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3 02:50:25

点击下载

作者:郑宝霞

出版社:航空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读:

内容提要

本书包括上篇思想道德修养和下篇法律基础两部分,两部分内容各成系统又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相辅相成。

思想道德修养部分主要包括政治、思想、道德、心理素质和学习成才等方面修养的内容。这部分内容针对大学生学习、生活中遇到的诸如政治态度、思想意识、人生理想、伦理道德、心理品质、综合素质等实际问题,从大学生的成长规律和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出发,积极探索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提出全面准确的指导性意见。

法律基础部分涉及到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基本理论、宪法、民法、行政法、刑法、诉讼法等的各个方面,包括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法律制度、基本操作方法等。它是学习和理解法的产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法的性质、内容、对象与范围、法律制度与法律规范、法律功能与调查方法的基础性知识。

本教材注重法学理论和知识的思想性、实用性、科学性和针对性的统一,以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真正做到学法、懂法、用法、依法办事。

编者的话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高等院校“两课”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是高等院校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它是一门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念为主线,综合运用相关知识,教育引导大学生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强化法制观念、法律意识的一门课程。

本书包括上篇思想道德修养和下篇法律基础两部分,两部分内容各成系统又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相辅相成。

思想道德修养部分主要包括政治、思想、道德、心理素质和学习成才等方面修养的内容。这部分内容针对大学生学习、生活中遇到的诸如政治态度、思想意识、人生理想、伦理道德、心理品质、综合素质等实际问题,从大学生的成长规律和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出发,积极探索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提出全面准确的指导性意见。

法律基础部分涉及到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基本理论、宪法、民法、行政法、刑法、诉讼法等的各个方面,包括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法律制度、基本操作方法等。它是学习和理解法的产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法的性质、内容、对象与范围、法律制度与法律规范、法律功能与调查方法的基础性知识。本教材注重法学理论和知识的思想性、实用性、科学性和针对性的统一,以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真正做到学法、懂法、用法、依法办事。

在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一课程中,必须重视和加强理论学习,坚持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注重交流,勤于思考,做到知行统一。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由于我们的水平有限,时间仓促,书中难免有缺点、疏漏、错误,敬请各位读者在使用本教材过程中,提出宝贵意见。编者2007年6月

第一章 走进大学生活 开创美好未来

大学,是人生道路的新起点。世界观、人生观将在这里形成、确立;事业的成功将在这里奠基、起步;美好的人生将在这里扬帆、起程。进入高等学府学习深造的新同学,面对新的环境,我们不仅要明确时代赋予我们振兴中华的伟大历史使命,而且要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确立科学的成才目标,构建合理的成才素质,开发、培养自己的创造能力,使自己的脚步与时代前进的步伐合拍,使自己的成才与祖国的振兴同道。

第一节 适应人生的新阶段

一、大学生活的特点

何谓大学?蔡元培先生曾对此有过精辟论述,他说:“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30年代任大学校长的梅贻琦先生认为,“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大学是知识的海洋。这里有浓厚的学习研究和成才氛围,有丰富的图书资料和先进的仪器设备,能使大学生接触到广博的知识,培养必要的专业技能。这里是知识创新、传播和运用的基地,是培育创新精神的摇篮。

大学是人生发展的新阶段,“新”的重要表现就是我们面临着一个全新的生活、学习、工作环境。在这个转折时期,同学们既会充满好奇和兴奋,也容易遇到不适和困难。能否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将关系到我们在大学四年的顺利成长。这是同学们面临的首要问题。如果不能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环境,成才就无从谈起。那么大学生活有什么特点呢?

1.大学生活的集体性和自理性。在大学里,同学们不像过去在中学,大部分同学都是走读,现在,同学们都生活在一起,多个同学住在一个房间里,共同起居,生活习惯难免会有一些不同,也会出现步调不一致的时候。在大学里,每个同学的日常生活需要自己照顾,例如,整理房间、铺床、洗衣物等。同时,个人的经济开支也需要自己掌握。

2.大学学习的选择性和自觉性。学习是大学生生活的主要内容,也是重要任务,相对中学而言,大学的学习有自己的特点,每个同学的学习具有很大的自主选择的空间。例如,课程的选择、课外的讲座学术报告的选择、阅读内容的选择等。在学习的方式上,大学的学习更多的是依靠学生的自觉学习,在这里没有老师无所不在的督促、没有家长每时每刻的检查和提醒,也不会有密集的考试,但是,正因为如此,才更需要我们养成自觉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

3.课余生活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大学中,课余生活是非常丰富和多样的,因为,大学的学习相对中学而言更注重能力的培养和锻炼。课外活动的开展可以培养人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开拓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拓展知识面。所以,上课是学习,下课也一样是学习。这也是大学众多的社团组织参加人数很多的原因。

4.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和广泛性。大学生独立在学校中生活,如果人际关系不和,就不可能有一个成功的大学生活。大学生应十分重视人际关系的发展和人际交往能力的锻炼。在大学里,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已经不局限在本班和本年级中,而是校内、校外,同学、同乡,高年级、低年级、师生间广泛交往。交往的内容也日趋丰富。

大学生活与中学相比,其显著的特点就是要求学生必须自主独立,不论衣、食、住、行还是学习交友乃至认识社会和人生,都需要更多地依靠自己的认知能力去思考、判断、选择和行动。了解大学生活有哪些新变化,有助于缩短适应过程。

二、积极适应大学生活

为了尽快适应新环境,缩短适应期,要积极培养和提高独立生活能力,掌握大学生活的主动权,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大学生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第一,提高独立生活能力。大学生应该看到自身在生活自理方面能力不足,是由于过去的依赖心理和环境造成的。上大学后应该从头做起,虚心学习,不怕失败,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学会自己照顾自己,独立处理生活、学习中的问题,还可以在辅导员、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处理生活自理方面一些具体问题的方法,要坚持从小事做起,反复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另外还要注意向高年级优秀学生学习,听取他们介绍自己成长的经验和体会。

第二,客观全面认识自我。由于环境和社会角色的改变,对大学生的评价标准也发生了变化,过去以单一的学习成绩评价人,现在以综合能力和素质评价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正确对待别人给自己的评价,客观地认识自我,悦纳自我,找到自信。

第三,学习人际交往的方法。人际交往是大学生社会化的基本途径,也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根本保证,特别是大学一年的学生,如何建立和谐的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已成为同学们的必修课。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首先要及参加集体活动,创造交往的氛围和条件,其次要主动交往,交往总要有一方主动才能开始,不能处处等着别人给你打招呼。再次要尊重他人,诚实守信,光明磊落,宽容待人,讲正气,重大义,才能获得真正的友谊。

三、尽快确立成长新目标

当代大学生肩负的历史使命是继往开来,迎接挑战,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完成如此重大的历史使命就要按照我党的教育方针和高校的培养目标要求自己,尽快成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素质提出了全面发展的新要求。

1.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兴邦安国,教育为本;教书育人,德育为先。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以理想信念为核心,以爱国主义为重点,以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遵纪守法观念为基础,以全面发展为目标,建立社会主义道德和法制观念。

2.智是人才素质的基础。智是大学生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本领,是能否成为对国家、对人民有用的人才的重要基础。德国著名作曲家门德尔松认为:“智慧是知识的善于运用”。同学们需要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掌握本专业比较系统扎实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技能,不断拓展自己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解决理论和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体是人才素质的条件。体育是社会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志,体育事业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人的身体素质是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物质基础,也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强盛的基础。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指出,“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还指出,“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在体育方面,同学们要了解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4.美是人才素质的重要内容。美可启真;美可储善;美可怡情;美可净化灵魂。有一位专家曾说过:智育一旦走向极端,只能生产出毫无个性的机器人。马克思说:“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那你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代学者王国维认为,“真者知力之理想,美者感情之理想,善者意志之理想也。完全之人物,不可不备真善美之三德。”美育通过熏陶、感发人的精神,激励、净化、升华人的精神境界,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帮助学生树立美的理想,发展美的品格,培育美的情操,形成美的人格。在美育方面,同学们需要提高文化艺术素养,养成良好的审美观念,加强审美修养。

大学培养目标所要求的德、智、体、美方面的素质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统一体。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就是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是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全面提高。当代大学生应努力成长为健康发展、和谐发展的一代新人。

第二节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大学生涯对每一位大学生来说,都是一个无法割舍的人生体验。在这里,不管他们愿意与否,他们都要开始独立地面对真实的生活,都要自主地解决自己的人生难题。但是,当他们以极大的热情去直面生活、实现自己的理想之梦时,会发现生活之舟是那么的复杂,有时甚至是那么的难于驾驭。在痛苦的反思之后,有人开始调整目标、重塑生活,以积极的心态去迎接新的生活;有的人则选择了逃避与自暴自弃,以消极的心理与行为去对抗生活。积极的接纳与奋进是美好人生的起点,而消极的对抗则有可能一事无成。因此,在大学阶段,树立良好的心理健康观关系着每一位学子的成长。

一、树立科学的健康观

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在传统观念中身体无病既是健康,把躯体的完好状态当作健康的唯一标志。这种认识是否科学呢?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对自身认识的深化,人们对健康的观念有了重要的改变。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是没有身体的欠缺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这个关于健康的定义包含了三方面的内容:第一,身体无疾病,无体弱状态;第二,精神康乐的完整状态;第三,社会适应能力的良好状态。因此,健康在现代意义上,实际是一个人有良好的身体、心理和社会交往状态的一种综合判断。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新定义,人们要提高健康水平,不但要注意均衡营养、加强体育锻炼、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以保证自己的躯体健康,还需要在心理健康、社会适应、道德健康方面下功夫。而且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良好等构成健康的最基本要素也是相互促进、互为前提的。具体说来,躯体健康是健康的重要前提和基础,躯体不健康不仅会使健康的总体水平下降,而且对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和道德健康也可能构成威胁;心理健康是个体健康的最主要表现,心理健康不仅能调节躯体健康,而且也直接影响个体的社会适应性及道德发展水平;社会适应良好是个体身心健康的长期动态表现,也与道德良好密切相关;而道德良好则是健康的最高境界,对个体的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水平也起到统帅作用。如果说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更多关注的是个体单独的健康状况,社会适应更多关注的是个体与社会环境协调的健康状况,而道德健康关注的则是个体奉献社会、促进社会进步的健康状况。因此,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良好是衡量一个现代人是否健康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标准和条件。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是没有身体的欠缺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可见,健康不仅指人的生理健康,而且还包括人的正常心理状态和对社会环境良好的适应能力。我国学者认为,健康应该包括下列因素:身体各部位发育正常,功能健全,没有疾病;体质坚强,对疾病有高度的抵抗力,并能刻苦耐劳,担负各种艰巨繁重的任务,经受各种自然环境的考验;精力充沛,能经常保持较高的效率;意志坚定,情绪正常,精神愉快。

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曾确立了心理健康的标准: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

三、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一)生活适应问题

大学生来到新的校园后,有许多人因对环境和专业不满而产生失落感;因对自己及他人认识的片面性而产生深深的自卑感;因不善于人际交往、与他人关系淡漠而感到孤独;因暂时的目标迷失、学习失去动力而觉得无聊;因热心参加社团活动而又处理不好学习与这些活动的矛盾而深感苦恼。凡此种种反应,都属于新生活适应问题。

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意味着个体能与社会环境保持动态的平衡,随着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和改变自己,以适应时代发展和环境要求;能以积极的心态和合理的方式接受环境变化、应对困难挫折,不逃避现实,不怨天尤人;积极挖掘和充分利用环境所能提供的机遇和条件,发展自己的综合素质;不满足于环境所能提供的条件,不被环境中的消极因素同化,能根据自己的理想和奋斗目标改造环境,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二)学业问题

在入学后的一段时间里,相当多的同学学习失去了动力和目标,处理不好专业学习与兴趣爱好、社团活动、外语学习等之间的矛盾,学习方法不当,缺乏自学的能力、合理建构知识体系的能力。因此,一些同学虽整天忙忙碌碌,却收获甚少;有些人除上课外,对所学知识不知如何进行扩展深化。(三)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

进入大学,远离原来熟悉的生活与学习环境,面对新的人际群体,学生多少有些不适。部分学生对大学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异性之间的关系显得很不适应。一位新生感叹说:“在大学,没有一个可以谈得来的朋友,心里真的感到好孤独。”有的学生从未离开过家庭,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对于如何关心别人,得到朋友的关心想得较少;而另一方面,学生又希望别人的认可。

大学生活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小社会的环境,可以充分地展示自我,展示大学生的风采。部分学生缺乏在公众场合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与勇气,面对各种各样的活动,充满了兴趣,却又担心失败,只是羡慕而积极参与的不多,久而久之,开始回避参与,感叹“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特别是到了周末,学生普遍感到无处可去,甚至出现了“周末恐惧症”,“盼周末,又怕过周末,那种孤寂的感觉真难受”,直接影响了学生潜能力的充分发挥。(四)情绪问题

情绪良好是心理健康的晴雨表。处于青年中后期的大学生,情感丰富、情绪富于变化。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并不意味着没有消极的情绪,而是能正确感知、适度表达和有效调整自己的情绪变化,喜怒有常、哀乐有节,积极情绪多于消极情绪,经常保持愉快、满足、平和的心境,对生活充满希望,对未来充满信心。大学生经常的消极情绪有郁闷、情绪失衡等。

抑郁表现为个体心中持久的情绪低落,常伴有身体不适、睡眠不足等,心情压抑、沮丧、无精打采,什么活动都懒于参加,什么事也提不起精神来,逃避参与。

大学生的社会情感丰富而强烈,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与内隐性,表现为情绪波动大,高低不定,喜怒无常,会因一点小小的胜利而沾沾自喜,也易为一次考试失败、情感受挫而一蹶不振,甚至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特别是负性情绪的控制相对较弱,个体负性情绪表现为情绪高低不定、易怒,难以驾驭自己的情感,不能保持一种常态的情绪,如一次考试失败,有的学生很难从失利的阴影中走出;群体负性情绪又是校园事端的直接制造者。(五)性与恋爱方面的问题

大学生常遇到的性问题有:对自身性特征、性器官发育的过分关注与疑虑,手淫问题,同性恋问题等。常见的恋爱问题有:单相思、失恋等。由于我国性教育的欠缺,加之受封建思想的影响,大学生获得的性知识有许多误区,易引发心理问题。(六)焦虑问题

学生的焦虑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来源并非现实的威胁,而是内心无明确的客观对象和具体内容。主要表现在考试焦虑与自我焦虑。

考试焦虑。尽管所有的大学生都经过了高考的严峻考验,大学考试对学生尤其是基础较差,大学第一学期考试失败的学生尤其突出,他们无端担心考试失败,甚至产生了厌倦考试的心理状态。(七)其他问题

这方面大学生最关注的有:性格缺陷的弥补、对未来求职择业的困惑。许多同学在将来考研、出国、就业三个目标之间徘徊,既想继续深造,又想尽快走向社会,自食其力。

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心理矛盾问题是社会角色发生转换、生活环境发生变化的必然反映,这在大学新生中表现尤为明显。对于这些矛盾若不进行及时疏导、调适和化解,很可能会引发心理问题,影响心理健康,影响大学生的成长。

四、保持心理健康

(一)大学生保持心理健康的现实意义

首先,健康的心理是保证大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的必要条件。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是一项复杂的智力活动,充满着矛盾与困难,对心理承受能力的要求很高,这就需要有健康的心理来调节个体在学习中的矛盾,克服学习中的各种困难,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大学生正处在人体发育的高峰阶段,在生理肌体发育的作用下,情绪很不稳定,个体心理机制还不很健全,意志控制力比较差。在这一阶段,如不能对不良情绪加以有效的控制,就会造成身心疾病的发生,甚至不得不休学、退学。所以大学生心理健康地发展,从而带动生理肌体的正常发育,是避免造成教育浪费,保证大学生正常学习生活的必要条件。

最后,健康的心理是完善大学生人格的重要方面。大学生正处于品格、品德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心理发展的不平衡,个性心理矛盾增多,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一个人良好个性品格的形成。因而有意识地从个性心理上进行调节,使个体心理达到平衡,无疑会对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健康理想的人格有特殊的意义。(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

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因素来自于生物、心理、社会文化诸方面,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也需要引起学生、家庭与社会的关注。

1.大学生关注个体心理健康

第一,坚持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遵循的行为规范,即习惯化了的生活方式。健康的心理与健康的身体密不可分。对大学生而言,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一是合理作息,起居有常,早睡早起,充足睡眠;二是平衡膳食,坚持吃早餐,体重保持正常水平;三是科学用脑,实行时间管理,提高学习效率,劳逸结合,有张有弛,避免用脑过度;四是积极休闲,选择文明高雅的休闲娱乐方式,娱悦身心;五是适量运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不吸烟,不喝酒。大学生不文明的生活方式有网络沉溺、暴饮暴食、节食瘦身、晚睡晚起,饮食不规律、不从事体育运动、抽烟酗酒、做危险动作等。

第二,培养和完善人格。人格的健全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应当正确评价客观事物,正确对待自己与他人;善于管理情绪,情绪反应适度正常,体验正常的情绪情感,主动有效地适应社会环境与学校生活。

2.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第一,学校教育中应着重于“五学”教育。即“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关心,学会学习,学会发展”。在我们的教育中,存在重道德灌输,轻道德践约;重成才教育,轻成人教育;重知识传授,轻养成教育的倾向。心理健康不仅是单纯的心理的,也是社会与教育的。学校要培养的是“社会人”与“文化人”,社会人必然是具有健康心理的人。教会学生适应环境,能够妥善处理自身事务,学会遵守社会规范,成为一个适应社会需要的社会人是前提;学会关心,关心国家大事,关心国际局势,关心我们生存的社会,关心朋友,体谅父母,珍惜友谊,善待爱情,以热情、积极、主动的态度介入社会生活中;学会学习就是教会我们的学生不仅学习书本知识,学习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学习将书本知识转化为社会实践的能力。人的发展是永恒的课题,可以说,自我塑造,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内容。

第二,逐步形成学校、社会、自身共同关心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目前高校普遍认识到心理素质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建立了相应的机构,加大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部分高校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课堂教学中,使心理健康教育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大学生也逐步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开始注重自身心理素质的培养与提高,以主动的姿态调整自身的状态,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家庭教育中也在逐步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校园中营造宽松的心理气氛,建立良好的班风、学风、校风,消除不良文化的影响,逐步形成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人人重视自身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

第三节 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际交往是人社会化过程的必经之路,也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人,要想获得生存与发展的本领,就必须学会为自己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人际环境。良好的人际交往可以帮助大学生获取信息、抓住机遇、完善自我、促进身心健康、取得事业的成功。大学阶段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期,所有活动都是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进行并实现的,社会交往是大学生社会化的基本途径,也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根本保证。

一、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

(一)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的含义

1.人际交往的含义

人际交往亦指社会交往,指人与人之间通过一定方式进行接触,从而在心理上和行为上发生相互影响的过程。在交往中,交流的主体是个人或群体,交往的方式有直接交往与间接交往、正式交往与非正式交往、单向交往与双向交往等,人际交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有两个特点:一是交往双方互为主体,二是交往双方行为互动,即在影响他人的同时也在接受他人的影响。

2.人际关系的含义

人际关系是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的直接交往关系,它是在人们相互交往基础上形成的。人际关系好比心理上的桥梁和纽带,显示着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距离,它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主要由三种心理因素构成:认知、情感和行为。认知是人际关系的前提条件,表现为人与人之间是相互肯定还是否定;情感是人际关系的主要调节因素,表现为人与人之间是相互喜欢还是厌恶。行为是人际关系的交往手段,表现为人与人之间是相互接近还是疏远。人际关系是错综复杂的,有个体与个体间的关系,如同学关系,恋人关系等;有个人群体之间的关系,如个人与家庭、个人与群体的关系;有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如班级之间的关系等。从社会学的角度,人际关系又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等。

人际关系是人际交往的结果,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相互影响的作用的具体状态,由人际交往形成的人际关系对进一步的交往产生促进或阻碍作用,成为人际交往的起点与依据。(二)人际关系的类型

现代社会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错综复杂,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和方法,人际关系的类型可以有不同的划分。根据人际交往的内容可以划分为经济方面的交往关系,政治思想方面交往的关系,文化娱乐方面的交往关系,其中经济关系是最基本的关系;根据人际关系联结的纽带来划分,可以划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趣缘关系,业缘关系;根据交往的主题情况来划分可以有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个体同群体之间的关系,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根据人际关系的相容程度可以分为相容的人际关系和不相容的人际关系;根据交往的形式和媒介可以分为直接关系和间接关系;根据交往时间长短可以分为,长期关系与临时关系;还可以根据不同性别划分为同性关系和异性关系。

二、人际关系建立的原则和方法

(一)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

1.平等的原则

平等,是人与人之间建立情感的基础,也是人际交往的一项基本原则。与人交往,只有以平等的姿态出现,不盛气凌人,不高人一等,给别人以充分的尊重,才有可能形成人与人之间的心理相容,产生愉悦、满足的心境,形成和谐的人际交往关系。因此,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应坚持平等原则,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建立起有利于成长和进步的人际关系。

2.真诚原则

真诚原则是人际交往延续和发展的保证,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待,才能相互理解、接纳,才能团结相处。具体表现为:第一,真诚地表现自己,只要相信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只要认为自己的态度、兴趣或情感是“真实自我”的反应,就要自然地表现出来,不要玩深沉、逢场作戏或令人琢磨不定过分压抑等。第二,真诚地对待别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与不足,对他人、对朋友要热诚地赞许和善意地批评,恰当地评价,赞扬的话语要真实、确切、具体并出自内心,批评要注意方式恰当,总之要在善良的动机前提下真诚地评价别人,关心别人,理解别人,帮助别人。

3.宽容原则

在与人相处时,应当严于律己,宽容待人,接受对方的差异。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交往中,对别人要有宽容之心,如“眼睛里容不得一粒沙子”般斤斤计较,苛刻待人,或者得理不让人,最终将会成为孤家寡人。另外,要有宽容之心,还须以诚换诚,以情换情,以心换心,善于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理解对方,会柳暗花明,豁然开朗。

4.互惠互助原则

互相关心,互助互惠,是人际交往的客观需求,生活中,每个人都难免有困难,需要他人帮助;工作中,也需要在各自的职位上互相配合、互相支持、通力合作。互相帮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人有难,众人相帮;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相互帮助就是要乐于帮助别人,别人有困难需要帮助时一定要热情帮助。互助互惠,一个不愿意帮助别人的人,很难要求别人自愿帮助他。(二)人际交往的基本方法

1.正确认识自己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人际交往也是这个道理。正确认识自己是交往成功的基础。要正确认识自己,就要做到公平客观的评价自我,做到既不清高,亦不妄自菲薄,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如果过高地评价自己,就容易轻视别人,内心总是得不到满足感和愉悦感;反之,如果过低评价自己,则又会时时感到自卑,往往会冷漠地拒绝交往,内心也总受到自我压抑的煎熬,正确认识自己还表现在客观地评价他人。大学生要正确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悦纳自己,还要做到善于与人进行比较。经常反省自己,检查自己。牢记古训“以铜为镜,可以整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正确地认识自我,客观地评价自己的能力是奠定成功交往的基础。同时,在各种人际交往过程中形成发展和提高自我评价水平。

2.完善性格,增强人际吸引因素

确立较高的人格目标,学习别人的长处,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增强自己的人际吸引因素,是提高人际关系的根本所在。人际吸引,指交往对象之间彼此互相喜欢、敬爱、爱慕的心理倾向。人际吸引的因素主要有:第一,正确的人生观。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目的、人生意义、人生价值的根本看法和观点,是一个人现实生活各方面的态度和核心,是一个人举止行为的指南。第二,良好的品德修养。具有良好品德修养的人,可以给人以信任和安全感。第三,良好的心理品质。心理品质是一个人的志向、意志、情绪、兴趣、气质、性格等的心理特征。第四,出色的智力和才能。通常出色的智力和才能可以给人以力量,是人际吸引的重要因素。

3.掌握交往的艺术

第一,语言艺术。“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这两句话告诉我们交往时要注意运用语言的艺术。语言艺术运用得好,就能优化人际交往。相反易在无意间就出口伤人或产生矛盾。语言艺术可表现为:①称呼得体。在交往过程中,要根据对方的年龄、身份、职业等具体情况及交往的场合、双方关系的亲疏远近来决定对方的称呼。对长辈的称呼要尊敬,对同辈的称呼要亲切、友好,对关系密切的人可直呼其名,对不熟悉的要用全称。②语言表达要清楚,准确、生动、有感染力、逻辑性强,语速要恰当,说话要分场合、对象,注意分寸、适度地称赞对方,让人很乐意与你多交往。尽可能避免争论:对有分歧的问题可通过讨论、协商的途径解决。

总之,语言要服从交往的需要。从内容到形式要适应对方的心理需要、知识经验、双方关系及交往场合,使交往关系密切起来。

第二,非语言艺术。当言语在沟通中表达不超过30%~35%的信息时,非语言是获得沟通信息的重要线索。非语言一般包括眼神、手势、面部表情、姿态、位置、距离等。人的表情、肢体动作常表达思想和情感,如“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眉飞色舞表示内心喜悦,怒目圆睁表示愤怒;当讨厌某人时,你的身体语言早已昭然若揭。正确运用非语言艺术,巧妙地表达自己,在交往中能起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所以,“察言观色”是大学生建立良好人际交往的必修课。此外,学会有效地聆听。人际关系学者研究表明,几乎所有的人都喜欢听他讲话的人,所以,有效地聆听是人际交往必不可少的技巧。听,要尽量表现出聆听的兴趣;听,要正视对方,切忌小动作;听,不要轻易地与对方争论或妄加评论。

第三,学会真诚微笑与赞扬。微笑有时比语言更有力量,因为微笑可表示:我喜欢你,你使我快乐,我很高兴见到你。如何微笑?它必须是发自内心的、真诚的,即笑得使人感到亲切自然、相互悦纳之情。人性最本质的愿望就是希望得到赞扬,适时适度、真诚赞扬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如何赞扬?赞扬别人需要有针对性和指向性。需赞扬对方身上潜在的优点、以情动人,还应善于以赞事达到赞人的效果。

第四,学会幽默。幽默使世界充满快乐和笑声,是男人的风度,女人的魅力,是美德和智慧的结晶,是种高超的语言艺术。幽默使人放松心情,减轻压力,提高愉悦,增强他人的悦纳和满意度,是人际交往中不可缺少的技巧。

上述的方法和技巧,只是人际交往过程中的一般规律,而在现实社会中,由于人与人的性格、生活背景等众多因素的影响,也需要所有的人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才能臻于娴熟。

三、大学生应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一)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的特点

人际交往是大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对于新入学的大学生来说,大学校园是一个全新的生活环境。远离了父母,远离了昔日的师长同学,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生活环境,这使他们既怀念昔日的亲情、友情,又渴望新的友谊。这种特殊的生活环境增加了大学生对人际交往的需求。同时随着身心的发育成熟,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得到了迅速发展。大学生发现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对自己以及周围关系有了新的认识。由于自我意识尚不健全,他们需要参照其他人来审视自身和对照外部世界;同时随着发现自我的惊喜,他们也开始意识到自身的孤立无援。孤独感的产生也加强了大学生对人际交往的渴求。自我意识的发展所带来的独立意识的增强,使学生逐步摆脱了对父母、老师的依赖,但同时对同龄人的依赖有所增长,需要在新的环境中获得同伴的友谊。并且由于大学生毕业后就要走向社会,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需要还从大学扩展到社会生活之中。他们既要学会怎样与社会上的人们交往,又要从他们那里获得生活的经验和知识。

学生的文化层次较高,生理和心理日趋成熟,比较重感情,因此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具有与其他社会交往不同的特点。

第一,平等意识强。大学生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独立和自尊的要求日益增强,于是产生了强烈的“成人感”,对交往的平等性要求越来越高。他们既对他人平等相待,又希望他人对自己也一视同仁。所以大学生更多地选择与同辈交往而远离父母,经常回避居高临下的教训,渴望平等交往。而那些傲慢无礼、不尊敬他人、操纵欲、支配欲、嫉妒、报复心强的人常常不受欢迎。

第二,感情色彩浓。大学生普遍希望通过交往获得友谊。对友谊的珍惜与渴求,以及青年人情感丰富的心理特点,使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十分注重感情的交流,讲求情投意合和心灵深处的共鸣。但是大学生情感不很稳定,有点变化无常,表现为时而欢欣鼓舞,时而焦虑悲观,也经常容易用感情代替理智。

第三,富于理想化。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具有浓厚的理想色彩,比较重思想,纯洁真诚。无论是对朋友,还是对师长,都希望不掺任何杂质,以理想标准要求对方,一旦发现对方某些不好的品质就深感失望。与其他人群相比,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挫折感较强,致使大学生中出现渴求交往和自我封闭的双重性。(二)人际交往对大学生的重要性

学会处理和调节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必备的课程之一。大学生活是打开社会大门的第一个门口,大学生的交往活动影响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大学生人际关系的适应在其社会适应中占据重要地位。大学生的交往活动是促进大学生认识自我的基本途径,也是大学生个性发展和完善的条件。

学会处理调节人际关系对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有重要的作用,也是大学生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人际交往的时间和空间越大,就越容易保持心理平衡,当交往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人的情绪就会低落,心理就会失去平衡。大学生的交往活动能够使情绪得到调节,使紧张的心理得以缓解,从而保持心理平衡,利于身体健康。同样,事业的成功离不开社会的交往。在为某一事业奋斗的过程中,人们需要通过相互交流信息并进行有效的分工合作,才能推动事业的发展,只有在交往中个人的才智得以充分的发挥,从而获得他人的承认,受到社会的尊重。大学生只有在人际交往中学会协调人际关系,养成良好的交往品质,才能健康地成长,才能获得事业的成功。(三)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障碍及克服

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思想活跃,精力充沛,兴趣广泛,人际交往的需要极为强烈。他们力图通过人际交往去认识世界,获得友谊,满足自己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各种需要。但在交往过程中,有的交往顺利,心情舒畅、身心健康;有的交往受挫,便心情郁闷,身心受损,产生各种不良后果,这在大学生中极为常见。据某咨询中心统计,大学生在各种心理障碍中,人际交往障碍表现最为突出,直接影响他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1.大学生交往中的心理障碍

人际交往是指人运用语言或非语言符号交换意见、交流思想、表达情感和需要的过程。一般来说,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出现一些困难或不适应是难免的,但如果个体的人际关系严重失调,人际交往时常受阻,就说明存在着交往障碍。

大学生常见的交往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认知障碍。认知障碍在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中表现突出而常见,这是由青年期的交往特点所决定的。青年期自我意识迅速增强,开始了主动交往,但其社会阅历有限,客观环境的限制使其不能够全面接触社会,了解人的整体面貌,心理上也不成熟,因而人际交往中常又带有理想的模型,然后据此在现实生活中寻找知己,一旦理想与现实不符,则交往产生障碍,心理出现创伤。另一个是以自我为中心。人际交往的目的在于满足交往双方的需要,是在互相尊重、互谅互让,以诚相见的基础上得以实现的。而有的大学生却常常忽视平等、互助这样的基本交往原则,常以自我为中心,喜欢自吹自擂、装腔作势、盛气凌人、自私自利,从不考虑对方的需要,这样的交往必定以失败而告终。

第二,情感障碍。情感成分是人际交往中的主要特征,情感的好恶决定着交往者今后彼此间的行为。交往中感情色彩浓重,是处于青年期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一大特点。情感障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嫉妒与自卑

嫉妒是一种消极的心理品质,表现为对他人的长处、成绩心怀不满,报以嫉恨,乃至行为上冷嘲热讽,甚至采取不道德行为。嫉妒容易使人产生痛苦、忧伤、攻击性言论和行为,导致人际冲突和交往障碍。如有的同学在恋爱的竞争中失败,转而恶语中伤他人。自卑是一种过低的自我评价。自卑的浅层感受是别人看不起自己,而深层的体验是自己看不起自己。有自卑心理的大学生在交往中常常是缺乏自信,畏首畏尾。遇到一点挫折,便怨天尤人;如果受到别人的耻笑与侮辱,更是甘咽苦果、忍气吞声。实际上,自卑并不一定能力低下,而是凡事期望值过高,不切实际,在交往中总想把自己的形象理想完美,惧怕丢丑、受挫或遭到他人的拒绝与耻笑。这种心境使自卑者在交往中常感到不安,因而常将社交圈子限制在狭小的范围内。(2)自负与害羞、孤僻

自负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傲气轻狂、居高临下、自夸自大,过于相信自己而不相信他人,只关心个人的需要,强调自己的感受而忽视他人。与同伴相处,高兴时海阔天空;不高兴时大发脾气。与熟识的人相处,常过高地估计彼此的亲密程度,使对方出于心理防卫而疏远。无论是自卑还是自负,都是导致交往障碍的两个极端。害羞使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常常表现出腼腆,动作忸怩,不自然,脸色绯红,说话音量低而小,严重者怯于交往,对交往采取回避的态度。过多约束自己的言行,无法充分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情感,也无法与人沟通,造成交往双方的不理解或误解,妨碍了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孤僻也会导致交往障碍,具体表现为孤芳自赏,自命清高,结果是水至清则无鱼,人至爱则无朋,与人不合群,待人不随和。或是由于行为习惯上的某种怪僻使他人难以接受。这样从心理上与行为上与他人有着屏障,自己将自己封闭起来。

第三,人格障碍。人格障碍是另一种常见的人际交往障碍。所谓人格,是指人在各种心理过程中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包括气质、性格等。人格的差异带来交往中的误解、矛盾与冲突,人格不健全可直接造成人际冲突。如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对同一问题的处理方式不一样,胆汁质的人性情急躁,言谈举止不太讲究方式,这会使抑郁质的人常感委屈和不安,造成双方的互相抱怨和不满。而相同性格类型的人(同是内向性格或同是外向性格)也很难相处融洽。

2.常见人际交往障碍的克服

每个人在交往中都或多或少地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改善人际关系,加强人际交往,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心理健康都有重大意义。

第一,提高认识,掌握技巧。管理者要注意引导大学生不断调整自己的认知结构,对人际交往形成一种积极的准确的认识,而不要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视为尔虞我诈。同时加强交往技巧的培养,促使交往双方达到心理相容。为此,在人际交往中应尽可能地做到:(1)肯定对方。人类普遍存在着自尊的需要,只有在自尊心高度满足的情况下,他才会产生最大程度的愉悦,才会对人际交往中对方的态度、观点易于接受。特别是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自尊心极强,因而在交往中首先就必须肯定对方,尊重对方,这是成功交往的一半。(2)真诚热情。人际交往中,若对方感到了你的真诚与热情,显然会得到对方肯定的评价。所以在交往中,不但需要充沛的热情,同时又坦诚言明自身的利益,显得真诚而又合情合理。这样,自然会得到对方的接纳,为成功交往架起了一道桥梁。

第二,充分实践,改善交往措施。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在交往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大学生从入校的第一天起,只要注意加强交往的实际锻炼,良好的交往能力就一定会形成。初入校门的大学生,在和一些不熟悉的人交往时,可以从一般的寒暄开始,之后转入中性话题。如来自哪个学校,姓名,有哪些业余爱好等,而后再转入双方感兴趣的,触及个人利益的话题,如工作、学习、身体等,最后,即可随便交谈起来,这种交往能锻炼自己使对方开口的本领,寻找相互感兴趣话题的本领。同时,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有赖于相互的了解。相互了解有赖于彼此思想上的沟通。因此要注意常与人交谈,交换看法,讨论感兴趣的事情。这样,可籍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降低内心压力。在沟通中求得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平衡,有益于身心健康。但在沟通时,语言表达要清楚、准确、简练、生动。要学会有效聆听,做到耐心、虚心、会心,把握谈话技巧,吸引和抓住对方。此外,一个人在不同场合具有不同角色,在教室是学生,在阅览室是读者,在商店是顾客。在交往活动中,如果心理上能经常地把自己想象成交往对方,了解一下自己处在对方情境中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体会一下他人的心理感受,就会理解别人的感情和行为,从而改善自己待人的态度,这种心理互换也是培养交往能力的好办法。

第三,培养良好的交往品质。(1)真诚。“人之相知,贵相知心”。真诚的心能使交往双方心心相印,彼此肝胆相照,真诚的人能使交往者的友谊地久天长。(2)信任。美国哲学家和诗人爱默生说过:你信任人,人才对你重视。以伟大的风度待人,人才表现出伟大的风度。在人际交往中,信任就是要相信他人的真诚,从积极的角度去理解他人的动机和言行,而不是胡乱猜疑,相互设防。信任他人必须真心实意,而不是口是心非。(3)克制。与人相处,难免发生摩擦冲突,克制往往会起到“化干戈为玉帛”的效果。克制是以团结为金,以大局为重,即使是在自己的自尊与利益受到损害时也是如此。但克制并不是无条件的,应有理、有利、有节,如果是为一时苟安,忍气吞声地任凭他人的无端攻击、指责,则是怯懦的表现,而不是正确的交往态度。(4)自信。俗话说,自爱才有他爱,自尊而后有他尊。自信也是如此,在人际交往中,自信的人总是不卑不亢、落落大方、谈吐从容,而决非孤芳自赏、盲目清高。而是对自己的不足有所认识,并善于听从别人的劝告与帮助,勇于改正自己的错误。培养自信要善于“解剖自己”,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在社会实践中磨练、摔打自己,使自己尽快成熟起来。(5)热情。在人际交往中,热情能给人以温暖,能促进人的相互理解,能融化冷漠的心灵。因此,待人热情是沟通人的情感,促进人际交往的重要心理品质。

至此,我们较为系统地了解了人与人沟通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和技巧。这些道理看似简单,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要把这些道理同实践巧妙地联系起来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去实践。

思考题

1.大学生活有什么特点?

2.试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如何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3.简述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

4.简述人际交往的基本方法。

第二章 树立远大理想 坚定人生信念

理想和信念是人们的精神支柱,是鼓舞人们奋发向上,成就事业的强大动力。大学生在成才之路上,竖立远大的理性和志向,确立科学的信念,对自己的人生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节 树立人生的理想和信念

一、理想

(一)理想的含义“理想”一词,最初来源于希腊语“idea”,意即人生的奋斗目标。在中国古代,理想称为“志”,即志向。在现代社会,所谓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和向往,是人们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人生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理想是建立在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客观规律认识的基础之上的,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

然而,人们可以从不同学科的角度来给理想做出不同的解释。从哲学角度,理想是“人生之最高准则”;从社会学角度,“理想是未来美好生活和美好社会的向往和追求”;从心理学角度,“理想是指向未来,指向人的生活和活动的远景”;从美学角度,“理想是至善至美的生活”;从伦理学的角度,“理想是最高尚的人格”;从人生哲学的角度,“理想就是人生奋斗目标,是一个人如何度过自己一生的总体规划。”

理想不是人们的主观意志和想当然。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一种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它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一个人理想的形成,是随着他对社会认识的不断深化,以及他所参加的社会实践的发展而逐步形成和巩固起来的。它完全是建立在对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的基础上,具有实现的可能性。从它的来源和形成来看,理想完完全全植根于现实,是对现实生活提升的结果。(二)理想的分类

人们对理想的追求遍及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贯穿于人类活动的所有方面,因而理想是多方面和多类型的。概括地说,理想大体可以分为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和社会政治理想等。

1.生活理想,是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想象和向往,它涉及社会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家庭生活等诸多方面。生活理想是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得到满足之后逐渐发展起来的,它决定于并反映人们的社会理想和道德理想。生活理想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个方面。在阶级存在的社会里,不同阶级的成员有不同的生活理想。剥削阶级的生活理想是个人的私欲的追求,追求生活奢侈腐化,而劳动人民和无产阶级的成员则是在发展社会主义的基础上,在奉献社会的同时,逐步提高自己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2.职业理想,是关于工作、职业方面的理想。既包括对将来所从事的职业种类和职业方向的追求,也包括事业成就的追求。青年时期是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时期,也是我们的职业理想孕育的关键时期。作为理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职业理想,它体现了人们的职业价值观,直接指导着人们的择业行为。理想是前进的方向,是心中的目标。人生发展的目标是通过职业理想来确立,并最终通过职业理想来实现。俄国的托尔斯泰曾说过:“理想是指路的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就没有生活。”同学们在现阶段的学习生活中也已经深切地感受到,一旦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的热情就会低落,学习的效果就不明显。因此,有了明确的、切合实际的职业理想,再经过努力奋斗,人生发展目标必然会实现。(三)理想的特征

理想具有下列几个主要特征:

第一,理想具有超前性和预见性

理想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它是在实践在基础上,对客观现实的认识,它来源于社会现实,又高于社会现实,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历史必然趋势的预见和构想。

第二,理想具有时代性和阶级性

理想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它是同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相联系的,是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政治经济关系的产物,它反映着一定时代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而在阶级存在的社会里,人们的愿望、要求和奋斗目标,都是从他们所处的阶级地位和阶级利益出发的。

第三,理想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

理想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指人们对于未来所向往和追求的目标是符合客观世界的规律的,是有客观依据的,有实现的可能性的,通过人们的主观努力,只要具备条件,就是可以实现的。理想不同于幻想和空想。幻想是一种对于未来的一种目标的向往和追求,但是,是一种脱离现实的想象,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是不具备实现的条件的,但是幻想有变成现实的可能性,比如“嫦娥奔月”、“千里眼”等,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是一种不可以实现的幻想,但是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就变成了现实。空想虽然也是对未来的一种向往和追求的目标,但那是没有任何客观根据和实现可能性的随心所欲的主观臆想和妄想,是违背客观规律的,是不可能实现的。(四)理想的作用

进步科学的人生理想,不仅具有客观现实性,而且具有自觉的能动性,它在人们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活动中具有重大的作用。人生理想是人生奋斗的目标。作为人生奋斗目标,它具有的作用是:

1.人生的指明灯

人总是依照自己的人生理想的蓝图,进行自我实现活动,规划自己的生活、工作,塑造自己的人格,确立自己在社会政治、经济活动中的立场和行为方式,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使理想发挥它的支配作用和导航作用。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过,理想是指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古往今来的无数事实证明,凡是有作为的人都非常注重人生的理想。人只要有了崇高的理想,就会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伟大中看到平凡,在遭受困难和挫折时就能充满信心,坚信胜利。如果一个人没有崇高的理想或者缺乏理想,就会像一艘没有舵的航船,在生活的海洋里随波逐流,很难胜利地达到彼岸。

2.人生力量的源泉

理想作为自我实现的崇高目标,它是人的认识、预见、评价、追求、意志、决心、毅力等因素的综合表现,因此它蕴藏着强烈的意志力量,是激励人们向着既定目标奋斗进取的动力,是人生力量的来源。高尔基说:“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意义。”斯大林说:“伟大的精力只是为了伟大的目标产生的。”邓小平说:“我们的人民勤劳勇敢,坚忍不拔,有智慧,有理想,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顾大局,守纪律。几千年来,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后的半个世纪来,他们满怀信心,艰苦奋斗,排除一切阻力,一次又一次地写下了我国历史上光辉灿烂的篇章。任何强大的敌人都没有把他们压倒。任何严重的困难都没把他们挡住。”历史上,凡是为了人类进步事业做出贡献的人,无一不是受崇高理想所鼓舞、所激励。李时珍踏遍青山,尝遍百草,写成《本草纲目》;马克思呕心沥血40年,阅读1500种书籍,写出资本论;邓稼先艰苦创业,发明“两弹”。

3.人生的精神支柱

人的生活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方面。人不仅需要物质享受,而且还应有充实的精神生活。精神生活的充实,主要表现在有崇高的理想,这是人生的精神支柱。从一定意义上说,没有理想的人,就不是一个完全的人,不是一个纯粹的人。我国晋朝的思想家嵇康说:“人无志,非人也”。人如果没有精神支柱,就只会变成一个可悲的躯壳。莎士比亚鄙视没有精神支柱的人,他尖刻地说过:“一个人要是在生命的盛年,只知道吃吃睡睡,他算什么东西?简直不过是一头畜牲。”理想既是社会实践和社会存在的反映,同时它又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实践和社会存在有巨大的反作用。崇高的社会理想使人形成坚定的人生信念和坚强的革命意志,使人总是精力充沛,朝气蓬勃,顺利时奋发前进,逆境中百折不回,甚至在死亡面前也毫不退缩。无数革命先烈,在敌人的屠刀下坚贞不屈、大义凛然,就是共产主义伟大理想支持着他们。革命烈士方志敏写道:“我毫不希罕那华丽的大厦,却宁愿住在鄙陋潮湿的茅棚;不稀罕美味的西餐大菜,宁愿吞嚼刺口的菜根;不稀罕舒服柔软的钢丝床,宁愿睡在猪栏狗巢似的住所!”就是因为他树立了为民族解放,为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

二、信念

(一)信念的含义

信念是理想的一种强化状态。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以一定的认识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产生某种情感,从而接受某种理论主张或思想见解及理想,并为其实现而产生坚持不懈的努力的一种心态。这种努力长期不断地坚持下去,就在人的内心产生一种坚定信念,即非这样做不可的内在要求。所谓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理论主张和思想见解坚信不移并身体力行的状态。

信念和信仰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信仰是人们对某种理论、学说、主义的信服和尊崇,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活动指南。信仰是一个人做什么和不做什么的根本准则和态度,而信念则是在认识、情感和意志基础上形成的非做什么不可的坚决态度。所以说,信仰和信念都是人的精神支柱,是自觉的。信仰属于信念,是信念的一部分,但信仰不是一般信念,而是信念最集中最高的表现形式。通常我们把信念或者信仰看成一个概念,比如把“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与“信仰共产主义”看成一回事。

一个人有没有信念和信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的发展的可能性。没有信念和信仰的人,就会失去把握自身命运的力量,其发展的可能性会大大降低。一个有信念和信仰的人,就会为自己的信仰调动自身的一切力量,集中到目标上,其知识、能力、内心世界都会得到充实和提高,从而推动人的发展。(二)信念的分类

按照是否真实反映客观实际,信念、信仰可以分为科学信念、信仰和不科学的信念、信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信仰就是科学的信念、信仰,宗教信仰就不是科学的信念、信仰。按照是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可以分为进步的信念、信仰和反动的信念、信仰;在现代我国社会,信仰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宗旨和科学发展观就属于前者,而见利忘义和各种迷信就是后者。(三)信念的特征

第一,稳定性。信念是由对对象的一般认识的认同内化而成的,它经历了情感的介入,并强化到理智上的坚信不移,以及行为上的坚持不懈的努力状态,因而,信念获得了远比一般认识强得多的稳定性。一个信念的形成,往往需要经历在社会生活中的不断认知、许多次实践的验证和情感的投入,所以,一旦信念形成就比较难以改变。即便以后在某种情形下对信念产生疑惑,情感上仍会强烈地认同,也会在相当程度上支持既定的信念。

第二,多样性。信念是多种多样的,具有表现为:在阶级社会里,不同的阶级由于阶级利益、政治立场等不同会具有不同的信念。不同的人,由于社会环境、思想观念、利益需要和具体经历等不同,会形成不同的乃至截然相反的信念。同一个人,在社会生活的不同方面都可能产生相应的对政治、经济、社会发展、道德、理想、科学、真理、审美、事业、爱情的信念,因而对同一个人,信念也是多种多样的。

第三,执著性。信念是一种固执而稳定的观念,是在认识、情感和意志的基础上形成的“非做不可”的欲念。认识不等于认同。只有在感情上接受了这种认识,并认为它是正确的、符合自己需要的时候,才会产生对它的认同。对某种认识产生了认同之后,就会有亲身履行它的自觉要求。这种根据一定的认识自觉地确立目的,并采取行动的心理活动,就是意志。意志在行动中不断增强,从而使人形成坚定不移的、稳定的信念。信念融进了意志,才具有执著性。

第四,亲合性。这是信念在感情上的反应。一个人对于与自己信念相近或相同的人,会产生极大的兴趣和热情,所谓志同道合,就是信念亲合性的表现。如果信念不同或相反,则可能导致人们之间关系的疏远或情绪的对立。在一定意义上,同与自己信念不同的人交朋友是应该提倡的,如果自己的信念是科学的是进步的,可以启发、影响帮助那些落后的不科学的人改变他们的信仰或者信念;如果自己的信念不科学或者不进步,那么可以从别人那里得到启发和帮助。任何一个人的进步,不可能是独自一人闭门修炼而成的,只有广泛的交流才能更快更健康地进步。(四)信念的作用

人的信念一旦确立后,就成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信念对人生有着重要的作用:

1.信念支配人的行为倾向和方向,具有指挥和导向作用。

2.信念可以激发潜能,也可毁灭潜能。

3.信念对于期望的成败至关重要,坚定的信念是成功的动力。

第二节 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

一、坚定共产主义理想

(一)什么是共产主义理想

共产主义,即共产主义理想的全部含义,包括共产主义社会制度、共产主义理论体系和共产主义运动这三个方面的内容。也就是说,在共产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所从事的共产主义运动,包括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都是整个共产主义事业的一部分。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高理想的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壮丽的事业,它把人类的社会理想推向了一个无限美好的境界。共产主义是人类最科学、最进步、最美好的理想,它是共产党人和先进分子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共产主义不同于那些宗教福音和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幻想,而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共产主义理想是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空想社会主义者及历史上一切思想家的优秀成果,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在这两大学说基础上建立的,是符合人类历史发展的科学预见,因此,它是最科学的理想。共产主义理想是代表无产阶级长远利益的社会理想,符合人类最高利益,它对人类社会的进步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强大精神力量和物质力量。(二)为什么要坚定共产主义理想

为什么要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共产主义理想对人生有什么作用?

第一,一个真正想为人类解放和幸福、为社会进步服务的人,必然选择共产主义理想。这是因为人是社会的人,人依靠社会存在、发展和自我实现。任何人既为历史所创造,又创造着历史。我们作为历史创造的现代人,继承着人类一代一代创造出来的一切生产力、科学技术、文化知识等社会成果,享受着社会发展到现代的一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我们同我们的前辈相比,他们是创造者、奉献者,我们是享有者、占有者,我们生活的社会是人类长期实践活动的产物。我们应作为历史的创造者,造福子孙后代。一个人要有为了全人类服务的思想,要以共产主义理想为崇高的理想。人只要具备了崇高的理想,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才能,并努力以自己的创造性活动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和他人的需要。把个人的理想融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

第二,实现共产主义理想需要许多代人的努力奋斗。共产主义是一种社会制度,是一种理论,一种社会理想,但首先是一种社会的现实运动,是一种实现理想的实际的运动。共产主义的最终实现决不是空谈,它需要一代人一代人经过各个历史阶段的实践活动才能达到。

我国的改革、发展和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既是共产主义运动的现实构成部分,又是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条件。人既需要享受,也需要创造,真正的人生乐趣不在享受,而在创造。创造需要理想,共产主义理想从人生整体的宏观角度,既为人的创造活动指明科学的方向和目标,又能够激起人的创造热情、意志和积极主动的奋进精神。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