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武十三篇(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6 17:44:47

点击下载

作者:钮生

出版社:树上微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孙武十三篇

孙武十三篇试读:

简介

将二千五百年前军事家孙武所著的十三篇文言文、即世人所谓的《孙子兵法》,演绎成“一整套冷兵器时代的野外运动战的军事教科书”——

在它的“门槛”位置,可以找到六十二字“野外运动战的战术方针”;

在它的“栋梁”位置,可以找到二十四字“野外运动战的战术手段”;

甚至,它的整体“造型”结构,完全遵循“野外运动战的战术理念”!

经过梳理之后,这“一整套冷兵器时代的野外运动战的军事教科书”,非但层次分明、条理清晰,而且环环相扣、善始善终,因此与其他《孙子兵法》读本相比,已经截然不同。

需要说明的是,这“一整套冷兵器时代的野外运动战的军事教科书”,离不开钮生独创的“运动战式的句读方式”,以及在此基础之上也是由钮生独创的“三才复原”。比如说,对于《孙子兵法》的“栋梁之语”,在“运动战式的句读方式”之下是这样的句读方式:

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

所谓“三才复原”,指增加“天地人”三才,于是便可“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首先,在穿插路线上,我穿插部队,)“无孔不入如‘风’般”迂回穿插,迅速(把锁定对象的后路切断);【例如孟良崮战役中王必成率第六纵队飞兵抢占垛庄的穿插作业】(接着,在围困阵地上,我围困部队,)“无路可走如‘林’般”盘根错节,逐步(把锁定对象的手脚捆上);【例如孟良崮战役里三层、外三层、风雨不透、水泄不通之围困】(最后,在主攻阵地上,我主攻部队,)“无攻不破如‘火’般”歼灭顽敌,彻底(把锁定对象的顽抗毁灭);【例如孟良崮战役我炮兵用碰着死、挨着亡的炮火歼灭张灵甫部】(期间,在阻击阵地上,我阻击部队,)“无法逾越如‘山’般”顶天立地,坚决(把附近敌人的近援隔绝);【例如孟良崮战役我第一、第六纵队各一部阻击黄百韬部的进攻】(同时,在烟雾阵地上,我烟雾部队,)“无法窥探如‘阴’般”昏天黑地,完全(把边远敌人的驰援贻误);【例如孟良崮战役我地方武装冒充主力向较远的敌人佯动或佯攻】(最终,在转移路线上,我后卫部队,)“无法挽留如‘雷’般”惊天动地,成功(把强大敌援的追击退却)。【例如豫东战役令黄百韬焦头烂额、邱清泉不寒而栗的撤退作业】

也就是说,针对锁定的围歼之敌,我围歼兵团应当先断敌后路,再围困敌人,最后歼灭敌人;针对强大的敌人援兵,我阻援兵团既要阻击敌近援,又要贻误敌驰援,最终还要保住胜利果实——安全转移。简而言之:一手抓围歼,一手抓阻援,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缘何出手就得断敌后路,因为不能断敌后路,敌人会溜走的,因此将无法包围后歼灭敌人。

与之相比,在“语录集式的句读方式”和“散文集式的句读方式”下,“侵掠如火”的后面都没有这个分号,而用逗号,于是“栋梁之语”就被演绎成了“快速行动如狂风,舒缓行进如森林,攻击如烈火,坚守如山岳,隐蔽如阴云,行动如雷霆。”由此可见,句读方式不同,加上没有采用“三才复原”演绎方法,确实让人无从知晓于何时在何地由何人用何法做何事收何效,难怪钮生称之为“眉毛胡子一把抓”,何况“舒缓行进如森林”还是病句。“无巧不成书”的是,“孙武门派”是一个“分量十足”的野外运动战的“专业户”:一,《孙子兵法》的作者孙武策划的十二天内“五战入郢”的吴楚之战,属于野外运动战;二,《孙子兵法》的传人孙膑策划的桂陵之战、马陵之战,属于野外运动战;杠头开花了,三,《孙子兵法》的传人韩信策划的安邑之战、井陉之战、潍水之战,属于野外运动战。

照此看来,把《孙子兵法》演绎成“一整套冷兵器时代的野外运动战的教科书”,倒是可以圆满地解释,孙膑和韩信这两位书生,通过弄懂了《孙子兵法》里面的书本知识,先后掌握了野外运动战的技巧,孙膑接下来策划了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韩信接下来策划了安邑之战、井陉之战、潍水之战,进而与“孙武门派”擅长野外运动战的战场表现完全吻合。

概述

两千五百年前的孙武和20世纪的粟裕一样,也擅长“多胞胎”式的野外运动战!此话怎讲?一九四六年九月二十五日,粟裕在《苏中战役总结》中有言:“在敌人占优势的战役中,必须采取各个击破的战法,连续进行几个战斗,如第一个战斗胜利了,使敌我力量平衡;第二个战斗胜利了,使敌人屈居劣势,我占优势;第三仗第四仗才能更彻底地歼灭敌人。……运动中敌人又不能带着碉堡跑,当然是可以速决的,也只有速决才能减少伤亡和消耗,才能争取时间打第二仗。”(《粟裕文选》第二卷,2004年9月第一版,第148页、第149页)

若把粟裕提倡的这一种野外运动战的打法比作“多胞胎”,则发生于公元前五〇六年的吴楚之战就是一个“五胞胎”。因此,两人擅长同一种打法:“多胞胎”式的野外运动战!

这种打法有什么讲究?一九四六年八月十三日,粟裕向出席会议的团以上干部,曾做过一个名为《改进今后作战的几个问题》的讲话。在这个讲话当中,粟裕有这样一段说辞:“我们在七月十三日开始作战以来,一个月中取得了很大胜利,这是全体同志用头颅血肉和热汗所换来的。但是在胜利中还存在一些缺点,这些缺点是由于我们部队长期的处于游击环境中,从未曾有过这样大的兵团在一起作战,除一、六师各一部在江南曾一道作过战外,其他兵团未曾在一道作过战。因此,在各兵团与各兵种协同动作上还不能很好配合,大兵团作战的观念也还很薄弱,这是各兵团首长及各级指挥机关要负责的。大兵团作战,是各种力量的比赛,等于一部机器一样,要全部开动,一个螺丝钉也不能有丝毫障碍,才能顺利地生产出好东西来。整个作战计划也就像做一道算术题那样,一个数字错了,全盘都会错。譬如泰兴战斗中由于个别部队轻敌,稍为延迟了时间,影响到未能全部转移兵力于东线。要不是由南通进攻如皋的敌人,因泰兴之战而惊慌后撤了一天,隔一天重新北犯,给我们以两天时间准备的话,那么如皋老早就会被敌人占领了。又如如南战斗,最后敌人两个团在二十一日没有如期解决,致西面由分界东进的敌人(有意放进来,预期于次日消灭),得以与如南被包围的七十九师靠拢,使我们的歼敌计划未能完全实现。这些经验教训值得我们严重警惕,深刻检讨,从今后作战中来转变,求得更大的胜利。”(《粟裕文选》第二卷,2004年9月第一版,第87页)

照此看来,若要确保吴楚之战这个“五胞胎”的“顺产”,除了“一个螺丝钉也不能有丝毫障碍”的要求之外,还要求“整个作战计划”,连“一个数字”都不能错,否则“全盘都会错”。就拿黄桥战役和淮海战役这两个“三胞胎”来讲,若把打第二仗的时间、体力、伤亡预算、粮食弹药提前透支到了第一仗中,那么在打第二仗时就得挪用打第三仗的时间、体力、伤亡预算、粮食弹药,如此一来,第三仗就打不成了,甚至弄不好还得吃败仗。故而吴楚之战必须建立在周密的计划之上,并且必须做好周到的准备才行。

此外,吴楚之战的难度显而易见:一是须要十分娴熟的创造战机的能力,因为除了须要为第一仗创造一次战机之外,还得为紧接着的第二仗、第三仗、第四仗、第五仗连续不断地创造四次战机;二是须要十分娴熟的驾驭战局的能力,因为除了须要首战必胜之外,紧接着还得连续作战,因此还得需要再战、三战、四战、五战的必胜。故而吴楚之战必须交给一位善于创造战机并能驾驭战局的超级高手,否则就算有了周密的计划和周到的准备,也不可能完成那周全的行动——

吴国用三万野战军,攻打超级诸侯楚国的二十万国防军,也就是用了“极少的兵力”;

从公元前五〇六年农历十一月十八日在柏举(今湖北麻城,一说湖北汉川)对阵开始,到同年农历十一月二十九日吴军抢占了楚国都城郢都(今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城北)为止,十二天内完成“五战入郢”的艰巨任务,也就是在“极短的时间”里;

由于“运动中…能减少伤亡”的缘故,加之深谙车战的楚军,在山间起伏的小道上,挥长戟于丛林当中,怎敌弩矢和吴剑?因此估计吴军伤亡约三千,也就是以“极小的牺牲”;

一举打赢了“西破强楚,北威齐晋”的战争,除完整抢占了当时最富庶的城市之外,还彻底粉碎了数十年来制裁吴国经济健康发展的渔盐禁运政策,并为吴国成功夺取了中原渔盐市场的话语权以及更为重要的定价权、即“霸权利益”,也就是换来了“极好的发展”。

尽管还是有“螺丝钉”出现“障碍”的现象,但是在上有“明君”阖闾、下有“贤将”伍员的齐心协力之下,孙武完成了这一场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五胞胎”式的野外运动战。

这就相当于在讲,假如明治天皇能有吴王阖闾的运气——以孙武为首辅大臣的话,到了明治十年的时候,沙皇将被迫逃往波罗的海,因为俄国的国防军已经被日军全部歼灭,所以不得不把莫斯科的皇宫让给明治天皇居住了。与之相比,用六十万兵力进攻俄国最终只逃回两万的拿破仑,在“兵圣”孙武面前只不过是一个流鼻涕的“孩子王”。

尽管野外运动战堪称“微创”战术,但是由于“手术”的难度极高,因此野外运动战的案例,通常是以“单胞胎”的形式出现,“双胞胎”的形式实属罕见,换而言之:黄桥战役和淮海战役这两个“三胞胎”创造了热兵器时代的运动战奇迹,吴楚之战这一个“五胞胎”创造了冷兵器时代的运动战奇迹。

那么,吴楚之战这一个“五胞胎”奇迹是如何“破茧成蝶”的呢?

为了确保胜券在握,“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的孙武早就为吴王阖闾拟定了一个“决胜千里之外”的“周密的计划”,而且从《始计第一》中的文字来看,早在公元前五一二年的时候,阖闾团队就已经明确了“野外运动战的战术方针”如下——

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六年之后、即公元前五〇六年,楚军果然“乖乖地”进入了柏举之地,自投罗网来了。

毫无疑问,楚军是被孙武有计划地引诱到柏举之地的。如果没有“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的欺骗套路,楚军也就不会贪婪到穷追不舍的地步。假设楚军没被这套骗术搞得利令智昏如黄鳝般弱智的话,接下来孙武也就不可能通过“利而诱之”将楚军“勾引”到第一个预设战场。这与黄桥战役首战翁达旅的情况极其相似:翁达因受我军欺骗动作麻痹,误以为我军全部在黄桥城内抵御来自于黄桥城东的进攻,因此相信进兵黄桥北门的“偷桃”时机成熟,随即自投罗网来了。不同的是:黄桥战役首战中,叶飞坚决遵照上级要求,把翁达充分“请出来”,所以能一网打尽;而在柏举之战中,吴王阖闾之弟不顾阖闾的要求,擅自提前出击,致使即将落入“瓮中”的楚国令尹逃脱了。

吴军只有三万野战军,楚国拥有二十万国防军,就算分为五仗来打,平均每仗也得歼敌四万之众,这就相当于世界杯足球比赛中,在十天之内踢五场九人对十二人的淘汰赛,如何确保“敌虽众,可使无斗”呢?关键在于,孙武除了善于调动敌人、疲惫敌人、分散敌人和孤立敌人之外,还掌握了一整套“野外运动战的战术手段”如下——

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

为了确保胜利在望,吴国必须有一支“两手都要硬”的野战军,否则无法在吴楚之战中游刃有余,为此孙武抓紧时间在战前做好穿插作业如“风”、围困作业如“林”、歼灭作业如“火”、阻击作业如“山”、烟雾作业如“阴”、撤退作业如“雷”的全套作业的训练和演习。所以,野外运动战有异曲同工之处:孙武有“利趾”部队,粟裕有“跑得”要求。

鉴于“五胞胎”极易被视为“怪胎”,因此很难被上下接受,偏偏吴楚之战离不开齐心协力,所以,若把专诸刺王僚、要离刺庆忌与孙武破强楚联系起来,便能洞察吴楚之战当中阖闾的御驾亲征,标志着阖闾胸有成竹,由此进一步折射出了吴楚之战的“顺产”原因:

首先确保胜券在握;然后确保胜利在望;进而确保与时俱进、因地制宜、量力而行!

本书布局以此展开,案例可参照粟裕十三战的相关内容,因为孙武与粟裕打法雷同。第一章胜券在握始计第一:君主做好军事斗争的策划工作

用“最少的兵力”,在“最短的时间”里,以“最小的牺牲”,收获“最好的发展”,这就是运动战的战术理念——争取最伟大的胜利!

而要做到这一点,当然离不开“最妙的策划”,这就须要吴王阖闾成为有道之君:务必抛弃侥幸心理,坚决反对机会主义,认真履行君主职责,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六项工作:

首先,思想上的决断到位,也就是说,一要战术决策到位,二要战略决策到位。

其次,组织上的决断到位,也就是说,三要任免决策到位,四要授权决策到位。

最后,行动上的决断到位,也就是说,五要过程决策到位,六要目标决策到位。

据此,笔者特为《始计第一》,向您推荐以下白话演绎和句读方式,此外还建议您参考粟裕的《黄桥战役总结》一文。钮生演绎

军事斗争乃是国家大事,因此在投入上怎样更好地减少民众的牺牲进而更好地驾驭战局的走向,以及在产出上如何更好地保持社稷的稳定进而更好地锁定战争的结果,是吴王阖闾您这样的“有道之君”不能不斤斤计较的啊!【第一步】战术决策到位

能否减少牺牲,取决于战斗力的遏制和反遏制,也就是战术。

所以——

为了减少民众的牺牲,君主在御前会议上,一定要从影响战斗力发挥的五个战术环节逐一入手,排查敌方的实际战斗力,最终通过预见敌我双方在战斗力的遏制和反遏制上可能出现的各种战斗前景之后,从中选择能够减少我方民众牺牲的战术对策,进而明确足以驾驭战局走向的战术任务。

这五个影响战斗力发挥的战术环节依次是:第一,战道门(why);第二,战时门(when);第三,战场门(where);第四,战将门(who);第五,战法门(what)。

所谓“战道门”是指,因受师出之名有无道理的节制之后,在出0师兵力(F)中,还有百分之几能够与其君主始终保持相同的意志,愿意积极响应号召,坚决服从命令,哪怕如专诸那样必须献出生命,甚至如要离那样必须忍辱负重,个个奋不顾身,人人义无反顾,也就1110是服从程度(W)。据此可以推算出服从人员(F)的数量:F=F1·W。

所谓“战时门”是指,因受阴阳、寒暑、时制等不同时间条件的1节制之后,在上述服从人员(F)中,还有百分之几能够按时参加,222也就是参加程度(W)。据此可以推算出参加人员(F)的数量:F12012=F·W=F·W·W。

所谓“战场门”是指,因受远近、险易、广狭、死生等不同战场2条件的节制之后,在上述参加人员(F)中,还有百分之几能够入场33参与,也就是参与程度(W)。据此可以推算出参与人员(F)的数3230123量:F=F·W=F·W·W·W。

所谓“战将门”是指,因受智、信、仁、勇、严等不同领导条件3的节制之后,在上述参与人员(F)中,还有百分之几能够主动参战,444也就是参战程度(W)。据此可以推算出参战人员(F)的数量:F3401234=F·W=F·W·W·W·W。

所谓“战法门”是指,因受曲制、官道、主用等不同战斗准备条4件的节制之后,在上述参战人员(F)中,还有百分之几能够发挥实55际作用,也就是实用程度(W)。据此可以推算出实用人员(F)的545012345数量:F=F·W=F·W·W·W·W·W。

所以,一要考察哪一方的服从人员更多,二要考察哪一方的参加人员更多,三要考察哪一方的参与人员更多,四要考察哪一方的参战人员更多,五要考察哪一方的实用人员更多。

事在人为,所以我就是通过对照这五个“战术阀”的开闭程度,计较出哪一方的实际战斗力更强大,由此预知哪一方能够减少民众的牺牲进而驾驭战局的走向。总之在战斗中,敌方的实际战斗力(f)越大,则我方减少民众牺牲进而驾驭战局走向的控制难度也就越大。

鉴于实际战斗力(f)等于潜在战斗力(F)和发挥率(w)的乘12积(f=F·w);并且鉴于发挥率(w)取决于五个战术阀(w=W·W·345W·W·W)。

因此,战斗力的计算公式为:12345

f=F·w=F·(W·W·W·W·W)。0

显然,当潜在战斗力(F)等于上述出师兵力(F)的数量时(比如没有同盟军的情况之下),实际战斗力(f)就等于上述实用人5员(F)的数量。

上述“遏制和反遏制”的五个“战术阀”,要求每一个将领必须全面领会和掌握。但凡弄懂了战斗力的遏制和反遏制技巧的将领,能够减少民众的牺牲进而驾驭战局的走向;但凡不弄懂战斗力的遏制和反遏制技巧的将领,不能减少民众的牺牲难以驾驭战局的走向。【第二步】战略决策到位

能否保持稳定,取决于发展力的制裁和反制裁,也就是战略。

所以——

为了保持社稷的稳定,君主在御前会议上,一定要从影响发展力发扬的十二个战略环节逐一入手,排查敌方的实际发展力,最终通过预见敌我双方在发展力的制裁和反制裁上可能出现的各种战争前景之后,从中选择能够保持我方社稷稳定的战略对策,进而明确足以锁定战争结果的战略任务。

这十二个影响发展力发扬的战略环节依次是:第一,君主塘(how about主有道);第二,丞相塘(how about将有能。当时将相合一,所以十三篇中有“将”无“相”。笔者为了说明问题方便起见,加以区别:当首辅大臣担负战术任务的时候,笔者称之为“将帅”;当首辅大臣担负战略任务的时候,笔者称之为“丞相”。);第三,天时塘(how about天孰得);第四,地利塘(how about地孰得);第五,法律塘(how about法孰行);第六,政令塘(how about令孰行);第七,兵器塘(how about兵孰强);第八,群众塘(how about众孰强);第九,文士塘(how about士孰练);第十,武卒塘(how about卒孰练);第十一,奖赏塘(how about赏孰明);第十二,处罚塘(how about罚孰明)。

所谓“君主塘”是指,因受君主乐于分享给国民的生活条件、学0习条件、工作条件是否令群众满意的限制,在所有壮丁人员(D)中间,还有百分之几可以得到有效发动,能正常求职,也就是求职程11101度(H)。据此可以估算出求职人员(D)的数量:D=D·H。

所谓“丞相塘”是指,因受丞相能够分配给国民的生活条件、学1习条件、工作条件是否令群众满意的限制,在上述求职人员(D)中间,还有百分之几可以得到有效组织,能正常就业,也就是就业程222120度(H)。据此可以估算出就业人员(D)的数量:D=D·H=D·12H·H。

所谓“天时塘”是指,因受不同天时影响到群众生活条件、学习2条件、工作条件的限制之后,在上述就业人员(D)中间,还有百3分之几可以得到上天照顾,能正常上班,也就是上班程度(H)。据33230123此可以估算出上班人员(D)的数量:D=D·H=D·H·H·H。

所谓“地利塘”是指,因受不同地利影响到群众生活条件、学习3条件、工作条件的限制之后,在上述上班人员(D)中间,还有百4分之几可以得到大地供应,能正常上岗,也就是上岗程度(H)。据44340123此可以估算出上岗人员(D)的数量:D=D·H=D·H·H·H·4H。

所谓“法律塘”是指,因受不同法律能否确保群众生活上不会受到虐待、学习上不会受到愚弄、工作上不会受到奴役的限制之后,在4上述上岗人员(D)中间,还有百分之几可以得到法律的保护,能55正常出勤,也就是出勤程度(H)。据此可以估算出出勤人员(D)545012345的数量:D=D·H=D·H·H·H·H·H。

所谓“政令塘”是指,因受不同政令能否促使群众生活上变得更加幸福、学习上变得更加进步、工作上变得更加顺利的限制之后,在5上述出勤人员(D)中间,还有百分之几可以得到政令的协调,能66正常出工,也就是出工程度(H)。据此可以估算出出工人员(D)6560123456的数量:D=D·H=D·H·H·H·H·H·H。

所谓“兵器塘”是指,因受不同性能兵器的限制之后,在上述出6工人员(D)中间,还有百分之几可以分配到先进武器能武装到77位,也就是武装程度(H)。据此可以估算出武装人员(D)的数量:76701234567D=D·H=D·H·H·H·H·H·H·H。

所谓“群众塘”是指,因受不同技能群众的限制之后,在上述武7装人员(D)中间,还有百分之几可以分配到先进骨干能威武到88位,也就是威武程度(H)。据此可以估算出威武人员(D)的数量:878012345678D=D·H=D·H·H·H·H·H·H·H·H。

所谓“文士塘”是指,因受不同训练条件的限制之后,在上述威8武人员(D)中间,还有百分之几可以安排有熟练的指挥员能机智99到位,也就是机智程度(H)。据此可以估算出机智人员(D)的数9890123456789量:D=D·H=D·H·H·H·H·H·H·H·H·H。

所谓“武卒塘”是指,因受不同训练条件的限制之后,在上述机9智人员(D)中间,还有百分之几可以安排有熟练的战斗员能勇敢1010到位,也就是勇敢程度(H)。据此可以估算出勇敢人员(D)的10910012345678910数量:D=D·H=D·H·H·H·H·H·H·H·H·H·H。

所谓“奖赏塘”是指,因受不同奖赏条件的限制之后,在上述勇10敢人员(D)中间,还有百分之几势必对奖赏政策心悦而尽心到位,1111也就是尽心程度(H)。据此可以估算出尽心人员(D)的数量:11101101234567891011D=D·H=D·H·H·H·H·H·H·H·H·H·H·H。

所谓“处罚塘”是指,因受不同处罚条件的限制之后,在上述尽11心人员(D)中间,还有百分之几势必对处罚政策诚服而尽职到位,1212也就是尽职程度(H)。据此可以估算出尽职人员(D)的数量:1211120123456789101112D=D·H=D·H·H·H·H·H·H·H·H·H·H·H·H。

前六条考察内忧,围绕着经济建设状况,所以,一要考察哪一方的求职人员更多,二要考察哪一方的就业人员更多,三要考察哪一方的上班人员更多,四要考察哪一方的上岗人员更多,五要考察哪一方的出勤人员更多,六要考察哪一方的出工人员更多。

后六条考察外患,围绕着国防建设状况,所以,七要考察哪一方的武装人员更多,八要考察哪一方的威武人员更多,九要考察哪一方的机智人员更多,十要考察哪一方的勇敢人员更多,十一要考察哪一方的尽心人员更多,十二要考察哪一方的尽职人员更多。

君者群也,所以我就是通过对照这十二个“战略池”的积蓄程度,计较出哪一方的实际发展力更强大,由此预知哪一方能够保持社稷的稳定进而锁定战争的结果。总之在战争中,敌方的实际发展力(d)越大,则我方保持社稷稳定进而锁定战争结果的控制难度也就越大。

鉴于实际发展力(d)等于潜在发展力(D)和发扬率(h)的乘12积(d=D·h);又鉴于发扬率(h)取决于十二个战略池(h=H·H·3456789101112H·H·H·H·H·H·H·H·H·H)。123456

因此,发展力的计算公式为:d=D·h=D·(H·H·H·H·H·H·789101112H·H·H·H·H·H)。0

显然,当潜在发展力(D)等于上述壮丁人员(D)的数量时(比如没有同盟国的情况之下),实际发展力(d)就等于上述尽职人12员(D)的数量。

上述“制裁和反制裁”的十二个“战略池”,要求每一个干部必须全面领会和掌握。弄懂了发展力的制裁和反制裁技巧的干部,能够保持社稷的稳定进而锁定战争的结果;不弄懂发展力的制裁和反制裁技巧的干部,不能保持社稷的稳定难以锁定战争的结果。【第三步】任免决策到位

那么君主应该把战术任务派给谁来担当呢?

假如某将帅的候选人能够遵循前面第一步中的战术理论,善于利用五个W减少民众的牺牲,进而能够驾驭战局的走向,那么派他去担当上述战术任务的话,就肯定能够成功地减少民众的牺牲,进而能够驾驭战局的走向,对于此类将帅的候选人,君主就应该留任他;

假如某将帅的候选人不能遵循前面第一步中的战术理论,不能利用五个W减少民众的牺牲,因而难以驾驭战局的走向,那么派他去担当上述战术任务的话,就肯定不能成功地减少民众的牺牲,因而难以驾驭战局的走向,对于此类将帅的候选人,君主就应该免去他。

还有君主应该把战略任务派给谁来担当呢?

假如某丞相的候选人能够遵循前面第二步中的战略理论,善于利用十二个H保持社稷的稳定,进而能够锁定战争的结果,那么派他去担当上述战略任务的话,就肯定能够成功地保持社稷的稳定,进而能够锁定战争的结果,对于此类丞相的候选人,君主就应该留任他;

假如某丞相的候选人不能遵循前面第二步中的战略理论,不能利用十二个H保持社稷的稳定,因而难以锁定战争的结果,那么派他去担当上述战略任务的话,就肯定不能成功地保持社稷的稳定,因而难以锁定战争的结果,对于此类丞相的候选人,君主就应该免去他。【第四步】授权决策到位

那么君主应该授予将帅多少资源呢?

君主在按照第三步中的“将帅的任免标准”任免好了“将帅”之后,自然意味着“减少民众牺牲的战术对策”必然会得到“将帅”的遵循,至此君主就要为选定的“将帅”提供战术上的“优势条件”,以支持“将帅”完成“驾驭战局走向”的任务。所谓战术上的“优势条件”,是指根据完成“战术任务”的需要,授予“将帅”充分的“战术资源”。

还有君主应该授予丞相多少资源呢?

君主在按照第三步中的“丞相的任免标准”任免好了“丞相”之后,自然意味着“保持社稷稳定的战略对策”必然会得到“丞相”的遵循,至此君主就要为选定的“丞相”提供战略上的“优势条件”,以支持“丞相”完成“锁定战争结果”的任务。所谓战略上的“优势条件”,是指根据完成“战略任务”的需要,授予“丞相”充分的“战略资源”。

把握好授予资源的分寸,恰似我们使用杆秤称重时的情形:既要根据所称物体的轻重,来选择适宜的秤砣;又要根据平衡物体的需要,去确定秤砣应该摆放在哪颗秤星位置上。【第五步】过程决策到位

为了防止过程中发生失控现象,就需要君主制定战术路线和战术方针,以此来遥控将帅做好“减少民众牺牲进而驾驭战局走向”的工作。

军事斗争的性质,决定了战术路线应该是将战局的走向纳入到克敌制胜的轨道上,这里所谓的“诡”的反义词就是“成人之美”的“诚”。

因此,在强大的敌人面前,能够减少民众牺牲进而驾驭战局走向的战术方针如下:

在第一阶段,剥夺敌人的知情权——

第一招,我军队战斗力足够却假装战斗力不足,即所谓的“能而示之不能”;

第二招,我将帅很善于用兵却假装不善于用兵,即所谓的“用而示之不用”;

第三招,我后援团终将先来却假装我后援团必将后到,即所谓的“近而示之远”;

第四招,敌近卫军终将后到却假装敌近卫军必将先来,即所谓的“远而示之近”。

注意:没有前四招由表及里、由内而外的示弱,难以确保第五招“利而诱之”奏效。

在第二阶段,剥夺敌人的选择权——

第五招,在敌人贪婪逐利时引诱其进入我预设的陷阱,即所谓的“利而诱之”;

第六招,在敌人冒进争功时夺取其逃离我陷阱的退路,即所谓的“乱而取之”;

第七招,在敌人兵力充实时采取聚而围之的守备部署,即所谓的“实而备之”;

第八招,在敌人力量尚强时采取围而不攻的避战部署,即所谓的“强而避之”。

至此已将冒进之敌包围,而之所以没有趁乱发起总攻,当然是为了更好地减少我军伤亡继而更好地驾驭战局的走向。因为从“实而备之”的“实”字来看,双方的兵力对比是敌众我寡,而且从“强而避之”的“强”字来看,双方的技术对比是敌强我弱,故而不能硬拼。

这就像中国象棋对弈中,若敌方车马炮有两套,而我方车马炮只有一套,此时用我方的一套车马炮拼掉敌方的一套车马和两个炮,将意味着接下来的局势走向必然是只输不赢了。

在第三阶段,剥夺敌人的战斗权——

第九招,在敌人强行突围时采用阻挠措施缠住敌人,即所谓的“怒而扰之”;

第十招,在敌人悲哀玩命时采用美梦措施稳住敌人,即所谓的“卑而骄之”;

第十一招,在敌人养精蓄锐时采用疲劳措施玩弄敌人,即所谓的“佚而劳之”;

第十二招,在敌人团结一心时采用离间措施瓦解敌人,即所谓的“亲而离之”。

从“佚而劳之”和“亲而离之”来看,经过我方围困作业之后,此前兵力众多兼之技术先进的强大敌人,此刻进入到了精疲力竭兼之一盘散沙的状态,也即下文所谓的“无备”。

在第四阶段,剥夺敌人的发展权——

第十三招,选择敌毫无守备能力的地方作为总攻的突破口,即所谓的“攻其无备”;

第十四招,选择敌丧失战斗意志的时候作为总攻的发起时,即所谓的“出其不意”。

至此可以看出,第六招用“乱而取之”而非“乱而攻之”,是因为时机不成熟。这就像钓大鱼须要放长线那样,绝不是钓鱼者拖延时间,更不是钓鱼者想把大鱼尽快放跑,而是在面对大鱼时,深知钓具极易被大鱼扯断的钓鱼者掌握了一整套钓大鱼的诀窍:为了避免钓具受损,确保大鱼不脱钩,尽快把大鱼钓上来,必须采取“放长线、钓大鱼”的可靠办法。

需要强调的是,这就是运动战的战术方针!这是笔者确信《孙子》十三篇是一整套野外运动战的教科书的重要证据之一,故其解读格式应参考“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十六字游击战方针,其写作风格如“生长收藏”省却了“春夏秋冬”。

注意:汉语中的“远”和“近”是多义词,既可分别表达空间关系的“长”和“短”,也可分别表达人际关系的“疏远”和“亲近”,即“疏”和“亲”,还可分别表达时间关系的“远期”和“近期”,即“先”和“后”,此处应指双方援兵之“先来”和“后到”。

至于详细的、具体的作战方案,自然将由前线的将领根据战场上的实际情况,在此战术方针的框架之内进行修改和细化。因此不应该于计划阶段就在庙堂之上,由不可能实时掌握战场实际情况的君主提前明确下来。故曰:“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第六步】目标决策到位

为了防止目标上出现落空现象,还需要君主制定战略路线和战略方针,以此来管制丞相做好“保持社稷稳定进而锁定战争结果”的工作。

在战略路线上,存在着这样两个不同的方向:

大凡在战前的计划阶段就能锁定战争结果的一方,其为保持社稷稳定所做的打算到位得多,照此打算,我之实际发展力强于敌之实际发展力,因此就能保持社稷的稳定进而锁定战争的结果,这是前进,——此乃正确的战略方向;

大凡在战前的计划阶段不能锁定战争结果的一方,其为保持社稷稳定所做的打算到位得少,照此打算,我之实际发展力弱于敌之实际发展力,因此不能保持社稷的稳定进而锁定战争的结果,这是后退,——此乃错误的战略方向。

在战略方针上,存在着这样三个不同的概率:

注重调查研究,为保持社稷稳定打算到位越多,则准备越恰当,故最终越能够锁定战争的结果,即胜利概率较大,——这是安全的战略方针;

缺乏调查研究,为保持社稷稳定打算到位越少,则准备越不当,故最终越不能锁定战争的结果,即胜利概率较小,——这是冒险的战略方针;

不做调查研究,为保持社稷稳定打算到位为零,则准备全没有,故最终没办法锁定战争的结果,即胜利概率为零,——这是危急的战略方针。

所以我只要看一看决策层能否为保持社稷稳定注重调查研究、坚持零失策,就能预见到其管理层将来可否锁定战争的结果。孙武原文

1.0.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1.1.故经之以五,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者也,可与之死,可与之生,民弗畏也。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之者不胜。

1.2.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1.3.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1.4.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1.5.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1.6.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第二章胜利在望作战第二:丞相做好有形资源的战争准备

孙武想要用“最少的兵力”完成吴楚之战的作战任务,就得在战前做好有形资源的充分准备,这就意味着孙武必须在吴楚之战打响之前完成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物资准备到位,因此须要做好品种适宜、数量恰当、性能高效这三篇文章。

第二,制度保障到位,因此须要做好渠道供应、资金节约、激励益强这三篇文章。

据此,笔者特为《作战第二》,向您推荐以下白话演绎和句读方式,此外还建议您参考《粟裕战争回忆录》中有关天目山战役的有形资源的准备情况。钮生演绎

大凡军需物资的筹备标准:驰车一千驷;革车一千乘;带甲十万套;转战千里的馈粮;除此之外,相应规模的内外经费、宾客开支、胶漆耗材、车甲保养等,每天费用不下千金;然后十万之师才能武装起来。【第一步】品种适宜到位

上述驰车、革车等等,是指物资的品种。具体采用哪些品种为适宜,则应根据实际作战的需要来确定。比如说,采用野外运动战的话,就得准备弩矢和剑盾,故而无须准备驰车和革车,更不需要准备攻城器械。【第二步】数量恰当到位

上述千驷、千乘等等,是指物资的数量。具体准备多少数量为恰当,关键在于能否满足取得作战胜利的物资数量需要。比如说,对手有二十万国防军,计划用五战五捷分期分批地加以歼灭,则平均每次需要肩负歼敌四万的担子,因此可以准备二万套弩和二十四万枚矢来武装二万名弩兵,并且准备一万把剑和一万付盾来武装一万名剑手。【第三步】性能高效到位

此外需要认真考虑的是性能,因为战争的时间如果被无限期地拖延下来的话,武器装备的损耗将与日俱增,队伍的士气也将不断下降;想尽快攻下城池,却越来越力不从心;若长期暴师在外,则国内供给的物资根本不够用。

一旦出现武器大量损耗、士气严重下降、伤亡加剧攀升、粮草日益不继等情况,则其他诸侯势将趁机而起坐收渔翁之利,此时即便请来历史上最擅长摆脱危机的将领,也无法驾驭战局的走向,救不过来了。

正因为如此,向来只听说人们嫌物资的性能还不能满足更高效率的军事作业需要,从来就没有听说过有人把军需物资的作业进度极其缓慢夸奖为性能巧妙的。而那种因为战争旷日持久却有利于国家发展的事件,从来就没有发生过。

物资性能上的低效率和高效率,决定了战事的久拖不决和速战速决,正因为存在着这样一种利害关系,所以不能完全弄懂物资准备工作的要害之处在哪里的人,就不可能完全弄懂物资准备工作的有利之处在哪里。【第四步】渠道供应到位

善于用兵的人会完善其物质供应渠道,比如徭役不征两次,粮饷不缴三回,武器由国内供给,粮秣从敌国解决,这样军粮就可以满足。【第五步】资金节约到位

国家财力承受不了军队的是从大后方长距离运输物资,同时从大后方长距离运输物资也会导致百姓陷于贫穷;而军队就近采购更会导致边境地区物价飞涨,边境地区物价飞涨则会导致军费很快枯竭,军费枯竭就会急于向国内征缴。

国力严重受损,财产日趋枯竭,连最富庶的核心地区也都穷困潦倒:百姓每年的收成,用去十分之七;国库每年的收入,用于车马的更换,再加上甲胄矢弩、戟盾蔽橹、丘牛大车等等,又损失十分之六。

所以聪明的将领就会采用开源节流的节约措施,比如想方设法从敌国获得粮食,其好处在于:每从敌国获得粮食一钟,相当于从国内供给二十钟;每从敌国获得秸秆一石,相当于从国内供给二十石。【第六步】激励益强到位

所以说:要让军队奋勇杀敌,就需要激发斗志到位;要让士卒争取敌方的物资,就需要激励条款到位。

因此就有了这样的激励条款:在车战中,夺得敌车十乘以上的,就要奖赏最先夺得车辆的人,并且换上自己的旌旗。

对部下缴获的车辆要加以改编,对放下武器的俘虏要加以优待,这样就能战胜敌人并且日益强大。

所以物资保障同样应当着眼于胜利的结果能否锁定,而不应该着眼于物资的供应量可以维持多久。所以说,只有那些深谙“有形资源的战争准备”——掌握具体工作要领的将领,才能真正履行好保护民众生命的使命,并切实行使好捍卫国家安全的权力。孙武原文

2.0.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2.1.其用,战也。

2.2.贵胜。

2.3.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