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海战略视域下秦巴山区农业信息化优化的对策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3 00:24:28

点击下载

作者:陈熙隆

出版社:西南财大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蓝海战略视域下秦巴山区农业信息化优化的对策研究

蓝海战略视域下秦巴山区农业信息化优化的对策研究试读:

前言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信息化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进步最为关键的要素之一,农业的信息化是信息经济时代农业现代化的本质特征,亦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质上来讲,农业信息化是以农业为中心、信息化为工具或载体,将有关社会一切资源要素整合到农业的过程,意义不仅在农业,甚至远超“三农”。以“金农工程二期”的启动为标志,我国农业信息化已进入“第二季”。当前,农业信息化建设表现为农业信息化的优化。农业信息化的优化是我国“新常态”下“全要素”发展的驱动力和“互联网+”发展战略在农业抑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建设领域中的具体体现。

农业信息化优化的核心特征表现为“互联网+农业”,其为一种新的农业形态即智慧农业、智能农业,表现为跨界融合、创新驱动、重塑结构、尊重人性、开放生态等特征,这些都是“连接一切”而“一切相连”的结果。农业信息化的思维、逻辑和功效本就具有开拓性和全局化,从实际来看,农业信息化“第一季”聚焦于“红海”,受限于域内或局内的时空市场。跳出“红海”,踏入“蓝海”,从“蓝海”的视角考量农业信息化的优化,这既是农业信息化优化的内在要求,也是“蓝海”与农业信息化优化在思维、逻辑和功效等方面的契合。“蓝海”框架下农业信息化的优化讲求的是全局价值的索求、边界的跨越、需求的重置、市场秩序的重建、障碍的克服等,其具有大局开创之意。地方性农业可以也必须以之为手段、工具或方式而发展。对于相对落后的秦巴山区农业来说,与其说是挑战,更不如说是机会,其可能或者说一定能使落后地区农业赶超式、跨越式地发展,必将带动一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本书以秦巴地区的达州市为例,在蓝海战略视域下,研究达州农业信息化的优化并给予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书以蓝海战略为视角,以四川省达州市为范例,聚焦于秦巴山区农业信息化优化的对策而展开研究;本书以信息科学、生态学、区域经济学、管理学、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社会学、行政学、战略管理等学科的研究前沿为基础,采用文献研究法、德尔菲法、实地调查法等方法进行跨学科、跨领域研究;本书在对达州市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参阅国内外、省内外农业信息化建设与优化的相关成果与政策,参考国内外、省内外农业信息化建设与优化的相关对策,借鉴国内外、省内外农业信息化建设与优化的有关措施,从蓝海战略的角度就农业信息化的价值与风险、农业信息化的信息边界、农业信息化的顾客需求、农业信息市场、农业信息化的路径依赖等方面展开分析,依据达州市农业信息化的域况地情,提出了建构达州市农业信息化评价体系和优化达州农业信息化的价值链、服务体、信息生态市场、信息生态价值网等对策。

本书谈不上创新,但就个人浅薄的学识来讲,本人觉得本书有其独特之处:①研究方法的不同。本书以信息科学、生态学、管理学、区域经济学、计算机科学、社会学、电子商贸、电子政务、战略管理等学科的研究前沿为基础,进行跨学科、跨领域的系统、综合研究。②本书研究视角的不同。本书研究的是农业信息化的优化,而非前期建设;本书从蓝海战略的角度入手,而非一般性的技术层面;本书研究的是边缘山区地带,具有区域代表性和针对性。③本书研究内容的不同。本书的研究是从蓝海战略的高度入手,以四川省达州市为例,就农业信息化的价值与风险、农业信息化的信息边界、农业信息化的顾客需求、农业信息市场、农业信息化的路径依赖等方面,提出了构建达州市农业信息化评价体系和优化达州市农业信息化的价值链、服务体、信息生态市场、信息生态价值网等对策,从而形成达州市农业信息化优化的理念集、目标集、任务集、行动集、技术集和制度集。

农业信息化的优化刚开始,农业信息化的路还很长,加之笔者学识浅薄,实践中存在的各种情况和未来将要出现的种种问题,本书未必能全面把握,更难提出精准对策。但我相信,大家只要不断研究,不断实践,达州农业信息化、秦巴农业信息化、全国农业信息化前景必将更加美好!

笔者带着战战兢兢的心情发表此作,深觉自己知识不丰,想得不深,做得不多,就此作的内容来讲,其广度和深度任然有限,还望大家不吝赐教!陈熙隆2016年8月于凤凰山下、莲花湖畔第一章导论

农业信息化是指信息化生产力、生产工具应用于农业。相较于“红海”的“蓝海”是一种开拓式的战略思维,嵌入“蓝海”的农业信息化是农业信息化优化的内在要求。以四川省达州市为例,基于蓝海战略视域下的秦巴山区农业信息化优化的对策研究具有深远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章扼要地对项目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现状、主要观点、内容、方法路线等进行梳理和介绍。第一节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以四川省达州市为例,基于蓝海战略视域下的秦巴山区农业信息化优化的对策研究是时局所需、地域所求,该研究目的明确,其理论和现实意义兼具。一、研究背景

本书将研究视角瞄准于秦巴山区,以四川省达州地区农业信息化为研究对象,调查总结达州地区农业信息化的现状,分析达州地区农业信息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力求在此基础上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为达州地区农业信息化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和智力支持。达州地区为中国西部边缘山地地区,是秦巴地区的一部分,达州农业发展落后,农民生活富裕程度不高。农业的持续发展受到市场、资源的约束很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经济发展更加依赖于科学技术与信息的发展。科学技术与信息服务滞后已成为制约达州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近些年来,虽然达州地区农业信息化在信息基础设施、信息化网络体系、信息服务模式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是,与发展现代化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对信息工作的总体要求相比,差距巨大。达州地区农业信息化存在信息化基础设施薄弱、农业信息化资源有效整合不强、农业信息化资源供给不足、农业信息使用成本较高、农业信息化人才缺乏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电信等常规媒体传播农业信息的潜力尚未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等主要问题。这些问题源自达州全民农业信息化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整体经济实力不强,投资农业信息化的能力低;农业信息化标准不科学,管理不规范,数字鸿沟突出;农民的整体素质和实际收入水平低,农业信息化普及难;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市场信息需求不足;农业产业网链未形成,农业信息价值网不畅等,及由此而隐含的对农业信息化风险的漠视,对农业信息化新需求主体的淡化,对农业信息化市场不生态和农业信息化路径锁定障碍的不正视等一系列深层次问题。

目前,依托于计算机、网络、数据存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挖掘技术等的现代信息化技术飞速发展,其广泛渗透到世界各个国家或地区的工业、农业、服务业、国防等社会各个领域,从而加速了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全球已意识到,信息化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和基本内容,信息化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而非农业强国,我国农业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占有着及其重要的地位。2014年我国农业产值只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9.17%,而农业人口却占全国人口总数的45.23%。就全国总体来看,“三农”问题已成为关系到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大问题。怎样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率,发展农业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直是各级政府极为重视的问题。早在党的十六大就指出“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并将“大力推进信息化”作为21世纪头20年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又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使命,体现在农业生产发展、农民生活富裕、农村村容整洁、农村乡风文明、农村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需要大力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要求“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农业信息化是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亦是具有中国特色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

从世界各国或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来看,农业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业信息化水平。渗透于农业科学技术、农业资源环境、农业生产管理和农产品市场等各农业领域中的农业信息化已成为改造传统农业、建设现代化农业的有效手段,已成为世界各国或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农业信息化是以农业信息技术为依托,农业“专家系统”“虚拟农业”“精准农业”等现代农业信息技术的大力开发与广泛应用将在农业信息化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未来农业经济的发展和世界各国或地区在农业领域的较量主要在于新的农业信息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着力开发和利用农业信息化技术,进而加速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是我国农业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和推动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重大举措。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应将信息技术作为农业信息化的支撑,借以不失时机地推动农业信息化,从而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四川省达州市是秦巴山区的组成部分,农业发展落后,农民生活富裕程度不高。目前,由于达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加之小农经济的分散性,致使农业技术到户率低的问题尤为突出。实践表明,分散的、小规模的农业生产主体对有效信息的收集、分析与挖掘能力差,市场反应迟钝,而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不够健全、信息服务质量差,因而农业生产主体掌握的信息与市场信息不对称。在农业生产经营中,凭直接经验和“跟风”决策的农业生产主体盲目生产,不能有效规避市场风险,从而导致农业生产主体的私人财富和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一些农业生产主体弃农或异地从农,从而造成本地农业经济弱、本地市民消费的是本地农业生产主体在异地生产的农产品的这一奇怪现象。因此,优化达州农业信息化建设,建设现代化达州农业,大力发展达州农业经济,增加本地农业劳动主体的收入已显得格外重要。

目前,达州市农业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时期,跳出“红海”,以“蓝海”战略性的视域,优化、完善达州地区的农业信息化建设,将先进的农业信息化技术引入农业生产、消费以及农村社会、经济等各个领域;通过农业信息化将信息、知识、情报等及时、准确、有效地传递到农业生产主体手中;通过农业信息化加速传统农业改造、升级,尽早实现农业现代化,加快实现达州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目标。本书在调查总结达州地区农业信息化的现状,解析达州地区农业信息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有关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相关理论,提出了优化并完善该地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二、研究目的

农业信息化是当代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和重要内容,主导着当前农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其已上升到世界各国或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战略高度。因而,怎样实施并优化农业信息化,借助农业信息化如何促进农业现代化的探讨就成为诸多学者、专家、政府和组织高度关注的焦点。优化并推进农业信息化,是统筹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中国现代化农业的战略选择。本研究跳出“红海”,立足达州地区的实际情况,认真研判达州地区前期农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从“蓝海”的视角,提出优化达州地区农业信息化的思路与对策,旨在探寻农业信息化发展的规律,为完善达州地区农业信息化提供理论参考,以促进达州地区农业经济的飞速发展,从而实现达州地区农业现代化;同时,其亦为秦巴山区农业信息化建设的优化提供借鉴。三、研究意义

蓝海战略视域下,优化达州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应用价值。(一)理论意义

蓝海战略视域下秦巴山区农业信息化优化的对策研究是对党的十八大、2012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关我国“农业现代化”“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和精神的切实贯彻;是对2013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中有关“加快用信息化手段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启动金农工程二期”的政策响应,是对《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中有关《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的具体落实;是切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2015年12月31日印发的《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即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大力推进 ‘互联网+’现代农业”、2016年3月17日印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加强农业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智慧农业”,2016年07月27日印发的《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中“培育互联网农业,建立健全智能化、网络化农业生产经营体系,提高农业生产全过程信息管理服务能力”,2016年8月29日印发的《“十三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中“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制高点。‘十三五’时期,大力发展农业农村信息化,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等的要求。该研究立足于地方,是区域性的研究,是我国“农业信息化”优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蓝海战略思维在现代管理研究的重要内容。(二)现实应用价值

蓝海战略视域下秦巴山区农业信息化优化的对策研究是对农业信息化优化的研究,而非对前期建设的研究,即对后期建设的研究和可持续发展性的研究;是从“蓝海”战略高度,而非“红海”战略角度,其研究成果的应用能够克服前期建设中的不足,将使农业信息化的价值最大化。本课题的研究是以四川省达州市为例,聚焦于经济社会相对落后的秦巴山区,该课题的研究成果可以作为该地农业信息化优化的理论文献参考,为该地农业跨越式地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从而有助于本地经济社会跨越式地发展。第二节研究现状及评述

伴随信息革命的兴起和信息时代的来临,发达国家期望通过信息化来保持其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领先优势,而发展中国家则希望利用信息化来加快其经济的增长,从而缩小与发达国家在经济、社会与科技等方面的差距。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农业的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随着农业信息化的持续推进,国内外与农业信息化相关的研究和建设成果也大量出现。国外农业信息化建设较为完善,并且见诸文献的研究及建设成果很多。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正处于蓬勃发展期,急需理论方法上的指导,因此,相关学者、专家以及各级政府、组织对此非常关注,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一、国外农业信息化研究综述

国外农业信息化研究着重于农业信息理论、农业信息化模式以及农业信息技术等方面,这些研究为本书提供了丰富的理论素材。

1.有关农业信息理论的研究

信息的经济商品特性很早就被一些专家、学者们认可(Boulding,1966;Hall,1981; Hegenbart,1998; Lamberton,1998),但是,由于农业信息的商品价值性具有的相对性、实效性、依附性、共享性等特征较强,故农业信息的价值很难被准确地度量和分析,从而提高了农业信息提供者供给优化信息的难度(Flowerdew & Whitehead,1975),而农业信息的需求者也难于确诊信息的价值性的强度。不像一般的纯竞争性商品市场,农业信息供给和信息的消费并不能独立于其他农业信息提供者和信息消费者的选择。1995年James Love探析了农业信息的定价问题,剖析了农业信息的特征,探讨了政府机构在农业信息化中的作用,给出了政府机构对农业信息的定价原则、定价方法和定价政策。1997年Dertouzos曾指出:农业信息的社会收益比私人收益要大的特性决定了其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因而,应该给予财政大力资助。

2.有关农业信息化模式的研究

1976年Baumolan Ordover指出:信息的传播是包含规模经济因素在内的一种活动。一定模式的农业信息交换能够体现社会主体所在的社会网络节点的位置及其相互关系。通过对各种农业信息交换路径的熟悉,农业信息资源提供者可以把握信息时机,寻求信息交换最佳路径,借以改善信息服务的能力,从而提高农业信息的价值。1995年James Love在寻求有效的信息化模式中,重点强调了政府的作用,从而探讨了政府信息资源的发布方式。1998年Varian认为:在一定的农业信息传递模式下,信息实际上能够很好地被市场上的组织进行有效把握并能在市场内外进行高效的交易,其把农业信息化模式集中于信息中介组织,强调了信息中介组织在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1998年Varian也强调,信息组织即信息中介在市场中对信息有效传递的可能性和合理性。

3.有关农业信息技术的研究

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国际上就出现了有关农业专家系统的研究。农业“专家系统”(Expert System),是一种集中农业领域中的有关专家、学者的知识、经验所编写的应用软件,其可以为市场主体提供有关农业信息、建议和决策支持。西班牙学者奥塞林于1996年对农业专家系统做了一个综合性的报告,列举了目前国际上近百个农业专家系统,这些农业专家系统既广泛应用于农业的宏观经济分析、市场分析、财务分析,又微观应用于农业中的牲畜环境控制、牛奶生产管理、食品加工、粮食储存、环境污染控制、土壤保持、森林火灾控制、农业机械选择、农业机械故障检测,还应用于农作物的品种选择、生产、管理、灌溉、施肥、温室管理、病虫害控制等许多方面。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际上又出现了一种农业高新信息技术的研究即“虚拟农业”。“虚拟农业”即为利用信息技术模拟农作物生长、畜禽育种等方面的一种模型。当前,世界上在该方面的研究机构为数不多。1986年Stefan Bornhofen探讨了虚拟农业研究的内容,其主要虚拟的是农作物、畜禽的育种和管理等。20世纪末21世纪初国际上又出现了农业动态决策模型。Amir K. Abadi Ghadim &David Pannell(1999), Meho & Haas(2001)指出,应用一种新技术,构建了农民采用创新技术的动态决策概念模型。该模型意识到,在创新之后较长时期内,存在着潜在有价值的信息,其能够影响创新产品的价值。市场主体通过对该模型的应用,能够有效感知市场,从而掌握市场风险,以便科学地进行决策。

当前,国外农业信息化主要以“精准农业”的研究和应用为主。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提出了“精准农业”(Precision Farming或Cyberfarm)的概念。1994年Blake探析了精准农业的核心技术即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遥感技术(Remote Sensing, RS)、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国际上又叫3S技术。精准农业技术在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已应用于小麦、大豆、玉米、土豆及甜菜的生产和管理中,涉及耕作、施肥、播种、灌溉及管理等相关方面,并形成一种高新技术与农业生产相结合的新型产业,1995年美国约有5%的作物面积不同程度地应用了精准农业技术。1997年,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发表了“21世纪的精准农业——空间信息技术应用于作物生产管理”的研究报告。该报告系统、全面地分析了精准农业的巨大潜力和发展思路。当前,美国在精准农业方面的技术与设备已很成熟,因而其应用和发展更为迅速。日本和韩国等国家近些年来也大力加快开展“精准农业”的研究工作,得到政府部门和相关企业的大力支持的日本,正在加速开发和利用卫星定位系统在农业机械方面的应用。此外,德国、英国、荷兰、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等国家都相继有对精准农业的研究和应用的报道。近年来,精准农业的研究报道不断见诸重要国际学术会议和专业刊物,世界上每年都要举办“国际精细农作学术研讨会”。

从以上研究文献可以发现,国外学者对于农业信息理论、农业信息化模式、农业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研究,甚为关注。可以说,有愈来愈多的研究组织和个人对农业信息技术的研究和运用展开了丰富的、大量的工作。二、国内农业信息化研究综述

国内农业信息化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1.有关农业信息化概念的研究

农业信息化的研究,应首先在于对其概念内涵的界定和外延的掌握,国内不少专家、学者都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研究。早在1997年梅方权就指出,农业信息化应是对农业整个过程的信息化,而不是某一个阶段,其是依托信息技术即信息网络、数字对农业资源、环境和经营进行管理、监测,从而支持农业经济和农村社会信息化。2001年吴宝华指出,农业信息化是指将现代信息技术全面地应用于农业生产、市场、消费以及农村经济、社会、技术等领域,从而极大地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和农业发展。2002年赵继海指出,农业信息化是将现代化技术广泛应用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各个领域中,并深层次开展和利用农业信息资源,形成发达的农业信息产业,进而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和可持续发展的过程。2005年廖红丰认为,农业信息化是整个社会信息化的一部分,其是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遥感技术、光电技术、通信技术等多项信息技术在农业上广泛而系统的应用,在农业工具上的应用表现为以手工操作、半机械化操作为基础转变到以信息控制装备为基础。2005年石元春认为,农业信息化是用信息的有关概念和技术建设农业的全过程。2006年王育菁指出,农业信息化是指将信息技术的方法、手段及成果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消费市场以及农村社会、经济等各个环节的整个过程,本质上是将信息技术全面渗透到农业各个领域。2006年刘世洪指出,农业信息化是人类在农业生产实践活动中,将通信技术、信息技术等现代高级技术应用到农业社会活动中,充分、高效地开发和利用农业信息资源,从而有力地推动整个农业经济和农村社会的全面、持续地发展。

2.有关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建设关系的研究

2001年梅方权指出,农业信息化与现代化的农民生活、可持续的农业生态环境息息相关;农业信息化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管理水平、农业经营管理水平,有利于促进农业市场流通、农业资源利用;将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结合起来,将会起到“倍增器”的效果。2002年赵继海认为,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和重要内容,农业现代化离不开农业信息化这个基础平台。

3.有关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的研究

2004年马云峰认为,就我国现有农业信息服务体系而言,还比较落后,农业信息的传递与交流困难,特别是横向信息的流动,其信息具有“三不”的特征:不准确,不及时,不全面。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三方面:首先,农业信息系统的建设重上轻下,重建设轻应用,缺乏信息主体为市场、为农民服务的动力传导机制;其次,注重信息的收集、汇总,轻视信息的分析和挖掘,其对信息的直接使用率低;最后,信息的服务对象和信息的服务内容不清楚、不具体、不明确。2005年张世忠认为,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着农业劳动者对信息技术的掌握较弱,农业现代通信网络不健全,高速信息网络平台建设相对滞后等问题。2007年梅方权认为,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用于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经费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薄弱,软件开发和网络维护的经费严重短缺;第二,组织机构薄弱,人员素质不适应市场需求;第三,信息的供给和发布缺乏统一部署和协调,重复信息多,有价值信息少,信息供给渠道少,发布频率低;第四,信息资源开发、数据库建设能力薄弱,信息指标体系不健全,信息加工处理能力不足。

4.有关加快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对策的研究

2001年梅方权指出,由于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相对落后,首先,应加强与国际农业信息化专家、学者、政府和组织的交流与合作;其次,应大力加快对农业信息化科技人才的培养,特别是高级技术人才的培养;最后,应示范地建设农业信息化和信息农业基地。2002年李伟克认为,一是大力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使电子政务、金农工程能够高效地应用于农业信息化中;二是政府应增加引导性资金投入,从而构建农业信息化支撑平台。2005年李颖指出,应加强农业信息模式的创新,要在农业信息化方面大力引进市场,不能单一采用行政手段,要发挥市场的传导机制,在政府的引导下遵循农业信息自身的发展规律,从而使政府和市场主体共同建立一个农业信息运行的有效动力机制;要加强农业信息资源的管理,协调各市场主体的责权利关系;要逐步建立健全农业信息化方面的法律法规,从而有效规范市场主体的市场行为,做到依法对农业信息化市场的监管;要着力于农业信息化服务中介的构建,大力提升农业信息化服务中介的能动性和主导性,引导农业信息化服务中介服务内容的有效性、可持续性和全面性。2006年王育菁指出,首先,应大力加强我国农业信息化的硬环境,在农业信息化硬环境方面,大力加快我国农业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动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的建设,引进并研究目前国际农业的前沿成型技术,即农业专家系统、农业决策支持系统和精确农业等技术;其次,应加快我国农业信息化的软环境建设,在软环境方面,首要的应是大力发挥政府在农业信息化建设的主导和中心作用,其着力点是制度、资金和人才,同时还要注意提高农业信息化应用主体即农业劳动者的农业信息化意识。硬环境和软环境要有效整合,注重政策、技术、信息主体三方面的有效融合。

以上研究几乎都是从全国整体出发,总体谈论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的情况,但从局部地区考虑,结合区域特点来研究区域性农业信息化优化的较少,尤其是结合达州地区农业、农村和农民现状,研究达州地区农业信息化优化的基本没有;同时,以上研究,基本是从战术的角度,或是从“红海”的视角,还没有从“蓝海”战略性的高度,去探讨、研习该类主题。为此,本研究就秦巴山区为对象,以达州市为例,从“蓝海”战略高度解析、研判达州市农业信息化,并提出优化对策,以期为该地农业信息化的建设提供智力参考。三、对现有文献的几点评述

了解国内外农业信息化研究,对该研究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把握国内外农业信息化研究,有助于提出优化达州地区农业信息化的发展目标、指导思想、建设原则与思路。基于对国内外农业信息化研究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不管是发达国家或地区还是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农业信息化前期必须以政府为主导并引入市场机制,尤其是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初期或者说是农业信息化的基础建设;农业信息化的发展要依托于高速发展的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信息产业;农业信息化的构建是建立在健全的信息基础设施、丰富的农业信息资源、大量的信息化人才、健全的服务与应用体系、规范的法律法规等方面之上的。基于对国内外农业信息化研究的分析,我们可以概括出农业信息化后期建设的主要任务:一是农业信息化的首要任务是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现代农业,以信息化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从而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农业,具体来讲就是实现科学技术、农业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农业生产与管理和农产品市场等方面的信息化;二是农业信息化的优化与发展应将现代信息技术成果、现代管理理念应用于其中,比如现代云技术、大数据、物联网等;三是农业信息化要着力于农业社会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其是构建科学化、人性化、现代化的农业社会的有效途径,通过农业信息化来缩小农业社会管理中的“数字鸿沟”,丰富农村社会文化生活,从而建构和谐农村;四是农业信息化要注意“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要把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乡村两级信息化服务组织上,在乡镇建设和优化农业信息服务站,在村社建立和优化农业信息服务点,这是农业信息化工作落到实处的有效组织保障,要不断开发、创新乡村信息服务站(点)的服务模式和服务内容,从而实现乡村农业经济发展,农村社会和谐,农民生活安康;五是农业信息化必须用好政府和市场两种手段,前期农业信息化应注意政府的引导、监督和协调功能,后期即农业信息化的优化应引入市场,发挥好市场功能,特别应注意创新农业信息化的商业模式等;六是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应用到农业信息化优化之中;七是农业信息化的优化应注重战略的调整,跳出“红海”,转入“蓝海”。以上内容也是达州地区农业信息化优化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务。国内外农业信息化实践为达州地区农业信息化的优化提供了实践基础,在借鉴发达国家或地区较为成熟的信息技术的基础上,结合达州地区农业信息化的现实状况,加强达州农业信息化的优化,将为秦巴山区农业信息化的优化起到示范作用;同时,将助力本地经济的建设和社会的发展。第三节主要观点、研究内容与方法路线

以四川省达州市为例,基于蓝海战略视域下的秦巴山区农业信息化优化的对策研究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必先明确主要的研究观点,框定总体的研究内容,寻求合理的研究方法,确立可行的研究路线。一、主要观点

2013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中“加快用信息化手段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启动金农工程二期”的表述表明,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进入到第二季;《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中有关《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是秦巴山区农业信息化优化的契机;秦巴山区须跨越式地发展,其发展能够且必须以农业信息化的优化为重要的技术手段;农业信息化的优化即为农业信息化的后期建设;农业信息化的优化必须具有战略性;蓝海战略视域下的农业信息化的优化具有其自身的理念集、目标集、任务集、行动集、技术集和制度集等。

农业信息化的思维、逻辑和功效本意就在于突破传统“红海”式的农业模式,其与“蓝海”思维、逻辑和功效是契合的。传统农业依托现代信息化突破传统农业受制约的因素,扩大、整合、重组新旧资源,实现传统农业的现代化转身,从“蓝海”的战略高度认知、解析和实施农业信息化的优化,是农业信息化的内在要求,二者之间的思维、逻辑和功效是契合的。达州农业信息化的优化是秦巴山区农业信息化的组成部分,达州农业信息化的优化对秦巴山区农业信息化来讲,具有示范作用。注重全局,最大化达州农业信息化价值;跨越“信息”边界,优化达州农业产业信息链;重置“顾客”需求,优化达州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优化农业信息市场,建构达州农业信息生态市场;克服路径锁定障碍,构建达州农业信息生态价值网等:这是“蓝海”战略嵌入优化达州农业信息化的理念集、目标集、任务集、行动集、技术集和制度集的具体内容和要求,也是达州农业信息化优化的“蓝海”战略思维的内生动力和外部驱力的使然。同时,达州农业信息化的优化与“蓝海”战略二者之间具有内嵌性、互融性,二者之间的内嵌与互融将放大达州农业信息化的功能与效用。二、研究目标与内容

本书研究的目的与内容明确。首先,本书参考中外近年来农业信息化的优秀成果,探析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厘清农业信息化的内涵与外延,解析农业信息化的特点,解读农业信息化建设的传统理论;在此基础上,探究“蓝海”战略嵌入农业信息化的架构体。其次,以秦巴山区的达州地区为例,通过调查分析,把握住达州地区农业信息化的现状,解析出达州农业信息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剖析出达州农业信息化存在主要问题的缘由。最后,针对达州地区农业信息化的地情域况,从“蓝海”战略所关注的全局性、边界性、顾客需求点、市场、障碍阻力等方面,研习达州地区农业信息化优化的对策与措施。三、研究方法路线

1.主要研究方法

本书属于理论指导下的实践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法和德尔菲法,并将这些方法结合在一起,取长补短,达到研究目的。(1)文献研究法

所谓文献研究法,就是对文献进行查阅、分析、整理并力图找到事物本质属性的一种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是科学研究中最为基本的研究方法之一,是专门对人类历史长河中所收集到的文献进行系统分析研究的方法,因其不直接参与具体活动与实践,故其又称为非接触性研究方法。在本书的研究中,文献研究法是一种很重要的研究方法。在文献研究法的思路下,本书收集了国内外、秦巴山区和达州地区及其他地区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相关文献,以及达州地区目前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相关资料,在此基础上,系统地分析了以上文献并得出了相关结论。(2)实地调查法

所谓实地调查法,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索有关研究对象的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借以发现问题、探索规律、开展研究的一种方法。实地调查法也是经济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其使用范围非常广泛,其主要内容包括对相关现状的具体研究,从而确定和解释相关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在本书研究中,主要使用实地调查方法获取当前达州地区农业生产、农产品销售、农业生产资料、农业信息化等基本现状以及这些现状之间的关系的第一手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详细折的分析解读。(3)德尔菲法

德尔菲法,又名专家意见法,是依据系统的程序,采用匿名发表意见的方式,即团队成员之间不得互相讨论,不发生横向联系,只能与调查人员发生关系,团队成员以反复填写问卷的方式,集结问卷填写人的共识及搜集各方意见,此种方法可用来构造团队沟通流程,应对复杂任务难题的管理技术。在该项目的实施中,对达州地区农业信息化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建设思路、方法,轮番征求该地区内外的农业信息化专家、学者以及相关政府部门、组织及农业劳动主体的意见,以期优化达州地区农业信息化,从而更好地完成该项目。

2.研究技术路线

研究技术路线图如图1.1所示。图1.1 研究技术路线图第二章蓝海战略的嵌入与农业信息化优化相关概念及理论的解读

农业信息化的内涵丰富,外延甚广,特点鲜明;农业信息化的优化具有其内在机理,可以借助于诸多的理论予以解读。相对于常规的“红海”战略,“蓝海”显得更加内理化。第一节相关概念

对信息化、农业信息化等概念内涵的深度解读与外延广度的拓展,是达州农业信息化建设与优化的前提。一、信息化及其发展

信息化是个广义的范畴,须在理解其内涵、把控其外延的基础上,把脉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1.信息化

信息化是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科技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一种新的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人类社会的历史过程。信息化是一种生产工具在社会生产中的应用,是信息工具的应用的过程,表现为信息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处理、信息再生、信息利用的过程。信息生产工具与传统生产力中的生产工具不一样,不是一个孤立分散的事物,而是一个具有庞大规模的、自上而下的、有组织的信息网络体系。由此,信息化是一种与智能化工具相适应的生产力,即为信息生产力。该种生产工具在社会生产中的应用,表现为一种生产力,该种生产力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沟通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即体现为一种新的社会生产方式,使人类社会发生极其深刻的变化。

信息化是以现代通信、网络、数据库技术等信息科学技术为基础,对社会事物体的各要素汇总至数据库,通过信息网络系统、信息平台为特定事物体的运行和人的生活、工作、学习等提供辅助决策的一种技术。该技术的使用,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运行规律,从而大大提高事物体运行的效率,以此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信息化概念是日本社会学家梅棹忠夫在《论信息产业》(1963)首次提出的。我国对信息化概念的提出并着手研究起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1997年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对国家信息化进行了解读,将其内涵从六个方面加以阐述,即是后来的信息化构件的六要素: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信息化人才、信息资源、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与产业。季金奎(2005)对信息化六大要素进行了深度解析。

信息化的内涵甚广,不同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日本学者梅棹忠夫认为:信息化是通信现代化、计算机化和行为合理化的总称。林毅夫等认为:信息化即为建立在IT产业发展与IT在社会经济各部门扩散的基础之上,运用IT改造传统的经济、社会结构的过程。赵苹等指出:信息化是指人们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达到较高的程度,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推动人的智能潜力和社会物质资源潜力充分发挥,使社会经济向高效、优质方向发展的历史进程。《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将信息化的内涵概括为:“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

从以上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到信息化的内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解析。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讲,信息化是一种文化。信息化文化表征于人们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思维的方式和方法,即讲求的是一种客观依据,要求的是一种规则意识,是一种理性的而非感性的,讲求的是“印象”的“基石”,要求的是一个“定数”,刻度上准确的,而非“模糊”的概念,即站得住脚,立得够稳,看得见,摸得着。它是对我们“将就”思想的一种冲击和颠覆。从经济学上讲,信息化是一种生产力。信息化是一种先进的生产工具,通过信息工具的掌握和运用能够分析事物的本质和运行规律,通过信息平台能够实现信息的透明和共享,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降低了社会生产和生活的物质、精神成本,最大化地释放事物体的社会价值。从管理学上讲,信息化是一种管理模式。信息化即是在现代管理中,将事物用一些符号加以代替,并将管理方法、管理模型、管理制度、管理工具、管理程序组成的管理行为体系结构数字化,即信息化的过程实质是知识化管理的过程。从信息学的角度来讲,信息化即是一种模拟。信息化是对事物的代码式表达,它能够对事物的运行进行前向地模拟和后向地回放。通过概念、逻辑模型模拟事物的发展趋势和趋向,其能够帮助人们预测未来,反映事物的情况,以便人们制订精确的计划,做出正确的对策。总的来讲,信息化是一个历史的过程,是一个动态、持续发展的过程,具有时空性。其实质是,在人类信息科技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实现社会的信息化和信息的社会化。

2.信息化的现状与发展

信息化是时代所趋,对全球信息化实情的把控,是必需的,亦是必要的。(1)北欧三国成为全球政府信息化建设引跑者

2014年,全球政府信息化建设前十名继续由北欧经济体、“亚洲四小龙”,以及一些最发达的西方经济体主导。芬兰、瑞典和挪威三个北欧经济体,领先并跻身前五名;丹麦和冰岛两个北欧经济体也表现强劲,仍跻身前二十位。(2)国家战略规划引导发展

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都从国家战略层面提出了信息化战略概念,并不断更新升级,如英国的“变革型政府”、澳大利亚的“响应型政府”、韩国的“开放型政府”以及新加坡的“整合型政府”等。随着健康、环保及友好的环境需要,以及低碳经济在全球兴起,和谐的环境文化构成了国际政治关系中新的必要元素,“绿色政府”成为时代的要求。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韩国等发达国家纷纷推出“绿色政府”计划。如韩国于2009年投入巨资通过十大绿色IT项目,开展信息化战略;日本则在原有e-Japan计划、u-Japan计划、新IT改革战略基础上,推出新一代i-Japan2015计划。(3)政府信息化建设不断引入物联网等新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的信息科学技术层出不穷,并被引入政府信息化建设之中:数据、语音、视频的三网合一技术;互联网与各类物品相连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监控和管理的物联网技术;提供了安全可靠的计算资源和数据资源,实现不同设备间的硬件、软件、数据资源共享的云计算技术;对地球整个或部分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用来管理我们常用的一些知识文档、图纸、视频和音频等信息内容又称数字资产管理系统的知识库管理系统技;从计算机科学分支出来,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与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研究领域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的人工智能技术;互联网通信中,权威证书授权机构——CA机构,盖在数字身份证上的一个章或印(或者说加在数字身份证上的一个签名),以提供一种在互联网上验证通信实体身份的方式即数字证书技术;一种类似写在纸上的普通的物理签名,但是使用了公钥加密领域的技术实现,用于鉴别数字信息方法的数字签名又称公钥数字签名、电子签章。在这样的背景下,政府信息化既是机遇,亦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以适应进一步发展的新形势。(4)信息化整合成为新趋势

政府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具有阶段性。新时期,政府信息化建设在先期建设的基础上,需要对信息化共享优化,政府信息化逐渐走向整合阶段:政府信息化建设原来的分相、自主按需建设出现各自为政的局面,新时期,需要从国家层面进行顶层设计,无论是技术还是服务都需要标准化,这有利于信息化建设内外无缝对接,项目的有机整合;为了体现信息化建设的效用最大化,政府信息化建设需要统一安排布局,整合建设,从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宏观角度构建分类信息化平台、数据库和应用系统;政府信息化需要将各行业、各主体建立的信息平台无缝对接,实现数据的整合与共享,从而减少因信息的不对称而带来的信息和市场风险;政府信息化需要对一些“信息公地”加以补填式建设,从而拒绝信息建设的瓶颈,打通“最后一公里”信息通路;政府信息化需要对已经构建的信息化平台、信息服务内容、信息传播渠道、信息组织结构等加以优化,构建专业的信息服务、特色信息服务,建立信息服务市场等。这是未来政府信息化建设的着力点和难点。(5)挖掘大数据的价值成为市场所需

大数据(Big Data),或称巨量信息(Mega Data),指的是通过新的处理模式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挖掘出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大数据具有4V特点:Volume (大量)、Velocity(高速)、Variety(多样)、Value(价值)。大数据具有决策价值,随着数据量的不断增加和相关处理数据技术的应用,数据的处理能力不断提升,数据已经成为一类新的资产。传统上以采用“3V”描述大数据资产:大容量(Volumes)、数据处理的高速度(Velocity)、信息来源的多种类(Vari-ety)。在传统“3V”基础上,人们又增加了第四个“V”,即价值(Value)。大数据的形式具有多样性:有如金融交易数据,表征为结构化形式;也有如图片或博客,现象为非结构化形式。大数据的出现具有时空性,其高速增长是与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相随的,具有客观性。人们为追求更高的价值,必然面对的问题是如何减少大数据的“噪音”,降低其处理难度,使之更加智能化。大数据时代已来临,它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商业模式。要成功地运用大数据,所需的不仅仅是数据,而是数据下所影印的信息价值创造。基于数据的价值创造,需要对于预测和决策模式进行判断。市场主体需要决定使用何种数据,每个市场主体拥有的数据各不相同,和它们的业务差异一样大。每个市场主体需要创造价值的数据源,需要用正确的方法与手段去解析数据背后的信息,将“不相关”的数据依照某一主体连接起来,形成信息价值链条,去反映事物体的本质和运行规律,从而指导事物体的良性运行。二、农业信息化的解析

农业(Agriculture)是人们利用动植物体的生理机能,把自然界的物质和能量转化为人类需要的产品的生产部门。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副业和渔业,农业是一个大系统,一个由生命系统、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交织而成的巨大系统。从信息这个角度来讲,农业系统中有着永不停息的有关农业的定性与定量的、静态与动态的、确定与模糊的复杂的物质流、资金流、信息流和商流。农业涉及的因素极为繁杂,其依赖性大,弹性低,因而其生产的稳定性和可控性差,为此,在农业决策和农业发展中就应该大力借助于农业信息,并推动农业信息化。

农业信息化是一个内涵深厚、外延广泛的概念。农业信息化的内涵是指将信息技术的方法、手段和最新成果应用于农业领域的整个过程。具体来讲,就是将现代信息技术以及智能工具,具体包括计算机技术、光电技术、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遥感技术等运用于农业生产、流通、消费以及农村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环节,实现农业生产经营、农产品营销、农产品消费的科学化、智能化的全过程。

农业信息化外延很广,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业科学技术信息化。农业科学技术信息化就是将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等领域有关的科学技术成果等方面的信息利用现代通信网络技术快捷、方便、高效地进行传播和推广的方法和手段。二是农业资源环境信息化。农业资源环境信息化就是将农业自然环境要素,如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和生物资源等,农业经济资源,如农业人口和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农业技术装备、包括交通运输、通信、文教和卫生等农业基础设施等方面的信息利用现代通信网络技术快捷、方便、高效地进行传递,达到信息共享。三是农业生产管理信息化。农业生产管理信息化就是对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和副业等的生产活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管理。具体内容涉及农田基本建设、农作物栽培管理、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畜禽饲养管理等各个方面。四是农产品市场信息化。农产品市场信息化就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等建立一个虚拟的载有农产品供需双方,以及所涉及的农产品的相关信息即农产品的产地、价格、品质等信息的虚拟交易平台。三、农业信息化的特点

从发达国家的角度去探析农业信息化的特点,对我国农业信息化具有借鉴的意义。当期,发达国家的农业信息化正在步入新阶段,业已形成了从农业信息的采集、加工到发布的系统化的农业信息体。信息科学技术已从横向和纵向方面拓展到农业的各个方面,并涉及全国乃至全球农业。它不是一个孤立体,其综合效应也得以全面发挥,从而提高了农业在全球的竞争力。发达国家农业信息化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多样的农业信息化运行体系,二是前沿的信息科学技术在农业信息化中得以广泛的应用。

发达国家的农业信息化运行体系大体分为美国运行体、日本运行体和法国运行体。具体体现于以下方面:

1.美国农业信息化运行体系

美国农业信息化运行体系的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以农业部为主体、私人公司为补充的完善的农业信息体。美国农业部有五大职责明确、任务具体的信息机构,具体包括国家农业统计局、经济研究局、世界农业展望委员会、农业市场服务局和外国农业局。国家农业统计局为美国农村社会提供统计信息服务,该局每年发布大约340种报告,涉及120多种农产品。报告内容涉及生产、存栏、分配、利用、库存、农业投入品价格以及劳动力、农场数量、农业化学品的使用等项目。经济研究局的工作包括市场研究、现状和展望分析,以及给出开发商品农业、食物和消费者经济、自然资源和环境、农村经济、能源和新用途五个领域的经济和统计指数。世界农业展望委员会协调美国农业部的商品预测项目,监视全球气候和分析其对农业的影响,协调美国农业部的气候、天气和遥感工作,改进和加强美国农业部预测的一致性、客观性、可靠性。农业市场服务局为农业行业提供广泛的市场营销服务。农业市场局的市场新闻报告为生产者、加工者、销售者等提供了准确的信息,以帮助他们在市场上进行营销活动。外国农业局代表美国农民和农业部门在海外的各种利益。它通过驻外农业专员、美国农产品商人、遥感系统等信息源收集全球作物和畜牧业生产数据和进出口信息。它利用这些信息来进行生产预测和评估出口机会,追踪美国农业进出口的变化,为美国出口商分析国际贸易条件的变化并指出贸易机会。美国私人公司主要是向社会有偿发布市场信息。

二是全面、详细的农业信息调查内容。美国农业部的信息调查主要内容有12个系列:农产品价格、农业支出、农业劳动力及其工资情况,农业生产与效率情况,农业收入情况,农产品流通中的成本与开支情况,农产品的消费与利用情况,土地价值与土地使用情况,种植业与畜牧业生产测算,农场合作组织情况,市场新闻,国外农业情况,农业资金平衡情况,农业生产成本情况。

三是规范的调查方法。美国农业部对每一种调查工作,都统一编写了工作手册,规定调查内容,说明收集方法、适用性和局限性以及对历史信息利用和折算的方法。美国农业部统计信息调查方法主要有:面积结构和列表结构相结合的样本调查方法、全国性的抽样调查、客观产量调查方法、遥感调查方法。多数调查的第一手资料依靠农业部有关业务局在全国各州派驻的职员和雇员获取。信息调查的方式以直接向农户面对面询问、定时定点派员观察、用长途电话询问以及让被调查人填写邮寄表格等方式为主。采集和报告的时间都有严格规定,不能随意变更。农业部每十年组织一次全国性普查工作,另外每五年组织一次补充调查以更新资料。

四是规范的农业信息处理和严格的农业信息发布制度。美国农业部的各个部门对从国内外收集到的各种信息,要做适当的数据处理。几乎所有的经济信息都以数据资料为基础,按时间序列来组织。美国农业信息的第一手资料大多依靠农业部有关业务局的抽样调查得出,对抽样数据按照一定比重推算得出全国的数据,然后依照普查数据验算校正。美国农业信息的分析和发布有着严格的制度和规定。美国国会要求,美国农业部每个月都要对世界农产品的供求形势进行一次预测。在每个月的第2个星期四,来自农业部各部门的专家,必须在特定的时间内进入一个全封闭的会议室里,先将国内各州送来的生产调查资料开封,再配合全球市场产销态势,审定各产品的预测数字,最后做出代表农业部的官方预测,以报告方式对外公告。公布的主要内容包括对世界主要谷物、油料作物和畜产品的供求预测,同时分析上月发生的影响各种农产品供求数量的事件及影响程度。正式报告经部长签字后,在当日的东部时间8:30向外界公布,全球可以通过互联网了解,各国新闻媒介都可转载报告内容。

2.日本农业信息化运行体系

日本农业信息化运行体系的主要特点表现如下: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