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就能读懂的经济学(抽出理论的骨架,用图示、故事和日常案例把博弈论讲明白,零基础读者瞬间换上经济脑。)(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2 21:48:00

点击下载

作者:坂井丰贵

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小学二年级就能读懂的经济学(抽出理论的骨架,用图示、故事和日常案例把博弈论讲明白,零基础读者瞬间换上经济脑。)

小学二年级就能读懂的经济学(抽出理论的骨架,用图示、故事和日常案例把博弈论讲明白,零基础读者瞬间换上经济脑。)试读:

前言

我想正在阅读本书的,可能大多数是刚开始接触或正在学习经济学的人,或者希望了解经济学基本常识的人,以及由于不懂经济学或微观经济学而感到困惑的人。

要想找到一本简单易懂的微观经济学入门书,确实很难。不过现在您可以放心了,因为本书正是这样的书。严格来说,本书是“入门的入门”,因此叫作入门书或许并不恰当。不过我们不要介意这些细节,还是一起来品味无差异曲线、最优解、剩余和纳什均衡等经济学的佳肴吧。

我在很多地方教过微观经济学课程,至今也仍然在教。除了在大学的课堂上,我还给政府机关和政策智囊团等做过培训。

基本上可以肯定,认为自己不擅长微观经济学的人不在少数。我也十分理解其中的原因:很多人会在计算微分时受阻,或是看不懂那些形状像由许多狭小海湾呈锯齿状交错构成的下沉海岸一样复杂的图示。

我自己也曾经有过类似的经历。本科时有一门类似微观经济学的课程,其中出现了一个“垄断企业的利润函数”。当时我虽然并不怎么热衷于学习,不知为什么这门课却下了决心一定要学好,所以总是按时去上课并拼命记笔记。然而在教授对这个函数进行微分时,我却无论如何也跟不上他的思路,仿佛整个教室里只剩下我自己孤零零的一个人。现在回想起来,教授用的应该是复合函数的微分。可我却在那一刻失去了动力,之后便再也没去上过这门课。

后来,我因为命运的阴差阳错,竟然从事了教授微观经济学的工作。其中的缘由可能要比当年那门课上的微分更加令人费解。既然事已至此,我便希望我的学生们不要像过去的自己一样。我可以确定地说,微观经济学十分简单易懂,不需要任何基础知识,也非常容易掌握。

现代经济学当中,任何应用领域的知识都是建立在微观经济学的基础上的。可以说,微观经济学的坚实与简单使其可以成为基础,又因为它就是基础,所以不需要任何基础知识就能学会。学不好微观经济学,进一步深入学习经济学就有很大困难。许多人都在学习微观经济学的过程中因复杂的计算和图示而受挫。我认为就此放弃十分可惜,而且也是社会的损失。

这本书正是为了减少这些损失而写的。

从整体上看,本书具有以下3个特点。

首先是没有公式和构造复杂的图示。虽然偶尔也有需要计算的内容,但其难度都属于小学二年级的水平。取代公式和复杂图示的,是大量简单的图示。虽然不作图也可以写成一本微观经济学的书,但我认为还是有图示更利于读者理解。因为在把文字说明转化为图示的过程中,人们常常可以“恍然大悟”,准确理解自己正在学习的内容。文字与图示的关系就像乐谱与音乐,二者结合起来可以加深理解,提升学习效率。

其次,就像这篇前言的风格一样,我会使用自己的语言来进行说明。相信读者们看了正文,一定就能理解我的意思。本书的语言风格可以让读者轻松地享受到阅读的乐趣。

第三,本书对教材的标准内容做了精简和概括。我自己也喜欢那种不会占用太多时间、可以轻松阅读的书。想学习微观经济学的读者们也一定还有很多其他想做或不得不做的事情,所以我希望本书能够帮您实现时间分配的最优化。

微观经济学根据个体消费者和企业等微观的经济主体来分析宏观市场及相关政策的效果。本书也是从微观的经济主体开始,逐渐过渡到宏观的市场变动等内容。我在每一章的第一页都对这一章在整本书中的作用做了介绍。下面谈谈本书在结构上的3个特点。

第一点是关于博弈论的应用方法。博弈论研究的是人类策略行为,对现代微观经济学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内容,大部分教科书都会在后半部分单独成章来介绍博弈论。不过本书则根据相应章节的需要,将博弈论的相关内容灵活穿插在了全书之中。在如今的经济学中,博弈论已经像空气一样成为理所当然的存在,所以我认为本书的做法可能更为恰当。

第二点是本书还涉及了医疗保险和税收等当今社会的各种问题,希望可以借此帮助读者们从理论的层面来更好地洞察现实。

第三点是我在最后一章讨论的贫富差距和贫困问题。说到底,经济学是研究金钱的学问。如果不在社会财富纵向积累的同时,去研究如何做到横向的平等,经济学作为经世济民的学问便会显得有失均衡。

那么前言就写到这里,接下来就请翻开本书,开始学习和了解微观经济学吧。相信您不必花费太多时间就能轻松地读完全书,那时便已经完全掌握这门学问的基础知识了。第1章无差异曲线把人们的偏好画成图第1章和第2章将介绍有关个体消费者的背景知识。个

体消费者是市场中进行决策的基本单位,也就是微观的存

在。在第1章,我们会将消费者对于各种商品的偏好,用无

差异曲线来进行图示。不同个体和不同商品会形成不同的无

差异曲线。本章的目的是帮助读者学会画典型的无差异曲线。什么是“无差异”

我喜欢喝可乐。

无论哪种品牌的可乐我都喜欢。特别是在炎热的日子、跑步之后,或口干舌燥的午后,我总是倒上满满一杯可乐,然后一饮而尽。又或者在教室里、车站站台上、街角的自动售货机旁,无论是罐装可乐、玻璃瓶装可乐,还是塑料瓶装可乐,开启容器时那“扑哧”一声,总是能让我怦然心动。我可不管它是可口可乐还是百事可乐,只要有那甜甜的、带着碳酸的刺激的香味,哪个牌子都无所谓。

从现在开始,我们就从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开始,走进微观经济学的世界吧。第一个课题是我对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偏好。至于为什么把这个作为课题,是因为我不太了解别人,但对自己总该比较了解。另一个原因是我对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偏好非常简单易懂。

微观经济学需要根据个人等微观主体的行为,来分析市场或政府等宏观主体的举措。因此如何讨论个体行为,密切关系到如何构建这门学问的基础。在这里,我要介绍一下“无差异曲线”,它对于讨论个体行为来说十分方便,所以我以自己对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偏好作为题材来讨论这个问题。

首先要重点强调的是,对于我来说,1瓶可口可乐和1瓶百事可乐总是具有相等价值的。为什么会这样我也不太清楚,可能是我的味觉和生活习惯等决定了这个事实。

因此,如果有谁想送给我一箱可乐,那么他不必烦恼是送可口可乐好还是百事可乐好,也不必烦恼以什么比例将二者混在一起更好。他只需要关注数量,数量越多我就越开心。最重要的是一共有多少瓶可乐,其中有多少可口可乐和多少百事可乐都不成问题。

让我们再详细地考察一下我对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组合的偏好问题。我们要考虑的不是只有可口可乐或只有百事可乐,而是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组合”,这一点是关键。除了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之外,人们对于各种不同商品的组合的喜好程度都可以称作偏好(preference)。“1瓶可口可乐和2瓶百事可乐”是一种组合,我们把它叫作A。当然除此以外,还存在其他各种各样的组合,比如我们可以把“2瓶可口可乐和1瓶百事可乐”的组合称为B。

要说我更喜欢A还是更喜欢B,因为我只在乎一共有多少瓶,所以我对二者的喜好程度是相同的。在经济学中,偏好程度相同叫作无差异(indifference)。对于我来说,A和B是无差异的。

接下来,我们把“0瓶可口可乐和3瓶百事可乐”的组合叫作C。这个组合中完全没有可口可乐,只有3瓶百事可乐。然后我们再把与其相反的“3瓶可口可乐和0瓶百事可乐”的组合叫作D。因为我只在乎一共有多少瓶,所以C和D都与A或B无差异。对我而言,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是可以任意替换的,这种关系叫作(完全)替代(substitution)关系。

现在来把我的偏好画成图。画图的方法,是把多个无差异的点连成线。通过这样的图示,可以从视觉上看到对于我来说什么与什么是无差异的,什么与什么不是无差异的。

除了此处,本书在后文也使用大量的图示。至于为什么要画成图示,一是因为画图的过程本身可以加深理解,二是因为图示更便于进行之后的各种分析。

在社会科学的诸多学科之中,经济学是最经常用到数学的。原因很简单: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中,有许多像商品的数量、价格、成本等需要用数字表示的东西。相比之下,政治学、哲学等以探索社会本质、精读经典文本为主的学科,就没办法使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数学是一种特殊的语言,侧重于清晰的逻辑推论。灵活运用数学,可以使逻辑更清晰,避免错误,十分方便好用。所以经济学中有很多分析需要列出公式来解决问题。19世纪上半叶法国数学家古诺(Cournot)发表了对寡头垄断市场的研究,对19世纪下半叶的经济学以及20世纪中叶博弈论的发展都产生了很大影响。在这些理论的发展过程中,数学公式都扮演了重要角色。

不过,本书几乎没有使用任何公式。说到在没有公式的情况下,如何考察需要数理分析的对象,那就是通过图示来理解了。即使是喜欢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经济学家,也经常先通过作图来理解分析对象,然后再用公式来表示从图中得到的直观结论。

很多问题用平时所说的话表达出来,我们还以为自己已经理解了,在作图的过程中,又经常发现自己其实并没有全懂。还有些时候,成功画出图示之后,我们还能从图中找到新的发现,惊呼“原来如此”。总而言之,画图对于理解问题和深入思考都非常有效。

同时阅读文字和图示,在最初可能有些麻烦。不过这个过程其实很简单,相信您很快就可以习惯。用这种方法来学习微观经济学可以事半功倍,希望读者们都能主动去习惯。

接下来我们就开始作图吧。

在图1-1中,各点表示“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的组合”,横轴代表可口可乐的数量,纵轴代表百事可乐的数量。比如组合A“1瓶可口可乐和2瓶百事可乐”,在图1-1中就是点(1,2)。图1-1 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组合

对于我来说,A、B、C、D都是无差异的。我们把这些无差异的点连起来,由无差异的点连成的线叫作无差异曲线(indifference curve)(图1-2)。图1-2 将A、B、C、D连接成我的无差异曲线

也许有人要说,现在图上的无差异曲线明明是直线,而不是曲线。在我们日常使用的词语当中,这确实应该叫作直线。不过在数学中,直线是曲线的特殊形式,因此我们也将直线叫作“曲线”。

其实在这个例子中,无差异曲线之所以会成为直线,是因为我的偏好比较特殊,我认为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完全相同。假如我的偏好不是这样,无差异曲线应该会在某处是弯曲的。

比如如果有人认为“3瓶可口可乐”“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各1瓶”以及“4瓶百事可乐”无差异,也就是说这个人认为(3,0),(1,1)和(0,4)是无差异的。将这3个点连起来,我们会发现这个人的无差异曲线在(1,1)处是弯曲的(图1-3)。图1-3 在点(1,1)弯曲的某个人的无差异曲线

我的无差异曲线并非只有一条。比如对于我来说,“0瓶可口可乐和2瓶百事可乐”“1瓶可口可乐和1瓶百事可乐”以及“2瓶可口可乐和0瓶百事可乐”也是无差异的。因此将(0,2),(1,1)和(2,0)连起来的线也是我的无差异曲线(图1-4)。图1-4 添加了经过点(0,2)的无差异曲线Y。与Y上的点(0,2)相比,我更喜欢X上的点(2,1)

实际上我的无差异曲线有无数条。比如连接(0,5)和(5,0)的直线,连接(0,6)和(6,0)的直线,以及位于更上方的无数条直线(图1-5)。图1-5 我的无差异曲线实际上有无数条

因为瓶数越多我就越开心,所以越上方的无差异曲线要比下方的无差异曲线更受我的喜爱。比较通过(0,3)的无差异曲线X和通过(0,2)的无差异曲线Y,我对X上的任意一点的喜爱程度都要高于Y上的任意一点。例如在X上的(2,1)和Y上的(0,2)之间,我更喜欢的是(2,1),而不是(0,2)(图1-4)。

从交换的角度来说,这个现象可以解释为:我不会接受别人的建议,用我的2瓶可口可乐与他的1瓶百事可乐交换。因为如果接受了这个交换,我如今拥有的(2,1)就会变成(2-2,1+1)=(0,2),而我不喜欢这种改变。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情况,世界上也有人宁愿失去2瓶可口可乐,也要得到1瓶百事可乐。碰巧我的父亲就是这样的人。只喝百事可乐的父亲

我的父亲只喝百事可乐,对可口可乐则不屑一顾。如果我一时大意,只想着“父亲爱喝可乐”而拿出可口可乐的话,他会笑着道谢,却一口也不会喝。我一直认为我们父子都是爱喝可乐的同道中人,但父亲却可能因为我们对百事可乐的偏好程度不同而感受到“代沟”。每当看到父亲坚决不喝可口可乐,我就觉得自己可能并没有那么了解他。

学习经济学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知道我们不了解其他人。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我们很难选到别人喜欢的礼物。好意送给别人礼物,却是对方“根本不想要的东西”而让人失望,又或者收到了别人的礼物,但因为不是自己想要的东西而失望,这种情形在世间毫不稀奇。可能你也曾有过类似的经验,收到礼物时觉得“与其送我这种东西,还不如直接把钱给我”,或者说不定你的礼物也曾让别人产生类似的想法呢。

与政府统一进行分配的体制相比,自由市场更有利于实现符合人们偏好的资源配置,上面的例子也与此有关。例如即使把可口可乐分配给我的父亲,对于他来说也没有任何价值。然而一般情况下,政府并不了解这一点。

为了避免浪费可口可乐,父亲必须事先告诉政府“我只喜欢百事可乐,不需要可口可乐”。不只是他,我也应该事先告诉政府“分给我可口可乐或者百事可乐都可以”。如果不能让所有人都事先把自己的偏好告诉政府,在分配的过程中,便会产生资源不符合个人偏好的浪费现象。

此外,饮料并不是只有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光是碳酸饮料,就有胡椒博士(Dr Pepper)、七喜和三矢苏打等多得数不过来的品牌。把自己对所有这些饮料的偏好全都事先通知政府显然不太现实。如果真要这样做,将会带来巨大的工作量,而且即使大家不怕麻烦真的这样做了,政府恐怕也无法处理如此大量的信息。

再说,在无法满足人们的多样化偏好的配给制经济体制中,能否开发出种类繁多的碳酸饮料来满足人们的多样化偏好,这本身也值得怀疑。

这样看来,与中央集权的配给体制相比,自由市场允许人们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买卖,似乎能更好地进行资源的分配。人们不必把自己的偏好一一告诉政府,再苦等大量高难度计算得到的结果后进行的分配。在市场上,人们可以只买自己想要的,不想要的不买就行了。喜欢百事可乐的父亲,也可以自己到市场上购买。我父亲的无差异曲线是一条水平直线,只体现百事可乐的数量变化(图1-6)。图1-6 父亲的无差异曲线介于我和父亲之间的普通人

对于我来说,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价值完全相等,对于父亲来说,只有百事可乐才具有价值,可以说我们两个人的偏好都属于极端情况。那么,不像我们这样极端,比我们更普通一点的人,又有着怎样的无差异曲线呢。接下来我们来画一些介于我的无差异曲线和父亲的无差异曲线之间的线。说了这么多,都是为了向大家介绍怎样画出普通的无差异曲线。为了实现这一点,前文先列举了我和我父亲的实例,来解释什么是无差异曲线。

首先我们来看“适度的”百事可乐爱好者,也就是“更喜欢百事可乐,不过可口可乐也还行”的人们。例如图1-7,这些无差异曲线相当于把我的无差异曲线变得更平一些,更接近父亲的无差异曲线。也就是说,这些无差异曲线,正是介于我和父亲的无差异曲线之间。通过这条线我们可以得知,对于这个人来说,“2瓶可口可乐和1瓶百事可乐总是无差异的”。图1-7 “适度的”百事可乐爱好者的无差异曲线右脚的鞋与左脚的鞋(互补关系)

对我而言,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是完全替代关系。那么还有哪些东西与之截然相反,完全不存在替代关系呢。我们可以举右脚的鞋和左脚的鞋为例子。

你有没有遇到过只有一只鞋不能再穿了的情况呢?比如只有右脚的鞋破了一个洞,或是鞋底严重磨损,又或是其他地方严重受损等。

我遇到过这种情况。我有一双颜色特别漂亮的运动鞋,右边一只不小心弄脏了。我在清洗脏处时,一时大意用了含氯的漂白剂,结果把漂亮的蓝鞋子洗得面目全非。

可是这种情况下,左脚的鞋应该如何处置呢。虽然左脚的鞋还完好无损,但也几乎已经没法穿了。因为没有了右脚的鞋,只穿上左脚的鞋也无法走路。两只鞋子之间是互相补充的(完全)互补(complement)关系。

现在我们把右脚的鞋作为横轴,左脚的鞋作为纵轴,画出表示对左右脚的鞋子组合的偏好的无差异曲线。首先,二者各有一只的情况是点(1,1)。接下来右脚的鞋增加一只,变成了(2,1)。可是多一只右脚的鞋子也没有任何用处,所以(1,1)和(2,1)是无差异的。在此基础上,再增加一只右脚的鞋得到点(3,1),但同样没有任何用处,所以(3,1)和(2,1)也是无差异的(图1-8)。图1-8 经过点(1,1)的无差异曲线。具有完全互补关系的商品的无差异曲线呈L字形

再进一步说,最初的状态(1,1)与增加一只左脚鞋的(1,2)、再增加一只左脚鞋的(1,3)也是无差异的。同样,我们还可以画出经过点(2,2)和点(3,3)的无差异曲线(图1-9)。图1-9 增加了经过点(2,2)和(3,3)的无差异曲线

要注意,这是“典型的人们”的无差异曲线。对右脚有疾患,只需要左脚鞋子的“非典型的人们”来说,他们与只喜欢百事可乐的父亲具有同样形状的无差异曲线。父亲的无差异曲线只体现百事可乐的变化,而这类人的无差异曲线只体现左脚的鞋的变化。典型的无差异曲线

对我来说,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存在完全替代关系,而左右脚的鞋则是存在必须配套使用的互补关系。完全符合以上关系的两种商品其实并不多见。

大多数情况下,两种商品可能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替代性或者互补性。就拿面包和咖啡来说,虽然早餐时既想吃面包又想喝咖啡,可即使二者之中只有一种,也总比什么都没有好。再比如钱和空闲时间,人们也是希望能够二者兼得,因为一直休假的话便没有钱生活,只顾工作又不利于身心健康。我们需要健康的饮食,也需要工作和闲暇之间相互平衡。许多时候,人们更喜欢能够形成某种平衡的商品组合。

图1-10和图1-11还是我对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无差异曲线(直线),以及我对左右脚鞋子的无差异曲线(形成直角的折线)。而图1-12所示的则是介于二者之间的无差异曲线。因为介于直线和L形直角折线之间,它呈现出圆滑的曲线状。也就是说,典型的无差异曲线,既不是完全替代关系也不是完全互补关系,是像图1-12所示的圆滑曲线。图1-10 完全替代关系图1-11 完全互补关系图1-12 介于完全替代关系与完全互补关系之间的更普通的无差异曲线

这样一来,无差异“曲线”的名称就再合适不过了。实际上,典型的无差异曲线不是直线,而是曲线。用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例子来说,直线的无差异曲线只能表示极为简单和有规律的偏好,比如像我一样认为“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总是等价”,或者像父亲一样认为“只有百事可乐才有价值”,以及像图1-7一样认为“2瓶可口和1瓶百事总是等价的”。恐怕大多数人的偏好都不会这么简单和有规律吧。

无差异曲线体现了人们对商品组合的偏好。当然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偏好。比如图1-13的无差异曲线体现了某个人的偏好,这个人喜欢A超过B,对B和C则是同样喜欢。因为A的无差异曲线位于B的无差异曲线上方,而B和C则在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图1-13 某个人的无差异曲线。他喜欢A超过B和C,对B和C的偏好程度相同

人们的偏好多种多样,因此曲线的形状也各有不同。即使是同一个人,不同无差异曲线也可能呈现出不同的弯曲性状。图1-14就是一个这样的例子。经过点A的无差异曲线和经过点C的无差异曲线形状完全不同。这幅图就是本章的终点,接下来我们再通过它来复习一下重点吧。图1-14 体现某个人的偏好的无差异曲线。虽然图中只画了3条,但其实图中应该存在无数条这个人的无差异曲线。鉴于曲线太多不便于读者理解,所以只根据需要画了3条● 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点,对这个人来说是无差异的。比如

点A和点B是无差异的。● 位于上方的无差异曲线上的点代表喜爱程度更高。比如与点

C相比,这个人更喜欢点A(或点B),与点D相比更喜欢点C。

最后是技术上需要注意的问题。前文我们说“2瓶可口可乐”“3瓶百事可乐”,都是用整数来表示商品数量的。后文我们也会使用“2.5瓶可口可乐”等整数之外的数字。这是因为,如果只用整数进行说明,就只能关注图上的刻度点,必须增加不必要的说明,并让作图变得更复杂。此外,在考虑消费大量可乐的长期趋势时,小数点之后的“0.5瓶”数量极为微小,实际上有没有都不会对问题产生影响。既然这样,我们就允许小数存在,以便让说明和作图更简单。第2章预算线与最优化能买什么与想买什么在第1章,我们用无差异曲线结合图示介绍了消费者的

偏好。第2章将继续结合图示来介绍消费者“能买什么”和“想买什么”的问题。能买什么取决于自己的收入和商品的

价格。至于想买什么,则是指在收入和价格允许的范围内,

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商品。通过第2章的学习,我们将会完成

对个体消费者背景知识的介绍。买得起的东西

把预算什么的都抛到脑后,挥金如土、一掷千金的感觉估计谁都喜欢。可是真的这样做了,生活就会很快陷入困境。因此人们才会关注预算有多少,才会关注价格。人们在购物时,总是在思考。且不论客观看来是否做出了明智的选择,人们面对自己心中的欲望,总是不断思考着的。其结果便是人们选择购买一些东西,而放弃另一些东西。

这一章将要介绍的,就是人类的选择行为。在有限的收入下,人们会选择购买哪些商品呢?接下来我们便结合图示,为之后的经济分析构建基础。

购买商品的个人叫作消费者(consumer),可供其使用的钱叫作收入(income)。为了便于计算,我们假设他的收入是6日元。如果有哪位读者认为6日元太少的话,也可以在心里把后文出现的所有数字都变成若干倍。比如6日元的1万亿倍是6万亿日元,那生活就可以相当奢华了。

我们假设需要购买的商品有面包和咖啡2种。面包的价格是1日元1个,咖啡的价格是2日元1杯。刚才在心里将收入变成6万亿日元的人,现在可别忘了把面包的价格变成1万亿日元,咖啡的价格变成2万亿日元。就算收入有6万亿日元,可是商品价格这么高的话,根本过不上什么奢华的日子,所以还是不用把收入变成1万亿倍了。购物时最重要的是收入和价格的相对比例,而不是收入和价格的绝对数值。即使工资增加一倍,可如果物价都变成了原来的2倍的话,生活还是不会发生任何变化。接下来我们要画的预算线,尤其可以帮助读者理解这一点。

为了简化说明,假设我们将所有收入都用来购物,然后把这种花光所有收入的购物叫作符合预算。现实中恐怕大多数人不会花光自己的所有收入,我们也可以把剩余的部分视作“用于储蓄”。也就是说,消费者实际上将自己的所有收入用于购物和储蓄。所以我们假设只有面包和咖啡这2种商品,也完全可以掌握问题的本质。因此,我们只考虑面包和咖啡,假设消费者将所有收入用来购买这2种商品。

他可以将6日元的收入全部用来购买面包,也可以全部用来购买咖啡。同时他也可以选择购买二者的组合,可能现实中这样选择的人会更多吧。

让我们先来考虑符合这位消费者预算的面包咖啡组合。将这些点画在图上会是什么样呢。从结论来说,把这些点连起来可以得到一条直线。反过来说,这条直线上所有的点都代表符合预算的面包咖啡组合。这条线叫作预算线(budget line)。这里的重点在于,预算线是一条直线而不是曲线。下面我们就通过作图来确认一下。预算线的画法及其性质

在所有符合预算的购买方式中,我们首先来考虑最简单的模式,即只购买面包或只购买咖啡。

只购买面包的话,收入是6日元,价格是1日元,因此最多可以买6个。此时的咖啡数量为0。图2-1中点A(6,0)便代表了这种情况。只购买咖啡的话,收入是6日元,价格是2日元,最多可以买3杯咖啡。此时的面包数量为0。图2-1中点B(0,3)代表了这种情况。图2-1 点A、B、C、D都是符合预算的购物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不这么极端的购物方式,比如2个面包和2杯咖啡的组合。2个面包需要2日元,2杯咖啡需要4日元,刚好符合6日元的收入。图2-1中点C(2,2)代表这种情况。此外,4个面包和1杯咖啡的组合也符合预算。4个面包需要4日元,1杯咖啡需要2日元,刚好符合6日元的收入。图2-1中点D(4,1)代表这种情况。连接点A、B、C、D,我们便可以得到一条直线(图2-2)。图2-2 连接点A、B、C、D形成预算线

符合预算的购买方式并不只有A、B、C和D,连接这4点的线上的任意一点都符合预算。例如点(3,1.5),3个面包的价钱是3日元,1.5杯咖啡的价钱是3日元,加起来是6日元,说明(3,1.5)也符合预算。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这条直线就是预算线。下面介绍预算线的3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位于预算线上方的点表示购买超出预算,而下方的点则表示预算会有剩余(图2-3)。例如位于预算线上方的点(3,2),3×1日元+2×2日元=7日元,超出了预算。又比如预算线下方的点(3,1),3×1日元+1×2日元=5日元,预算有剩余。图2-3 预算线上方的点超出预算,预算线下方的点预算有剩余

第二个特点是,收入增加时预算线会向右上方移动。假设收入变成了之前的2倍,也就是12日元。此时可以购买的商品数量变成了之前的2倍。只买面包的话可以买12个,即图2-4中的点(12,0)。如果只买咖啡的话可以买6杯,即图2-4中的点(0,6)。连接这两点得到的直线,就是收入倍增时的预算线,它向右上方上升了。图2-4 收入倍增时的预算线变化

第三个特点是,收入和价格等倍增加时预算线不变。假设收入变成之前的2倍,即12日元,而面包和咖啡的价格也分别变成之前的2倍,即2日元和4日元。这种情况下预算线不会发生变化。因为点(6,0)表示只买面包的情况,点(0,3)表示只买咖啡的情况,连接这两点会得到与原本一致的预算线。

正如前文介绍的,如果收入与物价同时翻倍,可以购买的商品不会发生任何变化。所以不论是变为2倍还是变为1万亿倍,这个道理都是一样的。在预算线上进行最优化

在符合预算的商品组合当中,消费者会如何选择呢?接下来我们就用预算线和无差异曲线来考察这一问题。

现在假设有一位消费者,他的偏好如图2-5的无差异曲线所示。我们还和前文一样,假设面包价格是1日元,咖啡价格是2日元,他的收入是6日元。从结论来说,这位消费者最终会在符合预算的组合当中选择对自己来说最好的(4,1)。图2-5 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相切的点(4,1)为最优解

为什么这一点是最好的呢。因为与预算线上的其他点如(3,1.5)相比,经过点(4,1)的无差异曲线要位于更上方。同样,与预算线上的点(2,2)相比,经过点(4,1)的无差异曲线也位于更上方。与预算线上其他所有的点相比,经过点(4,1)的无差异曲线都位于最上方。像点(4,1)这样,符合预算的消费组合当中的最好组合叫作最优解(optimal solution)。

观察图2-5可以发现,经过点(4,1)的无差异曲线的特征,在于与预算线完美相切于点(4,1)。由于无差异曲线因人而异,最优解也会因人而异。我们举例的这位消费者的最优解是(4,1),只是因为他的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偶然相切于点(4,1)。而对于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相切于点(2,2)的人来说,(2,2)就是最优解。

最优解之所以“最优”,是因为对消费者来说,在所有可以选择的选项当中,这一点是他最喜欢的。然而,这个最优解并不意味着就一定是明智至极的选项。假设某位消费者是个酒鬼,那么对他来说的最优解可能就是选择将所有收入都用来买酒。也就是说,此处的“最优”,归根结底只是消费者这一时点在主观上认定的最优。

经济学上一般将这种意义上的最优选择称为理性选择(rational choice)。虽然“理性选择”听起来似乎就是消费者在冷静状态下做出的最正确且最明智的选择,但它在经济学上通常并不包含这层意义。

经常有人会对经济学提出批判,认为“现实中的消费者未必会像经济学所假设的那样明智”。然而,正如前面介绍的,这种观点完全是出于误会。如果说经济学真有一些值得批判的地方,倒不如批判它“明明消费者做出的选择在外人看来愚蠢至极,却完全不去阻止他”或许更恰当一些。

收入与价格决定预算约束,消费者在此基础上按照前面介绍的过程来选择最优解。至少在基础层面的经济学上,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消费者的行为。也就是说,“购买自己想要或是需要的商品”(不买不想要或不需要的商品),可以视为消费者做出选择时的原则。当然,其前提条件是,其购买偏好由消费者本人自己来判断。

有些读者可能认为自己所做的选择还没有好到可以称为“最优”的程度。他们觉得自己总是一不小心就买了一些没用的东西,或是随随便便就做了选择。说不定还有些读者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才购买了我这本书,那可真是太感谢你们了。

不过即使是这样的人,在走进便利店、超市或者书店时,应该也会尽力在自己的预算范围内考虑商品的价格来选择自己想要的东西。毕竟便利店、超市或者书店里的商品有成千上万种,多到让人目不暇接。如果真买了不需要的东西或是随便挑选,你的购物篮里的东西恐怕就全都是自己不需要的了。想象一下,如果要在数不胜数的商品中用转转盘的方式来随机决定购买什么,你就会意外地发现,自己其实还是在预算范围内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东西。在医疗保险政策中的应用

接下来我们用预算线上的最优化来进行简单的政策分析。

日本实行全民保险制度,所有国民都必须加入医疗保险或类似组织。患者接受医疗服务时,自己只需要负担部分费用。2013年,日本国民医疗费超过了40万亿日元,其中个人负担部分大约为5万亿日元(数据来源:厚生劳动省平成25年度国民医疗费概况)。

上班族及其家人的医疗费一般需要由个人负担30%。也就是说,患者在医院要支付医疗费的30%,然后患者所属的医保组织会向医院支付剩余的70%。医保组织的资金来自保险费和税金。

医保组织向医院支付医疗费中的70%,意味着给付患者70%的医疗服务,这种方式叫作实物给付。而向患者支付“不限定用途的慰问金”的方式叫作现金给付。我们来对二者加以比较。慰问金当然也可以用作医疗费。商业保险公司的医疗保险一般是在患者罹患特定疾病时,向其支付一笔保险金,这种方式属于现金给付。

接下来我们就在政府的全民保险制度的框架内对实物给付和现金给付进行比较。我们可以假设有“医疗服务”和“现金”这2种商品。也许有读者会对把“现金”叫作商品感到有些别扭,那么我们也可以将它看作“用于医疗服务之外的现金”。

现在,假设有个人,收入是30日元。方便起见,我们就给他取名叫次郎吧。假设,1单位医疗服务的价格是10日元,次郎的个人承担比例是30%。也就是说,次郎在医院购买1单位医疗服务,自己支付的是3日元,剩下的7日元则由他参加的医保组织支付。因此,对于次郎来说,1单位医疗服务的价格是3日元。

接下来,我们假设次郎生病了,接受多少医疗服务由他自己决定。如果将30日元都用于购买医疗服务,最多可以获得10单位。如果完全不购买医疗服务,30日元的收入就会全部留在自己的手中。也就是说,次郎要在符合预算的(医疗服务,钱)的组合中选择一种。

我们可以画出次郎的预算线,寻找最优解。次郎的最优解就是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相切的点。

图2-6体现了次郎的情况。横轴表示医疗服务,纵轴表示钱。将收入全部用于购买医疗服务的点是(10,0),完全不购买医疗服务的点是(0,30),连接这两点得到的便是预算线。在预算线上,次郎会选择最优解(8,6)。因为次郎需要承担医疗服务的30%,因此要向医院支付8×3日元=24日元,其余的70%也就是8×7日元=56日元由医保组织向医院支付。图2-6 次郎的最优解在哪里?

我们来观察一下图2-6中次郎的无差异曲线。请大家注意:(8,6)和(2,50)是无差异的。

接下来,我们再来考虑如下的新制度。新制度规定,次郎个人负担所有医疗费,医保组织向次郎支付可以任意使用的40日元慰问金。在这种现金给付新制度下,次郎的预算线发生了变化。他的收入增加到70日元,而1单位医疗服务的价格上升为10日元。次郎的新预算线由全部收入用来购买医疗服务的(7,0)和完全不购买医疗服务的(0,70)两点连接而成。这条新预算线,与次郎的无差异曲线在(2,50)相切,这就是次郎的最优解。也就是说,在新制度下,次郎会选择(2,50)。

医保组织的支付金额在旧制度下是56日元,而在新制度下则减少为40日元。对于次郎来说,旧制度下选择(8,6)和新制度下选择(2,50)是无差异的。新制度在维持次郎满意度不变的同时,减少了医保组织的支付金额。如果需要的话,医保组织甚至可以向次郎支付更多的慰问金。只要金额在40日元到56日元之间,由旧制度改为新制度都可以减少医保组织的支付金额,而次郎也可以达到比旧制度下的(8,6)更好的状态。

通过以上讨论,我们可以得出如下观点:与实物给付相比,现金给付对医保组织和次郎都更为有利。然而问题并非如此简单。下面介绍肯定实物给付的3种论点。(论点1)滥用制度

对于医保组织来说,比起支付给医院56日元医疗费,支付给次郎40日元慰问金更加划算。不过我们之所以能够得知选择支付40日元更划算,是因为在前面的分析中假设医保组织是知道次郎的偏好的。然而一般情况下,偏好都深藏在每个人的内心,医保组织无法得知每一个加入者的偏好。

如果医保组织问次郎“要支付给你多少慰问金,你才会自己负担全部医疗费”,次郎会诚实作答吗?也就是说,次郎会告诉医保组织“给我40日元的话我可以负担全部医疗费,因为有了这笔钱,我就可以选择与(8,6)无差异的(2,50)”吗?如果次郎趁机要求更多的慰问金,医保组织的财政状况并不会得到改善。

此外,支付不限制用途的慰问金,也可能出现为了得到慰问金而故意受伤的人。而在实物给付中则不会发生这种情况。也就是说,比起实物给付,现金给付制度更容易被人恶意滥用。(论点2)民众的支持

即使不会发生(1)中所述的滥用问题,人们就会支持“向受伤或生病的人支付的金额虽然比本该花费的医疗费少,但却不限定用途”的现金给付制度吗?假设有人得了肺炎,却不用慰问金去看病,而是跑去老虎机店赌博,社会上的大多数人还对此会持宽容态度吗?如果有很多人无法接受这件事,在民主政治体制下,慰问金制度就难以成为现实的公共制度。所以问题并不在于用慰问金去老虎机店的做法违反了伦理道德,而在于大多数人不能接受的事情在民主制度下根本难以实现。(论点3)需要原理

社会的目的在于满足人类共同的需要,这叫作需要原理。医疗服务可以说是人类共同所需的。因此,在有人受伤或生病时,社会理应通过实物给付给予其医疗服务。当然,这种想法的前提是要区分需要(needs)和欲望(wants):任何人都需要医疗,因此医疗要由社会提供,而老虎机赌博则并不是这样。

利用预算线和偏好进行微观经济学分析,可以发现现金给付的优点。然而考虑到制度的滥用、民众的支持以及需要原理,则是实物给付要更好一些。仅仅通过这些讨论,无法判断现金给付与实物给付中哪一种在总体上更好。尽管如此,本章仍然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微观经济学是十分有用的政策分析工具,以及仅仅使用微观经济学来分析政策是不全面的。第3章需求曲线给定价格下的购买量第1章和第2章介绍了有关个体消费者的背景知识。个

体消费者是决策的基本单位,也是微观的存在。第3章将为

我们提供一种工具,把个体消费者变为一个宏观的整体。这

个工具就是需求曲线。需求曲线能够体现出在市场上,在一

定的价格下,消费者们会购买多少商品。最优解是会变的

我的研究生时代是在美国度过的。当时我在经济上十分紧张,有一段时期每个月就只有800美元来维持生活。这大概与在东京郊区用每个月8万日元来维持一个人的生活差不多。虽说也不是无法生存下去,但数额的确是太少了。学生宿舍的房租是380美元,电话月租费还要花掉20美元左右,只能靠着剩下的400美元勉强度日。

我所住的罗切斯特市位于美国屈指可数的大雪地区,每年有将近一半的日子都被白雪覆盖,总是乌云蔽日。罗切斯特市在纽约州的西北部,虽然与光鲜亮丽的曼哈顿只相距500公里,经济萧条后,市内中心地区的百货商店全都倒闭关门了,正可谓是只能一心向学的城市。研究生院的竞争十分激烈,成绩不好会被立刻要求退学,所以我总是紧绷着神经。

不过我喜欢喝咖啡。

在暴雪席卷的荒凉城市,在无论是眼前还是未来都笼罩在一片迷雾之中的日子里,我多希望至少能喝上一杯热腾腾的咖啡,忘掉心里的负担啊。然而我至今仍然清楚地记得,当时学校店铺的咖啡1.5美元一杯,可我一次也没有买过。

过了2年左右这样的日子,在即将花光所有留学费用的时候,我申请到了校内研究所的奖学金。

幸亏有了奖学金,我每个月的生活费上升到了1200美元。那时我最先增添的一项生活习惯就是在每天晚上离开学校之前买一杯1.5美元的咖啡。像那时我买的咖啡那样,消费量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的商品叫作奢侈品(luxury good)。与之相反,消费量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的商品叫作低档品(inferior good)。

我的咖啡购买量,自然也会受价格的影响。如果咖啡的价格是0.5美元,即使在每个月的收入只有800美元的日子里,我也会偶尔购买。我的故事说明:最优解会随着收入和价格而变化。消费者剩余

从现在开始,我们假设收入固定不变,来关注价格与购买量的关系。一般来说,价格上涨,购买量就会减少;价格下降,购买量则会增加。此外还有一种普遍的倾向,那就是随着消费数量的增加,人们所获得的满意度会逐渐减少。比如我为第1杯咖啡最多可以支付4美元,但为第2杯最多只想支付2美元,为第3杯最多只想支付1美元。

接下来,我们就用金额来衡量我因为购买咖啡而“赚到”的部分。这样做是因为我们需要找到衡量“对消费者而言市场是好是坏”的指标。把我赚到的部分与其他消费者赚到的部分加起来,作为衡量对消费者而言市场好坏的指标。有了这个指标,我们就可以判断两种不同状态的市场,哪一种对消费者来说更有利。

假设咖啡的价格是1杯1.5美元,我在这一价格下想要买2杯。为什么不买第3杯呢?因为我为第3杯最多只愿意支付1美元。因此,可以用下面的方法来计算我的剩余(surplus):对第1杯咖啡来说,其剩余是4美元减去实际价格1.5美元之后所得的金额2.5美元;第2杯咖啡的剩余是2美元减去实际价格1.5美元之后所得的金额0.5美元。二者相加是3美元。也就是说在价格为1.5美元的情况下,市场对我来说的好处有3美元。

图3-1表示我的剩余。横轴是咖啡的杯数,纵轴是金额。这幅图包括我与另一个人(次郎)的剩余。次郎为第1杯咖啡最多愿意支付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