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四大名著(第九卷)(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9 20:45:09

点击下载

作者:李楠

出版社:辽海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医四大名著(第九卷)

中医四大名著(第九卷)试读:

温病条辨(中)

卷二·中焦篇

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

一、面目俱赤,语声重浊,呼吸俱粗,大便闭,小便涩,舌苔老黄,甚则黑有芒刺,但恶热,不恶寒,日晡益甚者,传至中焦,阳明温病也。脉浮洪躁甚者,白虎汤主之;脉沉数有力,甚则脉体反小而实者,大承气汤主之。暑温、湿温、温疟,不在此例。

阳明之脉荣于面,《伤寒论》谓阳明病面缘缘正赤,火盛必克金,故目白睛亦赤也。语声重浊,金受火刑而音不清也。呼吸俱粗,谓鼻息来去俱粗,其粗也平等,方是实证;若来粗去不粗,去粗来不粗,或竟不粗,则非阳明实证,当细辨之,粗则喘之渐也。大便闭,阳明实也。小便涩,火腑不通,而阴气不化也。口燥渴,火烁津也。舌苔老黄,肺受胃浊,气不化津也(按《灵枢》论诸脏温病,独肺温病有舌苔之明文,余则无有。可见舌苔乃胃中浊气,熏蒸肺脏,肺气不化而然)。甚则黑者,黑,水色也,火极而似水也,又水胜火,大凡五行之极盛,必兼胜己之形。芒刺,苔久不化,热极而起坚硬之刺也;倘刺软者,非实证也。不恶寒,但恶热者,传至中焦,已无肺证,阳明者,两阳合明也,温邪之热,与阳明之热相搏,故但恶热也。或用白虎,或用承气者,证同而脉异也。浮洪躁甚,邪气近表,脉浮者不可下,凡逐邪者,随其所在,就近而逐之,脉浮则出表为顺,故以白虎之金飚以退烦热。若沉小有力,病纯在里,则非下夺不可矣,故主以大承气。按吴又可《温疫论》中云:舌苔边白但见中微黄者,即加大黄,甚不可从。虽云伤寒重在误下,温病重在误汗,即误下不似伤寒之逆之甚,究竟承气非可轻尝之品,故云舌苔老黄,甚则黑有芒刺,脉体沉实,的系燥结痞满,方可用之。

或问:子言温病以手经主治,力辟用足经药之非,今亦云阳明证者何?阳明特非足经乎?曰:阳明如市,胃为十二经之海,土者万物之所归也,诸病未有不过此者。前人云伤寒传足不传手,误也,一人不能分为两截。总之伤寒由毛窍而谿,谿,肉之分理之小者;由谿而谷,谷,肉之分理之大者;由谷而孙络,孙络,络之至细者;由孙络而大络,由大络而经,此经即太阳经也。始太阳,终厥阴,伤寒以足经为主,未始不关手经也。温病由口鼻而入,鼻气通于肺,口气通于胃。肺病逆传则为心包,上焦病不治,则传中焦,胃与脾也,中焦病不治,即传下焦,肝与肾也。始上焦,终下焦,温病以手经为主,未始不关足经也。但初受之时,断不可以辛温发其阳耳。盖伤寒伤人身之阳,故喜辛温甘温苦热,以救其阳;温病伤人身之阴,故喜辛凉甘寒甘咸,以救其阴。彼此对勘,自可了然于心目中矣。

白虎汤(方见上焦篇)

大承气汤方

大黄(六钱)芒硝(三钱)厚朴(三钱)枳实(三钱)水八杯,先煮枳、朴,后纳大黄、芒硝,煮取三杯。先服一杯,约二时许,得利止后服,不知,再服一杯,再不知,再服。

方论:此苦辛通降咸以入阴法。承气者,承胃气也。盖胃之为腑,体阳而用阴,若在无病时,本系自然下降,今为邪气蟠踞于中,阻其下降之气,胃虽自欲下降而不能,非药力助之不可,故承气汤通胃结,救胃阴,仍系承胃腑本来下降之气,非有一毫私智穿凿于其间也,故汤名承气。学者若真能透彻此义,则施用承气,自无弊窦。大黄荡涤热结,芒硝入阴软坚,枳实开幽门之不通,厚朴泻中宫之实满(厚朴分量不似《伤寒论》中重用者,治温与治寒不同,畏其燥也)。曰大承气者,合四药而观之,可谓无坚不破,无微不入,故曰大也。非真正实热蔽痼,气血俱结者,不可用也。若去入阴之芒硝,则云小矣;去枳、朴之攻气结,加甘草以和中,则云调胃矣。【解读】

患风温、温热、温疫、湿毒、冬温等温病的患者,出现面部和眼白发红,说话声音重浊,呼气和吸气都很粗大,大便闭结不通,小便短赤不畅,舌苔呈老黄色,甚至色黑而粗糙起刺,若患者只感觉得恶热,不觉得恶寒,热势亢盛,尤其以下午到傍晚更加显著,这是病邪已传入中焦阳明的见症,称为阳明温病。脉象明显浮洪而躁急的,用白虎汤治疗;脉象沉数而有力,甚至反而表现为小而实的,用大承气汤治疗。至于暑温、湿温、温疟等疾病,则不在这条的讨论范围。

足阳明胃经主要循行于人体面部,所以《伤寒论)指出:阳明病证可见满面通红的症状。根据五行的生克关系,火邪亢盛可以克金,因此属金的眼白在阳明火热上炎时很容易发红。肺也属金,如说话声音重浊不清,则是火热熏灼于肺所致。呼气和吸气都粗大,而且程度相等,这才是实证的表现。假如呼气粗大而吸气不粗,或者吸气粗大而呼气不粗,或者呼吸都不粗大,就不是阳明实证的表现,临床应仔细辨别。气息粗大与气喘不一样,仅前者逐渐发展可以变为气喘。大便闭结不通,是邪热与燥屎结于阳明大肠造成的。小便短涩不畅,是由于邪热影响了小肠的功能,使津液转输失常、膀胱气化不利造成的。口中干燥而渴,是火热消烁津液所致。舌苔呈现老黄色,是因为邪热蒸腾胃中浊气上迫于肺,肺气不能正常输布律液(《灵枢》在论述各脏温病时,只有病邪在肺的温病有舌苔的明文记述,共余各脏都没有明确的记述。由此可见,舌苔是胃中浊气熏蒸肺脏,肺脏不能布化津液而形成的)。病情严重的,舌苔可为黑色,黑色在五行中属水,火热亢盛而舌苔反出现水色的现象被人们称为火极而似水。按五行的生克关系,水能胜火,当五行中的某一行亢盛到极点时,就会出现能够战胜该行的某些症状特点,苔呈黑色就是热极后的表现。有时舌面上会形成坚硬的芒刺,这是舌苔久本消退,邪热极盛时造成的。倘若芒刺柔软,则不是实证。患者如果不恶寒只恶热,是病邪已经传入户焦的反应,此时已没有肺经表证,而成为阳明温病。阳明温病,为手阳明大肠与足阳明胃同病。温为阳邪,其性属热;阳明也属阳,感邪后易于化热化燥,因而温热之邪侵犯阳明后,热势必更加炽烈,患者只感到恶热而不恶寒。对本证的治疗,有的可用白虎汤,有的可用承气汤,临证应依据脉象的不同选择使用。如脉浮洪而躁急的,是阳明胃热炽盛,病位接近于表的现象,不可用攻下法治疗,尤其见到脉浮,一定不能误用攻下。大凡法除病邪,均应根据病邪的所在部位和它们外出的最近路经,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以祛邪外出。脉象浮,提示病邪近于表,如能使病邪从表而去,则较为顺乎自然,所以用白虎汤来消退烦热。如脉象沉小而有力,是病邪完全在里的表现,治疗必须采用攻下的方法,选用大承气汤为主。吴又可在《温疫论》中说:舌苔边缘色白,仅见中间有淡黄色的,就可以在方中加用大黄。这种方法切不可盲目地遵从。虽然有人说伤寒的治疗应着重在防止误用下法,温病的治疗应着重在避免误用汗法,即使温病误用攻下,也不会像伤寒误用攻下后果那么严重。但是,承气汤这类的方剂毕竟不是可以轻易使用的,所以说只有舌苔呈老黄色,甚至黑色而起有芒刺,脉象沉实,确实属于燥结痞满俱备的阳明腑实证时,才可使用承气汤攻下。

也许有人会问:你说温病应当以治疗手经为主,竭力批驳用足经药的错误,现在为什么也谈阳明证呢?足阳明胃的病证难道不是足经吗?我的回答是:阳明胃属土,是人体十二经汇集的地方,被称为十二经之海,就像自然界万物都归聚在土地上那样,所有疾病没有不影响到胃的。前人曾说:伤寒只传足经不传手经。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可能将手经和足经截然划分为两部分。一般来说,伤寒所感受的寒邪由肌表毛窍侵入,先进入皮下腠理缝隙细小的地方,然后进入皮下腠理缝隙较大的部位,再从这里进入络中最细的孙络,由孙络再进入较粗的大络,最后由大络进入经中,这条经就是太阳经。起病从太阳经开始,通过传变,到厥阴经终止,伤寒传变以足经为主,并不是说与手经无关。温病所感受的温邪由口鼻侵入,鼻气与肺相通,口气与胃相通,所以温病多见肺胃病证。如果肺经的病邪发生逆传,就会导致心包病变。上焦病变没有得到控制,就会传入中焦,导致胃与脾的病变,中焦病变没有得到控制,就会传入下焦,造成肝与肾的病变。所以,温病的传变是从上焦开始,到下焦结束,虽以手经的传变为主,但并不是与足经无关。因此,在感受温邪的初期阶段,决不能用辛温之品发散其阳气。伤寒感受寒邪而病,主要损伤人体的阳气,所以治疗宜用辛温、甘湿、苦热的方药效其阳气;温病感受温邪而病,主要耗损人体的阴液,因而治疗宜用辛凉、甘寒、甘咸的方药救其阴液。只要把伤寒和温病的病证性质、临床特点加以比较,自然就会明白两者的区别。

白虎汤(方见上焦篇)

大承气汤方

大黄18克芒硝9克厚朴9克枳实9克

上药加水8杯,先煮枳实、厚朴,然后放入大黄、芒硝,煮取3杯药液。先服1杯,大约4小时,如果大便通畅,就不必再服,若大便不通,再服1杯,服后大便仍不通者,可再服。

方论:该方体现了苦辛通降、咸以入阴的治疗方法。所谓承气,是指承接胃气。胃属腑,体阳而用阴,在没有发生病变的时侯,胃气呈现自然下降的状态。现在,因邪气壅滞大肠,胃气的自然通降受到阻碍,已不可能依靠自身的力量使胃气下降,必须借助药物的力量才能奏效,所以用承气汤祛除肠中的热邪积滞。邪热去除气机通畅,阴液不再受到耗伤,也就达到了救胃阴的目的。该方的作用是承接胃腑本身的下降之气,所以叫做承气汤。我这样解释,决无丝毫自作聪明牵强附会的意思。学医的人如果能深刻理解这其中的道理,在使用承气汤时,就不会因用法不当而产生不良后果。方中大黄能攻逐肠道热结,芒硝能入阴分而软坚,枳实能开通幽门的阻闭,厚朴能除脘腹部的痞实胀满(这里厚朴的用量没有《伤寒论》中那么大,原因是治疗温病与治疗伤寒不同,恐怕温燥的厚朴量大会伤阴)。本方之所以称为大承气汤,是因为方中4味药配伍运用,可以说无坚不破,无微不入,所以称其为“大”。若不是真正的实热郁伏痼结、气血阻滞不通的病证,就不可用大承气汤。如果大承气汤去除入阴分的芒硝,则称为小承气汤;如果去掉疏通气机郁结的枳实、厚朴,加入调和中气的甘草,则称为调胃承气汤。

二、阳明温病,脉浮而促者,减味竹叶石膏汤主之。

脉促,谓数而时止,如趋者遇急,忽一蹶然,其势甚急,故以辛凉透表重剂,逐邪外出则愈。

减味竹叶石膏汤方(辛凉合甘寒法)

竹叶(五钱)石膏(八钱)麦冬(六钱)甘草(三钱)

水八杯,煮取三杯,一时服一杯,约三时令尽。【解读】

二、阳明温病,如果出现脉象浮而急促的现象,用减味竹叶石膏汤治疗。

脉促,是指脉象至数增加而时有歇止,就好像快步行走的人因走得过快,忽然摔倒一样,病势很急,所以用辛凉清热透邪的重剂,将病邪驱逐于外即可痊愈。

减味竹叶石膏汤方(辛凉合甘寒法)

淡竹叶15克石膏24克麦冬18克甘草9克

上药加水8杯,煮取药液3杯,2小时服l杯,大约6小时服完。

三、阳明温病,诸证悉有而微,脉不浮者,小承气汤微和之。

以阳明温病发端者,指首条所列阳明证而言也,后凡言阳明温病者仿此。诸证悉有,以非下不可,微则未至十分亢害,但以小承气通和胃气则愈,无庸芒硝之软坚也。【解读】

三、阳明温病,各种症状全部具备(第一条中所列出的)但比较轻微,脉象不浮,治疗可用小承气汤微和胃气。

凡是以阳明温病作为句首的条文,都具有第一条所列出的阳明病证的症状,以下凡称为阳明温病的都不例外。本证具备阳明温病的所有症状,治疗必须用攻下的方法,但因症状轻微,说明邪势尚未达到十分亢盛的程度,因此用小承气汤通利肠腑、和调胃气就能痊愈,不必用芒硝来软坚润躁。

四、阳明温病,汗多谵语,舌苔老黄而干者,宜小承气汤。

汗多,津液散而大便结,苔见干黄,谵语因结粪而然,故宜承气。【解读】

四、阳明温病,如果出汗多,谓语,舌苔呈老黄色而干燥的,适宜用小承气汤治疗。

出汗较多,必然会耗散津液而导致大便干结,而舌苔干躁色老黄,谵语,都是因为大便干结不通引起的,所以治疗宜用小承气汤攻下。

五、阳明温病,无汗,小便不利,谵语者,先与牛黄丸;不大便,再与调胃承气汤。

无汗而小便不利,则大便未定成硬,谵语之不因燥屎可知。不因燥屎而谵语者,犹系心包络证也,故先与牛黄丸,以开内窍,服牛黄丸,内窍开,大便当下,盖牛黄丸亦有下大便之功能。其仍然不下者,无汗则外不通;大小便俱闭则内不通,邪之深结于阴可知。故取芒硝之咸寒,大黄、甘草之甘苦寒,不取枳、朴之辛燥也。伤寒之谵语,舍燥屎无他证,一则寒邪不兼秽浊,二则由太阳而阳明;温病谵语,有因燥屎,有因邪陷心包,一则温多兼秽,二则自上焦心肺而来,学者常须察识,不可歧路亡羊也。【解读】

五、阳明温病,不出汗,小便排泄不畅,有谵语的,先给服牛黄丸。如果服药后仍然不大便,再服调胃承气汤。

不出汗而小便不畅利,则大便不一定会干结成燥屎,因而可以知道此时出现的谵语不是肠中有燥屎引起的。肠中无燥屎而出现谵语,应考虑是热入心包所导致的心包络证,所以先给服牛黄丸以清心开窍。如果服牛黄丸后邪热祛除、清窍得开,则大便应随之通畅,因为牛黄丸也有通下大便的功能。如果药后大便仍然不通,就不是热入心包的病证。无汗是由于肌表之气不能疏通;大小便都不通,是体内腑气闭塞造成的,由此可知这是病邪锢结于里的表现。因此,必须用咸寒的芒硝、甘苦寒的大黄和甘草加以治疗,而不可使用枳实、厚朴之类辛燥的药物。伤寒出现谵语,大多是由肠中燥屎所致,一方面由于寒邪多不兼夹秽浊之气,另一方面是由于病邪从足太阳经传入足阳明胃经。温病出现谵语,有的因肠中有燥屎内结,有的因热邪内陷心包。其原因:一是温邪大多兼夹秽浊之气,二是温邪一般先侵犯上焦心肺。学医者临证时必须经常注意辨析识别,不可因辨察不清而致使治疗错误。

六、阳明温病,面目俱赤,肢厥,甚则通体皆厥,不瘛疭,但神昏,不大便,七、八日以外,小便赤,脉沉伏,或并脉亦厥,胸腹满坚,甚则拒按,喜凉饮者,大承气汤主之。

此一条须细辨其的是火极似水,热极而厥之证,方可用之,全在目赤、小便赤、腹满坚、喜凉饮定之。

大承气汤(方法并见前)【解读】

六、阳明温病,面部和眼白都发红,但四肢发凉,甚至全身都发冷。虽四肢不抽搐,但神志不清,不解大便已经七八日以上,小便色红赤,脉象沉伏,或者出现脉重按也不易触及的“脉厥”现象。胸腹部胀满坚硬,甚至拒按,口渴而喜饮凉水的,宜用大承气汤治疗。

本条必须仔细加以辨别,只有确实属于火极似水、邪热极盛引起的厥证,才可使用大承气汤。辨证的关键在于眼白发红、小便红赤、腹部胀满坚硬、渴喜凉饮等症状,这是这类病证属于实热性质的典型表现。

大承气汤(处方和用法都见前)

七、阳明温病,纯利稀水无粪者,谓之热结旁流,调胃承气汤主之。

热结旁流,非气之不通,不用枳、朴,独取芒硝入阴以解热结,反以甘草缓芒硝急趋之性,使之留中解结,不然,结不下而水独行,徒使药性伤人也。吴又可用大承气汤者非是。【解读】

七、阳明温病,如果大便泻出的全是稀水而无粪质,称为热结旁流,用调胃承气汤治疗。

热结旁流,原因不是腑气不通,所以不用枳实、厚朴,只用芒硝配合大黄来祛除肠道的热结,并佐以甘草缓和芒硝的趋下作用,使芒硝能留在肠中解除燥结。如果不这样治疗,会导致燥结不下而仅仅水液下行,药不能治病反而徒伤人体的正气。吴又可治疗此证用大承气汤,不够妥当。

八、阳明温病,实热壅塞为哕者下之。连声哕者,中焦;声断续,时微时甚者,属下焦。《金匮》谓:哕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即愈。阳明实热之哕,下之里气得通则止,但其兼证之轻重,难以预料,故但云下之而不定方,以俟临证者自为采取耳。再按:中焦实证之哕,哕必连声紧促者,胃气大实,逼迫肺气不得下降,两相攻击而然。若或断或续,乃下焦冲虚之哕,其哕之来路也远,故其声断续也,治属下焦。【解读】

八、阳明温病,如因实热壅滞阻塞于胃而发生呃逆的,应以攻下法治疗。如为呃逆连声的,病位往往在中焦;如呃逆声断断续续、时轻时重的,病位多在下焦。《金匮》说:呃逆而伴有腹满的,必须注意观察其大小便情况,以了解大便或小便何处不通利,然后采用相应的通利之法就可痊愈。阳明温病可因实热壅滞中焦而引起呃逆,所以,运用攻下法后使壅塞不通的里气得以疏畅,呃逆就会停止。但是,由于本病的伴随症状轻重不一,不容易预料,因此文中只说用攻下法治疗而不规定具体的方剂,以便临床医生根据病情灵活选择用方。还要指出的是,中焦实证引起呃逆,必然呃逆连续而作、声音紧促,这是出为胃气壅实阻塞,迫使肺气不能下降,两者相互冲击则发生呃逆。如果呃逆断断续续,多为下焦肾虚不能纳气所致,因为其导致呃逆的上冲之气来路较远,所以声音时断时续,治疗应遵循下焦病变的处理原则选方用药。

九、阳明温病,下利谵语,阳明脉实,或滑疾者,小承气汤主之;脉不实者,牛黄丸主之,紫雪丹亦主之。

下利谵语,柯氏谓肠虚胃实,故取大黄之濡胃,无庸芒硝之润肠。本论有脉实、脉滑疾、脉不实之辨,恐心包络之谵语而误以承气下之也,仍主芳香开窍法。

小承气汤方(苦辛通法重剂)

大黄(五钱)厚朴(二钱)枳实(一钱)

水八杯,煮取三杯,先服一杯,得宿粪,止后服,不知再服。

调胃承气汤(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法)

大黄(三钱)芒硝(五钱)生甘草(二钱)

牛黄丸(方论并见上焦篇)

紫雪丹(方论并见上焦篇)【解读】

九、阳明温病,出现泄泻、谵语等症状,如果脉象右关部实或滑疾的,用小承气汤治疗;如果脉象不实,应用牛黄丸治疗,也可用紫雪丹。

出现泄泻和谵语,柯韵伯说是肠虚胃实,所以用大黄通降胃气,不需要用芒硝软坚润燥。本条强调要注意辨别其脉实、脉滑疾、脉不实,以免把热入心包络引起的谵语误认为是胃肠热结所致,并投用承气汤攻下。如果谵语为热入心包络引起的,依然要以芳香开窍法治疗。

小承气汤方(苦辛通法重剂)

大黄15克厚朴6克枳实3克

上药加水8杯,煮成3杯药液。先服1杯,如肠中宿粪得以排出,则不必再服,如服后仍不解大便,可再服。

调胃承气汤(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苦甘法)

大黄9克芒硝1s克生甘草6克

牛黄丸(处方和方论都见上焦篇)

紫雪丹(处方和方论都见上焦篇)

十、温病三焦俱急,大热大渴,舌燥,脉不浮而躁甚,舌色金黄,痰涎壅甚,不可单行承气者,承气合小陷胸汤主之。

三焦俱急,谓上焦未清,已入中焦阳明,大热大渴,脉躁苔焦,阳土燥烈,煎熬肾水,不下则阴液立见消亡,下则引上焦余邪陷入,恐成结胸之证,故以小陷胸合承气汤,涤三焦之邪,一齐俱出,此因病急,故方亦急也,然非审定是证,不可用是方也。

承气合小陷胸汤方(苦辛寒法)

生大黄(五钱)厚朴(二钱)枳实(二钱)半夏(三钱)栝蒌(三钱)黄连(二钱)

水八杯,煮取三杯,先服一杯,不下,再服一杯,得快利,止后服,不便再服。【解读】

十、温病在热势亢盛时可导致三焦俱病,临床可见壮热,口大渴,舌苔干燥,脉象不浮而非常躁急,苔呈金黄色,咽喉部有许多痰涎壅滞。这种病证不可单独使用承气汤,应以承气汤合小陷胸汤进行治疗。

所谓“三焦俱急”,是指上焦邪热尚未清解,已传入中焦阳明,导致患者出现壮热、口大渴、脉象躁急、舌苔干燥等症状。由于胃热炽盛耗损阴液,甚至消烁肾水,此时若不及时施以攻下法,人体的阴液在短时间内就有消耗殆尽的危险;而立即攻下,又有可能使上焦未清的余邪乘虚内陷形成结胸证。所以用小陷胸汤配合承气汤,来涤除三焦的邪热,既能清热化痰、理气宽胸,又能攻下腑实。由于病情很急,因此本方的作用也较峻猛。但是,如果没有审察确定是本证,就不可使用本方。

承气合小陷胸汤方(苦辛寒法)

生大黄15克厚朴6克枳实6克半夏g克瓜萎9克黄连6克

上药加水8杯,煮成3杯药液。先服1杯,如服后不解大便,则再服一杯。如果服后大便畅通,可不必再服。若仍不大便,则再服。

十一、阳明温病,无上焦证,数日不大便,当下之,若其人阴素虚,不可行承气者,增液汤主之。服增液汤已,周十二时观之,若大便不下者,合调胃承气汤微和之。

此方所以代吴又可承气养荣汤法也。妙在寓泻于补,以补药之体,作泻药之用,既可攻实,又可防虚。余治体虚之温病,与前医误伤津液、不大便、半虚半实之证,专以此法救之,无不应手而效。

增液汤方(咸寒苦甘法)

元参(一两)麦冬(连心,八钱)细生地(八钱)

水八杯,煮取三杯,口干则与饮,令尽,不便,再作服。

方论:温病之不大便,不出热结液干二者之外。其偏于阳邪炽甚,热结之实证,则从承气法矣;其偏于阴亏液涸之半虚半实证,则不可混施承气,故以此法代之。独取元参为君者,元参味苦咸微寒。壮水制火,通二便,启肾水上潮于天,其能治液干,固不待言,本经称其主治腹中寒热积聚,其并能解热结可知。麦冬主治心腹结气,伤中伤饱,胃络脉绝,羸瘦短气,亦系能补能润能通之品,故以为之佐。生地亦主寒热积聚,逐血痹,用细者,取其补而不腻,兼能走络也。三者合用,作增水行舟之计,故汤名增液,但非重用不为功。

本论于阳明下证,峙立三法:热结液干之大实证,则用大承气;偏于热结而液不干者,旁流是也,则用调胃承气;偏于液干多而热结少者,则用增液,所以回护其虚,务存津液之心法也。

按吴又可纯恃承气以为攻病之具,用之得当则效,用之不当,其弊有三:一则邪在心包、阳明两处,不先开心包,徒攻阳明,下后仍然昏惑谵语,亦将如之何哉?吾知其必不救矣。二则体亏液涸之人,下后作战汗,或随战汗而脱,或不蒸汗徒战而脱。三者下后虽能战汗,以阴气大伤,转成上嗽下泄,夜热早凉之怯证,补阳不可,救阴不可,有延至数月而死者,有延至岁余而死者,其死均也。在又可当日,温疫盛行之际,非寻常温病可比,又可创温病治法,自有矫枉过正不暇详审之处,断不可概施于今日也。本论分别可与不可与、可补不可补之处,以俟明眼裁定,而又为此按语于后,奉商天下之欲救是证者。至若张氏、喻氏,有以甘温辛热立法者,湿温有可用之处,然须兼以苦泄淡渗,盖治外邪,宜通不宜守也,若风温、温热、温疫、温毒,断不可从。【解读】

十一、阳明温病,没有上焦证候,几天不大便,可以用攻下法治疗。如果患者阴液素亏,即使大便不通也不能用承气汤治疗,应选用增液汤。服用增液汤后,须观察24小时,如果仍然不解大便,可配合调胃承气汤轻下,以使其胃气调和而大便通畅。

本方是用来代替吴又可在《温疫论》中设立的承气养荣汤的。其特点在于将泻法包含在补法之中,用具有滋补作用的药物,来达到泻下祛邪的目的,既能攻逐实邪,又能预防阴液的耗损。我治疗平素阴虚的温病患者,或因以前的医生用药欠妥损伤津液的患者,凡是属于虚实夹杂而不大便的病证,都是采用这个方法进行救治,大多能立刻见效。

增液汤方(咸寒苦甘法)

玄参30克麦冬(连心)24克细生地黄24克

上药加水8杯,煮成3杯药液。患者口渴时给其饮用,直至饮完。如服后仍不解大便,再配1剂煎服。

方论:温病出现不大便的症状,原因不会超出实热内结和阴液干涸两方面。如果是侧重于阳热炽盛、实热内结的实证,则使用承气汤为主治疗;如果是侧重于阴液耗损的虚实夹杂证,就不能随便使用承气汤,可以用本条提出的方法代替。该法所用的增液汤独以玄参为君,因为玄参味苦咸而性微寒,具有滋阴制火、通调大小便的作用,可使肾中之水上输而濡养全身,因此能治阴液干枯的病证,当然不必多说。同时,《神农本草经》中说;玄参主治腹中寒热积聚,说明它还能解除肠中热结。麦冬主治心腹部的郁结之气,中气受伤、饮食不节引起的脾胃损伤,胃的络脉欲绝,身体消瘦而气短等,也是一种能补正、能润津、能通气的药物,所以在方中作为佐药。生地黄也可以治疗寒热结聚,能攻逐血脉的痹阻,用细生地黄是利用其补而不腻、疏通络脉的作用。因此,这3味药配合运用,有增水行舟的功效,所以将此方称为增液汤。但须注意,本方在使用时药物的剂量要重用才能取得明显效果。

以上对阳阴温病可以用攻下法的病证,设立了3种治法:热结肠腑、阴液耗损的大实证,当用大承气汤治疗;偏重于热结肠腑而阴液损伤不明显,表现为热结旁流的,应投调胃承气场治疗;偏重于阴液亏耗而热结不甚的,则须用增液汤治疗,这是在温病患者阴液已虚时,重视顾护阴液,务必保存津液的重要治法。

按:吴又可将承气汤作为温病攻逐病邪的主要武器,若使用方法正确,则可收到很好的效果。但如使用不当,则可导致以下3种弊病:其一,邪热已传入心包,但仍炽盛于阳明。此时若不先用清心开窍的方药解除心包之闭,仅仅徒然地攻下阳明热结,即使大便已经通畅,患者却仍然神志昏糊、谵语妄言,那该如何处理呢?我认为病情发展到这种地步,救治已经很难了。其二,身体素亏、阴液匮乏,或感受温邪后阴液严重耗损的人,单纯用攻下法治疗后,有的可出现战栗、汗出的现象;有的可随着战栗及大量汗出而导致正气外脱;有的甚至仅战栗而无汗可出,并伴有正气外脱的表现。其三,运用攻下法后虽然能作战汗,但由于攻下和战汗时都会损伤人体的阴津与阳气,致使病情转变为上见咳嗽、下见泻泄,夜晚发热而清晨热退的虚损病证,这时既不能温补阳气,又不能滋养阴液,治疗比较困难。有的患者病情拖延几个月后死亡,也有的人拖延至1年多后死亡,总之,不论迁延的时间长短,最终结果大都是死亡。在吴又可生活的年代,正是温疫大流行的时候,温疫与一般的温病有不少差异,而且刚刚创立温病的冶法,因而不可避免地会有矫枉过正、考虑不周的地方,所以,千万不可原封不动地照搬应用于当今温病的治疗。在本书中,对治法方药的可与和不可与,对补法的可用和不可用都详细进行了区分,以便让高明的医生自己决定如何选用。为此,又在本条的后面加了按语,与医学界中对救治该病有研究的人共同商讨。至于张景岳、喻嘉言曾经提出用甘温、辛热作为主要治法,这种治法适用于湿湿病某坠阶段的治疗,但还必须与苦泄、淡渗分利的方法相配合。凡是治疗感受外邪而引起的疾病,都宜通利而不宜留守,以利于病邪外出。然而,像风湿、温热、温疫、温毒等温病,则决不可用甘温、辛热的方法来治疗。

十二、阳明温病,下后汗出,当复其阴,益胃汤主之。

温热本伤阴之病,下后邪解汗出,汗亦津液之化,阴液受伤,不待言矣,故云当复其阴。此阴指胃阴而言,盖十二经皆禀气于胃,胃阴复而气降得食,则十二经之阴皆可复矣。欲复其阴,非甘凉不可,汤名益胃者,胃体阳而用阴,取益胃用之义也。下后急议复阴者,恐将来液亏燥起,而成干咳身热之怯证也。

益胃汤方(甘凉法)

沙参(三钱)麦冬(五钱)冰糖(一钱)细生地(五钱)玉竹(炒香,一钱五分)

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渣再煮一杯服。【解读】

十二、阳明温病,使用攻下法后见到汗出的症状,应采用滋补阴液的治法,以益胃汤治疗。

温热性质的疾病本来就容易损伤阴液,攻下之后病邪外解常可见到出汗。汗液是由津液化生的,大量出汗必然会造成阴液的损伤,这是不用多说的,所以提出要滋补阴液。这里所说的“阴”主要指“胃阴”,因为人体十二经脉之气都来源于胃,胃阴恢复,则胃气和降,患者能正常饮食,所以十二经脉的阴液也就可以恢复正常。想要补益胃之阴液,就必须用甘凉濡润之品。本方名为“益胃”,是因为胃的实体是阳腑,而所起的作用是化生阴液,所以“益胃”就是补益胃体以化生阴液的作用,即补益胃阴。使用攻下后立即考虑补益阴液,是担心以后由于阴液亏虚而出现干燥征象,形成干咳、低热不退等虚损病证。

益胃汤方(甘凉法)

沙参9克麦冬15克冰糖3克细生地黄15克玉竹(炒香)4.5克

上药加水5杯,煮成2杯药液,分为2次饮服,药渣可再煮取1杯服用。

十三、下后无汗脉浮者,银翘汤主之;脉浮洪者,白虎汤主之;脉洪而芤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此下后邪气还表之证也。温病之邪,上行极而下,下行极而上,下后里气得通,欲作汗而未能,以脉浮验之,知不在里而在表,逐邪者随其性而宣泄之,就其近而引导之,故主以银翘汤,增液为作汗之具,仍以银花、连翘解毒而轻宣表气,盖亦辛凉合甘寒轻剂法也。若浮而且洪,热气炽甚,津液立见销亡,则非白虎不可。若洪而且芤,金受火克,元气不支,则非加人参不可矣。

银翘汤方(辛凉合甘寒法)

银花(五钱)连翘(三钱)竹叶(二钱)生甘草(一钱)麦冬(四钱)细生地(四钱)

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方论并见前)【解读】

十三、使用攻下法后,患者没有汗出而脉象浮,应以银翘汤治疗;如果患者脉象浮洪,可以用白虎汤治疗;如果脉象洪大而芤,则应以白虎加人参汤治疗。

本条所述的是温病使用攻下法后里邪已去,但余邪郁结于肌表的病证。温病病邪在人体内的发展传变,往往是向上部发展到极点后就会转而向下部发展,向下部发展到极点后就会再向上部发展。使用攻下法后,在里的气机得以疏通,会出现好像要出汗而不能出汗的情况,从患者脉象浮加以验证,就可以明了此时病邪不在里而在肌表。临床上攻逐病邪的原则是:根据病邪性质的不同,分别采用宣透外泄的方法;按照病邪所在部位的差异,选择能使邪从最便捷的途径排出体外的治法。所以,针对本条所谈到的病证,应投以银翘汤治疗。补充阴液可使汗源充盈,为顺利出汗奠定基础,因此方中用麦冬、生地黄滋养阴液,同时还用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轻宣肌表之邪,因而该方被称为辛凉合甘寒的经剂。如果脉象浮而洪大,则是病邪在里的表现,出于邪热亢炽,津液有迅速消耗殆尽的危险,所以此时必须用白虎汤治疗。如果脉象洪大而芤,是肺的气阴被火热之邪损伤的表现,称“金受火克”证。此时元气大伤,一定要加入人参,此即白虎加人参汤法。

银翘汤方(辛凉合计寒法)

金银花15克连翘9克淡竹叶6克生甘草3克麦冬12克细生地黄12克

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方剂和方论均见前)

十四、下后无汗,脉不浮而数,清燥汤主之。

无汗而脉数,邪之未解可知,但不浮,无领邪外出之路,既下之后,又无连下之理,故以清燥法增水敌火,使不致为灾,一半日后相机易法,即吴又可下后间服缓剂之法也。但又可清燥汤中用陈皮之燥,柴胡之升,当归之辛窜,津液何堪?以燥清燥,有是理乎?此条乃用其法而不用其方。

清燥汤方(甘凉法)

麦冬(五钱)知母(二钱)人中黄(一钱五分)细生地(五钱)元参(三钱)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服。

加减法:咳嗽胶痰,加沙参三钱,桑叶一钱五分,梨汁半酒杯,牡蛎三钱,牛蒡子三钱。

按吴又可咳嗽胶痰之证,而用苏子、橘红、当归,病因于燥而用燥药,非也,在湿温门中不禁。【解读】

十四、使用攻下法后,患者未见出汗,脉象为数脉而不浮,可用清燥汤治疗。

患者不出汗而脉象数,说明病邪还没有完全解除。而且因为脉象不浮,说明病邪的部位不在肌表,不能采用透散的方法来祛邪外出。同时,因为本证是在使用攻下法之后出现的,又不能再连续使用攻下,所以应当采用清燥养阴的方法,通过滋补阴液来平抑火热,以避免因阴伤火盛而造成病情的恶化。使用清燥滋阴法1日或半日后,要根据病情的变化调整,运用其他方法来治疗,这就是吴又可提出的攻下后宜间断服用缓剂的方法。但是,在吴又可所创的清燥汤中,陈皮辛燥、柴胡升散、当归辛香走窜,都会损伤津液。用性燥的药物来清除燥热,哪里有这样的道理?因此,本条只采用了吴又可的治法,而不使用他的方剂。

清燥汤方(甘凉法)

麦冬15克知母6克人中黄4.5克细生地黄15克玄参9克

上药加水8杯,煮成3杯药液,分3次服下。

[加减法]如因肺阴亏虚而见咳嗽痰黏不爽的,可加入沙参9克、桑叶4.5克、梨汁半酒杯、牡蛎9克、牛蒡子9克。

按:吴又可治疗咳嗽、痰胶黏的病证,用苏子、橘红、当归等,对于因燥而引起的病证,用这些性燥的药物是不妥当的。但在湿温病的治疗中,这些性燥的药物不在使用禁忌之列。

十五、下后数日,热不退,或退不尽,口燥咽干,舌苔干黑,或金黄色,脉沉而有力者,护胃承气汤微和之;脉沉而弱者,增液汤主之。

温病下后,邪气已净,必然脉静身凉,邪气不净,有延至数日邪气复聚于胃,须再通其里者,甚至屡下而后净者,诚有如吴又可所云。但正气日虚一日,阴津日耗一日,须加意防护其阴,不可稍有卤莽,是在任其责者临时斟酌尽善耳。吴又可于邪气复聚之证,但主以小承气,本论于此处分别立法。

护胃承气汤方(苦甘法)

生大黄(三钱)元参(三钱)细生地(三钱)丹皮(二钱)知母(二钱)麦冬(连心,三钱)

水五杯,煮取二杯,先服一杯,得结粪,止后服,不便,再服。

增液汤(方见前)【解读】

十五、使用攻下法后已有几日,患者热势仍然未见减退;或者身热虽有减退但尚未完全退尽,并伴有口渴及咽喉干燥,舌苔干而色黑,或呈老黄色,如果脉象沉而有力、可以用护胃承气汤轻下以调和胃气;如果脉象沉而弱的,应当用增液汤治疗。

温病用攻下法后,如果病邪已经彻底祛除,必然表现为脉象平和而没有发热。若攻下后邪气尚未净去,有的经过几日之后病邪又会渐渐炽盛于胃肠,此时必须再用攻下法疏通里气,有时甚至要连续使用攻下才能把病邪祛除干净。这种状况,就像吴又可所说的那样。但是,随着病变的发展和攻下法的反复使用,正气将一日比一日虚弱,阴津的消耗也会一日比一日严重,此时特别要注意顾护机体的阴液,不能有丝毫的鲁莽行事。最重要的是,医生应根据患者当时的病情及邪正的虚实,仔细斟酌而采取相应的治法。吴又可治疗攻下后邪气复聚而再度形成的热结证,仅仅以小承气汤为主治疗,而本条提出,对这种病证应区分不同的情况分别立法制方。

护胃承气汤(苦甘法)

生大黄9克玄参9克细生地黄9克牡丹皮6克知母6克麦冬(连心)9克

上药加水5杯,煮成2杯药液,先服1杯,如果肠中结粪能排出,则不用再服,如不大便,再服1杯。

增液汤(方剂见前)

十六、阳明温病,下后二、三日,下证复现,脉下甚沉,或沉而无力,止可与增液,不可与承气。

此恐犯数下之禁也。【解读】

十六、阳明温病,运用攻下法后两三日,患者又出现可用攻下的适应证,如果脉象不太沉,或者脉象虽沉但按之无力,此时只可用增液汤治疗,不可使用承气汤。

本条所提出的,是恐怕犯屡用攻下错误的禁忌。

十七、阳明温病,下之不通,其证有五:应下失下,正虚不能运药,不运药者死,新加黄龙汤主之。喘促不宁,痰涎壅滞,右寸实大,肺气不降者,宣白承气汤主之。左尺牢坚,小便赤痛,时烦渴甚,导赤承气汤主之。邪闭心包,神昏舌短,内窍不通,饮不解渴者,牛黄承气汤主之。津液不足,无水舟停者,间服增液,再不下者,增液承气汤主之。

经谓下不通者死,盖下而至于不通,其为危险可知,不忍因其危险难治而遂弃之。兹按温病中下之不通者共有五因:其因正虚不运药者,正气既虚,邪气复实,勉拟黄龙法,以人参补正,以大黄逐邪,以冬、地增液,邪退正存一线,即可以大队补阴而生,此邪正合治法也。其因肺气不降,而里证又实者,必喘促寸实,则以杏仁、石膏宣肺气之痹,以大黄逐肠胃之结,此脏腑合治法也。其因火腑不通,左尺必现牢坚之脉(左尺,小肠脉也,俗候于左寸者非,细考《内经》自知),小肠热盛,下注膀胱,小便必涓滴赤且痛也,则以导赤去淡通之阳药,加连、柏之苦通火腑,大黄、芒硝承胃气而通大肠,此二肠同治法也。其因邪闭心包,内窍不通者,前第五条已有先与牛黄丸,再与承气之法,此条系已下而不通,舌短神昏,闭已甚矣,饮不解渴,消亦甚矣,较前条仅仅谵语,则更急而又急,立刻有闭脱之虞,阳明大实不通,有消亡肾液之虞,其势不可少缓须臾,则以牛黄丸开手少阴之闭,以承气急泻阳明,救足少阴之消,此两少阴合治法也。再此条亦系三焦俱急,当与前第九条用承气、陷胸合法者参看。其因阳明太热,津液枯燥,水不足以行舟,而结粪不下者,非增液不可。服增液两剂,法当自下,其或脏燥太甚之人,竟有不下者,则以增液合调胃承气汤,缓缓与服,约二时服半杯沃之,此一腑中气血合治法也。

新加黄龙汤(苦甘咸法)

细生地(五钱)生甘草(二钱)人参(一钱五分,另煎)生大黄(三钱)芒硝(一钱)元参(五钱)麦冬(连心,五钱)当归(一钱五分)海参(洗,二条)姜汁(六匙)

水八杯,煮取三杯。先用一杯,冲参汁五分、姜汁二匙,顿服之,如腹中有响声,或转矢气者,为欲便也;候一、二时不便,再如前法服一杯;候二十四刻,不便,再服第三杯;如服一杯,即得便,止后服,酌服益胃汤一剂(益胃汤方见前),余参或可加入。

方论:此处方于无可处之地,勉尽人力,不肯稍有遗憾之法也。旧方用大承气加参、地、当归,须知正气久耗,而大便不下者,阴阳俱惫,尤重阴液消亡,不得再用枳、朴伤气而耗液,故改用调胃承气,取甘草之缓急,合人参补正,微点姜汁,宣通胃气,代枳、朴之用,合人参最宣胃气,加麦、地、元参,保津液之难保,而又去血结之积聚,姜汁为宣气分之用,当归为宣血中气分之用,再加海参者,海参咸能化坚,甘能补正,按海参之液,数倍于其身,其能补液可知,且蠕动之物,能走络中血分,病久者必入络,故以之为使也。

宣白承气汤方(苦辛淡法)

生石膏(五钱)生大黄(三钱)杏仁粉(二钱)栝蒌皮(一钱五分)

水五杯,煮取二杯,先服一杯,不知再服。

导赤承气汤

赤芍(三钱)细生地(五钱)生大黄(三钱)黄连(二钱)黄柏(二钱)芒硝(一钱)

水五杯,煮取二杯,先服一杯,不下再服。

牛黄承气汤

即用前安宫牛黄丸二丸,化开,调生大黄末三钱,先服一半,不知再服。

增液承气汤

即于增液汤内,加大黄三钱,芒硝一钱五分。

水八杯,煮取三杯,先服一杯,不知再服。【解读】

十七、阳明温病,使用攻下法后大便仍然不通,其原因和病证大致有以下5种:一是原本应当用攻下法治疗的病证,因为没有及时攻下,导致机体正气严重损伤而不能运化吸收药力,所以投用的攻下方药不能产生作用,甚至可以造成死亡,应当用新加黄龙汤治疗。二是患者出现气急喘促,坐卧不安,喉中痰涎壅滞不畅,脉象见右寸实大,这是热结肠腑、肺气不能肃降造成的,可用宣白承气汤治疗。三是脉象见左尺坚牢,并伴有小便色红赤,尿时涩痛,时常感到心烦,口渴明显,应采用导赤承气汤治疗。四是热邪内阻心包、机窍堵闭不通,导致神志昏迷,舌短缩,口渴而饮水不能解渴,宜用牛黄承气汤治疗。五是肠道津液不足,大便的传送受到阻碍而引起便秘,就像河道中无水致使船舶不能行驶一样,即所谓“无水舟停”。这种病证可以先服增液汤,如果服后仍然不解大便,再用增液承气汤治疗。《内经》中曾经说过,使用攻下法后大便仍然不通的会导致死亡。一般来说,使用攻下法后大便大多都能通利,如果用后仍然不排大便,其危险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也不能因为病证危险,难以救治,就放弃治疗。这里所举出的湿病中用攻下而大便不通的情况,共有以下5种原因:其一是因为正气虚不能运化药物所造成的、患者既有正气虚弱,又有热结实邪,治疗方法可仿照《伤寒六书》巾的黄龙汤法,用人参补益正气,大黄攻逐热结实邪,并用麦冬、生地黄滋补阴液。只要邪气祛除而正气存有一线,就可以用大剂滋养阴液的药物来救治,往往能够转危为安,这种治法称为“邪正合治法”。其二是因为肺气不得肃降,再加上肠腑热结不通,患者必见喘急气促,脉右寸实大。应以苦杏仁、石膏清宣肺气以解除气机的痹阻,用大黄攻逐肠胃的热结实邪,这种方法称为“脏腑合治法”。其三是因为小肠火腑气机不通,左脉尺部必然出现坚牢的脉象(按寸口脉分部,左尺属小肠,有些不明白的人以左寸候小肠,这是错误的。对这个问题,只要仔细考证一下《内经》就会明白。)小肠邪热亢盛,会下注于膀胱,小便必然出现短少色赤,尿时涩滞疼痛的现象,治疗可用导赤散去其中淡渗分利的药物,加入黄连、黄柏等苦寒的药物疏通小肠的火热郁结,再加入大黄、芒硝通畅大肠而承接胃气。这种治法称为“二肠同治法”。其四是因为邪热内闭心包、机窍堵闭不通而引起的病证。本篇第五条中已有先给服牛黄丸,再用承气汤的治法,该条所讨论的是已经使用攻下法而大便仍然不通,并伴有舌短缩、神志昏迷等见症,说明心窍的闭阻已相当严重,同时可见口渴较甚而饮水不能解渴的现象,说明津液也受到了严重的损耗,与第五条仅见有谵语相比,本条病情更加危急,有立刻出现内闭外脱的危险。如果阳明腑实不能解除,则肾中阴液有消耗殆尽的可能。此时病势已经非常危急,治疗不可有丝毫的拖延迟缓,必须立即用牛黄丸开通手少阴心窍的闭阻,用承气汤迅速泻下阳明大肠的热结,以救治足少阴肾水的耗竭,这种治法称为“两少阴合治法”。另外,本条所述的病证也属于上焦心、中焦胃、下焦肾均有病变的三焦惧急证,应当与本篇第九条中用承气汤、陷胸汤合治的病证相互参照对比。其五是因为阳明邪热亢炽,导致津液严重消耗,肠中津液不足失于润滑,大便不能正常下行而便秘不通,即所谓“水不足以行舟”,此时一定要用增液汤滋养阴液才可能奏效。服增液汤二剂以后,大便一般自然可以解出,但有的人因脏腑阴液损耗过于严重,也有大便仍然不能排出的现象,可以用增液汤配合调胃承气汤治疗,让患者缓慢地服用汤药,大约每4小时服半杯,以润滑肠道,这种治法称为“一腑中气血合治法”。

新加黄龙汤(苦甘咸法)

细生地黄L5克生甘草6克人参4.5克(另煎)生大黄9克芒硝3克玄参15克麦冬(连心)15克当归4.5克海参(洗)2条姜汁6匙

上药加水8杯,煮成3杯药液。先用1杯,冲入另煎的参汤和姜汁2匙,1次服下。如果服后腹中有响声,或者有肛门排气的,是将要解大便的征兆;如果等待2~4小时后仍然不解大便,再按上面的方法服药1杯;如果等待6小时左右不解大便,再服第3杯药。若服第1杯后就能解出大便,那就不必再服余药,可以酌情服益胃汤一剂(益胃汤方见前),必要时剩余的参汤也可加入其中一起服用。

方论:这里提出的治法是针对已难以救治的危重病证竭尽全力制定的,虽然无转危为安的把握,但总比坐以待毙要少一些遗感。以前《伤寒六书》中的黄龙汤,是用大承气汤加入人参、生地黄、当归所组成。可是本证正气耗伤已久,加上大便不通,人体的阴阳都已受到严重消耗,尤其是阴液已至耗竭边缘,不能再用枳实、厚朴来耗伤元气阴液,所以改用调胃承气汤。方中用甘草缓和攻下药的峻猛之性,配合人参补益正气;少量姜汁宣通胃气,以代替枳实、厚朴行气散结的作用,并且,姜汁配人参最适宜宣通胃气;加入麦冬、生地黄、玄参滋补耗竭的津液,消散血脉的瘀结;用姜汁宣通气分的郁滞,用当归宣畅血中的气机;再加入海参的原因,是海参有咸甘两味,味咸可以软坚,味甘可以补益正气。海参体内的液体很多,具有滋补阴液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而且海参是一种蠕动之物,能通经络、畅血行,由于疾病日久病变必然会深入络脉,所以本方用海参作为佐使之药。

宣白承气汤方(苦辛淡法)

生石膏15克生大黄9克苦杏仁粉6克瓜萎皮4.5克

上药加水5杯,煮成2杯药液,先服1杯,如果服后没有产生效果就再服1杯。

导赤承气汤

赤芍9克细生地黄15克生大黄9克黄连6克黄柏6克芒硝3克

上药加水5杯,煮成2杯药液,先服1杯,如果服后仍然不解大便,就再服1杯。

牛黄承气汤

用前面所说的安宫牛黄丸2丸,以冷开水化开,调入生大黄粉9克,先服一半,如果服后不见效,就再服另一半。

增液承气汤

在增液汤内,加入大黄9克、芒硝4.5克。

上药加水8杯,煮成3杯药液,先服1杯,如果没有取得效果,就再服1杯。

十八、下后虚烦不眠,心中懊憹,甚至反复颠倒,栀子豉汤主之;若少气者,加甘草;若呕者,加姜汁。

邪气半至阳明,半犹在膈,下法能除阳明之邪,不能除膈间之邪,故证现懊憹虚烦,栀子豉汤,涌越其在上之邪也。少气加甘草者,误下固能伤阴,此则以误下而伤胸中阳气,甘能益气,故加之。呕加姜汁者,胃中未至甚热燥结,误下伤胃中阳气,木来乘之,故呕,加姜汁,和肝而降胃气也,胃气降,则不呕矣。

栀子豉汤方(见上焦篇)

栀子豉加甘草汤

即于栀子豉汤内,加甘草二钱,煎法如前。

栀子豉加姜汁方

即于栀子豉汤内,加姜汁五匙。【解读】

十八、使用攻下法后、出现心烦不能入眠,心中有懊恼不安的感觉,甚至可见郁闷烦乱,坐卧不安,可用栀子鼓汤治疗。兼有气短的,可加甘草;伴有呕吐的,可加生姜汁。

病邪已经传入阳明,但胸膈间还有余邪内扰,由于攻下法只能祛除阳明的病邪,不能除去胸膈的病邪,所以患者出现了心中懊恼、心烦等症状,应投用栀子鼓汤宣发在上部胸隔的病邪,兼有气短的可加入甘草。误用攻下固然会耗伤机体的阴液,但这时主要是误用攻下损伤了胸中的阳气,因为甘味的药物能够补气,所以加入甘草。兼有呕吐的加入姜汁,是因为当胃肠还没有达到热盛燥结程度时,误用下法会损伤胃中的阳气,此时肝木乘虚犯胃,胃气上逆而导致患者呕吐,所以加入姜汁能够理肝气而降胃气,胃气得降呕吐就会停止。

栀子鼓汤方(见上焦篇)

栀子鼓加甘草汤

即在扼子鼓汤内,加入甘草6克,煎法同前。

栀子鼓加姜汁方即在栀子鼓汤内,加入生姜汁5匙。

十九、阳明温病,干呕口苦而渴,尚未可下者,黄连黄芩汤主之。不渴而舌滑者属湿温。

温热,燥病也,其呕由于邪热夹秽,扰乱中宫而然,故以黄连、黄芩彻其热,以芳香蒸变化其浊也。

黄连黄芩汤方(苦寒微辛法)

黄连(二钱)黄芩(二钱)郁金(一钱五分)香豆豉(二钱)

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解读】

十九、阳明温病,患者作呕而没有胃内容物叶出,口中有苦味而渴,此时倘无腑空的征象,还不可以用攻下法,应以黄连黄芩汤治疗。如口不渴,舌苔滑润的,属于湿温病。

温热病是一类以津液干燥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本证出现干呕是由于邪热之中夹有秽浊,扰乱了中焦脾胃的升降功能,所以用黄连、黄芩来清除邪热,用芳香清宣的药物来化其秽浊。

黄连黄芩汤方(苦寒微辛法)

黄连6克黄芩6克郁金4.5克香豆鼓6克

上药加水5杯,煮成2杯药计,分为2次服用。

二十、阳明温病,舌黄燥,肉色绛,不渴者,邪在血分,清营汤主之。若滑者,不可与也,当于湿温中求之。

温病传里,理当渴甚,今反不渴者,以邪气深入血分,格阴于外,上潮于口,故反不渴也。曾过气分,故苔黄而燥。邪居血分,故舌之肉色绛也。若舌苔白滑、灰滑、淡黄而滑,不渴者,乃湿气蒸腾之象,不得用清营柔以济柔也。

清营汤方(见上焦篇)【解读】

二十、阳明温病,舌苔色黄而干燥,舌质深红,口不渴,是邪在营血分的表现,可用清营汤治疗。如果舌苔滑润,就不能投用清营汤,应当按湿温病的相关病证进行治疗。

温病邪传入里,往往里热亢炽津液耗损,按理应当口渴明显,现在反而口不渴,是病邪已深入到营血分,逼使在里的阴气外出,向上湿润于口腔的缘故,所以反而不觉得口渴。由于本证多由气分阶段发展而来,因此舌苔仍然色黄而干燥。病邪深入营血分,所以舌质为深红色。如果舌苔呈白滑、灰滑、淡黄而滑,而且口不渴、是湿气蒸腾于内的征象,不能用清热凉营养阴的清营汤治疗,以免犯“柔以济柔”的错误。

二一、阳明斑者,化斑汤主之。

方义并见上焦篇。【解读】

二十一、阳明温病发斑的,用化斑汤进行治疗。

化斑汤的方剂组成和组方意义可参见上焦篇。

二二、阳明温病,下后疹续出者,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大青叶元参丹皮汤主之。

方义并见上焦篇。【解读】

二二、阳明温病,使用攻下法后见有红疹外发于肌表的,当用银翘散去豆鼓,加细生地黄、大青叶、玄参、牡丹皮汤治疗。

银翘散去豆鼓,加细生地黄、大青叶、玄参、牡丹皮汤的组成和组方意义可参见上焦篇。

二三、斑疹,用升提则衄,或厥,或呛咳,或昏痉,用壅补则瞀乱。

此治斑疹之禁也。斑疹之邪在血络,只喜轻宣凉解。若用柴胡、升麻辛温之品,直升少阳,使热血上循清道则衄;过升则下竭,下竭者必上厥;肺为华盖,受热毒之熏蒸则呛咳;心位正阳,受升提之摧迫则昏痉。至若壅补,使邪无出路,络道比经道最细,诸疮痛痒,皆属于心,既不得外出,其势必返而归之于心,不瞀乱得乎?【解读】

二三、温病外发斑疹,如果用具有升散提举作用的方药进行治疗,就会引起衄血,有的会导致肢体厥冷,有的会发生呛咳,有的甚至会造成神昏痉厥。如果用滋补壅滞的方药进行治疗,就会导致神志昏乱。

以上所说的是治疗斑疹的禁忌。温病见有斑疹外发,是病邪已经深入血络的表现,此时只宜采用轻宣凉解的方法治疗。如果用柴胡、升麻等性味辛温的药物,会使少阳之气直升于上,造成邪热挟血上逆从清窍而出,导致衄血现象。治疗药物过分升举,必然造成下元亏竭,致使阳气不能外布巾肢体清冷不温。肺为人体脏腑的华盖,热毒之气上升则熏灼于肺,必然引起呛咳。心位于上焦,在胸腔之中,受到被升提的火热之气摧残逼迫,定会导致神昏痉厥。如果使用滋补壅滞的药物,致使病邪外出的道路被阻塞,而络脉比经脉更细,与心紧密相关,各种疮疡及痛痒等病证都属于心的病变,当热邪不能外出时,就必然会通过经络而内犯于心,怎么会不发生神志昏乱呢?

二四、斑疹阳明证悉具,外出不快,内壅特甚者,调胃承气汤微和之,得通则已,不可令大泄,大泄则内陷。

此斑疹下法,微有不同也。斑疹虽宜宣泄,但不可太过,令其内陷。斑疹虽忌升提,亦畏内陷。方用调胃承气者,避枳、朴之温燥,取芒硝之入阴,甘草败毒缓中也。

调胃承气汤(方见前)【解读】

二四、温病出现斑疹,并且阳明证的症候表现全部具备,但斑疹的透发却不畅快,热结内阻,里气壅滞较为严重的,可用调胃承气汤缓下热结,调和胃气。—旦大便通畅就不可再用攻下,而且下泄不能太过,过分下泄必然损伤正气,病邪就会乘虚内陷。

温病外发斑疹运用攻下法与一般的攻下法稍有不同。温病出现斑疹,虽然宜用宣泄之法,但决不可过分宣泄,以免造成正气损伤、病邪内陷的状况。治疗斑疹虽然禁忌使用升提之法,但也要担心会发生内陷之变。选用调胃承气汤,避免了温燥的枳实、厚朴对阴液的损伤,方中芒硝能入阴分而软坚,甘草可解毒缓中。

调胃承气汤(方剂见前)

二五、阳明温毒发痘者,如斑疹法。随其所在而攻之。

温毒发痘,如小儿痘疮,或多或少,紫黑色,皆秽浊太甚,疗治失宜而然也。虽不多见,间亦有之。随其所在而攻,谓脉浮则用银翘散加生地、元参,渴加花粉,毒重加金汁、人中黄,小便短加芩、连之类;脉沉内壅者,酌轻重下之。【解读】

二五、温毒病证,病邪传入阳明而发生痘疮的,一般可按治疗斑疹的方法处理,根据病邪所在的部位,采用各种祛除病邪的治法。

温毒发生痘疮,与小儿所发的痘疮类似,有的发出较多,有的发出较少。颜色呈紫黑的,大多是因为热毒兼夹秽浊之气太严重,加上治疗不够妥当所引起的。这种病证虽然并不常见,但有时也会发生。应根据病邪所在的部位,采取不同的攻逐之法。脉象浮的可用银翘散加生地黄、玄参,有口渴现象的加天花粉,热毒较重的加金汁、人中黄,小便短赤的加黄芩、黄连之类。脉象沉,里气壅滞的,可根据热结的轻重程度酌情使用攻下法。

二六、阳明温毒,杨梅疮者,以上法随其所偏而调之,重加败毒,兼与利湿。

此条当入湿温,因上条温痘连类而及,故编于此,可以互证也。杨梅疮者,形似杨梅,轻则红紫,重则紫黑,多现于背部、面部,亦因感受秽浊而然。如上法者,如上条治温痘之法。毒甚,故重加败毒。此证毒附湿而为灾,故兼与利湿,如萆薢、土茯苓之类。【解读】

二六、温毒病证,病邪传入阳明而发生杨梅疮的,可采用以上所述的治法,根据病邪的轻重及部位不同分别施治。治疗中要注意着重败毒,并兼用利湿的药物。

本条按理应归入湿温病之中,由于上条是讨论温毒发痘,与本病有相似之处,所以将其编在一起,以便于相互对比、参照。所谓杨梅疮,是指疮的形状与杨梅相似,轻的为红紫色,重的为紫黑色,大多发生在人体的背部和面部,也是因为温毒夹有秽浊之气所引起的。可参照上条治疗温毒发痘的方法加以治疗。由于本证热毒较重,所以要着重败毒;又因为本证还夹附湿浊致病,所以要兼用利湿之法,可配合使用萆薢、土茯苓之类的药物。

二七、阳明温病,不甚渴,腹不满,无汗,小便不利,心中懊憹者,必发黄。黄者,栀子柏皮汤主之。

受邪太重,邪热与胃阳相搏,不得发越,无汗不能自通,热必发黄矣。

栀子柏皮汤方

栀子(五钱)生甘草(二钱)黄柏(五钱)

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