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历险故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4 08:30:58

点击下载

作者:竭宝峰

出版社:辽海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登山历险故事

登山历险故事试读:

前 言

惊险故事,就是危险、使人惊讶紧张的故事。惊险故事是在探案故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探案故事从19世纪中期开始发展。美国作家埃德加·爱伦·坡被认为是西方探案故事的鼻祖。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这段时期,称之为西方探案故事的“黄金时代”。仅英美两国,就出现了数以千计的探案故事。当时阅读探案故事已不仅仅是有闲阶级的一种消遣,下层阶级的人也竞相阅读。

探案故事从19世纪末引入中国以来,也是长盛不衰。20世纪80年代以后,翻译探案小说大量出版,总数可能达到2000部以上。本土探案小说也有了长足的进步,解放前著名探案作家的作品直到现在仍有再版,当代探案小说的创作每年也有百部之多。

探案故事不论是民间流传还是真有其事,都代表人们不平则鸣的心声。在侦破故事中,忠诚与奸诈、勇敢与怯弱、正义与邪恶、公理与私刑、智慧与愚昧、文明与落后、真善美与假丑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激烈的矛盾经过冲突、斗争、较量,一切表现得淋漓尽致,使我们不得不对邪恶产生强烈的憎恨,对正义产生强烈的追求。

惊险故事与探案故事不同的是,惊险故事侧重于追求故事情节的曲折离奇,探案故事则注重破案的过程,虽然破案中也不乏惊心动魄的情节,但主体是以追踪犯罪线索为构架,而惊险故事则不受这个限制。

我们编辑的这套《感动青少年的惊险历险故事》,共有10本,包括《荒岛历险故事》、《海上历险故事》、《沙漠历险故事》、《森林历险故事》、《古堡历险故事》、《登山历险故事》、《空中历险故事》、《野外历险故事》、《探险历险故事》和《恐怖历险故事》。这些作品汇集了古今中外著名的惊险、历险故事近百篇,其故事情节惊险曲折,引人入胜,阅读这些故事,不仅可以启迪智慧、增强思维,还可以了解社会、增长知识。

本套丛书具有很强的系统性、权威性和完善性,是全方位展示国内外惊险作品的经典版本,是青少年读者的良好读物和收藏佳品。

挑战库克峰

1882年,一则消息引起了世界登山界的兴趣:新西兰政府提供足够的经费公开招募敢于向库克峰挑战的勇士。

这座库克峰究竟有什么了不起呢?说起来它的海拔并不高,只有3764米,但是,这座位于新西兰南岛的山峰却极难攀登,那里,变幻无常的天气、危机四伏的冰川、来势凶猛的雪崩……令人望而生畏。所以,世界登山界也一直关注着它,自公开招募前,还没有一人征服过它。

终于,勇士出现了,第一位是来自英国的古林牧师。他是一位有名的优秀登山家,他还邀请了两名来自瑞士的向导:考夫曼和艾米尔。登山界议论纷纷,都说他们三人肯定能成为征服库克峰的英雄。

古林牧师等人满怀信心地来到库克峰脚下时,却发现仅仅接近这座山峰就那么难!因为要踏上登山的路,必须穿越一片原始森林,这森林连路都没有!但没办法,只有硬着头皮开辟道路。有好几次,他们都以为找到了路,还没来得及欢呼,却发现前面只是道幽谷。几经反复,他们渐渐失去了耐心。当一团乱七八糟的藤蔓出现在古林牧师面前时,他挥起刀正准备砍,却发现藤蔓中有两点东西在闪光。古林牧师细细一看,竟是两只蟒蛇的眼睛,而且这条蛇足足有碗口那么粗!他不由倒吸了口冷气,刚才要是惊动了它,后果不堪设想。

终于,他们走出了森林。可第二天便遇到了大风雪。三位勇士顶着鹅毛般的大雪继续前进。“小心!”艾米尔忽然喊。古林和考夫曼抬头一看,大块的积雪从空中滚滚而来。雪崩!三人急忙躲避。好在灾难来得并不大。小雪崩断断续续地发生了十几次,都未阻止古林牧师他们向上的脚步。

躲过雪崩,三人来到了一座冰壁下。“只有60米了!”古林牧师拿出地图对照看,并鼓励着同伴。可他们心里非常清楚,这最后的60米也是最艰难的一段。

眼前的这面冰壁,就像一面大镜子,任凭三人想尽办法,还是一次次滑了下来。正当他们一次次冲击时,忽然刮起了大风,古林牧师他们只有紧扒住冰凹,同时贴住冰壁,才不至于被狂风吹走。慢慢地,三人的手脚都麻木了……狂风暴雪愈刮愈烈。无奈之下,古林牧师只好放弃了继续攀登的念头。

直到几年后,这座库克峰终于被新西兰的三位登山家征服了。

神秘的圣贝尔山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英国官方的记录簿上,有一段这样的记录:在土耳其境内追击土军的诺福连队341名官兵,全部失踪,生死下落不明。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1915年8月21日,英国陆军诺福连队的341名官兵奉命在土耳其圣贝尔山丘追击土耳其军队。为了及时了解战况,英军司令部随后又派出20余名官兵,登上圣贝尔山丘附近的高山上观察。

由于当时乌云密布,天色太暗,这些负责观察战况的官兵什么也看不清。大约过了半个多小时,圣贝尔山丘上空的乌云突然消散了,阳光把周围几十公里范围内的一切照耀得一清二楚,地面、山沟、树木、石块清晰可见。可是,令人奇怪的是,341名官兵却踪影全无。

一个拥有几百名官兵的连队,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悄然消失,使得英军司令部的指挥官们大惑不解。

难道在一个小时之内,这些官兵可以走出人们肉眼看不到的几十公里之外?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是中了埋伏?还是被土军俘虏?如果是这样,无论如何也应留下战斗的痕迹,但现场什么也未发现,甚至连土耳其军队的踪影也未发现,而且战后土耳其也一口咬定从未在圣贝尔附近俘虏过一名英军士兵。有人猜测,这可能和“第四度空间”有关,或许这一连英军在追击中凑巧走向通往第四度(维)空间的入口,因此便在人们眼皮底下消失了。但这种猜测又毫无根据……

英国曾下决心揭开这341名官兵失踪的奥秘。他们派出气象学家在圣贝尔山丘做了非常细致的调查,发现山丘上的大小石块竟然呈现涡旋状,直径约达1公里;后来,还在荆棘上找到几缕破碎的军服布料:附近居民也传说圣贝尔100多公里的山区曾发现过一些七零八落的骨骼。于是,他们猜想这连官兵可能是在山丘上遇到了龙卷风的袭击,被极为强大的旋转气流卷走了。

然而,通过对历史上曾发生过的类似失踪事件的分析,这种猜想又有些站不住脚了。

1711年,4000余名西班牙士兵驻扎在派连民山上过夜。第二天援军到达那里时,军营中营火依然燃烧着,马匹、火炮原封不动,而数千名官兵却全部消逝了。军方搜寻了好几个月,仍然全无踪影。1930年春天的一个夜晚,加拿大北部一个小村庄里的100余名爱斯基摩人突然失踪,而且连村头的坟墓也被掘开,埋在里面的尸骨不翼而飞,只有衣物、食具、饮具等生活用品完好无损。如果说被别人所掳,为什么毫无痕迹?如果说和“第四度空间”有关,那他们又未曾走动;如果说被龙卷风卷走,为什么火仍燃着,物仍留着……于是,也有人只好将之解释为可能被“外星人”掳获走了。

总之,迄今为止,这仍然没有答案。

赤道雪峰

乞力马扎罗山是非洲最高的山峰,被誉为非洲屋脊。它海拔5895米,高高矗立在广阔的平原上,看上去非常壮观、雄伟。乞力马扎罗山位于烈日炎炎的赤道,它的峰顶终年积雪,这的确是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观。

乞力马扎罗山的雪是如何来的?关于这,还有一段古老的神话传说呢!

很久很久以前,天神恩赅和恶魔在乞力马扎罗山上交战。恶魔点起熊熊大火,想把恩赅赶走。恩赅勃然大怒,他驾着闪电,带着大雨、冰雹和白雪,将它们降落在山顶上。大火熄灭了,乞力马扎罗山上也积了厚厚的一层冰雪。

乞力马扎罗山的风光十分秀丽。山下,是一大片茂盛的热带森林;山坡上,则种满了咖啡和茶树;而山顶上,则是白雪皑皑的银色世界。圆锥形的白色山顶,在赤道骄阳的照耀下,熠熠生辉,看上去分外壮观。乞力马扎罗山奇异的景观,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观光者旅游、参观。

乞力马扎罗山为何会形成如此独特的奇景呢?原来,赤道地区虽然炎热,但是随着地势的升高,气温不断下降。每升高1000米,气温降低6度。乞力马扎罗山很高,它顶峰上的气温常年在零摄氏度以下,这就是那里终年积雪的秘密。

喷冰的火山

在冰岛西部,有一个火山名叫格里斯特维。1982年的一天,一阵轰隆隆的巨响传来,人们奔走相告:“格里斯特维火山喷发了!”

消息传出,许多人向火山上空望去,希望看见烈焰,火红的熔岩喷向高空的奇景。然而,令人们诧异的是:没有烈焰、浓烟。这是怎么回事?只听得见轰隆隆的爆炸声,却闻不着火山灰的刺鼻气味!真奇怪啊!

一些胆大的人们决定去看个究竟。当他们向着火山喷发点前进了一段距离后,他们看见了一个罕见的场面:火山虽然在喷发,却没有通红的火柱,也没有炽热的岩浆;从火山中喷出来的竟是大大小小的冰块。

格里斯特维火山喷出冰块的消息,像长了翅膀般飞遍了世界,许多人慕名前来观光、考察。火山喷发时间持续了两个星期,全世界有上万人有幸饱览了这一千载难逢的奇景。

火山怎么会喷冰呢?专家们认为,由于格里斯特维火山地处北极圈附近,非常寒冷,因此火山在未喷发前,已覆盖了大量的冰雪。火山喷发后,地下气体突然冲破地壳,喷薄而出。此时,火山上的冰块被冲上高空后,来不及融化,又降回了地面,形成了火山喷发的千古奇观。

死谷奇观

1849年,一支寻找金矿的勘探队伍来到了美国内华达州与加利福尼亚州交界处的一条山谷。这条山谷长225千米,宽6~26千米。这支勘探队伍在谷中迷失了方向,全体队员几乎全部死亡。于是,人们就将这条恐怖的山谷称为死谷。

死谷是美洲大陆的最低点,它的最低处低于海平面85米。死谷是一条封闭的山谷,四周的水都向谷地中汇流。

死谷十分干旱,在炎热的夏季,死谷的气温一般在40℃以上,最高时可达56.6℃。死谷极少下雨,年降雨量只有43毫米,有时一年也不降一滴雨。

死谷中心有一片干盐湖,远远望去,像一个巨大的银盘。湖面上,雪白的盐高低不平、错落有致,看起来十分壮观。

死谷自从被人们发现以后,就吸引了许多探险者和旅游爱好者。然而,独自深入这个山谷很危险,它很容易将人导向死亡。为了充分利用死谷的自然条件,保证人们安全、愉快地旅游,美国政府特地在死谷建了个死谷公园,并修建了从大城市通往死谷的高速公路。如今,人们可以尽情饱览死谷的奇观,却再也无需担心有什么危险了。

挑战喜玛拉雅山

喜玛拉雅山是赫赫有名的世界屋脊。她美丽无比,那纯蓝的天空,皑皑的白雪,郁郁葱葱的森林,交织成一幅绮丽迷人的风景画。

正是喜马拉雅山无与伦比的高、险、美,像磁铁一样,深深吸引着世界各国的探险家和登山家们。走进迷人的西藏,走进伟岸的喜马拉雅山,最终登上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是他们一生的梦想。多少年来,在通往珠穆朗玛峰的艰难征途上,行进着一批又一批的勇士们。他们前仆后继,义无反顾。有的人成功了,成就了一世英名;更多的人却失败了,有的甚至一去不返,长眠于山下。在20世纪初叶,一位英国的探险家在临终前,他留下了一首小诗:

狂舞的冰川让我眩晕,

暴烈的寒风使我难行,

雪鹰飞过,雪莲盛开,

我的生命之火,正在熄灭,

我这英格兰的儿子,

就要在珠峰下长眠。

何其悲壮啊!

但是,无论是成功者还是失败者,他们都以其生命、胆识、毅力和勇气,演绎着人类探险史上一个个令人惊心动魄、荡气回肠的故事,展示了人类挑战自然、挑战自我、挑战极限的坚强决心。

征服珠穆朗玛峰

珠穆朗玛峰,在藏族人民的心中,它是神圣不何侵犯的女神;在地质学家们的眼中,她还是一位正处于青春妙龄的少女。

珠穆朗玛峰掩藏在周围群峰的怀抱中,直到1852年,印度测绘局才测定了珠穆朗玛峰的实际高度是8840米,从那以后,这座世界最高峰,就开始吸引各国探险家和科学家的目光。

从20世纪初开始,世界各国的探险家们,迷醉于珠穆朗玛峰的秀丽容颜。他们迎着她的微笑和她的深情召唤,缓缓而去,却一次一次地被她愤怒地抛向谷底。人类对珠穆朗玛峰的每一次探险活动,都被大风、雪崩、酷寒、缺氧等自然险阻,一次次地挫败。直到50年后的一天,珠穆朗玛峰才第一次向锲而不舍的人们,展露了它纯美的笑容,这天,英国探险队从珠穆朗玛峰的南侧登上了山顶。1960年5月,中国登山队又从它的北坡攀上最高巅。

1975年5月,我国的测绘工作者经过反复测量,确定珠穆朗玛峰的实际高度为8848.13米。这一个数据,得到世界的公认。然而,珠穆朗玛峰的身高时刻都处于变化之中,她以每年约3到10毫米的速度,在不断地上升,似乎永无止境。

近百年来,无数的珠峰攀登者,他们不畏艰险,开辟出了几十条登山的线路,一次次地登上了这座世界的巅峰。无数次探险活动,使各国的登山家们认识到,人类不可能战胜自然,只能与自然和平共处。正如将自己融入到珠峰怀抱的英国登山家乔治·马洛里所说:“我们真的征服过什么吗?没有。我们真的成功过吗?成功,这个词在这儿并不意味着什么。我们真的赢得了一个王国吗?是的!”

征服世界处女峰

100多年以来,喜玛拉雅山的众多高峰,都已经被勇敢的探险家们征服,包括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可是,唯独南迦巴瓦峰,它因为地势险峻,气候恶劣,冰崩雪崩频繁,依然拒绝着人类的足迹。南迦巴瓦峰,被称为是世界最高的处女峰。直到1992年的12月30日,中日登山运动员们,探险世界的勇士们,联合攀登南迦巴瓦峰,才第一次登上了它的顶峰,在登山史上翻开了新的纪元。

南迦巴瓦峰位于喜玛拉雅山的东段,它的海拔是7782米。在青藏高原上最大的河流——雅鲁藏布江的下游,因为南迦巴瓦峰的阻挡,河流急转向南,形成了著名的大拐弯峡谷。大拐弯峡谷,又让南迦巴瓦峰的高原气候受到了重大影响。使南迦巴瓦峰西北坡的森林,甚至出现了独特的高原“江南”景观。在南迦巴瓦峰,植物丰茂、品种丰富,是我国的天然植物博物馆。

1984年,中国登山队第一次攀登南迦巴瓦峰,但是失败了。1991年,中日两国的登山队,联合挑战南迦巴瓦峰,也失败了。而在1992年,这次攀登是第三次与南迦巴瓦峰的战斗。队员们都暗暗下决心,只许成功,不准失败。

1992年9月14日,中日联合登山队的登山大本营举行了登山开营仪式,吹响了冲锋的号角。先锋队员们立即出发,在海拔4350米和4800米的地方分别建立了1号营地和2号营地。9月18日,他们成功通过了第一道险关——大喇嘛口。

为了通过大喇嘛口,队员们与七八次大大小小的雪崩冰崩,进行了艰苦的奋斗。

随后,队员们再接再厉,又在海拔5600米的地方,建立了3号营地。登山队员们马不停蹄地把2000公斤重的物资运到了3号营地,完成了物资的运送、储备工作。

登山探险开始进入了第二个阶段,这次的目标是从3号营地到海拔6900米的乃彭峰顶上,建立5号营地;然后又从乃彭峰顶到海拔6700米的南四,建立6号营地。1991年冲击顶峰,就是从6号营地开始的。因为从6号营地到峰顶还有1082米,难度很大,所以,队员们又决定在海拔7200米的地方,再建立一个7号营地,力求一举成功。

但这时,南迦巴瓦峰发威了。大雪、浓雾、狂风接连不断,阻挡队员们前进。更要命的是,恶劣的气候变幻莫测,难以预料。队员们在狂风暴雪中坚持前进,建立了5号营地。但是,大雪连续下了5天5夜,把全体队员的燃料、食品和意志全部耗尽了。最后,队员们只得全线撤退。数天之后,天气转晴,队员们再次扬起斗志,分别突进到3号和4号营地。虽然这天还有少量降雪,但队员们无暇顾及太多,他们只想抓住机会,一举成功。几天前的大雪,把他们的帐篷和登山设备掩埋在地下,要在高山上生存,那些又是必不可少的东西。队员们使用随身携带的一把雪铲,把积雪下的登山用品,一点一点地挖了出来。他们到了6号营地之后,向顶峰冲刺,可是,在海拔7460米的地方,又遇上了坏天气。登山队中的6名突击队员没有被困难吓住,他们结队而行,一步一步地迈向南迦巴瓦峰的顶峰。到了正午12时08分,日方的队员次仁多吉,首先踏上了顶峰,到了下午14时32分,登山队中一共11名队员,全部登上了山顶。40多个日日夜夜,勇士们终于征服了南迦巴瓦峰——这座世界最高的处女峰。

登山家梅斯纳尔

目前,在世界上,虽然大多数8000米以上的高峰,都先后被登山家们征服了,包括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但是,这些登山者能够登上山顶,几乎都使用了氧气瓶。在世界登山史上,还从来没有任何人不用氧气瓶,登上了8000米高的山峰。

但是,在不久前,当一位性格粗犷、满脸金色胡须的男子,双脚踏在世界第四高峰洛子峰的峰巅的时候,人类登山史上一桩罕见的壮举诞生了。这位创造奇迹的人,就是世界著名登山家,意大利人莱因霍尔德·梅斯纳尔。在过去16年里,他在完全不携带氧气瓶的情况下,登上了13座8000米以上的高峰。而当他登上洛子峰之后,实现了他为之拼搏16年,不带氧气瓶的登山的伟大愿望。

从1970年开始,梅斯纳尔首先登上了在喜玛拉雅山西部,满布冰川的南加帕巴峰。接着,他和他的登山老伙伴彼德·哈伯勒一起,登上了位于尼泊尔中部的马纳斯卢山峰和加舒布鲁木第一峰。

1978年,他又和36岁的彼德·哈伯勒同时不带氧气瓶,登上了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当时,全世界的登山家们都为之惊叹不已。

1979年,梅斯纳尔攻克了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1980年,他独自一人,再次登上了险象环生的珠穆朗玛峰。在他登上了干城章嘉山、加舒布鲁木二峰、布洛阿特主峰之后,人们认为,梅斯纳尔的精力已经枯竭,不能再继续攀登了。但是,梅斯纳尔却不服输。他雄心勃勃地计划要登完全世界最高的14座,海拔在8000米以上的高峰。说起来容易,真要做起来却很艰难。梅斯纳尔分别三次对马卡鲁山峰进行了尝试,前两次都失败了,最后一次,由于锲而不舍的决心和艰辛的努力,他终于登上了这座山的顶峰。梅斯纳尔的成功,一方面在于他的强健的体魄和坚韧的意志,另一方面,在于他具有大胆的创新精神和丰富的想象力。对于普通人来说,在他们的面前,似乎总是横立着一堵堵难以逾越的‘高墙’,可是,在梅斯纳尔的眼中,这些在常人的眼中不可逾越的高墙,对他来说都是轻而易举的。

攀登希夏邦马峰

希夏邦马峰,是全世界14座海拔在8000米以上的高峰之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它还没有被人类涉足过。所以,它也被称为是“黑色的处女峰”,受到了世界各国登山运动员们的瞩目。“希夏邦马”来自藏语,它的意思是“高山缺氧,气候多变”。它位于西藏自治区的聂拉木县境内,距离珠穆朗玛峰只有120公里。它的海拔是8012米,在全世界的高峰中,排名第14位。在它周围,有4条长度超过10公里的现代冰川。

希夏邦马峰也是一个气候的天然屏障,在它的南坡和北坡,分别呈现出不同的自然景观。在它的南坡,温暖湿润,水量充足,森林茂密,在700米的高坡上,生长着美丽的杜鹃花。在希夏邦马峰上,还有野驴、嵩羊、太阳鸟、小熊猫、长臂叶猴等珍稀动物。

1964年,中国登山队的勇士们,第一次闯进希夏邦马峰,向世人撩开了它的神秘面纱。

因为在这之前,从来没有人攀登过希夏邦马峰,所以,找不到任何登山的资料,一切都要靠队员们摸索,这是一次非常艰难的登顶探险。尽管如此,队员们并没有退缩。

1964年3月中旬,登山队驻扎到了希夏邦马峰的山脚下。队员们一来,希夏邦马峰就给了他们一个下马威。队员们立足未稳,就发现不知从哪里冒出来一群野狼。

队员们与野狼整整僵持了一夜,才打败了狼群。因为没有登山的资料,找不到登山的路线,所以,队员们只能走一步算一步,摸索着前进。

经过几天之后,他们终于到了海拔7700米的地方。队员们情绪高昂,蓄势待发,准备最后向山顶冲刺。但是路途艰险,出发不久,一名队员就不小心滑进了冰裂缝中,幸亏发现及时,才安然脱险。

当时,因为还是凌晨,气温为零下几十度,寒冷异常。高空的强风,挟着碎雪,“呼呼”地扑面而来。但是,队员们毫不畏惧。在天色渐亮时,他们到达了7800米的高度。这时,又有险情出现。这是一个巨大的冰坡。一名队员脚底一滑,便摔滚下去。幸亏他头脑冷静,经验丰富,迅速向同伴传递了遇险信号,被救了起来。

一路上惊险不断,困难丛生。队员们小心翼翼,战战兢兢,与自己的体力极限作着痛苦的决战。最后,当他们终于翻过了又一道冰坡时,听见队长一声大叫:“顶峰”。众人顿觉精神一爽,奋力朝前疾行,但走近一看,却只是一个隆起的雪堆。

队员们继续接着朝上爬去。风越来越大,通往顶峰的路看起来那么漫长。但是,大家别无选择。又走过了一段雪脊,距离天空越来越近。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10 时20分,中国人征服了世界上这最后一座8000米以上的高峰——黑色处女峰,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了希夏邦马峰的上空。

登山之梦

在世界登山史上,有一张照片,因为记录了1953年5 月29日人类首次登上珠穆朗玛峰而闻名世界。在这张照片上,尼泊尔的向导丹增·诺尔盖站在峰顶,手里举着一块冰,上面插着随风飞舞的旗子。拍摄这张照片的,是世界上第一个攀登珠穆朗玛峰成功的人,新西兰登山家埃德蒙·希拉里。

希拉里攀登珠穆朗玛峰成功以后,接受过数以千万次的采访。他总是谦虚地表示,自己当年能够书写攀登珠穆朗玛峰的历史,依靠的,无非是“实用的技巧和足够多的绳索”。

成名以后,希拉里成立了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基金会,他出资在尼泊尔等地建立了27所学校、两家医院、以及十几个诊所,为人类造福。

今天,希拉里已经快90岁高龄了。他待人随和,很少发脾气,惟一的一次发脾气是在1999年。那一年,在1924年攀登珠穆朗玛峰失踪的英国登山家乔治·马洛里的遗体被一支美国探险队发现,探险队拍下了遗体的照片。希拉里得知后,在公共场合大发雷霆,认为美国人的做法“令人讨厌,冷酷无情”。

希拉里说,如果马洛里被认定是攀登珠穆朗玛峰成功的第一个人,他会为此感到兴奋。

在全世界11位登上了世界14座海拔8000米高的山峰的登山家中,意大利登山家马丁尼名列第7位。马丁尼并不是一位专业的登山家,他一直都在一所公立学校里教书,只是利用周末和假日训练登山。

1976年,马丁尼27岁时,开始攀登珠穆朗玛峰。但是,他直到1983年,才第一次成功地登上了海拔8000米的高峰。从那一年开始,他每年计划攀登一座8000米的山峰。他按照自己的想法一直坚持努力,终于完成这项伟大的成就。

但是,马丁尼一直都过着平静的生活,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家庭。直到意大利的高山学会替他举办了一场800人参加的庆功宴时,他才对外发表他攀登14座世界海拨8000米山峰的过程。但他仍然很谦虚,说:“我不是8000米巨星,8000米巨星是梅斯纳尔。”

瑞士登山家埃哈德·罗瑞坦生于1959年,他在一个山村里长大,从小就热爱山。1981年,他获得了高山向导证书。

罗瑞在11岁的时候就开始爬山,在他15岁那年,曾经登上了一座高达3645米的山峰。

在攀登喜玛拉雅山的时候,他经常不带宿营的设备和炉子,只带最低限度的食品和水。他总是说,登山的时间越短,越安全。他整整用了13年的时间,来完成攀登14 座8000米山峰的梦想,直到现在他还活着。

他的登山壮举在于:他开创了9条新的登山路线,1次单独登上了山顶,5次登上了阿尔卑斯山,其中有4次是在冬季。他的同伴说:“他是登山者中最坚强的,这表现在他忍受痛苦和藐视危险的能力上。像他这样的人,遇到障碍时,不是粉碎困难,就是撞破自己的头。”

西班牙登山家朱安·奥尔扎巴尔在1999年,就完成了攀登14座8000米山峰。

这些世界知名的登山家们,都是靠着他们内心不灭的梦想,坚强的意志,以及不屈不挠的精神,完成了在常人眼里难以完成的事情。

生死边缘

“我非常珍惜自己的生命,面对各种死亡的危险,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我每次攀登都充满信心,始终认为凭自己的能力和技术能战胜这些困难……”

李致新就读于武汉地质学院。他大学毕业后,加入了国家登山队,开始在登山生涯中谱写辉煌的人生之路。

1988年,他登上了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1999年,他登上了大洋州的最高峰查亚峰。在短短的12年中,他完成了分别攀登世界七大洲最高峰的壮举,成为最先登上七大洲最高峰的中国人之一。“我把登山运动作为自己的崇高事业。”在谈到自己为什么要登山的问题时,李致新说。对于登山家来说,山是一种无法抗拒的召唤,面对一座座高山,登山家们除了全力以赴,别无选择。

李致新在每次登山之前,总要做好各种准备,查询许多资料。对于山,他做到“知已知彼,百战不殆”。在登山的过程之中,李致新遇到过风暴、雪崩、滑坠、冻伤、迷路等各种各样的危险,但幸运的是,他每一次都与死神擦肩而过。

1984年,在攀登青海的阿尼玛卿雪山时,他遇到了雪崩。当时,走在前面的队长曾曙生和教练陈建军都被埋在了雪中。走在后面的李致新、王勇峰等人赶了上来,一阵猛挖,把他们救了出来。

李致新自己也曾在死亡的边缘徘徊。那一次是在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时候,他在向上攀登的过程中,精疲力尽,每迈一步都很艰难,感觉每往前走一步,脚步就在往下滑,一不小心,就会从海拔8700多米的高处滑到6000多米的低处,后果不堪设想。但是,他咬紧了牙关,不断提醒自己,“小心、小心、再小心。”最后,他终于战胜了困难,登上了山的顶点。

因为在攀登高峰的过程中,经历了许多生与死的考验,名利与奉献的选择,所以,他在面对生活的时候,把名利都看得很淡泊。生死都能置之度外,名利又算什么呢?人生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的呢芽?

世界富翁的登山热

迪斯尼公司总裁弗兰克·威尔斯,在开始冒险的时候,已经年过五旬。为了专门从事冒险活动,他特地从当时任职的华纳娱乐公司辞职了。同样年过五旬的蓝鸟滑雪公司老板迪克·巴斯,也重新安排了他的工作计划,和威尔斯一起,从1983年开始,一共征服了6座高峰。

两人本来计划还要一同征服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但是,威尔斯的妻子,对丈夫的冒险活动非常担心。弗兰克·威尔斯为了履行对妻子的承诺,让妻子放心,便放弃了攀登珠穆朗玛峰的计划。威尔斯放弃登山计划后,迪克·巴斯在1985年的时候,参加了一个由挪威人组织的探险队。巴斯与挪威探险队一道,屡次攀登珠穆朗玛峰,最后终于登顶成功,他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征服七大洲最高峰的世界富翁,而且他也是登上珠穆朗玛峰的年龄最大的人,当时,他55岁。为了登山的梦想,迪克·巴斯和威尔斯,他们两人都花费了大量的本来应该留给儿女们继承的巨额财产。但是,他们留下的财富虽然减少了,可他们留给后代人的影响力却更加惊人了。他们为了梦想而努力的精神,以及他们的成功,都深深地刺激了未来的一大批富翁冒险家。这些拥有数不尽的财富和金钱的世界富翁们,并不甘心于让自己的原始激情消失在周而复始的工作中,虽然有许多人在专业的登山探险人士的眼中完全不合格,但是,他们仍然像争着认购股票一样,排着长队去攀登世界的最高峰。

传说中的K2

K2,也就是《垂直极限》里的那座山,乔戈里峰,第二高峰,在帕米尔高原中巴交界处。

有人称“乔戈”里是藏语,意为“白女神”的意思。之所以有这样的说法,是因为在乔戈里峰南侧有藏族人的后裔,根据历史可考证,乔戈里峰南侧地区是他们游牧和活动的地区,由于他们的语言和藏语相近,因此也可以认为“乔戈里”是藏语。

但是,国外通称“乔戈里峰”为2。

1856年,印度人曾考察过乔戈里峰的情况,全面的考察是英国人奥斯汀于1861年完成的,他带队从南侧对山峰状况和气候条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考察,故而2曾一度被称为奥斯汀峰,从一些有年代的地图上还能反映出这一现象来。

以个人的名字命名的山峰向来不被大多数人承认,国外登山界主张以考察喀拉昆仑山脉的顺序为命名的依据,因为乔戈里峰是喀拉昆仑山脉第二个被考察的山峰,故此国际人公认的命名是2峰。K意为喀拉昆仑山脉的英文首字母。

1996年,有人统计说,攀登珠穆朗玛每4人中便有1个被永远地留在那里。而据说死在2上的攀登者名单就是一份世界著名登山家名录。

神山揭谜

中国登山队的名字是随着喜马拉雅的名字而为世人所熟知的。

1960年和1975年,中国登山队两次登上珠穆朗玛峰,震惊了全世界,成为中国登山界的一段辉煌的时期。然而,从1975年以后,直到1985年,中国登山队在整整10年的时间里,波澜不惊,战绩平平。使外国人深感诡异和不解。而中国的登山勇士们,又怎会甘心就此平庸下去呢!1985年,他们的目光瞄准了世界第六高峰海拔8201米的卓奥友峰。

卓奥友峰位于我国西藏自治区定日县的中尼边界线上。其经纬度分别是东经86度39分51秒和北纬28度5 分32秒,它山体高大,气势雄伟,当地的藏族同胞视之为神山,流传着很多有关它的神话故事。

据说,很久以前,乔乌雅和其他附近的六座高峰本来都是相亲相爱的兄弟姐妹。后来乔乌雅偷偷喜欢上了隔岸相对的“第三女神”——珠穆朗玛。珠穆朗玛也很喜欢他。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后来不知道怎么回事,珠穆朗玛却就近嫁给了马鲁卡山。乔乌雅受此打击,一蹶不振,便自己剃光了头发,发誓永不再娶,并把头背对珠穆朗玛向西扭去。于是,我们今天看这一群山众,大家都像从星捧月般仰望着珠穆朗玛峰,惟独卓奥友峰,独自把头转向了西边。

凄美的爱情故事,表达了当地居民对卓奥友峰的崇敬和喜爱。卓奥友峰,每年都会迎来不少的信徒在它的脚下顶礼膜拜。卓奥友山中气象万千。其现代冰川的发育也是十分良好的,在其海拔5700米以上的峰面,是加布拉冰川中下游的消融区。这个区域内,冰塔林触目皆是。冰塔消融而成的冰水,又汇聚成一个个冰湖。受冰湖的侵蚀,冰塔之间又形成了多姿多彩的冰沟、冰谷、冰洞、冰桥,真是一个动静相间,高低不平,琦丽壮观的水的世界。而卓奥友峰海拔7000米到7200米之间则是冰瀑区。这里由于地形陡峭,悬挂在山表的冰川就像一个个飞泻而下的固体瀑布,气势非凡。卓奥友峰的情况,在20世纪以前还甚少为世人所知晓,1952年至1964年之间,先后有英国、法国、印度和联邦德国的登山队登上顶峰。1985年5月1日,中国的登山队征服卓奥友峰。这个登山队是在198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20周年之际,自治区独立组织的西藏登山队。他们想要以自己的优异成绩,向自治区的庆典献礼。西藏登山队4月1日离开拉萨,并于4月9日正式进驻卓奥友峰。他们首先在副队长仁青平措的率领下,在附近的富士拉山口进行了高强度的冰雪作业训练。然后,队员们又挺进到了卓奥友峰西侧海拔5700米的兰巴山口,建立了前沿营地。这时是4月14日,队员们已经为登顶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从兰巴山口往上便是加布拉冰;中下游的消融区,这里冰塔林立,景色迷人,却路途艰险。队员们背着四五十公斤的背包,在摇摇欲坠的冰桥、冰沟、冰洞间蹒跚穿行,经过艰难的行军,队员们于4月20日左右,在6300米的高度建立了营地。疲累之余,他们竟发现这么高的海拔上,还有一小片草地。而一只只褐色的短尾鼠,正在里面蹦来跳去,真是山中自有一番洞天。

但冲顶任务压在肩上,使队员无暇顾及山中的美景。他们马不停蹄,奔向前去。下一道险关是冰陡坡。副队长兼突击队长仁青平措率领队员在一堵堵高达几十米,呈六七十度角倾斜的冰面上艰难攀升。队员们全靠系在彼此之间的尼龙绳互相支持。摔下去,爬起来,再摔下去,再爬起来……一次又一次,终于成功突破冰陡坡,并在海拔6900米的高度建立了第四号高山营地。然而,考验才刚刚开始。再往上,在海拔7000米与7200米之间是又一险关——冰瀑区。如前所介绍,这里的冰川似固体瀑布,壮美异常。然而对于登山运动员来说,这决没有那么美妙。冰瀑的表面十分的硬脆,非常容易发生冰雪崩。而冰雪崩一发生,简直就意味着灾难和死亡。冰瀑之间更隐藏着一道道冰缝,一不小心摔入其中,九死而只有一生。

当然,这一切都是阻挡不了登山勇士们前进的意志的。在4月30日下午,他们终于达到了7200米高度的营地,决心在第二天,也就是在国际劳动节这一天,突击登顶,向国家、向自治区献上一份厚礼。这时,他们离峰顶还有1000米的距离,而一般登山时最后的突击距离很少达到这样的长距离。但是决心已下,便再难动摇。5月1日上午10点半,队员们开始向顶峰冲击。12点,他们达到第一条黄色条带,然后他们直插西山脊,这是一条难度大,但距离短的路线。但此时困难在勇士的心目中已失去了意义,他们只知道登顶。5月1日下午五点半,卓奥友峰的顶部终于出现了中国勇士的身影。西藏卓奥友峰登山队的4名队员,分两批登上了这个世界第六高峰。神山被征服了,人类又一次获得了胜利。

征服世界最高峰的勇士

世界最高峰的身影最早进入了欧洲山地探险家们的视野。1921年,英国登山探险家乔治·马罗列勇敢地踏上探索珠穆朗玛峰奥秘的征途。马罗列和他的探险队此行的目的,首先是要找到这座披着神秘面纱的山的具体位置。他们历经艰辛,费尽周折,终于在中国和尼泊尔之间找到了珠穆朗玛峰。虽然一切现代交通手段在它那里毫无用处,但在当地夏尔巴人的帮助下,马罗列一行对珠峰进行了一系列的详细考察,为日后攀登珠峰打下了基础。

1924年,马罗列随同一支装备先进的英国登山队来到喜玛拉雅山麓,准备向珠峰发起冲击。当地的舍普族人都习惯于山地生活,他们帮助登山队把沉重的给养和设备背到了7800多米的高山营地,成了最理想的帮手。马罗列和他的队友便从这里向顶峰攀登。

登山探险是一种既充满乐趣又危机四伏的运动,因此登山探险家不仅要具备勇敢沉着、机智灵活的心理素质,而且要有强壮的身体和丰富的山地生活知识。低温严寒、暴风雨雪、极度缺氧被列为攀登珠穆朗玛峰的三大不利条件,探险家们在艰难地攀越冰障陡坡时,稍不留神就有被严寒冻伤的危险。有时候,松动的冰层忽然断裂,冰雪以排山倒海之势滚滚冲向山下,推倒它前面的一切,甚至把整个村庄埋在雪中。在那雪峰顶上,突然刮起的暴风雪,常常会把人卷得无影无踪。空气中的氧气是人类维持生命的重要条件之一,珠峰地势高,空气稀薄,只有浓度的50%,缺乏人们正常呼吸所需要的氧气。所以在登山途中,探险家们常常会因为氧气不足而头昏眼花、举步艰难。

马罗列的两名队友在第一次攀登中登上了8300米的高度,突破了当时世界登山史上的最高纪录。然而,可怕的暴风雪阻挡了他们前进的步伐。暴风雪把他们刮得晕头转向,好不容易等到风势稍弱,他们携带的氧气已剩下不多,不能确保向顶峰攀登的成功。他俩只好怀着懊悔的心情,踏上归途。

当天气好转,风力减弱,马罗列和一个年轻力壮的队友又接着向顶峰攀登。他们艰难地越过了一道道峭壁冰川,在充满死亡威胁的道路上勇敢地前进着。好不容易到达了8500米的高度,他们抬头望去,白雪皑皑的峰顶已近在眼前,他俩心里真有说不尽的高兴,恨不得一步走完那剩下的300多米路程。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一场更为猛烈的暴风雪在刹那间降临了,马罗列和队友被大风刮得无影无踪。直到10年后,人们才在珠峰脚下的积雪中找到了一把他们遗留下来的雪斧,成为他们的惟一遗物。

整整十年过去了,在这期间一共有9支探险队一次又一次向珠峰发起冲击,企图征服这座神秘险峻的山峰,但是,他们的努力都因各种原因遭到失败。

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英勇无畏的探险家们虽然连续遭受了10次失败,但他们勇敢的尝试,给后来者提供了信心和经验。

1953年3月,第11支,也是英国有史以来最强大的一支登山探险队汇集在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准备再次攀登珠峰。不久,这支探险队就出发到设在海拔3900米的第一登山营地。探险队在营地里搭起了20个不同形状和颜色的帐篷,用来住宿和存放食品、氧气等物品。一支由舍普族人组成的运输队担负运送一切给养和设备的任务。

探险队到达营地后,立即开始了严格的登山练习和适应气候的训练。队员们都清楚地知道,面对珠峰这难以捉摸的“凶神”,只有作好最充分的准备,否则即使是最先进的设备和最周密的计划也无济于事。因此,人们不厌其烦地练习爬山技巧,扩大肺活量和增强肌肉,为从南坡攀登珠峰作精心的准备。

经过三个星期的严格训练,探险队的基地移到海拔5400多米的昆布冰川,它横跨在令人心惊胆战的大山峰之间,是攀登珠峰的第一难关。这里不仅坡陡路滑,而且气候变化无常,常常会发生雪崩等意想不到的危险。

在高山基地稍事休整后,勇敢的登山队员们开始投入正式攀登。希拉里和另三位队员担负在冰坡上开辟阶梯的任务,好让庞大的运输队负重在上面行走。由于暴风雨、雪崩和冰川移动等影响,这项工作既艰苦而又复杂。他们缓慢而艰难地向上攀登,彼此间都用系绳连结着,以防有人不慎滑下冰坡时,同伴能及时把他拉上来。他们借助铝梯,爬过一个又一个深不可测的冰窟窿。遇到又滑又陡的冰坡,他们每前进一步都必须用雪斧凿出台阶。在经历千难万险之后,他们总算通过了这一冰川地区,转到了珠峰的南坡。这时,可怕的高山反应出现了,不少队员产生了思考力减退、萎靡不振的病状。在困难面前,探险队员们表现得非常坚定沉着,他们不知疲倦地在冰上开辟道路,顺利到达了分别设在海拔7000米和7200米的第六营地和第七营地。

5月26日早晨,第一支顶峰突击队开始出发攀登顶峰。查理斯·埃文和汤姆·鲍迪伦作为第一小组率先出发,他们在越来越险的道路上奋力攀登。在山口极目远望的人们,看到远处有两个身影正在努力向顶峰攀登,营地上立即沸腾起来,大家都期望他们能一举成功。

中午过后,埃文他们登上了海拔8700米左右的南高峰,在此以前从未有人到达过这样的高度。向上仰望,通向顶峰的道路像一条狭窄的刀锋般的脊梁,它的一边是一个滑向几千米深冰河的陡坡。另一边则是一条冰柱悬挂的峭壁。他俩都渴望继续沿着先下倾尔后上接顶峰的脊岭前进。那多少年来,人们可望不可及的顶峰,离他们仅仅100多米。在这令人振奋的时刻,埃文和鲍迪伦显得非常镇静,他们计算一下往返大约需要五小时的时间。真遗憾,时间已经太晚,此外,他们所带的氧气即将耗尽,经过一天的攀登,人也筋疲力尽。他俩只好怀着终生的遗憾,踏上归途。可是这时,他俩的脚似乎都有些不听使唤。忽然,埃文脚下一滑摔倒了,强大的惯性使他直往下滑,鲍迪伦急忙拉紧系绳,但他不仅没有拉住埃文,自己反倒被拉了下去。两人一前一后急速地往下滑去,离深不见底的深川仅有几米远了!危急时刻,鲍迪伦奋臂挥斧卡住冰坡,下滑的速度渐渐慢下来,埃文和鲍迪伦才死里逃生。此后,他俩更加谨慎小心,但仍摔倒过好几次。

回到营地,埃文他们的脸上沾满冰霜,像是从其他星球上来的天外来客。稍事休息后,埃文他们便把自己所经历的一切告诉给第二个顶峰突击队的希拉里和坦辛。希拉里和坦辛都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但他们满怀必胜的信心。

珠峰的气候变幻无常,当夜气温骤降,希拉里和坦辛开始向珠穆朗玛峰顶峰挺进。爬到陡坡的半腰间时,他们发现时间已经耗去过多,所幸的是支援队及时为他们送来了足够的氧气。于是,他俩用几个小时的时间在海拔8500米处的一块陡峭的岩壁旁搭起帐篷,准备在此过夜。吃过晚饭,他俩爬进各自的鸭绒睡袋,商量着明天的计划,慢慢进入了梦乡。

一觉醒来,已是黎明时分。希拉里发现他的登山靴被冻得硬邦邦的,他只好把靴子在炉子上烘烤,足足烘烤了一个多小时,才把靴子上的冰熔化掉。然后,他俩背上沉重的储氧器,一起向南高峰进发。

在积雪深厚的山坡上,他俩一前一后艰难地攀登着。他俩爬上了那个刀刃般的狭脊,埃文和鲍迪伦曾从这里死里逃生。那条狭脊上积雪的陡坡,一直通向南高峰。希拉里在前开路,他用破冰斧凿出一个又一个台阶,他们就这样一步一步地爬着,终于爬上了这个巨大的雪坡。他俩都感到疲惫不堪,但谁也不愿意停止前进的步伐,哪怕是一寸一寸地向前挪动,也要攀上顶峰。经过几个小时的顽强拼搏,希拉里和坦辛登上了南高峰,看到了通向峰顶的最后一个脊岭。他们深知能否翻越这条威严可怕的脊岭,是这次攀登计划能否实现的关键。他俩十分仔细地观察了周围的地形,发现只有在两边峭壁夹峙的积雪斜坡上开辟一条能立足的小道,他们才能够前进一段路。

希拉里继续在前开路,坦辛牵着系绳,紧跟在他的后面。一个多小时后,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挡住他们的去路。

这是一块有12米多高的巨大岩石,它的左面光滑得像一面镜子,无法爬过去。右面只有一条夹在岩石和峭壁间的狭长裂缝,只能容纳一个人勉强挤进去。要攀上悬崖的惟一办法,是用背部和肩膀紧紧贴住裂缝的一边,而把脚牢牢地顶住另一边,借助身体各部的力量把自己推上去。主意已定,希拉里用这种办法先爬上了石壁,接着,他帮助坦辛用同样的办法登了上来。眼看离峰顶越来越近,希拉里和坦辛顾不得劳累,继续在斜坡上一边开路,一边前进,恨不得一步跨上顶峰。不知不觉又过了一个多小时,攀登似乎还没有尽头,他们都不免有些焦急起来。就在这时,走在前面的希拉里突然发现前面的脊岭不再继续上升,而忽然下降了。他抬头望去,啊,在他们的上面,除了缭绕的云雾之外,再也没有其他任何东西。他们兴奋地向上爬了几步,高傲冷酷的“女神”终于第一次被勇敢无畏的探险者踩在脚下。这时是1953年5月29日。此时此刻,希拉里和坦辛感到万分高兴,他们互相握手、拥抱,然后坦辛打开了联合国、英国、印度和尼泊尔的国旗,希拉里拍下了这难忘而又珍贵的镜头。

希拉里和坦辛从南坡攀登上世界最高峰的消息,迅速传遍世界各地,它标志着人类在探索地球奥秘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可喜的一大步。

位于中国境内的珠穆朗玛峰北坡,由于地形开阔、高峻无比、风大雪多和气温低寒等自然地理条件,不仅气候比南坡更加恶劣、地形更加险峻,而且极有利于冰川发育。其中东绒布冰川和中绒布冰川紧贴着珠峰巨大的山体,成为攀登珠峰的极大障碍。

英国登山探险队从南坡登上世界最高峰的消息,使热衷于珠峰探险的人们大受鼓舞。此后,各国的登山探险家纷纷来到珠峰脚下,有的企图从它的南坡继续攀登。有的则试图另辟蹊径,从北坡攀上它的顶峰。许多世界著名的登山探险家都雄心勃勃地企图开辟从北坡征服珠峰的道路,但珠峰北坡恶劣的环境和气候条件,一次又一次地阻止了登山探险家从这里攀上珠峰的努力。因为从北坡攀上珠峰的顶峰,除了要克服严寒、缺氧及战胜陡峭的冰坡以外,还必须越过两个极其艰险的天然障碍:“北坳”和“第二台阶”。因此,人们把珠峰北坡称为“不可攀越之路”、“死亡路线”。但是后来它还是被勇敢无畏的登山队员们征服了。

主宰世界的人

爱里巨峰上的光

在本故事中我用第一人称:因为有些轰动的事件牵扯到我本人,它在20世纪的世界奇闻录中无疑有着重要地位,甚至至高无上。所以有时,我回想起来也会自问这也许不是真的,因为这些我记忆深刻的事情有时好像是我想象出来的那般栩栩如生的场景。

身为华盛顿联邦警察局的督察长官,调查一切神秘事件是我的兴趣和天职,因此,我非常热衷于将奇闻轶事搞个水落石出。我从事多年处理各类重要的政府事务,也经手过一些秘案,所以上司让我负责这桩怪事也是理所当然的。为此我就必须费尽心神去面对这些不可思议的事件。

首先,要请诸位在听我讲述这些骇人听闻的经历时,必须相信我所说的都是事实。因为这些事实大都是我亲眼目睹的;但假设你不相信也不要紧,因为毕竟连我也未必全信。

这桩怪事发生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西北部。在蓝岭山脉的中央,屹立着一个巨峰,人称“爱里”,从卡托巴河岸边的莫干顿小镇能十分清晰地望到它那伟岸的英姿。倘若游客在路过一个叫做欢乐田园的小村,向蓝岭山脉方向行进时,更能把爱里巨峰一览无余。

我一直奇怪,为什么当地人要将这山峰取名为爱里巨峰。它怪石横生,阴森恐怖,陡不可攀,在特定的缥缈的大气层所形成的氛围中,山峰显得非常蓝,分外幽深。不过,山脉的名字让人联想到,这儿必定是凶猛野兽、山鹰、秃鹫以及多种羽毛动物的乐园,它们在人们望而却步的山巅上空盘旋,吼叫。此刻,爱里巨峰似乎并不特别受鸟类青睐;相反,附近的百姓开始注意到,在有些时候,当鸟儿朝着山峰飞去时,往往比平日飞得更高,在山峰周围盘旋良久,然后迅速飞去,那刺耳的叫声打破了天空的寂静。

为什么要叫爱里巨峰呢?可能称之为坑口更合适,因为可能在那高耸入云的圆形山壁中央曾有一个巨形的大盆地,恰如在阿巴拉契严山脉的另一些地方所发现的那样,在峰壁的合围下,曾有个大湖,是由多年的雨水和冰雪融化汇集形成的。

那么,它就似乎是个火山的遗址,或许已沉睡了多年,但深藏在其内部的熔岩,或许会重新爆发?或许爱里巨峰会给当地人带来像喀拉喀托火山和佩雷火山那样沉痛的灾难?如果那儿真的有过一个中心湖,湖水也许会渗透进山峰下的地层,被火山火焰所蒸发,以势不可挡之势喷发,倾泻奔腾,把卡洛来纳富裕的平原淹没,正像1902年,在马提尼克所发生的那场灾难一样。

事实上,后一种可能性极大,因为人们已经发觉,最近的确出现过火山活动的种种预兆:山上烟尘缭绕,当地百姓在附近经过时,听见过从地底下发出的一种难以描述的轰鸣声;夜间,天空中的一道亮光把山峰映得通亮。

当风把烟云吹到欢乐田园时,会有少量火星和火灰四处散落。在一个暴雨之夜,峰顶的云层映出淡淡的火光,终于给巨峰四周的居民发出了不祥的警告般的光亮。

显然,这些不同寻常的现象引起了当地人的恐慌。继而引发出急切想得知爱里巨峰的动向,卡罗来纳的报纸头版刊发出触目惊心的大标题:“神秘莫测的爱里巨峰。”笔者提出,该地区是否仍可安全居住?这篇文章引发了好奇和恐惧——好奇指的是危险区外居住的人,他们只是为自然界的奇观而兴趣盎然;而恐惧则来自担心因灾难而受害的人。而最感到这种灾难的威胁莫过于莫干顿镇的居民,其中包括欢乐田园甚至附近山庄的农民百姓。

当然,这也令那些登山者失望,因为历来没人能登上爱里之巅。圆形的直壁峭谷无人攀缘。可能它们本就无路可寻,即使最杰出的登山者也难以深入腹地。但假若将有火山爆发会覆盖整个卡罗来纳西部地区的话,就绝对有必要把爱里巨峰彻底勘察清楚。

考虑到山壁攀登以及要进入坑口的种种危险障碍,人们另外想了一个办法来攀登和进入坑口。人们永远记得这一年9月的一天,还能够在安全合适的高度用高倍望远镜来仔细观察它。并可由此得知,巨峰之顶是不是真有火山口,这一结论至关重要。如果能行得通,当地居民就可以尽早地得到火山是否爆发的确切信息。

气球众望所归地升上了天空,微风轻柔,天气晴朗,朝霞映照着清晨的浮云。

如果山口处没有烟尘缭绕的话,他就可以用望远镜观看爱里巨峰的全景。如果有蒸汽升空,他也能明察蒸汽的来源。

气球很快上升到1500英尺高度,几乎不动地悬浮了15分钟。显然,地表的强劲东风并没有在此高度上发挥作用。不幸的是,一股逆流恰好向气球涌来,尽管飞行员费尽努力,但气球仍向东方开始飘浮,越来越远地离开了爱里巨峰,莫干顿人眼巴巴地瞧着它消失在东方的天际。事后得知,气球降落在北卡罗来纳首府罗利附近。

尽管这一次尝试失败,但他们仍决定等待更好的时机。这时,从爱里巨峰又传来轰隆声,伴之以厚重的乌云和夜晚闪烁的阵阵微光。人们开始意识到,爱里巨峰确是一大隐患,或许正在酝酿一场即将临近的灾难。是的,整个地区随时都可能陷入一场地震或火山爆发所带来的灾难中。

第二年4月的前几天,这种多少有些预感但尚未明确的忧虑却转变为真正的惊慌。报纸对公众的恐慌很快便作出了反应。爱里巨峰和莫干顿一带的居民都认为火山即将爆发。

4月4日夜晚,一阵惊天动地的响声将欢乐田园的村民惊醒。他们以为巨峰已倾倒,正向着他们斜压过来。人们冲出家园,四散奔逃求生,不希望看见在他们眼前出现万丈深渊,将方圆数英里的田园和村子一齐吞没。

在这令人压抑的黑暗中,虽然呼号声四起,大自然却无能为力。惊慌失措的男人、女人以及儿童,沿着伸手不见五指的路径摸索前行。传闻四起:“地震!”“火山爆发!”“在何处?”“爱里巨峰!”

整个莫干顿镇都充斥着这样的传闻:岩石、熔岩、火山灰,立刻将如暴雨般倾泻而下。

不过,一些冷静精明的莫干顿镇居民都注意到,火山如果真的爆发,随之发出的声响将持续不绝而且越来越响,在坑口上空定会烈焰升腾,或者至少火焰那强烈的光亮会将云层照得通明。而此刻,并没出现这些现象。如果说是地震,惊慌失措的居民却没发现他们的房屋因震动而倒塌。或许,那轰响声是由一次山崩,甚至是从峰顶上的某些巨石滚落而下所造成的。

过了一个多钟头,什么事也没发生。从西边吹来的一阵强风在长长的蓝岭山脉上空掠过,生长在斜坡高处的松树、铁杉在风中晃动不止。人们消除了起初的惊恐,开始返回家园。当然,他们不耐烦地等待着白天降临。

但是,凌晨3点钟又突然引起了一次惊恐!火光从爱里巨峰峰顶的石壁之上升起;在云层的反射下,四下里很长一段空间竟被火光照射得耀眼夺目,接着,便听见如同燃烧的树林所发出的那种噼哩啪啦声。

莫非引起了火灾?大火烧到了何处?这么大的火势不可能由闪电引发,而且根本没听到雷响。但有许多可诱发火灾的隐患,在蓝岭山脉这一海拔层上,森林浓密。但无论怎么说,如此突然的火势绝非一般客观原因而引起。“火山爆发了!”“火山爆发了!”

惊叫声又四处响起。火山爆发了!显然,爱里巨峰的确曾是一次源自内部的火山喷射口。多年以后,甚至可以说在历经若干世纪之后,难道还会复活,以至有倾盆大雨般的岩石和火山灰随之泻落?是否熔岩将会把熔化的火流倾泻到土地上,将它所到之处的一切化为灰烬,摧毁城镇、村庄、农场、那风景如画的牧草地、田野和森林,甚至远在欢乐田园和莫干顿镇的万物生灵?

这一次,人们的惊恐程度达到了极点;没有什么能够平息这种惊恐。女人抱着婴孩儿,惊恐地奔向通往东方的大道;男人也决定丢弃家园,匆匆忙忙地把家里的金银细软打包,放开他们的牲畜,牛、羊、猪各自四处奔散。

这种大溃逃,或者说是大汇合带来的混乱场景真是令人惊心动魄。人和动物在漆黑的夜色中,怀着对随火山爆发而来的火焰的恐惧,纷纷沿着沼泽地边缘逃进森林中,寻求一个安全的栖身之所,可沼泽地里的暗流似乎随时都会泛滥,危及生命!而且,大地本身也随时都可能从逃亡者的脚下陷落沉没!人们会有能力拯救他们自己吗?燃烧的熔岩所形成的另一支熔岩流或许碰巧越过逃亡者所经之路向山谷冲去。

不过也有例外,农场主中的一些人并没有陷入疯狂,他们在这场世界末日般的溃逃中仍能保持镇定,尽量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他们竟冒险来到爱里巨峰周围约一英里的地区探查,发现火焰的亮度正在降低。事实上,并没有任何迹象够表明这个地区会很快将受到地震或火山的威胁:看不到一块落在地上的岩石,山坡上也根本没有看到任何一条熔岩流,地面上也听不见一阵隆隆声。总之,完全没有发现地震或火山爆发这种吞没大地的灾难的迹象的任何蛛丝马迹。

终于,人们停止了奔逃,他们在似乎能远离一切危险的地方停了下来。接着,少数人壮大胆子又返回了家园。天明时,有些农场又出现了人影。

黎明时,爱里巨峰峰顶清晰可见,几乎没有一丝烟云。大火显然早已熄灭。虽然不可能一下查明这些大火的起因,但至少人们希望大火不会再次引发。

这样看来,爱里巨峰并非在预示火山爆发前的种种征兆,没有进一步的迹象表明。这一带的百姓必须随时防备火山喷射或地震爆发,所以不必害怕受到侵扰。

又到了早晨5点时分,夜色渐渐褪尽,从爱里巨峰下发出一种奇特的响声打破了天空的寂静;呼啦啦的声响与巨翅的拍打声混杂在一起。如果天空澄净,人们就可以发现一只巨禽正从天空中掠过,到达巨峰后直飞冲天,随即疾飞东方。

莫干顿之旅

我于4月25日离开华盛顿,26日到达北卡罗来纳州的首府罗利。

24日那天,联邦警察局局长在他办公室召见了我。“约翰·斯特拉克,”我刚一进门他就迫不及待地说,“你可仍是我所知的斯特拉克,在任何情况下都忠于职守、能力超群的那个斯特拉克?”“沃德先生,”我回答,“我可不敢担保自己肯定成功、能力过人,但讲到忠于职守,可以坦率地说,我绝对值得你信任。”“那好,斯特拉克,我来告诉你。这儿发生的情况不可能没有原因。总之,我们已计划对爱里巨峰的奇异现象进行一次周密彻底的调查,搜取一切证据,探访那一带村镇和农庄的百姓。为了完成这一使命,我已精心挑选好了一位密探,我们对此人充分信任,让他全权处理此事,斯特拉克,这位密探就是你。”“好!沃德先生,我随时待命,”我大声地说,“我向你担保,我将万死不辞,一定会向你提供所有情报。”“斯特拉克,这一点我完全相信,可我还要说:我认为让你干这事最适宜不过。我希望你竭尽全力,这将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可以如愿以偿地满足你对怪事一向刨根问底的好奇心。”“局长先生,借您吉言。”“你可以见机行事,无须请示。”

沃德先生50岁上下,精力充沛,机智过人,这一要职对他可以说是游刃有余,十分称职。有好几次,他曾将一些极其重要的事安排我去办,我都处理得很成功,深得他的器重。不过,过去几个月,他一直都没发现合适的差事让我有用武之地。我耐心等待,不知道他要交给我什么紧要任务。当然,我相信他对我如此郑重地交待,意味着一定有一项艰巨而且重大的任务要我去完成。“你想必也听说过,”他说,“在莫干顿附近的蓝岭山脉发生的事情。”“是的,局长先生,从那儿传出的一些奇特现象,足以引起任何人的好奇。”“这些现象不只是异常这么简单,甚至可以说是分外出奇。斯特拉克,这是显而易见的。但应该冷静去想一想,对于当地的居民来说,有关爱里巨峰的奇特传说是否一直是令他们忧心忡忡的根由,是否这些现象会是某种神秘可怕的灾难的前兆呢?”“局长先生,这确实值得考虑。”“斯特拉克,这也是地方当局的职责。”

我接着说:“咱们有必要弄清,那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正是如此,斯特拉克,不过,要这样做绝非易事。人人都说,要攀登爱里巨峰的峭壁悬崖,进入其腹地简直是妄想。但反过来说,有谁曾经利用科学手段和设备,在十分有利的条件下去尝试过呢?据我所知,从来没有人做过,我深信,只要坚韧不拔,不畏艰险,最后就一定能成功。”“沃德先生,没有任何事能难倒我们,令我们棘手的只是经费问题。”“我们要让所有居民去除忧虑,或者说,确保他们免受一切灾难,因此不必担心经费问题。我还要提醒你一句,也可能,爱里巨峰并非像人们传说的那样危险,不可攀登。也许,那儿正躲着一伙罪犯,只有他们才能够攀登上去。”“你是怀疑那儿有罪犯?”“斯特拉克,可能我的猜想并不正确,那儿所发生的怪事和声音也许纯属自然现象。咱们得搞清楚,越快越好。”“我有一个疑问。”“斯特拉克,你说。”“假如我们登上了爱里巨峰,查明了一切真相,如果那儿真有一个火山口,而且火山爆发的确即将发生,咱们会有能力阻止吗?”“斯特拉克,我们无能为力。不过,咱们可以预测灾害的程度。如果阿勒格尼山脉的火山导致的灾难像马提尼克的火山那样,会对北卡罗来纳造成危险,那么这些地区的居民就必须撤离。”“局长先生,但愿不会出现这种影响极大的灾难。”“我想不会,斯特拉克,我认为蓝岭山脉地区绝不可能存在着一座活火山。阿巴拉契亚山脉在历史上根本没有过火山记载。不过,至于花费,如果有必要组织一支登山队,开支可能会不少,但你有权来机动处理。”“沃德先生,我一定会全力以赴、见机行事的。”“我还要建议你,务必多加注意。那一带居民的情绪已经够恶劣了。最好秘密行动。千万别提及我刚才向你说到的那些疑虑,重点是要避免引起任何新的慌乱。”“明白!”“你到那儿后,可与莫干顿市长打个招呼,我会事先通知他协助你,我还要再次强调,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向任何人提及这次使命。你的果干和机敏为同仁称道,希望这次你能不辱使命。”“我何时出发?”“明天。”“明天,我就离开华盛顿,后天,保证抵达莫干顿。”

对我所面临的神圣使命,说实话,我也没有把握。

我返回家中,立刻准备好行装。第二天下午,我就抵达了罗利。休息一夜后,第二天下午就在莫干顿车站下了车。

莫干顿只是建筑在珠罗纽第地层上的小城,却有着很和睦繁荣的景象。

城内有数不清的矿泉湖散发着刺鼻的气味,虽然这样,却仍吸引了大批游客。城的四郊是肥沃的农田,麦草青青一片。城区位于苔藓和芦苇密布的沼泽地中央。山坡自下而上,森林四季长青。这地区缺乏的是动力、光和热等能源巨大的矿井。而在阿勒格尼河谷的大部分地区,天然气矿井却随处可见,村庄、农庄相连,一直伸展到山林脚下。如果不幸爱里巨峰被查明确是火山,如果大地的震动或者说火山熔岩将波及到欢乐田园和莫干顿城,那么数以万计居民的生命财产将遭到损失。

莫干顿市长伊里亚斯·斯密斯,大高个儿,精力旺盛,事业心极强,40岁左右,身体很棒。他酷爱捕猎熊、豹以及各种野兽。这些动物仍经常出没在阿勒格尼的山谷和森林中。

斯密斯先生本人便是一个大农场主,在周围一带拥有好几个农庄,他经常不顾路途遥远去看望佃户。事实上,只要公务不太缠人,不得不呆在他在莫干顿城的机关内,出于酷爱狩猎的天性,他总是兴致勃勃地,在周围一带的山野中奔波。

我直接走到斯密斯先生的家。他事先已收到了电报,正盼望着我的到来。没有多余的客套话,他坦诚地招呼我,嘴上叼着烟斗,桌上放着一杯白兰地。仆人接着又端上另一杯,在正式谈话之前,我须先向主人敬上一杯。

他对我说话,语气随和:“好极了,让我们为沃德先生的健康干杯!”我同他碰杯,共同为局长的健康把白兰地一口喝干。“现在告诉我,”伊里亚斯·斯密斯问道,“眼下有何贵干。”

于是,我就把这次来到北卡罗来纳州的原因和目的全部坦诚地告诉了他。并向他声明,上面已委托我全权处理此事,而且提供我需要的一切支持,包括经费和人力等。重要的是弄清事实,使这一带居民免受爱里巨峰的威胁。

斯密斯听着我的陈述,一语不发,不过,却不停地把他的和我的酒杯斟满。此刻,他不停地吸着烟,显然,对我的叙述十分重视。我看见他的脸不时地抬起,那在浓眉下的眼睛明亮闪动。显然,莫干顿的这位父母官对爱里巨峰的有关传言深感忧虑,而且跟我一样,也急于查明所有这些现象的原因。

我说完后,斯密斯沉思良久,注视着我。然后平静地说:“这么说,华盛顿方面想知道,到底有什么秘密隐藏在爱里巨峰上喽?”“的确如此,斯密斯先生。”“你也一样?”“对。”“不瞒你说,斯特拉克先生,我也想知道。”

共同的猎奇爱好把我俩拉近了不少。“你也很清楚,”他抖掉烟灰接着说,“身为农场主,我十分关注爱里巨峰的情况;而作为市长,保护市民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从这两方面出发,”我说,“更迫切地使你必须把事实真相搞清楚!斯密斯先生,无论对你或你的市民,这些现象都同样扑朔迷离,并且同是心腹大患。”“斯特拉克先生,这当然无法理解。我从来不相信爱里巨峰可能是一座火山,阿勒格尼的历史上从没有过火山活动的纪录。从地质学的角度上来看,我在临近地区也从未发现过任何火山渣、熔岩或丝毫火山喷射岩石或类似的东西留下的迹象。所以,我不相信莫干顿会因这样的谣传而混乱。”“斯密斯先生,你真的这么想?”“对。”“可听说本地百姓的确感觉到了大地的震动。”“哦,大地震动!大地震动!”斯密斯先生重复道,摇摇头,“可事实是,谁来证明大地真的在震动?当火光最亮时,我正在我的离爱里巨峰还不到一英里的威德隆庄园,空气中确实能感觉到震颤,可我并没有感觉到地在震动、摇晃。”“但据沃德先生收到的莫干顿发出的情况看……”“这些情报是在慌乱中撰写的。”斯密斯打断我的话,“我万分怀疑大地在震动。”“可你如何解释在峰顶上空明明有烈焰腾空?”“不错,斯特拉克先生,至于火焰,是另一回事,我也看见了。在数英里之内亲眼看到云层确实被火光所映红;而且声响确实发自爱里巨峰的坑口,一阵阵嘶嘶声,仿佛有一个巨大的锅炉没盖严实一样。”“你说的都是事实?”“当然,我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斯密斯先生,透过这声响,你确信能听到一种特别不同寻常的声音,好像巨翅拍打时发出的声响?”“是的,斯特拉克先生,可只有某种硕大无比的神鸟才能够在火焰熄灭之后飞去,也只有巨翅,才能发出那样出乎意料的、奇特的声响。因此,当时我就怀疑但又难免是自己产生了错觉。爱里巨峰也许是某种人类尚未发现的异禽的居处!它们长久以来是否一直隐居于此,只在特大的险峰巢穴上空翱翔?总之,这是一个迄今为止仍没能解开的神奇之谜。”“可最终咱们必须要解开这个谜,斯密斯先生,如果你肯大力协助的话。”“斯特拉克先生,我很荣幸能为您效劳,明天咱们就开始行动。”“没问题,明天。”

于是我和斯密斯分手,走进一家旅馆,办理完一切手续,打算在这里住上一段时间,或许会长时间地延误下去。用完餐,我给沃德先生写了一封信。当天下午,我又去拜见斯密斯先生,打算同他商议在拂晓时离开莫干顿。

我们最先想到的是,要找两名有经验的向导带领我们去登山。这两位向导曾经登上过蓝岭山脉的朱契尔山以及其他山峰。当然,因为知道爱里巨峰的悬崖峭壁无论从何处都难以攀援,他们从来对此都望而却步。此外,在没有出现如此令人胆战心惊的现象以前,爱里巨峰对旅游者也没有多大的吸引力。斯密斯所熟悉的这两名向导胆量过人,登山经验丰富,值得信赖,在任何艰难险阻面前都不会退缩,我们决心在他们的带领下,为完成使命去克服重重困难。

最后,斯密斯对我补充道:“可能,进入爱里巨峰腹地,不会像原先想像的那样艰难。”“为什么?”我问。“因为最近一块巨石从山峰一侧滑落下来,或许会留下一条可以攀缘的小径或通道。”“那咱们真走运,斯密斯先生,如果真是那样的话。”“斯特拉克先生,最迟明天,咱们就会把一切弄清楚的。”“但愿如此,明天见。”

首次攀登爱里巨峰

第二天清晨,我和斯密斯一道儿离开了莫干顿。我们沿着圣卡托巴河左岸的一条崎岖小径来到欢乐田园村。我们有两位向导:30岁的哈里·霍恩以及25岁的詹姆斯·布拉克与我们同行。他俩都是本地人,在那些攀登蓝岭山脉和坎伯兰山脉顶峰的登山者中一向深受信赖,因而也总是顾客盈门。

由两匹膘肥体壮的马儿驾驶的一辆轻便马车载着我们来到了蓝岭山脚。马车上载着足够两、三天用的食物用品,如果缺少这些物品,此行必会无功而返。斯密斯热情好客,为我们准备了丰富的肉食和饮料。至于水,我们将极其方便地从山泉中汲取;因为在春季,该地区一向大雨倾盆,泉水量尤其丰富。

莫干顿市长为了顺便狩猎,还随身挎了一支长枪,并带上了猎犬尼斯柯,这条猎犬在马车四周欢跳不止。不过,当我们要真正开始上山时,尼斯柯将不得不留在斯密斯的威尔登农庄,它没有能力跟随我们沿着峭壁翻过山口登上峰顶。

天气晴朗,清新的空气仍然带有四月清晨的丝丝凉意。几片羊绒般柔美的云朵在一阵穿过带状平原从遥远的大西洋吹来的和风的驱赶下,在我们的头顶上漫步。太阳不时地露出笑脸,使田野上那嫩绿的草木显得分外清爽诱人。

我们穿行的森林充溢着勃勃生机,松鼠、田鼠以及色彩华丽的鸟儿从我们的眼前掠过。袋鼠行色匆匆,蹦跳而过,腹袋中携着幼仔。种类繁多的鸟儿在榕树、松树以及杜鹃花的枝叶上驻足,林木长势繁茂,形成的林丛简直让人难以穿行。

我们在这天黄昏抵达欢乐田园村。村长是斯密斯的好友,我们和他共度了愉快之夜。欢乐田园村并不大,好客的村长热情地款待了我们,在他的款待下,我们美美地在他温馨的家中大吃了一顿。

谈话间,自然涉及到我们想探查爱里巨峰腹地的事情。村长说:“这的确很有价值,要是不弄明白产生这些奇怪现象的原因,老百姓将永无宁日。”“自爱里巨峰的上空发生那次大火后,这段时间有新的变化吗?”我问。“没有,斯特拉克先生。从我们这里可以看到山峰全景。但没有听到特殊的声响,也再没看到有一丝火星冒出。如果那儿真躲着一群妖怪,也肯定是吃饱之后又躲到其他地方去了。”“妖怪!”斯密斯叫道,“我倒盼着它们曾在那儿住过,那样可能会发现它们遗留下来的足迹,或角,或尾巴,我们非把这些东西找出来不可。”

第二天是4月29日,我们大清早就出发了。因为大家都想在天黑前到达爱里巨峰山脚下的威尔顿农场。这儿的山野景色同我们所经之处大同小异,只是,越往上走,路径变得越艰险。森林和沼泽地竞相出现,但到达高处时,由于被太阳热辐射而产生的蒸发作用,沼泽地越来越少。这一带的农舍也越来越稀疏,偶尔有几个小村庄在下面若隐若现;通向卡托巴河的数条水量丰富的溪流,曲折地从孤零零的几个农庄穿过。

能够见到小一些的鸟和小野兽,不过数量也比山下多。“我真想让我的猎枪显显威力,”斯密斯先生说,“带着尼斯柯下车。这是我头一次路过这儿时没有在山鹑和野兔身上寻找乐趣。这些野物还没领教过我的厉害。不过,这并非因为咱们给养充足,而是咱们今天要追捕的猎物更重要,咱们追捕的可是神秘之谜啊。”“但愿咱们能达到目的,”我补充说,“咱们应该不会无功而返。”

我们在中午时距蓝岭山脉只有6英里了,在晴朗澄净的天空衬托下,峰顶的轮廓格外清晰。山脚下林木繁茂,但到峰顶便稀疏可数,甚至光秃,只可见到生长迟缓的长绿植物。在峰顶,树木矮小稀落,甚至先天地扭曲,岩石形成的峰顶显得特别突兀。山脊连绵起伏,奇峰交错出现。在我们的右边,大约7000英尺高的黑顶峰,高高地昂着它那伟岸的头,在云雾中时隐时现。“斯密斯先生,你登上过黑顶山峰顶吗?”我问。“没有,”他回答,“但我听人说过,攀登相当困难。几位登山者曾经到达过山顶,可他们说,从那儿看不到爱里巨峰。”

我说:“可能是老天故意捣乱。”“斯特拉克先生,并非如此,那儿的天气特别晴朗,但山顶那面的爱里巨峰山壁非常高,把腹地全部遮住了。”“上去,”斯密斯先生大声说,“我一定要登上从未有人登过的,甚至遥望过的峰顶。”

真的,那一天,爱里巨峰显得格外安宁、祥和。我们眺望它时,峰顶上既没有声响也没有火光。

下午五点,一行四人抵达威尔顿农场,佃户们殷勤地迎接他们的主人。农民们告诉我们最近一段时期,爱里巨峰一带没有发生过任何异常的情况。我们和农庄的所有佃户共同在一张木桌上进餐。当晚,我们睡得很香,丝毫没有被难以预料的可能面临的困难所困扰。

第二天拂晓,我们就起身出发了。爱里巨峰峰顶不会超过5000英尺,但在阿勒卡尼山脉这一海拔高度却已算是很高了。我们已行进到海拔3000米的高度,不过,攀登并没让人感到太疲惫。只需再过几个钟头,我们就能到达峰顶山口了。

当然,攀登陡峭山谷定会困难重重;山脊上的断裂处一定会更增加攀登的难度,甚至不得不冒着危险另寻小径。许多难以预料的情况随时可能出现在眼前,而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才激励我们努力攀登。

正如我已说过的,我们的向导对此巨峰并不比我们了解的更多。我所担忧的,当然是爱里巨峰根本不可攀登的报道的真实性。不过,这种说法还没得到证实。何况,我们最近才获知,一块巨石从山脊上滚落下来后在石壁上留下了一道裂痕。“总的来看,”斯密斯先生点燃了第一支烟卷,他一天要吸20多支,“攀登还算顺利,不管这次攀登要耗费多少时间。”“斯密斯先生,不管怎样,”我打断他的话,“你和我都要下定决心坚持到最后。”“下定决心,斯特拉克先生。”“上面命令我要不惜一切来彻底查清爱里巨峰的秘密,不管是否愿意,咱们都必须如此。”

斯密斯先生发誓:“以上天作证,咱们必须把这座山峰搜查一个底朝天。”“那么,需要考虑到,”我说,“咱们的探险可能要延长,不能只限于一天的时间,因此必须保护好给养品。”“斯特拉克先生,这不成问题,我们向导的登山背包里储备了足够两天的食物,而且,我们自己也随身携带着食品。再说,虽然我已将我那机敏勇敢的尼斯柯留在农庄,但我还有猎枪。森林里以及山下峡谷中有丰足的猎物可供猎捕。在山顶,咱们还能够寻觅到一个火堆来烤肉吃,那里有火了。”“那里有火,斯密斯先生,真的吗?”“斯特拉克先生,这不明摆着吗?我是说这些火焰!那些熊熊烈焰,它们可把村民们吓坏了,难道这些火焰所发出的热量已完全冷却?是否在火灰下没有火种被留下来?而且,果真如此的话难道这真是一个火山口?难道,这火山已完全熄灭,咱们找不到一点儿余烬燃屑?如果没有足够的热度,甚至连一只鸡蛋或一个马铃薯都烤不熟,那么,这只能表明,这不过是座死火山。咱们走着瞧,我再强调一遍,咱们走着瞧。”

对这种看法,坦率地说,我并不完全赞同。对于爱里巨峰的探查,我自有主见。如果能证明它是安全的,我会将此公布于众,百姓将会解除忧患。不过,说句心里话,我自己也承认,我怀有一种由好奇心这个精灵所驱使的天生的愿望。为了我自己,也为了完成这一使命能给我带来的声誉,一旦爱里巨峰被证实确是最骇人听闻的一些现象所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