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作品评论与分析(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2 22:38:42

点击下载

作者:王功山

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影视作品评论与分析

影视作品评论与分析试读:

前言

随着我国影视传媒产业的迅速发展和高等院校影视专业的蓬勃兴起,影视传媒专业成为艺术高考中最为踊跃、备受青睐的门类。许多心怀艺术之梦的有志青年开始踏上追逐影视梦想的道路。影视传媒专业已成为最新、最热、最时尚、最前瞻的“朝阳”专业,其优势明显,使得考生人数居高不下。随着竞争的越来越激烈,考试形式及其内容越来越规范,对影视编导专业知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影视作品评论与分析,是诸多考生最需要掌握,也是考试中所占分值比重最大的科目。

因此,学好影视作品评论与分析是影视传媒专业高考取得胜利的保障。目前,各种艺术类高考辅导材料鱼龙混杂、层出不穷,让考生眼花缭乱、无所适从。很多材料缺乏针对性、导向性和实用性,从专业角度看,市面上还是缺少一本真正系统、实用、权威的辅导书来满足考生的需求。编写本书的目的,就是为了广大考生能在浩渺的知识海洋中得到导航和指引,帮助更多的考生成就自己的梦想,使自己成为未来文化产业的精英和影视传媒行业的中流砥柱。

本书的出版能够给处于材料迷城的考生最清晰、最准确、最全面的学习、复习、考试指南,而且还反映了最新的艺术考试动向和发展态势。博采同类书之长而又独辟蹊径,其预见性、权威性、针对性均优于市面同类辅导书。

本书在结构上分为四大部分。

电影评论、电视片分析部分把专业考试的形式、写作的方法技巧、写作角度和注意事项等做了全面的讲解和详细的阐述。为了能符合考试中影视作品评论与分析的写作要求,编者亲临艺术院校与阅卷考官进行交流与咨询,对院校的考试目的和阅卷要求进行认真的总结和分析。同时,编者每年都为艺术类考生做教学辅导,对考生在写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进行了归类和化解。这对于考生如何写好评论和分析,如何能在考试中取得高分,是十分行之有效的。

优秀范文部分更是全面渗透,选取的既有老师和学生的优秀范文,也有考生的考场佳作。这是对实践创作的把握和考试趋向的定位。各种优秀影评的结构模式、精彩段落都可以作为考生的写作模本,触发其灵感,有助于考生笔下生花。

备考电影影片分析是本书的精华部分,更是编者多年教学与研究的结晶。编者选取的篇目都是历年考试中反复出现的经典影片。为了适合考生的学习,在分析的深度和广度上均做了调整,真正遵循了实践性和指导性并重的原则。对电影主题思想、叙事结构、表现风格、导演思维等进行了细致的剖析和挖掘,能使考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解读电影的能力,并提高评论语言的张力。

最后一部分是近年来各招生院校的考试真题及专业介绍。这使得考生对心仪院校的命题方向和命题规律有所了解,对自己所要报考的专业情况有所把握,以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在紧抓艺考动向、剖析艺考形式、紧跟艺考动态的基础上全方位、多层面地引导和强化考生,使考生真正做到知己知彼,百考百胜!

编者本着严谨治学的态度,融责任心、科学性、实用性、导向性于一体,真心希望能助考生一臂之力!衷心希望本书能引导考生成功迈进理想的艺术殿堂!王功山2011年7月 于泉城济南

第一章 影视视听语言

一、景别

景别指的是摄影机与被摄对象的距离不同,而造成被摄体在画面中所呈现出的范围大小的区别。景别可以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五种。景别取决于摄影机与被摄主体之间的距离和所使用的镜头焦距的长短这两个因素。其划分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以被摄主体在画面中所占比例的大小为标准;另一种以画框截取成年人身体部位多少为标准。一般多采用后一种划分法。

1.远景:指的是摄影机摄取远距离景物和人物的一种画面。这种画面可以使观众在银幕上看到广阔深远的景象,以展示人物活动的空间背景或环境气氛。功能:(1)表现磅礴的气势;(2)抒发情感;(3)渲染气氛。

2.全景:指的是摄影机摄取人物全身或者场景全貌的一种画面。这种画面可使观众看到人物的全身动作及周围部分环境。功能:表现人物与环境的关系。

3.中景:指的是摄影机摄取人物膝盖以上的部分或场景局部的画面。这种画面可表现人物半身的形体动作和情绪交流,是电影镜头中使用较多的一种景别,常在叙述剧情时使用。功能:(1)表现整体感;(2)表现人物关系。

4.近景:指的是电影摄影机摄取人物上半身或物体局部形象的一种画面。这种画面能使观众看清人物的面部表情或者某种形体动作。功能:表现人物面部表情的细微变化。

5.特写:指的是电影中拍摄人物的面部、人物的局部、一件物品或物品的一个细部的镜头,是视距最近的镜头。特写可以造成强烈和清晰的视觉形象,起到强调的效果。功能:(1)展现人物的细微神态,直接反映人物内心变化,将人物某一瞬间的心灵信息传达给观众;(2)引起观众强烈的心灵震撼;(3)强调事物的特定含义。

6.多景别:指的是同一镜头中,不间断的画面景别变化称为多景别。固定镜头中被摄体自身的运动会形成画面景别变化,运动镜头中由于摄影机单向或者复合运动而使被摄体在全、中、近、特等不同景别交替变化完成其戏剧动作。多景别是场面调度的重要手段,它能在自然流畅的运动中构成镜头内部节奏的起伏变化,成为影片蒙太奇的组成部分。景别交替变化与画面构成的相对完整,必须服从于被摄体动作的自然、真切,尤其要注意不断变化的环境空间构成及光影、色彩的气氛渲染以达到表现剧情内容的目的。

二、镜头

镜头指的是摄影机在一次开机到停机之间所拍摄的连续的、留有影像画面的胶片片段,是电影构成的基本单位。镜头也指两个剪接点之间的片断。镜头组接是电影的特殊构成方法。镜头根据不同的标准,可分为不同的类型,主要有长镜头、空镜头、运动镜头和固定镜头、主观镜头和客观镜头、变速镜头等。

1.长镜头:指的是用一个镜头连续对一个场面、一个动作进行持续时间较长(约为30秒到10分钟)的拍摄而形成的一个比较完整的镜头段落。长镜头是相对于蒙太奇的拍摄方法。这里的“长镜头”,指的不是实体镜头外观的长短或是焦距,也不是摄影镜头距离拍摄物的远近,而是拍摄之开机点与关机点的时间距,也就是影片的片段的长短。长镜头并没有绝对的标准,是相对而言较长的单一镜头。

长镜头可以分为固定长镜头、景深长镜头、运动长镜头等三种。(1)固定长镜头:机位固定不动,连续拍摄一个场面所形成的镜头,称固定长镜头。最早的电影拍摄的方法就是用固定长镜头来记录现实或舞台演出过程的。卢米埃尔1897年初发行的358部影片,几乎都是一个镜头拍完的。(2)景深长镜头:用拍摄大景深的技术手段拍摄,使处在纵深处不同位置上的景物(从前景到后景)都能看清,这样的镜头称景深长镜头。例拍火车呼啸而来,用景深镜头,可以使火车出现在远处(相当于远景)、逐渐驶近(相当于全景、中景、近景、特写)都能看清。一个景深长镜头实际上相当于一组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镜头组合起来所表现的内容。(3)运动长镜头:用摄影机的推、拉、摇、移、跟等运动拍摄的方法形成多景别、多拍摄角度(方位、高度)变化长镜头,称为运动长镜头。一个运动长镜头可以起到一组由不同景别、不同角度镜头构成的蒙太奇镜头的表现任务。

2.空镜头:指影片中没有人物只有景物的镜头。空镜头有写景和写物之分。写景的往往用全景、远景,通常叫做风景镜头;写物的大都用特写、远景。

空镜头的审美功能主要有:(1)交代故事或人物活动的环境;(2)可以表达某种情感或意味;(3)赋予象征意义;(4)通过看得见的画面联想到看不见的画面;(5)表现时空转换。

3.运动镜头:指摄影机在运动中拍摄的镜头,也叫移动镜头。它可以使画面显得特别真实,而且能使观众在与摄影机一同移动的时候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按镜头的运动方式,可以分为推、拉、摇、移、跟、晃等几种类型。(1)推镜头:是画面构图由大景别向小景别连续过渡而拍摄的画面。推镜头有两种方式:一是指拍摄对象基本不动,摄影机沿光轴方向由远而近向主体推动;另一种是变焦距镜头的焦距由小变大。其作用是描写细节、突出主体,是所要强调的人或物从整个环境中十分清楚地表现出来。

功能:(1)把观众慢慢带进故事情节中去,带入忘我的境界;(2)可以突出细节或戏剧元素,从而引起观众的重视;(3)使观众由外部动作逐渐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对人物进行完整的把握;(4)表现出空间层次,增强逼真感,从而使观众身临其境。(2)拉镜头:与推镜头相反,指摄影机向后退,由特写、近景拉成全景或远景,可以使更多的信息被包容进来,同时有一种远离主体的视觉感受。有利于表现影视主题和导演创作意图。它会创造出类似全景的效果,展现人在环境中的位置,给观众以情绪的感染和无穷的想象。

功能:(1)强调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2)给人以丰富的情感和无穷的想象;(3)作为转场镜头。(3)摇镜头:指摄影机放在固定的位置,运用三脚架上的活动底盘使机身做上下、左右摇转拍摄而成的镜头。摇镜头可分为:水平摇、垂直摇和斜摇。摇镜头犹如人们转动头部环顾四周或将视线从一点移向另一点的视觉效果。

功能:(1)展现大的环境、场景;(2)表现人物内心和精神状态;(3)生成不同的情景,推动情节的发展。(4)移镜头:指把摄影机放在移动车上或升降机上,对被摄体做跟随、横移或升降运动的摄影方法。摄影机沿水平方向移动为横移镜头;摄影机上下垂直移动中所拍摄的镜头称为升降镜头。两者都能打破画框四条边的局限,无限制地扩大空间,扩展视野;同时,也能使画面构图不断变化,从而克服了电影自身的弱点,增强了画面的空间感和动态感以及电影反映生活的能力。

功能:(1)使观众跟人物一起行动,不但能看清人物行动,而且能得到与人物相同的感受;(2)造成身临其境的参与感;(3)开拓画面造型空间,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5)跟镜头:指摄影机跟随移动中的人或物一起运动而进行的拍摄,移动方向与被拍摄物体的方向一致且是等距离运动。跟镜头可以使人物动作保持连贯完整,从而细腻揭示或强化人物的动作与情绪;表现人或车辆的追逐,给人以画面的逼真感或紧张感。

功能:(1)使人物的动作保持连贯,有利于细腻地揭示人、事物的情趣;(2)营造出逼真的紧张感。(6)晃镜头:指摄影机的镜头不稳定,上下左右晃动。晃动本是摄像中之大忌,但有目的地晃动,可以产生特殊效果,如车船的颠簸,人醉后、病后、挨打后的主观镜头。

功能:(1)创造特定的艺术氛围;(2)表现导演的主观思想。

4.固定镜头:是在拍摄一个镜头的过程中,摄影机机位、镜头光轴和焦距都固定不变,而被摄对象可以是静态的,也可以是动态的。固定镜头能比较客观地记录和反映被摄主体的运动速度和节奏变化。

5.主观镜头:指一种镜头的运动方法。这类镜头以摄影机镜头代表影片中某一人物的眼睛,直接摄取他当时目击的景物。这种镜头能使观众更直接地去感受剧中人物的活动和内心感情,从而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一般在故事片、电视剧中常用。

6.客观镜头:指的是客观描述人物活动和情节发展的叙述镜头。这类镜头拍摄的画面大都是代表观众的眼睛,是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观察所看到的情景和事物。它要求客观、公正,一般在新闻中常用。

7.变速镜头:改变拍摄速度,而放映仍按照正常速度(电影每秒24格,电视每秒25帧),银幕上的动作就会发生变化,称为变速镜头。变速镜头一般分为慢镜头和快镜头两种。(1)慢镜头:又称“快速拍摄”、“升格拍摄”。是提高摄影机运转频率的一种拍摄方法,在拍摄时加快速度超过每秒24格,却仍以正常速度放映,就会导致影像速度放慢,出现慢节奏动作。可根据需要升到每秒32格、40格、48格、64格、80格、96格等。(2)快镜头:又称“慢速拍摄”、“降格拍摄”。是降低摄影机运转频率的一种拍摄方法,在拍摄时减慢速度低于每秒24格,却仍以正常速度放映,就会导致影像速度加快,出现快节奏动作。可根据需要升到每秒16格、12格、8格、4格、2格、1格等。

三、蒙太奇

蒙太奇:法文“Montage”的音译,原为建筑学用语,直译为“装配”、“构成”的意思,现已成为世界通用的电影艺术专门术语,即按照一定的目的和程序剪辑、组接镜头。它是摄影机的活动和可剪辑胶片的产儿,是借助于电影技术而发展到极完善形式的分割和组合方法。蒙太奇其有叙事和表意两大功能,其表现形式一般分为以下三种基本类型:(1)叙事性蒙太奇:电影基本的构成形式和构成方法之一,以交代情节、展开事件为主旨的一种蒙太奇类型。它按照情节发展的时间流程、逻辑顺序、因果关系来分切组合镜头、场面和段落,引导观众理解剧情。换言之,向观众通顺、流畅地讲出一个故事是影片中最基本、最常用的叙述方法。叙事性蒙太奇根据叙述方式,一般分为连续蒙太奇、平行蒙太奇、交叉蒙太奇、颠倒蒙太奇等。(2)表现蒙太奇:电影基本的构成形式和构成方法之一,是以加强艺术表现力和情绪感染力为主旨的一种蒙太奇类型。它通过镜头的相连或者相叠,在形式或内容上相互对照、冲击,从而产生一种单个镜头本身所不具有的丰富含义,以表达某种感情、情绪、心理或思考,给观众造成强烈的印象。它的目的不是叙述情节,而是激发观众的联想,启迪观众的思考,调动甚至煽动观众的情绪,获取最佳的艺术效果。表现性蒙太奇根据叙述方式,一般可分为对比蒙太奇、心理蒙太奇、抒情蒙太奇、夸张蒙太奇、隐喻蒙太奇等。(3)技巧蒙太奇:电影基本的构成形式和构成方法之一,除以交代情节、展开事件为主旨的叙事性蒙太奇和以调动观众情绪、加强艺术效果为主旨的表现性蒙太奇外,在前期拍摄和后期制作过程中用来处理镜头或镜头之间关系的一些特殊手段,如停机再拍、多次曝光、升格、降格、淡入、淡出、化入、化出、叠印、切换以及声音蒙太奇、色彩蒙太奇等,统称为技巧蒙太奇。

四、声音

声音:电影媒介的基本元素之一。它使电影从视觉的媒介变为视听结合的媒介,使得过去在无声电影中通过视觉因素表现出来的相对时空结构,变为通过视觉和听觉因素表现出来的相对时空结构。

1.人声:人所发出的由音调、音色、力度、节奏等因素组成的声音以及人的话语。主要由对白和画外音组成。

对白:影片中人物之间的对话。对白是塑造人物性格、表达人物情感、表现影片节奏的重要手段。

画外音:指影片中声音的画外运用,即不是由画面中的人或物体直接发出的声音,而是来自画面外的声音。旁白、独白、解说是画外音的主要形式。(1)旁白:是以画外音形式出现的第一人称叙述或第三人称的议论和评说,它是台词的画外音运用,是叙事抒情的重要手法。(2)独白:也称心声,以画外音的形式出现,展现剧中人物的内心活动,只能以第一人称方式出现,是剧中人内心的一种反映。它不仅是人物自己的声音,而且也是人物此时此刻的心理过程和想法。独白是揭示人物内心活动和刻画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3)解说:以客观叙述者的身份,直接用语言来交代、介绍剧情或发表议论的方式。这种方式在新闻纪录片和科教片中运用得最为广泛。

2.音响:电影音响又称“环境音响”,指作为影片场面背景出现的各种声音效果。在类别上有自然音响、动作音响、背景音响、机械音响、枪炮音响、特殊音响等。

从声源性质来看,主要有两类:第一类是自然环境中的声音,第二类是社会环境中的声音。和自然环境声音相比,社会环境的声音要更复杂,包括了作为背景音响出现的人声和音乐。

从技术上看,在拍摄现场同步收录音响的做法称为“同期录音”,在制作后期用人工方法或器具进行模拟或再现来收录音响的做法称为“拟音”。前者效果更加真实,因此在当代电影制作中大量采用。后者则主要用来完成一些难以收录或者现实中不存在的音响。

电影音响的功能:(1)展现立体环境,使银幕生活富有质感;(2)渲染画面氛围;(3)表现画面所蕴涵的哲理;(4)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5)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

3.音乐:从纯音乐形式转化而来的电影视听手段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它被纳入了电影的时空关系之中,从而获得了一个为纯音乐所不具备的电影空间,因而其性质完全不同于纯音乐。电影的音乐可分为有声源音乐和无声源音乐两种。

电影音乐的创作来源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由作曲家为某部影片创作专用的音乐,这种专门的配乐往往和影片情节主题结合得较好,形式上多围绕着一个主旋律,配合不同段落的情节发展和情绪基调,产生不同的变式,因此,有一种前后呼应、浑然一体的整体感觉;另一种方式则是选取已有的现成音乐作品用到电影中来,这种情况下,由于音乐先于影片完成,再加入电影画面时最大的困难便是如何使音乐和影片相协调。

电影音乐的功能:(1)体现影片的主题思想。运用适当的音乐语言及艺术表现手段来表达影片的主题思想,深化画面内容,帮助观众理解影片的主题;(2)抒情作用。用音乐表达人物的感情,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体现人物内心的潜台词,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生动。也可用音乐来表达作者对人物和事件的主观态度,带有一定的评价意义;(3)渲染气氛作用。音乐能为影片创造一定的背景气氛,用以深化视觉效果;(4)描绘作用。运用音乐手段对画面中富于动作性、运动性的节奏特征加以描绘或者对客观世界的某些音响特征加以模拟;(5)剧作作用。音乐直接参与到影片的情节中去,成为推动剧情发展的一个元素;(6)连贯作用。用音乐加强影片结构的连贯性、完整性。

4.声画关系:声音和画面是构成影视作品的两个要素,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声音与画面只有协调、有机地配合,才能产生立体、完整的感官效果。从时空关系上理解,它们的关系可分为以下四种:(1)声画同步:即声画合一。表现为音乐和画面紧密结合,音乐情绪与画面情绪基本一致,音乐节奏与画面节奏完全吻合。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复合观赏体,两者组成有机的统一体。音乐强调了画面提供的视觉内容,起到烘托、渲染画面的作用。(2)声画对位:即声画对立。声音和画面形象分别表达不同的内容,从不同的方面说明同一含义,这种声画结构形式叫声画对位。声画对位是一种声画结合的蒙太奇技巧。声音和画面既各自独立,而又相互作用,创造出一种画面和声音的交响乐式对位。声画对位的结果,产生某种它们自身原来并不具备的新的寓意。通过观众的联想,达到对比、象征、比喻等效果,给人以独特的审美享受。声画对位又分为声画并行和声画对立两种形式。

声画并行:即声画并列。声音和画面既不相辅相成也不相互对立,而是各行其道,以自身独特的表现方式从整体上揭示影片的思想内容和人物的情绪状态,在听觉上为观众提供更多的联想和潜台词,从而扩大影片在单位时间内的容量,生发新意。

声画对立:声音和画面不一致,相悖相反。声音不是画面的附属和补充,而是从相反的方向去挖掘人物的内心活动或营造某种情绪,暗示某种思想。画面和声音之间在情绪、气氛、节奏以及内容等方面的相互对立,使声音具有寓意性,从而深化影片的主题。(3)声画错位:声音先于画面或后于画面出现,形成声画对位上的时间差,这种时间差就是声画错位。它包括声音错前和声音错后两种方式。

声音错前:声音先于画面出现(提前揭示人物命运)。

声音错后:声音晚于画面结束(强化人物内心情绪)。(4)声画分立:即声画分离。画面中的声音和画面不相吻合、不同步、互相离异的蒙太奇技巧。声画分立意味着声音和画面摆脱了相互间的制约,而具备了相对的独立性。它们通过分离的形式,在新的基础上求得和谐与统一。声画分立的形式,可以有效地发挥声音的主观性作用,还能借此衔接画面、转换时空。它可以以同一种持续进行的声音为纽带,把一系列表现不同场景、不同内容的画面组接起来,构成自成首尾的蒙太奇段落。

五、色彩

色彩是电影媒介的基本元素之一。指通过光照,物体由于物质差异,反射的光波长短不同而形成了千差万别的颜色。色彩可大体分为光源色、固有色、环境色(条件色)等。在色性上分为暖色和冷色。就色彩的画面特征而言,又有色调、色相、色度、纯度的不同。

色调:电影画面的色彩配置所产生的色彩倾向。以某一颜色为主导,使画面呈现一定的色彩倾向。在一个镜头内,色调可由镜头内部空间的色彩关系形成,在场景中可由各镜头通过时空结构展示的色彩关系形成。色调是摄影师表现情绪、创造意境的手段。

暖色:也称“热色”。某种使人产生温暖、炎热感觉的色彩。如红色、橙色等使人联想到火焰、阳光等。暖色给人以澎湃、扩张、前进、兴奋、热烈的感觉。

冷色:也称“寒色”。某种使人产生寒冷感觉的颜色。如蓝色、青色等使人联想到冰川、雪山等。冷色之间也有冷暖差别。冷色给人以收缩、退避、宁静、抑制、萧瑟的感觉。

色彩的功能主要有:(1)色彩是一部影片进行环境造型和人物造型的重要手段。如美国好莱坞经典影片《乱世佳人》的成功就离不开影片对色彩的精心运用。(2)色彩是表现人物内心情感,唤起情绪、渲染气氛的形象化手段。如伯格曼的经典影片《第七封印》开头,死神与骑士相逢的段落:“富于神秘色彩的黑白摄影强调了一种几乎是永恒的忧郁。”(3)色彩还可用以确立和展现整部影片的总体情绪和主题基调,表现影片的风格。色彩基调是指色彩在画面中表现出来的全片总的色彩倾向和风格。如《红高粱》中奔放、热烈、粗犷、鲜活、浓烈的红色基调。(4)色彩是具有表现性的,不同的色彩可以引起人们与生活有关的不同联想,所以,不少电影艺术家热心于用色彩来表现象征和隐喻。如安东尼奥尼的名片《红色沙漠》,将色彩的象征意味发挥到了极致,以至于这部影片被称为“电影史上的第一部彩色片”。(5)在同一部影片中运用不同色彩的胶片,可以生动地表现幻觉、回忆与现实之间的不同情调,转换不同时空内的情节,并创造出特殊的审美意味。例如,前苏联影片《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我国电影《小花》等。

六、角度

拍摄角度:是指摄影机与被摄物体的视角关系,拍摄角度也可以称之为机位角度,是由拍摄的方向、距离、高度三个相互依存的因素决定的,一旦摄影机被放置在某一空间位置后,这三个因素也就随之确定。

1.从拍摄高度来看,可分为平拍、仰拍和俯拍。(1)平拍:摄影机与被摄对象处于同一水平线的一种拍摄方式。它的画面透视关系、结构形式、景物大小对比和人眼看到的大致相同,镜头与画面较为平稳,能使人在心理上产生认同感和亲切感。是拍摄时最常用的一种方式。(2)仰拍:摄影机镜头视轴偏向视平线上方的拍摄方式。摄影机处于仰视被摄对象的位置,既可用于拍摄空中的景物,也可用于拍摄地上的景物。仰拍常用于表现崇高、庄严、伟大的气势。宜表现高大的东西(如高楼大厦),或含褒义(如拍英雄人物)。垂直于地面往上拍叫“全仰”。(3)俯拍:摄影机镜头视轴偏向视平线下方的拍摄方式。摄影机处于俯视被摄对象的位置,主要用以表现视平线以下的景物。俯拍常用于描述环境特色,有时也用来造成压抑、低沉的气氛。宜表现宽阔的环境(如原野、人群),或含贬义。从飞机上俯拍叫“航拍”。垂直往地面拍叫“全俯”。

2.从拍摄方向来看,可分为正面角度、侧面角度、斜侧角度、反侧角度等。(1)正面角度:摄影机处于被摄体的正面方向,表现被摄对象正面的特征。正面角度均衡稳重,容易产生对称效果。在电影中,对一些雄伟、庄严的建筑物经常采用正面角度拍摄。但是用正面角度从正常视点拍摄时,画面往往缺少透视变化。(2)侧面角度:摄影机处于被摄体的侧面方向。主要表现被摄对象的侧面特征,勾画被摄对象侧面轮廓形状。(3)斜侧角度:摄影机处于被摄体的正面和侧面之间的位置。既表现被摄对象部分正面特征,也表现其部分侧面特征,可造成鲜明的立体感和较好的透视效果。(4)反侧角度:也称“反拍”、“反打”。是处于前一个镜头拍摄方向的反面或反侧面的角度。以拍摄人物为例:前一镜头从正面拍摄,后一镜头从反面或反侧面拍摄。往往把后者称为反拍或反打镜头。反拍镜头的运用有助于表现主体对象的多面和立体形态,并可以起到对比、暗示和渲染的作用。

七、电影剪辑

定格:是电影镜头运用的技巧手法之一。其表现为银幕上映出的活动影像骤然停止而成为静止画面(呆照)。定格是动作的刹那间“凝聚”,显示宛若雕塑的静态美,用以突出或渲染某一场面、某种神态、某个细节等。具体制作方法是,选取所摄镜头中的某一格画面,通过印片机重复印片,使这一停止画面延伸到所需长度。根据镜头剪辑的需要,定格处理可由动(活动画面)到静(定格画面),也可由静(定格画面)到动(活动画面)。也有的在影片结尾时,用定格表明故事结束,或借此点题,以便给观众留有回味。

闪回:影片中表现人物内心活动的一种手法。即突然以短暂的画面插入某一场景,用以表现人物此时此刻的心理状态和感情起伏。与一般回忆及倒叙不同,闪回不需要中断原来场景中的动作和节奏,撷取最富于特征、最具有鲜明形象性的动作或细节,用极其简洁明快的手法加以强调和表现,给观众以清晰而深刻的印象。“闪回”的内容一般为过去已经发生的事情,如表现人物对未来或即将发生的事情的想象和预感则称为“前闪”,两者统称为“闪念”。

跳切:“切”的一种。属于无技巧剪辑手法。它打破常规状态镜头切换时所遵循的时空和动作连续性要求,以较大幅度的跳跃式镜头组接,突出某些必要内容,省略时空过程。跳切既以情节内容的内在逻辑联系为依据,也以观众欣赏心理的能动性和连贯性为依据,排斥缺乏逻辑性的随意组接。

淡出、淡入:也称渐隐、渐显。电影中表现时间、空间转换的技巧之一。前一个画面渐渐隐去直至完全消失,称“淡出”,表示一个段落的结束;后一个画面逐渐显现,最后完全清楚,这个镜头的开端称“淡入”,表示一个段落的开始。淡出、淡入节奏舒缓,具有抒情意味,并能给观众以视觉上的间歇,产生一种完整的段落感。随着电影节奏的加快,今已较少采用。

化出、化入:也称溶出、溶入,或简称“化”、“溶”。电影中表示时间和空间转换的技巧之一。指前一个电影画面渐渐消失(化出)的同时后一个画面渐渐显现(化入)。两者隐显的时间相等,并且在银幕上呈现一个短时间的重叠,即经过“溶”的状态实现交替。也常用以表现现实与梦幻、回忆、联想等场面的衔接。“化”的方法比较含蓄、委婉,往往有某种寓意。根据内容、节奏的需要,“化”的时间可长可短,一般在1-3秒之间。

切出、切入:指上下镜头直接衔接。前一个镜头叫“切出”,后一个镜头叫“切入”。这种不需外加任何技巧的镜头组接方法,能增强动作的连贯性,不打断时间的流程,具有干净、紧凑、简洁、明快的特点。往往用于环境描写、人物对话和行动的衔接。在故事影片的拍摄中,同一场面内的镜头,一般多采用这种衔接方式。随着镜头的切出、切入,观众在视点的不断变换中,逐渐了解表现对象,且不感到画面的组接痕迹。

划出、划入:简称“划”。电影中表现时间、空间转换的技巧之一。用不同形状的线,将前一个画面划去(划出),代之以后一个画面(划入)。一般适用于表现节奏较快、时间较短的场景转换;尤其是在描写同时异地或平行发展的事件时,划的组接技巧有着别的方法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其不足之处在于,如处理不当,容易使观众意识到银幕的四条框的存在,削弱了画面形象的真实感。

圈出、圈入:“划”的变种,电影剪辑技巧手法之一。表现形式是以圆圈的方式,从画面中心圆点开始逐渐扩大(圈出),或以圆圈将整个画面逐渐收缩为圆点(圈入),使下一个镜头的画面逐渐取代上一个镜头的画面。这种手法可使观众注意力集中到画面的某一细部上,起到特写的作用。

出画、入画:是电影艺术处理镜头结构的一种手法。镜头画面中的中心人物或运动物体离开画面,称为出画;人物或运动物体进入画面,称为入画。当一个动作贯穿在两个以上的镜头中时,为了使动作流程继续下去而不使观众感到混乱,相连镜头间的人物或运动物体的出画和入画方向应当基本上一致,否则必须插入中性镜头作为过渡。

第二章 影视评论

一、考点解析

影视作品评论是影视艺术高考中的基本科目之一,以笔试写作的形式出现。当场给考生放映一部电影后,监考老师发放答题纸,要求考生在120-150分钟内写作1500-2000字的影视作品评论。有的院校则是考查短片评论或是电影片段评论,放映时间大约在30分钟左右,中间不休息,要求考生在60-90分钟内写作800-1000字的影视作品评论。

二、影视评论的含义及功能

(一)影视评论的含义

影视评论是艺术评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某种思想原则和审美标准对影视艺术进行理性分析和科学评价的一种艺术研究活动。它以具体的影片和电视剧创作为研究对象,评美析丑,褒优贬劣,揭示其成败得失的规律。(二)影视评论的功能及作用

第一,阐释作品深刻意蕴,发掘作品的内在价值。

在优秀的影视作品中,艺术家所运用的表现形式和手段是新颖的,所赋予的银幕造型形象含义也是丰富深刻的,影评家应带领观众走进编导创造的艺术境界,捕捉意蕴,挖掘作品的内在价值,领略作品独特的诗意和神韵。力求“见观众之未能见,言编导之未能言”。

第二,引导鉴赏,提高观众的欣赏水平和审美趣味。

鲁迅读《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匈牙利电影理论家巴拉兹认为:“提高群众对电影的鉴赏能力,实质上意味着提高世界各民族的智力。”

第三,总结创作经验,探索电影艺术的发展规律,给艺术以正确的理论导向。

评论并不是从现有的艺术作品中去得出某种结论,而是在推理的基础上要求或期望某种艺术作品。要善于总结影视艺术的成败得失,努力探索影视艺术创作带规律性的问题,促进影视创作的健康发展。评论家要准确把握电影创作的历史与现实状况,了解时代变化和审美需求,指明创作发展的趋势与流向,呼唤与之相适应的影视作品的出炉。

第四,架设影视艺术与观众的桥梁,实现影视价值的重要手段。

影视作品的艺术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可以通过影视评论得以实现。中国的影视评论侧重于影视作品的社会性,并逐步形成了中国特有的、最广泛的群众影评浪潮,形成了中国文艺评论的独特景观。

三、影视评论的特征

(一)突出审美判断,重视画面语言分析

首先,影视艺术反映生活有自己特殊的艺术规律,影视批评也应该遵照影视艺术美的规律和美的特征进行评论。它必须给人以美感,让受众在美的享受中潜移默化地受到陶冶。

其次,真正的影评是对银幕造型时空观念的认识,是对电影运动本性的独特欣赏,是对电影色彩、音乐、剪辑的领会和完善。作为一种艺术实践活动,应在审美上多做文章,在“寓”字上见功力,即寓教育于审美之中,寓娱乐认识于审美之中。

最后,影视鉴赏活动是一个完整的审美认识和审美评价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鉴赏者通过自己的感官接触影视作品,便产生了审美感知,然后进行审美联想和想象,使审美情感理解得到一定的认识,再经过审美综合活动获得审美的判断和评价,最终得到影视鉴赏的完成形态。(二)论述方式:评是文章的主体

影视评论也可以说是揭示影视作品优缺点的科学。影视作品评论的主要对象是影视作品,其操作的具体形态应是“评论”。既然是一种评论,就应符合评论写作的要求,即从直接的现实目的出发,按照评论对象自身的形态、性质、特点,并依据其所属范畴的客观规律,对它做出恰当的分析和评价。影视评论以“评”为中心,“论”是为“评”服务的。

评是剖析。即对影片的画面、色彩、音乐、摄影、人物性格、主题思想、表现手法等诸种因素做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的揭示事物内核的分析。

评是判断。也就是对作品的思想、流派及创作者作出中肯的评价,或者肯定或者否定或者兼而有之。

评是选择。不可面面俱到,可抓住一方面或一个点谈透。

评是创造。评论是一种独立的具有自我价值的创造性劳动,它要挖掘作品的内在价值,赋予作品未完成的艺术形象的新创造。

评是辩驳。对作品的思想性、人物、情节、悬念等作出辩解。(三)思维方式:逻辑思维,美的思维

影视评论是对影视现象本质和规律的概括,是科学的抽象,因此其遵循的思维方式是逻辑思维。影视评论不是自然理论,它的语言应讲求文学本身的形象性,文字应能唤起人们的美感,所以评论的思维也应当是美的思维,要有形象性、生动性,本身应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

四、影视评论写作的基本要求

(一)影视评论写作的原则和要领

在影视编导专业考试中,常会有考生苦恼不知如何去写影视评论,不知该如何下手。影视评论的写作过程就是考生运用相关知识、生活经验和理论修养对影视作品进行评析的文字化表达的过程。其写作原则如下:

第一,紧扣“影视作品”与“评论”。

考生在进行影视作品评论时要注意从艺术形象入手,以影视作品为依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考生必须在对作品完整感受的基础上,严格地以影视作品为依据,从影视作品事实出发进行审美判断与评价。考生所评论的内容必须是影片提供的,而不能从说明书和报刊故事中寻找。要抓住电影艺术的特质,评论的对象有画面感、运动感。让没有看过该影片的人也能获得对作品的大致了解。展开评论时,中心明确,说理和论证严密,切忌“故事加感想”,或有观点而无论证。

第二,总体把握,细部突破。

首先对影片要有正确的总体评价,在此基础上选择一个较小的视角深入挖掘,做到高屋建瓴,品鉴入微。避免面面俱到,人云亦云。要抓住有别于其他作品的创新之点、独特之处加以评论,在抓住影视作品特点的同时,还要注意找准评论的角度。

其次要避免一叶障目,不见森林。力求写出鞭辟入里的专论,而不是泛论、散论。有些报纸杂志上发表的影视作品评论大都是新闻记者根据编导散发的资料摘编的综合评价,基本是“故事情节+主题思想+艺术特色+演员介绍+拍摄花絮”这一模式。评论对象的选择既是一定评论策略和技巧的体现,也是影视评论的要领之一。

第三,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侧重于社会意义的评论要注意兼顾影片的艺术性,要用影片提供的银幕形象进行说明与论证。有考生写《火烧圆明园》的影评,只是对这一历史事件抒发感慨,全文与影片毫无关系,严格地说这样的文章不是电影评论。侧重于艺术价值的评论要把握影片艺术表现中所体现的思想内涵,要讲究评论文章自身的艺术性,要坚持实事求是地进行科学评论。考生要从评论对象的实际情况出发,好处说好,坏处说坏,站在客观的立场上理性地加以评论。

第四,构思谋篇,注重逻辑。

考生只有根据主体与客体、内容与形式、动机与效果高度契合的原则,才能确定好合适的文体类型。构思谋篇是评论写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过程,具体地决定评论写什么内容,提出什么观点,是否设分论点,设几个分论点,用哪些原理、哪些材料去论证,怎样论证,开头、结尾、过渡段落如何安排等。

文章结构应当严谨与完整,层次与层次、段落与段落之间应联系紧密,合乎逻辑。其语言应主要是理性的语言,而不应是散文的、叙述的语言。文章观点鲜明、重点突出。

第五,注重思辨,讲究文采。

文章的观点要正确,同时立意要尽可能做到富有新意和深度,力求有自己新颖深刻的见解,宁可是“深刻的片面、伟大的偏见、创造性的误解”,也不要千篇一律,说一些人人皆知的“正确观点”。另外,电影评论应倡导健康的思想与审美倾向,坚守良好的文风,坚持科学的方法,以理服人。评论的语言要生动活泼、形象鲜明,注意句式长短得当、音韵和谐,既要有理论色彩,又要明白晓畅,让理论文章给人以语言的美感与动情的力量。尽可能做到文章流畅,具有一定的可读性,其语言应做到准确、规范,富有个性。(二)常见的影视评论写作结构

在艺术类考试中,常见的影视评论写作结构主要有以下几种:

倒论式结构:把文章的结论放在前面,然后从各个方面开始论述这个结论。又称演绎法。

发展式结构:情节的开头就是文章的开头,情节的结尾就是文章的结尾,基本上是按照电影的发展顺序展开文章的结构,或沿着基本问题的线索顺序递进,体现着一种时序性或思维逻辑性。

并列式结构:以一个中心内容贯穿始终,分作几个问题陈述,它们之间是平行并列的关系,各部分既独立又紧密联系,上文为下文作铺垫,下文是上文发展的必然。

递进式结构:揭示一部影片的深刻内涵,剖析人物或情节,采取由现象到本质、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分析,最后发掘出事物的内核因素。

冰糖葫芦串式结构:即把几个意义上毫无关联的内容拼合在一块,从总体上给人以哲理启迪。适合于某些断想、漫笔之类的文体。

五、影视评论写作的结构流程

影视评论写作的基本流程,大体上可以分为鉴赏阶段、准备阶段和写作阶段三个过程。(一)鉴赏阶段

影视评论的写作其实在鉴赏影视作品时就开始了。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你在看影视作品时得到了多少“米”,就直接决定了你能做出多少“饭”,所以这个阶段一定不要浪费了,在相同的时间内力争比别人有更多的收获。写影评的基础来源于作者对影视作品的直观感受。在欣赏影视作品时,不管你以前是否看过,都应该保持虚静的审美心态,避免任何主观偏见的干扰,以获得直接、鲜活、完整、深刻的印象与感受。不要急于下结论或构思评论文章,应以简单的视听感受为主,等到欣赏完作品,再对头脑中的印象和感受加以整理、思考与归纳。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把自己设身处地地放在影片中,把自己作为其中一个关键角色。具体的做法是:(1)自觉地身份定位,带着问题去看,用专业的眼光去看;(2)充分调动起自身各个感官系统,眼、耳、脑、手并用,看的同时积极展开联想;(3)随时记录有用的信息;(4)最后一刻才能离位,注意电影结束后的字幕。(二)准备阶段

这也是影评写作的酝酿阶段,这个阶段非常重要。在评论写作之前,应当做好写作前的准备工作。

首先,整理观感。在观看所播放的影视作品时,一定要带上纸和笔,随时记录一些情节和资料,以作为写作时的提示性依据。要把故事看明白,弄清电影是什么类型,导演讲这个故事的目的和价值是什么。学会舍弃,抓住自己最有感触的一点来写。

其次,找准角度。确定自己的文章是选择多个角度还是一个角度进行评论,确定文章的总论点,甚至可以将其细化,列出分论点。(1)主题:主题是影视作品的主旨。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通常不止一个主题,有时会有两个或更多的副主题,或者影片的主题或副主题比较朦胧,难以辨清,这都属正常。考生最好是从影片的某一个副主题入手,逐渐深化主题的思想内涵或意境,然后加以评论。(2)人物:影视作品中的人物是考生评论的重点,影片中人物的塑造是否有特色是影片成功的关键。对人物的评论可分三个层次:一是对人物形象的评论,这是最为通常的评价角度,主要从人物一般特点和形象特色予以评论;二是对人物性格的评论,就是通过人物形象的认知,洞察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深化人物形象;三是对人物心理的分析,这是在人物性格分析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3)结构:结构与情节紧密相连。结构是构架和营造情节的方式和方法。在结构特点上分为平铺直叙式、倒叙或插叙式,有的则表现为两个或更多情节平行发展的特点;在结构风格上有注重矛盾冲突的戏剧式结构、有不刻意渲染和激化矛盾的小说式结构以及富有散文化或诗意化特色的散文式结构。(4)情节:在影片中,情节是故事发展的轨迹,故事的起始、发展、高潮、结束等环节演绎着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和人物的命运。由于电影意在表现人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其情节的构织会出现主要情节和多个次要情节,这些情节有时呈现为平行的状态,有时则呈现出反复交错延展的情形。(5)细节:影视作品中的细节表现为在情节的运动中一些于瞬间出现的人物表情、动作或人与人的交流。细节在影片中经常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细节可以强化主题,刻画人物性格和心理活动,给人以心灵的震撼和启示。(6)语言:指影片中人物的话语,包括对话、独白、旁白等。电影中的人物语言趋于生活化,富有艺术性。电影特别注重人物语言的性格化,通过对人物语言的表现,彰显人物的性格特征。有时可以通过对语言的表现,透视出哲理化的意蕴。(7)声音:影视作品中的声音包括音乐和音响。音乐是影片重要的表现手段和影片评论的重点。对音乐的评论要关注影片音乐的基本特色与风格,以及与影片主旨、人物情感的关系。影视作品中的音乐通常可以对深化主题、塑造人物起到突出作用。(8)镜头与画面:影片中的镜头与画面是电影中最基本的艺术形式,它体现着导演的意图。不同景别的镜头意味着叙述方式的不同,以及对画面的结构方式、对空间造型内涵表现的差异。考生对镜头与画面的评论,可以就摄制者在叙述方式及画面构成上的艺术探索等方面展开。(9)色彩与光影:色彩与光影的表现在影片中至关重要,电影本身就是光影的艺术,而色彩是对客体世界的还原,它与电影的美术构想有密切的关系。同时,色彩与光影是影片中人物情感的表现,直接关系到影片的整体风格与影调。

当然,影视评论的角度还有许多,以上是艺术高考影视编导专业考生在平时训练中经常切入的几个角度,考生可以根据自己具体掌握的情况,在实际考试过程中任选其中的一个或几个角度进行评论。

最后,拟定提纲。(1)形成一个开头。起笔要奇,一般是概括故事情节,不露声色地引出自己的观点和角度,提出总的论点。(2)分论点,运用各种方法论证自己的观点,常采用的是演绎法或者分析法。注意影片的论据与自己的观点要有机结合。各个分论点的论述,最后的目标指向是文章的总论点,即文章的中心思想,它与影片主题和导演意图紧密相连。(3)过渡段。通过过渡段把分论点连接起来,使论述有层次感和逻辑性。过渡段要注意简短,因为它既是对上述论点的总结,也是对下文论点的概述。(4)结论。对自己的观点加以强调或对影片的思想内容进行延伸、升华。(5)确定题目。文章的题目可在开头就确定下来,也可到最后考虑,而且题目一定要与文章主题相符,是文章总的观点的表达和概括,要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三)标题的拟定

影片的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好的题目能起到画龙点睛的目的。标题的作用就是揭示文章的主旨,吸引阅卷老师阅读全文。成功的标题都是凝练而富有内涵的,对于表现主题和突出中心起到推动的作用。

标题一般包括主标题和副标题,两者是互为补充的关系。主标题是作者观点的集中表达,副标题通常用于表明作者评论影片的角度。如下面的一些标题:《当爱已成往事——评〈三峡好人〉》《青春不转弯,随遇而安——评〈孔雀〉》《断翅的飞翔——评〈暖〉》《默哀的赞歌——评〈可可西里〉》《与青春有关的车子——评〈十七岁的单车〉》《绚烂与静美的绝唱——评〈云水谣〉》《谁能疗我脆弱——评〈红颜〉》《无处安放的青春——评〈十三棵泡桐〉》《庭院深深深几许——评〈大红灯笼高高挂〉》《尊严的崩溃与重建——评〈寻枪〉》《人与神的握手——评〈孔繁森〉》《至纯至爱的传说——评〈山楂树之恋〉》《欲望都市,深度救赎——评〈无人驾驶〉》《花谢花开谁为知——评〈茉莉花开〉》《同一个空间,不同的世界——评〈世界〉》《魂归何处——评〈落叶归根〉》《诚者,天之道也——评〈非诚勿扰〉》《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评〈花木兰〉》《你的需要,我的依靠——评〈我们俩〉》《最单纯的丑陋——评〈看上去很美〉》(四)开篇的方法

开篇是文章的面目之一,不可随意处置。陆机《文赋》中说:“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宋代吴沆主张“首句要如鲸鲵拨浪,一击之间,便知其有千里之势。于落句要如万钧强弩,贯金透石,一发饮羽,无复有动摇之意”。好的开头决定着考官老师对评论的印象和阅读兴趣,更是考生表达中心论点和主题的思想方向,一定要避免陈词滥调和千篇一律的俗套表达。好的开头就是影评成功的开始,因此开篇之结构与操作也便显得分外困难。总结既往,列示成功者如下:(1)入手擒题法。此类开头法一般单刀直入,胆气逼人,引人注目。(2)概括题义法。此类开头起句居高临下,提挈全文,使后文之展开通篇一贯,不蔓不枝。(3)突兀壁立法。这种开头,往往劈头一段怪论,骤然读之,大有“高山落石,不知其来”之感,不知作者缘何生出这许多奇语妙思。(4)代用他人评议法。这种方法一般是先引入其他相关评论,而后入题。(5)借他人疑议法。这种方法一般先以他人之存疑作为自己文章的开篇,以此为基础,使继后的讨论更趋合理。(6)类比开头法。这种方法往往由相同或相近的话题谈起,而后极自然地引入正题讨论。(7)借历史指涉开头法。这种影评往往由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趋势描绘入手,而后介入更为具体的本文评论。(8)简介开头法。此类开头往往简要介绍一些影片信息,借此给读者一些较为深刻的印象,从而利于说服读者。(9)导演风格或情况发展开头法。这是一种较常见的影评开头法,它往往先通过介绍导演、演员或主要评议对象个人的风格、经历来引出对影片的总体分析。(10)借社会反应开头法。这类开头法先引出社会对一部影片的各种反响,而后再介入个人分析。(11)先扬后抑开头法。这种开头法与我们熟悉的辩证眼光颇为相似,但它的用法却不同于辩证眼光的一面怎样另一面怎样,而是将中心力量落在“抑”上。前面的褒扬只是贬抑的一种铺垫。(12)以旧带新法。这种开头法先写人们熟悉的“远闻”、“旧闻”,“推陈”是为了“出新”,达到比较、沟通的目的。更为重要的是,还有起兴之功用。可以从古代的某一事件、古代某一名人、古典文学中的某一事实写起,也可从当代文学作品的某一事实写起,然后再引出自己所要阐述的关于影片的独特的看法和观点。(13)解题法。这种开头方法直接承题,并对标题做十分有效的说明和诠释。(14)设问开头法。这种开头方法先设问题,而后再逐渐展开。其吸引力与悬念的角度是十分明显的。切记设问一定要准确、科学。(15)对比开头法。很明显,这是一种使影评对象处于由许多可比物所组成的空间,从而产生强撞击、强对抗的一种开头法。有泛比者,也有两相比者,有全方位之比,亦有单项元素之比,关键看影评之需要。(16)再现画面开头法。这是一种影评人十分熟悉的开头法,它先是以还原影像来完成叙述,并为继后的讨论限定视阈。这种开头往往十分精彩有趣。(17)抒怀开头法。这是较为常见的开头方法,以流畅之笔状写观影后如诗如画之美妙感受的方法。不用说,它的文学性相当强,用语相对讲究,夸张程度及主观性也强,具有一定的感染力。(18)议论开头法。这是借议论开篇的方法,它的气势是相当充沛的,但若不科学使用,会使读者觉得乏味。因而,此方法需要立意新颖、独到。(19)直接开头法。不绕弯子,不铺路搭桥,而是干脆利索地直奔主题。(20)说明性开头法。这种开头法往往单列一段,用来交代影评主体的用意、姿态、目的,以及一些特别的事项。在某种程度上,这样的开头的文字风格与正文会有一定的悬殊,但它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构成,渗透着影评人的人格、风格。(五)主体段落

主体段落是影评极为重要的构成部分,它们最翔实地报告着影评人的心得、感受。主体段落写作时要注意如下几点:承接开篇;最好分成几小段,利于集中诉求,也利于控制动作;论证要扎实,且忌轻浮放浪;注意必要的修辞手法的运用。主体段落一般由三个部分构成:(1)论点部分

也就是立论(提出论点)——你这篇影评的核心观点是什么?也就是说,在选取了既定的评论角度之后,从这个角度着眼,你对影片的最大感触是什么?评论者在对影片予以全面和整体的把握,并对影片的主旨予以认知之后,要迅速提炼出自己在文章中所要探讨的问题、切入的角度,进而形成自己的观点、立场和看法,这就是本篇文章的总论点,或曰主论点、文章的总纲,以下的部分都要围绕着这一论点而阐发。

影评的标题一般分为主标题和副标题,主标题往往体现为对总论点的概括,副标题则是对评论角度的说明。文章要从所选取的角度入手,重点论述,但其他方面也可以简略涉及,因为影视艺术是一个综合体,艺术元素之间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当然,也不必追求面面俱到。(2)论述部分

论述部分(分论)是评论文章的主体部分。在这一部分中,论者应当对于业已提出的总论点展开充分论述。论述要采取“化整为零,逐个击破”的方式,也就是逐一对每个分论点进行论证。论述的基本方法有:分析法,即由分析走向综合;演绎法,即由演绎走向归纳。

分析法实际上也就是一般写作教程中所讲到的“总—分—总”的模式。采用这种方法,一般应在总论点的基础上,分解出若干分论点,这些分论点均是主论点的子集。论者可以从若干分论点中确定几个最具有说服力的方面,作为自己重点阐述的对象。

在论述中,应当把每一部分的分论作为一个相对独立而完整的小议论文,即首先提出该分论部分的论点,这一论点同时又是总论点的分支论点。如果分论比较抽象,应该再用一两句话对其进行解释说明。继而,设置论据,即采用影片中最能够对分论点有说服力的材料加以论证,这些材料主要包括影片中的细节、人物语言、场景甚至画面、镜头等。在具体的写作中,可以采用平行并列式,夹叙夹议地进行论证;也可以采用递进式的思路,分作不同层次,由浅入深、由前到后加以论述。(3)结论部分

结论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一定要能够总括全篇才行。如果考生有良好的写作功底的话,还可在结论部分再发挥一下,对整篇文章或对论点进行一下升华,以收到余音绕梁的效果。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文章的观点只要源于真实的感受,无论如何新奇,也无论是赞赏还是批评,都是允许的,但一定要自圆其说,以情理服人。(六)结尾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那剩下的另一半其实就是结尾了。一篇文章假使开了个好头,却无好结尾配合,同样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成功之作。“头难起,尾难收”,这其实就是要求考生将文章的思想贯穿到底,一气呵成,以水到渠成之势做到首尾相连、前呼后应。正如刘勰所说:“若首唱荣华,而媵句憔悴。则遗势郁湮,余风不畅。”因此,精妙的结尾跟精彩的开头是同样重要的。影评的结尾基本有以下几种:(1)概括总结式。许多内容复杂难懂的影评结尾处常用此法,它不仅可为读者收拢正文所开诸头绪,提醒正文内容,而且更可强调重点。(2)扩张发挥式。这种结尾,使讨论的问题进一步扩充。除保存本有力量外,更加入了大量的辨析,给文章留有一个永远追寻的印记。(3)号召式。这种结尾秉承前文宗旨,利用简洁文字,强调主题的价值,并希望有更多反思、讨论。(4)疑问式。这种结尾法与扩张发挥式结尾法在精神上是相通的,只是它不曾有野心企图添加些什么,而是还在原有的世界里打问探访。但它却以最终的一个疑问作为结尾,给人留下不尽的思索,召唤读者加入批评的世界。(5)反诘式。这种结尾以反问来强化文中的意义,使正文所阐述的论点更有力度。(6)深化议论结尾法。这种结尾借议论之手段,使影评的中心论点再次得以强调。(7)缺点陈示法。这类结尾当然是与正文结构紧密相连的,以主要的篇幅力赞影片的成功,结尾则笔法转来,指陈出其所存在的不足,期望引起关注。(8)自然结尾法。这种结尾方法是最为常见的,也是符合行文需要的。采用此方法结尾时要与前文的观点、文风保持一致。(9)描述结尾法。这种不常见的结尾是借着自然的叙述来完成的。它是在经过通篇文章的理性分析之后,选择适当画面评议予以衔接。它是一种特别感人的结尾方法,一种十分富于音乐效果的带有余韵的结尾法。(10)引用结尾法。这种结尾法是我们十分熟悉的,它引用一句或一段专家、名人的话语作为文章的结束,不但替我们表达了意见,而且也使所发见解有了可靠的支持。(七)影评的语言

具体的语言。影评写作在本质上是一种交流行为,因而,借语言来重塑和表达观感的影评可以更好地阐述影片的中心,引起观者的共鸣。因为读者是如此依赖对某一场戏或某一个段落的具体化展现。

注意文字的显义与隐义。显义指字面上的意义,隐义指根据具体语境所显现出来的其他相关意义,或指言外之意。何去何从,要依具体的语境而定。

注意语调。语调当然反映着言语者的态度,务须慎重。“所谓的纪实手法绝不能被一般观众所接受”就会被视为作者过于偏激而无法做出客观评论,如果改为“纪实手法的问题是,它的朴素、平静、不喧哗往往会被一般观众所视而不见,从而失去效能”,则要显得中立、公允得多。在影评写作中,作者需要有相对的中立姿态,有颗平常心。

尽可能使语言富于变化。指称同一物时,适当的重复十分必要。但由始至终只用同一面孔则会让人生厌,成为降低兴趣的因素。例如,在讨论张艺谋影片特色时,是否可考虑“张艺谋”、“导演”、“《红高粱》的创造者”、“这位赫赫有名的人物”、“这位几乎问鼎奥斯卡金像奖的中国导演”等词语的换用。

用语简洁,去除冗余。一切优秀的影评文章均要在经济原则上做文章。影评写作应当删去多余的字词,使文意明晰可见,有“风吹草低见牛羊”之功效。

句型恰当变化。句型结构单一是当今影评写作乃至一般作品创作中的痼疾。过多地使用陈述句,使文章表意十分呆板,缺乏必要的灵气。

利用专有名词。正如凡·雷斯指出的,学术评论者的声名可以透过创造专有名词的方式予以建构,后来的使用者大都会采用前人加诸该名词的内在前提。专有名词的确可以帮我们说清楚很多深奥的问题,而无须过多的语言。

流畅与自然。写作影评自然当考究文字,斟酌用意,求一番炼意炼字之力,但切不可矫情失真,使心声失真、言词饰伪。例如大话、空话、官话之泛滥,就十分让人厌恶并唾弃。

文质彬彬。孔子有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永远值得我们记取。影评写作当然要注意深刻命意之后的文采辞章,因为“用钝刀子割肉,是半天也割不出血来的”(毛泽东:《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

注意文章节奏。文章节奏的把握有利于表现文章的中心思想,保持文章前后的逻辑性和过渡性。

六、电影案例解剖分析——以陈凯歌电影《和你在一起》为例

该影片的人物主要有:刘成、刘小春、江老师、余教授、莉莉、林雨等。(一)评人物形象——审美的聚焦点

首先,来看这部影片中人物性格的复杂性、丰富性。

刘成:可怜天下父母心(1)心地善良、无私奉献、不求回报、勇于牺牲(2)圆滑事故、急功近利(3)极端专制

与余教授对比分析:(1)收养小春的动机出发点

刘成:出于善良的本性,义无反顾地收养,含辛茹苦地抚养,不求回报地培养,苦心孤诣地教养。

余教授:利用小春的天赋为自己换取更大的社会声誉和更高的社会地位,将小春视做继续通向成功的敲门砖。(2)对待小春的成功

刘成:心甘情愿地退出,不计名利。

余教授:自私自利,好大喜功,虚伪卑劣。

其次,来看这部影片中人物性格的独特性、鲜明性。

江老师:(1)不修边幅,穷困潦倒(2)孤独、狂傲、清高、愤世嫉俗、玩世不恭(3)善良,重情重义

与余教授对比分析:(1)身份、社会地位

江老师:少年宫小提琴教师,社会的边缘人物,怀才不遇,穷困潦倒。

余教授:音乐学院的教授,社会地位显赫,声望颇高。(2)音乐的理念

江老师:纯音乐的代表,拒绝音乐与商业同流合污,坚守音乐情操,用心灵去体会音乐的精髓。

余教授:成功音乐的代表,在艺术和商业之间巧妙作了平衡,将音乐与商业联姻,音乐是换取功名利禄的手段。(3)收徒与教徒的动机

江老师:不为名利,基于对小春身世的感动和怜惜,出于对小春音乐天赋的赏识和器重,是赏才、识才、惜才。

余教授:功利性强,私心重,将小春的音乐天赋视做自己换取更大声誉和地位的工具,将感情当做商品进行等价交换。

接下来,我们再来分析小春这个人物。

小春:(1)单纯又执拗,善良,无心机,不带任何的功利,率性自然。(2)对异性的单纯的迷恋。

与林雨对比:

林雨:自私冷酷,尖酸刻薄,势力,忘恩负义,工于心计。

最后,我们来剖析一下影片中人物性格的发展性、变化性。

莉莉:

阶段一,衣着摩登,造型时尚妖艳,举止轻浮放荡,放浪形骸,玩世不恭,玩弄感情,游戏人生。

阶段二,内心深处始终对真爱真情有强烈的渴望。

 阶段三,对感情珍惜重视,一改往日的风骚做作,变得端庄贤淑。(1)发型服饰——转变前:前卫摩登,夸张,妖艳;转变后:端庄大方。(2)环境造型——转变前:凌乱不堪,反映出私生活的混乱不堪;转变后:井井有条,反映出个人的洁身自好,生活步入正轨。(3)环境色彩——转变前:红色,狂热浮躁,反映出她凌乱空虚的精神世界;转变后:白色,素雅纯洁,反映出心灵的和谐宁静。(二)评论影片的主题:影片的核心和灵魂——评论主体意义的深刻性《和你在一起》这部影片的主题可以从两方面来分析。

一是父子亲情的赞歌。

通过对刘成形象的塑造,讴歌、赞颂了刘成的不计名利、无私奉献、勇于牺牲、任劳任怨的高尚人格。

刘成、小春之间的关系经历了不同阶段的变化:

阶段一,单向度的父爱,小春对此习以为常,心安理得地接受,并且日趋平静麻木。

阶段二,“换师事件”和“大衣风波”使小春对父亲刘成产生误会和怨恨,父子间有了隔阂和裂痕。

阶段三,知晓身世,冰释前嫌,理解和关注父亲。

阶段四,明白真相,选择亲情,感恩戴德。

二是对世俗社会功利的价值取向的批判。将刘成、江老师和余教授作对比,通过对比得出此结论。(三)音乐分析

这部影片音乐的总体特点是:在音乐配器上,既有琵琶、竹笛、鼓等传统的中国乐器,又有小提琴以及管弦乐,中国的民族音乐与西方的古典音乐融为一体。

在音乐的表现上,影片既有东方式的含蓄,又有西方式的热烈,使影片呈现出素雅明静、温婉清新、细腻含蓄、华丽大气、气势恢宏的艺术风格。

音乐的功能:(1)抒情;(2)揭示人物心理活动,刻画人物内心世界;(3)渲染画面气氛;(4)象征;(5)表达和深化影片主旨。

七、影视评论写作的注意事项

(一)影视评论写作的注意事项

第一,字数一般要求在1500字左右,最好不要低于1500字,但尽量不要多于1700字。

第二,副标题中不要出现“试论”、“小议”、“杂感”、“有感”等;副标题的角度尽量不要用“风格”、“艺术特色”等比较大的题目,以免论证不足,难以收笔。

第三,文中尽量不要用“啊、呀、吗、么”等这类感叹词。少用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尽量避免过于主观化的语言。

第四,梳理故事只是写作的准备,不能写在试卷上。“剪不断,理还乱”的时候,最好不要动手写作。思路一定要清晰,结构合理。

第五,文中“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还有”等词有跑题的嫌疑,文章的主体部分应尽量少用。

第六,电影赏析和电影评论的区别:电影赏析是面面俱到,电影评论是深入一点;电影赏析是蜻蜓点水,电影评论是层层深入;电影赏析是个人感受,电影评论是有理有据。(二)常见的几种低分试卷

复述故事型:顺着电影里故事的思路写,把电影“翻译”成文字。这样的试卷一般不会超过60分。

介绍复述型:有自己的思路,将电影的故事重新组织起来,不过最终还是对电影故事的复述。一般分数不会超过65分。

观后感型:对电影的感想多于评论,感性色彩浓,个人主观的情感掩盖了对电影的客观鉴赏与评判。一般不会超过70分。

全面赏析型:知道影评是对电影的评论,但评论时没有确定的角度,涉及面很广且缺乏内部联系,蜻蜓点水,深浅不一。一般不会超过75分。(三)常见的失误评析

囫囵吞枣,生搬硬套。为了应对这一考试科目,有的同学也学习了一些相关的专业知识,并且能将这些专业知识应用于评析文章当中,这是很好的。但是由于对专业知识一知半解、囫囵吞枣,因此评析中所运用的专业知识基本上还属于生搬硬套的层面,尚不能做到专业知识与作品评析水乳交融。这就需要在平时将所学专业知识消化吸收、融会贯通,再加之扎实的写作训练之后,在应试时一定会比较纯熟地运用专业知识来评析有关的影视作品。

有“观”而无“感”,“述”多“评”少。影视作品评论,很明显文体形式是评论分析。评论分析要以作品为载体,对其予以理论色彩的观照。但有些考生在作品评析中基本是复述性地介绍内容梗概,以述带析,有观无感,述多评少,纯粹是一篇观后感。观后感只是对影片肤浅的一鳞半爪式的印象和感想,而评析是分析基础上的褒贬,是对作品作出的理性评价。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既然来参加专业考试,就要用一定的专业眼光、水准对作品加以分析。

褒贬鲜明,缺少分析。有些考生在评析中只有褒贬,却没有使人信服的分析。有时得出的结论很激烈,却缺乏论据做支撑。比如,对某个影视作品的结论是“作品很好”,但没有具体的分析;对某个影视作品的结论是“完全失败”,然而大帽子之下却不见对情节如何虚假作出任何具体的分析。

面面俱到,泛泛而谈。有些考生用专业知识来评析影视作品比较到位,可是不懂得如何写文章,缺乏剪裁。不是抓住某一方面来写自己的独特感受,表达出最有自己个性色彩的构思,而是面面俱到,泛泛而谈,缺乏重点。比如,在一篇评析文章里评了人物情节,又评了音乐画面,看起来很全面,实际上是重点不明,等于什么都没有说透。

八、影视作品评论考题及范文

红花背后的荒诞与孤独——浅析《看上去很美》王功山《看上去很美》运用了一种真实的镜头和表现方式,晦涩地再现了那个时代人们身上所披戴的枷锁。影片通过大量的全景和对话场面,表现了幼儿园在社会规则控制下的集体生活场景和孩子崇尚自由的心灵世界,尤其是小主人公方枪枪足以引起人们的许多反思。影片透过其“童话”的、“喜剧”的外衣,将批判的视角对准了教育制度。

初到幼儿园的方枪枪对新的统一的集体生活环境很不适应,他在幼儿园的生活围绕着“小红花”展开,由起初不知道“小红花”的意义而对它不屑一顾,到后来了解到了“小红花”所代表的“荣誉”而奋力争取,再到最后自己的努力得不到认可而放弃“小红花”。在他看来,“小红花”的背后存在着一系列统一化的规则。

在孩子们的眼里,“小红花”是万分神圣的,但却在成人执行的过程中将其荣誉的内涵消解了。片中的方枪枪吃饭之前上厕所没有拉出屎,就担心地问阿姨:“会扣我的小红花吗?”画面中虽然没有出现李阿姨的脸,但是却听到她轻蔑地嘘了一口气,之后说“不扣了”。对于孩子如此认真的问题,老师却表现出极端的不屑,因此,“小红花”在老师眼里只是一张纸,没有丝毫意义。

尽管方枪枪很努力,却没有得到任何“小红花”,而当王若海的干部父亲来“视察”时,提出要帮助后进生的要求后,老师立刻给方枪枪贴上了一朵“小红花”,而且是他所得到的唯一的一朵。“小红花”所代表的“荣誉”内涵非但没有得到证明,反而在成人世界潜在规则的操纵之下彻底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影片中“小红花”出现的12次情景中,有六次对“小红花”规则的具体内容做了解释,其中第五次是老师的讲述,而其他几次都是通过对小朋友生活的描述来展现的。“小红花”规则控制着孩子们的天性,却控制不了他们的成长。在这样的控制和管理之下成长起来的生命究竟是什么样子,就成了本片没有说明却始终敲打着观众心灵的问题。那些被规训成一模一样、丧失了个性、天性的个体,他们所拥有的仅仅是一些统一的习惯,而真正代表着个体存在的人类自然的生命状态和个性特点,却都被损害、磨灭了,这样的生命就显得没有意义了。

然而正是这样一套钳制人性自然发展的规则却在影片所表现的幼儿园中理所当然地上演着,虽然其规则内容让人值得怀疑,但是其控制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看上去很美”的事物覆盖在人性的规则之上,利用人内心最纯真自然的对美好对荣誉的追求加以控制。“小红花”的反面则是在集体生活中,被排挤和孤立的危险以近似恐吓的方式对人的灵魂进行着强制性的压抑。

留着小辫的方枪枪因为个性而成为规训的对象,他在幼儿园的生活经历虽然看上去都是琐碎的小事,但是却都围绕着“小红花”展开,正是在他对“小红花”态度变化的过程中,体现了方枪枪内心的苦闷和挣扎。在“小红花”的规则下,方枪枪对“小红花”的美好心存希冀,也努力遵循着幼儿园的各种规定,并通过这样的行为融入到集体的生活中。另一方面,他也在不断失败的尝试之后对“小红花”的美好产生了怀疑,甚至开始故意与其作对。但是,方枪枪对“小红花”规则的反抗并不是无所顾忌的。在方枪枪的内心也希望融入小朋友们的生活之中,他把红花送给南雁,和南雁跑出幼儿园玩等情节都反映出他害怕孤立、害怕失去伙伴的内心状态。由此可见,“小红花”规则通过“荣誉”的吸引和“孤立”的恐吓对人性进行规训的两种方式在方枪枪身上都有体现。

在幼儿园制度的压力之下,方枪枪处在一种矛盾的选择之中。他一方面不肯放弃自己自由独特的个性,另一方面又想得到集体的认可并融入小朋友的生活,所以对他来说,终究不会有一个圆满的结果。正如影片的结尾,他被彻底孤立之后一个人孤独地跑出幼儿园,躺在大石头上看着外面的世界。在他心里也许还存在着对成人世界的憧憬,但当“上山下乡”队伍中,每个人胸前耀眼的红花晃动在他眼前的时候,他的无奈一下蔓延到了成人世界更广阔的天地里,孤独无奈已经不仅仅属于那个趴在石头上睡着的孩子。

影片剖析了统一规则对独特个性的抹杀,同时也展现着在这种规训之下生活着的不肯丢弃生命存在最有意义的部分的人那种孤独无奈的情绪。影片构造意义完整,不仅触碰了每个人的童年记忆,唤起人们对荣誉的思考,更重要的是揭示了社会生活中同样存在着各种同类弊病的现实,使影片意蕴更丰富,意味更悠长。回归仰望的艺术——浅析《立春》王功山

这是一部讲述怀揣着理想、不那么安于庸常的平凡人物的故事,几位主人公的选择正可以看做是现实生活中理想的几张面孔。影片并不是一出“为艺术、为爱情”泣血献身的悲剧,也没有“理想实现”的光明结局,而是质朴、真诚地表现了平凡小人物曾经追求理想,又在现实中不得不妥协,但仍然顽强地面对生活的勇气。

影片的第一个场景是一个隐喻的场景,王彩玲华丽的歌声飘荡于天空,艺术飞翔于云端,这隐喻着艺术和它的热爱者的关系。对王彩玲来说,艺术是高悬于她灰色的、暗淡的日常生活之上的。艺术使她产生非凡的自我感觉,超越于日常的自我和他人之上,进入孤高自诩的梦幻状态。因此,王彩玲不仅向外人夸口自己很快就要调入北京了,还不断为自己制作演出服,梦想有一天能走进艺术殿堂,甚至在酒吧里半醉半醒状态下,夸口说自己是中央歌剧院的首席女高音。

她越是沉醉于自己制造的梦幻中,就越是觉得自己和日常生活格格不入,她必要自觉地远离人群,才能巩固自己的身份幻想。可以说,王彩玲和胡金泉、黄四宝和周瑜都是自命不凡的梦中人。在他们远离人群的同时,他们也被人群抛弃了。

从空间上说,她所生活的北京是一个巨大的文化意指符号,是她梦想实现的地方。影片中有这样一个场景,王彩玲隔着栏杆站在夜晚的天安门前,天安门城楼灯火辉煌,从王彩玲的视角看过去却显得那么遥远而模糊。尽管她托人买北京户口,进京城找工作,但是北京却是遥不可及的,这也就象征着她的梦想也是遥不可及的。

王彩玲是一个倔强的人,她清楚自己的艺术价值,所以她想尽办法要把自己弄到北京去,要唱到巴黎。在她一次次的失败中,她连哭泣也不让人看见,她只想让人看到自己非凡的艺术成就,不想让别人看到她的软弱。除了倔强,王彩玲身上也深深地体现着女性的阴柔。她想有个可以依靠的人,她想要的爱情得不到,追求的梦想也实现不了。她说:“我就是不甘于平庸,有一天我实在受不了了,一咬牙随便找个人嫁了,也就算了。”这一段其实为其后王彩玲到婚姻介绍所埋下了伏笔。

既然艺术不能带她走向北京的舞台,实现梦想的道路既然走不通,她就回归了平凡。按平凡的生活逻辑生存也并不是最糟糕的选择,她领养了一个兔唇娃娃小凡,这是王彩玲对她女儿的寄望,更是对自己的寄望,从不甘于平凡到甘于平凡。她从不食人间烟火的艺术中被拉了出来,从云端回到了人间,这个孩子使王彩玲重新走进了人群,以一个母亲的身份获得幸福,得到人们的认可。当她带着孩子在天安门广场上时,不再是夜晚灯光下的遥不可及,而是近在眼前,撒满阳光。她们唱着家乡的童谣,母女之间的对答简单、欢乐而动人,这是她自我的慰藉。

在影片中,王彩玲的“丑”是一种极致的美。艺术是她唯一的精神支柱,这种“丑”是与献身艺术相关联的。王彩玲的“艺术”本身就隐含着世俗的成分,她还是必须保持和周瑜所代表的世俗选择的等级关系,她必须有所颠覆。胡金泉所代表的是异类试图划归到人群的艰难直至最后的主动边缘化,他的悲剧就是艺术和异类的错位以及自我认知的悲剧。

王彩玲所代表的是艺术与世俗的对立,她还有几分精神贵族的自豪感,胡金泉却无法接受自我的身份,艺术只是他借以逃生和规避世俗的某种不充分的借口。他只有在极具象征性的“强奸未遂”的行为中自我放逐、自我边缘化而获得某种平静。王彩玲清醒地认识到她的人生选择未必会输,因为她有对艺术的理想,她还可以有妥协和折中的办法。而胡金泉是注定的输家,他实际上被赋予了双重错位的意味:一是性别认同,二是身份认同,甚至由此带来的对艺术也没有认同感。所以他只能主动选择边缘化去获得安宁。

高贝贝如愿获奖,王彩玲则有如未竟的心愿在别人身上替代实现的满足感。高贝贝坦然说出了她的初衷,她需要的只是王彩玲所谓的在北京的关系。可王彩玲也是“骗子”,她在北京并没有什么关系,那一切都只是她对别人的谎言,也是给自己编织的梦。这样一种“欺骗”的循环道出的正是这样一种人性的死结。

影片最后的结局,镜头由远推近,王彩玲穿着高贵的演出服,在歌剧院中心醉心地演唱她喜欢的意大利歌剧片段《献身艺术,献身爱情》,给她、给观众、给所有的艺术工作者都留下了一个最美丽的王彩玲。这时出现了一段文字“谨以此情此景献给王彩玲”。在描绘平凡的人生、记录他们的梦想之旅的同时,体现出了对于灵魂的深切关怀。不管我们如何追求、挣扎,我们仍然难以逃脱命运的摆布和现实的锤炼,在王彩玲浓墨重彩的生活中,梦想的失落、心灵的孤独以及艺术的落寞,都传达出一种令人战栗的感伤。从这一意义上说,每一个被感动的人或许都是王彩玲。

第三章 电视节目分析

一、考点解析

电视节目分析是艺术高考影视编导专业的基本考试科目之一。电视节目分析的考查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以笔试写作的形式出现,即当场观看一段或一期时长15-30分钟的电视节目,如《艺术人生》、《新闻调查》,或一段电视散文、电视纪录片等,然后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电视节目分析文章,或者直接回答试卷上根据此节目的内容和形式提出的问题;另一种是以面试综合考查的形式出现,同样是当场观看一段或一期电视节目,然后直接回答考官根据此节目的内容或形式提出的问题。

对电视节目的分析既可以是单项性的,也可以是综合性的。要想把电视节目分析得全面到位,考生必须对电视节目的主要构成和内容形式进行综合识别与判断,对电视节目的编排、节目设计方法要有所把握和了解。

二、电视节目的特质与特征

(一)电视节目的特质

电视节目具有丰富多彩性。电视节目是电视编排、播出的一种方式。是将反映同一内容或同一类型的节目归为一档,使其具有固定的节目名称、片头和时间长度,并安排在固定的时段内播放。

电视节目化是电视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必然结果,是电视走向成熟的标志。我国电视真正进入节目化阶段是在20世纪80年代,现在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东方时空》、《焦点访谈》、《星光大道》、《实话实说》等节目已经成为王牌节目,在全国观众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二)电视节目的特征

固定化是电视节目最基本的特征,也是最直观的特征。它要求有固定的节目名称、固定的播出时间、固定的片头、固定的节目长度、固定或相对固定的节目主持人等,便于观众定期、定时收看。

综合性是电视节目的另一个显著特征。这种综合性体现在节目的具体内容与表现形式上。

观众高度参与是电视节目的第三个特征。与其他电视节目形态相比,专栏节目最具观众色彩,因为它是一种极为开放的节目形态,许多节目是在观众的直接参与之下完成的。

三、电视节目的分类

电视节目分类的标准很多,可以根据节目的内容划分,可以根据节目的形式划分,还可以根据节目的对象类型划分。按照现行较为普遍的一种分类,电视节目可分为以下几大类:

新闻类节目,包括口播新闻、录像新闻、专题新闻,以及访谈新闻、新闻调查等节目类型。

教育类节目,包括文化教育类、社会教育类等节目类型。

文艺类节目,包括专题文艺、综合文艺、晚会节目以及各种文艺专栏等节目类型。

体育类节目,包括体育比赛、体育新闻、体育知识、体育欣赏、健身健美等节目类型。

服务类节目,包括衣食住行、卫生保健、就业、征婚、气象、交通旅游、购物烹饪、家庭工艺、房间布置等节目类型。

四、电视节目分析的角度

(一)内容

主要分析节目的内容定位是否贴近受众,是否具有自身的特点。节目的内容定位主要体现为节目的主旨、性质、内容、功能、受众范围、文化品位、民族与地方特色等。(二)结构

主要分析节目怎样开始、怎样发展、怎样结束的逻辑过程。节目的起承转合是否严密,线索是否清晰。(三)制作

主要看节目制作是否大气、精致。具体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摄像。分析摄影师是否善于运用镜头取景,并掌握镜头的运用规律,是否取得合乎要求的节目素材。(2)照明。分析照明师是否掌握电视与舞台照明的不同要求,并按照导演的意图布光,能否使摄影机准确地拍摄到多情调场景。(3)录音。分析录音师是否能针对每一种不同性质的节目,恰当地运用录音设施,使录制的节目能反映其精华。(4)剪辑。分析剪辑师画面镜头组接是否合理,各种特技画面是否到位。(5)合成。分析图像、语言、美术、音响、音乐等多种电视元素是否按照一定的章法组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以上所列的电视节目元素哪些该强化,哪些要淡化,何时此显彼隐,何时此强彼弱,都要经过合成才能把各种表现要素的作用组织起来,产生整体效应。所以,合成是节目制作的终端,带有定型作用,是最终体现节目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重要工序。分析合成要素,最能分析出节目的制作技艺。

在分析节目制作时,要特别关注片头、片尾部分。分析片头是怎样出现的,片尾是怎样结束的,两者的画面构图有何寓意,色调、节奏感如何,等等。(四)主持人

主持人是构成节目风格的重要因素,他跟节目的定位要相得益彰。有些电视节目以某一位名主持人为标志而设置,往往根据主持人的学识、风格来选题或设计节目。有的节目中,主持人应根据节目风格、受众定位等要求,不断调整自己,以和节目贴合。考生进行分析时,可侧重主持人是如何体现节目定位的,主持人有何特色等。

五、电视节目分析的提纲和写作

(一)电视节目分析的提纲(1)电视节目内容概括,占总分的10%;(2)本片的思想教育意义,占总分的10%;(3)本片的艺术特色总说(总体手法、总体艺术特征等),占总分的20%;(4)本片的艺术特色举例(选择一到两个艺术独到之处),占总分的15%;(5)本片的艺术特色细节(两三个精彩细节),占总分的15%;(6)本片的缺点与不足,占总分的10%;(7)对本片缺点与不足的建议与意见,占总分的10%;(8)结束语,占总分的10%。

以上只是为考生提供了一个大致的写作框架,并不要求千篇一律,还需在写作过程中多创新,写出自己的风格。(二)电视节目分析的写作建议

第一部分,先写对给定电视节目的总的认识、看法。比如分析某期《咏乐汇》,就要先谈一下对这期节目的整体看法和认识,包括节目的层次定位、受众定位、节目的整体特点等。约150字。

第二部分,写针对给定的这一期节目的看法。比如这期《焦点访谈》的话题是关于全国文明城市评选活动的相关报道,可以谈一下对这个话题的选择、定位、深度、特点等总的看法,可以分析节目的制作是否符合要求,其价值何在。约300字。

第三部分,从上面提及的角度中选择一个自己认为突出的并且能够有话可说的方向,明确给出自己的观点,并且结合节目的具体内容细节,展开分析论证。切忌贪多,要集中有限的笔墨深入展开分析一到两个方向。约200字。

第四部分,再次结合节目的整体定位进行总结。要言简意赅、简明得当。约150字。

写文章最要讲辩证法,要全面处理各种关系,掌握好分寸,防止走极端。(1)要充分肯定优点,而不要专门挑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分析作品当然可以讲它的缺点,但必须掌握好一个度。有些年轻人眼高手低,用大半或全部篇幅讲缺点,这就很不应该了。要知道,拿出来的电视片,除特殊情况外,都是好的或比较好的,甚至是获奖作品。正确态度应该是肯定优点,附带言其不足。在措词上、提法上也要谨慎,如用“美中不足”、“瑕不掩瑜”之类的词语简要阐述自己认为作品中有待改进之处。(2)要有专业眼光,但不要乱用专业术语。有些学生比较急功近利,刚接触几个专业术语,就忙不迭地对号入座,结果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只剩下“看镜头说术语”,将电视节目分析变成了“看图说话”。初学阶段似懂非懂,没有十足把握就不要乱贴标签。(3)要扣住作品,但不要拘泥于作品本身。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分析时必须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与同一题材、同一体裁、同一作者的其他作品进行比较,才能比出特色来。此外,许多作品都与时代背景有关,特别是新闻片,要特别留意它的拍摄(播出)日期。

六、电视栏目案例分析——以CCTV-3《艺术人生》栏目为例

艺术彰显人生之美——浅析电视栏目《艺术人生》

一、栏目介绍《艺术人生》是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于2000年12月22日推出的一档现场明星访谈类节目,迄今已制作完成了近百位影视、音乐、舞蹈、文学、曲艺等领域的艺术家的访谈。栏目以文化关注和人文关怀的视角,对每一位艺术家的艺术历程和人生轨迹做了深刻的阐述,和观众共同分享艺术家的情感故事和人生感悟。栏目旨在“用艺术点亮生命,用情感温暖人心,周五之夜,探讨人生真谛,感悟艺术精神”。“用文化引导娱乐”是栏目的终极目标,力求将主流价值观渗透到每一期节目中。

二、栏目评析(一)关于主持人《艺术人生》属于一档综艺类谈话节目,这类节目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及操控性。这就需要全方位的主持人,即表演、音乐、歌唱、音乐、互动协调能力、文学素养、综合素质都要比较强;需要主持人甘于做陪衬,知道自己的作用是什么,位置在哪里。

朱军,1993年进入中央电视台,并主持《东西南北中》栏目;1995年开始连续四年主持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心连心艺术团”慰问演出活动;编辑主持的音乐电视专辑《乡风乡韵》,1997年在保加利亚举行的国际金天线电视节目大赛中,获音乐类节目第一名,这也是中央电视台音乐类节目首次在国际上获大奖。所有这些经验的积累,使朱军的现场活动能力、现场操控能力都非常强,能够通过各种不同的手段,引导嘉宾的思路,步步深入;能有效地将嘉宾、观众和主持人的情感加以融合,产生心灵撞击,使现场气氛变得热烈,营造出很好的娱乐现场。

此外,朱军的文化修养比较好,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在主持《艺术人生》的过程中,他的价值观深刻地融入到栏目中,同时随着节目理念的变化而变化。《艺术人生》“用文化引导娱乐”,强调以文化关注和人文关怀的视角,对每一位艺术家的艺术历程和人生轨迹进行阐述。朱军能够真诚而从容地与艺术家对话。受朱军的感染,艺术家们都纷纷敞开心扉,情不自禁地流露自己的真情,因此,有人说,在节目中有一种“感动”流淌在观众、嘉宾、主持人心中。(二)节目内容及形式“拾起人生记忆的碎片,感悟人生难忘的瞬间”,“探索人生真谛,感悟艺术精神”。《艺术人生》不同于严谨、理性写实的新闻访谈,也有别于跌宕起伏的新闻论坛,它力图打造出写意、怀旧(旧照片或艺术家曾经的作品)的荧屏诗学风格,营造出人们情感交流的浓郁氛围,极大地丰富了节目的内容和形式。利用媒体再现的特点,演绎人生情感和艺术历程,用多种不同方式构建节目的人文价值。在表现什么和表现谁的问题上进行了细致的探讨、挖掘和尝试,栏目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具有知识分子形象的嘉宾,选取在他们的艺术生涯中最具有重要意义和转折点的事件来探讨其艺术历程,如第一次拍戏,对自己帮助最大的人,对自己艺术生涯影响深远的事等等。刘欢、张艺谋、郭兰英、李双江、陈凯歌、谢晋、余秋雨、黄磊、孙道临、金庸等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息和知识分子底蕴的嘉宾,都曾做客《艺术人生》。(三)栏目特点

第一,以访谈形式塑造全新形象。

真诚讲述,触摸心灵。让那些已习惯在镜头前微笑的明星,褪去表演的外壳,真诚地讲述自己。

准确把握观众的兴趣点。记录时代人物,紧跟时尚热点,使栏目与热点相嫁接,具有时代性。《艺术人生》重视观众的目的并不是培养潜在的收视群,而是从观众中找观点和兴趣点。

第二,在选题上推崇有知识分子性的明星。

如罗大佑、陈凯歌、英达、郑钧等是既现世又有悲悯之心的明星,在他们身上可以看到传统与现代对接的烙印。《艺术人生》所选择的嘉宾,并非随便抓一个明星就来访谈,而是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因此,嘉宾都带有很强的时代印记、历史烙印,代表着他们那个时代某一领域的文化艺术特色。比如,导演:谢晋、陈凯歌;表演:孙道临、黄磊;主持:陈铎、崔永元;歌手:才旦卓玛、彭丽媛。虽说《艺术人生》是“用文化引导娱乐”,其最终目的是娱乐,但它并非是纯粹为了娱乐而娱乐,它更注重嘉宾的艺术之路、文化素质修养的讲述,与纯粹娱乐谈话类节目(《康熙来了》)是不同的。

第三,在节目内容的取舍上以对社会的向善影响为标准,弘扬艺人真善美的一面,祛除艺人习气和阴暗面,希望重建演艺界的表率作用。《痛别子尤》中,少年子尤面对苦难时坚强、自信,始终用一种平静乐观的心态微笑面对生活的灾难和短暂的人生。《理想2006》中,白岩松“一辈子去做人,一辈子做好人”;张越“做实实在在的、给生活不添乱的事”;赵雅芝对自己孩子的期望——“有天真活泼、无忧无虑的童年,只做一个快乐的自己,而非必须成名”。他们的人生感悟中都富含哲理。

第四,创作人员始终保持诚意,在节目中传达社会良知,传播有智慧的思想,对平民有悲悯之心,在演艺明星和他们的作品中寻找文化的光辉。比如对《红楼梦》剧组、《无间道》剧组的采访和深层次挖掘。再比如《艺术人生》坚持对文化属性的突显,在采访童安格的节目中,就挖掘出了童安格音乐中所蕴涵的文化内涵,很怀旧,而怀旧本身就是一种文化。

第五,对戏剧元素的独特运用,层层递进,呈现主题。

音乐资料。不同场景、不同情感运用不同的音乐。《理性2006》中崔永元追忆自己的病况时,一直有低低的钢琴伴奏,舒缓而悠扬,非常适合于回忆;当崔永元讲述自己第一次拍《实话实说》时的场景时,音乐缓缓流淌,但在他讲到一些小矛盾或者小冲突时,伴有重金属音乐的声音。

录像资料、影像资料。合适的录像、影像资料,可以打开嘉宾记忆的闸门,便于情真意切地讲述当时的情景和感受。

小话题的划分。将整个谈话划分为比较小的单元,并层层深入,引导嘉宾敞开心扉,将最真挚的情感表露出来。

道具的运用。运用道具(旧照片、老资料等)参与结构,营造逼真的现场气氛,营造美的视觉。

对戏剧元素的运用,使每一期节目都仿佛在读一本人生自传,在充实而温馨的氛围中,将艺术家的人生感悟、艺术历程真切地表现出来。(四)节目板块设置

科学性:前后衔接一致,可充分调动起观众的兴趣。

敏锐性:准确把握住观众的心理期待和时代脉搏。了解观众最想了解的,如个人经历、人生转折点、情感问题;勾勒嘉宾的时代轨迹。(五)节目的宗旨原则和社会公益性《艺术人生》的节目宗旨是:用艺术点亮生命,用情感温暖人心。《艺术人生》的“情”,就是嘉宾和观众共同的真实的心理感受。在《艺术人生》中,第一层次就是要做人,做一个真实的人;第二层次是体现人的性格;第三层次是挖掘人的心理状态。从第一层次到第三层次循序渐进、逐步深入,从一个个个体中寻找普适的人生哲理。《艺术人生》中,娱乐性和社会公益性并存。对于节目的主导收视群而言(高中文化、中老年人群),他们可能觉得有些节目的思想性太强,娱乐性不够,不好看。但作为传媒,会更注重自己的传播效果,即对整个社会产生了怎样的效果,是否有利于人们文化修养的提高和思想领域的发展。《艺术人生》所请嘉宾大都是演艺界明星,其本身的职业就具有娱乐性,通过他对自己艺术历程的讲述,将人生轨迹和人文情感传达给观众,使观众从中感受到人生哲理和人文气息,从而达到社会公益性的目的。(六)关于栏目的几个争论

有人认为,既然人生是一门艺术,那么《艺术人生》就应该扩大一些范围,生活中的成功人士也可以上,并非只有演艺圈明星的人生才谈得上是艺术的,因此嘉宾并不能只局限于演艺圈。

我们不否认《艺术人生》所请的嘉宾都是演艺界明星或与电视、电影有密切关系的人物,而非普通生活中的成功人士,但我们应注意的是当今谈话类节目遍地开花,如《面对面》、《实话实说》、《对话》、《相约夕阳红》等,各种具有不平凡生活经历或具有成功经验的人都有可能走上屏幕。为了提升栏目的知名度,获得更高的收视率,《艺术人生》特地寻求的是演艺界明星这些知名度高、深受观众喜爱的嘉宾来进行访谈,不仅吸引了观众,提升了收视率,而且也保持了自己的栏目特色,与栏目标题遥相呼应。

有人认为,《艺术人生》煽情成分比较多,爱赚取观众和嘉宾的眼泪。

对此,笔者认为,“情”的度的把握对于情感访谈类节目而言是很难的。真挚情感的流露与煽情,两者之间的界限并不是很明显,对真情实感的流露一旦把握不住,超过原本不明显的界限,就容易变成煽情。而《艺术人生》是一档情感类谈话节目,即动之以情的节目,是谈情感和人生感悟的节目,如同开闸放水一样,如果没有一定的铺垫,是打不开嘉宾心扉的,从而也就不能使栏目获得成功(《艺术人生》2个小时的录制,最后剪辑成45分钟的节目)。另外,在这个浮躁的时代,也需要我们偶尔静下心来感动一下,哭一下。倪萍爱煽情,但如果没有倪萍的“煽情”,我们又会有多少东西来让自己感动一下呢?电视节目不可能实现百分之百的完美,我们也不应太苛求完美。毕竟,真正的“完美”是不存在的。

有人认为,《艺术人生》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固定的模式,相对固定的模式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观众的流失,并且让节目缺乏新意和创新精神。

做电视栏目特别怕“模式化”这个词,但节目毕竟是一个产品。产品需要模式化来做保障,比如可口可乐,虽然配方几百年不变,但已经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品牌。作为品牌,最重要的就是内容的稳定,以及它在包装和诉求上的稳定。所以,观众喜欢《艺术人生》,喜欢谈人生,谈其中的故事,模式化就有了必要性。

常态节目(《新闻联播》等新闻类节目)一定要形成模式,但在特别节目或非常态节目中,就应该有所创新。就像概念车,虽然奥迪有许多版本的概念车,但是奥迪最根本的样子还是没有改变。《艺术人生》是将节目定位在一个人的人生历程、关键的人生转折点、人生故事上,所涉及的内容都是从观众需求的角度考虑的,是具有创新力和新颖性的。

七、电视节目分析应注意的问题

由于考试时电视节目只放映一次,所以,考生要集中精力。观摩的过程中可根据题目要求做一些笔记。分析写作要有材料,而材料只能是当时看片获得的。应该在看完节目之后立即拟定一个写作提纲。如果等到看完之后再靠回忆写作,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可能就会丢掉。所以,考生在看电视节目时要把笔记做的尽量详细些。

当所考电视节目片播放结束时,已经有了写作的材料。可以根据记录的材料进行分析提炼,确立写作的主旨和文章的标题。然后对记录的材料进行筛选,选择最有说服力、最能靠拢主题的材料进行写作。考生在观看电视节目的时候,一边看一边围绕提纲找材料,这样写起来不会跑题,而且方便快捷。

要快速、准确地判断自己将要动笔写的是“问答式”的分析还是“文章式”的分析。对片子进行全面分析时,最好写成文章形式;具体层面分析情况下,最好写成问答形式。

对于“文章式”分析类型,大致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1)作品主要表现了什么?主题是什么?主题的现实意义是什么?给我们的启示有哪些?(2)电视节目是如何表现主题的?

电视节目表现主题的方法主要包括叙述方式、结构、表现手法、声画语言的特性等,这是电视作品分析不同于其他类型文艺作品分析的主要区别之处。

对于电视这种综合性艺术语言而言,它表现主题的方式往往是通过艺术与技术的结合,在这样的结合处寻找亮点才是阅卷老师希望看到的精彩答案。当然,并非要你对所有方面都一一作答。你可以挑出其中一两个有特点的方面来进行分析。(3)在你准备结束之前,如果你忘记在整个篇幅中提到这部片子最富特色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那么,在你的文章结尾还有一个机会。其实,专门开辟一个角落给予这个内容,反而能引起阅卷老师的足够注意。

在对作品进行分析时,一定要到位。如果考生对电视节目制作方面的知识尚未理解和把握,最好在分析时少用一些专业术语,以免闹出笑话。鉴于这种情况,考生除了在平时多学习、多践行之外,还要在实际应试分析时集中到节目创作的某一个侧面,或镜头,或音响,或主持人等,选择自己比较熟悉的元素来加以分析。分析时要集中力量,不要面面俱到。

电视节目分析的好坏、全面与否主要取决于考生的逻辑思维程度。明了、简单的层次,清晰、完美的逻辑,是阅卷老师最喜欢看到的。

分析电视节目时要注意一般的见解和自己独特的见解相结合。在对电视节目进行分析时往往会有一些特定的程式化描述,对于这些见解的阐述有时可以增强你的文字专业性,所以不要排斥这些内容,它至少可以在你的篇幅中形成一定的气势。写文章贵在创新,阅卷老师往往更注重你的独到见解和奇思妙想。在准确把握题意的前提下,不妨尽量发挥你的奇思妙想,只要不给阅卷老师一种过于偏激的印象,任何类型的分析都是可以获得赞赏的。

常见的毛病主要有以下几种:(1)全文只有一段。有些考生根本没有段落概念,不会分段,往往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天马行空,东拉西扯,思维跳跃,胡子眉毛一把抓,这当然不行。(2)“串讲式”,或曰“赏析式”。它往往从电视片第一个镜头讲起,然后第二个、第三个……一边叙述内容,一边作些评点,还美其名曰“夹叙夹议”。(3)“杂文式”。这经常发生在擅长写作的考生身上。他们不满足议论文的一般套路,斥之为“条条框框”、“八股文”,很想展示自己的文采,于是把它写成文艺性论文,即杂文。当然也不排斥少数尖子生可以写出优秀的杂文来,但在考试时一般要慎用。

正确的写法,应该按照议论文的一般框架,即有论点、论证、结论三大部分。这是论文的常规写法。当然,也可以灵活掌握运用,不要把“框架”当成“框框”,束缚了思路。但就学生而言,一般按这个格式去写较为妥当。建议先写好段落提纲,至少要想好自己想表达哪几层意思,然后按照提纲,一段一段写来。这样,论文的框架就很稳,就可以做到段落清楚,层次分明,小论点突出。

八、电视节目分析范文

《面对面》电视栏目评析

目前,电视传媒的发展正由过去那种单向的、将观众作为一个综合体的宽向灌输式的传播,走向以特定的观众为传播对象的窄向传播,进而走向个人对个人的双向互动传播。由此,个性化在电视栏目创意与定位中必然凸显出来。《面对面》号称要为变幻中国制作一份人物志;要以更人文的态度关注社会,以更开放的视角关注中国。这无疑让其在定位上做足了功课,准确把握了受众和市场的脉络,也理所当然地为自己争取到了传媒市场上的一席之地。(一)栏目内容《面对面》的定位是对新闻人物进行长篇深度访谈。进入《面对面》的人物都是重量级的,他们中有新闻事件中的焦点人物,有新闻话题中的权威人物,有时代变革中的风云人物,有备受关注的公众人物。在电视节目日趋同质化的今天,节目的内容定位越来越被人重视。内容的定位就是塑造节目品牌,打造出有别于其他同类栏目的独特形象,增强栏目的核心竞争力。

这就要求所选取的人物首先要有新闻性,是新闻事件的当事人、知情者,有较高的社会关注度。其次要有思想性,能够通过访谈对象与新闻事件之间的关系找出某种必然联系,使访谈能够由现象层面上升到本质层面,使观众于思想深处能有所收获。(二)栏目制作《面对面》是人物专访,访谈占据了节目的大部分内容,记者或主持人与嘉宾两个人静静地坐在那里交谈,纯粹用语言来吸引观众的注意,用一种质疑制造出谈话中的对立,让双方的观点发生碰撞,产生出一种戏剧性的效果,从而达到理想的收视效果。

所以栏目在摄像、照明、录音及剪辑方面显得不够重视,或者说没有被观众所充分认识。尤其是灯光方面,如果依托CCTV的强大优势,充分利用好灯光效果会让这一栏目如鱼得水。

而在合成方面,栏目利用CCTV强大的人才和技术优势将图像、语言、美术、音响、音乐等多种电视元素按照一定的章法,组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也正是这种人才和技术的支持让《面对面》更加完善。(三)栏目特色

对于《面对面》栏目来说,新闻和“人”是节目构成的关键要素。用“人”来解读新闻,通过新闻来展示“人”,两者相得益彰,成为此栏目的最大看点。而在与充满争议性的新闻人物的交流过程中,主持人王志和嘉宾通过一问一答展现出来的思想交锋,无疑最能吸引观众的眼球,观众往往能在二者的攻守之间享受到快感。一档电视节目,只有两个人面对面地说话,这样的节目靠什么吸引观众呢?王志说:“没有任何修饰的谈话节目,只能靠语言吸引观众,让观众在听到这些语言的时候感到刺激,想往下接着听。”王志的采访风格被同行们称作“质疑”风格,他自己对此也表示认同。质疑精神贯穿了节目的始终,成为《面对面》栏目的独特风格,同时也引发了采访者与被采访者之间的一次次精彩较量。《面对面》最大的特点就是善于在探询中糅进质疑,用质疑来激发个性,在个性化交流中完成对新闻的解读。在这个过程中,采访者、被采访者和观众之间形成了耐人寻味的交流关系。首先,是采访者和采访对象之间的个性化交流。对话双方处于不断地相互作用之中,刺激与反应互为因果,形成了一个动态的系统。面对面的交谈,不仅能听到对方说什么,还能看到对方怎么说,通过细微的表情变化,可以判断出对方的喜怒哀乐,从而有效地转换话题或调整角度,使交流顺利进行下去。其次,观众观看节目的过程也是与采访双方进行交流的过程。新闻人物访谈的时效性可以给予观众现场、现时的感觉,使作为“第三人”的观众始终处在积极活跃的思维状态中,在屏幕前与记者一同“提问”,思忖采访对象如何回答,并咀嚼对话的个中含义,分析得出某种结论。(四)栏目主持人《面对面》追求的是以人来解读新闻,见证历史。采访的虽然多是新闻人物,但王志却善于用巧妙的采访手段,勘探出这些人内心的真实感受。更让人称道的是,王志在采访政要和名人时绝非“一边倒”式的仰慕,而是有着鲜明的质疑和平衡,他总是与采访对象进行着平等的对话,这种平等不光停留在口头上,而是发乎于内心的。

王志的采访很有一些技巧。有时候王志细致地把握别人的心境,节奏感拿捏得很好;有时候会留下一些停顿,并不急于问下一个问题;他善于倾听对方的谈话,每一个问题的抛出,都是对采访深入的一次推动,决非可有可无,所以删无可删,这也正应了一个许多人都同意的说法,“说得少的人,往往说得准”;有时候采用背景式的提问、细节性的提问、假设性的提问、反面式的提问,用不同的方法,去探究对方的内心世界。

然而任何一个主持人,都会有自己某些方面的不足,王志也一样。攻击性问题,毫无疑问是王志的特色,但在每期节目中应该有个比例。过多的攻击性问题会体现出主持人较强的主观色彩,造成“新闻”和“人物”的偏离。如果访谈背离了栏目的基本定位原则,让观众觉得莫名其妙,就无法发挥节目应有的优势和特色。《面对面》的魅力在于,访谈因交流而深入,交流因质疑而生动。因此,希望《面对面》在今后的发展中,坚守栏目的定位,在解决“谁来说”(即选题把握)、“说什么”(即主题内容)、“怎么说”(即节目样式)等问题的基础上,更好地将“为什么”(即求证解读)作为采访的落点,在与新闻人物面对面的交流中,通过质疑去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对那些大家一看就明白的真相,还要从侧面、反面进行验证,探究是否具有其他可能性;对那些被遮盖的真相,要通过层层剖析,为观众揭开事实真相。只有这样,才能凭借清晰的栏目特色,始终保有观众的期待和喜爱。《有报天天读》电视栏目评析

一袭唐装,一壶茶,一台笔记本电脑——杨锦麟就这样天天出现在电视观众的面前。《有报天天读》——一个简约却不失个性的栏目,自开播以来,不仅收视率大获全胜,且掀起了一股“电视读报”热潮,引得众家电视台争相效仿。的确,这档“形式可以模仿,个性独一无二”的栏目,在采、编、播上匠心独运,打破了传媒类型的壁垒,营造出了电视的全新话语场。(一)采——资讯丰富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任何一家媒体都无法单凭一家之力穷尽天下新闻,传媒资讯越来越呈现出“共享”的传播趋势。电视读报就是这样一种依托电视媒体将两类传媒类型加以融合的栏目形式。因此,对报纸新闻的采集、消化和融会贯通,就成为电视读报栏目的基础。《有报天天读》采集资料的丰富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报纸种类的丰富和所选新闻体裁、观点的多样。《有报天天读》的读报范围十分广泛,全球各地的主要报纸都是它选读的对象,以帮助受众获得更多的报纸资讯。《有报天天读》在选取具体的读报材料的体裁、观点上也不拘一格。就体裁而言,除了最常见的报纸消息外,还包括了大量有深度有见解的社论、评论和杂志专稿。新闻图片也被栏目用在“天天浮世绘”板块中,一来调节读报新闻的严肃性和紧迫感,二来有效地减轻了电视画面的单一性。就收集的观点而言,主播在坚持立场的同时也注重传达多种声音,为观众全面了解事件真相提供积极的帮助。

这正是单一的报纸媒体所无法完成的。所以,创办这个栏目的初衷就是希望通过它,每天从海量的报刊中,帮助观众挑选到真正有价值的新闻。采集丰富的报纸信息为《有报天天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凤凰卫视凭借其多渠道的信息并最大限度地使用自己的话语权,开辟了信息传播的新窗口,开创了信息传播的新手段。(二)编——张弛有度《有报天天读》不同于电视新闻,它不改变报纸新闻的原生态,因此,没有图像和现场的介入。那么,如何将40多种报纸的内容在短短的半个小时内加以合理表现呢?主要是,它在充分体现纸媒优势的同时,也调动电视的各种表现手法,使得整个栏目张弛有度。

首先,内容进行板块分割。面对海量的报纸新闻,《有报天天读》将节目分成六个部分:“天天头条”和“天天有话”,主要是立足于对世界重大新闻事件的介绍;“天天两岸行”,重点关注两岸三地的政经要闻;“天天浮世绘”是主题新闻图片的荟萃;“天天焦点”是当日报纸有关中国事务的焦点话题;最后是用几个字来“总结”的“天天点题”。“天天有话”,还颇有点学英文的趣味在里面。它往往截取当日某位重要人物富有新闻价值的一句话,并把这句话的重点英文词汇打在屏幕上,慢读一次,让观众仔细品味其中是否“话里有话”。

其次,注重细节配合。杨锦麟读报点评是整个《有报天天读》的主体,除此之外,还通过滚动新闻、声音、图片等元素加以补充、配合。在整个电视画面中,左边三分之二的荧屏是电脑显示出的报纸剪报内容,右边三分之一是杨锦麟读报的情形。除此之外,在屏幕下方还添加了滚动新闻,内容主要是当天头条的补充,可以避免观众因听新闻而产生的误差。当然,电视读报在不改变报纸新闻文字化特点的同时,还运用了电视媒体自身的一些声音、画面手段。如在“天天浮世绘”中配上背景歌曲,让受众在上一节紧张地听、看新闻之后,放松一下心情。栏目六个板块的衔接也编排得古香古色,或一节音乐行云流水,或一缕茶香若隐若现,营造出看书读报的幽然氛围。

可以看出,《有报天天读》一方面利用“峰谷技巧”进行节目编排,六个板块正好一张一弛,不断形成新的兴奋点,使节目有着较强的整体感和层次感;另一方面又通过细节的点缀,使栏目显得儒雅悦目,不至于让受众产生收视疲劳,符合受众的收视心理,从而增强了观众的频道忠诚度。(三)播——个性独特

电视媒体品牌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主持人既是电视产品的制造者,又是电视产品的传播者,同时其形象还是电视产品的一部分。因此,一个优秀的节目主持人,是频道品牌经营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增强频道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甚至,有时候一个主持人就是一档节目的灵魂。好节目和好主持人应该相得益彰。《有报天天读》的主持人杨锦麟,用他质朴但却有力的读报语言,幽默尖锐的评述论说并配合丰富感性的肢体动作,塑造了栏目独特的播报个性。听杨锦麟读报,掷地有声,率性而来,真实质朴。

从报刊专栏作家过渡到电视节目主持人,杨锦麟以一以贯之的精深学识、独立见解和批判性研究,把报刊专栏评论搬到了屏幕上,为电视传播贡献了一个全新的范例。他的点评尖锐而不乏幽默,有时令人忍俊不禁,颇让人“读”出点鲁迅的味道来。

在读报过程中,杨锦麟还不时摇头、挥手在电脑上点点划划,间或呷一口茶,最后大笔一挥写出“点题词”。他用丰富的肢体语言有效地强化了有声语言的表现力,增强了节目的感染力,表达了他真性情的自然流露和深厚的文化功底。

第四章 电视纪录片分析

一、考点解析

电视纪录片分析是高考影视编导专业的基本考试科目之一。电视纪录片是介于电影和电视栏目之间的一种电视节目形态,其考查的形式比较单一,一般是考一部专题片的一个章节或者是直接考一个简短的纪录片。电视纪录片的文化含量比较高,而且综合了电视的各个表现要素。考试形式跟电影评论极其相似,也是先让考生观摩片子,然后再写一篇800—1500字的电视纪录片分析。

二、电视纪录片的含义

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加工与展现,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纪录片的核心为真实。电影的诞生始于纪录片的创作。纪录片又可以分为电影纪录片和电视纪录片。

电视纪录片是指纪录型的电视专题报道类节目,是运用电子采录设备和手段,对政治、经济、文化等新闻题材,做比较系统完整的纪实报道。它运用新闻镜头,客观真实地记录社会生活,客观地反映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真情、真景,着重展现生活原生形态的完整过程。电视纪录片拒绝虚构和摆拍。

三、电视纪录片的基本特征

(一)真实性

如同新闻等其他纪实类节目一样,真实性是纪录片的生命。电视纪录片要求制作者在真实的基础或前提下,以真诚、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待生活、对待创作。(二)纪实性

纪实性同样是电视纪录片本质属性的一个方面,是一种与真实的联系,是一种风格、一种表现手法。纪实手法,是纪录片创作最基本的手法。(三)人文性

纪录片关注的大都是人,是人的本质力量和生存状态、人的生存方式和文化积淀、人的性格和命运、人和自然的关系、人对宇宙和世界的思维。它不像专题片,专题片有直接的主题目标和宣传的功利性。纪录片的主题趋向于更为深层、更为永恒的内容,它从看似平常处取材,以原始形态的素材来结构片子,表现一些个人化的生活内容,达到一种蕴涵着人类具有通感的生存意识和生命感悟,生与死、爱与恨、善与恶、同情与反感、生存与抗争、美的追求等,强调人文内涵、文化品质。(四)审美性

纪录片必须要拍得好看。为了纪录片拍得美,必须在纪实和造型之间寻求一种微妙的平衡。好的纪录片应该能够引发观众的审美思考,因此纪录片应多用开放性的叙事结构,少用封闭性的叙事结构,思考应该多隐少显,理性的内在最好用感性的外衣来包装。

四、电视纪录片的分类

电视纪录片的分类,没有固定的统一标准,依照题材与表现方法的不同,一般分为以下几类:(一)时事报道片

指报道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的纪录片,它的性质与新闻片相同。但报道的范围不限于一时一事,结构也比较完整。如报道辛亥革命70周年纪念活动的《历史的纪念》、报道女排比赛的《拼搏》等。(二)历史纪录片

指再现过去时代的历史事件的纪录片。它所表现的人物和事件须准确反映历史的本来面目,不能违背历史的真实,不能用演员扮演。可以运用历史影片数据、历史照片、文物、遗迹或美术作品进行拍摄。影片应具有文献价值,如《辛亥风云》、《两种命运的决战》、《淮海千秋》等。(三)传记纪录片

指记录人物生平或某一时期经历的纪录片。它与一般时事报道片或历史纪录片的区别在于以特定的人物为中心,不允许用演员扮演,也不可有虚构的情节和人物。如《诗人杜甫》、《伟大的孙中山》、《革命老人何香凝》、《毛泽东》、《叶剑英》等。仅表现某一人物的某一侧面的人物肖像片、人物速写片等也属此类。(四)人文地理片

指探索一定地区的自然状况,或介绍社会风俗、城乡风貌的纪录片。如《黄山奇观》、《漫游柴达木》、《土林探奇》等。(五)舞台纪录片

指记录舞台演出实况的纪录片。对舞台演出的歌舞、戏剧、曲艺等进行现场拍摄,可以根据需要对演出节目进行剪裁、删节,但对演出内容不能改编、增添,以区别于根据舞台节目改编的舞台艺术片。如《民间歌舞》、《友谊舞台》等。(六)专题系列纪录片

指在统一的总题下分别推出或连续推出的纪录片。其中各部影片可以连续放映,也可以各自独立,如《漫游世界》、《紫禁城》,《近代春秋》等。

五、电视纪录片的叙事方式

对电视纪录片的分析首先要把握电视纪录片的叙事方式。从叙事方式入手,有利于把握纪录片的主题思想和结构表达。电视纪录片常见的叙事方式有以下三种:(一)画面加解说式

这一叙事方式曾是我国纪录片的主导叙事方式,绝大多数纪录片采用了这种叙事方式,如《丝绸之路》、《话说长江》和《话说运河》。在实际创作中,一般是先有选题,主创人员根据选题写出文字稿本,领导审查通过后开始拍摄。后期编辑时,则是先根据文字稿配音,再根据配音编画面。这种叙事方式非常重视解说词的创作,非常重视解说的叙事说明作用,通过解说来表现内容的发展与推进。另外,从创作观念上讲,这种叙事方式往往注重的是共性而不是个性,注重的是主题和结论而不是具体的事件和人物,创作者也往往把自己当做一个政府的代言人而不是把自己作为一个艺术工作者在表述自己的一家之言。这样的纪录片承载了过多的文化内涵和社会内涵,如果处理不好就会抽象大于具体,空泛压倒细节,逐渐偏离电视的本性,丧失可看性。(二)访谈加解说式

访谈加解说式因为有了访谈的介入,既降低了解说的比重,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纪录片的主观介入程度,可以向观众展现过去、现在和将来,从而扩展了整个片子的表现力。有的纪录片通篇用采访来贯穿,采访承担着整个纪录片的叙事作用,比如《忠贞》就大量运用采访段落,把志愿军战士被俘的过程、在美军集中营受到的残害,以及归国后的生活等展现给观众。在这部纪录片中,由于片子所要反映的内容大都已成为过去,又没有可利用的音像资料,采访就成为唯一可利用的叙事手段。有的纪录片为了克服画面加解说式的弊端,结合背景因素和动态过程,把采访融入事件的进程之中,共同承担叙事功能。比如大型纪录片《望长城》,为了考察长城的最西端,主持人焦建成对地理教师的采访;在《三节草》中,为了了解轱辘湖的解放,对肖老太太的采访。(三)客观记录式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纪实的创作观念开始兴起,纪录片的创作中也相应地出现了客观记录的叙事方式。它反对使用大段大段的解说这种过强的主观形式,主张不干涉拍摄对象,保持生活的原生态,强调取材的客观性。这一叙事方式借鉴了故事片的创作方式,对创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创作者深入生活,切实体验生活,甚至把自己完全融入被摄者的生活,从中提炼细节、情节乃至故事。这种叙事方式是对纪录片记录本义的回归,也是目前纪录片创作的一种发展方向。《婚事》、《阴阳》、《重逢的日子》等,无不是采用这一叙事方式的杰作。

六、电视纪录片的结构

纪录片的结构有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之分。内部结构是构成形象的各个要素的内在逻辑联系和组织形态;外部结构则是纪录片的外在组织形式,即纪录片的构成框架。内部结构更多地重于内容方面;外部结构更多地侧重于形式方面。与叙事方式直接相关的是外部结构。常见的纪录片结构有线性结构和板块结构两大类。(一)线性结构

线性结构最主要的特点是有一条乃至多条贯穿全片的线索。这条线索可以是内在的、逻辑的,如《远去的村庄》中的缺水问题,《中华百年祭》中画家的创作体会;也可以是外在的、形式上的,如《龙脊》中村口的那个大槐树,《万里长城》中的长城。对于比较复杂的叙事,往往要用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线索。如《中华百年祭》就有多达五条的线索:一是画家作画;二是画展展出现场;三是百年史实;四是画家谈创作理念;五是画家的日记。

线性结构可以使复杂的叙事变得条理清晰、紊而不乱。线性结构是纪录片常用的结构方式,但是并非所有的题材都具有中心线。这种情况下,弥补方法除了后期强加一个象征元素外,采访的介入也不失为一个重要手段。采访作为结构因素,有两个层面的作用:第一,采访的同期声作为转场因素,起连接画面的作用。比如《命运》就是通过人物的采访,不断引出新的人物、新的场景,从而实现其典型的套层结构。第二,采访作为贯穿全片的线索。创作者会将采访分成若干段落,根据内容的需要,让这些段落分布在纪录片的相应位置,从而把整部纪录片连接起来。比如《中华百年祭》中画家的创作体会,《神鹿啊!神鹿!》中柳芭的自叙。(二)板块结构

板块结构是按照人物、时间、地域或主题的不同,将不同的内容分成不同的部分,部分与部分之间可以互无联系,也可以是一种起承转合的关系。如《命运》和《祖屋》就是典型的板块式结构。《命运》是按人物来划分板块的,只不过创作者在构思人物时进行了精心地挑选,常常是在上一个人物的内容即将结束时,或从对他的访问中,或从与他有关系的事件中引出下一个人物来,这种特殊形式的板块结构也被称作套层结构。套层结构既保持了板块的相对独立性,又加强了板块之间的联系,使整部纪录片被分成若干个板块仍然能保持较为完美的整体性。《祖屋》是一种传统的板块结构,共分为五个部分,每个部分都配有一个小标题,它们依次是:“祖宗风水”、“耕读世家”、“族上人物”、“仁者爱人”和“红白喜事”。尽管五个部分都是围绕“冯琳厝”这个祖屋展开的,但是这五个部分彼此之间没有什么明显的外在联系。

传统的板块结构一般适用于富有张力的题材,否则,由于板块和板块之间缺乏内在的必要关联而使整部片子显得零散。

七、电视纪录片的评论角度

(一)评论纪录片的主题

对于人文类的纪录片来说,特别是纪实性的节目,主题不应仅仅是某种理性概念的抽象概括,也不是试图把它变成用一句话或一个概念就能表述出来的东西。评析的第一段:概括节目、点明主题。既然是节目的“主题”,未免就要想得更深更远一些,想想节目的创作意图,想想节目背后更深刻的思想,想想是否表达了一个哲理,或者节目让我们感悟到了什么。比如有的节目看似是各部门之间的互相推诿,实为批评官僚主义,办事效率不高;有些节目看似是在说“一场大火”,实是强调消防隐患忽视不得;有些节目看似是考古,实则是在反映文明与进步……这就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看本质”,看出反映事件本质的主题思想。

对主题的分析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1)主题是什么。(2)这一主题与当前的社会发展状况有什么样的关联。(3)选择这一主题有怎样的意义。(4)导演采用了哪些比较有特色的电影语言来表现这一主题。(5)整个片子对主题的表现达到了一种怎样的程度。(二)评论纪录片的结构

主要看纪录片采用的是何种结构形式,然后根据具体情况进一步深入分析。前面说过,常见的纪录片结构有线性结构和板块结构两大类,其中,线性结构又可分为单线结构与复线结构两种方式。

单线结构的主要特征有三个:(1)有明显的事件线索贯穿始终,有头有尾,段落层次分明,强调事件的发展有明显的因果关系。(2)内容安排按时间的发展顺序层层推进,环环相扣,直至结束。(3)整体布局严谨规整。注意头尾的照应、高潮的处理、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转换过渡,以及内在的逻辑性与因果关系,形成独立、闭锁的自足体系。

复线结构由两条或两条以上的内容线索同时发展,构成影片的总体框架。几部分内容相互撞击,相互加强,在内容的对列或对比中,加深影片主题的含义。

板块结构最明显的特征,是整个影片由几大块内容串联而成,每块内容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内容之间的连接线不是事件,而是主题或情绪。

考生在对纪录片结构进行分析时,可以点明所观看的片子是什么结构,然后分析此片运用此种结构是否合理。还可以和题材、主题联系起来进行分析。(三)评论解说词

对解说词加以评论分析时,可以从以下角度入手:(1)解说词的文学层面分析。(2)解说词风格和题材、主题是否搭配。(3)解说词的整合作用是否得到充分的运用。(4)解说词的节奏和片子是否搭配。(5)解说者因素分析。(四)评论剪辑

一个编辑在剪辑时的任务总的来说有三个方面:(1)结构的把握:根据拍摄意图和整体构思确定影片的整体结构方式。(2)剪接点的掌握:剪辑时要有章法,镜头的连接要准确、通顺,过渡自然、流畅。(3)节奏的安排:根据内容和结构要求,安排节奏的起伏,做到外部节奏与内部节奏的有机统一。

评论剪辑时基本上可以从以上三个方面进行。(五)评论画面

由影像符号构成的电视画面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1)具象性的意义。(2)意象性的意义。(3)抽象性的意义。

这三种意义一般分别指的是一组画面的具体意义、表达的主题、导演的思想。(六)对纪实性的评论

纪实性的叙事方法,首先在表现生活时,尽量不加过多的修饰和强调,而是选择大量真实的生活细节,细致详尽地展现生活和人物,把作者自己尽量隐藏到事件的背后去。其次,在表现生活时,也不是单纯从事件出发,只表现光溜溜的生活,而是表现生活的丰富性。

对纪实性的评析可以从不同角度加以解析:

比如心理化角度。很多纪录片都采用了大量的访谈,让拍摄者对着镜头讲出自己的内心感受。

另一种心理叙事是表现作者的心理情绪。用大量的内心独白(通常是解说形式)和写意镜头来唤起观众的心理体验。

比如理性化角度。纪录片叙事的哲理化倾向,主要表现为两种形态:一种是从哲学文化学的高度去探索一些生活现象和社会问题;另一种是用形象材料来论述思想观念和理论问题。(七)细节分析

任何一个成功的电视节目,都离不开细节的处理。事实上,很多人看完一个电视节目,能记住的大多是为数不多的几个精彩细节。

可以说,细节就是节目的血肉,它让节目更加生动,更为鲜活,也更容易打动观众,震撼人心。一期电视节目如果没有好的细节,那一定是枯燥的、乏味的、难以吸引观众的。细节在很多节目中都起着刻画人物性格,展示内心情感,增强可视性,增强真实感、现场感,强化感染力,深化主题等诸多作用。细节越细腻、越精彩,反映生活的真实程度也就越高。因此在对电视节目加以分析时,谈细节常常是必不可少的。(八)音乐分析

节目中所使用的音乐的节奏要与画面的节奏、解说词的节奏相一致,只有这样才能符合人们欣赏画面时的心理节奏。比如画面和解说词是欢快的,却配上紧张的音乐,就会让人感觉不舒服;同样,紧张的解说词,配上慢节奏的音乐,就会冲淡效果。

八、电视纪录片评析范文

展望历史的背影——纪录片《故宫》第一集——“肇建紫禁城”评析

大型纪录片《故宫》全面、客观而又细腻、生动地向我们展现了它的历史。那恢弘的建筑、不为人知的神秘往事,以及那珍贵的文化精髓,都给观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的饕餮视觉盛宴。本片为了清晰、客观地将这一伟大奇迹展现给观众,在制作上独具特色。高超的特效、完美的声画处理、精彩的镜头语言,最大限度地满足了观众的需求。

以第一集“肇建紫禁城”为例。它以时间为线索,向我们讲述故宫的修葺过程。紧闭的宫门缓缓打开,镜头慢慢向后拉,由细小的人物一直到俯拍的故宫的全景,瞬时造就了一种大气磅礴的基调。精彩的特效是本片的独到之处之一。片中多次出现电脑特技、三维动画等技术进行历史的还原、情景再现。当历史还原到建文帝朱允炆与燕王朱棣二人的“靖难之役”时,逼真的特效让我们看到了当时的生产生活水平,空旷的天地下一阵寂寥的箫声奏起,给人十分真实的质感。

大量的推拉镜头、降格拍摄等塑造了独特的视觉效果。在对光线的控制上也把握得恰到好处,天空中流动的浮云,表现出了时光的流逝、岁月的沧桑。特技镜头的运用极具运动感,同时又动静结合。

片中还善于制造悬念。伴随那个极具历史厚重感的声音,我们会思考,那大量的木材是如何运送到目的地的?那些沉重的石料又是怎样运输的?片子运用特效将历史还原,俯拍的河流中漂浮着巨大的木材;仰拍众多的采石矿工,逆着阳光……我们可以感受到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与艰辛的付出。通过不同角度对各种工匠的特写,突出了故宫建造工程的浩大与难度。正是因为无数人的自我奉献、牺牲,才有了我国建筑文明史上的奇迹。

本片的声画结合也相得益彰。无论是恢弘大气的乐曲伴随着宏伟的宫殿,还是故宫修葺时急切的鼓点,抑或是制造悬念时那空灵缥缈的中国古典乐曲,无一不使得影片的整体价值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那个极具表现力的解说词,也起到了灵魂般的作用。

还有值得一提的是,在本集中将我国的文化特色充分地体现了出来。故宫,正是我们中华文明的一个缩影,片中将我国的绘画艺术也融入其中,《燕京八景图》中精妙绝伦的景色独具特色,细腻的笔法描绘出当时北京的美景与风情。

这类纪录片的难点之一就是讲述历史事件。时间的跨度、人物、事态的发展很难表现得尽善尽美,本片在这方面做得相对完美,在人物的动作、语气、场面调度上也都显得相当细致。

行文至此,我不禁想起了另外一部大型纪录片——《大国崛起》。这部纪录片同样是大气磅礴,同样运用电脑科技复原了大量的历史原型,用历史的眼光进行情景再现。这两部历史题材的纪录片,在价值上平分秋色,表现上却有些雷同。我们会发现,国内所拍摄的宫殿庙宇,通常以开、关门为表现手法,不免有些单一。

当太阳升起的时候,我们感受到了这根深蒂固的封建皇权与沉重的历史。天际的太阳缓缓而落,映红了天空与云霞。《故宫》是一种历史的记载,是一种文明的延续,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当镜头又一次拉出、俯拍故宫全景,我们看到这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宫殿建筑群、世界共同的文化遗产。我们知道,历史的车轮虽已渐行渐远,但文明却犹如一张永不褪色的水彩画,为世人所铭记。仰望爱的丰碑——纪录片《俺爹俺娘》评析《俺爹俺娘》是一部极其感人的纪录片,它的主题是向我们表达一种纯正的思想。在看这一短短30分钟的纪录片过程中,任何一个用心去欣赏它的人,都会有几次哽咽的感觉。影片真实记录了两位普通农民父母和一位儿子生活的点点滴滴。通过一系列珍藏的画面和录像,向我们展示了父爱和母爱——这些最平凡但也最伟大的东西。其实,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人,就是那些最平凡的人,就是那些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努力完成自己本职工作,而不计较功名利禄的人。正是这些人,才创造了我们美好的生活。

这是一个人性觉醒的时代。《俺爹俺娘》凭借它的真实和亲近打开了芸芸众生的心扉,让我们这些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拼命行走、追逐的人,突然间有了想回头望一下的感觉。亲情是人类最伟大的本性之一,不管世事如何变迁,人类的本性都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一旦你用某种手段触摸到了人心深处那种最底层的东西,立刻就会产生巨大的反响。在这样一个人类思想不断发生巨大变迁的社会,我们真的很需要像《俺爹俺娘》这样的艺术片段。

焦波是个摄影师,纪录片是由他这些年积攒下来的东西组成的,真实而又感人。这些图片和录像可以说都很具代表性,而且又非常细腻。该片一开始就讲述了爹打工让“我”(焦波)读书的那些细节:为了让“我”读书,爹自己打工过程中还受了伤;爹吃饭很节省,用白馒头换别人的黑馒头,菜则是水煮的白菜根。而爹的年龄已经接近60岁了。这些场景和细节一下子就令观众感动不已。“我”每次回家,娘都要守在“我”的床边给“我”说说话,拉拉家常。娘总像个孩子一样,找点幼稚的“借口”,不舍地离开“我”的床边而独自回屋睡觉。尤其是娘打着灯去送“我”,随着“我”的走远,光线越来越暗,“我”以为娘已经回去。而当“我”回头时,竟然发现娘仍在那里站着,晃着手里的灯……这段情节更加让人感动。那种依依不舍的母爱情节,其实每个人都有深深的体会啊!

周星驰说过一句话:“对于一部电影来说,思想很重要,但是刻意表达自己的思想,就没有那么必要。”《俺爹俺娘》做到了这一点,它里面展现的都是平凡而简单的东西。正是这些平凡而简单的东西,才使观众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了共鸣。它体现了制作者精湛的艺术才华。其实很多导演和编剧都是很有思想的,但在他们的作品中往往刻意地向人们展示自己的思想,不能高超地用作品细节揭示问题,而总是让画面和对白来迁就自己的意识。这就让观众感到不自然,给人一种做作的感觉。真正伟大的艺术,往往就是让观众在欣赏那些平凡或琐碎简单的东西时,不知不觉地找到共鸣,发现自己浅薄的一面。

片中还有一个非常好的细节刻画,就是爹每次背诵诗词的情景。这一情景将大山深处小山村农民的朴实无华、善良本分的感情完全、彻底地展现了出来。中国农民是一个非常善良的群体,这一点,毋庸置疑。《俺爹俺娘》描绘的是平凡人的世界,这很容易使人联想到自己。片中也提到,看完了作者所举办的摄影展,许多人就买了当晚的火车票,回家看望自己的爹娘了。可见这部纪录片对人们产生的影响。这也正体现了本片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纪录片是一种艺术,它的最终归宿应当是还原其艺术本质。艺术就应该影响我们的行为,应当熏陶我们的思想,应当感化众生。张艺谋说过一句话:“电影是表现人类思想的,这一点永远不会变。”这正是电影的伟大之所在。

作者的拍摄一直伴随爹娘走到他们生命的尽头。伴随爹去世的那一幕,以及焦波的哭声,还有爹意气风发背诵诗词情景的重播,谁能不为之动容?《俺爹俺娘》是一部好的纪录片,它让我们开始重温自己的亲情,开始思考那些朴实无华的东西:善良、爱心、关爱、平凡……

第五章 电视散文分析

一、考点解析

在电视评论中,除了电视栏目评论和电视纪录片评论之外,有时也会考电视散文的分析与评论,特别是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的《电视诗歌散文》栏目,考到的可能性很大。一般来说,对电视散文的写作要求比较简单,重点是在考查学生的审美感悟能力和文字写作能力,字数上一般在800—1200字,相对比较容易一些。

二、电视散文的含义

电视散文是通过特定的屏幕声画形象,散点式地反映创作者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所忆的生活情景和刹那间的思维活动,运用独特的电子制作手段,将散漫的思维碎片组合在一起,形成具有浓郁抒情氛围的电视文学样式。

电视散文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和较高的文化品位,是一种舒缓、淡雅、优美的艺术形式。其宗旨是表现天地人、音诗画、真善美;通过电视语言和文学语言的双重表达和有机结合,再现乃至升华文学作品中那至纯的真情、至美的意境、至善的心灵。无论是名家名作,还是新人新作,都力求达到选材独到、个性鲜明、制作精良,实现其通过电视艺术手段达到对人类命运终极关怀的目标。

三、电视散文的特征

电视散文的出现,引起了很多散文家和散文理论家对这一新兴艺术形式的极大兴趣,他们纷纷撰文评说和论述,总结归纳它的特征和特点。笔者认为,电视散文除了散文原有的特点以外,还具备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以一种新的传播方式介入散文创作,改变了散文原有的文学形态呈现方式,形成一种崭新的物质结构形式。这是散文载体的一次革命,即从平面呈现走向立体呈现。例如,电视散文《桃花缘》,以乡村桃树的兴衰为背景,描写的是主人公桃林、桃花这对少男少女的恋爱故事,突出表现他们在少年、青年和考上大学后的三个情节。第一个情节,“一次,桃花静静地站在一枝桃花前,凝视着粉嘟嘟的小花:‘桃林哥,你看这花开得多好。’”桃林却没有说什么,也没有看“小花”,只是默默地盯着桃花的脸。第二个情节,桃林读高中,桃花读初中,两个人都喜欢文学,有共同的爱好和兴趣,经常来往,可是当桃花的父母得知桃林是定过娃娃亲的,就断绝了他们之间的往来。桃林一下子陷入极大的痛苦中,常常一个人躲在桃丛里背诵唐朝诗人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第三个情节,桃林、桃花都考上了大学,各自在城里安了家,偶有书信往来。配合这段解说的画面呈现的不是人物的形象,而是一张张写有密密麻麻小字的信笺。这看似平常、淡淡的细节,却蕴藏着主人公内心波翻浪滚的情感,留给观众的是对主人公命运的感叹和无尽的遐思。电视散文在线性连贯的结构模式中,以更多的空笔和缺憾,破坏其条条框框、陈规旧套,表现出那难以抑制的自由放达的创造精神;原来所固有的完整性、连贯性、循序渐进的形式,为现在的随意性、断续性、跳跃性所代替。在这明断暗续、千变万化的结构变换中,在自然和谐的“间歇”中,得到了相融相和的营造意境的表现。

第二,以一种特有的兼容性,把文学、美术、音乐、音响、朗诵等要素融为一体,丰富了散文原作的信息量,显现了全新的审美意象。如临沂电视台制作的电视散文《煎饼》,以过去沂蒙人的主食煎饼为主线,通过奶奶、妈妈和“我”三代人的生活经历,反映出新中国成立前后直至改革开放沂蒙人生活的巨大变化。片尾解说是这样的:“世界上有一些东西是普普通通的,然而它是美好的,也是伟大的,令人难以忘怀……”朗诵这段文字时,画面上依次出现了一组挂着晶莹露珠的小草、从葱郁的高山之间流淌出的清澈的小溪,构成了全片最美、最诗化的一笔;再配以抒情的音乐,给散文营造了一种独特的美的境界,使人从中感受到沂蒙人纯朴的情怀。

第三,以一种短小的篇幅、单纯的故事、低廉的制作成本受到电视文艺工作者的喜爱。我们知道一部电影或电视剧,从剧本创作到拍摄制作一般需要一年到两年的时间,有的或许更长,在整个拍摄制作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演员、道具和资金。电视散文的创作则相对简单,一般的散文,作者一两天就能拿出文字稿,再经过三五天的画面拍摄和制作,一个星期就可以在荧屏上播放了。它的创作过程和费用几乎与电视专题没有多大差别。

四、电视散文的画面特征

(一)营造诗的意境

电视散文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电视艺术形式,它是文学与电视的有机结合。是通过电视对诗歌、散文进行的艺术化的二度创作。它声、情、画并茂,营造了一种或美丽炫目或引人深思的美好意境。如何用电视画面语言来表现电视散文的思想感情呢?一篇好的散文,无论是叙事的、抒情的还是哲理的,在进行电视散文创作时,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完成文学的诗意到镜头的诗意、诗意的想象到现实的具象的转换。在这里,重要的是“意境”二字。所谓意境,就是创作者的主观思想感情与作品的客观生活环境有机地融汇成完整的艺术整体。也就是作品所体现的景与情、形与神的有机结合所创造的统一而又独特的艺术境界。它给予观众的不是简单的思想主题的诠释,而是深沉的艺术审美和感悟,观众可以从作品特定的意境中感受到生活的优美和诗情,体味人生的真谛和哲理。(二)运用造型语言展开联想

电视散文在表现思想和情感的时候,主要运用的是造型语言而非纪实画面,这种造型语言具有某种象征性、隐喻性,甚至模糊性。目的是通过独特的造型语言,开拓观众的想象思维,激发观众“再创造”的审美能力,使观众深切地感受到画外之音、声外之情和形外之神。造型语言本身不限于屏幕上具体展现了什么,重要的是它让观众感受到了什么。

再以《煎饼》为例,片中有一段解说词是这样的:“姥娘、姥爷在我妈很小的时候相继去世,我妈和五岁的舅舅只好到姥娘的姥娘家活命,虚岁十八嫁到我家……”在编辑这段文字时,画面是这样表现的:(一开始渐起“哗哗”的大雨同期自然声)倾盆大雨中摇曳的树枝,雨点打在水洼里荡起一圈圈涟漪,雨中飘浮着一片枯黄凋零的树叶,房檐下滴落着串串水珠……这组画面、音响和解说相辅相成,情景交融,形象地喻示了妈妈的凄苦身世,给人以极大的震撼。(三)蕴涵深刻的哲理

电视散文不像纪实性电视片那样直白显露,而是通过画面和造型语言,让观众去感受、领悟作品所蕴涵的哲理性。这种哲理意识在作品中的渗透,体现了创作者对题材本身的思考,表现了在更高层次上把握生活的意向。

中央电视台第三套节目播放了一篇《一千张糖纸》的电视散文,两个六七岁天真烂漫的小女孩在院子里嬉戏玩耍,其中一个小女孩的表姑为了减少一点聒噪,对她们许下了一个诺言:如果两个小女孩凑够一千张糖纸,就可以换个电动狗。而当两个孩子千方百计收集了一千张糖纸时,表姑却笑弯了腰,说是同她们闹着玩的。片子结尾处是这样说的:“孩子是可以批评的,孩子是可以责怪的,但孩子是不可以欺骗的,欺骗是最沉重的伤害。”在表现这段内容时,画面上出现了一个小女孩,她在很长的台阶上跑着,跑向高处,镜头从小女孩身上缓缓拉出,露出高高的台阶大景。这幅画面想说明什么呢?还给孩子一份活泼的浪漫、可爱的童心,还是启示人们给孩子一个健康向上的教育氛围?也许全是,也许全不是。正是这些意蕴深沉、耐人琢磨的画面语言,使得不同生活经历、不同文化素养、不同审美情趣的观众能从中获得不同的感受。

五、电视散文的分析角度

(一)感悟——写景抒情的“情怀”

电视散文的基本创作类型之一是描绘、歌咏自然景观。中国广阔的地域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自然风光,山水散文的传统在中国文学中又源远流长,电视散文对此加以表现无疑是顺理成章的。《红海滩》、《九寨磨坊》、《神往的格拉丹东》、《草山情思》、《南国瑶寨》、《高原之晨》、《读三峡》、《花海忘归》、《沙湖》等,这些作品的显著特点是画面优美,但艺术感觉却各有不同,其中的得失颇值得研究。(二)意境——写人融情的“情致”

电视散文的最大类型是写人叙事,最为动人的作品也主要出自这一类型的创作中。在《娃娃教师》、《俺爹俺娘》、《这陶这人》、《母亲的照片》、《木之韵》、《阿彩》、《朵朵》、《生日快乐》、《老醋的故事》、《童年》、《一千张糖纸》、《一样秋花》、《花落春仍在》等众多作品中,人的平凡或奇遇经历、人的际遇关系、人的生死相约、人的情感涟漪等丰富多样的过程,构成了电视散文最为美丽的风景。

写人的故事,一般而论是需要在下述要素中有自己突出的追求:平凡中的奇异情节、人际关系中的特殊纠葛、矛盾误解的岁月化解以及难以忘怀的特殊人/事印记等,但关键所在还是挖掘动人的“情致”。比如根据真人真事创作的《飞跃仇恨的天空》(鞍山电视台),叙述中的几次出乎意料就颇为吸引观众:传来丈夫乘飞机失事的噩耗——又传来失事者中有自己最好的老同学——再知道他们竟然是婚外恋——又得之竟然还有遗孤——对自己负约背叛人的结合的孩子的抚养重任居然阴差阳错落到受害者手中……最终,“我”被孩子的无辜与可爱打动,克服了仇恨心理,在孩子的身上找到爱的笑意。尽管这是叙述较多的作品,但故事的奇异转折引向宽泛的母性之爱的主旨,具有较强的情感感染力。(三)意味——写史贮情的“情韵”

对历史的关注也是电视(诗歌)散文重要的一种表现类型。历史事件的梳理、历史人物的回顾、历史名胜的咏叹、历史名作的感怀诠释等,使得这一类型作品充满了历史沧桑感和古朴风韵。《沈园的故事》(浙江电视台)对宋代诗人陆游与唐婉爱情悲剧的描述,与沈园所包容的悠远历史牵扯在一起,令人欷歔感叹;《滕王阁诗序》(江西电视台)的形式尽管死板,但历史名篇的内在韵味却绵长感人;《童年》(烟台电视台)对文化名人冰心的幼年时光的回望细致而抒情;《一样秋花》(哈尔滨电视台)在优美的画面中回顾萧红的人生,令人动容感怀;《花落春仍在》(苏州电视台)对文化名流俞家历史的梳理,古朴深沉。(四)意义——写理移情的“情理”

优秀的电视(诗歌)散文除了抒情写意,还能够给人以哲理的启迪。作为电视(诗歌)散文的文本本身,就是凝练的义理载体,即便如《滕王阁诗序》这般表现形式过于死板的作品,由于文本原有的意境和文理的脍炙人口,也依然让人陶醉,能引发人们深深的思索。而出色的电视(诗歌)散文深藏在作品中的诗意和画面中的意味,能产生深远蕴藉、耐人寻味的审美感。排斥哲理不会是好作品,艺术需要的是以独特的方式挖掘出文本中的意境,使创作自然散发出哲理意义和升华的美感。关键就在于处理情与理的关系。纯粹说理的作品如果没有丰富的视觉、音响感染力,干巴巴的议论肯定不会有吸引人的魅力;具有优美的声画但讲述的仅仅是稀松平常的道理也同样没有价值。好的电视(诗歌)散文作品应当是意味深长的,要透过形象道出生活哲理和人所常见却未予深道的言外之意。

六、电视散文分析范文

给心灵找一个家——电视诗歌散文《边城印象·凤凰》评析陆航

凤凰,一个美丽而神奇的地方,一个有山有水的地方,一个有着动人故事的地方。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