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法律支持体系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4 15:56:57

点击下载

作者:曹颖杰

出版社:辽宁民族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法律支持体系研究

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法律支持体系研究试读:

前言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巨大的影响,全球经济形势异常严峻。纵观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几次大的经济危机都会伴随着产业革命,进而推动新的科技突破。全球新技术、新产业迅猛发展,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发达国家推进高起点“再工业化”,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度过危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调整,实现经济振兴的重大战略举措,同时也是抢占全球科技制高点的重要途径和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我国顺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高度重视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2010年10月正式发布《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确定了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七大产业为未来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升到我国国家战略层面。各级政府建立了多层次的政策框架体系,制定实施了一批规划和政策,大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目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一些领域呈现出加快发展态势,产业结构高端化、智能化、服务化趋势明显,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了国际竞争力。但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仍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如没有掌握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关键技术、资金投入不足等,这些问题存在的重要原因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和法律体系不完善,政策和法律保障机制不健全,不能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法律支持和制度保障。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尚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一方面需要国家通过系列政策措施在政治层面给予必要的引导和扶持,另一方面,也离不开产业政策和立法的规范和保障,尤其是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直接相关的技术、管理等政策和法律制度的支持。“十三五”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面对国际经济格局深刻调整、国内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新形势,要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实现提质增效升级,有必要加快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法律支持体系以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本书试图通过经济和法律双重视角,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紧密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实践,从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出发,通过比较分析、实证分析等方法,深入研究和探讨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法律支持体系的构建途径和发展策略。本书共分为四篇十二章,即

理论篇

(第1-2章)、发展篇(第3-6章)、借鉴篇(第7-9章)和促进篇(第10-12章)。鉴于作者本身的学识水平,不能将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全面、系统的阐述和分析,研究中不免出现一些疏漏,恳请专家、学者给予批评指正。作者2016年3月1日理论篇第一章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理论第一节战略性新兴产业内涵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日益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如何有效地引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如何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成为各界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引起了理论界和实践界的普遍重视。一、产业

从经济学来讲,“产业”这一概念具有复杂的内涵与外延。《经济学大辞典》中对产业的定义是:原指各种物质生产部门,一般不包括商业,有时专指工业,第二产业兴起后,泛指各种制造或提供物质产品、流通手段、服务劳动等的企业或组织。《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对产业的定义是:生产同类或有密切替代关系产品、服务的企业集合。同时,产业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产业是社会分工、科技进步和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是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在人类社会初期,三次社会大分工使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逐步从农业中分离出来。近代社会,18世纪60年代的第一次产业革命,使手工生产逐渐变为机械生产,机械化的大工业逐渐替代农业成为社会经济的主导。二、新兴产业

新兴产业是相对于传统产业而言的,它是随着新的消费需求的出现和科学技术进步的产生而诞生的,对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新兴产业是以技术创新和新科技成果为主导,以经济社会中的分工和供需等多方面因素的变化为成因,对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有巨大带动作用的一个产业集群,一般具备技术先进、发展潜力大等特点,但是这时的产业集群并未达到市场化和产业化的程度,其对整个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也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并不是所有的新兴产业都会成长为对生产力进步和经济增长有巨大推动作用的产业。三、战略产业

战略产业一般是为了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而重点发展的产业,它是由各国或地区根据自身的技术经济状况和发展预期来确定的,通常包括主导产业、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等。与新兴产业类似,战略产业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现有的新兴产业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突破被新出现的战略产业所替代。

战略产业是指一个国家为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目标而选定的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产业部门,其必须具有未来发展成为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的可能性。战略产业是各国依据自身的经济技术发展水平以及对未来经济技术发展趋势的预测来确定的。任何一个产业部门在某个特定的经济发展阶段都有可能成为战略产业,但最终也都有可能退出战略产业的范围。四、战略性新兴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金融危机爆发后出现的一个新概念。为应对2008年起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而演变成为全球经济危机,世界各国把发展新兴产业当作推动经济增长和实现经济复兴的突破口,并把新兴产业看成是抢占新一轮国际经济制高点和主导新一轮国际经济竞争的核心产业。全球经济危机对我国经济也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国民消费需求低迷,产业竞争能力下降。正是在这个背景下,我国政府开始提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一构想,并将其作为我国破解资源约束、突破发展瓶颈、提升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重大经济举措,更是我国立足经济结构转型、转变发展方式、着眼未来经济布局的重大战略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最早是在2009年9月21日和9月22日两天时间内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的三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座谈会上明确提出的。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尚无统一的定义。国务院在2010年颁布的《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作出如下定义: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将七大产业列为未来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现阶段,我国以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领域作为发展重点,积极培育和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同时,提出了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具体目标,确立了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立场和决心,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字面含义来看,需要界定“新兴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两个概念。首先,“新兴产业”是从产业发展阶段来界定产业的,是指正处于产业生命周期曲线中成长阶段的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性”所体现的经济学性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产业所基于的主导技术的未来性和突破性;二是产业所面向的现实和潜在的市场需求规模巨大。第一个特征决定了主导技术的投资具有长期性和不确定性;第二个特征决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绩效涉及一国发展的深层次经济利益。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一般新兴产业的关系。新兴产业具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需求、成长和营利等属性,但新兴产业发展到成熟阶段后只能通过促进结构调整来拉动经济的增长,对国家意志的体现程度也不如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因此,战略性新兴产业属于新兴产业范畴,但比一般新兴产业更具有战略属性。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主导产业的关系。两者都具有技术进步快、产业关联度大、溢出效应强、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强有力推动作用等特征。但是主导产业主要是依据其在某一区域经济中所占比重而言,不考虑技术先进性和市场前景等因素,而战略性新兴产业正是着重考虑上述因素的。此外,主导产业在产业结构中处于决定地位,而战略性新兴产业则代表着产业结构发展方向,经过充分发展后,可能会成为未来的主导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基础产业的关系。基础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处于基础地位,为其他产业的发展提供基础条件和服务的产业,一般包括能源、化工、交通运输、机械、邮电通信等提供生产原材料或基础设施的部门。基础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一国的产业结构中都具有战略地位,对国民经济有着较大的贡献,是当前体现国家竞争优势的重要标志之一,但两者的侧重点不同。基础产业侧重于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作用,创新性、可调整性弱;战略性新兴产业侧重于技术的先进性、前沿性和在未来综合竞争中的优势地位。第二节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征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战略性

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受国家政策的保护和扶持,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表现为关系到综合国力、经济竞争力、科技实力和国家安全,对提升区域竞争力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对社会发展的贡献表现为在市场、产品、技术、就业、效率等方面有巨大的增长潜力,能够广泛提高人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二、导向性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具有强大的内吸力,能够带动其他产业的改造和升级,进而左右一个国家产业的发展方向,使经济发展的方向和社会进步的发展发生根本性的转变。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与政府的政策导向和未来经济发展重心相一致,对未来产业结构调整、资金流动、人才集聚、技术研发等具有信号导向作用。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能够通过产业关联和溢出效应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实现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并最终发展为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从而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决定作用。三、创新性

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现为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以人才、技术等创新要素为支撑,是科技创新最为集中的生产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应建立在科技创新及其成果应用的基础上,没有创新性的产业不可能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一方面,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和市场创新等已经成为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最重要的牵引力;另一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又为各种创新成果的应用示范和产业化提供了平台。四、动态性

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和时代的变迁而不断调整的,以适应经济、社会、科技、人口、资源、环境因素等变化。五、可持续性

战略性新兴产业由于技术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成为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其低能耗、低污染决定了这种产业具有良好的环境生态效益;通过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引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和社会可持续性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本特征。第三节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与发展规律

新兴产业是推动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优化的有生力量,其形成与发展有自身内在逻辑和演变规律。这种逻辑和规律也是新兴产业形成与发展的机理,它集中表现在新兴产业形成与发展的外部动因、内部动因、发展规律和发展途径等五个方面。一、战略性新兴产业产生与发展的外部动因

新兴产业的产生发展的外部动因主要有四个,即资源的短缺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需求的增长、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创造力的提升等。(一)资源的短缺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新兴产业的产生与发展是物质世界的极大丰富性与某种资源的有限性而导致的必然结果。某些资源的有限性对人类合理利用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资源正是产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决定着产业的兴衰。每一资源新的利用形式的出现,都意味着开发利用这一资源的新型产业的产生和兴起。同时随着物质世界的发展,社会生产力整体水平得到了不断增强,其结果是不仅提高了人类利用资源开发新资源的能力,为新兴产业生存和发展奠定了基础,而且也使社会分工呈现逐步向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驱进,使产业结构体系发生质的变化。新兴产业就是通过这一次次质的变化得以发展的。(二)人类物质和精神需求的日益增长

新兴产业的产生与人类需求有着直接的关系。人类需求是指为了自身存在和发展在物质上和精神上的需要。物质上的极大丰富、精神上的满足是人类竭力追求的,这种追求表现在人们对现实的需求。这就促使人类必然要通过不断的劳动和创新来满足不断上升的需求。新兴产业正是劳动创造和创新的外在表现形式:一方面产业的功能通过对社会某种需求的满足而得到实现,另一方面,产业的内部结构也正是随着需求刺激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同时产业功能的发挥是离不开市场的,市场是其功能实现的渠道,在市场中,产业的功能是通过社会产品及服务的提供来满足现实的需求。在这一过程中,生产者作为各个生产要素在资本形式下的组合,以价值的增值为其追求的目的。因此,他的生产和经营行为无疑会有创造精神和竞争意识,随时可为需求做出调整,产业的产品结构和生产结构及部门结构随着需求而变动,进而实现产业结构的生长。(三)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

一方面科学技术通过其成果推广应用,在一定时期内形成强大的生产力,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增加了产品的产出,使社会对产业产品的需求在短期内得到满足;另一方面现实的产业产品满足需求后,随之而来的是追求更经济和更安全以及更适用的高档次产品需求。显然,如果现有技术手段难以实现,必然引起新一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接着又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产业结构向前发展。也就是说,科学技术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是新兴产业发展的加速器,科学技术为新兴产业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同时也引领了新兴产业的发展。(四)人类创造力的提升

社会进步是人类需求及创造力这一矛盾运动的结果,也是新兴产业产生和发展的契机。人类通过生产劳动实践不断地更新着这一矛盾双方的内容,每一次更新都推动人类社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由此推动人类社会生产、生活及人类自身向高级化发展。新兴产业的产生与发展与人类的创造力密切相关。人类创造力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智能,且这种智能又随着知识的继承不断提升,它所展现的是对客观世界规律性的科学认识及成果发明,反映了人类具有的驾驭自然和征服自然以及认识社会的潜能。这种以知识为实质内涵的潜能,通过转化形成技术,通过创新引领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的创造力,一方面能够实现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对自然物质资源的占有,另一方面则进一步引导人类开辟新的资源领域。由此可见,新兴产业的形成与发展与人类创造力有着密切的关系。二、战略性新兴产业产生与发展的内部动因

新兴产业产生与发展的内部动因主要有四个,即产业系统结构逐步复杂化,产业外部分工扩展,产业创新和企业创新深化,产业内部专业化分工细化等。(一)产业系统结构逐步复杂化

产业大系统发展的历程,即由第一产业农业到第二产业工业到第三产业服务业以至现在兴起的信息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历史进程,都蕴含着各种产业的转变所展现出来的特点,当代以技术源泉产业、流通——服务产业和规范化生产产业三环节构成的、具有自组织——自发展特性的产业大系统的形成与发展,标志着人类社会劳动方式正在发生一种根本性的变化。整个产业系统在自身的运动中,相对于外界环境形成多个独立的子系统环境发生变化时,新兴产业只是继而取得原主导产业的地位,促进原有产业向高层次发展,进而形成一种新型产业结构系统(对于一个区域来讲,往往形成一个或几个特色新兴主导产业)。(二)产业外部分工扩展

新兴产业作为社会生产分工发展的新成果,其本身的性质符合一定发展阶段产业结构系统整体产出变动的新要求。新兴产业作为社会新专业生产或专业服务的集合,是社会生产分工发展的最新成果。从一定意义上讲,产业结构是一种产业间的分工结构,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就是原有产业间分工结构逐步衰退、消亡,新的产业间分工结构逐步形成、发展的过程。我们知道,随着经济发展进程的推进,社会化大生产是趋于进一步深化和细化的,产业间的产出分工和产业内的部门分工也不断演进。这样,新的产业就不断从原有经济体系中独立出来,改变着产业结构系统产出的构成,不断赋予产业结构以新的内容。在此过程中,新兴产业通过两种方式形成、成长:一是原有产业的不断分化;二是某种新产品生产或新生产方式的产业化、规模化和普及化。无论通过哪种方式,新兴产业的形成都是社会生产分工深化的结果。另外企业专业化生产水平的提高,而更有效地提高了专业化企业对其专门领域内知识与技能的积累效率与速度,促进新技术、新机器的发明与使用,迂回分工链条的延长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可以说,新兴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其实质就是产业分工的扩展和深化。(三)产业创新和企业创新深化

产业创新是已有的产业分析和创新研究的初步结合,形成了一些值得借鉴的研究成果。新兴产业本身具有很高的创新率,能迅速引入产业创新和企业创新。创新是新兴产业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力量。我们知道,新兴产业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是与新产品或新技术的产业化、规模化、普及化过程交织在一起的。新兴产业的形成与成长不仅包括新产品和新技术的产生、推广、应用,而且还包括与之相应的产业资本的形成与成长。从这点上看,无论是新技术的产生、推广、应用,还是与之相应的产业资本的形成、成长,都离不开产业创新与企业创新。产业创新通过对原有产业技术、分工、组织、管理生产过程的创新而促使整建制的新兴产业分离出来。企业创新则通过将各种生产要素进行新组合的行为,包括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管理创新、组织创新而直接引起新兴产业形成,或引起产业创新进而在一定条件下引进新兴产业形成。可见,迅速引入的产业创新和企业创新是新兴产业形成与发展的内在推动力。(四)产业内部专业化分工细化

所谓产业内部专业化分工,是指一个项目或产品的完成不是任何单个企业的行为,而是由一个产业内部的企业依据各自的优势选择自己最具竞争力的一部分价值活动,然后共同努力完成的。新兴产业作为内部专业化分工经济性的载体,其内部十分显著的分工利益,能迅速推动新兴产业的形成、成长与扩张。内部专业化分工经济性是指新兴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或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进行专业化分工协作而给产业自身带来的经济收益或好处。这种经济收益或好处实际上是存在于新兴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甚至更小的功能单元之间的网络效应,这种由分工协作而生成的网络效应,从产业内部决定了新兴产业整体生产效率提升的速度和程度、新兴产业繁衍的速度和新兴产业规模扩张的空间大小,从而决定了新兴产业自身的成长性。因此,新兴产业的内部专业化分工经济性是整个新兴产业以及产业内部企业形成、成长和扩张的重要推动力之一。

综合以上分析不难看出,新兴产业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逐步走向高级化的生产劳动组织体系。新兴产业作为一种客观事物有其内在的发展规律,这种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新兴产业不断向高级化发展是必然的和不可阻挡的。同时新兴产业作为人类生产实践活动的产物,在相当程度上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因而对新兴产业进行人为的促进也是可能的。因此,新兴产业产生和成长演进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只要我们不违背其发展的客观规律,强化或削弱某些内外动因,就可以改善新兴产业的生长环境,比如科学技术的提升、科技创新平台的搭建、体制的创新、资源的整合和政府职能的转变等等。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律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第一要素。世界各国和地区产业发展的历程告诉我们: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颠覆性、革命性、竞争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是建立在对先进技术的掌握和应用基础之上的,一系列或大或小的产业技术变革的积累,最终将酝酿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占据经济科技发展的制高点,才能更多地分享产业发展的经济利益。因此,核心技术的掌握是保证战略性新兴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第一要素。

强有力的产业扶持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必要保证。新兴产业在其发展初期,大多为缺少竞争优势的弱势产业,对这些产业进行必要的培育和扶持,是促使其快速发展的重要条件。在世界各国和地区的产业发展中,无论是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欧美国家,还是以政府主导型经济为主的东亚国家和地区,大多会对未来需要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给予必要的培育和扶持。扶持的重点一方面体现在相关配套政策体系的建立上,另一方面则更多地表现在对这些产业的技术研发、支撑体系建设等的资金投入和人才引进上。

产业链的延伸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的有效措施。新兴产业是产业关联性较强的产业,新兴产业的发展不仅要依赖于自身的快速扩张,还特别注重产业链的有效延伸,即通过产业组织重构和价值创新保持产业的增长,达到产业提升的目的。产业链的延伸有助于企业缩短产业周期和产业反应时间,提供更高效的、差异化的产品及服务。强化新兴产业对经济的溢出、带动、渗透作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

产业融合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产业融合是指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不同行业相互渗透、相互交叉、逐渐融为一体,新的产业属性或新型产业形态的动态发展过程。产业融合使得产业之间的边界模糊化,两个或多个产业之间形成了共同的技术和市场基础,使得某些产业容易改变结构的布局,敏捷地从一个产业过渡到另一个产业,实现产业创新和发展。产业融合能够通过建立与实现产业、企业组织之间新的联系而改变竞争范围,促进更大范围的竞争。因此,产业融合是在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化的背景下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形成与发展途径

新兴产业的形成与发展是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演进过程中的普遍现象。所谓新兴产业形成与发展的途径是指新兴产业从萌芽到成长再到市场地位的确立、巩固和持续的方式和过程。Michael J.Nowak和Charles E.Grantham提出了一个“商业孵化器论”。新兴产业的产生与发展也就是该理论中的新兴产业的孵化是通过整合区域中的优势产业要素(技术和市场因子),增加多样性再创,逐步形成了结构化,实现优势产业要素的产品化和市场化,从而出现了新兴企业。再通过新兴企业的示范效应,带动同类新兴企业的出现,进一步形成了新兴企业群,自我复制和扩散,促使新兴产业的生成。因此,新兴产业形成与发展途径有三:市场自发的新兴产业形成与发展途径、政府培育的新兴产业形成与发展途径以及市场选择与政府扶持共同作用的新兴产业形成与发展途径。(一)市场自发的新兴产业形成与发展途径

市场自发的新兴产业形成与发展途径是指新兴产业在市场对现有产业进行自然选择的情况下,依靠自身的素质和优势,在与其他产业的生存竞争中获取必需的生产要素、经济资源和市场份额,并逐渐赢得有利条件,博得市场自发的倾斜式支持和拉动,从而逐渐形成、成长和发展的方式与过程。

市场自发的新兴产业形成与发展途径具体有:一是原有产业分支的分化;二是新技术的产业化;三是满足新的潜在需求的供给力量逐步形成并产业化。市场自发的新兴产业形成与发展的实质是新产业在自然市场环境下依靠自身力量进行生存竞争,并获得市场拉动的成长过程。

市场自发的新兴产业形成与发展方式有其自身的特点,主要是:客观性。即新兴产业的市场选择、形成与发展是一定阶段一定条件下,未受外界干扰的情况下经济系统自发组织客观选择的结果。自主性。即新兴形成与发展并不依赖于政府政策,也不依靠政府政策倾斜,而是在市场竞争中依靠自身力量形成与发展的。内生性。即新兴产业形成与发展是在经济系统内部各产业相互竞争、相互作用下市场选择的结果,是经济系统内生的。

市场自发的新兴产业形成与发展途径的优点:一是新兴产业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市场的严格选择,其固有优势得到了固化和加强,因而产业的抗外界干扰能力、应变能力和自发展、自创新能力比较强。二是新兴产业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严酷市场的竞争,得到了锻炼,从而产业素质比较高。

市场自发的新兴产业形成与发展途径不足之处:一是新兴产业形成与发展会有一定程度的盲目性、波动性,易受经济系统本身不确定性的强烈影响。二是形成与发展的速度比较缓慢,新兴产业从萌芽到市场地位的确立所需时间比较长。(二)政府培育的新兴产业形成与发展途径

政府培育的新兴产业形成与发展途径是指新兴产业在政府政策的倾斜式扶持下参与与其他产业的生存竞争,获取必需的生产要素、经济资源和市场份额,并逐渐赢得有利的市场条件,从而逐渐形成、成长和发展的方式与过程。政府培育的新兴产业形成与发展有三种途径:政府对原有产业分支的分化进行支持;政府对新技术的产业化进行扶持;政府对满足新的潜在需求的供给力量给予支持并推动其产业化。

政府培育的新兴产业形成与发展方式有其自身的特点,主要是:主观性,即政府选择是基于政府对产业系统演进、产业系统外部条件和产业发展战略的认识与把握,因而具有主观性。依赖性,即新兴产业在资源、政策等各方面都对政府的支持、保护政策存在很强的依赖性。外生性,即新兴产业形成与发展是政府选择的结果,是外部力量介入经济系统,进行干预的结果。

政府培育的新兴产业形成与发展方式的长处有三:一是新兴产业形成与发展的速度比较快,产业从萌芽到市场地位的确立所需时间比较短;二是政府培育新兴产业的目的性比较明确,前瞻性强,确定性程度比较高,政策不易波动,而且不易受经济系统本身不确定性的强烈影响;三是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新兴产业的极化效应的时间跨度会比较短,其作用从极化转向扩散的时滞缩短,因而社会所承担的新兴阶段成熟成本可能会比较低。

政府培育的新兴产业形成与发展方式的不足之处。一是新兴产业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没有经过自然市场的严格选择,其固有优势固化和加强的程度可能不如市场自发的方式高,因而产业的抗外界干扰能力、应变能力和自发展、自创新能力可能相对较弱。二是新兴产业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没有经历自然市场的严酷竞争,因而产业素质与市场自发方式相比可能会比较低。(三)市场选择与政府扶持结合的新兴产业形成与发展途径

对于新兴产业形成与发展而言,纯粹的市场自发模式或纯粹的政府培育模式在现实经济中都是不存在的。通常情形是新兴产业在市场与政府政策共同构筑的环境中形成与发展,因而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市场与政府政策的共同作用和影响。也就是说,现实中新兴产业的形成与发展是市场选择与政府政策扶持共同作用的结果。新兴产业的这种形成与发展模式,是一种市场推动与政府拉动相结合的模式。

市场推动与政府拉动结合模式是新兴产业形成与发展的一种重要模式,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克服单纯市场形成模式和单纯政府培育模式的不足,而把两者的长处结合起来,形成市场推动与政府拉动的合力,从而更有利于新兴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市场推动与政府拉动相结合的具体方式也有两种:一是先政府进行选择、培育、扶持,然后再接受市场的选择与检验。二是先让市场自发选择,然后政府力量再介入进行培育、扶持。这两种方式究竟孰优孰劣不能绝对地进行判断,要视情况而定。无论哪种方式,最终都应以能否通过市场的检验为准则,因而,市场在新兴产业形成与发展中似乎起着更为基础的作用。五、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

新兴产业形成与发展虽然有其内在根据性,但在整个演进过程中,它还要受到诸多外部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一般而言,新兴产业的发展前景及其市场潜力、新兴产业的创新环境与基础条件、新兴产业投入要素的供给状况和有关新兴产业的政府政策导向等是影响、制约新兴产业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一)新兴产业的发展前景及其市场潜力

从分工的角度看,产业是社会生产分化、分工的产物。同样,新兴产业形成与发展也是社会分工进一步深化、细化的结果。因此,新兴产业实际上就是在经济系统中,承担新的社会经济分工职能的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同类企业的集合。既然新兴产业是社会生产分工的结果,而分工的形成与发展又受市场容量的约束与限制,那么,新兴产业的形成与成长和产业的市场容量及其扩展前景两者之间的关系就是十分密切的。一方面,新兴产业的形成受到最小市场容量的影响。从最一般意义上讲,经济系统内生产分工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要有分工的需要;二要有分工的收益。既有分工的需要,又有分工的收益之最小需求量,即为最低限度的产业市场容量。只有经济系统中存在某一最低限度的市场容量时,相应的产业分工才会在该系统内被采纳。另一方面,新兴产业的发展也受到市场容量及其发展前景的影响。新兴产业的成长离不开其内部各部门、企业间分工的深化。从一定意义上讲,新兴产业的成长过程就是产业内部各部门、各企业之间分工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而产业分工的程度和速度,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容量的扩展程度和速率。因此,新兴产业的成长速度是受市场容量扩展的水平和速度的直接影响的。(二)新兴产业的创新环境与基础条件

新兴产业的创新,从本质上看是一种技术创新,是一个从新产品、新工艺的设想到产品生产并进一步到市场应用的完整过程,它包括新设想的产生、研究、开发、商业化生产到扩散这一系列活动。从实施方式上看,新兴产业的技术创新又可分为产业创新和企业创新。新兴产业创新作为新技术、新工艺产业化与市场化的一系列积极的活动,其开展不仅需要诸多要素支撑,而且受到较多外部因素的影响与约束。这些支撑要素和外部影响因素,就是新兴产业创新的条件及环境。最主要的创新条件和环境包括:新兴产业内的企业家才能状况、经济系统现有的技术水平和条件、经济系统的运行机制以及相应的社会文化环境等等。新兴产业创新环境与基础条件对新兴产业的形成与发展有重要影响:企业家才能既影响新兴产业的创新能力,又影响创新的方向和创新的潜在空间;现有技术条件为新兴产业创新提供技术基础,从而影响创新能力、方向和创新潜在空间;经济系统的运行机制决定新兴产业创新的运行方式,从而影响创新的制度成本;社会文化环境影响新兴产业创新的价值观念,从而影响创新的选择。(三)新兴产业投入要素的供给状况

新兴产业投入要素的供给状况是新兴产业形成与发展所必需的投入要素的供应状况。它既包括劳动、资本等硬要素的供给状况,也包括技术、知识、信息和企业家才能等软要素的供给状况。而且,这种要素供给状况,既指投入要素的现实或潜在供给存量,又指投入要素的供给流量及其效率。作为新兴产业形成与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平台,要素供给状况,特别是其中的技术、知识、信息和企业家才能等高级要素的供给状况,从供给方面影响了新兴产业的发展条件和空间。(四)新兴产业的政府政策导向

有关新兴产业的政府政策就是指政府所选择、实施与供给的与新兴产业的形成与发展有紧密关系的各项政策措施的总和。它包括旨在促进新兴产业形成的培育政策、旨在促进新兴产业成熟的扶持政策和旨在保护新兴产业利益的保护政策等等。作为一种重要的外部因素,政府政策对新兴产业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政府政策影响新兴产业的成长环境,影响新兴产业内企业的经济行为,从而影响着新兴产业的形成、发展的进程。可见,政府的有关新兴产业培育、资助、扶持与保护等各项政策措施,对新兴产业的形成与发展是有着重要的推动与导向作用的。第四节战略性新兴产业基础理论一、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雷蒙德·弗农认为,由于技术的外溢问题,每一种产品都经历了一个在发达国家发明、出口、转移到不发达国家,再向发达国家出口这样几个阶段,进而构成了贸易动态均衡模型。生命周期理论分析了产品技术的变化其对贸易格局的影响,提出了“产品周期”的学说,从动态的角度说明贸易格局的变化,解释了产品领先地位的变化。

产业生命周期是指从产业出现到完全退出社会经济活动所经历的时间,是每一个产业都要经历的一个由成长到衰退的演变过程,按照产业生命周期理论,产业发展一般要顺次经历四个阶段:初创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

产业处于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其要素的投入数量、产业的产出规模以及市场的需求状况都会有所不同,在不同阶段产业会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一)初创阶段

在产业初创期,由于产业刚刚诞生或初建不久,行业内企业数量少,集中程度不高;技术不成熟,产品品种单一;质量较低,且不稳定;市场规模小,需求增长缓慢,需求的价格弹性也很小,还不能实现大批量的生产,因此产品的售价也会偏高;由于市场刚刚建立,消费者对产品缺乏了解,需求量不足,因此销量有限,需要投入大量的广告经费以开拓市场,厂商在形成期很难获得较高的利润,产业利润微薄甚至全产业亏损。(二)成长阶段

产业进入成长期后,一方面生产工艺水平、生产设施和产业结构都会比形成期完善很多,逐渐实现了产品的规模化生产,进入产业的企业数量逐渐增多,生产要素开始集中,使生产成本不断降低,并逐步与相关产业结合形成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另一方面,前期的市场宣传效果开始显现,市场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市场规模随之扩大,销量也大幅提升,企业利润实现快速增长。(三)成熟阶段

产业经过成长期后,市场扩张的空间和扩大生产的能力会变得越来越小,于是产业就进入了成熟期。一方面生产技术水平、产品工艺和产业组织都已基本成熟,因此生产扩张的速度开始减缓,生产要素增加的速度逐渐减慢,企业进入的数量与成长期相比减少很多;另一方面,随之市场需求逐渐趋于饱和,销售量虽然会继续增加,但是增速会逐渐放缓进入一个相对平稳的阶段,此时企业的竞争重点开始转向服务的提升以及通过采用最新的装备设施来降低生产成本,以阻止利润水平的下降。(四)衰退阶段

产业经历了成熟期后,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内外市场新兴替代品的不断涌现,人们的需求结构和消费偏好逐渐发生变化,因此市场对产业产品的需求量会不断下降,产品的销售也开始缩减;同时在产业内部,会出现生产能力过剩、利润率降低、过度竞争、资金状况恶化等现象,由此产业就进入了衰退期。然而进入成熟期或衰退期的产业最终并不一定会消亡,如果产业内部出现了影响较大的技术创新或者开辟了新的市场,那么产业就会结束衰退,开始新一轮的产业生命周期。二、波特的竞争理论

美国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了“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即钻石理论。该理论认为,决定一个国家某种产业的竞争力主要取决于四大要素: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与支持产业,以及企业的战略、结构与竞争。这些要素创造了企业竞争的一个基本环境,每个决定因素都会决定产业国际竞争优势的形成。此外,还存在着两大变量:政府和机会。这六个要素相互影响、彼此互动形成一个完整的钻石体系,共同决定产业的竞争力水平。其中,生产要素是一个国家在特定产业竞争中有关生产方面的表现,主要包括:人力资源、天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和基础设施。需求条件是指本国市场对该项产业所提供产品或服务的需求如何。由于市场对每一种产业都具有影响力,因此内需市场借着它对规模经济的影响力而提高了效率。相关与支持性产业为国家竞争优势提供了一个优势网络,该网络通过由上而下的扩散流程和相关产业内的提升效应而形成。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是指企业基础、组织和管理形态,以及国内市场竞争对手的表现。波特的钻石体系是一个动态的、双向强化的系统。它强调产业的要素创造能力对于竞争力的作用比较简单,拥有要素更为重要。三、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创新理论。他把创新定义为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企业家对生产要素实行新的结合,主要包括新产品的引入、新的生产方法或工艺流程的采用、新市场的开辟、新原料的获得、新的企业组织形式的建立。其“组合创新论”的实质是创新者通过对创新资源的重组而实现的创新过程。熊彼特认为,周期性的经济波动正是起因于创新过程的非连续性和非均衡性,不同的创新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由此形成时间各异的经济周期。熊彼特强调,“企业家”是创新的核心,没有创新,就没有企业家,企业家是最富有创新品格的人,其主要职责在于推动并实施创新。熊彼特的创新概念,其含义相当广泛,是指各种可能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新活动。新技术是熊彼特创新思想的主要内容,技术创新包括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旨在新技术的商业化应用和新产品的市场成果。因此,他提出创新是资本主义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动力,没有创新就没有资本主义的发展。四、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理论是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在1950年首次提出的,后为保德威尔和缪尔达尔等人所发展,是西方区域经济学中经济区域观念的基石,是不平衡发展论的依据之一。增长极理论认为:在一国经济增长过程中,某些主导部门或者有创新力的企业在特定区域或者城市集聚,将会形成一种资本和技术的高度集中,增长迅速并且有显著经济效益的经济发展机制。佩鲁在《增长极概念的解释》一文中讨论了对经济增长有重要影响的产业相关特征,一是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二是产业空间集聚。增长极理论侧重于推动性产业——集聚——经济增长的研究,强调通过政府力量来建立推动性产业,之后将产生围绕这一产业的集聚现象,再通过乘数效应及极化效应,导致经济增长。并认为整个行业体系包含某些有活力的部门或推进型的产业,而产业间的相互作用常常会打破平衡状态,所以要理解经济增长与变化就必须把重点放在推进型产业上。由于这些产业规模大、市场力量大以及导致创新能力大等原因而支配其他产业或部门,也就吸引或引导其他经济资源以促进经济增长。在此理论框架下,经济增长被认为是一个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整体依次递进,有机联系的系统。增长极的物质载体或表现形式包括各类别城镇、产业、部门、新工业园区、经济协作区等。因此,应选择特定的地理空间作为增长极,以带动经济发展。第二章产业政策法相关理论第一节产业政策法内涵和特征一、产业政策

产业政策不仅是经济学上的核心概念,也是经济法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产业政策的雏形可以追溯到国家政权的出现并开始履行经济职能、干预产业活动,而严格意义上的产业政策则首先出现在西欧产业革命后开始了工业化进程的资本主义国家。

法学界公认,美国于1890年制定的《谢尔曼法》是世界第一部由国家主权保障实施的现代反垄断法。《谢尔曼法》的制定和实施,大大缓解了美国因长期的完全自由放任政策所导致的经济秩序危机,它是西方早期最有影响的产业组织政策的缩影。而日本自明治开国时起,就明确提出了“殖产兴业,富国强兵”的口号,并由政府直接出面创办了一大批官营的近代产业,以期通过对民间产生示范和劝业作用,来加速日本的工业化和近代化进程。

产业政策概念在我国的正式启用是在20世纪80年代。譬如,1986年“产业政策”一词正式出现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中;1989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我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产业政策《国务院关于当前产业政策要点的决定》,这标志着我国开始了产业政策的实践;1994年3月,国务院又颁布了《90年代国家产业政策纲要》,标志着我国已开始建立以产业政策为中心的经济发展体系;之后相继制定的《汽车工业产业政策》《水利产业政策》《当前国家鼓励发展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等产业政策,基本形成了包括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技术政策和产业布局政策等在内的、较为完整的一个政策体系。

由于研究的角度和方式的不同,国内外学者对产业政策的定义也是不同的。我们认为产业政策是指国家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对产业实施的宏观经济管理,以调整、扶持、限制等方式规范产业组织,优化产业布局,推进产业结构合理化、高度化而形成的一套规范体系。产业政策的本质是国家对产业经济活动的主动干预,它的产生及演化与国家的干预思想是相辅相成的。二、产业政策法内涵

法与政策在传统称谓上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法律有其特定的逻辑结构,能给人们提供具体的行为准则,稳定性较强;政策则多是原则性的,具有灵活易变的特点。在实践中,产业政策与法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产业政策在很多时候,本身就是以法律形式出现的。欧美等发达国家在制定和实施产业政策时,都注重建立和制定法制化的产业立法制度,如日本《特定产业结构改进临时措施法》等。二是产业政策法有时是推行产业政策的一种手段,是产业政策的法律化和具体化。三是产业政策法有时也是制定和推行产业政策的渊源和依据。如《电力法》第14条第1款规定:“电力建设项目应符合电力发展规划,符合国家电力产业政策。”四是产业政策法在实施过程中受包括产业政策在内的经济政策的影响。如,在反垄断法实施过程中,当其与经济政策矛盾时,往往让位于经济政策,服从于宏观调控的需要。

在这里,产业政策法是指调整国家产业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简单地说,产业政策法是规范和保障产业政策的法。它包括体现产业政策实体性内容的法律规范及关于产业政策制定和实施程序的法律规范。产业政策法是实体法和程序法的统一和结合,实体性规范规定国家产业整体上的或某类产业的基本发展方向、发展目标与重点以及产业政策的实施保障措施;程序性规范则将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纳入法制化轨道,保证其正确制定和有效实施。一般来讲,产业政策法由产业结构法律制度、产业组织法律制度、产业技术法律制度和产业布局法律制度构成。三、产业政策法特征

作为经济法的有效组成部分,产业政策法具有经济法的一般特征,如经济性、专业性、政策性和行政主导性等。当然,产业政策法在体现经济法的一般特性外也具有自己的特征,从而形成其在经济法中的一些特殊性。

产业政策法的特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一)针对性

并非所有的产业都需要制定产业政策法。产业政策法往往是针对特定的产业而制定的,体现了国家的政策方向,目的是为了调整或扶持某个产业。如日本为了振兴机械工业,就制定和实施了《机械工业振兴临时措施法》(1956年5月);为了扶持特定机械工业和特定电子工业,制定和实施了《特定电子工业和特定机械工业振兴临时措施法》。韩国为了振兴电子工业,就制定和实施了《电子工业振兴法》(1969年),为了培育机械工业,就制定和实施了《机械工业培育长期对策法》。(二)阶段性

产业政策法的阶段性与针对性有着密切的联系。如《特定纤维工业结构改善临时措施法》《临时船舶建造调整法》。另外,从世界各国发展规律看,具体的产业政策一般是以每十年或更短的时间为一个周期,产业政策的内容就进行一次较大的更新和调整。产业政策法也是如此。例如,为了顺利完成结构转换和对衰退产业的调整,1978年5月,日本政府制定了《特定萧条产业安定临时措施法》(简称“特安法”)。1983年,日本产业结构向资源节约化和高加工度化的转换基本实现,大规模的产业替代已经完成,新的一轮产业结构转换目标是高技术密集化,因而产业调整任务由一般的规模缩减为主转变为以产品和技术改造为主。随着形势、任务的变化,1983年4月,“特安法”被废止,代之以《特定产业结构改善临时措施法》。(三)综合性

从调整对象来看,产业政策法调整产业政策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既包括不同产业间的资源配置关系,也包括产业内部规模经济与竞争之间的关系,还包括产业在不同地域之间的配置关系。产业政策法就是由产业结构法、产业组织法、产业技术法、产业布局法等综合构成的。从涉及的领域来看,产业政策法涉及国民经济的各个环节,包括第一、二、三产业在内的各行各业。在社会分工日益精细的情况下,一国或一地区的产业必然具有综合性的特征,而产业的综合性也决定了规制产业的产业政策法的综合性特征。从调整方法来看,产业政策法的调整方法具有综合性,既包括引导的方法,也包括强制的方法。这就使得产业政策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以体现间接调控特定的任意性规范、授权性规范和鼓励性规范为主,也包括一些强制性和义务性的规范形式。(四)社会本位性

这是产业政策法在实质方面的特征。产业政策法保护的既不是单纯的国家利益、政府利益,也不是完全的社会个体的利益,而是同这两者既有密切联系又有明显区别的社会公共利益,即广大人民群众所享受的利益。虽然政府应当是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但政府并非没有其自身的独立利益。在产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过程中,一般说来,政府代表的是社会共同利益,但这并非在任何时候都能够自动实现的,而需要在产业政策法中得到体现和保障。以社会利益为本位的产业政策法的调整,包括对某些行业、企业进行规划、引导、扶持、保护和限制等,其所要达到的直接目的都是为了维护社会整体利益,而不是直接为了某个或某些私人(企业)的利益,尽管它在客观上和间接地会对个体利益产生某种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产业政策法的社会本位性体现了经济法追求实质正义的基本价值。第二节产业政策法的理论依据一、“市场失灵”说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原本只是作为商品交换场所或沟通买卖双方媒介的市场在保有其传统功能的同时,日益演变成为资源配置的重要机制,并在调节经济运行中发挥着基础作用。然而市场也并非完美无缺和万能的,由于市场机制本身具有非普遍性、唯利性、被动性和滞后性等缺陷,因此市场机制的作用并不总是充分有效的,就是市场也有失灵的时候。市场机制不能自动实现经济总量的平衡,不能有效地提供公共产品,更不能有效地解决经济活动给他人或生态环境造成的消极外部影响等,而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破坏会造成社会公害。因此,市场失灵的客观存在,要求一种外在市场的力量对市场实现干预,以便在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的同时,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体现在应对环境问题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通过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法来发展环境产业、环保技术来解决日益严重的环境危机,来弥补市场无法发挥作用的领域,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二、“赶超战略”说

强调产业政策是政府在市场机制基础上更有效地实施“赶超战略”的需要。它是总结后发国家实现赶超目标的成功经验基础上得出的理论认识,因此较好地揭示了“为什么后发国家在实现赶超目标的过程中比发达国家更多地运用产业政策”的奥秘。事实证明,由于“后发优势”的存在,发展中国家完全可能通过制定和推行合理的产业政策,来实现经济的超常规发展,缩短追赶先进国家所需的时间。三、“国际竞争”说

强调产业政策是当今世界各国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这是世纪之交在各国普遍兴起的理论主张,其基本共识是支持产业政策存续和适度强化。由于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出现,各国经济都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在这样的形势下,各国政府都迫切需要以产业政策为基本工具,审时度势,充分发挥政府的经济职能,增强本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从而维持或争取本国产业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优势地位。第三节产业政策法基本体系

产业政策主要由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技术政策和产业布局政策所构成,产业政策法的基本制度体系也主要由产业结构政策法律制度、产业组织政策法律制度、产业技术政策法律制度和产业布局政策法律制度所构成。其中,产业结构政策法律制度和产业组织政策法律制度是产业政策法基本制度体系中两个最主要、最基本的方面。

产业结构政策是指政府依据本国的产业结构演化趋势,为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而制定的产业政策。产业结构政策针对产业间的资源配置结构优化与调控问题,其实质在于从推动产业结构的合理演进中求得经济增长和资源配置效率的改善。产业结构政策按照政策目标和措施不同,可以划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型,主要有主导产业选择和支持政策、弱小产业扶植政策和衰退产业调整政策。产业结构政策法律制度就是对这些方面的产业政策进行法律调整而形成的。

产业组织政策是指政府为了获得理想的市场绩效而制定的干预产业的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针对产业内的资源配置结构优化与调控问题,其实质是政府通过协调产业组织中规模经济与竞争活力之间的矛盾(即所谓的“马歇尔冲突”),以建立正常的市场秩序,提高市场绩效。产业组织政策主要包括竞争(反垄断)政策、直接规制政策和中小企业政策。产业组织政策法律制度就是对这些方面的产业政策进行法律调整而形成的。

产业技术政策是政府制定的促进产业技术进步的政策,是政府对产业的技术进步、技术结构选择和技术开发进行的预测、决策、规划、协调、推动、监督和服务等方面的综合体现。其主要内容包括产业技术发展的目标、主攻方向、重点领域、实现目标的策略和措施,是保障产业技术适度和有效发展的重要手段。产业间的技术结构是供给结构的一个因素,是产业结构的一个侧面,产业技术政策的一些方面可以在产业结构政策的框架中讨论,但是由于它尚不能完全包容在产业结构政策之中,并且由于在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今天产业技术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因此产业技术政策完全可以构成产业政策中的一个单独的部分。产业技术政策法律制度就是对这些方面的产业政策进行法律调整而形成的。

产业布局政策是指政府为实现产业空间分布和组合合理化而制定的政策。产业布局的合理化,实质上是地区分工协作的合理化、资源地区配置和利用的合理化。产业布局政策一般有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生态平衡和国家安全等方面的目标。虽然产业布局政策是国家社会发展政策的重要部分,确实不能完全包容在产业政策中,但其主要和直接的方面是涉及产业的经济因素,因此还是可以在产业政策的框架中加以讨论。例如,我国做出的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虽然不能仅仅归为产业政策,但它确实带有明显的产业政策的性质。产业布局政策主要包括区域产业扶持政策、区域产业调整政策和区域产业保护政策等内容。产业布局政策法律制度就是对这些方面的产业政策进行法律调整而形成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