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城市生活的变迁(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4 11:46:32

点击下载

作者:吴铀生

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新世纪城市生活的变迁

新世纪城市生活的变迁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新世纪城市生活的变迁作者:吴铀生排版:KingStar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09-07ISBN:9787561461198本书由四川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序

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2010年,全球城市人口第一次超过农村人口。我国的城市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发展被并列为21世纪初期影响全世界的两大事件之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分工分业的扩大,为了寻求更幸福的生活,人类逐步创建了城市并建立起现代城市生活方式。但是无可讳言,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对交通、能源、建筑、信息等方面的需求迅速扩张,城市对大气环境、水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的同时,城市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风险。人们在享受现代城市幸福生活的同时,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日趋严重地妨碍着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最近发布的《亚洲绿色城市化报告》已经提出“亚洲城市化进程发展迅猛,如果管理不当城市化将对环境造成不可挽回的破坏”的警告。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推进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时期,尤其像四川省这样的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高速发展阶段的西部省份,更需要高度重视与处理好城市化、工业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城市化既是环境问题的根源之一,同时又是解决环境的出路。采取包括环保低碳消费方式在内的绿色城市化战略有助于我国的城市化与环保实现双赢。由我担任首席专家,包括本书的作者吴铀生先生在内的课题组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应对气候变化下我国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提出,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模式是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气候安全”城市。其实,“三型城市”也是绿色城市化战略的实践模式,是应对我国城市化面临的经济发展、环境污染、全球变暖挑战的根本出路之所在。

建设“三型城市”既包括了城市的生产方式的转变,也包括了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消费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性活动,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重要环节,是市场经济赖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消费需求决定社会生产,消费模式的变化将引导社会生产方式的改变。

一方面,“居民消费结构优化,衣食住行用水平不断提高,享有的公共服务明显增强”是党的17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另一方面,盲目消费、挥霍浪费让我国城市消费观念、生活方式偏离了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导致经济发展与能源资源供应矛盾尖锐,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城市人居的生活质量下降。转变城市的消费观念、生活方式,代之以节约能源、适度消费、降低污染的观念,促进城市居民科学、文明、健康消费,显然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重大课题,也是建设“三型城市”的不可或缺的内容。

建设“三型城市”,必须要加强生态教育,培育全民族的生态道德意识,充分发挥每个城市家庭与公民在践行生态文明方面的作用,把注重生态环保、厉行勤俭节约作为家庭美德建设和创建文明家庭的重要内容,让生态文明的理念、观念渗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气候安全”的城市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形成全民意识,用以规范、指导全民的行动。

转变城市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使“理性消费、绿色消费、低碳消费”由概念变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最终把“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气候安全”的城市建设的任务落实到城市的企业、家庭和公民。通过公众提供环保创意,积极参与低碳活动,并在生活中身体力行地节约资源,才能形成实现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基础。

本书从人类生产、生活与城市发展的关系为切入点,论述了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气候安全”城市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阐述了城市过度消费和奢侈消费给城市生活、城市生态环境、城市可持续发展带来的危害;探讨了人们消费观念嬗变的根源,指出只有转变人们不良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才能最终使城市环境得到好转,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才能得以实现。只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崇尚科学,树立健康的消费观,大力推行公共服务等,才能让城市生活更美好。该书同时展示了党和政府审时度势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为缓解资源危机,遏制环境恶化,改善大气环境作出的应有贡献。我国的企业和民众也积极开展节能减排、优化环境、绿色消费、低碳消费,以实际行动参与应对气候变化。总之,这是一本视角新颖、资料翔实、值得一读的好书。杜受祜2012年7月18日于成都第一章城市的创建与城市生活城市既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人类文明史发展长卷中的一个缩影。城市生活展现了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和人们对物质文化的追求与向往。人类也正是在不断地追求物质、精神方面的需求中,创建了城市。第一节人类的生存与城市的发展

城市的起源来自于人类为自身生存的活动。人类为了自身的生活与延续、发展,从适应自然到改造自然,逐步创建了城市,并在城市中建立起城市生活。一、城市的起源

历史唯物主义观认为,人类在原始社会经历了采集时期、狩猎时期和农耕时期。采集时期和狩猎时期,人类主要居住在森林和山洞;农耕时期,由于耕种面积不断增多,人们从林中或山洞逐渐转向河谷、平原,由此创建了最早的、最简朴的城市雏形。(一)人类为了生存创建了城市

原始人类最初依靠采集树上的果实来维持生命。伴随家庭成员的不断增多,简单的采集劳动已完全不能维持生存,食物的短缺迫使人类寻求其他生存方式,狩猎便成了人类继续生存和延续的最便捷方式。

人类的狩猎活动,第一次改变了人类自身在自然世界中的位置。在采集时期,人类为了生存不仅需要寻求食物,还要随时防御猛兽的袭击,以防成为猛兽口中的食物。为求自保,人们通常居住在猛兽无法攀爬的树上或无法进入的山洞中,而狩猎则是放弃被动受辱、采取主动进攻的一种生存活动。从狩猎活动开始,人类就向世界宣布:顺从自然的时代结束了,人类开始改造世界的序幕战打响了!

人类狩猎是一场围、追、堵、杀的团体行动,原来的生产单位为家庭成员,无论从家庭劳动力的数量上看,还是从质量上看,都远远不能满足狩猎的需要。这在客观上要求狩猎的生产单位必须突破家庭成员,扩大到与其他家庭联合。由此,人类社会生产关系也从家庭走向了社会,这也为以后的社会权力的争夺埋下了种子。

人类的狩猎活动最初只是针对一些弱小的动物,但随着弱小动物的数量不断地减少以及弱小动物逃速的增快,人类狩猎活动的对象便从弱小动物被迫转向了大型动物。在猎杀狮、豹、熊、虎等大型动物的狩猎活动中,人类遭遇了你死我活、殊死搏斗的场面。艰难的狩猎活动,在给人们带来食物的同时,也给家庭成员带来了悲伤,还给准备下一次外出狩猎的人们带来恐惧与危机感。为了祈求上天给人们带来好运气,狩猎出征前人们会组织祷告上天的祭祀活动。获得猎物后人们开展的愉悦身心的活动,也为今天人类的歌舞才艺奠定了基础。人类的狩猎活动虽然改写了人类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但却加重了人类的恐惧与危机。这也为日后人类的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人类的狩猎活动一度改善了人类的生存状况,促进了人类的发展,但狩猎活动对猎物时有时无的获取方式,始终未能改变人类的基本生存条件。人类在生存的实践探索中,发现了植物耕种,于是人类以年度收获的农耕活动逐渐代替了狩猎活动,从而进入了农耕时期。(二)农耕时期人类创建了城市的雏形

年复一年地采集植物果实,使人类得到了启发,植物可以种植,并能收获果实,以维持生计。其实,在狩猎时期,一些地区的妇女与儿童就开始进行种植活动,但当时由于人们大多居住在山林或海边,种植面积较小,且完全依靠当地水土和气候使植物自然成长,收获的果实无法维持家族成员的生计,因此,在狩猎时期家族为了生存只好以狩猎为主。狩猎活动步履维艰之后,部落中的主要劳动力开始转向种植业活动。这在客观上要求:一方面需要农耕的工具、种子,及其除草、浇水、施肥等田间的劳作;另一方面需要迅速扩大种植面积,以使农耕收获能维持家族成员的生存需要。

为了获得更多的农耕土地,人类走出了森林、山洞,开始在地势比较平坦的地方安营扎寨,建房居住。原始人早在狩猎时期就熟知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农耕时期的初期,部落的人们在修建住房时,在其四周搭建篱笆进行防护,但后来在实践中发现篱笆墙只能防护小型野兽(如山猫、豺狼等)的袭击,无法防御大型野兽(如虎、豹等)的侵害。于是为了防止猛兽的侵袭,几个部落联合起来组成酋邦以抗御猛兽的侵犯,酋邦中的人们逐渐将篱笆墙改为土石墙。土石墙的建成不仅提高了防御猛兽的能力,也为后来的城市建设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我国很早就有关于筑城的记载,例如,《史记·轩辕本纪》中记载:“黄帝筑城邑,造五城。”《世本·作篇》中有“鲧作城郭”之说。城池起源于人类对猛兽的防御,城池的建设改善了人类原来不安全的居住环境,使人类的繁衍得到了保证。中国早期的城市是由“城”演变而来的。(三)原始社会末期城市的出现

在原始社会里,常常发生食物短缺,特别在冬、春季节,食物供给严重不足,许多家族中发生了饿死人的情况。为了改变这种处境,必要的食物储备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为此,部落在城池建设中增加了储备食物的建筑,以防止冬、春季节部落成员因食物短缺大量减少。原始社会末期,许多家族、宗族之间,许多部落之间常常为争夺狩猎区域和种植土地发生争斗,这种争斗伴随着部落人口的不断增多演变成部落战争。部落间的战争加速了城市的扩展,促进了城市防御功能的提高。为了保护部落成员生命和部落公共财产不受他族的侵犯,部落在住宅外围通常用泥土或土石夯筑围墙,以防御敌人、野兽的侵犯。同时,在部落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的基础上,部落成员的住宅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这主要反映在过去的单间变成了多间,共居一室转变成家族以夫妻为单位的分间居住;家族中父母、兄弟、姐妹分间居住之外,还有共同活动的场所和储备物品的场所。《尚书》中对原始社会末期城市的描述为:“城:筑土为城;市:城中的集、肆”,即筑土为城、聚物为市。中外考古中所发现的许多城墙和建筑的遗址就是最好的证明。

原始社会末期,城市的出现也为部落间互通有无的交易奠定了基础。一些保管公共财产的部落成员也伴随交易的增长将公共物品转为私有,一些部落成员和家族也偷偷扩大自己的住宅面积,将少许剩余物品放在家中隐藏起来,这些行为为私有制的产生做好了物质准备,也为城市的快速发展创造了必要的物资条件。二、城市的发展

私有制的出现,催生了奴隶社会的产生,而奴隶社会物资和劳动力的交易、转移加速了城市的发展。奴隶社会城市的发展是社会生产力获得释放的象征,同时也是促进城市发展的动因。(一)奴隶社会中奴隶的买卖为城市发展创造了条件

原始社会末期,由于部落人口的增加,部落间的掠地战争愈演愈烈,战争中所俘虏的他族成员,过去杀之、食之,现在由于住宅条件的改变,部落战争的俘虏,一些部落成员也不再杀之、食之,而是将俘虏留下,让他们为自己家庭劳动或农耕,将其变为自己的奴隶。部落之间掠夺领地的战争连绵不断,奴隶的数量也越来越多,最终形成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人类社会也从原始社会过渡到了奴隶社会。

奴隶社会中,奴隶没有任何权利,属于奴隶主的个人财产,可任意屠杀或买卖,由此在城市中形成了买卖奴隶的市场。奴隶之间交换的出现,改变了原有部落或酋邦中劳动力无法流动或转移的现状,使不同地域的劳动力人群随着奴隶买卖开始流动。这种奴隶交易在客观上促进了不同部落或酋邦在人才和劳动技能、技术方面的需求与互补,为当时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例如,古罗马城市的建设,就使用了大量奴隶。据文献记载,古罗马的奴隶大部分来自被征服的东方和西方,来自东方的奴隶,主要有希腊人、马其顿人、色雷斯人、本都人、吕底亚人、叙利亚人、波斯人、阿拉伯人、安息人、犹太人、埃及人等,这些奴隶往往有很高的文化水平;来自西方的奴隶有高卢人、日耳曼人、西班牙人、达西亚人、北非人等。奴隶主用这些奴隶从事农耕、放牧、开矿、修建住宅与建设城市的繁重工作。由此可见,奴隶的交易为城市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二)推动城市的发展动力

为了获得更多的奴隶,部落或酋邦之间的战争也从单纯的领地争夺转向以夺取奴隶为主要目标的城池之战。恩格斯指出:“要使奴隶劳动成为整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那就还需要生产、贸易和财富积聚有更大的增长。”城市要想快速发展,就要不断地补充人力资源、财富资源。

在中国,筑城历史可以上溯到夏王朝。早期城市作为部落的政治中心和防御中心,尤其在中国古代城市中体现得最为明显。我国在西周以前,城镇体系尚未形成,众多的奴隶主建设各自的政治、经济中心城邑。春秋战国时代,奴隶主的互相兼并,促进了城市的发展,“战国七雄”的首府已是较大的城市。

为了获取更多的城池,同时也为了防御敌人的侵犯,避免自身沦为敌人的奴隶,组织强大的军队和城池建设是奴隶社会初期各部落联盟的主要任务。进攻和反进攻把奴隶社会的城市建设推向了一个高潮。这一时期,城市修建的主要任务是防御敌人进攻,保护城市的安全。城市中除了住宅、手工作坊、市场等建筑外,还设立了军营。不少城市的城墙加高、加宽,在城墙上还建立哨所和瞭望台。为了阻止敌人的进攻,人们在城墙外挖掘了护城河。中国夏商时期已经有了颇具规模的城市,如夏的禹阳城和商的成汤城。在古希腊、古印度、古埃及也出现了许多城市,较为有名的如雅典、斯巴达等。(三)城市向超大、超阔以及多功能方向发展

如果说原始社会城池属部落全体成员所有,而奴隶社会城市属奴隶主(诸侯)所有,那么,封建社会的城市就只归皇帝一人所有。中国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之说,即天下所有土地(包括城市)都归皇室或中央集权的集团所有。封建社会中,为了体现皇权的威望,城市向超大、超阔以及多功能方向发展。例如,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建都于咸阳,“北至泾水,离宫三百,两百里内宫观相望”。全国豪富12万户聚迁,使咸阳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城市。西汉建都于长安,据考古发掘,长安城周围长22600多米,规模之大,超过古罗马城3倍以上;城垣每面有3座城门,可容4辆大车并行;城内街道纵横交错,中央大道特别宽大,为皇帝专用的“驰道”。唐朝的帝都长安,其面积达84平方公里;城中建东、西两市,这里商贾云集,邸店林立,物品琳琅满目,贸易极为繁荣。北宋时期建都汴京,城中可容纳百万之众,城中店铺达6400多家,汴京中心街道称作御街,宽两百步,路两边是御廊。北宋画家张择端的名作《清明上河图》,便是对当时汴京市肆繁荣情况最形象的反映。元、明、清时期建都北京,为了展示皇威,清朝时期以永定门经正阳门、紫禁城到钟鼓楼的一条长达7500米笔直的道路为中轴线,按九宫八卦来设置的城中建筑;中心为紫禁城,帝王的宫殿设置在中央,象征着驾驭四方四隅的权威;内城之中为社稷坛,在外城之内南为天坛、北为地坛、东为日坛、西为月坛;同时,城市建筑注重舒适性,出现了御花园、圆明园、颐和园等高水准的皇家园林。(四)近现代社会城市的发展

城市的发展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近代以来,西方国家中以机器化工业代替了以手工业劳动为主的工场手工业,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大大促进了商品交换、经济联系和社会往来,缩短了城市间的空间距离。这一切巨大变化,使城市从政治需要为中心逐步转变到以生产、交换、储运、行政、经济发展等为中心的城市发展阶段。

18世纪中叶在欧洲开始的工业革命,使城市在人类发展史上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在社会生产力加速发展的浪潮中,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城市发展之快,超过了过去的任何时期。工业革命开始于英国,使英国很快走上了工业化道路。英国结束了城市中以工场手工业为主的生产形式,取而代之的是以机器大工业。机器生产使专业化的分工与协作日益完善,并以城市为中心开展经济活动,向着社会化的方向发展。企业为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寻求协作利益,便使生产在地域上出现相对集中的倾向。这种倾向直接导致了近代城市内部工业经济的扩展和城市的区域分布格局。在工业向城市集聚的推动下,19世纪英国的城市发展进程十分迅速,一大批工业城市,如曼彻斯特、格拉斯哥、伯明翰、纽卡斯尔、利兹等城市迅速成长起来。

从19世纪开始,西欧的法国、德国、荷兰、比利时以及北美的美国等,也相继进行了工业革命,现代城市的发展在西方国家拉开帷幕。1900年,西欧的伦敦、巴黎、纽约、柏林、阿姆斯特丹等城市发展迅速,这些城市不仅成为国际商业、金融的中心,也成为英、法、美、德以及荷兰的政治和经济决策的重要中心。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带来了城市的巨大变化:(1)城市的数量迅速增加,出现了许多新型城市——工业城市;(2)城市规模急剧扩大,人口数量明显增加;(3)城市性质和功能发生变化,经济功能,特别是工业生产功能和商品交换功能越来越突出;(4)财富的巨大集中,使城市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心。工业化带动城市化成为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

进入20世纪,随着社会人口的不断增长,城市规模不断地扩大。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交通、通信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城市的超大规模发展提供了支持,现代工业促进了城市的空前大发展。产业革命以来,城市发展过程是与生产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分不开的。工业化促进了城市中第二产业的巨大发展、城市规模的扩大,以及规模经济、集约经济作用的强化;同时也扩大了城市中心区的辐射作用和控制功能,大城市周围地区和中心区之间相互依存,加之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相互依存,一些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体开始形成。

现代城市的人口流动量和流动速度、物资和信息的流通、消费量是以往城市所不能比拟的。现代社会进入信息化后,区域一体化与国际化成为许多国家城市发展的目标。现代城市的发展表现为社会经济的各种功能进一步向更大的城市或中心城市区集中;同时,由于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大量农村人口流动到城市,充实城市发展的劳动力,资金流向更趋于大城市,现代科学技术在城市发展中的应用日新月异。这一切都给现代城市增添了活力。

城市以集聚人口、集约经济、科学、文化为特征,对自然环境和空间地域进行有效的利用。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布局发生变化,在一些较大的城市内部,出现了工业区、商业区、居住区和文化区的明显分化。城市内部有了区域分工,使得整个城市的布局结构日趋合理。城市已由点式独立的发展过渡到联点成片的发展;同时,城市对外联系的社会领域、地域范围日益扩大,作为经济中心的对外扩展能力和吸引能力不断增强,有越来越多的城市迅速发展成为世界性的特大城市。这些特大城市的服务区域大多已扩大到邻近国家乃至世界各国,正在不同程度地发挥着地区或全球性经济中心的重要作用。第二节变化中的城市生活

城市生活伴随城市的建立与发展而发生着不断的改变,城市人群的生活也经历了许多不同的阶段,走过了从恐惧到悲壮,从慎微到多彩,从挣扎到享乐的历程。一、古代城市的二重生活

人类摆脱了原始社会依赖采集和狩猎,过着缺食少穿的日子,社会向前进了一大步,城市生活由此出现。但是,自从人类社会阶级产生以来,不同阶级的城市生活就显示出不同的模式。奴隶主阶级开始从单纯的生存过渡到享受生活,而奴隶却过着非人的悲惨生活。(一)奴隶社会城市的生活

原始社会中,由于生活资料的有限性,部落所有成员都在进行力所能及的劳动以维持自己的生计;而奴隶社会中,奴隶主阶级则完全依赖占有大量奴隶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奴隶社会与原始社会不同的特点之一,就在于奴隶主阶级发现了使用无偿劳动能给自己带来最大的利益。

在奴隶社会的城市中,帝王贵族们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而奴隶却过着猪狗不如的生活。在我国殷商时期,商纣王好酒淫乐,嬖于妇人。据《史记》记载,纣王爱妲己,唯妲己之言是从。于是,使师涓作新淫声,北里之舞,靡靡之乐。百姓怨,诸侯有畔者,纣乃重刑辟,有炮烙之法。当时商朝的都城(今河南湛县)建造起来朝歌,四方的才智之士与工匠,纷纷向朝歌集中,形成了空前的热闹与繁荣。离宫别馆,次第兴筑;狗马奇物,充盈宫宝;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丝竹管弦乐音漫天,奇兽俊鸟遍布园中。奴隶社会中奴隶们没有做人的权利,世代子嗣为奴,任人宰杀祭祀、贩卖。

在古罗马城,修建了气势宏伟的罗马斗兽场,它呈椭圆形,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最大直径为188米,最小直径为156米,圆周长527米,围墙高57米。这座庞大的建筑可以容纳近9万观众。据罗马史学家狄奥·卡西乌斯(Dio Cassius)的记载,公元72年,维斯巴西安皇帝为庆祝征服耶路撒冷的胜利,强迫8万名犹太俘虏修建斗兽场,工程竣工之后,举行了为期100天的庆祝典礼。古罗马统治者组织、驱使5000头猛兽与3000名奴隶、战俘、罪犯上场“表演”殴斗。这种人与兽、人与人的血腥大厮杀居然持续了100天,直到这5000头猛兽和3000条人命自相残杀、同归于尽。可见,奴隶社会的城市生活,对奴隶主来说是天堂般的享受,对奴隶来说是地狱般的遭遇。奴隶是当时社会的最低的阶层,他们为主人创造了巨额财富,自己一无所有,日日夜夜地辛勤劳作。由于奴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社会财富并不充盈,同时伴随着不断的战争对社会物质的消耗,城市生活的水平并不高。(二)封建社会的城市生活“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卫民。”中国封建社会的城市以墙为界,有内城、外城的区别。内城叫城,外城叫郭。内城里住着皇帝高官,外城里住着平民百姓,统治阶级把自己与一般市民严格分开,形成了古代城郭的形制及宫城与外城的区别。在我国宋朝以前,城市生活多为官宦花天酒地的生活,贫民在城市中只能通过做工、经商或提供服务,从别人那里获取较少的报酬勉强维持生活,这就是另一个阶级的生活方式。

到了宋朝,城市商业活动开始面向平民百姓开放,城市商业活动不仅仅只是属于贵族、商人的专利,许多平民也加入经商的行列,城市生活也从贵族化转向平民化。我国北宋时期的商业相当繁荣,城市居民开始转向生产专门化、生活消费型的生活方式转变,由此引起的大众商业、服务业也日臻完善。从当时民间经商和服务来看,掌鞋、洗涤、行医、卖药、修理、匠补、淘井、做司仪等行商、服务应有尽有。东京城里设有公共浴室、军巡捕屋、望火楼(相当于巡警队和消防队),夜晚值更的更夫还兼报天气情况。不仅如此,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追求娱乐的平民大众越来越多,娱乐业也随之发展起来。最突出的娱乐场所就是当时出现了瓦舍(大众性的娱乐场所)。大的瓦舍规模可容纳上千人,其中还包括不同功能的勾栏(演出厅)。南宋时期,临安城内瓦舍有17处,不但演出的剧种繁多,而且其中的商业服务还配套齐全,如有出售饮食、百货、药品、纸画、令曲的商店,有算卦、赌博的场所,有剃头、匠补的服务。此外,还有角抵、戏车、斗鸡、秋千、侏儒戏、击弹、投壶、六博、傀儡戏(木偶戏)等游乐项目。春节、元宵灯节期间,店铺生意都格外兴隆,妇女也都可以上街宴饮、赌博和游玩。另外,中秋赏月、早春踏青成俗已久,可谓生活丰富多彩。

可见,中国封建社会中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城市贫民的城市生活比奴隶社会提高了一大步。官宦贵人们过着宴频升舞、丰衣足食的城市生活,而平民百姓虽然生活中不乏娱乐项目,但为了生计不得不夜夜盘算,日日谨慎地过日子。封建社会的城市生活并不是平民百姓的天堂,时常伴随的战争劳役、从军、税赋剥削等,使平民的城市生活经常处于担惊受怕、过度紧张之中,城市生活并不幸福。杜甫所描写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为当时城市平民生活的写照。二、近、现代的城市生活(一)近代的城市生活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城市建设、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社会商品与服务的不断增长,逐步提高了城市人们的生活水平。

西方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完成于19世纪40年代。新兴的资产阶级远渡重洋,采用征服、掠夺等手段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并从资本主义城市大规模建设中获取了大量的资金。城市成为工业发展的基地,这里不仅传统的毛纺织业,而且冶金、金属加工、制盐、酿酒等工业都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大而集中的企业在城市汇聚,使生产技术有了很大提高。生产工具不断改进,培养出了一支熟悉生产过程,具有发明和使用机器能力的熟练工人队伍,为资本主义城市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资本主义工业化生产需要大量的土地、资金与劳动力。而资产阶级通过海上掠夺和强占农民土地,迫使农民离乡背井,流入城市,成为自由劳动者,这就为资本主义城市发展提供了大量廉价的雇佣劳动力。正如马克思指出的:“使小农转化为雇佣工人,使他们的生活资料和劳动资料转化为资本的物质要素的那些事件,同时,也为资本建立了自己的国内市场。”由此,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城市生活便开始了。

资产阶级高朋四座、攀比阔绰、腐败堕落的城市生活这里不再赘述。工人阶级出卖劳动力而生存,通常工资极低,常常衣衫褴褛、膳食粗糙简单,生活在拥挤的联排式、大杂院式和“背靠背”的贫民窟之中。“穷人区散布在全城,房屋的肮脏和不适于居住,以及街道的零乱荒芜都不是笔墨所能形容的。”资本主义通过劳工契约,使工人将自身劳动力低价转卖与人,为买主做工,通常做工必须完成5~7年的工期。可见,这种契约表面是双方自愿,可往往带着强迫性。许多工人为了养家糊口多挣钱,起早贪黑,加班加点地拼命干活,城市生活对他们来讲,不是享乐,而是挣扎。从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笑面人》,大仲马的《雾都孤儿》等小说中我们可窥见一斑。可谓年复一年辛劳苦干,年终结算所剩无几。资本主义早期的资本积累是以工人阶级和一般市民的血汗换来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统治者为了缓和劳资矛盾,加之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民收入有了较快的增长,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才纷纷推出入学补贴、最低工资标准、失业救济、养老金等多项社会福利措施,从而使城市市民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改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建立起包括医疗保健服务、养老、住房、失业保险、教育等在内的福利国家制度。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城市生活水平的提高,一是依靠科技和金融优势,将大量的低端产业向第三世界转移,廉价利用其他国家的资源和劳动力,使其财政收入有了较大的增长;二是政府将工作重心从国家企业转向了建设市政公共设施和满足城市生活以及生产的必要设施方面,如街道、绿地、垃圾处理、供水、供电、交通、通讯、公园、学校、图书馆、艺术馆、博物馆等。正是由于上述措施提高了城市生活质量,使更多人分享了城市发展的成果,城市生活也由此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即从劳作型的城市生活逐步过渡到享乐性的城市生活。这也体现了人类追求幸福生活的夙愿。(二)现代社会的都市生活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世界各国都在悄然地发生着变化。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推动下,不同制度的国家降低了对立情绪,相互借鉴、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使得各国经济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这也为各国城市建设与城市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创造了条件、打牢了基础。我国也正是利用这一有利时期,积极推行改革开放,努力发展国民经济,全速推进城市建设。通过30年的不懈努力,我国各地的城市建设与城市生活发生了重大的变换,可谓“旧貌换新颜”。如今,我国的不少地方已经凸显出现代都市生活的特征。

随着近现代社会城市的兴起,商品生产和商业贸易飞速发展,今天的城市中,人们生活中出现了电话、电视、网络、汽车、立交桥、摩天大楼、地下铁路、超市商场以及舒适的电梯公寓等。便捷的城市配套设施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同时,城市的发展也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日益丰富多彩,城市人群的工作、餐饮、娱乐、运动、健康、购物、观光等需求都得到了满足。

白天,熙熙攘攘的人群穿梭于大街、公交车、地铁、摩天大楼,忙于工作、学习、购物。夜晚,有的人在五彩缤纷霓虹灯光闪烁下漫步;有的人汇聚到中心广场载歌载舞;有的人进入影院、舞厅、酒吧聊天会友;有的人在家看着电视、逗着小孩,享受着天伦之乐,等等。人们充分享受着现代都市建设的成果。

近、现代城市聚集了大量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提供着各种物质享乐和刺激消费欲望的项目。修剪整齐的树木和草坪,富丽堂皇的高楼大厦,梦幻般的霓虹灯,风一样流行的俏丽、时尚从不同角度反映与衬托出现代都市的繁华、富有、便利、摩登和文明。在许多人的心目中,融入现代城市似乎也成了幸福生活的终极目的地。现代都市给予人们许多想要得到的东西,如体面的工作、丰厚的报酬、舒适的住宅、时尚的文化生活、便捷的交通工具。同时,现代都市生活还教会人们如何穿着打扮、如何装潢家庭住房、如何购买对路的名牌产品;教导人们如何去适应新地位的庄重举止、文明礼仪、时尚衣着、健康饮食;引导人们如何花钱、如何享乐等。现代城市的人们在城市中追求着工作、学历、职位、地位、享乐等带来的精神的愉悦和生活的乐趣。

总之,人类生活的重心正在急剧移向城市,城市不仅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文明的尺度,同时也是人们追求现代化生活方式的显著标志之一。第三节城市生活的背向感受与行为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人们为了生存而来到城市,为了生活得更加美好而居留于城市”。但是,伴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城市公共设施的落伍,城市生活不可避免地给人们带来负面影响。一、城市生活给人们带来的负面影响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总有其两面性。城市生活也同样遵守这一定律,存在其两面性:享乐与烦恼。城市生活在给人们带来便利和欢乐时,也给人们带来忙碌和烦恼。(一)城市生活给人们带来的不便

现代城市的一大特色就是城市交通的便捷,购物的便利,但不断膨胀的城市使这一优势正在消失,城市面积的扩大给许多市民生活造成了不便。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都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建成区规模的大幅扩大,使上班与居住距离越来越远,给上班族们带来了许多麻烦。在大城市,不少上班族们至少需转车两次才可到达工作地点,多的则需要3~4次才能到达。乘车已经成为大城市生活的一道屏障。2008年毕业之后到北京工作的小刘,在北京生活、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其感受为:“北京太大了,不适合生活和工作。公司在中关村,客户在国贸,坐地铁都需要一个多小时。同样一个小时,基本可以在成都从南跑到北,从东跑到西了。”

城市商品楼盘的边缘化使得人们购物犯难。由于城市中心地段的价格越来越高,开发商为了降低销售成本,不得不将许多楼盘放置到城乡结合部。但由于当地缺乏配套的商业设施,许多当地住户被迫乘公交车或打车到市中心购物。这不仅增加了城市居民的生活成本,也给居民带来诸多的不便。即使家住城市中心的人们也有许多不便的感叹。比如,到菜市场去买菜,沿街菜市人满为患不足为奇,实属正常;可那些三轮车、自行车、摩托车在菜市中穿梭,就让你不得不谨慎从事,弄不好轻者挂破你的皮肉,重者撞断你的手足。菜市中人群与车辆、吆喝声与讨价声、叫骂与动粗时常扭缠在一起,如果误入“歧途”,那就别想脱身,最好的办法就是捷足先登,买完就走,赶快脱离这“繁华”之地。

交通与购物的困境只是城市生活背向的一小部分,其他诸如上公厕不便、倒垃圾不便、寄放车不便,等等,也都反映出现代都市存在的问题。(二)城市生活的压力

2010年,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对4687人进行了一项调查,调查结果显示:86.6%的人感觉在城市生活有压力,其中46.4%的人表示“压力很大”。感觉到城市生活压力的人中,收入水平在当地属于上、中上、中等、中下、下的选择率分别是:66.7%、75.6%、83.6%、93.4%、91.2%。城市生活压力来自多个方面,如有小孩入托上学的压力、考学与毕业的压力、寻找工作的压力、工作的压力、晋升的压力、人际关系的压力等,但最大的压力来自于城市消费成本中住房和结婚的压力。

安居乐业,结婚生子是人类世代相传的规律。现代人到了一定的年龄就要结婚,人们要结婚就需要有住房。城市建设的速度在加快,城市住房的价格也在不断地被刷新,在城市拥有一套自己的住房是许多年轻人追求的目标,成了城市新增人口的拦路虎。在某网站发布的一篇题为《男人压力最大的城市》的文章说,有6个城市的男人有购房压力。据《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09年,我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5%,其中新建住宅价格上涨1.3%,二手住宅价格上涨2.4%。虽然这份报告的数据遭到许多学者的质疑,但报告还是反映了房价上涨的趋势。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城市的房价每平方米均达数万元,目前刚毕业的大学生,收入高者5000元左右,低者3000元左右,要在上述城市购60平方米的住房,就算他们不吃不喝,也要花上大半辈子的时光,如果加上按揭利息,人老退休之时才可以买下一套住房。悲也,城市住房!难也,城市住房!在飞速飙升的房价面前,很多年轻人求得一个“蜗居”的想法,也可能是相当“奢侈”的。

城市中人们收入增长缓慢,但城市负担却没有减轻。一位朋友告诉笔者,2002年,找到一份月工资4000元的工作就很满意了,因为当时觉得攒几年钱,买房子肯定没问题;但现在,找到一份月薪上万元的工作,别指望在40岁以前买上新房。如果再加上“短腿”的社保和高昂的教育费、医疗费等,一个人不拼命工作就很难维系家庭收支的正常运转。长此以往,何谈城市生活质量的提高?

虽然婚姻是人们一生中的大事之一,但在城市中生活有着巨大的压力,导致许多年轻人不敢结婚。并不是说他们不想结婚,而是准备结婚的过程中将发生的巨大费用,让他们要么推迟结婚,要么暂时放弃结婚。我们可以通过下列结婚费用的增长,来说明城市生活的压力(见表1-1)。表1-1 20世纪50年代~21世纪10年代各时期的婚姻费用

表1-1列出了不同年代的结婚费用。当然,事物也并非绝对。现在许多年轻人在城市中结了婚、生了子,但其中的花费有一大部分是父母的资助。有的年轻夫妇每个月的收入加起来接近1万元,但在一线城市生活,日子也过得紧巴巴的。他们的收入除去了住房的月供、物业费、水电煤气费、通讯费、伙食费等,就所剩无几了。一个在大城市生活的外地年轻人说:“我俩结婚3年了,都不敢要孩子,真是养不起。本来应该我们孝顺父母,结果现在每次回老家我妈还倒给我钱。”看来,城市生活中的消费成本应引起人们更多的关注。(三)城市生活中的烦恼

物质享受是城市生活的一个方面,而精神享受则是城市生活更重要的方面。现代都市调节情绪、放松神经有着极大的优势,因为这里有更多的就业机会,有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有丰富、及时的资讯,有提供人们娱乐的场所,也有提供人们精神食粮的学府、图书馆和博物馆等;但是,当许多人群来到大城市之后,却看到了与梦想不一般的视觉:虽然城市道路宽敞,但拥堵的车辆却停止不前;虽然城市公园风景幽雅,但幽静的小路上却垃圾飘散;虽然城市的高楼大厦雄伟壮观,但温暖的阳光却只能照射到“一线天”;城市的工厂虽然气吞“山河”,漂亮的产品后面却是污水直灌农田,黑烟直上青天。

有人在博客中写道:“逛街本是件轻松惬意的事,可那好像是赶时间参加联合国大会的滚滚车流、人流,让你毫无安全感,尤其是那些呼啸擦身而过的摩托车,让人胆寒。顾命要紧,还是躲远点吧,碰着肯定比瞎眼疼。那要不,咱不逛大街遛河沿吧。谁知臭烘烘的河水扑面而来,令人窒息,让人作呕。在这种水里,鱼儿蛙儿都‘英年早逝’,对人还能没危害?要不,咱找块绿地玩玩去?走上十几分钟乃至数十分钟才好容易遇上一块绿地,但很难尽如人意。绿地半死不活,垃圾遍地。小草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绿得好艰难,绿得好可怜,绿得忍气吞声。人家是‘见缝插绿’,咱是‘见地盖房’。你没看见,路两旁明明只能盖两排楼房的地方,硬是盖了三排。拥挤的楼群,把苍天割得支离破碎,把大地踩得体无完肤。”

在城市生活中,一日三餐与农村的自给自足不同,农村可吃自己种的菜、养的猪、打的谷,而城市居民却需要进行商品交换。如果你购买的是灌水猪、灌水鸭,那还算好,小贩只是增加了重量,欺骗了你一些钱财罢了。若是买到墨染的木耳、掺纸浆的豆腐、硫黄熏过的粉丝、福尔马林泡过的毛肚、添加了三聚氰胺的奶粉、掺拌苏丹红的辣椒面……那么你就倒大霉了,这不仅赔了钱,还会伤害你的身体。城市生活中的这些现象警示我们:食品安全在城市生活中是至关重要的,我们一刻也不能放松警惕。

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化、手机短信、电子银行的开通,的确方便了城市居民的生活,但是也给市民带来不少的烦恼。开手机、开电脑要密码;登录QQ、MSN、邮件、微博要输密码;刷卡、网络购物也要输入密码……“输入密码”已成为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些密码少则几个,多则几十个,记住“密码”成了市民反复强调的事。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提到,2011年上半年有过账号或密码被盗的网民达1.21亿人,比2010年下半年增长了2107万人。由于密码过多,一不小心就会忘掉,有的市民在银行取钱,连换3组密码都对不上号,只得无功而返;过几天又来“输入密码”,还是不对路,最后只好花费10元手续费进行挂失。为了一笔为数不多的钱,来回跑了三四趟,花时十余天才拿到存款。“密码”已成了市民记不住烦恼。

城市生活中带给人们的烦恼何止上述那些,还有许多许多。例如,生活垃圾带来的烦恼;污水横溢的烦恼;半夜噪声的烦恼;“拉链马路”的烦恼;拉闸停水的烦恼;小偷“光顾”的烦恼;各种骚扰的烦恼,等等,城市生活已不再是人们想象中的天堂。二、城市生活中的背向轨迹

由于城市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许多多的负面效应,于是,“是留在城市继续生活,还是逃离城市生活”成了人们实际考虑的问题,由此产生了城市生活中的背向效应。城市生活背向轨迹,主要是指一些大都市人口由于城市生活的负面效应,在衡量得失之后,向城市郊区或农村小城镇迁移的行动。这是一种自发的潮流,也是城市生活负面效应所带来的必然结果。(一)美国出现的城市生活背向轨迹

美国出现城市生活背向行动始于20世纪70年代。20世纪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由于军事工业的需要,工业城市劳动力缺乏,许多农村人口进城填补劳动力的不足,城市劳动力的增长为美国城市化进程提供了人力资源的保障。例如,在1910—1930年间,美国弗林特市的汽车制造工业的拉动,让该市的人口增加了3倍以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恢复时期,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为了满足城市人口数量迅速上升的需要,许多重要的居住和商业地区在城市化的发展中不断得以扩张。

城市生活的优越性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人涌向城市。那里有林立的高楼大厦可提供住宿;有琳琅满目的商品满足购物;宽敞的影院、整洁的酒吧、喧嚣的舞厅、幽静的公园将人们的生活装扮得缤纷多彩;汽车、电话、冰箱、洗衣机大大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学校、图书馆、博物馆为人们提供精神食粮;失业保险、养老保险等社会福利降低了人们城市生存的风险。物质享受与精神满足的双重诱惑成为人们进入城市发展的驱动力。一时间,美国城市人口急剧上升,城市面积也在不断扩大。据有关资料显示,1850年,美国城市人口只有354.4万;而到1970年,美国的城市人口就发展到1.49亿人。同时,城市也在扩大,美国的大城市纽约、芝加哥、旧金山、底特律、费城、波士顿、圣保罗等城市面积从1850年的235平方英里增至1970年的1685平方英里。

但是,城市化的弊端很快就显现出来。交通拥挤、地价飞涨、环境污染、城市犯罪、财政赤字等问题扑面而来。例如,1960年,美国各种汽车的登记数为7385.8万辆;而到1982年,各种汽车高达近1.6亿辆。数量庞大的汽车群不仅堵塞交通,还造成多发的交通事故。1960年,美国年均车祸为1040万起;而1982年,年均车祸增至为1810万起。美国城市生活中家庭汽车的增长,不但没有给市民的外出提供便捷与方便,相反还带来堵车的麻烦,有人为开车付出了财产的损失,有的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人口与资本在城市集中所带来的另一个困境是城市环境的污染。城市工厂生产排出的大量废气、废水,与城市生活垃圾产生的废气、汽车排出的尾气等相互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棕黄色的烟雾,弥漫在城市的上空。这种光化雾不仅腐蚀建筑物,破坏花草林木的生长,使其枯萎,还会导致人体功能失调,染上多种疾病。从1945年开始,美国洛杉矶城每年春季都会出现烟雾天气,并且这种烟雾弥漫的天气可长达160天左右。由此,美国政府不得不采取限制排放废气的措施。在人口过于集中的城市,一些收入低微、经常面临失业的群体,出于生存的需要不得不进行小偷小摸的盗取活动;当行窃不能满足自身需求时,便进行武力抢劫、绑架、谋杀等大型犯罪活动。这种趋势造成城市犯罪率的日益上升。据有关资料显示,1960—1971年间,美国盗窃案件上升了269%,谋杀案总数增加了95%。美国各地城市政府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虽投入了大量资金,结果收效甚微。为此,城市政府背上了沉重的财政赤字的负担。

f城市生活中出现的这些问题,使得富人们谈“城”色变,于是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纷纷移居郊外,寻求健康、安全的居住环境;同时,也有一部分市民为逃避城市生活的压力走出城市另寻他径。这便引发了城市生活的背向轨迹。

我们可从下列数据中看出美国城市生活中的背向轨迹:1950—2000年,罗切斯特人口下降34%;而匹兹堡人口已经减少了50%;1970年,布法罗流失了超过10万居民;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弗林特的人口每隔10年就至少下降10%……

20世纪城市生活的背向效应,不只是发生在美国,还发生在欧洲和南美洲。20世纪90年代末,拉美许多国家的城市化使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但面对就业的压力,贫富悬殊拉大的压力,城市生活不稳定的因素等,大量人口又流回了农村。拉美国家城市生活的背向轨迹,实际是低收入人群的一种无奈选择。

城市生活的背向轨迹,确切地说,是人们面对城市生活的种种压力,所采取的一种逃避行为,本是城市发展中的坏事。但事物是在转变中发展的,坏事也可能变成好事。美国城市生活背向效应,使投资从大城市转向小城镇或乡村地区,导致城市发展的资源、资金的再分配,这在客观上带动了城市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进而使城市空间结构发生了变化,城市功能区有了更大的拓展,形成了更大的城市,即大都市。学术界把这种现象称之为“逆城市化”。(二)我国城市生活的背向效应

人们被浪潮席卷着走进城市,期待的是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每个人都期待着城市化能使自己生活得更好。但城市生活中的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各种生活压力和烦恼,又不得不使人们徘徊、彷徨:是存钱买房还是租房?是坚守当前的岗位,还是另找离居住地近的岗位?是继续留在城市打工,还是回家种地?……人们已经开始考虑自己后半生的生活质量了。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我国大量农村务工者涌入城市,梦想成为城市人口,而如今随着城市生活压力的加大,许多人对城市失去了“兴趣”,有人不愿把户口从老家迁出,有的打工者要回农村老家发展,有的农民工即使从蓝领员工熬到了到白领职员,也不想继续留在城市,享受城市生活,而是选择回乡创业,等等,这些都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城市生活的背向轨迹的一大特色。

迫于城市生存压力,白领阶层们开始纷纷逃离“北上广”;许多城市推出的“农转非”,农民兄弟并不买账;不当公务员,当农民;从2004—2010年,沿海城市上演的“民工荒”和大学生当“村官”,都强烈地反映出城市生活的背向效应。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的收入水平一直高于农村,这是驱动人口流向的风向标。我国2003年进行了农村税费改革,不仅取消了农业税,还提高了粮食作物的收购价格。农业税的取消减轻了农民的负担,粮食价格的提高使种田也有了较好的回报。2006年,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思想,农村生产、生活的基础设施得以改善,农民外出打工与在家务农的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在家种地可减少开支,还相对增加了收入。

2004年,浙江首先爆发出“民工荒”,随后沿海城市相继都出现了“民工荒”的现象。这种现象是城市生活背向效应的凸显。究其原因,农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压力远远小于城市。许多农民工逐渐懂得在城市过度地拼搏,就是“年轻时牺牲健康去挣取金钱,年老时再用金钱购买健康”,进城打工不如回家务农。我国“民工荒”的出现实际上是城市企业与农民的一场博弈,当农民工短缺时,只有改善劳动条件、上调工资才能使农民工重返工厂。这不仅反映出经济运行的规律,也反映出农民兄弟的呼声。由于城市生活中存在多方面的问题,“民工荒”的现象还将继续下去。

近几年,沿海一带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当地农民也可以享受到与城市一样的公共服务,从住房、环境等方面来看,有的甚至好于城市。因此,他们甘于留在农村而不愿挤入城市。2010年,浙江省户籍管理部门调查发现,全省“农转非”人数,2004年为57.7万人,而2009年却降到了18.9万人,降幅高达67%。“愿当农民不当工人”在我国已经不是新闻了。由于我国土地资源在城市化进程中越来越珍贵,土地已经成为农民致富的财源之一,所以许多农民不愿进城放弃稀有的土地资源,而去当吃尽苦头的城市人。土地等于财富是农民不愿意放弃身份的唯一解释。目前,许多农民看到了土地资源背后的最大利益,不但不愿意进城落户,甚至还把户口从城市反迁回农村的现象已在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开始出现了。

城市的房价越来越贵,并且没有好山、好水、好风光,每天除了要面对一大堆繁杂的工作外,还要时时提防“人际关系”的突变。这便是抱有“铁饭碗”的公务员为何争当农民的“前台词”,而“后台词”却隐含着巨大的经济利益。当农民的好处,除获得宅基地、盖宽大的房子外,每年还可从村集体资产出租、物业等经营收入中分红,最关键的是拥有农村户口在将来还可能拿到数额征地补偿费,这笔费用可能是当普通公务员一年薪酬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在城市工作一直是大学生首选的目标,但伴随着城市生活与工作的艰难性,这一基石开始出现松动,城市不再是大学生梦寐以求的地方了。2006年,北京市首批招聘2000名大学毕业生,到郊区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和村委会主任助理的创举,拉开了大学生选择小城镇或农村参加工作的序幕。看来,如今的农村小城镇成为大学生择业的又一途径。一些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毕业后选择回乡参与新农村建设,在取得一定的成就后,感慨地说,人就是这样,往往身在福中不知福。以前住在农村茅屋时,则向往高楼大厦的城市;如今城市里住在高楼大厦中的人们却又羡慕起农村的田园风光来了。

总之,我国城市生活的背向效应已经显露出来了。如果说美国城市生活的背向行为是逃避城市生活的负面效应,那么,我国城市生活的背向行为则是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哪里利益丰厚就转向哪里。第二章城市生活引发的问题城市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就在不断地展示自己的权威与力量,即统治者的权威和征服的力量。从城邑到皇城,从中心城市到首都,无论哪一朝、哪一国,城市的意志都决定人类的活动,城市的消费决定着社会生产。千百年来,城市一直占据着消费主体的地位,因此,世间的许多矛盾与问题都与城市生活息息相关。第一节城市生活需求的膨胀

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人的欲望带动了消费与生产。正是因为人的欲望没有止境人类才有今天的发展成就,也正是因为人的欲望没有止境,人类正面临着种种生存与发展的危机,城市生活在引发资源危机、环境恶化、气候变化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城市生活需求的膨胀是引发许多问题的基础,人们心理方面的“疾病”则是引起需求膨胀的诱因。一、引起城市生活需求膨胀的诱因

引起城市生活需求膨胀的原因,主要来自消费者不良的消费心态。有关不良的消费心态有很多,这里主要介绍中国当代社会几种常见的不良消费心态。(一)享乐主义心态

享乐主义心态是指在消费中以追求自我、获取最大快乐为前提的一种心理活动。这种心态的特点是:只要商品或服务能给自我带来快乐就可购买,而不计价格的高低。持有这种消费心态多数为20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生的年轻人。由于我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人口快速增长,给社会发展造成巨大的影响,为降低人口的出生率,70年代以后城市加强了计划生育工作的力度,许多城市家庭只有一个子女。父母的疼爱使这批“小皇帝”、“小公主”从小就养成了娇生惯养的习气,吃、穿、住、用以己为根本,讲吃讲穿的享乐思想早已根深蒂固,在他们成年走进社会之后,消费中往往带有追求自我的心态。

吃要好的,穿要好的,住要好的,用要好的,不计价格高低,只要能满足自我享乐就行。比如,可在家洗头,却偏要到发廊洗头;本可在家洗澡,却宁愿外出几十公里去泡温泉,他们认为这种消费能给自己带来最大快乐。由此引发了夏季在家中可用电风扇,却要开着空调;本可在家用餐,却到快餐店“肯德基”;只需要步行半个小时到达的商店,却要赶出租车,等等。

享乐消费从某种角度上讲,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二)超前消费的心态

超前消费心态是指脱离自己的支付能力,不计消费后果,“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一种消费心理活动。这种消费心态的特点是:只要是时尚、潮流的商品或服务就可以不计价格先购买了再说,以后再想办法付款。持有超前消费心态的城市人群,主要是收入不高的家庭或家乡在农村后来通过各种渠道进入城市生活的年轻人。由于过去家庭经济状况较差,没有享受到好的物质条件和物质生活,如今看到城市琳琅满目的商品和多彩的服务,使得享受欲望剧增,在无支付能力的条件下,于是采用先“赌”为快的方式进行消费。这种先享受、后支付的超前消费在城市生活中有着很多的案例。

林先生是某大报的编辑。在私家车还不是很普遍的时候,林先生就成了“有车族”。同在报社的一些年轻人也进入“有车族”的行列。短短时间内,报社忽然多出了好几个“有车族”,他们清一色是刚参加工作不到5年,年龄不超过25岁的年轻人,这些年轻人有着共同的特征,那就是收入不高、积蓄甚少,但超前消费意识强烈。这让报社的其他同事感到十分吃惊。“他们哪来的这么多钱,可支付车款?”最后才了解到他们虽然收入虽不高,但可从银行贷款购车,实际上是银行垫支的钱。

24岁的董小姐去年研究生毕业,来到证劵交易所工作,月薪3000元左右。可工作一年多,董小姐没有任何存款,还欠下朋友2000多元人民币,透支信用卡3000多元人民币。为何会出现这种状况?原来,每月工资刚发下来,董小姐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钱存到银行,用以还信用卡上的债。债算是还上了,但本月又没钱用了,结果只好再透支,生活也只得如此恶性循环。其实如果不实行超前消费,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怪事。但董小姐说,每当她看见新款的衣服、高级化妆品,就忍不住要刷卡。由于董小姐月初潇洒刷卡、月底拮据还债,她身边的朋友们都称她为“月光族”或“负”婆。

超前消费在无形之中助推了高档商品、奢侈商品的增量,造成经济的假繁荣现象,同时也给物质资源和社会财富带来了浪费。(三)价格心态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