现代化的数学,尤应注意这一“最”字。吴老又说:“怎样进行工作,才能对得起古代的前辈,建立起我们新时代的新数学,并在不远的将来,使东方的数学超过西方的数学……我想,这是值得[2]我们大家思考和需要努力的方面。”这是何等气魄,这气魄来源于严肃的老数学家对中国数学的深刻了解。吴老还说:“我想特别提到一点,就是我们经常跟着外国人的脚步走,我们往往花了很大的力气……还是低人一等……我们应该出题目给人家做,这个性质完全不[2]”一样。读此文,令我震惊、汗颜,我滥竽中国知识分子之间,竟对此国宝一无所知,闻所未闻,这与中医境况何其相似乃尔。北京数朝古都,宝物遍地,大搞西方式现代城市,旧城拆得差不多了,如今知道是宝,又收集古砖古瓦,恢复一小段城墙。中国数学已蹈此覆辙,若中医也如法炮制,末了再去收集砖瓦,可就上对不起祖宗,下对不起后人了。我们确实需要点民族精神,挺起民族的脊梁。在学习西方先进科技知识的时候,不要忘了中国的月亮也是圆的。

2.中医要走自己的路

按中医固有理论体系能否继续发展?历史上中医的三次大发展,已是凿凿事实。近代是否停滞了呢?非也。王清任的血瘀论及气虚中风论;晚清民初三张气血上菀的中风论,凡脱皆脱在肝及大气下陷论等,都丰富了中医理论宝库,并得到普遍公认和广泛应用。《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中医理论渊源,真正悟透了《内经》的某一观点,就可能创立一个伟大的医药学派,补土派、温病派等,莫不如此。倘后人能努力钻研,勤于实践,博采众长,亦大有可为。遗憾的是,目前中医队伍的中医根基太差了,造成这种状况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我虽是“文革”前的中医大学生,但回想起来,颇感惭愧。1956年入大学就反右,接着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刚毕业又是“四清”“文革”,运动了二十年,怎能专心钻研学问。拨乱反正后,又重拾几年外语,带研究生,搞课题,学起科研方法和西医基础,弹指间已近七旬。50年来,真正在中医上下了多大工夫?现在我教的学生,相当一部分是带着对中医的迷茫、无奈在学,四年授课,中西各半,实习时遇到的是严重西化的中医院,还要跑工作、准备考研,能安心实习的又有几何。即使考上了硕士、博士,由于形势之所需,也主要学西医课、搞实验。知识面是拓宽了,但相当一部分高层次中医人才的中医功底却不敢令人恭维。

肯定会有人诘问,按中医固有理论体系发展的新成果,符合现代科学吗?能量化吗等等。殊不知,中医与西医是两个不同的科学体系,不存在通约性,不同的科学体系,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如中医判断外感高热的疗效标准是正汗,而不是体温、血象;判断正气强弱的标准是神与脉之胃气;判断吉凶顺逆的重要标准是脉象。为什么中医的成就一定要拿西方科学的尺子来量呢。当然,中医的标准还较散乱,须整理研究,建立中医完善的标准体系。

或问,这样的中医成果人家能承认吗?我想,关键是中医要拿出令人信服的卓越疗效。老百姓最讲实际,他们关心的是健康,谁能治好病,谁能令其健康,他就相信谁。外国人不仅会找你中医看病,而且会学你中医的技术,学你中医的理论。即使中医未经现代科学语言的诠释,人家也会原原本本地学。要想拿出中医疗效,不提高中医素质,岂不是空想,中医要走自己的路,不下大气力,亦难矣哉。

3.要制定配套的相关政策、方法

可能领导者已感到中西医结合50年的负面影响,因而再三强调继承中医传统,发扬中医特色,实行名医带高徒,选拔培养200位名医,3次推行读书运动,强调温习中医经典,这是很正确的。现在的症结在于,原则上高喊继承发扬中医特色,但实际干起来,仍是以西医标准来衡量中医、改造中医的那一套。喊的与干的两张皮,岂不哀哉。如临床研究,中医临床是以辨证论治为核心的个体化治疗,是天人合一的整体治疗,是以人为本的阴阳平衡调节,是强调正气、因势利导的治疗,是方药随着病情不断变化而变化才能谨守病机的恒动观。可是现代的临床研究,要按DME标准设计,要随机、对照、重复,要双重诊断,施加因素要恒定,要统计处理等等,而谨守病机、随症加减出来的成果,难以得到承认。这样研究出来的成果,根本看不到中医特色,更甭说能对中医的发扬有多大裨益了。至于动物实验,必须造病理模型,中医治疗是以证为核心,证的判断须望闻问切,一个老鼠满脸毛,如何望?小爪子就那么一点,如何切?吱吱乱叫,如何问?脱离了四诊,哪来的证?只能造西医的病理模型。西医的病与中医的证并无通约性,且动物与人相距甚远,造出的模型也就难体现中医特色,更别说个体化、运动观、整体观等等。若不按这个模式去做,莫说学位、职称、获奖等,恐怕连个论文也发表不了。这好比旧社会妇女裹足,脚大了丑煞人,连个婆家也找不上,只能把好端端的脚裹成残废。又如八股取士,虽知八股不能安邦定国,但不学它,莫论进士、举人,连个秀才也当不成,终生布衣。中医的现代化也大致如此,只能削足适履,削来削去,履虽已适,然足已非足。中医在这众多“化”的指导下,许多人努力去化,化成硕士、博士、专家、教授,甚至声名赫赫,桂冠满头,却不会按中医理论去看病。照这样化下去,迟早把中医化得变了味,化没了。

我决不反对中医的一系列化,而是双手赞成,中医亦应与时俱进,关键是怎么去化。若能遵循中医理论的特点、规律去化,化得越多越好,越快越好;若削足适履地化,只怕适得其反,化没了。当然具体的方法、政策、衡量标准等也须逐步摸索、总结,有些尚须待科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从更高层次、更新的视角去融合。对中医这样独特、复杂、庞大的体系,绝非现有的西医方法搬来硬套所能解决的问题。

又如,这次带高徒,属于非学历教育,按西医那套方法搞实验研究、搞中医改造的,可授予硕士、博士,而扎扎实实跟师学习中医临床本领的,却什么也不是。搞社会主义还强调依据国情,搞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难道我们中医国粹就不能理直气壮地制订具有中医特色的硕士、博士等相关学位标准,授予高徒相应学位嘛。这明明是自己看不起自己,喊的做的两张皮。仿佛中医高徒是满头的高粱花子,难入大雅之堂,倘若也授予了什么硕士、博士,怎跟国际接轨。实际上,我国是中医发祥地,是最有资格、最具权威制定中医硕士、博士、教授、主任医师以及中医科研成果、临床标准的。拿出我们的尺子来,让国际接我们的轨,而不是本末倒置、削足适履地接人家的轨。

另一点,这种唯西方科学的导向,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改造、诠释中医的吃香,可桂冠满头,名利双收;按中医固有规律继承发扬中医学的遭冷遇,一文不名。长此以往,谁还去学经典,谁还去继承中医学?这就导致了中医学术萎缩,改造中医之风盛行,势将湮没、摧毁中医。取缔中医行不通,但改造中医却着实令人可怕,堡垒是最容易从内部攻破的。

4.多元化发展

科学是多元化的,毫无疑问,发展道路也应是多元的。西医可按照自己的规律去发展,中医当然也应该按照自己的规律去发展,问题在于中西医间应如何结合。英·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一卷·总论》一书中曰:“中医和西医在技术上结合比较容易,但要使两种医学哲学取得统一,恐怕是极为困难的。”此言确有道理,50年的结合史,证实了这一论断。

在理论体系方面,不同科学体系不存在通约性,以西医的线性关系、分析还原方法来诠释中医是行不通的,但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跳出还原分析的体系后,亦可与中医理论趋同,例如前之所述医学模式的改变等。

在技术层面上的结合,存在着广阔的空间,如药物的化学成分、理化检测的方法,病理机制、治疗手段的互补。这些成果,只是相互借鉴、并存,还远非相互融合。不可否认,西医在这方面占有优势地位。

中西医结合,可从临床疗效入手,先选择一些西医难治而中医又有明显优势的病种,共同诊断,共同观察疾病的动态变化,由确有临床功底的名中医,按中医传统的辨证论治方法去治,以证为核心,处方可以变化,可以加减,从多中心、大样本、大事件和终极结果分析总结其规律,建立符合中医理论的判断标准。由疗效出发,进而探讨其机理。这里关键是中医要拿出疗效来。一定要选确有中医功底的中医,不要那些名声赫赫徒有虚名者。

中医学有其长也有其短,其短处之一是理论体系相当特殊,属于象科学体系,难与现代科学体系衔接,难以吸纳现代科学的成就,致使中医发展缓慢、滞后。

短处之二是不能从微观层次阐明生理、病理及其治疗机制,这是由于科学体系的不同,不是用还原分析、线性关系来研究人体,不可能阐明其微观的机理。

短处之三是太不系统、规范。中医医生是个体脑力劳动者,长期家传师授,因历史原因又缺乏沟通交流,因而派别林立,门户各异。我夫妻二人是同一老师教的,同一校门出来的,长期在同一诊室对面桌看病,一辈子都在一起切磋,按理应该是比较一致的。但事实上,对很多病人的诊断治疗有分歧,有时看法迥异。若使整个中医界学术标准化、规范化,亦非易事。

由于中医本身存在诸多弊端和不足,当然需要提高,需与时俱进,倘能借助西医知识丰富自己,将大有裨益。但这种汲取、提高,须遵从中医固有规律和特色,以我为主,为我所用。随着学术的发展,将水到渠成,而不是揠苗助长,更不能削足适履去扭曲。四、对中医教育的思考

回顾中医教育50年,毕业学生数以万计,培养了大批中医人才,其功卓著。这大批毕业生中,固然有佼佼者,而且知识面有很大拓宽,但就中医学术本身,存在着严重萎缩的倾向,功底远不如老先生,更不要说谁是当今的仲景、叶桂,就是张锡纯,也未必能有人超越。中医教育未能培养出一批公认名医,颇值得反思。概因中医教育是比照西医教育模式,未能充分考虑中医学术特点,因而也存在一些弊端、遗憾。

1.首先应树立坚定的专业信心:教师应从科学角度讲清科学的多元化,讲清中医理论的特点、价值及别于西方的科学方法,使学生对中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样才能给学生树立坚定的专业信心。

2.加强基础教育:重点是四大经典。这是中医之本,是取之不尽的源泉。历代名家,鲜有不熟读经典者。悟透《内经》的一个观点,就可能创立一个伟大学派。金元四大医家、温病学派等,莫不如此。秦伯未老师提出:“余之教人也,先之《内》《难》《本经》,使知本也;次之以《伤寒》《金匮》,使知变也;次之以诸家之说,与以博也;终之以诸家医案,与以巧也。”知本达变,既博且巧,这是培养中医人才的途径。有人曰哪有一本书作为一门学科的。此乃浅薄之见,中医就可以,中医也必须如此。

3.中医教材问题:中医至今未离《内经》理论框架,四大经典之外也没出新经,不如在七个版本教材中,挑一个较好的为蓝本,固定一套教材,不必规定几年编一套新版教材。有些教材越编越糟,因为中医理论体系相对稳定,鲜有新的突破,其教材也不会有多大发展。硬要与现代科学课程一样,不断知识更新,不断编新教材,确实难为诸位主编先生,只好把原来的一章分成两章,原来在各论中的挪到绪论中去,或者附会些西医的观点,把肺主气搞成肺循环,把气帅血行搞成血红蛋白,把经络说成血管,把膀胱藏津液改成藏尿液,如此等等,仿佛古已有之,恰似清末之洋派,穿着西服,留着长辫,不伦不类。

应增设医案课,作为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除传统课程之外,可增加几门选修课,介绍近代中医研究成果。这种选修教材,因发展很快,倒应不断更新。

4.加强临床实践:中医的生命在于临床,中医临床经验占很大比重,光课堂教学不行,应汲取古代师徒相授的优点。临床教学中突出的问题:一是临床基地严重不足。二是很多中医院西医治疗比重太大,挂羊头卖狗肉。当然,羊头和狗肉毕竟都是肉,皆可果腹,但对中医发展不利。三是很多临床大夫西化,中医的本领不硬,越是不会,越不敢用。长此以往,真成了九斤老太,一代不如一代。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中医教师,应该既有临床功底,又有中医理论素养。因中医教育是比拟西医教育模式,也分什么临床、基础两大块。于是讲基础的不上临床,讲得很熟,自己不会看病。自己昏昏,使学生昭昭,怎么可能。其实中医哪有什么纯基础,《内经》虽是纯理论,也是指导临床的理论,精辟深邃,没有实践的品味、思悟,怎能讲清《内经》的理论。只能纸上谈兵,衍文敷义,谬误百出,如阴盛格阳之阴盛,讲成寒实;温病的汗之可也讲成发汗法,岂不知温病忌汗。更有甚者,个别老师竟在课堂上贬中医,真是咄咄怪事。

临床带教老师应严格筛选,应既有辨证论治的功底,又有相应的理论素养,还要懂得带教方法。这个阶段对学生影响最大,不可疏忽。

中医学术的萎缩、异化,是非常令人担忧的。不努力继承,何言发扬?如何搞好继承发扬,不仅是教师、学生的问题,而是涉及多层次、多方面的系统工程。首先是政府的工作导向问题。从学位评定、职称评审、科研立项、成果评奖、荣誉称号、论文著作发表等,都应该强调中医规律、特色,拿出一套评价中医人才、学位、职称、评奖、论文的办法来,给予支持鼓励,甚至政策上予以倾斜,定会在很大程度上扭转目前状况。没有多层次、多方面的互相配套,再强调继承也不行,到头来,削足适履去搞化者,桂冠满头;踏踏实实钻研中医学术者,终生布衣。依目前所实行的方方面面的办法、标准,只能促使人们努力去化,造成一批裹小脚、读八股的中医来,而不能造就真正的名医,只能使中医学术萎缩。

我是中医事业半个多世纪的亲历者,此文乃有感而发。我毕生献身于中医事业,也深深地热爱中医事业,更殷切期望中医事业能发扬光大。参考文献

[1]刘长林.科学的多元性与中医药生存发展的依据.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9月15日,第7版.

[2]吴文俊.东方数学的使命.光明日报.2003年12月12日,第1版.中医教育的回顾与改革

我们是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的首届毕业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第一批中医正规大学教育的“试验品”。分析一下这一批产品究竟如何,对探索中医教育的改革方向不无裨益。

第一届北京中医学院毕业生共99人,分配在全国各地,现已工作多年了,分别从事医疗、教学、科研、编辑、行政等项工作,绝大部分都已成为当地中医骨干力量,约有15%左右已晋升副教授,其余也都晋升为讲师、主治医。有些同学在某个领域里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崭露头角,这是中医教育的成绩,应该肯定。但是已经毕业多年了,还没有出现几个大名医;在中医理论上,未见有重大发展;在中西医结合上,亦未有重大突破。总的来看,还难以适应时代的要求。这固然与个人努力、环境机遇等有关,但是与中医教育也有直接关系。由此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中医教育成绩是主要的,但还难以适应时代要求,还有改进提高的必要。

中医学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到今天已处于一个转折时期。一方面现代科学(包括现代医学)已高度发展;另一方面,古老的中医学仍然保持着两千多年前的《内经》理论体系。这二者有着巨大的生命力,都要继续发展。另外,这二者也必然要逐步互相渗透、结合,使中医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我们这一代中医,肩负着继往开来的重任,既要继承,又要发展。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继承的目的在于发展。没有发展,就要落后,就要被淘汰,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如何担负起继承与发展这两副重担?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就中医教育方面,还有改进的必要。我们认为,宜从以下十个方面着眼。一、加强经典著作的学习《内经》《难经》是中医理论的渊源。继承中医学,首先应全面系统地继承其理论,没有扎实牢固的理论基础,造就不出高明的中医,也更谈不上创立新医药学派。高等中医院校以选讲重要篇章的原文为好。《伤寒论》《金匮要略》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经典著作,创立了辨证施治的理论体系,为临床之圭臬,应很好研究、继承。我们认为,逐条学习全文比选读为好,因其前后内容都是紧密衔接的,编成选读,就打乱了原有体系,难以反映其全貌。

温病是明、清时代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近年被列为四大经典之一。温病学在辨证施治规律上自成体系,在急性热病的治疗方法上有很多创新和发展,大大丰富了中医学宝库,同样应该很好继承。二、开设中国古代哲学课

各个学科从来都是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的,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受古代哲学思想影响很深。因此,中医理论充满了朴素的辩证法。尤其是充满古代哲理的《易经》,对中医理论影响颇深,所以孙思邈说:“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对这些古代哲学一无所知,势必影响对中医理论的理解,也难以溯本求源了。三、加强古文的学习

中医古代文献,都是用古汉语记叙的,言简意赅,词义深奥,一字多义,相互通假,字音字义与语法,古今演变也很大。为了学好古典医籍,必须学好古文。可以说古文是打开中医学宝库的钥匙。不仅要学习医古文,而且应加强古汉语的学习。四、开设医案课

中医大量丰富的实践经验,是蕴藏于浩繁的各家医案中的。许多医案夹议夹述,论病精辟透彻,理论与实践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是中医学的一份宝贵财富。新中国成立前的上海国医学院就开设这门课,秦伯未是当时国医学院的教师,他说:“余之教人也,先之以《内》《难》《本经》,使知本也;次以《伤寒》《金匮》使之变也;次之以诸家之说,与以博也;终之以诸家医案,与以巧也。”他们办学的经验,是值得借鉴的。五、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教师是教学的中心环节,教师的质量是教学质量高低的决定因素。自1956年成立第一批中医学院以来,经历了多年的奋斗,已经形成了一支中医教学的骨干队伍,承担起全部教学任务,这是一个很大的成绩。但目前教师队伍的质量,还不能完全适应继承与发扬中医学的需要,还须提高。目前,较普遍的一个不足之处是中青年教师临床实践少。中医是一门实践医学,其理论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这与西医的基础课不同。要想真正理解中医理论,除读书之外,还必须有扎实的实践基础。只有这样,才能把中医课讲深讲活;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丰富发展中医理论。我们认为今后凡分配到教学岗位的毕业生,都应首先搞三年左右的临床,以后也应每年抽三个月以上的时间搞临床。六、加强临床实习

实习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关键阶段。目前,从实习时数来看,五年中总起来将近有一年半接触临床,时间并不少。关键是提高实习质量,这方面存在四个问题。

第一,实习基地不足。每到实习,就各处联系安插,甚至各找门路,往往无法考虑是否具备实习条件。这种情况应尽快扭转。除建附属医院以外,要安排一些条件具备的医院作为固定的实习基地。

第二,要加强带实习教师的培训。带本科毕业生实习的教师,应具备三个条件:对中医理论要较精通;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具有一定带实习的方法。目前急需采取办培训班的办法,培养出一支能带实习的教师队伍。对那些已具备上述条件的教师或医师,可给予适当的岗位补贴,或授予相应的技术职称等,以调动这部分人的积极性。

第三,实习基地要突出中医特色。有些中医院的病房,采用西药处理的比重太大,这不仅提高不了学生的中医水平,也提高不了中医教师的水平。衡阳会议强调中医医院要突出中医特色,是完全正确的,只有这样,才能发展中医事业。

第四,加强实习指导与管理。学生分散实习,应编写实习指导与要求,使带实习的教师根据统一要求去培养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抄方后,要根据学生水平,让他们独立处理病人,教师给以指导,以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七、中西医比例问题

从以往的经验及现在的情况来看,中医学院的学生先学中医课是正确的,这样做专业思想比较稳固。学习西医基础及一些主要临床课,也是很必要的,不仅开阔了知识面,而且有利于临床诊断治疗、判断预后及总结经验,给开展科研工作也打下了一定的基础。纯中医是不能很好地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要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开阔视野,不要闭关自守,也不必担心被吃掉,有生命力的东西是吃不掉的,我们主张中西医结合,洋为中用。八、加强教材编写工作

全国统编教材,是中医院校进行教学的蓝本,是有权威性的,而且是统考的依据。教材质量直接关系教学质量,现行教材,主流是好的,但也存在不少缺点。一是西医的味浓,如内科的“黄疸”,就是套的西医的肝细胞性黄疸、梗阻性黄疸、溶血性黄疸。二是有些概念模糊,如温病中的“春温”,究竟属伏气还是新感?模棱两可。三是编排内容重复、机械,如温病各病的证型,选了《温病条辨》的一些条,有些型就很勉强,缺乏有机的衔接。教材编写,应集中一些临床、学术造诣较深的教师,否则只能抄来抄去,依样画葫芦,不利于教学的提高。九、开设中医实验课

中医学是一门实践医学,脉、舌、神、色等这些客观指征,也全凭医生的直接感官去体验揣摩,缺乏统一的客观指标。这不但限制了中医学的发展,也是中医难学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认为应开设中医实验课,使中医逐步建立能统一测量的客观指标。这不仅是中医逐步走向现代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重要手段。现在开设中医实验课的条件已经具备。

1.中医学院的学生,是由高考统一招生的理科学生,有能力掌握中医实验课。

2.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医的工作已广泛开展,取得了初步成绩,为中医实验课提供了丰富的内容。

3.各中医院校都有一支受过高等教育的师资队伍和一定的物质基础,为开展中医实验课提供了有利条件。

4.只要有关领导予以支持、组织,即可于短期内编写出实验课的教材,使中医实验课在各院校逐步开展。这样做,必将对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推动中医现代化大有裨益。十、重点和一般中医院校应有区别

重点和一般中医院校,现在在学制、教材、培养目标上并无多大区别。我们认为,加以区别还是大有必要的。对重点院校的学生,除要求在中医方面学得深以外,还要在西医方面学得深,而且还要有较深的古文知识,有一定的基础科学知识和阅读外文的能力。学制可为八年,培养的学生可一部分主要研究古典医籍;一部分主要以现代科学手段研究中医(这两部分人学习时的侧重面可有所不同)。使中医在继承与发扬两个方面都有一支水平较高的骨干队伍。

一般中医院校,可侧重为临床、教学培养人才,学制可五年或六年。

无论重点或一般院校,对一些有发展前途的毕业生,都应重点专向培养,力争造就几个高明的理论家。我们同学中,有几个成绩较为突出者,从他们成长的过程来看,除个人努力以外,有几点经验是相同的,第一,都是长期从事临床工作;第二,专向性比较强,都集中搞某一系统疾病或一两个病种;第三,在集中研究的某个领域内,不仅精通中医也精通西医,有的反复进修过两三次。这样,在某个点上就有了相对优势,就有可能做出成绩来。

中医目前的主要危险不在乏人,而在乏术。因此,高等中医院校应努力培养质量高的中医人才,尤其重点中医院校,更要致力于这项工作,真正担负起继承与发扬两副重担,才能上不辱祖先,下不负后人,完成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使命。以上十点建议,仅是我们的一隅之见,难免片面或错误,希望商讨指正。[田淑霄,李士懋.中医教育.1983,(3):42-45.]谈谈中医临床诊治的方法

在带学生实习中,发现有些同学虽学得了一定理论知识,但一接触到病人就茫然无措。对于初学者,原不足为奇,究其原因固多,与未能掌握诊治方法亦不无关。现仅就我们临床粗浅体会谈谈中医诊治方法问题。

1.诊断三要素:一个完整的诊断,应包括三个要素,即确定疾病的性质、部位及轻重程度,可简称为定性、定位、定量。

定性,就是综合分析患者各方面的情况,以确定疾病的性质。任何疾病都“有诸内必形诸外”,内在的一些病理改变,必然反映出相应的证候,此即医生借以分析疾病的主要依据。其次,患者的性别、年龄、职业、居处、嗜好、秉性以及地域、季节等,也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疾病,须综合诸因素加以分析归纳,方能辨明疾病的性质。

定位,即确定疾病发生的部位。内伤病的定位,主要依据脏腑及经络辨证。人体各脏腑经络,都有其特定的生理功能、循行部位和配属的器官,临床就是根据各脏腑经络特定的病理反应,来推断疾病发生部位。伤寒的定位则依据六经辨证;温病的定位则依据卫气营血及三焦辨证。六经及卫气营血、三焦辨证,不仅有定位的含义,也是个定性的概念。必须明确,各种辨证方法都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补充、相辅为用的。

定量,就是确定疾病的轻重程度。这个量的概念,虽然难以用具体数字加以表示,但可以从证候的表现上反映出来,并能为医生测知。

定性、定位、定量,这三者结合起来,就构成一个完整的诊断,如“胃热炽盛”,胃是病位,热是性质,炽盛是程度。即使有些诊断从字面上看,并未包括上述三点,如“脾虚泄泻”似乎没有量的概念,但作为医生,也必须心中有数,而且要在治疗中加以体现。

2.诊法三要点:诊法,是指运用四诊的方法,准确完整地采集与疾病有关的资料。正确使用四诊方法,要掌握三个要点,即认症准确、四诊全面、善抓主症。

认症准确,就是对每个症要认准。要做到这点,首先对每个症的概念要明确,这是一项基本功,不是单靠书本所能学到的,必须通过实践锻炼。如对各种脉象的辨认,往往心中了了,指下难明。就是一些普通的症,也要细心体察。如常说的小便不利,是指小便的次数少还是指尿量少?是指小便时费力还是指溲后仍有尿意?必须把概念搞清,临证才易认准。尤其对诊脉、查舌、望神色,更须多下工夫才能掌握。认症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诊断治疗。

四诊全面,是指采集病史要详细,四诊合参,不能只见一二症就草率诊断,那样容易误诊。如某病人自述感冒,头昏恶风,同学就开了两剂银翘散。经追问,病人只是在有汗见风时才恶风,在室内并不恶风,而且脉缓无力,属表虚不固,予玉屏风散而愈。由此可见四诊全面准确的重要性,尤其对疑难危重病人,更须如此。

善抓主症,就是善抓具有特性的证候。主症最能反映疾病的本质,否则罗列了一大堆症状,主次不分,辨证也无从着手。从主症入手,也省去了许多不着边际的诊查。如何抓主症呢?病人的主诉,往往是病人的主要痛苦所在,也多是该病的主症。医生在掌握病人主诉的同时,要切脉查舌望神色及闻声味等,这样就会得出一个初步判断,然后再根据这个初步判断,扼要地询问病人,去进一步印证这个初步判断的正确性,并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假如病人的叙述与医生的初步判断一致,则诊断可以成立,否则尚须重新考虑。如病人主诉胃痛二年,诊其脉沉缓无力,舌淡、苔白滑,面色萎黄,就会得出脾胃虚寒的初步诊断。医生再围绕这个初步诊断,进一步询问病人是否倦怠无力、腹胀便溏等。若病人的叙述与医生的推断相符,诊断就可以成立。但也有些病人的主诉不能准确反映主症,甚至说错,容易导致误诊。这时就必须仔细诊察,要靠医生所能采集的客观指征及详细问诊,才能找出疾病的症结所在。如刘某自述感冒,后头痛半月,诊其脉尺浮大,乃肾虚相火动,予知柏地黄两剂而安。尤其儿科,俗称哑科,客观指征更为重要。

3.辨证三原则:辨证,就是运用中医理论,对与疾病有关的素材加以分析综合的过程,以期明确诊断。准确辨证,必须遵循三个原则,即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务求其本、分清主次。

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是辨证的理论基础,也是提高疗效的关键所在。只有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才能深刻认识每个症的病理意义,才能发现纷纭繁杂的诸症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疾病的本质。例如脾虚的病人,不仅可以浮肿泄泻,还可见头晕、倦怠、便血、脱肛、崩漏、白带、不孕等等,这些看来似乎互不联系的症状,从中医理论出发,都可以得到恰当的解释,找出脾虚这一共同的病理基础,这也正是异病同治的奥妙所在。也只有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才能使辨证施治左右逢源,取得突出的疗效。如一妇肺结核咯血,用垂体后叶素等多种止血药,数日未止。中医诊其腹胀满,大便七日未解,脉沉数,苔黄,予调胃承气一剂而止。这就是运用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而取得的疗效。

务求其本,就是揭示疾病的本质。如何求本?主要靠脉、舌、神色这些客观指征来决断,其中脉的重要性更大。李士材说:“辨证立法首重于脉;辨脉之法,以沉候为准。”吾师赵绍琴、陈慎吾都很重脉,曰脉可定性。临床常可遇到一些病人,或症状繁杂,或症状很少又不典型,使辨证颇为棘手,若不从脉舌神色入手,其本难以辨明。如某人唯感头痛,他无所苦,究竟是什么性质头痛?若脉浮紧是风寒;浮数是风热;脉细是阴血不足;弦数是肝热。再参以舌及神色等,诊断不难明确。一般来说,杂病重脉,时病重舌。当然,强调客观指征的重要性,并不否认某些自觉症状的意义,如病初起即寒热并作,就是新感的一个特征。总之,要以脉舌神色等客观指征为主,四诊合参,方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分清主次,就是分清标本缓急。任何一个病的诸症,都有主次之分。主症起决定性作用,反映疾病的本质,而次要的症则是从属的,随主症而生,随主症而变。在辨证中,要围绕主症,尽量用一个统一的病机去解释所有的症。切忌主次不分,一个症一个病机。这种情况的产生,往往是没有把病看透,抓不住根本,治疗只能对症处理,难以切中要害。当然,在病情复杂时,一个病机不能解释所有的症亦可提出两个以上的病机,但必须分清主次。

4.治疗三宜忌:治疗包括立法处方,宜切合病机,忌生搬硬套;宜讲求配伍,忌杂乱堆砌;宜能守善变,忌心无准的。

切合病机,是指立法处方要符合辨证诊断,有的放矢,切中要害。每个处方都必须体现定性、定位、定量三个要素。如风寒咳嗽,性质是风寒,病位在肺,可选用三拗汤。至于量的概念,则体现于用药的轻重上。对复杂病例,要分清标本主次,真假逆从,切忌生搬硬套。如一见转氨酶高就用五味子30g,不别湿重气滞、肝热血瘀,往往酶未降而胀已起,这算不得辨证,易蹈废医存药之覆辙。

讲求配伍,就是方中各药要遵循配伍原则,有主有辅、有佐有使,要讲求性味归经,切忌无原则地杂乱堆砌。即或侥幸取效,亦不知何药之功;恶化亦不晓何药之过。最好根据辨证立法,选一恰当成方加减,可弥补我们的学识不足与仓促间考虑欠周,乃事半功倍之举。

能守善变,诊断治疗是否正确,还须通过实践的检验。疗效好的,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说明诊断治疗是基本正确的。反之,可能辨证治疗有误,须重新诊断,变更处方。也有的虽一时不见好转,未必都是诊断治疗的问题,如煎服法、将息法等,都可影响疗效。也有的是火候不到,只要病机未变,就要守得往,不能一见无效,就不加分析地改弦易辙,心中全无准的,焉能取效?然亦有不察病机,一见好转就效不更方,亦足以偾事。须谨守病机,病变我变,病将变我预变。[李士懋,田淑霄.陕西中医.1985,6(8):368-369.]秦伯未教授讲课的启示

秦老学识渊博,誉满海内,他的授课方法,循循善诱,深入浅出。我们于大学期间,有幸亲聆秦老讲授,虽相隔已四分之一世纪有余,依然历历在目。如今我们亦滥竽大学讲坛,回忆秦老的授课方法,颇受启悟。

例如秦老讲授内科便秘一章,首先指出粪便的排泄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力的推动,二是阴血的濡润。他形象地比喻说:“排便犹如行舟,一须风的推动,二须水的滑润。无风则舟停,无水舟亦停。”这样一点一喻,就把排便的基本要素提出来了。围绕着粪便排泄这两个要素,紧接着阐明排便的生理功能,将问题引向深化。在人体,这个“力”就是气的功能。而气的生成,源于脾胃,敷布于肺,通行于三焦,下降于大肠,以及肝的升散疏泄、肾阳的温煦等。“水”的滑润作用,在人体则为津液、营血、阴精对大肠的濡润。而阴液的形成,又靠脾胃的运化、肺的布散、水道通调、肾的藏精等。这样,就把粪便排泄的生理功能,既条理又完整地阐述得清清楚楚。讲完生理之后,话锋一转,又讲便秘的病机、便秘的形成。这样,就把便秘繁杂的病因病机,由纲到目,由简到繁,讲述得明明白白,使生理病理、病因病机贯通一气,毫无支离之感。接着,秦老又结合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讲述了各种便秘的临床特征和治则方药,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课堂气氛生动活泼。课后凝思,了然胸臆。秦老讲课,确实气度不凡,听他讲课,既丰富了知识,又学到了治学方法,无疑是一种艺术享受。

我们初登大学讲坛,确有看花容易绣花难之感,一讲就是病因一二三,证型一二三,症状一二三,单摆浮搁,支离呆板,学生听了茫然无措,自己亦感索然,追思抚忆,从大学诸位老师尤其秦老的授课方法中,渐有启悟。[田淑霄,李士懋.中医教育.1987,(1):35.]误诊分析:总结教训,精研医理,提高医术

临证二十余年来,教训颇多。通过前辈指点与不断学习实践,偶有所获,录之于后,或有裨于后学。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