络病理论与肺脏病治疗(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9 18:16:16

点击下载

作者:吕晓东,庞立健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络病理论与肺脏病治疗

络病理论与肺脏病治疗试读:

主编简介

吕晓东,女,1966年出生,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二级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辽宁省政协委员,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辽宁省名中医,辽宁省百千万人才“百人层次”,第六届沈阳市优秀专家。历任辽宁省中医院院长、辽宁中医药大学副校长,现任辽宁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兼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肺病和络病学科学术带头人、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肺病康复委员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络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辽宁中医药学会络病委员会主任委员、辽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国家自然基金和国家科技奖励评审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奖励评审专家、全国博士后基金评审委员会专家。担任《世界科学技术—中药现代化》《世界中医药》《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中华中医药杂志》等杂志编委。

吕晓东教授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与科研等工作二十余载,以中医药防治心肺疾病为研究方向,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科技部中医药行业专项、重大课题新药开发各1项,省部级课题10项,专利4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主编著作10部,主编“十三五”教育部研究生规划教材1部,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市级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省医学会三等奖1项,中华中医药学会三等奖1项,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省市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8项。曾荣获辽宁省巾帼建功标兵、省三八红旗手、省五一劳动奖章,市劳模、沈阳十大杰出青年创新人才、市五四奖章和市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庞立健,男,1982年出生,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千人层次,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呼吸病委员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华中医药学会肺病分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临床科研统计学委员会理事、辽宁中医药学会络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呼吸分会委员。研究方向:中医“以络论治”肺系疾病基础和临床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辽宁省教育厅课题1项、沈阳市科技局课题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省级课题7项,主持院级“育苗工程”“青苗工程”各1项,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4篇(第一作者),参编著作3部(其中1部任副主编,2部任编委),并获得辽宁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沈阳市科技进步奖1项、辽宁省医学会科技进步奖1项、辽宁省自然科学二等奖3项、辽宁省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省部级成果奖2项、沈阳市成果奖1项、沈阳市自然科学奖2项,获得全国中医药博士生优秀论文二等奖2项、首届全国中医药“仁心雕龙”十大论文奖等多项荣誉称号。

序一

中医药作为我国独具特色的医学科学,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重要贡献,至今仍在为维护民众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现代中医亦面临着几千年来从未遇到的诸多新问题,如人类疾病谱的改变、老年病的增多、代谢病的普遍等等。面对这些随时代应运而生的新问题,中医必须积极探索,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我从事络病研究二十余年,已然认识到古今临床的巨大变异,也曾为此而困惑,但通过读经典、做临床,历经实践—理论—再实践,长期反复锤炼,终于有所突破,亦有所领悟。继承以利创新,源于实践,古方以治今病,重在变通。现代临床凸显的种种特征要求我们既要溯本求源、阐幽探赜,又要圆机活法、通古达变。中医络病理论为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风湿类疾病、恶性肿瘤等的治疗带来全新视觉,正是基于以上种种,余将二十余年临证心得汇之于书,旨在为现代临床疾病提供诊疗思路,不求显赫于临床,但求抛砖引玉,对临床有所裨益。

伴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中医络病学说历经数十载,在一大批优秀专家学者的努力推动下,硕果累累,络病学科建设、科学创新逐渐创立,建立了定性与定量、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络病证治”体系,实现了产—学—研的有机结合。基于临床、创新理论、践行临床、创新药物的“理论—临床—新药”的中医药学科模式赋予了中医络病学科发展新的生命力,也将推动中医络病学科后续的全面发展。

此次编写的三本图书《络病理论与肺脏病治疗》《络病理论与心脏病治疗》《络病理论与痹证治疗》,从数千年中医理论积淀入手,对络脉概念、生理特点、临床表现、辨证要点、治则治法、药物分类等均进行深入细致的阐释,更以大量的临床验案作为实证,行证相印,不作虚言。本书在编写过程中难免有不足之处,甚或错漏之处,敬请各位专家、学者在阅读中发现问题及时提出,以便我们及时修改,不断提高质量,谨致衷心感谢!吕晓东2017年5月26日

序二

纵观历史,横谈每朝,上古圣贤创《黄帝内经》为络病理论奠定基石,于文字间流露无遗,然众生难化,故仲景撰用先贤经论,法于《伤寒杂病论》承载络病证治基础,仲景而后,知医者愈寡,流派纷争,去古愈远。至明清叶天士、喻昌等诸多医家空明洞见,振聋发聩,将络脉学说推上历史舞台,至幸至幸。

我矢志于络病理论与肺脏病研究已十余年,临诊辨证,反复推详,终有顿悟,正如学习一样,医非博不能通,非通不能精,非精不能专,必精而专,始能由博而约。肺络之属,以其特有的构效特点、证治体系运用于临床、服务于临床。吾等心怀热爱中医之心,心系苍生之念,为发扬推广络病学说,乃倡议撰写《络病理论与肺脏病治疗》,以推进肺络病内外治法的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

吾等学习中医,需透视人生,参悟阴阳,自出机杼,以望闻问切探求中医奥妙,以司外揣内寻思中医哲理,此乃学医业者,心要明天地阴阳五行之理,始晓天时之和不和,民之生病之情由也。中医药立法亦为中医药事业的大力发展提供了契机,发展中医药事业应当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肺络之学亦当如此,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促进肺络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学者非读万卷书,未可轻言医。凡读古人书,应先胸有识见,引伸触类,融会贯通,当悟乎书之外,勿泥乎书之中,方为善读书人。当今时代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代,现代医学检测手段的进步、现代药理学研究成果的创新为中医药多途径作用提供了更大的发挥空间,让我们共同努力,为中医药事业贡献一份力量。本书在编写过程中难免有不足之处,甚或错漏之处,敬请同仁批评指正。谨此致以衷心感谢!庞立健2017年5月26日

绪论

第一章 中医科学研究方略

15世纪后半叶,欧洲文艺复兴伊始,现代医学进入了以还原分析为哲学指导的近代实验医学阶段,此后400年间,在还原论的哲学指导下,借助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现代医学将人体这一复杂的系统还原为器官、组织、细胞、分子、基因等水平,全面系统地研究人体生理、病理及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等,并取得了巨大成功,也迅速地超越了中医药在世界医药领域的千年领先地位,成为世界的主流医学。然而,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把生命作为一个线性的系统,以简单的因果关系推断生命活动、推导生理病理、推导治疗手段的还原[1]论方法已经日益见其局限性:人体基因、细胞、组织等不同水平的结构功能特性并不能解释整体生命状态,还原分析的结果往往不能构成对复杂疾病多环节发病的整体认识;即便对于某些复杂疾病的某一发病环节有着较为清晰的认识,研制出的西药又因其作用靶点的单一造成疗效不佳、毒副作用大、服药依从性差等问题;对于病因病机尚未认识清晰的复杂疾病更是难以形成有效的干预措施等等。

医药的良性可持续发展和与之相适应的科学研究理念息息相关,正当还原分析的医学研究走入困境时,系统论的哲学思想为医学科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启示。系统论认为,系统是若干相互联系和相互作[2]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具有其部分在孤立状态中所没有的新质(如新的特性、新的功能、新的行为、新[3]的规律等),即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这种新质不能由部分简单线性加和推导出来,而是由组成元素的动态的非线性相互作用涌现出来,[4]称之为整体涌现性。美国科学院院士莱诺伊•胡德在奥地利理论生物学家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美国科学家诺伯特•维纳生物控制论等研究的基础上,于1999年提出“系统生物学”理论。系统生物学是建立在器官、细胞、分子水平上的整合,不仅要了解系统的结构和[5]功能,而且还要揭示出系统内部各组成成分的相互作用和运行规律。自此,系统生物学越来越受到中外科学家的关注和重视,并成为“21世纪医学和生物学的核心驱动力”。

以元气论为哲学基础的中医药学,逐渐形成了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特色的诊疗体系,在思维方法上与系统生物学有异曲同工之妙。王永炎院士指出,真正的系统分析需要还原方法提供的信息积累以及对于初始条件计算参数的有益提示;系统论的研究策略,则在传统的以“解构”“简约”为特点的还原论研究中注入了真正的科学内[6]涵。可见,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可以启示西医研究思维和方法的创新,并有助于发现人体新奥秘。但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并不能等同于系统生物学在微观实验基础上整合的整体思想和系统思维,其本身的主观性、模糊性也极大地限制了其标准化诊疗体系的建立和推广,影响着中医现代化、国际化发展的进程。所以,善于还原分析的西医自下而上研究,迫切需要系统论的指导;长于系统论的中医自上而下探索,亟需还原分析的支持。中西医学的进一步发展均对系统论和还原论的统一提出内在诉求,而二者的统一也为中西医结合防治复杂性疾病提供新的思路。

20世纪末,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每年的研究经费高达200多亿美元,美国市民于是追问,发明了那么多的新技术,积累了那么多的新知识,发表了那么多的高水平论文,为什么人们的健康状[7]况并没有得到显著改善。美国由此提出了转化医学概念。其最大的特点是聚焦于具体疾病,即以人的健康为本,以重大疾病为研究出发[8]点,以促进科学发现转化为医疗实践为目标,希望以此提高医药科研成果转化效率,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养生防病需要。所以,无论中医、西医或是中西医结合,在防治复杂性疾病的科研中,一定要注意成果转化,即产研要结合。转化医学的兴起,无疑助推了医药科研“产研结合”的医学大势。医药科研的目的是探索未知生命奥理,更好地诊疗疾病,提供养生保健的原则和方法,所以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临床应用具有相当的必要性。诸如药学研究明确药物作用机制却无好药新药产出,生物医学研究清楚某些疾病的基因表达、蛋白表达却无法形成创新性的治疗手段的医药科研都是不完整的,只有将科研同生产、同科研成果转化统一起来,才能保证科研的生命力和价值,这也必将是未来医药科研的发展方向。

总之,“中西合流,产研结合”是医药及其科研的大势所趋,中医药更应在此螺旋上升期趁势振兴,争取医药学优势的东方转移!参考文献

[1]王永炎.中医药研究中系统论与还原论的关联关系[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7,9(1):70-73,79.

[2]夏征农.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578,3249.

[3]杜武勋,朱明丹,姜民,等.生物系统论指导下的中医证候实质研究及其问题[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31(3):419-423.

[4]赵光武.科研方法论转换与中医复兴——超越还原论,发展整体论,实现两者辩证统一[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8,3:94-99.

[5]陈朋,李红玉.传统中国医药与现代系统生物学研究理论的殊途同归[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12(23):4592-4596.

[6]方皓.中医、中药学的科研方法——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永炎访谈录[J].中国医疗前沿,2007,(3):72-76.

[7]Maxmen A.Translational research:The American way [J].Nature,2011,478 (7368):16-18.

[8]詹启敏,赵仲堂.医学科学研究导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34.第二章 络病理论、脉络学说及肺络病证治

尽管基于系统论指导下还原分析的中西医结合方法在认识人体生理病理及防治复杂性疾病方面体现出理论可行性,尽管医药科研人员及患者对医药科学研究提出产研结合的内在诉求,“中西合流,产研结合”的具体实行依然存在着巨大的困难,中西医在突破自身局限,向更高级医药形态发展的道路上步履维艰。吴以岭院士立足中医特色和优势,古今为用,衷中参西,在系统整理、继承、创新中医络病学说和脉络学说的过程中,顺应医学发展大势,取得了理论与临床、科研与生产的巨大成功,为“中西合流,产研结合”做了较为精彩的注脚,同时,极大地凸显、发展了络病学说,系统地建立了脉络学说,为临床防治复杂性疾病带来新的思路和方法。《黄帝内经》首载了络脉的概念、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机特点等;张仲景则承经旨,示例了络病的理法方药,所创旋覆花汤被誉治络之祖方。然《内经》微言大义,言辞隐约,多处混淆“经络”“经脉”“络脉”等概念,后世学者多所承袭,为络病研究带来不便,加之《伤寒杂病论》为外感内伤诸病立法,不独言络,终致形成中医发展史重经轻络现象,诚如叶天士所言:“遍阅医药,未尝说及络病”。迨至清代,喻嘉言、王清任、叶天士、吴鞠通等人继承和发展了络病理论,叶天士更是奇悟别开,力倡“久病入络”“久痛入络”说,认为“经主气,络主血”“初为气结在经,久则血伤入络”,在络病治疗上,强调“络以辛为泄”“大凡络虚,通补最宜”,并倡虫类药的应用,认为可“搜剔络中混处之邪”等,络病理论体系至此初步形成。及至当代,吴以岭院士提出了络病理论研究的“三维立体网络系统”,将散于典籍的络病证治相关内容予以总结,并结合现代医学知识,成功开创了络病学说,建立了络病证治体系,指出络脉的结构特点:支横别出,逐层细分;络体细窄,网状分布;络分阴阳,循行表里。络脉的生理功能:气络运行经气,血络运行血液。络病的病因:外邪袭络,内伤七情,痰瘀阻络,病久入络,饮食起居,跌仆、金刃伤络。络病的病机特点:易滞易瘀,易入难出,易积成形。络病的病机:络气郁滞(虚滞)、络脉瘀阻、络脉绌急、络脉瘀塞、络息成积、热毒滞络、络脉损伤、络虚不荣。亦全面介绍了络脉病变的临床表现,辨证规律、方法,治疗方药及常见疾病等。在络病学说的基础上,吴以岭院士又进一步深入研究,提出脉络学说概念,即:脉络学说是研究“脉络-血管系统病”发生发展规律、基本病理变化、临床证候特征、辨证治疗用药的学说。脉络学说是络病学说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络病学说主要研究符合络病特点的多种内伤疑难杂病和外感重症的辨证治疗规律,而脉络学说则以“脉络-血管系统病”为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心脑血管病、心律失常、慢性心力衰竭、周围血管病、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等。脉络学说指出,脉络的形态学特点是中空有腔、与心肺相连、动静脉有别、逐层细分、网状分布;生理学特点“藏精气而不泻”,保持血液量和质的相对恒定,运动状态为伴随心脏搏动而发生舒缩运动;功能特点为运行血液至全身发挥渗灌、濡养代谢、津血互换作用。在“营卫承制调平”这一脉络学说的核心理论的指导下,指出“脉络-血管系统病”的主要病因为:气候变化异常、社会心理应激、环境污染影响、生活起居异常、代谢产物蓄积等,其病机特点为“血脉相传,壅塞不通”,基本病理变化和证候类型为:络气郁滞(虚滞)、脉络瘀阻、脉络绌急、脉络瘀塞、络息成积、热毒滞络、脉络损伤、络虚不荣八种,并确立了“络以通为用”的治疗总则,创新了常见血管系统病变的理法方药。另外,在络病学说和脉络学说的指导下,经临床及实验研究,发现通络药物能够调和营卫,通过影响神经-内分泌-免疫(NEI)调节系统,改善血管外膜、内皮病理改变及相关信号通路,从而修复血管病变和调节全身稳态。基于络病理论所研制的通心络胶囊、参松养心胶囊、芪苈强心胶囊、莲花清瘟胶囊、养正消积胶囊、强肌力片等已全面上市,在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流行性感冒、恶性肿瘤、重症肌无力等方面显示较好的疗效。由此可见,络病学说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临床实践指导作用,其整个学说研究的过程更是符合“中西合流,产研结合”的中医药科研发展道路,为中医药的继承创新做了较好的示范。

络脉内连脏腑,外络肢节,全身几无不到,前文已言,络脉分为气络、血络,血络(脉络)运行血液,而心主血脉,故络病理论无疑可指导脉络-心血管系统,尤其是心络疾病的诊疗,吴以岭院士对此已做了全面阐释(详见吴以岭《脉络论》);气络(经络)则通行经气,而肺主气,又朝百脉,助心行血,故肺络证治虽然本就是络病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因其重要地位,实应予以专门研究。从现代医学的角度而言,循环系统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脉络论》以体循环为主要研究对象,今撰《络病理论与肺脏病治疗》一书,主要发微肺循环的络病内涵。另外,以络论治肺系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特发性肺纤维化、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等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已颇具声势,但系统研讨肺络病证治的相关文献和著作却是凤毛麟角。鉴于以上诸般,特撰此书,以络病理论及脉络学说的研究为基础和启示,结合肺脏本身的生理特性、生理功能、肺病辨证论治规律以及现代医学的相关研究,梳理肺络的生理结构和生理功能,总结肺络病的病种、病因、病机、传变、治法、方药等应用特点,初步构建肺络病证治的理论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肺络相关数据库建立以及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对数据库进行分析、整理、总结的思路,并联合问卷调查、构成比等方法,进行肺络病证治的前瞻性研究探索,明确肺络病证候要素、证候特征、证候演变规律的研究思路。同时,推进肺络病内外治法的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上篇第一章 络病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探索源远流长的中医发展历史,翻阅浩如烟海的中医经典著作,数千年的中医发展历程为我们探寻络脉的源头、萌芽、兴盛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与充分的依据。

纵观历史,络脉学的发展日趋成熟,呈现出“血-血脉-经络(络、脉络)-络病”的递进发展;横谈每朝,虽在诸多著作中依稀可见散落的记载,但由于历代“重经轻络”的现象,直至明清时期,以叶天士、喻昌为首的诸多医家才将较系统的络脉学说推上历史舞台。在明确络脉学说定义的同时,理清络脉之史,对于深刻理解学说思想,建立系统的理论体系以及对这一理论的发挥、扩展有着深刻的意义。

与此同时,肺络学说作为络脉学说分支,《黄帝内经》中首次提出“肺之络脉”一词,即《素问•逆调论》:“夫起居如故而息有音者,此肺之络脉逆也,络脉不得随经上下”。至明清时期,薛生白《湿热病篇》中首次提出“肺络”一词:“甚至喘不得眠者,暑邪入于肺络”,并使“肺络”学说作为单独的研究方向,正式登上历史舞台,薛氏虽未明言肺络之意,但通过诸医家注释、探析,也使肺络学说逐渐初成规模,崭露头角,并付于临床,并在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得以固本荣枝,方兴未艾。第一节 远古人类对血脉的认知:络脉学说之萌芽

人类自诞生以来,便从未停息对自然界不断抗争、适应和探索的步伐,据史料推断大约距今五万年前的原始居民已直观地认识到“血液”。《礼记•礼运》最早记载了远古居民“茹毛饮血”的生活状态:“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未有麻丝,衣其羽皮。”距今约3500年的殷商甲骨文中血字形为“”,其形酷似将血液滴入器皿中,猜测与古代人的祭祀活动有关。而后,这种关于“以血盟誓”的社交方式亦见诸多记载,第一本编年体史书《左传》中便记有孟任“割臂盟公”以示忠心。“脉”字,初文作“永”,甲骨文写作“”,酷似一人及循于之上的三条经脉,而后脉字演化均基于此意。其本字最早见于《国语》一书,书中道有“日月底于天庙,土乃脉发”。马家山汉墓中出土的《六痛》中曰“血者濡也,脉者渎也”,意为血能濡养四肢百骸;脉为流动血液的通道,其与同期出土的《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阴阳脉死候》《脉法》《病候》五书合称为脉书,书中首次阐述体脉的生理、病理状态、循行分布及其诊断和治疗方法,为后世脉学发展之滥觞。第二节 《黄帝内经》:络脉学说基础理论之基石

时光流淌,时至秦汉时期,作为四大文明古国的中国,已然在自然、社会科学方面有了极大的发展,并涌现出医和、医缓、扁鹊、仓公淳于意等一大批名医,随着人类解剖知识与中医临床技能方面的积累,络脉学说也汲取了充足的养分得以萌发,诞生了第一部有关络脉病变的医案集——《诊籍》,另外《黄帝内经》作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文献,中医学理论体系之源头,对于络脉学说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内经》首次创立经络系统,明确“络”的概念及属性分类,并提出关于“络”的诸多概念;确定了“经络”流注、循行规律;阐述其生理功能、病因、病机发展特点;并辅以诊断和治疗方法,为后世络病学说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一、首次明确“络”的概念及属性分类“络”字反复出现于《内经》中共计331次,其中《素问》169次,《灵枢》162次,其中包含有诸多以“络脉”为核心的概念。书中首次明确“络”的概念,即《灵枢•脉度》:“经脉为里,支而横出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络。”可见络脉犹如网络,内达五脏六腑,外通四肢百骸,肌腠溪谷,纵横交错,沟通内外,络脉虽为经脉的分支,但其循行与功能与之仍有区别。同时首次用阴阳属性对络脉进行分类,《灵枢•百病始生》云:“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后血。”《素问•经络论》载有“阴络之色应其经,阳络之色变无常,随四时而行也。”其中阳络指在表在上的络脉,如“浮络”;阴络指在里在下的络脉,即脏腑隶属之脉。除此之外,《内经》还提出诸多相关概念,如浮络、血络、盛络、结络、肺络、心络、肝络、脾络等,为后世络脉学分支的延展指明了方向。另外张景岳览《灵》《素》之珠玑后,在《类经》中提出著名的“血脉在中,气络在外”的思想,从而开启了以气血划分络脉属性之先河。二、确定络脉循行规律《灵枢•经脉》中说:“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常见者,足太阴过于外踝之上,无所隐故也。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诸络脉皆不能经大节之间,必行绝道而出入,复合于皮中,其会皆见外。”可见经脉大多行经于脏腑较深部位,为里;络脉大多行于浅表部位,沟通内外,能达经脉所不至。按照支络—别络—孙络—浮络顺序,由大到小,由粗到细,由局限到广泛,层层分布,遍达全身,呈网状扩散,布散气血。三、阐述络脉生理功能《内经》通过一系列黄帝与岐伯对话,阐述诸多有关络脉生理功能,大致包括以下几方面:津血互渗,渗灌气血,沟通表里经络,通融营卫气血,助经环流。1.津血互渗

津血同源,二者在布运过程中不断互渗互化,润泽周身,即津液可入于络而充血脉,血液亦可出于络而荣肌腠。《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曰:“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气之津液皆上熏于面”;《灵枢•痈疽》云:“中焦出气如露,上注溪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灵枢•血络论》道:“新饮而液渗于络,而未合和于血也,故血出而汁别焉”。意为中焦营气如同雾露布撒大地般流注于人体的肌肉缝隙,并渗入孙脉,加上津液调和,奉心而化赤;刚饮水时水液渗于络脉,尚未与血调和,因而血出时有水液夹杂。可见,络脉为水谷精微化生血液的重要场所。2.灌注气血《灵枢•痈疽》云:“血和则孙脉先满溢,乃注于络脉,皆盈,乃注于经脉。”《灵枢•脉度》云:“阳脉荣其脏,阴脉荣其腑。”《灵枢•本脏》曰:“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灵枢•小针解》言道:“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者,络脉之渗灌诸节者也。”都明确指出络脉灌注气血的生理功能,气血充盈则灌注于络脉,络脉作为桥梁与枢纽环节,将气血运至周身,内达脏腑,外至肌肤、关节、筋骨,使脏腑得养,肌肤有荣,关节润资,筋骨强健。正所谓“血气之输,输于诸络”。3.沟通表里经络

络脉之枢纽作用不仅体现在沟通气血,还表现在联络表里经脉。《灵枢•经脉》曰“手太阴之别,名曰列缺,起于腕上分间,并太阴之经……别走阳明也”“手少阳之别,名曰通里,去腕一寸,别而上行……别走太阳也。”可见络脉分支极其广泛,补充了经脉循行之不足,加强表里经脉的沟通。4.通融营卫气血

中医基础理论认为营气乃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中精粹部分,行于脉中,具营养作用;卫气乃慓悍滑利的部分,不受脉道约束,行于脉外,具保卫作用。但营卫之气并非毫无关系,《灵枢•营卫生会》有“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的说法,营卫之气不断通过络脉,相互贯通,融汇,互根互用,平调阴阳,濡养机体。《素问•气穴论》中说:“孙络三百六十五穴会,亦以应一岁,以溢奇邪,以通营卫。”《灵枢•经脉》曰:“饮酒者,卫气先行皮肤,先充络脉,络脉先盛,故卫气已平,营气乃满,而经脉大盛。”总而言之,营气虽行脉中,但经脉充盛时亦可入于络;卫气虽行脉外,但慓疾走窜也可入络中,络脉作为中间环节通融营卫气血,助其营养、卫外之功效。5.助经环流

除上述功能外,在病理条件下,络脉还能够助经行血,代偿原有功能,充分体现人体自我修复功能。《灵枢•动输》云:“黄帝曰:营卫之行也,上下相贯,如环之无端,今有其卒然遇邪风,及逢大寒,手足懈惰,其脉阴阳之道,相输之会,行相失也,气何由还?岐伯曰:夫四末阴阳之会者,此气之大络也;四街者,气之径路也。故络绝则径通,四末解则气从合,相输如环。”黄帝问:当突然遇到邪气侵袭,或遭遇严寒,而导致邪滞于四末,而四末乃阴阳会和之处,营卫循行的必经之路,为何营卫还能循环往复运行呢?岐伯用简短的表达告诉我们,其实阴阳经脉相互沟通有2种通路,即阴阳表里经脉直接互通(会于四街),或通过络脉相联系,当邪在络脉时,阴阳经脉仍然可以通过四街来维持通畅,保持经气相输如环;反之,当邪气由络传经,四街壅塞时,则络脉也可以代经环流营卫。四、指明络脉病因病机特点1.络病病因分类《内经》认为络脉病因不外乎以下几点:(1)外感邪气:《灵枢•九针论》道:“四时八风之客于经络之中,为瘤病者也。”《灵枢•百病始生》:“是故虚邪之中人也,始于皮肤……留而不去,则传舍于络脉。”可见四时外淫均可通过皮肤、腠理,内传客于络脉。(2)七情内伤:《素问•血气形志》云:“行数惊恐,经络不通。”即惊吓、恐惧等多种情志因素也可致络脉不畅。(3)饮食、劳逸失度:《灵枢•百病始生》曰:“卒然多食饮……用力过度,则络脉伤。”平日饮食不洁,起居无常,房劳过度等均可致络脉瘀滞或空虚。2.络病主要病理因素及病机变化《内经》中络病的病机变化大致分为虚、实两种。“络者,以通为用”,多种病理因素客于络脉,均可导致络脉阻滞不通、络脉损伤(实),甚或络脉空虚不荣(虚),进而产生诸多病理变化及机体不适。主要病理因素有邪闭络结、气机阻滞、血脉瘀阻、津液停聚、络脉损伤,最终导致痛证、积聚、痹证、水肿、厥证、不仁的诸多证候。同时《素问•调经论》提出:“风雨之伤人也,先客于皮肤,传入于孙脉,孙脉满则传入于络脉,络脉满则输于大经脉。”寥寥数字,却为后世“久病入络”的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五、记录诊断、治疗方法《黄帝内经》后世谓之“医家之宗”,为我们奠定了临床诊断疾病的基础,即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提出视诊、扪诊的络脉诊法,并提出一系列络病的治疗原则及刺络放血、灸络、缪刺等方法。1.络病诊断方法

望诊,作为四诊之首,对于络病诊断意义颇大,《灵枢•经脉》道:“经脉者常不可见也,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脉之常见者皆络脉也。”“凡诊络脉,脉色青则寒且痛,赤则有热。”《素问•痿论》:“心热者色赤而络脉溢。”正是由于络脉位于浅表部位这样的特点,也决定了它显而易察,通过望络脉的颜色可诊断疾病。另外,脉诊作为中医特色诊断方法,在络病诊断方面也别具一格,《素问•三部九候论》提出“其脉代而钩者,病在络脉”,开诊脉断络病之先河。2.络病治疗原则《内经》针对络病提出许多具有指导意义的治疗原则与方法。(1)血病调络,络病活血:《素问•调经论》云:“病在脉,调之血;病在血,调之络。”认为血分疾病当从络脉方面着手治疗。《灵枢•阴阳二十五人》有:“其结络者,脉结血不行,决之乃行。”决,乃开泄也,络病最常见的病机为血瘀,故当逐瘀通络,都深刻反映血与络之间的密切联系,临床治疗上应相互为用。(2)泻实补虚:《灵枢•脉度》道:“络之别者为孙,盛而血者疾诛之,盛者泻之,虚者饮药以补之。”这种“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正治”思维不仅在络病治疗方面,对中医其他病证的治疗也有深刻意义。(3)络病通之:《素问•三部九候论》道:“经病者治其经,孙络病者治其孙络血……刺其出血,以见通之。”明确指明刺络放血以通络脉,而这种“通络”思想对于后世络病治疗影响极大。第三节 《伤寒杂病论》:络病临床辨治之基石

时至东汉末年,时事动荡,战火纷飞,疫疠风行,民不聊生,但正是这样的逆境下,中医临床辨治方面得到了极大发展,诞生了董奉、华佗、张机等诸多医家。络脉学说,作为中医学重要理论分支之一,在辨证、治疗方面也愈发成熟。《伤寒杂病论》承载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治学理念,作为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在“理法方药”诸多方面,对于络病病因、病机,尤其是络病证治方面的影响意义深远。该书承《内经》《难经》理论,对于络病临床症状的认识逐渐加深,并首开络病治疗用药之先河,首次提出“病络”一词,首行“虫蚁搜剔”“辛温通络”“行气活血”通络之法,并创立行气活血通络之“旋覆花汤”——被誉为治络病之祖方。一、补充络病临床证候

张仲景在熟谙络病病因、病机的同时,通过临床观察,深刻了解到络脉病变的诸多临床表现,进而为辨证、遣方用药提供更多证候学依据。如《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对于邪阻络脉,气血运行欠畅,络脉痹阻而致肌肤麻木不仁的病证有如下描述“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又如《金匮要略•疟病脉证并治》对于瘀血痰饮日久胶着,气机郁结,聚而不散,固于络脉,日久形成包块之癥瘕病,叙述道“病疟以月一日发,当以十五日愈,设不差,当月尽解;如其不差,当云何?师曰:此结为癥瘕,名曰疟母。”二、完善通络治法与方药

在继承《内经》“通络”思想的同时,张仲景举一反三,将通络之法扩展、补充,把握络病之“气血”“痰瘀”等不同,创立“旋覆花汤”“大黄虫丸”“鳖甲煎丸”等方剂,为后世“通络法”的使用导以方向、指以明灯。1.虫蚁搜剔通络法“大黄虫丸”与“鳖甲煎丸”作为仲景运用虫药搜剔的代表方剂,对后世影响深远。《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五劳虚极羸瘦,腹满不能饮食,食伤,忧伤,饮伤,房事伤……经络营卫气伤,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缓中补虚,大黄虫丸主之”,叶天士认为:“仲景于劳伤血痹诸法,其通络方法,每取虫蚁迅速飞走诸灵,俾飞者升,走者降,血无凝着,气可宣通,与攻积除坚,徒入脏腑者有间”(《临证指南医案》),因五劳七伤致正气不足,气不行血,日久血行不畅,而生瘀血。方中以大黄、干漆、桃仁活血化瘀,并配以血肉有情、蠕动噉血之虫、水蛭、虻虫、蛴螬透上行下,搜表剔里而通络、行死血,配以芍药、地黄润其血之干。《金匮要略•疟病脉证并治》载有鳖甲煎丸治疗疟病日久,夹血结痰之癥瘕证。方中重用鳖甲,辅以蜣螂、蜂窠、鼠妇,可见络病治疗与一般攻积除坚不同,化瘀通络过程中更应缜密思考,切不可妄通而不畏正。2.行气活血通络法《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曰“肝着,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时,但欲饮热,旋覆花汤主之。”肝者,应于木,喜条达而恶抑郁,肝气瘀滞络阻,着而不行则见肝着病。因肝脉络胁布胸,因而见胸胁痞闷,郁而不舒,甚或胀痛、刺痛,患者喜热饮或以手按揉捶打胸部,仲景施以旋覆花汤。方中旋覆花味微咸且性温,善通络而行气散结降逆,使气得顺、血得走、络得通。3.辛温化痰通络法

辛温药物通络在《伤寒杂病论》中多有体现,但尤在治疗痰湿阻络方面值得一提,其代表方剂为枳实薤白桂枝汤。《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胸部心中痞,留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痰饮停胸,络脉痹阻,方中多用辛温发散之品,温者能散胸中之阴寒,辛者能化上焦之痰浊、宣胸中之阳气,实乃化痰畅络之良方。第四节 《临证指南医案》:络脉学说理论全面升华之基石

明清时期,中医学界学术争鸣、百花齐放,是中医学基础理论综合融会、深入发展,中医临床辨治体系全面丰富与提高的阶段。络病学说也借此契机在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用药方面得到全面充实与升华。清初名医喻昌在《医门法律》中将络脉逐层划分为络-系络-缠络-孙络,并明确指出孙络之间存在气血交换,从而在《内经》基础上进一步将络脉结构、功能细化,加深后世对于络脉的微观认识。嘉庆年间的吴鞠通在其代表作《温病条辨》与《吴鞠通医案》里,创制了以清络法、宣络法、活络法、温络法、补络法、搜络法、透络法为纲的一整套较为完善的络病治法,为后世络病治疗奠定坚实基础。中医理论革新家王清任,医术精深,名噪一时,认为“治病不明脏腑,何异盲子夜行”,这种创新思维使他在络脉学说方面也颇有建树。其著有《医林改错》一书,书中直称“血脉”为“血管”,其对于气管、血管之描述与现代解剖学论述基本一致,为现代中西医多角度探讨络病学说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另外,书中在补气活血、活血化瘀通络法上贡献巨大,创制了著名的“补阳还五汤”与“逐瘀汤”。这一时期,对于络病学说影响最深的医家可谓叶天士,从病机、传变、治疗等方面,充实和升华络脉学说,其诸多经典理论至今仍为络病学派奉守的信条。一、“久病入络”病机演化思想

通读《临证指南医案》(后简称《临证》)一书,“久病入络”这一思想贯穿其中,《临证•胃脘痛》:“初病在经,久痛入络,以经主气,络主血。”《临证•痹》:“初病湿热在经,久则瘀热入络。”《临证•积聚》:“初为气结在经,久则血伤入络。”《临证•瘕》也有“病久入络,气血兼有”的说法,叶氏认为不同邪气侵袭人体后,传变途径基本上都归为“由经及络”。《临证•胃脘痛》道:“经几年宿病,病必在络”。虽邪气属性、疾病性质各有所异,但疾病发展方向大体上均为病在络脉。这一思想揭示疾病发展由浅入深、由经及络、由气入血的动态演变规律,提示并指导临床治疗。二、治络当分虚实

承《内经》思想,叶氏认为究其病因络病不外乎外感、内伤、跌仆外伤等,但在治疗时当应其虚实,治有所变。1.络实

其病机多为邪痹络中,气血凝滞,络脉不通。如《临证•便血》:“瘀血必结在络,络反肠胃而后乃下。”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初期的肌肤麻木不仁或肌肤弛缓无力,疼痛为微痛、刺痛或剧痛;后期疼痛[1]由剧转微,以微痛、酸痛为主,可见皮下瘀斑、舌质暗等表现。2.络虚

该病机多见久病体虚、年老体弱而致气虚血少、络脉失荣。如《临证•肩臂背痛》:“痛时筋挛,绕掣耳后,此营虚脉络失养。”临床表现为:久病久痛,皮肤干涩、脱屑、瘙痒,局部肌肤麻木不仁,或[1]寒或热等感觉异常;久病久痛后,病变部位以疲乏无力感为主。警示切不可犯虚虚实实之误。三、实者通络以辛,虚者治络以通补

叶氏在《临证•诸痛》中明言:“医不明治络之法,则愈治愈穷矣。”叶氏继承了仲景通络思想,但并未拘泥于此。1.络实之证

叶氏认为络病“散之不解,邪非在表,攻之不驱,邪非着里”(《临证•疟》),络病多血伤深伏,非急攻可效,峻药易伤正气,因而[2]络实应治以缓通,加之“络以辛为泄”,故应以辛味药为主,对于络实之证,据辨证之不同,分别施以“辛温”(五灵脂、蒲黄、桃仁等)、“辛润”(旋覆花、薤白汁、柏子仁等)、“辛香”(香附、木香、小茴香等)以及“搜剔透络”(穿山甲、土鳖虫、蜈蚣等)四法。2.络虚之证

叶氏认为“大凡络虚,通补最宜”(《临证•木乘土》),久病入络,营卫失和,气血不充,络脉空虚枯涸时,纯补则邪留而不去,而峻泄又恐伤气动血,故应以补益通络之法,临证详辨气血阴阳之不同分别以补气通络、温阳通络、滋阴通络等,补益药多选血肉有情之品,如紫河车、猪脊髓、阿胶、羊肾等;并辅以川芎、红花、当归须、牡丹皮、泽兰等通透之品,诸药相合,共奏通补之效。第五节 现代络病及肺络理论充实发展

基于络病学历史发展三大基石,围绕“专业知识”“学科分支”“专业人员”的学科建设三大要素,通过数十年的文献整理、理论研究,进行临床调查与科学实验,在现代以王永炎、张伯礼、吴以岭、史常永、邱幸凡、吴银根等为首的国内一大批优秀专家、学者的努力推动下,络病学科、肺络学科及其他相关学科建设、科学技术研究正扬帆起航。随着络病理论指导下临床治疗手段的逐步推广,其显著的临床疗效已逐渐被广大医务人员及患者所接受、认可,并引起国内外医学界的大力关注。

王永炎院士首次诠释病络及络病概念,并就此与络病加以区别[3],认为病络是一种疾病或病证产生的病机,而络病是以络脉功能结构失常为主要病机的一类疾病,在阐述病络理论实践意义的同时,也间接反映对脉络学研究用词规范化的美好愿望。张伯礼院士通过病例临床观察,指出“久病入络”血瘀证与多种疾病微循环障碍的相关性[4],在使“异病同治”思想与现代医学研究充分结合的同时,也为络病理论广泛指导多类临床疾病治疗提供理论依据,肺纤维化患者作为选取病例之一,也逐渐受到重视,被后辈医家广泛研究。邱幸凡教授精于对《内经》络脉理论的研究,提出络脉气血灌注、双向流动的特[5]点,气络、血络生理特点,并著有《络病理论与临床》一书。史常[6]永教授系统梳理了络病学说及其治法精要,字字为经,句句精要,有纲有要,为络病学说历史文献研究贡献甚多。吴以岭院士,作为中医络病学学科创立者和学科带头人,致力于络病学研究30余载,发表论文数十篇,编著有《脉络论》,主编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院校创新教材《络病学》,首提“络病辨证八要”,创立“三维立体网络系统”,并承担国家“973”计划项目,“863”计划项目、“十五”和“十一五”科技攻关计划、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国家重大课题,以络病理论为指导的神经肌肉类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慢性心衰、心律失常、流感和SARS、肿瘤病机与治疗的相关研究逐步深入,使络病学说研究不断趋于科学化、现代化,如络病病理、证候、病症复合模型的构建、相关药物临床疗效研究等,并诞生一大批以络病理论为基础的新一代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

承络脉、络病理论发展之势,肺络理论也渐枝繁叶茂,病络机制也逐步用于解释诸多呼吸系统疾病,如SARS、肺纤维化、小儿支原体肺炎等。吴银根教授将肺纤维化之病位归于肺络,病机究于肺络痹阻,并系统阐述肺纤维化治法当以“通补肺络”为本,同时将肺络与解剖学结构联系起来,认为肺络应与肺内终末性细支气管以下的呼吸[7]道和肺内毛细血管相类似,从而加深对于肺络的感官认知。翟华强[8]等对于肺络给出较为科学的概念,认为肺络定义有广狭之别。徐婷贞等结合肺脏功能明确提出,肺络病的基本病理变化:气机阻滞、血行瘀阻、津液运化失常及肺阴亏损,治疗当以行气益气通络、除湿化[9]痰通络、养阴清肺通络为本。

审视络病学说的发展历程,在向我们阐述一个又一个理论的同时,诸医家无不有着谦恭的求知态度、严谨的治学方法与勤于思考的革新精神。在未来的研究工作中,必将遇到各种困难、瓶颈,愿吾辈师以先人之志,刻苦钻研,为络病学发展不懈努力!为中医学应用临床、造福百姓奋斗不止!参考文献

[1]宫成军,李晓娟,束沛.叶天士论治络病探析[J].新中医,2013,45(2):151-152.

[2]茅晓.通络法历史沿革剖析[J].中医杂志,2002,43(7):485-488.

[3]王永炎,常富业,杨宝琴.病络与络病对比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3):1-6.

[4]徐宗佩,张伯礼,高秀梅,郭伟.久病入络患者瘀血证与微循环障碍相关性研究[J].陕西中医,1997,18(9):423-425.

[5]邱幸凡.经络之气脉血脉两大系统探讨[J].湖北中医杂志,2006,28(3):22-24.

[6]史常永.络病论发范[J].中国医药学报,1992,7(4):3-10.

[7]吴银根,张天嵩.络病理论指导肺纤维化中医治疗探讨[A].第七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呼吸病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二)[C],2004:337-338.

[8]翟华强,张六通,邱幸凡.从“肺络”探讨肺纤维化的防治[J].中医杂志,2007,48(5):457-458.

[9]徐婷贞,庞彩苓,王会仍.试论肺络及其临床意义[J].中医药学刊,2006,24(9):1702-1703.第二章 以络论治慢性复杂性疾病共性机制

慢性复杂性疾病是指由多个基因位点共同参与,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决定表型,病程长且病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的慢性非传染性疾[1-2]病,如肿瘤、冠心病、高血压等。已有研究显示,慢性复杂性疾[3]病的共同发病机制有“血栓前状态”、“神经内分泌免疫(NEI)网[4]络功能紊乱”等。近来兴起并逐渐完善的络病理论为慢性复杂性疾病的中医辨证论治提供了新思路,吴以岭院士亦指出:气络与NEI网络相关,血络(脉络)与中小血管、微血管,特别是微循环密切相关[5],故络脉病变与上述慢性复杂性疾病的共同发病机制存在高度一致性,这为络病理论指导慢性复杂性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可能。本文即以络病理论为指导,结合痰瘀相关学说,探究慢性复杂性疾病的核心病机及其治疗,奠定深入研究慢性复杂性疾病的基础,为中西医有效防治慢性复杂性疾病提供线索和依据。第一节 久病入络、久病成瘀、怪病多痰——慢性复杂性疾病“络虚邪瘀”病机的理论基础一、痰瘀相关学说与慢性复杂性疾病

中医在慢性复杂性疾病的防治方面,除了近来兴起的络病理论,痰瘀相关学说也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痰瘀相关学说认为,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若形成了瘀血的病理产物,往往同时或者随后会形成痰浊,反之亦然,即痰浊、瘀血多同源共生,且互为因果,在治疗上强调痰瘀同治。事实上,“久病成瘀”“怪病多痰”。“久病”,病程久、易反复之谓,与慢性病相应;“怪病”,奇怪,异于普通疾病之谓,与复杂性疾病相应。故慢性复杂性疾病与痰瘀互结的病机特点密切相关,已有研究显示,痰瘀互结参与了大部分慢性复杂性疾病的中[6]医证型分类。二、络病理论与慢性复杂性疾病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统称,经脉是人体运行气血的主干,而络脉则是从经脉支横别出,逐层细分的网状系统。络脉无明确的循行路线,其络体细窄,末端连通,络中气血运行缓慢、双向流动、并呈面性弥散。按照分布部位的不同,络脉可分为阳络和阴络,阳络在外在表,阴络行内行里。按照功能的异同,络脉又分为气络和血络,其中,气络主运经气,血络主运津血。气络、血络相互伴行,行于表里内外,即阳络之中分气血,阴络之中亦分气血也。

而所谓络病,即是指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致病因素伤及络脉导致的络脉功能障碍及结构损伤的自身病变,以及致病因素和络脉病变引起的继发性脏腑组织病理变化;络病理论认为,络脉的病机特点为:易滞易瘀,易入难出,易积成形。基本病机有络气郁滞(虚滞)、络脉瘀阻、络脉绌急、络脉瘀塞、络息成积、热毒滞络、络脉损伤、络虚不荣八种。络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有疼痛、麻木、痿废、青筋、出血等,其治疗以通为用,具体包括辛味通络、虫药通络、藤药通络和络[5]虚通补。

络脉的上述结构特点、生理功能和病机特点,决定了其在慢性复杂性疾病病机中的重要作用。尽管慢性复杂性疾病临床表现各异,但均有久病络伤、邪聚、痰瘀互结以及慢性迁延、可急性加重的特征表现,其演变过程简述如下:阳络居外居表,若外邪侵袭,久居不去,则邪气循阳络—体络(筋骨肌肉关节处之络)—经脉—阴络—脏腑的顺序传变,初则表现为络中气血阴阳的偏盛偏衰或络脉功能的失调,久则邪气阻滞,络失滑利,津血停滞,成痰成瘀,痰瘀互结,邪气(或寒或热或湿或毒等)亦与痰瘀胶结,导致病情复杂,缠绵难愈。进而络脉结构受损,自我调节能力以及药物以络脉为通道祛邪的能力下降,痰瘀邪气浸渍络内、络中、络外,导致病情更为复杂,预后不良。若病起于中或内,则通过络脉“气血双向流通”的特性,邪气亦可外溢皮肤肌腠,内贯五脏六腑。另外,络脉“气血行缓”,正气相对经脉为不足,“至虚之处便是容邪之所”,加之其纵横成网,为邪气提供了良好的居处,这正是大多数慢性复杂性疾病具有慢性迁延、急性加重甚或有宿根的基础。三、“络虚邪瘀”——慢性复杂性疾病的核心病机“久病入络”“久病成瘀”“怪病多痰”,痰瘀多互结,络病理论与痰瘀相关学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和区别。简单来讲,痰瘀互结证主要考虑津液和血液的同时病变,而络病理论除了强调脉络中气血津液的病变,更加强调络脉自身的病变及痰瘀(或他邪)互结的部位:既包括脉络腔内之有形邪气,又包括脉络管壁内之“混处之邪”;络病理论为痰瘀相关学说进一步扩大或明确了病位,痰瘀相关学说为络病理论指出了邪实方面的病机重点,二者结合,能够较为全面、准确地诠[7]释慢性复杂性疾病的病机特点,已有学者指出,慢性病的治疗中,要注意痰、瘀及络脉的病变。

笔者则根据络病理论、痰瘀相关学说以及二者的关系,结合上述慢性复杂性疾病的演变过程,进一步提出慢性复杂性疾病的核心病机为“络虚邪瘀”。其中,“络虚”是指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络中精气血津液的不足、络脉功能失调以及络脉与络中精微物质相互作用减弱的总括;“邪瘀”,则是指疾病演化过程中的寒、热、湿、痰、燥、毒等各种邪气与瘀血互结于络脉内外的病理状态,其中最为主要的是痰瘀互结于络;且“络虚”“邪瘀”相互影响,共同左右慢性复杂性疾病发展进程。第二节 “络虚邪瘀”病机观下慢性复杂性疾病的临床表现

慢性复杂性疾病众多,涉及各个系统的多个疾病,整体论述则泛,每病详尽却难;络脉支橫别出,内联五脏六腑,外系四肢百骸,所属疾病亦多,故推演其病机,亦难病病俱到。然“心主血脉藏神”“肺朝百脉主气”,五脏六腑借经络联系四肢百骸,故心络、肺络、体络在所有络脉中占有重要地位且具有代表性,故本文选取心络、肺络、体络病变之代表疾病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rary fibrosis,IPF)、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作为慢性复杂性疾病的重点论述对象,以示络病理论指导慢性复杂性疾病病机、治法研究的法章,学者当举一反三,随病论治。1.肺络病——IPF

IPF临床表现为渐进性呼吸困难和干咳,可伴气短乏力、喘息、咳吐浊唾涎沫、甚至胸痛、咳痰带血、口唇发绀等。其病机总属“肺[8]虚络瘀”,核心病机为“肺阴亏虚,痰瘀伏络”。汗、吐、下、环境毒等外感内伤病因,致使肺络中阴津不足,肺络失养,气络呼吸清气功能以及气络血络相互交感能力下降,故宗气生成减少,出现呼吸困难、气短乏力等症状;虚热内生,煎熬津液,虚热邪气自肺之阴络入肺,肺气上逆,则干咳或咳吐浊唾涎沫、可有喘息;肺虚日久,或虚热灼津耗血,或气虚阳虚,血失推动,津失气化布散,又或肺络亏虚,肺之络脉失调,可致其舒缩功能、滑利程度、感传信息的速度和敏感度以及统筹调节气血津液的输布代谢能力受损,均可使得气血运行障碍,痰瘀互结,故可出现口唇发绀、舌下络脉青紫及脉涩的表现。至于胸痛、咳痰带血,则是络脉损伤,不通则痛,血溢脉外所致。2.心络病——CHD(主要指心绞痛)

CHD临床表现为阵发性前胸压榨性疼痛,可伴有全身乏力、气短或头重昏沉、胸痞胀闷、肢体沉重或舌下络脉瘀紫、口唇发绀等。[9]其病机为“气络失调,邪伏血络”。心为君主之官,最易过用,过用则虚,虚则受邪,藏于心包络。心主神明以气络为功,邪气犯心,则气络功能失调,神机紊乱,影响血络之舒缩,心脉绌急,发为心痛;气络失调日久,络气亏虚,可致全身乏力、气短,进而血络虚滞,成痰致瘀,故头重昏沉、胸痞胀闷、肢体沉重或舌下络脉瘀紫、口唇发绀、不通则痛等,若再兼夹他邪,则诸症丛生,寒热不一。3.体络病——RA

RA是一种以小关节慢性、侵蚀性炎症损害为主要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对称性的关节肿胀疼痛,常伴晨僵、屈伸不利、皮下结节、关节变形以及多滑膜关节炎和关节外病变等。汪东

[10]涛等将RA的病机概括为“脏虚络病”,其中,“脏虚”主要包括脾虚、肝虚、肾虚,“络病”方面,汪氏则强调RA的临床表现与络脉易滞易瘀、易入难出、易积成形的病机特点极为吻合,认为在“脏虚”络脉不荣的基础上,邪壅络道,血气运行受阻,津液不布,可致痰瘀互结,痰瘀浸渍络脉内外,导致关节肿胀疼痛、屈伸不利、皮下结节、关节变形等病变,且随兼夹邪气的不同而或寒或热。又络脉双向流动,能够调节脏腑组织气血之分配,“人卧则血归于肝”,晨起气血本应随络脉灌注筋骨关节,但由于痰瘀阻络或其功能失调,气血不能及时、足量的到达,故致晨僵形成。第三节 慢性复杂性疾病共性发病机制探析

慢性复杂性疾病“络虚邪瘀”共性病机的概括,为中医以络论治慢性复杂性疾病奠定了基础,而探析慢性复杂性疾病的西医发病机制,能够为“络虚邪瘀”病机提供现代科学内涵,并为以络论治慢性复杂性疾病中药复方分子靶标的研究提供方向。

研究显示,“血栓前状态”“NEI网络功能紊乱”等,以及VEGF、ET-1、 TGF-β、 MMPs/TIMPs、 IL-8、、等分子,是[3]慢性复杂性疾病的共性发病机制或其分子群。姜艳等研究发现,多种慢性复杂性疾病存在着凝血功能及纤溶功能的异常,表现为CD62p、PAI、PLT、FIB表达水平增高,t-PA含量明显下降,APTT时间缩短。这些指标的改变容易导致微血栓的形成和血管内皮细胞的功[4]能或结构受损。而努尔买买提等则认为,慢性复杂性疾病是神经、内分泌、免疫三大系统的产物和沟通彼此间的联系的信息传递物质细胞因子、神经肽和激素等的整体作用,主要包括DA、NE、5-HT、 ACTH、 CORT、 IL-1、 IL-6、 TNF-β等。另外,通过对IPF、CHD、RA发病机制有关细胞因子及以络论治上述三种慢性复杂性疾病作用靶点的文献研究,发现VEGF、ET-1、 TGF-β、MMPs/TIMPs、IL-8、、等是众多学者研究慢性复杂性疾病较常选用的分子指标。

综上所述,根据络病理论和痰瘀相关学说,结合慢性复杂性疾病的临床特点,可将慢性复杂性疾病的核心病机概括为“络虚邪瘀”。“络虚邪瘀”病机的现代科学内涵主要包括“血栓前状态”“NEI网络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