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早教常识全知道(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9 09:44:24

点击下载

作者:崔绍珍

出版社: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育儿早教常识全知道

育儿早教常识全知道试读:

前言

随着宝宝呱呱坠地的啼声,一个可爱的新生命诞生了,父母的喜悦心情不言而喻。然而如何尽早地适应为人父母的新角色,这对年轻的父母来说,确实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为此,在育儿的道路上父母们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与行动。但是有时候只付出努力与行动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掌握一些育儿的智慧与技巧。同时,在育儿的过程中,父母也应注重孩子早教的问题,特别是应该何时对孩子进行早教、如何对不同年龄阶段孩子开展早教之类的问题。

所以,当面对如此严肃而繁重的育儿与早教工作时,很多没有育儿早教经验的父母都会感到不知所措。其实,只要掌握一定的育儿早教知识,并付诸实践,就可以养育出既健康又聪明的宝宝。

那么,怎样的养育才是最科学、最合理的呢?为此,我们邀请知名专家根据宝宝的不同年龄阶段编写了这本书。

本书针对0~6岁宝宝的喂养护理和早教展开,以年龄分段,针对广大父母心中最关心的宝宝喂养、护理、锻炼和智力开发等方面的常识,进行了系统、科学的梳理和阐述。其内容分为:宝宝喂养、宝宝护理、宝宝体能锻炼、宝宝智力开发和宝宝性格培养等。本书可以帮新手父母树立科学系统的育儿观,具有指导性与知识性;本书可让父母们根据宝宝的年龄段随手翻看,也能够帮助父母们解决具体的问题,具有方便实用和全面系统的特点。

本书科学权威、全面实用,希望本书能帮助新手父母们掌握育儿早教的常识,科学而又轻松地养育宝宝。

祝愿每一位宝宝在父母的呵护下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成为聪明、灵动的小“天使”!

第一章 迎接宝宝,你准备好了吗

一个新生命的诞生,不仅标志着宝宝来到了我们的世界,也标志着初为父母的我们要开始全新的人生。为此,我们应当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妈妈要做好心理准备

做母亲是一种神圣的责任

看到别人的宝宝依恋妈妈,你是不是很羡慕呢?看到宝宝活泼可爱的样子,你是不是也充满了期待?想到自己即将成为一位母亲,你应该感到自豪和骄傲。因为,做母亲不仅是对家庭的贡献,也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贡献,这是一种神圣的责任。

宝宝给生活带来无限欢乐

也许你已经习惯了二人世界,宝宝的降生,会改变你原有的生活方式,随之而来的是养儿育女所要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但是有了宝宝,从此你不会感到寂寞。宝宝每学会一个动作,甚至第一次发出声音都会给你带来莫大的喜悦与幸福。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幸福和喜悦将与你相伴。

有付出就会有回报。作为一个母亲,在宝宝出生前后,一直到幼年期间,你会觉得他占据了你大部分的时间,你要为他的健康成长花费很多的心血。但是,你的一切努力和奉献都

宝宝是夫妻爱情的结晶,是夫妻生命的延续。为了夫妻间诚挚的爱,做妻子的应当有信心和义务去承担孕育的重担。只要你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坚定的信念,就一定能够克服所遇到的一系列困难,孕育出一个健康、可不会白费,因为在你付出的同时,也会得到爱的回报。

人生在世,女人因为有了丈夫而成了妻子,又因为有了宝宝而成了母亲。宝宝的出生,不仅会给家庭带来欢乐和希望,还会带来无法替代的欣喜及乐趣。

体验真挚的母爱

宝宝人见人爱,更何况你是他的妈妈,是他最信赖和最依恋的人。你会因为宝宝而焕发青春,对生活充满期待,哪怕是在生活中遇到挫折和坎坷,一想到家中的宝宝,就会鼓起百倍的勇气和力量。当然,随着宝宝的逐渐长大,你的付出会更多,但在付出的同时,你也会感受到收获的喜悦——宝宝会蹬腿啦,宝宝会翻身啦,宝宝会坐啦,宝宝会叫父母啦,宝宝会走路啦,宝宝会自己玩耍啦……

父亲的神圣职责

父亲甜蜜的责任

有了宝宝,意味着原来甜蜜的二人世界变成了幸福的三人行。丈夫这时要及时进行角色的转换,在关心爱护妻子的基础上,还要勇敢地承担起做父亲的职责。

你即将做父亲,我们衷心地祝贺你,同时也对你表示最真诚的敬意。你要为自己感到自豪和骄傲,因为做父亲是一件神圣的事,既是对人类社会繁衍发展做出贡献,也是一种神圣的责任。

自从有了宝宝,妻子整天围着宝宝转,有时会对你不理不睬。这时你要适应妻子的情感转移。妻子做妈妈了,过惯了二人世界的幸福生活,会因为宝宝的出生而改变,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妻子对你的爱的转移。过去温柔体贴的妻子似乎对你不够关心了,过去经常说的情话也减少了,甚至对性生活也有些淡漠了。

作为丈夫和父亲,你对此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不仅要充分理解妻子,还要以宽容豁达的心态对待妻子的爱的转移,因为她依然将自己所有的爱奉献于这个家庭,只不过是将这份爱一分为二而已。即使她将大部分的爱转移到宝宝身上,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母亲是无私的、伟大的,父亲也应该一样。为了夫妻之间的爱情结晶,作为一位父亲,在关于情爱的分配上让出一定的空间,这也是理所应当的。我们相信,所有的父亲都会这样去做。

给予妻子更多关爱

妻子分娩之后,由于生理发生变化,心理上也会产生许多变化,如烦躁不安、唠叨、爱发脾气、对感情要求强烈或冷淡等。对于这些变化,你应当理解和体谅,并采取各种方法给予妻子更多的关爱,使妻子心情愉快,爱的宝宝,从而体验到人类最美好的情感——母爱。

顺利地度过产后阶段。这一特殊阶段的女性更渴望得到亲人的关爱,更积极寻求和谐的生活。只要你理解并认识到这一点,并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那么,一切就非常简单了。其实,妻子并没有过多的奢望,哪怕是一句充满爱的话语,一次温情的拥抱或是一瞥深情的目光,都会给她带来莫大的安慰。

尽到做父亲的职责

现代社会,父亲越来越积极地参与到了做家务和养育孩子的工作中。

不论妻子有没有工作,照料孩子都是两个人的事。近20年来,心理学家逐渐发现,父亲分担育儿职责对儿童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作用,某些作用甚至是母亲无法替代的。父母在行为方式上的差异可以互补,孩子在得到鼓励、推动的同时,身边也不乏耐心呵护自己的人,这样才能既发挥孩子的潜力,又不伤害孩子的心灵。父母在分担育儿职责的过程中,也能更了解对方的想法,更理解对方的行为,进而相应地调整自己的育儿方式。尽到做父亲的职责是家庭幸福、孩子健康成长必不可少的。

做好充分的物质准备

细心准备婴儿床上用品

新生儿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睡梦中度过的,所以,床上用品对他来说太重要了。给宝宝选择合适的床上用品,让他在温馨、舒适的小床上度过他一生中最初的时光,是父母的头等大事。面对琳琅满目的各类床

上用品,你可要擦亮眼睛了:首先要知道买什么,其次要百里挑一,要明白贵的不一定最好,适合宝宝的才是最好的。

婴儿床的选购。选用的婴儿床要确保宝宝的安全。婴儿床的栏杆最好是能上下调整的,这样,即使宝宝长大了也可以用。另外,栏杆之间的距离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注意不要夹住宝宝的头和脚。为了防止宝宝头部受伤,婴儿床最好是木制的。

有的婴儿床会涂有各种颜色,如果涂料中含有铅,当宝宝用嘴去咬栏杆时,就有可能导致铅中毒。宝宝铅中毒以后,会出现贫血等症状,所以最好不要买涂有颜料的婴儿床。

床垫的选购。新生儿床垫的准备也非常重要。小床上的垫子不能太软,因为新生儿骨骼较柔软,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如用过软的弹簧床垫或海绵垫,会使宝宝的脊柱经常处于弯曲状态,这样就容易引起脊柱变形,甚至导致驼背。

床单的选购。新生儿的床单最好采用全棉制品,要比小床大一些,四周可以压在床垫下面,不至于新生儿活动时将床单踢成一团。一般来讲,新生儿可以不用枕头,这是因为新生儿的脊柱是直的,尚未形成生理弯曲,在仰卧与侧卧时,背、肩、头部几乎在一个平面上。

挑选婴儿衣物的讲究

常言道:“人靠衣装马靠鞍。”宝宝穿上衣服显得特别可爱,可是,你不要急着给宝宝打扮,因为对他来说,衣服的舒适才是最主要的。

内衣的挑选。内衣有三种类型:套头式的、侧开口式的和单片式的。

套头式的内衣即从头上套下去,在裆上用按扣扣住。由于此时期宝宝的腿脚伸不直,因此适合穿侧开口的。衣服不要有领子,最好是和尚服。

由于宝宝长得很快,因此内衣不要准备得太多。贴身穿的衣服要用柔软的棉织品,接缝尽量要少,不要用有颜色的。

连衣裤的挑选。连衣裤白天晚上都可以穿。它的拉链从领口起,顺着一条腿或者两条腿一直拉到底。也有使用按扣的。拉拉链的时候要特别小心,避免夹到宝宝的皮肤。还要常常检查裤腿里面,看是否有头发、线头等,以免因缠住宝宝的脚趾头而产生疼痛甚至发生危险。

套头衫的挑选。当宝宝睡醒时,用套头衫穿在其他衣服里面或者外面,可以给宝宝保暖。挑选套头衫时要选择领口宽松的。如果是肩部开口的,则按扣一定要结实。颈后有拉链的那种也可以。

连体衫的挑选。连体衫是一种带拉链的口袋状衣服,宝宝穿上以后只露出头和脖子。它通常还带一个连体帽。购买的时候一定要选择中间有孔的那种,以便婴儿座椅上的搭扣可以伸进去。

尿布的选择

尿布是新生儿的必备用品。下面有几种不同的尿布可供你选择:传统的棉尿布非常舒服,但洗起来很麻烦;纸尿裤很方便,可太费钱。面对不同的尿布,你要了解它们的优缺点,从而为宝宝使用尿布制订合理的方案。

棉尿布的选择。舒适、透气性好是棉尿布的优点。不过,最重要的还是棉尿布价格较低,而且可以重复使用,经济实惠。另外,老人通常比较喜欢棉尿布。如果家里有老人带小孩,千万别忘了多准备一些棉尿布。但棉尿布尿湿一次就必须更换,所以要准备很多。而且要时刻注意宝宝是不是尿了,是不是要换尿布了,大人孩子都休息不好。棉尿布洗涤也比较麻烦,晾晒也是个问题,碰到接连几天下雨或阴天,就更糟糕了。

纸尿裤的选择。纸尿裤使用方便,但长期使用开销较大。纸尿裤一般是由一个塑料的外表面和里面一吸水内层构成,可调扣带,能保证它的大小合适。一次性尿裤有能伸缩、高弹性的裤腿以防泄漏,并且很多品牌的纸尿裤还分为男宝宝专用和女宝宝专用,根据出生月数也有不同规格。优点是容易使用,可折叠,不用洗和晾,不需要用别针或塑料衬裤。没有别针刺伤宝宝的危险,尤其在旅行时使用特别方便。缺点是只能使用一次,长期使用费用较高。

准备齐全的喂奶用具

不论将来打算母乳喂养还是人工喂养,奶瓶、奶嘴等喂奶用具都是必不可少的东西。在宝宝出生前你就该了解这方面的知识,知道各种奶具的使用方法、注意消毒等事项,为宝宝将来的饮食做好准备。

奶瓶。奶瓶分为PC(聚碳纤维)及玻璃两种,PC轻且耐摔,玻璃耐高温易消毒。建议你至少购置1只玻璃奶瓶、1只PC奶瓶。玻璃奶瓶适合妈妈拿着喂,PC奶瓶在外出或宝宝大些时可以让他自己拿着喝。

奶嘴。奶嘴分为很多种。购买奶嘴的时候并不是奶嘴越大越好。如果奶嘴太大,宝宝吃奶的时候很容易呛着。选择奶嘴主要是看宝宝的食量。通常奶嘴分为小圆孔、中圆孔、大圆孔和十字孔四种。小圆孔的奶嘴流量比较小,中圆孔的奶嘴流量适中,大圆孔的奶嘴流量比较大,十字孔的奶嘴流量最大。一般来说,小圆孔的奶嘴适合刚出生的宝宝,中圆孔的奶嘴适合给大一些的宝宝用,大圆孔和十字孔奶嘴一般是用来喝果汁和米粉这些流质食物的。

消毒器具。市场上可以买到放在炉子上加热的消毒器,也有能自动断电的电消毒器。刷碗机的温度也足以用于奶具的消毒。

吸奶器。所谓吸奶器,是指用于挤出积聚在乳腺里的母乳的工具。一般适用于宝宝无法直接吮吸母乳、妈妈的乳头发生问题,或是尽管妈妈在坚持工作,但仍然希望母乳喂养的情况。吸奶器有电动型和手动型两种。

另外,乳汁可能从两侧的乳房同时流出,所以还备有两侧乳房同时使用和单侧分别使用的两种类型。实际使用时,只要挑选适合自身情况的产品就可以了。

请月嫂做帮手

雇请事宜

雇请月嫂时,应注意以下基本事项:

选择家政中心要验看其营业资格,并保证其人员的从业资格;签订合同要写清服务的具体内容、收费标准,违约或者事故责任等;付费时应索要正式发票。

要看月嫂的培训证书、最近的体检证明,或直接带她去医院做肝功能等必要检查。看身份证,并要求提供复印件。

打听其口碑如何,看是否曾带过月子里的宝宝,是否有育儿经验,看生活习惯是否科学,最重要的是是否讲究个人卫生。

看能否用普通话交流。年龄适中,在45岁左右较好。

选择月嫂的条件

身体健康。健康状况良好才能做一个称职的月嫂。如果月嫂携带某些病菌,在护理宝宝时,甚至是为宝宝喂食,都很有可能把自身携带的病菌传染给体质较弱的宝宝和刚经历分娩、身体未完全恢复的新妈妈。正规的月嫂一般需进行一个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肝功能、胸部X线检查、妇科检查等体检项目,合格者才有资格做月嫂。

月嫂应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历。月嫂最好是经过护理专业知识和基本医学知识的学习,或进行过专业的月子护理培训的。此外,应该是年龄在35~45岁有过生育或养育经验的女性。

月嫂与产妇的性格相投。性格相投是来自两方面的,与这家的产妇相处融洽的月嫂,不一定就适合另一家,因此在雇用月嫂之前,产妇应该把自己的一些建议或要求尽量讲清楚,并对月嫂的性格进行初步了解,只有这样产妇才能在与月嫂相处的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沟通,同时也能避免请来不称心的月嫂。

最好请“大嫂型”月嫂。“大嫂型”月嫂对一般家庭都比较适合。因为她们具有丰富的育儿经验,不仅能够及时发现宝宝的常见病,而且对产妇的心理和生理也能够进行有效调节。年轻夫妇可以随时向她们学习育儿知识,并可培养宝宝与隔代人之间的亲情。

与月嫂相处的方法

产妇及其家人与月嫂的关系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和磨合。在选择月嫂时,除了考虑她所具备的“硬件”条件之外,产妇及家人还需考虑是否能接受月嫂的个性。有的月嫂特别温柔,但急性子的产妇或家人有时会嫌她干活不够麻利;有的月嫂工作起来特别麻利,追求细节的产妇或家人又可能觉得她应付了事。月嫂虽说主要是为了挣钱,但她们的工作确实是十分辛苦的,产妇或家人千万不要以为自己花了钱,就不注意对月嫂人格的尊重。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双方的感情互动。作为产妇或家人,首先应对月嫂多一些人性的关怀,哪怕是一句表示友好和关心的话也是一份温暖,或者满足她一个小小的愿望,或者对她的工作及时给予肯定,她都会为此加倍地做好服务工作,最终受益的还是产妇与新生儿。

第二章 0~1岁,娇嫩的小天使

0~1岁的宝宝,既可爱又脆弱,在父母眼里,仿佛娇嫩的小天使一般。那么,父母们该怎么样去科学喂养、正确护理这样一个娇嫩而又脆弱的小生命呢?

关注新生儿(0~28天)的成长情况

新生儿的成长参考值

新生儿的外貌特征

即将成为父母的人,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想象过自己即将出生的宝宝究竟是男是女,长的是什么样,像自己还是像对方。

其实,刚生下的宝宝一点也不好看:一颗占了身长的近1/3的脑袋瓜;细小的腿;麻秆似的小胳膊;鼓起的肚子和一张被羊水浸泡的小脸。新生儿也许头发茂盛,也许是个小光头;发质有的平滑如贴,有的却是天生的扎扎毛。你还可以看得到宝宝头皮下密次。

布的血管,以及天灵盖上方中央,随着脉搏跳动的前囟门。新生儿出生时承受的来自母体的压力是巨大和难以想象的。正因为如此,宝宝的眼睛

可能充血,或是水肿得睁不开;鼻子扁平,两颊可能不对称。这些都属于正常现象。新生儿的皮肤非常薄,皮肤底下藏着的血管使皮肤泛着一种粉红色。皮肤上或许还粘着尚未脱落完全的胎脂,另外,还可能附带胎记。母体雌激素有可能使许多新生儿的乳头肿胀,甚至流出乳汁;有些女宝宝阴道还会排出一些分泌物。

这些属于新生儿的外貌特征,在接下来的几周内会逐渐消失。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宝宝即将度过新生儿期的时候,父母就会看到心中向往已久的“天使”了。

新生儿的几种运动反射

年轻的父母们或许都有这样的体验,尽管你的宝宝还处于新生儿期,但当你身体的某一部分刚一接触宝宝的手心时,他的小手就会抓过来,并且抓得死死的。平时,宝宝的小手也是攥着拳头。这就是新生儿的抓握反射。产生这一现象,是由于新生儿期宝宝的运动功能发育尚不健全,因此宝宝的运动几乎仅仅是一种反射活动。但这种抓握反射几周内就会消失。

饿的时候,宝宝就会移动头部,当任何物体接近宝宝的嘴角时,他都会将头转过来张开嘴,认为是妈妈的乳房。觅食反射使宝宝可以找到食物的来源。这种反射到宝宝3~4个月时就会慢慢消失。

宝宝在躺着的时候,突然听到较响的声音,或者把他放进小床里时,宝宝的身体会突然向外展开后又迅速缩放,就像拥抱一样,这就是新生儿的惊跳反射。这种反射在宝宝3~5个月时会消失

新生儿的听力

新生儿的听力很敏锐,尤其对父母的声音更敏感。这是因为当宝宝还在妈妈子宫里的时候,就熟悉了父母的声音,因此,宝宝会立即对父母快乐的声音做出反应,并表现出极度兴奋的样子:有时是双手双脚进行舞动,有时头来回扭动,甚至眼睛追随着你,嘴巴还一张一合。

年轻的父母们千万不要错过和宝宝交流的机会,宝宝一出生,就要开始和宝宝说话,为宝宝唱歌,不要怕他听不懂。当你用抚慰的语气和宝宝讲话时,宝宝会变得很安静;如果你说话的声音很大,宝宝会很惊恐。当宝宝受到惊吓的时候,会发生惊跳反射。因此,千万不要大声地对宝宝说话,表情要柔和、慢言细语。在与宝宝说话的时候,眼睛尽量看着宝宝,不但要用语言,更要用心灵与宝宝交流。

新生儿的视力

刚出生的宝宝眼睛一般是闭着的,但过不了多久,宝宝就会睁开他还水肿的双眼,新奇地看着眼前的世界。不要以为新生儿什么也看不见而忽视与宝宝眼睛的交流,其实,新生儿能够清楚地看到距离20~25厘米的物体,他会通过移动目光和转头来回应你的声音。

因此,每当和宝宝说话时,要与宝宝保持这样的距离,以使宝宝能清楚地看到你。时间一长,你就会发现,每当你出现在宝宝的面前时,宝宝就会手舞足蹈地表现出很兴奋的样子,这说明宝宝已经认出你了。

新生儿健康的十个标准

①降生后先啼哭数声,然后开始用肺呼吸。刚生下来的头两周每分钟呼吸40~50次。

②新生儿的脉搏每分钟120~140次

③新生儿的正常体重为3~4千克,低于2.5千克则属于未成熟儿。

④出生的头两天大便呈墨绿色黏

糊状,无气味。喂奶后则逐渐转为黄色。

⑤出生后24小时内开始排尿,如超过24小时未排尿或第一周内每日排尿超过30次,则为异常。

⑥新生儿的体温在37~37.4℃为正常。

⑦大多数新生儿出生后第2~3天皮肤轻微发黄,若黄疸不退或加深为病态。

⑧新生儿出生后有觅食、吸吮、伸舌、吞咽及惊跳等先天反射。

⑨给新生儿照射光可引起其眼的反射。

⑩出生后3~7天听力逐渐增强,听见响声会引起眨眼等动作。

科学喂养新生儿

新生儿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素

新生儿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素,母乳里面全部都有。为什么提倡母乳喂养?道理就在这里。

母乳里面包含着新生儿所需要的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糖、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母乳能够保证宝宝出生后4~6个月的营养,难怪人们把母乳说成是新生儿最完美的食物,这是一点也不夸张的。

母乳中含有宝宝最需要的蛋白质和脂肪,比例也最为恰当;母乳含有足够的维生素,吃母乳的宝宝不需要另外添加;母乳中的铁最有利于宝宝吸收、利用,吃母乳的宝宝极少发生缺铁性贫血现象;母乳中的盐、钙、磷的含量能恰到好处地满足宝宝的需要;母乳中含有能帮助宝宝消化脂肪的脂肪酶;母乳能够给宝宝提供足够的水分。

不仅如此,母乳还是宝宝最有效的免疫药物,为宝宝一生的健康打下坚实基础。

理论上说,营养应该根据新生儿的生长状况按比例摄入,但可能不会有哪一个家庭能够根据要求时时计算,宝宝每日每千克体重需要多少热量、多少蛋白质、多少脂肪、多少氨基酸等,那样太麻烦,也不现实(即使是吃配方奶也只能大致估摸)。如果父母把精力消耗在这个上面,那会耽误许多对宝宝来说更重要的事情,如带着宝宝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让宝宝看一些黑白图形,给宝宝放一段优美的乐曲等。育儿应该是一件简单快乐的事情,育儿要的就是那份心境,其结果也一定是宝宝满意、妈妈满意。事实上,只要妈妈乳汁充盈,宝宝吃得饱、吃得好,宝宝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素就不会缺乏。

初乳对新生儿意义重大

生下宝宝不久(一般在1~2天后)妈妈的乳房开始发胀,这表明乳房开始分泌乳汁。先是分泌一种淡黄

色清澈的乳汁,别小看它,它的功用是很大的,它可以促进宝宝的消化系统发育和防止感染。

根据产后不同时期,一般常把母乳分为初乳、过渡乳和成熟乳。产后7日内的母乳称初乳,产后8~15日的母乳称为过渡乳,产后15日以后的母乳为成熟乳。

初乳的成分与成熟乳显著不同,其外观颜色较淡,比较稀薄,全脂肪及乳糖较少,但含有较多的蛋白质,特别是富含有免疫作用的球蛋白及乳铁蛋白。据测定每升初乳含蛋白质23克,比成熟乳约高1倍,而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比成熟乳高达10倍之多。当新生儿吸入初乳,这些物质可吸附在肠黏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从而阻止病原菌的侵入。

初乳中还含有白细胞,有吞噬作用,而宝宝出生后,自身缺乏免疫力,初乳能提供较丰富的抗体和免疫物质,起到天然的屏障保护作用,防止了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发生。

所以吃初乳的新生儿患腹泻、感染性疾病少。初乳还具有缓泻作用及溶蛋白的效用,有利于排除黏稠的胎便,能防止新生儿胎便性肠梗阻。

初乳是母体为新生儿提供的非常宝贵的营养物质,一定要珍惜它,让新生儿尽早地、充分地吸吮初乳为好。

尽快掌握正确的哺乳方法

为新生儿哺乳,不仅是妈妈的一种责任,更是一种精神享受。当妈妈看着怀中的宝宝贪婪地吸吮着自己的乳汁时,一定会有一种幸福感涌遍全身。如果妈妈和宝宝能选择一个舒适的姿势,一定会更加惬意。

妈妈和宝宝应当是腹部贴腹部,宝宝的鼻子和妈妈的乳头相对,但不能靠得太近,以防把宝宝的鼻子堵住,影响呼吸。宝宝的头应和身体保持在一条直线上。

妈妈可以躺着哺喂宝宝。但要用枕头或靠垫支撑住后背和胳膊,特别是妈妈的头部要垫高一些。宝宝的头部、背部和臀部,也要用枕头或靠垫支撑,但宝宝的头部不能垫得太高,要与身体水平,头部稍侧向妈妈。

妈妈也可以采取坐姿,后背用靠垫或枕头支撑,用脚垫把脚支起来,用妈妈的左臂或者右臂环抱住宝宝,另一只手托住自己的乳头。

帮宝宝含吮乳头,检查宝宝的姿势,是哺乳的关键。宝宝的含乳姿势很重要。每次喂哺先将乳头触及宝宝的口唇,诱发觅食反射,当宝宝口张大、舌向下的一瞬间,即将宝宝靠向自己,使其能大口地把乳晕也吸入口内。这样,宝宝在吸吮时能充分挤压乳晕下的乳窦,使乳汁排出,还能有效地刺激乳头上的感觉神经末梢,促进泌乳和排乳反射。

如果宝宝的颌部肌肉缓慢而有力并伴有节律地向后作伸展运动直至耳部,说明宝宝的含乳姿势正确。反之,如出现两面颊向内的动作,说明宝宝含乳姿势不正确,应马上矫正。

妈妈要让宝宝含吮到乳头及尽可能大部分的乳晕,否则宝宝可能会咬拽妈妈的乳头,引起妈妈产生疼痛感。如果妈妈觉得姿势不合适,可以轻轻使宝宝离开你的胸部,重新摆好舒适的姿势为宝宝喂奶。

妈妈应将拇指和四指分别放在乳房上方、下方,托起整个乳房喂哺。避免“剪刀式”夹托乳房,那样会反向推乳腺组织,阻碍宝宝将大部分乳晕含入口内,不利于充分挤压乳窦内的乳汁。

为什么要吸完一侧乳汁后再吸另一侧

妈妈哺乳宝宝时,应让宝宝吸完一侧乳房的乳汁后再换另一侧。这是因为,如果不等宝宝吸完一侧乳房的乳汁就换另一侧,宝宝每次吃到的,可能只是水分较多的前面部分的乳汁,而错过了浓度大的乳汁。长此下去,宝宝的营养就会跟不上,直接影响到生长发育。

从另一角度讲,吸完一侧乳房的乳汁后,再吸另一侧,可以充分促进乳汁的分泌,为下一次哺乳积攒乳汁。

剖宫产出生的新生儿为什么要早哺乳

如果妈妈进行的是剖宫产,那么新生儿可能会因为麻醉药而昏昏欲睡,对妈妈在产后马上进行的哺乳也没什么兴趣。这时候,妈妈不要只是等待,要抓住新生儿稍微清醒的片刻时间,把乳头送进宝宝的口中,让宝宝吸奶。因为哺乳会让新生儿快些醒来,对新生儿期宝宝的生长发育有利。

按需哺乳

宝宝饿了自然要哭,妈妈应立即给宝宝哺乳,而不是看表,看是不是到吃奶的时间了。过去在很多人的意识中,给宝宝喂奶应该按时按点喂,其实,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尤其对新生儿期的宝宝是不好的。

因为妈妈分泌乳汁的量并不是每

次都一样的,新生儿吃进去的乳量也不是每次都相同的,并且吃奶的方式也不是固定不变的,都有多有少。而且新生儿因饥饿而哭闹的时间也不相同,有早有晚,有时1小时,有时3小时,这是极其正常的。一般来说,出生后1~2周的新生儿吃奶次数比较多,有的一天可达10多次,几乎1小时左右就吃一次,就是夜里也吃得比较频繁;到了3~4周,吃奶次数明显下降,平均2小时左右吃一次,夜里吃奶间隔时间也延长,有时后半夜能一觉睡到大天亮。

如果妈妈的奶量逐渐增多,宝宝的胃中也能存食了,1个月后的宝宝吃奶的间隔时间自然也就延长了,有时3个小时吃一次奶,有时4个小时吃一次奶,但其中也有个体差异。对能吃的宝宝来说,或许2个小时就需要吃奶。如果妈妈乳汁分泌不足,宝宝吃奶间隔时间也会缩短。对于妈妈来说,一定要清楚自己的乳汁是否足够使宝宝吃饱。总之,给宝宝喂奶的时间不必固定,宝宝饿了时妈妈就应及时哺乳,以满足宝宝的生理需要。

谨防乳头皲裂

新手妈妈第一次给宝宝哺乳时,稍不注意就会造成乳头皲裂。

造成乳头皲裂的原因主要是妈妈哺喂的方法不正确,只让宝宝浅浅地含住乳头,而没有完全含住乳晕,这样一来,宝宝为了吃到奶,就会用牙床竭力咬住乳头吸吮,时间一长,妈妈的乳头就开始疼痛。在下次喂奶时,妈妈因为乳头疼痛会本能地向后躲,这样宝宝所含到的乳头部分更少,宝宝会更加拼尽全力吸吮、牵拉,致使乳头遭到更严重的吸伤或咬伤,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许多新手妈妈就是由于这个原因才被迫放弃母乳喂养的,这实在令人惋惜。

如果已出现乳头皲裂,可以按照以下办法进行哺乳:

多数情况下,乳头皲裂出现在一侧,哺乳时,先让新生儿吸吮患侧乳房3~4分钟,然后再换健侧乳房吸吮10分钟左右,最后,再让新生儿吸吮患侧乳房4~5分钟。如果母乳充盈的话,吸完健侧乳房新生儿就能吃饱,则可停吸1~2天患侧乳房,使皲裂的乳头得到休息而自愈。如果乳头皲裂实在严重,也可把乳汁挤出来喂新生儿,千万不能因此而放弃母乳喂养。皲裂的乳头千万不要用酒精消毒,但可用脱脂棉蘸点低浓度的消毒水,轻轻擦一下伤口。也不要捂着、盖着,要让其暴露,这样伤口更容易愈合。

怎样使奶水多起来

新手妈妈产后如果发现自己奶水少,先不要着急,更不要失去信心,应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

一是勤哺喂。让宝宝吸吮是促进母乳分泌的最佳方法。哺喂时,妈妈要专心致志、平心静气,除了喂奶就是休息,每次喂奶的时间尽可能地长一些,即使宝宝睡着了,妈妈也要轻轻地把他唤醒,鼓励宝宝吃奶,因为爱犯困是宝宝的一个特点。

二是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哺乳期的妈妈有时候夜里要起身喂奶好几次,导致睡眠不足,睡眠不足会使奶水量减少,因此,哺乳期的妈妈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乳汁分泌量的增加。

三是营养均衡。妈妈要尽可能吃不同营养成分的天然食物,不偏食,不挑食,还要吃容易消化和吸收的食物。

四是吃催奶食物。民间有许多偏方、验方可达到催奶的效果,如猪蹄汤、鲫鱼汤、公鸡汤、紫菜海带汤等。食物催奶效果不明显时,才需要考虑药物催奶。

奶水少时怎样哺喂

如果新手妈妈尝试了很多办法都没使奶水多起来,而且宝宝体重不但没增加,一周以后反而轻了200多克,就不得不考虑给宝宝加用配方奶了,虽然这对母婴双方,特别是对宝宝是一大损失,但总比宝宝日夜哭闹、生长迟缓要好。但应注意加用的方法。

一是母乳和配方奶交替喂养时,奶瓶奶嘴不要开得太大,因为宝宝感到吃配方奶要比吃母乳省劲儿后,以后就对出乳少的母乳没兴趣了。

二是把母乳尽可能留在深夜和清晨,因为这段时间最容易犯困,如果给宝宝吃配方奶,妈妈或者爸爸就得起来冲奶,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季,不但容易着凉,而且还影响休息。深夜用母乳喂养就方便多了。

三是奶水攒足了一次喂饱。如果觉得奶水不够宝宝一次吃饱,最好攒足了再喂,尽可能避免宝宝吃上两口奶水就没了,马上又得冲配方奶,一会儿吃乳汁、一会儿喝配方奶,这样会影响宝宝的食欲,对消化也不好。

如果妈妈的奶水确实越来越少,连一次的量都达不到,而且妈妈时时为此焦虑苦恼,就应放弃母乳喂养,改用人工喂养。

虽然母乳喂养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人工喂养也不失为一个权宜之策。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工喂养要比混合喂养要好。一是减少宝宝拉肚子的可能,二是不影响宝宝的食欲,三是妈妈不必为奶水少而焦虑,四是便于掌握宝宝吃奶的量。

乳汁多时怎么办

有的妈妈分娩后乳汁分泌很多,

宝宝往往吃不完,因此,妈妈的乳房常常会胀得很痛,严重者还会得乳腺方面的疾病。遇到这种情况,妈妈把乳汁挤出一些就可一举两得了。将挤出的乳汁储存在小瓶里,然后把瓶子放到冰箱的冷藏室内,这样,不但可解决乳房的胀痛,而且可在妈妈无法哺乳的时候使用。但需要提示的是,储存的乳汁时间不能太长(不要超过24小时),以免宝宝吃下引起腹泻等问题。

奶冲怎么办

有些妈妈的奶水很好,宝宝也没有什么不适,大小便都正常,生长发育也正常。可就是每当给宝宝喂奶时,宝宝就打挺、哭闹,刚把奶头衔入口中,很快就吐出来,甚至拒绝吃奶。这时奶水会向外喷出,甚至喷宝宝一脸。宝宝吸吮时,吞咽很急,一口接不上一口,很易呛奶,这就是奶冲造成的。

解决奶冲的有效办法是剪刀式喂哺。剪刀式喂哺的方法是:妈妈一手的食指和中指做成剪刀样,夹住乳房,让乳汁缓慢流出。奶冲的妈妈在生活中要少喝汤,从而适当减少乳汁分泌。有些医生还建议奶冲的妈妈在喂奶前先把乳汁挤出一些,以减轻奶冲。但这种做法并不科学,因为挤出去的“前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免疫物质等营养成分,“后奶”的脂肪含量较多。若每次都是挤出“前奶”,宝宝就多吃了脂肪,少吃了蛋白质等其他营养成分,导致营养不均衡。

怎样挤奶

用手挤奶。妈妈先用柔软的布或毛巾热敷乳房,可促进乳汁分泌。然后,用拇指和食指轻轻地、有节奏地绕着乳晕挤压,直到乳汁泌出或喷射出来。要不断地重复这一过程,直到乳房松软。用手挤奶的时间要比用吸奶器长一些。

用吸奶器吸奶。市场上有各种各样的吸奶器可供选择,从手动的到电动的直至电子的都有,非常方便。

如果妈妈在挤奶的时候看着宝宝,那么挤奶会更加顺利。

哺乳期严禁服用的药物有哪些

四环素。四环素在人乳中的浓度可高于血液的5倍多,能损害宝宝的牙龈和骨骼发育。

氨茶碱。氨茶碱分布于乳汁中的药量,可达乳母用药量的4%。

苯茚二酮。苯茚二酮可导致宝宝出血。

氯霉素。氯霉素可使宝宝发生骨髓抑制现象。

异烟肼。其乙酰化代谢物,可引起宝宝中毒。

放射性诊断药物。进入乳汁中的药物可影响宝宝健康。

其他。妈妈如果吸收高脂溶性的滴滴涕、卤二苯双三氯酚、四氢大麻酚等药量较多时,也可引起宝宝药物中毒。

什么情况下不宜母乳喂养

当宝宝或妈妈身体出现了问题时,有些情况下就不宜母乳喂养了。

妈妈生病。妈妈如果身体有病,哺乳势必会增加妈妈的负担,使疾病加重,而且有b些药物都可在乳汁中分泌出来,如果妈妈长期服用,可使宝宝药物中毒。患传染病的妈妈,还可通过哺乳将疾病传染给宝宝。因此,妈妈有病或吃药时不应哺乳。一般来说,妈妈患下列疾病或特殊状况时不宜喂奶:

急性病。患急性传染病、乳房感染、乳房手术未愈等病证者,不宜给宝宝哺乳。但需每隔3~4小时挤奶一次,以免奶汁减少,以便疾病痊愈后继续给宝宝喂奶。

慢性病。如患活动性肺结核、迁延型或慢性肝炎、严重心脏病、肾脏病、严重贫血、红斑狼疮、恶性肿瘤、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艾滋病、其他职业病和精神病等疾患时,不宜给宝宝喂奶。

乳头皲裂。当乳头皲裂时,可以挤奶后用小匙哺喂。生奶疖时,患病的一侧不要给宝宝喂奶,也需按时挤出奶汁。

宝宝生病。尽管妈妈的乳汁是宝宝最好的营养品,但有些宝宝却由于某种原因无缘享受,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宝宝患如下疾病时不宜吃奶:

氨基酸代谢异常。主要侵犯神经系统,病症就是智力低下(苯酮尿症就是其中的一种)。新生儿出生时正常,生后数月可出现呕吐、易激惹、生长迟缓的现象。有特殊体征:气味异常,尿、汗液有发霉味,皮肤干燥、毛发颜色浅淡。有25%的患儿有癫痫发作,患儿呈现异常哭闹,是因为继续常规喂母乳或牛奶,使患儿体内苯丙氨酸浓度过高。

乳糖不耐受综合征。由于患儿体内缺乏乳糖酶,导致乳糖不能被人体消化。如果吃母乳或牛奶就会引起腹泻,时间长了直接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可导致免疫力低下,引发反复感染。这类患儿出生时正常,症状仅发生于喂奶之后,而且母乳喂养时症状较喂牛奶时严重,因为母乳乳糖含量比牛奶高。患儿首先出现呕吐、拒食、不安、腹泻等症状,严重者出现肝脾肿大、黄疸、肌张力低下现象。如果继续摄入乳糖,可出现肝硬化、低血糖、营养不良等现象。在新生儿期可出现白内障、体格发育和智力发育障碍明显现象。

母乳性黄疸。顾名思义,就是因吃母乳而发生黄疸,但这并不是说,母乳就不能吃了,其实不然,停母乳只是短时间的,一般48小时后就可恢复母乳喂养,如果恢复以后,新生儿黄疸又加重了,那么,可再停喂1~2天。这样反复两三次,新生儿就不会因吃母乳而出现黄疸现象了。

总之,是否继续哺乳,应当把宝宝的营养和安全以及妈妈的身体和心理上的负担两者结合起来慎重考虑,权衡利弊,做出合理的选择。

乳类选择

市场上琳琅满目的婴儿奶粉很多,妈妈在选择的时候,最好先咨询一下专业人士,看自己的宝宝吃什么样的奶粉为好,这样对宝宝的生长发育有好处。

婴儿奶粉。婴儿奶粉以牛奶为主要原料,应用营养互补原理,从大豆中提取大豆蛋白和油脂来弥补牛奶中酪蛋白含量高不易消化的缺点,补充了滋养性单糖,增加了维生素D和铁剂,比较适合1岁内的宝宝食用。

配方奶。营养学家根据母乳的营养成分,重新调整搭配奶粉中酪蛋白与乳清蛋白、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除去了部分矿物盐的含量,加入适量的营养素,包括各种必需的维生素、乳糖、精炼植物油等物质。适合喂养1岁以内的宝宝。

甜奶粉。甜奶粉含糖量较高,每100克甜奶粉含糖50多克。虽保持了牛奶的原有成分,但含糖量高,不易消化,容易造成婴儿对甜食的依赖,给添加辅食造成困难。

淡奶粉。淡奶粉含糖量较甜奶粉低,每100克含糖35克。其成分和甜奶粉基本一样。淡奶粉不太适合婴儿喂养,因为里面酪蛋白含量较高,不易消化。

鲜牛奶。鲜牛奶含有丰富的钙和充足的蛋白质,比母乳高出约3倍。但鲜牛奶中的蛋白质有80%是酪蛋白,酪蛋白在胃中遇到酸性胃液后,很容易结成较大的乳凝块,不易消化吸收。而且鲜牛奶中的许多蛋白质对人体是没有用的,必需的蛋白质反而不足,对于1岁以内的婴儿,特别是对新生儿来说,过多的钙和蛋白质都会引起肾脏负担。但鲜牛奶适合1岁以上的幼儿食用。

在选择奶粉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包装应完好无损,不透气;包装袋上应注明生产日期、生产批号、保存期限,保存期限最好是用钢印打出的,没有涂改嫌疑;奶粉外观应是微黄色粉末,颗粒均匀一致,没有结块,闻之有清香味,用温开水冲调后,溶解完全,静置后没有沉淀物,奶粉和水无分离现象。

喂奶工具的消毒

在用配方奶喂养新生儿时,喂奶工具都要严格进行消毒。消毒时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煮沸消毒法。将奶瓶和其他喂奶工具放入一口深锅中,使工具完全浸在水中,然后煮沸10~15分钟。

消毒剂消毒。将奶瓶和其他喂奶工具放入一个大的容器中,加水盖过其高度,放入消毒剂(固体或液体均可),然后浸泡30分钟后清洗干净。

蒸汽消毒机消毒。这是一种电动设备,只需加入水就可产生足够的蒸汽来为奶瓶消毒,大约需要10分钟。

微波消毒装置。这是一种特别设计的、可放入微波炉的蒸汽装置。消毒大约需要5分钟。但使用前必须先确定奶瓶和其他工具可以用微波消毒。

如何调配配方奶

尽管将喂奶工具进行了消毒,但如果在调配配方奶过程中不注意,同样有被细菌和病毒污染的可能。

最常见的污染途径,一是调配者手上有细菌,致使细菌混入奶中。二是苍蝇、蟑螂等害虫落到奶瓶、奶嘴或开罐的奶粉之中。三是擦奶瓶、奶嘴的抹布上有细菌。为了掐断污染途径,调配奶粉之前,妈妈必须把手洗干净;奶瓶、奶嘴消毒后不要用抹布擦干;消灭苍蝇、蟑螂等害虫。

配方奶的包装上有说明,按说明调配。具体方法如下:

准备好调配所需要的一切工具:奶瓶、奶嘴和杯子、塑料刀、配方奶粉罐中的有刻度的勺子、漏斗、水壶,等等。

将适量的经冷却处理的沸水(每次调配完几瓶配方奶后,就将暖瓶灌满)倒入经过消毒的奶瓶中。

用带刻度的勺子取精确分量的配方奶粉,使奶粉的表面与勺齐平。

将奶粉倒入水中,盖上奶瓶的瓶盖,充分晃动瓶身,直到奶粉全部溶解。

为新生儿喂配方奶的方法

调好配方奶后就要给宝宝喂奶了,爱抚是喂奶的第一步。

喂奶前,妈妈要先将宝宝轻柔地抱起,解开或掀起上衣,让宝宝贴近妈妈的胸,让宝宝和妈妈充分享受肌肤之亲。妈妈要望着宝宝的眼睛,在用奶瓶喂宝宝之前,轻柔地和宝宝说话、微笑,这些都有助于增进宝宝和妈妈之间的感情。

调好的配方奶在喂宝宝之前,先滴几滴在手腕内侧处试试温度,没有烫的感觉,就可以让宝宝喝了。

喂奶时注意保持奶瓶倾斜,让奶嘴中充满奶,这样宝宝就不会吸到空气了。让宝宝在妈妈的怀抱里稍稍倾斜。如果让宝宝平躺着,会造成吞咽困难,甚至可能被呛着。

当宝宝吃够了奶以后,妈妈要将宝宝放在肩膀上,轻轻地拍拍宝宝的背部,帮助宝宝打嗝。

千万不要在没人照看的情况下,将奶瓶留在宝宝嘴里,因为这样可能会呛着宝宝。

正确护理新生儿

新生儿睡眠时间的特点

睡眠好的宝宝往往在觉醒时精神好、吸吮力强、长得也快。相反,如果宝宝因为种种原因睡眠不好,就会表现为食欲不佳,整日哭闹不安,从而导致抵抗力下降,生长发育减慢。

新生儿的睡眠时间一般为每天20个小时左右,并且他随时随地都可入睡。如果新生儿睡眠不好,经常吵闹,每天睡不到20个小时左右,就要查找影响睡眠的原因。

宝宝保持什么样的睡眠姿势好

宝宝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睡眠,但他还不能自己控制和调整睡眠姿势,因此父母要帮助宝宝选择一个好的睡眠姿势。一般来讲,睡眠姿势可分为三种,即仰卧、俯卧和侧卧。

我们提倡侧卧姿势与仰卧姿势相结合,最好经常变换睡眠姿势,这样可避免头颅变形。为提高宝宝颈部的力量,可训练宝宝抬头。每天可以让宝宝俯卧睡一会儿,但时间不要太长,注意不要堵住鼻口。几个月后,宝宝

自己会翻身了,睡姿也就不再成问题了。以后不论父母将宝宝放入婴儿床时是什么姿势,宝宝都会找到自己最习惯、最舒适的姿势。

如何让新生儿睡得舒服、安稳

要使宝宝睡得舒服、安稳,首先卧室内要有适度的光线,因为宝宝喜欢睡在比较暗的环境中,但最好有较弱的光源。第二,抱着宝宝哄他入睡时,要离宝宝睡觉的小床尽量近一些,因为距离小床越远,宝宝醒来的机会就越大,所以,要尽可能在靠近小床的地方喂奶或哄宝宝入睡。第三,在哄宝宝睡觉之前,应该先把床铺好。如果临时去清除床上的物品或铺床时,宝宝可能随时醒来。第四,要与宝宝保持一定的接触。宝宝突然离开妈妈的怀抱,很容易发生惊跳,然后醒过来。这时,需要在放下宝宝的同时,再轻轻地拍哄着,也就是说等宝宝睡稳之后,仍要将手留在宝宝的身上待一会儿,或是哼唱一些催眠曲,或是说一些有节奏的话语哄宝宝安稳地入睡。

新生儿的睡眠环境为何不必太安静

有不少新妈妈在宝宝睡觉时,会把电话铃声关掉,甚至不让人大声说话,干什么事都蹑手蹑脚地非常小心,生怕惊了宝宝的觉。其实这样做是完全没必要的。

事实上,想将宝宝的睡眠完全控制在安静的环境下,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也完全没有这个必要。因为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早已习惯了某种音律伴着入梦。宝宝在妈妈腹中的几个月间,时常都会听到某些声音,如:妈妈的心跳声,肚子的咕噜声,妈妈的话语声。现在,宝宝可能会因为少掉这些背景声音而难以入眠。如果真要将宝宝的睡眠控制在非常安静的环境中,反而对宝宝的生长发育不利。

新妈妈要通过细心观察,了解什么样的声音以及多大的音量是宝宝可忍受的,并仔细观察宝宝对各种声音的反应,来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例如发现宝宝在睡梦中很容易因为某一些声音惊醒,那就尽量控制这些声源,如电话铃和门铃等。还可以轻轻地哼唱、试试风扇转动声、放一些柔和的音乐或者其他用来安抚宝宝的有声玩具。在这些带有声响的环境中,宝宝可能睡得更香。

新生儿夜哭怎么办

“夜哭”是指新生儿白天如常,每到夜晚则啼哭不眠,或午夜定时啼哭,甚至通宵达旦。在遭遇宝宝有夜哭问题的时候,千万不要按照传统的方法行事,要分析原因,找出科学解决的办法。其实,在宝宝不会说话之前,哭就是他的语言,啼哭是表达自己需求与情感的一种方式。在一般情况下,当宝宝啼哭时,几乎所有的妈妈都会不约而同地想到是宝宝饿了,然后把乳头或奶嘴塞到宝宝口中。面对宝宝的夜哭,这种方法有时虽然很灵验,但并不是每次都能奏效。这是因为,引起宝宝夜哭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如果是宝宝的生理因素造成的,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必要时应求助于儿科医生。

为什么越哄越哭

如果宝宝发育正常,吃喝拉撒睡样样都好,但有时会出现越哄越哭的现象,弄得妈妈不知该怎么办才好。其实,这种哭多半是宝宝做了梦,或是想通过哭发泄一下,或是想运动运动,这些都有可能。如果这时妈妈来哄,宝宝就会通过越来越厉害的哭提抗议了:妈妈,让我尽情哭一会儿吧,别打扰我了。

宝宝啼哭的时候抱好还是不抱好

刚出生的宝宝不能说话,只会用哭声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有的父母会为不知道宝宝哭的原因而苦恼,其实,只要细心,父母能发现宝宝的需求是什么。要做的只是:不要犹豫,赶快给宝宝一个回应。

当宝宝啼哭的时候,首先要做出的回应就是抱起宝宝,安抚他。对于出生不久的宝宝,父母可能没有经验,有时宝宝因为饿而哭了,但父母不知道,于是抱起宝宝哄哄,但宝宝会在妈妈怀抱里寻找乳房,这时妈妈才能知道宝宝是饿了。经过类似不断地磨合,父母总是可以渐渐摸索出宝宝的每一个哭声代表什么。

不管宝宝是希望得到食物,还是希望得到怀抱和舒适的感觉,宝宝的哭都是有原因和意义的,父母不应对宝宝的哭闹置之不理。当宝宝的要求都得到了满足,自然会信赖父母,所以说这种回应,正是建立宝宝对父母的信任感的第一步。同时,宝宝一哭就做出回应,也利于宝宝的哭声停止或者缓和。

能否给新生儿剃头

新生儿不宜剃头。因为新生儿在生产时有可能出现产瘤、头皮血肿及一些不易发现的损伤,如果剃头极易感染,即使没有这些现象,也因新生儿头皮娇嫩,剃头时容易划伤。

新生儿怕冷不怕热吗

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还不健全,汗腺不发达,肌肉也不发达,不但怕冷,也同样怕热。由于母体子宫内体温明显高于一般室内温度,所以宝宝娩出后体温都要下降,然后再逐渐回升,并在出生后24小时内,达到或超过36℃。新生儿最适宜的环境温度称为中性温度。当环境温度低于或高于中性温度时,机体可通过调节来增加产热或散热,维持正常体温。当环境温度的改变超过了宝宝机体调节的能力,就会造成宝宝体温过低或过高。

由于宝宝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因此,为宝宝采取必要的保温措施是有道理的。原因大致有三。一是宝宝的体表面积相对较大(按千克体重计算体表面积,新生儿体表面积是成人的2倍甚至还要多),散热面积大,很容易散热。二是虽然人体脂肪组织有隔热作用,但新生儿皮下脂肪薄,明显少于成人,容易丢失热量。三是新生儿体态姿势特殊,裸露面积大,散热量增加。但是,当环境温度过高时,宝宝通过增加皮肤水分蒸发而散热。当水分蒸发过度,体内有效血循环不足时,宝宝就会发生高热。所以,民间育儿习俗总以为新生儿怕冷不怕热,这是没有科学根据的。

新生儿因为保温不够造成寒冷损伤的,现在已经很少见了,而更多见的则是保暖过度。保暖过度对新生儿的健康同样是有危害的,有时比寒冷损伤危害更大。

新生儿可以用硬枕头吗

民间育儿有一个习惯做法是让新生儿睡硬枕头,比如豌豆枕头、绿豆枕头等,认为这样能够睡出好头形,但这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新生儿颅骨容易变形,主要是由于骨缝尚未闭合,受到挤压时,会出现骨缝重叠或分离,使头形发生变化。宝宝的头在出生1个月左右的时间,生长速度比人生的任何时期都快,头围可扩大3厘米。头骨的急剧生长,不一定会左右对称。左右不同,并不是因为外界压迫,而是因为内部的力量所致。妈妈对宝宝头部的形状不必太费心思,每一个宝宝头部都会有些偏斜,即使是相当偏斜的头,在过周岁生日时也会变得不明显了。

再者,宝宝大部分时间都在躺着,枕头会长时间伴随着宝宝。枕头过硬,会使宝宝头皮血管受压,导致头皮血液循环不畅。而且宝宝喜欢不断地转动头部,如果枕头过硬,就会把头发蹭掉,出现“枕秃”。另外枕头过硬,宝宝会因为不舒服而辗转反侧,使睡眠质量受到影响。

新生儿不用枕头可以吗

新生儿头部相对较大,枕头并非绝对需要,可不用枕头,也可用毛巾折叠当枕头用。为了固定宝宝的头位,枕头一定要低,只要宝宝觉得舒适就可以了。对于不溢乳的宝宝,可以睡软硬适中的马鞍形枕头。

怀抱宝宝有很多好处

总是抱宝宝,甚至是用背带把宝宝背在怀里,宝宝一般不怎么哭,还会显示出很满足的样子。

因为被父母抱着、包容着,通过目光交流,以及身体上的感觉,宝宝会感到自己是父母的一部分,自己在父母心中很重要。这样做加深了父母与宝宝关系的亲密性,从而使宝宝产生自信,继而转为良好的行为和更好的学习良机。

而且,当父母边抱着宝宝,边轻轻摇晃时,宝宝的大脑能够受到刺激,从而提高智力,也预示着宝宝将来的运动调试能力会很好。

与宝宝一起睡觉有很多好处

大部分宝宝都会害怕黑暗,所以会对黑夜产生恐惧。为了消除宝宝的不安感,父母夜晚最好与宝宝一起睡觉,宝宝能够像白天一样自信,这样还能使彼此关系更加亲密。而且,实验证明,让宝宝睡在靠近父母的地方,

宝宝心肺系统的压力比较小,身体各器官会工作得更有规律、更放松,发育得更好。而且一晚上虽然只是短暂的时间,但传递给宝宝的爱和安全感却将会伴随宝宝一生。

与宝宝一起睡时要注意的问题

在很多现代家庭中,尽管有些新父母倾向于让宝宝单独睡,但在刚开始的几周到几个月,由于宝宝还小,不适合独睡,大多数妈妈夜间会让宝宝睡在自己身边。这种近距离的亲近,不但会给妈妈和宝宝带来美妙的感觉,还可以减轻你对宝宝健康状况的焦虑,而且夜间哺乳时的干扰也会小一些。

如果你选择让宝宝和你睡在一起的话,首先要看你的床够不够宽,如果床不够宽敞,请不要和宝宝同睡,因为这样宝宝可能会被挤着或者将宝宝挤到床下。如果你的床很宽敞,那么一定要给宝宝盖轻薄柔软的毯子和被单,不要给宝宝盖成人的被子,同时要确保你的被子和枕头不压在宝宝的头上。此外,如果你或你的爱人吸烟、刚刚喝过酒或者特别疲惫,最好在和宝宝亲昵或哺喂之后,将宝宝放回他的小床上,暂时不要与宝宝睡在一起。

纠正新生儿的日夜颠倒

在新生儿护理过程中,常常遇到宝宝白天猛睡、夜里精神的现象,这是因为宝宝在妈妈肚子里习惯了昼夜不分的生活,出生后需要一些时间来转变昼夜颠倒的现象。对此,父母要有耐心,其实只要再过几个星期,宝宝就不会如此了。如果想缩短这个适应过程,不妨试一试以下方法。

首先应该让宝宝将日夜区别清楚。比如白天把宝宝放在婴儿车里睡,带宝宝出门走走。如果在房里睡的话,不必刻意弄暗室内光线,或降低音量。当宝宝醒来时,逗一逗宝宝,让宝宝兴奋起来;到了夜晚,反其道而行之。其次,可以尝试限制宝宝白天的睡觉时间,一次不要超过3~4个小时。如果不容易弄醒宝宝,可以帮宝宝脱掉衣服,抚弄宝宝的脸,或是挠宝宝的脚。等宝宝稍微清醒时,可用说话、唱歌或把玩具拿到他的视野范围内进一步刺激宝宝的反应。但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抱有让宝宝白天不睡,夜里能安安静静睡个好觉的想法。因为,即使宝宝在白天睡得很久也是一件好事,这表示宝宝的睡眠状况良好,只要等宝宝的生理时钟正常之后,就可以改变日夜颠倒的毛病了。

怎样护理新生儿的眼睛

新生儿的身体局部护理也很重要,像眼部、口腔、皮肤、臀部和头发等这些地方,需要妈妈认真地清洁和护理。

出生后的新生儿即使分娩过程未受感染,也可能罹患结膜炎、泪囊炎症,因此常规为新生儿滴上几天眼药水是必要的。将消毒棉棒与宝宝的眼平行,轻轻横放在上眼睑接近眼睫毛处,平行上推眼皮,新生儿眼睑就可顺利扒开,然后向眼内滴一滴眼药水。

怎样护理新生儿的口腔

喝完奶后最好让新生儿喝口水,以冲净口中残留奶液。如新生儿吃奶后入睡,难以喂水,每天早晚可用消毒棉棒蘸水,轻轻在新生儿口腔中清理一下,也是可以的。新生儿口腔黏膜细嫩,血管丰富,唾液腺发育不足,唾液分泌少,黏膜较干燥,易受损伤,护理时动作一定要轻柔。

怎样护理新生儿的鼻腔

新生儿鼻内分泌物要及时清理,以免结痂。简便有效的方法是:把消毒纱布一角,按顺时针方向捻成布捻,轻轻放入新生儿鼻腔内,再逆时针方向边捻动边向外拉,就可把鼻内分泌物带出。这样做不会损伤鼻黏膜。吸鼻器固然可以清理鼻内分泌物,但分泌物较少时,没有必要使用吸鼻器。

怎样护理新生儿的皮肤

新生儿皮肤皱褶比较多,皮肤间相互摩擦,积汗潮湿,分泌物积聚,容易发生糜烂,在夏季或肥胖儿中更易发生皮肤糜烂现象。给新生儿洗澡,要注意皱褶处分泌物的清洗。清洗动作要轻柔,不要用毛巾擦洗。新生儿衣物要穿戴平整,避免局部折痕造成新生儿血流不畅。

怎样护理新生儿的头发

新生儿的头发只需简单的护理,可用湿布或海绵擦拭,手指轻轻梳理即可。对胎脂也用同样手法处理。新生儿有胎脂是很普遍的,一般在2周后便会消失。

可用宝宝油或专门的胎膜霜软化胎脂,在第2天早晨刷掉,这样可很快除掉胎脂。

怎样护理新生儿的指甲

新生儿的指甲长得很快,应及时修剪以防止他抓伤自己。以下有几个小窍门帮助你给宝宝剪指甲:

洗澡后指甲会变软,可趁此时剪掉它。用一把钝头的指甲剪或宝宝指甲钳沿着手指的自然线条,压着手指肉去剪指甲。宝宝长大一点后,他可能会反抗,所以最好在宝宝睡着时剪。

新生儿的脚指甲一般比手指甲长得慢,但经常会超过皮肤范围侵入指甲床内。

修剪指甲比较困难。为避免剪到宝宝的皮肤,要沿一直线修剪指甲。如果不慎剪破了皮肤,可用消毒棉球吸去血渍,然后用消毒药膏轻轻涂在上面。

怎样护理新生儿的臀部

臀部的护理方法有:勤换尿布;大便后用清水冲洗臀部,用柔软的棉布蘸干,不要擦;选择柔软、棉质、吸水性强、透气性好的尿布;禁止使用塑料布,即使垫在尿布外也不行。个别妈妈在尿布上放卫生纸,以免大便拉在尿布上,这样做也不好,很容易造成臀红。

男宝宝的私处清洁

每次在给男宝宝换尿布时,都要用温水清洁他的外阴部和小屁股。因为特殊的生理结构,宝宝会将尿溅得到处都是,所以还应擦拭他的肚子和腿部,或者沾有尿迹的皮肤,不然会造成红肿炎症。清洁的步骤如下:

首先,检查宝宝是否大便了。小心地拉开宝宝的尿布,如果很脏,用尿布的一角去清洁大部分的污迹。

其次,清洁腿间的褶痕。将宝宝的双脚分开,以湿润的脱脂棉擦拭肚和腿之间皱叠的皮肤。

第三,擦拭宝宝的阴茎。用干净的脱脂棉清洁宝宝的阴茎。切记,要清洁他睾丸的四周。

第四,擦拭宝宝大腿上端。可能有些尿液会留在大腿上端,所以要用更湿润的脱脂棉彻底地擦拭这个部位。

第五,清洁宝宝的屁股。用一只手握住宝宝的足踝,温柔地举起他,使他的屁股离开换尿布台的平面。用干净湿润的脱脂棉清洁他大腿的背面及肛门的位置。如果他大便了,你可能需要用更多的脱脂棉去做彻底的清洁工作。

女宝宝的私处清洁

在给女宝宝换尿布时,应彻底清洁她的小屁股。同时可将该部位暴露在空气中一会儿,以使皮肤从覆盖状态中得到一点休息。

在给宝宝便后擦拭时,应坚持从前向后擦拭,这样肛门部位的细菌便不会污染到阴道,每一下清洁都要用干净的脱脂棉。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去清洁新生女宝宝的外阴内部,该部位相对不会产生很多污垢,如果你拉开外阴褶处,会造成不必要的感染。

为新生儿穿衣服需要注意的问题

由于新生儿身体很软,头比较大而且直不起来,再加上胖胖的手臂和始终弯曲的腿,这些给宝宝穿衣服带来很大困难。所以,为宝宝穿衣服时,应该注意以下事项。

必要时才穿衣。如果宝宝经常吐奶,可以给宝宝套上一个大的围兜,或是用湿毛巾在脏的部位做局部清理,没有必要每次都全身上下换一套。

在把衣服套到宝宝的头上之前,妈妈要先用手拉开领口,避免衣领弄痛宝宝的耳朵和鼻子。同时,为了避免套头时宝宝因被遮住视线而恐惧,可以和宝宝多说话,以分散宝宝的注意力。

为宝宝穿衣服时,最好选择一个平坦的地方,并准备一些玩具或轻快的音乐。同时,要努力把为宝宝穿衣的时间,变成亲子谈话或游戏的时间。

怎样给宝宝穿连体衣

连体衣既经济又实用,尤其是对新生儿更有诸多的好处:一是宝宝在里面可以自由活动,对宝宝的生长发育有好处;二是换尿布也很方便;三是容易穿脱,而且不会翻卷起来;四是暖和又不太热。

穿连体衣的时候,要先解扣。把连体衣所有的扣子都解开,放平,然后把宝宝放在衣服里,脖子对准衣领的位置。先穿腿,一次一条,在尿布下面的位置把扣扣好,这样宝宝的腿就伸不出来了。然后把胳膊伸进去的时候,妈妈先把袖子挽起来,用一只手把袖口撑开,把宝宝的胳膊拉进袖子,把袖子挽好,再照此办法穿另外一只胳膊。脱的时候,把步骤反过来就可以了。

三角形尿布怎样换用

对新生儿来说,如果普通尿布垫过大,用起来很不方便,这时可以用三角形尿布代替。三角形尿布透气性好,也较为适合宝宝使用。换用时,先把宝宝的外生殖器擦拭干净,再把宝宝的小屁股放在三角形尿布中间。把尿布的一角向上移至宝宝胯部,遮住宝宝下腹,把另外两角打成漂亮的结,要注意留出一定的余量,并整理好尿布的边侧部位,保证宝宝腿部能活动自如。

一字形纸尿布怎样换用

先清除宝宝小屁股上的污物,换上新尿布。男宝宝的尿布前端稍长,女宝宝的后端稍长,并留有空余,包裹好尿布带。

怎样为新生儿换尿布更 轻松

在为宝宝换尿布之前,先将需要的用品放在伸手可及之处。如干净的尿布、棉球、温水、一条小毛巾和可供换洗的衣服。如有必要,还应准备一些治疗尿布疹的软膏等。还可以准备能够吸引宝宝注意力的玩具,或是有逗宝宝的人在旁边。妈妈把双手洗净后,就可以正式为宝宝换尿布了。换尿布时,可以参考以下办法。

在换尿布的台面上最好先垫一块塑胶布。然后解开宝宝身上的尿布,但先别拿开。若是排粪便,就利用原先的尿布把粘在小屁股上的大部分粪便抹去。如果是男宝宝,最好用尿布先遮挡着阴茎。可将尿布折一下,使干净的那面朝上,先垫在宝宝的小屁股下暂作保护面,然后由前往后清洁小屁股的前方部位,再抬起宝宝的两条腿擦拭小屁股。必须仔细清洁所有皱褶处,然后再用干净的尿布来取代脏尿布。如果是纸尿布,脏尿裤要谨慎处理。成形的大便最好倒入马桶内冲掉,然后将纸尿裤卷好再粘紧,丢入垃圾桶中。最后妈妈要谨记用肥皂把手洗干净。

尿布怎样洗涤

宝宝换下来的尿布要及时洗涤,洗尿布不能用洗衣粉、药皂和碱性强的肥皂洗涤,这些都会刺激宝宝的皮肤,易引发尿布疹。

正确的洗法是先将尿布上的粪便用清水洗刷掉,再擦上中性肥皂,放置20~30分钟后,用开水烫泡。水冷却后稍加搓洗,粪便黄迹就很容易洗净掉,再用清水洗净晒干备用。如尿布上无粪便,只需要用清水洗2~3遍,然后用开水烫一遍晒干备用。新生儿的尿布不能用炉火烘烤,因为那样会反潮而刺激皮肤。

怎样预防尿布疹

尿布疹是宝宝常见的皮肤病。无论是市场出售的纸尿裤,还是家庭使用的传统尿布,只要使用不当,质量不合格,或是护理不当,宝宝都有可能出现尿布疹。再加上宝宝皮肤薄嫩,每天大小便次数多,就更容易引发尿布疹。

尿布疹常发现于宝宝肛门周围、臀部、大腿内侧及外生殖器,甚至可蔓延到会阴及大腿外侧。尿布疹初期,宝宝的患病部位发红,继而出现红点,直至鲜红色红斑,会阴部红肿,慢慢融合成片。严重时会出现丘疹、水疱,甚至糜烂,如果合并细菌感染则产生脓疱。预防宝宝尿布疹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要选用质地柔软、吸水性强、透气性好、纯白色或浅色纯棉针织料的尿布。使用传统的尿布时,一定要漂洗干净,最好用弱碱性肥皂洗涤,然后用热水清洗干净。而且要保持尿布垫的干燥,尿布和尿布垫应经常进行消毒,在日光下翻晒。

要及时更换被大小便浸湿的尿布,以免尿液长时间刺激宝宝的皮肤。

不要在宝宝尿布下加用橡胶布、油布或塑料布,以免使宝宝臀部长期处于湿热状态。

如宝宝大便次数较多,除了要用清水冲洗小屁股外,还要涂上防止尿布疹的药膏。如果发现宝宝的小屁股有轻微发红时,应及时涂抹护臀膏。每次清洗后用干爽洁净的毛巾吸干水分,再让宝宝的小屁股在空气或阳光下晾一下,使皮肤干爽。

给新生儿洗澡之前的准备工作很重要吗

给新生儿洗澡时间不要拖得太长,以免着凉生病,尤其是天气不太好的时候,更是如此。为此,在给宝宝洗澡之前要做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先把需要换洗的衣服、尿布和洗澡时要用的浴巾、毛巾、婴儿浴皂等放在身边;选择一个大小适中的浴盆;把洗澡水的温度调整到37℃左右即可,然后用手背或手肘试一下水温,以不觉得烫为宜。这一切准备好后,就可以给宝宝脱衣服洗澡了。

洗澡的时间和次数如何把握

给宝宝洗澡的时间最好安排在吃奶前,因为刚吃过奶的宝宝容易睡觉,洗澡时也容易吐奶。洗澡时的室温最好在25℃左右,室温太低宝宝容易受凉。至于宝宝的洗澡次数,妈妈可以根据当时的气候和家庭条件来决定。如果是夏天,每天至少洗1次;如果是冬天,可以每周洗1次,有时大便后如果特别脏也可以相应增加次数。

怎样给新生儿洗澡

给宝宝洗澡时,在澡盆里盛上深5~8厘米的水就可以了。要先倒凉水,然后兑热水,用胳膊肘或手腕试试水温,觉得热而不烫就可以了。给宝宝洗澡时,可参考以下步骤。

第一步:先把宝宝的上身衣服脱光,清洗他的脸和脖子;然后用毛巾把他裹好,夹在你的胳膊下;再托着宝宝的头悬在澡盆上面,用拇指和中指从宝宝耳朵的后面向前推压耳郭堵住耳朵眼,防止进水;用一块柔软干净的小毛巾蘸着水先擦宝宝的脸面,再洗头部;轻轻地撩水清洗宝宝的头发,随后用毛巾把头发擦干;最后用一块浴巾将洗干净的宝宝的上半身先裹起来。

第二步:解下宝宝的裤子,一只手牢牢托住宝宝的头和肩膀,另一只手托着屁股和腿,把宝宝放在水里;然后在水里用一只胳膊托着宝宝,腾出另一只手轻轻地清洗宝宝的身体,并鼓励宝宝踢水、拍水玩。

第三步:把宝宝从水里抱出来的时候,一只手托着头和肩膀,另一只手像以前那样托着宝宝的屁股;然后放在事先准备好的干毛巾上,并立即把他裹住以免受凉。

第四步:把宝宝浑身擦干,特别要注意脖子、屁股、大腿和腋下的褶皱,然后给他穿好衣服就可以了。

怎样给新生儿擦澡

如果妈妈给宝宝洗澡的技术还不过关,或者宝宝卫生保持得好,就没有必要彻底清洗,也可以采用擦洗的办法。为宝宝擦洗时,应将所需的一碗温开水、脱脂棉球、两块柔软的棉质软布或毛巾、干净的褥单和衣服准备好,之后,就可以按照以下方法操作了。

首先,在脱衣服的时候,把宝宝放在换尿布用的垫子或毛巾上。不要脱掉他的背心,或者用毛巾裹住他。然后将一块脱脂棉球用温开水蘸湿,轻轻擦洗宝宝的脸、下巴,还有耳朵和脖子沟儿,然后用棉质软布或毛巾轻轻地拍干。要特别注意的是,一定要确保脖子沟里拍干才行。然后取两团新棉花,在温白开水里蘸湿,仔细地从内眼角向外眼角擦洗宝宝的眼睛。为了防止交叉感染,两眼的棉球要分开用。擦洗耳朵时,要先擦耳内,后擦耳外;擦完一只耳朵后换一块脱脂棉再擦另一只。

同样的道理,将宝宝的手指展开,用新的湿润的脱脂棉球清洗小手、脚和腋下,每洗一个新的部位就换一块脱脂棉,洗完后用毛巾轻轻蘸干。最后,再把宝宝的裤子脱下来,用蘸了热水的棉花擦洗尿布包着的地方,特别是大腿周围的褶皱里。擦洗生殖器周围的时候,要遵循从前往后的顺序。擦洗完了之后,换上干净衣服。

怎样清洗宝宝头垢

由于传统育儿经验中有“碰了囟门就会使宝宝变哑”的说法,所以有些家长认为头垢有保护宝宝前囟门的作用,不愿意把它洗掉,使有些宝宝出生后不久头顶上会有一块黄色硬痂。这些头垢是宝宝出生时头皮上的脂肪,加上以后头皮分泌的皮脂,再沾上灰尘而形成的,留着非常不卫生,还会影响宝宝头皮的正常作用,所以应当洗掉。

在清洗头垢时,由于头垢很厚,并和头皮黏得很紧,如果硬剥硬洗很容易损伤头皮,引起细菌感染。这时可用煮熟冷却后的植物油轻轻擦在头垢上,使头垢软化,然后再用肥皂和温水洗净,一次洗不干净,可重复洗几次。有的虽然洗得很干净,但以后又长出来,这种情况可能是宝宝患了脂溢性皮炎,应带宝宝到医院皮肤科请医生处理。

可以给新生儿用爽身粉吗

很多新手父母在给宝宝洗澡后,常常喜欢给宝宝的小屁股、腋下或大腿根部等身体皱褶处擦些爽身粉,认为这样可以保护宝宝皮肤。其实这样做适得其反,因为宝宝代谢快,出汗多,尿也频,过多的爽身粉遇到汗水或尿就会结成块状或颗粒状。当宝宝活动时,身体皱褶处的粉块或颗粒会摩擦娇嫩的皮肤,容易引起皮肤红肿糜烂,因此最好不要用爽身粉。正确的做法是:为防止宝宝皮肤红肿糜烂,要经常给宝宝洗澡,大小便后也要清洗宝宝的小屁股。

洗澡之后,宝宝身体的皱褶处只要用干毛巾擦干就行了。

如宝宝皮肤有潮红,可用煮沸冷却后的植物油或红霉素软膏涂擦,严重时就要去看儿科医生了。

怎样给新生儿按摩

头部按摩。用双手按摩宝宝的头顶部,轻轻画圈做圆周运动,但要避开囟门。接着按摩脸的侧面,然后,用指尖从中心向外按摩宝宝的前额,轻轻地从宝宝额部中央向两侧推,然后移向眉毛和双耳。这种按摩方式对平息暴躁的宝宝特别管用。

脖子、颈部和肩膀按摩。先从宝宝的颈部向下抚触,慢慢移至肩膀,由颈部向外按摩。用手指和拇指按摩宝宝的脖子,从耳朵到肩膀,从下巴到胸前。然后从宝宝的脖子向外按摩他的肩膀。

胸腹部按摩。轻轻沿着宝宝肋骨的曲线向下抚触宝宝的胸部。在宝宝的腹部用手指画圈揉动,从肚脐向外做圆周运动,以顺时针方向逐渐向外扩大。你可以两只手轮换着连续进行按摩,但不要压得太用劲。

胳膊按摩。让宝宝仰面躺着,拿起一只胳膊,首先从腕到肘,再从肘到肩膀。然后,从双臂向下抚触、滚揉。最后按摩宝宝的手腕、小手和手指,并用你的拇指和指尖抚触宝宝每一根手指。

腿部、脚和脚趾按摩。从宝宝大腿开始向下,将闲着的手放在宝宝的肚子上,然后从大腿向脚踝方向轻轻抓捏宝宝的腿,并加入轻捏动作。轻轻摩擦宝宝的脚踝和脚,从脚跟到脚趾进行抚触,然后分别按摩每根脚趾。还可以将脚趾搬给宝宝看,让他意识到脚趾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

后背按摩。按摩后背时,要轻轻地把宝宝翻过来,用两个手掌从宝宝的腋下向臀部方向按摩,同时用拇指轻轻挤压宝宝的脊骨。因为按摩时宝宝看不到父母的脸,所以应一直跟宝宝说话。

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宝宝怎么脱皮了

新生儿出生2周左右时,先是皮肤就像抹了糨糊似的干裂爆皮,紧接着开始脱皮。之所以出现脱皮现象,是新生儿皮肤的新陈代谢所致。旧的上皮细胞脱落,新的上皮细胞生成,新生儿出生时附着在皮肤表层上的胎脂,就随着旧的上皮细胞脱落。这就形成了生理性脱皮,这是新生儿正常的生理现象。

宝宝怎么掉头发了

有的新生儿一出娘胎就有满头浓密黑亮的头发,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出生后几周内),原本浓密的黑发逐渐变得稀疏,发质也变得又绵又细,颜色也不那么黑了。这种现象属于新生儿的正常生理性脱发,大多数新生儿会逐渐复原。发质不好的新生儿也有脱发现象,只是不太明显罢了。目前医学界对新生儿脱发说法不一,但父母只要知道这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就可以了。宝宝为什么体重下降了

许多新手爸妈很奇怪,从医院回家后宝宝的体重与出生时相比,不但没有增加,反而下降了。其实,这是新生儿正常的生理性体重下降。因为新生儿出生后的最初几天,大部分时间都在睡眠中度过,力气小,吃奶少(母亲乳汁分泌相对少),吃奶次数也少,加之肺和皮肤蒸发大量水分,大小便的排泄相对也多些,这就造成了新生儿体重的下降,这都是暂时的,过几天宝宝的体重就会迅速增加的。如果母乳分泌旺盛的话,宝宝体重每天会增加30~40克。

宝宝爱出汗是怎么回事

新生儿容易出汗,不但头部,就连脚心、手心也有汗,睡觉后枕头有时也是湿湿的,这种现象大多属于正常生理现象。新生儿爱出汗,是因为其中枢神经系统尚未发育成熟,体温调节功能差,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当周围环境温度高时,新生儿就会通过出汗来调节体温的。知道了这些,妈妈就要随时注意居室的温度和空气的流通,给宝宝保持一个比较适当的温度。

宝宝溢奶是怎么回事

大部分宝宝都会出现溢奶现象,有时妈妈刚给宝宝吃完奶,还没来得及放下宝宝,宝宝嘴一张,吃下去的奶又溢了出来。这是因为新生儿的胃容量小,又呈水平位置,加之胃入口处的贲门括约肌松弛,而出口处的幽门肌肉相对紧张,乳汁不容易进入肠道,却容易通过松弛的贲门,反流回食道溢入口腔,造成溢奶。这属于正常的生理性溢奶,随着宝宝的长大,溢奶现象就会消失。但溢奶并不是不能预防的,只要妈妈按照以下几点去做,就会减少溢奶现象的发生。

一是喂奶前就给宝宝换好尿布,喂奶后就不要换了,以免因宝宝变换体位引起溢奶。

二是喂完奶后把宝宝轻轻地竖着抱起,让他趴在妈妈的肩上,轻轻地给宝宝拍背,直到打嗝,再缓缓放下。

三是如果妈妈喂宝宝奶水过冲,就应适当控制一下,用手指夹住乳房,使奶水缓缓流出,避免因宝宝吃奶过急而发生溢奶现象。

四是喂奶方法要正确,喂奶时不仅要让宝宝含住乳头,还要含住乳晕,以免吸入空气,或损伤乳头。

五是给宝宝用奶瓶喂奶时,要让奶汁充满奶嘴,以免宝宝吸入空气。

宝宝鼻子上的黄点是什么

一般新生儿的鼻子上几乎都有针尖大的小黄点,这与皮脂腺分泌旺盛、脂溢性皮炎有关,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日后可自行消退,妈妈们不必紧张。

怎样分辨宝宝的哭声

啼哭是宝宝的一种生理现象,也是一种本能。

啼哭能使宝宝呼吸加深、肺活量增加、全身血液循环加快,从而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对宝宝全身各系统的健康发展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不要过于担心自己的宝宝哭得时间长,也不能一听到哭声就将宝宝抱起来哄。但是,在宝宝哭时父母要注意观察,仔细听哭声的音质及音调,辨明哭的原因。

通常,宝宝哭一阵就停一小阵,这种哭大多是由于饥饿、困了、大小便了、过冷、过热或蚊虫叮咬等原因引起的。一旦排除了这些引起不适的因素,宝宝就会停止啼哭。如果宝宝是由于疾病而引起的哭闹,哭声就会有明显不同,表现为尖声哭、嘶哑地哭或低声无力地哭,而且还可能伴有脸色苍白、神情惊恐等反常现象,甚至将宝宝抱起来也不能使哭声停止,这时应立即去医院检查。还有一种哭声,只是在睡前哭一会儿就进入睡眠状态,或在刚醒来时哭一会儿就进入安静的觉醒状态,这属于正常现象。

可以给新生儿擦“马牙”吗

宝宝出生后3~5天,口腔内牙床上或上腭两旁有像粟米或米粒大小的球状白色小珠,数目不一,看起来像刚刚萌出的牙齿,有的就像小马驹口中的小牙齿,所以人们把这种现象俗称为“马牙”。在我国民间有一种错误的做法,那就是认为“马牙”要用干净的布擦掉才行。其实,这种民间传统的育儿习俗有害无益。

这种口腔硬腭上的白色小珠,医学上称为“上皮珠”。上皮珠是细胞脱落不完全所致,对宝宝并没有任何影响,它往往会由于进食、吸吮的摩擦而自行脱落。由于宝宝口腔黏膜非常娇嫩,无论是用针挑刺或用粗布擦洗,都很容易损伤黏膜,造成口腔黏膜感染,严重时甚至可引起全身感染,引起新生儿败血症。所以,俗称的“马牙”不必特意处理,几天后就会自行消失,如果非要用布将其蹭掉,反而是很危险的。

宝宝“惊跳”是怎么回事

宝宝在入睡或清醒时,在听到响声后肢体会快速地抖动几下,出现“惊跳”现象,这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

因为刚出生的宝宝大脑皮质功能发育还不完善,神经髓鞘还没有形成,外界声响从听神经传入大脑神经中枢时,神经冲动可同时波及大脑控制四肢肌肉的神经纤维上,引起四肢肌肉的抖动。这种现象随着宝宝长大会逐渐减少、消失。如果妈妈做一下试验,轻轻碰碰宝宝任何一个部位,宝宝的反应几乎都是一样的,四肢伸开,并很快向躯体屈曲。还有些父母认为出现“惊跳”现象是因为抽筋或缺钙,事实并非如此,因为当宝宝肢体抖动时,如果轻轻压住肢体,可以使肢体停止活动,而抽筋时轻轻按压不能停止肢体抖动。

为什么说囟门异常可以 反映宝宝疾病

宝宝出生时,由于头颅受产道挤压,颅骨常常相互重叠,所以囟门比较小。出生后由于大脑迅速生长,重叠的颅骨被渐渐撑开,囟门反而变大了。正常的囟门外观平坦或稍微下陷,还可触及搏动。随着宝宝颅骨的不断生长,颅骨边缘不断生长新骨,囟门逐渐缩小,直至闭合。一般来说,前囟门应于生后18个月前闭合,后囟门在生后3个月内闭合。

前囟门未闭合之前的形态和闭合过程,对提示宝宝的健康状况尤为重要。首先,囟门关闭延迟,如果宝宝到18个月前囟还未闭合,提示宝宝骨骼发育及钙化障碍,可能患佝偻病、呆小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或脑积水等。其次,囟门关闭过早,有脑发育不全、头小畸形的可能。但囟门关闭并不意味着脑发育停止。对于几个月囟门就闭合的宝宝,其颅骨与颅骨之间的颅缝尚未融合(正常颅缝融合为13~15岁),大脑仍能继续发育,头围也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大。因此,对于囟门关闭略早的宝宝,主要应测量其头围是否正常,并定期检查,了解头围增长的速度是否正常,同时还应评价宝宝的精神神经发育情况。如果均正常则不必过分担忧。另外,囟门饱满或明显隆起,提示颅内压增高,多见于脑积水、颅内感染(脑膜炎、脑炎)、硬脑膜下血肿和颅内肿瘤,也可见于口服四环素后及维生素A中毒。而囟门明显凹陷则常见于严重脱水,如急性腹泻等。

宝宝呼吸时嗓子发出响声需要治疗吗

有时父母们会发现,出生不久的宝宝在呼吸时,嗓子会发出一种吱吱的响声。特别是在啼哭或发怒时这种响声会更明显,安静时稍好一些。这时宝宝啼哭声不嘶哑,也不发热,吃奶也很正常,精神也很好。原来之所以出现这种吱吱的响声,主要是因为刚出生的宝宝喉头很软,每当呼吸时,喉头局部就会出现变形现象,使气管变得较为狭窄,这样自然就会发出响声。随着宝宝的渐渐长大,柔软的喉头慢慢变得坚硬,也就不会发出响声了。所以不需要特殊治疗。

宝宝鼻塞怎么办

细心的父母会发现,即使没有把宝宝带到外边去,宝宝也没有感冒却还是鼻塞,这是因为宝宝在长到半个月左右时,鼻子经常会发生堵塞现象。有时把宝宝鼻子里的鼻垢取出后,鼻子还是不通气,而且症状可能逐渐加重。有时这种现象可持续3~4周左右,甚至达到了吃奶时费力的程度。

这种情况一般是由于空气干燥引起的,父母们也不要过于着急。解决的办法是:如果是在冬季,可在暖气前挂上湿毛巾,以减轻空气的干燥程度。如果房间温度太高,宝宝也会感到鼻塞。所以,天气好的时候,要经常带宝宝去户外散步,多接触室外空气,这样会使宝宝鼻腔通畅。值得注意的是,切记不要给宝宝用成人通鼻药。

生理性黄疸需要治疗吗

当父母们怀着喜悦的心情看心爱的宝宝时,可能会发现宝宝在2~3天时皮肤开始变黄,最明显的部位是眼白、手掌心和脚底板,这无疑会引

起父母的极大担忧。其实在一般情况下,这种现象属于生理性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消失。父母不必担心。

这种黄色来自于血液中过剩的胆红素。胆红素是红细胞正常分裂后的产物,通常由肝脏处理后再经肾脏排除。由于刚出生的宝宝肝功能不成熟,肝脏没有足够的能力处理大量的胆红素,便会出现这种现象,医学上称之为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通常出现在出生后的2~3天,到了7~10天后逐渐消失。如果是早产儿,由于肝功能相对不成熟,所以可能延续到14天之后才能消失。此外,男宝宝和低体重的宝宝比较容易出现新生儿黄疸,或者妈妈有肥胖症以及由催生产下的宝宝,都可出现。出现这种状况时,医生通常会将宝宝留下观察几天,待血液测试黄疸指数正常后,就可出院。

新生儿必须“挤乳头”吗

新生儿在出生后的几天内可能会出现乳房肿大现象,甚至分泌少许乳汁样液体,所以在民间有一种“挤乳头”的育儿习俗,就是挤压新生儿的乳头。特别是女宝宝,认为不挤压乳头,以后就不能给后代喂奶,其实这是没有科学根据的。

不论男宝宝还是女宝宝,出生3~5天后,都会出现乳腺肿胀的生理现象。触之有蚕豆大的硬结,轻轻挤压可有乳汁。这是由于受母体雌激素影响的结果,一般2~3周可自然消退。此时,千万不要挤压,否则若不慎把乳头挤破,会带进细菌使乳腺红肿、发炎,严重的甚至可能引起败血症。如果是女宝宝,挤压会造成乳腺发炎,使部分乳腺管堵塞或形成瘢痕;当宝宝发育为成年女性时,还会影响到泌乳。新生儿乳头凹陷亦不需要处理。

宝宝得了脐疝怎么办

刚出生的宝宝脐带脱落后,由于腹压的作用,脐带残端可能会逐渐增大,腹腔中的液体、肠管或大网膜进入脐带残端,形成脐疝。民间称“气肚脐”。当宝宝哭闹、排便时,随着腹压增高,脐疝增大;当宝宝安静时,脐疝会减小,甚至看不见。

脐疝一般在宝宝1~2岁时自愈,无需治疗。但父母们如果发现宝宝有特大脐疝,这就属于疾病范畴,需要立即看医生,并且手术治疗。

什么样的大便颜色才正常

妈妈为宝宝换尿布时,有时会被黑绿色的大便(胎便)吓一跳,以为宝宝得病了。其实,宝宝的这种大便颜色是很正常的。因为当宝宝还在妈

妈肚子里的时候,这种黑绿色的物质就存在了。这表明宝宝的小肠蠕动正常,所以出生后可以将这些东西排出体外。通常在宝宝出生24小时之内,胎便基本排泄干净,接下来的2~3天,父母会见到过渡期的排便,颜色将由暗绿色逐渐转变为黄色,并且稀软,有时还会含有黏液。

另外,由于每个宝宝的喂养状况不同,大便颜色也会各有差异。一般而言,吃母乳的宝宝排出金黄色如同芥末颜色的粪便,形态稀软;喂婴儿配方乳品的宝宝,排便的形状或颜色会有很多种,从淡黄到褐绿色都有,如配方奶含铁比较多,颜色会深得像黑色等。所以千万不要与其他宝宝的粪便做比较。即使是同一个宝宝,两天之内也会排出不同颜色的大便。

新生儿腹泻怎么办

宝宝肠炎分为单纯性消化不良和细菌感染造成的肠炎。消化不良可能与气候变化、受惊和变换居住环境有关。但是如果新生儿的大便次数多,黄色,有蛋花汤样,并伴有血丝和黏液,虽然宝宝并未进食很多奶,但是有腥臭味,排便时哭闹,烦躁不安。这类的腹泻,大多数是一种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是新生儿时期比较常见的腹泻,需要加用消炎药和消化药来治疗。

如果大便中水分很多,便水分离,次数达10次以上,有臭味,应考虑宝宝患了腹泻,要及时到医院化验大便。

一旦确定宝宝患了感染性腹泻,就要接受医生的正规治疗。新生儿肠道内缺乏正常菌群,对致病菌的抵抗能力弱,不能靠自身抵抗力消灭肠道内的致病菌,治疗是非常必要的。新生儿一旦患感染性腹泻,就要引起高度重视,积极治疗。

包“蜡烛包”或压沙袋有什么害处

在传统的育儿习俗中,有两种做法,一种是把宝宝像蜡烛一样包起来,一种是在被子周围压上沙袋或枕头——认为这样宝宝睡得稳,不易受到惊吓。

有的认为小时候如果不把宝宝双腿绑直,长大后宝宝会成为八字或罗圈腿。其实,这种做法会影响宝宝运动功能的正常发育,对宝宝的发育不利。

一是宝宝四肢屈曲的姿势是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的反映,不必人为地去矫正。随着年龄的长大,四肢会自然地伸直,更不会出现四肢的畸形。

二是“蜡烛包”或压上沙袋不仅限制了宝宝四肢的活动,使肌肉的感受器得不到应有的刺激,影响脑的发育,而且还会影响宝宝的呼吸动作,尤其在哭泣时肺的扩张受到限制,影响胸廓和肺的发育。

三是如果把宝宝包裹太紧,容易造成宝宝髋关节脱位,因为如果硬拉直腿,把两腿绑在一起,使大腿骨肌肉处于紧张状态,能使股骨头错位,这不利于臼窝的发育,也容易引起脱位。另一方面,“蜡烛包”或压上沙袋,也很难控制宝宝的体温。因为打“蜡烛包”束缚了宝宝的身体,尤其是手和脚,使宝宝在寒冷季节因活动减少、产热减少而致硬肿症等寒冷损伤;或者因“蜡烛包”过紧过厚,在环境温度偏高时,又因散热不良而致体温过高,甚至导致宝宝突然死亡。

为什么要为宝宝预防接种

宝宝在未出生前于羊膜内受到很好的保护,除了少数一些先天性感染的微生物可以经由胎盘感染胎儿外,正常情况下羊膜内是无菌的状态,因此宝宝在此期间是最安全的。然而一旦破水或出生后,暴露在外界的环境中,开始与许多微生物发生接触,就有机会感染疾病。宝宝出生后即面临被微生物感染的危机,此时人体的免疫系统就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因此,父母要给宝宝做好及时接种疫苗的工作。

计划免疫。当前预防接种的疫苗很多,如“百白破”三联疫苗、麻风疫苗、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乙脑、流脑和麻风腮等疫苗,为国家规定的计划内预防接种疫苗,是政府出资免费为儿童接种的,不收取任何费用,它是我国儿童特有的福利待遇。这些疫苗在宝宝一出生,便由专门的预防机构陆续为他们按期定时接种。

季节性免疫。像乙脑灭活疫苗和流脑多糖疫苗在这两种疾病流行的地方也被扩大列入计划免疫范围内,通常在疾病流行前2~3个月接种,属于季节性接种疫苗。现在全国免费进行这类免疫接种。

自行选择的免疫。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疫苗陆续被研制出来,如Hib疫苗、肺炎疫苗及水痘疫苗等。它们不属于国家计划免疫之内,也不要求每一个儿童必须接种,如果需要需自己承担费用。其中有些价格较便宜,自费承担问题不大,而有些是从国外进口而来,价格相对较高,可据自己的经济能力和宝宝的情况来决定是否接种。

药物对接种疫苗的效果有影响吗

药物对预防接种效果是有影响的,抗生素对预防接种疫苗影响最大。如果是口服疫苗,微生态调节剂对疫苗影响也不小。因此在接种疫苗前后2周,最好不使用任何药物。

宝宝疫苗接种指南

宝宝究竟应该接种哪些疫苗,在什么时间接种?下面为父母们提供了详细的疫苗接种手册:

续表

什么情况下宝宝不能注射疫苗

①患各种疾病的宝宝不宜接种,例如:感冒、腹泻、发热、空腹、呕吐等情况下,有的疫苗不能注射。

②宝宝患有肝炎、结核病等传染病以及严重心脏病等疾病时,身体的免疫力会下降,不断接种很可能会引起反应,甚至有可能会加重病情。

③患有皮肤病的宝宝也不能进行接种。

④过敏体质的宝宝很容易产生不良反应,应该在咨询医生后再决定是否注射疫苗。

⑤如果你的宝宝不宜接种,但是遇到特殊情况比如被狗咬伤而必须接种时,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注射疫苗。

⑥有急性传染病而未过检疫期的宝宝不宜接种疫苗。

宝宝注射疫苗后应注意的情况

接种后,宝宝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反应症状,轻的如接种处发炎、皮肤出皮疹,重的出现发热,接种部位还会发生脓肿。其实,宝宝注射任何疫苗,都会有个别发生反应,这是因为每个宝宝的体质不同,对不同种类疫苗的反应程度也就会不同。

如果是轻微的反应,像宝宝在打针后哭闹、轻微发热、食欲不振、烦躁、局部红肿疼痛等反应,这是“正常的反应”,做一些对症处理,就可以解决了。如可以抱住哄哄、物理降温、清淡饮食、仔细呵护打针部位等。如果宝宝在注射后反应很大,出现高热了,那说明机体对这种疫苗的反应很强烈。注意观察,如症状持续需及时去医院。

接种后24小时内不要洗澡。接种后24小时内不要给宝宝洗澡。这不是

因为接种时接种部位会发生感染,而是宝宝在洗澡时,出水入水都会带走身体上的热量,从而可能会使宝宝着凉,引起发热。

接种后少喂食。接种以后,父母还需要注意的是,不要给宝宝喂太多的饮食。

剧烈活动要减少。对于宝宝来说,剧烈的活动就是指举足、举手,如果赶上家里多来了很多客人,就会使宝宝非常兴奋。而客人如果逗引宝宝,宝宝就更会得不到休息。

以上这些原因都会引起不必要的接种疫苗后的反应。

接种疫苗后,妈妈们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①让宝宝适当休息,多喝开水,避免着凉,注意营养。

②局部反应剧烈的,用毛巾热敷,每天3~5次,每次10~15分钟。

③如果宝宝反应特别严重,如针眼处化脓,或高热持续不退,甚至抽搐、昏迷等,应该及时就医。

宝宝发热怎么办

有的出生3~5天的宝宝,出现发热现象(38℃),这是一过性发热。一般是由于新生儿体内水分不足所致,及时喂奶就可使体温降下来。

还有的宝宝生长发育正常,但在吃奶后或哭闹后,体温就会升高,这不是什么病症,这是由于宝宝吃奶或哭闹等正常生理活动,导致身体产生了更多的热量,才使体温升高。在运动结束后会很快恢复正常体温的。

宝宝吐奶怎么办

有的新生儿,将吃进去的奶又吐了出来,遇到这种情况,先看宝宝排胎便了没有,如果宝宝没有排胎便,就要去看医生,以排除肠梗阻的可能。如果宝宝已经排了胎便,腹部也无异常肿胀,宝宝状况良好,可耐心观察几天,一般没有什么事。也有出生半个月的男宝宝,吃完奶后就吐,有呈牛奶状的,也有呈豆腐脑状的,但绝没有奶以外的东西(血液、带有便味的东西、黄色的胆汁等),而且宝宝在吐奶前后没有痛苦,妈妈就不必担心,过3个月,宝宝的吐奶现象就会停止。

宝宝头皮血肿怎么办

有些新生儿出生时,头顶偏左或偏右有个肿包,按压时宝宝也不哭(看来不疼),这一般是头皮血肿,是由于出生时受到产道挤压,使颅骨重叠,血管破裂所致,不用担心,以后慢慢会消失的。

宝宝有胎记需要处理吗

胎记是宝宝常见的斑疹之一,几乎所有的宝宝出生时都带有胎记。也叫“胎生青记”,医学上称为“色素痣”。大多出现在宝宝的腰部、臀部、胸背部以及四肢,一般为青色或灰青色的斑块。胎记的形状大小不一,多为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清晰,用手按压后不褪色,这是由于宝宝出生时皮肤色素沉着或改变引起的,一般在出生后5~6年内自行消退,所以不需要治疗。

日常护理时应注意的安全问题

刚出生的宝宝很容易受到伤害,为了保证宝宝的安全,父母应该注意以下事项。

在给宝宝换尿布时,除非换尿片的台上有安全绑带,否则必须腾出一只手护着宝宝。千万不可以将宝宝单独留在换尿片的台面上、床上、椅子上或沙发上,不要认为宝宝还不会翻身就没事,宝宝可能会因为乱动而摔下来。

把宝宝放在大澡盆内洗澡时,一定要在下面垫块毛巾用来防滑,必须用一只手扶住宝宝,而且最好有两个人一起给宝宝洗澡。

别把宝宝交给未成年人或是不熟悉的人临时照看。也不要把新生儿和5岁以下的幼儿放在无父母照看的房间里。

绝不能把宝宝单独留在屋里。

即使是再温驯的宠物,也绝不要让它与宝宝单独相处。

抱宝宝的时候,手里不要拿剪子、刀子、针之类的物品。

绝不可猛烈摇晃宝宝,或是将他抛到空中再接住。

宝宝身上或是他的玩具、使用的物品等,都不要系上任何绳子或链子。衣服上的收缩绳、腰带,都应打个结

以防止被拉出来。特别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婴儿床、游戏围栏和换尿片的桌台等,千万别离电话线、窗帘的拉绳太近。所有这些东西都有可能导致意外。

绝不可以把宝宝放在离床沿很近的地方,或毫无遮蔽保护的窗口附近。

外出时,要让宝宝坐在汽车安全座椅上,父母都必须系好安全带。切忌将宝宝单独留在车内。

新生儿体能锻炼和智能培养

新生儿一出生就应进行早教

什么是早教?早教主要是培养宝宝的智力,智力包括观察力、思维能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开发宝宝智力时,不能偏重于单个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一些有计划、有目的的指导活动来完成,如引导宝宝游戏、讲故事、听音乐来培养和促进宝宝的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

其中,培养兴趣使宝宝产生求知欲望最为关键。

什么时候开始早教?许多新手妈妈有这样的疑问,其实,早教一出生就应该开始。

研究证实,人一生下来就有数十种潜能,如出生7个小时的新生儿,就会模仿成人吐舌头;3个月大的宝宝存在多种无条件反射;4个月大的宝宝颜色视觉接近成人水平……

许多与生俱来的本能和潜能,就像金矿一样,如果没有得到及时和适当开发,那么,出生三四个月后就会消失,也就是说,新生儿早教,一出生就应该进行。

怎样训练新生儿抬头

新生儿肢体的支撑力很弱,所以,当父母抱着宝宝的时候,手必须托住他的颈部和头部。

新生儿的颈部和背部肌肉十分无力,无法自己抬头。即使宝宝满月的时候,也只是趴着的时候头可以抬起大约2.5厘米的高度,而且支撑的时间也很短,仅仅几秒钟。所以此时需要父母的帮助来训练宝宝抬头。

竖抱抬头方法。妈妈在喂宝宝吃完奶后,竖抱宝宝,让宝宝头靠在肩上。为了避免宝宝吐奶,妈妈轻拍宝宝背部,让宝宝打嗝。之后,抱稳宝宝,但不扶宝宝的头部,让宝宝的头部立直片刻,每天进行4~5次。这种训练在宝宝空腹时也可以做。

俯卧抬头方法。在宝宝空腹时,父母任何一人坐好,或者靠在沙发上,把宝宝放在胸腹前,让宝宝自然地俯卧在那里。将宝宝的头扶至正中,两手放在头两侧。父母用手按摩宝宝的脊背部,通过话语等吸引宝宝抬头。旁边的父母可以摇晃带响声的玩具,逗引宝宝转头。这样可以促进宝宝发展颈部肌肉张力。

怎样训练宝宝做伸展运动

新生儿的小胳膊和小腿都处于自然弯曲状态,似乎还保持着在妈妈体内的样子。父母可以利用日常护理的机会,训练宝宝做伸展运动。

在为宝宝洗澡或换尿布的时候,父母可以帮助宝宝伸展一下身体。帮他伸展身体时,只需将关节稍为弯曲,宝宝就会反射性地伸开他的关节。除了关节外,轻触宝宝的膝盖内侧、身体、手等,宝宝也会反射性地伸展他的身体。这个时期的宝宝,由于四肢十分娇嫩,所以不能用力拉他的手、脚,以免弄巧成拙。

怎样锻炼宝宝的视觉

新生儿具有活跃的视觉能力,他们能够看到周围的东西,甚至能够记住复杂的图形,分辨不同人的脸形,喜欢看鲜艳动感的东西。训练宝宝的视觉能力可以参考以下方法。

对视法。新生儿最喜欢看妈妈的脸。当妈妈注视宝宝时,他会专注地看着妈妈的脸,眼睛变得明亮,显得异常兴奋,有时甚至会手舞足蹈。个别宝宝和妈妈眼神对视时,甚至会暂停吸吮,全神贯注凝视妈妈,这是人类最完美的情感交流,也是最基本的视觉能力训练。

静态玩具法。当新生儿睡醒时,他会睁开眼睛到处看,这时可以为宝宝预备几幅挂图,最好是模拟妈妈脸的黑白挂图,也可以是条纹、波纹等图形。挂图要放在距宝宝眼睛20厘米处。由于新生儿对新奇的东西注视的时间比较长,对熟悉的东西注视的时间短,所以每隔3~4天应换一幅图。另外,也可以在宝宝的房间悬挂一些彩色气球、小灯笼等彩色玩具。悬挂的玩具品种可多样化,还应经常更换品种和位置,悬挂高度以20~35厘米为宜。

动态玩具法。让新生儿学习追视,新生儿喜欢左顾右盼,极少注意正前方的东西。这时父母可以慢慢拿些玩具在宝宝眼前移动,宝宝的眼睛和追视玩具的距离以15~20厘米为宜。训练追视玩具的时间不能过长,一般控制在每次1~2分钟,每天2~3次为宜,否则会引起宝宝的视觉疲劳。除了用玩具训练宝宝学习追视外,妈妈还可以用自己的脸引导宝宝进行追视。妈妈把脸一会儿移向左,一会儿移向右,让宝宝追着妈妈的脸看。

这些锻炼不但可以练左右转脸追视,还可以仰起脸练向上方的追视,甚至环形追视。这样不仅锻炼了视觉能力,而且也使宝宝的颈部得到了锻炼。

怎样

训练宝宝的听觉

新生儿不仅具有听力,还具有分辨声音定向的能力,能够分辨出发出声音的地方。所以,在新生儿期进行宝宝的听觉能力训练是切实可行的。

音响玩具法。可供宝宝进行听觉能力训练的音响玩具品种很多,如各种音乐盒、摇铃、拨浪鼓和各种形状的吹塑捏响玩具,以及能拉响的手风琴等。在宝宝醒时,父母可在宝宝耳边轻轻摇动玩具,发出响声,引导宝宝转头寻找声源。进行听觉训练时,要注意声音要柔和、动听,声音不要持续太长,否则宝宝会失去兴趣而不予配合。

音乐欣赏法。在宝宝学会说话之前,优美健康的音乐能不失时机地为宝宝右脑的发育增加特殊的“营养”。选择音乐的标准有三条:优美、轻柔和明快。中外古典音乐、现代轻音乐和描写儿童生活的音乐,都是训练宝宝听觉能力的好教材。最好每天固定一个时间,播放一首乐曲,每次5~10分钟为宜。播放时先将音量调到最小,然后逐渐增大音量,直到比正常说话的音量稍大。

让宝宝进行室外日光浴有什么益处

紫外线照射到人体皮肤上,可使皮肤中的脱氢胆固醇转变为维生素D,而维生素D能帮助人体吸收食物中的钙和磷,以预防佝偻病。尤其是冬天出生的宝宝及人工喂养、双胎或多胎的宝宝,更应多进行日光浴。

进行日光浴时,时间应由短到长,刚开始每日3~5分钟,以后可逐步延长至1小时。冬季天气晴和的时候,可露出宝宝头部、臀部、手部等处的皮肤。春、秋两季要注意防风沙。夏季注意不能让宝宝皮肤直接在日光下暴晒,这样会损伤皮肤,可以利用一些树荫使宝宝间接地接受日晒,也可以在有阳光的房间或晒台上晒太阳,但不能隔着玻璃晒太阳,因为紫外线不能穿透普通玻璃,所以隔着玻璃晒太阳对宝宝是无效的。

宝宝智能发育测评

关注1~2个月宝宝的成长情况

宝宝的成长参考值

宝宝的生长速度

宝宝在这个月的生长速度之快,实在是令人惊奇。满月时,宝宝的体重比出生时增加了1千克左右,身高也增长了3~4厘米。有些生长顺利的宝宝,每天的体重增加量超过30克。但这只是平均数值,宝宝的生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差异。

宝宝囟门的大小

宝宝在第2个月时颅骨缝囟门(后囟门)是开放的,由于受睡觉姿势的影响,很容易变形。

位于宝宝头顶的前囟门呈菱形,出生时约为成人拇指大小(1.5~2厘米,对边中点连线的距离)。由于

出生后的最初几个月,大脑的生长速度较颅骨的生长速度相对要稍快些,所以在这一阶段,正常宝宝的前囟门可随着头围的增加而略变大,但一般不大于3.0厘米,不小于1.0厘米,也不向外突出。宝宝也无多汗、夜惊和烦躁等表现。

如果宝宝前囟门大小超过3厘米,或伴有多汗、夜惊和烦躁等其他异常表现,则要考虑是否有佝偻病或其他颅脑疾患,要及时请医生检查。

前囟门通常要到出生后6个月左右才又开始逐渐变小,一般在12~18个月闭合。头的后部正中的后囟门呈三角形,一般在生后2~3个月闭合。宝宝囟门部位缺乏颅骨的保护,故在闭合前要防止坚硬物体的碰撞,但可以用手轻轻摸,也可以洗。如果宝宝头上有痂,千万不能用手抠,可先泡软,再轻轻地洗去。

宝宝的睡眠规律

这个月宝宝虽然不像新生儿期那样睡得时间长,但睡眠依然是宝宝的主要任务。在这个时期,宝宝每天睡眠18~20个小时。

一般来说,宝宝的睡眠有以下规律:白天喂奶后醒一段时间,要睡4~5次,每次1.5~2小时。夜间睡眠时间会相对延长一些,大约要睡10个小时。

宝宝外表的变化

这个月的宝宝,小脸光滑了,皮肤也白嫩了,肩和臀部显得较狭小,

胸部、肚子呈现圆鼓形状,小胳膊、小腿也变得圆润了,而且总是喜欢呈屈曲状态,两只小手握着拳。所有这一切都表明,宝宝已经平安顺利地度过了新生儿期,开始迎接自己的新生活。

宝宝表情变丰富了

以前整天睡觉的“小贪睡鬼”现在已经熟悉了生活的节奏,醒着的时间多了一些。宝宝也有了更丰富的表情,会笑了,偶尔还会发出一些“啊啊呜呜”的小声音,越来越可爱了。视力和听觉越来越发达,白天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骨碌碌地转个不停,还能辨别出声音的方向。

这个时期的宝宝似乎已经“认识”了朝夕相处的家人,见到他们会很高兴,脸上笑着,嘴里叫着,手脚舞着,也乐于让你抱他。

科学喂养1~2个月的宝宝

宝宝的饮食仍以乳品为主

进入第2个月的宝宝,可以完全靠母乳摄取所需的营养,不需要添加辅助食品。如果母乳不足(一定不要轻易认为你的母乳不足,有时是因为休息和饭量不足,而引起暂时的奶量不足)可添加牛乳,不需要补充任何营养品。

宝宝每天需要的能量

这个月的宝宝每日所需的能量仍然是每千克体重100~110千卡,如果每日摄取的能量超过120千卡,就有可能造成肥胖。

母乳喂养的宝宝,可每周用体重计测量宝宝的体重,如果每周宝宝的体重增长都超过250克以上,就有可能是摄入能量过多;如果每周宝宝的体重增长低于100克,就有可能是摄入能量不足。

宝宝吃奶时间缩短了怎么办

这个月的宝宝吸吮能力增强,吸吮速度加快,因此,吃奶的时间势必也要缩短。这是正常现象,可是有些妈妈却认为宝宝吃得快,是因为自己的奶少,不够宝宝吃了,其实这样的担心是多余的。这个月的宝宝比新生儿更加知道饱饿,吃不饱他是不会入睡的,即使一时睡着了,很快也会醒来要奶吃。如果一天吃不饱,大便就会减少;即使次数不少,大便量也会减少;如果量不减少,次数也不少,甚至还增加,大便性质就会改变,排绿色稀便。

可以用奶瓶喂母乳吗

有些宝宝不肯吸吮妈妈的乳头,拒奶的主要原因是生后造成的奶头错觉,如用奶瓶先喂糖水、喂奶粉,或者母乳等。因为宝宝对第一个接触到的物体感觉印象深刻,接受后就有可能拒绝其他的方法。所以准备母乳喂养的宝宝,应尽量不要先用奶瓶来喂母乳。

改良妈妈乳汁的方法

有的妈妈奶水不足或者奶水很稀,此时最好想办法补充和改良,而不应急于给宝宝加其他代乳品,因为毕竟母乳才是这一时期宝宝最好的选择。

妈妈在产后就和宝宝保持接触,一般可以增加40%的乳量;即使妈妈没有过多的奶水,也可以让宝宝通过吮吸乳头,刺激妈妈脑下垂体,使之分泌出更多的催乳素,增多奶量;每次喂奶时要让宝宝把奶全吮吸完。

哺乳期的妈妈还可以多吃一些催奶的食物,如猪蹄、鲫鱼、鲢鱼、丝瓜、芝麻、酒糟和黄花菜等。多补充蛋白质,例如鸡蛋、牛奶、奶酪、豆腐等。蛋白质不足会引起母乳的质量和数量。但要注意宝宝的体质,有的妈妈喝牛奶,会引起宝宝湿疹。此外还应多补充营养丰富的食物,比如各种肉汤等,不能有饿的感觉,否则也会影响泌乳。

同时,妈妈情绪过度紧张、焦虑,也会通过反射机制来抑制乳腺分泌。所以哺乳期的妈妈们不要忘了保持放松、愉快的心情。

总而言之,应该以母乳为主,配方奶为辅。宝宝可以连续两顿吃母乳,中间加一顿配方奶;也可以连续三顿吃母乳,中间加一顿配方奶。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有利于母乳的分泌,宝宝越吃妈妈的奶,妈妈乳汁分泌得越多,相反,妈妈的乳汁越不让宝宝常吃,也就越少;二是母乳仍然是这个月宝宝的最佳食品。

母乳和配方奶能混合喂养吗

当宝宝第2个月时,有的妈妈的奶水就不足了,这时,添加配方奶就成了唯一的选择。对于混合喂养,最重要的一点是,不可同时用母乳配方奶混合着喂宝宝。否则会导致宝宝消化不良或腹泻,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

正确的做法是,要喂母乳就全部喂母乳,即使这次宝宝没吃饱,也不要马上喂配方奶,而是应该等下次喂奶时再喂配方奶。如果宝宝上一顿母乳没有喂饱,那么,下一顿一定要喂配方奶;如果宝宝上一顿母乳吃得很饱,到下一顿喂奶时间了,妈妈感到乳房很胀,那么,这一顿就仍然喂母乳。

不要随意更换奶粉品牌

这个月的宝宝选择什么样的奶粉好呢?父母往往在这个问题上投入太大的精力,其实这是没有必要的。无论什么品牌的奶粉,其基本原料都是牛奶,只是其中添加的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的含量不同,有所偏重。所以,只要是国家批准的正规厂家生产、正规渠道经销的奶粉,适合这个月的宝宝,都可以选用。选用时要看是否标有生产日期、有效期、保存方法、厂家地址、电话、奶粉成分及含量、热量、调配方法等,最好选择知名品牌奶粉。一旦选择了一种品牌的奶粉,没有特殊情况,不要轻易更换,如果频繁更换,会导致宝宝消化功能紊乱和喂哺困难。宝宝吃惯了一种奶粉,突然更换,可能会拒绝食用新的奶粉。

正确护理1~2个月的宝宝

宝宝春季护理要点

春季护理重点是预防呼吸道疾病。在万物复苏的春季,随着各种微生物的快速繁殖,各种病毒或细菌也趁机活跃起来,刚刚过了满月的宝宝的抵抗力本来就弱,如果护理不当,很容易被病毒或细菌感染而生病。同时,春季也是一年四季中最变化无常的季节,加之气候又非常干燥,所以很容易使宝宝患上呼吸道疾病。

对于生活在南方的宝宝,由于初春气候比较热,而且户外比室内更温暖,抱宝宝到室外的时间可以适当增多,每次到室外的时间也可以相应延长。但是,由于南方地区多阴雨天气,即使到户外的时间较长,宝宝接受紫外线照射的机会也比北方少,所以要

在儿科医生的指导下,适当为宝宝补充维生素D。

对于生活在北方的宝宝,初春时节气温较低,就不要把宝宝抱到户外。等到了春末夏初的时节,在天气晴朗的中午还是可以把宝宝抱到户外去的,每次可在室外待10~15分钟。但要注意的是,不要把正在睡觉的宝宝抱出去,也不要在阴天或大风天把宝宝抱出户外。即使是阳光灿烂,抱出去的时间也不能太长,而且要避免强烈的阳光直接照射到宝宝的眼睛。此外,春季开窗时也要避免对流风直接吹袭宝宝。

宝宝夏季护理要点

夏季护理重点是保持宝宝皮肤干爽。宝宝从第2个月开始进入体重快速增长阶段。在这个月,宝宝的皮下脂肪开始增多,耳后、下巴、颈部、腋窝、胳膊、肘窝、臀部、大腿根和大腿等处有许多皱褶。在炎热的夏季,这些地方很容易发生糜烂现象,所以父母要仔细护理。

宝宝秋季护理要点

秋季护理重点是初秋不要过热,秋末预防受凉。这是因为第2个月的宝宝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自身的调节能力都比较差。

到了秋末,由于冬季即将来临,天气开始变冷,这时除了要注意预防如感冒、咳嗽等呼吸道感染之外,更要注意预防因受凉而导致的腹泻。秋末是轮状病毒肠炎高发季节,父母绝不要掉以轻心。一旦发现宝宝腹泻,也不要认为是一般的腹泻而自己找止泻药吃,而要及时找儿科医生,然后再对症吃药。如果腹泻严重,还要注意电解质和水的补充。

宝宝冬季护理要点

宝宝的卧室冬季温度不要过热。一方面,室内温度过高,就会致使湿度过小,空气过于干燥,导致宝宝呼吸道黏膜抵抗能力下降,病毒或细菌就会乘虚而入。

另一方面,由于室内温度高,宝宝周身的毛孔都处于开放状态,此时如果父母或其他人出门进门,室外的冷气会随之进入宝宝的卧室。宝宝的皮肤遇到冷气侵袭时,毛孔不会像成人那样迅速收缩,因此宝宝容易受凉。

为满月的宝宝准备的衣服

第2个月宝宝的皮肤还很娇嫩,宝宝服一定要满足宽松、柔软、式样简单和易穿易洗等条件。

首先要穿纯棉、质地柔软的,这样的材料会使宝宝的身体感到宽松,同时脚脖和手腕部位都不能过紧。这个月的宝宝脖子短,衣领最好是和尚服式的,也不能太紧,要充分露出宝宝的脖子,这样不但有利于宝宝的呼吸通畅,而且还可以预防脖子部位出现湿疹或皮肤感染。这个月的宝宝不适合穿连脚裤了,应该改穿开裆裤,而且裤子的开裆要大,前面要开到宝宝的阴部上方,后面要把整个小屁股露出来,两条裤腿的开口要达到膝盖上约2厘米,如果裤裆开口太小,不仅容易尿湿裤子,而且还会影响妈妈给宝宝换尿布。

宝宝的鞋帽有什么要求

宝宝对鞋帽的要求比较简单。在冬、春、秋季,可戴棉布或毛绒线制成的帽子,其中以棉布材质的为好,特别是对于患有湿疹的宝宝,戴棉布制成的帽子更为适宜。

第2个月的宝宝冬天也可以不穿鞋子,只穿连脚棉裤即可。春秋季可穿棉线织成的小袜子,再穿上软底软帮的布鞋,也可穿用毛线编织的小软鞋。夏季宝宝更不需要穿鞋子,只要穿一双小袜子就可以了。小袜子的袜口不要过紧,以免影响宝宝脚部血液循环。

宝宝的睡眠有什么规律

这个月的宝宝比新生儿期的睡眠时间有所减少,两次睡眠间隔稍有延长。在这个时期,宝宝每天睡眠16~18个小时。在本月,你应保证宝宝的睡眠质量,并避免宝宝出现日夜颠倒的现象。

宝宝睡觉不深是什么原因

随着宝宝日龄的增加,睡眠时间减少,听觉、视觉和嗅觉等感知能力增强,对外界刺激更加敏感。如果周围环境不好,宝宝会出现睡眠不踏实的现象。有的父母认为宝宝睡觉不踏实是因为缺钙,其实大多数情况下并不是这个原因。

这个月的宝宝开始会做梦,做梦时会出现躁动,宝宝的运动能力也增强了,肢体活动增加,睡觉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动作,但宝宝始终处于睡眠状态,即使哭几声,拍几下很快也就入睡了。有时睁开眼看看,如果妈妈在身边,会闭上眼睛接着睡;如果发现妈妈不在身边,会大声哭起来,这时你应该立即跑过来拍拍,宝宝会马上停止哭闹,很快入睡;如果仍然哭,握住宝宝的小手放到他的腹部,轻轻摇一摇,宝宝会很快再次入睡;如果到了吃奶的时间,就给宝宝吃奶。

宝宝之间大便次数的差异

母乳喂养的宝宝每天大便次数仍然比较多,但每个宝宝不尽相同,有的可以排6~7次,有的只有1~2次,个体差异明显。如果是母乳喂养,大便多呈黏稠的金黄色,可以带奶瓣,也可以呈绿色,但并不能说明是异常的。牛乳喂养的宝宝,大便多呈黄白色,也有的呈黄色。

宝宝大便稀溏

有些宝宝的大便可能会夹杂着奶瓣或发绿、发稀,这不要紧,不要认为是宝宝消化不良或患肠炎了。只要宝宝吃得好,腹部不胀,大便中没有过多的水分或便水分离的现象,就不是异常。

如果宝宝大便稀少而绿,每次吃奶间隔时间缩短,好像总吃不饱似的,可能是母乳不足了。但不要轻易添加奶粉,每天在同一时间测体重,记录每天体重增加值,如果每日体重增加少于20克,或5天体重增加少于100克,再试着添加一次奶粉。

观察宝宝是否变得安静,距离下次吃奶时间是否延长了,如果是的话,每天添一次奶粉,5天后测体重如果增加了100克以上,甚至达到150~200克,就可以证明是母乳不足导致大便稀溏发绿。

宝宝一吃就拉怎么办

人们都说宝宝是直肠子,一吃就拉。妈妈把尿布换得干干净净,再把宝宝抱起来吃奶,还没吃几口,宝宝就大便了,有的妈妈会认为不正常,就给宝宝吃药。遇到这种情况,不要急于换尿布,因为马上给宝宝换尿布不仅会打断宝宝吃奶,还会导致宝宝吃奶不成顿;同时,会引起宝宝把刚刚吃进的奶溢出来,加重溢乳程度;此外还会增加护理负担,可能在整个喂奶过程中拉几次,如果拉一次,就马上换,恐怕要换几次。这样一次次折腾宝宝,中断喂奶是不好的。所以,最好等到宝宝吃完奶再换。

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宝宝奶秃怎么办

有的宝宝生下来的时候,有满头黑亮浓密的头发,可过了满月后出现了脱发现象,甚至头发变得稀疏发黄了,这是怎么回事?是不是宝宝缺乏营养了?

其实,2个月大的宝宝脱发是生长过程中的一种生理现象,民间俗称“奶秃”。奶秃一般会随着宝宝月龄的增大,辅食的添加而消失,脱落的头发就会重新长出来。

另外,宝宝胎儿期的头发与妈妈孕期的营养有关,出生后与遗传、营养、身体状况等多种因素有关。

宝宝枕秃是因为缺钙吗

有的宝宝出现枕秃现象,大多数的父母都认为是宝宝缺钙了,应该补钙。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枕秃都是由缺钙引起的。枕秃的形成与宝宝的睡姿或枕头的材料有关。

2个月的宝宝基本都是仰卧着睡觉,而且一天的大多数时间是在枕头上度过的。特别是有的父母给宝宝睡的枕头过硬,宝宝整天在枕头上磨来蹭去的,时间一长,就会把枕后的头发磨掉,形成枕秃。

因此,父母不要发现宝宝有枕秃,就忙着给宝宝补钙。要先弄清楚枕秃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然后再对症处理。

宝宝用手抓脸怎么办

进入2个月的宝宝,常常会用手抓脸,如果宝宝指甲长,就会把自己的脸抓破。即使不抓破,也会抓出一道道红印。有的妈妈会给宝宝缝制一双小手套,可随之带来更大的弊端,而且还存在着安全隐患。

其实父母只要把宝宝的指甲剪得稍微短些,然后再轻轻磨一下,让指甲很圆钝,就可以避免宝宝把自己的脸抓破了。

怎样判断宝宝是否得了肠绞痛

肠绞痛,一般发生在接近满月的宝宝身上。典型的症状大约3周大的时候开始,高发期在第6周。肠绞痛通常的症状是:原本活泼的宝宝忽然变得经常尖声哭叫,而且很有规律,每次发作的时间基本相同,尤其是傍晚发作比较多,有时在黑夜。一般一个星期有3次以上的啼哭,每次哭的时间持续在2~3个小时,而且连续3个星期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哭的时候无论怎样安抚都没有作用。有的宝宝还会出现腹部鼓胀、脸色红胀的症状。这样的哭闹一般不伴随有发热、呕吐、腹泻的症状,哭过一段时间后,宝宝又会若无其事,和平常一样了。

宝宝有肠绞痛并不是一种病,它只是一种症状,随着宝宝的长大,神经生理逐渐发育健全,大约在3个月,这样的情况就会慢慢减少。也有大约30%的宝宝要延续到5个月大时,这种情况才会消失。为减轻宝宝的肠绞痛,并能得到及时治疗,在宝宝哭闹的时候,尤其是有肠绞痛的症状时,你应该坐着,让宝宝趴在自己的手上或者腿上,轻轻压迫宝宝的腹部和背部;也可以为宝宝做按摩,用湿热毛巾或者暖水袋敷在宝宝的腹部,水不可太凉或太烫,暖水袋外边最好裹上一层毛巾。

1~2个月宝宝的体能锻炼和智能培养

宝宝手指多活动有什么好处

宝宝满月以后,清醒的时间长了,四肢的活动,特别是手部的活动也明显地多了起来。有时宝宝会凝视自己紧紧握着的手,当注意到其他东西时,又会把手指松开。宝宝的手指不但能自己展开合拢,而且还能把手拿到胸前来玩或者吸吮手指。所以这个时期的衣服袖子要做得短一些,以免妨碍宝宝手部活动。手部的活动是下一步练习抓东西的基础,等到宝宝的手能自由张开和握住的时候,就可以给他一些容易握住的玩具玩了。

怎样锻炼宝宝颈部的支撑力

抱的姿势最好是竖抱。竖抱时,可用两只手分别托住宝宝的背部和小屁股,把宝宝竖抱起来,让宝宝看看室内或室外的事物。被父母抱起来的宝宝因为要看周围的东西,就必须努力支起脑袋和脖子,同时上身也总想挺直,这就使宝宝背部、胸部和腹部的肌肉得到了锻炼。竖抱宝宝还可以引起宝宝对各种事物的关注和兴趣。

户外活动有什么益处

这个月的宝宝颈部有了一定的支撑力,且喜欢看新鲜的东西,所以可以适当地抱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让室外的空气刺激和锻炼宝宝的肌肤,以增强宝宝的体能。

户外活动的时间,要以宝宝头部的直立情况而定。开始时每次2~3分钟,逐渐增加到0.5~1小时,每天安排1~2次。夏天可以安排在上午10点前和下午4点以后进行,冬季可以安排在上午9点以后到下午5点以前,最好时间固定以养成习惯。

怎样帮宝宝做婴儿体操

由于刚过满月的宝宝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是躺在床上,如果运动不足就会导致发育不良。为了防止出现这种情况,帮宝宝做婴儿体操是个比较好的办法。这种活动适合在2个月的后期进行。

屈腿运动。妈妈或其他操作者两手分别握住宝宝的两个脚腕,使宝宝的两腿伸直,然后两腿再同时屈曲,使膝关节尽量靠近腹部。动作连续重复3次。

俯卧运动。俯卧不仅能锻炼颈肌、胸背部肌肉,还可增大肺活量,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预防呼吸系统疾病。该运动还能扩大宝宝的视野范围,使宝宝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新事物,有利于其智力的发育。操作时,宝宝呈俯卧姿态,两手臂朝前,不要压在身下。妈妈或其他操作者站在宝宝前面,用玩具逗引宝宝使其自然抬头。为避免宝宝过度劳累,开始时一次只练半分钟,然后逐渐延长,一天做一次即可。

扩胸运动。首先让宝宝仰卧,妈妈或其他操作者握住宝宝的手腕,大拇指放在婴儿手心里,让婴儿握住。使宝宝的两臂左右分开,手心向上,然后两臂在胸前交叉。最后还原到开始姿势。连续做3次。

和宝宝做语言交流的益处

宝宝过了满月之后,在高兴时会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虽然这还不能算是说话,但却是开始学说话的第一步。父母应多和宝宝说话。

父母对着宝宝说话时,声音要轻柔,先试着对宝宝发单个韵母的音,如ɑ(啊)、o(喔)、e(鹅)。逗宝宝笑,刺激宝宝发出声音。

这种有意识的语言“交流”,不仅会加强宝宝与妈妈之间亲密的感情联系,而且可以满足宝宝与他人交往,甚至身体接触的需求,为宝宝发展语言能力及社会交往能力奠定基础。

训练宝宝的视觉

对宝宝来说,到了第2个月的时候,很快就会对更多的事情感兴趣,许多宝宝都会注意到居家生活中的声音,诸如脚步声、开门声、水流声等。这些细微却生动的背景音效,可以锻炼宝宝的听觉。

宝宝在新生婴儿时期,就具有红绿色觉、图像识别和追随移动物体,以及察觉新环境等能力了。为此,在宝宝成长到第2个月时,就要进行视觉的训练培养。在这一时期,宝宝的视觉训练培养要静动结合。

静的训练方法。2个月的宝宝,视觉能力进一步增强,两眼的肌肉已能协调运动,而且能够很容易追随移动的物体。妈妈抱起宝宝,观看墙上的画片、桌子上的鲜花、洁净的苹果、梨、香蕉等摆件和食品。另外,妈妈对宝宝说话时,眼睛要注视着宝宝。这样,宝宝也会一直看着妈妈,这既是一种注意力的锻炼,又是母子之间无声的交流。

动的训练方法。妈妈可以拿着玩具沿水平或上下方向慢慢移动,也可以前后转动,鼓励宝宝用视觉追踪移动的物体,或者抱着宝宝观看鱼缸里游动的鱼或窗外的景物。父母在和宝宝说话的时候,也要有意识地移动你的头部,让宝宝追视你的脸庞,使宝宝眼睛的灵活性得到锻炼。训练宝宝的听觉

父母也可以制造一些适合宝宝听的声音。

方法1:妈妈可以用有声响的玩具在宝宝身旁摇动,宝宝会随着声音追视发出响声的地方。

方法2:父母可以抓着宝宝的手,一起摇动会出声响的玩具,也可以在宝宝手腕上绑上一副摇铃。

锻炼宝宝的听觉,有助于激发宝宝探究声音的来源,帮宝宝认识周围的事物。

怎样做逗引游戏

在宝宝情绪愉快时,父母要运用各种方法逗引宝宝发音,与宝宝“交谈”。比如抱起宝宝,与宝宝面对面,用愉快的口气和表情与宝宝说笑、逗乐,使宝宝发出“呃、啊”声或笑声。或用宝宝喜爱的玩具、图片逗引宝宝发音,一旦宝宝兴奋地手舞足蹈时,就会发出“咿、啊”之声。在户外活动,遇到宝宝感兴趣的人和物,宝宝也会高兴地咿呀作语。家庭成员还可以轮流同宝宝逗乐。宝宝在妈妈怀中更爱笑,更爱笑出声音,四肢及全身都愉快地活动。一旦逗引宝宝主动发音,你就要富有感情地称赞宝宝,轻柔地抚摸宝宝,与宝宝进行交谈。

宝宝智能发育测评

关注2~3个月宝宝的成长情况

宝宝的成长参考值

宝宝的体态变化

第3个月的宝宝,从外观上看,小脸蛋上的肉多了,脸上变得干净、光滑了;小胳膊、小腿也圆润了;胸围增大,超过头围,体态显得较为丰满,开始具有婴儿体型。

宝宝身体支撑力的发展

当妈妈把第3个月的宝宝俯卧放在床上的时候,宝宝就会开始做小小的俯卧撑,努力地用手和胳膊把自己支撑起来。有时能支撑1分钟左右,头还能随着视线转动,小眼睛骨碌碌地看着周围的一切。当妈妈扶宝宝坐起来时,宝宝可以自己保持几分钟的平衡,但小脑袋还有点颤颤巍巍。如果妈妈扶着宝宝的腋下把宝宝立起来时,宝宝就像跳芭蕾舞似的,脚尖着地举起一条腿迈一步,再举另一条腿迈一步,这是一种原始的迈步反射。当然,这还不能算作真正的迈步,等到了第6个月时,宝宝的下肢才能支撑他的全身。

宝宝小手的控制能力

进入第3个月的宝宝,成长最明显的一点就是手的控制能力增强了。这时候的宝宝,好像刚刚发现自己有一双小手,常常会目不转睛、全神贯注地研究“新发现”的手指,看它们怎样协作配合。如果有玩具放到宝宝面前时,宝宝就会伸出小手笨拙地去抓取面前的玩具,然后又无意识地松开。宝宝喜欢看自己的手握紧又张开,还会像拍手那样把手掌压合在一起。

宝宝情感的发展

第3个月的宝宝有了自己的喜怒哀乐。吃饱了,睡好了,看见父母了,都令宝宝高兴,宝宝就会发出笑声,嘴里也咿咿呀呀地说个不停;看见生人,受到惊吓时,就会用哭声来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当宝宝饿了,身体不舒服了,也会用哭声来引起父母的注意。

宝宝的表情也越来越丰富,会明显出现欢愉或不快的情绪。妈妈一离开,宝宝就会用眼光追随着,若发现没有回来,便企图用哭声唤回妈妈。

宝宝开始对周围的环境发生兴趣,能专注地盯着自己感到新奇的东西。听到愤怒的讲话声时,会有惊恐的表情;对友善的声音,往往报之以微笑。而且,宝宝还能区别熟悉的和不熟悉的语声以及男性或者女性的声音。

科学喂养2~3个月的宝宝

宝宝每天需要的能量

这个月的宝宝每日所需的能量是每千克体重100~120千卡。如果每日摄入低于100千卡,则可能由于能量摄入不足,宝宝体重增长缓慢或落后。如果每日摄入能量高于120千卡,可能由于能量摄入过多使体重超过标准,成为肥胖儿。

宝宝所需的营养素

一般来说,宝宝需要的营养素大都可以从母乳中获得,不过人工喂养的宝宝需要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C可以从果汁和蔬菜汁中获得。

对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的需要,大都可以通过母乳和牛乳摄入,每天补充维生素D…300~400国际单位。人工喂养儿可补充鲜果汁,每天20~40毫升。母乳喂养儿,如果大便干燥,也可以补充些果汁。早产儿,从这个月开始应该补充铁剂和维生素E。铁剂为每日每千克体重2毫克,维生素E为每日25国际单位。

灵活调整喂奶间隔

满2个月之后,宝宝的喝奶量增多了,每次喂奶间隔时间也相应变长了,以前过3个小时就饿得直哭的宝宝,现在可以睡上4个小时,有时甚

至睡5个小时也不醒。这说明宝宝喝进去的奶还没有完全消化吸收,也说明宝宝已经具备了储存能量的能力。因此,你没有必要再3小时就给宝宝喂一次奶。一到喂奶时间就叫醒熟睡的宝宝吃奶,这种做法是不妥当的。如果叫醒了本来不饿的宝宝,宝宝会很不合作地马马虎虎吃上几口,甚至烦躁地大哭,反而搞不清宝宝吃得怎样。虽然宝宝已具有储存能量的能力,但父母并不容易发觉。

调整夜间喂奶时间

对于第3个月的宝宝来说,夜间还要吃奶,如果宝宝的体质很好,就可以设法引导宝宝断掉凌晨2点左右的那顿奶,从而应将喂奶时间做一下调整,把晚上临睡前9~10点钟这顿奶,顺延到晚上11~12点。宝宝吃过这顿奶后,起码在4~5点以后才会醒来再吃奶。这样,你基本上就可以安安稳稳地睡上4~5个钟头了,不会因为给宝宝半夜喂奶而影响休息。

刚开始这样做时,宝宝或许还不太习惯,到了吃奶时间就会醒来,妈妈应改变过去一见宝宝动弹就急忙抱起喂奶的习惯,不妨先看看宝宝的表现,等宝宝闹上一段时间,看是否会重新入睡,如果宝宝大有吃不到奶不睡的势头,可喂些温开水试试,说不定能让宝宝重新睡去。如果宝宝不能接受,那就只得喂奶了,等过一阵子再试试。其实,从营养角度看,白天奶水吃得很足的宝宝,夜间吃奶的需求并不大。

总之,在掌握宝宝吃奶规律的基础上,应适当调整夜间吃奶时间,以保证休息,使自己能产生更多的奶,精神饱满地去哺喂宝宝。

可以给宝宝多加牛奶吗

有些宝宝在妈妈给添加牛奶后,就喜欢上了牛奶,因为橡皮奶嘴孔大,吸吮很省力,吃得痛快。而母乳流出比较慢,吃起来比较费力,于是就开始对母乳不感兴趣,而对牛奶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这时,妈妈不要随宝宝的兴趣,因为如果不断增加牛奶量,母乳分泌就会减少,而对不到3个月的宝宝进行母乳喂养是最好的。

妈妈上班后怎样哺乳

在妈妈上班的前1~2周由家人给宝宝试着用奶瓶喂奶,开始的次数少些,每周1~2次,让他慢慢适应用奶瓶喝奶。

往返单位与家里时间过长的妈妈可以选择把母乳储存起来喂宝宝,但要注意储存方法。有些妈妈在开始上班前先挤好奶汁并储存。有些妈妈在前一天预先挤足奶汁留给宝宝隔天吃。最多见的做法是早、晚各挤1次,以备白天不在时有足够的奶留给宝宝。

妈妈上班时可准备:吸奶器、奶瓶、集乳袋或集乳杯、冰块和保温桶,以供储奶。最新的研究表面,挤出来的乳汁可放置于室温6~10小时,因为母乳不易繁殖细菌,若要放置更长的时间,应放在保冰容器内。储存挤下来的母乳要用干净的容器,如消毒过的塑胶筒、奶瓶、塑胶奶袋等。若是冷冻保存,应记录一下挤奶的时间、日期和奶量,以防记忆得不准确。解冻母乳时注意不要使用微波炉去加热,这样会把母乳中所含的免疫物质破坏掉。

妈妈生病时哺乳需要特别谨慎

妈妈患一般疾病,如乳头皲裂、乳腺炎、感冒和肠胃不适等,原则上并不影响母乳喂养。此时母亲体内的抗体可以通过乳汁传给宝宝,也可提高宝宝抵抗疾病的能力。

但要注意谨慎用药,告诉医生自己正在哺乳,请医生帮助选择对宝宝无不良影响的药物。

如果妈妈患急慢性传染病、心脏病、肾脏疾病、糖尿病等,或慢性病需用药治疗或需使用抗生素治疗期间,应暂停母乳喂养。

宝宝便秘怎么办

第3个月的宝宝极易发生便秘,以致引起宝宝排便时哭闹不止。宝宝便秘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是缺水。特别是人工喂养的宝宝,因为牛奶中钙的含量较高,容易导致宝宝“上火”,如果水分补充不足,就会引起便秘。

所以,为了防止宝宝发生便秘现象,要多给宝宝喂些水,特别是在天气炎热的情况下。也可在牛奶中加些白糖(100毫升牛奶中可加2~5克),因为白糖可软化大便。还可以给宝宝适当喂些菜汁、果汁等。如果宝宝便秘比较厉害,粪便积聚时间过长,不能自行排出时,可试着用小肥皂条蘸些水轻轻插入宝宝肛门刺激排便;或用小儿开塞露注入肛门,一般就能使宝宝顺利通便。但以上两种方法对宝宝均有一定的刺激,而且容易让宝宝产生心理上的依赖,最好不要常用。便秘严重时要请儿科医生诊治。

正确护理2~3个月的宝宝

让宝宝自然入睡

在这个月,最好不要哄宝宝睡觉,尽量让宝宝自然入睡。这样可以养成宝宝自然入睡的好习惯,以免以后出现睡眠问题。

即使出现了一些睡眠问题,也不要着急,着急的结果会使宝宝睡眠问题更加严重。宝宝哪一天睡得少了,哪一天晚上不好好睡了,睡醒后哭闹了等,如果你过于干预,着急、焦虑,会使宝宝产生不良反应,还会使宝宝产生对父母的依赖。对于宝宝偶然出现的睡眠问题,要进行冷处理,让他有自己调节的空间。

形成有规律的睡眠

随着宝宝一天天的长大和睡眠时间的逐渐减少,帮宝宝养成有规律的睡眠习惯十分重要。所谓有规律的睡眠习惯,就是按时睡、按时醒,睡时安稳,醒来情绪饱满,并可以愉快地进食和玩耍。这种有规律的睡眠习惯,不但有利于宝宝的体格发育,而且还有利于宝宝神经系统和心理的发育。

所谓规律并不是千篇一律的,每个宝宝都有不同的睡眠习惯,妈妈应该在护理中找出适合自己宝宝的规律,在验证这个规律确实对宝宝的健康发育有利之后,再按照这个规律坚持实行。睡眠习惯不能任着宝宝的性子说变就变,宝宝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良好的睡眠习惯就形成了。在培养宝宝有规律的睡眠习惯中,有一条比较重要,那就是培养宝宝养成上床睡觉的好习惯。有了这个好习惯之后,当他停了母乳以后仍可在床上安然入睡,而不再需要妈妈用乳头哄着入睡。

宝宝作息时间参考方案

宝宝每天的作息时间,可以参考以下方案。

给宝宝脱衣和穿衣

虽说第3个月的宝宝身子已经不像新生儿期那么软了,但宝宝的脖子还不够硬,有的还不能自己支撑脑袋,而且前囟门的部位还很软,所以在给宝宝穿、脱衣服的时候还应十分小心谨慎。

每次给宝宝穿衣或脱衣的时候,一定要让宝宝仰面躺在垫子或毛巾上,等到了4个月大的时候,宝宝就能稍微控制自己的脑袋了,到那时就可以放心地把宝宝放在你的大腿上穿、脱衣服了。

给宝宝理发时的注意 事项

给3月大的宝宝理发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宝宝的颅骨较软,头皮柔嫩,理发时宝宝也不懂得配合,稍有不慎就可能弄伤宝宝的头皮。对于父母来说,理发弄伤头皮并不是什么严重的事,但对于宝宝来说可就不同了。由于宝宝对细菌或病毒的感染抵抗力低,头皮的自卫能力不强,宝宝的头皮受伤之后,常会导致头皮发炎或形成毛囊炎,甚至影响头发的生长。因此,宝宝最好在3个月以后再理发。但是,如果夏季宝宝的头发较长,为避免头上长痱子可适当提前理发。理发时,最好在睡眠时进行,以免宝宝乱动。理发工具最好用剪刀,理发前应先把梳子、剪子等理发工具用75%酒精消一下毒。

带宝宝外出时需要注意什么

经过2个月的发育成长,宝宝的眼睛已经能够相当清楚地看清东西了,好奇的小家伙对眼前的世界充满了了解的欲望。父母应该充分理解和满足这种有利于宝宝健康发育的欲望。所以,从第3个月起就应适当增加到外面去的时间,一方面让宝宝精神愉快,另一方面让宝宝通过空气的刺激锻炼皮肤,增强宝宝的抗病能力。

竖抱着宝宝外出应注意宝宝脖子的挺立程度。如果宝宝脖子能够挺立20分钟或者30分钟也不感到疲劳的话,外出的时间最好控制在20分钟之内较为适宜。但值得注意的是,第3个月的宝宝还不能乘坐座式手推车,即使是可以躺的箱式手推车也应注意宝宝的安全。最安全的办法是父母抱着外出,要时刻注意保护宝宝的颈部和头部。如果院子比较大,或是楼房外面有露台,可以让宝宝躺在手推车里,妈妈可以在旁边干一些零活,但眼睛要不时地看着宝宝。抱宝宝外出时,不要去商店买东西,也不要带宝宝去电影院等人多的地方,以免感染疾病。

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警惕先天性髋关节脱臼

先天性髋关节脱臼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影响宝宝健康的疾病。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臼的最佳时间,是在宝宝出生后3个月以内。先天性髋关节脱臼的症状是宝宝的两腿不能向两侧自然展开,左右两腿的长度不一,而且大腿也不一般粗细。作为父母,你们要格外留心宝宝的双腿,发现宝宝有上述症状,就要抓紧时间到医院检查,争取早日治疗。

腹股沟疝是什么疾病

腹股沟疝一般在婴幼儿期发生得较多,这是因为男宝宝的睾丸最初是在腹部,在即将出生前降入阴囊。睾丸经过的从腹部到阴囊的这个通道,一般在出生后就关闭了,但也有闭锁不好的情况。这样的宝宝到了2~3个月,由于剧烈哭闹或便秘等原因,当腹腔压力增高时,腹腔内的肠管就会顺着这个闭锁不全的通道,穿过腹股沟(大腿根部)降入阴囊中,这就是腹股沟疝。

腹股沟疝一般见于男宝宝,但女宝宝也有类似的病,肠管及卵巢从腹股沟降至大阴唇。如果是卵巢降下,就会出现肿得像枇杷树种子一样大的硬块。肠管从通道降下是不会感觉到痛的,也不会有任何障碍。即使阴囊肿起或卵巢下降,只要治疗及时也不会影响宝宝的正常发育。

如果下降的肠道回不到腹腔而嵌顿,处理不及时则容易造成严重后果,父母要注意严密观察,及时到医院诊治。

佝偻病怎样防治

进入第3个月之后,宝宝由于生长发育很快,以致造成某些营养素缺乏的现象,如果宝宝缺了维生素D和钙就会得佝偻病,这也是第3个月宝宝比较容易患的常见病。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宝宝从母体里带来的钙,在近3个月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已经差不多消耗完了。另一方面,母乳中虽然有钙,但现在已经满足不了宝宝的需求。特别是冬季出生的宝宝、早产儿、低体重儿、人工喂养儿或经常患腹泻的宝宝更容易患佝偻病。

佝偻病的早期表现主要是:宝宝好哭、睡眠不安、夜惊,即使屋内并不热,宝宝也会常常出汗。由于多汗刺激,宝宝的头经常在枕头上摇来擦去,造成枕后秃发(枕秃)。若不及时治疗,发展严重的话就会出现骨骼及肌肉病变,如3个月后的宝宝仍出现颅骨软化现象,有乒乓头;7~8个月后的宝宝出现方颅、囟门闭合延迟现象,出牙晚,出现“O”形、“X”形腿;1岁以后的宝宝出现鸡胸或漏斗胸现象;重度佝偻病的患儿还可出现全身肌肉松弛、记忆力和理解力差、说话迟等现象。

父母要随时注意观察宝宝,如果发现宝宝有缺钙现象,马上补充维生素D和钙,不要等到缺失严重了才补。为防止宝宝得佝偻病,父母最好能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应在天气好的情况下,带宝宝到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吸收一下太阳紫外线。一般活动一个半小时为宜。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让宝宝服用鱼肝油,补充钙剂。

腹泻怎么办

宝宝到了第3个月,可能会出现大便次数增多,粪便中混有硬块或多少带有黏液等情况。对于这种情况妈妈也不必过于担心,要仔细分析病因对症处理。

一般吃母乳的宝宝不会出现腹泻现象,如果腹泻,首先应考虑引起腹泻的原因,是否宝宝吃奶量增多造成的。要先测一下宝宝的体重,如果体重增长太快,就说明确实是母乳增加引起的。这时可让宝宝吃奶前先喝一些白开水以减少喝奶量,这样宝宝的大便次数也会随之减少,腹泻状况也会得到改善。

对于用牛奶喂养的宝宝,只要奶瓶及奶嘴消毒严格,一般不会腹泻。如果宝宝有腹泻现象,但不发热、精神好,而且也爱喝牛奶,只要将牛奶的浓度调稀一些,腹泻就会消失。

还有一种就是因妈妈患了感染性腹泻。如果妈妈不慎患了痢疾,在1~2天后宝宝也可能出现腹泻现象。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即使宝宝的大便中没发现血或脓,也应带宝宝去医院检查治疗。

舌头与颌骨异常怎么办

妈妈在给宝宝喂奶或宝宝打哈欠时,应注意观察宝宝舌头状况是否正常,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应对。

沟纹舌。即在宝宝的舌部出现深浅、长短不一的纵横沟纹,一般无任何不适,但可出现刺痛感。目前,沟纹舌的成因虽然不明,但人们常认为是先天性的,而且可能与地理条件、维生素缺乏或摄入的食物种类等有关。沟纹舌随着年龄的增长可能逐渐加重,但不需要任何治疗。为防止宝宝出现沟纹舌,妈妈应经常注意保持宝宝的口腔清洁,比如吃完奶或果汁后应给宝宝饮点水,冲刷一下口腔;还可用棉签蘸温开水轻轻擦拭宝宝的口唇。

地图舌。即有的宝宝舌面上出现不规则的、红白相间的、类似地图形状的东西。地图舌的成因一般与疲劳、营养缺乏、消化功能不良、肠寄生虫和B族维生素缺乏有关,所以出现地图舌的宝宝一般体质都比较虚弱。患了地图舌的宝宝多无明显的不舒服症状,有的可能出现轻度瘙痒或对有刺激性食物稍有敏感,这种症状可长达数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可自然消退。发生地图舌后,应注意口腔卫生,适当地给予口腔清洗。症状明显时可用1%的金霉素甘油等涂布。服用B族维生素及锌剂有一定疗效。

颌骨异常。主要指上颌骨前突或下颌骨前突,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天盖地”或“地包天”。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人工喂养的宝宝身上,主要原因就是使用奶瓶的姿势不当。使用奶瓶喂宝宝时,如果经常将奶瓶压着宝宝的下颌骨,或让宝宝的下颌骨拼命往前伸去够奶瓶,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宝宝下颌骨的发育,形成上颌骨前突或下颌骨前突。

2~3个月宝宝的体能锻炼和智能培养

怎样训练宝宝手的握力

到了第3个月时,对于一些发育较慢的宝宝,此时的手可能还不会自己张开,但妈妈可以有意识地把宝宝的小手放到自己的脸上摩擦,或用嘴吻宝宝的小手,这时候往往是宝宝最高兴、最快乐的时候,宝宝往往会乐此不疲地反复做这个动作。有时妈妈

也可以在宝宝的手里放一些小玩具,让宝宝自己触摸或者妈妈拿着宝宝的手去触摸一些物体,宝宝都会为触摸到不同质地的物体而感到兴奋。经过这样的触觉刺激,宝宝的手就会很快自己张开,并努力去抓身边的东西。这时,父母就可以进一步训练宝宝的握力了。

怎样训练宝宝颈部支撑力和转头

宝宝颈部的支撑力和转头动作,是建立在第2个月的竖抱基础上的。当宝宝长到2个月时,就有让妈妈竖抱起来的愿望,但那时的宝宝骨骼发育较差,还不能较长时间地竖抱。经过一个月的竖抱训练之后,宝宝颈部的支撑力增长了很多,已经可以把头支撑较长时间了。

这时,父母可以手持色彩鲜艳的玩具,放在离宝宝眼睛30厘米左右的地方,慢慢地移到右边,再慢慢地移到左边,训练宝宝转头,最终目的是让宝宝完成转头180°。这个方法不仅锻炼了宝宝颈部的支撑力,而且也锻炼了宝宝颈部转动的灵活性。

怎样训练宝宝俯卧抬头

宝宝俯卧抬头的训练也是建立在第2个月时俯卧训练的基础上的。在第2个月时,宝宝可能会稍稍抬起头和前胸,但时间很短暂。到了第3个月时,宝宝的头和前胸已经基本抬得很稳,并且已能坚持几分钟,但仍然有个体差异。这种俯卧抬头的训练,不仅可以锻炼宝宝颈部和背部肌肉力量,而且对增加宝宝的肺活量也很有帮助。

训练宝宝俯卧抬头,在宝宝睡醒之后,喂奶前1小时进行比较适宜。

先让宝宝俯卧在床上,父母拿着一些色彩鲜艳或有响声的玩具,在前面逗引宝宝,宝宝看到色彩鲜艳的玩具并听到响声,就会努力抬起头来。

宝宝的运动发育是连续性的,在宝宝能够俯卧抬头45°后,宝宝颈部肌肉的力量也在增强,双臂的力量也在增强,慢慢就可以高高地将头抬起,逐渐达到与床面呈90°角。

训练宝宝翻身的方法有哪些

宝宝的翻身训练是下一步学坐的基础。虽然3个月前的宝宝主要是仰卧着,那么,到了第3个月的时候,宝宝肯定已经开始了一些全身肌肉的活动,或者可以采用侧卧的姿势睡觉了。如果是这样的话,训练翻身就会容易很多。训练宝宝翻身应该根据宝宝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你可以参考以下方法。

转身法。训练时,先让宝宝仰卧,然后父母可分别站在宝宝两侧,用色彩鲜艳或有响声的玩具逗引宝宝,训练宝宝从仰卧翻至侧卧位。如果宝宝自己翻身还有困难,也可以在宝宝平躺的情况下,妈妈用一只手撑着宝宝的肩膀,慢慢将他的肩膀抬高帮宝宝做翻身的动作。在宝宝的身体转到一半时,就让宝宝恢复平躺的姿势。这样左右交替地训练几次,宝宝就可以进一步练习真正的翻身了。

转脚法。转脚法必须建立在宝宝会以侧卧姿势睡眠的基础上。训练时,先让宝宝侧卧,在宝宝的左侧和右侧放一个色彩鲜艳或有响声的玩具或镜子,然后父母抓住宝宝的脚踝,让右脚横越过左脚,并碰触到床面。搬动宝宝脚的时候,动作一定要轻柔,并注意宝宝的身体是不是也跟着脚翻转。如果不跟着转,可以轻轻地在宝宝背后推一把。

如果宝宝的身体跟着脚翻转,就会自己翻过去,变成趴着的姿势。只要宝宝在父母的帮助下完成这个动作,就可以提前翻身了。

怎样培养宝宝的发音和语言能力

此时期,宝宝能发出较多的自发音,并能清晰地发出一些元音,父母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培养宝宝的发音,在宝宝情绪愉快时多与宝宝说笑。

有时宝宝哭个不停,哭泣时,可以轻轻抱起宝宝,用手指在他嘴上轻拍,让他发出“哇、哇、哇”的声音,也可以将宝宝的手放在父母的嘴上,拍出“哇、哇、哇”的声音。这些都可以作为宝宝发音的基本训练,使宝宝感受多种声音、语调,促进宝宝对语言的感知能力。

宝宝智能发育测评

关注3~4个月宝宝的成长情况

宝宝的成长参考值

宝宝能寻找声音的来源

宝宝吃饱奶后,心满意足地躺在那里,舞动着手脚撒欢。妈妈轻轻一声“宝贝”的呼唤,就使宝宝的头和眼睛,随着妈妈声音的来源一起转动。4个月的宝宝听力明显增强,只要在耳朵边发出声音,宝宝就会因寻找声音的来源而转动头部。如果声音太大或刺耳,宝宝就会因惊恐而啼哭。

宝宝身体的协调能力增强

俯卧时,宝宝的上半身能完全抬起,头也能挺得很直。头抬高可达到与床面呈90°,并且还能坚持几分钟。如果父母扶住宝宝的腋下,让宝宝站立时,宝宝也能支撑自己身体部分的体重,稍微能控制住身体的摆动。

宝宝学会翻身了

或许在某一天,妈妈明明记得,刚把喂完奶的宝宝像过去那样平卧在床上,可拿东西回来后,却惊奇地发现,宝宝俯卧在那儿,正用小手努力地把自己支撑起来。

宝宝会翻身了,这表明宝宝对颈部的控制能力,以及身体的协调能力增强了,也标志着宝宝又一全新里程的开始。

宝宝手的活动能力发展

到了第4个月时,宝宝的抓握反射逐渐消失,两只小手可以自由地合拢和张开。会将双手放在一起,并互相玩弄;还会经常旁若无人地将自己的小手咂吧得津津有味,甚至将整个拳头伸进嘴里。有时宝宝又用小手来回蹭自己的头、脸,或许是痒痒了。当宝宝看见一件玩具时,会高兴地伸出手去拿,当抓住玩具时,还会把玩具拿到眼前来看,对看得见的东西表现出很浓厚的兴趣。手拿得到的东西不管是什么,都想摸一摸、啃一啃。握物时,不再显得笨拙,而是大拇指和其他四指对握,抓得比较牢。

科学喂养3~4个月的宝宝

纯母乳喂养的宝宝此时不需要添加辅食

这个时期是妈妈喂哺母乳最顺利的时期,但许多人会建议在此阶段给宝宝添加辅食。其实,不用过于着急。关于哪个月给宝宝添加辅食,是没有硬性规定的,具体还是要看宝宝的情况。

这个月,宝宝仍能够从母乳中获得所需营养,母乳充足的婴儿这个月可以不添加任何辅食。事实上,过早给宝宝喂辅食对宝宝并没有太大意义。我们建议妈妈不用着急添加辅食,待宝宝6个月之后再添加。

对于人工喂养的宝宝,专家建议家长4个月后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适当添加辅食。

宝宝吃奶量减少了

第4个月的宝宝生长的速度开始减慢,再也不是新生儿期时一天一个模样了。这时候的宝宝吃奶量减少,尤其是吃母乳的宝宝,妈妈会感觉到宝宝吃奶的次数在减少,吃奶的量也没有以前多,不是一天很多次了,吃奶的样子也不像以前那样香甜。因此,妈妈很担心宝宝是不是生病了,是否宝宝在厌奶或者还是有什么其他的原因。

其实,第4个月的宝宝,随着胃容量的增大,体内有了一些储存的食物;再者,宝宝的生长速度不像以前那样快了,对食物的需求也有了自己的选择。而且宝宝逐渐长大了,开始对周围的事物产生好奇,任何东西都能引起宝宝的关注。

表现在吃奶的时候,宝宝的小眼睛会不时地看看妈妈,或看看头顶悬吊的气球,有时还边吃边玩自己的小脚丫,甚至耳边稍有一点响动,宝宝就会松开乳头,扭过头去寻找,妈妈需要三番五次地把乳头塞进宝宝的口中才行。这样就造成了吃吃停停的现象,所以这并不一定就是宝宝不喜欢吃奶了。

这个月的宝宝已经懂得要摄取固定的奶量了,而且只要不存在体重不长、活动有问题、发展迟缓或大便不正常的现象,妈妈就不用太担心。

保证母乳的质量

宝宝在这一时期食量增加,生长发育迅速。妈妈仍需要多吃一些能促进乳汁分泌的食物,还要尽量多摄取各种蔬菜、水果,以使乳汁中含有宝宝需要的各种营养成分。有偏食、厌食倾向的妈妈要调整自己的饮食习惯,而且不能为了恢复身材而节食。

妈妈可以食用下述食物:动物脑、动物肝、鱼肉、鸡蛋、牛奶、大豆及豆制品、苹果、橘子、香蕉、核桃、芝麻、花生、榛子、各种瓜子、胡萝卜、玉米、小米、黄花菜、菠菜等。这些食物均有利于妈妈分泌出能够营养素丰富乳汁。

喂哺的次数和间隔

这个时期,仍然建议坚持按需喂哺的原则。一般来说,宝宝的吃奶次数是固定的,有的宝宝每天吃5次,夜里不用喂养,有的宝宝在夜里要加一次。

应对宝宝的半夜索食

统计发现,有1/3的宝宝在半夜会醒来索食。这种情况往往是由父母造成的。原因是白天喂得越勤,宝宝在夜间也就越想吃。这种现象在母乳喂养的宝宝身上最普遍。由于宝宝一哭就喂,这样就使宝宝被训练成“吃零食者”,喂量少,次数多。

这种问题要从宝宝时期就要注意,预防宝宝夜间索食。如果已经养成这一毛病,首先就要拉长宝宝白天两次喂食的间隔时间,一般每隔4小时喂1次。宝宝长到4个月时,每天可喂4次;到6个月时,可喂3次,中间可加1~2次少量的“零食”。

若夜间宝宝饿醒,不能入睡时,可以喂奶,但不要喂得太饱。另外,在晚上临睡前喂奶时,不要让他躺在床上吃,这样可以养成不吮乳头或奶嘴正常入睡的好习惯。

补充配方奶

一般来说,食量小的宝宝可以只吃母乳,但是对于食量大的宝宝来说,尤其在妈妈上班后不能保证按需哺喂时,有的就需要添加配方奶了。但没必要把宝宝的食物全改成配方奶。

当必须给一向喝母乳的宝宝补充配方奶时,父母可以先试着给宝宝喂一次。调配150毫升,根据宝宝吃进去的情况估计以后需冲调的量。此外,尽量不要一下子全改成配方奶,要观察宝宝有无不耐受的情况。如果宝宝

很乐于接受,也没有不良反应,可继续按需添加。

人工喂养宝宝需要添加辅食的信号

当然,每个宝宝有所不同,给人工喂养的宝宝添加辅食具体从什么时候开始,你要仔细观察宝宝传递给你的“开饭”信号。

信号一:宝宝对成人的食物表现出兴趣。成人吃饭的时候宝宝有“很想要吃”的表情。

信号二:能够控制自己的头颈部,接受你喂的流质或半固体食物。

信号三:宝宝吃饱后能用转动头部、闭嘴、推开食物等表示“不要”。

信号四:宝宝需要的奶量较大,每天在1…000毫升以上。

添加辅食先给宝宝练勺

这个月,妈妈可以先拿勺子给宝宝喂食,这也是让宝宝学会吃固体食物的关键,为添加辅食做准备。

由于宝宝一直吃母乳、牛奶、果汁等流食,还不能习惯固体食物。因此妈妈也不用单独去给宝宝烹制固体食物让宝宝“练勺”。试着把每天要喂给宝宝的牛奶或果汁倒在小勺里,喂给宝宝就可以了。

习惯了乳头和奶嘴的宝宝可能在开始时对小勺不适应,但经过磨合,总会喝下去的。妈妈可以用勺喂一部分食物,剩下的仍用奶瓶喂就可以了。

开始添加辅食

为使宝宝的辅食能吃得更好,父母应该锻炼宝宝的咀嚼和吞咽功能。辅食应该用小勺喂食,尽量避免装在奶瓶里让宝宝吸吮,要让宝宝学会和习惯用勺。父母给宝宝喂食前要先洗手,给宝宝戴上围嘴或垫上小毛巾,并准备一块潮湿的小毛巾,随时擦净宝宝身上的脏物。喂食要基本定时、定量,有固定的吃饭场所,并一次喂完,不要吃一点玩一会,过后又吃。辅食的配量,应根据宝宝的身体状况和饮食量的大小,进行搭配和调理。

辅食添加要讲究原则

我们在给宝宝添加辅助食品时,必须按照小儿消化系统发育的特点,根据各地具体情况、季节特点、宝宝生长的速度和体质的好坏灵活运用。其基本要求如下:

辅助食物添加量宜由少至多,逐渐增加,经7天后,如无消化不良等异常改变,并已形成习惯后,再加第二种食物。如果宝宝不肯吃,也不要勉强,可停几天再试喂。

添加食物要循序渐进,不宜操之过急。添加的品种应每次加一种,待消化功能适应后再加第二种,不可同时加几种,以免造成宝宝消化不良。

添加食物,一般应先加流质食物,如米汤、果汁或西红柿汁等,以后再加半流质食物,慢慢过渡到一般食物,即遵循由细到粗、由软到硬的原则。

给宝宝制作菜汁

选购新鲜蔬菜(如青菜、大白菜、白萝卜、苋菜、金花菜、绿豆芽、胡萝卜等),要洗净切碎,以50克菜加50克水的比例,先将水煮开,将菜倒入,加盖煮沸,待水烧开后立即离火,焖15分钟后去盖,然后用勺压菜,倒出菜水,即可食用。如煮胡萝卜汁,加热时间可稍长。

蔬菜颜色以选择深绿、红、黄色较好,它们含维生素、胡萝卜素、铁、钙、磷等比较丰富。

烹调时间应按不同菜种而长短不一,一般应采用急火快煮,以防维生素C破坏过多。如果烹调时间达半小时,维生素C就会被破坏。但不同菜种会有区别,土豆煮沸5~6分钟,能保持的维生素C含量在98%;胡萝卜煮20~30分钟,还能保持的胡萝卜素含量在93%。

预防宝宝食物过敏的注意事项

宝宝出生后,最好用母乳喂养。母乳中含有多种对过敏有制约作用的免疫球蛋白及多种抗体,对防止过敏很有益处。而且母乳喂养的宝宝饮食单纯,基本不吃杂食,这对防止食物过敏也有好处。

授乳的妈妈,除注意营养外,最好也不要吃高致敏食物。用牛奶喂养的宝宝,如出现过敏现象,应立即停用,并咨询医生,改用其他代乳品。

对未满周岁的宝宝,不宜喂食鱼、虾、螃蟹、海味、蘑菇、葱、蒜等容易引起过敏的食品。在增加新食物时,一定要一样一样地分开增加,每添加一种新食物时,都要注意观察有无过敏性反应,如皮疹、瘙痒、呕吐、腹泻等,一旦出现过敏反应,应停止此种食物一段时间,然后再试用。切忌多种新食物同时增加,分辨不清过敏原。

在喂食以后,应立即将宝宝口角周围的残余食物汁液擦拭干净,以免食物残汁引起皮肤接触过敏。

消化不良出现“稀便”

这个时期里,宝宝食用的食物基本上都是易消化的,如:母乳、配方奶、果汁。即使是开始添加菜汁、清汤、肉汤,也都是容易消化的。宝宝在这时的消化不良现象是指出现“稀便”。“稀便”带有颗粒物,还有黏液,呈绿色。对于宝宝来说,“稀便”是经常出现的。因为妈妈有时候突然增多了泌乳量,或者配方奶过量喂给宝宝等,都会使得宝宝的大便水分增加、次数增多,形成“稀便”。如果宝宝身体没有不适,情绪也没有不正常的话,是没有问题的。

如果宝宝排“稀便”了,还伴随有发热、不吃奶、吐奶、没有精神、体重减轻的现象,这时就应该带宝宝去看医生了,需要排除感染性疾病的情况。

及时给宝宝喂水

4个月的宝宝,不仅吃母乳、牛乳,而且有的宝宝还添加了辅食。食物结构的变化,使宝宝对水的需求也增加了。但每天给宝宝喂多少水才合适呢?

喂水量没有统一的规定,要因人、因地、因情况而异,适时、适量、合理、及时地给宝宝喂水。

正确护理3~4个月的宝宝

不能用乳汁涂抹小脸

在过去的育儿经验中,似乎有一种“用乳汁涂抹在宝宝的脸上,可使宝宝的皮肤嫩白细腻”的说法,但用现在的观点来看,这是不科学的。

尽管母乳含有丰富的营养,是宝宝的最佳食品,但乳汁容易因细菌生长繁殖而腐败,本来宝宝的肌肤非常娇嫩,血管也极其丰富,如果把极易腐败的乳汁涂抹在宝宝的脸上,乳汁中的细菌就会从毛孔侵入,使宝宝面部的皮肤产生红晕,还可能变成小疱甚至化脓。如果不及时治疗,还会因溃烂而形成瘢痕,破坏宝宝的容貌。

所以,注意保持宝宝的皮肤清洁比任何养护手段都要重要。如果宝宝的皮肤确实有些干燥,妈妈可以为宝宝选用一些不含刺激性成分的婴儿专用护肤品。

给宝宝戴上围嘴

从这个月起,有的宝宝就要开始长牙了,由于宝宝的唾液分泌增多且口腔较浅,加之其闭唇和吞咽动作还不协调,宝宝还不能把分泌的唾液及时咽下,所以会流出很多口水。这时,为了保护宝宝的颈部和胸部不被唾液弄湿,可以给宝宝戴个围嘴。这样不仅可以让宝宝感觉舒适,而且还可以减少换衣服的次数。围嘴可以到宝宝用品商店去买,也可以用吸水性强的棉布、薄绒布或毛巾布自己制作。

值得注意的是,不要为了省事而选用塑料及橡胶制成的围嘴,这种围嘴虽然不怕湿,但对宝宝的下巴和手都会产生不良影响。宝宝的围嘴要勤换洗,换下的围嘴每次清洗后要用开水烫一下,最好能在太阳下晒干备用。

宝宝可以睡枕头了

从这个月开始,宝宝的头与身体的比例逐渐趋于协调,所以可以给宝宝睡枕头了。给宝宝专用的枕头可以用棉布做枕套,用谷子、小米或荞麦皮做枕芯。

由于考虑到宝宝的个体差异,枕头的规格尺寸也不宜规定得太死,但一般情况下可以参考以下标准:长30厘米、宽15厘米、高3厘米为宜。宝宝的枕头切忌太高。

此外,由于宝宝的头常常偏向妈妈一侧,总是一个姿势不利于宝宝头部的自由活动,也容易将头睡偏,甚至造成习惯性斜颈。所以在使用枕头时,妈妈还要经常变换宝宝小床的位置或睡的方向。

帮宝宝形成睡眠规律

从此时期开始,宝宝白天睡的时间比以前缩短了,而晚上睡得比较香,有的宝宝甚至一觉睡到天亮。一般每天总共需睡15~16小时。由于宝宝在睡眠时间上的差异较大,大部分的宝宝上午和下午各睡2个小时,然后晚上8点左右入睡,夜里只起来…1~2次。

这个时期,爸爸妈妈要帮宝宝形成良好的睡眠规律,即基本和爸爸妈妈同步,“日出而玩,日落而息”。但不用特别强求,要保证宝宝醒着的时候愉快地好好玩,睡眠时好好安心地睡。如果让宝宝白天睡得比较多,

那么晚上宝宝就会很精神,不愿意睡觉,这样,妈妈和宝宝都休息不好。如果你的宝宝在白天醒着的时间比较长,就应该在宝宝醒着的时候多逗他玩,让他快乐,这样晚上宝宝才会睡得香,而且时间也比较长。但值得注意的是,晚上入睡前不要逗宝宝玩,以免因过度兴奋而影响睡眠。

可以训练宝宝定时大便吗

宝宝刚出生时,大便次数比较多,而且难以掌握规律。等到了3~4个月时,每天的大便次数基本保持在1~2次,而且时间基本固定。所以,从第4个月开始,就可以按照宝宝自己的排便规律,培养他按时大便的习惯了。

训练宝宝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时,要先摸清宝宝每天经常在什么时间排便,到了这个时间父母就要格外注意了。如果发现宝宝出现脸红、瞪眼和凝视等神态时,就应把宝宝抱到便盆前,并用“嗯、嗯”的发音使宝宝形成条件反射,久而久之宝宝一到时间就会有便意了。

不要长时间把宝宝大便

这个月的宝宝训练大便还太早。对于小便量大的、次数少的、喜欢让妈妈把尿的宝宝,可以抱着宝宝把一把。但如果宝宝不喜欢,一把就打挺,或越把越不尿,放下就尿,这样的宝宝不喜欢妈妈干预他尿尿,就不要把。这样不仅会伤害宝宝的自尊心,而且到了该训练的月龄也训练不了了。有的宝宝每天大便1~2次,因此可以在每天大便的时间把一把。但要注意不要长时间把宝宝大便,如果长时间让宝宝肛门控着,会增加脱肛的危险。

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宝宝常流口水有问题吗

宝宝常常流口水是这一时期的特征之一,但对宝宝流口水现象,你也要分清原因,区别对待。

生理性流涎。这个时期的宝宝开始出牙,由于出牙对三叉神经的刺激,引起唾液即口水分泌量的增加,但宝宝还没有吞咽大量唾液的习惯,口腔又小又浅,因此唾液就流到口腔外面来,形成所谓的“生理性流涎”。这种现象会随着月龄的增长而自然消失,家长可不必担心。只需要给宝宝随时擦洗,并换干净绵软的围嘴就可以了。

病理性流涎。病理性流口水,如宝宝口腔发炎时,引起牙龈炎、疱疹性咽峡炎,也容易流口水,患儿往往伴有烦躁、拒食、发热等全身症状,后者还常常有与疱疹患者的接触史。所以,遇到这种突然性口水增多时,你应及时带宝宝到医院检查和治疗。

宝宝为什么厌食配方奶

宝宝开始不接受奶粉,这在3个月以后的宝宝中比较多见。所以,为了避免宝宝不用奶瓶,不喝奶粉,提前锻炼宝宝接受奶粉是很必要的。

如果母乳足,可用奶瓶装一点水或果汁喂给宝宝喝,也可偶尔给宝宝喝一点奶粉,让宝宝熟悉奶粉的味道。但半顿奶粉是不可取的,要整顿整顿地加,不要补零。有些妈妈总是喜欢这样喂养母乳不足的宝宝,应该改过来。

3~4个月宝宝的体能锻炼和智能培养

锻炼宝宝的体能

到了这个月,宝宝的体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训练时的主要目标是手部、腰部及腹部。训练内容侧重于手部精细运动能力的训练,在训练宝宝抓握能力,提高宝宝的手部肌肉紧张和放松能力的同时,还可以利用有吸引力的玩具,协助宝宝独自完成够取、拍打和触摸等动作。

大小肌肉的运动训练

宝宝的大小肌肉训练主要包括四肢运动和头颈部运动。在训练时,除了继续坚持每日数次做宝宝体操外,还要重点做以下训练:

够取玩具训练。在进行够取玩具训练之前,应巩固宝宝的抓握能力。先拿一个宝宝的手能抓住而且能带响的玩具,比如摇铃、拨浪鼓等,在宝宝的上方或两侧摇动,先使宝宝听到声音并看到玩具,然后再让宝宝去抓握。每日训练数次,每次数分钟。

在能持续抓握5秒钟以上时,再进行够取玩具训练。训练时,妈妈或爸爸可用一条小绳系上一个宝宝能够够得着、抓得住而且对宝宝具有吸引力的玩具,先在宝宝面前晃动几次,引逗宝宝伸手去够取或把着他的手让他够取玩具,左右两手都要练习,以训练宝宝手部肌肉紧张和放松能力。

蹬脚训练。先用一个能够一碰就响的玩具触碰宝宝的脚底,引起宝宝的注意和刺激脚部的感觉,当宝宝的脚碰到玩具时,玩具的响声将会引起宝宝的兴趣,然后会主动蹬脚。这时,妈妈或爸爸配合宝宝移动玩具的位置,让宝宝每次蹬脚都能碰到玩具,每次成功后可用亲吻或抱一抱的方式鼓励宝宝。

俯卧支撑训练。在巩固第2个月、第3个月时进行的俯卧抬头训练的基础上,当宝宝俯卧时头部能稳定地挺立达90°时,妈妈或爸爸站在距宝宝1米左右的地方,手拿摇铃或一捏就响的玩具逗引宝宝,训练宝宝用前臂和胳膊肘支撑起头部和上半身的体重,使宝宝的脸正视前方,胸部尽可能抬起,每日训练数次,每次数分钟。同时,还要用手抵住宝宝的足底,观察宝宝有没有向前爬动的意思,为将来练习爬行做准备。

宝宝的6种情绪反应

宝宝到了这个月时,就开始有了欲望、喜悦、厌恶、愤怒、惊骇和烦闷6种情绪反应。

随着月龄的增加,宝宝的情绪会逐渐复杂起来。其中,表现最突出的就是微笑。微笑既是宝宝身体处于舒适状态的生理反应,也是表示宝宝的一种心理需求。从这个月开始,宝宝对妈妈或爸爸情感的需要,甚至超过了饮食需要。如果宝宝不是饿得厉害,妈妈的乳头已经不是灵丹妙药了。如果妈妈或爸爸对宝宝以哼唱歌曲等形式加以爱抚,宝宝或许会破涕为笑。所以,妈妈或爸爸应时刻从环境、衣被、生活习惯、玩具、轻音乐等方面加以调节,注意改善宝宝的情绪。

怎样训练宝宝的音乐感受能力

训练宝宝对音乐的感受能力时,妈妈或爸爸可以结合生活起居,让宝宝听一些轻松柔和、舒缓高雅的音乐,或者模仿小猫、小狗、小鸟的叫声,或让宝宝听大自然中风吹树叶、雨打芭蕉的声音,以引起宝宝的兴趣。妈妈或爸爸也可以有步骤地让宝宝欣赏音乐或反复听某一乐曲,增强宝宝对音乐的记忆力和感受力。但是,对宝宝音乐感受能力的训练时间不能太长,每天可安排10~20分钟。如果时间太长,会引起宝宝的听觉疲劳,甚至使宝宝对音乐感到厌烦。此外还要注意不要选听噪声较大的音乐,一般选听民乐比较好。

怎样训练宝宝的语言能力

训练宝宝语言能力的首要一点,就是要创造良好的语言氛围,妈妈或爸爸要养成与宝宝说话的习惯,让宝宝有自言自语或与妈妈和爸爸咿咿呀呀“交谈”的机会。起初,宝宝喉咙里的“咯咯”声或嘴里发出的“咿咿呀呀”声完全是无意识的。随着月龄的增加,宝宝就可能发出拖长的单元音,或连续的两个音,如“啊咕”“啊呜”等,并能逐渐模仿妈妈或爸爸的口形发出声音。所以,在宝宝情绪好的时候,妈妈或爸爸可用愉快的语气和表情,你一言我一语地和宝宝说话,逗引宝宝主动发声,逐渐诱导宝宝发声搭话,使宝宝学会怎样通过嗓子、舌头和嘴的合作发出声音。

和宝宝说话时,要见到什么说什么,干什么讲什么,而且语言要规范、简洁。虽然宝宝不会重复你所说的任何话语,但他会注意倾听,并会把你的话储存在大脑里,而且宝宝也越来越善于表达自己,甚至会用高兴的尖叫或咯咯的笑声来表达自己的快乐。

宝宝智能发育测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