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档案开放目录体系建设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7 20:37:14

点击下载

作者:曾伟忠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国家档案开放目录体系建设研究

国家档案开放目录体系建设研究试读:

前言

档案开放是指国家档案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将原来处于保密、封闭和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使用的档案向社会公众开放的举措。档案开放,是一个国家对外开放和社会进步的[1]反映,是一个国家民主政治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

在古代,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档案馆都是封闭的,仅为统治者和少数权贵提供档案利用服务。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之后,国民议会于1794年6月25日颁布了法兰西共和历二年《穑月七日档案法令》,这个法令提出了被誉为“档案人权宣言”的档案开放原则,规定国家档案馆的档案可以向提出要求的全体公民开放,自由免费地利用,这个法令揭开了档案利用由特权阶级向公民权利转变的序幕。

档案开放不仅有利于社会民主政治的发展,而且有利于公民权利的保护。法国历史学家郎格鲁在《历史研究导论》中指出:“档案开放改变了档案馆的性质,使档案馆从旧制度下的机密机构,变成了为社会全体公民的利益和权利服务的公开机构,开创了档案利用的崭新时代。”当然,档案的开放利用不是无条件、绝对的,世界各国都对档案开放利用做出了一些限制,这些限制的基本原则是档案在开放利用过程中以不损害国家安全、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等为前提。

由于封建专制、长期战乱和思想观念保守等原因,我国档案开放工作晚于西方发达国家。在封建社会和国民党时期,档案基本上不向公民开放,新中国档案开放工作始于1986年,至今已经走过了29个年头。我国的档案开放工作取得了历史性的重大进步,公众可以通过档案馆查找需要的档案,档案的利用率不仅大大地提高了,而且公众通过查找档案解决了很多问题。尽管如此,我国很多档案馆档案开放还存在一些不足,开放的内容和方式还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例如,很多档案信息的获取还需要公众到档案馆或单位档案室进行手工查阅,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很多档案馆尤其是条件比较差的区县档案馆没有建立数字化档案开放目录;有的档案馆虽然已将档案文件数字化,但没有建立开放目录;还有的档案馆虽然有纸质目录,但纸质目录靠手工检索,这种检索方式不但速度慢,而且容易漏检和错检,这就大大影响了档案的利用效率;有些档案馆虽然建立了数字化档案开放目录,但质量不高,有的标引有错误;有的目录数据库功能不够,公众还是不能检索到需要的档案信息,而要建设高质量的数字化档案开放目录则需要高水平的档案人才和技术、充足的资金、完备的制度等。因此,国家各级档案馆档案开放目录的建设已成为我国档案开放工作能否有效实施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书所研究的档案开放目录,不仅指向社会开放的满30年的档案目录,还包括档案馆即时发布的档案信息目录。

档案开放目录由于具有揭示馆藏档案信息、管理馆藏档案和宣传报道档案的功能,所以对国家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揭示馆藏档案信息是指对馆藏档案信息的客观反映。档案开放目录从宏观上向公众展示馆藏档案的总体面貌,包括馆藏档案的数量、质量、品种以及在各自馆中的组织和分布,使用户对馆藏档案有个总体的、概况性的了解;档案开放目录从微观上提供识别档案的基本根据,每一条目录都是对某一档案的揭示,目录描述出了档案的特征,反映出一种档案与其他档案或文献的区别和联系,为用户区分和选择档案提供依据。

档案开放管理馆藏的作用,是因为档案开放目录是档案馆对档案开展日常的保管、统计、利用和编研等工作必不可少的工具,是档案馆采集档案文献、分类编目、档案典藏和开展读者服务工作必须依赖的工具。离开档案开放目录,档案馆的档案管理工作就无法顺利开展。

宣传报道的功能是指档案开放目录能够向利用者及社会宣传和推荐档案馆的馆藏档案和特色馆藏,从而推动档案信息服务工作的开展。

通过广泛细致深入的实地调查和网络调查,我们发现我国数字化档案开放目录的建设工作虽已取得较大的成绩,一些档案网站或在政府网站上建起的档案馆主页已向社会公布全宗级、案卷级和文件级档案目录,但这项工作的很多方面还2做得不够。其一,我国很多档案馆尤其是基层档案馆没有对已经开放的档案建立数字化目录;其二,一些建成的数字化档案开放目录也存在着各种问题,如缺乏检索功能、检索质量欠缺、存在较多错误、没有使用说明等;其三,由于一些档案开放目录的信息录入不准确、不完整,致使这些档案的利用变得困难,当人们想查阅这些档案时,通过计算机检索却无法查到想要的信息,档案馆不得不让一些老档案工作人员凭借经验翻阅实体档案查阅相关信息,从而大大地降低了档案利用的效率,也让人们对档案开放目录的准确性和效用产生怀疑。因此,我国档案开放目录建设的工作依然任重而道远。

基于以上原因,我们进行了国家档案开放目录体系建设的研究,试图通过全面地对我国档案开放目录建设现状和对国外档案开放目录的调研,找出我国档案开放目录建设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和对策,从而促进我国档案开放目录的建设,推动我国档案开放工作的进行。

本书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研究价值。

首先,对国家档案开放目录体系建设具有定位价值。本书所提出的档案开放目录体系建设的思路和对策有助于对国家各级和各类档案馆开放目录建设的定位;同时,书中所进行的国家档案开放目录体系建设的调查分析及经验总结,有助于档案馆参考和借鉴,从而实施或修正已有方案。

其次,具有决策与参考价值。本书对档案开放目录定位、服务内容及建设方式的总结等,可以为国家各级档案馆开放目录的建设提供决策参考和指导。

最后,能丰富和发展档案学和目录学的研究,将目录学和档案学的研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本书的主要研究内容可概括为以下四点。

一是分析了国内外档案开放目录研究现状。

二是分析了国内外档案开放目录建设现状。通过国内个案调研、用户访谈及国外相关案例对比研究,揭示当前国内档案开放目录建设存在的问题。

三是提出国家各级档案馆和其他类型档案馆开放目录建设的思路及发展对策。

四是提出了国家档案开放目录建设的一些具体解决方案,如档案标引工具的完善和创新、档案目录规范控制、档案目录数字化策略等。

本书所涉及课题的重点就是通过理论分析与个案调研,了解国家各级档案馆在开放目录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突破体制、资金、技术、人才和服务等多种不利因素,结合社会发展及用户需求,构建高效的国家档案开放目录体系。在此过程中,本书的研究课题需要克服以下几个难点。

难点一在档案开放目录理论的探索和技术的运用上。尽管本课题组在档案学、目录学和档案目录学这些领域都有相当的积累,但档案开放目录理论和技术的实际运用和分析都具有较大的难度。

难点二在研究案例的确定及资料的收集上。本书研究所涉及的档案馆主体众多,选取合适的案例并取得案例单位及有关部门的支持,跨地区调研等,都具有一定的难度。

难点三在于适合我国的各级档案开放目录建设的对策需要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支撑,而相关资料的缺乏或较难获取都增加了本研究工作的难度。

课题组在项目中期汇报会后,又对研究内容进行了梳理,在发现不足的基础上,开始新的探索。课题组不仅参考了前人的成果与观点,以创新的思维,寻求档案开放目录建设这一档案学应用研究的重大突破;而且课题组能面向现实,着眼未来,全面系统探索档案开放目录的理论与实践,提出对策和建议。

课题组在研究中,注意把握了以下三个结合。

1.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

本书的研究建立在档案学、目录学和其他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既进行了理论研究,也进行了实证研究。课题组进行了较为充分的文献调研,搜集了大量的相关研究资料,并进行了系统化的整理分析。此外,课题组还进行了多方面的问卷调查、访谈与实地考察,努力获得第一手的数据与资料。

2.整体研究与个别研究相结合

由于本书所研究项目涉及面较广,存在着研究背景的复杂性(要考虑档案开放目录的建设,以及经济、文化、社会、技术各种环境因素)、研究对象的复杂性(要考虑国内与国外的档案馆,还要考虑各类型、各地区的档案开放目录)、研究问题的复杂性(档案开放目录的定位问题和服务问题都是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不确定因素和影响因素很多),要达到科学研究的广度与深度都有较大的难4度。因此,本书着眼点在两个方面:在宏观上,将档案开放目录看作一个系统,这个系统处在一个更大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环境中;在微观上,深入考察不同类型不同地区乃至某一个体的档案馆的开放目录,选择有代表性的档案馆开放目录进行专门研究,以发现不同环境下档案开放目录的特点、功能。

3.大学教学科研团队与档案馆业务管理团队相结合

本书所研究的项目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于,发挥大学教学科研队伍与档案馆业务管理队伍的综合实力,克服以往单纯由大学完成的学院派研究成果及单纯由档案馆完成的实务派研究成果之弊端,走出了一条开放研究与合作研究之路。

本书的总体思路是首先分析了建立国家档案开放目录体系建设的意义,梳理了国内外档案开放目录建设的研究成果,调查了国内外档案开放目录的建设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从纵向角度提出了国家级、省市级和区县级档案开放目录建设的思路和对策;从横向角度提出了军队档案开放目录、企业档案开放目录和高校档案开放目录的建设思路和对策。然后,就档案开放目录建设所涉及的实践性和技术性问题如档案目录中心建设、档案目录建设规范控制、档案分类主题一体化词表和索引的编制等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最后提出了国家档案开放目录建设的保障。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难免会有疏漏和不当之处,希望同领域的专家与学者不吝指正。曾伟忠2015年3月 南昌大学前湖

注 释

[1].孔晖.我国《档案法》中档案开放制度的思考.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112-115

第一章 国家档案开放目录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公众对档案信息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对各级档案部门的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们不仅要求档案部门提供档案原件,而且还要求档案部门提供档案开放目录和档案年鉴这样的二次、三次档案信息,然而,我国国家和地方各级档案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档案信息服务的能力还不强,虽然一些档案馆拥有相当多的档案信息资源,还建立了档案网站,但由于没有在网站内建立档案开放目录,公众不亲自去档案馆查找档案就不知道这些档案的信息,这些档案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另一些档案馆(多数企事业档案馆)没有建立档案网站,也就没有建立数字化档案开放目录,还有一些档案馆的网站虽然建立了档案开放目录,但信息量少且功能简单,同样不能满足公众的需求。这些目录普遍存在在线检索检索系统实用性低、稳定性差、内容不丰富、缺乏安全措施等问题。

对此,国家档案局在2010年发布的《数字档案馆建设指南》中指出,建设数字档案馆要着眼于公众在线利用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的需求,推进馆藏数字档案基础数据库建设,优先建立馆藏档案文件级目[1]录数据库,建立各类数字档案资源库群。 所以,档案开放目录的建设,不仅可以满足公众对档案信息的需求,还能在数字档案馆的建设中起到引领作用。

目前我国拥有丰富的档案信息资源,这些档案信息资源要得到充分利用,必须要有各种工具把它们简明扼要地揭示出来,档案开放目录就是其中一种重要的工具。另外,国内很多档案尤其是清朝和民国时期年代久远的档案绝大多数处于尘封状态,没有通过档案开放目录的形式供公众检索,因此,建立数字化的内容丰富、功能强大的国家档案开放目录体系势在必行。

本章着重从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艺术四个角度,从国家、企业和个人三个侧面分析建立档案开放目录体系的作用。

第一节 建立档案开放目录体系对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和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文化艺术作品保护有重要作用

一、对国家政治稳定的作用

政治稳定是一个国家繁荣昌盛的基础,没有一个政治稳定的局面,一个国家的任何事情都进行不了。档案开放目录的建立能指引人们通过档案弄清历史真相,从而维护国家的政治稳定。由于历史、政治和社会原因,当前我国存在着一些不安定的因素,如台独分裂活动、中日钓鱼岛和东海油气田争端、南沙群岛争端、西藏分裂活动、新疆分裂活动等,为了应对这些情况,国家做了大量的工作,我国很多档案馆通过建立档案目录服务于国家主权,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有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和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等。

长期以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一直致力于明清档案全文目录的编制,为维护国家统一、加强民族团结、繁荣中华文化、推动学术研[2]究、扩大对外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该馆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建立了明清历史档案和地图全文目录,为中苏、中蒙、中印等边界谈判提供了大量明清历史档案和地图。

与葡萄牙有关方面进行合作,编辑出版了《中葡关系档案目录及史料》,建立了香港和澳门明清档案目录,有力地证实了香港、澳门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明清两朝政府曾充分行使国家主权,所以现在恢复行使主权无可争辩。

与九州出版社合作,正式启动了《明清宫藏台湾档案总汇》编撰工作,通过《明清宫藏台湾档案总汇》的目录,找出了大量的明清档案,证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与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合作编辑出版了《元以来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档案史料汇编》等,通过《元以来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档案史料汇编》的目录,找出了大量的档案,有力地抨击了妄图以西藏问题作文章的国际上某些势力。

与日本冲绳县教育委员会共同合作出版了《中琉关系档案目录资料》、《琉球国王表奏文书》及《中琉关系档案史料》六册,并在冲绳合作举办了“清代琉球国文表奏文书展览”,大大推动了中琉历史关系史的研究,中琉历史的研究,对明确台湾岛和钓鱼岛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领土有着重要的意义。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曾为外交部提供了有关南沙群岛的档案40余件,这些档案是我国对南沙群岛拥有主权的铁证。十世班禅大师圆寂后,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向中央有关方面提供了1939年至1949年有关班禅转世的历史档案129件近7万字,进一步证明了西藏是祖国[3]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对于国家主权和领土的争端,最好是以和平方式解决,以和平方式解决就要有说服别人的依据,我国应该将这些作为依据的历史档案数字化,提供数字档案,并建立网上档案开放目录,便于国内外各界人士检索,这对于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具有重要的意义。

不过,以上这些重要的档案及其目录还只停留在纸质档案目录的阶段,没有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和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的网站上以开放目录的形式展示出来。我们认为,如果将这些史料档案建立网上目录,通过目录将这些档案展示,将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历史事实,激发爱国主义热情,从而引导正确的舆论,说服和教育中间人士,打击国内外反动势力,维护国家的安定团结。

二、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档案事业已成为党和国家一项极其重要的事业,成为各项建设事业必不可少的环节。一方面,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对档案信息依赖程度提高,档案信息的需求量迅速增加;另一方面,档案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它能为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服务,因此我国各级各类档案馆需要大力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为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信息保障。

经济发展和经济改革方面档案信息的提供是新时期档案开发利用的显著特点,改革开放愈是深入,对档案信息资源的需求就愈加迫切和全面系统,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曾为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和黄河、海河治理等提供了明清档案中重要的水文资料及其目录,对三峡工程的顺利实施起到了重要的安全保障作用。

据对我国11个铁路局的16个铁路分局和30条铁路线的统计,原铁道部根据1983年至1987年土地利用档案的原始凭证,解决了很多铁路与地方之间的土地产权纠纷,仅为铁路建设避免重复征用土地一[4]项,就减少支出费用9.74亿元,促进了国家基础设施的建设。

另外,各级党委和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领导,在进行宏观决策和制订规划、计划时,需要大量的经济档案作为依据和参考;各项具体的工农业生产建设、重点工程建设,在解决一系列难题的过程中,也需要查阅经济档案,在浩如烟海的档案中,建立相应的经济档案开放目录也很有必要。

同样,广大人民对档案开放目录的需求也非常强烈,北京市档案馆的档案开放目录的利用统计情况就说明了这一点。2000年北京市档案馆利用政府上网工程这一机遇,在“首都之窗”上开辟了档案网站。在这个网站上,自2000年12月至今已先后推出了两批开放档案案卷目录,共51.9 万条。截止到2010年10月,该网站开放档案目录检索页被点击次数已达44 181 次,该数据约是同期档案馆内接待利[5]用者人次的10 倍。

三、对国家科技进步的作用

当今世界,科技创新已成为一个国家增强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而科研人员的科技创新能力和他能否获得丰富的信息资源息息相关,因为科学研究活动的每一个步骤都离不开文献信息资源的获取,有效获取丰富的信息是科研活动得以开展的前提和保障,科技档案就是这样一种重要的信息。档案开放目录的建立对国家科技进步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促进科技档案的利用和促进科研人员对信息的利用方面。

建立档案开放目录,能使科技档案更广泛地为科研工作提供服务。档案开放目录一经建立,科技档案就能被检索到。这样,科技工作者在进行科学技术研究的时候,就能通过目录得心应手地利用科技档案,科技档案的效能就能得到充分发挥。

另外,国家科技进步和科研人员的信息能力息息相关,建立档案开放目录不但能帮助科技人员发现科技信息,而且还能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这也同时提高了他们的科研能力。有的科研人员虽然了解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但并不一定了解、掌握该领域的学术信息资源的分布情况和查找方法,因此利用档案开放目录就显得很有必要。档案开放目录通过科学地揭示和有效地报道有关科研的信息,向科研人员提供与其从事的科研课题有关的书目、索引、文摘、文献综述,以此节省科研人员的时间和精力,提高科研活动的效率。

湖南省核工业地质局档案馆拥有大量中南地区最原始的铀矿地质档案资料,几十年的地质找铀经历,丰富的档案资料是该局开展南方铀矿勘查工作的优势,这些馆藏档案有着丰富的地矿信息和重要的潜在价值。

本书所研究的课题组成员孔晖研究馆员长期在湖南省核工业地质档案馆工作,她对档案开放目录对科技进步的作用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她介绍说,当前国内各核工业地质勘探单位对铀矿地质档案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大,而相关档案部门现有的管理办法、馆藏设施、服务理念和服务手段已难以适应形势的发展,铀资源档案必须加速实施信息化建设和现代化管理,提高核地质档案的再利用率,才能充分发挥其在国民经济和铀地勘业中的作用。为了全面摸清和尽快查明中南地区潜在的铀矿资源,核地质档案的二次开发正成为湖南省地质局进一[6]步发掘铀矿资源的重要途径。

档案二次开发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对各类档案信息资源建立数字化全文目录,这项工作主要是将大量的馆藏信息数字化,初步建成核地质系统使用的地质资料目录检索系统和地质资料目录全文检索系统。

四、对国家文化艺术作品保护和开发的作用

文化艺术档案是文化艺术活动的原始记录,是民族文化、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包括文化艺术活动中形成的文字、照片、音像、实物、电子和出版物等。

文化艺术档案目录工作是文化艺术信息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文化艺术档案目录,可以保护国家文化艺术作品,《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就是这样一种起到保护和开发国家文化艺术作品的档案目录。

建立《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和命名“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是“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重要内容。从2008年3月至2013年3月,国务院正式颁布四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共11 375部古籍入选,并命名166家“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许多珍贵古籍得到保护,众多古籍收藏单位的收藏条件得到有效改善,对全国的古籍保护工作起到[7]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和贵州省荔波县档案馆等档案馆名列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之中。

对各级档案馆来说,通过开放目录的建立,才能深入了解馆藏文化艺术档案的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整理馆藏文化艺术档案、资料,有效地开展专题文化艺术档案的编研等,才能为领导决策和单位工作提供参考,才能更进一步地向社会、向市场、向大众提供有价值、高品位的文化艺术档案编研成果,开展高效、便捷的文化艺术档案利用服务。

建立档案开放目录,还能把文化艺术界名人名家、民间老艺人文化艺术档案、资料整合起来,展示他们在长期的文化艺术工作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照片、音像、实物、电子、出版物等不同形式和载体的档案、资料,不断丰富和优化各级档案馆的档案种类和内容,切实加强珍贵、重要及濒危文化艺术档案特别是列入国家、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档案的征集和抢救工作,将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地方戏曲、民间手工艺品、口述文化、民俗活动等珍贵、重要及濒危的文化艺术档案利用起来,为子孙后代积累宝贵的文化艺术遗产。

建立档案开放目录,还能提高我国各级档案馆文化艺术档案的数字化水平,因为在建立档案开放目录的过程中,要采用档案管理软件对文化艺术档案进行著录,还要对网络环境下电子载体文化艺术档案统一接收、集中归档、及时备份、脱机保存,建设文化艺术档案数据库,还要探索切实可行的电子载体文化艺术档案的保存、保真、保密以及利用方法,这样才能有效保证电子载体文化艺术档案的完整和安全。

总之,文化艺术档案开放目录的建设,对文化艺术档案的收集、开发和利用能起到很好的作用,能提升我国文化单位整体管理水平,促进文化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传承和发展优秀文化遗产。

第二节 建立档案开放目录体系对党务信息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作用

档案种类繁多,党务档案和政务档案是其中的重要类别,我国各级档案馆有大量的党务档案和政府档案,随着档案公开制度的推行,档案开放目录的建立就成为党务信息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的工具。

一、对党务信息公开的作用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党务公开是党内民主的重要内容,国家档案中的很多内容是有关党务的,如各种党务文件以及党务公开工作中形成的文字、图表、影像、会议材料和案例等。但党务档案纷繁复杂,种类繁多,不建立开放目录,就难以系统、清楚、准确地向广大人民群众展示。

党务信息公开涉及很多方面的工作,其中档案开放目录编制和发布是党务信息公开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作用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档案开放目录的建立能促进党务信息的管理

档案开放目录的建设,要求党务信息管理部门明确信息的范围和内容,对党务信息进行整理、加工、分类和标引等工作,并建立检索系统,提高利用效率,这些工作促进了党务信息的管理。(二)人民群众通过档案开放目录可以了解党务信息

作为社会人和国家的一部分,人民群众也是需要党务信息的,而党务信息内容丰富,有关于党的领导人的,有关于党的组织的,有关于党的会议的,还有关于党的历史的;格式多样,有文本、视频和音频等;体裁有日记、文件、通知、手稿和信件等。如果没有建立一个好的目录,一般是很难迅速找到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档案局网站通过别具匠心的档案开放目录在公布党务档案方面起到了表率的作用,该局公布的档案分六部分,分别是“档案天天看——邓小平档案系列”“档案天天看——毛泽东档案系列”“中国共产党党旗档案”“中国共产党成立时期档案”“共和国起步1949档案”和“共和国起步1950档案”。其中,“档案天天看——毛泽东档案系列”是一个时间目录,中央档案馆从2013年1月1日到12月31日,每天展出一件毛主席的档案,内容包括毛主席在不同时期起草的文件、电报、书信、诗词、论著和题词等,共365件;“中国共产党成立时期档案”是一个24集的目录,每集包括一部PDF格式的电子书和一个Flash视频;“共和国起步1949档案”是一个52集的目录,每集包括一部PDF格式的电子书和一个Flash视频;“共和国起步1950档案”一个15集的目录和一个Flash视频,每集包括一部[8]PDF格式的电子书和一个Flash视频。图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档案局网站党务开放档案之毛泽东档案时间目录

资料来源: http://www.saac.gov.cn/ggfu/node 154.htm,2013-11-22。

通过以上档案开放目录的导航,群众很快能找到想要了解的关于毛主席和共产党的一些信息,更加坚定没有毛主席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道理。

除开国家档案局网站建立了党务信息公开目录之外,全国还有一些档案馆也建立了党务档案信息目录,并在其网站发布。

二、对政府信息公开的作用

20世纪90年代末期,由电子政务运动而引发的世界范围内的信息公开立法浪潮对我国档案部门产生了极大影响,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以后,政府信息公开成为国家档案馆的法定职责。

政府信息公开涉及很多方面的工作,档案馆的档案开放目录的编制和发布是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实施和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具体表现。2008年中央档案馆建立了中央国家机关政府公开信息查阅中心,并建立了政府信息为内容的档案开放目录,各省市档案馆也随之纷纷建立了政府信息为内容的档案开放目录,并在其网站发布,其作用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档案开放目录的建立能促进政府信息的管理

档案开放目录的建立,要求政府信息管理部门明确信息的管理范围和内容,对政府信息进行整理、加工、分类和标引等工作,并建立检索系统,提高行政效率,从而促进政府信息的管理。(二)公民通过档案开放目录可以准确详细地了解并获取政府信息

进入网络时代以后,虽然电视、广播、电话、网络等快捷而覆盖面广的传播媒体使得公民能够得到大部分他们想要的公共信息和生活资讯,但是这时的公民得到的信息是不完整的,作为社会人和国家的一部分,公民也是需要政府信息的,因为公民不仅要求政府及时公布国家行政的大政方针和公务活动内容,还要求政府及时公布与公民利益有关的信息,使公民能及时维护自身的安全和利益。我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公民掌握政府信息是应该和必须的,这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和政府的义务。而单个公民作为弱势的一方,无法主动地掌握政府信息,因此,档案开放目录有利于公民查找所需要的政府信息,切实保障公民的权利。

广东省惠州市档案开放目录的建设对政务信息的公开起了重要的作用。2005年,惠州档案信息网开通;2007年,惠州市各县(区)档案信息网开通,为档案信息服务提供了重要平台,逐步实现已公开现行文件和开放档案目录的网上查询。至2009年10月底,全市各档案信息网共有36.5万多条开放档案目录和2.35万件现行文件在网上挂接并开展网上查询服务。2008年4月,惠州档案信息网把已公开现行文件及开放档案目录查询系统与政府公共信息网挂接,网站点击率达110万人次,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公民通过档案开放目录获取了想要[9]得到的政务信息。

第三节 建立档案开放目录体系对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重要作用

随着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档案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从某种意义上讲,企业档案储备实际上是企业技术和管理储备的另一种形式,它的丰富程度对企业技术和管理内在潜力的大小和企业发展后劲的强弱有着重要的影响。

按照规模,我国企业可以分为特大、大、中、小型四类。我国很多特大型企业设有档案馆,如上海金山石化档案馆、南京扬子石化档案馆等。有的大型企业也设有档案馆,但这些档案馆的信息资源上网的比较少,企业查档主要是手工查档,这种查档方式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容易出错,效率也不高,因此建立相应的数字档案开放目录很有必要。企业档案开放目录主要有生产档案目录、经营档案目录和管理档案目录等。

档案开放目录的建立对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作用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科学决策的需要

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是决策,决策是建立在企业丰富、完整、可靠的信息流基础上的,档案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优秀企业家的共同特点是善于将过去的、现在的各类情况和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结合现实的客观条件及主观条件加以比较,然后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做出科学的决策。在做出科学的决策之前所参考的情况和数据,有很多是从档案中得到的,而企业档案是纷繁复杂的,包括计划统计、经营销售、物资供应、科学技术、财务管理、劳动工资、教育卫生、党政工团工作等方面。通过建立档案开放目录,企业家才能够比较、分析和研究档案信息资源,判断企业内部和外部的情况,最终预见企业的未来发展和变化,这样才能审时度势地做出科学的决策,制订出切合实际的企业发展规划。

二、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逐渐变成了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这种竞争比单个企业的竞争更加复杂,供应链内信息共享成为提高供应链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企业档案共享是供应链成员信息共享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建立企业档案开放目录,实现供应链成员档案信息共享,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和管理,提高竞争力的需要。

企业经营管理档案包括国家管理部门档案、客户档案、市场档案、采购档案、竞争对手档案等,如果不对这些档案分类并建立目录,不但容易发生混乱,而且容易丢失重要的档案,给企业带来损失。

利用档案开放目录查找档案,不但能够了解企业的信息,而且还能了解行业动态,从中得到大量的行业信息、竞争对手的情况并进行市场分析,从而降低市场风险。企业利用档案开放目录查找档案,还能了解其他企业的经营情况、资信和其他一些经济信息,这种调查可以消除不必要的交易风险,维护市场的规范和诚信,从而保证企业之间进行规范的合资合作、合同订立和商业往来。通过客户档案还能了解客户的信息。

三、企业科技进步的需要

企业的科技档案种类繁多,有设计档案、工艺档案、配方档案、技术图纸档案等,常常技术深奥、纷繁复杂,如果不建立档案开放目录将档案归类整理,建立检索系统,企业的科技档案将很难管理和利用,这就会阻碍企业的科技进步。

将企业的科技信息存档并建立企业档案开放目录,实现企业内信息和知识共享,这样才能避免因人员的流动而使企业的信息和知识流失。同时,建立档案开放目录,也是企业标准化管理和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步骤,这项工作是企业科技进步和经营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一些企业由于没有将重要的技术信息建档并编制目录,最后这些信息丢失,给企业的发展带来重大损失。

有些企业的科技档案往往分散在企业的很多部门,我们曾在湖南省湘潭电缆厂工作过多年,该企业是全国大型企业,有职工一万多人。该企业的科技档案分布在档案室、情报室、工艺科、信息中心、技术处、技改处、标准化室等多个下属单位,各单位之间关于科技档案的收藏情况没有交流。由于没有建立一个能反映全厂科技档案收存情况的目录,所以科技人员在检索和利用档案时就存在很大困难,这就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科技进步。

第四节 建立档案开放目录体系对人民群众工作、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

档案工作是一项记录历史、传承文明、造福社会、服务人民的伟大事业。为民服务,既是档案工作的出发点,又是落脚点,贯穿于档案工作的始终。我国的传统档案工作,曾一度片面强调档案工作为政治服务,而脱离了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存在着“重收管、轻利用”的现象,特别是轻视广大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需求,从而削弱了档案工作的价值,阻碍了档案工作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档案部门开始注意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问题,使我国档案利用工作迎来了一个新的高潮。特别是在今天,随着时代的变迁,档案为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服务的内容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档案工作已经深入到各部门、各行业乃至千家万户,与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紧密相连、息息相关,因此,档案工作只有坚持为民服务,才能真正扎根于社会。建立档案开放目录体系对人民群众工作、生活和学习有以下重要作用。

一、人民群众工作和生活的需要

人民群众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常常需要民生档案来证明身份、经历等,如通过工资档案找回工龄,为购买政策房出具相关房产档案证明,查阅土地林权档案解决地基纠纷等。民生档案包括民主政治档案、社会保障档案、国企转制档案、教育卫生档案、安居乐业档案、公共服务档案六大方面,共有婚姻登记档案、社会救助档案、慈善档案、安置档案、重点优抚对象档案、区划调整档案、村务公开档案共22个类别。民生档案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大局,主要包括婚姻、财产、生产、工作、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内容。

民生档案种类繁多、专题复杂,查找和利用起来都非常困难。我国各级档案馆应该对民生档案先进行分类,再建立数字开放目录并在网上发布,这样人民群众才能接触、检索和了解到各种档案信息,启发他们的思维,解决他们生活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以下例子说明了档案开放目录对人民生活和工作的重要意义。

安徽省灵璧县档案馆建立了知青档案目录数据库,并在灵璧档案信息网上发布,目前下载利用次数已达1127次,不仅满足了外地公民对知青档案的信息需求,同时也提升了县档案馆的社会服务能力。苏州知青小陈通过该目录数据库,查阅到了关于他下放的相关信息,并在档案馆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找到了他下放的档案原件,为计算工龄[10]提供了依据。

贵州省档案馆在民生档案目录的查询利用上走在了前列。该馆在贵州省移动通信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在以往开展的来馆查询、网上查询目录的基础上,经过充分调研、论证和反复测试,开通了利用手机短信查询档案目录的服务业务。现在,贵州各界群众只要拥有手机,就可以通过发送短信查询他们所需要的档案目录,贵州省档案馆向社会各界提供查询的档案和现行文件条目约有15万条,数据内容包括1916年至1949年的档案目录28 094 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50年至1975年)档案目录110 111 条;1996年至2005年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大、贵州省政府、贵州省政协及省政府有关部门共48 家单位的文件6139 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禁烟禁毒、救灾、体育[11]专题目录2646 条等。

二、人民群众学习和科学研究的需要

人民群众在学习和科学研究中,常常需要档案信息资源作为学习和研究的基础材料,如果没有档案开放目录,他们就要到当地档案馆查找纸质档案,有的甚至还要长途跋涉,去档案馆反复查找,档案馆的这种服务模式效率不高,人民群众对档案信息的需求也常常得不到满足,因此通过开放目录提供档案信息是档案服务于民的重要方式,以下三个例子说明了档案开放目录对人民群众学习和科学研究的重要性。

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合作编辑的《清代边疆满文档案目录》,在国家教育部“211工程”清史项目基金的资助下,已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全套书共12 册,收录12万余条目,共计900万字。第一册,盛京卷,约9000 条,记载有关盛京的地方行政事务;关外三陵的管理;少数人事与八旗旗务等。第二册,吉林、黑龙江卷,约8800 条史料,记载有宁古塔、三性、阿喇楚喀副都统所辖地区的驻防、八旗旗务、打牲、八旗生计、参务、大内所需贡品等。第三册,内蒙古卷,约791 条,记载有牧场管理及贡马事宜;靖边将军、抚远将军有关北路军营调兵、驻防、兵丁训练以及供给等事宜。第四册及第五册,乌里稚苏台卷,约20 416 条,记载有平定准噶尔事件,无路官兵调遣、防守、进剿、准备军需、退守科布多以及准噶尔内部军情等。第六册至第十一册,新疆卷,约64 683条,记载有清代对新疆地区的驻防、开发、管理以及对回部的有效管理等。第十二册,沿海各省及西藏卷,约14 337 条,记载了沿海各省及西藏地区的驻防管理及宗教方面的材料。该书的出版,将推动清代边疆史研究,也有利[12]于清史、民族史和满学的深入研究。“西藏和藏事档案史料目录丛书”是1988年起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分别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和四川省档案馆、青海省档案馆、甘肃省档案馆以及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政府合作,历经十余年的努力编纂的一套大型工具书,于1997年由中国藏学出版社陆续出版发行。全书为16开本,共8册。收录档案条目95 000 余条,合计820余万字。档案的形成时间起于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止于1949年,包括《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存西藏和藏事档案目录》《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所存西藏和藏事档案目录》《青海省档案馆所存西藏和藏事档案史料目录》《四川省所存西藏和藏事档案史料目录》《甘肃省所存西藏和藏事档案史料目录》及《云南省迪庆藏族自[13]治州所存西藏和藏事档案史料目录》。

这套“目录丛书”的编成和问世,不仅对开展藏学研究工作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现实意义,而且对发展藏学研究事业也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我们曾经因科学研究的需要不远千里,去南京市江苏省档案馆查阅民国时期南京政府的税务档案和山西省档案馆查阅阎锡山统治时期山西省田赋档案,由于这两个档案馆没有将这些年代久远的档案数字化,也没有建立相应的数字化档案开放目录,用户只能通过手工进行查阅,对查到的档案进行复印或照相。因此我们在查阅过程中不但费时费力,而且查全率和查准率都很低,这就严重地影响了相关研究的开展,因此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建立功能完备的面向全国用户的数字化档案开放目录体系势在必行。

注 释

[1].国家档案局.国家档案局关于发布《数字档案馆建设指南的通知》.档办 [2010] 116号

[2].李国荣,陈宜耘,杜恒琪.亮剑紫禁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明清档案开发服务工作侧记.http:/ /founder.china.cn/saac/dawj/txt/2005-10/31/content_78339.htm,2011-5-22

[3].国家档案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档案事业建设的报告.京政办发 [1990] 1号,1989年11月30日

[4].国家档案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档案事业建设的报告.京政办发[1990]1号,1989年11月30日

[5].北京市档案信息网.http://www.bjma.gov.cn/index.ycs,2012-3-19

[6].孔晖.铀矿地质档案的数字化管理及二次开发利用探析.世界核地质科学,2009(6):119-123

[7].第四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和“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正式公布.http://www.idangan.com Digest_info.asp?id=460,中国档案学术网.2013-9-27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档案局公布档案.http://www.saac.gov.cn/ggfu/node_154.htm.2013-9-26

[9].邱少雄.抓基础建设分布推进档案目录资源整合.中国档案,2010(7):22-23

[10].戚华英.安徽灵璧“知青档案目录”为异地查档提供方便.兰台世界,2013(6):9

[11].韩义义.贵州手机短信可查档案目录.中国档案报,2006年6月8日第1版

[12].刊讯.《清代边疆满文档案目录》出版.历史档案,2003(1):131

[13].刘丽媚.西藏和藏事档案史料目录丛书综述.中国藏学,2006(2):282-290

第二章 国家档案开放目录体系建设的研究基础

档案开放目录体系的建设是我国档案事业现代化建设和数字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也是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项工作以建设功能强大的数字档案开放目录为内容,以满足用户的档案信息需求为目标。要把这项工作做好,就必须对这项工作的方方面面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这些研究必然涉及一些基础的问题,如国家档案开放目录建设有什么历史积累和现实条件? 什么是档案开放目录? 档案开放目录的种类有哪些?国内外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建设情况如何?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工作的开展对档案开放目录的建设有什么启示? 这些问题既是国家档案开放目录体系建设的研究基础,也是国家档案开放目录体系建设的出发点,对这些问题的阐述是进行本课题研究的前提。

第一节 国家档案开放目录建设的历史积累和现实条件

档案开放目录建设是国家档案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档案事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它和我国档案事业的历史发展和现实情况是分不开的,是建立在我国档案事业的历史发展和现实情况基础之上的,可以说,国家档案开放目录建设这项工作的开展进行是建立在历史积累和现实条件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为档案开放目录的建设进行了物质准备、人才准备、技术准备和制度准备等。

一、国家档案开放目录建设的历史积累——我国档案工作的历史发展

我国夏朝就有档案的记载,商代产生了闻名于世的甲骨档案,包括占卜刻辞、卜事刻辞、记事刻辞、表谱刻辞四类,这是我国现存最早、较系统的官府文书,是揭示商代历史最丰富、最直接可靠的原始材料,也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材料独特、数量繁多、年代久远的档案。

到了西周时期,我国档案工作比商朝有了进一步发展。太史寮是以太史及其下属官员组成的官署机构,主要掌管起草文书、记载史事、保管国家典籍、策命诸侯卿大夫及其他事务,西周的史官记注制度是我国古代历史记载方面领先于世界的一种管理制度。

到春秋战国时期,代表当时阶级势力的文书档案无论从内容到形式都有了较大发展。其中包括专门档案、日常政务文书及民用契券,主要种类有刑书、计书、上书、盟书、玺书、遗书、符、节、檄文、券等。另外,文书档案工作逐渐由传统史官任内分离出来,被一批专门掌管文书档案的官员所代替。

两汉时期,国家重视加强档案文化典籍的收集、累积和利用工作,促进了这一时期文化的高度发展和繁荣,逐步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一整套文书工作制度,保证了文书档案的顺利传递,有利维护了封建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又进入动荡战乱时代。在中央,档案工作形成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分治的中枢系统,建立了中央文书档案的工作系统。同时,随着各国文书档案工作系统的建立和加强,各国文书档案工作人员日益增加,先后设置有尚书、都令史、令史、书令史,等等,官吏多达五六十种,名目之多创历史之最。

唐代确立了文书档案“中书出令、门下审议、尚书执行”的三省分权运行体制,三省分权制度保证了文书运行的认真准确、避免了任何一方的独权,有效维护了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随着国家机构的不断完善,文书档案的管理制度和律令亦比前代更加系统完备。对档案的收集归档、整理鉴定、销毁利用等方面都做了明文规定。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唐太宗组史馆,设馆官修史书。

两宋时期共建了十一座皇帝档案典籍库,分别收藏各朝皇帝的档案。这也是档案机构发展的一个标志、一个转折点。宋朝代表档案保管工作发展水平的另一个重要标志,是架阁库的普遍设置。架阁库不仅是档案保管装具的变革,也是宋代各级政权机关保存文书档案的专职机构,同时也创立了一整套档案管理制度。它开创了广泛意义上普遍保存文书档案的途径,是中国档案史上的重大变革,也是现代机关档案室的基本雏形。这一时期编史修志的重要成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司马光编纂的《资治通鉴》和郑樵编著的《通志》。

明朝建立的属中国档案史上规模空前的专门档案库——后湖黄册库,用于保管全国赋役档案,它设有专门的工作人员、独立的管理经费和严格的管理制度。档案保管数量繁多,库房存储面积巨大,为16 世纪早期世界所罕见。另一皇家档案库的代表——皇史,全部为砖石结构,坚固耐用,恒温恒湿,有利于档案的永久保护,是当时我国劳动人民高超建筑水平和智慧的结晶。

清朝绝大部分的档案为政府官文,数量愈加浩繁,名称种类复杂。其档案管理制度有了进一步发展和健全,建立了包括“一案一卷”的立卷制度、按文种及问题分类的整理制度、编目登记制度、档案汇抄制度、档案清理修缮制度等。

民国时期按照其统治集团的不同,分为南京临时政府统治时期(1912年1月-2月28日);北洋政府统治时期(1912年3月-1928年)和国民政府统治时期(1928-1949年)三个历史阶段。民国时期我国近代档案工作处于萌芽和探索阶段,档案工作的变革打上了统治阶层和时代的烙印。

民国时期,档案科研工作的起点是文书档案改革运动,在文书档案改革运动中,出现了一批致力于档案学科研究的学者,如甘乃光、周连宽、何鲁成等。国民政府时期,文书档案工作人员努力争取建立国立档案总库与国史馆,以期促进档案收集和保管工作,防止有价值的档案遭到破坏。

我国档案专业教育从民国时期开始。这是档案工作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档案工作向档案事业前进的一个标志。国民政府统治时期,以行政效率运动为契机,为解决各级机关改进文书档案工作人才短缺的问题,档案教育开始萌芽。1939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在湖北省私立武昌文华图书馆专科学校附设一个档案管理专科,学制两年,招生对象为高中毕业生。1942年,国民政府教育部还指定该校开办档案管理职业训练班,招收现职档案人员,训练时间为4个月。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档案工作进入一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重视档案和档案管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档案工作的基础上,一面改造旧中国遗留下来的档案,一面汲取国外档案管理的先进经验,逐步建设起国家规模的社会主义档案事业。1954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档案局的成立是国家加强档案工作领导的一项重大措施,为有领导、有计划地建设社会主义档案事业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在此后60多年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中,我国档案事业走过了曲折发展的道路,经历了初创阶段、全面建设阶段、受挫和破坏阶段、恢复和发展阶段,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总的来说,我国几千年档案事业的发展所积累的档案资料及其编研经验,为国家档案开放目录体系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国家档案开放目录建设的现实条件——我国档案工作已取得的成绩(一)新世纪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

进入21世纪,我国档案事业发展的速度在加快,从以下各个方面可以看出我国档案事业在快速和健康地发展。

截止到2011年,我国有档案行政管理部门3154个,比“十五”末增长了3.3%,其中中央级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级31 个、地(市、州、盟)级470个、县(区、旗、市)级2652个。全国有各级各类档案馆4077个,其中国家综合档案馆3191个,国家专门档案馆241个,部门档案馆149个,企事业单位档案馆496个,比“十五”末增长2%,完成了预期增长目标。

各级各类档案馆馆藏档案39 264万卷、件,比“十五”末增长39.9%;国家综合档案馆增长 50.3%。馆藏资料 4233万册,比“十五”末增长3.2%;国家综合档案馆增长11.7%。

各级各类档案馆馆藏照片档案2799万张,比“十五”末增长60.1%。国家综合档案馆馆藏照片档案1646万张,比“十五”末增长81%;录音、录像、影片档案78万盘,比“十五”末增长 2.6% 国家综合档案馆增长30.9%。各级各类档案馆馆藏电子档案226万盘、张,比“十五”末增长260%。国家综合档案馆增长近10倍。“十一五”期间,各级各类档案馆共接待利用者3025万人次,提供利用档案、资料8493万卷、件、册次,分别比“十五”时期增长39.3%和22.4%。“十一五”末,各级各类档案馆总建筑面积629万平方米,比“十五”末增长16.6%。国家综合档案馆增长19.7%。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开放档案6867万卷、件,比“十五”末增长33.6%。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开放案卷级目录3710万条、文件级目录12263万[1]条,分别比“十五”末增长22.5%和48.6%。

新时期我国档案事业的巨大发展,既为国家档案目录体系的建设提供了各方面的物质条件,也对国家档案目录体系的建设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二)我国档案信息网络的建设

2002年《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的实施,对档案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及档案管理应用系统建设等方面提出了详尽的要求,保障了档案信息网络的规范和安全,有利于档案信息资源的开放工作,促进了档案信息网络的建设。而档案信息网络的建设正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档案信息网络的建设体现在档案信息资源的建设和档案信息化人才建设等方面。

三、我国档案信息化工作的开展

档案信息化是当代经济和科技发展的结果,是提高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手段。档案信息化也是现代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是促进档案开放的一个重要因素,档案信息化使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和管理的效率不断提高,公众对档案信息资源的获取也比以前容易很多。

我国档案信息化建设起步比较早,1979年个别档案科研机构开始档案管理自动化课题的研究;1985年末,计算机档案管理系统开发成功并运行;1993年,我国启动了国家经济信息化战略并成立了“电子归档研究领导小组”,档案信息化建设逐步走向正轨;2002年,《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发布后,我国档案信息化工作有了更为明确的发展方向。总的来说,我国档案信息化建设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档案管理软件的开发和应用

档案管理软件的开发和应用,能促进档案信息技术的提升,保证档案信息安全有效,同时在进行档案管理应用软件建设的过程中,能推行全国统一的规范和标准,便于大众利用档案信息,也能够减少不必要的软件重复开发过程。通过档案管理软件的应用,各级档案管理部门能加强档案信息数据库建设工作,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为档案开放目录的建设创造条件。南京大学档案馆开发的“南大之星”档案管理软件是其中的代表,这个软件目前在全国的各类档案馆得到广泛的应用。(二)档案信息网站的建设

档案信息网站是宣传档案工作的窗口,我国档案管理部门主要通过档案网站有计划地开放档案目录,向社会提供网络检索和开放利用服务,现阶段档案馆网站的建设不断丰富完善,进一步发挥了档案信息资源的作用,为社会提供应用和服务。从1997年北京市档案馆网站的开通,到目前为止全国所有的省级以上档案馆都已建成相应的档案网站,这些网站的建成为档案开放目录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随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我国一些档案馆逐步在档案网站内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