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针灸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3 01:11:33

点击下载

作者:赖新生、陈兴华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简明针灸学

简明针灸学试读:

编写说明

针灸学是中医学宝库中的一块瑰宝和历史文化的结晶,为我国古代医学上的一大发明和创举。几千年来,它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针灸治疗是通过对人体体表穴位的刺激,进行整体调节,具有安全、有效、适应范围广、无副作用等特点。近10多年来,运用针灸治疗疾病的范围日益扩大,治疗方法也愈见更新,临床疗效不断提高。大量临床实践证明,针灸不仅在防治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而且对部分疑难病的治疗也有明显的疗效。目前针灸治疗已经在100多个国家推广使用。在西方发达国家,针灸已被逐渐纳入其医疗体系之中,成为现代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在国内乃至世界范围内学习针灸的风气越来越浓。

然而,我们在多年的临床和教学工作中发现,多数初学者尤其是港澳台学生往往觉得入门时无从下手,不知道哪些穴位是常用的,哪些是不常用的,常用的穴位在临 床上又是如何应用的;不知道具体临证时应该如何辨证施法、辨证配穴。部分学生或基层进修医生学完后亦难于做到举一反三,切实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为此,我们觉得目前迫切需要编写一本内容全面、重点突出、简明实用的针灸学教学用书,以帮助初学者。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及附篇。上篇为基础知识,介绍了针灸的发展简史、经络、腧穴、针法、灸法,及临证时的治疗原则、辨证论治纲要和选穴。尤其对常用穴位的临床应用及临证配穴作了详细解释,对部分主治作用相近或相似的穴位专门列表以阐释其临床应用。下篇为常见病证的针灸治疗,列出了100余种临床常见、针灸治疗有一定疗效的疾病。内容包括每一疾病的概述、病因病机、辨证施治、其他针灸法等。为了帮助学者掌握每一个病证的临床针灸治疗,在每个疾病后均附有按语,详细论述每一疾病的相关知识、注意事项、经验取穴和配方,力求做到取穴精简、疗效突出,使学生易于掌握并学以致用。附篇介绍了常用的保健灸法及针灸治病的秘方、验方选要。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始终坚持中医特色,以简明实用为宗旨,详细介绍针灸治疗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基本规律和基本技术技能训练,并配合近百幅插图,力求做到通俗易懂。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可读性强。上篇基础知识第一章概 述

针灸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继承和发扬古代针灸学术思想和宝贵实践经验,运用传统与现代科学技术来研究经络、腧穴、操作技能、治疗法则、作用机制及防治疾病的一门学科。因其具有适应证广、疗效明显、操作方便、经济安全等优点,为维护人类的健康起了重大的作用。第一节 针灸学的内容和特点一、针灸学的内容

针灸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用针刺和艾灸等作用于腧穴来调整经络、脏腑、气血,用以防治疾病的一门学科。针灸主要是由针刺和艾灸两种治法组成的,它是我国人民和医学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创造、总结出来的一种医疗方法。针灸学的内容包括经络腧穴、刺灸方法及临床治疗三部分。

用金属制成各种不同形状的针,按照所取穴位,施以适当的手法,激发经络之气,达到通经活络、祛邪扶正的治疗目的,称为针法。用艾绒或配合其他药物制成的艾炷或艾条,点燃后置于穴位上熏灼,通过温热刺激,以通经活络,回阳救逆,从而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称为灸法。针法与灸法同属外治法,操作方法虽然不同,但都是通过经络、腧穴的调整作用,恢复生理上的平衡而达到扶正祛邪目的。

针与灸,经常配合使用,合称为针灸。“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即说明了二者在治疗上是互为补充的。近年来,针灸已被国内外所重视。随着科学的发展,对针灸医学的研究不断深入,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如内科中的中风、头痛、感冒、泄泻、胃痛、腰痛,妇科中的月经不调、痛经、乳少、胞衣不下,儿科中的急惊风、遗尿、疳积,外科中的丹毒、风疹、疔疮、乳痈,五官科中的牙痛、咽喉肿痛、聋哑等,皆有较好疗效。目前针灸已能治疗200余种疾病,其中疗效显著者有50余种。二、针灸学的特点

针灸学作为一门古老的医学,之所以历经沧桑而屹立于世界医学之林,显示出勃勃的生机和特有的魅力,充满古奥神奇的色彩,是因为针灸具有如下特点:

1.适应证广,疗效独特 1979年,国际卫生组织(WHO)就列出适宜针灸治疗的43种疾病名称。目前据统计,可用针灸治疗的病证已达300种,包括内、外、妇、儿、五官、皮肤各科,其中对100种左右的病证有较好或很好的疗效,尤其对某些急症、痛证,如胃痉挛、胆绞痛、肾绞痛等疼痛剧烈的患者,经针刺治疗常获得迅速缓解,具有廉、便、验的特点,为举世公认。一些西医尚无能为力的免疫性、胶原性、药瘾性、心因性、功能性等难治疾患,针灸却有特殊疗效。针灸医学还在诊断、预防、抗衰老、康复、美容、减肥、戒烟、戒毒等方面有独特作用。总而言之,针灸的应用范围广泛,疗效独特。

2.操作方便,经济安全 针灸疗法使用器具极为简单,除针、艾和消毒材料外,所需其他物品不多。用具可随身携带,随时随地应用,尤其便于在仓猝之际用于急救,加之费用低廉,因而甚受广大病者的欢迎,容易推广。针灸操作技术,除针刺补泻手法技巧复杂深奥外,一般操作手法,如毫针刺法的进针和行针、留针、出针,灸法中的艾条灸、直接灸、间接灸等是针灸最基本的施治方法,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实践操作,基本掌握是不难做到的。针灸疗法只要按规定施术,不违反针灸治疗原则和操作规程,对人体不会产生副作用,更无毒性作用。针灸疗法这种安全、无不良反应的特点,是任何药物疗法难以相比的。

3.与科学技术紧密结合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针灸均显示出与科学技术紧密结合的特点。针具的改进明显与科技发展同步:石器时代制作石针,青铜器时代制作铜针,后随冶金技术的发展而出现金针、银针、铁针,现代则用合金制成不锈钢针。近40余年,针具的发展更是与现代科技密不可分,20世纪60年代,电疗机广泛用于临床;70年代,激光治疗仪问世;80年代,则出现了品种繁多的微波针、电磁针、生命信息治疗仪等;90年代各种针灸仪器更是层出不穷,如电脑针灸治疗仪。在针灸理论研究方面,与现代科学结合更是密切,如50~60年代中外医学工作者运用现代神经解剖学、神经生理学等对针刺镇痛、针刺麻醉原理进行了研究。70年代后,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对针灸理论进行了全方位、多视角、多学科的研究,仅在经络研究方面,几乎运用了当代最新科技成果,包括最新的边缘学科和最现代化的手段,如红外线热像图、超声波、经络电学特性探测、化学示踪、声信息探测、超微弱冷光测定、辐射场照相等,加速了经络研究的过程。

正因为有上述特点,才使我国传统的针灸学,成为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排头兵。第二节 针灸疗法的作用

针灸包括针刺和灸法,它是用各种针具或灸火的热力刺激人体的穴位,达到强身保健、治疗疾病目的的方法。千百年来,我国劳动人民和医学家在针灸保健治病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那么,针灸不用药物,为什么可以养生保健,防病治病呢?概括地说,是针灸具有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疏通经络的作用。一、调和阴阳

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认为宇宙的任何事物,都包含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即阴和阳。阴阳两方面的变化,构成了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并推动着事物的发展和变化。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这就是说,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都是以阴阳为根本,阴阳是生命之源。

人体的生命活动,就是以阴阳的变化为依据的。在正常情况下,人体中的阴阳,一静一动,一降一升,维持着动态平衡,保持人体中各组织、器官、脏腑的正常生理功能,人体才能健康无病,不易衰老,寿命得以延长。若人体的阴阳失去相互制约和相互依存的关系,便是“阴阳离决”,人的生命也就终止了。既然阴阳的偏盛和偏衰是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因此调理阴阳,泻其有余,补其不足,保持阴阳的相对平衡,就是中医针灸保健治病的基本原则。阴阳偏盛者,针刺采用泻法,以损其盛;阴阳偏衰者,针刺采用补法,或用灸法,以补其衰。通过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使人体精气充沛,身体健康,从而达到治病保健的目的。

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是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和针灸的具体方法来实现的。例如:胃火炽盛引起的牙痛,属阳热偏盛,治宜清泻胃火,取足阳明胃经荥穴内庭,针刺采用泻法。寒邪伤胃引起的胃痛,属阴邪偏盛,治宜温中散寒,取足阳明胃经合穴足三里和胃之募穴中脘,针刺泻法,并灸。肾阴不足,肝阳上亢引起的眩晕,属阴虚阳亢证,治宜滋阴潜阳,取足少阴肾经原穴太溪,针刺补法以滋养肾阴;取足厥阴肝经荥穴行间,泻之以平肝潜阳。元阳外脱的中风脱证,取阴脉之海的任脉与足三阴经之交会穴关元大艾炷重灸,或取真气所在的神阙穴隔盐灸以回阳固脱。

大量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证明针灸对机体确有良性的调整作用,能使失调的脏腑器官机能得到调整,逐渐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如针刺内关等穴,可使心动过速者减慢心率,心动过缓者增快心率,恢复到正常水平。针刺中脘等穴,可使痉挛状态的胃变得较为弛缓,蠕动过强者变慢;又能使弛缓的胃收缩,不蠕动者发生蠕动。针灸关元、三阴交等穴,既能治疗尿潴留,又能治疗尿失禁,而且效果良好,说明针灸调整了膀胱的紧张度和括约肌的功能。

针灸对于各器官组织功能活动的调整作用是明显的,特别是在病理状态下,这种调节作用就更明显。一般对亢进的、兴奋的、痉挛的器官组织有抑制作用,对衰弱的、抑制的、弛缓的组织器官有兴奋作用。这种调节作用是双向的和良性的,能使病理性的失衡调整为生理性的平衡,而这种对器官组织的调节作用,我们认为就是调整了人体阴阳的平衡。二、扶正祛邪

任何疾病的发生,都是在一定条件下,正邪相争,正不胜邪的具体反应。也就是说,当人体的正气不足以抵御外邪,或病邪侵袭人体的力量超越了人体的正气时才会发生疾病,正如《内经》所言:“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虚弱是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

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正邪双方的斗争不断地处于消长变化之中。一般地说,正气增长则邪气消退,而病情逐渐向愈;若邪气增长则正气衰退,而病情加重或恶化。扶正,就是扶助正气,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祛邪,就是祛除病邪,消除致病因素的影响。扶正适用于正虚而邪不盛的病证,祛邪适用于邪实而正未伤的病证。扶正祛邪,改变正邪双方力量的对比,有利于病情向痊愈方面转化。

针灸具有扶正祛邪的作用,而此作用主要是通过针刺手法的补泻和腧穴的配伍来实现的。在刺灸方面,大凡针刺补法和艾灸属补法范畴,有扶正的作用;针刺泻法和刺络放血属于泻法范畴,有祛邪的作用。例如:虚脱证,症见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四肢厥冷,脉微欲绝,治宜回阳固脱,急取关元、神阙大艾炷灸之,并取足三里,针刺补法;肾阳亏虚之腰痛,取肾俞、命门、志室,针刺补法,多灸;瘀血阻络之头痛,可取太阳、上星、头维、率谷、阿是穴,针刺用泻法,或点刺出血以活络止痛。

临床和实验研究也证明针灸具有扶正祛邪的作用。针灸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防御和抵抗各种致病因素的侵袭,而这种作用与中医的“扶正祛邪”相吻合。针灸对免疫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提高了身体白细胞的吞噬能力和促进了抗体的形成,如针刺合谷、足三里等穴,可使白细胞总数增加,并观察到白细胞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吞噬能力增强。有人针刺气海、天枢、上巨虚、曲池、合谷等穴位治疗细菌性痢疾,对血清总补体含量、免疫球蛋白的含量、血浆杀菌力、特异性抗体滴度等8项免疫指标进行观察,发现在针刺过程中,机体的免疫能力不断增强,病情也逐渐好转。

在临床上,针灸能治疗病毒引起的感冒、腮腺炎、肝炎,能治疗细菌引起的痢疾、肠炎、破伤风,又能治疗疟原虫引起的疟疾,还能治疗各种急慢性炎症如咽喉炎、胃炎、结膜炎、中耳炎、鼻炎等。在感冒流行季节,针灸可预防感冒,针灸能预防哮喘和疟疾的复发。针灸之所以能防治这么多的疾病,就是通过针灸的防御免疫作用,增强了机体的抗病能力,抵抗了致病的病邪而实现的。所以说针灸有扶正祛邪的作用。三、疏通经络

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它内联脏腑,外络肢节,沟通内外,贯穿上下,使人体各部分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经络具有运行气血、传递信息、调节脏腑功能活动的作用。在正常情况下,经络“内溉脏腑,外濡腠理”,维持着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一旦经络气血功能失调,如经络气血的偏盛偏衰、经络气血逆乱、经络气血阻滞等,破坏了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就会滋生疾病。

针灸具有疏理经气、调理气血的作用。针灸作用于人体的经络腧穴,通过经气的作用,调和阴阳,补虚泻实,“通其经脉,调其血气”,从而排除病理因素而治疗疾病。经络气血虚衰者,属虚证,针刺采用补法,并可灸之;经络气血偏盛者,属实证,针刺用泻法。经络气血逆乱者,可据其虚实而调之。经络气血阻滞者,可疏通经络而治之。如气血虚弱,冲任失养的闭经,可取足三里、脾俞配三阴交、合谷、血海,用补法,并可灸之,以补益气血,活血化瘀,调养冲任。中风中脏腑之闭证,属肝阳化风,气血上逆,挟痰蒙蔽清窍,可泻十二井穴、人中、太冲、丰隆以疏通十二经经气,醒脑开窍,平肝除痰。足阳明胃经浊气上逆之呕吐,可取胃经合穴足三里配内关以疏通经气、和胃降逆。瘀血阻滞心脉之心绞痛,可取心经郄穴阴郄配巨阙、心俞,针刺泻之以疏通心脉。风寒湿邪痹阻肩部引起的肩周炎,可取肩髃、肩髎、肩内陵等穴灸之以温经散寒、祛风化湿。

中医认为,疼痛是由经络闭阻、气血阻滞所致,即所谓“不通则痛”。针灸通过疏通经络而达到“通则不痛”,起到镇痛止痛的作用,如临床上常见的头痛、牙痛、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胃痛、胆绞痛、肾绞痛、心绞痛、痛经、产后宫缩痛、四肢关节痛、手术后疼痛等痛症,针刺都有明显的止痛效果。这也证明了针灸具有疏通经络的作用。第二章经 络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指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径路。“经”有路径的含义,为直行的主干;“络”有网络的含义,为经脉所分出的小支。经络纵横交错,遍布于全身。针灸治疗是以腧穴为刺激点,与经络关系尤为密切,如辨证分经、循经取穴、针刺补泻等,无不以经络为依据。掌握经络系统对临床各科均有指导作用。第一节 经络系统的组成

经络系统由经脉和络脉组成,其中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以及附属于十二经脉的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二部;络脉包括十五络脉和难以计数的浮络、孙络等。其基本内容如表2-1。表2-1 经络系统表第二节 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即手三阴经(肺、心包、心)、手三阳经(大肠、三焦、小肠)、足三阳经(胃、胆、膀胱)、足三阴经(脾、肝、肾)的总称,它们是经络系统的主体,故又称之为“十二正经”。其命名是古人依据阴阳消长所衍化的三阴三阳,结合经脉循行于上肢和下肢的特点,以及与脏腑相属络的关系而确定的。如循行于上肢内侧的经脉属阴,根据阴气的盛衰特征,分别为手太阴、手少阴、手厥阴等等。十二经脉在体表左右对称地分布于头面、躯干和四肢,纵贯全身。凡属六脏的经脉称为阴经,分布于四肢内侧和胸腹,属六腑的经脉称为阳经,分布于四肢外侧和头面、躯干。十二经脉在体内与脏腑相络属,其中阴经属脏主里,阳经属腑主表,一脏一腑,一阴一阳,形成了脏腑阴阳表里属络关系。一、手太阴肺经图2-1 手太阴肺经经脉循行示意图

1.经脉循行(图2-1) 起于中焦,向下联络大肠,回绕过来沿着胃的上口,通过横膈,属于肺脏,从“肺系”(肺与喉咙相联系的部位)横行出来,向下沿上臂内侧,行于手少阴和手厥阴经的前面,下行到肘窝中,沿着前臂内侧前缘,进入寸口,经过鱼际,沿着鱼际的边缘,出拇指内侧端。

手腕后方的支脉:从列缺处分出,一直走向食指内侧端,与手阳明大肠经相接。

2.主要病候 咳嗽、气喘、少气不足以息、咳血、伤风、胸部胀满、咽喉肿痛、缺盆部和手臂内侧前缘痛、肩背部寒冷、疼痛等症。

3.主治概要 本经腧穴主治头面、喉、胸、肺病和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4.腧穴 中府、云门、天府、侠白、尺泽、孔最、列缺、经渠、太渊、鱼际、少商。二、手阳明大肠经

1.经脉循行(图2-2) 起于食指末端(商阳),沿着食指内(桡)侧向上,通过第1、第2掌骨之间(合谷),向上进入两筋(拇长伸肌腱与拇短伸肌腱)之间的凹处,沿上臂外侧前缘,上走肩端(肩髃),沿肩峰前缘,向上出于颈椎“手足三阳经聚会处”(大椎,属督脉),再向下进入缺盆(锁骨上窝部),联络肺脏,通过横膈,属于大肠。

缺盆部支脉:上走颈部,通过面颊,进入下齿,回至上唇,交叉于人中,左脉向右,右脉向左,分布在两侧(迎香),与足阳明胃经相接。图2-2 手阳明大肠经经脉循行示意图

2.主要病候 腹痛,肠鸣,泄泻,便秘,痢疾,咽喉肿痛,齿痛,鼻流清涕或出血及本经循行部位疼痛、热肿或寒冷等症。

3.主治概要 本经腧穴主治头面、五官、咽喉、热病和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4.腧穴 商阳、二间、三间、合谷、阳溪、偏历、温溜、下廉、上廉、手三里、曲池、肘髎、手五里、臂臑、肩髃、巨骨、天鼎、扶突、口禾醪、迎香。三、足阳明胃经

1.经脉循行(图2-3) 起于鼻翼两侧(迎香),上行到鼻根部,与旁侧足太阳经交会,向下沿着鼻的外侧(承泣),进入上齿龈内,回出环绕口唇,向下交会于颏唇沟承浆(任脉)处,再向后沿着口腮后下方,出于下颌大迎处,沿着下颌角颊车,上行耳前,经过上关(足少阳经),沿着发际,到达前额(神庭)。图2-3 足阳明胃经经脉循行示意图

面部支脉:从大迎前下走人迎,沿着喉咙,进入缺盆部,向下通过横膈,属于胃,联络脾脏。

缺盆部直行的脉:经乳头,向下挟脐旁,进入少腹两侧气冲。

胃下口部支脉:沿着腹里向下到气冲会合,再由此下行至髀关,直抵伏兔部,下至膝盖,沿着胫骨外侧前缘,下经足跗,进入第2足趾外侧端(厉兑)。

胫部支脉:从膝下3寸(足三里)处分出,进入足中趾外侧端。

足跗部支脉:从跗上(冲阳)发出,进入足大趾内侧端(隐白),与足太阴脾经相接。

2.主要病候 肠鸣腹胀、水肿、胃痛、呕吐或消谷善饥、口渴、咽喉肿痛、鼻衄、胸及膝髌等本经循行部位疼痛、热病、发狂等症。

3.主治概要 本经腧穴主治胃肠病和头面、目、鼻、口齿病和神志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4.腧穴 承泣、四白、巨醪、地仓、大迎、颊车、下关、头维、人迎、水突、气舍、缺盆、气户、库房、屋翳、膺窗、乳中、乳根、不容、承满、梁门、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外陵、大巨、水道、归来、气冲、髀关、伏兔、阴市、梁丘、犊鼻、足三里、上巨虚、条口、下巨虚、丰隆、解溪、冲阳、陷谷、内庭、厉兑。四、足太阴脾经图2-4 足太阴脾经经脉循行示意图

1.经脉循行(图2-4) 起于足大趾末端(隐白),沿着大趾内侧赤白肉际,经过大趾本节后的第1跖趾关节后面,上行至内踝前面,再上小腿,沿着胫骨后面,交出足厥阴经的前面,经膝股部内侧前缘,进入腹部,属于脾脏,联络胃,通过横膈上行,挟咽部两旁,系舌根,分散于舌下。

胃部支脉:向上通过横膈,流注于心中,与手少阴心经相接。

2.主要病候 胃脘痛、食则呕、嗳气、腹胀便溏、黄疸、身重无力、舌根强痛、下肢内侧肿胀、厥冷等症。

3.主治概要 本经腧穴主治脾胃病、妇科病、前阴病和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4.腧穴 隐白、大都、太白、公孙、商丘、三阴交、漏谷、地机、阴陵泉、血海、箕门、冲门、府舍、腹结、大横、腹哀、食窦、天溪、胸乡、周荣、大包。五、手少阴心经

1.经脉循行(图2-5) 起于心中,出属“心系”(心与其他脏器相联系的部位),通过横膈,联络小肠。图2-5 手少阴心经经脉循行示意图“心系”向 上的脉:挟着咽喉上行,系于“目系”(眼球联系于脑的部位)。“心系”直行的脉:上行于肺部,再向下出于腋窝部(极泉),沿着上臂内侧后缘,行于手太阴经和手厥阴经的后面,到达肘窝,沿前臂内侧后缘,至掌后豌豆骨部进入掌内,沿小指内侧至末端(少冲),与手太阳小肠经相接。

2.主要病候 心痛、咽干、口渴、目黄、胁痛、上臂内侧痛、手心发热等症。

3.主治概要 本经腧穴主治心、胸、神志病和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4.腧穴 极泉、青灵、少海、灵道、通里、阴郄、神门、少府、少冲。六、手太阳小肠经

1.经脉循行 (图2-6) 起于手小指外侧端(少泽),沿着手背外侧至腕部,出于尺骨茎突,直上沿着前臂外侧后缘,经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沿上臂外侧后缘,出于肩关节,绕行肩胛部,交会于大椎(督脉),向下进入缺盆部,联络心脏,沿着食管,通过横膈,到达胃部,属于小肠。图2-6 手太阳小肠经经脉循行示意图

缺盆部支脉:沿着颈部,上达面颊,至目外眦,转入耳中(听宫)。

颊部支脉:上行目眶下,抵于鼻旁,至目内眦(睛明),与足太阳膀胱经相接,而又斜行络于颧骨部。

2.主要病候 少腹痛、腰脊痛引睾丸、耳聋、目黄、颊肿、咽喉肿痛、肩臂外侧后缘痛等症。

3.主治概要 本经腧穴主治头、项、耳、目、咽喉病和热病、神志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4.腧穴 少泽、前谷、后溪、腕骨、阳谷、养老、支正、小海、肩贞、臑俞、天宗、秉风、曲垣、肩外俞、肩中俞、天窗、天容、颧醪、听宫。七、足太阳膀胱经

1.经脉循行(图2-7) 起于目内眦(睛明),上额,交于颠顶(百会)。

颠顶部直行的脉:从头顶入里络于脑,回出分开下行项后,沿着肩胛部内侧,挟着脊柱,到达腰部,从脊柱两旁肌肉进入体腔,联络肾脏,属于膀胱。

腰部的支脉:向下通过臀部,进入胭窝中。

后项的支脉:通过肩胛骨内缘直下,经过臀部(环跳)下行,沿着大腿后外侧,与腰部下来的支脉会合于胭窝中,从此向下,通过腓肠肌,出于外踝的后面,沿着第5跖骨粗隆,至小趾外侧端(至阴),与足少阴肾经相接。图2-7 足太阳膀胱经经脉循行示意图

2.主要病候 小便不通、遗尿、癫狂、疟疾、目痛、迎风流泪、鼻塞多涕、鼻衄、头痛,以及项、背、腰、臀部和下肢后侧本经循行部位疼痛等症。

3.主治概要 本经腧穴主治头、项、目、背、腰、下肢部病证,以及脏腑、神志病。

4.腧穴 睛明、攒竹、眉冲、曲差、五处、承光、通天、络却、玉枕、天柱、大杼、风门、肺俞、厥阴俞、心俞、督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小肠俞、膀胱俞、中膂俞、白环俞、上髎、次醪、中醪、下醪、会阳、承扶、殷门、浮郄、委阳、委中、附分、魄户、膏肓、神堂、、膈关、魂门、阳纲、意舍、胃仓、肓门、志室、胞肓、秩边、合阳、承筋、承山、飞扬、跗阳、昆仑、仆参、申脉、金门、京骨、束骨、足通谷、至阴。八、足少阴肾经

1.经脉循行(图2-8) 起于足小趾之下,斜向足心(涌泉),出于舟骨粗隆下,沿内踝后,进入足跟,再向上行于腿肚内侧,出腘窝内侧,向上行股内后缘,通向脊柱(长强),属于肾(腧穴通路:还出于前,向上行腹部前正中线旁开0.5寸,胸部前正中线旁开2寸,终止于锁骨下缘俞府穴),联络膀胱。图2-8 足少阴肾经经脉循行示意图

2.主要病候 咳血、气喘、舌干、咽喉肿痛、水肿、大便秘结、泄泻、腰痛、下肢内后侧痛、痿弱无力、足心热等症。

3.主治概要 本经腧穴主治妇科、前阴病和肾、咽喉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4.腧穴 涌泉、然谷、太溪、大钟、水泉、照海、复溜、交信、筑宾、阴谷、横骨、大赫、气穴、四满、中注、肓俞、商曲、石关、阴都、腹通谷、幽门、步廊、神封、灵墟、神藏、或中、俞府。九、手厥阴心包经图2-9 手厥阴心包经经脉循行示意图

1.经脉循行(图2-9) 起于胸中,出属于心包络,向下通过横膈,从胸至腹依次联络上、中、下三焦。

胸部支脉:沿着胸中,出于胁部,至腋下3寸处(天池),上行抵腋窝中,沿上臂内侧,行于手太阴和手少阴之间,进入肘窝中,向下行于前臂两筋的中间,进入掌中,沿着中指到指端(中冲)。

掌中支脉:从劳宫分出,沿无名指到指端(关冲),与手少阳三焦经相接。

2.主要病候 心痛、胸闷、心悸、心烦、癫狂、腋肿、肘臂挛急、掌心发热等症。

3.主治概要 本经腧穴主治心、胸、胃、神志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4.腧穴 天池、天泉、曲泽、郄门、间使、内关、大陵、劳宫、中冲。十、手少阳三焦经图2-10 手少阳三焦经经脉循行示意图

1.经脉循行(图2-10) 起于无名指末端(关冲),向上行于小指与无名指之间,沿着手背,出于前臂外侧桡骨和尺骨之间,向上通过肘尖,沿上臂外侧,上达肩部,交出足少阳经的后面,向上进入缺盆部,分布于胸中,散络于心包,向下通过横膈,从胸至腹,属于上、中、下三焦。

胸中支脉:从胸向上,出于缺盆部,上走颈旁,系耳后,沿耳后直上,出于耳部上行额角,再屈而下行至面颊部,到达眼眶下部。

耳部支脉:从耳后进入耳中,出走耳前,与前脉交叉于面颊部,到达目外眦(丝竹空之下),与足少阳胆经相接。

2.主要病候 腹胀、水肿、遗尿、小便不利、耳聋、耳鸣、咽喉肿痛、目赤肿痛、颊肿和耳后、肩臂、肘部外侧疼痛等症。

3.主治概要 本经腧穴主治侧头、耳、胸胁、咽喉病和热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4.腧穴 关冲、液门、中渚、阳池、外关、支沟、会宗、三阳络、四渎、天井、清冷渊、消泺、臑会、肩髎、天醪、天牖、翳风、瘈脉、颅息、角孙、耳门、耳和醪、丝竹空。十一、足少阳胆经

1.经脉循行(图2-11) 起于目外眦(瞳子髎),上行到额角,下耳后,沿颈旁,行手少阳三焦经之前,至肩上退后,交出手少阳三焦经之后,向下进入缺盆。

耳部支脉:从耳后进入耳中,出走耳前,达目外眦后方。

外眦部支脉:从目外眦处分出,下走大迎,会合手少阳经到达目眶下,下行经颊车,于颈部向下会合前脉于缺盆,然后向下进入胸中,通过横膈,络于肝,属于胆,沿着胁肋内,出于少腹两侧腹股沟动脉部,绕阴部毛际,横行进入髋关节部。

缺盆部直行脉:从缺盆下行腋下,沿胸侧,经过季胁,下行会合前脉于髋关节部,再向下沿着大腿外侧,出膝外侧,下行经腓骨前面,直下到达腓骨下段,下出外踝前面,沿足背部,进入第4趾外侧端(足窍阴)。图2-11 足少阳胆经经脉循行示意图

足背部支脉:从足背分出,沿第1、第2跖骨之间,出于大趾甲端,穿过趾后的毫毛部(大敦),与足厥阴肝经相接。

2.主要病候 口苦、目疾、疟疾、头痛、颔痛、目外眦痛、缺盆部肿痛、腋下肿、胸胁股及下肢外侧痛、足外侧痛、足外侧发热等症。

3.主治概要 本经腧穴主治侧头、目、耳、咽喉病和神志病、热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4.腧穴 瞳子髎、听会、上关、颔厌、悬颅、悬厘、曲鬓、率谷、天冲、浮白、头窍阴、完骨、本神、阳白、头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风池、肩井、渊腋、辄筋、日月、京门、带脉、五枢、维道、居髎、环跳、风市、中渎、膝阳关、阳陵泉、阳交、外丘、光明、阳辅、悬钟、丘墟、足临泣、地五会、侠溪、足窍阴。十二、足厥阴肝经

1.经脉循行(图2-12) 起于足大趾背毫毛部(大敦),沿着足背内侧上行,经过内踝前1寸处,向上行小腿内侧至内踝上8寸处交出足太阴经的后面,上行胭内侧,沿着大腿内侧,进入阴毛中,环绕阴部,上达小腹,挟胃旁,属于肝,络于胆,向上通过横膈,分布于胁肋,沿着喉咙的后面,向上进入鼻咽部,连接于“目系”(眼球联系于脑的部位),向上出于前额,与督脉会合于颠顶。“目系”支脉:从“目系”下行颊里,环绕唇内。

肝部支脉:从肝分出,通过横膈,向上流注于肺,与手太阴肺经相接。

2.主要病候 腰痛、胸满、呃逆、小便不利、疝气、少腹肿等症。

3.主治概要 本经腧穴主治肝病、妇科病、前阴病和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4.腧穴 大敦、行间、太冲、中封、蠡沟、中都、膝关、曲泉、阴包、足五里、阴廉、急脉、章门、期门。图2-12 足厥阴肝经经脉循行示意图第三节 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即别道奇行的8条经脉,有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共8条,故称为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不同,它们不隶属于十二脏腑,也无阴阳表里配合关系,纵横交错地循行分布于十二经脉之间。其主要作用体现在两方面:沟通了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将部位相近、功能相似的经脉联系起来,起到了统摄有关经脉气血、协调阴阳的作用;对十二经脉气血有着蓄积和渗灌的调节作用。奇经八脉中的任脉和督脉,各有其所属的腧穴,故与十二经相提并论合称为“十四经”。十四经均有一定的循行路线、病候和所属腧穴,是经络系统的主要部分。一、督脉

1.经脉循行(图2-13) 起于小腹内,下出于会阴部,向后行于脊柱的内部,上达项后风府,进入脑内,上行颠顶,沿前额下行鼻柱。

2.主要病候 脊柱强痛、角弓反张等症。

3.主治概要 本经腧穴主治神志病、热病和腰骶、背、头项局部病证,以及相应的内脏疾病。

4.腧穴 长强、腰俞、腰阳关、命门、悬枢、脊中、中枢、筋缩、至阳、灵台、神道、身柱、陶道、大椎、哑门、风府、脑户、强间、后顶、百会、前顶、囟会、上星、神庭、素髎、水沟、兑端、龈交。图2-13 督脉循行示意图二、任脉

1.经脉循行(图2-14) 起于小腹内,下出会阴,向上行于阴毛部,沿着腹内,向上经过关元等穴,到达咽喉部,再上行环绕口唇,进入目眶下。图2-14 任脉循行示意图

2.主要病候 疝气、带下、腹中结块等症。

3.主治概要 本经腧穴主治腹、胸、颈、头面的局部病证和相应的内脏器官疾病,少数腧穴有强壮作用或可治疗神志病。

4.腧穴 会阴、曲骨、中极、关元、石门、气海、阴交、神阙、水分、下脘、建里、中脘、上脘、巨阙、鸠尾、中庭、膻中、玉堂、紫宫、华盖、璇玑、天突、廉泉、承浆。三、冲脉

1.经脉循行(图2-15)起于小腹内,下出于会阴部,向上循行于脊柱之内,其外行者经气冲与足少阴经交会,沿着腹部两侧,上达咽喉,环绕口唇。图2-15 冲脉循行示意图图2-16 带脉循行示意图

2.主要病候 腹部气逆而拘急。

3.交会腧穴 会阴、阴交、气冲、横骨、大赫、气穴、四满、中注、肓俞、商曲、石关、阴都、腹通谷、幽门。四、带脉

1.经脉循行(图2-16) 起于季肋下面,斜向下行到带脉、五枢、维道,横行绕身一周。

2.主要病候 腹满,腰部觉冷如坐于水 中。

3.交会腧穴 带脉、五枢、维道。五、阴维脉图2-17 阴维脉循行示意图图2-18 阳维脉循行示意图

1.经脉循行(图2-17) 起于小腿内侧,沿大腿内侧上行到腹部,与足太阴经相合,过胸部,与任脉会于颈部。

2.主要病候 心痛、忧郁。

3.交会腧穴 筑宾、府舍、大横、腹哀、期门、天突、廉泉。六、阳维脉

1.经脉循行(图2-18) 起于足跟外侧,向上经过外踝,沿足少阳经上行髋关节部,经胁肋外侧,从腋外上肩,至前额,再到项后,合于督脉。

2.主要病候 恶寒发热、腰痛。

3.交会腧穴 金门、阳交、臑俞、天髎、肩井、头维、本神、阳白、头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风池、风府、哑门。七、阴跷脉

1.经脉循行(图2-19) 起于足舟骨的后方,上行内踝的上面,直上沿大腿内侧,经过阴部,向上沿胸部内侧,进入锁骨上窝,上经人迎的前面,过颧部,到目内眦,与足太阳经和阳跷脉相会合。

2.主要病候 多眠、癃闭。

3.交会腧穴 照海、交信、睛明。图2-19 阴跷脉循行示意图图2-20 阳跷脉循行示意图八、阳跷脉

1.经脉循行(图2-20) 起于足跟外侧,经外踝上行腓骨后缘,沿股外侧和胁后上肩,过颈部上挟口角,进入目内眦,与阴跷脉会合,再沿足太阳经上额,与足少阳经合于风池。

2.主要病候 目痛从内眦始,不眠。

3.交会腧穴 申脉、仆参、跗阳、居髎、臑俞、肩髃、巨骨、天髎、地仓、巨髎、承泣、睛明。第四节 十五络脉

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各自别出一络,加上脾之大络,总计15条,称为十五络脉,分别以其发出处的腧穴命名。十二经脉的别络均从本经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络穴分出,走向其相表里的经脉,即阴经别络于阳经,阳经别络于阴经。任脉的别络从鸠尾分出以后散布于腹部;督脉的别络从长强分出以后散布于头,左右别走足太阳经;脾之大络从大包分出以后散布于胸胁。此外,还有从络脉分出的浮行于浅表部位的浮络和细小的孙络,遍布全身,难以计数。四肢部的十二经别络,加强了十二经中表里两经的联系,从而沟通了表里两经的经气,补充了十二经脉循行的不足。躯干部的任脉络、督脉络和脾之大络,分别沟通了腹、背和全身经气,从而输布气血以濡养全身组织。第五节 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一、十二经别

是十二正经离、入、出、合的别行部分,是正经别行深入体腔的支脉。十二经别多从四肢肘膝关节以上的正经别出(离),经过躯干深入体腔与相关的脏腑联系(入),再浅出于体表上行头项部(出),在头项部阳经经别合于本经的经脉,阴经的经别合于与其相表里的阳经经脉(合),由此将十二经别汇合成6组,称为“六合”。

足太阳、足少阴经别从腘窝部分出,入走肾与膀胱,上出于项,合于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足厥阴经别从下肢分出,行至毛际,入走肝胆,上系于目,合于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足太阴经别从髀部分出,入走脾胃,上出鼻,合于足阳明胃经;手太阳、手少阴经别从腋部分出,入走心与小肠,上出目内眦,合于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手厥阴经别分别从所属正经分出,进入胸中,入走三焦,上出耳后,合于手少阳三焦经;手阳明、手太阴经别从所属正经分出,入走肺与大肠,上出缺盆,合于手阳明大肠经。

由于十二经别有离、入、出、合于表里之间的特点,不仅加强了十二经脉的内外联系,更加强了经脉所属络的脏腑在体腔深部的联系,补充了十二经脉在体内外循行的不足。由于十二经别通过表里相合的“六合”作用,使得十二经脉中的阴经与头部发生了联系,从而扩大了手足三阴经穴位的主治范围。如手足三阴经穴位之所以能主治头面和五官疾病,与阴经经别合于阳经而上头面的循行是分不开的。此外,又由于其加强了十二经脉与头面的联系,故而也突出了头面部经脉和穴位的重要性及其主治作用。二、十二经筋

是十二经脉之气濡养筋肉骨节的体系,是附属于十二经脉的筋膜系统。其循行分布均起始于四肢末端,结聚于关节骨骼部,而走向头面躯干,行于体表,不入内脏。其有刚筋、柔筋之分,刚(阳)筋分布于项背和四肢外侧,以手足阳经经筋为主;柔(阴)筋分布于胸腹和四肢内侧,以手足阴经经筋为主。足三阳经筋起于足趾,循股外上行结于(面);足三阴经筋起于足趾,循股内上行结于阴器(腹);手三阳经筋起于手指,循臑外上行结于角(头);手三阴经筋起于手指,循臑内上行结于贲(胸)。

经筋具有约束骨骼、屈伸关节、维持人体正常运动功能的作用。三、十二皮部

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络脉之气散布之所在。十二皮部的分布区域是以十二经脉体表的分布范围为依据的,也就是十二经脉在皮肤上的分属部分,故《素问·皮部论》指出:“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者,诸经皆然。”由于十二皮部居于人体最外层,又与经络气血相通,故是机体的卫外屏障,起着保卫机体、抗御外邪和反映病证的作用。第六节 经络的标本、根结、气街和四海

经络分布到全身各部,《内经》在分析各部的关系时,有标本、根结、气街与四海等理论,这对于理解特定穴有重要意义。一、标本

1.标本的意义 中医学里的“标本”有很多含义。如发病的先后,先病称“本”,后病称“标”,人体正邪相峙时,称正气为“本”,而病邪为“标”。在经络的分部中,标本的概念主要是指经脉腧穴分布的上下,并阐明这些上下部位具有相应性。“标”有上的含义,“本”有下的含义。头、面、胸、背位置较高在上,其部位为标,四肢末端位置较低在下,其部位为本。

2.标本的内容 十二经脉均有本部与标部。兹将《灵枢·卫气》篇所载的标本部位,结合相应腧穴列表如下(表2-2)。

3.标本的应用 标本理论在诊断和辨证取穴中有重要价值。《灵枢·卫气》说:“下虚则厥,上虚则眩。”意思是指四肢厥冷和头目眩晕;并说明治疗原则是“实者绝而止之,虚者引而起之”,就是说当本虚损时出现厥逆,标虚可以表现为头晕目眩。针灸应分标本进行治疗。《标幽赋》说:“更穷四根三结,依标本而刺无不痊。”说明标本配合根结应用,在治疗上的重要作用。针灸配穴原则中的上病下取、下病上取,标病取本、本病取标的治疗法则,都丰富了经络学说。表2-2 十二经标本表(续表)二、根结

1.根结的意义 根,根本,开始;结,结聚,归结。经脉的根结和标本有着一致性。根,即本意,而结有标意。在分布上,根在四肢末端,结在躯干头面。

2.根结的内容 十二经的根,即五输穴的井穴;结,均分布在头、面、胸、腹。具体内容如根结表(表2-3)。表2-3 足六经根结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足三阳经的“结”均分布在头面;足三阴经的“结”分布在胸和腹。《内经》中仅叙述了足六经的根结,而没提及手经,可能是属脱简。

3.根结的应用 四末是阴阳经经气流注交接的重要部位。根穴即井穴,位于四肢末端,主治全身性疾病。如“头面之疾针至阴”就是源于太阳经结于头面而根于小趾的道理。反之,当四肢有病时,也可根据标本根结理论“下病上取”选择头面、躯干的腧穴来治疗。如《千金方》中用神庭治下肢瘫痪、用中冲治昏厥等。《外台秘要》用浮白治疗腿足痿软,以及大敦治崩漏等,都是根结在临床上的具体应用。

4.标本根结配合应用 如表2-4。表2-4 标本(根)结应用表三、气街

1.气街的意义 气街是经气通行的直捷径路。人体从上至下横分为:头、胸、腹、胫四气街。《灵枢·动输》说:“四街者,气之径路也。”张景岳说:“此四街者,乃胸腹头胫所聚所行之道,故谓之气街。”

2.气街的内容 《灵枢·卫气》说: “胸气有街,腹气有街,头气有街,胫气有街。”其大体位置是:“气在头者,止之于脑”;“气在胸者,止之膺与背俞”;“气在腹者,止之背俞与冲脉”;“气在胫者,止之于气街(此指气冲部)”。

3.气街的应用 气街的理论,是说明头、胸、腹、背、下肢各部经穴,在前后、内外之间均有联系通路;因而有类似的治疗作用,其中以脏腑背俞穴和募穴的相应关系最为明显。再如头部的风池、风府穴,主治头面五官疾病;下腹部的气冲穴,主治奔豚、腹痛、阴萎及胎产诸病,也是出于这种联系来实现的。四、四海

1.四海的意义 海,是水流归聚之所,十二经气血像百川归海一样汇集到一定部位,由此形成了“海”的概念。《灵枢·海论》把水谷、气、血、髓四者的汇集所在称为四海。

2.四海的内容 《灵枢·海论》说:“胃者水谷之海,其输上在气街,下至三里,冲脉者,为十二经脉之海,其输上在于大杼,下出于巨虚之上下廉,膻中者为气之海,其输上在于柱骨之上下,前在于人迎,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盖,下在风府。”如表2-5。表2-5 四海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