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故事总动员(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9 14:55:01

点击下载

作者:张孝天

出版社:石油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生物故事总动员

生物故事总动员试读:

前言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充满着生物类的科学知识。丰富和奇妙的生物世界等待着我们去探险,相信你一定对生物科学充满了好奇,那么打开眼前的这本书吧,它会带领你去神秘的生物王国周游一番。这本书中的一百个故事没有复杂的术语,没有机械的定义,更不是成人的科普文章。它们是专门为青少年儿童定制的,通俗易懂,轻松活泼。有了这本书,当我们想了解某些生物知识时,不用去查阅那些难懂厚重的专业书籍,也不用去追问父母和老师,这本书就能解开你的疑问。

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生物科学家的故事、生物科学历史上的重大成就和生物科学猜想。这些故事能使我们在阅读中、在惊叹中,也可以说是在休闲中增长知识和见闻,既能对生物领域的科学家们有所认识,将自己与成功的科学家作比较,学习他们求实勤奋的精神和探索科学的毅力、勇气;也能对生物科学发展的历史、重大科学发现有所了解,丰富和积累自己有关科学的知识,成为一个比较博学、视野广阔的学生;还可以对未来的生物科学发展有所展望,走在科学的前沿,跟上时代的脚步。

生物知识其实遍布我们的生活,生物这门学科也是我们正在学习或即将学习的科目,所以生物知识是我们所必须具备的。然而生物教科书往往提不起我们阅读的兴趣,那么就先翻阅一下这本书吧。它同样是一条可以通向科学殿堂的途径,只是这条路更加鸟语花香,你在游玩欣赏中便可以到达目的地。相信你在读完这本书后再去攻克生物教科书时,一定会投入更多的兴趣和热情。

那么现在,请打开书的第一页吧,属于你的丰富、奇异的科学旅程即将开始。祝你有所收获,迈出成功的第一步!

生物学家的故事

古代最博学的人

——亚里士多德

古代最博学的人01

同学们,你们一定听说过亚里士多德这个名字吧。那么你们了解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吗?古希腊最伟大的哲学家兼科学家亚里士多德被誉为古代最博学的人。

公元前3世纪后期,亚里士多德出生在古希腊斯塔吉拉城(马其顿)。由于父亲是马其顿国王阿明塔的御医,因而他要求儿子长大以后,也能继承自己的医生职业,为此,亚里士多德从孩提时代起,就被父亲引导去观察许多复杂的生命现象,从而踏上了探索科学之路的旅程。

由于亚里士多德百科全书式的科学体系和他对自然现象的具体研究,正好顺应了古希腊奴隶制社会大变动的历史潮流,所以,他成了人们崇敬的“学问之神”。尽管他已去世,但人们一遇到不懂的问题,总是会说“去看看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吧”。后来,人们甚至把他捧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凡是他说的话,句句都成了真理,绝不容置疑。

那么,你不禁会问,亚里士多德究竟有哪些不朽的著作呢?亚里士多德的一生,由于从事多学科的研究,使他在哲学、历史、政治、文学、伦理学、逻辑学、生物学和生理学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仅他的动物学研究成果,就有下列5部著作:《动物志》、《论动物的结构》、《论动物的发生》、《论动物的活动》和《论动物的迁移》。难怪,当时的人们要把他奉为“学问之神”了。“好像一块红血在蛋白的中间。这一点红跳着动着,然后伸出两条充满了血的血管,成为漩涡的形状。有一层布满血管的薄皮包围着蛋黄。然后肢体才伸张出来,最初是很小而且是白色的。”这就是亚里士多德对鸡胚胎初期的发育过程所做的描述。也许这种观点在我们眼里是多么的简单,多么的不科学,可是像这样翔实的科学记录,对于2300多年前的古人说来,是多么难能可贵啊!

亚里士多德在对动物的分类过程中,发现了有血动物和无血动物的区别,因而他把动物分成了两个大类:即有血动物——哺乳类,鸟类,爬行类,鲸和鱼类;无血动物——软体类,甲壳类,斧足类和昆虫类。“鲸鱼是胎生的,不像产卵的鱼类。”亚里士多德根据自己的解剖观察,在人类史上首先把属于哺乳类的鲸,从鱼类家族中划分了出来。他对于雄蜂有母无父的解释,就是现代人也会佩服得五体投地。亚里士多德首先发现了雄蜂之所以成为雄蜂,乃是蜂王孤雌生殖的结果。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蜕变出来的。

不仅如此,亚里士多德对动物的研究,还有下面的精彩论断:“没有一个动物同时具有长牙和角的。”“反刍动物有一种多重胃,但是牙齿很不行。”“长毛的四脚动物胎生,有硬鳞甲的四足动物卵生。”

毋庸置疑,以上这些颠扑不破的真理,难道不是只有经过长期观察、思考、归纳、总结以后,才能得出的英明论断吗?

亚里士多德还对人类的遗传现象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他曾注意到这样的一个有趣的遗传现象:“有一个白种人的女子嫁给一个黑种人,他们的子女是白色的,但到了孙儿那一代之中,却又有黑色的了。那么,他们白色的子女中,如何藏着黑色的血统呢?”尽管这个问题,一直到2000多年后,人们才由孟德尔所创立的遗传基本规律中找到了答案,但亚里士多德发现了这个现象,同样是了不起的创举啊!

诚然,由于时代的局限和宗教的压抑,在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中,也包含着一些唯心主义的成分。比如他认为:“人是用心脏思考的。”“一切能自由行动的动物,都是有灵魂的。”等等。

但总的说来,亚里士多德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亚里士多德为什么有这样渊博的学识呢?这与他特别喜欢亲自动手去做实验,并善于分析研究有密切关系。在亚里士多德的一生中,他至少解剖过50种不同类型的动物,从而弄清了它们各不相同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

此外,亚里士多德还把540多种动物,按照它们的不同形态和结构特征,划分为11大类,并写入了他的生物学著作之中,从而开创了人类首次对动物进行详细分类的先导。

人们曾用这样的话语来歌颂他:“亚里士多德把科学带给了世界。”法国著名的生理学家贝尔纳赞扬他:“亚里士多德是第一个最博学的人。”无产阶级的导师和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也尊称他:“亚里士多德是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

点评

尽管亚里士多德的发现与科学在今天看来是那么微不足道,甚至有些还是不科学的,但科学是一步步发展到今天的,人们的认识也是一步步走向科学的,那个非常久远的时代能有这样的发现已经是难能可贵的了。

神医华佗

神医华佗01

提到华佗这个名字,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家喻户晓的伟大的医学家、生物学家。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今安徽省毫县)人。他年轻时是东汉末年一位杰出的医学家。华伦精通内、外、妇、儿、针灸各科,尤以外科著称。

有一天,有两个人用车推着一个病人到华佗诊所来看病。病人腹部疼得厉害,面色苍白,两腿弯曲并精神萎靡不振。华佗给病人摸了脉搏,而后轻轻地解开病人的衣服,用手按按肚子,病人疼得怪叫了一声。他又仔细地望了望病人的神色,对病者的家里人说:“病人得的是肠痈(阑尾炎),要立即开刀!”华佗让病人用酒送服“麻沸散”。过了不一会儿,病人失去知觉。华佗又让徒弟给病人腹部涂药消毒。手术的准备工作完成了,华佗用消过毒的刀将病人腹部剖开,他把手伸人腹腔,割去阑尾,再用药制的桑皮纸线缝好刀口,敷上特制的消炎药膏。做完手术后,华佗告诉病人家属:“过七八天刀口就会长好,一个月后就可参加劳动。”经过手术的病人果真很快治愈恢复正常了。

还有一次,一位病人请华佗看病。病人痛苦地叹着气,对华佗说:“十几天前,我感觉腹中刺痛,最近几天,眉毛头发几乎掉光了。大夫,您看我这是什么病?”华伦仔细检查了病人腹部,说:“你这是脾腐烂了一半,必须动手术切除。”于是让病人服用“麻沸散”,然后进行开腹手术,果然发现病人的脾已有一半腐烂了,华佗立即把烂掉的半边脾切掉,缝合好,敷上药,不到一百天,病人就痊愈了。

华佗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麻醉剂和使用它进行全身麻醉的医学家。直到19世纪,英国人才发现氧化亚氮能在外科手术中起麻醉作用,19世纪40年代美国才开始用它治疗牙齿,2年后美国才有人开始作全身麻醉用药。这些发明和使用,比起华佗来要晚一千多年。《三国演义》和湖北《襄阳府志》上记载着一个民间广为流传的一个虚构的故事——“刮骨疗毒”,这个带有夸张成分的故事原本是颂扬关羽有毅力,能忍耐,但同时也说明了华佗外科医术高明,他是我国外科医学的鼻祖。

三国初期的时候,有一次,关羽在战争中右臂被毒箭射中。后来,伤口渐渐肿大,十分疼痛,不能动弹。请过很多名医来诊治,始终无效。一天,正在关羽和他的部将为伤口发愁的时候,华佗请求晋见关羽。

关羽满怀希望地对华佗说:“您如果能把我的右臂治好,我将对您感激不尽。”

华佗说:“我正是为治您的病才来的。办法倒是有,只是怕您忍受不了疼痛。”关羽听后笑了笑说:“我是一个久经沙场、出生人死的军人,千军万马尚且不怕,疼痛有什么了不起!”

华伦说:“那就好了。您中的箭是乌头毒箭,现在毒已入骨。我准备在房梁上钉上一个铁环,把您的右臂伸进铁环中去,再把您的眼睛蒙上,然后给您动手术。”关羽说:“不用什么铁环,你就给我治吧!”

第二天,关羽一边和谋士对弈,一边袒胸伸出右臂。华佗抽出消过毒的尖刀,割开关羽的胳膊,中毒的骨头已变成青色。他用刀“咔嚓咔嚓”地将骨头上的箭毒刮净,而后缝合复原,敷上药,包扎好。虽然手术时,关羽疼痛难忍,但手术后,关羽的毒便解了,他对华佗的医术赞叹不已。

华佗博览古代医案,多年的临床实践,丰富了他的医疗经验。他断病准确,创造了许多奇迹。华佗不仅是我国外科的鼻祖,而且在内科方面的诊断医术也相当高明。他能够准确地掌握各种病症的规律。他通过对病人面目、形色、病状的观察,可以判断病人的吉凶,甚至可以预见一个人的生死。他对临死的人的面容观察和描写,更为详尽,共有76条,其中有许多地方同现代诊断相似。

点评

华佗钻研医学,一生勤奋,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身为一名医生,他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善良高尚的品质更是人们称颂他的原因。

扁鹊和他的诊断法

扁鹊和他的诊断法01

扁鹊是我们很熟悉的名字,但这并不是他的真实姓名,只是人们给他取的绰号而已,扁鹊的真实姓名是秦越人,又号卢医。他为什么被称为“扁鹊”呢?绰号的由来可能与《禽经》中“灵鹊兆喜”的说法有关。因为医生治病救人,走到哪里,就为哪里带去安康,如同翩翩飞翔的喜鹊,飞到哪里,就给哪里带来喜讯。因此,古人习惯把那些医术高明的医生称为扁鹊。

秦越人孜孜不倦地治病救人,刻苦钻研医学知识,努力总结前人的经验,并且大胆创新,是一个学识渊博,医术高明的医生。他走南闯北,不辞劳苦地为人民解除疾病的痛苦,赢得人们的崇敬和欢迎。于是,人们把他称为扁鹊。

扁鹊的著名疗法是“望、闻、问、切”的四诊法,尤其是依据脉诊和望诊来诊断疾病。

有一次,扁鹊路过齐国都城临淄,见到了齐国的国君齐桓侯。他看齐桓侯的气色不好,就断定他已经生病了,而且直言不讳地对他说:“你有病在皮肤,如果不尽快医治,就会加重。”齐桓侯听了不以为然,说:“我没病。”扁鹊见他不听劝告就走了。这时,齐桓侯对身边的人说:“凡是医生都是贪图名利的。他们没有本事,就把没有病的人当有病的来治,以显示本领,巧取功利。”过了5天,扁鹊又来见齐桓侯,作了一番观察之后,对齐桓侯说:“你的病到了血脉,不治会加重的。”齐桓侯听了很不高兴,根本没有把扁鹊的话放在心上。再过五天,扁鹊又来见齐桓侯,经过细致观察,严肃地对他说:“你的病进入肠胃之间,再不治,就没救了!”齐桓侯听了更是生气,当然也没有理睬扁鹊的话。等到扁鹊第四次来见齐桓侯时,他只瞥了一眼,就慌忙跑开了。齐桓侯发觉扁鹊不理睬自己,非常好奇,就派人去询问扁鹊。扁鹊说:“病在皮肤,用汤熨可以治好;病进入血脉,用针灸可以治好;病到了肠胃,用酒剂也能治愈。如今齐桓侯的病已经深入骨髓,再也没法治了,我只好躲开。”又过了5天,齐桓侯果然病重,派人请扁鹊来治,扁鹊早已逃离齐国,而齐桓侯因误了治病时机,不久也就死了。早在2400多年前,扁鹊就能从齐桓侯的气色中,看出病之所在和病情的发展,这是很不简单的。

扁鹊不仅善于切脉和望诊,而且善于运用针灸、按摩、砭石、手术和汤药等多种方法去治疗各种病症。有一次,他和弟子子阳、子豹等人路过虢国,正巧赶上虢太子患病,病得很厉害以至于人们都以为他死了。为此,全国正举行大规模的祈祷活动。扁鹊找到了太子的侍从官,问道:“太子患的什么病?”侍从官回答道:“太子中邪,邪气发泄不出去突然昏倒就死了!”扁鹊进一步了解了太子发病的各种情况,就信心百倍地对侍从官说:“你进去通报虢君,就说我能救活太子!”但侍从官不信扁鹊能“起死回生”,不肯去通报,而且嘲讽扁鹊说:“你说你能救活太子,使人起死回生,就是不懂事的婴儿也会知道你是骗人的!”扁鹊气愤地说:“你实在太小看人了。老实告诉你,我秦越人不用切脉、望色、听声、审察病人形态,就能说出病的部位。不信,你去看看太子,他此刻耳朵该会鸣响,鼻翼该会扇动,从其大腿摸到阴部也该是温热的。”听到这里,侍从官不禁目瞪口呆,因为这一切都被扁鹊,这样一个没见过太子的人给说中了。

扁鹊虽没有见过太子,但通过多次询问,对太子的病情已了如指掌,说得头头是道,说明他很有本事,不可小看。侍从官进去通报了。虢君听了侍从官的禀报,大吃一惊,赶快出来接见扁鹊,说:“我久仰先生大名,只是无缘拜见,今天幸亏先生路过我这小国,主动来救助,这实在是我的幸运!有先生给我的儿子治病,他就能活命,没有先生的帮忙,我就只有把他的尸体埋在山沟了。”虢君一边说一边激动地流着眼泪,哭得好悲切。扁鹊告诉虢君,太子患的是“尸厥”(类似今天的休克或假死)。于是,扁鹊叫弟子子阳磨制针石,在太子头顶中央凹陷处的百会穴扎了一针。过了一会儿,太子就苏醒过来。接着他叫弟子子豹在太子两胁下做药熨疗法。不久,太子就能坐起来。再服二十天的汤药,虢太予就完全恢复了健康。从此以后,天下人都知道扁鹊有“起死回生”之术。而他却实事求是地说,不是他能把死去的人救活,而是病人根本就没有真正死去,他只不过用适当的治疗方法,把太子从垂死中挽救过来而已。

从以上病例看出,扁鹊已经综合运用了我国诊病的“四诊”原则——望、闻、问、切,他使医学发展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对医学界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可以说,扁鹊奠定了祖国传统医学诊断法的基础。

点评

扁鹊的医术高明,这都是源自于他对医学的刻苦钻研,不仅如此,对于世人对他的神化,他却非常诚实。他是一个在医术和品质上都非常杰出的医学家。

贾思勰和他的《齐民要术》

贾思勰和他的《齐民要术》01

贾思勰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农学家。北魏时山东益都(今山东寿光县)人,曾任北魏青州高阳郡(今山东淄市临淄北)太守。他“采捃经传,爰及歌谣,询之老成,验之行事”,写成《齐民要术》一书而留名于后世,这本书反映了我国古代对生物学和农学知识的认识和成就。

贾思勰亲自观察到大蒜、豌豆、谷子等易地种植的变异现象,并认为这是由于土壤、地理条件不同而引起的。关于动、植物的形态性状,书中有不少精确的记述。其中对大麻的性别和繁殖,记述得尤为精确(比如说:雄株散出花粉后可将它拔去;如果在散放花粉前就拔去雄株,雌株就不会结实)。

贾思勰根据形态性状把86个粟的品种加以分类,又从粟的成熟期、秆长、结实率、抗逆性、米质、出米率等来鉴别品种,划分类型,这很有实用意义。他还总结了植物的生长发育特征与农时的关系,以及动物的生长发育状态与年龄的关系。而从牙齿的生长状态鉴别马的年龄更是一种他总结的既科学又切实可行的方法。用煮沸法测定韭菜种子的发芽力是符合科学道理的。瓜豆混播助长出苗也符合生理互利的原理。根据不同植物种在一起会互相争光的规律,总结出培育行道树树苗的方法等。在当时,贾思勰能总结出这些研究成果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他把这些科学见解全都记录在了他的巨著当中,用以保存和流传。《齐民要术》的写作年代约在公元6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初,全书92篇,11余万字,反映了中国古代黄河中、下游地区相当高水平的农业生产技术,为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农书。包括了公元6世纪以前中国人民所掌握的不少有关生物学的知识。书中多次提到动、植物遗传性和变异性的概念。以“性”或“天性”来表示动、植物的某些性状由上一代传给下一代的遗传性。认识到桃、李结果实的迟早、树龄的短长,都是它们内在本性各异所致;梁粟等作物子实的是否容易脱落,也由于世代相传的本性不同;马和驴杂交,能否产生后代和后代的强弱也受遗传性支配。

此外,贾思勰在书中还记述了做曲法、造酒法、做酱法和做乳酪法的共通特点,所有这些都反映出当时对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已有相当的认识。

贾思勰和他的《齐民要术》为中国生物学和对人类生活的改进上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点评

贾思勰在遥远的北魏时期,就对生物学和农学有这样深刻的认识实在是难能可贵,记载他成就的《齐民要术》为中国的生物学和农学的发展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沈括和他的《梦溪笔谈》

沈括和他的《梦溪笔谈》01

提起沈括这个名字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而且会自然联想到他的代表作《梦溪笔谈》。沈括是中国古代著名科学家,字存中,北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他的主要著作除了有《梦溪笔谈》26卷外,还有《补笔谈》3卷,《续笔谈》1卷,《长兴集》19卷,《苏沈良方》15卷等。其中以广泛记载各地动植物的《梦溪笔谈》,被认为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科学著作,它还记载了其他方面的生物学知识。

沈括资质聪颖,勤于思考,见多识广,能够向各行各业能者学习,在物理学、数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医学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成就和贡献,在化学、工程技术等方面也有相当的成就,此外,沈括在文学、音乐、艺术、史学等方面都有一定的造诣。这些在他的著作中都有所表现。他是一位多才多艺,见识广泛的科学家。

在生物方面,沈括通过对动植物的观察和研究,在其名著《梦溪笔谈》中广泛记载和描述了各地所产的动植物,如南海的砗磲、潮州的鳄、西北的枸杞、北方沙漠的跳鼠等。他积累了丰富的动植物知识,留下了不少科学的记录。

关于动物方面,根据沈括的描述,当时人们已了解到海蛤的种类很多,并能根据大小、颜色形态特点来辨认它们不是一类,而是各种蛤类的总称。沈括还描述了鳄的形态和习性,并介绍了当地人利用鳄的习性来捕捉鳄的方法。书中还载有关于庆州地区利用“步行虫”防除农业害虫的事例,以及河北沧州景县一带人民防御蚊虻的方法等。

在植物方面,他进行大量的实地调查和观察后,经过严谨地分析和研究,根据实物,校正了前人的错误认识。例如,指明蒲芦是香蒲和芦苇,赤剑是天麻,以及枳实、枳壳的区别等。他还以中国南北不同地区的物候为例,说明植物生长与温度的密切关系,为人们的种植业发展作出了贡献。

此外,他在解剖生理方面也有比较精深的研究,他在《梦溪笔谈》中,明确提出,人有咽和喉两个部分,咽用来咽食食物,喉则用来通气,这在当时是一个不小的进步。

沈括是一位知识广博,乐于探索的伟大科学家。为了纪念这位世界闻名的中国古代科学家,1979年7月1日,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将该台在1964年发现的一颗小行星(编号2027)命名为沈括。

点评

沈括是一位博学的科学家,他的《梦溪笔谈》是一部名垂青史的巨著,堪称当时的“百科全书”,在那个遥远的年代就能有如此博才的科学家和科学巨著,真是令人感叹之余萌生敬佩之情。

苦尽甘来的格斯耐

苦尽甘来的格斯耐01

同学们,成功之路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许多成功人士在成功之前都经历了苦难。格斯耐就是这样一位科学家。格斯耐出生在瑞士的苏黎世城,由于他是一位贫穷的毛皮匠的儿子,所以,他的童年是苦难的,更为不幸的是,在格斯耐15岁那年,他的父亲在卡帕尔的一次会战中不幸阵亡了,年幼的格斯耐失去了继续上学的机会。

可是,天无绝人之路,命运又眷顾了这位未来的科学家,正当格斯耐处于最困苦无助的时候,他的叔父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格斯耐的叔父是一位植物学爱好者,不仅有渊博的学识,而且还采集和珍藏着许多植物标本。格斯耐于这样的叔父生活在一起,每天接受这些耳濡目染的熏陶,为将来从事自然科学活动奠定了基础。

但是格斯耐叔父的经济状况同样是不容乐观的,格斯耐又怎能再有重新上学的奢望呢?但格斯耐拥有奋发向上的精神,他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茨维英利奖学金,从而使他重新得到了在苏黎世继续学习的机会。接着,他又去斯特拉斯堡上学,后来,又到法国布尔日留学深造。

按照当时的奖学金规定,凡是享受国家的奖学金者,都必须把宗教神学作为学习的主要课程。然而,格斯耐从小就立志于自然科学研究,对宗教神学毫无兴趣。所以,他一到法国,就积极投入到了他早已迷恋的医学和自然史之中,反而把宗教神学当成为应付差事的“副业”。

但是,他还是因为不务神学“正业”而被取消了享受奖学金的权利。对于经济状况不好的格斯耐来说,没有了奖学金,他就必须放弃他所热爱的学习生活。后来,他只能回到苏黎世去教书度日了。

到了十五六世纪早期,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也使被禁锢了几百年的自然科学,其中也包括亚里士多德的生物学理论在内,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因而也迫使占统治地位的教会势力,去批判经院哲学的权威和阿拉伯文的著作。在这种新形势下,格斯耐不仅第二次获得了奖学金,而且也使他实现了梦寐以求的对医学和自然史的学习研究。

从格斯耐到蒙彼利埃和巴塞尔学习开始,他终于逐步交上好运了。他于16世纪40年代在巴塞尔获得了博士学位,并于同年被委任为卡罗里努穆大学的自然史讲师。紧接着,他开始了科研工作,到意大利搜集地中海地区的动、植物标本,翻译了希腊文、阿拉伯文和希伯来文等著作的目录,有20卷之多,并在几年后出版,定名为《万有书目录》。观看书名就知道,这是一项多么艰巨的工作啊!

从格斯耐的品德而言,他也是一位德高望重和值得效仿的楷模。他提出了科研工作的准则;他总结了著书立说的方法;他指明了一部伟大的著作对于图书馆和科学家的重要作用;他阐明了人生的意义,不是索取而是奉献……格斯耐不仅说到了而且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

16世纪60年代,格斯耐在一次同毁灭性鼠疫的斗争中,不怕自我牺牲,顽强而又勇敢地全力以赴去医治他的病人,但他终究没有逃过厄运,还是染病在身,不幸病逝。格斯耐以49岁的短暂年华,换取了动物学史上一块闪闪发亮的指路碑文。格斯耐的一生中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品质和精神。

点评

格斯耐苦尽甘来的故事让我们知道,只要是热衷于所追求的事业,坚定信念,无惧挫折和痛苦,勇敢前进,最终会获得成功。

李时珍和他的《本草纲目》

李时珍和他的《本草纲目》01

说起李时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医药学家,著有著名的《本草纲目》。现在,让我们再深入地了解一下这位历史名人和他的伟大著作。

李时珍,字东壁,晚号濒湖,中国明末医药学家和博物学家,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人。他家世代都从事和医学有关的行业,祖父是走街串巷的“铃医”,父亲李言闻是当地名医,著有《人参传》、《艾叶传》和《四诊发明》等。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李时珍自然对医药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李时珍幼时常随父上山采药,获得不少动、植物和医药知识,14岁时考中了秀才,但以后3次参加举人考试都未中,于是他放弃了考取功名的道路,立志行医看病,研究医学,为人类造福。终于,他在医学上的才能被人们发现了,他被聘为楚王府奉祠正,掌管良医所,后又被推荐到京城太医院,担任院判。

换了一个生活环境的李时珍有机会饱览王府和皇家珍藏的丰富医药学典籍,并看到许多平时难以看到的药物标本。这对于他的研究起了很大的作用。

李时珍在对历代本草的研究时发现历代本草存在着名称、分类等混乱,因此,他认为重新编写本草书是很有必要的。他曾把重修本草的希望寄托于太医院的正式工作中,但太医院的官员竟指责他擅自改动古人的经典,实在是太狂妄了。李时珍觉得无法苟同于太医院内官员的想法,不想在这里再待下去,所以他便借口生病辞归,决定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完成这项工作。为了编写好这部庞大复杂的著作,他不仅参考了近800多种历史文献,做了充分的理论研究工作,而且还亲自实践,走遍大江南北实地考察、收集验方。他先后到过太和山(湖北武当山)、庐山(江西)、摄山(江苏栖霞山)、茅山(江苏)、牛首山(江苏)等地采集标本,摹绘图象,付出了异常的艰辛。终于,他经过27年的努力,3次修改其稿,在他61岁时完成了《本草纲目》这部巨著。《本草纲目》全书25卷,190多万字,收载药物1892种(其中除载金、元以前名家所录1518种外,新增加了374种),集方8160首,附图1160幅,总结了中国明代中期以前的药物学知识和用药经验,纠正了以往本草书中的许多错误,推动中国医药学向前迈出了一大步,把中国的医药科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同时它也是一部内容丰富的动、植物著作,它所记载的药物主要包括动物、植物和矿物3大类,其中植物1167种,动物478种,这比收载动、植物种类最多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还多200多种。

李时珍发展了中国古代传统的动、植物分类方法,独创了自己的一套分类方法。

李时珍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意识到动、植物界存在着由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的自然等级,这在他的动物分类系统中反映得尤为明显。他的分类方法虽还不够完善,但以动、植物的形态、习性、用途等为依据,创造有条不紊的分类方法,在当时,无论是在中国或是在世界上,都是很先进的。

此外,《本草纲目》还收载了200多种矿物药,并对这些矿物药的形状、颜色、鉴别和探掘方法做了描述;《本草纲目》在化学方面也有许多独到的见解,如对金属与合金的区别的记述比前人详细得多。李时珍逝世3年后,《本草纲目》在南京首次出版,即金陵版。后来又在江西翻刻,此后被辗转翻刻了几十次,促进了中国医药学的发展和对动、植物的研究。

17世纪初,《本草纲目》就传入日本,18世纪初传入欧洲,并相继被译成日、朝、德、法、英、俄、拉丁等多种文字,对世界医药学界和博物学的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点评《本草纲目》不仅是我国伟大的遗产,也是世界的财富,它是李时珍27年艰辛跋涉、潜心钻研的结晶,它留传下来的不只是当时先进的知识,还有李时珍那令人称赞的精神啊!

敢于挑战权威的哈维

敢于挑战权威的哈维01

翻阅科学史,时我们会发现,大凡在科学史上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的人,都是敢于向权威挑战的人。哥白尼敢于怀疑亚里士多德的理论,怀疑“地心说”,才创立了全新的“日心说”。到了17世纪初,又出现了一位敢于向权威提出怀疑的学者——哈维。

哈维出生于英国的一个富裕农民的家里。他19岁毕业于英国的剑桥大学,之后到意大利留学,5年后成为医学博士。在意大利学医时,他还常常去听伽利略讲授的力学和天文学,他的求知欲已跨越了学科的界线。伽利略注重实验的做法对哈维影响极大,这为他日后研究医学,发现人的血液循环奠定了基础。

说到认识人的血液循环,对于今天的青少年来讲,只要翻阅生物书籍就能轻松了解。然而,在古代,要认识它可不容易,人类经历了一条异常艰辛的路程。

在古代,人们把著名学者、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言论誉为仅次于神的权威,不容置疑。而这位学者竟然十分错误地提出人体内(血管内)充满着空气。由于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盲目崇拜,使他的这种错误的说法延续了几百年。直到1800年前,有一位古罗马的神医盖仑,他否定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提出人血管里流的是血。虽然盖仑的理论比亚里士多德前进了一大步,然而盖仑认为,血液在人体内像潮水一样流动之后,便消失在人体四周。由于盖仑也是一位名望极高的神医,于是人们在近千年内都把他这种血液理论奉为真理,不容置疑。

然而,科学是在一步一步不断前进发展的,人们的见解也在一次次对前人观点的颠覆中不断前进。16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为科学的前进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当时有一位比利时的医生维萨里认为盖仑的理论是错误的。不久,西班牙的医生、宗教的改革者塞尔维特便提出了血液在心肺之间进行小循环的看法,使得这两位巴黎大学里的同学,相继向权威盖仑进行挑战。但是他们都付出了惊人的代价,由于他们无畏地向权威发出挑战,最后都受尽折磨,被迫害致死。

半个世纪后,已经成长为一名医生的哈维决心弄清人体血液的奥秘。哈维认为血液理论的完善一定会对医疗产生一定的影响和贡献,所以,他选择血液这一领域,进行秘密研究。

哈维是一个善于思索的人,他不迷信权威的理论,敢于对权威理论提出质疑。他喜欢“打破沙锅问到底”。他问自己“血液真的流到人体四周就消失了吗?怎么会消失呢?”等等。

因为上大学时,伽利略的实验精神对哈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所以他决心像伽利略一样,通过实验去揭开人体血液循环的神秘面纱。这一系列实验,他首先从动物开始,他认为动物的血液与人有着相似之处。他解剖了许多大动物(据他的笔记记载,他一生共解剖过动物的种类多达40多种),通过解剖,他终于发现心脏像一个水泵,把血液压出来,血液便流向全身。

哈维先用兔子和蛇作为实验对象,他把它们解剖开之后,找出还在跳动的动脉血管,然后用镊子把血管夹住,观察血管的变化。他发现血管通往心脏的一头很快膨胀起来,而另一端马上就瘪下去了,这说明血是从心脏里向外流出来的,由此证明动脉里的血压在升高。他又用同样的方法,找出了大的静脉血管,用镊子夹住,其结果正好与动脉血管相反,靠近心脏的那一段血管瘪了下去,而远离心脏的另一端鼓胀了起来,这说明静脉血管中的血是流向心脏的。

哈维并没有以偏概全,而是以严谨的科学态度继续进行他的实验。终于,哈维在不同的动物解剖中发现了上述同样的结果,他终于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血液由心脏这个“泵”压出来,从动脉血管流出来,流向身体各处,然后,再从静脉血管中流回去,回到心脏,这样完成了血液循环。他把这一发现写成了《动物心脏和血液运动》一书,正式提出了关于血液循环的理论。

为了证明人的血液循环和动物是一样的,哈维还在人身上反复地实验。他选定的实验对象是一些比较瘦的人,因为瘦人更容易在身上找到血管。他把那些人手臂上的大静脉血管用绷带扎紧,结果发现靠近心脏的一段血管瘪下去,而另一端鼓了起来,他又扎住了动脉血管,发现远离心脏的那一端动脉不再跳动,而另一端很快鼓了起来,证明人与动物的血液循环是完全一样的。他信奉的至理名言是“无论是教解剖学或学解剖学的,都应当以实验为依据,而不应当以书籍为依据;都应当以自然为老师,而不应当以哲学为老师。”

哈维终于在医学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他的理论因为和两位前辈的理论一样有悖于权威,所以,他也遭到当时学术界、医学界、宗教界权威人士的攻击。幸好,哈维当时是英国国王查理一世的御医,受到国王的宠幸,这才使他没有像前辈维萨里、塞尔维特那样付出生命的代价,在这一点上,哈维是幸运的。

直到哈维逝世以后的第四年,伽利略发明的望远镜被意大利马尔比基教授改制为显微镜用于医学上,人们观察到毛细血管的存在,才真正证实了哈维理论的正确性。哈维的血液循环理论被确认,标志着当时的科技在医学领域中的显著成就。

哈维的血液循环理论标志着新的生命科学的开始,属于发端于16世纪的科学革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点评

哈维在追求真理上是勇敢的,他具备作为一个科学家最可贵的品质,那就是为追求真理不怕困难和牺牲的精神。

列文虎克的显微镜

列文虎克的显微镜01

列文虎克是世界上首次发现微生物的科学家。在约三百年前那个年代,要看到如此微小的生物对于人们来说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幸好,列文虎克自制的显微镜帮了大忙。

列文虎克出生在荷兰代尔夫特市的一个酿酒工人家庭。父亲去世很早,在母亲的抚养下,他读了几年书便因为经济原因辍学了。16岁的年纪,列文虎克便外出谋生,过着漂泊苦难的生活。后来他终于返回家乡,才在代尔夫特市政厅当了一位看门人。由于看门工作比较轻松,时间宽裕,而且接触的人也很多,因而,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他从一位朋友那里得知,荷兰的最大城市阿姆斯特丹有许多眼镜店,除磨制镜片外,也磨制放大镜,并告诉他说:“用放大镜,可以把看不清的小东西放大,让你看得清清楚楚,奇妙极了。”

具有强烈好奇心的列文虎克,一直念念不忘这件事情,经常默默地想着这个新鲜有趣的问题,越想越有兴趣。“闲着也没事,我不妨也买一个放大镜来试试。”列文虎克终于抑制不住他的好奇心。可是,当他到眼镜店一问时,心却凉了,原来放大镜的价钱贵得吓人,他只好扫兴而归。列文虎克从眼镜店出来,恰好看到磨制镜片的人在使劲地磨着。他觉得磨制的方法并不神秘,只需要仔细和耐心就能磨好。“索性我也来磨磨看。”列文虎克抑制不住兴奋,想要自己动手。

从那时起,列文虎克充分利用自己的充裕时间,耐心地磨制起镜片来……由于列文虎克除荷兰文之外,对其他文字一窍不通。而一些科学技术的著作都以拉丁文为主,所以,列文虎克没法阅读这些参考资料,他只能自己摸索着前进。

列文虎克的辛苦没有白费,经过他的努力和摸索,终于磨制出了一个小小的透镜。由于透镜实在太小,他就又做了一个架子,把这块小小的透镜镶在上边,看东西就方便了。后来,经过反复琢磨和试验,他又在透镜的下边装了一块铜板,上面钻了一个小孔,以使光线从这里射进而反照出所观察的东西来。列文虎克终于制作完成了他的第一架显微镜,令列文虎克惊喜不已的是它的放大能力相当大,列文虎克不知道,它所制作的透镜的放大能力已经超过了当时世界上所有的显微镜。

列文虎克有了自己的显微镜后,便抑制不住自己的好奇心,遇见什么他都想在自己的显微镜下观察一番。他乐此不疲地察看一切:他把手伸到显微镜下,只见手指上的皮肤粗糙得像块柑橘皮一样,难看极了;他看到蜜蜂腿上的短毛,犹如细针一样地直立着,有点可怕;随后,他又观察了蜜蜂的螫针、蚊予的长嘴和一种甲虫的腿……

总之,他对任何东西都感兴趣,都要仔细观察。可是,当他把身边和周围能够观察的东西都看过之后,便又开始不满足了。他觉得应该再有一个更大、更好的显微镜,用以观察更加细微的东西。确定了目标,列文虎克便开始更加认真地磨制透镜。他决定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份工作中,于是他毅然辞退了公职,并把家中的一间空房改作了自己的实验室。几年以后,列文虎克所制成的显微镜不仅越来越多和越来越大,而且也越来越精巧和越来越完美了,以致能把细小的东西放大到两三百倍。

列文虎克制造的显微镜对于他观察和研究微生物起到了决定性的重要作用。在显微镜的帮助下,他为人类和生物科学的前进做出了辉煌的成就。曾经有位记者采访列文虎克,向他问道:“列文虎克先生,你的成功‘秘诀’是什么?”经过片刻的思索,列文虎克伸出了因长期磨制透镜而满是老茧和裂纹的双手,这难道不是一种最诚挚而又巧妙的回答吗?

点评

成功并不是可以轻易获取的。列文虎克的成功看似偶然,其实这与他的细心和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和不满足是分不开的,当然还有他辛勤的汗水。

林奈的伯乐

林奈的伯乐01

世界上的植物种类繁多,是一个庞大的家族。然而,在17世纪以前,这个大家族中的成员没有科学的名姓,它像是一团杂乱无章的迷网。甚至对植物家族的传说有很多迷信、荒诞的色彩和许多无稽之谈。卡罗尔·林奈的出现一改植物这种混乱的状态,他把繁杂的植物家族中的成员分别予以科学的命名,把杂乱无章的庞大的植物家族分类归纳整理,从而创立了植物分类学。这项浩大的工程几乎耗尽了林奈的全部精力和心血。

18世纪初,林奈降生在瑞典南部斯莫兰省拉希尔特城。他的父亲是个牧师,很喜爱植物,尤其酷爱花草树木。他在工作之余带着小林奈在拉希尔特花园和斯滕伯罗特花园里,以花草树木为伴。而且他总是耐心地把各种植物的名字告诉给林奈,并鼓励他自己动手栽种一些花草,培养林奈的兴趣。在父亲的熏陶下,小林奈对植物产生了特殊的兴趣,他热衷于有关植物的知识,而对神学和其他学科毫无兴趣,更无心继承父亲的职业成为一名牧师。

因此,林奈上学后,十分偏爱植物,凡是看到有关植物学的书籍,他就的兴趣倍增,读起来如醉如痴,但是其他学科的成绩却很令父亲头疼。小林奈向父亲表明了自己的志向在于植物学,而对其他学科没有兴趣。父亲在犹豫和无奈之下只得去找老师商量。小林奈的老师们也都认为林奈不是读书的料,建议他去学一门手艺。只有物理老师罗思曼博士不同意林奈退学,他说:“林奈这孩子对植物很有兴趣,就让他在这个方面钻研钻研吧。”父亲同意了。

于是罗思曼把林奈接到自己家里,给他提供大量的有关植物学的书籍。林奈受兴趣的驱使和理想的鼓舞,开始专心精读植物学书籍,决心发奋攻读,不辜负罗思曼老师的期望。他认真研读了《植物学大纲》,还采集了很多植物标本,仔细观察,专心思考,开始了分析植物的归类问题。他在罗思曼老师的帮助下,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大学,这其中罗斯曼老师的帮助和鼓舞起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罗斯曼老师是林奈的第一个伯乐。

林奈虽然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瑞典隆德大学,但是因为家境贫寒,家里实在没有能力供他上大学。好不容易,林奈找到了他的一个富商远亲,可是这位远亲竟然已经去世。突如其来的不幸使林奈的梦想化为泡影,给离乡背井的林奈迎头一棒。然而意外的打击没有使林奈灰心,他求学的意志坚定,所以并没有打道回府,而是只身一人在隆德闯荡,寻求求学的途径。

正当他身处绝境,无计可施之时,第二个伯乐出现了——隆德大学的教授斯托俾尔斯收留了他。斯托俾尔斯是瑞典有名的自然科学家和医生,但也是个古怪的人,患有偏头痛和多疑症,因此,他的脾气乖戾暴躁,待人非常刻薄。林奈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陪伴在一个怪癖老人的身边,尽管已经处处小心翼翼,谨慎从事,但还要经常忍受无理的训斥。

但是林奈对来自各方面的刁难和责怪从不放在心上,他的全部注意力只在斯托俾尔斯的藏书室里。这个知识的宝库引起了林奈的无限神往,那里是他的乐园,他陶醉在这块知识的圣地,尽情地享受着知识的洗礼,他贪婪地想要吸取这个小藏书室的全部知识。每逢拿到一本书,他便如获至宝般地兴奋,然后不分昼夜把它读完。这引起了斯托俾尔斯母亲的注意。

一天深夜,斯托俾尔斯拖着多病的身体来到林奈的房间察看,他看到果然像母亲说的一样,林奈正在偷看他的书,他暴跳如雷,从林奈的手中把书夺了过来。可是当他看到林奈偷偷阅读的书,正是他最喜爱的书时,怒火立即烟消云散了。他仿佛看到了新的希望正在破土萌生,意识到科学自有后来人,他研究的领域有了希望。这位老人感动万分,从此,他对林奈像对自己的儿子,和他同一个桌子吃饭,对他关怀备至,他的藏书室,林奈也可以随意出入,随意阅读,他还给予了林奈真诚的鼓励。林奈在这位老教授的支持和栽培下,刻苦钻研自然科学,进一步采集和精心制作各种植物的标本,为后来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8世纪20年代末,林奈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瑞典首屈一指的乌布萨拉大学,攻读医学。此后,林奈继续执著地追求他所热衷的植物科学,终于对人类做出了重大贡献。他光辉灿烂的一生为后人留下了丰硕的成果,也留下了他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

点评

林奈是植物学界的奇才,但是在他的成功道路上也离不开这些老师的帮助,林奈很幸运,能遇见识千里马的伯乐。但他本身具备的过人的才华才是他成功的先决条件。

维护真理的斯巴兰扎尼

维护真理的斯巴兰扎尼01

在我国古代曾经流传过这样一种说法:苍蝇是腐肉化成的,萤火虫是腐草化成的。在18世纪以前的欧洲,社会上存在着类似的看法。在当时的欧洲,很多人都相信许多动物不需要母体,它们都是由垃圾堆所衍生出来的。生物真的会自发地产生吗?一切生物是不是都需要有母体?在欧洲,这个问题一直到18世纪,才由意大利微生物学家斯巴兰扎尼找到了正确的答案。斯巴兰扎尼的科学结论纠正了千百年来人们的错误认识,为微生物学的研究开拓了前进的道路。他经过严密的实验发现,生物是不会自发地产生的,一切生物都必须有母体,哪怕是微生物,虽然人的肉眼看不见,但它们却也有母体。

18世纪20年代末,斯巴兰扎尼诞生在意大利北部的斯坎提阿诺。小的时候,他是一个很奇怪的孩子。他从来不向大人问长问短地去惹人讨厌,但他不是没有好奇心和求知欲,他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弄清楚自己想知道的事情。因此,他总是独自手忙脚乱地去捉甲虫、苍蝇和蠕虫做实验。

斯巴兰扎尼在兴趣的驱使下努力学习,终于有所成就。他在不满30岁的年纪时,便已当上了母校勒佐大学的教授。在这里,他开始进行关于微生物学的研究工作。

后来,在帕维亚大学,他开始考虑微生物繁殖方式这个问题。他在写给朋友却尼特的信中说:“当你看到任何动物的两个个体结合时,你是否想到它们正在传种?”却尼特把斯巴兰扎尼对于小动物繁殖之道的疑难又告诉了自己的朋友索热尔。索热尔用显微镜仔细观察了微生物的繁殖习性以后,便写了一篇论文。他在论文中说:“当你看到两个‘小动物’连在一起的时候,它们往往并不是在结合起来生育。恰好相反,这些成对的动物只不过是一只‘老动物’正在分成两部分,分成了两只新的小动物。这是微生物繁殖的唯一方法,它们并不懂得什么叫结婚。”斯巴兰扎尼读了这篇论文以后,便在显微镜下细心地进行观察,果然发现,索热尔是正确的。

这时,有一个名叫埃利斯的英国人也写了一篇论文,却说索热尔关于“小动物”以一分为二的方式进行繁殖的说法是完全错误的。他说那只不过是一只“小动物”在水里急速游泳时,被另一只“小动物”拦腰撞击,把它撞成了两半。斯巴兰扎尼认为埃利斯的结论是非常荒谬的,于是决定动手实验,推翻埃利斯的结论。

斯巴兰扎尼想出了一个绝妙的方法来进行他所设计的实验。他坐在实验桌前,细心地把一滴充满着“小动物”的种子汤汁,滴在一片干净的玻璃上,又在靠近汤汁的地方,滴了一点蒸馏过的清水。“现在我该来捉一只了。”他喃喃自语,用显微镜对准有“小动物”的汤汁。他手里捏着一枚干净的细针,小心翼翼地在汤汁与清水之间一划,构造了一条连接汤汁与清水之间的小运河。他迅速地将显微镜对准汤汁与清水之间的过道。当他看见蹦蹦跳跳的小生物开始经这小运河漂流的时候,兴奋极了,随后很迅速地抓起一只细小的驼毛刷子,灵巧地横扫小运河,把它抹掉,断绝了通道。在清水里只有一只“小动物”,唯一的一只。这时候,任何另外的微生物便再也没有机会到达清水滴那边同孑然一身的“小动物”做伴了。然后,他便全神贯注地坐在显微镜旁边,躬着背,眯着眼,通过透镜看着那滴只有一个居民的清水滴,看着那形似杆棒的“小动物”。看着,看着,只见小杆棒的中央部分开始逐渐细起来,并且越来越细。最后,它的两部分由细如蛛丝的一线联系在一起,而粗壮的两半,则在拼命地扭动,并且突然间一分为二,分成2只形状相同的“小动物”。更奇妙的是,几分钟以后,这2只“小动物”又开始分裂了。原来水滴里只有一个“小动物”,现在出现了4只。

斯巴兰扎尼把这个实验重复进行了一二十次,结果次次相同,所看到的情况也完全一样。他便毫不客气地写信教导埃利斯,要他回到学校去再学习学习。斯巴兰扎尼用严谨的事实证明索热尔的观点是正确的,微生物的确是用一分为二的办法来繁殖的。他通过自己的怀疑精神和不断的试验,终于在微生物学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点评

斯巴兰扎尼对待科学的态度是如此严谨,决不轻易得出结论,一定要以多次的试验为根据,我们是不是也该以认真严谨的态度去对待日常的学习呢?

伟大的发明者

伟大的发明者01

爱德华·詹纳是英国的内科专家,他发明和普及了一种预防可怕的天花病的方法——接种疫苗法,从而对人类做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

詹纳在24岁时从伦敦学医回到故乡,他的志向是当一名普通的乡村医生,以医术来拯救人的生命,改变这个世界。作为一名医生,他也非常仁义和善良,经常免费为贫穷的患者治疗,接济生活困难的人们。而且他的医术也非常高明,在牛痘接种发明之前,他已是一名训练有素的优秀的人痘接种师。但是詹纳发现传统的人痘法并不安全,轻者留下大块疤痕,重者还有死亡的危险。虽然18世纪30年代改用人痘接种者的痘痂作接种材料后,死亡率大大下降,但仍有0.2%~0.5%的人惨遭不测。“有没有更有效、更安全的办法来杜绝可怕的天花呢?”詹纳决不满足于现有的状况,为了进一步改进医疗技术,造福人类,他经常这样冥思苦想,以致常常夜不能寐。

机遇往往是给有心人准备的。詹纳在农场观察到,挤牛奶的姑娘和马厩的马夫在天花流行期间往往安然无恙,极少受感染。患者的死去活来同他们的精神抖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詹纳心想这其中一定有什么原因。

于是詹纳马上进行进一步的深入调查。结果他发现牛也跟人一样会感染上天花,牛的乳房上长出的一块块红肿脓疮和天花病人身上的症状十分相似。挤奶女工最初往往会感染上牛痘,但奇怪的是不管是谁,只要得过牛痘,从此再也不会患上天花。同样,养马人和马车夫也常会患一种和“马踵炎”相似的疱疮,但从此也获得了对天花的免疫力。在人痘接种中,詹纳还发现,感染过牛天花或者患过人天花的人,接种人痘往往不发生反应,即使有也很轻微。

从人痘法到牛痘法,如今看来仅一步之隔,但在当时却是很艰难的一步。传统的保守势力和习惯性的思维定式,是实现这一跨越的最大阻力。牛天花与人天花,牛痘与人痘,从无数现象的反复联想与类比之中,詹纳终于跨越了别人认为不可逾越的鸿沟。

然而詹纳还是没有停止思考,他继续研究和试验。“得过牛痘的人真的不会再患上天花了吗?”詹纳并不满足于传闻,而是积极动手实施牛痘接种预防天花的系列实验。但是这一计划从18世纪80年代起仍然是以人痘接种法来考察不同的人群反应,直到16年后才“捅破”从人痘到牛痘的这张“窗户纸”。结果,在人身上做牛痘试验招来了同行和教会的合力攻击。同行指责詹纳用人体做试验“不人道”;教会则攻击他“违背了上帝的旨意”,有损上帝把人放在“万物之灵”位置的特殊安排。人的命运竟要由牛的脓包疮来决定,这是教会乃至医学会所断然不能接受的。

但是,詹纳并没有因为人们的指责和攻击而放弃他的实验,他的目的是消灭可恶的天花,使人类免遭灾难,这样的信条使他在困境和指责中继续试验,而且他深受其老师——名医亨特实验主义观点和严谨学风的影响,一丝不苟地进行试验和研究。他一生牢记亨特的告诫:“不仅要思考,更要做试验。”

詹纳的第一批实验找来了20例牛痘自然感染者,均施以人痘接种。观察结果发现,有一些人出现了严重反应,发高烧、昏厥,有的甚至就此染上接种性天花。而有牛痘感染史的人有18例对人痘攻击具有免疫力,其中有些人即使与急性重症天花病人密切接触也并不感染。但严谨的詹纳仍不就此轻易地下结论。

经过十几年的反复观察和试验,詹纳终于一改以往谨慎行事的作风,大胆地跨出了关键性的一步。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詹纳医生怀着激动而期待的心情,将挤奶姑娘尼尔姆斯手臂上感染14天后的牛痘疱疮浆液挤出一点,把它“种”在8岁健康男孩菲浦斯臂上用针划出的两道约2厘米长的浅痕上。从第4天起,浅痕上出现丘疹、水疱、脓疱、结痂和脱痂等一系列典型的初发反应,历时半个月,全身仅轻度不适。为了验证效果,几天后再给他接种人痘,竟未出现任何天花病征。詹纳的假说被证实了。这是人类史上人体牛痘接种的首次成功试验。后改用患牛身上的脓疮浆,最后改用牛痘接种者的痘痂,经数十例试验,都取得了同样的免疫效果。

18世纪90年代末,詹纳的《牛痘来源及其效果研究》一书问世,一时极大地震撼了社会各界。这是人类征服天花的宣言书。詹纳的成就是人类对抗疾病的历史道路上一块不朽的丰碑。

点评

詹纳为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做出了多么伟大的贡献啊!正是由于他的细心发现、深入调查和努力研究,才使今天我们的医疗科学可以有这样的进步。

达尔文——不可救药的小家伙

达尔文——不可救药的小家伙01

查理·罗伯特·达尔文是伟大的自然科学家。他的以自然选择为核心的进化论是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达尔文从一个智力平庸的孩子成长为举世闻名的杰出学者,从一个神学院的青年学生转变为推翻“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的进化论创始人,这些成就是在和各种艰难困苦、狂风恶浪,特别是在和疾病的长期斗争中取得的。他既是一个出类拔萃的人,又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小的时候还曾被喻为“不可救药的小家伙”。这是怎么回事呢?

一天,校长向达尔文的父亲告状说:“您的儿子不用心学习拉丁文和希腊文,经常不来上课,尽在外面捉虫逮鸟,听说还在您的花园里搞了一个什么实验室。”最后,校长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十分无奈地说:“唉,您儿子是一个不可救药的小家伙!”

由于校长坚持对达尔文的这种评价,对达尔文失去了信心,要求达尔文退学,老达尔文只得把儿子领回了家。老达尔文早就知道儿子“不务正业”,“荒废学业”,对他失望之极,为此不知骂过他多少次,但都无济于事。达尔文并没有因为父亲和老师的责骂、同伴们异样的眼光而改变自己的兴趣和志向,他依然乐于干那些被人认为是“一个精神失常的人”才会干的事。

达尔文从小热爱大自然,喜欢置身于大自然中进行研究和思考。他喜欢搜集和研究各式各样的小石子、贝壳。对于花草和虫子,他更是爱得如痴如醉。有一次,达尔文剥开一片老树皮,发现两只从来没有见过的甲虫,他惊喜万分,禁不住好奇心,想要看个清楚,他熟练地一手捉了一只,正想仔细观察,可是这时候,从旁边的树皮里又钻出了一只更奇异的甲虫,达尔文怎么会放过它呢?他决定也要把它捉到手,由于他既想抓住这只甲虫,又舍不得丢掉已经到手的,所以灵机一动,立即把右手里的一只甲虫放在嘴里,想腾出手来再去捉新的。“哎呀!好狡猾的家伙!”达尔文不禁大叫一声,因为他太专心于捉奇特的虫子,万没有料到,口中的甲虫分泌出一种辛辣的毒汁,把他的舌头刺得钻心似的疼痛。

就这样,在父亲和老师等人的眼里,达尔文是个“不求上进”,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