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渡之涪江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9 06:59:57

点击下载

作者:姚小红

出版社:四川数字出版传媒有限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时光渡之涪江行

时光渡之涪江行试读:

涪江行

作者:姚小红排版:Lucky Read出版社:四川数字出版传媒有限公司出版时间:2017-12-01本书由四川数字出版传媒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涪江行

题记:涪江,绵延七百余公里,流域面积三万多平方公里,横跨川渝两地十余个县市,覆盖人口一千多万。涪江承载着悠悠时光,以不同时段的拼图,以丰盈又慈祥的母性,以豪迈而细腻的情感,以宽厚和包容的胸怀,形成了她悠久神秘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

2011年,绵阳电视台联合涪江沿岸17家电视台,历时两年,创作了“涪江”系列:8集纪录片《涪江行》、MV《涪江颂》、电视散文《一条江的远方》,以记录母亲河的惠泽。目前,“涪江”系列已经面世。《涪江行》是一部人文纪录片,该片以涪江全流域为着眼点,采用人物或重大事件为切入点、载体和联系纽带,全景式反映涪江流域的历史人文、自然景观、民族风情、政治经济和城市建设等多个方面。从问鼎世界的森林风光到美轮美奂的现代城镇,从悠远神秘的藏羌风情到醇厚神奇的非遗技能,从古朴奇幻的传统习俗到日新月异的现代科教……《涪江行》全面呈现了七百余公里涪江的旖旎风光和深厚文化底蕴,客观记录了近年来涪江沿岸在社会发展中取得的巨大成就。第一集江源骊歌

地球,这颗蓝色的星球,亿万年的运转蕴藏了无数的奥秘。在北纬30°就镌刻着困惑各国学者的旷世秘密:四川的三星堆、巴比伦的“空中花园”、古埃及的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远古玛雅文明遗址。凑巧的是世界上著名的大河,埃及的尼罗河、中国的长江等均在北纬30°左右入海。

在中国西部北纬30°,同样也有一条蕴藏着丰厚人文历史和自然景观的江----涪江,亿万年的时光形成了其独特壮观的川渝文明线。这一奇特的地理现象,不能不让人产生很多的遐想。

人类文明的发祥、繁衍和昌盛,往往和河流有关,中国古代四大名楼都诞生于江河畔。洞庭湖的波浪撼动着岳阳楼,滔滔长江成就了黄鹤楼之大观,鄱阳湖水天一色中脱颖出滕王阁,而悠远涪江绘制了越王楼的恢弘气势。四大名楼,在漫漫时光里各自演绎着欢歌和沧桑。

早在3000多年前,春秋战国时,天下混战,四川盆地一分为二,蜀国与巴国对峙,两国大体以涪江为界,涪江以东为巴国,涪江以西为蜀国。悠悠涪江流淌亿万年,写意出灿烂的巴蜀文明!

涪江可谓是一条内涵丰富的江,绵延七百余公里,流域面积三万多平方公里,横跨川渝两地十余个县市,覆盖人口一千多万。涪江承载着悠悠时光,以不同时段的拼图,以丰盈又慈祥的母性,以豪迈而细腻的情感,以宽厚和包容的胸怀,形成了她悠久神秘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

在远古的传说和《山海经》零星的记载中,在岷江的发源地有一处蜀山之巅,它是万山之宗,江河之源。这蜀山之巅,就是涪江的源头-----岷山主峰雪宝顶,海拔5588米,古人称雪栏山。

雪宝顶的四大冰川由高寒岩溶和冰川堆积而成,常年储存着丰富的水源。冬天一片白雪皑皑,晶莹剔透,夏天便在金色的阳光下呈现流动的势态,千万条银河水从高天降落,化作山泉,化作溪流,汇成滚滚涪江,滋养了河流沿岸藏、羌、回、汉等无数生命。水流潺潺,人流联袂,生命如潮,织生出历史的云烟和今日的繁华。

在这生命的源头,有三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雪宝顶自然保护区、王朗自然保护区、小寨子沟自然保护区,它们是涪江重要的水源涵养地。这里绵延着1千多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人迹罕至,不管是自然景观还是森林资源,都是养在深闺的净土。

山有山的哲思,水有水的曼妙,山与水融合得最精妙的可谓是雪宝顶自然保护区。每当山间的晨曦微露,雪宝顶自然保护区虎牙保护站的站长如么,便带着他的巡山队伍出发了。(同期声:如么讲述:这上去就基本顺河了,就这点坡。基本从这上去就顺河走了。所以它海拔长得慢,路程远,海拔长得慢,就这点路长点海拔。这里海拔就应该有23000米了。)(同期声:巡护)(同期声:小(木)柴一烧它就燃了。齐浩走的时候说的,喊我们下午两点钟就把火烧起。就这样把它(木柴)放在这里(烘干),安逸得很。一会儿它就烘干了。很多人回来后,架一点小柴,它就燃了。很可能(他们)今天要打湿。一下雨,衣服就要打湿。就这么它一会儿就要燃。

你先(把湿衣服)脱了,脱完。(把湿衣服)搭在那里,一会儿就烘干。

你这是在做什么?治感冒的,酒是辣的吗,辣椒是辣的,(花)椒是麻的。(放在一起)它就是预防感冒的,它就可以治,再加上今天煮的篙苯,它也是治感冒的。)(同期声:如么讲述:我们管辖都是400多万亩的面积,我们正式职工加两个临聘人员才7个人。野外不能一个人走,不安全。两个人,最多走两路。小巡山就住一两个晚上,大巡山就住一个星期。你看我们的鞋子,才买没多久,两面都通了,又要报废了。(一年要穿)四双、五双。一个星期走路要走一、两百公里路。

松饵,松树上面长的这种菌类,这个可以吃生的。我们在野外饿了就找这种菌类和高山草莓,还有路上各种各样的东西,篙苯、野菜、芦饵韭,都可以扯下来吃,可以解决下临时充饥的问题。免得背一背篼的东西,晚上赶不回去,太吃苦了。

吃生的,全部吃生的。

从来没带过买的水,都喝的山泉水。

这个就是野外巡护吃干粮,干粮吃了这个就当菜,芦饵韭,可以生吃。白的好吃,你吃不?只能吃杆,叶子不好吃。白的就不辣,青的就有点辣,辣得像山海椒样。)

这样的巡山,如么持续了三十年,雪宝顶原始森林风光已熟稔于心。雪宝顶自然保护区的自然环境形成全球同纬度的最佳森林生态,在“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综述”中列为“A”级,同时被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确定为全球200佳生态区之一。这些,都是上天赐予这片土地最珍贵的礼物,同时也赐予了人们与生存密切相关的完整生物链。

在这里,人和山同样质朴,山和人一样有情,如么三十年来怀着朝圣的情感在守护着这座灵山。(同期声:如么唱歌.......歌词大意:我心目中的神山雪宝顶,今天我又来亲近你,我为了保护你的牛(羚)羊(岩羊),树木不受损,保佑我一切顺利、平安吉祥)

山里的人们,和雪宝顶的相处,既不是攀登也不是征服,而是亲近。雪宝顶自然保护区泗耳保护站的邓露修对这片神圣的灵山有着独特的亲近方式,在他眼里,保护区的飞禽走兽和河里游鱼都是保护区的一员,都是大自然的生灵。

2000年的一天,邓露修和保护站的几名队员正在保护区的核心地带行进着,突然他们发现一只刚刚死亡的大熊猫。按照以前惯例,将动物分割后就地深埋,这次老邓却拎着大熊猫的尸体下了山。(邓露修同期声:我想我们做这个保护事业,总得做点实实在在的事。能够把它(动物尸体)利用起来。开始就是探索性的做标本,展示这个地方动物的生存空间。)

但是,老邓摸索着制作动物标本的难度比想象中大得多。(邓露修同期声:当时(动物)死了,我们不可能发现。经过一段时间,发现了以后,它已经生蛆了。生蛆以后,一般人可能是受不了。我们发现以后呢,因为生蛆了,比较臭。我们去剥皮,剥了以后,交通不便,从山上往下背,背下来的时候是很难的。)

老邓发现,原来死亡的动物可以用另一种形式让它们重新站立起来,惟妙惟肖、神似活态的动物标本似乎在讲述着它们在这片森林中的故事。从那时开始,老邓迄今做了七十余个珍稀动物标本,每个标本的制作都需要20多天。他还建起了野生动物陈列室,有大熊猫、金丝猴、毛冠鹿等众多野生动物标本。这些动物标本,成了对外展示保护区内动物和研究其生存环境及习性的重要佐证。

著名大熊猫保护专家胡锦矗老人看到邓露修制作的大熊猫标本赞叹不已,“老邓制作的大熊猫标本比一些大学制作的还完整”。

56岁的邓露修,在泗耳已经行走了21年,在以后的岁月中,他亲近这片保护区的步履不会停下来。

同期声:全国第四次大熊猫普查现场

字幕:国家林业局第四次全国大熊猫普查于20122年5月,在位于涪江上游的王朗自然保护区内启动试点工作,随后普查工作将在全国展开。(同期声:看嘛,这是(熊猫的)粪便,这有四坨。估计是年龄比较大的,它吃的竹叶,你看嘛,全部吃的竹叶。粪便已经超过155天,就不能做DNAA或者疾病分析了,咬节也不能测了,只能验一下。

这是成年熊猫吗?

对,就是成年的。吃的全是竹叶。

我们要用GPSS定个点。今天有大收获,拍到熊猫了。

这个好,这个好!看嘛,对,这个好!就是听到声音慢慢爬过去的,悄悄的,不敢惊动它。)(同期声:平武县林业局副局长陈佑平:熊猫在三百万年以前,是食肉动物,处于食物链的顶端,它进化到现在,它的嗅觉和听觉依然很灵敏。它不愿意跟其他动物来往,它是独居动物,所以在野外我们是很难发现熊猫的。)

陈佑平,平武县林业局副局长,从事大熊猫保护工作18年。(同期声:树砍完了以后,有很多栖息地竹子长得非常好,现在那里好像还是有熊猫。这本身就是当时的栖息地。栖息地的质量随着竹子长多了下降。竹子本身就是一种林下植物,它是一种比较喜湿的林下植物。如果它的上层植物被破坏了以后,它的木质素增多,纤维素增多,水分减少,所以这种竹子对大熊猫来说,消化非常困难。没办法的情况,它是照样要吃这种木质化程度很高的竹子,这是为了生存。就像人一样,我们经常喜欢吃点回锅肉、红烧肉,但是没有了,白菜箩卜照样吃。(熊猫)它生活的更加艰苦了天天都要不停的咬。原来吃十几个小时,现在要吃二十个小时了)

王朗自然保护区位于岷山山系的腹心地带,面积三万多公顷,是一片山深林秀的原始森林,巍然屹立的云杉、冷杉、成片的箭竹林。自然生态系统的原始性、多样性、稀有性、代表性名扬中外,是中国国宝级动物大熊猫的理想栖息地。

1965年,王朗成为我国最早的四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之一,是连接岷山大熊猫种群与秦岭大熊猫种群的枢纽,也是大熊猫栖息地的走廊地带。

1994年7月,陈佑平从部队转业就从事平武县林业局公安科工作森林警察工作,负责保护野生动物、处理破坏森林与环境相关案件。(同期声:陈佑平和他的同事们抓捕偷猎分子:看见没有,等一下。

这样子,把包放下,包都放下来。

对讲机。我说这样,蒋仕伟你从这边过去,薛才喜从那边包抄过来。

注意一下,枪别走火了,看清楚再按。注意按的时候一把把他按住。

你们先过去,蒋仕伟等下,稍微靠山里面点,包围圈从大一点往里面缩。

看到人没有?看到了。有几个人?一个人。开始行动。

按到,不许动!这个地方你是不是装的有套子?你上一回是不是在这个地方套到(动物)的?是。

是不是今年?是。

几月份?今年几月份在这里套到的? 5月166号挪过来的。 5月166号在这里套到的吗?是不是绑在这上面的?是不是这个?就是这个。

现在还是一只套子,是不是?是。

把这儿刨起来,快点。我站在那一边啊。好,你站在那一边。不准把我弄伤了,(要是)我被弄伤了,你今天要倒霉。

这是不是绳子?慢点,你那里是不是一根绳子?我看到是一根绳子,是不是?啊,是的。你要是把我套住,我要收拾你。解开。几个人?只有我一个人。这上面有一个架子,(将动物)倒吊着剥皮,对不对?是。

这个板板是干什么用的?切菜。这上面的血就是切肉时(溅的)?是切肉的。这上面是不是血?这个就是血。你看这个地方的皮毛都堆成山了。我问的是这个,这个可能有五六年了。狗屁,这个倒是没有五年噢,这个你有点哄人呢。五年这些皮子在林子里要腐烂。我们连这点常识都没有吗?五年毛都(烂得)没有了。懒得跟他说了。)

字幕:犯罪嫌疑人:余代成,男522岁家住四川省九寨沟县勿角乡。共偷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林麝8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红鹄角雉一只,斑羚一只,现已依法进行处理。

偷猎,是大熊猫和其他珍稀动物面临的最大威胁。为了护佑珍稀动植物的家园,陈佑平和他的同事们不管春夏秋冬,都在这片深山里不懈穿行。(同期声:陈佑平和他的同事们巡山:这还有堆火。烧过了的。这个可能是去年挖药或打猎的(留下的)。这还有把刀。刀都没带走啊,这帮人。今年还是像昨年一样,在大窝凼、二道坪那里巡逻一次,整理一下。不整不行了,把刀拿走。)

他们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保护区开展自然生态监测、大熊猫植被及生态系统、熊猫碳汇、气候变化、特殊物种等多方面的研究工作,并将研究成果转换成保护行动,王朗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和研究走到了全国野生大熊猫保护的最前沿。

今年70岁的傅之屏作为川西北保护大熊猫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对岷山大熊猫的栖息地开展了可持续性的保护与研究。他多次深入到与王朗同为大熊猫栖息地的小寨子沟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调查,关注山民的生活状态,帮助他们改善生活条件。(同期声:傅之屏:各位乡亲,这棵树现在得了脚腐病。你们山上有没有野椒子树?有。就挖这么大,看到没有。这棵树不是危险了吗?一棵树就配上三棵野椒树。要筷子这么粗的,一尺多长的。这个地方栽一棵,(一共)栽三棵。你看,横起一刀,立起,往上一刀,然后把这边树皮剥开,这边树皮也剥开,然后从这个斜插口插进去,会不会?插进去后,用塑料带把它缠紧)

西窝羌寨地处小寨子沟自然保护区边缘,祖祖辈辈习惯了就地取水,一处水洼人畜共饮。1997年,傅之屏为西窝羌寨18户山民安装了自来饮水系统,同时为山民找寻替换经济,让山民们原始的“靠山吃山”的思想意识和生存方式发生巨大蜕变,从打猎砍伐转变为大面积种植药材、放牧和发展生态旅游。山民们的生活状态改善了,也为大熊猫营造出更理想的生存环境。

小寨子沟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79年,面积四万多公顷,这里地质历史古老悠久。保护区的植被处于东部常绿阔叶林带和西部硬叶常绿阔叶林带的结合部,植被类型极其多样,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就有红豆杉、光叶栱桐、银杏等。其中,珙桐是1000万年前新生代第三纪留下的孑遗植物,因时间久远和数量稀少被誉为植物界的“活化石”。

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有50株珙桐从小寨子沟被送到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供世界认知这种距今3800万年的珍稀植物。小寨子沟自然保护区的动物组成呈现出物种丰富、起源古老、区系成分复杂的特点,也是大熊猫种群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涪江是长江重要的水源地之一,为了保护涪江,同时兼任“长江水学校”四川片区负责人的傅之屏于2008年就开始奔波在涪江上游小寨子沟自然保护区周边的十余所“水学校”,针对青少年提高环保意识,进而影响全社会,让山更青、水更绿、环境更洁净、人与自然更和谐。(同期声:傅之屏:实际上它(水学校)是大江大河的一个保护项目。这个项目是一个国际合作项目。现在是在中国的长江,整个长江流域,还有印度的恒河,还有非洲的尼罗河,在这三个地方同时进行的一个项目。十年前是在欧洲的莱茵河,做的很成功。依靠莱茵河流域的学校,很多中小学,也包括一些大学。然后通过青少年的教育,教师的培训,青少年的教育,实现莱茵河人与自然的和谐,莱茵河又清了,所以就把这个经验推向全世界。启动以后,最开始是云南省、四川省,还有上海。现在全流域又从青海省开始,重庆也增加进来了,长江流域的这111个省全部进去了。水学校也由最初的300多所发展到500多所。)

今天,作为长江水学校之一的阿坝州松潘县白羊学校的学生就在熊慧兰老师的带领下走向了深山,开始户外实践活动。(同期声:这个是治跌打损伤用的,对不对?看到没有,这有很多。这个是做什么用,知不知道?是把它锤出汁水来,然后敷到伤口处。骨头受伤的时候外用,它是活血化淤的,外用的,不能吃。)

四年来,学生们习惯了干粮泉水为餐、崎岖山路跋涉、夜宿村民家宣讲,进行了“野生中药材资源现状调查与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区区域植被调查”、“保护区烧荒调查和宣传”、“大熊猫栖息地的生态环境调查”等多项实践探索活动。

从涪江源头顺流而下的“长江水学校”,通过实践活动,把环保意识植根于青少年稚嫩的认知中,进而影响其家庭成员和社区,引导全社会提高环保意识,自觉改变行为,从而保护环境。涪江人这种积极阳光的践行,沿袭了涪江亿万年来的秉性,赋予了涪江温婉生动的表情,装扮出涪江清秀靓丽的容颜。

涪江源远流长,流淌的是清幽的自然风光和丰盈的自然资源,更是泼洒出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的山水画。第二集江畔风语(以200年前风光片《夺博河随想曲》切入)

这是二十多年前绵阳电视台拍摄的电视风光片《夺博河随想曲》。影像中的民族叫白马藏族,涪江上游火溪河畔就是他们故事开始的地方。

传说:公元6世纪,吐蕃东征军在九寨沟一带战胜了唐朝军队,同时被遗弃在了这片异乡的土地上。他们躲在深山老林,过着半农半牧的隐蔽生活。

时光飞逝,为了能够永远记住"藏兵"的身份,他们给自己起了一个新名字"白马"。而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西南夷列传》里把他们称作“白马人”。(同期声:曾维益讲述白马藏族来历:从历史根源来讲,白马藏族这个族群,从它的迁徙路线,历史来源来讲,它实际上是土著。比如它的宗教信仰,思想意识,它就不信仰藏族那个佛教。又比如说它的通常的生活习惯,我们就以服饰为例,它的打扮,仅仅是它的头饰,可以说在全中国,乃至全世界,它具有唯一性。而且它是活着的,全族群,全民族都是这样的,绝不是停留在舞台上和博物馆,而是活在生活当中的。)

如果说大熊猫是古生物的活化石,那么,白马人就是古民族文化的“活化石”。

白马藏族信奉自然神,天地间的山水、星辰、日月、树林、庄稼与火塘、磨房、工具等,在他们眼里都是有灵性的。这个天地人融合的神秘空间,他们称之为“生态”。(同期声:格汝训练徒弟跳曹盖)

50岁的格汝,是白马藏族跳曹盖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十多岁时就开始学习本民族这一独具的祭祀舞蹈。这是一种十分古老的“傩舞”,起源于原始社会的祭祀。威猛的面具,粗犷的舞姿,以鼓钹和铜号为主要伴奏乐器,可以说是上古舞蹈的“活化石”。

每年正月初一到十五,白马人都会来到“叶西纳蒙”(意即“白马老爷”)神山举行跳曹盖这种古老的祭祀活动。

祭祀者在浑厚有力的鼓号声中,以碎步转圈而舞,舞姿多模拟各种禽兽的动作。这拟兽舞蹈的特征应是远古"百兽率舞"的遗存之一,也被赋予了强大的精神力量。祭拜神灵、祈求平安、驱鬼避邪,表现了他们与自然界和谐相处、天人合一的思想。(同期声:格汝介绍“杉板房”:以前我们很多房子都是杉板房。跟外面的接触相当少,这上面烧瓦的也少。我们就找山上很直的那种木头,全部划开,小伙子就去山上背,背回来就盖房子。这些房子以前就是那么盖出来的。那个时候的房子边上全是土墙,跟这个房子一样的。)

从记事开始,格汝就住在“杉板房”里。冬暖夏凉,通气透光,白马人对生活的温润通透都蕴涵在对住房的构建上。

房屋外面彩绘着各种色彩斑斓的禽兽花鸟图案,这并不是一种简单的装饰,而是一种有着深刻内涵的信仰。据说,它与白马藏族的动物崇拜有着紧密的联系。动物的名字就是部落的名称,最大的要算羊部落。这是白马藏族奇特的文化现象,白马人的精神需求和生活习俗都安放在了一间房屋里。

白马厄里寨25岁的卡理,每天都会穿上漂亮的民族服装,这斑斓的色彩写意的图案,都是出自卡理之手。爱美的白马妇女,每年都会给家人各缝制两套衣服,搓线、绣花、缝纫,是她们每天都要做的事情。(同期声:卡理介绍白马民族服装:这个是鱼骨排,现在我们用的是塑料,鱼骨排比较脆,上面就是贝壳,这个贝壳是有讲究的,必须要单数,要7颗或者9颗才行,出远门的时候带上这个辟邪,就是这个意思。一个女子要出嫁,自己的妈妈要织很多这种腰带,作为嫁妆。这个腰带应该有一米多长吧。铜钱就是自己的财产挂在自己的腰带上,显示自己有多少钱,把财产绑身上,随便走哪里都把财产给带上的。)

白马人服饰为麻衣或布衣,衣料好白色和青绛色,并以各种花布镶成翻领的对襟长袍,再配以发饰、胸饰、腰饰、脚饰等物,在黑白对比的衬托下,给人以古朴的美感。

其实白马人最具特色的是不论男女,头上都会戴一顶盘形、圆顶、侧面插上白色雄鸡羽毛的白色毡帽,这源于一个传说:有一次官府用奸计准备将白马人斩草除根,一只白色的公鸡引颈长鸣,惊醒了昏迷勇士戒鲁,他用最后的力气跑回了寨子报信,避免了灭族之祸。白马人为了纪念戒鲁、感恩报警的雄鸡,在白毡帽上插上白颜色的鸡毛,从此感恩之心和英雄气息就充溢在他们的生活中。

白马藏族有自己的语言,却没有文字,其语言与藏语截然不同。这一独特的语言口口相传,讲述着白马久远的记忆和内敛的情感。

改革开放的时代步伐,在改变着白马人的原始农耕农牧生活。1998年朱镕基总理视察涪江上游后提出天然林禁伐,白马藏族传统的生活方式随之发生了根本改变。

每天早上,卡理就把自己宽阔的房间院落打扫得干干净净,是为了迎接到白马藏乡旅游的客人。白马人祖辈都沿袭着砍柴煮饭烤火的习惯,如今家家户户用上了方便实惠的太阳能,据统计,仅此一项,每户白马人家一年少砍伐烧木柴3.5吨。以电带柴把卡理从做饭的烟熏火燎中解放出来。(同期声:卡理讲述现在的生活方式:客人来了,早上,晚上用水还是方便。晚上也可以洗澡这些,早上洗漱就不用烧水了,直接用太阳能。)

吃饭的时候,热情的祝酒歌在卡理家里唱起来;夜晚,客人们喝着蜂蜜酒,篝火晚会歌舞热闹了整个白马寨。每天可以容纳一百多个客人的旅游接待,是卡理一家主要的经济来源。(同期声:白伦早教女儿嘎泥早唱白马民歌)

今天,白伦早在家里教女儿嘎泥早唱白马民歌。50岁的白伦早,被称为山里的百灵鸟,是白马民歌非遗传承人。而能歌善舞的女儿嘎泥藻是平武旅游形象大使,常年参加各种歌舞赛事和演出,展示原始风情的白马歌舞。嘎泥藻更是以一曲《白马美人》,让外界认知认同了融入现代元素的白马民歌。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嘎泥藻有着自己的困惑。(同期声:嘎泥藻与父亲交流在传承白马文化中的困惑:

嘎泥藻:我们这辈年青人考虑的,就是怎么把白马文化和白马民族旅游换成钱。怎么样让游客进来?

嘎泥藻父亲:留住游客也好,吸引眼球也好,挣钱也好,总不能只喊口号啊。还是要有自己的东西才能吸引得住(游客)。白马旅游抓的就是民俗旅游,就是自身特色,民族文化。比如说酒座上的敬酒,我不虚此行。世界上或者全国只有这个民族才有这种形式。但现在,旅游就感觉不到这个。并且在敬酒过程当中,连自己传统的,正宗的敬酒歌都没有。

嘎泥藻:你谈的是白马的文化和传承这些,这些是你们想的嘛,你们站得比较高。游客都不来,钱都挣不到,你还站到高度说要保持我们的文化,那有些时候大家都觉得,钱都挣不到,我还管啥文化哦。)

在现代文明的融合下民族文化如何保存自己的特色,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同期声:嘎泥藻唱《请到白马山寨来》)

这曲《请到白马山寨来》是曲作者江川照在2002年应邀调研白马文化时创作的白马祝酒歌。十年后的今天,江川照重访白马藏区,看到了他不愿意看到的一幕幕:(同期声:江川照讲述白马文化气息的今非昔比:你们的寨子,给我的印象,到现在还是非常深,永远都记在我脑袋里。前面是一个草坪,再前面就是夺博河,夺博河河水又清澈,流水又急,水流很大,前面草坪上还有牛羊。但是这个地点比起你们以前(那个寨子)那差远了。昨天晚上我们看的那个圆圈舞,他们穿服装的就只有七八个人,而且场地又小了。我第一次到你们这来,跳圆圈舞的都有一两百人,当时架起人那么高的柴火。你现在只有火塘这么大,就没有气氛。那么长的寨子,几乎没有多少人,往几年一路都是人。我不知道今年是什么原因。)

夺博河轻轻碧波已不再,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也今非昔比……千年的时光积淀起来的白马文化风俗是与这片神奇的山水息息相关的,这块土地容颜的改变,将如何成就这独具魅力的白马文化呢?(同期声:格汝书记讲述年轻白马人身上白马语言、服饰、歌舞的流失:所以说我们这(文化)就是口头传,好多唱我们这边的酒歌啊,跳我们的圆圈舞啊,现在的年青人好多都不会跳。现在我们白马,最遗憾的就是我们自己的音乐上,很困难和欠缺。现在,年青人在外面读书,在汉族地区去读书,他们很多都不愿意穿本民族的服装。)

格汝书记的脸上满是沧桑,如同白马藏族日趋沧桑的剪影。这剪影在慢慢模糊,也许不久,这剪影不复存在,只会存在于白马久远的记忆里。(同期声:羌笛吹奏)

羌笛声声,凄怨、缠绵,唐诗“羌笛何须怨杨柳”描述的就是羌笛这种古老的乐器。在悠悠羌笛中,羌人的祖先大禹从涪江上游北川禹穴沟走出,驯洪治水,创立了中国第一个世袭王朝---夏王朝。羌族的故事,和白马藏族一样古老,她古老到在甲骨文里面就有明确的记载。在涪江上游的深山峡谷中,漫漫时光为其烙上了独特的文化标识。

字幕:20122年农历十月初一,羌历年准备演出(同期声:羌历年中,杨华武安排布置演出事项:女娃子和小伙子都往里面走一点,还有就是都要跳起来,就要跳起来把感觉找到。你们要比你们平时表演的时候还要有激情,录出来才有那种感觉。)

今年49岁的羌族汉子杨华武,从2001年起就担任北川羌族自治县青片乡正河村村主任,面对着“种粮亏本、砍树违法、打猎犯罪”的村情,村民们几乎没有生存的空间。如何带领村民走出贫穷,杨华武尝试着利用羌族原生态文化发展旅游,寻求一条生存发展之路。(同期声:杨华武讲述当年五龙寨旅游盛况:我们是从20022年做旅游,做到20088年,我们整个全村,大概老百姓的总收入从3000元, 3年时间,我们基本上就达到了60000元左右,而且我们那个地方游客最高峰是两三千人,五龙寨基本上每天都就叫做车水马龙了。)

就这样,深藏羌山的歌舞、碉楼、匝酒、云云鞋,慢慢向山外辐射出难以抗拒的吸引力。

这样的经历,让杨华武这个并不了解羌族文化的羌族汉子开始折服于羌文化的魅力,一种自豪伴随着的责任感让杨华武组建了北川羌族歌舞团,走上了搜集研究、传承发扬羌文化的道路。(同期声:杨华武讲述创建北川羌族艺术团的艰难:我们组建这个团队是在绵阳一个旅馆里面打电话,大家从四面八方(回来),而且有很多姑娘、小伙子都出去打工去了,都没有干我们羌族文化的事情了,甚至我们的排练都是在露天排练,住在板房里面,演出的时候睡帐篷,还有就是泥石流的时候,坐在货车上面,爬山涉水这样,而且路也很烂。)

一个坚韧的民族总是崛起于苦难的磨砺。羌族的历史离不开迁徙,迁徙的过程源于战争。大约在公元前四世纪,羌人生活在青海河湟一带,由于激烈的战事,不得不向南迁,其中的广元羌迁徙到涪江上游北川平武一带生活。他们住在高山漂亮的石头房子里,因而被称为“云朵上的民族”。

每年羌历十月初一,羌人会把丰收的粮食、牲畜和咂酒摆在原野,敬天敬地敬自然界各路神灵。这是羌族独具的神秘文化现象,蕴藏在羌人的精神世界里。(同期声:赵兴武介绍北川释比:羌族的释比当作文化的传承人。比较之下,羌族的释比和汉族的端公,我个人认为,他们最大的区别(释比)是用羌语演唱经典,他做法事的时候用羌语演唱经典。汉族的端公就是念一些咒语,请神、送神的咒语。然后羌族释比演唱的经典的内容,包括的内容非常的广泛,也有很多的文化价值。比如说我们比较熟悉的羌戈大战,它实际上反映的就是,羌族人从西北大草原迁到岷江、涪江上游的过程。)

而羌人具体的神灵崇拜就是白石。传说羌人和戈基人为了争夺岷山上游的高山峡谷,进行了激烈的战争,天神用白石帮助羌人打败了戈基人。从此,在羌人的房屋顶上四角都有雪白的石英石,被作为原始图腾加以供奉。

羌人民居为石室,依山而建,垒石而成,外形为四角、六角和八角,墙体构成整体下大上小的收分状态,呈现似梯形的稳定感。室内三层,满溢着时光久远的幽邃之感,家家户户都有火塘与腊肉,火塘是羌人家最温暖的所在,腊肉则给羌人家一种踏实的感觉。碉楼最初的主要功能是防御,后与民居石室建筑融合,形成碉楼民居,坚固可逾千年,建筑技艺堪称精湛,是羌族独特的文化景观和民族符号。(同期声:北川羌绣博物馆馆长介绍这里收藏的年代最久远的羌绣:这幅羌绣呢,据陈婆婆说的,是她婆婆年轻时的陪嫁品,而且这幅羌绣上面绣的一些图案非常精美,比如说这个是一个知县骑了一匹马,前后两个差,这边这幅画呢,还有我们玩的麻将图案。)

羌族妇女擅长挑花、刺绣,七八岁时就开始学习,十多岁时就能不打样、不画线,用各色丝线和棉线,信手绣出许多美丽的图案。

在劳动之余,歌舞间隙,田间地头,庭院楼阁,飞针走线,是羌族妇女最美的素描。绣出的图案,会装饰在羌人从头到脚的服饰上,和他们的歌舞相得益彰,美化着他们的心情和生活。“小小竹片中间空,麻绳作弦响叮咚,寨前屋后碉楼上,花晨月夕起春风。”口弦,这是羌民族独有的古老乐器,更是羌族男女传情达意的信物。羌笛、口弦、情歌,总会在羌山、在月下响起。(同期声:口弦吹奏)

羌人在《说文解字》中解为“西戎牧羊人”,他们“逐水草而居”,过着游牧生活,今天的羌人已过上定居生活,但骨子里还保留着古老游牧的情结。(同期声:何庭全与伙伴上山看牦牛:弄倒了。这是什么东西啊?盐巴。带盐巴有什么用?喂牛用的,牛吃了盐巴就听话了。一喊它就来了。我们出发了。)

40岁的何庭全,是一个常年在高山草甸放牧的羌族汉子。今天他要与伙伴一起走到海拔四千米左右的筛子背,那里是他们养殖500多头牦牛的高山牧场。不管春夏秋冬,他一个礼拜就会往返一次。每次带上盐、肉等生活必须品,负重三十余斤徒步六七小时上到山顶,在高山牧场呆上几天。高山的气候变幻不定,隐晦多雾和雨水不断,常使何庭全他们被困在窝棚里两三天。(同期声:何庭全讲述高山感受:煮包菜。这把水倒起煮。沙木耳没有小耳子好吃。一会水要干,水用完后,我们就到那边去背,来去要200分钟时间吧。走快点,半个小时嘛。(窝棚)两米多点,可能是2米2的样子。就是要那个样子,我们还是经过研究了的。修高了,风大,雾大,热天那个雾气一过来,(窝棚)里面湿得很。雪风吹起来,石板都给你吹落。砌墙都是石头,石板上面都铺的塑料纸。有时候他忙不过来,就我一个人来,我忙不过来,就他一个人来。

在我们北川县就是最边远的地方了,(牧场)面积要走三天,不跟任何人连边连界。牛想跑哪里就跑哪里,看一眼牛印子到哪里去了,我们就随牛脚印子去看,就能看到牛,还有它(牛)的季节性我们知道。)

何庭全这个常年行走在高山的羌族汉子,看到自己养殖的牦牛在美丽广阔的天地间游曳,满心都是无法言说的满足和愉悦。他坚信自己的选择,在生养自己的高原上脚踏实地地开创着内心理想的生活。

今天在北川新县城有个“巴拿恰”,它是新县城中轴线上的一条商业街,清一色的羌文化建筑风格,同时这里也是北川羌族艺术团每天常态演出的舞台。(同期声:一段演出)(同期声:杨华武讲述:我觉得新县城就是我们展示羌族文化的一个窗口,展示羌族精神的一个好地方。在我们青片和小寨子沟这个地方,它是保护和传承羌族文化的一个基地。)

人类的历史就是文化的历史,生活的流淌也是文化的流淌。北川羌族自治县关内最偏远的青片乡小学,只有90个学生。在这里,孩子们可以学习羌语、羌歌羌舞、羌绣、羌笛等,羌族文化滋养着孩子的成长,孩子们又让羌文化得以传承发展。

从古至今,涪江歌吟不止,吟唱着白马藏族、羌族、回族、汉族等一千多万人口的生命恋歌。在远古,在梦境,在深山,沧桑与欢乐的歌舞相融,苦难和旖旎的情感共生。倚一江慈水,牵高天祥云,一个民族的走向,灿烂依然。第三集水润真珠

梅文杰同期声:(八大会馆的广东馆,可惜了这些地方。只有这个会馆保存的比较完整。)

今年63岁的梅文杰老人,85年开始爱上收藏。30多年来收藏了千余件各式文物,成为江油市重华镇乃至周边地区,一位小有名气的收藏爱好者。

江油市重华镇地处四川盆地西北边缘涪江畔,是一个藏在深山里的偏远小镇,然而这里却汇集了广东、江西、浙江、湖南、湖北、福建、陕西等八大会馆,至今还留下了寿福殿、洪济宫、天后宫等遗址。

梅文杰同期声:(寿福殿会馆的,八个会馆之一里面的一扇门。当时在历史的过程中毁坏的比较多,我喜欢收集(这些),收到最后只有这么一扇门了。这扇门能够代表我们重华会馆的历史。上面雕的是一位古老的将军,拿的兵器。)

昔日繁华的景象已不存在了。今天,《涪江行》摄制组却在江油市重华镇文化活动中心看到了一幅长达30多米的壁画,壁画再现了当年重华古镇的原貌,古镇恢弘的气势,俨然一幅缩小版的《清明上河图》。在图中我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古镇有一条长300多米的火炮街,住着16户专门制作火炮的人家,根据他们的姓氏,人们分别称为火炮申、火炮韩、火炮罗、火炮王、火炮李……相传后来发展成30多个火炮世家。

梅文杰同期声:(这是碓窝,这是碓窝,拓火药的。人头耳朵,这个一般就很少,这个是特制的。来了好多人买,我说这个不是一般的碓窝,不能卖出去。)

一个地处川西北一隅的偏远小镇怎么会有如此众多的火药店铺呢?重华古镇的这一独特现象,都源于本地出产的一种特殊矿物__硝。

硝,是制作火药的主要原料,颜白似雪,在每个朝代都是紧俏物品。重华古镇,正是因为火药的生产、交易,曾经商贾云集、市井繁华。

然而,那些曾经给古镇带来繁荣的硝石又产自哪里呢?

在古镇的西北面,有一片连绵的黛色青山,叫老君山。山上的悬崖峭壁,密布着十余个山洞。这些山洞,宽达五六十米,高四五十米,有的深达八公里。难道这些山洞就是传说中盛产硝石的硝洞吗?

今天,《涪江行》摄制组在陈家培的陪同下寻访这些山洞。

陈家培同期声:(我是从小跟我父亲,到这上面来砍树的时候,冬天在洞里面去背水出来。父亲就说这是古时候熬硝的地方。事后呢,我们就到梓潼县志办,找了一本梓潼县志,是清朝乾隆年间的。一看那个梓潼县志,写的很明白。由江油县和梓潼县来熬硝,北京的军事专家又查了故宫,直接说到老君山朝阳洞,有关的这一片硝洞。)

陈家培,59岁,重华镇农民,2001年开始自觉自发的探索保护重华古镇硝文化,曾经十二次邀请北京专家考证老君山硝洞秘密。

陈家培同期声:(这就是古时候熬硝的人住的地方,这个是那时候照的桐油,松广(松结油)。看嘛,照的松广(松结油),熏黑了,人就住到这里面。弄点箭竹子,茅草。这是放油窝子的,这是煮饭用的锅灶,这都有四口灶。

这四口灶都是安放双边锅的,看嘛,这么大。这个都有一米宽。这么一个锅都要够2000人,1000多人吃。古人炼硝在这里,这是打的一个三合泥池子。硝水就是走这个竹筒里流出来,你看这个硝土堆积如山。

是古代人炼硝的硝池子,炼硝的硝池子。这个就是进水的一个小水沟。这个池子直径三米,在这个工作台面,整个这个燕子洞里面,是几百上千个人在里面工作。)

2003年11月,以徐向东为首的30多名文物界、勘探界专家组成的“中国古代火药原料科学考察探险队”,对老君山进行了实质性的科学考察。

大约在3到4亿年以前,这里还是一片海洋,至今在海拔1600多米的地方还有着大量的海洋生物化石。经过几次造山运动,在环境比较干燥的情况下形成硝酸盐矿物,像老君山硝洞这种原生矿藏的形成至少也在1亿年左右。

时间的累积,让硝石、硝洞成了重华古镇独特的文化符号。

在当地的历代文献中都有关于重华产硝的记载,清道光《龙安府志》记载:硝出朝阳洞、大兴洞二处,每年煎付小河营应用。小河营,指的是明清时北抵松潘、甘肃等地,南达龙州(今平武县)的军事要塞(注:音sai,读四声)。

陈家培同期声:(这块碑在这里就是以前的运硝古道,运硝古道立的碑,它属于政府立的。在当时是乾隆二十八年,绵州府梓潼县在这里立的。这个碑的名字叫完胜桥。)

火药的发明源自中国古代道家的“炼丹术”,作为火药基本原料的硝、木炭、硫磺,当年在重华古镇一应俱全。

今天的重华,除了民间常见的各种烟花爆竹,还有一套用火药制作的特殊玩意儿——烟火架。

烟火架又可叫“焰火架”、“烟花架”,是集爆竹、礼花和戏剧人物造型为一体的民间传统烟火工艺,主要用于婚丧嫁娶、寿诞节庆和庙会等群众性娱乐活动。

在现代焰火出现之前,烟火架无疑是民间火药应用的最高境界。

拥有十三个硝洞的老君山硝洞遗址群,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规模最大、生产设施保存最为完好的硝洞遗址群。至今重华古镇还保留有火炮街的街名,并活跃着一批制作烟火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像陈家培、梅文杰这样自觉保护硝文化的本地人。2006年,老君山古硝遗址群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江油市重华镇被命名为“中国火药之乡”。

恩格斯说:“火药和火器的采用,是一种工业的、也是经济的进步”。火药轰开了人类通向文明之路,而在今天的涪江中游大英县,另一种技术则引起了一场世界能源重大变革,这就是卓筒小井采盐技术。

今年53岁的廖吉云,是大英卓筒井遗址保护区管理员。

廖吉云同期声:(铜柱要挂到这个盖子上面,要把它锁到起。这个麻烦的很,这个有100米长的竹筒,然后就在绞车上挂起。挂上后就往下面放,这边是刹车。有卤水了,有卤水了就不敢放。这是凭感觉。到了,(卤)水满了。这个筒(里面)装的就是卤水,这桶可能有500多斤。

就在这里放,这叫单向牛皮筏,这个是竹筒,为什么这个(卤)水能装进去。竹筒放下去,水压让竹筒的阀门自然打开。用这个一钩,阀门直接就勾起来了(卤)水就放下来了。这个套管,楠竹(做)的,到外地去进的,进来后一个井要下122、133根。你想,122、133根(楠竹)接头要做得很好,如果没做好,就是有针头那么大的眼,这个井就用不得。

这个井有4、 5百米深,井有4、 5百米深,只有1百米左右能打水。为什么,关键是现在没生产,只要到水面了,就不能往里面压了,因为没有用了。)

相传战国时,李冰兴建都江堰水利工程开凿了中国第一口大口径盐井---广都盐井,但这种盐井采盐量有限。到了公元1041年北宋庆历年间,大英卓筒井人发明了开凿小口径盐井的方法,盐井口径小,井深达130米左右,采卤量大。这种发明比西方早800多年,它的钻探技术,揭开了人类用钻井方法开发贮存于地下深处矿产资源的序幕。

蒋铭同期声:(人类在寻找盐卤的过程中,意外的发现了石油和天然气。那么古代的(盐)井作为战略物资,是内陆国的立国之本,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又是当代的立国之本,这两个立国之本都来源于小口径钻井技术。如果没有卓筒井这个小口径钻井技术,人类将会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苦苦探寻不知道多少年。)

卓筒井与火药、造纸、印刷术、指南针一样,加速了人类文明历史的进程,《中国井盐科技史》称其为“世界近代石油钻探之父”、“中国第五大发明”。

科技界对卓筒井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没有卓筒井,就没有海湾战争”。

小井盐开采历经了宋、元、明、清等数个朝代。《华阳国志》记载:郪国有山原田,富国盐井。郪县当时的产盐丰富区距离今天大英县仅有30多公里。“钻两口井,一个起灶,一个晒盐,盖一间屋,讨一个老婆,生一地娃娃。”这首童谣就是涪江河畔人们制盐生活的真实写照。

然而历史的车轮将卓筒井拉到了另一条命运轨道上,20世纪60年代,受到现代化制盐业冲击的卓筒小井灶制盐业终于走到了千年历程的尽头,曾经辉煌的8灶38眼井已不复存在,有幸得到重点保护的大顺灶和其所属的6眼卓筒井,成为了“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最后一处活标本。

为了把神奇的卓筒井技艺传承下去,9年时间,青石板上叠加着廖吉云一个人的脚印,竹棚老井看惯了廖吉云一个人的身影,独自坚守,是为留住久远的神奇。

廖吉云同期声:(看到简单,做起伤人。吃阴间的饭,做阳间的事。这个摸不到,看不到,全部都要凭手上的感觉。)

廖吉云说到做这门技术很苦,只有能耐住寂寞守住清贫的人,用时间才能使其炉火纯青。看着已显破败、四周野草丛生的大顺灶,廖吉云时时忧虑着:凝聚着祖先智慧的卓筒井技艺能否后继有人呢?

廖吉云同期声:(从我老丈人那里学来的,冬天,那个地方烂了(要修)。冷得你要命,热天做这个,热得你要命。蒋馆长让他的儿子来(儿子)他不做。他说开车要轻松些。(周围)几百里都没有人(愿意做这个)。)

涪江畔盐业的发达,得益于涪江航运的发达。涪江畔的射洪县青堤古渡曾为清康熙中期全川五处盐关之一,据传当年“商贾云集,舟船竞泊,江边灯火繁盛,夜如闹市”。

今天,正在演出的是与卓筒井技艺同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连戏。

目连戏,是最古老的戏曲剧种,发源于涪江中游射洪县青堤古镇,取材于目连救母的故事。

目连,即唐代目连圣僧。目连救母最早见于佛家经典,传说一位姓傅的员外一生乐善好施,死后荣升天堂。而其妻刘氏青堤(又叫刘四娘)不敬神明,杀牲吃肉,死后被打入地狱,受到各种磨难。其子目连不避艰险,遍游地狱寻母、求佛救母。

黄少锋同期声:(因为目连就是个大孝子,目连救母的整个过程,它就是一个行孝的行为。只是有一点不同,就是凡是在青堤演目连戏。不能把刘氏四娘的劣迹,说得太多,说得太过。如果谁把刘氏四娘说得太过分,说得太坏了。这个剧团就要受到当地群众的反对,就要请你走。)

目连戏,就是以目连救母的故事为中心情节、融目连孝道文化和地方民俗为一体的杂剧,全剧48本。对于目连戏的表演有“两头红”的说法:指(此处请停顿一下)要从头一天的日落演到第二天的日出,如果连续演出可演七天七夜。

目连戏演出同期声:

A..你是刘大哥?!

B..哎呀!正是老兄啊。

B..听说你们家遭不幸?!而今,你们这是去往何处啊?

A.我们这是去青堤安身的。

B.哦,原来是到青堤安身。

A.是啊,叶落归根嘛。

A.刘大哥,你看。不如将你的女儿引荐给我的儿子,让他们见上一面。

B.好哇好哇,要得要得。

C.那刘氏姑娘,小生这厢有礼了。

D.还礼了。

E..嘿,羞羞羞羞羞。

黄少锋同期声:(目连戏不仅在舞台上表演,它有时候要走出舞台。要跟民间群众相结合,比如说眼刘氏四娘出嫁、办喜事就可以走出舞台,就在一些农家进行。大家都来庆贺刘氏四娘结婚,这些是其他戏里面没有的。)

媒婆:(“快来看,背新娘子上轿了”)

观演互动的排场,更像是一种祭祀活动。其表演形式也是独树一帜,将“唱、做、念、打”融为一体,宗教祭仪、民俗事象、民间游艺、杂耍表演、纸扎烟火等无所不包,有别于其他戏曲形式。在民间盛演不衰,广泛流布于安徽、浙江、湖北、山西、河南等十多个省市。由此可见,目连戏是多元文化的综合体,因而被专家誉为“南戏之祖”、“中国戏曲的活化石”。

黄少锋同期声:(我们现在所在的这个庙子,它以前叫清平渡寺。再后来就改为了顶顶庙。人们为了纪念目连,现在就把它改名叫目连寺。)

在今天涪江青堤古渡旁的目连庙内,有一座站姿的地藏王塑像,它有别于其他地方的坐像,因为他的母亲刘青堤在此。地藏王站像左侧有一木刻碑,“郪江古镇迹载,青堤昔唐圣僧目连故里……”;目连庙侧,还有一块清光绪年间所立的石官碑,“唐代圣僧目连故里”;另有刘氏四娘墓和溪东(此处请停顿一下)傅府、溪西(此处请停顿一下)刘府遗址。这些古迹、古风、古韵,都在历历述说着目连圣僧的故事。

袁官文同期声:(“中国目连,出射洪。青堤古镇,涪江东······”)

目连故事流传了1300多年,全国出现了众多的目连戏版本和戏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