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交通运输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2017)(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2 06:53:42

点击下载

作者:王德荣

出版社:中国计划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国交通运输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2017)

中国交通运输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2017)试读:

中国交通运输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2017Strategy Research on the Mid-term and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China's Transportation◎王德荣 主编中国计划出版社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中国交通运输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2017)/王德荣主编.--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7.10

ISBN 978-7-5182-0710-7

Ⅰ.①中… Ⅱ.①王… Ⅲ.①交通运输发展—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中国—2017 Ⅳ.①F512.3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7)第241500号

中国交通运输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2017)

王德荣 主编

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

网址:www.jhpress.com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木樨地北里甲11号国宏大厦C座3层

邮政编码:100038 电话:(010)63906433(发行部)

新华书店经销

北京印刷学院实习工厂印刷

787mm×1092mm 1/16 19.5印张 449千字

2017年10月第1版 2017年10月第1次印刷

ISBN 978-7-5182-0710-7

定价:85.00元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侵权举报电话:(010)63906404

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寄本社出版部调换《中国交通运输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2017)》编委会

编委会主任:王德荣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常务副会长、研究员

编委会成员:宋朝义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副会长

      杨洪义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秘书长

      郭敏杰 中国交协物流技术装备专业委员会会长

      杨文银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教授级高工

      林仲洪 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副院长教授级高工

      刘占山 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金敬东 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副院长成绩优异的高工

      王先进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研究员

      胡华清 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航空发展规划院副院长、运输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陆化普 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导

      熊永钧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研究员

      高月娥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运输研究部主任教授级高工

执行主编:高月娥 程 亮序

党的十八大以来,经过砥砺奋进的五年,交通运输业取得了伟大成就。2017年是“十三五”规划落实之年,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交通运输业作为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研究中国交通运输中长期发展战略,统筹谋划顶层设计,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推向前进,开辟治国理政新境界,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具体要求。

为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主办了“第四届中国交通运输发展战略研讨会”。本次会议以“改革、开放、融合、共享”为主题,就交通运输中长期发展战略进行交流与研讨。本次论文是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对交通运输工作的重要指示为引领,从我国交通运输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出发,聚焦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目标和路径,以及“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下区域交通运输发展思路和主要任务,国外交通运输发展趋势和可资借鉴经验,深化交通运输体制改革,加快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建设,创新交通运输科技,推动交通运输企业“走出去”等议题进行论述。“第四届中国交通运输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征集得到了交通运输界广大科研院所、企业、高校、相关政府部门的积极支持和帮助,在此我谨代表编委会表示衷心的感谢!经专家认真评审,择优录用,现将论文成果编辑成册。本书涵盖了综合运输体系、交通与经济融合、现代物流、城镇化交通,涉及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管道、城市交通、多式联运、综合交通枢纽、中欧班列等多个领域的战略与规划理论研究,以及交通大数据、新技术应用等方面。这些研究成果,可为交通运输领域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运营管理和政策措施等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提供重要参考。文中如有疏漏之处,敬请谅解并指正。2017年10月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我国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王德荣(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北京100825)【摘 要】“十三五”期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交通运输发展的黄金时期。本文基于基础设施网络、运输服务、智能交通、绿色交通、安全交通、体制机制改革等视角,提出推进供给侧的有效供给、提升供给的品质效率,建立供给管理的新机制等措施建议,以加快我国现代综合运输体系建设,这对于我国交通运输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大意义。【关键词】供给侧 结构性改革 现代综合交通 运输体系Steering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to Accelerate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a's Modern Comprehensive Transportation SystemWANG Derong(China Communications and Transportation Association,Beijing 100825)Abstract:During the 13th five-year plan period,it is not only a golden stage to develop transportation,but also a decisive stage for China to build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all respects.Based on perspectives of infrastructure network,service integration,intelligent green security transportation,institutional mechanism reform,etc.,the paper makes some proposals to steer supply effectively and promote the quality of the supply efficiency,set up the new supply management measures to accelerate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integrated transport system in our country,which has a great significance to transforming and the upgrading of China's transportation industry,improving the quality & efficiency and driving the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Keywords: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Modern comprehensive transportation Transportation system

交通运输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对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作用。“十三五”期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交通运输发展的黄金时期。交通运输业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围绕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交通运输服务人民,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构建我国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供了实施路径和行动指南。

习近平总书记做出“十三五”时期是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发展、服务水平提高和转型发展的黄金时期的重大判断。“十三五”现代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以下简称“十三五”规划)科学把握我国交通运输发展新阶段,从战略高度和全球视野,研判国内外发展环境;强调衔接协调、便捷高效,适度超前、开放融合,创新驱动、安全绿色的基本原则,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部分地区和领域率先基本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的目标。为保证目标实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做好如下工作:一、完善网络强化服务一体化,推进供给侧的有效供给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先要从交通供给端入手,扩大综合交通运输网络的有效供给和优化空间布局。(一)完善网络化布局强化战略支撑

针对目前综合运输网络布局不够完善,部分国际运输通道不通,区域通道不畅等问题,“十三五”规划提出重点建设国际和国内综合运输通道,实现内畅外通。一是打造“一带一路”西北、西南、东北等陆上和海上国际运输走廊,加强与港澳台地区的交通衔接,率先实现与周边国家的互联互通,为开放型经济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二是建设“十纵十横”综合运输通道,实现横贯东西、纵贯南北。目前,全国货物运输通道集中了70%左右的货物周转量,仅以2015年京沪通道货运为例,京沪铁路(桥南-济南段)上行货运密度达到8630万吨公里/公里,下行达到10642万吨公里/公里,京沪高速公路G2(齐河-济南段)正向货运密度达到8405万吨公里/公里,反向达到6163万吨公里/公里,运输能力有待提升,亟待加快通道建设。加快实施重点通道的连通工程和延伸工程,推进新通道建设和沿边通道建设,加快进出疆和出入藏通道建设。

2016年,我国铁路、公路网地均密度分别为129公里/万平方公里和48.85公里/百平方公里,约为美国的70%和66%,日本的24%和15%,以及同为发展中国家和人口大国印度的58%和28%;我国铁路、公路网人均密度分别为0.90公里/万人和3.39公里/千人,仅为美国的17%和16%,日本的57%和35%,印度的175%和83%。我国港口深水泊位比例较低,机场密度仅为每万平方公里0.23个,而发达国家机场(不含私人机场)密度大部分超过了每万平方公里2.5个。我国管道地均密度约为美国的15%,仍有很大差距。“十三五”规划基于交通运输正处于优化路网布局的关键期,提出基础设施“三张网”网络化布局,即快速交通网、普通干线网和基础服务网三个层次,发挥网络效应和规模效应。2016年全年民航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10亿人次,同比增长11.1%,其中国际航线首次突破1亿人次,同比增长19.3%;快递业务总量同比增长51.7%;国家铁路集装箱、商品汽车、散货快运量同比分别增长40%、53%和25%。随着客运出行的中高端化、个性化、多元化、舒适化、便捷化以及时效高、附加值高的订单化、高效化、小批量、多频次的货运需求的不断增加,“十三五”规划提出构建高品质、速度快的骨干交通网络。由于交通运输区域性发展不平衡,结构性问题依然存在,如西部地区铁路网地级行政区、县级行政区覆盖率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0个、15个百分点,“十三五”规划提出加快中西部地区铁路建设,推进普通国道提质改造,提升沿海和内河水运设施专业化水平,构建运行效率高、服务能力强的普通干线网络。由于农村公路、支线铁路、支线航道、通用机场等交通短板问题依然存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期,“十三五”规划提出构建覆盖空间大、通达程度深、惠及面广的基础服务网络,推进交通扶贫和脱贫攻坚。(二)加快运输服务一体化进程

优化枢纽空间布局和提高运输服务水平,是建设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根本要求,也是供给侧结构改革的重点。

2016年,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不断推进,投产一级铁路物流基地17个、二级53个,在建一级铁路物流基地11个、二级67个,但综合交通枢纽有效衔接仍然滞后。“十三五”规划从国际性、全国性和区域性三个层级完善枢纽空间布局,提高场站服务水平,促进枢纽间有效衔接,如以打造重庆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为例,按照无缝衔接原则,以中央和地方共建共创模式,优先支持具有多式联运功能和干支衔接的货运枢纽建设,提升整体组合效率。分别依托重庆江北国际机场、果园港等枢纽港区、铁路物流基地,打造国际航空枢纽、长江上游航运中心、铁公水联运基地。同时,建设重庆枢纽东环线、重庆珞璜港进港铁路专用线等集疏运网络,优化中转设施,完善枢纽综合服务功能,促进枢纽间的有效衔接,使得百姓和企业增强获得感。

2016年,多式联运、无船承运、无车承运等货运组织形式快速发展,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同比增长18%左右,但我国多式联运发展水平仍较低,运量仅占全社会货运量的3%左右,尤其是集装箱铁水联运比例不足5%。“十三五”规划提出推进货物多式联运发展。以集装箱运输和运载单元标准化为重点,以实施“一单制”联运服务模式为抓手,培育多式联运经营人,实现企业信息资源开放互联互通,优化通关环境,切实为企业降本增效。“十三五”规划提出增强国际化运输服务能力。一是完善国际运输服务网络。2016年,“中欧班列”开行1702列,覆盖欧洲10个国家的15个城市,但中欧班列仍存在综合成本较高,资源未能有效整合等问题,“十三五”规划提出整合中欧班列资源,优化运输组织,构建高效运输组织体系。二是提高国际运输便利化水平。2016年,中蒙俄国际道路货运试运行,中国继续推进与东盟等沿线国家对接铁路技术标准,但部分国际口岸通关不够便利,“十三五”规划提出进一步完善双边多边国际合作机制,形成“一站式”口岸通关模式;加强“一带一路”在技术装备、数据交换等方面交流;积极参与国际和区域运输规则制修订,提升话语权和影响力。三是鼓励交通运输企业走出去。2016年,我国已开通运营瓜达尔港,建立中国-马来西亚港口联盟等。鼓励高铁、城市轨道交通等企业“走出去”,加强国际产能合作。二、提升交通智能绿色安全水平,提高供给的品质和效率

提升交通供给体系智能、绿色、安全水平,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手段。智能化管理是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有效手段,绿色化发展是方向,安全是本质要求。(一)提升交通运输发展智能化水平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等先进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对我国交通在基础设施、运输服务、资源配置、交通治理等方面的智能化提出更高要求。我国ETC已实现全国联网,2016年铁路网上售票率超过60%,但ETC在公路客车使用率略高于30%,高铁尚未提供互联网服务,数据共享资源尚未开放,“十三五”在交通产业、运输服务、运行和管理控制、决策支持与监管、智能化建设五个方面提出六大重点工程。以智能化为手段,建立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中心,推动交通物流信息开放共享;建立高效运转的管理控制系统,加快智慧公路、智慧港口、智慧海事等建设;推行信息服务“畅行中国”,建立交通移动空间;通过线上线下信息联动,在骨干物流通道率先实现“一单制”;在高铁、民航等示范线路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开展新一代国家交通控制网示范工程;加快北斗系统在通用航空、海上应急等方面的应用推广,推进云计算与大数据在交通运输中的应用等。(二)促进交通运输绿色安全发展

2016年,我国交通运输领域绿色发展进展迅速。如新能源公交车超过16万辆,新能源出租汽车、城市物流配送分别为1.8万辆、9.4万辆;26个城市开展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试点。但随着我国资源环境等硬约束问题日益凸显,交通运输能耗约占总能耗的12%以上,发展绿色交通刻不容缓。“十三五”规划在节能减排、生态保护、资源节约三个方面提出绿色化发展方向。一是推动节能低碳发展。优化交通运输结构,鼓励发展铁路、水运和城市公共交通等运输方式,优化发展航空、公路等运输方式。在高速公路服务区、长江干线等配套建设加气站等。二是强化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交通基础设施全过程贯穿生态环保理念,重点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区域,开展船舶污染物排放治理。严格大城市机动车尾气排放限值标准等。三是推进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统筹规划布局线路和枢纽,集约利用土地、线位、桥位、岸线等资源,减少耕地和基本农田占用,综合循环利用公路服务区及港口水资源等,提高利用效率;实施交通生态环保工程。预计到2020年,交通运输单位周转量CO排放强度比2015年下降7%2左右。

2016年,全国道路运输较大等级以上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下降都在10%以上,运输安全生产形势继续保持了稳中趋好的态势,但安全形势刻不容缓,道路交通事故万人死亡人数2.1人(高于全球的平均水平),长途客运、包车客运、农村客运、危货运输等仍存在安全隐患,安全生产是交通运输发展的底线和红线。“十三五”规划提出:一是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强化企业安全管理主体责任,提升从业人员安全素质,强化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二是加快监管体系建设。构建交通分级管控体系,完善铁路、公路、近海和内河、远洋等安全监管系统,提升民航、城市公交等运行监测,实施邮政快递“绿盾”工程。三是推进应急体系建设。加强交通运输与公安、安监等部门的信息共享和协调联动,完善全国交通运输运行监测与应急指挥系统;加快建设交通应急救援体系;提升深海远洋搜寻和打捞能力。三、拓展交通运输新领域新业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着力点“十三五”规划首次提出积极引导交通运输新消费,培育提升交通运输新动能。2016年,我国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5%,消费较快增长主要集中在旅游、医疗以及与交通通信等有关的领域。近几年,随着高铁经济、航运中心、临空经济区、通用航空、邮轮码头、自驾车、房车营地及企业新兴服务等新业态的蓬勃发展,蕴含着经济增长的新潜力新动能也不断增强。如京沪高铁开通运营5年来,累计运送旅客突破4.5亿人次,释放大量的货运能力,仅建设投资带动关联产业的乘数效应就超过3倍,促进了沿线经济产业发展。2016年,通用航空企业数量、在册通用航空器架数、全年飞行小时分别同比增长14.6%、11.4%和4.0%,通用航空发展迅猛。“十三五”规划提出打通全链条、构建大平台、创建新模式,促进交通物流融合发展。2016年,全链条体系不断顺畅,全社会物流成本降低350亿元左右;交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功能不断拓展,物流公共数据中心向社会提供主要港口船舶和集装箱状态数据、全国300多万营运货车实时位置、全球船舶位置信息等数据查询服务,公共信息日查询量达到29万次,全国公路港已投入运营26个,但仍存在交通物流与信息化跨界融合不足等问题。“十三五”规划提出实现交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信息互联共享;鼓励建设智能物流配送体系;打造全国智能化的线上线下联动的公路港网络,完善公路港建设布局,构建覆盖面更宽的公路港物流平台;以供应链企业为抓手,推广在生产、制造、商贸等行业系统化解决方案,积极发展无车承运人,开发“卡车航班”等运输服务产品。“十三五”规划推进交通空间综合开发利用,助力“交通+产业+空间”协同发展。鼓励交通基础设施与地上、地下、周边空间综合利用,推动高铁、地铁等轨道交通站场、立体停车设施与周边空间的联动开发,重点推进地下道路等交通设施与地下综合管廊的规划布局,研究大城市地下快速路建设。四、全面深化交通运输改革,建立供给管理的新机制

改革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途径。为深化交通运输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改革,解除对体制、制度、资源、金融、创新等抑制,建立供给管理新机制,“十三五”规划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应正确处理好三种关系。(一)深化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改革,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

2016年,交通运输深入推进行政审批改革,从事前审批逐渐向事中事后监管转变;将干线铁路、高速公路、非跨境的重大独立公路(铁路)桥梁隧道等多项不涉及国务院事权的交通项目核准事项全部予以取消和下放。但仍有部分领域如运输监管、空域管理等改革举措需要进一步深化。“十三五”规划提出持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加大“放管服”改革,政府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化交通运输监管、综合行政执法等环节改革,在收费公路、空域管理体制、油气管网运营等领域深入推进改革,敢于“啃骨头”。(二)推进交通运输市场化改革,处理好垄断和竞争关系

2016年,坚持市场化方向,深化交通运输价格改革。如将高铁动车组票价、普通旅客列车软座软卧票价交由铁路运输企业依法自主制定;放开800公里以下航线及800公里以上与高铁动车组列车平行的航线民航旅客票价,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公路养护市场、铁路客货运输、民航运输市场化等领域改革仍有待完善,“十三五”规划提出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交通运输市场,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加快开放民航、铁路等行业的竞争性业务,健全交通运输价格机制,深化铁路企业和客货运输改革,有序推进公路养护市场化进程,加快民航运输市场化改革进程,积极稳妥深化出租汽车行业改革。(三)加强交通运输投融资改革,处理好金融机构和实体经济的关系“十三五”期间,交通运输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预计将达到15万亿元,筹融资仍面临较大压力。“十三五”规划提出进一步健全中央与地方投资联动机制,加快推动交通运输领域PPP模式,加大信贷资金支持,积极利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等平台,增强服务交通实体经济能力,激发行业发展活力。五、综合施策,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地“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为实现“十三五”基本建成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十三五”规划从组织实施、政策支持、法规标准、科技创新、人才队伍五个方面多措并举,提出交通宏观调控的新思路,主抓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推进制度供给落地。(一)加强制度创新“十三五”规划落地不仅要有战略规划设计,更要具有实操性制度保障。一是建立交通宏观调控新思路,加强规划组织实施。建立“中长期发展战略+五年规划+年度滚动实施方案”的规划管理制度,既要与交通军民融合、国土开发、产业布局、生态环境等规划衔接,又要与交通专项规划衔接,还要与地方政府协调,形成规划实施合力,发挥支撑引领作用。二是对厘清公益性和商业性交通运输属性进行制度创新。“十三五”规划多次强调“公益性”交通,并提供土地、投资、补贴等“组合政策”保障,对铁路公益性运输财政补贴进行制度性安排。切实保障交通建设用地,明确提出加大中央投资对铁路、水运等绿色集约运输方式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主体责任。三是对人才制度进行创新安排。“十三五”规划提出人才是规划实施最具活力的要素,加强人才使用与激励机制建设,促进人才国际交流与合作,交通运输提质增效要激发人的原创性,激励人才智慧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四是对法规标准进行制度创新。“十三五”规划提出修订、制定、完善法规标准等,同时也要加快制定适应新发展要求的法规标准体系,不断深入参与交通运输国际规制,带动装备、技术和服务标准等“走出去”。(二)强化科技创新

平台是支撑创新的基础,技术是创新的核心,企业是创新的主体。2016年,科技进步贡献率上升到56.2%,创新对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十三五”规划抓住科技创新“牛鼻子”,提出发挥重点科研平台、产学研联合创新平台作用;加大基础性、战略性和前沿性技术攻关力度,力争在特殊重大工程建设、交通通道能力和工程品质提升等重大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加快企业创新,不断向产业链和价值链高端延伸。

为实现“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目标,交通运输界紧紧抓住交通运输发展的黄金期,勇于担当,加快落实重点任务和重大工程建设,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共同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为早日实现“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EB/OL].2017[2017-05-15].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7-02/28/content_5171345.htm.

[2]葛晓鹏,王庆云.交通运输系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讨[J].宏观经济管理,2017,(5):46-50.

[3]耿彦斌.再论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综合运输,2017,39(3):18-23.完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动交通物流融合发展王德荣(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北京100825)【摘 要】本文分析在复杂的国际环境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交通运输与物流融合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从网络、多式联运、信息化、企业、装备等维度入手,提出交通物流融合发展的建议,这对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撑和引领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意义。【关键词】现代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交通物流 融合发展Improve the Modern Comprehensive Transportation System and Promote the Integrating Development of Transportation and LogisticsWANG Derong(China Communications and Transportation Association,Beijing 100825)Abstract:Based on the complex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ic and society,which has entered a period of new normal,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problems of the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of transportation and logistics and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on the integ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ransportation logistics from the aspects of network,multi-modal transport,information technology,enterprises and equipment which has grea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accelerate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integrated transportation system,promote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support and guide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Keywords:Modern Comprehensive transportation system Transportation & logistics Integrating development

物流业作为物的流动的科学管理行业,是融合运输、仓储、配送、流通加工、信息服务等产业的复合型服务业;交通运输是物流发展的基础环节和重要载体。在复杂的国际环境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不断完善,物流业持续快速发展,已初步形成了两业衔接互动的发展格局。但也存在交通运输与物流融合发展不足,部分通道不畅、枢纽衔接不顺、联运链条不通,信息化及企业协同发展水平不高等短板问题,未能有效实现两业融合。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营造良好市场环境推动交通物流融合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在科学评价交通、物流融合发展基础上,从国际视角和战略思维出发,紧紧围绕“一单制”便捷运输制度目标,突出综合交通运输与物流跨界融合联动的发展理念,提出“全链条”、“大平台”、“新模式”三大任务,明确了构建交通物流融合发展新体系“五大”政策保障,体现了前瞻性、系统性、协同性及可操作性的特点,恰逢其时。《方案》是我国第一次以国务院名义就交通物流融合发展出台的文件,也是今后指导我国交通物流融合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推动交通、物流及相关制造业、商贸流通业等行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撑和引领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意义。一、加强通道枢纽建设,完善交通物流网络《方案》从通道、枢纽和集疏运体系三个层次提出完善交通物流网络。(一)构建便捷通畅骨干物流通道是交通物流融合发展的基础

物流通道是指依托综合交通网,在承载货流集中的方向,由两种或两种以上运输方式组成的承担大量货物运输任务的走廊。《方案》从国际国内两个视角,区分缓急“率先推进”、“有序推进”、“开辟一批”等,提出构建便捷通畅的骨干物流通道。率先推进集装箱运输骨干通道建设,有序推进国际联运通道建设,开辟一批跨境多式联运走廊。重点建设南北沿海通道、京沪通道、京港澳通道、东北进出关通道、西南至华南通道、西北北部通道、陆桥通道、沿江通道、沪昆通道以及6个方向的国际通道,实现内通外联。(二)优化枢纽节点空间布局是交通物流融合发展的关键

鉴于综合交通运输网络的货物运输枢纽又是物流集汇作业的节点,《方案》提出优化综合交通枢纽与物流节点空间布局,构建综合交通物流枢纽系统。随着国际、区际、省际、城际、城市及城乡的货运需求和结构不断变化,尤其是跨境物流、快递物流、城市物流、农村物流等的快速发展,急需加快货运枢纽与物流节点融合发展,尽早科学规划全国综合交通物流枢纽布局,尽早提升枢纽节点对内对外辐射能力,建设以货运功能为主的机场,推进铁路物流基地建设,延伸公路、港口等枢纽的服务功能,提升交通物流整体效率。(三)完善枢纽集疏运系统是交通物流融合发展的纽带

实现物从“门到门”的流动,往往需要多种运输方式来完成,完善枢纽集疏运系统,打通枢纽的“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推进枢纽周边“外循环”道路建设和进厂入园“微循环”建设,为充分发挥铁路节能、减排、低成本等优势,《方案》提出加快实施铁路引入重要港口、公路货站和物流园区等工程,到2018年,全国80%左右的主要港口和大型物流园区引入铁路。同时,要加快推进枢纽周边外循环道路建设,如部分铁路枢纽货运外绕线建设,重点城市绕城高速公路建设,以及充分利用城市骨干道路,分时段、分路段实施城市物流配送,有效减少货物装卸、转运及倒载次数。二、发展多式联运,构建交通物流新体系

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构建以集装箱货物多式联运为试点,以强化多式联运服务为路径、以推行物流全程“一单制”为抓手,以一体化服务为保障的全链条交通物流体系。《方案》提出,到2018年,多式联运比例稳步提升,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年均增长10%以上,铁路集装箱装车比例提高至10%以上;到2020年,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年均增长10%以上,铁路集装箱装车比例提高至15%以上。(一)推进联运服务多样化

制定多式联运发展顶层设计,开展在集装箱、大宗物资等方面多式联运创新试点,发展铁水、公铁、公水、空陆等多种联运形式,增强综合交通物流枢纽多式联运功能,推进联运服务多样化。《方案》鼓励铁路运输企业在沿海主要港口与腹地物流园区之间开行小编组、快运行的钟摆式、循环式等铁路集装箱列车;推进多式联运甩挂、干线运输和城市配送衔接甩挂运输;提升港口铁水联运比重。(二)健全优化联运服务规则流程

按照多式联运模式的特点和要求,完善多式联运设施、装备、信息化、运营组织等方面的联运规则和服务规范;探索托盘、集装单元等管理运营服务模式,探索建立健全多式联运服务规则并进行示范应用。《方案》以加快推广“一单制”为主线,提出实现电子标签码在联运全链条、全环节的互通互认,率先在集装箱铁水联运、铁公联运两个关键领域实现突破。对接和统一多式联运在电子运单、货物信息、费用清算、责任划分、便捷运输制度等方面的制度和规范。建立政府服务、企业管理、第三方监督的立体监管保障体系,进行全程监督服务。(三)大力发展国际联运服务

发展国际联运服务是深化我国与沿线国家经贸合作的重要载体,也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抓手。《方案》提出完善促进国际运输便利化相关政策和双多边运输合作机制,鼓励开展跨国联运服务。构建国际便利运输网络,建设海外集结点,打造中欧、中亚班列国际物流品牌,提高通关效率和市场化运作水平。鼓励快递企业发展跨境电商快递业务,建设国际分拨中心、海外仓,加快海外物流基地建设。在具备条件的城市建设集货物换装、仓储、中转、集拼、配送等作业为一体的综合性海关监管场所。三、加快信息化建设,引领交通物流融合发展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3D打印等新技术产业化的不断加快,互联网教育、互联网金融、移动医疗等新业态的不断涌现,以及线上线下融合(O2O)、移动支付、个性定制等新模式的不断创新,交通物流与信息化跨界发展快速崛起。《方案》提出紧紧围绕三大国家战略,突出“平台”建设,完善专业化经营平台,打造信息共享服务平台。支持社会资本有序建设专业化经营平台,鼓励平台企业拓展社会服务功能,支持金融物流服务;以服务“一带一路”战略为导向,推动跨境交通物流及贸易平台整合衔接。《方案》提出打造信息共享服务平台。依托国家相关公共信息平台,按照国家大数据开放要求,以构建“一单制”便捷运输制度为目标,整合行业及企业信息平台,实现“一单一码、电子认证、绿色畅行”;对接社会化平台,引导其结合自身实际对赋码货物单元提供便捷运输,促进“互联网+交通+物流”融合发展。四、深化企业改革,创新发展新模式

运输与物流服务由交通运输企业与物流企业共同提供,加快两业企业的创新发展是融合发展和提高服务效率和效益的核心问题。《方案》以充分发挥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为指导,提出到2020年,初步实现以供应链和价值链为核心的产业集聚发展,形成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交通物流企业发展目标。(一)创新交通运输与物流企业经营组织模式《方案》提出推进国有运输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支持交通物流企业规模化、集约化、网络化发展。推动大型运输企业和货主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重点在大宗物资、集装箱运输等方面开展绿色低碳联运服务和创新试点。鼓励龙头企业组建全国公路港联盟,支持交通运输、物流企业联合构建城市、农村智能物流配送联盟,发展农村物流服务合伙人。同时,在“一单制”中,强调推行企业互认的单证标准,建立健全企业首站负责、安全互认、费用清算等相关制度。开展道路货运无车承运人试点。《方案》支持有实力的运输企业向多式联运经营人、综合物流服务商转变,向供应链上下游延伸,为两业融合发展提供支持。此外,支持交通物流企业通过发行债券、股票上市等方式多渠道融资。(二)加快交通运输与物流企业“走出去”步伐

为推动我国经济与全球经济的融合发展,抓住“一带一路”战略机遇,鼓励交通物流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方案》提出打造中欧、中亚班列国际物流企业品牌;支持快递企业发展跨境电商快递业务,建设国际分拨中心、海外仓等;培育一批集装箱、托盘等国际经营企业,为国际产能合作提供配套保障服务。(三)建立交通运输与物流企业诚信机制《方案》提出完善交通运输与物流企业守法诚信褒扬机制,建立实施“红黑名单”制度和预警警示企业、惩戒失信企业和淘汰严重失信企业的机制。五、加快技术装备现代化建设,推进交通物流与制造业深度融合

技术装备现代化是引领交通物流等服务业转型升级的引擎。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物流装备技术的发展,加快多式联运装备、智能物流仓储系统等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服务方向建设,实现交通物流与工业的深度融合。《方案》从货物载运工具、载运单元、换装设施设备、专用设施设备以及创新技术五个维度,提出加快交通物流技术装备现代化建设,强调创新能力延伸向生产、研发及推广于一体的更高产品形态发展。

在载运工具方面,研发推广公铁两用挂车、驮背运输平车、半挂车和滚装船舶,以及专业化航空物流运输工具;加快研发铁路快运车辆、新型集装箱平车、双层集装箱车,以及江海直达船型。在载运单元方面,推广使用托盘、集装箱等标准化基础装载单元。在换装设施设备方面,支持发展大型化、自动化、专业化、集约环保型转运和换装设施设备。在专业设施设备方面,规划建设多式联运专用运输装备、智能仓储设施、危险品、冷链等专业化物流设施设备。在创新技术方面,鼓励应用感知、大数据、无线射频以及卫星导航等技术,提供供应链解决方案和实现重点领域全程监管等,从而推进交通物流与工业深度融合。

展望未来,我们将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充分调动政府、企业等各方积极性,全面贯彻落实实施方案,到2020年,全社会物流总费用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较2015年下降2个百分点,营造良好市场环境推动交通物流融合发展,完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全面提升综合交通与现代物流效率效益,早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营造良好市场环境推动交通物流融合发展实施方案[EB/OL].2016[2017-03-15].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6-06/21/content_5084083.htm.

[2]汪鸣.提高交通物流融合发展质量与效率[N].中国经济导报,2016-07-09(A02).

[3]李晓明.交通物流如何融合发展?[N].中国交通报,2016-06-29(008).发达国家交通运输科技发展战略比较与借鉴张晓利 褚春超 樊东方 卞雪航(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29)【摘 要】本文梳理了发达国家在交通运输科技创新发展方面所采取的战略定位、发展思路和任务等主要内容,通过横向比较得到各国科技发展的聚焦点和关键问题,为我国交通运输科技发展战略制定中的战略思考方向提供借鉴。【关键词】交通运输行业 科技发展战略 科技规划The Reference of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y in Developed CountriesZHANG Xiaoli,CHU Chunchao,FAN Dongfang,BIAN Xuehang(China Academy of Transportation Sciences,Beijing 100029)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in terms of transport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trategic positioning,development ideas and tasks.Through horizontal comparison,the focal point of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key issues,we put forward the strategic thinking direction of transport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strategy for reference in our country.Keywords:Transportation industr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strateg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lan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全球科技创新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和特征,国际科技竞争不断加强,过去依靠要素成本优势驱动、大量投入资源和消耗环境的经济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反映在交通运输行业上,那些高能耗、低效率的交通建设、运营模式将会受到根本性的冲击和淘汰,面对新的国家竞争与机遇,从行业科技发展引导的角度进行整合行业的科技发展布局和战略调整是新时期科技工作的重要特点。交通运输科技发展战略反映了一个国家对未来科技发展走势的研判和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和任务部署,是国家意志力的体现。面对科技革命的不断升级,科技发展战略逐渐成为各国谋求竞争优势的核心战略。在此,选取美国、韩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为例,介绍这些国家在制定交通运输行业科技发展战略时所考虑的关注点和重点任务,并总结其对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科技发展重要的借鉴意义。一、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交通科技发展战略(一)美国

众所周知,美国是世界上科技综合实力最强的国家,无论是科技研发还是科技成果应用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得益于美国对未来科技发展的长远战略定位研判和每五年对科技规划的动态调整。面对当今知识爆炸和“黑科技”加速涌现,能够审时度势地将行业外科技发展成果有选择地引入交通运输领域,从而在增加交通运输效率、安全和便捷的同时,也深刻地改变美国人民的交通、生活方式,反过来又促使交通运输更加贴近日新月异的新需求,不断探索新技术、新方法在行业内的应用,这是一个良性的、反馈闭环的“需求导向—问题探究—科技引领”科技体系。表1 美国近期重大交通战略及规划Tab.1 The Major Transportation Strategy and Planning in the United States续表1《美国2045年交通发展趋势与政策选择》回答了到2045年美国的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规划问题,虽然比较宏观,但是给之后的科技发展制定了纲领性的目标和任务,起到提纲挈领的引导性作用;而《“面向21世纪的进程”法案(MAP-21)》从法律的角度对诸多交通运输问题进行法律认定;《美国交通部科技发展战略(2017-2021年)》则是类似我国的五年科技规划,制定得比较具体和具有操作性。

美国的科技战略执行情况有些类似于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科技管理流程,美国交通部科技发展秘书处办公室和智能交通系统联合项目办公室作为行业科技活动的执行部门,具有收集、整理各业务部门的科技需求和任务,并组织科研力量进行技术攻关的职能。由于科技需求是各业务部门根据实际问题首先提出的,因此在问题提炼和找准关键问题阶段非常重要。

下面以美国联邦高速公路管理局为例,说明美国高速公路领域的科技研发管理工作的开展。美国联邦高速公路管理局位于高速公路领域科技管理的领导地位,以确定和处理需要高风险、长期研究的高速路科技发展问题,并对有关国家重要的新兴技术研究提供赞助,其主要任务和职责为关注当前的问题解决和正在出现的科技挑战,并为政策决策提供信息。主要有高速公路研究和发展项目、技术和创新部署计划等技术研发和应用研究,促进国家和国际协调与合作,发展并交付解决公路运输科技需求发展的解决方案。其直接领导的科研机构包括高速公路研究中心和区域项目办公室,与国内高速公路研究中心、TRB、各州的高速公路研究机构、高速公路学会等20家实验室和支持机构保持密切往来,并且与交通运输行业外的其他交叉部门和政府间的运输组织也保持着密切的科研和研究关系。其大体组织框架如图1所示。图1 美国联邦高速公路管理局的科技管理体系Fig.1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System of the Federal Highway Administration

其中,UTC计划在整个高速公路科研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是一项国会授权的金融援助计划,为大学提供资助,开展重大交通问题的研究,并为下一代交通专业人士提供教育活动。到2020年,每年研究经费达到7250万~7750万美元。该研究计划以35所大学为基础,开展人力资源开发、基础和应用研究,研究成果由交通运输领域或其他领域的专家进行评审,并将技术转让给交通运输行业。(二)韩国

2014年7月30日,经韩国政府联合国家科学技术审议会审议,表决通过《国土交通研究开发中长期战略(2014-2023)》。该战略旨在促进韩国国土交通产业发展,保障公共基础设施的有效利用,促进创新型经济发展,分析宏观政策及趋势、动向等,制定“创新经济”与“人民幸福”两个中长期战略基本方向。在研发任务和目标上采取部门分解的方式,即按照道路与汽车、物流、铁路、航空、海运和港口等部门设置情况,分别设置愿景、目标以及推进的重点领域和具体领域。表2 韩国长期战略研究中的各部门愿景及目标Tab.2 The Vision and Objectives of the Various Departments in South Korea's Long-term Strategy Research

在创新经济方面,主要战略聚焦于“全球市场的引领者”和“奠定复合型新型产业基础”,最终目标定位于增强全球市场竞争力,实现创新型经济发展,并奠定全新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及市场基础;在“人民幸福”方面,主要战略聚焦于“营造安全便利的国土空间”和“提高人民生活福利”,主要措施包括开发可事先应对灾害和灾难并保障人民安全的公共技术、鼓励开发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且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等。(三)日本《日本国土交通省科学技术基本规划(2012-2016)》是在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基础上制定的国土交通领域科技发展的五年规划。其主要目的有两点:一是进一步提高国土交通领域在行政运营、施政措施等方面的成果性与效率性;二是使国土交通科技在国内外实现更广泛的应用与推广。

日本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同时面临战争、环境污染、能源等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采用土木、建筑、机械、电力、通信等各领域科技成果推动相关技术发展。在完善各个时代的社会习惯、制度等社会体系的同时,使全体国民享受安全、放心的生活。日本科技政策的基本方针如表3所示。表3 日本国土交通省科学技术基本规划(2012-2016)战略方向、关键技术及重大项目Tab.3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lanning of the Ministry of Land and Transport of Japan(2012-2016)

在科技组织管理方面,日本交通运输行业的科技系统是典型的产学研相互支持、配合的完整系统,国土交通省的技术政策由产业、大学、政府各主体的相互配合而支配着,民营企业作为整个交通运输行业产业的中坚力量,发挥着在经济活动中与国内外竞争对手相互切磋技能、独自摸索创新,以提供更优良的产品或服务的作用。例如公共事业领域中,在调查、测量、设计、制造、施工、维护保养等各个阶段,担负着有效运用每个职业的专业性,在确保安全与质量的同时,更高效地完成实际业务的职责。除了要持续构建基础理论体系外,还要实施在独创性且自由构思的学术研究环境下,起到让未来的创新活动能够萌芽成长的作用。由于日本国内需求量小,行业发展必须实施“走出去”战略,科技和标准走出去是非常有必要的,除了要制定与国内的社会资本、建筑物、交通及运输系统等有关的必要的技术规范,还与ICAO(International Civil Aviation Organization)、IMO(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及WP29(World Forum for Harmonization of Vehicle Regulations)等国际机构及国际性论坛保持联系,以科技和标准先行的策略打开国际市场。图2 韩国交通运输行业科技组织管理Fig.2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ganization of Transportation System of Korea二、世界主要国家科技创新战略比较

交通运输系统是涉及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的体系,世界各国根据各自国情发展,制定不同的科技发展战略和规划,在不同的交通科技需求领域制定的主要研究方向和研究策略均有所差异,因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科技创新突破点和产业发展模式。

韩国在制定“创新经济”与“人民幸福”两个中长期战略基本方向方面充分借鉴了美国“面向21世纪的进程”法案(MAP-21)、2045年交通发展趋势与政策选择中关于战略定位与选择等方面的科技发展思路,而在各部门愿景及目标的设定方面与美国、日本的交通科技发展战略有类似之处,在此不单独进行战略比较。而美国和日本作为发达国家,在制定科技发展战略的阶段性定位、目标和具体内容方面都会根据实际发展需求有所侧重,其借鉴意义更大。

美国、日本和我国在交通运输领域存在诸多共同点,特别是在发展比较快的信息领域各国都在争相抢占制高点,例如智能交通控制、先进汽车驾驶技术、大数据应用以提高客货运的流动性、效率和科学决策、车联网、车路协同、节能环保材料研发和应用、碳和污染物排放控制和新能源替代等方面都是各国的关注重点。

而美国在最近的交通运输科技发展规划中将识别、促进、支持新兴技术、跨模式的人机交互研究、现有基础设施的维护保养、对宜居性的问题解决方案等更加贴近人的智能化技术作为今后科技发展的重中之重;日本由于灾害频繁,因此在交通灾害预防、预警和救助中的信息化发展、环境再生技术、推进新生代大型车的实用化技术、沿海生态信息系统和生态再造等方面给予特别关注;我国由于近几十年的交通大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新技术、新工艺发展较快,并且随着互联网共享经济的发展,新的服务业态也在快速上升。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